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研究生毕业论文是训练研究生形成系统思维、运用科学知识、培养其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应能反映研究生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果或提出的新见解。选题是撰写毕业论文的首要环节,应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有较大的理论或实践价值。常言道:“好题一半文”。选题对于科学研究具有普适性价值,选题关系着研究质量的高低。中国正值快速转型期,社会问题错综复杂。面对纷繁的社会现象,研究生是否能选好时代命题,“问题意识”至关重要。
二、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标准与程序
俗语云,无规矩不成方圆。同理,无标准不易选题。标准和程序有助于研究生集中精力直奔主题。本文由收集整理
选题一般采用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和合适性标准。重要性指研究问题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可以是理论意义,也可以是实践意义或社会意义,或兼有之。创造性又称创新性或独特性,指在选择确定和确定研究课题过程中具备的特点。可行性指研究者是否具备进行或完成某一研究的各种因素,包括自身因素以及外在因素。合适性主要指选题是否适合研究者的个人特点。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宜考虑经济、政治、文化和道德等外部因素的前提下,结合自身能力、经验阅历、知识结构、操作技术,遵循“以小见大”原则,从熟悉的领域发现问题,运用新视角、新理论、新方法进行研究,重视“小课题”,以小见大。
选题一般遵循如下程序。研究生从感兴趣、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提炼问题原型,接着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初步确定研究问题,然后进一步查阅专门文献,从而将研究问题明确化。同时,对研究问题进行他评和自评。即在听取权威专家、前辈、同辈意见和看法的基础上,不断实行自我修正,使研究问题日渐成熟。最后,确定毕业论文选题。
三、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来源与方法
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来源有二,自选题目或导师承担的课题。自选题目具有较大自由度,选题水平和个人生活阅历、研究能力关系较大,呈参差不齐之态。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稳定,能把握研究方向,但研究生自身缺乏自主性、灵活性。研究生可根据个人情况择优而从。勿论何因,“问题”意识是研究者不可或缺的要素。
研究生能否从琐碎的生活世界挖掘选题,取决于自身的人生经验与阅历。“学校-学校”型研究生群体生活经验尤为单一,是不是束手无策?不然。研究生保持“同理心”对待生活世界,同化他人的间接生活经验亦是对自身有限直接生活经验的无限补充。个人能够直接感受或认知的部分只是生活世界的一角冰山,更为广阔的部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来完成。对“阅读”材料进行“内容分析”“二次分析”来激发“灵感与火花”,获得选题。
四、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思维习惯的训练
选题思维在于怀疑,“问题”意识在于发现。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当然,怀疑并非毫无根据,而是建立在对研究对象缜密思考基础之上,既是理性思考的结果,又是新研究的开端。“问题”意识并非人人有之,也不是生而有之,而是后天培养的结果。研究生欲向毕业论文要质量,就要注意“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思维习惯的训练。
恰当运用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加芬克尔“常人方法论”,有助于研究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根据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研究生可以培养这样一种心智品质,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看清世事以及事情的全貌,即个人对时代生活的自主性把握。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论从日常生活中,破坏“理所当然”的常规,发现常规背后潜藏的社会事实。
此外,宜“勤”宜“懒”,“问题”长存。“勤”指遇事勤思考,拓宽思路,训练发散思维,培养“问题”意识。“懒”指大胆创新,学会偷“懒”,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养成创新思维习惯。
总之,硕士毕业论文的选题有章可循,“问题意识”是关键。“问题意识”是研究的开端,创新精神是研究的生命力。研究生要注意“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思维习惯的训练。
篇2
1开题报告格式与开题报告写作技巧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指为阐述、审核和确定毕业论文题目而做的专题书面报告,它是研究生实施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前瞻性计划和依据,是监督和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训练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学术作品撰写能力的有效的实践活动。
《中国青年报》报道: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02级研究生所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仅有不到1/3的博士研究生获一次性通过,而78位硕士研究生,10人没获通过,仅有19人获一次性通过。这在复旦大学乃至于全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上“都很少见”。但据笔者了解,倘若以严肃的眼光审视目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论文开题报告工作,可以说,管理部门、导师、研究生三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视“论文开题报告为走过场”、视“论文开题报告为形式”。除思想上重视不足外,对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缺乏了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管理工作体会,就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写法和技巧做一探讨。
1.11 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一般要求满足以下原则:
①开拓性:前人没有专门研究过或虽已研究但尚无理想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或是学术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②先进性:硕士毕业论文要有新的见解,博士毕业论文要做出创造性成果; ③成果的必要性:所选课题应有需要背景,针对实际的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即应有实际效益或学术价值;
④成果的可能性:课题的内容要有科学性,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当,充分考虑到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成果的可能性。
以上要求说明,毕业论文题目不是给定的,而是研究出来的,只有在对所研究领域的过去、现在的研究资料等信息进行全面把握、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确立满足以上“四性”要求的选题,从而为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奠定坚实的基础。无论是结合导师已有科研任务的选题,还是自选课题,选题之前的“信息积累”与“发现问题”均是研究生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尽管导师已完成了以上过程,但导师并不能替代研究生,这就是研究生学习、研究的独立性要求。
1.22 开题报告的内容与撰写要求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立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等。
2.1 开题报告——毕业论文题目
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②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2.2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立论依据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毕业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② 国内外研究现状,即文献综述,要以查阅文献为前提,所查阅的文献应与研究问题相关,但又不能过于局限。与问题无关则流散无穷;过于局限又违背了学科交叉、渗透原则,使视野狭隘,思维窒息。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要摒弃偏见,不引用与导师及本人观点相悖的观点是一个明显的错误。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 此外,文献综述所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应予著录,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
2.3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研究方案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研究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
② 研究的内容。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
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
③ 研究的方法。选题确立后,最重要的莫过于方法。假如对牛弹琴,不看对象地应用方法,错误便在所难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过的课题,只要采取一个新的视角,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创新的结论。
④ 研究的过程。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的安排,要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
⑤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⑥ 创新点。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2.4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条件分析
突出仪器设备等物质条件的优势。明确协作单位及分工,分工要合理,明确各自的工作及职责,同时又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密切合作。提倡成立导师组,导师组成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要以知识结构的互补为依据。 以上就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之构成要素的撰写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要写好开题报告,除了掌握必要的开题报告的写法之外,笔者认为,思想上一定高度重视,平时要勤动笔,并善于学习借鉴他人开题报告的优点。(选自:《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9,原文:“撰写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技巧与方法”作者:张红) 开题报告写作规范
一、 开题报告的写作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2、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3、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4、研究工作进度;
5、主要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的排版要求:
封面为四号宋体,正文为小四号宋体,页边距为左3cm,右2.5cm,
上下各2.5cm,标准字间距,标准行间距,页面统一采用A4纸。
三、开题报告的字数要求:
正文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
设计策划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 简述
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共识的情况下,我国业界内部对设计计划学的认识与研究,还没有跟上设计发展需要的步伐。针对我国设计教育现状,本书将就该学科的教学方面,提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计划方法。以期为设计类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更好地掌握设计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学术价值分析
1. 选题依据
计划在今天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划,各类大大小小的成功项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入,实施了相应的计划活动。计划学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化的大势所趋。而反映到艺术设计学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计划同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如何保证优良的设计,这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需要精准的分析定位,需要详实的设计依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这些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式,风格的赋予层面的“设计”相异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设计计划的内容。而如何正确进行设计计划,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前学术主流的大环境下,设计计划应该可以打通各设计专业间的藩篱,为取得成功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设计先进国家,对设计计划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结果,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术预测法,科学类比法,系统分析设计法,创造性设计法,逻辑设计法,信号分析法,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有限元法,优化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设计法,模糊设计法等。这些方法侧重于不同的专业设计方向,而设计计划面临不同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一种整合的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法。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计划自身的学科特点,从现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进行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应现在情况的设计计划方法来。
2. 创新性及难度
本文将参考管理决策方法与相关设计方法研究的成果, 试图寻找一套对于我国设计师来说,明确可行的跨专业设计计划的方法体系。
本文致力于从简明实效的角度,为设计计划人员提供易于操控,而且便于和各个专业设计师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该方法不仅对专业设计团队的计划环节
有用,对个体设计人员的的设计工作也应具有指导作用。这就需要针对我国设计现状,从国内外各学科领域名目众多的相关方法中进行精心挑选,合理安排,科学综合的处理,创造出一套高效的计划方法来。虽然国外的相关成果业已成熟,但如何在众多不同侧重角度的方法中总结出理想的计划方法,需要我们对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同时明了我们设计各专业的工作规律,以期做到跨专业的有效性。
本文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在对计划的理论性分析与研究中,需要树立对计划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进而廓清设计计划的概念。接着将在设计计划方法论层面的研究上,对设计计划及其方法论进一步阐述。鉴于国内现在并没有对设计计划有深入的的系统的研究,该书内容基本上属此方面问题的首次讨论,面临着缺乏大量相关经验及理论借鉴的景况,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积累的实践性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总结与深化。
本文最大的难度在于资料的搜集上,国内相关资料匮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气候,而由于我院互联网情报系统的不完善和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也很难从互联网上得到理想的资料。作者只能从书店,图书馆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从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也需要从很多领域进行比较分,探索总结。而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的跳跃性研究,需要迅速转换思维及反复调整视点,这也对作者的思维技能,思考方式,学术视野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3.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国际设计交流间的局限和我国设计界的特殊情况,尤其是国内设计教育上的某种封闭性和滞后性,我国业界对设计计划方法的认知尚不够深入,还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学和实践中简明且易于操作的设计计划方法。经初步调查,当前学界内仅有的几本相关著作,也仅限于对西方某些设计方法与程序的简单的介绍,没有很专业地从计划的层面进行系统阐述,而市场上连篇累牍的相关书籍主要是从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方面着手,对设计类诸专业的设计计划,并不具备现实指导作用。所以亟待有这么一套专业性较强的设计计划方法及其论著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出现将对设计计划这一门新兴学科,起到填补教学用书空白的作用。而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本书的完成也有相当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几年来的设计策划课程的教学中,已为之积累了大量新鲜的实践性,经验性资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构,亦为这个跨专业的研究项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上的准备。
4.预期成果
本书预期字数为12万字,分为理论与方法两大版,仅阐述设计计划的相关内容,更重要是推出设计计划的概念与方法。所涉及范围主要包括管理学,决策学,认识论,方法论,创造学,心理学,行为组织学,人类学,社会学,设计学,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最终将完成一本集科学有效的方法程序,大量生动案例及实际操作指导于一身的,具有教学指导作用的专业书籍。现在本书工作已大致完成资料收集阶段任务,在下阶段三个月的时间内,我将就所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完成方法程序的完善工作。
附一. 全书基本构架
设计有序---设计计划学方法研究
前言
一. 思维的奥秘
1. 神奇教练的解决之道
2. 全脑运动---人脑思维的奥秘
3. 理性思维程序化
4. 日常生活中的思维程序
二.设计有序
1. 系统设计系统---浅析设计
2. 设计有序---设计计划学的兴起
a. 设计计划学的需要
b. 设计计划学的发展与前景
c. 设计计划学的角色
3. 设计计划方法论
4. Step to step---计划的展开(全书之重)
5. 一起来吧(具体案例)
6. 计划书
a. 操作方案书的要求
b. 实施方案书的要求
c. 计划书的构成
d. 计划书的表现技法
7. 十八般武器---计划工具介绍
三.计划从身边做起
a. 处处留心皆学问---以窥视来训练
b. 排除确信无疑的定论
c. 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
d. 培养有效运用分配时间的能力
后记
附二. 参考书目(仅列二十条)
1.《兰德决策—机遇预测与经营决策》/乔迪译著? —成都:天地出版社,2000,10
2.《麦肯锡理念》/ [美] 埃森?拉塞尔 保罗?弗里嘉著;赵睿等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4
6.《企划书实用手册》/ [日] 小泉俊一著;于大德译?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8.
10.《企划训练入门》/ [日] 悴田进一著;李幸纹译? —台北:小知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11.
11.《设计过程与方法》/ [日]沈祝华,米海妹编著?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10
47.《创意企划案》/小管著;?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9
48.《新企划力:创意思考解决难题的六大能力》/ 郭泰著;?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4
50.《创意企划案》/小管著;?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9
本文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在对计划的理论性分析与研究中,需要树立对计划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进而廓清设计计划的概念。接着将在设计计划方法论层面的研究上,对设计计划及其方法论进一步阐述。鉴于国内现在并没有对设计计划有深入的的系统的研究,该书内容基本上属此方面问题的首次讨论,面临着缺乏大量相关经验及理论借鉴的景况,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积累的实践性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总结与深化。
本文最大的难度在于资料的搜集上,国内相关资料匮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气候,而由于我院互联网情报系统的不完善和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也很难从互联网上得到理想的资料。作者只能从书店,图书馆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从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也需要从很多领域进行比较分,探索总结。而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的跳跃性研究,需要迅速转换思维及反复调整视点,这也对作者的思维技能,思考方式,学术视野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3.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篇3
选题来源
信步于欧洲城市街头,不论是在罗马、巴黎、柏林、马德里等各个文化都市,还是在街头的门窗、墙壁、抑或飞驰的地铁上,都充斥着一种兼具野趣与生命力的艺术形式--涂鸦。上个世纪末,嘻哈文化如泉涌般不断四散,涂鸦艺术这方丽水也开始缓缓流入亚洲大地,这一新生的艺术文化现象相继出现在日本、中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
涂鸦艺术这种生长于草根、丰富于后现代主义风格上的艺术形式,在极短的时间内蓬勃壮大,可谓是影响到了当代生活的各式领域。
笔者在欧洲以及国内各大城市走访时,便被这种开放的艺术形式所震慑。涂鸦艺术家们将自身对世界的体验与感知,透过最质朴、原生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创造出一系列或惊艳怪诞、或趣意童稚的绘画图式与艺术符号。涂鸦艺术纯真朴实、个性时尚的特质和自由的创作精神亦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内核相得益彰,它也开始悄无声息地渗透着视觉传达设计的各个方面,在颠覆与整合中逐渐成为一种不可多得的视觉元素进入大众息息相关的生活。
从一方面而言,涂鸦艺术尽管看似处于“亚文化”之中,但却是真正来自民间的艺术,其大众性和视觉传达设计实质相同,反映出平民化的审美需求;从另一方面而言,涂鸦的绘画图式、艺术符号及其色彩均是视觉表达的形式之一,与视觉传达设计有种不尽相同但又密不可分的联系。翻阅相关文献资料不难发现,目前对涂鸦艺术的图式和视觉传达设计的研究中,部分是以一种陈旧和静态的观点去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审美“泛化”的时代,如何让视觉传达设计与个性化的涂鸦艺术结合产生新的形式?如何不仅仅停留在涂鸦艺术的表层,而是内外深度剖析寻找与视觉传达设计之间的桥梁?在当代语境和新媒体科技下,涂鸦艺术介入设计领域后又会有怎样新的发展?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与思考,笔者立足于涂鸦艺术的图式,开始了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通过对这一领域的探索,不仅提升涂鸦艺术的社会影响,赋予它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多维度价值;更为此艺术形式的多元和发展添砖加瓦,开启一种与视觉设计联结的跨界新形式,也为今后在此方向研究的人们提供一个新的参考,增添一份新的探索。
研究背景
涂鸦艺术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俨然成为一种世界性现象。这种在争议中发展却又兴盛不绝的图画传统,起源于 60 年代美国城市底层大众的街头文化。西方的涂鸦艺术从违规的街头肆意创作、涂鸦地区划分的合法化、到涂鸦艺术学科的设置和博物馆的诞生,再到如今多元化、多媒体结合的涂鸦艺术形式发展,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演进历史。
文化研究领域上,早在 1983 年,美国便诞生了两部有关涂鸦影像的经典纪录片--Charlie Ahearn拍摄的《野性风格》(Wild Style)与Tony Silver导演的《风格大战》(StyleWars)。片中呈现了对各涂鸦者在家中或街上的创作片段,真实还原了艺术家们涂鸦的构思过程与生活状态,为世人提供了研究涂鸦艺术的宝典与创作的基础范本。同时,也逐步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具有影响力的涂鸦艺术家,如Blek Le Rat,Jean-Michel Basquiat,Keith Haring,Banksy,Pure Evil,Faile,The London Police,WK Interact等。笔者在欧洲走访期间,在街头任一书店均能翻阅到大量与涂鸦艺术相关的英文专着,因此不论从历史还是大众渗入度而言,都可见国外对于涂鸦艺术的研究及其所涉猎的领域探索相对更为宽泛,在视觉艺术、图式领域等也都有着诸多论述及相关着作。
就国内而言,涂鸦艺术这股艺术的春风在 20 世纪末开始吹入国土,尽管短短二十年不到的时间,已然成为一个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长期艺术运动,全国各地随处可见它的踪影。国内涂鸦艺术家不断涌现,涂鸦艺术的创作语言和内容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本土文化元素被纳入其中,成为新的表达形式。如老一辈涂鸦艺术家叶永青,曾灶财,张大力,黑荔枝,李球球;当代青年涂鸦艺术家DEBE,4Get,Candy Brid,黑鸡先生Mr.OGAY等。同时,涂鸦团队遍布中国各大城市,不论是民间的自办活动,还是全国性的大规模比赛或展览,都可见此艺术形式正以其张力迅速走入年轻人的文化圈之中。
涂鸦艺术作为一种鲜活、创新的视觉传达语言,萦绕于大众生活周围,重塑着人们的都市文化,它的发展空间无疑不是广袤且具有潜力的。近年来我国对涂鸦艺术的研究虽与日俱增,但多以“网络涂鸦”盛行。在目前我国所涉猎的各中学术论文中,研究涂鸦艺术与视觉语言特征并将其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之中、科学讨论两者的交融与差异尽管俯拾皆是,但对此课题部分仍是泛泛而谈、观点老旧,且举例的论证大多仍是多年前的案例。笔者在图书馆翻阅中文专着时,国内有对涂鸦艺术作理论研究的专着相对较少,多以图片展示为主。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能多维度去探讨涂鸦艺术和视觉传达设计两者的关系,而不仅局限于对它们外部形式的分析以及往昔案例的陈旧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本文试图从涂鸦艺术的历史溯源、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入手,从“外”的具象表达去感知涂鸦艺术,同时以对涂鸦艺术图式的研究角度,剖析其“内”的艺术符号、图像叙事与审美精神,以求对涂鸦艺术有更进一步和深层次的认知。
涂鸦艺术作为一种都市视觉文化符号,出现在大众生活周围,并影响着视觉传达设计。如今以涂鸦为表现风格的视觉艺术设计作品已是恒河沙数。但鉴于涂鸦艺术进入中国时间尚短且无完整的中文理论支持,人们对涂鸦艺术表现语言的应用上大多流于表面与外在的形式。本文将对现有的国内外涂鸦着作及相关文献进行旁征博引,并对来自全球各地的艺术家们的涂鸦或相关结合的视觉设计作品进行分类与解析,观察其在审美与创作手法上的方式和特点,对比涂鸦艺术与视觉传达设计在创作与思维甚至精神内涵上的异同,尝试探索涂鸦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创新方向,为现有的理论做出完善与补充。
同时,在观察对比中融入时间维度--结合当代语境(如当代艺术与现代科技),试图找寻对涂鸦艺术的图式又一崭新认知,希望能够通过对这一领域的探索,不仅提升涂鸦艺术的社会影响,赋予它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多维度价值;更为此艺术形式的多元和发展添砖加瓦,同时开启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大门,打开一种和视觉设计联结的跨界形式,也为今后在此方向研究的人提供一个新的参考,增添一份新的探索。
三、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阐述涂鸦艺术的图式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研究,所以首先简要介绍了涂鸦的历史发展与创作风格,再通过对涂鸦艺术艺术符号概念以及涂鸦大师作品的剖析,探求涂鸦艺术的内在审美与符号。然后将此与视觉艺术设计结合,在当代的作品案例下,分析两者的表达应用与拓展的可能并进行总结与展望。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 绪论。讨论了选题的来源、背景与目的、意义,及论文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涂鸦艺术综述。阐述了涂鸦的源起、发展与创作手法和表现内容,对涂鸦的历程有一个简要的梳理以及对涂鸦的工具和形式等进行了详解。
第三章 涂鸦艺术的图式研究解析。在本章从“符号学”与“图像学”相关角度,深入分析涂鸦的艺术符号与图式的内在审美。同时结合典型的涂鸦艺术大师的作品作为例证解析其艺术符号的运用。
第四章 涂鸦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表达与应用。将对涂鸦艺术的研究与视觉传达设计联结,通过对当代作品的解析,分析两者的互动与表达。
第五章 设计实践。本章是笔者在对本文进行总结后结合自身兴趣点所作的涂鸦插画设计。
四、提纲
目 录
摘 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与背景
一、选题来源
二、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点
第二章 涂鸦艺术综述
第一节 涂鸦艺术的源起与发展
一、涂鸦溯源
二、涂鸦艺术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涂鸦艺术的创作形式演进与表现内容
一、涂鸦艺术的创作手法演进
二、涂鸦艺术的基本表现内容
第三章 涂鸦艺术的图式解析
第一节 涂鸦艺术图形符号简析
一、涂鸦艺术的符号概念
二、涂鸦艺术大师们的艺术符号解析
第二节 涂鸦艺术的图像表达
一、文本与图像的互动转换
二、图像表达的即时性思维
第三节 涂鸦艺术的图式审美
一、表达心灵的幻象之美
二、荒诞世界的童趣之美
第四章 涂鸦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表达与应用
第一节 涂鸦艺术的视觉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表达
一、色彩的情感表现
二、线条的运动性与笔触肌理
三、图形空间的形式与构成
第二节 视觉传达设计中对涂鸦艺术表达语汇的应用
一、字体设计--风格化与情感化的应用
二、海报设计--个性与趣味的相映
三、广告设计--时尚与公众娱乐性的结合
三、插画设计--手绘的自由表达
四、公共艺术--城市空间的点缀
第五章 设计实践-毕业设计
第一节 创作背景
一、灵感来源
二、借鉴资料
第二节 《山海经》手绘涂鸦画作创作
一、草图绘制
二、画作表现
第三节 设计延展应用
总结与展望
参 考 文 献
致 谢
五、创新点
把涂鸦艺术与的图式与视觉传达设计通过跨学科的研究,融合图像学、符号学、心理学、视知觉的方式来探究其多元价值,让对涂鸦艺术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表层,而是进行深度的内外剖析,解析其内在的图式审美。
通过实地调查、文献研究、案例分析、跨学科研究和人物走访的研究方法,将涂鸦艺术的纵向时间发展和多元化价值的横向拓展相交叉结合,对涂鸦艺术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让其风格形式更好地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中,在涂鸦艺术与视觉传达设计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它具有更大众、时尚、潮流和个性的特质。
结合当代艺术与现代科技,在当代语境下进行更新的深入研究,不仅给涂鸦艺术带来一种新的扩展可能性,也让涂鸦艺术这种独特的语汇给视觉传达设计带来新的形式。
六、进度安排
20XX年11月01日-11月07日 论文选题、
20XX年11月08日-11月20日 初步收集毕业论文相关材料,填写《任务书》
20XX年11月26日-11月30日 进一步熟悉毕业论文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XX年12月10日-12月19日 确定并上交开题报告
20XX年01月04日-02月15日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上交指导老师
20XX年02月16日-02月20日 完成论文修改工作
20XX年02月21日-03月20日 定稿、打印、装订
20XX年03月21日-04月10日 论文答辩
七、参考文献
(一)中文原著[1]陈琦。城市节奏系列:画在墙上的声音--涂鸦文化史[M].山东:山东美术出版社,2010.11:87.
[2]赵毅衡。广义叙述学[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12:211-213.
[3]孟瑾,方二。涂鸦Urban Wallpaper[M].第1版。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3.
[4]曹方,乔爽。视觉图式[M].第1版。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1:19-42.
(二)中文译著
[1](美)丹尼格雷戈里。手绘的奇思妙想:49位设计师的创意速写簿[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2](德)Rose Fleck-Bangert着。许玉梅译。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4.
[3](德)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着。朱光潜译。美学[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7:81.
[4](德)瓦尔特·本雅明着。王才勇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01:101.
[5](美)鲁道夫·阿恩海姆着。孟沛欣译。艺术与视知觉[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8:228.
[6](美)科德瑞着。陆香,丁硕瑞译。创意城市:百年纽约的时尚、艺术与音乐[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21.
[7](美)苏珊·朗格着。刘大基译。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12.
[8](俄)瓦西里·康定斯基着。吴玛悧译。艺术与艺术家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08:83-136.
[9](英)安娜·瓦克拉维克。赵成清译。全球视野艺术丛书:涂鸦与街头艺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1:90-136.
[10](西)吉玛·嘉丝奇,琼瑟·阿什辛着。黄超成等译。西班牙现代绘画教程:色彩[M].第1版。
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07.12:10
[11]刘隽编。鄢格译。涂鸦变迁Graffiti Now[M].第1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
[12](英)E.H.贡布里希,(美)朱利安·霍赫伯格等着。钱丽娟译。艺术、知觉与现实[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9:62.
(三)期刊论文
[1]林家阳。涂鸦艺术与涂鸦文化[J].中国广告,2006-03: 23.
[2]杨时旸,张大力。我无法脱离底层[J].中国新闻周刊,2009: 3.
[3]李永超。城市中的涂鸦文化:一种空间社会学的解读[J].美与时代·城市,2017.7:109-110.
[4]晓东。概念流利与图式理论[J].山西师大学报,2010.3:150-152.
(四)学位论文
[1]樊清熹。后现代视角下的涂鸦艺术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6:33-35.
[2]周成璐。公共艺术的社会学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3.
篇4
设计计划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保证设计的优良度和高效性,以及如何指导设计的展开。在设计需要科学计划这一概念已成为现代设计界共识的情况下,我国业界内部对设计计划学的认识与研究,还没有跟上设计发展需要的步伐。针对我国设计教育现状,本书将就该学科的教学方面,提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设计计划方法。以期为设计类学生深入理解设计,更好地掌握设计的方法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学术价值分析
1. 选题依据
计划在今天已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日常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划,各类大大小小的成功项目,很大程度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导入,实施了相应的计划活动。计划学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源整合化的大势所趋。而反映到艺术设计学的领域,我们可以发现,计划同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如何设计,如何保证优良的设计,这都需要科学的调查研究,需要精准的分析定位,需要详实的设计依据,需要合理的组织安排,这些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形式,风格的赋予层面的设计相异而相成的工作,就是设计计划的内容。而如何正确进行设计计划,存在着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当前学术主流的大环境下,设计计划应该可以打通各设计专业间的藩篱,为取得成功的设计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上的支持。
在设计先进国家,对设计计划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尤其在设计方法研究方面,已取得比较成熟的结果,出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技术预测法,科学类比法,系统分析设计法,创造性设计法,逻辑设计法,信号分析法,相似设计法,模拟设计法,有限元法,优化设计法,可靠性设计法,动态分析设计法,模糊设计法等。这些方法侧重于不同的专业设计方向,而设计计划面临不同设计专业,更需要的是一种整合的灵活的解决问题的计划方法。这就需要我们针对计划自身的学科特点,从现有的成型的方法群中进行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应现在情况的设计计划方法来。
2. 创新性及难度
本文将参考管理决策方法与相关设计方法研究的成果, 试图寻找一套对于我国设计师来说,明确可行的跨专业设计计划的方法体系。
本文致力于从简明实效的角度,为设计计划人员提供易于操控,而且便于和各个专业设计师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要求该方法不仅对专业设计团队的计划环节有用,对个体设计人员的的设计工作也应具有指导作用。这就需要针对我国设计现状,从国内外各学科领域名目众多的相关方法中进行精心挑选,合理安排,科学综合的处理,创造出一套高效的计划方法来。虽然国外的相关成果业已成熟,但如何在众多不同侧重角度的方法中总结出理想的计划方法,需要我们对所有已知方法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同时明了我们设计各专业的工作规律,以期做到跨专业的有效性。
本文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在对计划的理论性分析与研究中,需要树立对计划的正确理解与认识,进而廓清设计计划的概念。接着将在设计计划方法论层面的研究上,对设计计划及其方法论进一步阐述。鉴于国内现在并没有对设计计划有深入的的系统的研究,该书内容基本上属此方面问题的首次讨论,面临着缺乏大量相关经验及理论借鉴的景况,所以需要作者在目前积累的实践性资料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加以总结与深化。
本文最大的难度在于资料的搜集上,国内相关资料匮乏且本方向的研究缺乏交流的气候,而由于我院互联网情报系统的不完善和出于对技术保密的考虑,也很难从互联网上得到理想的资料。作者只能从书店,图书馆和其他专业的老师和同学手中求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本研究方向的直接信息是很缺少的,更多是从其它方向的研究成果中搜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方法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课题,也需要从很多领域进行比较分,探索总结。而从一个学科到另一个学科的跳跃性研究,需要迅速转换思维及反复调整视点,这也对作者的思维技能,思考方式,学术视野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研究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3.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由于国际设计交流间的局限和我国设计界的特殊情况,尤其是国内设计教育上的某种封闭性和滞后性,我国业界对设计计划方法的认知尚不够深入,还缺乏一套完整的,在教学和实践中简明且易于操作的设计计划方法。经初步调查,当前学界内仅有的几本相关著作,也仅限于对西方某些设计方法与程序的简单的介绍,没有很专业地从计划的层面进行系统阐述,而市场上连篇累牍的相关书籍主要是从市场营销和工商管理方面着手,对设计类诸专业的设计计划,并不具备现实指导作用。所以亟待有这么一套专业性较强的设计计划方法及其论著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本书的出现将对设计计划这一门新兴学科,起到填补教学用书空白的作用。而从技术的角度而言,本书的完成也有相当的可行性,在分院近几年来的设计策划课程的教学中,已为之积累了大量新鲜的实践性,经验性资料。而分院的教育架构,亦为这个跨专业的研究项目做好了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上的准备。
4.预期成果
本书预期字数为12万字,分为理论与方法两大版,仅阐述设计计划的相关内容,更重要是推出设计计划的概念与方法。所涉及范围主要包括管理学,决策学,认识论,方法论,创造学,心理学,行为组织学,人类学,社会学,设计学,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最终将完成一本集科学有效的方法程序,大量生动案例及实际操作指导于一身的,具有教学指导作用的专业书籍。现在本书工作已大致完成资料收集阶段任务,在下阶段三个月的时间内,我将就所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完成方法程序的完善工作。
附一. 全书基本构架
设计有序---设计计划学方法研究
前言
一. 思维的奥秘
1. 神奇教练的解决之道
2. 全脑运动---人脑思维的奥秘
3. 理性思维程序化
4. 日常生活中的思维程序
二.设计有序
1. 系统设计系统---浅析设计
2. 设计有序---设计计划学的兴起
a. 设计计划学的需要
b. 设计计划学的发展与前景
c. 设计计划学的角色
3. 设计计划方法论
4. Step to step---计划的展开(全书之重)
篇5
一 背景与方法
教育技术学在我国作为一个新兴学科,近年来发展迅猛。2010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近224所高等院校有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点,约83个教育技术学硕士点,有9所高校可以授予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尽管开设了近30年,但是其课程设置还不够成熟,各校的课程内容差异大,开设层次不一,并且专业课程设置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课程内容陈旧,不能及时反映社会需求的变化;实践课程少,方式单一;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各门课程内容之间重叠等。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在教育技术领域,经过长期的发展历程逐步探索形成了独特的、不断发展的课程体系。深入分析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硕士课程设置特点,将对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提供一些借鉴。
秉持这一理念,笔者采用调查法,从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层次与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与评价和学生就业五个方面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生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深入剖析。
二 研究发现
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专业。在该校的师范学院(Teachers College)数学、科学和技术系中有两个与教育技术学专业相关的方向;(1)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2)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Technology Specialist K-12 Initial Certification(TETS-INIT)。其中,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有两个培养层次:硕士(文科硕士,教育学硕士)和博士(教育学博士),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设有文科硕士。如图1所示。
通过网站调研和专家访谈,本文主要研究上述两个方向的硕士层次的课程设置特点。
1 培养理念
开设这样两个专业培养相关人才的培养理念主要是:包括学校在内的教育领域将会随着信息和新兴通信技术的运用而发生深刻的改变,社会对高技能的教育人员的需求将会增加,这对教师的教学技术能力也提出了挑战,因此培养具备教育技术与媒体能力的人才以及在学校教育中能够使用新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人才至关重要。
以上两个专业的最终培养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应对目前和将来新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并且要让创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改革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2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人才培养理念的具体化,是选择和确定课程内容的依据。教学技术和媒体方向、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主要关注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一方面,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提出新技术在教育和生活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有目的地选择新技术,并在各层次和各学科的教育实践中运用这些新技术。
(1)教学技术和媒体方向硕士的培养目标
该专业方向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学生掌握教育技术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并掌握新技术,使学生能够在教育中灵活有效地应用这些技术。该专业的应用领域广泛,其最终目标是通过运用技术改进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教师以及从事培训的企业职工服务。可以看出,教学技术和媒体方向注重培养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人才,使学生在相关知识和理论的指导下,在学校教育或企业培训中灵活使用新技术。
该专业方向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什么样的新兴技术将来更有可能通过教育事业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设计者应该把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包含在教材(包括基于多媒体的教学材料和反映在游戏中的材料)中?为了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教育者应该怎样配置、管理和评价信息和通信技术在教室中的运用?教育者应该将什么样的设计和实践原理整合到分布式教育课程和项目中?
(2)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文科硕士的培养目标
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文科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使该方向的学生能够学会利用技术帮助教师有效工作,使他们学会使用技术并有效地设计教学,最终实现课程与技术的最佳整合。
可以看出,初始认证方向主要紧紧围绕学校对技术的需要和应用,为学校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和设计类人员,为学校教育发展和改革服务。
3 培养层次与课程设置
(1)培养层次
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有两个培养层次:硕士(文科硕士,教育学硕士)和教育学博士。其中,文科硕士Master of Arts至少要修32学分、教育学硕士Master of Education至少要修60学分,教育学博士Doctor of Education完成学位至少要修90学分。
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只有文科硕士Master ofArts(M.A.)一个层次,最少要修满38个学分的师范学院课程,其中包括一百小时的实地调查和40天的教学实习。关于两个方向的培养层次及所要求的学分数,如表1所示:
(2)课程设置
课程内容是课程的核心要素,它包括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及课程的结构与类型。课程内容的合理程度,制约着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实施,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①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
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文科硕士和教育学硕士设定了不同的课程。文科硕士和教育学硕士的必修学分相同,都要修17个必修学分,总学分差别主要体现在选修课上。另外,学生还要满足6学分的硕士生课程广度要求,即所有的学生(包括文科硕士、教育学硕士等)除了学习本系的课程外,还必须至少选修师范学院其他系的三门课程,每门课程至少2学分。学生先前修的、非师范学院的课程所获得的学分,经过评价后可以转移累加在本学位所要求的学分上。比如教育学硕士最多可以累加30个学分。这里对可累加的课程有要求,只有那些与本专业相关且成绩达到“B”或者以上的课程才能转移累加。在满足硕士生课程广度要求的前提下,学生还要修一定数量的选修学分,选修课没有专业限制,但是在选修技术类的课程时有总学分限制,即选修的技术课程的总学分不能超过限制,文科硕士不超过3学分,教育学硕士不超过6学分。关于文科硕士和教育学硕士课程学分的比较见表2。
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强调技术、媒体与教育的融合。开设的课程包括:面向对象的理论和程序设计Ⅰ;理论和程序设计;交互式媒体Ⅰ;教育技术中的教学设计;技术和学校改革:文化、媒体和教育等。从网站调研发现,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的文科硕士和教育学硕士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完全相同,只有选修课不同。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必修课程具体如表3所示。
通过表3我们可以看出,在17个学分的必修课程里,关于程序设计的课程有占的比例较大(7~8个学分),如面向对象的理论和程序设计I、理论和程序设计:交互式媒体I(Theory andProgramming:Interactive Media I)。这说明该方向及时关注一些当前流行的媒体和技术,如:Java、C++编程语言和交互式媒体的使用,注重培养学生一定的技术开发的能力。
有3学分的教学设计课程,如教育技术中的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课程内容包括教学技术的性质,进行科学规划、管理和评价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系统方法,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在教学设计的整体规划下开发技术并应用技术。
在必修课程中,还要求从“认知问题和技术”、“社会问题和技术”、“文化问题和技术”以及“教育实践和设计”四类课程中任选三类,且要求所选课程必须来自三个不同的类别,累积学分为分。让学生充分认识技术设计与开发的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并通晓技术应用中将会受到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核心研讨课和综合项目也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研讨课有1个学分,而综合项目没有学分要求。文科硕士的综合项目可以是一个单独的课题,也可以是几位学生共同做的大课题的一部分。相比较而言,教育学硕士的综合项目一般是一个研究或者是开发项目,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学生也可以修一门3学分的课程来代替。和文科硕士一样,学生所选的综合项目一般和自己的职业目标相关,并且能够真正体现他们的能力和优势,展示出他们的专业技能。
与文科硕士相比,教育学硕士有更多的选修课程,以至总学分比文科硕士多了近30个学分。Budin Howie说“教育学硕士更多会继续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较多的选修课程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了解更多其他专业的知识,发现自己的研究兴趣,为以后做准备。
②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
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文科硕士课程方向要求至少38学分的课程,包括1分的必修课程,3~4学分的选修课程,且不能选修技术类课程。这个学位是为获得纽约州基础教育(K-12)技术专家教师资格证书做准备的。要想获得纽约州基础教育(K-12)技术专家的教师资格证书,除了获得该学位外,还要进行纽约州教师资格考试(New YorkState Teacher Certification Exams)。表4列出了基础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文科硕士的必修课程。
通过表4我们发现,该方向有六门必修核心课程。包括技术和学校改革,公平、伦理和社会问题,教育技术资源管理,面向对象的理论和程序设计Ⅰ,计算机,问题解决和协作学习和一百个小时的学校实地调查。这些课程包括调查实践、技术的操作、社会和伦理问题、教学与学习、资源管理等方面,大多是基础的实践类课程,属于技术专家认证基础课程,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基础教育(K-12)技术专家的专业需求而设置的。
除了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外,还包括其他专业的课程,如儿童发展心理学、认知和学习是人类发展学系的课程,还有一些政策及管理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都与基础教学实践密切相关,涉及教育教学中的方方面面,如特殊教育中的问题、儿童教育中的问题等。可以看出,这些课程注重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还有一百个小时的学校实地调查和6学分的教学实践课程。实地调查先于教学实习进行。调查任务根据某些核心课程的要求而定,一般包括:观察学生利用技术学习的过程,在班级里和单个学生或者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和检查软件等。教学实习主要在中小学进行,共40天。实践课程的设计紧紧围绕“让学生学会利用技术和使用教学设计,最终实现课程和技术的整合”这一目标,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和教育性。
研究能力的培养不是该方向的重点,其侧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最终服务于实践。该方向没有论文研讨课程,也不需要做论文。只需做一个综合项目。关于综合项目有四个要求:①综合项目必须建立在对该专业进行广泛的阅读和研究的基础上,②必须建立在对专业经验(关于学生学习技术和利用技术学习的经验)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③项目必须集中在未来规划的某方面,能够通过改进技术在学校中的应用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④项目必须关注技术使用中的问题,以促进技术公平合理地运用,最终能够促进所有孩子的学习。综合项目将根据以上四个标准进行评估(事实上不进行等级A、B、C和D评分,仅给予学生反馈)。综合项目的要求体现了该方向课程“通过技术的合理使用,来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最终目标。
可见,相对于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更针对学校的实际问题和需要,更具实用性和实践性,其中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占很大一部分的学习时间。
4 课程实施和评价
“教育技术与媒体”方向的课程一般都会采用面对面授课的形式。小组协作、基于问题的教学都是课程上常用的教学形式。学校高度重视实地调查和实习等实践类课程的实施,非常支持学生的自主创新项目。学校、计算机公司、企业和其他机构是创新项目的常见合作伙伴,为项目的实施提供环境、资源、人员等方面的支持。另外,哥伦比亚大学的学习技术中心、技术与学校改革中心和哥伦比亚新媒体教学与学习中心等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实习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
“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针对性很强,可以采用灵活的远程学习方式。例如,“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的学校实地调查中的一些课程可以在线学习。有很多不同的在线学习平台,如Sakai,Moodle,Blackboard等,不同的教师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平台,有时也会有在线会议。学校对在线学习和面对面学习进行不做比较评价,而是认为两者是相同的。所有的在线课程由学生自己进行评价,教师只是严格监督。
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主要是过程性评价,根据教师的不同,评价策略也不同。常见的是个人评价、小组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硕士毕业时,学生会有一个毕业考试,只有通过毕业考试、修完学分并且完成综合项目的学生才能毕业。
5 学生就业
获得“教学技术和媒体”方向学位的学生就业渠道比较广泛。硕士毕业生一般从事技术教师或者技术协调员工作。越来越多的学生作为专家在多种行业中工作,如教育服务、产品咨询和出版社等。也有一些人自己创立多媒体项目,成了研究者、设计者和制作人。教务管理秘书Matos Chaney说:
“我们的学生在教育部门、政府部门及企业都有任职。一些学生继续在正式的教育中工作,如当教师、研究员或者在中小学或者大学中从事行政工作。也有一些人在企业或政府机构的培训和发展部门从事工作。”
“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主要培养学校中的技术协调员,取得该学位的人有资格申请纽约州基础教育(K-12)技术专家教师资格证书。
三 讨论
综合分析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两个方向(教学技术与媒体方向和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的硕士课程设置,我们发现该校该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
1 偏重培养学生新技术的教育应用
这个特点是由该校该专业培养目标“专注于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以期让新的媒体成为教学和学习的强大工具,培养学生在教育中灵活使用技术的能力”决定的。硕士层次主要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主要培养的是技术的设计、利用和管理人员,课程设置更注重把课程与未来的职业相结合,强调把技术和教学结合起来,重视应用而不是学术研究。
2 强调技术应用并不是技术开发
课程设置中有一些计算机编程的课程,但是在选修课别限制了技术类课程的学分,这是为了让学生更集中到了解技术并应用技术解决问题方面,而不是培养专门的技术开发人员。
3 课程内容与学生职业目标相匹配,有层次性和针对性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把证书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相结合。而且根据不同的职业目标,侧重点不同,从而使教育技术学的培养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结构。“K-12教育技术专家初始认证”方向主要培养学校中的技术协调员,是获取教师资格证书的前提,因此其课程包括教学与学习(认知和学习等)、资源管理等方面,大多是面向学校的基础课程。而其硕士层次的就业领域相对证书层次更加广泛,所以课程设计中包括了编程开发类课程、教学设计类以及其他相关领域,满足教育技术设计、开发及管理等领域的人才需求。
4 强调考虑教学设计和技术应用的影响因素
从课程设置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特别强调要从“认知问题和技术”、“社会问题和技术”、“文化问题和技术”以及“教育实践和设计”四类课程选三类课程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技术设计与开发的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并通晓技术应用中将会受到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他们把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置于教学设计的整体规划之内,为了解决学校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技术开发和应用,而不是为了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同时,将技术置于社会与文化等系统当中,而不是孤立起来考虑,这样更能促进发挥技术的应有作用。
5 强调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以便更好地应用技术解决问题
选修课中强调学生选择其他的院系课程,开设认知心理等,以便让学生了解更多其他方面的知识,这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也体现出教育技术所需宽广的知识背景。
6 课程设计重视学生实践
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专业的课程要求中,除了完成实地调研、教育实习等课程外,硕士毕业还要求必须完成一个综合实践项目,让他们应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学校鼓励学生到公司或学校实习,经常为学生提供一些实习信息。
7 课程实施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在研究生入学后选题方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更强调让学生与导师讨论选题,而不是导师选题,导师会给出几个题目供学生选择。有时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选题,只要条件允许,导师也会同意。学生在有了新的实验结果或者实验现象时才找导师讨论,而不是有了问题去找导师,更强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8 课程评价强调竞争精神
篇6
三、提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当前,我国中小学采用文、理课程分别综合的方法,设置了综合文科《历史与社会》与综合理科《科学》这两门课程。但最近几十年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知识的地位日益提高,导致学校教学对科学知识前所未有的热情,人文课程受到一定的冷落。在课程资源开发上,对理科实验室的建设、对理科资料的积累,领导重视,教师的态度热情而严谨,而对人文学科的资源开发就相对逊色。在教学过程中,对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泾渭分明,没有适当地融合和渗透。当前还有部分中学对热衷于考试升学,把开发课程资源的重点放在知识上,很少发掘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课程资源。而传统的教学理念,由科学学科培养科学精神,从人文学科中培养人文精神。凡此种种,造成学生的文理分家、重理轻文、重知识轻精神,造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割裂甚至对立。当代学校教学不能偏重掌握知识而忽视精神境界的培养,更不能促使科技理性的片面增长。从课程发展的角度分析,打破文理学科界限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等高度综合的中学课程,早已诞生;高校课程的发展趋势是高度的分化和高度的综合并存。
篇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研究生教育制度本身的发展,关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及其改革的研究始终没有停止过,更成为研究生教育研究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这主要在于研究生培养模式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有着密切联系。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培养方式及其管理等诸多因素的最佳构成形式。它解释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及“怎样培养”两方面的问题。[1]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整体的概念,培养模式是由人才培养过程中一系列必不可少的要素构成,其主要构成要素有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和考核与质量评价等。各构成要素之间虽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彼此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协调、统一的关系,并存在着目标取向一致的内在逻辑关系。
从培养模式的概念可以看出,一个学科专业的培养模式制定要以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取向。总体来说,研究生培养模式应该考虑以下几因素:第一,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目标,这贯穿整个研究生教育过程。第二,符合校本特色,因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有着不同的自身优势与特色。在制定培养模式时,各个培养机构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并在规范的培养制度下实现培养模式多样化,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使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得到有力保证。第三,学科建设发展,高等教育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学科,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创新性、应用性特点体现了培养模式的应用性价值取向。第四,学生发展需求,培养模式的制定应考虑到学生发展需要,更好地体现出研究生教育人文关怀理念。
二、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状况分析
(一)培养目标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规定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目标为:“系统地掌握教育理论;了解高等教育学及相关学科中主要问题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进行教育研究所应具备的基本方法;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从事教育研究工作、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和高等教育学科教学工作。”[2]可见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1)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2)从事高校管理工作;(3)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得到恢复和逐渐发展起来的背景下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学科建设的时间并不长。当时高等教育学科正处在初建期,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人员非常紧缺,因而培养教育理论研究者就成了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初衷,也体现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学术理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理念。此时的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基本能进入高校和相关高教研究机构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就业前景乐观。然而,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培养规模越来越大,研究生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大量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无法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多数毕业生从事的是高校或其他机构的行政管理类工作,如教学秘书、辅导员等。这说明传统的纯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改革势在必行。
(二)培养过程
1.招生与入学。生源质量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并且直接影响到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近年来,由于就业形势的影响,报考研究生的生源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学生攻读硕士研究生的目的各式各样,有的是为了躲避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有的是为了通过研究生这种更高层次教育来为自己未来就业“增加筹码”,甚至不管自己是否对本专业研究感兴趣。并且,随着教育学研究生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和研究生扩招,高等教育学研究生的入学门槛有所下降,致使招收来的研究生素质低、缺乏专业知识,给研究生培养带来一定困难。
2.课程设置。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课程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它主要涉及课程数量、课程安排和课程内容等。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基本按“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模式设置,理论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选修课,实践课程包括实训环节和科研训练等。[3]以广西某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为例,该专业硕士研究生需修10门课程,共32个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程计8个学分,占总学分的25%;专业基础课程计12个学分,占总学分的37.5%;专业方向课程计8个学分,占总学分的25%;选修课程计4个学分,占总学分的12.5%。从该校的课程分布来看,课程结构不够合理,主要是以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为主,占总学分的62.5%,而在选修课程方面,学分数要求力度不够。另外,课程设置中对工作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设置与高等教育教学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较少。
3.培养方式。目前我国大多数研究生培养机构采取教师集体培养和导师制相结合、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相结合、课程教学传授和探索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但普遍的执行力度不强。有的学校重导师培养,轻教师集体培养。从指导方式来看,根据调研结果,83.6%的硕士生实行“单一导师制”,9.6%的硕士生实行“双导师制(正副导师)”,只有6.2%的硕士生实行“指导小组制”。[4]以上数据表明,多数研究生采取的是“单一导师制”指导方式,虽然这种方式存在许多不足,但导师负有明确责任,研究生会有依靠感。科研训练与论文研究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当前很多学校要求研究生答辩前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并把这一规定作为研究生是否有资格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硬性指标。为此,研究生在完成第一学年的学位课程学习后,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写文章,为了满足数量,同时兼顾评奖评优和找工作的需要,很多研究生匆忙选题,致使所撰写的文章“创新性不强,学术水平不高”,质量难以保证。[5]对于课程教学方式问题。我国研究生教育中教学多数仍然以传授为主而不是以探索为主,使得研究生的学术性不足,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研究、应用型人才,往往只会培养出那种应试类型的人才,背离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探索等特点。
4.考核与评价。现存学生评价体系主要以量化指标为主,如研究生在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数量,从而使研究生把大部分心思都放在上,片面追求数量,忽视了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普遍建立了开题报告、中期考核、预答辩到答辩评审等一系列标准制度,但出现部分高校研究生教育的考核评价流于形式的现象,没能真正起到考查学生学业成就、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等作用。
三、改进高等教育学硕士生培养模式的建议
在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等教育学硕士生的理论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不能适应时势变化,当前高等教育学硕士生就业去向多是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职业岗位;从学科属性来讲,“高等教育学是应用性学科”,[6]可见,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不是要全盘否定理论研究人才的培养,只是以前的高等教育学硕士层次教育是作为一个独立性的教育阶段,现在它的角色应发生变化,转变为一种过渡性的教育层次;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也应进行分流培养的改革,一部分具有学术科研潜质并有志进行科研深造的学生继续进入博士层次学习,一部分毕业后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培养专业素养和较强的职业应用能力。同时,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特色设置具体培养目标,达到培养多样化人才的目标。
高等教育学专业应加强实践性课程设置,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由于高等教育学硕士生的职业去向主要面向高校行政管理或其他高等教育行政机构,在课程设置上要多设一些诸如教育统计测量、教育评估、计算机数据分析与处理等技术性课程和高等教育政策、高等学校实务、高等教育管理等应用性课程;而对于将来有志继续攻读高等教育学博士并将来准备从事学术理论研究工作的学生,其课程设置则要更加强调专业理论基础,比如高等教育哲学、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社会学、比较高等教育等理论性课程。[7]另外,增加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选修课程比重,这些课程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研究生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研究方向内;在课堂上,老师的角色应有所变化,不再是“传授知识―接受知识”,而是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探讨式的学习,从而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提高学校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考核的管理职能,在培养模式中,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培养方式、考核各环节都是质量保证的重要一环,每一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加强了每一环节上质量控制,才能保证优质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必须严格执行中期考核制度、学位论文质量检测制度,因为中期考核是对研究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检测,对学生的后期学位论文研究至关重要,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必须严格做好开题报告、预答辩、答辩评审程序工作。最后,研究生应该树立自我监控观念,自身的自觉性、自控性在科研质量保证上有很大影响,研究生要强化自我监控作用。
参考文献:
[1]邱灵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类型及比较[J].宜宾学院学报,2011.2.
[2]高耀明.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问题与对策.2006年全国高等教育学博士点和硕士点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4.
[3]张霖,卢雅琳.对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生课程设置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08(6):28.
[4]陈学飞,金红梅.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质量与问题.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篇8
德国普通大学的学制与众不同,学生经过4—6年的学习后,获得的第一级学位便是硕士,即Diplom或Magister。Diplom一词源于希腊语,原指写字板,罗马人用来表示签过名或盖过章的文书。中世纪以后,人们已不太使用这个词,取而代之用Charta、Pagina、Literae等词来表示这种文书。17世纪该词被重新启用,但意指官方的历史文书,后来此义在德语中逐渐为Urkunde所取代,而Diplom的含义也随之局限于完成学业后所获得的文凭。Magister一词的词义则另有渊源。欧洲古时有所谓的“septem artes liberales”,即“七艺”之说。它包括语法、辩证法、雄辩术、几何、算术、天文/星象学和艺术。这七大自由技艺涵盖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和中世纪人们认为塑造一个自由的人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学科专业的最初分类。Magister/Magister Artium(M. A.)的学位称号正源于这一思想,意指“科学的(教学)大师”。但它并不局限于艺术领域,人们把这个称号用于诸如语文,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
如今两种学位都有了其固定的意义和用法。在综合型大学(Universitaet),语言、文化、法律和部分经济、社会等人文学科的学历文凭是Magister/Magister Artium硕士(M.A.),理科、工科、经济学和社会学某些专业的学历文凭则为Diplom硕士;在应用技术型大学(Fachhochschule),获得的学位是应用科学Diplom(FH)硕士;另外,考取教师、律师、医生和药剂师等资格的则授予“国家考试(Staatsexamen)证书”;艺术和音乐院校的学历文凭为Magister硕士或Meister大师证书。以上文凭均具有同等就业资格。
19世纪初,德国著名学者威廉·洪堡首次提出高校教学与科研统一和学术自由的办学理念,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德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几乎一直是高级优质教育的同义词,成为诸多国家学习的榜样。许多国家根据本国具体情况和科技、文教事业的需要,不断对高教体制进行相应的改革,使之日臻完善,形成了欧洲各国教育体制各有特点、不尽相同的格局。如德国和奥地利的学制相似,没有学士文凭,大学生获得的第一个文凭即硕士,所花时间平均长达6年;法国的情况大致为学士学习3年,继续攻读硕士则还需1年;意大利取得学士学位需要4—6年,而同等文凭在瑞士只要3—4年即可获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以英美高教体制为代表的发展模式在国际上日益体现出其高效实用的优越性。该体制将大学的全套学习过程按程度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3个阶段,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和职场的需求灵活地选择希望攻读的学位,便于早出人才、快出人才。而以“硕士—博士”两段培养制传统为主体的德国高等教育,相形之下则越来越暴露出学习时间过长、滞校学生过多等缺点,人为地拉大了培养与就业在时间上的距离,也日益加重了高校的负担。加之由于学制与国际惯例不相兼容,给学分、学历的换算带来了诸多不便,这也削弱了德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吸引力,使德国高校的国际竞争力受到影响。
在不断深化的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由于高等教育体制的差别所产生的不和谐现象日渐突出,这不仅影响到欧洲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化形象,也有碍于欧洲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知识与科技的交流。1999年6月19日欧洲29国教育部长在意大利博洛尼亚举行联席会议,会议签署了联合声明(后称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Prozess),旨在建立欧洲统一的高等教育区域(Europaeischer Hochschulraum),促进欧洲高校学制的统一和国际化的早日形成。在2003年于柏林召开的有关该议题的后续会议上,已增至40个成员的博洛尼亚计划参与国就实施该计划的进程取得一致意见,拟定在2010年前全面实行分阶段的“学士—硕士(Bachelor—Master)”学位制。迄今为止,参加这一计划的国家已达45个*。德国则从1998年起,开始对高校的学位制度逐步进行改革,引进国际通用的学士和硕士课程并实行欧洲学分转换制ECTS,其目的是与国际接轨。
二、德国高校学位制改革的政策与现状
1.德国高校学位制改革的政策
2002年8月德国在高校框架法里,以增补条款的形式从法律上制定了推行“学士—硕士”两阶段高等教育培养体制的规定。为保证新设学士和硕士学位的质量,德国专门设立了一个学位认证委员会(Akkreditierungsrat),2005年更名为德国高校专业认证基金会(Stiftung zur Akkreditierung von Studiengaengen in Deutschland),它属于欧洲高等教育认证联盟(ECA)和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协会(ENQA)的成员。该机构并不直接对高校的专业进行认证,其任务只是制定认证标准和批准各认证机构,以此来调控对德国高校新学位制学科资质的审核评定,规范高校的学位体制。
按照新规定,学士是大学授予的第一级具有从业资格的学位,学士学习最短3年,最长4年,学生在学士阶段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掌握相关的职业基本资格技能。学士阶段的学习不区分理论或应用方向。硕士则是大学授予的第二级具有从业资格的学位,硕士阶段的学习为一至两年,以传授较深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科研、实践能力为目的,此阶段的学习则分理论和应用方向。这样,两阶段的学习承上启下,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学生只有获得学士学位,才能够攻读硕士学位。而获学士学位的毕业生既可以继续攻读本专业硕士学位,对学士阶段的学习进行加深或拓宽,也可以改变专业方向,另择新的学科学习。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学士加硕士的规定学习时间最长不超过5年。当然,假设学生在一所学校经4年学习后获得学士学位,转学到另外一所高校学习2年获得硕士学位,总的学习时间虽然超过5年,仍属于许可范围。无论以何种方式取得硕士学位,也不论学习的时限和就读大学的种类,改革后的硕士文凭都被视为等值,其持有者亦具有同等从业资格。
新学制的建立,要求大学的课程设置作出相应的调整。新建的学士和硕士专业,根据专业学习的要求,设定不同的课程板块,使大课讲座、小班练习、专题讨论和实习等教学活动得到相对独立的安排,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大的空间来相对自由地选课。另外,专业课程的设置还须与ECTS挂钩,以便于大学成绩的累计和换算。一般来说,学士毕业时须修满180个学分,而学至硕士毕业的总学分不得低于300个学分。以波鸿—鲁尔大学为例,其所有的学科都已按专题划分为不同的板块,各板块都定有总分,每个板块包括不止一种教学活动(如大课、讨论课、练习课、实习等),课程时间最长可达3个学期。不同专业自行规定学生必修板块的种类和数量。学分的多少取决于每门专业和专业板块学习内容的比重,每学期大约30个学分。这样,学生在学士阶段的学习累积可达180个学分,再加上两年硕士学习的120个学分,可以完成获取硕士学位所要求的300个学分的指标。据计算,一个学分的分值大约相当于30个学时的工作量,照此推算,平均每星期课程约为35至40个学时。即,
180学分×30学时/学分=5400学时
5400学时÷3学年=1800学时/年
1800学时/年÷46星期/年=39.13学时/星期
当然,这些学时不仅包括课堂的教学时间,而且课前预习和课外作业,图书馆查阅资料以及考试的时间均计算在内。学生顺利通过一个板块的考试后,可获得注明“合格”(gut geschrieben)并附有具体分数的成绩单。
改革后的新学士和硕士学位(Bachelor/Bakkalaureus,Master/Magister)与原有的学位如何等值对应,是一个人们普遍关心且极为敏感的话题。德国学位制改革虽然暂时允许部分新老学位在同一专业并存共生,但两种学位体制却不容混淆,两类学位亦不可被同时授予。实行新的学位体制并不意味着原有的学位体制贬值,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学士学位(Bachelor)相当于应用技术型大学的硕士学位(Diplom FH);硕士学位(Master)相当于综合型大学和同等水平大学的硕士学位(Magister/ Diplom)。
此外,德国学位制改革对学位的称渭有了较严格的规定,新的学士学位(英语:Bachelor/德语,Bakkalaureus)和硕士学位(英语:Master/德语:Magister)的称谓分为文科学士/硕士(Bachelor/Mas ter of Arts)、理科学士/硕士(Bachelor/Master of Science)、工科学士/硕士(Bachelor/Master of Engineering)和法律学士/硕士(Bachelor/Master of Laws)等;工程学、经济学以及一些跨学科专业的学位称谓要看具体的专业学习侧重点而定;关于学位、学位课程以及从业资格的详细信息,应在学位证书的补充说明部分里(Diploma Supplement)加以注解。需要强调的是,学位称谓应采用同一语言,英语和德语不能混合使用。例如:理科学士一般称 Bachelor of Science,也可以称Bakkalaureus der Wissenschaft,但却不能说Bachelor der Wissenschaft或Bakkalaureus of Science。
2.德国学位制改革的成效
尽管德国大学的传统学位制与改革所要求的学位制有诸多差异,但近年来,德国大学学士学位与硕土学位方面的专业课程数目增长很快,显示了这一改革的强劲势头,其发展趋势和份额比重可以从表1、表2中略见一斑。
表1
德国学位制改革以来新增专业的发展趋势
由表1看出,改革初期的2000年德国大学新增专业数只有183个,可短短3年后猛增至1072个,而2006年更是达到了3797个,占据德国高校专业总数的33.9%。在这些新增专业中,超过半数的专业是全新的设置,其余的部分则是在原有专业内容和结构的基础上改革而成。目前大学入学新生人数的1/10,选报了新学制的专业,并且现有高校毕业生中1/10的人是怀揣新式学位证书走出学校大门的。
德国学位制改革的进度,在不同类型的大学和不同的学科领域里不尽相同。22%的综合型大学的新增专业已经得到了认证,而在音乐艺术院校和应用科学型大学里,通过认证的比例分别为14.7%和32.3%。同时,国际交流机会较多的学科因受外来影响较大,改革的速度也相对较快。以2005年的统计为例,工程学科的新增专业已占据47.8%的比例,法学、经济和社会学科也不相上下,比例高达47.6%,数理和医药卫生新增专业所占的份额分别为35.9%和34.1%,而语言文化类学科的新增专业比例只有21.1%,新学位制的波及范围最小要属音乐、艺术类专业,在这些传统学科中,新增专业数仅占11.7%。 此外,新增专业非常重视与国际接轨。据不完全统计,约60%的新增专业课程都属国际合作项目,在1/5的新增专业中包含了一段固定的国外学习时间。超过80%的新增专业已完全采用板块组合教学,近90%的新增专业采用ECTS学分制来评定成绩并进行相应的考试。
三、市场反应与就业前景
按照新学制,学生经过3—4年时间的学习即可获得学士学位,随即进入职业生涯。获得学位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情况至今尚无具体的统计数据。然而我们可以从另一角度了解就业市场对新学制的反应。德国经济研究所曾对672家企业做过一次问卷调查,以了解雇主究竟如何看待已走上工作岗位的获得学士学位的毕业生,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雇主对获得学士学位毕业生的认可程度
从表2可知可见,只有近30%的雇主愿意把获学士学位的毕业生看作是高校毕业生,而大多数雇主则将其与高级专业技师划等号,或者不能确定这类人究竟应与何种教育水平等值,这势必影响职场对这类毕业生的雇用态度。同一调查还得出了以下统计数字,如表3所示。
表3
企业对新学制毕业生的雇用意向
由表3可知,大部分企业愿意雇用学制改革后的学士和硕士毕业生,相比之下,学士比硕士更受欢迎一些。一方面是由于雇用学士可以比雇用硕士节省工资成本;另一方面,企业工作相对强调对知识的应用,因而希望雇员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学士经过3—4年的大学学习,已经打下了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一定的相关职业技能和方法,比硕士毕业生有更大的知识扩展和实际能力培养的空间。而许多企业内部制定有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的规划,因此,它们并不担心学士毕业生的业务水平。
另外,上述数据还反映出了一种倾向,即企业的规模越大,就越愿意接受新学士和硕士毕业生。这是因为,大企业的运作常常是跨国经营的,雇用来自各国的拥有国际通用学位、适应性强的大学毕业生,能够增强企业的活力,彰显其国际特色。在学位体制改革中,德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努力争取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希望它们向拥有新学位的毕业生敞开大门。大部分新增的学士和硕士专业与就业市场建立了直接联系,其中2/3的专业积极吸引潜在雇主参与到教学和科研项目中来,80%的专业还为学生创造了在企业实习和做毕业论文的机会。随着企业对“学士—硕士”两阶段大学学制认可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更多的学士和硕士毕业生能够找到直接通往职场的道路。此间,德国有包括安联保险公司、德雷斯顿银行、巴斯夫、宝马、联邦铁路、德国电信在内的40多家大型企业共同发起了“欢迎学士”的倡议活动,表达了支持这一新生事物的积极态度。该倡议书指出,学士毕业生将获得进入职场的机会,他们会通过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培训为毕业生创造在专业上发展和职位上晋升的可能性。尽管如此,中小企业还是一块软肋,从表3中不难看出,中小企业雇用新的学士和硕士毕业生的意愿与大型企业有一定的差距。对此,石勒苏益格—赫尔施太因州教育部长乌特·埃德西克—拉夫说:“我们已经获得了强大伙伴的支持……然而我们还需要说服中小企业。”
四、德国高校学位制改革之是与非
任何改革都具有两面性,德国的此番学位制改革触及了其故步自封、引以为豪的高教传统,改制伊始,便成为朝野辩论的问题、学界研讨的中心和大众关注的焦点,从而引得众说纷纭。
德国高校学位制改革贯彻了“知识无国界”的观点,顺应了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引进新型的两段式学位制,将有利于扩大德国与世界上其他采用学士(Bachelor)和硕士(Master)学位制度的国家交流,极大地方便了德国学生和学者出国学习进修,同时也使德国高校的大门向世界开放得更宽。
按原有的学位体制,德国学生获得第一个大学文凭(硕士Magister/Diplom或国家考试证书Staatsexamen)时的平均年龄为27.5岁,明显高于其他国家(英国23岁,美国24岁,法国26岁)。由于原有的学位制对学期数上限没有明确的规定,不少大学生的注册学期数接近甚至超过20个学期,一小部分人成了“职业大学生”。按分两段教育的新学位体制,学士是第一个具有从业资格的学位,学生经过3—4年的学习获得学士学位后,可以自由选择今后的发展道路。他们既可以直接进入职场,投身于工作实践,也可以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从理论上讲,一方面能提高高校的毛入学率,减少中途肄业人数;另一方面也可以缩短每个学生的平均在校时间,相对减轻高校的财政负担。同时,与原有硕士学位专业人满为患的情况相比,人数相对较少的新学士和硕士专业可以对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业辅导。此外,鉴于新学制专业的国际性,其毕业生更能畅通无阻地在国内外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加之学生的平均毕业年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德国学子的竞争力和可塑性。
德国高校学位制改革的举措也顺应了大部分企业的要求。许多雇主早就提出过高校学位制度改革的倡议,并始终支持有关政策的实施。现代的企业不仅希望员工具有优秀的专业能力,而且对其自身的可塑性、适应能力、创新精神、知识面,人品和情商等方面的素质亦有全面的要求。在这些方面,学士毕业生并不逊于硕士毕业生,而其实际工作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完全可以从实践中学来,且立竿见影,收效更快。因此对雇主来说,新学制的推广普及,为德国企业创造了更多吸收国外新生力量的可能性,从而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人才招聘的空间。正如参加“欢迎学士”行动倡议的德国企业在声明中指出的:“长期以来德国企业就希望高等教育进行改革,高教学制应更为贴近实际,缩短学习年限,更多地与国际接轨,并改进在国际上的可比性。学士和硕士学位制度的改革,使全面满足以上要求成为可能,而不会影响专业教育的质量。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对此予以支持。”
然而,在传统意识浓厚、改革事业举步维艰的德国,学位体制的改革也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遭遇到不少反对之声。尤其是新增的学士学位由于学制较短,引来众多非议,同时,人们对毕业生不甚明朗的就业前景也持有疑虑,但首当其冲的还是新学制的质量保证。由于德国高等教育长期奉行威廉·洪堡的精英教育理念,将大学看成一个进行科研和高等级教育的场所,而不是为劳动市场大批量生产低级就业人员的工厂,故德国的大学始终注重教育的档次,不愿屈尊俯就,降低级别,以适应大众的要求。因此,不少人担心改革后的学科和专业质量得不到保证,缩短学制会造成高等教育的泛滥,学制的改革充其量只是将学位换了个标签,害怕这一措施产生的不良后果有可能直接导致德国这一经济大国的科研和创新能力的下降。比如,在原有的应用技术型大学工程硕士Dipl.-Ing.(FH)是否可以被学士取代的问题上,保守派就持有明确的反对意见。因为德国素以优秀的工科传统引以为豪,而改革政策将学士学位等同于应用技术型大学的硕士学位Diplom(FH),这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工程学者们的自尊,人们对此学位的含金量是否真能与昔日被视为德国品牌的“工程硕士”相提并论,心中无数。专家坦言,传统的硕士(Diplom)水平不是三四年大学学习就能企及的,一个仅有些皮毛知识的学士远不具备在工程学科领域里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工程科研的能力,所以改革不应冒砸掉自己多年打造出来的品牌的风险。
德国大学目前处于新旧学位体制并行的过渡阶段,由于资源有限,时间仓促,新学位制的专业在课程设计上难免会部分地延续和因袭旧体制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使学生和用人单位觉得新的学位课程缺乏新意,从而丧失对其的信心。
再者,国际舆论对德国高校学位制改革亦持有异议。比如大部分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专家学者认为,不应承认德国的学士学位,因为他们本国的学士学习一般为四年,在德国三年就可以学士毕业,其文凭的含金量难以与欧美其他国家对等。而在德国国内,由于不同机构的互相牵扯和官僚主义,也出现了学位称呼混淆的问题。按照改革政策,新的学士和硕士学位只能授予高校毕业生,但德国工商会(IHK)授予旅游函授班毕业生的学位也叫学士 (Bachelor of Tourism),其培训中心打出的招生广告上甚至还开出了工商管理硕士班(Master of Business Management)。而实际上他们的文凭只相当于专业技师(Fachwirt)或师傅(Meister)的职称,这也给新学位制的名声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另外,对于实行学制改革的专业来说,不同高校相同专业的内容改革后应该如何统一,学校之间怎样取得共识,还有待研讨。同时,对学习板块的定义和具体的划分,各板块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考试的设计等,目前尚无十分清楚明确的规定。
针对这些问题,德国联邦教科部认为,引进分两阶段的大学学习模式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这一举措反映了欧洲诸国对“大一统”教育的强烈愿望,也符合德国教育进一步深入与国际接轨的发展方针和政策。采用新学制,绝不是与德国优秀的高等教育传统决裂。相反,在“学士—硕士”两阶段的学制下,只要对课程合理布局,精心设计教学大纲,学生的学习目的会更加明确,可以更快、更有效地达到高一级的教育水平。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甚至建议,允许特别优秀的学士跳过硕士阶段,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总之,德国高校学制改革不仅是更换学位的名称,更重要的是改进学习内容,优化学习方法,面向未来,使德国的高等教育永远走在世界的前列。
五、德国高校学位制改革之于中国留学生
德国高校学位制改革对中国学生来说亦有积极的意义。改革后的德国大学学制由于新增了学士学位,使得中德两国高校体制更趋接近。中德两国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自1999年开始,就高等教育学位学历相互承认问题进行磋商,双方专家对对方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和教学内容做了全面深入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确认:两国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和大学毕业生可以直接或在通过资格考核后进入对方国家高等学校继续学习或攻读高一层次的学位课程,其学分及学习或毕业成绩可以连续计算。2002年中德双方政府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关于互相承认高等教育等值的协定》,此协定于2004年1月7日生效。按照协定,中国现行学位制度中的学士和硕士学位分别相当于德国高校学位制改革后的学士和硕士学位,并与其一样分别同德国原有硕士Magister或Diplom和Diplom(FH)学位拥有相互对应的关系,两国高校相应的学习阶段和成绩也大都享有对等待遇。中德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位学历等值,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两国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进入对方国家高等教育机构进行学习和深造,以取得更高学位。和以前相比,中国学生申请留学德国也省去了在学位对等和认证方面的诸多麻烦。
六、结语
欧洲不少高校学位体制与博洛尼亚计划大同小异,相形之下,德国的学位制改革触及了该国高教体系的核心,可谓“伤筋动骨”。可以想象,倘若其效果日后一旦有违初衷或不甚理想,保守派的批评指责必定会纷至沓来,大兴问罪之师。然而,作为欧洲统一“发动机”的德国深知,旨在推进高教学制改革的博洛尼亚进程有助于从深度和广度上推进欧洲一体化的继续发展,它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可以直接促进欧洲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和文教事业的进一步融合,所以这一发展方向是不可逆转的。现在,欧洲各国大学要求2010年全面实行新学位制的时间表已进入倒计时,而历来独立自主意识颇强的德国各州高教主管部门,能否在今后3年时间里顺利完成这一高教学制上的“统一大业”,还有待于各方的努力。勿庸置疑,拥有辉煌历史、雄厚实力和丰富经验的德国高教事业,在不断探索、稳步实施的基础上,一定会在维护保持优秀传统品质的前提下,顺利地完成新旧学位制的过渡,走出一条既能与国际体系兼容又不失本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改革之路来。
篇9
家庭暴力属于家庭冲突的表现形式。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国际社会尚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不多。而现在,家庭暴力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它是一个跨越种族和阶层的全球性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其中妇女是主要的受害者。因此,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维护妇女权益的重要内容之一。i
美国社会学家的调查研究表明:在美国,近1/4的被谋杀者与自己的家庭成员的暴力有关,所有婚姻中有2/3至少会发生一次暴力。ii在巴布亚新-几内亚,67%的农村妇女和56%的城市低收入妇女遭受过虐待。在智利的圣地亚哥,80%的妇女承认自己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在加拿大,每4个妇女就有一个人可能会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刻遭到扰。在法国,95%的暴力受害者是妇女,其中51%的暴力出自丈夫之手。在巴基斯坦,99%的家庭主妇和77%的职业妇女遭到过丈夫的毒打。iii
在我国,有关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内地的家庭暴力呈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中国内地的家庭暴力较80年代上升了25.4%。全国妇联处1995年共收到要求保护妇女权益的案件12.89万件,其中涉及家庭暴力的约占30%左右。在中国2.7亿个家庭中,约有30%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其中施暴者九成为男性。iv在2002年《妇女权益保障法》颁布十周年之际,全国妇联做了该法实施情况的抽样调查,调查表明,在被调查者中,有16%的女性承认被自己的配偶动手打过,有14.4%的男性承认打过自己的配偶,因家庭暴力全国每年至少有10万个家庭解体。v联合国健康与人权委员会总干事唐·沙拉拉指出:当今妇女所遭受的最大灾难就是“家庭暴力”。vi所以必须尽快在法律及社会救助方面采取措施,在社会上宣传并唤醒广大受暴妇女的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防治家庭暴力。
在国际上,开始关注并探讨家庭暴力问题,是从70年代开始的。联合国1979年通过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是一个涉及妇女权益的最重要的国际文书。公约虽然没有直接论述暴力的条款,但它把对妇女的暴力当作一种歧视形式。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内罗毕提高妇女地位前瞻性战略》,对关于妇女所遭受的暴力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包含的内容如下:一是揭示了暴力存在的普通性和危害性;二是强调应给予受害妇女以特别关注和综合性援助;三是突出了政府在预防暴力及帮助受害妇女方面的作用。这一文件为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采取反暴力行动提供了一个初步的框架。1985年联合国通过了第一个关于对妇女施暴问题的决议;1993年世界人权大会又取得了两项重要成果,一是妇女人权写入了《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二是通过了《消除对妇女暴力宣言》。这是妇女运动中带有里程碑性质的文献,它标志着维护妇女人权有了突破性的进展。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继续高举反对对妇女施暴的旗帜,其《行动纲领》将这一主题列为12个关切领域中的第四项。这表明,反对对妇女施暴已经成为全世界的优先领域。vii
许多国家对于防治家庭暴力已经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卓有成效的社会救助体系。虽然我国为贯彻落实《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为了维护遭受家庭暴力妇女的权益,由妇联和民政部门倡导,在全国各地区的社会救助管理站内设立反家庭暴力的庇护所,为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提供生存、生活和安全的保障,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处于探索的阶段。
二、学术背景
目前,我国的学术界对家庭暴力的介入研究主要有两种取向:一是从宏观的角度,要求在社会、政治及法律改变的前提下,探讨如何尽量从立法和司法上防止惩治家庭暴力;二是从微观的角度,主张对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庇护所等直接针对案主的服务。
1.关于反家庭暴力的研究
通过文献检索表明,我国正处于反对家庭暴力研究的初级阶段。关于反家庭暴力的研究以论文形式公开发表的以法律的角度主要是从家庭暴力存在的原因、类型、表现形式、消极后果和对策来探讨家庭暴力。关于对家庭暴力进行实证研究以书籍形式出版的主要是香港大学刘梦的博士论文《中国婚姻暴力》,其系统地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婚姻暴力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为中国的婚姻暴力现象提出了一个解释性的框架。但是刘梦只是分析了婚姻暴力存在的原因、形式和妇女自身的主观因素,并没有涉及到社会力量怎样帮助婚姻暴力中受虐妇女脱离困境。厦门大学的蒋月教授主持的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福建省家庭暴力现状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中国家庭暴力问题实证研究——以福建省为例》,以在福建五地实地调查所获数据为主要依据,分析了大众对家庭暴力的认知及对暴露在家庭暴力下未成年人的影响;但蒋月教授等人所做的研究并没有涉及到反家庭暴力之社会救助方面的内容。
2.关于反家庭暴力社会救助机构的研究
国外学术界和法学界,关于反家庭暴力的社会救助研究及立法较我国进行得早,并经历了多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一整套系统和较成熟的理论、制度及措施。比如,美国的限制令或保护令的实行、丹麦庇护所的普遍设立(33家)、英国的多机构间合作以应对家庭暴力等成功的经验,均值得我们借鉴。
西方国家反家庭暴力庇护所多由民间组织办在高度保密的隐蔽处,并有经过系统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医疗、心理治疗、技能培训等全程服务,令受害妇女更具安全感和可信度。viii从而对受害妇女起到切实的帮助作用。但是,受害妇女入住庇护所必须经过严格的程序,必要时,家庭暴力受害人可以向法官申请禁止令(保护令)。
目前,我国学术界关于反家庭暴力庇护所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以论文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章,主要有:上海社会科学院陈琪的硕士毕业论文《受暴妇女庇护救助研究》,陈琪通过对南京、徐州、郑州、上海和河北等地的家庭暴力庇护所的实地调查研究,详细分析了我国家庭暴力庇护所的现状、运营机制、存在的问题并且与一些西方国家的家庭暴力庇护所进行了比较。陈琪将我国现在存在的受暴妇女庇护所形式分为四种:(1)无固定场所的庇护所。我国无固定场所的反家庭暴力庇护所模式在总的妇女庇护所中所占比例不高。在陈琪收集的资料中仅仅有两所流动庇护所—河北迁西县法律服务中心和陕西省妇女理论婚姻家庭研究会。无固定庇护所的运行机制为由妇联组织出资为无家可归的受害妇女提供一个短暂的住所。(2)依托企业模式的妇女庇护所。依托企业模式的妇女庇护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庇护所模式,大多由妇联组织依托民间企业而创建的。所依托企业的负责人大多为女性。(3)社区庇护所。社区模式的妇女庇护所主要是由妇联牵头,依托街道和社区成立。妇联主要负责妇女庇护所的工作思路、工作指导,而社区负责住宿、饮食、简单的心理疏导、调节和联系其它相关部门的工作。(4)妇女救助站。救助站模式的庇护所一般是由妇联组织和民政局联合创办的。民政局下属的救助站为受害妇女提供食宿、安全以及简单的医疗服务,而妇联组织主要负责夫妻调解,为受害妇女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以及协调相关机构。ix曾雪凤《浅谈家庭暴力中受害妇女的医疗社会救助》,从医学社会学的角度论述了医疗救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医疗救助现状的不足之处,并为医疗救助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刘冉冉《家庭暴力法律救济体系的研究》,针对我国现阶段反家庭暴力法律救助体系在实践操作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形成一个配套、较为完善的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保护制度,从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反家庭暴力法律救助体系。x袁素玲《家庭暴力公共干预研究》,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在概述家庭暴力问题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家庭暴力问题及公共干预的现状,比较借鉴国际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反家庭暴力的做法与经验,从立法、司法、行政、社会救助等方面深入研究我国家庭暴力公共干预问题,提出进一步强化我国家庭暴力公共干预的对策。xi
三、文献简评
关于家庭暴力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从法律的角度研究家庭暴力仅仅是探讨了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和方式,以及如何预防和惩治家庭暴力中施暴者。至于立法层面上,2001年4月颁布的《婚姻法》(修正案)首次将“家庭暴力”规定于法律中。但是,我国至今没有反家庭暴力的全国性的专门立法,导致法律实践中对受暴妇女的保护和救济力度不够。由此可见,我国家庭暴力问题是一个尚未解决并且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
第二,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家庭暴力,主要是在家庭社会工作和家庭社会学的领域内有所建树,但是关于家庭暴力的研究只是其中的小部分内容,并且没有与其他如法律、医疗机构、政府部门等联系起来,也没有涉及到家庭暴力庇护所方面的内容,而现存的反家庭暴力庇护所却缺乏经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
第三,少数研究我国反家庭暴力庇护所的资料显示,并没有对设在社会救助站内的反家庭暴力庇护所有专门系统的研究。
我国众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家庭暴力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却没有学者对社会救助站内的反家庭暴力庇护所做过专门系统的研究。但是,前文文献为本研究提供了比较丰厚的背景知识与研究启示。家庭暴力的发生是由社会历史的、现实和个人的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家庭暴力本身具有隐蔽性和施暴主体亲属身份性,仅仅依靠法律的制裁并不能对防治家庭暴力有显著的疗效,以社会救助作为法律手段的补充则是挽救婚姻、稳定社会必不可少的措施。
注释:
i高小贤.“扩大社会支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防止家庭暴力研究[M].群众出版社,2000.
iiJ.罗斯·埃什尔曼.家庭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iii白洁.家庭暴力若干问题探析[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
iv吉朝珑.家庭暴力受虐妇女庇护研究[J].河北法学,2009,27(9).
v张红艳.医疗机构参与干预家庭暴力的法律思考[J],湘潮·理论政法论坛,2007(1).
vi倪婷.关于家庭暴力所涉人权问题的国际法研究[J].妇女权利,2006(2).
vii巫昌祯.关于家庭暴力的研究概况[M]. 防止家庭暴力研究.中国法学会、英国文化委员会、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等主编..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
viii陈琪.受暴妇女庇护救助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
篇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人口迁移政策的放松及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导致北京、上海、广州等沿海大城市的外来人口数量急剧上升。外来人口收入较低,并在城市中受到多种制度的排斥,外来人口大量集聚城中村,形成了一种典型的社会空间(城中村),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城中村以“脏、乱、差”著称,但仍有许多的休闲空间,包括村祠堂或宗庙、绿地和村里建设的活动中心等,这些休闲空间不仅为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提供了休闲场所,也为城中村的居住社区融合搭建了平台,在促进居住社区融合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国内外休闲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休闲空间的阶层性、公共休闲空间规划和旅游资源游憩价值评价上。休闲空间的阶层性研究主要运用文献归纳法、比较法、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分析影响城市居民休闲空间阶层差异的相关因素,并对未来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进行预测[1-3]。另外,通过抽样和访谈调查,对居民的休闲方式、休闲频率、每次活动时间、费用、休闲目的、所持态度做详细的分析,总结出普通公众的一般行为特征和不同休闲者的行为差异规律[4-8]。公共休闲空间规划研究则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研究满足休闲需求的环境设计,强调居住区环境和儿童游戏场的重要性,并采用城市开放空间体系规划方法,通过生活网络(living networks)组织城市游憩[9-14]。休闲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方面则主要采用费用-效益分析理论,评价休闲旅游资源的娱乐价值。技术上主要采用旅游费用法(TCM)和意愿调查价值评价法(CVM)。TCM成为评价没有市场价值的自然景点和游憩环境的旅游价值,到20世纪60年代,此方法成为户外游憩价值的经典评价方法,并在20世纪80年代后日益盛行[15]。CVM是一种典型陈述偏好的非市场价值评估方法,它以调查为基础,因为又被称为调查法。当一些惯常揭示偏好的方法(如TCM)不能评估一些非使用价值时,对这些价值进行评估的唯一方法就是CVM。在国外,到70年代中后期,CVM大量用于计量娱乐、狩猎和美学效益、存在价值等[16-17]。到90年代国内才引进TCM和CVM两种技术方法,应用于森林公园、自然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价值评价[18-20]。总体来看,学术界对休闲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休闲资源评价和人们的休闲行为研究上,而关于在特定场所的休闲活动对促进人们之间的社会融合所起作用大小的研究则较少。笔者以石牌村为例,研究公共休闲场所对外来务工人员和本地人口之间的社会融合的影响,为该领域的研究做一些补充。
1 研究区域
石牌村属于典型的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混居区,它位于天河区黄埔大道以北、中山大道以南、石牌东路以西和石牌西路以东,呈不规则长方形分布,面积约为0.6平方公里。随着广州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用地快速扩张,原先位于城乡结合部的石牌村周围地区快速发展起来,并成为广州市新的中心。周边区域的快速发展导致外来人口的快速集聚,石牌村为外来人口提供了廉价的居住场所,发展成典型的外来人口高度集聚区,也为本地村民提供了高额的房屋租金回报。本地村民往往采取居住在顶楼的方式与外来人口保持一定距离,近年来,石牌村开始在村边缘地带建设高标准住房供本地村民居住,这进一步拉大了本地村民与外来人口之间的社会空间距离。同时,石牌村有着多样化的社会休闲空间,既有传统遗留下祠堂和庙宇,也有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求而建设的活动中心、绿地公园和运动场等,休闲空间为城中村社会融合搭建了平台,总体来看,来自全国不同地方的外来人口在石牌村高度集聚,与石牌村本土文化不断碰撞和交融。因此,选石牌村作为研究案例有着较强的典型意义。
2 社会调查与统计
石牌村的休闲空间可分为室内和室外2种,本次调查确定了石牌村13个休闲空间,包括潘氏祠堂、池氏祠堂、董氏祠堂、玉虚宫、天后庙、华光古庙、寿星小憩园,南苑幼儿园,潘氏门前绿地,瑞藻家塾、大北社区老人活动中心和绿荷社区篮球场,室内休闲空间包括祠堂、庙宇、活动中心,室外休闲空间主要是操场和绿地。其中祠堂有潘氏祠堂、池氏祠堂、董氏祠堂和瑞藻家塾;石牌村内的庙宇较多,很多均被拆,目前尚存的有玉虚宫、天后庙和华光古庙;活动中心主要有石牌文化活动中心、寿星小憩园和大北社区老人活动中心。操场和绿地主要是绿荷社区篮球场、南苑幼儿园、潘氏祠堂门前绿地。
社会调查采取调查问卷方式进行。由于石牌村外来人口与本地村民的比例大约是6:1,发放问卷也按此比例进行,共发放问卷620份(其中本地人口115份,外来人口505份),回收有效问卷600份,其中,本地人口100份,外来人口500份,有效问卷率为96.78%。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居住人口对休闲空间的认知程度、利用率、满意程度与消费情况以及休闲空间对促进社会交往和社区认同等方面的作用。
有效问卷的基本统计情况为:500份外来人口中,男性占60.8%,比例较高;年龄阶段以30岁以下为主,占59.8%;文化程度初中及其以下为主,占52.0%,文化程度整体偏低;月收入以1000-3000元之间为主,占到总量的52.8%;在石牌村居住时间小于5年的被访者占到总量的76.4%,体现了外来人口的居住不稳定性;职业则主要以从事低层次的服务业、建筑业、家政运输业为主,尤其是服务业占到总量的54.4%。100份本地人口被访者中,男性占46%;年龄以30-50岁为主,占46%;文化程度以初中及其以下和高中(或中专)为主,占总量的94.0%;月收入相对较高,1001-3000元、3001-5000元和5000元以上分别占到32%、22%和29%。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社区休闲空间认知程度差异
表2比较了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对休闲空间认知程度差异,发现:①休闲空间的固定性差别较大,80%以上的本地人口在石牌村有固定的休闲空间,而50%以上的外来人口在石牌村没有固定的休闲空间。②休闲空间熟悉程度差异较大,本地人口对休闲空间的熟悉程度总体偏高,而外来人口则总体偏低。调查显示,62.30%的本地人对所列出的13个休闲空间均比较熟悉,而仅28.65%的外来人口熟悉这些休闲空间,大多数外来人口只对自己住所附近的休闲空间比较熟悉。③本地人口对室内休闲空间的的熟悉程度明显高于外来人口,外来人口的休闲活动一般多在宽敞的室外休闲空间。根据实地访谈得知,祠堂、庙宇、文化中心、寿星小憩园等室内休闲空间是本地人“专属”的休闲空间,一般不允许外来人口进去。在大北老人活动中心的乒乓球室门口就贴着“禁止外来人口进入”的标语,外来人口只能在室外的操场上活动,对于所有室内休闲空间,80%的外来人口并不熟悉,而45%的外来人口对室外休闲空间如绿荷社区篮球场、大北社区老人活动中心的篮球场、南苑幼儿园、绿地较熟悉。
笔者认为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是:①石牌村内的祠堂、庙宇等是传统村落保存下来的,并经过良好的维修和保护,本地村民的宗族信仰基本相似,血缘关系紧密,具有强烈的集体意识。除宗祠信仰外,祠堂是本地村民活动场所,且成为了各街道的文化活动中心,如潘氏宗祠同时也是石牌四居委文化活动中心和老年活动中心、瑞藻家塾是三联队老人活动中心。② 外来人口平时忙于工作,较少有时间从事休闲活动。根据访谈者的回答“平时白天上班忙,晚上一般都是跟同事去喝酒,或者就是呆在家里上网睡觉。虽然知道有个石牌村小礼堂,但是没去过,像我们这种年轻人,一般都不会在石牌村里面休闲的,平时要是想散步了,就会到暨南大学校园走走”。
3.2 休闲空间参与程度差异比较
总体来看,本地人口与外地人口休闲空间参与程度差异表现在:①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休闲空间,本地人口休闲空间参与频率均明显偏高,尤其是在祠堂和庙宇等方面,调查得知,48.6%的外来人口每周平均只休闲1次和63.6%的外来人口每次平均休闲时间不超过2个小时,而53.0%的本地人平均每次休闲时间均超过2小时。48%的本地人每周平均休闲次数在5次或以上,但仅有13.6%的外来人口每周平均有5次或以上的休闲机会,她们以30-49岁的妇女为主;②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各自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休闲空间。由于各种限制作用和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相互排斥的影响,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形成各自独立的休闲空间,外来人口以绿地和篮球场等室外休闲场所为主,而本地人口则以祠堂、宗庙和活动中心等室内休闲场所为主。笔者在问卷调查中询问“他们主要的休闲场所是否有较多的本地人口/外来人口?”,调查发现,67%的外来人口表示他们主要休闲场所中基本没有本地人口参与休闲,而23%的本地人口也认为他们主要休闲场所基本没有外来人口,这说明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较少在同样的休闲场所内活动,且休闲过程中相互之间交流较少。深度访谈得知,绝大多数外来人不愿意主动与本地人交谈,甚至觉得本地人瞧不起和排斥他们。因此,尽管石牌村有诸多的休闲场所,但由于各自偏好、制度因素的限制等原因,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两种不同的社会群体社会交往有着无形的空间障碍。
3.3 休闲空间与社区融合
石牌村的休闲空间对社会隔离(尤其是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之间)较严重的“城中村”的社区融合作用究竟有多大?为了分析其作用大小,笔者从社会交往角度设计了一些问题,以分析“城中村”的休闲空间对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社区融合的作用。调查结果显示:①本地人和外来人口的休闲群体倾向于同质群化,社区融合度较低。同质群化即本地人和本地人一起休闲,外来人口和外来人口一起休闲,据调查,89.4%的外来人口选择跟家人、老乡或者少量的外来人口(非老乡)一起休闲,只有10.6%的外来人口会有较多机会与本地人一起休闲;对于本地人而言,情况基本类似,72%的本地人基本只跟本地人一起休闲,只有28%的本地人偶尔会跟外来人口一起参与休闲活动。由此可见,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来人口,他们往往局限于基于地缘、业缘或血缘关系而建立起来的小群体里,外来人口与本地人的交往局限于雇佣关系,缺乏更加深入的互动,所以即使是在休闲空间,也没有使他们打破原来的界线,彼此融为一体。②在休闲过程中,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之间的沟通交流缺乏主动性,交往程度不深。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1%的本地人和7%的外来人口在从事休闲活动时与外(本)地人口搭讪的次数较多,而56%的本地人口和58%的的外来人口在从事休闲活动时与外(本)地人口搭讪的次数较少或者几乎没有(图4)。而当问到“您以前在户外休闲时是否认识了本(外)地人口,并成为了朋友?”时,65.2%的外来人口和50%的本地人口回答“偶尔有几次打交道,但并未成为朋友”,由此可见,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相互交往的主动性不强,公共空间对降低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社会隔离所起作用较小。
3.4 休闲空间的评价与期望的差异
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对休闲空间的评价主要从对休闲空间的满意度和休闲空间所起的作用与期望等角度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①外来人口对休闲空间的满意度分化较大,而本地人口的满意度普遍偏低。外来人口满意度较高的主要是家庭妇女、老年人等,她们的休闲活动频率较高,休闲时间和场所相对固定,认为休闲空间对于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起到很大作用;而外来人口满意度较低的社会群体主要是在业人员,他们主要抱怨休闲空间的卫生状况较差,人多嘈杂,且场所面积太小,没有足够的娱乐设施。本地人口对休闲场所的要求较高,他们普遍对这些休闲设施满意度较低,尤其是对外来人口集聚的休闲场所,如公共绿地和部分活动中心等心存更多抱怨。②在认为休闲空间对促进社会融合的作用方面,大部分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均认为休闲空间对促进彼此交流所起作用不大或者没有作用,但都很有必要增加更多的休闲空间。有57%的本地人口和72%的外来人口认为石牌村的休闲空间并没有对促进彼此间的交流带来多大的作用,甚至是没有作用(图5),但60%的本地人口和57%的外来人口都觉得有必要增加更多的休闲空间(图6),特别是年龄段在19-29岁的外来人口、40-49岁的本地人呼声最高,认为有必要增加休闲空间,为本村的生活增加更多的活力。
4 结论与建议
基于以上社会调查,笔者认为尽管当地政府在不断地加强“城中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尤其是公共休闲空间建设,由于各种制度的约束和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心理和行为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这些设施建设在促进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的社会融合等方面所起作用不大。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分别有各自固定的休闲场所,本地人口一般在祠堂、宗庙和当地政府建设的活动中心等室内休闲场所活动,而这些活动场所很少有外来人口进入;外来人口则主要集中在绿地、球场等限制性较小的室外休闲场所活动。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的休闲行为仍局限于基于地缘、业缘关系和血缘关系而建立起来的小群体里,他们之间的交往仍局限于雇佣关系,缺乏更深入的互动,即使在休闲空间内,也没有使他们打破原来的界线,一起沟通交流。他们之间的沟通交流均缺乏主动性,双方主动融入的愿望不强,“城中村”休闲设施的存在并没有缩小他们之间的社会距离和社会隔离。
笔者认为城中村休闲设施建设并未在缩小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之间的社会距离和社会隔离方面起到多大作用,主要原因还是城中村的“二元性”所致,这种二元性表现在制度、心理和行为等方面,城中村仍然存在各种限制外来人口进入等制度,这样导致诸多的祠堂、活动中心等设施外来人口无法进去,也不想进去;其次是在心理上二元性,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心理隔阂,相互之间冷漠对待使得外来人口缺乏心理上的归属感;最后是行为上的二元性,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休闲行为的差异较大,也是重要原因。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的社会隔离是“城中村”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应该引起地方政府及社会的高度的重视。笔者认为降低城中村社会空间隔离的政策措施主要为:一是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加大社区休闲设施建设,营造和谐的社区环境。积极举办本地人和外地人的交流活动,让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能够通过社区休闲空间这个平台,加大沟通与交流,促进多元文化之间的融合,营造和谐的社区环境。二是从村民的角度来看,应大力提倡多元文化的并存发展,消除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之间的隔阂。本地村民应理解和宽容外来人口,有接纳新移民的宽广胸怀,接纳五湖四海的文化,使外来人口更好融入当地社会的生活中。同时外来人口也应该敞开心门,主动与本地居民接触交往,提高对本地文化的认知度。
参考文献:
[1] Cushman A.J., Veal, J Z. World Leisure Participation: Free Time in the Global Village[J]. CAB INTERNATIONAL UK, 1996.
[2] 中国百科全书编写组. 中国百科全书·社会学卷[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430.
[3] 马惠娣. 21世纪与休闲经济、休闲产业、休闲文化[J]. 自然辨证法研究,2001,1(17):49-52.
[4] Richard S. ,Wurman,A L. The Nature of Recreation [M]. MIT Press, 1982.
[5] 王雅林. 城市休闲—上海、天津、哈尔滨城市居民时间分配考察[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6] 柴彦威,等. 中国城市的时空间结构[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 张学军. 小城镇居民社会分层与消费方式研究[D]. 武汉:武汉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0.
[8] 陈晓煌. 城市居民休闲生活方式阶层差异研究[D]. 福建:福建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5.
[9] LeGates, R T.,Stout. F.. The City Reader[M]. London: Routledge, 1996.
[10] Fabos, J.GY. 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 the greenway movement uses and potentials of greenway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5. 5 (33): 1-13.
[11] Kuhn M. Greenbelt and Green Hear: separating and integrating landscapes in European city region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3, 4(1): 19-27.
[12] 张德沛. 游戏、娱乐和休暇在环境设计中的地位[J]. 北京规划建设,1991(3):28-31.
[13] 游小文. 城市滨水区休闲空间规划研究[D]. 上海:同济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
[14] 张迪华,等. 北京香山公园锻炼身体人群研究[J]. 中国园林,1999(2):64-66.
[15] Rakesh P., Gejo A. Geevarghese, Ram Babu Petal. Valuation of Landmass Degradation Using Fuzzy Hedonic Method: a Case Study of National Capital Region[J].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 Economics, 1999, 14: 519-543.
[16] Tobias D., Mendelsohn R. Valuing Ecotourism in a Tropical Rainforest Reservel[J]. Ambio, 1991, 29(20): 91-93.
[17] Weiqi CHEN, Huasheng HONG. Recreation demand and economic value: an application of travel cost method for Xiamen Island[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4(15): 398-406
篇11
在全世界范围之内,巫文化都曾盛极一时,甚至“在技术发达的现代文化形态中,仍有人相信巫术”[1]。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认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
就西方而言,古希腊时期的荷马著作中就提到了巫术;古典时期最著名的女巫是传说中的美狄亚;贺拉斯《讽刺诗集》描述了女巫施术过程;《圣经》中包含了巫术的资料;从中世纪至18世纪晚期,西方强烈地反对巫术,根据《圣经》相关教条进行消除巫术的公审和处决,因此遇难者至少达数十万之众,英国移民将巫术带到美洲殖民地;直到20世纪,在西方仍有关于巫术之指控。在19世纪以来的学术实践中,对于巫术的研究,成为人类学的重要课题。其中较有理论价值的著作至少有《金枝》、《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巫术奇观》;国外学者对中国巫文化的代表性成果则有英国韦利、美国孔飞力、韩国文鏞盛的重要著作。就中国学术文献而言,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皆由卜筮而产生,故可视为巫文化之第一批材料,其后之《易经》、《山海经》等传世典籍保存大量巫文化的资料。秦人焚书,犹存巫书,汉代承平,除协书之律,自斯时始,有刘歆《七略》中的《术数略》以迄清代纪晓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的“数术类”所含等7大类巫术文献[2],这大致反映了当时官方意识形态中巫文化的学术地位与知识谱系。西学东渐以来,现代学术渐次建立,华人学者贡献出巫文化研究力作者代不乏人。检阅巫文化研究史,这些优秀著作至少有江绍原《发须爪:关于他们的迷信》、李安宅《巫术问题的解析》、陈梦家《商代的神话与巫术》、林履信《“巫”与“史”之社会学的研究》、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罗香林《流行于赣闽粤及马来亚之真空教》、许地山《扶箕迷信底研究》、饶宗颐《历史家对萨满主义应重新作反思与检讨》、王贵元《女巫与巫术》、赵仲明《巫师、巫术、秘境》、宋兆麟《巫与巫术》、高国藩《中国巫术史》、詹郸鑫《心智的误区》、胡新生的《中国占代巫术》、张光直、晁福林的同名著作《商代的巫与巫术》、罗义群《中国苗族巫术透视》、陆群《民间思想的村落——苗族巫文化的宗教透视》、王玉德《长江流域的巫文化》、陆群的《湘西巫蛊》、高国藩《敦煌巫术与巫术流变》等。近些年来,颇多青年学子在博士、硕士毕业论文中对巫文化有所研讨,其中已出版或已在一定范围内拥有较高学术声誉者至少有:刘永华《The world of rituals: Masters of ceremonies (lisheng,礼生), ancestral cults, community compacts, and local temples in late imperial Sibao(四保), Fujian (China)》、皮庆生《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刘黎明《宋代民间巫术研究》、王章伟《在国家与社会之间》、范纯武《双忠崇祀与中国民间信仰》、晏昌贵《巫鬼与祀》;目前尚未出版的有这样一批:方燕《巫文化视域下的宋代四川女性》、张海燕《巴地巫文化与的关系研究》、李永远《中的巫文化考证》、林贤东《商代巫觋研究》、吴婷《文学人类学视野下的巫文化》、严玉《巫文化艺术的美学内涵》、杜鹃《中古时期西南地区的巫鬼文化》、赵丽彦《汉族民间信仰文化的保护与利用》、康文籍《宋代四川地区民间信仰研究》、彭维斌《中国东南民间信仰的土著性》、储晓军《魏晋南北朝民间信仰研究》、文忠祥《土族民间信仰研究》。另有其它著作如日本藤野岩友著《巫系文学论》,其中第一章“关于巫”的论述,“通过引用丰富的史料,从巫的起源,巫与政治及祝、宗、史官的关系,全面论述了中国古代巫的兴衰历史,给人以系统的感受”[3],李星星《曲折的回归》有“土老师、苗老师、客老师”“巫文化与宗教并存”等节重点考察了四川酉阳今重庆酉阳的巫文化,白九江《巴人寻根》之第三章《巫风烈烈》,此类著作,虽非直接以巫文化为主题,仍值得予以关注。
篇12
一、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现状
(一)使用教材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是“十二五”高职高专财经类规划教材,该教材分为十四章,在每章首,列有知识要点和能力要点,在每章中间,列举大量的案例支撑营销原理,在每章后,列有本章小结、名词解释、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和实践训练题,供学生思考和练习使用。对于十四章的教学内容,可以看出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即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基础知识中包含市场营销概述和市场营销职业道德与相关法律;专业知识中包含市场营销环境,价格策略、促销策略、分销策略等。
(二)教学方法
目前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学课程体系主要采取的是一个学期的讲授及一周的市场营销系统实训。
1.在教学环节,大部分的市场营销学课程都采用多媒体教学,虽然具有图、声、文并茂这些特点,但课堂教学主要侧重于对于教材的单纯讲授,给学生展现的只是PPT课件,而且一个PPT很多情况下是以一个模板扩展下来,没有实质性的更新。此外授课以教师讲授为主,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为辅,导致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没有突破,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效果达不到预期。
2.实践环节,目前高职院校加大了对实训室的投资,引进了模拟市场营销整个流程的市场营销综合实训与竞赛系统,该平台虚拟A公司的营销环境,将市场营销环节分为直销、批发、零售,针对不同的规则,需要在市场对抗的环境下,精确地选择目标市场,紧跟市场变化,有效制定最佳的营销策略组合,赢得市场先机,取得市场份额。学生对于该系统平台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但是一周的实训时间学生只能初步掌握各个环节的步骤,了解具体操作流程,却无法灵活运用这个系统。在培养学生更灵活的应用营销方法、培养学生市场调查与预测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市场开发能力、销售管理能力、品牌管理能力等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二、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市场营销课程的设置一方面按营销环节进行细分,另一方面更强调学生运用营销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可是出发点是好的,却缺乏必要的实际营销策略讲授。就像高职院校其他课程一样,市场营销学课程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一个重要的方面――实践。实践出真知,往往市场营销的成果都是实践中产生的,并不存在纯理论的研究。经过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的老师都存在课堂纯理论教学,缺少实践教学的环节的现象。
2.教学内容陈旧。高职高专的市场营销教材大部分都是借鉴本科院校的市场营销教材,内容庞杂,而且难度大。大部分开设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本科院校里,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的目标主要为:培养掌握营销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但没有显示出高职高专培养实践性人才的特点,高职院校要求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陈旧的本科教学内容完全无法满足要求。此外在所用的教材中所采用的案例多为上世纪的案例虽然十分经典,但是已经时过境迁,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以及满足当前的市场要求。
3.教学方法单一。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是案例式教学,主要有教师口头表述案例、课本阅读案例以及综合性案例,这种教学方式在选取合适的案例的前提下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但是却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教学方法的单一使得教学过程过于单调枯燥,往往达不到培养实践能力的要求目标。
三、《市场营销》课程改革途径
《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向客户传递有用的价值。《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既要满足开放式课程学习的要求,又要通过扩展自学提高学生在营销实践中灵活应变的能力。教学方法需要呈现多样化态势,各种教学手段综合利用;教学评估不仅多维化,而且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展示和测评,实用性更强。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以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案例教学法。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法已经成为了全
(下转第88页)
(上接第87页)
球各所高校竞相模仿的典范,但并不仅仅止于此。对最新出现的典型营销案例进行剖析,市场营销课程的设置一方面按营销环节进行细分,另一方面更强调学生运用营销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态势,各种教学手段综合利用;教学评估不仅多维化,而且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展示和测评,实用性更强。对于教学方法,欧美高校主要实施有案例教学、课堂讨论、面对面反馈、问题解决部门、角色扮演、学习实验室、激励、小组合作等方式。对欧美部分高校的研究分析表明他们在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创新方面体现了更多实践性的特点。
2.项目教学法。在完成每一专题的课堂教学后安排一次实践性操作。如讲授完营销调研专题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后,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市场调查,内容涉及调查方案的设计、调查主题和内容的确定、调查工具(问卷)的设计、调查对象的确定、抽样方案的设计、调查费用的预算以及调查的组织实施、调查资料的整理、编辑、分析和调查报告的撰写等。课程实践的内容、组织、考核等均纳入课程教学计划之中。在完成专业课程的教学后,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专题实践,其内容是营销专题调研(如产品市场供求状况调研、企业营销诊断分析等)、企业营销专题策划(如专题公关策划、专题广告策划、专题营销策划等)。这一实践一般都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不超过10人),分别由专业教师带队,深入企业1个月,在专业教师的直接指导下完成。
3.校企结合模式培养。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是向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象牙塔”里的闭门造车不一定能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具有实践能力的市场营销人才。作为高职院校来说,可以让学生提前进入企业的第一线,市场营销学实习基地相对于航运专业的实习基地,具有广泛性、普遍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与市场中的形形式式的企业、店铺、商家建立校企合作关系。通过一定时间的理论教学,然后在第一线实践,了解社会的需求,积累一定的经验再回到学校进行理论的完善。高职院校可以利用校企结合模式,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市场营销人才。
4.新建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市场营销学课程对于不同的专业分两种评价方式,考试和考察。考试课的卷面成绩占70%,同时对于校内的市场营销实训平台加强推广,并作为市场营销学教学实践化的重要部分。这种方式可以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的能力培养,而且可以以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参与实践,从而能够改善过往实践环节的薄弱不足,这对于实践化教学建立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来确定教学效果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娟.《市场营销学》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改革探究[J].当代经济,2015年第8期P115-116
[2]冯彬蔚.基于能力导向的高职《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2011年第8期p26-28
[3]陈英梅,刘晓伟.基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5年5月P91-92
篇13
创业能力是一种具有很强社会实践的能力, 是一种能够把创业知识应用到创业过程中去的能力, 是一种以治理为核心的具有较高综合性的能力, 又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特征的能力。弄清楚创业知识结构对创业能力的影响, 是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参考依据, 是有效开展创业教育的前提。本文运用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大学生创业知识结构对创业能力的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 探求大学生创业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 希望高校能够有针对性地开设创业教育课程, 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
一、 研究方法及模型假设
(一)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来评价研究模型和检验理论假设。结构方程模(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是20 世纪70 年代在统计理论基础上提出并发展起来的, 它作为一种通用的线性统计建模技术, 因其自身的优点, 日益得到社会学、 教育学、 心理学、 计量经济学等领域的广泛关注和应用结构方程模型主要作用是揭示潜变量之间(潜变量与可测变量之间以及可测变量之间) 的结构关系, 这些关系在模型中通过路径系数或负载系数来体现(侯杰泰, 2003)。[1]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具体问题时, 一般经过模型设定、 模型识别、 模型估计、 模型评价、 模型修正五个步骤。本研究是为了研究创业知识对整体创业能力及各种创业能力的影响大小, 同时分析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各因子对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影响大小, 因此, 选择结构方程模型作为分析工具是适当的。
本研究综合运用结构方程软件AMOS17.0 和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 进行数据分析和各项检验。
(二)模型构建及基本假设
国内外对创业素质的研究中, 对创业知识及创业能力的分类各异, 其中以彭刚(2006)的分类最为有代表性。彭刚(2006)[2]指出, 创业能力包括专业、 职业能力, 经营、 管理能力和综合性能力。综合性能力主要有: 发现机会、 把握机会、 利用机会、 创造机会的能力; 收集信息、 处理加工信息、 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 适应变化、 利用变化、 驾驭变化的能力; 非常规性的决策和用人的能力; 交往、 公关、 社会活动能力。创业知识包括专业、 职业知识(是从事某一专业或职业工作所必须的知识, 一般具有较为系统的内容和特定的知识范围); 经营、 管理知识(是从事经营、 管理工作所必须具有的知识, 是较为系统的内容和特定的知识范围。)和综合性知识(是指有多种专门知识构成的, 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发挥社会关系运筹作用的知识) 。根据费菲(2007)[3]的进一步研究, 形成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二级指标; 在此基础上, 我们设计出五级里克特量表, 现将理论模型指标体系整理如下:
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每一种能力受多种知识的影响, 每一种知识又可能影响多种能力, 不同能力之间可能又交叉影响。但每一种知识对创业能力的影响的大小及影响机理不尽相同, 每一种知识之间的关系也不一样。在参考文献以及对大学生调查、 访谈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假设:
H1: 大学生创业能力受到知识结构的正向影响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 提出如下假设模型:
二、 数据来源及量表的信度检验
(一)数据选取
由于模型中的潜在变量数据均无法通过直接测量得到, 因此在选取数据过程中采用实证调查的方法, 将大学生的创业知识及创业能力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系统综合的分析。问卷主要从八个方面的知识反应创业能力的情况, 从十个方面的能力来衡量创业能力。问卷采用评分制, 在全国范围内向已创业大学生发放问卷, 共回收1771份问卷, 有效问卷1465份, 有效率为82.72%。
(二)信度检验
如表2所示, 创业知识、 创业能力以及整体的信度系数均大于0.80, 说明该量表的各组评估项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非常好, 相应的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评估有意义, 因而所得的调研结果是可信的, 以此为依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是可行的。
(三)效度检验
效度(Validity)是指测量结果的准确和真实程度, 分为效标效度、 表面效度、 内容效度和建构效度, 通常利用因素分析中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或KMO和Bartlett检验结果进行判断(胡春阳, 刘朝臣, 鲍步云, 郑谦, 2011, 4)。[5]
三、 模型检验及修正
在AMOS17.0中用极大似然法进行模型估计, 初步运行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 模型的主要的几个绝对适配指数都不太理想(卡方值太大, P
根据Amos输出结果, 将各检验参数整理如下表所示(表中各指标参考标准来自吴明隆的《结构方程模型》第二版):
四、 研究结果分析
(一)路径分析
由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知, 创业知识到创业能力的关键路径系数为0.67, P值小于0.05, 达到显著性水平, 说明创业知识对创业能力的影响是正向的。假设H1得到验证。
(二)因素影响程度分析
1. 创业知识
创业知识8个影响因素中, 人力资源知识(0.70)、 战略管理知识(0.70)、 财务管理知识(0.65)对创业知识影响作用相对较大, 其余的各种知识对创业知识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小(因素负荷量均达到0.5以上), 其中专业知识(0.51)对创业知识的影响作用最小, 且以上参数的P值均小于0.05, 达到显著性水平。以上数据说明, 各种知识水平越高, 相对的创业能力也会较强。
2. 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的十个影响因素中, 应变能力(0.65)、 领导能力(0.62)、 决策能力(0.62)、 组织能力(0.60)、 承受能力(0.60)对创业能力的影响作用较大, 而学习能力(0.49)与专业能力(0.54)对创业能力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小。以上各参数的P值均小于0.05, 都达到显著水平。以上数据说明, 创业能力中, 应变能力、 领导能力、 组织能力及决策能力相对来说较为重要。
五、 思考及建议
(一)大学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应增加管理类课程的比重
由检验结果知, 创业知识的增长对创业能力的提高有正向促进作用。在创业知识中, 人力资源知识以及战略管理、 财务管理等管理类知识在创业知识中相对较为重要, 对创业知识的增强有显著作用。开设相关课程是大学生接受知识的最直接的方式, 为能够有效的增强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的创业知识, 满足大学生对创业知识的需求, 高校应积极建设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根据本研究的结论, 建议高校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适当增加管理类课程。作为学生来讲, 如果将来打算创业, 在校期间应主动的学习管理类知识。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应强调实践导向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应变能力、 领导能力、 决策能力、 组织能力、 承受能力对创业能力的影响作用较大。高校的创业教育, 仅仅是课程教育很难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高校创业教育中的模拟创业教育方法以及实践教育方法更多的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 甚至要求学生“真刀实枪”的操练。能够有效的锻炼大学生的应变能力、 领导能力、 决策能力、 组织能力以及承受能力。因此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 要以实践为导向, 积极搭建创业实践平台。
(三)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应积极参加课外活动
应变能力、 领导能力、 决策能力、 组织能力、 承受能力对创业能力的影响作用较大。实践证明, 应变能力、 领导能力、 决策能力、 组织能力以及承受能力很大程度上要通过实践才能较为有效的提高。为有效的提高创业能力, 有创业意愿应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 特别是在这些方面相对较弱的同学。大学里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相当丰富, 锻炼的机会也不少; 作为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 应积极利用大学这样一个有力的平台, 提高应变能力、 领导能力、 决策能力以及组织能力等, 为将来应对创业中的各种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侯杰泰. 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J]. 香港中文大学, 2003, (12).
[2]彭刚. 创业教育学[M]. 1996.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3]费菲. 广州普通高校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分析[D].2007.(华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