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本科教学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微课程本科教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微课程本科教学

篇1

1.实验室网站提供视频、文字、测试等个性化学习要素的微课程。PhilipGuo、JohoKim和RobRubin研究了MOOC教学视频对学生参与度的影响,提出了最实用的一条建议:视频短片更吸引人。在实验室转型服务知识模型ML-STKM中要求课件视频碎片化,一般时长不超过6分钟,否则参与度急剧下降。

2.对知识点展开视频、文字、回顾、测试等个性化学习要素。对知识点展开设计可尝试利用实验室现有环境如:规章制度宣传栏、仪器设备陈列室、学生作品展览介绍等采用非正式的场合录制视频、模拟一对一辅导的办公室谈话等方式,一方面没有必要花大价钱又可以具备音频、视频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又改善微课程声音和画面的质量,确保蕴含个性化学习要素。

3.对一个知识点展开后视频、文字、模仿等个性化学习要素。利用绿屏或蓝屏录像抠像技术,辅以抠像人物+电子讲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对话、评价及模拟学习或操作,提升交互性扩展个性化学习的途径。

4.对一个知识点展开后书写等个性化学习要素。可汗式的边画边讲教学(手写板)要比幻灯片或者代码截屏具有更高的参与度。在对一个知识点讲解中辅以动作或者连续的视线牵引,好让学生能跟上教师的思路。

5.对知识点跟踪记录,学习完设定的必要标记要素。对于授课类视频,设计中运用Timeline设置视频中断点提高视频学习的交互性,同时注意重点应放在提高首次观看的体验上;而对于辅导类视频,则应方便回放和快速浏览,例如在视频中插入大号字体的小标题,同时定义变量采集相关访问数据。

(二)资料收集实验室网站使用

VBscript+数据库的编程方法,对所有知识点按要求进行评价和调查选项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资料收集,并对收集的数据编程自动处理成UCINET格式数据。

(三)知识学习角色编码

实验室网站的前台程序获得了“训练知识交往关注矩阵”:用数据库记录了该班学生的观摩视频、阅读文字材料、观看动画、互评记录和知识测试情况。根据上述算法,例如如果两种选择要素2项,就在其相互对应的矩阵元素位置上取“1”,否则为“0”。将获得的数据导入到ucinet软件中对数据进行对称化处理,使用了“max”命令,进一步获得“关注矩阵”、“紧密关注矩阵”、“非关注矩阵”等,这些矩阵中记录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四)实例应用

在上述网站设计中,虚拟了训练者喜爱沉浸式学习,进行基于Ucinet评价的知识点个性化教学(沉浸式学习法)网站设计,以一个班26名同学的访问学习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沉浸式学习法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对知识点设定的媒体要素有较高的要求,要产生“流连忘返”的效果不是网站的设计能解决的问题,而应该是知识生产者对学习者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高质量的知识点标记要素是个性化网站的生命力,这与“虚拟现实”的沉浸式学习效果是一致的。

二、转型服务研究的目标

本文对在本科教学(模式)研究中提出的一种新的知识模型ML-STKM(MobileLearning-SupportTacitKnowledgeModel)进行应用研究,其核心内容就是开发围绕个性化本科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培训等教学内容的微课程资源,制定微课程教学设计规范、课件制作规范、技术规范;该模型支持移动互联(或云计算)环境中个性化知识评估、知识存储和学习主体隐性知识的建构,利用教学型实验室的优势为个性化发展的本科教学(模式)拓展到移动互联(或云计算)中的研究和实施提供理论和实践资源。以微课程资源建设和推送为突破口指引教学型实验室的服务转型,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促进教学型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

(一)解决的主要问题

教学型实验室开发的微课程如何嵌入学校本科教学现实需要;针对本科教学(模式)研究中课程开发的不足,尝试用ML-STKM模型研究个性化教学案例、学习案例的形成机制;以教学型实验室为主体开发的微课程教学资源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开发的原则是什么?微课程的结构化、有序化对本科专业课程开发和教学有什么影响?

(二)研究重点

1.知识模型ML-STKM下本科课程结构化的理论依据和实施方案;

2.以教学型实验室为主体的本科教学(模式)研究中微课程教学设计规范、课件设计规范、技术规范;

3.以教学型实验室为主体的现有专业课程、专业技能、职业培训等教学内容的微课化实施原则和步骤;

4.在现有教学型实验室技术支持下微课程推送的技术选择及效率研究;对新技术开发的要求。

篇2

Research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Reform fo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Course

Hong Tao

(College of Telecommunications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JiangSu 210003,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and requirement of technical personnel for our country,the problem of cultivating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talents has been a challenge for chinese universities.In this paper,we focus o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experimental hardware and software platform,and course examination method fo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course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 of practical teching.It is proved that teching reform had a better performance of this paper.

Key Words:Satellite communication;Undergraduate Teaching;Teching reform

卫星通信是指利用卫星作为中继站实现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的信息交换的无线通信技术,综合了通信技术、计算机计算和航空航天技术的交叉学科[1-2]。近年来卫星通信技术不断革新,例如中低轨道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等都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我国的卫星通信技术相比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培养我国的卫星通信专业技术人才是当今我国高校教育中面临的一项挑战[3-4]。

在南京邮电大学本科生培养计划中《卫星通信》课程是作为大四学生专业限选课程。设置这门课程的目的是在《通信原理》等专业课的基础上,系统级的帮助学生巩固已经学习的通信基础知识、掌握通信基础理论在实际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卫星通信的组网技术。课程总共分为5个部分的内容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了32个学时和8个实验学时,考察方式为闭卷考试结合试验成绩。在其他高校卫星通信课程教师的教学经验[5-6]和笔者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总结了如下几点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1)本课程属于专业限选课程,讲授内容是建立在《通信原理》等基础必修课程的基础上的,学生对于无线通信基础知识掌握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讲授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课堂教学效果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2)大四学生面临毕业的压力,注意力主要放在的考研、找工作等方面,学生对于卫星通信技术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率普遍很低;(3)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的方式枯燥,加上卫星通信系统知识点的分散和抽象,使得学生课上对于知识点理解效率低下,课后更没有时间回顾课程的内容;(4)考试前学生只是结合前几年的考试试卷采用死记硬背的备考方式,根本不理解知识点的含义,导致学生考完就不记得所学习的课程。上述的几个方面导致课程的通过率逐年下降,学生选修学习这门课程的人数逐渐减少。如何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已是《卫星通信》课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的几个问题,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以下三点的改革思路:(1)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基础存在差异,需要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回顾对比无线通信的基础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无线通信基础知识在卫星通信系统级平台上的应用。采用多媒体、拓展课程等手段激发学有余力的学生对于从事卫星通信事业的兴趣;(2)知识点讲授,卫星通信课程知识点较为分散,在讲授的过程中对比其他的通信网络知识点,在对比的过程中使得学生掌握卫星通信课程中的关键知识点。引入Matlab软件仿真平台和硬件实验平台,使得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3)课程考查方法,将传统上课点名和期末考试的课程考查方法改为平时大作业、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查方式。

1 教学方式改革

作者认为学生对于卫星通信课程学习的效果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知识点讲授方法;二是激发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兴趣。为了做好上述的两个方面作者从以下的三方面入手,提高卫星通信课程的教学效果。

1.1 课堂讲授方式

卫星通信课程在无线通信体系中并不是一门孤立的课程,应该放在整个无线通信大的背景中来讲授。针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差异,作者在传统讲授方法的基础上补充了以下的三种讲授方式:(1)支撑知识点的回顾,学生在理解卫星通信中新的知识点的时候,都需要用到无线通信中基础的知识体系,讲授在讲授之前用适合的时间回顾下基础知识点存在一定的必要性。如在讲授编码和调制技术的时候帮助学生回顾下编码的基本概念、正交调制等基础的知识点,再引申出卫星通信中使用的LDPC码、QAM调制技术等知识点。这样使得基础知识点较为薄弱的学生不会在课程的开始阶段就失去学习的兴趣,进而恶性循环;(2)联系对比教学,卫星通信网络是适用于卫星通信链路的网络体系,与传统的地面移动通信网络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课程讲授过程中引入这些差异性讲授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卫星通信的知识点。在这种上下联系,左右对比的教学环境中使得学生在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引申出卫星通信的知识点;(3)拓展性课程,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堂时间中教师讲授的有限知识点并不能满足学生对于卫星通信系统的理解,需要激发学生对于卫星通信技术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利用课余的时间利用图书馆、实验室等资源更好的学习卫星通信的知识。作者在课程中适当的加入了一些拓展课程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课程讲授中加入美国的探月工程和中国的嫦娥工程等视屏结合PPT的方式激发学生从事我国的卫星通信事业。

1.2 Matlab软件仿真平台和硬件实验平台

卫星通信课程是一门需要软硬件结合教学的学科,教学过程中需要提高学生自主的软硬件动手能力。由于学校硬件实验平台受资金等方面的局限,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作者在平时的教学课程中基于Matlab仿真平台以大作业的形式布置一定的软件仿真实验,补充硬件实验平台的不足。布置这种探索性的大作业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更好的理解学习的知识点,如在卫星通信VSAT网络中对于欧兰B公式的理解,作者布置了相关的Matlab编程大作业,学生在课程考试中对于这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就很好,说明布置的大作业对于学生知识点的理解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在实验室的硬件实验中增加学生自主的动手实验内容,增加学生对于学科的感性认识,通过学生自主动手对于这些系统安装调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学习的同时激发他们课程实践的兴趣。

1.3 课程的考查方式

南京邮电大学卫星通信课程传统的考查方式是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闭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的考查方式。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这种考查方式并不能很好的反应学生的学习效果。课程结束后学生大多结合往年的考试试卷,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通过考试,考完后就不记得所学的知识点。作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平时Matlab大作业占总成绩的30%、硬件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和课程结束考试占总成绩的50%的考查方式。在软硬件实验中强调培养学生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和实验室的查资料学习和动手等能力。考试试卷中降低概念性试题的比例,适当提高探索性问题的比重,如在星站距和俯仰角知识点的考查中,在试卷中直接给出基本的计算公式,不需要学生去死记硬背计算公式,而在俯仰角的修正过程中增加试题的灵活度,如果学生在平时的课程和Matlab大作业中深入理解计算公式的物理过程能很容易的解答试题,而平时Matlab大作业不认真完成靠考试前死记硬背公式的学生不了解公式的物理含义很容易在修正的过程中出错,这样能更好的考查学生对于卫星通信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作者通过两个学年的实验,这种综合体系的考查方式更能真实的反应学生对于本课程的掌握程度。

2 结语

作者通过与学生的交流,采用上述的三种教学改革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于卫星通信课程的学习热情,选修这门课程的人数具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更为清晰,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该文对于卫星通信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作了初步的研究,如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与广大高校中卫星通信课程教师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 王丽娜.卫星通信系统[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2] 夏克文.卫星通信[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3] 张更新,谢智东,谭哲.卫星通信的发展现状及产业发展综述[J].数字通信世界,2009(6):24-30.

篇3

高等教育旨在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普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学任务为导向、以考试成绩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往往从完成教学任务的角度出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知识背景及对课程的理解开展授课工作。在教学关系中本应居于主导地位的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以及试卷的考评,由此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出现平时懒散、松懈,考前加班加点以应付考试的现象。加强教学方法改革,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经引起了社会多方关注,教育部于2012年3月16日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明确提出“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改革考试方法,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因而如何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成为当今高等教育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借鉴成功经验不失为明智之举。作为一种创新教育模式的成效为本法已经在许多教育理念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2011年7月,笔者有幸在香港中文大学接受了有关“成效为本法”方面的培训,全面学习、深入领悟了该方法体系,并在随后的课程教学中加以尝试,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结果,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成效为本法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一、成效为本的方法体系

1.成效为本法的产生与发展。成效为本法(Outcomes-based Approach,OBA)也称成效为本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关于其定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表述,世界著名的成效为本法研究、推广者William Spady将其定义为“在教学体系中,围绕学生经过教学过程应该取得哪些关键成效而开展相关教学工作”。成效为本法的思想与理念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当时一些学者开始注意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强调应确定准确的教学目标。其后,成效为本法早期的思想和理念如标准参照评估、精熟学习等开始产生与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成效为本的方法体系趋于成熟,并开始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美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均尝试和推广成效为本法,均取得了理想结果。2005年,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niversity Grants Committee,UGC)开始在香港高校中推广应用成效为本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以期望成效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着重引导学生取得期望学习成效。而在此之前,包括香港中文大学在内的一些香港高校已经对成效为本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

2.成效为本法的实施流程。成效为本法可以应用于大学、学院、系部、课程四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活动中,在具体应用时,虽然四个层次有所不同,但指导思想、基本方法是相同的。香港中文大学设有“学能提升研究中心”,研究与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就包括成效为本法。目前该方法在香港中文大学主要应用于课程设计与教学之中。成效为本法提供了一个使教与学活动更加明确和透明的平台,该方法要求在课程教学中,课程内容设计、教师施教活动、教学成效评价都围绕期望学习成效展开,同时根据针对教学活动的反馈,改善教与学当中的相关环节,从而在未来的课程教学中更好地达到期望的学习成效。成效为本法的实施主要包括明确期望的学习成效、设计教与学活动、教学成效评价、教学活动反馈四个环节,如图1所示。

①明确期望的学习成效。成效为本法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期望的学习成效,而出发点则是学生的学习需求,即学生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课程教学的成效既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系列能力的培养。在知识经济时代,各种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香港政府以及用人单位特别强调学生处理事务的内在能力的重要性。香港中文大学认为,大学课程教育应该注重六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在智力能力范畴内包括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能力;在团队合作能力范畴内,包括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因此,课程教学的期望成效就在于六个方面能力的提升,当然,不同课程有各自的特点,提升能力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与此同时,上述六种能力并非包罗一切,其他能力如创造性思维能力也非常重要。②设计教与学活动。设计教与学活动主要是课程规划,具体而言,也就是围绕所明确的期望学习成效来设计可行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的利用以及教学方式的采用等。授课教师应合理界定自己的角色,明确学生的行为,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学生的“学”置于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为学生能力的开发创造条件和机会。教与学活动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施教活动、师生关系、学生间关系。施教活动要求活跃、积极,教学主题能够让学生很好地领会,教学内容有机组合在一起,同时每次教学结果要及时评价。师生关系要保持良好的互动,比如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在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学生对教学活动加以反馈以促进教学活动改进等。学生与学生之间,应保持良好的互助合作学习关系,这也是培养团队合作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手段。③教学成效的评价。老师的施教活动以及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达到期望的成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评价活动来进行检验。学生受考评驱动,学习方法通常与考评要求相一致,因此,对教学成效的评价包括评估方法、评估内容等也应该与期望的教学成效相吻合。期望成效涉及多种智力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相应的评价活动也是多维度、多层次的。至于评价方法,考试并不是唯一的方法,还可以采用项目报告、小组项目合作、案例分析等。就中文大学许多获教学奖的老师而言,他们并不太喜欢试卷考试这种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他们往往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采用合适的教学成效评价方法。比如,涉及管理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中,仅仅考核学生对管理理论掌握的程度就没有太大意义,老师常常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针对一些突发事件,考察学生的应对处理方法和过程,从而评价学生所具有管理能力的大小。④教学活动反馈。教学活动反馈是成效为本法实施流程中的关键环节。授课教师根据学生、同行、教学主管部门对教学活动的反馈意见,调整课程设计,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而改善教学效果;同时,根据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期望教学成效以及教学成效评价工作(如有必要的话)。授课教师获得反馈的方式有多种,比如问卷调查、与学生座谈、同行教师听课反馈等。

3.成效为本法的特点。作为一种创新教育模式,成效为本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①以学生为中心。授课教师围绕学生展开教学工作,学生需要学习哪些知识、技能,如何组织课堂让学生学好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如何以合适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成效进行评价等,均从学生实际出发,而不是授课老师从自我出发,“我教授什么,学生学生什么”,或让学生围着老师的指挥棒转。②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课程教学是要让学生取得清楚的、看得见的、可证实的成果。老师在授课之前,首先要明确的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需要取得哪些成效,包括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为了让学生取得期望的学习成效,自己的授课计划如何进行合理设计和实施。期望教学成效是授课老师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归宿点。③强调评价标准的科学性。评价标准是否科学直接关系教学成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评价标准用来检验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所取得成效的广度和深度,由于期望学习成效具有多维度、多层次,因而,评价标准也是一个多层次、多指标的框架体系,并且指标体系力求具体量化、清晰易懂、可操作性强。④注重动态调整。授课老师并非机械地执行事先制定的课程设计,而是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接受情况、学生和同行对教学活动的反馈意见不断进行动态调整。

二、成效为本法在《资产评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鉴于成效为本法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在教学实践中所取得的显著效果,笔者从2011年9月开始,尝试将这一方法应用于资产评估专业的《资产评估学》课程教学。

1.课程教学期望的成效。《资产评估学》是资产评估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先行课程。课程教学的期望成效必须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笔者所在学校将资产评估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于:培养具有坚实经济管理与资产评估理论基础,具有较强资产评估执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性质,笔者将《资产评估学》课程教学的期望成效确定为两个方面:其一,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资产评估知识,包括资产评估理论和资产评估方法;其二,培养资产评估执业所必须的能力,包括评估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评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2.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围绕期望教学成效,笔者在注重“教”与“学”互动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设计教学活动。对于课程中的评估知识,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通过生动、活泼的多媒体,将各章节的知识要点展示出来,对于学生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点,则通过视频来演示。比如,讲授机器设备贬值的时候,放映评估现场拍摄的机器设备视频及相关的评估环境视频,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机器设备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的含义、形成原因及相应的评估方法。对于资产评估执业能力的培养,则以学生为主,通过各种课堂内、课堂外的学习项目来实现。比如,为了培养学生应用评估理论和评估方法的能力,笔者让学生收集评估案例,在课堂上向大家讲解各种资产是如何评估的;模拟资产评估项目,让学生应用所学评估知识对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选择评估案例,以小组形式进行分析、汇报;等等。

3.课程教学成效的评价。为了评价学生对评估知识的掌握情况,笔者在每一章授课结束后,花15分钟左右,让学生完成一次基础知识的小测验,学期结束时,则通过期终考试检查学生对课程整体知识的掌握程度。至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情况,笔者主要通过学生提交的评估项目分析报告,学生对评估案例的课堂演讲,综合性思考题的解答来进行评价。

4.课程教学活动的反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与学生之间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经常组织学生面谈,通过电话以及电子邮件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让专业老师及督导老师听课,听取他们的反馈意见,从而改进课程教学效果。比如,有学生提出在课程教学中,增加一些资产评估实务知识的介绍,笔者认为所提建议很有道理,于是,就在教学过程中聘请实务界的评估人员,结合评估项目讲解评估实务操作,很受学生欢迎。

三、成效为本法应用启示与展望

从过去三年的教学实践看,笔者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应用成效为本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首先,教学活动从注重过程转变为注重成效,教学过程服务于教学成效,从而使教学资源在人才培养中得到充分利用,并尽可能得到最大回报。其次,师生之间建立了融洽的互动关系,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再次,学生课程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学习的主动性显著改善,专业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总结、分析成效为本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笔者得到如下启示。

1.成效为本法对教与学的主体即师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课程教学老师而言,必须准确把握课程教学的定位,深入了解所授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合理确定课程教学期望达到的成效;同时,在课程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能够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期望教学成效。对于学生而言,则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授课老师建立良好的双向交流、互动关系,以积极的姿态吸收知识和应用知识。

2.教学效果评价方式必须多样化。由于课程教学往往需要取得多项期望成果,单一评价方式难以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相关技能的培养情况,特别是期末一纸试卷的评价方式远远不能说明问题,卷面成绩好可能是学生突击强记、强背的结果,而且卷面成绩好并不意味着应用能力强。这就要求授课老师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对课程教学效果做出客观的评价。

3.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反馈并及时加以完善和调整。无论是课程教学期望成果,还是课程教学组织和实施以及教学效果评价方式,都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同时也需要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做出相应调整。授课老师应采取各种方式,充分获得来自各种渠道的反馈信息,认真分析和思考,及时对成效为本法相关环节做出完善和调整。

成效为本法强调教学的目的性以及学生的主体性,是具有科学性的教育理念,符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尽管在国内普遍推广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但随着对该方法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探索,相信这一方法必将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必将会受到越来越多师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1]Spady,W.G.(1994).Outcome-based Education:Critical Issues and Answers.Virginia: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

[2]朱翔.成果为本教育的发展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0,(20):172-173

篇4

1.教学内容抽象,难度大。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具有跨学科性、理论抽象性和实用性强等特点[2],对教师和学生的知识基础要求较高,是经管类专业中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教师不仅需要具备管理学科的知识基础,而且要有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功底和一定的社会或企业实践经验。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置偏向技术性,以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为核心,因此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多以计算机相关专业为主,这直接影响了教学内容的设计。此外,多数教师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到企业参与实践的机会很少[3],使得课程教学和实验设计均以理论和方法为主,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仍显不足。而且,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多为文科基础,对数据、建模、编程等相关理论有本能的“畏难”情绪,对课程的意义与作用认识普遍不足,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

2.教学内容滞后于信息化发展进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也在产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但目前大多数教材仍以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的生命周期开发方法为主线,对学科发展前沿的知识和技术介绍得不多。而学生在实验和实习阶段所用的系统开发软件以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为主,这造成理论知识滞后于实践应用。许多学生在接触到真实的信息系统以后,发现与课本知识差异很大,从而对课程产生困惑甚至误解。

3.教学方法陈旧。由于管理信息系统知识比较抽象,系统开发实例相对复杂,需要分课时逐步讲解,因此教学形式普遍采用“教师主导,学生听练结合”的模式。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和实验教学等手段,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从本质上说仍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尚未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4.实验教学设计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偏差。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验教学设计,主要分为“开发派”和“管理派”两类。“开发派”强调学生开发信息系统的技术,导致他们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消耗在计算机编程工作上,对课程内容印象不深;“管理派”则强调在企业中运用、操作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能力,对系统分析设计能力不做要求。二者都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偏差,学生不了解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做实验时往往闭门造车,即使跟着实验指导书完成了实验操作,仍然缺乏对知识整体、清晰的认识。

5.考核体系单一。笔者对桂林理工大学经管类专业学生就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开展了问卷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现有的考核方式较单一,对学习没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甚至还有少数学生认为起到了消极影响。超过半数的学生希望提高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因?橐云谀际晕?核心的传统考核体系容易造成“平时不努力,考前背习题”的应试学习现象,忽略综合技术、实践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偏离课程考核的本质目标。

二、基于能力本位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思路

能力本位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以全面分析职业需求为出发点,确定培养目标,进行教学设计,评估教学效果,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训练相结合,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理念。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4],注重学生的主动“学”,而非教师的单向“灌输”,强调以职业能力为基础,按能力结构来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应以学生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把全部教学内容按照不同专业的能力标准和职业定位划分成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让学生自主选择和组合教学模块,实现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

2.建立基于慕课平台的翻转课堂。在慕课平台的支持下,以“项目”为驱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按职业定位和工作分析得来的能力结构组织教学,将课程内容与具体工作情境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基础,把课程划分成MIS概述、MIS的技术基础、MIS的关键系统应用、MIS的开发和管理等能力单元,然后制作相应的微课视频、课程案例、习题、实验任务等教学资源,到慕课平台上,供学生学习知识、完成练习。课堂从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向交流形式,教师组织课堂展示、辩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活动,通过充分的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创新性思维。

3.基于能力分解的实验设计。基于能力分解,可将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分为应用能力、方法能力、开发能力、社会能力等训练模块。应用能力包括典型MIS软件的演示和操作,也可以基于常用ERP软件,让学生完成一个小型的进销存业务处理任务;方法能力包括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分析、企业流程重组等基本方法和工具的应用;开发能力包括数据库分析与设计、应用程序的编写和系统测试;社会能力包括项目管理、团队管理和绩效评价。教师可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特色和职业定位,调整实验项目的内容和难度。例如,工商管理专业强调应用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培养,可适当降低开发类实验的要求,而对电子商务专业来说,则要加强对开发能力的训练。

篇5

0 引言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以分析和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为主要内容的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其理论来源主要是对社会生活实践的概括总结,因此,组织行为学的课程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管理理论知识,它更注重训练学生的管理实践技能。在高校管理类本专科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中,都把《组织行为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许多企业也把它作为管理者的培训科目,目的在于帮助企业管理者正确地分析员工的心理,预测和引导他们的行为,以达到提高企业工作绩效的目的。

1 目前高校组织行为学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模式僵化

在高校课堂理论教学过程中,虽然很早的时候就有学者提出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是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被真正重视起来,那是受了所谓“师道尊严”的限制,使得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把知识简单搬运,不关心学生是否听懂,学生自己对知识点的看法和思想就更得不到证实和锻炼。

1.2 教学形式单调

在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其教学形式只是教师一人在单纯地用语言讲解,虽然很生动、很精彩,保证了知识传送的质量,但学生不一定能听清楚,听明白。在高校实习教学环节,也只是教师在一味的教,这样会导致学生对教师过度依赖,影响学生思维、智力和情感的发挥,进而丧失了创新能力。

2 SBT教学模式

SBT教学模式就是基于模拟的培训(Stimulation-Based Training),它将教师从一个单纯的讲解者改变成教学的组织管理和引导者,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即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通过教师的教学组织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的发展和锻炼,以便更好的掌握专业技术素质和提升创新实践能力[1]。

SBT教学模式的教学主旨是精选案例、扼要讲解和任务趋动,只有将这三个主旨密切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其教学设计和组织形式主要是案例分析,因此,教师在备课环节如何去设计案例模拟场景是决定SBT教学过程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即通过教师为学生创建的案例模拟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既能让学生获取到知识,又能通过其中遇到的各种任务来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

3 SBT教学设计

众所周知,高校和小学、中学教学的教学方式是不一样的,它主要靠的是学生的自学,以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自我需求。因此,当决定采用SBT教学模式来教授《组织行为学》课程时,必须把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考虑在内,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与之相适应的SBT教学环节。教师可以以课程教学目标为基础,通过精选案例来设计模拟场景,把教师从满堂灌的教学转为这些案例模拟场景的导演,身入其中对学生的具体表现和观点认识做出评价和建议,让学生从场景排演中更好地锻炼其应用技能和创新技能。最后,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效果按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测评,以便对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整体教学效果给出客观评价。

3.1 精心选择案例

在备课环节,教师对教学案例的选择应该从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接受程度两个方面出发,不仅要考虑案例的知识性和专业性,还要考虑案例的时效性和趣味性。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模拟场景设计时要精心策划,把知识教学、学生体验等因素都考虑在内,必要时可以对其进行略微改动,使之符合教学目标并能让学生体验,如果学生对案例内容不熟悉,就没法展开课堂讨论。

3.2 教学环节设计

在课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指定的案例材料,按自己对真实生活中事件的认知做出决策。课堂上教师负责介绍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模拟程序和操作方法,以明确案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综合技能的重要性。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引领整个案例的讨论过程,让学生在讨论中逐渐学会聆听及与人打交道的技巧,课后要求各小组总结形成案例分析报告。

3.3 增设体验环节

体验教学就是要鼓励学生高度集中的参与到教学中来,不仅可以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引导环境,也可给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选择,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参与体验,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重要理论,在激活课堂生机、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人格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2]。

4 SBT教学模式在《组织行为学》创新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环境和创新技能三大部分,因此,在《组织行为学》的SBT创新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案例为情境,将创新教育渗透于现有课程教学之中,在设计课程案例教学内容时,让学生自己参与其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3]。

4.1 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目标认识方面。本课程在开展教学时要围绕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进行,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和设计实施教学前,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就业需要,充分准备教学用的道具场景及模拟程序等。

教学环节设计考核。教师通过课堂有限的空间和时间来开展教学,要利用课堂尽可能多的给学生锻炼自我的机会。学生是否通过课程教学环节得到了真正的锻炼,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价。

4.2 案例教学实例

下面以《组织行为学》中团体角色的内容为例,其教学目的主要是研究团体中不同角色的关系,让每位团体成员共同分担和分享团体成果,教学时将全班学生按每组5~10人分成小组,整个课堂教学分为具体经验、反思观察、活动体验和抽象概念四个环节。

第一步,由教师根据案例进行讲解,需要扮演的团体角色有哪些,这些角色如何影响我们的现实工作;第二步,进一步根据理论教学分别解释各个团体角色,如维持和促进团体功能的角色,如损害团体功能的角色,并解释其中的角色意义;第三步,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选择案例中自己想扮演的那个角色,学生小组也可以自选案例;第四步,当每位学生都各自说出他对所选的角色的认识,组长根据每位学生的会计人员作一份完整的团体角色记录表;第五步,教师根据每组的反馈进行总结,并进一步强化理论要领,结束本次案例教学活动。

篇6

二、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不是目的,学才是目的。教师的一切行为都应本着“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学,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一切促进学生的学”为主,恰当地确定教学要求,合理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方法,灵活地调整教学的内容和进程,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有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才能顺利完成教与学的过程。比如,新课程所提倡的启发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引导他们开动脑筋,独立思考,以求深刻理解并自觉运用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和思维能力的学生。从教师的作用看,启发式教学既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提问;从学生的地位看,启发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看成具有能动性、潜在性与差异性的人;从课堂教学看,启发式教学特别注重优化教学过程,变教师的单向传授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启发式教学的内容主要在于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学习的主体就是学生,教学的重点是引起学生兴趣,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帮助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互动,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共同成长。其次,教学的内容还包括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后,教学的内容还包括启发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我们作为培养未来中国的主人的地方,更应该加强学生的思想培养,学会将情感教育寓于教学中,以自己的真情引发学生共鸣,融合人文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启发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思想意识。只有全面了解学生,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能动性,通过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学中有创造性地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新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

篇7

教不是目的,学才是目的。教师的一切行为都应本着“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学,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一切促进学生的学”为主,恰当地确定教学要求,合理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方法,灵活地调整教学的内容和进程,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有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才能顺利完成教与学的过程。比如,新课程所提倡的启发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引导他们开动脑筋,独立思考,以求深刻理解并自觉运用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和思维能力的学生。从教师的作用看,启发式教学既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提问;从学生的地位看,启发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看成具有能动性、潜在性与差异性的人;从课堂教学看,启发式教学特别注重优化教学过程,变教师的单向传授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启发式教学的内容主要在于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学习的主体就是学生,教学的重点是引起学生兴趣,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帮助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互动,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共同成长。其次,教学的内容还包括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后,教学的内容还包括启发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我们作为培养未来中国的主人的地方,更应该加强学生的思想培养,学会将情感教育寓于教学中,以自己的真情引发学生共鸣,融合人文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启发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思想意识。只有全面了解学生,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能动性,通过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学中有创造性地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新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

篇8

本学期,笔者根据湖北经济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增开各类公选课以满足学生不同兴趣要求和拓宽学生知识面这一要求,开设了“日本文化概况”这一公选课。笔者结合本课程备课、讲课中的亲身体验,就作为公选课的日本文化课程在教材和话题的选择、课堂教学的实施等方面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教材的选择和处理

“日本文化概况”一般是日语系二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到了这个阶段,日语专业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年的曰语,对曰语和日本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现有“日本文化概况”的教材几乎都是为曰语专业学生开发设计的。作为公选课的“日本文化概况”则不同,由于我校并未开设日语专业,选课的学生全都来自全校各个院系,选课理由是似乎对日本文化有点兴趣。这些面向专业学生的教材虽然内容系统,体系严密,但由于大部分教材图片太少,对于非日语专业的公选课学生来说很难听懂。经过权衡,最终笔者并未在公选课上让学生统一购买某一教材,而是列出一个推荐阅读书目,让感兴趣的学生自行去图书馆借阅。每次上课的提纲上传到为公选课准备的邮箱,学生课后复习时自行下载即可。

二、话题的选择

“日本文化概况”作为日语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一般会开设一学年。公选课只能开设一个学期,学时仅为32学时,非常有限。而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通常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在短短的32个学时内要想将所有方面的内容囊括是不现实的。所以备课面临的又一个问题就是话题的选择――到底该讲些什么?

通过翻阅教材,笔者认为日本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首先还是应涵盖日本的历史和地理知识,使学生对日本有基本了解。因此选择了两讲一“图说日本简史”及“跟着照片去日本旅行”。

日本著名语言学家铃木孝夫指出:普通人觉察到的所谓文化的差异是比较容易发现的,多停留在具体的现象中,称其为“显在文化”,主要指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宗教等。笔者通过“日本料理”“日本人的”及“日本的传统节日”等专题为学生介绍这些“显在文化”。铃木孝夫同时也指出:与“显在文化”相对,把眼睛看不到的,仅从表面很难发现的文化称为“潜在文化”,主要指思维方式、价值观、行动样式等。“潜在文化”才是理解跨文化的关键。因此,笔者认为日本文化课程也应重视“潜在文化”的教学,通过“日本武士道精神”“日本人的国民性”及“日本人的礼仪”等专题为学生介绍这些“潜在文化”。

此外,笔者和选修“曰语”公选课的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选择了一些他们普遍感兴趣的话题――如“日本动漫的发展史与现状”“日本的爱猫情结”等。最终,确定了15个话题,每次课即2个学时讲一个话题,共30学时。最后2学时作为复习及答疑时间。考核方式采取提交课程论文这一形式。

三、课堂教学的实施

首先,在教学手段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除了PPT的讲解外,色彩鲜明的图片更具说服力,且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弥补文字的缺憾。通过节选日本纪录片和电视剧的片段制成的小视频,展示了原汁原味的日本生活场景,让学生对日本文化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介绍宫崎骏动漫作品的同时,让学生倾听一些经典配乐,也可以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

其次,在教学方法方面,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横向启发法

在地理教学中可以采用横向启发法。即一方面着重于地理知识的介绍,另一方面注意适当地把课堂教学内容引申开来,结合日本社会所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组织有关内容的最新资料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

2.纵向排列法

在日本历史这部分教学中可以采用纵向排列法。由于日本概况课中对于日本历史的授课时间极为有限,所以抓重点就成为最主要的课题。有关日本各个历史时期的资料非常丰富,为了避免单纯灌输给学生过于支离破碎的表象知识,就必须要求教师在大量阅读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取舍,着重于沿时间轴顺序对各个时期的历史变迁进行连续性的整体归纳。

3.对比法

上文提过的“潜在文化”是跨文化理解的关键,而属于“潜在文化”的思考方式、行动意识、价值观念等很难用图片、文字描绘。只有放在两个民族的对比中才能凸显。如果只是单纯地介绍日本文化的某些特点,而不把其与中国文化的特点进行对比性的讲解,或者是仅仅停留在讲解阶段,会导致学生忽略掉冲突背后可能蕴含的民族心理的差异,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日本文化。

篇9

原因二:个性教育的需求。早在古代孔子就曾提出过这一理念,但因大班化教学的限制未能实现,而目前出现的小班制则适合教师借助技术实施个性教育。

原因三: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促成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人们称现在的教育为“一对一”:教师和学生都有自己的终端进行学习。一对一信息化环境对教育带来很大影响,包括教育资源变化、课堂变化、课程变化、教学评价变化以及教学方式变化。

回顾国内学校计算机普及情况(图1),可以看出,技术环境的变化引起学习方式的变化,又引起教师专业发展的变化。其中出现了很多新的关键词: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等。2011年,英特尔全球教育总监Brian在一次会议上提出,翻转课堂是指教育者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课堂外,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课堂内,以便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在此背景下,我国很多学校开始了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学习,如: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新绛中学、聚奎中学、昌乐一中等。在此过程中归纳出先学后教、自主学习等概念,由此带来了课堂教学的结构性变革。翻转课堂的目的是在技术的支持下使所有学习者都能得到适合的教育。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翻转课堂若没有技术支撑是不能完成的。

二、翻转课堂的中国本土行动

传统课堂是先教后学,教学结构分为课堂内与课堂外,课堂内完成知识传递,课堂外完成知识消化。教学流程是课堂内进行新课导入、知识讲解、布置作业;课堂外进行课堂练习。而翻转课堂改变了这种教学模式,把过去教师上课知识传递的部分迁移到课前,让学生在课外预习,预习完回到课堂研讨,不懂的问题首先由小组内同学帮助,还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教师来辅导,过去课堂上主要是知识讲解,现在是做练习,教师过去是讲课,现在是个性化点拨。这种方式为先学后教。

但学生在知识预习时怎样把过去老师课上讲授的关键点能够学到呢?这就需要一个支架。老师们可以参考可汗的方式设计开发微课程,然后传到学生的学习终端(平板或手机),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学习。需要指出的是,这部分工作是替代教师课堂传递的部分,学生学到的知识是需要教师帮助才能学会的;如果学生自己看教材就可以掌握的知识,就不需要微课程。

鉴于我们学校教育的国情,广州一教师将美国的翻转课堂课内、课外结构改为AB型教学结构。A课堂是老师在课堂上辅导学生练习(就是今天我们在昌乐一中看到的第二节课),B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根据不同学科进行AB课堂教学方式组合,如AB、AB、BBA 、AAB、BABA等多种方式。这种做法将我们对微课程的认识深化到新的高度。

从翻转课堂到微课程教学法的演进说明什么呢?微课程教学法是指学生利用个人信息终端,将数字化的微内容作为替代教师课堂上面对面讲授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其中有两个关键词:个人信息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上网本等)、微内容(例如微视频、PPT、Prezi等)。

有了微课程教学法后,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安排AB型教学。微课程在教学中的意义是它把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一种教学策略落到实处,可以与其他教学策略和教学元素配合使用,但特别适合翻转课堂这种方式。它把教师施教活动以数字化载体记录下来,可以再现教师施教活动过程,将教师个性化、知情意的部分记录下来,使其数字化、具有可重用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微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异步学习、泛在学习等。

今天上午我们在昌乐一中看到的课程改革是信息化环境下翻转课堂的中国本土化行动的一个典型案例,值得我们仔细地研究和学习。那么,我们来看下昌乐一中的AB型教学管理体系,他们将AB型教学法换成“自学质疑课”和“训练展示课”,我建议将“训练展示课”改为“研讨理解课”,以更好地与“自学质疑课”相对应。昌乐一中在保证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课时的前提下,将下午、晚自习、早自读改为“自学质疑课”,自学质疑课对应第二天上午的“训练展示课”(两课1:1)。整个课程表照此设置,以前的正课减少了,自习增多。

昌乐一中通过翻转课堂逐步完善课型,实现微课突破和规模推进,引起山东省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昌乐一中翻转课堂成功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领导重视;骨干教师的参与;设备的配置;有教改成果作为基础。

微课程教学法成功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教与学方式的结构型变化; 二是高质量的微课程。从“翻转课堂”到“微课程教学法”,这种发展历史反映了它更加适合中国的教育现状,克服了机械照搬国外翻转课堂模式的局限性,从单一的“翻转课堂”教学策略到丰富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从关注课堂教学的时间流程安排到关注适合的教学策略设计,是教师在翻转课堂中认识的深化。这次我们在昌乐一中看到了在校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翻转课堂实验取得的成绩。

三、 翻转课堂和微课程教学法的发展

1. 微课程设计

目前,微课程的设计处于尝试阶段,未来趋势是系列化的和教材配套的,进一步发展为移动-云端能够支持的,并且是跨系统的;微课程视频要增加互动性(嵌入学生自控参数,必要的交互式练习等);增加知识管理系统(笔记、标注、云端共享);增加学习分析系统(大数据分析,实时反馈);还有一个发展趋势是将由出版社和教材制定部门配合共同来做。出版社制作的同一个模式的微课程资源不会适合所有地区情况,还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此基础上微调,从而更加适合个性化的需求。而作为一个区域性的机构或学校应建立一个平台实现共享。

2. 微课程教学策略发展变化

按照目前发展的趋势来看,教学策略包括掌握学习法、发现学习法,PBL基于项目教学法和创客教学法。掌握学习法要求学生完全掌握每个知识点,这在教学中是很难做到的。现在的课堂教学是按学科进行的,但对于交叉学科来说,这种教学法是有缺陷的,因此国外创建了基于项目的教学法,如英特尔的“一对一”项目。

课堂教学的社会化转型,有几个典型的特点:一是创造:从完成个体作业(评价),到创建应用作品;二是混成:从独立完成作品(白手起家),到“再设计”创作; 三是社会:从个体学习和使用工具,到小组协作,互动参与,社区文化;四是集体智慧:从个体认知,到集体认知,集体智慧形成。

发现学习法是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高级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和昌乐一中开展“自学质疑课”的理念是相通的。新时代要求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下一代公民,因此,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可以在翻转课堂课前预习阶段提出质疑,在课中,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小组同伴可以相互提问;课后总结反思。

在这给大家推荐一个基于发现学习的支架KWL表,它实际上是把学生的思维过程、探究过程、质疑过程用表格的方式,也称为支架的方式记录下来实现可视化与分享交流。后来我们进一步将其发展为新KWL表,第一是“我知道什么”,如昌乐一中生物课上让学生回顾已有知识;第二是“我想知道什么”,就是课堂上看老师的微课程,通过讨论以表格的形式将质疑的地方写出来,第三步,将学到的知识归纳出来;最后将“我是如何学习”上升到方法论。利用新KWL表根据学科改造,将学生的学习有序化、程序化、规范化。同样课堂上的提问也很重要,问题的设计要恰当安排,激发学生的高阶思维。

未来的发展是基于应用软件(APPs)的教学 ,包括四大系统:苹果APP应用、安卓APP应用 、谷歌APP应用、微软APP应用 ,每个系统都有上万的教学软件。GeoGebra等新兴技术为我们未来的翻转课堂和微课程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资源。遗憾的是在昌乐一中没有看到这方面的应用,希望今后进一步努力。

创客教学法有5个环节:一是创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精神; 二是设计:学生把创意转化为具体项目的设计; 三是动手制作:学习和使用工具,到小组协作,将设计制作成产品; 四是分享:从个体认知到集体认知、集体智慧形成; 五是评价:过程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比如,课堂教学的综合评价转型包括以下几方面:行为习惯:从关注知识技能的教学,到关注良好学习习惯养成; 学科思想方法:从完成学业,提高成绩,到更关注掌握思想方法; 身心发展:从重视学习课本知识,到重视身心全面发展; 兴趣特长:从关注掌握学习成绩,到重视发现潜能。这种评价叫绿色评价。对此,教育部已出台相关评价指标。今后我们可以参考基于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来设计微课程、教学方法和组织策略。根据不同的学习环境,学科特点,学习者特点,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和策略,将各种教学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让每一个学生得到适合的教育,即混合式学习。

3. 教学结构和体制的变化

可汗在《 The One World Schoolhouse》中提出希望每个班级配备多名教师,用以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学生兴趣;希望推出更可靠的评估体系取缔字母评分制;希望让不同年龄的学生协作学习;希望学习随处发生,取消“寒暑假”制度。在可汗的理想中,我们现在进行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电子书包、翻转课堂就有了不同的含义:每个学生自带设备,全世界是一个教室,每个学生有自己的课表,每个学生有一套设备,全世界只需要一个教师。如此一来,未来的教学评价也要发生变化,如从内容标准转向能力标准,学分制管理和个性化编班等。

篇10

一、教师要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中心

课堂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全面推广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时间要有效地利用就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将他们视为主动地、有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的人,而不是接受知识灌输的容器,让学生能主动、自愿、自主地学习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选择、自我管理的意识。未来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做出更重大的改变,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在教学中应是激励者、促进者、辅助者和协词者,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倾听学生的观点以及学习过程中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促使学生主动把握英语学习,增加英语知识的吸收,提高英语学习的技能,以此来达到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并最终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笔者在教学中立足于课本内容设计一些能激趣、导趣的活动形式,以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令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并且从中获得参与和学习的乐趣,同时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情感交流,培养学生自信

常言道,自信是成功的保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发言的学生,还应该重视其他学生听的态度。大多数学生讲英语时都缺乏自信,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如果受到他人的嘲笑,很快就会形成心理障碍。教师应该给学生听的榜样,表情要真挚,态度要诚恳。教师的经常性的积极性点评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提高。课堂教学如能注意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可以使学生对英语产生“乐此不疲”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处于良好的状态之中。初中生十分喜欢表现自己,对此应充分利用可以让学生表现的课堂来展示他们学习的进步和成果,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保持这份自信。

四、利用多种手段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文中插图。通过对插图的描述、问答和教师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的导语,逐步引入课文的话题,让学生适度了解内容,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使课堂气氛更活跃。

2.利用多种教学媒体。通过实物、图片、简笔画、照片、录音机等手段导人教学,能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直观手段比言语描述更为清晰明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3.利周学生的表演。充分掌握学生好表演等特点,把学生的自由式谈话、演讲和表演,作为课堂教学的导人,满足学生的表演欲和成就感。通过交际,学生之间能够取长补短,提高语言的感受性;能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并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开动脑筋主动探索知识,发展创造思维达到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篇11

电子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我国的电子加工业获得了蓬勃发展,社会急需大量的电子技能型人才。随着笔记本电脑制造业技术的更新和市场发展的需求,作为中职学校不但要培养出笔记本电脑组装技师,还要培养出 “会检测、能维修”的实践型高技能人才。中职电子专业的学生能够学有所得,有一技之长,因而学校开设了《笔记本电脑维修》这门课程。这里笔者提出基于以能力为本的中职《笔记本电脑维修》课程的教学思路。

一、课程职业能力分析

《笔记本电脑维修》是学校电子专业 (电子产品维修方向)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是学校在“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下,为了实现学校与企业无缝连接,真正达到延伸企业岗前培训的目的而开设的一门课程。通过对岗位群的分析,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将在校理论与企业实际生产实践相结合。首先在知识设计上从最新笔记本电脑的基础知识入手,介绍笔记本电脑的部件构成、各部件的功能原理,常见的故障现象、故障产生的原因;然后介绍笔记本电脑维修常用的维修工具、元器件的检测方法,让学生快速入门,对笔记本电脑的基础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另外,除了给学生介绍一些笔记本电脑检修过程常用到的工具软件,学校还开设硬件维修实训,让学生自己动手掌握笔记本电脑组装、检测和维修的操作技能,了解企业质量管理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使其成为企业需求的实践型高技能人才。所以,在整个电子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该课程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笔记本电脑维修》课程现状分析

1.学情分析。中职生虽然基础较为薄弱,缺乏学习主动性和耐心,但喜欢动手,思维活跃。为此,教师教学采用任务导向法,给学生提出问题,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自行制定维修检测方案、找出故障完成维修任务。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师资要求。由于这门课程涉及范围包含计算机和电工电子两方面的知识内容,这就要求授课教师除了具备电工电子知识外,还必须对计算机基础(即计算机硬件)方面的知识有过硬的要求。这样才能传授相关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对笔记本电脑从外部结构到主板电路形成系统化的认识,在笔记本电脑出现故障时能迅速找出问题电路,并排除故障、解决问题。

三、课程模式的设计和实施

1.合理的课程设计是教学实施成功的关键,也是教师教学过程的核心思想。

(1)设计思路。基于新课改要求,在教学上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前提,以教学过程为导向,以教学项目为主题,以教学课程为载体,对笔记本电脑制造行业的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和职业要求进行分析,把课程内容模块化,课程教学任务化,强化学生的实践活动。把课本知识转化成多个具体的任务,通过完成任务来讲解和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达到先知后行,“做中学、学中乐、乐中做”的目标。

(2)教学内容组织。在教学内容上,突破传统课程以“学科体系”为主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技能并重”。在掌握必要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突出学生的能力培养、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降低理论教学的重心,以必备的相关基础知识和笔记本电脑维修专业技术的应用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3)教学项目任务。从以“学科为中心”教学模式变为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把教学分成几大模块,以任务为驱动、项目为导向,围绕笔记本电脑组装、测试与分析、排除故障能力的培养为教学目标展开。模糊了理论课与实训课之间的界限,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教学体系相互融合,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及学习效果。例如,讲解笔记本电脑主板维修这一章节时,给学生设置实训课题《主板BIOS芯片故障维修》。

前提条件:给学生提供理论知识包括BIOS的功能及BIOS芯片的引脚功能。

实施过程:若BIOS芯片故障造成笔记本电脑无法正常起动,学生在检测时可以遵循的检测流程,如下图。

刷新笔记本电脑BIOS芯片的一般操作步骤如下:①取下待刷新的BIOS芯片。如果BIOS芯片集成在主板上,学生可用热风焊台将其取下;②拉起BIOS编程器的拉杆,按照编程器上标明的方向将要编程的芯片正确插入编程器中,再按下支杆;③编程器连接线一端与BIOS编程器相连,USB端口一端与电脑的USB连接;④BIOS程序芯片编程完成后,退出BIOS编程程序。拉起BIOS编程器的支杆,除去BIOS芯片;⑤打开笔记本电脑中BIOS芯片编程程序,更新BIOS新程序。

笔记本电脑进行BIOS升级时突然断电,重启后液晶显示屏没有任何显示,但指示灯、硬盘和光驱正常工作。则考虑故障原因:BIOS原程序遭到破坏导致笔记本开机无显示。学生提供的解决方案:把BIOS芯片从主板上拆下来,再通过编程器把原程序重新写入。解决步骤为:①拆下笔记本电脑的主板;②再拆下硬盘挡板,可见一层黑色胶布,揭开即可看见BIOS,拆出焊在主板上的BIOS芯片。(注意:BIOS引脚较密,用力过大或吹风温度过热易造成损坏);③把BIOS芯片原程序通过编辑器进行再写入,完成后按步骤将拆卸下的部件重新安装;④开机测试,笔记本电脑显示正常。

以上是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由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自主排除故障完成维修任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这部分知识。

2.对于整个教学过程,课程实施是专业教学的基本单元,也是教学的基础工作。

(1)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对自己的学习任务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独立运用技术知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工程实践问题,养成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形成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良好习惯。

(2)教学实施过程。对每个教学项目,在完成一个具体任务的基础上设计评价表,而且每个项目后有自我测评,便于教师教学和测评。

(3)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改革相配套,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课程内容和表现形式,可使得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内容形象化、动态过程可视化。这种学习有教师主导,启发引导方式,也有学生主体,教师辅导方式,还有学生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方式,这样的教学方法培养了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课程考核。学生考核抛开结果性评价而采用开放式、全程课程考核,把学生参与课程情况,包括到课律、实际操作参与情况、数据波形记录(读取)质量、测试报告质量等,都纳入考核范畴。

(5)教学效果评价。教学效果评价采用工作过程性评价,并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把教师的项目教材开发成果、学生职业技能(资格)的提高程度、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等都作为教师的教学评价指标。加强学校、社会、行业、企业相结合的多元课程评价模式。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参与教学的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升。

目前,怎样使教学项目最大限度地负载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怎样使项目的确立与企业实际工作任务更接近,怎样动态地调整项目内容,以确保项目及时体现企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方面尚有欠缺,在今后教学中有待于加强。尤其是丰富本课程开发的教师的实践性经验,以提高《笔记本电脑维修》课程的项目开发能力,使学生达到课程设置的预想目标,最终实现学校、学生与企业的三方共赢。

篇12

科学本质进入科学教育研究的视域,很大程度上源于科学哲学界的影响。正是科学本质观的嬗变,观照科学自身才成为可能。

科学哲学起源对真理的研究,是在哲学实现认识论转向后成长起来的一门新的研究领域。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出现了两个明显的转折点:第一是从逻辑实证主义开始到以库恩为代表的历史主义学派,从崇尚科学客观性到强调科学人本化的转变;第二是从科学实在论到反实在论,从维护科学权威性地位到强调科学哲学的经验主义与建构主义的转变(郑祥福,2002)。

现代科学本质观是在对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的批判后发展起来的,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维也纳学派创立逻辑实证主义(Logical Positivism)。逻辑实证主义者描绘了一幅经典的“科学图景”。这里的科学具有了下列特征:第一,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维也纳学派所采取的显然是一种经验论的立场,即认为只有直接经验是完全可靠的。第二,科学的“逻辑重建”无疑应当被看成一种规范性,即认为应按照一定的标准(这就是所谓的“元科学”原则)去对已有科学知识作出必要的改造。第三,维也纳学派关于“统一科学”的追求也明显地表现出“基础主义”和“还原论”的倾向。(郑毓信,2006)。正是在这种科学本质观的影响下,使得科学成为了专制的话语而控制人的精神生活。

后现代科学本质观是对现代科学本质观的消解。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是其代表人物。作为革命性人物的波普尔提出了科学理论不能被经验证实,而只能证伪。作为全称陈述的科学命题无法通过单称陈述来归纳完成。他认为“科学并不是一个确定的或得到了很多证实的陈述体系,也不是稳步趋向终极完成状态的陈述体系。我们的科学永远不能宣称获得了真理或真理的替代物”(波普尔,1959)。库恩的“范式主义”、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实际上都是对波普尔思想的发展和超越。

从现代科学本质观到后现代科学本质观的跨越,实际上体现了一种科学图景的转换。这一转换要求我们在科学课堂中树立一种新的科学本质观,即以一种关系性思维代替本质主义思维,以一种公民立场代替专家立场重新审视科学的位置。

二、追问科学本质教学的涵义

要回答科学本质教学的涵义,对科学本质的界定显得尤为必要。实际上,科学本质体现了西方哲学的本原性思维传统。从泰勒斯的“万物源于水”,柏拉图关于“两个世界”的划分,到康德提出“道德律”,这种对世界本原的追问从来没有停息过。正是在这种追问之下,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才逐渐深化,人的主体性才逐渐得以显现。而主体性的过度张扬,导致了本质主义的滥觞。以“本质主义”视角去审视科学,实际体现了一种确定性的追求,它试图把复杂的科学纯化,但是大家知道没有纯粹的科学,即使自认为最纯粹的科学里也掺杂着文化、历史、政治、伦理的成分,尽管人们不能把科学归结为这一概念。Ⅲ于是,英国科学社会学家贝尔纳指出科学“不能用定义来诠释”,“必须用广泛的阐明性的叙述作为唯一的表达方法”。

正是为了避免本质主义的狭隘,审视科学的多元化才成为一种可能,譬如“作为探究和思维的科学、作为态度与精神的科学、作为知识与能力的科学”。笔者试图从以下三个向度去体认科学本质:

(一)探究科学的原动力――对世界的惊奇

探究科学的本原性思考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那里,尽管那时的科学还内涵于哲学之中。但作为一种视角,对科学的探究冲动深藏于人类的潜意识中。在亚氏那里,科学被看成是好奇的结果,而与实践无关。最初的科学,作为探究的方式混同在其它认识方式之中。这种惊奇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面对奇妙的世界时的心声。因此,当反思科学的原动力时,我们应该把关注点聚集到普通人身上,而不是科学家的身上。因为越是遮蔽科学的原动力,异化科学的可能性越大。只有保留了对世界的惊奇,科学才会有不断创新的动力。

(二)科学理论――“外部的确认”和“内部的完备”

科学理论是人们认识外在世界的结晶。但是这些对外界的认识如何保证其“真”呢?即便作为一种“真”的陈述,也不可能做到对自然现象的复制,而只能努力接近自然。但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理性的表达形式(尽管过程中有非理性),它必须在陈述上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外部的确认,它要求经验证实(暂时没有证伪)作为依据;二是内部完备,它要求在逻辑上是严密的。

(三)科学事业――有限,复杂的社会事业

尽管现代科学以简单作为其追求,但是当它融入复杂的社会时,便带有了社会的色彩。以一种社会学的视角去审视科学,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便受到所在文化和利益的影响。从科学的选题、论证以及公开,它都受制于研究者的价值取向。尤其是现在,科学家的言论可以左右公众,甚至常常影响着政府的决策。然而,科学事业是有限的,尽管作用很大,它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对科学本质的探讨实则是一种本原性探讨,随着科学的不断演进,它的追问将永不停息。因此,科学本质教学自然需要渗透这种人文之思,以便更好的理解科学。作为一种科学人文教育,科学本质教学具有了如下的涵义:

首先,科学本质教学追求的是一种科学观的更新。山西师大的梁永平教授运用科学本质观的问卷调查了理科老师的科学本质观,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文化反思:“‘尊权’文化价值取向所形成的崇尚教师的权威使得科学教育处在传承真理的轨道上”,“‘功利主义’教育思想使得科学文化的传承发生了‘异化”’,“‘考试文化’对科学教育所形成的影响也是功利的”(梁永平,2005)。

其次,科学本质教学的开展将开拓科学人文资源的观照。对科学的理解,仅仅在科学内部很难完成,必须要借助其他学科的反观才得以实现。这里的科学人文资源主要包括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如我国“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网站便体现了这种努力。

再次,科学本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个体反思与群体“对话”,主动引导学生以一种存在论的视角去体察科学。传统的科

学课堂中,在本质主义科学观主导的语境下,“客观性”“真理性”“确定性”成为了基本话语。这种基本话语容易让学生采取机械性学习而非理解性学习。正是针对这种现状,反思与对话对于科学本质观的重建显得尤为必要。这里的反思意味着我们把科学从技术的牢笼中解放出来,然后在历史的进程中寻找科学的源头,而对话则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基于科学的不同理解所进行的观念碰撞的过程。

因此,科学本质教学体现了一种人文的关怀,试图在科学课堂内转变师生科学本质观的过程。它既是一种新的科学教学方式,更是一种科学教学哲学。

三、科学本质教学的价值

科学不是外在于人的知识体系,而是人在自然中不断探究自然的历程,于是科学本质教学不再是价值无涉的过程,而是一个通过探寻自然而创生意义的过程。

(一)科学本质教学是为了防止传统科学本质观对人的异化

长期以来,科学被当作真理的象征,登上了知识金字塔的顶端。它不仅重塑自身的地位,而且把科学自身的方法论强势地推向其他学科。科学这种无意识的发展如同一辆没人操控的高速行进的列车,它将驶向何方,何时停下,没有人能给出答案。正是这种无意识,使科学的发展遭遇到了危机。

这种科学霸权观表现到学校教育中,“科学”“科学方法”成为了学校教育的关键词,占据着课程表的重要位置,成为学校的主导知识形式。这样的“科学”不仅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而且变成所有学科合法性存在的基础。当人文科学与人文精神逐渐退却时,科学变成了技术,“座驾”成为了科学本质,人的生存家园便消弭在看似繁华的科学镜像中。这时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科学知识正在以飞快的速度攀升,另一方面满足人精神需求的人文知识却极度贫乏。

篇13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8―0168―03

一、传统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的错位与重新定位

《经济法学》是法学本科14门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它对培养法科学生的职业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大多数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却越来越脱离职业培养的要求。具体表现为:

1.经济法教学大纲定位不明确,教学内容与法律职业要求不太符合,专业针对性不强。教学大纲是经济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现在,大多数高校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大纲主要是关于知识点的讲授,而基本上没有关于职业能力培训的内容。

2.经济法教材缺乏训练学生职业能力的内容安排。传统的经济法教材倚重对形式上经济法理论的阐述,缺乏与经济法实践作经常性的衔接,从而陷入“填鸭式”教育的窠臼,在这种指导方针下,经济法学课程教学可能会出现学生只接受抽象的书本知识,却无法真正理解经济法的制度根基,捕捉不到蕴含在经济法律、法规背后经济法治精髓的结果。

3.课程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采取满堂灌、一言堂、填鸭式的形式。知识的传授往往是在讲台上完成的,学生仅略知其中的理论,缺乏司法实践和应用能力。这种完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课程,更为重要的是无法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这种教学形式使学生注重于书本知识的记忆,不可能对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有多少帮助。

4.课程教学内容过于注重专业理论知识和经济法律条规,忽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述的主要是围绕如何注释现有的法律条文,以及论述这门课程的体系和基本理论,津津乐道于经济法学知识的传授。对经济法学课程的改革研究大多数集中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缺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理论研究和保障机制的探索。

5.课程教学手段单一,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与欲望。传统经济法的教学手段是“一张嘴,一支粉笔”走天下,没有更新的教学手段来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唤起学生的求知求新欲望。

6.课程教学成绩考核方法侧重于经济法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不能全面检测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反映学生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传统的经济法考试大多采取闭卷考试或开卷考试,闭卷考试大多死记硬背,结果造成学生高分低能;忽视或轻视学生综合技能的训练和掌握的检验与考核,不利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可见,传统的经济法教学模式,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的培养。它不仅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为重要的是,不能有针对性地训练法律专业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而提高其职业能力,从而减弱了其职业适应能力,影响人生理想的实现。可见,对传统的经济法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迫在眉睫。随着大学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法学教育也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向,许多学者提出法学教育应定位于素质教育而不是职业化教育。笔者认为,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非根本对立,职业教育过程也就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把法学教育定位于素质教育,就会相对轻视学生职业能力的重点训练,就不太可能把法律实践教学居于核心地位,从而影响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难问题。法学教育应定位于以素质教育为终极目标、专业教育为主要目标的职业教育。经济法教学也应主要定位于培养法律本科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法学教育职业化。职业化的法学教育要求法科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具备必要的实务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对法律人才的客观需求。实现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就必须培养大批法律职业人才,实现司法队伍的职业化。而培养合格的法律职业人才,必须改革现行的教育模式,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法学教育的职业化。国家司法考试制度的推行,推动和加快了法学教育职业化改革进程。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也应该顺应法学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强化法律职业化培养与训练,把实现职业能力培养与提高作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根本方向。

二、经济法课程法律职业能力培养教学模式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当前我国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不仅要在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方面深化法科学生的职业素养,而且要使学生法律思维和法律操作能力方面有质的飞跃。这些目标主要有:

1.培养与提高法科学生的经济法治意识与经济法律信仰。法治意识是反映社会成员对法律的认识水平以及基于这种认知所形成的对法律的效用和功能的基本态度、信任和依赖程度。法律的功能发挥更来源于对法律的信仰。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公民对法律的信仰,公民对法律的信仰程度如何,体现着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文明、民主、进步的程度如何。对法律产生信仰,是法治社会形成的终极标志。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全体社会成员法律信仰的培植。作为法治社会重要主体的法律专业学生,其法治意识和法律信仰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和实现程度。经济法是调整和规范国家干预市场的主要法律形式,是保障国家依法管理与调节市场经济的规范体系。它是培养与提高法科学生经济法治意识和经济法律信仰的基本专业课程。在课程职业能力培养方面,经济法课程教学主要使学生形成国家干预经济权力法定、社会公共利益本位、弱势群体利益倾斜保护、实质公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法律意识;使学生形成通过经济法律来保护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权利、自主营业权利、公平分配权利、社会保障权利等法律信仰和法律意识。

2.培养与形成经济法律思维。众所周知,现代社会有一个法律职业群体,称为法律共同体或者法律人,包括法官、检察官、仲裁员、律师、法学教师、企业法律顾问等主体。这些法律人的共同点就在于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法律思维。法官裁判案件、律师案件和法学教授分析案件,采用的是同一个思维模式,即法律思维。法官、检察官、律师、仲裁员和法学教师在内的法律人在讨论社会问题时,整个思维过程是围绕合法不合法、法律有没有规定以及是怎样规定的来进行的,换言之,这个思维过程是紧扣着法律规范进行的。这就是法律

人的思维模式,法律思维的本质特征就在于规范性。经济法课程对于培养与训练法科学生经济法律思维作用很大。经济法律思维是法律思维在经济法领域中的实现,与国家与市场关系的处理活动紧密相关。经济法律思维主要包括国家干预市场法治化、市场竞争规范化、宏观调控规范化、社会保障运行规范化等法律思维方式。

3.培养与形成操作经济法律的能力。法律职业化训练的核心和关键主要在于法律学生法律操作能力的实践和养成。法律操作能力是法科学生胜任法律职业的基本要求,也是法律教育效果的基本检验标准。法律操作能力主要包括案件分析能力、法律文书写作能力、法庭与辩护表达能力、与当事人的沟通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养成既需要课堂内的训练,也离不开课堂外实践教学的针对性训练。经济法课程主要训练经济法律的操作能力,比如对于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案件、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件、产品质量纠纷案件、国有资产保护案件、财政支付案件、税收征纳案件、社会保障案件等的处理能力。这些经济法律案件操作上既有一般法律案件处理方法的运用,也具有经济法案件处理的特殊规律。比如反垄断案件的处理,不仅要依据《反垄断法》规范,同时还要考虑一国在某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政策,同样的案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处理结果可能截然有别。比如,美国长期以来对反垄断坚持严厉的政策取向,自19世纪末《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制定到20世纪60年代,严厉的反垄断立法使许多大企业,如贝尔电话电报公司、标准石油公司、美国铝公司等,都受到反垄断法的严厉制裁,甚至被勒令解散或解割;然而进入70年代以来,美国对反垄断的立场发生了从严厉转向宽容的戏剧性变化,这种变化从“格林奈尔公司案”和“通用电力公司案”可见一斑。

4.培养与形成拟定经济法律规范性文件的能力。法律职业者不仅仅在于操作法律,而且要求具备起草与拟定法律规范性文件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也是法律职业能力培养的内容之一,其要求通过法律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法律规范性文件的主要结构、拟定的基本程序、规范性文件条款设计的方法等技能。随着经济的纵深发展,国家利用经济法规范文件管理与干预市场的行为越来越多,为使法科学生适应职业发展的新要求,对其进行针对性训练就非常必要。经济法课程职业能力的训练也包括经济法律规范性文件的起草与拟制方面的技能,以适应社会经济规范化发展的需要。

三、经济法课程职业能力培养教学模式改革的实现路径

把经济法教学模式定位于职业能力培养是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弊端的有效途径。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应该围绕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目标,强化学生法律操作能力训练、加强实践教学,以增强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适应能力。具体来说,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应从以下方面去进行:

1.修订经济法学课程教学大纲,适当缩减理论讲授的时间,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在课堂教学方面,强化实践教学内容,在经济法大纲中规定理论讲授要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经济法治意识与法律思维为基本取向,注意联系实际法律问题和强化案例教学。在课程教学外,经济法教学大纲应规定相应的职业训练时间与环节,主要包括经济审判庭审观摩、专业辩论、企业调查、模拟审判等实践环节,并对实践教学环节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予以具体规定。

2.对现有教材创造性地加以改进。如在讲授经济法基础理论时,可紧扣经济法的“回应性”特性,密切联系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从经济法的视角进行分析与思考,借此教给与训练学生的经济法思维。比如讲授国家调控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功效与方法的时候,就可以结合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各国所采取的“救市”措施来分析。结合教学内容,编写经济法学案例教学参考资料和经济法历年司法考试试题汇编及模拟考试资料,强化学生的法律职业训练。

3.强化和组织好案例教学。案例教学通过给学生提供一种认识与解决法律问题的模拟临战的机会,使其法律职业的思维能力和技能得到充分的训练,是对传统法学教学的反思和批判的产物,也是目前公认的解决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方式。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课堂案例讨论、模拟法庭案例教学、观摩审判案例教学、电教化案例教学和探索问题案例教学等方式。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导演”角色,精心组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创造自由探讨气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达到训练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

4.革新经济法课程教学手段。引人多媒体技术,把对教学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演示一些录于焦点访谈、今日说法、新闻调查等电视节目的案例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经济法的多媒体案例教学改变了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现实了从“灌输者”向学习活动导演者的角色转换,教师通过多媒体组织和指导学习获取法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

5.改革经济法课程考试制度。传统的书面答卷形式的单一考核方式,只是单纯的检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很难测试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应改革学生经济法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推行理论考试与实践能力操作考试并重的考核方式,科学设计实践操作能力考试的内容和评价标准,使其实现规范化和制度化,以激励学生更加重视自身实践能力的训练。应实行笔试与口试、理论分析与实践操作结合的考试形式。对于笔试可通过期末测试、经济法律规范的起草、学期论文等形式进行;而口试与实践操作能力可以通过课堂提问,案例分析、立题辩论、法律文书制作、模拟审判等形式来完成。

[参考文献]

[1]李祖全.论经济法教学改革中职业技能、职业思维的培养[J].邵阳学院学报,2005,(1).

[2]张旭,黄少彬.经济法教学改革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2004,(1).

[3]甘功仁,李轩.法学教育的职业化与市场化[EB/OL].http://legalinfo.省略/raise/2007―01/29/content527317.htm.2007―01―29.

[4]许明月,候茜.经济全球化与反垄断立法[J].现代法学,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