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主体工程验收监理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主体工程验收监理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主体工程验收监理总结

篇1

竣工验收,是全面考核建设工作,检查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它对促进建设项目(工程)及时投产,发挥投资效果,总结建设经验有重要作用。它是施工全过程的最后一道程序,也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最后一项工作;它是建设投资成果转入生产或使用的标志,也是全面考核投资效益、检验设计和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工程竣工后有专业人员检验工程质量,验收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日后该工程是否能顺利进行。因此,验收人员必须注意:

(一).验收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不徇私情,合理公正的验收。尽量做到数据准确、资料齐全。

(二)验收者要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对于所验收的工程要利用计算公式合理计量,以便于今后作为计量依据。熟悉设备的性能,操作技巧和规范。

(三)验收人员要负责,耐心,逐点对工程进行检查。竣工验收组课分为四个小组。杆塔验收组,负责杆搭本体的质量,拉线,倾斜度挤一挤其他附属设备进行验收。地面通道组,查看通道障碍物,边坡,接地装置等。测量组,验收风偏距离,最小的安全距离等。档案资料组,负责竣工图纸,试验报告,材料合格证等方面的验收。分类分项进行实地实物资料核对,并做好登记。对于零碎的工程要多细查,不厌其烦。对于未按图纸施工工程,要求反工整改。

二、进行竣工验收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输配电工程项目和辅公用设施,已按设计要求建完,能满足生产使用;

(2)主要工艺设备配套设施经试车合格,能够顺利进行输配电的运行。

(3)必要的生活设施,已按设计要求建成;

(4)生产准备工作能适应投产的需要;

(5)环境保护设施、劳动安全卫生设施、消防设施已按设计要求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使用。

三、输电配工程竣工验收

(一)输电配工程验收的程序一般有:施工单位自检,再由监理单位进行初检。凡认为已达到验收的要求的工程,并向有关单位提交验收申请。有关管理单位则会在有效时间内对工程进行检验,组织临场体验验收。其验收,应以被批准的文件,和国家和相关行业部门所颁发的“反事故技术措施”中的规程为依据进行评定。

施工单位在申请验收之前,准备好相应的工程验收所需要的资料。其中包括:工程施工图纸,原材料试验资料,质量等级评定资料,设备技术资料及使用说明书等。上交到相应的施工监理单位。

签证为基础,进行验收,监理单位对于施工单位前一阶段验收的签证进行验证。若验收中存在相关问题,应和验收有关单位协商解决,对于相关问题,根据验收单位的意见进行处理。

输电配工程验收流程。施工单位将验收表给验收单位时,要提前三天。并附上工程设计图纸,原材料试验资料,厂家技术资料等。项目验收监理单位在受到验收申请通知后,成了验收小组。在验收之前,根据实际情况,和《附件A:配电工程验收项目表》进行自评。工程验收小组进行实地验收,若有相关意见,则与施工单位一起协商解决。复查后,验收合格及投入运行。不合格则不给及施工单位运行。通过加强验收,促进工程建设,实现零缺陷生产。

(二)工程验收把握内容和重点,验收应把握主次。工作验收的重中之中四项内容,工程的质量评定依据则是针对三项标准。验收工作根据四个方面的内容检验,对于验收小组,是个量的把握,而三项评定标准,不论对于验收组还是施工单位都有意义。对于验收组,是对工程质量评定的一个依据,对于施工单位,是输电配建设质量的重要依据。

(三)输电配竣工验收关键是现场核对。工程的验收大量都是在现场完成,组织小组一一对工程进行核对,包括质量,工程量的考察。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训练组员,培养组员的道德修养,工作技能,专业水平,划分个小组的任务。根据小组人员的专业情况,分配检测的区域,组员要做好各个区域的工作,精确计量,并做好详细的记录。现场检测完毕后,验收组长召开会议,收集验收的报告,和整理存在的问题做出客观工作的科学的评价。之后综合讨论,监理单位对施工提出意见,给定意见,后期由施工单位自行完善验收工程组在验收之后的2-7天内再次安排复检,复检合格之后,就向上级提交验收报告。

(四)工程的档案,按照永久文档建立。数据及文字的填写,蓝色墨水,碳素墨水书写,字母,代码要符合规范,个别文字要标注或者说明。对输电配工程内容作必要的补充说明。工程竣工验收的安全,水土保持,环保等收集的资料,应该上交

四、输电配工程验收存在的问题

近年,电力事故频发,发生倒塔,断线,断电,电压不足影响生产等问题。设备陈旧落后,供电速度慢。对于现代自动化的办公设备,生活用品都需要大量的电力,一旦供电受阻,大大影响了生产生活。

1.目前,输电配工程验收的模式发展不平衡,大部分监理单位并未根据落实相关的验收程序验收,造成了工作延缓或者工作脱节。

2.竣工验收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违法程序的违规行为,对于验收成员,未有相关的准则约束,为能进行相关惩罚,导致竣工验收质量低下。

3.主要还是在于相关部门对于竣工验收单位缺少有效地监督机制,输电配等工程验收监督单位本身存在体制问题,对于监督单位并未有惩罚的权利。其次,国家有相关的法律中,也并未有相关的处罚条款。

4.由于验收环节多,手续复杂,可能出现账务不实,从而加多了验收的环节,影响工作的进程。

五、竣工验收建议

(一)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对验收人员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务实负责,专业技能强的人。国家加强在验收单位的管理,加强有关法律的建设,实行相关惩罚措施。

(二)对于验收单位自身,应加强组员的思想修养。协调好成员间的关系,克服害怕工作量大,验收繁琐,厌烦等心态。

(三)在竣工监检过程中,对建筑材料,配件和设备使用上,实行监理工程师签字制度,严格控制装备质量。

(四)验收组在验收前召开预备会议,对组员进行分工,分成检查组和资料核查组,最后汇总各检查情况,召开总结会,提出建议。

(五)举办技术培训,组织验收人员定期培训,使其掌握审批程序和常识。使验收人员在培训中了解违法行为,避免违法事件发生。

(六)验收组应加强对现场输电配工程质量的过程控制与验收控制,提高验收水平。

六、结语

竣工验收确保输电配工程零缺陷和隐患的重要程序,是对该项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把关。现场的检查注意:路线是否符合规范安全,电压是否达到标准,重要交叉跨越是否满足要求等。检查小组通过多次的验收,整体出相关的资料,使工程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熊伟.输配电工程线路防冻探讨[J].科技与生活,2011 (18):157-157.

篇2

一、建筑工程质量监控及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监控的概念综述

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存在的质量缺陷问题已经引发了社会的关注,为了实现对建筑工程的有效监控,我们首先要明晰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概念,建筑工程质量监控是建筑工程|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有机构成部分,它是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依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对建筑工程的责任主体和工程实体的质量进行检查和监督。它对于推动和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有序运行有极大的意义和作用。在建筑工程质量监控的过程中,要依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要维护权益者的合法正当的权益,并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有效监控,将监督与帮助有机融合,有效地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同时,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监控体系还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系统工程,它以质量满足要求为内核,以参与各主体的质量不安全行为作为质量控制和监管的重点,从而规范和控制各个岗位操作的工作质量,实现建筑工程总质量的提升。

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是指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始创建到报废的全过程,主要涵括建筑工程立项决策、前期准备、建设实施、运营维护等各个阶段,它们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划分标准。在建筑工程的全寿命周期阶段的质量监控目标主要是在于对建筑工程的全寿命周期内的监控理念和实施,讲究质量监控无空白和缝隙,要确保质量链条不间断,从而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监控总目标。在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的质量监控过程中,逐渐构建了建筑工程质量监控的“五环”模式,如下图所示:

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五环”模式

二、建筑工程质量监控存在的问题剖析

1、建筑工程质量监控的立法机制和组织体系还尚未健全

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质量监控的立法机制正在不断的改革进程中,在一定的程度上保证了建筑工程的质量,然而,由于建筑工程市场中存在的不良竞争手段依然难以避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如:阴阳合同、招投标领域的串标、围标、低价中标高价索赔、违法分包等。从建筑工程的全寿命周期的角度来看,这极大地增加了建筑工程建设使用成本,影响了工程质量。

2、建筑工程质量控制部门的全寿命周期重视度不足

在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部门的管理活动中,对于建筑工程的全寿命周期意识明显存在不足,没有全面地对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加以研究和关注,他们大多将视线集中于建筑工程的前期准备阶段和项目实施阶段,并没有将投资决策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的质量监控置于监督和控制之下,因而,还存在缺陷。

另外,在建筑工程的前期准备和项目实施阶段的质量监控,也还存在内部有效沟通缺失的现象。如:质量监管部门与审图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联系;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与质量监督机构的业务效率低下等。

3、建筑工程相关的质量信息并未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获得共享

在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过程中,质量相关监管信息无法在不同的责任主体和质量监管机构之间共享,这就使各建设工程责任主体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决策缺少依据,无法实现彼此间的协同工作与交流。同时,对于建筑工程质量链上的关键节点监控力度不足,大多属于“亡羊补牢”式的事后质量监管,这是不可取的。由于建筑工程建设过程的不可逆性和复杂性,对于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的质量监管应当以辨析和识别质量危险源为重点,要实现对建筑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

三、全寿命周期视野下的建筑工程质量监控基本框架及体系

在全寿命周期视野之下,建筑工程质量监控要以观念转变为前提,变革原有的建筑工程质量监控模式,构建动态化、持续化的质量监管机制,建构如下建筑工程质量监控框架:(1)建设单位负责对建筑工程立项工作,并且为了更好地实现工程立项监控,还可以鼓励和倡导工程监理单位和物业管理单位早期介入,以提出更为切实有效的质量改进建议。在这一阶段中,由国家发展和改革部门实现对其的质量监控管理。(2)勘察设计单位负责建筑工程勘察设计工作,建设单位负责监管,由施工图审查机构对工程勘察设计文件实施监督管理。(3)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负责对工程施工、竣工阶段的责任,并由建设单位负责质量监控和管理。(4)评价机构负责对工程交付后的质量后评价,物业部门负责管理职责,房管局负责对房屋的产权产籍加以登记管理。

基于全寿命周期视野下的建筑工程质量监控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政府质量监控体系。这是由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对建筑工程实施强制性的监控与管理。同时,政府应当强化施工图审查机构的监管权限和范围,使其成为政府质量监控的二次防线。(2)社会质量监控体系。这主要包括有监理单位、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工程咨询机构、质量后评价机构、其他各方等,这些应当成为建筑工程质量监控模式的辅助监管模式。

四、全寿命周期视野下的建筑工程质量监控实践内容研究

在建筑工程的全寿命周期理念引领下,要根据建筑工程建设程序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将其划分为三大部分(投资决策、实施、使用)、六大阶段 (决策规划阶段、勘察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使用维护阶段、拆除及废弃物处置阶段)。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需要早期介入,以有效地对质量安全危险源加以辨析和识别,并基于上述划分内容,可以将建筑工程质量监控实践内容划分为下述五个阶段的监控:

1、投资决策阶段的质量监控

为了弥补监控空白和缝隙,需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投资决策阶段的质量监控,由建筑工程的质量链“蝴蝶效应”显示:建筑工程投资决策阶段的质量断裂会使工程质量缺陷扩大化,并进而演变为质量安全事故。因而,要重视投资决策阶段的质量监控,并将归属于预防性质量监控内容。具体包括:

(1)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监控。通过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实现对项目的建设方案的有效决策。在这一阶段的质量监控主要是针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加以监控,使项目投资决策更趋完善。如:项目立项是否与国家或地区发展规划相契合、是否有国家明令禁止的建设项目、是否采用成熟的施工工艺等。

(2)项目评估的有效监控。重点监控项目的目标收益和风险。要对项目的投入产出和效果进行逻辑分析,监控项目的“三益”指标以及系统风险、个别风险等。

(3)项目决策质量的监控。主要是以价值工程理论为基础,对建筑工程的安全节能和环境质量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和评价;投资方案是否采用多方案比选后再立项的方法;决策内容是否采用了投入产出比;是否运用了定量分析决策方法等。

2、工程准备阶段的质量监控

这主要是指建筑工程项目立批复之后、正式施工之前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之中,也需要开展对工程项目的质量监控。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工程项目勘察设计的质量监控。对于工程建设项目而言,勘察设计是关键性的核心环节和阶段,它的质量与项目建设质量有直接而密切的关联性,它是工程勘察设计人员的技术结晶,充分体现出勘察设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智慧。在对工程项目勘察设计的质量监控内容中,要重点监控其是否与工程强制性标准相吻合;地基基础及主体结构的安全性能;勘察设计人员的资质及签字,是否有超载资质规定承担勘察设计任务的情况等。

(2)技术文件资料准备的质量监控。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编制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拟定施工具体方案,选择适宜的建设施工方法。要加强对施工方案和特殊施工技术手段的质量监控,尤其是施工现场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参考标高、施工控制网等工程测量数据的质量监控。

(3)施工图审查、图纸会审的质量监控。施工图审查是建设强制性制度和标准,也是建筑工程质量的第一道关口,要认真细致地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减少和杜绝施工图中的偏差。

3、工程实施阶段的质量监控

建筑工程实施阶段是重要的环节,它是在施工单位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前提下,将设计转变为工程实体的过程,同时也是质量监控的重点和核心,要强化各个责任主体的质量责任驱动,依照国家强制性标准和技术规范,实现对施工质量的监控。

(1)施工单位自身的质量监控。施工单位是建筑工程直接的生产者,首先即要做好自身的二维质量监控,所谓二维,是指横向监控相关利益单位,纵向监控施工内部人员的施工行为。具体来讲,横向的监控范围主要是指:①实现对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的质量监控,是继图纸会审之后的施工图常态化质量监控举措,重点分析施工图中影响质量的关键部位。②对建设单位提出降低质量标准的监控。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直接生产者,施工单位可以对建设单位提出的降低质量标准的要求加以拒绝。纵向的监控范围主要是指:①对材料进场实施质量监控。要对施工中使用的原材料、构件和配件性能加以质量监控,如:钢筋的等级及其线径、混凝土配合比与强度、水暖电管线的材质及其尺寸等。②实现对分包方和施工人员的动态化质量监控。③实现对施工各道工序的质量监控,要对各工序接口进行质量监测,以免存在质量缺陷。

(2)监理单位对施工的全程、全方位质量监控。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广泛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和新设备,显现出较强的科学性和复杂性以及风险的不易辨识性特征,单纯依靠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的质量监控是无法满足质量要求的。为此,还要引入工程强制监理的质量监控措施,要注意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控,而不是旁站监督方式,要充分运用监理工程师的专业知识,行使监理职责和权限,重点对施工材料进场验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隐蔽工程旁站及验收、设计变更等方面,实现有效的监控。

(3)政府监督机构的质量监控。政府监督机构对于施工阶段的质量监控主要体现在对建筑工程实体质量的监控,如:地基及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等,还包括对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质量行为的监控、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质量行为的监控。

4、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监控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质量监控主要涵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即:

(1)竣工验收内容的监控。对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内容的监控,主要是以《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暂行规定》为依据,重点对建筑工程竣工验收中的设计文件、合同要求加以监控;委托监理的工程项目要提供完整的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勘察设计单位对勘察设计文件及设计变更通知书,提出质量检查报告;建设单位依约支付工程款;施工单位签署工程质量保修书;要求整改的质量问题全部整改完毕等。

(2)建筑工程竣工验收监管单位的监控。这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①对工程竣工验收参与单位的作为程度的监控。由于建筑工程各参与责任主体所处的角度不同,在竣工验收的过程中,会存在不同的重视程度。要以工程质量责任驱动理念为前提和依托,实现对竣工验收中的质量问题的监控。②竣工验收参与人的质量安全行为的监控。由于工程参与各方的人的质量不安全行为,会出现质量安全隐患。因而,需要将竣工验收作为全寿命周期的关键质量监控节点,有效地规范工程参与各方的质量不安全行为。

(3)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合格条件的监控。这主要是对隐蔽工程验收的合格程度进行监控;对全程的质量监控文字和检测报告进行监控;对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进行监控;对水暖、电管线的安装及主体工程进行监控;对建筑工程的使用基本功能的监控等。并且还可以组建动态质量利益合作联盟,使建筑工程的质量信息能够充分地共享,从而实现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全程、全寿命周期的监控。

5、工程竣工运营维护阶段的质量监控

在对建筑工程的全寿命周期视野之下,还要对工程运营维护阶段实行质量监控,以达到建筑工程总体质量目标。

(1)建筑工程质量后评价。在建筑工程项目完工并且运行了一年以上的时间之后,还需要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执行过程、使用效益、作用等方面,进行客观的、系统的评价和分析,要以全寿命周期理论为基准,开展建筑工程质量后评价,可以运用对比的方法,调查建筑工程质量的实际使用状态,与工程项目立项时所确定的质量目标相比较,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偏差和变化情况,进而分析影响其偏差或发生变化的因素,全面而客观地得出评价结论,总结经验教训,榻窈蟮慕ㄖ工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借鉴。

(2)建筑工程的完损等级评定。这是对现有工程的完好或损坏程度的等级划分,主要是以《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的统一标准和项目评定方法为依据,采用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实现对现有工程的综合性的评价。在进行等级评定的过程中,不能随意臆断,而要进行充分而全面的调研和检查,如果需要还可以进行测试和验算,通过有力的数据证实建筑工程的等级程度,评判其是否属于危险房屋,以便管理者更好地实现质量监控。

(3)全运营维护的物业服务质量保障。在建筑工程交由物业公司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导入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对房屋的接管验收、楼宇入伙、装修验收等过程的质量监控,要在建筑工程的全运营阶段形成一个闭环,确保房屋的质量和服务保障。

(4)执行强制性工程质量保修保险制度。尽管物业服务费用可以作为保修后的管理与质量监控,然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需要实行强制性工程质量保修保险制度,使保险公司加大对工程运营阶段的监控力度,以减少其承担维修的费用。其他单位也可以积极参与工程质量的监控过程。

五、结束语

总之,全寿命周期视野下的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监控模式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内容和环节,它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和要点,并要从建筑工程的全寿命周期理念出发,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全方位监控和管理,重点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项目准备、实施、竣工验收、运营维护五个阶段,实施有效的、系统的质量监控和管理,从而全面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和使用效能。

参考文献:

[1] 刘学.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建设工程管理和评价体系研究[J]. 现代装饰(理论). 2016(11)

[2] 将绿色贯穿建筑全寿命周期[J]. 绿色建筑. 2012(01)

[3] 李蔚为. 我国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效益浅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16)

[4] 李惠玲,张资慧,冯雪.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增量效益分析与估算[J]. 建筑与预算. 2016(05)

[5] 全寿命周期分析[J]. 绿色建筑.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