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生接诊量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口腔医生接诊量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口腔医生接诊量

篇1

1.2病史及儿童行为测试 多数患儿主诉为牙疼,进食疼痛、拒食、哭闹、牙龈肿胀或面部肿胀、张口受限等;多数患儿为首次或多次接受过儿童口腔疾病的治疗,或因在他院无法配合治疗而转入我科。儿童大部分表现为紧张、不安、焦虑、恐惧,具体表现为哭闹,拒绝医生为他(她)进行检查,不张口、不上治疗台、不让使用器械、不让放药等。

1.3诊断方法 排除患儿全身疾病引起的不安,紧张,焦虑和恐惧。我们根据心理学家一般认为的3种不同的行为反应性学习机制:①经典的条件发射,②操作性条件发射,③观察性学习来进行分类。通过同患儿和家长的交流,弄清楚患儿及家长的需要,弄清楚引起患儿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的原因,弄清楚引起患儿不安、紧张、恐惧的刺激因素,以及不能承受的刺激程度,弄清楚患儿受刺激时的反应,也就是说患儿的动力取向反应的方式,然后分别进行针对性的工作。

1.4接诊的方法 对于不能够安全配合口腔医生进行治疗的患儿我们采用了以下治疗措施,①创造一个更加人性化的更适合儿童想象力的区别于其他牙科的特殊就诊环境。在这个环境里许多与孩子口腔疾病有关的知识都以更形象化的形式出现,便于孩子以更直观的方式了解自己的疾病以及这些疾病的后果。②筛选并规范与儿童交流中所使用的的语言用词。这些语言用词必须是儿童生活中所能看到过的,听到的,熟视的甚至是儿童可以想象得到的语言方式,避免在与成人交流中更专业化的语言说教。③医生的操作要尽可能与患儿分享或者与家长一块参与。操作中的许多器械是完全可以同患儿分享的,比如口镜、喷气头、冲洗用的水枪等,也可让孩子们参与一些步骤,比如开水闭水等。要让患儿感受到它的无害,就像平时玩闹的玩具一样。④推出具有示范作用的楷模。他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同龄的孩子,或者是医生本身的师范动作等。⑤不断地强化或减弱患儿在接诊治疗中容易出现的获得。也就是说患儿在接诊治疗中的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并且表现得很好,我们要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如果医生的操作在患儿中出现了不愉快或者抵制,则要视情况而定。确实由操作不当引起的,则要撤除这一刺激,最好换用其他的方式。比如:清理窝洞引起了疼痛,我们可以换用挖匙操作等。牙髓失活不完全,则要重封慢性失活剂等。但如果患儿因此放弃或者抵制这种操作,则要受到批评或者惩罚。

1.5接诊成功的标准 成功:患儿能够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顺利完成各项治疗程序。基本成功:经历1~2次约束治疗后患儿能够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治疗程序。失败:患儿始终无法配合医生治疗,完全依靠约束治疗完成各项治疗程序,或者患儿无法配合医生正常治疗,最终放弃。

2结果

在108例不配合儿童接诊治疗中,成功60例,基本成功37例,失败11例,总有效率为89.8%.在失败的11例中,自始至终要靠约束治疗的患儿为8例, 约占7%。1例是放弃治疗改用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在他院以约束治疗形式完成操作性治疗,约占1%。1例在放弃治疗后改用药物治疗,没有进一步进行口腔操作性治疗,约占1%。1例放弃治疗后因无法联系跟踪,视为失败治疗,约占1%。

3讨论

口腔疾病治疗的过程是一个帮助患儿解决痛苦并同时不断的获取患儿信任的过程,这其中也包括如何获得家长的信任。一个好的口腔治疗大夫,仅有好的治疗措施还远远不够。如何让一个孩子接受你的治疗,首先在于如何让一个孩子接受你,获得孩子对你的信任,主动地配合你,微笑着离开,并在有另一次需要时想到你,这也包括他同龄的孩子以及他的家人有这种需要时想到你。但是,由于家长及孩子的需求不同,口腔医生的沟通能力和方法有别,很难用一种方式来统一。

儿童的自然倾向是用身体行为释放所有的不安和紧张。这一阶段的儿童独立性进一步发育,并且计划性增加,精力旺盛地寻求各种活动。主动性是由身体的活动或运动,极度的好奇和提问以及挑衅性的谈话来表现的[1]。父母和老师在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儿童的活动使之易于管理,这也包括口腔医生。对于大多数儿童而言,他们第一次看牙科医生都处在主动性阶段,儿童通过行动的方式--游戏来自然的发展并建设性地表达他们的情感世界。因为在游戏中,儿童患者能够更加自由自在的交谈,较少设防。

儿童口腔科接诊是一个动态过程。由于疾病本身的需要,家长对于孩子成长本身的需要,是促使孩子进入口腔门诊进行治疗的动力 。在任何一个复杂的接诊治疗过程中,医生患儿家长实际上是一个治疗联盟,每一个人都应该承担自己的目标,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措施,各人承担的任务都应该是明确的。对于大部分医生而言,就口腔专业单纯治疗的门诊患者来说,口腔科的技术操作本身并不难,但对医生本身的要求却非常高。准确的诊断,迅速而精准的动作,快捷的过程,使患者获得阳性刺激的目标就能实现。反之,极有可能导致阴性刺激,使接诊失败。

篇2

受患者张口及的限制,口腔治疗操作空间小,根管治疗更是在狭小的根管系统内进行,视野不清晰,且在操作中涉及的器械种类繁多,技术要求高,操作步骤复杂,不同患者不同牙位间的操作难度差异较大。常规情况下,根管治疗术需要2~3次就诊,花费2~3小时即可完成。而实习医生往往对根管系统复杂性了解不足,对根管治疗操作技术的掌握有限,因此完成一例根管治疗所需时间大幅延长,就诊次数增多。在独立操作之初,实习医生完成1例根管治疗可能需要患者就诊4~6次,花费时间可能累计超过8小时。

(二)实习医生施行根管治疗术时并发症发生率增高

1.根管治疗约诊间急症。

根管治疗约诊间急症是指根尖周病变在根管治疗开始后和继续治疗过程中所发生的急性加重。患者在根管治疗后几小时至几天内出现疼痛和(或)肿胀,且患者生活也受到严重影响。患者需急诊治疗,由医生给予积极处理,如开放引流、去除充填物、口服止痛剂等,这样就使得疗程延长,治疗费用增加。不同学者报告根管治疗约诊间急症的发生率在4.2%~19.1%,而实习医师实习初期根管治疗病例出现的概率大为增加。

2.根管内器械分离。

根管内器械分离是根管治疗中常见且较难处理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实习医生对根管系统的复杂性、器械材质及器械使用的认知不足、临床操作技术欠熟练、对器械应用练习缺乏、手法生疏等多种原因,因此容易发生器械分离。根管内器械分离可能导致治疗失败,而器械分离发生后的不当处理往往还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甚至引起医疗纠纷。

3.操作意外。

操作意外主要包括开髓时出现侧穿或底穿、使用失活剂不慎泄漏导致牙周组织灼伤等。不同牙齿受发育、增龄性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根管系统的形态和分布可能有较大的差异,如根管弯曲、根管钙化、根管数目和形态发生变异等,都会极大地影响临床治疗效果。虽然在进入牙体牙髓病学临床实习前,实习生接受过临床前的操作训练。但这一阶段,学生主要是在实验室环境下在石膏牙、刚玉模型或离体牙上进行备洞、充填和根管治疗的基本操作训练,操作时手感与临床实际有极大差别,学生无法体会临床调节和观察口腔环境和周围组织的情况,进入临床后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期。由于实习医生临床实践少,经验欠缺,对操作意外的预见性差,防范能力不强,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操作意外并无意识的加重损害。而操作意外的发生,往往对患牙的治疗预后造成严重的影响,可导致患牙拔除甚至医疗纠纷。

(三)患者对实习医生信任度低,依从性差

自进入临床开始,对于毫无经验的实习医生来说,就面临着从学生到医生的身份转变,既要将前期在课堂和实验室中学到的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与临床实际进行有机结合,还要学习与患者交流沟通。接诊技巧、医患沟通技巧和操作技能的掌握都需要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但实习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往往与患者沟通不足或缺乏自信而导致患者的信任不足,对治疗计划接受程度低,因此实习医生诊疗期间,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要求更高。但往往有患者由于在诊疗过程中感知操作者手法生疏或诊疗时间过长而不能耐受,从而导致自行变更治疗方案、复诊失约或选择更换医生。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不仅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更会对实习医生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二、解决措施

在临床实习中,高水平的医疗质量是教学顺利实施的保证,也是以病人为中心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在本科临床实习阶段强调基础教育的同时,也针对根管治疗临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采取了多种方法,以帮助实习医生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减少治疗并发症,用更好的医疗质量来获得患者的理解、认同与支持,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

(一)加强临床前期教学中仿头模上离体牙根管治疗的操作训练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于2014年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教育的实验教学平台,承担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基础实验课、口腔医学专业技能实验课、本科生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和本科生创新实验科学研究的训练任务,并承担重庆市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临床培养和结业临床技能考核、国家口腔执业医师技能考试等任务。同时也是多家口腔医疗器械公司,如德国VDW公司、登士柏的中国教学基地。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均已在实验教学中心应用仿头模离体牙模型反复练习基本操作。在此阶段,实验教学中心依照教学大纲,增加了应用于根管治疗的离体牙数量以及根管治疗术中常用的器械和设备,严格按照临床实际进行操作,以求为临床实习奠定良好基础。而对于实习学生,如果学生希望能在实验室重复某个实验的训练,本实验中心也能予以特别安排并有专人进行指导。

(二)加强医学职业素质教育,提高接诊能力

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医院医务科及教学办公室组织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和医疗法规的学习。进入牙体牙髓病科后,教研室多次组织集中培训,进行临床前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和爱伤观念。学习医患沟通的方法和技巧,要求实习医生在治疗前要与患者进行谈话,告知患者病情、诊疗计划、疗程、费用、预后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多方面情况,在患者知情同意后方能进行操作。术后还应及时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处理方法,以便患者对可能出现的术后反应有所理解,避免误解和矛盾的产生。

(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对根管治疗术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为了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由教研室安排教师进行专题讲课,有针对性地布置学生复习相关内容,使学生能够在专业知识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分专题向实习医生讲授根管治疗相关诊疗技术,如:牙髓根尖周疾病的影像学改变、弯曲根管镍钛预备技术、热牙胶根管充填技术等,并筛选典型病例提供给学生学习,指导和帮助他们对一些诊疗、操作技术的掌握。例如临床带教教师可以整理出典型病例的CBCT影像资料,在三维角度上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根管系统的复杂性。此外,也可以让学生收集离体牙,按照根管治疗术的操作规范进行开髓、根管预备、根管充填等步骤,摄片了解其预备和充填情况,并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除安排教师定期进行临床讲座外,我们还安排实习医生定期进行病例汇报,就自己在根管治疗术诊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心得进行分享,由指导教师进行点评,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根管治疗术临床教学的质量。

(四)实施对初诊患者的筛选,建全科室内转诊制度

临床教学应该根据实习医生的操作水平选择适合的病例,循序渐进,由易到难。虽然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时积极性都很高,但如果一开始就接诊疑难复杂的病例,往往会影响实习医生的自信心,影响医疗质量,也不利于其操作技能的提高。而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患者只有经过检查后才能确定是否适合实习医生诊治,但也可以由实习医生先行对初诊患者接诊检查并进行术前沟通交流工作,并在带教医师指导下接诊难度适宜的病例。带教医师可以根据实习医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病例,因材施教;而对于较复杂的病例,应及时安排适当的医生接诊,以充分维护患者的利益,并使实习医生诊疗技能不断得到提高。

(五)加强临床指导,严格按临床诊疗制度进行操作

临床实习中,带教教师应该注意放手不放眼,加强巡视,对于操作中的关键步骤应由带教医师加强监督和指导,严格把关,使实习医生的各项操作具有标准化和准确性,减少医源性损伤引起的并发症。加强指导也要求带教教师对实习医生根管治疗操作中所出现的并发症积极进行处理,对所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组织学生进行病例分析、讨论和点评,使学生能够从教训中汲取经验,更快、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六)加强对学生临床实习的护理管理

护理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实习生操作时关键步骤的护理配合,如开髓时协助进行吸唾,以避免患者因频繁吐唾而延长操作时间;另一方面是护理配合调拌材料也能使实习医生操作更为连续,治疗效果更为满意。此外,护理管理中还应加强对根管器械的管理。镍钛根管锉等器械在使用中,由于材料的疲劳,可能发生器械变形而导致分离,如能及时发现器械的微小变形,器械分离往往可以避免。因此,在临床中,根管锉需要在使用前后仔细检查,如果发现器械形变要及时更换,并严格地记录使用次数,使用达到一定次数时予以更换,减少因器械本身疲劳所致的分离。

(七)加强学生对临床病人的管理学习

管理病人是临床实习中的重要内容。通过管理病人,能使实习医生多方面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实现从医学生到医生的转变。但管理病人不是简单记录指导教师的治疗方案或简单记录患者情况,而应该积极、主动地询问病史,了解熟悉病情,在教师指导下制订诊疗计划并付诸实施,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计划。治疗完成后,应及时整理治疗前后的资料并对患者进行追踪随访以评估诊疗结果,给予患者后续诊疗建议。实习医生只有在病人管理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不断提高,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根管治疗术的临床技能相关知识。

篇3

1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素质是一种修养或能力,即做人的境界。人文素质教育则是指在特定的教育引导之下,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1]。口腔医学不同于其他医学学科,其特点是医生对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多在椅旁完成,医生独立性强、医患交流直接。口腔实习生刚刚结束理论学习和临床见习开始接诊患者,既有对初入行业的新奇感、激动感,又有对诊治不确定的紧张感、不安感,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容易一“牙”障目,不见全身,忽视患者的切身感受。而口腔诊治过程中的环境、气味、声音、冰冷的检查器械等等因素都会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牙科焦虑或者牙科恐惧等负性心理情绪[2],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期间又面临诸多医疗风险[3]。这种医生的“新”、风险的“高”和疾病的“痛”、患者的“怕”相互矛盾,制约了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以及疾病的康复。因此,作为教员,我们在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带教中要时刻注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强调学生从以“患者”为中心的角度出发,对患者的烦躁和不安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尽可能缩短诊疗时程,实现诊疗全程医患的和谐相处。医学生在口腔诊疗服务中如果充分发挥人文素养,患者能够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和关爱,情感上既得到满足,心理上也找到依赖,在这样的基础上会更加积极配合接诊医生的治疗,从而增强疗效,增加医患关系和谐。因此,提高实习阶段口腔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培养口腔医学生充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将良好的爱伤观念和精湛的医术渗透在诊疗全程中,对提高口腔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与医疗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非常重要。

2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当前,伴随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社会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利己行为、功利思想和拜金主义等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容易导致人们精神迷茫、道德缺失、行为失范及人文关怀冷漠[4]。口腔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它的医学教育情况相似,尤其在临床实习阶段,更强调学生的医学技能培训,与此同时人文素质的培养却比较欠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口腔临床实习中缺少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口腔医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如《卫生法概要》《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大多设置在基础课期间,讲授这部分内容的教员专业多为人文社科类,自己缺少与患者及家属交流的切身经验。在后期的口腔医学理论课程中,口腔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被中断,专业知识和人文素质的教育出现脱节,学生学习的重点主要是口腔疾病的病因、诊断、临床症状、治疗方法等,相比而言,患者的社会需求、心理状态等问题较少涉及。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口腔医学生的学习重点是临床操作技能,相应的医学人文教育更是罕见,几乎没有人文素质提升的实践课程,使得他们缺少尊重患者心理及精神需求的培养。学生只是在自己动手过程中与患者有接触和沟通,但每个学生的思想水平和表达能力等因素存在差异,加之忽视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学生久而久之很容易在医患交流沟通方面出现偏差甚至养成不良习惯,其人文素质和职业情感得不到良好提升的同时,也会对医患关系的建立以及医疗秩序的维护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2.2口腔医学生对人文方面素质培养的理解欠缺。

口腔医学生在实习阶段,学习重心开始从理论向实践、由模拟向实操转变。他们知道自己临床能力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一次次的诊治得到训练和提高,因此急于独立接诊、急于掌握技术,而忽略了对人文素质的理解和实践。有的学生以为只要将疾病治愈就是有能力,有的学生以为自己衣着得体和注意职业形象就是对患者尊重,还有的学生以为对患者礼貌客气就是关怀,这些理解都不够全面。口腔疾病已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痛苦,且加上在治疗过程中的环境、声音和气味,易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负面情绪,严重者能引起患者神经功能紊乱。口腔医学生由于专业的局限性,常把注意力集中在口腔,忽视了其他部位,而且在对患者实施检查时,部分学生牵拉力量过大或反复叩诊等等不规范操作细节,无形中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导致患者的满意度较低。人文精神理解的欠缺和偏颇导致部分口腔医学生甚至冷漠、程式化的对待患者,让患者对口腔医生的素质产生了质疑[5]。

2.3口腔医学教育者对人文素质的重视程度不足。

在口腔医学生的实习过程中,他们的基础理论与临床技能培养成为许多教师的教学重点,而如何更好的理解患者、解决患者心理需求、实现人格尊重却被不同程度忽视。有的教师还担负有科研和工作量任务,并且面临职称晋升、继续教育和专业知识学习的种种困境[6],繁杂的工作使得他们仅仅对学生临床实习中的医德医风、服务态度等基础道德底线提出要求,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加强医患沟通交流、建立爱伤观念和整体观念、尊重和敬畏生命等人文素质。这种带教教师重视程度的不足势必会造成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处于空白状态,医学生带着“阿喀琉斯之踵”似的人文素质缺陷进入职业生涯,让人惋惜。

3加强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

人文素质作为医务人员的必备素质之一,越来越受到医疗领域和社会的关注。如果口腔医学生在临床实习工作中缺失人文素质教育将严重影响未来个人的发展以及口腔医生群体整体素质。而在这一阶段通过有效的举措,有针对性的加强实习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能够融入到未来的临床工作中去伴随其行医终身。

3.1转变现有口腔实习生人文素质教育理念

人文素质教育不是阶段性教育,而应该贯穿教育始终。人文素质教育也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接诊时注意礼貌和给予患者情感顾及,而是要教育他们理解真正的医学人文精神是医生求实、向善、利他以及关注服务对象情感体验的精神[7]。首先,要引领学生接诊时注重自身形象、着装、语调语气和肢体语言的运用,体现专业与素质、知识与修养、医术与医德、科学与医术的结合,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在询问病史环节,指导学生要面带微笑、话语亲切,尽量采用开放式询问来掌握病史等。在医患沟通环节,利用病情告知、治疗方案选择和调整等交流机会,培养学生换位思考、及时恰当并且详实交代病情、科学的评估疾病预后或风险、利用语言技巧规避化解矛盾[8-9]。在治疗过程中,关心的语言、必要的搀扶、在腿上盖上毛巾毯、擦去患者脸上的水迹、血迹等,这些细节都折射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治疗结束后及时随访,耐心解释病情和康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患者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备受尊重和呵护,从而更能体验到人文关怀的温馨。

3.2优化临床实习过程中人文素质培训

许多学者已经提出口腔医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要加入人文素质教育[10-11],但这些作为岗前训练的主要内容加以学习和训练也非常必要[12]。以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为例,在实习学生入科初期先给他们介绍科室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便于后期更好的融入环境。我们还会要求所有实习学生参加聆听医院“每周一小时”活动邀请的临床教授或人文社科类专家讲解《医患沟通技巧》《医师法》《医疗纠纷处理条例》。在实习过程中,实习科室还开设《接诊的艺术》《口腔科病人的管理》等讲座,帮助学生强化医学伦理观念、牢固树立为患者服务意识[13]。此外,通过组织实习生参加“爱牙日”义务宣教、进入幼儿园及社区为小朋友们涂氟等志愿活动,来培养学生关爱患者的情感;通过医患交流、病例示教、模拟就医等方法训练学生怎样有效进行交流,怎样表达和给予关怀,从而使学生把人生观教育、医学职业道德教育、服务意识教育与人文关怀情感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4]。

3.3加强口腔实习带教教师的人文素质

《礼记·文王世子》有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一线临床带教教师的人文医学素质在学生素质的培养过程中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口腔临床带教老师的遴选上,“德才兼备、医德为先”要作为重要参考标准。同时,要组织教师定期人文素质培训、参加基层和社区义诊、参与文化宣传活动,不断增强师资队伍的人文素养[6,10]。此外,在口腔医学的实习带教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摩自己是如何将“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理念渗透到整个诊疗过程中,通过以身作则、榜样表率的行为带动感染学生,并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付诸实践,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人文素质教育效果。

3.4完善口腔实习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考核评价机制

篇4

1 口腔医生接诊前的准备

(1)沟通态度,平稳心态。态度是心灵的表白,极易受个人感情、思想和行为倾向的影响[1]。口腔医生要学会让自己变得平静,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沟通时才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有助于了解对方的心理状态,并能够较好地根据反馈来调节自己的沟通过程。在表达自己的意图时,一定要注意使自己被人充分理解。

口腔医生要学会让自己变得平静。病人的认知、情绪、行为等对口腔医生是一种刺激,不同的个体会对相同或不同的刺激作出相同或不同的反应。口腔医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别在不知不觉中被病人引导了,偏离了帮助人的行为。情绪具有感染性,而感染性又是相互的,所以口腔医生必须保持积极而稳定的情绪。

(2)敬业精神,精湛医术。医生的天职是以病人为中心,以良好的业务为基础,在细心认真、自信及善解人意中,为病人医治。一名口腔医生只有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才有可能主动积极热情地与病人沟通,一名口腔医生只有意识到所从事的职业的成就感,才会在职业中寻找自己的乐趣。一名口腔医生必须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精湛医术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2 建立良好的医患心理沟通是成功进行治疗的关键

要让病人感到口腔医生是真心实意地对自己好,感觉到自己被接纳、被信任、被保护,从而敞开心扉。

2.1 态度。倾听是一种态度,倾听不单单是听病人说话,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听,用心交流。口腔医生只能持有非评判性态度。倾听能够引导患者叙述病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所持有的思想观念,倾听能表达对病人无条件的尊重和接纳,以利于营造宽松的会谈氛围,有助于缓解患者的情绪。

鼓励重复也是一种态度,鼓励是指口腔医生直接重复患者的话或仅以某些词语,如“嗯”、“讲下去”、“还有吗”等,来强调患者叙述的内容并鼓励其继续讲下去,重复是通过语句重复表明口腔医生对患者谈话中的关键词语或重要内容的关注,有利于患者进一步讲述,有利于引导患者的谈话向某一方向纵深进行。 转贴于

2.2 言语与非言语。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配合使用,使病人更清楚地了解病情及治疗过程,和蔼的语调、清晰的语音,对病人犹如一剂良药,语言具有暗示和治疗功能,不仅能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而且能影响人体的生理、生化过程[2]。口腔医生对病人讲的每句话,都应该是对病人的安慰、鼓励和支持,都应该给病人带来希望。非语言沟通是以人体语言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微小的非语言行为变化会对患者产生微妙的心理和情绪影响,把握好沟通时的非语言行为分寸,可以使交流更富有生气和感染力,使医患沟通更富有成效。如注视和目光接触主要为正视对方眼睛,不仅可以从眼神中读出患者的内心活动,并可以给予对方信心,有助于患者对您所讲内容的理解。当病人叙述或治疗过程中出现伤心或痛苦时,尤其是老人、小孩或妇女,医生或护士(最好由与患者同性别的)可轻抚患者的手背或轻拍手臂,给予其安慰和支持[3]。

3 结论

在诊疗活动中,必须考虑方法的可靠性与操作的合理性,只有在这两个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结果才有价值。例如,阻生齿的拔除,与病人沟通时,既要让病人意识到拔牙的难度,又不能让病人感到拔牙的恐惧,否则病人可能就不敢拔牙了或者去找另一个医生(病人认为更好的),要让病人感到这个手术有难度,只有在医患的合作下才能顺利完成。

加强医患沟通是要让患者“看”得见口腔医生的医疗服务,“听”得到口腔医生的医疗服务,“感受”得到口腔医生的医疗服务。口腔医生通过多种形式与患者交流,更加学会尊重病人的权利,在给予他们良好服务的同时,让患者看到、听到、感受到口腔医生对他们的帮助与关爱,使患者亦更加理解、信任医务人员[4]。

口腔医生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应该善于学习,成为有进取精神的人。在医疗服务中提高心理服务意识,在诊治过程中给予患者不同的心理支持,在减轻患者病痛的同时尽可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或心理问题,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临床治疗的综合效果。

参 考 文 献

[1]杨态清,汪明,汤秀玲.实行医患沟通的意义与技巧.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2):1525.

篇5

    随着人口结构继续向老龄化趋势的发展,社区医生也将会越来越多地接触到行动不便,全身病情复杂的病人,牙医不再仅仅是为行动方便的、全身情况良好的患者看牙病,更是为更多的患者解决口腔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因此,作为口腔科医生也要首先考虑患者的全身情况,排除患者性命攸关的问题,再考虑治疗口腔疾病。年轻医生对此必须有深刻的认识,才能保证医疗的安全。综合性医院的口腔门诊,存在大量的全身病情复杂的患者,住院医师们能有机会对此类问题见多识广,迅速增长自己的临床经验,为以后的行医安全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在口腔科门诊的分科轮转中,包括在牙体、牙周、颌面外科及修复科等等的轮转中,住院医师接诊了大量的门诊患者,在每天高强度的诊断治疗中,熟练和提高临床技能,做到常见病练速度,疑难病练诊断,从而全面提高了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口腔医学中的正畸专业,由于病例的治疗周期过长,在国内是除正畸专业研究生以外的其他口腔医学生几乎不参加实习的科室,但正畸是口腔医生为患者制定口腔综合治疗计划时不可避免要遇到的问题,可以说,正畸专业已成为大多数口腔全科医生的临床能力的短板。为此,我们安排住院医师在口腔正畸科一定时间的轮转,让他们对正畸有直观的认识,积累临床经验,为日后的“口腔综合治疗计划”开扩思路,使之更为科学。教师专业选择我基地在口腔医学的各个专业为住院医师选择了从事临床工作十年以上、经验丰富、综合能力强的的临床带教教师,几位教师不仅擅长自己本专业的二级学科,而且在口腔医学的其它二级学科也有相当丰富的经验,是能力较为全面的口腔全科医师,这样就避免了因教师在专业水平的欠缺而影响对住院医师的通科能力的培养。

    通过这种方式的训练,住院医师把各专业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对待疾病高屋建瓴,诊断、鉴别诊断的水平和临床综合思辨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在分科训练中,我们向住院医师强调要诊断明确,提出“寻找主诉牙”的理念。患者的口腔中往往会存在多个牙齿有问题,症状最突出的牙齿也不一定就是引起疼痛的病原牙,向住院医师强调要在复杂口腔疾病的乱麻中梳理出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防止误诊误治的发生,然后再择期系统治疗其它病患牙。在为患者制定口腔综合治疗计划的同时,我们向住院医师强调不仅要全面诊断和治疗患者的全部口腔疾患,更要结合患者的全身基础病的情况,按疾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为患者制定出治疗的先后次序,从而为患者提供最全面、最可靠的口腔卫生保健服务,将疾病的治疗及三级预防理念渗入到治疗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临床操作能力训练的标准口腔医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治疗过程以临床操作为主,因此对医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很高,某种程度上,口腔科医生既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者又是高强度高精细度的体力劳动者。我们对于基地的住院医师的临床能力训练是以规范化培训的要求为纲领,要求住院医师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和流程对患者进行治疗,防止差错发生。住院医师在日常的接诊过程中处理大量的门诊及住院患者,临床技能日趋娴熟,并向着精湛的目标迈进。定期专题讲课,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科室定期为住院医师组织专题讲课,由基地内专家和带教老师进行授课,内容涉及学科前沿,新技术新疗法,精细解读临床某些操作的细节等。带教老师尽可能地将丰富的临床经验传授给他们,使他们少走弯路,尽早建立学习型职业生涯模式。另一方面,基地也安排年轻的住院医师走上讲台,进行专题讲课或病例汇报,并鼓励他们开展课间讨论。住院医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不断梳理自己的理论知识,自觉了解学术动态,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受到极大激发,严谨的学风也日渐形成。对住院医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住院医师在成长过程中,科研能力的提高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与临床技能的训练具有同样的重要性[4]。

    在轮转中,我们引导住院医师以临床型科研课题为探路石,学习如何查阅文献,摸索着撰写论文,并提高科研意识和对课题的敏感性,把科研思路当成思维习惯,时时刻刻贯彻在日常的工作中。通过对临床病例日积月累的总结,住院医师们开始撰写论文并积极投稿。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培养将会对他们的科研生涯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对医德医风、工作作风的培养“以人为本,爱伤护伤”是我们主要倡导的医生职业道德标准。工作中要求住院医师尽量按无痛原则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对患者造成新的伤害,对于有心理健康缺陷的患者给予相应的人文关怀,使住院医师能够理解责任心和爱心是医疗工作者的第一必备素质。未来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医生,我们要求住院医师在工作中逐渐养成: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负责、自律的良好品质,和谐的同事关系,优秀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我们提出:住院医师应从点滴做起,向着大师方向努力。住院医师只有在工作中的各个方面都追求精益求精,才能迅速成长起来。对住院医师法制观念的培养医患关系紧张是目前社会难以解决的难题,依法行医是保护医生和患者双方利益的基础。医院每年末召集住院医师大会,对当年诊疗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进行总结讲解;口腔科基地每年举行多次小讲课,对住院医师进行口腔医疗纠纷的讲解和案例分析,让住院医师不断强化法制观念,依法执业,尽量避免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考核内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所要求的轮转考核,年度考核以及阶段考核均由教育处统一安排,对住院医师的培训起到了监督的作用。此外,针对口腔医学以临床操作技能为主的培训特点,我们制定了一套适合住院医师每天使用的考核表,详细规定了每项操作所应该花费的时间,需要达到的技术标准,并要求住院医师对每个患者的操作进行如实填写。这样坚持下来住院医师就能总结自己每阶段的工作数量、质量和效率,发现自己的进步就是从点滴积累而来,从而提高对自己的认同感,更有兴趣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工作中我们要求住院医师治疗主诉牙同时为患者制定“全口综合治疗计划”,在完成对主诉牙的治疗后,通过复诊预约,为患者陆续治疗口腔中其它牙齿、牙周等疾患,从而完成对患者全部口腔疾病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现阶段我国的口腔医务工作者基本还处在为患者治疗主诉牙的阶段,绝大部分牙医还不能为患者提供进一步的口腔治疗,更谈不上为患者提供预防保健方面的服务。原因之一是因为我国口腔医生数量少,临床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牙医综合治疗理念尚未建立。我们认为,未来的口腔医生应该是患者所有急迫和不急迫的口腔疾患的守护神,通过“全口综合治疗计划”的实施,医生做到治疗、预防双管齐下,进而改变患者的就医模式,将牙病的三级预防不再停留在口头上,从而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口腔卫生状况。我们希望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以“口腔全科医师”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全面提高住院医师的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口腔医生,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篇6

资料与方法

11年6~1月收治儿童牙科畏惧症患儿68例年龄~1岁其中男9例女1例。疾患均为下颌乳磨牙中龋无自发痛。排除患有精神疾病、智力发育障碍者。

研究方法:治疗前采取问卷式调查对患儿情况进行填表登记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是否有牙科不良治疗经历、口腔卫生状况、儿童本身气质类型和父母对治疗的态度。口腔卫生状况由经治医生根据简化口腔卫生指数评定儿童气质类型和父母态度由同一医护人员通过观察主观判定。治疗后由诊治医生采用以体征为依据的Venham六级分类法进行评价。评分1级以上视为D患者。

应用P1.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检验进行比较P

结果

68例就诊患儿中D患儿558例发生率8.6。不同性别患儿之间D发生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5)学龄前组(~6岁)和学龄组(7~1岁)D发生率分别为8657和776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口腔卫生状况良好者D发生率79较差8651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儿童牙科畏惧症是指在儿童口腔疾病诊治过程中所出现的忧虑、紧张、害怕的心理状态在行为上表现为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哭闹甚至拒绝治疗的现象。现阶段我国儿童口腔疾病的发病率高居不下而就诊率却不及1其中就诊合作问题是重要因素之一。本调查中我院儿童牙科患者D发生率86与其他调查基本一致。其中大多数1~级的可合作型(65)需强制措施完成治疗的~5级166。性格因素与精神状态也是D发生率不同的因素之一。过于敏感的人对痛刺激能产生强烈的反应而意志坚强情绪乐观的人更能忍受疼痛就很少发生D。正如本调查显示开朗活泼的儿童比内向胆怯者更容易接受口腔治疗。

本调查还显示患儿口腔卫生状况、有无不良牙科经历、患儿父母对待治疗的态度均可影响D的发生实际上这三方面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口腔卫生情况较好的患儿家长多数有很强的口腔卫生保健意识且具有良好的家教不溺爱使儿童有一定的自制力更容易与医护人员交流沟通。相反家长若不重视口腔保健对乳牙的治疗不认可孩子易患口腔疾病甚至不积极治疗就诊时病情往往较严重这样易引起治疗时疼痛造成不良牙科经历也就容易发生D恶性循环最终损害儿童口腔健康。所以口腔卫生情况好、没有不良牙科经历而且家长治疗态度积极主动的患儿D发生率较低。

患儿的心理干预及行为管理是有效预防D的手段。很多人认为儿科医生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耐心其实不然儿童口腔科的接诊技巧才是获得治疗成功的关键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笔者从临床实践中发现医生缺乏接诊技巧不能取得患儿信任合作是导致大量患儿不能得到有效治疗的重要原因之一。儿童口腔科医生应主动研究心理学并根据儿童心理、情感和思维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消除其恐惧心理并获得儿童治疗合作。

参考文献

篇7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承担了重庆医科大学口腔专业五年制本科生的实习工作。根据《中国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讨论稿)》,口腔医学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目标包括:病历书写与分析、口腔基本操作技能、辅助检查结果判读、临床思辨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等[1]。口腔医学具有“大门诊、小病房”的特点,门诊患者从接诊到完成治疗通常仅由一名医师完成,口腔疾病诊治过程中医师与患者是一种面对面、一对一的方式,整个过程需要医师不断与患者沟通交流,对医师本人的临床能力要求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2]。医学生通过临床实习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进行综合训练,是实习生通过服务对象理论联系实际、化知识为能力的关键阶段[3]。笔者十年来担任口腔医院的本科生课堂教学和带教工作,回顾这十年的教学过程,我们发现,本科生的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教学师资力量稳步加强,教学体系逐渐标准化。

一、实习生带教的特点

实习生为刚刚结束理论学习的口腔本科学生,对于口腔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更多地停留在书本层次,并不能与实践相结合起来。正是需要通过一年的临床那实践的打磨,建立起他们对于口腔各个专科的基本了解,成长为独挡一面的医师。我们的本科生都是二十二三岁的年纪,虽然已经成年,但是大部分学生长期生活在象牙塔里面,没有步入社会,思想比较单纯,极易接受新事物,包括一些不良习惯、不正之风的影响。言传身教,我们的带教老师不仅要传授这些学生口腔的操作技术,还要教他们如何和患者沟通,如何处理医患矛盾,规避风险,更要教他们如何做一名有医德的医生。

随着患者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医疗纠纷不断增多,而媒体的介入让医患关系空前紧张,在这种大环境下,患者往往不愿意接受实习医生的诊治,这也使得实习医生动手的机会越来越少。

二、实习生带教模式

我院采用的是一对一带教和一对多带教结合的方式。本科生进行口腔各专业的为期一年的分科实习,包括牙体牙髓科、牙周科、儿童口腔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以及惠民诊室,其中在各个专科诊室是由医师一对一带教,而在惠民诊室是指由本科实习生坐诊,一名带习教师指导的诊室,即为一对多的带教。

1.一对一带教。一对一带教即一名带教老师指导一名学生,这种带教方式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这有助于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同时,我院的临床医生本身承担了医、教、研三重任务,能用于临床带教的时间有限,指导一名学生不会占用带教老师过多的精力,也能做到更为细致的带教。

为了更能有针对性地教学,将每位本科生的一对一带教分为椅旁观摩、离体牙练习、临床指导下操作和出科考试四部分。椅旁观摩是指在刚进科的第一至两周内,实习生站在带教老师椅旁进行观摩,学习基本操作和病历书写规范,口腔内视野范围小,有些操作学生无法在直视下观察学习,这就需要带教老师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并运用教学辅助设备来保证带教效果和质量[4]。以牙体牙髓科为例,口腔操作视野本来就有限,而龋病备洞充填、根管治疗等更是在牙内部进行的精细操作,就算医师本人有时都无法获得清楚的视野,学生能看到的就更为有限。本科室近年来进行了显微镜临床带教的尝试,改变了传统的本科生站在老师椅旁观摩学习的方式,采用显微镜示范性带教。显微镜带具有提供足够光源、放大髓腔形态的显著优势,能清楚地观察髓室底及根管内部结构[5],可以让学生获得更清楚的视野,从而更高效地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同时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对学生问题进行实时解答,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通过一周的显微镜带教和椅旁观摩学习,使实习医师对牙体牙髓科的基本操作及不同病种电子病历的书写规范有了基本的了解。然后实习生在离体牙上完成龋洞制备、树脂充填、开髓、根管预备、根管充填的操作,完成后由带教老师审核,合格以后才逐渐筛选性地让实习生接诊患者。遵循离体牙合格一项放手一项,不合格就不放手的原则,并在实习生接诊同类型病种,如龋病充填、根管治疗的前两名患者的时候由带教老师全程指导,这样既给学生信心,也可保证医疗质量,给患者信心。之后,视情况让实习生独立接诊患者。一般到2个月结束,要求龋洞\楔状缺损充填不少于20牙,根管预备不少于40根管,根管充填不少于20根管。

实习医师有严格的考勤制度,出科前,由带教老师对实习医师的工作态度、操作技能、医德医风打分。学院办会对无故缺席过多的学生提出重新轮转的要求。实习生也可以对带教老师进行打分,并投票评选出最喜爱的带教老师,学院办会对其进行表彰,这有利于提高老师带教的积极性,使实习带教队伍得以持续、良性发展。而学生在跟随这名带教老师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实时解答遇到的问题,学习老师的临床技能,也能学习老师的为人处世、医德医风。

一般情况下,一对一带教的教师都是经过教研室严格筛选的业务能力和思想品德都过硬的临床医生,但是带教的过程毕竟是人与人交流的过程,每个教师在性格和操作风格上面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有的老师更喜欢讲解,而不是那么放手让学生做;有的老师喜欢含蓄地指出问题,有的老师则是严厉地批评。有的老师更擅长找多根管,有的老师更精于取根管内异物。如果一个急性子的老师遇到一个慢性子的学生,或者一个严厉的老师遇到一个胆小的女同学,有的学生就会对自己的带教老师表现出不适应,导致临床操作也跟不上,达不到预期的满意效果。

2.一对多带教(惠民诊室)。指由本科实习生坐诊,一名专职带习教师指导的诊室,即为一对多的带教。这是传统的带教模式,在多个口腔专科医院都存在。可以极大地解放教师的劳动力,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研和教学中去。同时,诊室只有一名带教老师,老师精力分散了,每位学生不再有那种紧迫盯人的感觉,让学生更放松,也许对于一部分同学是一个更好的体验。并且带教的老师有多名,轮换着带教,也让实习同学能够见识到不同风格的临床操作和不同的处事风格。如同广告词“总有一款适合你”,实习生能够从中扬长避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也拓宽了眼界。同时惠民诊室是明明确确的实习医师诊室,患者来挂号之初就清楚,这样很少会出现患者挑剔,不要实习医生诊治的情况,也能给学生更好的行医体验,增强自信。而惠民诊室的价格下调百分之三十,也能更好地满足一部分患者的要求,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但是这种一对多的带教模式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教师不固定的话,带教时要求的操作习惯可能就不一样,有的时候会让学生觉得无所适从。第二,一名教师毕竟精力有限,如果所有学生都求助,往往无法及时满足,既使学生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也带给患者不好的就诊体验。第三,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患者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使得越来越多的患者不再选择惠民诊室,这两年来,惠民诊室的患者人数持续下降,无法满足日常就诊的量,有的实习生一周都接不到一个患者,这极大地浪费了时间和人力。

三、展望

本院作为重庆地区最大的口腔本科生培养基地,每年承担了向全国各级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和私立诊所输送大量专业人才的任务,在过去十年,本科生培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院应进一步吸取各家之长,加强教学的内涵建设,从教材的编撰、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人才的培养等各方面不断优化,通过不断努力,让本科生的教育水平再上台阶。

参考文献:

[1]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讨论稿)[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9,7(1):88-96.

[2]张春庆,刘冰华,韩俊岩,等.口腔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构建[J].医学教育,2013,51(1):99-104.

[3]白振西,董晓健,张铁,等.口腔医学临床教学特点及对策[J].医学教育,2002,(6):26-27.

[4]谢红帼.口腔内科临床实习带教方法探讨[J].卫生事业管理,2013,24(5):608-609.

[5]宋建玲,董茜茜,侯铁舟,等.根管显微镜在开髓术及髓腔预备操作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6):1221-1224.

One-to-one and One-to-many Teaching Mode in Oral Practice of Undergraduates

WANG Qing-qing,TANG Yu-ying*

篇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10)-01-0064-02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人性化服已经成为现代医院工作的必然要求。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的口腔门诊具有病人多、病种杂、复诊率高、诊疗时间长、医护人员工作量大等特点,实施人性化服务,提高主动服务意识,促进医疗服务质量建设。本文作者就口腔门诊工作中的人性化服务体会作一浅析。

1 口腔门诊导诊、分诊的人性化

1.1 门诊导诊护士服务人性化 导诊护士应具备一定的专科知识,丰富的口腔科工作经验;具有良好的协调和沟通能力,能够及时准确的分诊,做好各种登记和统计工作。

1.2 候诊环境设置人性化 设置候诊室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良好的就医环境。室内整洁干净、宽敞明亮,导诊护士微笑、热情的服务,耐心细致的解答问题,营造了良好的就诊氛围[1]。

1.3 健康教育处方 候诊室摆放有口腔知识健康教育处方。如《口腔预防保健》、《牙病小知识》、《拔牙术后注意事项》,《种植牙术后注意事项》等。定期添加宣教资料,以方便患者阅读。

1.4 实行预约服务 导诊台有预约登记册:包括就诊者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就诊时间及相关症状、确认预约医生等内容。如是初诊患者,护士进行分诊并进行预约登记。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需求,减少了患者候诊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档次。

1.5 电话跟踪随访服务 根据门诊登记本和预约登记本电话和手机发短信方式进行跟踪回访,及时了解患者治疗的情况,解决患者的疑难问题,给患者带来全新的感觉。

2 口腔门诊治疗过程中的人性化

2.1 口腔科诊疗室环境 口腔科诊疗室诊室布局合理,环境安静、整洁、舒适、安全。各种诊疗设备齐全并有标识,收费项目价格表公布上墙,医疗垃圾分类放置并有专用标志。

2.2 标准规范的服务用语 医护人员在接诊时使用规范的专业沟通用语。如接听电话用语、接诊初、复诊患者用语、诊疗过程中用语等。操作时动作轻柔、解释耐心,使患者切身体会到医护人员对他们的关心和尊重。

2.3 加强医患之间沟通 加强医护人员的自身修养,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精益求精、细致入微,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消除看牙恐惧心理,使积极配合相应的治疗,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2.4 “四手”操作,医护配合 “四手”操作即一位医师和一位护士共同配合,为一位口腔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操作方法。提高了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并且在预防医源叉感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护士做到脚勤、眼勤、手勤、脑勤,熟悉患者病情及医师操作步骤[2]。这样可以缩短患者治疗及候诊时间,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

3 口腔门诊消毒隔离制度规范化

口腔科是医院交叉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消毒室是口腔科器械回收发放的重要部位,也是口腔科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

3.1 消毒流程规范化 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和《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的规定,我科设有独立消毒室,布局合理、流程标准、操作规范、标示清楚、各种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均达到灭菌。

3.2 医用物品的分类处理 将锐利物品和医用污物分类放置。如针头、刀片、探针、镊子等放入利器盒内;一次性治疗盘及医用污物放入黄色污物袋内。专人管理,专人回收并有记录。

3.3 综合治疗椅的消毒 每日用500 mg/L 有效氯消毒液擦试消毒。操作中与医、患有直接接触的器械及时消毒,间接接触的灯把手用金属铝薄纸包裹,每人一更换,漱口池表面用过及时消毒。

4 体会

4.1 患者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患者是否满意是我们的追求,也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唯一标准。我科实施人性化服务后,问卷结果满意率在98%以上。从数据显示,方便患者的角度出发,尊重患者的权利,充分体现出人性化的思想和理念[3]。

4.2 医疗质量大幅度上升 我科实施人性化服务后,医疗技术水平显著提高,新技术、新项目广泛开展,人工种植牙技术、牙周病的系统治疗以及颌重建技术在市级医院处于领先的地位。科室的经济效益也随之增加。

4.3 医务人员服务理念增强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营造人性化服务的氛围,提供人性化的便捷服务,做好细节上的人性化服务,加强医患沟通,提供全方位的口腔健康教育知识。提高顾客满意度,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 小结

通过“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模式的实施,拓展了口腔门诊服务的新内涵,塑造了医护人员的新形象,提高了口腔专科的医疗服务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真正把“以病人为中心”推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发展轨迹[4] 。

参 考 文 献

[1] 丁飚等.临床护理人员护患沟通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上海护理 ,2006,6(5):7.

篇9

1.病例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10月至2013年元月,共选择65岁以上老年患者,需全口义齿修复病例103例,其中男49例,女54例,进行分组,心理干预组70例,常规组33例。且均需进行全口义齿修复。

1.2方法

常规组常规进行义齿修复,不与患者过多沟通。心理干预组在进行修复前后、复诊时向患者进行心理咨询和修复知识心理治疗,耐心细致地介绍义齿的优缺点及使用注意事项。①修复前,在轻音乐的环境中进行心理咨询,通过医患之间的拉家常式的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另外由于很多患者对义齿的概念不清,对义齿的期望值过高,认为一旦镶上义齿后,进食、发音应立即恢复正常,且应十分舒适,而认识不到义齿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然后认真仔细介绍义齿的优缺点。②通过修复前的检查,及时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将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介绍。③初戴时,嘱患者义齿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将可能出现的问题认真给患者介绍,另外介绍义齿的维护和如何注意保持口腔卫生。④复诊时,在针对出现的症状进行修改的同时,应鼓励患者坚持戴牙,应让患者明白义齿发挥功能时需要一个过程,通过不断的练习,最后完全能达到修复的目的,恢复口腔生理功能。

心理干预组和常规组均由同一医师接诊,同一技师制作义齿。

在这些过程中,应注意:医生的语言形象往往相当程度左右了患者的信任依赖度,也影响患者对义齿使用的信心。治疗成功不仅取决于操作的复杂性和医生的熟练程度,而且取决于患者的心理状态,除了对患者关心外,要善于因人而异地对待患者。

2.结果

两组患者经义齿戴用半年后进行随访,结果如表。两组在义齿适应时间方面,p

附表 两组患者适应时间、复诊次数和对医生的信任度比较

注:应用spss统计软件(Ver10.9, spss inc.),经秩和检验,二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1)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口年龄的变化,老年人的心理和健康问题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生理和病理变化老说,机体功能大多减退,包括咀嚼功能和消化功能;组织呈退行性改变,肌肉松弛,下颌颏部皮肤下垂;65岁以上的老人,85左右有各种慢性疾患,5―10患有大脑功能紊乱。老年人的疼痛感觉、味觉和咀嚼能力等均有改变,听力、视力也减退;除此之外,心理状态也发生了变化,老年人的生理结构与心理均有增龄性变化,由于各人的背景不同,他们的经历,文化和素养,以及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另外,由于社会和家庭方面的原因,大多数老年人伴有精神心理上的不平衡感,如孤僻、疑心、固执、对身边人的不信任,常有不安全感、缺乏理解沟通能力等[1]。老年患者在就诊前和就诊中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如何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使之积极配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医生在义齿修复方面成功与否,既有医生的技术因素及技师制作义齿的技术因素,又有老年人的心理因素,建立心理相容型的医患关系是修复成功的因素之一,一旦良好的医患关系建立,医生对修复体的设计也易被患者接受[2]。在诊断和治疗时要特别仔细、耐心,讲话要清楚,操作要轻巧,避免损伤,医生要关心患者并尽量减少其痛苦,并充满活力的帮助患者正确认识义齿的构造、作用、使用和维护,认识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的重要性等,同时也是对患者的心理疏导。

(2)常规组患者由于对义齿概念模糊,修复后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虽多次修改,仍失去信心,认为医生水平不高,要求重作,甚至弃之不用,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许多医患矛盾和纠纷。因此,心理干预对老年人义齿修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3)树立全心全意为老年患者服务的思想,接诊患者要热情,治疗患者要认真,解答问题要耐心,对待患者要关心,正确的心理干预,可使老年患者消除紧张焦虑、恐惧心理,提高患者的疼痛阈值[3],顺利完成全口义齿治疗的重要方面。

(4)正确的心理干预,可使口腔门诊老年患者消除紧张焦虑、恐惧心理,提高患者的疼痛阈值,增强患者自信心,从而顺利完成全口义齿修复工作。

【参考文献】

篇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056-01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修复残根残冠患者,由5位修复专科医生掌握适应证,对150例残根残冠患者经内科完善的根管治疗(X线显示无欠充或超充)并观察1周,无临床症状。随机分为两组,四手操作组75例105颗牙,男40例,女35例,年龄24-84岁,平均(35±3.4)岁,独立操作组75例98颗牙。男38例,女37例,年龄19-84岁,平均(34±4.6)岁。

1.2方法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主动向患者说明治疗方案,所需时间及费用,修复后的效果及注意事项。征得患者同意,消除顾虑,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嘱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放松,如有不适举左手示意,不能突然闭口或转动头部等。四手操作组:由一名医生及一名护士按《四手操作工作手册》进行短期训练后采用口腔四手操作行纤维桩修复。治疗,医生坐在病人头部的右后方,相当于11:00处工作位。护士备齐物品,配合操作,护士坐于3:00处工作位,位置要求比医生高10cm,以便能更好地看到整个口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生的手只接触到病人口腔及相关器械,对医生接触到的地方,如灯把、按钮、三用喷柄、光补机光纤头等,用塑料薄膜包裹,每个病人更换1次。护士在操作中应戴手套,及时用强吸和弱吸吸去车针或磨石高速运转时产生含有细菌的悬浮微粒,减少环境污染,并尽量保持一只手相对清洁,在接触清洁物品时要减少接触面积,如用小手指拉开抽屉,用手指背按压开关等。治疗中使用的器械或材料都由护士根据用量拿取,合理放置锐利器械,避免刺伤病人及医务人员。病人治疗完毕后,护士应使高速涡轮机头空转30-60s,使机头内回吸水充分排除,清洁牙椅及周围环境,必要时消毒处理后,再接诊下1位病人。独立操作组:护士只负责准备纤维桩修复所需的物品和材料、调拌印模材料、器械消毒,临床操作由医师单独完成。

1.3评定标准

四手操作组与医生独立操作组均分别记录每例患者从医生预备第一个根管根而开始到粘暂时冠完毕所需的时间。

1.4数据处理

采用Instat统训一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

2 结果

两组纤维桩修复所需要的时间比较显示,四手操作组比医生独立操作组明显缩短了治疗时间。详见表1

3 讨论

四手操作治疗模式自90年代末教科书中即有介绍,近年来在某些省级口腔医院或市级医院特诊中心得到实施。而大多数口腔医疗机构认为口腔治疗主要由医生完成,忽视了护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又由于医护比例失调,护士人力严重不足,常常不能实施四手操作,而且也不利于病人的心理安慰和提高工作效率。四手操作技术被认为是一种现代化的牙科操作系统,它的发展是社会对牙科治疗高标准高效率的要求,应得到各级口腔医疗机构的重视。

在传统的口腔治疗中,由于医护比例失调,护士不具备口腔治疗的专业知识,只能在口腔治疗中被动地执行医嘱。治疗期间忙于穿梭各诊椅之间,进行治疗配合工作,但却不能系统地了解治疗全过程,增加了护士简单配合的劳动量,不能很好的发挥护士的作用。而每位医生在开展治疗过程中,由于需要等待患者漱口、叶口水,等待护士提供器械、调拌材料等浪费了宝贵的治疗时间;同时由于不停地换用器械取物品而分散精力,既增加了医生的疲劳感又影响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

篇11

一某患者,女,近日来右下后牙酸痛﹑刷牙等机械庝,自觉有洞。检查:右下4颊侧龈缘处大肾形龋洞,色黑,质软。探及大量腐质,冷(±)扣(-)松(-)。牙龈正常,龋至龈下1mm处。

诊断:右下4深龋

处理:右下4去腐,敏感已近髓,dycal垫底,光固化树脂充填,调合,磨光。

二某患者,左上后牙一周前疼痛,冷水加重,3日前夜里疼痛加重,现冷水缓解,跳痛,口服止痛片效果不佳。检查:左上6远中邻面龋洞,棕黑色,探(+)冷(-)热(﹢﹢﹢)搏动性跳痛,刺激去除后持续时间长,叩(+)松动(-)牙龈正常。

诊断:急性化脓性牙髓炎

处理:左上6局麻下开髓,拔髓,扩根,冲洗,吸干,封CP氧化锌暂封,调合,5—7日复诊,去除暂封物,冲洗,吸干,根管充填术,x表示已达根尖封闭区,磷酸锌垫底,酸蚀,粘接,光固化树脂充填,调合,磨光。

三某患者,女,坐上后牙数日前冷热疼痛,后半夜间疼痛,不敢咬牙,检查:右半侧脸颊偏大,左侧偏平,无异常。左上78冷(+)热(++)扣(+++)左上7松(+)左上8松(±)。

诊断:左上78根尖炎

处理:必兰麻醉左上78开髓,拔髓,如有渗出,双氧水冲洗,吸干,封FC加碘仿,氧化锌暂封,降牙合,一周复查,去除暂封物,扩根,用根测仪测量。X片显示到根尖,就用磷酸锌垫底,光固化树脂充填,调合,磨光。

四某患者,女,最近冷热酸痛,吸凉风敏感。检查:左上34牙颈部缺损,探痛(+)冷(±)扣(-)松(-)牙龈正常。

诊断:左上34楔状缺损

处理:左上34光固化树脂充填,调合,抛光。

诊断:牙列缺失

处理:上颌支托凹预备,取模型灌注,三天过来复诊,试戴支架,记录颌记录,上前牙比色,三天复诊,前牙带烤瓷冠,调合,抛光,后牙带支架,调合,抛光。

六某患者,左上后牙刮颊侧多日,今日加重,颌面部正常,右上8颊侧位已经完全萌出,冷(-)叩(-)松(-)牙龈正常。

诊断:左上8阻生齿

处理:利多卡因传到麻醉下,左上8一次性拔出,根完整,拔牙窝复位,压迫止血,咬棉卷。

门诊病历书写

一般检查: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民族,职业等。

主诉:记录最主要症状的部位和时间。

现病史:记录发病到就诊时病情演变过程,目前状况及曾做过的治疗。

既往史和家族史:如佛斑牙要记录生活史,有无药物过敏史

口腔检查:记录主诉和现病史的体征。记录顺序现颌面部后口腔,先牙体后牙周。

诊断:根据病史和检查做出判断。

复诊:记录包括日期,部位,上次治疗反映,病情变化,检查结果。

医生的建议

口腔实习心得

经过这几天的实习,我的感受很多。

首先了解了实习是做什么的。以为是和在学校一样,一心等着老师去教这样的心态是不对的。实习必须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要自己去学,去揣摩,这样才学的踏实,老师才会用心去教。在实习中要手勤,脚勤,脑勤,要跟着大夫的思维转。在实习中也要多翻翻课本,切勿跑掉课本,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果只要一心跟这带教老师的技术而忽略了课本,这样学下来的的结果和纯粹的学徒没两样,只学的皮毛而未学的精髓。

篇12

1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内涵

情景模拟教学法(SceneSimulationTeaching)是根据培训内容和教学目标,有计划地设计接近实际工作的教学场景,让学生扮演场景中的不同角色,模拟情景过程,教师在一旁指导、分析、总结,让学生在仿真的情景中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2]。医学教育中的情景模拟教学常以临床情景或模拟临床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体现了医学教育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与社会需求、岗位需求接轨的理念,在培养医学生的职业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在口腔内科教学中的优势

口腔内科学是口腔医学重要的分支学科,包括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以及口腔黏膜病学等口腔临床学科,涵盖了大多数口腔常见病病种,其实践性和操作性极强。口腔内科学教学一方面要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诊断思维,用理论知识去解决临床问题;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以及人文关怀意识,为社会培养高情商、有温度的医生。目前,国内口腔医学院校主流教学方法仍是传统理论授课加仿头模实训。传统理论授课时,教师只注重于传授知识,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花费大量时间去记忆,主动学习能力差。仿头模实训在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冷冰冰的机器头模无法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医患沟通训练不足,学生面对头模常常忽视操作过程中的受伤意识。相对于传统授课方式,情景模拟教学课堂存在以下几方面优势[4、5]:(1)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利用学生对真实临床诊疗感兴趣的特点,通过模拟临床诊疗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由传统理论授课方式下的被动接受知识者转化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去探究学习内容。(2)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实际操能力:情景模拟课教学通过模拟临床诊疗活动,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促使学生将课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病史采集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临床诊断思维;通过模拟临床操作,让学生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在临床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3)提高医患沟通技巧以及人文关怀意识: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技巧是成为一个合格医生必不可少的条件。情景模拟课堂可以通过模拟接诊、病史采集、向患者交代病情及沟通治疗方案、术后医嘱等环节来训练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通过情景模拟,学生可以感知病人的疼痛和焦虑以及家属的担心和不安,进而在医疗行为中要更加注重患者的情绪,让患者感受到医生的温暖,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比如牙科恐惧和焦虑),使医患配合默契,达到理想治疗效果。(4)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情景模拟教学需要小组成员课前集体复习理论知识,设计不同角色表演台本,课堂上相互配合,共同协调完成。(5)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教学相长,教师通过课前的案例设计、课中引导以及课后反思总结,督促自己不断提高理论知识及技能水平。

3口腔内科情景模拟教学实施过程

[6]口腔内科的情景模拟教学是通过在课堂上构建日常的临床诊疗情景,以直观的形式使学生融入其中,在贴近真实临床环境中训练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以及沟通技巧等。教学实施前至少提前一周向学生提供教学病例资料以及具体角色内容,吩咐学生通过课前预习相关理论知识,查阅资料学习如何去模拟不同角色。上课时,老师按照4~5人一组对学生进行角色分工,具体角色可以有患者、患者家属、医师、上级医师以及护士等。患者负者回答医师的病史询问,家属负责补充说明,医生主要任务为完成病史采集、进行体格检查,向上级医师汇报情况,上级医师则负责补充病史询问以及总结汇报结果,护士需要负责接待患者,配合医师进行四手操作。教师统筹兼顾,准备教学过程所用到器械和物品,对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分工进行调度和安排,同时要按事先设定的要点对每组学生打分。角色扮演完成后,老师让学生结合病例回顾相关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方案以及操作时的注意事项等书本理论知识;最后深入剖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总结本次课程的成果和不足。除模拟常规诊疗外,还可模拟病人不同意治疗方案、不满意治疗效果以及不愿意年轻医生接诊等临床常见问题,借以训练学生的医患沟通技巧,帮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更加符合当今社会要求的医学生。教学活动结束后可向学生发放学员满意度问卷来评价教学效果。

4口腔内科情景模拟教学要求

4.1对教师要求

情景模拟教学的任课老师需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过硬的实践技能:(1)课前按照标准进行教学设计,构建教学情景,将具体知识演化成直观内容;(2)课中要有调控课堂的能力,巧妙地引导学生,让学生扮演的角色在情景发展中能充分体现本次课所学知识点及临床操作要点;(3)课后需及时分析总结,做好本次教学的学生评价以及引导性反馈工作,以便下次能更好地开展教学。

4.2对学生要求

篇1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ral outpatient hospital infection prevention, to reduce cross-infection, oral infection and prevent epidemics.Methods The effects of sterilization and scientific monitor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o find dental clinic specification problems in the ope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developed and take the appropriate measures.Results The prevention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dentistry to protect the health of patient safety.Conclusion Strengthen health care knowledge and training of hospital infection, good management of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 of medical devices, thereby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out-patient oral infection.

【Key words】 Oral Outpatient; Cross-infection; Monitoring

口腔科的工作环境主要由患者、医护人员、医疗设施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共同构成病原传播的途径,虽然卫生部于2005年3月颁布了《医疗机构口腔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简称“规范”),但在执行过程中在细节上还存在着较多问题。目前,在我国口腔诊疗操作过程中普遍存在消毒隔离意识淡,器械处理过程中清洗、消毒灭菌方法选择不当、灭菌效果及质量等问题,直接威胁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急需改进。加强管理口腔器械消毒灭菌工作,对预防医院感染,尤其是杜绝在口腔诊疗中出现医源性感染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更好地执行卫生部颁布的 “规范”,笔者所在医院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布局口腔中心消毒室、口腔诊室、配备器械消毒设备,同时医院监控办与口腔科共同制定了严格的消毒隔离与个人防护的管理及奖惩制度,由院监控办定期或不定期对口腔科诊疗器械、医务人员的手及诊室的空气进行细菌学鉴测。本文将对2009年1月~2009年底笔者所在科室的检测结果报告作一总结。

笔者所在科室常规规范化操作已经在每一个口腔科诊室中运,但是在细节上还是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笔者所在科室2005~2006年从诊室、器械、公共设施的建设、人员的培训以及制订量化准等方面进行细化管理,全面实施“一人一机一消毒”模式、消毒流程规范、标准达到卫生部要求,使本科室在全省同行业中成为可信赖的“消毒放心”口腔科的典范。

1 消毒器械的检测结果

1.1 样品及器械 (1)样品:样品采自本文所用器械及医护人员的手。(2)器械:口腔常用器械,高温高压灭菌器,高、低速手机,洁牙柄及尖,牙钳、铤,各种扩锉、充填器、印模托盘等,在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并对其进行细菌及生物学监测。此外,医护人员常规操作患者后的手也同时进行细菌学监测。

1.2 方法及检测 (1)无菌器械检测。备好口腔门诊经灭菌后常用的诊疗器械及检验科提供的无菌标准试管(内浸有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试子)。取出试管内无菌洗脱液的棉试子涂抹灭菌器械表面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5次,(特别是器械的关节及缝隙部位)并随之转动棉试子,用无菌剪刀剪去操作者手接触部位后,将棉试子投入灭菌装有10 ml的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验科待检。(2)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检测。被检人洗净手后五指并拢手心朝上,用沾有无菌洗脱液的棉试子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5个指头往返涂擦2次,并随之转动棉试子,剪去操作者接触的部位后,将棉试子投入灭菌装有10ml的洗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验科待检。(3)高温高压灭菌器检测。每月2次,用院内统一购进的3 M快速生物指示剂,对常规使用的2台高温、高压灭菌器进行生物学检测。(4)空气培养。采用平板暴露法,打开从检验科领来的标准培养器皿,放置需采样的诊室内,打开盖子让其暴露5 min后盖好盖即可送检,化验单注明具体暴露时间。

2 结果

2.1 采样器械及样品于2009年1月~2009年12月进行的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采样器械及样品检测结果

续表:

从表1可以看出,在检测期间,常用器械消毒除6月份中采样合格率为80%外,其余均为100%,全年平均合格率为98%;机头、洁牙指(头)手机除3月份采样合格率为83%外,其余均为100%,全年平均合格率接近98%;5月、6月份洗手合格率为50%、75%,全年平均合格率接近93%;高温、高压灭菌器合格率均为100%。

2.2 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1)表1中常用灭菌器械5月份中采样合格率为80%,全年平均合格率为98%。原因为,采样物是经过高温高压消毒后不放入任何化学药液浸泡的持物钳,摆放过程中工作人员频繁地进入消毒室,使空气受到污染,而空气中的游离物沉降在器械表面导致其受到污染。(2)表1中机头栏内3月份采样合格率为83%,全年平均合格率接近98%。这是因为在清洗灭菌过程中,由于洁牙柄、尖和手机结构复杂,且又是口腔门诊使用最多、污染最严重的医疗器械,造成其清洗不彻底;或者灭菌时由于数量多、摆放拥挤,造成消毒不彻底。(3)表中5月、6月份洗手合格率为50%、75%,全年平均合格率接近90%。造成医源性污染的因素为:少数临床医生对洗手不重视,个人防护意识差。虽然要求每位医生在接诊患者后须换手套,再接诊下一位患者,但有的医生在接诊和再接诊中间没有洗手,甚至有的在诊治患者后直接用污染过的手书写病历。

3 护理干预措施

3.1 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1],包括手卫生及消毒隔离制度和采取标准预防的原则;手卫生设施符合要求,医用一次性用品使用后的处理等,符合《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并严格执行。

3.2 合理的布局 本科在诊室装修时均有良好的布局,分区明确,有专用清洗、消毒室或区。采光、通风良好。每个诊室之间有固定的隔板,设有固定的洗手装置、一次性废弃物密闭固定装置,保证了患者的隐私,防止了交叉感染[2]。

3.3 口腔器械严格执行消毒、清洗、灭菌 消毒室内有明确的清洗、打包、无菌区域。设有合理的流程示意标示,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符合器械清洗、器械维护与保养、消毒和灭菌、贮存等工作程序。每天配有一名护士负责专门消毒、清洗、灭菌及物品的发放工作。诊疗器械得到及时清洗,消毒或灭菌达到“规范”要求,全面实施“一人一机一消毒”。定期监测消毒或灭菌物品并有记录,有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3.4 医务人员自我防护 医务人员定期进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培训,按要求着装,落实手卫生及安全防护措施。操作前后洗手,并保证操作每位患者都必须换手套。

3.5 物体表面及环境的消毒 护士每天开诊前半小时上班,负责每人包干的椅位、综合治疗台及室内台面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湿抹,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湿拖地面。对染有血迹、分泌物的地方重点处理。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并在晨、晚开窗通风[3]。

4 讨论

牙科治疗是一个特殊的过程,诊室中由于频繁使用高速手机、超声洁牙器,产生飞沫,而飞沫中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尖锐器械的频繁使用及治疗中接触产生的血液与唾液都容易引起刺伤和交叉感染。对于院监控办及采样结果,本科给予高度重视,除了监控办与本科按照卫生部颁布口腔诊疗规范制订的消毒规章制度外,在细节上进行了以下措施。

4.1 强化口腔从业人员的防护意识。每次科务会中都强调消毒隔离的重要性。对新来的进修生、实习生包括新来的医务人员专人进行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

4.2 注意诊室的通风及管道的清理。每天开诊前及关诊后,安排一名护士负责整个诊室的通风、消毒室紫外线照射以及综合治疗机下水管清洗。为了防止消毒间空气污染,消毒间规定每日专职固定一名护士,其余人员不得入内。

4.3 加强器械清洗及灭菌处理。进入消毒间工作的护士要端正工作态度,加强责任心,重视消毒物品清洗过程中的重要性,坚决按照清洗流程进行操作。由于高、低速手机、洁牙柄及尖此类器械结构复杂,精密度较高,要求各诊室使用完毕后,按要求装入启封后的手机消毒袋内,避免使用过的手机污染环境[4]。对个别黏附大量血液及组织的机头及洁牙柄、尖,用2%戊二醛浸泡1h后再擦拭清洗,吹干内腔及外表或机械烘干;内部注油养护,分别装入消毒袋内封口;最后放入高温、高压消毒柜内进行全自动予真空(温度:121 ℃,压力:2 kg/cm3,时间:约60~80 min),其灭菌率达到100%。真正做到标准化,为患者提供安全服务。

为了杜绝在口腔诊疗中出现医源叉感染,口腔科常规规范化操作在每一个口腔科诊室中运转,口腔门诊贯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是为患者提供安全服务的保证。通过检测报告,对预防口腔交叉感染进行针对性管理,并在细节中找出原因。督促每个诊室从业者认真执行“规范”。根据清洗消毒用品数量,适当、适时增减护理人员,保证清洗及消毒的质量。并制定简单、有效的管理奖罚制度。本文检测结果表明,加强医护人员对院内感染知识培训,做好口腔诊疗器械清洗和消毒及正确操作“规范”,能有效地防止和控制口腔临床感染扩散,并为预防口腔门诊交叉感染制定相应管理制度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依据。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2000.

[3] 赵佛容.口腔护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