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原型范畴理论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经典范畴理论还涉及到一个另范畴化的问题。经典范畴理论以二元互斥不容否定为基本点。二元互斥才是我们把握世界的理论基础。比如说,对于人来说,是女人就是女人,是男人就是男人,是女人就不是男人,是男人就不是女人,二元互斥。那么中性人呢?既不能把它分到男性范畴内,也不能把它分到女性范畴内,它应该自成一家,这就产生了另一个概念---另范畴化,它是范畴的重组。另范畴化与范畴化并不矛盾,另范畴化是因为需要而产生的。
自维特根斯坦之后人们对范畴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有了新的认识,逐步建立了原型范畴理论。原型范畴理论以体验哲学为依托,认为人们不可能完全客观地认识外部世界,范畴不是通过充分必要条件建立起来的,而是通过原型特征建立起来的,在范畴中存在着可以称作原型的最佳样本。而且,隶属于同一范畴的各成员之间不存在共享所有特征的现象,这些成员只具有家族相似性。所以,与经典范畴理论相悖,原型范畴理论认为构成同一范畴的特征不是二分的,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范畴内成员的地位不相等,有“核心”和“边缘”之分。那么,范畴中的这个原型是怎样确立的呢?根据家族相似性足以进行范畴化?什么程度的相似可以被划到一个范畴内部?原型范畴理论认为,原型是“一个范畴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或者几个成员”,“认知的参照点”。原型的确立只是以人们的认知心理为出发点,以经验、感觉、认知等因素作为重要标准。这样来看,问题就出来了。不同的人的心理是不一样的,对事物的认识是不同的。由此可见,原型范畴理论纳入了主观性因素,和排除主观性因素的经典范畴理论截然相反。亚里斯多德说:“范畴是抽象的容器”。 范畴是抽象的,范畴与原型处于不同的层次,在性质上是截然不同的:范畴指涉思维规律;原型适于识解方式。比如,说到鸟这个范畴,美国人想到的是知更鸟,中国人想到的是麻雀。那到底知更鸟还是麻雀是鸟的原型呢?难道说同一个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原型还不一样?再者,提起宠物这一范畴,每个人家里养的不可能都一样,我们从主观性出发给出的原型肯定不一样。可见,原型范畴理论中确立中心成员这一概念是游离不定的,深受不同文化,个人经验的影响,根本不科学,不能拿来当为分类的标准。只要属于同一范畴,成员地位就是相等的,无论它们之间有多大区别。像上文所说,不能说大象比老鼠更是动物,那狮子,老虎和大象相比呢,谁又更是动物?不仅如此,原型范畴理论也是自相矛盾的。它否认二元互斥,但是原型与非原型,边缘与非边缘也是二元互斥,所以它的理论并不统一。
“家族相似性”是认知语言学所依据的基础理论之一,是维特根斯坦对语言及范畴问题的全新阐释,催生了原型理论。范畴不是因为共同特性而是因为成员之间重叠交叉的相似性结合在一起的,范畴中的成员因其与原型的相似性而被认为是范畴的成员。可见,相似性的概念贯穿于所有的范畴化过程。这本身就是在否认范畴的边界,人们对范畴边界的判断是基于本身的心理现实性和直观感知而做出的。而心理现实性并不是心理真实性,直观感知也并不等于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如果抛弃对事物本质的研究那就不成其为科学。所以,人们对范畴边界认识的不统一并不等于范畴边界本身的模糊或不存在,就像人的认知能力不够时并不能说世界是不可认知的。根据“家族相似性”,相似性程度高的就可以纳入同一范畴,那么这个相似度怎么把握呢,相似度低到何种程度才把它划入同一范畴的边缘成员而不是范畴外?所谓的家族相似性其实只是外部特征,而外部特征是不可靠的,人类的遗传取决于基因而不是表象的相似性。如果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人在外形方面有相似之处,若以相似作为评判标准,岂不是可以纳入同一个家族?比如说明星的“撞脸”,娱乐圈中有很多刚出道的小明星因为和大明星外貌形气质相似被拿来比较,像“小范冰冰、小章子怡”等。我个人觉得房祖名和张默简直太像了,难道就因为相似说房祖名和张默是一家的?“各从其类”取决于万事万物的内在规定性,即本质。本质是一物之所以成为其自身的内在根据,是事物内在的、必然的、根本的属性,以相似来瓦解本质太荒谬了。
以上的论述表明了所谓的原型范畴理论的理论核心都是禁不起推敲的。原型范畴理论是对经典的曲解和亵渎。只有坚持经典范畴理论,通过对认知事物本质的把握,才能真正地“各从其类”。
参考文献:
篇2
范畴化的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的基础。认知心理学家Rosch提出的原型及基本层次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石之一。在翻译实践中,原型范畴理论在词汇、语法和语言结构的翻译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由于源语国家和译入语国家在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在翻译中也出现不少非原型表达。
二、原型范畴理论及其基本特点
原型范畴理论是针对传统的经典范畴理论提出的。根据经典范畴理论,范畴由充分必要条件决定:同一范畴内各成员地位相当;范畴边界是清晰的。20世纪50年代,语言哲学的奠基人维特根斯坦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原理。此后,Rosch首先创立了原型范畴理论,将其视为认知心理学的一项重要内容。Lakoff进一步发展了原型范畴理论,提出可用理想化认知模型来解释原型范畴。根据该理论,人们不可能完全认识外部世界,隶属于同一范畴的各成员之间并不存在共同特征,只具有家族相似性,特征不是二分的,范畴边界是模糊的,范畴内的成员地位不相等。Langacker认为“原型是指范畴内最好、最典型的成员”。同一范畴内的成员典型程度各不相同,有一个或一些成员具有更多的共同属性,它(们)处于中心地位,而其他一些成员不是该范畴的典型代表,处于边缘地区。
原型范畴理论有以下特点:范畴成员的隶属存在等级性,同一范畴内,各成员的地位并不相等;同一范畴存在家族相似性,或其语义结构采取的是成束的并且是意义相重叠的形式;范畴的界限是不确定、模糊的,范畴具有开放性,这反映了人类具有一定的能动性。
三、原型范畴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在英汉翻译实践中,我们需注意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范畴词方面的区别和空缺。这些空缺可能是由两民族对范畴的认知方式、概括层次、构词功能的差异所致,如英语的hair可指汉语的“头发”或“毛”,brother可指汉语的“哥哥”或“弟弟”等。也可能是语言构词方式的差异影响了对范畴的认识。汉语构词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修饰语+中心概念词”,被称为“定中构词法”,这里的“中心概念词”常用基本层次词来担当,可直接运用它们来构词,这是一种常见又经济的手段,同时也使得汉语词具有直接表明生物或事体范畴属性的功能。如:
[1]猫——花猫——狸花猫
[2]树——桃树——蟠桃树
汉语名词中表示范畴的基本层次词:树、花、草、鱼以及馆、室、场等,都可在其前加上表示“种差”的字词来构成大量汉语词。英语的tree表示汉语的“树”,fish表示“鱼”,可用其来构词的方式存在较大差异见表1。
英语构词常注重词的词类属性,词本身就可显示词性。英语中大部分单词的后缀就表示这种词类语法范畴,如名词常用诸如-tion、-sion、-ship、-ity、-ness等后缀结尾;大多数形容词用-ous、-ive、-ary、-able、-al、-ful、-ish等结尾;很多副词以-ly结尾;一些动词以-en、-fy、-ize、-ate等结尾。
因此,在翻译实践中,我们在寻找源语和译入语的对等词时,除了查阅词典等参考工具,也需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等方面的不同范畴有所了解。在英译汉时避免观词生义,生搬硬套;在汉译英时注意词性的变化和配合。这样,才能避免在译文中出现啼笑皆非的错漏。
四、翻译实践中的非原型表达
在很多语言中,一般降调表示确定含义,升调表示不确定或疑问,这是其原型用法。但也有例外,如反诘句虽用升调,但并不表示疑问:
[10] Is it all likely that he’s really sick? (肯定其相反命题:他其实没病。)
英语的beware不是一个典型动词,它表示“谨防、小心”,但它在句法上仅具有动词的部分特征,可说:
[11] Beware of the dog!
I will beware.
但一般不说:
[12] He bewares of the dog.
也没有bewaring或bewared的形式。
英语中大部分被动句和主动句可以对应转换,这是其原型属性,但也有边缘成分。如:He was born in 1979(他生于1979年)。因此,在翻译英汉主动句和被动句时,要注意按译入语的习惯用法灵活转换。
参考文献:
[1]Ungerer F.&Schmid H.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2]Taylor.J.R.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89.
篇3
原型范畴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Eleanor Rosch建立的。这一理论后来被广泛地应用于语言学的各个领域,如词汇的分析和学习方面。因此,当代对原型范畴理论的关注越来越多。
一、原型范畴理论的形成
传统的范畴理论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以唯理主义为理论依据,以二元划分为根据,认为范畴是由必要和充分的条件联合定义的,范畴有明显的界限,范畴所有的成员具有同等的地位。这一理论在Ludwig Wittgenstein提出新观点之前的2000多年里一直占统治地位。随着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范畴理论受到新的语言学理论的挑战。20世纪50年代,Ludwig Wittgenstein通过对game的研究,论述了范畴边界的不确定性、中心与边缘的区别以及隶属度,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理论(Family Resemblance)。近几十年来,家族相似性在西方语言学界得到广泛重视,在许多语言学著作中都能看到它的影子。Rosch及其合作者在20世纪70年代又发展了家族相似性理论, 建立了“原型(prototype)理论”,即同一概念范畴中的成员不需要有共享的必要条件基本范畴,但需要有一个能反映本范畴基本特征的典型成员作为原型,与该原型接近的称为典型成员,缺少原型特征的称为非典型成员。例如:在“鸟”的范畴内,“知更鸟”常被视为典型成员,而“企鹅”、“鸵鸟”等则为非典型成员。原型范畴理论最有价值的贡献就在于它把注意力集中在内部结构上,提出了范畴具有“核心”和“边缘”即“典型”和“非典型”这个事实上。范畴的典型成员通常具有认知上的“突显性”。它们最容易被储存和提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它们也最接近人们的期待和预料。因此,在我们开始习得一门语言时,一个范畴的典型成员是最容易﹑最早被习得的。
二、原型范畴理论的特点
1)原型范畴显示出范畴成员的隶属存在等级性,在一个范畴中,不是每个成员的资格都是相等的。Rosch(1978:36)谈到,通过原型范畴理论,我们普遍认为范畴成员中最明显的例子是根据人们对范畴成员的有效判断来定义的……我们能够判断一个例子的典型与否,并且在没有界限的情况下,根据典型例子来处理问题。
2)原型典型范畴存在着一种家族相似结构,或者更普遍的认为,它们的语义结构采取的是成束的并且是意义相重叠的形式。Ludwig Wittgenstein认为:建立语义范畴的基础是相似性而不是共同性。“Spiel”(游戏)的语义范畴中的每一个成员之间总有相似之处,但两个成员之间的相似之处不一定为第三个成员所拥有;而且,随着列出并被比较的成员的增多,各个成员之间共同拥有的相似之处亦愈来愈少,直到最后找不到这个语义范畴的所有成员所共同拥有的一个相似之处,这样的相似性就像一个家族成员之间的特征相似关系。
3)原型理论范畴的界限是模糊的。Rosch(1981)认为,对范畴研究的新趋势表明范畴的界限未必是确定的。
4)没有任何标准化(必要的和充分的)属性可以定义原型范畴。Coleman and Kay(1981)指出:我们认为许多词并不把一些必要的和充分的条件作为它们的含义,而一个物或一件事应该满足了这些条件才具备成为这个词所标明的范畴中成员的资格,更确切地说,是我们称为原型的心理学研究上的物体或过程[2]。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范畴化过程的进行,大脑对信息的有效分类和组织,人类对语言的习得,以及语言自身词汇的构成和发展等等都离不开原型理论和“基本层次范畴”的应用。基本层次的形成是人与客观外界直接互动的结果, 必须依赖于人类最基本的感知能力,如:完形感知、意象、动觉功能等。基本层次范畴形成了基本层次词和原型意义,它们可用来指范畴中的原型样本。基本层次词出现较早,较为常用,是生活中的基本词语,也是儿童习得时掌握得最早的词语基本范畴,形式简短,多呈中性。有研究证明在4-5岁儿童掌握的词汇中有80 %属基本层次词。因此,基本范畴层次是人们认识事物、理解世界的最直接、最基本的出发点,是进行范畴化的最有力工具。
三、原型范畴理论与英汉构词
原型范畴理论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学习一门语言及其词汇表达都离不开原型范畴理论的应用,它在英汉语构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Berlin在1978年将生物中用语言表达的类别大致简化分为三个层次:
①最高的生命层(life-form level),如英语单词tree、grass、fish、bird、animal等;②最重要的中间层是类层,如英语中表示“tree”的种类层有pine、oak、edar、maple等;③最低层通常为具体层,英语中表示个层次的词语常由“修饰语+种类层次词”构成的合词。如表示同种类“oak”的具体词有tan oak、blue oak等。
本文拟将最高的生命层视为一个“范畴”(范畴语),中间的种类层为基本层次(基本层次语),最低的具体层相当于一个范畴的非中心成分。这样,“tree”和“树”可视为表示一个范畴的术语。该范畴中的基本层次可为“pine”和“松树”,它们都大致具有上述基本层次范畴的特征,是范畴中的原型样本,是语言中的基本词汇,形式简短。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象似性现象:较为简单的词汇形式对应于更为突显的事物。表达下位层次的词语常用复合词,如英语中的Pon-derosa pine、Northern Ponderosa pine。
由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要包含一定的主观因素,因此不同民族之间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差异,因而对范畴的划分、基本层次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会随时间、地域、民族而发生变化 (Ungerer&Schmid,1996 :43–45) 。英汉两语言的基本词汇大致相同,但也有差异,许多学者对范畴语或基本层次语的空缺都有较为详尽的论述,此处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这些空缺可能是由于两民族对范畴或基本层次范畴的认知方式、概括层次、社会背景、构词功能的差异所致,如rice可指“水稻”、“大米”或“米饭”;“星”可指“star”或“planet”等。也可能是由于语言中构词方式的差异而影响到了对范畴的认识。下文主要简述英汉两语言运用范畴理论的构词方式。
汉语构词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修饰语+中心概念”,可称为“定中构词法”,这里的“中心概念”,就相当于上述的“范畴语”或“基本层次语”,汉语可直接运用它来构词,这是一种十分常见而又经济的手段,同时也使得汉语中的词具有直接表明其生物或事物范畴属性的功能。根据Berlin的三层次分类法,汉语的定中构词法可出现在从范畴层到基本层上,或从基本层到具体层上,如:“树-桃树-蟠桃树”等;也可从最高的范畴层直接到最低的具体层上基本范畴,如“菩提树”则是直接用范畴语构成的具体词,因此这种构词法可出现在几个层次上。
汉民族对“定中构词法”中的“定”有很多识别类型,诸如:形状、颜色、产地、功能、材料、性质、主要特征、方式、目的等等,这与Berlin所说的具体词中修饰语的类别相似。这种定中构词法,采用了逻辑定义中的“属加种差”的形式,用“属”来体现范畴或基本层次概念,用下义物的某一特征来表示“种差”,这种构词法可充分揭示出词语的内部逻辑。这又是一种象似性现象,语言中采用这种“定中法”所构成的词,反映出了现实中的子母分类结构。Berlin主要从动植物角度来分类,其实从构词角度来说,他所说的最高层也可包括无生命的范畴。因此,汉语构词时更注重生物、事物、行为、现象等在意念上的范畴属性,其象似性程度要高于英语,如汉语名词中表示范畴的字:树、花、草、木、鸡、鱼、牛、羊, 以及馆、室、场、所、酒、笔等等,都可在其前加上各种表示“种差”的字词来构成大量汉语词。若将汉语中的这些词语都列出来,再找出英语的对等词,就会发现两语言运用范畴语进行构词的方式相差甚远。
英汉两语言这种定中构词法的差异不仅存在于名词之中,动词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如:“哭”与“笑”这一“国际语言”,表示各种喜怒哀乐的复杂心情,在中国人眼里,不管怎么“哭”,都是一类的动作,或者如何“笑”,也同属一种行为,它们可划归在一个范畴之中,若要表示不同的哭法或笑法,在其前只须加上表示区别特征的“种差”即可;而英语中在“哭”和“笑”这两个范畴中,不同的哭笑,要用不同的具体词来表达,一般是一词一“哭”或一词一“笑”:
哭cry恸哭 wail
大哭bawl放声大哭 burst into tears
嚎哭 howl ,yowl低声哭 mewl
号哭 howl ,yowl抽噎地哭 pule, sniffle
欢笑laugh微笑 smile, beam
暗笑snicker憨笑 simper
耻笑flout偷笑 smirk
感情丰富而又淋漓尽致的各种哭与笑,在汉语中往往都离不开表示“哭”和“笑”的范畴语,而英语中则有很多具体的“哭、笑”单词基本范畴,它们在构词功能上存在较大差异,似乎:“笑”不全等于laugh,“哭”不全等于cry。
英语构词时有一个独特的方式,注重词的词类范畴属性,如表示某概念的词具有名词、动词还是形容词等性质,多用后缀表示词性,在构词中更多地使用了“词类范畴法”,但汉语缺乏这类表示词性范畴的标记。
从上面的英汉构词方式可见,汉语更注重词语的意念范畴,构词时多用定中构词法,用范畴语或基本层次语来作义类标记,突出表示其“义类范畴”,这就使得汉语中的词具有明显的义类范畴标记,但缺乏像英语那样表示词性范畴的词缀形式。英语的定中构词现象虽不及汉语范围广、频率高,但更注重突出词的词性范畴,广泛使用后缀表示词性,这是英汉两语言构词的主要区别之一,也是由于对不同范畴概念在构词功能上的认识差异所致。
参考文献
[1]王寅.英汉语言区别特征研究[M].北京: 新华出版社, 1994,66~88.
[2]解静莉.原型范畴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学研究,2006(3),8~9.
[3]郑银芳.谈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J].中国成人教育, 2007,10.
[4]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重庆出版社, 2005.
[5]汪榕培.英语词汇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赵艳芳编著.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59~61.
[7]Berlin, B.&Kay, P. Basic Color Terms: Their Universality &Evolution[M]. Berkeley: Universityof California Press, 1969.
[8]Rosch, E. & Mervis, C.B. Family resemblances: Studiesintheinternal structure of categories[J]. Cognitive Psychology , 1975.
篇4
一词多义作为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是影响词汇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指一个词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而且诸义项之间有密切相关的联系。这一术语是在19世纪60年代,首先由语义学创始人布雷尔提出的,此后,语言学家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多层面的研究。一词多义现象是语言经济性、灵活性和创造力的一种体现,符合人类认知的规律性。英语中绝大部分词汇都是多义词,这常常给英语学习者带来不少困难,所以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分析英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并探讨其对英语一词多义教学的启示。
二、原型范畴理论概述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观点,是由经典理论发展来的。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Wittgenstein强烈批判了经典理论,以game范畴为例,提出“家族相似性”概念。他指出game范畴的每一个成员与另一个成员都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但是每一相似之处并不一定为其他成员所共有,所有成员都是由家族相似性联系起来的。Wittgenstein通过对游戏这个例子的研究,论证范畴边界的模糊性,引起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在此之后,美国人类学家Berlin和Kay对颜色范畴进行了研究,从此开始对原型理论的研究。他们发现不同的语言中都有基本颜色,人们以这些具有代表性的颜色作为参照点,对颜色进行划分,这些颜色的参照点就是焦点色。同时,美国心理学家Rosch将对焦点色的研究扩展至其他范畴,如鸟、水果、交通工具、蔬菜等,并总结其他学者对范畴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发展原型范畴理论。原型是范畴中最具代表性、最典型的成员,其他成员具有不同程度的代表性。对范畴的认知,就是以原型为参照点,其边界通过范畴中成员的典型程度不断向外延伸,从而形成边界难以确定的更大的范畴。
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各成员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这种不同程度的相似性使它们归入同一范畴。原型范畴有以下特点:(1)决定范畴内涵的属性及数目是不确定的,相对于人的认知,需要有所变化;(2)特征有中心的、重要的属性和边缘的、非重要性的属性之分,中心属性有更大的区别性,其边缘属性与邻近范畴属性相叉;(3)范畴成员之间具有互相重叠的属性组合,即所有成员享有部分共同属性,形成家族相似性;(4)成员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具有更多的共同属性的成员是中心成员(赵艳芳,2001)。原型范畴在边缘上是模糊的、开放的。认知语言学认为,范畴边界的开放性和模糊性,使新成员比较容易进入该范畴,成为边缘成员,而不必从根本上改变整个范畴的结构。
三、原型范畴理论对一词多义的解读
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词汇意义就是一个原型范畴,每个单词都有基本义和引申义。所以,根据原型范畴理论,多义范畴就是一个以原型意义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展的范畴,义项具有典型和边缘之分,多个义项之间具有家族相似性。原型义项即词的本义,被认为是语义范畴最具代表性的义项,往往是首先被认知的,其他义项通过隐喻、转喻等延伸出来,并向外扩展形成一条或多条意义链。大量的研究表明,原型范畴理论在处理一词多义性方面已经显示出十分强大的解释力。Taylor以climb为例,用意义链代替家族相似性,解释多义词各项之间的联系,即意义A与B有关,意义B与C有关,意义C进一步衍生出D,等等。
在语义延伸过程中,除了这种链锁型方式外,还有辐射型方式,即以原型意义为中心,围绕它派生出其他许多意义,这些义项与原型义项有直接必然的关系,但又互相独立,即综合型方式。如head的基本意义为“头,头部”,在延伸的过程中,围绕这一原型义项,逐步产生多个边缘义项,如头脑、首脑、主管、源头,等等。王寅(2001)提出在词义发生变化时,可能会两种方式兼而有之,从基本义项开始,链锁型和辐射型交替出现,如board的本意是“一块薄木板”,在此基础上辐射出“桌子”、“船边甲板”、“布告牌”等多个义项,而后又通过链锁方式,从“船边甲板”衍生出“上船”、“上车、上飞机”等义项。
不管是链锁型、辐射型还是综合型方式,词汇的多义化过程通常都是人类利用隐喻和转喻思维进行认知的过程。隐喻和转喻都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概念,不仅是修辞手段,而且构建了我们的思想态度和行为,使人类可以随意地进行思考和交流。当今时代,新的概念层出不穷,人们一般是将新概念与已知概念相联系,找到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来表达新概念。这种创造喻和转喻思维发展了语义范畴,也为一词多义现象从认知层面找到了合理的解释,所以说一词多义体现了人类认知的经济原则和概括原则。总之,在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一词多义是人类认知范畴化的结果,是人类隐喻和转喻思维的产物。同时,原型范畴的边界模糊性和成员等级性,对语言中的一词多义现象也有一定的解释力。
四、原型范畴理论对一词多义教学的启示
尽管有学者提出原型范畴理论存在不足之处,但是不可否认,它对一次多义教学有指导意义。在传统的词汇教学中,教师往往对一词多义不够重视,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片面孤立地解释多义词在某种语境下的含义,忽视了各义项之间的联系,通常导致学生只是片面地理解多义词的范畴。二是脱离语境,把多义词所有的含义简单地罗列出来,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也不强调原型义项的核心地位,这往往导致学生抓不住重点,无疑额外增加了学生的记忆负担。但是英语中多义词占很大比例,特别是一些核心实义词,义项比较丰富,寻找词义演变的内在规律和词义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繁多的词义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前人对一词多义的研究、前文的理论介绍及对一词多义的解读,下面总结一下原型范畴理论对一词多义教学的启示。
(一)重视多义词的原型义项。
根据原型范畴理论我们得知,在多义词的词义范畴中,有一个意义处于中心位置,即原型义项,其他义项都是在原型义项的基础上通过不同方式辐射或衍生而来的(谢志辉,2011)。从人类认知规律角度我们知道,原型是最容易被习得和接受的,它对非原型义项的习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讲解一词多义时,应首先确立原型意义并重点讲解,让学生深刻了解多义词的核心,进而帮助理解和记忆其他义项。
(二)以原型义项为中心,重视原型义项与其他义项之间的联系。
由上文可知,原型义项是多义词的核心,其他义项都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或辐射出来的,从而形成词义的辐射范畴,各义项之间具有家族相似性。所以在讲解一个词的多项义项时,应该从原型义项出发,以原型义项为中心,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多义词不同义项的产生过程,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只有帮助学生理解各义项之间的联系,理解词汇意义延伸和变化的内在机制,对多义范畴有全面整体的理解,才能减轻记忆多义词的负担,提高效率并正确使用多义词。
(三)重视隐喻和转喻意识的培养。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类认知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类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隐喻将原本不是同一范畴的东西归并到同一类别中,由相似性引发联想,产生了更加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任俊莲,2013)。以blood为例,其基本义是“血”、“血液”,基于隐喻认知,衍生出了其他义项,如血统,家世;伤亡;暴力等。在人类认识与思维过程中,除了隐喻之外,转喻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转喻的本质是概念性的,是基于同一范畴中不同事物之间的邻近性,用一个概念实体来识别另一个概念实体,在同一认知域内,用易感知、易理解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中的其他部分(任俊莲,2013)。既然一词多义是人类认知范畴化的结果,是人类隐喻和转喻思维的产物,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隐喻和转喻意识,提高隐喻和转喻能力,这对于学习英语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四)重视多义词的动态变化。
词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变化。有的词义会消失,有的词义则会兴起;有的词义范畴会缩小,有的则会扩大;有的原型义项会淡化成边缘义项,有的边缘义项则会发展成原型义项。在教学中,要分清原型义项和边缘义项,而不是只依赖词典。词典中的词义是静态的,是词的语境意义固化的结果,不能反映各义项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必须以动态发展的思维对待词义的变化,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语境确定词义,而不是生搬硬套。
五、结语
一词多义是普遍的语言现象。种种研究表明,认知语言学理论下的原型范畴理论为一词多义提供了充分的理据。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首先重点讲解原型义项,以原型义项为中心,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寻找原型义项和各义项之间的联系与家族相似性;务必重视隐喻和转喻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对词汇发展的动因和机制有一定的认识;注意多义词义项的变化,切勿机械记忆一词多义词汇。通过这些方式,改变传统的英语一词多义教学方式和机械的学习方式,提高词汇的习得效率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参考文献:
[1]Rosch,E.Natural Categories[J].Cognitive Psychology,1973(4).
[2]Taylor,J.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Oxford University,2001.
[3]刘晓璇,宫金玲.原型范畴理论下的英语多义词词汇教学[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2).
[4]梁晓波,李勇忠.原型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6(4).
[5]卢丽萍.原型范畴理论下的一词多义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6).
[6]秦晓菲,李瑛.原型范畴理论与一词多义词汇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1).
[7]宋欣雄,李楚梅.原型理论对多义词教学的启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
[8]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篇5
一词多义现象一直以来都受到众多语言学家的关注,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之一。起初,词只有一个意义,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一个词就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从而产生了一词多义现象。一词多义现象是一个词语有多种具有相互联系的意义的语言现象(赵艳芳,2001:36)。一词多义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是人类对社会不断认知发展的结果,体现了人类认知发展的过程。而且,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表明,一词多义现象与许多语言学的理论是相关联的,可以用这些理论分析和诠释。认知词汇语义学将原型理论和范畴理论的主要观点用于词汇的一次多义的分析发现,一词多义现象是原型范畴理论的一种延伸,原型范畴理论对于一词多义现象的形成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敖世翠,2006)。根据原型范畴理论,在多义词的众多义项中,有典型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而且这些义项之间或多或少体现出一定的家族相似性,它们之间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本文主要从原型范畴理论这个角度对英语一词多义现象进行认知解析,从而对多义词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启示,由此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多义词的丰富含义。
2.原型范畴理论
从亚里士多德到维特根斯坦之前的两千多年是传统经典范畴理论(又叫Logical View of Categorization,范畴化的逻辑观)时期(Ungerer & Schmid,1996:22)。经典范畴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假设:(1)范畴是由一组客观充分必要特征联合定义的;(2)范畴特征是二元的;(3)范畴有明确的界限;(4)一个范畴里所有成员地位相等。经典理论在二十世纪的语言学研究中起着主流作用,在音位学、句法学中的形式主义、语义分析特征等方法就是建立在亚氏假设之上的(王寅,2007:99)。但当运用经典理论解释更多的现象,特别是自然范畴、社会现象时就显得无能为力。因为大部分范畴不具有二分性,而是建立在原型之上的。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Labov、Lakoff等人对一些最基本概念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在范畴化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原型”(Prototype),从而建立了原型范畴理论。Rosch把具有家族相似性的自然范畴称为原型范畴。范畴是以原型为中心而构建起来的,其他事物能否成为某个范畴的成员则以它们是否与原型有相似性为标准,即范畴是原型成员为中心通过家族相似性原则不断向外扩展和延伸的。原型范畴理论是在批判继承经典范畴理论的基础上以家族相似性范畴观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但是原型范畴理论与经典的范畴观有着本质的区别:(1)范畴成员是以家族相似性为基础建构起来的,范畴内的成员并非都完全满足所有的必要充分条件。(2)范畴内的成员地位并不相等,有原型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范畴原型成员占显著地位,最容易被存储和提取。(3)范畴成员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可见,原型范畴理论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原型范畴观,更加符合人们的认知实际,是认知语言学里的重要理论。
3.一词多义与原型范畴理论
根据认知语言学,词义属于语义范畴。随着词范畴的不断扩大,其词义也将不断发展变化。语义范畴也是原型范畴,在一词多义的平面上,一个词构成一个词义范畴,范畴内成员具有中心的、典型的义项和边缘义项之分。其中心义项被认为是语义范畴最具代表性的义项,往往是人们首先认知的,也是语言符号里最早获得的义项,是原型意义。由于客观事物错综复杂而又不断发展变化,语言中表达客观事物的词汇相对有限,远远不能满足表达客观事物的需要。又不可能不限制地创造新词,所有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和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化,就必不可少地要用原有的一些基本范畴词表达与之相关的一些其他事物。于是,这些词就在原型义项的基础上产生其他义项,其子范畴以家族相似性的方式向外扩展,以辐射型或连锁型模式构成意义链和意义网络。在此语言范畴内,原型义项是具有最多家族共性的成员最能代表该词的语义范畴。因此,有关语义范畴的原型义项和边缘义项之分、家族相似性、语义范畴的开放性,为我们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存在提供新的视角。下面以单词“head”为例用原型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认知视角下的诠释。“head”的最初意义为“身体的前端部分”(top part of the body),也就是“头部”;围绕这个中心意义扩展为“事物的顶端”,如“the head of an arrow”;逐渐扩展为“首脑,首长或是一个组织机构的领头人”,如“the head of college,the head of a delegation”;后来扩展为“重点,要点”,如“the head of a discussion,the head of a passage”;还演化成为“才智,智力,或有才能的人”,如“use your head,the company needs several heads”等。在“head”的这一系列义项中,第一义项“身体的前端部分”(top part of the body)是其最基本最主要的义项,它包括了“head”一词的具体和典型性特征,与Rosch(1978)的研究相符(李瑛、文旭,2006)。所以该义项为“head”一词的原型成员,之后演变出的其他义项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扩展开的,我们称之为边缘义项。但是在“head”的所有义项构成的语义范畴中,原型成员“头部”具有该语义范畴最大的共性。其他义项与这一原型义项之间有一定的共同点,呈现出家族相似性。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多义词“head”的各义项之间很好地体现出了原型范畴理论的基本特征。
4.一词多义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发
一词多义现象是词汇教学的难点已经成为英语教师们的共识。对于多义词的众多义项,教师应该如何教授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是多义词教学中的一大问题。通过以上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的原型理论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作为认知范畴化的结果,英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应该具有一定的理据性,而原型范畴理论为其提供了充分的理据性证明。因此,在多义词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重点地介绍原型义项,让学生有意识地寻找家族相似性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多义词的丰富含义,从而深刻地理解。
5.结语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新的诠释。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一词多义现象是原型范畴理论的一种延伸。原型范畴理论更好地解释了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联系,对于一词多义现象的形成具有比较强的解释力,从而为多义词的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Ungerer,F.,Schmid,H.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London:Longman,1996.
[2]敖世翠.原型范畴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解释[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篇6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都与“范畴”紧密相关,概念对应于范畴没意义是概念化的过程和结果,因此范畴研究就必然是认知语言学的基础内容或主要内容之一。”(王寅,认知语言学:88:2006,)
在日常会话中,经常会使用与颜色有关的词汇,汉语中有七种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对应的英文表达:red,orange,yellow,green,blue,blue,purple,不难发现,在汉语与英语的对应表达的词汇中,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但也在存在表达重叠的关系,如“青”和“蓝”对应于“blue”:为此颜色的划分在不同语言当中是否存在差异,不同语言在对于颜色的划分是否相同,在类似汉语中所表述的“红色”是否对应于英语当中的“red”,二者之间是否存在轻微的偏差,因为我们知道“红”只是一个颜色中的代表词汇,在它的概念定义中还包含“深红,淡红,粉红,嫣红”等,这些概念是否可以与英文中同一个词,即“red”相对等。这些困惑在早已存在,在Berlin和Kay的研究中得到了解答,二者在1969年研究了98种语言的颜色词后得出了两个著名的概念:焦点色和基本颜色的蕴含等级,并得出了四点结论:
(1)颜色词不管在什么语言里,其所指颜色焦点区是相似的,即焦点色是相似的;颜色词首先是指该颜色的焦点区;颜色词所指的焦点区不受其他颜色词的数量所制约。
(2)颜色词的边界是模糊的,而且边界区域的差异也较大。
(3)语言系统中所有颜色词的地位是不相等的,有中心和边缘之分。
(4)有十一个基本颜色词,同时各语言从基本颜色词库中选用自己的颜色词时不时任意所为,而是遵循着一个蕴含层级顺序。
(王寅,认知语言学:105:2006)。
如此看来,之前提到的汉语中“红色”和英语中的“red”则应被称之为焦点色,而且只能说这两种不同语言中的焦点色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非完全对应的概念,而类似于“红色”概念中所包含的“粉红”,“深红”一类,则可以认为是焦点色下的边缘性词汇。通过对颜色概念的划分可以看出,词汇表达概念的时候具有层级性,具有一定的倾向性,也就是说我们在表达自己所表达的思想的时候,最先映射到得是概念领域的中心概念,而一些边缘性概念的提出,可以被人们所接受,但是会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幽默话语中经常会使用到得就是词类概念范畴的划分的差异以此来达到一种幽默的效果,比如我们在小品中会听到类似如下的对白:
“咱两结婚时那是穷的,家里啥玩意没有。“
“竞扯。咱两结婚时我家还有家用电器呢。”
“啥家用电器呢?”
“手电筒呗。”
(全场欢笑)
从上面这一下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话语之间不存在任何幽默字眼,而起到幽默效果的在于发话人对家用电器范畴的划分,当然这个划分是完全正确的,手电筒按常理来说确实应该属于家用电器,只不过用焦点色这一概念来推理的话,发话人提到的“手电筒”应该是属于家用电器这一个概念范畴中的边缘概念,我们一般常会联想到得家用电器都是电视,电冰箱这些大件物品,很少有人会联想到手电筒,也正因如此才起到了一种幽默的效果。
二、理论的不足
目前对于这一理论的质疑主要分为下述两个方面:
①研究对象过于单一。首先需要提出的是,在所有利用原型范畴理论对语义进行的研究中,语料的收集全都是采取的单一的形式,即就某一单个原型范畴进行研究,如bird。cups,colours,但是我们生活当中存在的词类不仅这一种,比如反义词中包含的层级反义,互补反义和反向反义,这些词类的划分如果利用原型范畴理论对其进行划分,存在一定的研究论难。
②俞建梁和黄和斌在就提出了汉语中的反训词现象。如,“扰”训乱而又训驯;“乱”训紊而又训治;“徂”训往而又训存;“敛”训欲而又为与;“乞”“丐”训求而又为与。此皆一字两训,义相反而实相凶者。这类词的出现无疑与之前学者们所研究的语料大不相同,因为在这类词当中谁是原型谁是范畴很难划分。桂诗春也曾指出“有些复杂的词义关系,就很难说出谁是原型……由此看来,典型理论还有待我们去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桂诗春1991:36)。
篇7
双及物构式
根据Goldberg提出的构式语法理论,她主要分析了动词一论元构式,认为基于动词的三种构式主要有:致使一移动构式(cause-motion)、致使一接受构式(cause-receive)和致使一结果构式(cause-result)。Goldberg认为构式本身具有意义,并且像词汇一样。也可能是多义的,其多个意义中,非中心成员在中心成员的基础上延伸出来,形成意义网络,因此构式的语义也具有从典型到非典型、从中心意义到边缘意义的变化,即构式也是一个原型范畴,
其中,双及物构式SV0102的中心意义为X Causes Y to Receive Z。即施事通过某种行为动作使客体向接受者成功传递之意。根据Goldberg的分析,该构式的原型意义应为:s是意愿性施事者;01是有生命体,且为意愿性受益者;02为具体事物;01应当领属02。如:She gavemeabook,为此类构式的原型用法。她“给”这一行为让我得到了“一本书”。表示给予行为类动词如:give,pass,hand,等可表达这一中心意义。但该构式也生成了许多其他非中心用法。如下文所示。
p及物构式的多义性
能进入双及物构式的动词有很多,自然也会引起双及物构式语义的变化,但是这些延伸的语义均可由原型范畴理论进行理解和解读,它们大都是从双及物构式“成功转移”这一中心义基础上通过隐喻、转喻等手段延伸而来。本文将“成功转移”引申而来的动作分为四类:
意图转移。第一类为创造类动词,如bake,make,build,cook,等,他们构成的双宾语构式并不一定表示客体成功传递到潜在的接受者。它们暗含意欲转移而不是真实转移:如ulV baked Tom a cake,,并未明确表示Tom得到了蛋糕。而只是表示ulV烤了一块蛋糕并打算送给丁om。第二类动词只是表示施事者有意图地使接受者接受受事。但是接受者并不一定会接受,这就是允许类动词如permit,allow等。如He allows us enough time,第三类进入双宾语构式的动词表示所示行为实现的条件暗示施事者使接受者接受受事,即接受者是否成功收到受事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He promised his little girlsome candies if she carl get high scores1n the exam,。“promise”侧重的是可能将实现的承诺,类似的含有行为实现条件的给于类动词还有guarantee。owe等。第四类动词表示施事者通过行为使接受者在将来某个时间点来接受受事。如:Theoldman bequeathed au his money to hischildren。表示在此刻施事者并未把客体传递给接受者,而是在将来的某一时间才使接受者接收。类似的动词还有leave,grant等。
隐喻转移。根据Goldberg的分析,在双宾语构式中句子的主语意愿性施事者。但我们经常会看到类似这样的用法:如
Happlness gave me a lot Ofinsplratlon,
The noise gave George a headache,
The sauce gave the dish someflavour.
篇8
2.1加强基本范畴词汇的教学。范畴可分为三个主要层次:上位层次(如furniture)、基本层次(如chair)和下位层次(如armchair)。基本层次范畴是人们认识事物最基本、最直接的出发点,向上可概括出更抽象的上义层次范畴,向下可切分出更具体的下义层次范畴。人类的大部分知识是在基本层次上组织起来的,很多思维是在基本层次上展开的。在基本层次范畴上形成了基本层次词汇,它们处于词汇范畴的中心地位,构成了整个词汇系统的原型词汇系统。这些词汇是常用词,使用频率高,构词能力强,在日常言语交际和儿童语言习得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英语词汇教学应遵循人类的最初认知规律,以基本范畴词汇为教学重点,适当兼顾上位词汇和下位词汇。如教学“tree”的基本层次词“palm”时,可介绍“tree”的其他基本层次词“pear,peach,oak,pine,willow,ev-ergreen”等。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掌握一组词,从而大大扩充词汇量。
2.2注重对多义词原型意义的学习。根据原型理论,一个多义词构成的认知语义范畴中总有一个更中心或核心的意义,因而成为其他词义的原型,其他意义都是在这个意义基础上进一步引申或辐射出来的。所以,多义词学习中,我们应首先选择词义范畴中原型意义的义项进行重点记忆,实现对该词初级阶段的语义化,之后学习其他词就会更容易。如一说到“笑”,我们首先想到的是“laugh”,那么我们可把它作为原型,具备“笑”但又强调不同方式的“笑”的词有“chuckle,giggle,roar,smile,grin,beam”等。又如“arm”一词最初的义项为“手臂、胳膊”,由此辐射出其他义项,如“臂形物;衣袖;椅子扶手;武装、装备”等。第一个义项,为原型义项,其他义项都是围绕这一义项向外扩展而来的,而且义项由具体发展到抽象,因为各义项具有家族相似性。教师在讲解词汇时,通过原型意义一点点逐步引出一个词的其他意义项,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词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形成词义网络,增强记忆,学会使用,理解各义项之间的深层关系,为我们在特定语境中词义的记忆提供良好的基础。
2.2.1了解各义项之间的理论依据。词语多义化过程主要包括两种趋势:辐射和连锁。辐射是指词的各个派生义项都是围绕该词的原型意义辐射出来的边缘意义。如run(v.)一词,原型意义是“跑”,而其他的引申义如“逃走”,“追逐”,“(船)行驶;(鱼)游水”,“使运转”,“掠过”;“使液体流动”等,都具备“跑动”这一原型特征。连锁是指词的派生意义只跟它前面的词之间有语义关系,就像链条一样,环环相扣。如puf(n.)一词,原型意义是“(呼吸、空气)短而快的喷送;一次喷出(汽或烟的)量”,其引申义依次如下:粉扑;包有果酱或奶油的酥皮点心;(衣服上用做装饰的)圆而松的褶折;(对书、戏剧等)过多夸奖的评论。第四个义项似乎与原型意义没有什么联系,但从词源学角度分析,还是可以看出所有后来获得的意义的原型还是这个词的基本意义。可见多义词的不同义项和它的原型原义项有密切的语义联系,在记忆词汇的原型意义基础上,学习者应有意识地了解词汇不同意义之间,以及各意义与原型意义之间的理据联系方式,做到融会贯通、灵活掌握。
2.2.2根据语境掌握多义词的衍生意义。在英语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某个多义词在某一特定语境中以非字面意义出现,这时我们可以根据该词的典型意义猜测其在此语境中的衍生意义。语境可以实现原型意义到边缘意义的扩展。如“fade”的本义是指“逐渐消逝、褪色、衰老”,启发学生运用丰富的联想,积极主动地寻找它的引申意义,这样学生就不难理解下面这几个句子中的深层含义,如:我们在解释“fade”的一词多义现象时,可先掌握该词核心意义为“逐渐消逝、褪色、衰老”,再根据具体语境,运用联想、隐喻、转喻等思维进行猜词,从基本含义中推导出“fade”在以上六种语境中不同的义项,掌握词汇的引申义,加深理解词义的内在联系,进而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篇9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语言学的研究,特别是原型范畴理论的研究,人们逐渐意识到原型范畴理论与英语语言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原型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起初,经典范畴理论认为:特征是二分的,范畴的边界是明确的,范畴成员隶属于集合的程度是相等的,没有核心和边缘之分。然而,随着语言学深入的发展,经典理论很难解释更多的现象,特别是自然范畴、社会现象,因为Jackendoff认为如果不是大多数,也是许多范畴不具备二分性,而是建立在原型之上的,它们具有家族相似性、边界模糊性等特点。维特根斯坦对经典范畴理论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家族相似性原理。
1、原型与家族相似性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内各成员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具有不同程度的典型性,典型成员被称为原型,原型被作为是范畴化的认知参照点。维特根斯坦认为大部分范畴中的成员就如同一个家族得成员,每个成员都和其他一个或数个成员共有一项或数项属性,但几乎没有一个属性是所有成员所共有的,同一范畴内各成员的地位是不相同的。Rosch早期研究从颜色开始,后来,他从颜色范畴扩展到其他范畴,他认为原型是与同一概念的成员有更多共同属性的实例,它是一个范畴定的、具体的表象,对于识别范畴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原型范畴理论是对家族相似性原理的一个应用和发展,原型是进行范畴化的重要方式,是范畴中最具代表性、最典型的成员。人们在识别范畴中这样的原型样本时,心智处理最容易、费时最短。当提及某一范畴时,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其原型样本。维特根斯坦认为,当人们掌握了原型后,就可以此为出发点,根据家族相似性的原则类推到其他实例中,从而可了解到范畴的全部所指。因此,一个范畴就是围绕原型这一参照点建立起来的。如说到“鸟”这一范畴,“知更鸟”比“鸡、企鹅、鸵鸟”更具有代表性。我们经常会认为企鹅更像知更鸟,而一般不会想到知更鸟像企鹅。有关知更鸟的新信息更加可能会被赋予企鹅。原型对于范畴的形成和理解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Ungerer&Schmid1996:12)指出:“自然原型在范畴的形成和学习的各个阶段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原型是一个范畴中的典型实例,其他成员是基于它们被感知到的与原型相似而被纳入同一范畴的。原型样本会因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时代而有较大的变化,比如说到“鸟”,英国人一般会马上想到“robin”,而中国人更多地会想到“麻雀”。如上所述,范畴以原型成员为中心,通过家族相似性不断向外扩展,同样地,词义也具有这样的特点,以中心意义为基础不断扩展形成了一个意义链,构成了一个语义网络。有了原型,可以缩小我们认知的范围,减少认知的复杂性。
2、范畴化理论
范畴化categorization)是人类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Ungerer&Schmid1996:2)认为:范畴化是人类对事物进行分类的心智过程,是建构范畴的基础。范畴化是一种基于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和体验,以主客体互动为出发点,对外界事体进行主观概括和类属划分的心智过程,是一种赋予世界以一定结构,并使其从无序转向有序的理性活动,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手段。(戴禄华)人类的范畴可根据原型进行范畴化,许多范畴是通过家族相似性建立起来的。(王寅:P96-97)范畴化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基石,以家族相似性为基础的原型理论同样可以用来阐释语言的多义范畴。一个多义词就是一个范畴,其中有中心意义和边缘意义之分。Langacker2000:4)指出:一个典型的词项代表一个复杂的范畴,它不是仅有一义,而有多个相关的意义,这些意义通过范畴化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网络。如fruit有水果;植物的果实;任何可用以做食物的植物或蔬菜产物;(比喻用法)收获、成果、结果、子女等意思。范畴可分为:基本范畴、上位范畴和下位范畴。人类是从基本范畴层次来认识事物,这样能快速、有效地处理相关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原型。基本范畴对词汇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3、基本范畴
在经验世界里,事物被划分为不同的范畴,如动物、植物、家具、建筑等等,而且同一范畴又同时属于多层范畴,如一只哈巴狗同时属于动物、犬科、狗、哈巴狗等范畴。这些多层范畴构成范畴的不同等级。大脑是如何对事物进行最有效的分类和组织的呢?认知科学发现了一个重要层面―――基本范畴层面,即大脑是从中间层面开始认知事物的。在此层面上,人们的分类与客观主义的自然分类最接近,人们处理自然的事物最有效、最成功。也就是在此层面上,人们区分事物最容易,比如区分老虎和大象要比认识猫科动物,区分不同种类的虎更容易。在此基本层面上所感知的范畴叫基本范畴。(赵艳芳)基本范畴具有如下特点:1)经验感觉上的完整性;2)心理认识上的易辨性;3)地位等级上的优先性;4)行为反应上的一致性;5)语言交际上的常用性;6)相关线索的有效性;7)知识和思维的组织性。(王寅:P138)
三、原型范畴理论的启示
1.重视基本范畴词的学习
如上所述,人们有两种基本的范畴化方法:依据原型代表进行范畴化,或依据图式表征进行范畴化。Langacker1987:373)认为:儿童在建构范畴时,先通过原型代表识别范畴术语,如通过chairs、sofas、tables等识别出furniture,然后去除差异、找出共性,建立了图式表征。因此范畴不是作为可分析出的特征的集合学得的,而是基于原型样本学得的,它具有综合性,基本范畴习得先于其他范畴。在基本词汇学习和使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建构高层次和低层次的词汇,形成一个词汇网络,掌握基本范畴词的规律,有利于提高记忆单词的速度和效率。掌握基本词汇对阅读、写作、听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只有先重视基本词汇的学习,注意基本词汇的不同词义和词组搭配.再在此基础上.扩大词汇量,词汇学习的基本功才会扎实,才会有良好的效果。
篇10
词汇是一切语言活动的基础,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Wilkins)曾经说过,“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词义有其辐射范畴,这种辐射范畴是以其原型意义为中轴向外延伸或辐射的。英语词汇普遍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词义的多样性体现了范畴理论所阐述的词义的辐射范畴。一个词无论有几层含义,都有其最为原型的词义,其他多个相关的词义都是以这个原型意义为基础进行衍生或辐射的,这种衍生或辐射就形成了词义的辐射范畴。所以,原型范畴理论研究者认为词汇意义的讲解应以原型意义为中心,重视词语多义词之间的深层联系,注重对词语隐喻和转喻的学习。原型范畴理论对词汇教学的指导意义在于能使学生熟知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了解词汇释义、一词多义和词义的变化形式,深化词汇知识,使学习者掌握更多的句法、语义、联想等知识。并鼓励学生运用隐喻和转喻思维,发现词义之间的相似性。
一、原型范畴理论的核心观点
原型范畴理论是从客观主义范畴观发展而来的,是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的理论之一。古希腊哲学家Aristotle认为范畴是通过一组共同特征而建构起来,可由一组充分必要条件或是特征束来定义。也就是说,范畴可以定义为一组拥有共同特征的要素组成的集合。而现代范畴理论成员之间建立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是组成范畴的核心所在,他们认为范畴边界是不确定的,范畴的中心与边缘有差异而且存在隶属度的问题。根据现代范畴理论,范畴是一种完形概念,是凭借典型特征建立起来的。尽管范畴成员之间存在相似性和共性特征,但边界是模糊的,且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范畴成员彼此之间虽有隶属程度的差异,但仍可构成一个连续的整体。对于原型范畴理论来说,外部世界提供的信息是有秩序、条理和层次的,它不是杂乱无章、混乱不堪的。认知语言学的范畴理论认为外部世界其实是由低层次范畴、基本层次和高层次范畴三部分组成。某些具有显著特征的基本物体构成了基本层次范畴。人们可以从其基本范畴层面即中间层面向更高或更低层面认识世界,这个中间层面是具有完形特征的。在基本层次范畴之下,有较具体、概括性较弱的低层次范畴。另外还有高层次范畴,其特点是更抽象、更具概括性。这三种层次,即低层次范畴、基本层次范畴和高层次范畴就构成了语言的等级结构。此外,人们还可从具体事物的原型向外拓展到范畴边缘成员、更抽象的事物和概念,并由此层面上认识世界。
二、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1.注重词汇范畴化的认识。对词汇范畴化最直接的认识就是了解其语义范畴。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范畴是原型范畴,词义就属于语义范畴。语义范畴有不同的子范畴,即该范畴所代表的词的不同义项。这些不同的义项具有不同的特征,被分为中心义项、典型义项和边缘义项。中心义项是语言符号里最早获得的义项,是人们首先认知的,代表词汇的“直接”(原型)意义。中心义项是习得词汇整个意义的关键。在词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中心意义开始,随后拓展其边缘意义和引申意义,这才是科学的符合外语词汇教学顺序的标准。在原型理论中,基本范畴等级词汇与非基本范畴等级词汇的区分标准是相同的。首先,要评估词汇在构词和定义中作用的大小;第二,要评判词汇的文体顺序;第三,要衡量大脑对词汇意义的激活速度,词汇的可得性;最后要判断词汇学习的难易程度,。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原型意义在范畴中的典型性这一特征,以词汇的原型意义为中心,向词汇的引申和边缘意义扩展,从而形成词的辐射图,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词汇,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2.注重多义词的讲解。任何语言都有一词多义的现象,英语也不例外。英语中单义词很少,除术语外大多数都是多义词。一般来说,词的使用频率越高,词义就越丰富,如英语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这些词的生命力非常强大,因而习得的难度也比较大。原型范畴理论指出,所有相关的词义都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型意义,它是所有词义的中心或核心,其他的都是其基本意义的延伸或辐射。原型意义、延伸及辐射意义就形成了词义的辐射范畴。英语中这种一词多义现象可看成是语义范畴原型结构的一种拓展。词汇中一词多义并不是偶然性、任意性的语言现象,从词义范畴的原型效应来看,各义项的语义特征通过一系列家族相似性的要素与原型义项紧密相连。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以定义为基础来认识和实践词汇学习,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原型理论应该能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一词多义的现象。
3.注重词汇隐喻和转喻的认识。认知语言学普遍认为,词义范畴总是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在范畴化的过程中,隐喻、转喻等认知能力的作用非常大。而且在基本范畴等级上,大部分隐喻和转喻思维和语言都是在发展和变化的。一般来说基本范畴词比其他范畴词有更多的隐喻和转喻用法。在词义范畴扩展的过程中,新成员不断从已有成员中衍生或分裂而出。这种新成员的衍生和分裂主要是通过转喻和隐喻来实现的。转喻主要与词义的相关性有关而隐喻则与词义的相似性有关,两种修辞手段是词义扩展的两大认知工具,现在都已被看作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认知手段。一般来说基本范畴词比其他范畴词有更多的隐喻用法,如基本词汇“dog”比上位词“animal”有更多的隐喻意义,“dog”除了其基本含义“狗”之外,还可以指“fellow(人)”、“wicked man(邪恶的人)”等;又如,“power”除了“体力”、“权力”外,还可以指“能力”、“智力,才能”、“掌权人”等意义。在具体的词汇教学中,教师注重对隐喻及转喻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词义进行深层加工,使学生通过了解词义之间的隐喻和转喻关系,更好地掌握词语的原型意义、隐喻及转喻意义,了解词义的发展规律和演变机制,从而有效促进英语词汇教学和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
词汇教学本身是一个范畴体系,了解原型理论有利于英语词汇的教学和习得。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词汇原型意义的讲解和意义演变过程的分析,要培养学生的认知意识。以原型范畴理论为指导的英语词汇教学可以一改以往机械枯燥的记忆为理性积极的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扩大其词汇量,改善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11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中提出的“原型范畴”理论,以“家族相似性”“原型“为标准,试图对语言的各个层面作出合理的解释。在分析词义的时候,原型范畴理论认为,多义词的各个义项构成一个聚合状的原型范畴。然而,多个义项以词义为标准并不能构成一个范畴;所谓的“原型”也只是把它们归为一个由心里现象产生的“假范畴”。原型范畴理论主要依据“家族相似形”和“原型”的概念,错误的把各个义项当作同一范畴。
二,原型范畴理论以及其对多义词的分析
维特根斯坦提出的“家族相似性”为原理范畴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石。此后,Berlin&Kay在20世纪60、70年代通过对不同语言中颜色词的考察,发现颜色范畴在不同语言中是靠焦点色组合在一起的,这也为原型范畴理论的提出奠定了进一步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Rosch正式提出了“原型范畴理论”。Rosch认为:原型范畴是具有家族相似性的各个成员的自然范畴,在范畴化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原型就是比同一概念中的其它成员有更多共同特征的实例。这种典型代表在识别范畴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此后,经过Labov,Lacoff & Johnson等人的发展,原型理论成为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范畴理论。原型范畴理论强调:范畴之间成员地位不平等,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范畴与范畴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形成一个连续的统一系统;往往不能对成员作出绝对的划分,尤其是对于那些边缘成员,很难界定其究竟归属于哪一类。
在对多义词的分析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词多义的现象。认知语言学学者们也试图运用原型范畴理论来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Taylor(2001)认为:“一个词的多个义项之间不能用共同的语义特征统一起来,而是通过“语义链”来产生关系。“A―B―C―D…”A与B通过某种共同属性或其它相似性来取得联系,B与C以同样的方式取得联系,依此类推。Taylor把一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当作一个原型范畴看待,他认为在这个范畴内,相邻成员之间存在意义上的联系,而不相邻成员之间可能几乎没有共性。另外,Taylor还认为,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原理可以很好的解释多义词现象。
正如许多西方认知语言学家一样,中国也有许多学者也把语义范畴当做原型范畴对待,认为义项成员不具有同等地位,而是具有中心的,典型的义项和边缘义项之分。总之,原型范畴理论一方面认为造成多义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核心义项基础上对隐喻的语义扩展。一个词在其应用过程中,可能会由于表达的需要,在语言中还没有找到相应的词表征,因此产生了词义的衍生,进而产生一词多义的现象。接下来本文将浅析以原型范畴理论分析多义词现象的误区。
三,多义词与范畴之间的关系分析
语言中的多义词现象实际上是遵循人类语言经济性的结果。比如以人为例,过去的人,现在的人,以及将来的人是一个无穷的集合。由于用同一个语言形式来表达不同的事物,这样就出现了多个义项对应一个形式的结果,即多义词现象。由于这些没有表征出来的不同形式是与众不同的概念范畴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其本身也是一个个体的存在。接下来,我们通过词性标准和语义标准来讨论。
1,词性标准
以词性为标准,一个词的多个义项可以属于一个或几个范畴。比如在不同的语句中,一个词可能会用做不同的词性。如汉语的“打”在句中“我打了他”做动词,在“我买了一打笔”中做量词。如果我们以词性作为划分标准的化,第一个“打”与第二个“打”分属于不同的范畴。从词性这个层次面看,一个词有多个义项的话,不同义项应构成不同范畴。因此我们不应该把它们归为同一范畴。
2.语义标准
以语义为标准,一个词的多个义项不构成一个范畴。因此,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单独的分析语义。词义是存在于人脑中的概念,是人类范畴化的结果,因此一个义项也就是一个范畴在人脑中的内化。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所以只代表一个概念范畴,而多义词的不同义项因为是不同事物的内化,所以代表不同的概念范畴。比如“spirit”这个词的义项这种包括1, the part of a person that includes their mind, feelings and character rather than body; 2, a strong alcoholic drink. 以语义为标准的话,烈酒应该与饮料等属于一个范畴,但是与精神和心灵则不会成为一个范畴。当然它们代表事物,所以都属于名词范畴,但这是以词性为标准划分的而不是以语义划分的。可见以语义为标准把它们划分为一个范畴的是一种错误的方法。或许这些义项之间或许有些某种联系,但是这绝不是意义上的联系。
四,结语
经过词性和语义标准的分析,我们不能把多义词的各个义项依据原型范畴理论归为一个范畴中。既然范畴是一个类的概念,并且以意义为标准,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又不能构成一个类,所以多义词的义项不构成范畴。多义词的本质其实是共享一个形式的多个义项构成的语义网络,各个义项之间是相互排斥的,是一个个独立平行的个体。原型范畴理论由于错误的以“家族相似性”和“原型”的标准来对范畴进行划分,混淆了范畴与范畴化的关系,因此错误地认为多义词中每一个义项属于同一个范畴之中。因此,原型范畴理论不能很好的完成分析多义词各个义项之间关系的任务。
(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1] Taylor, J.(2001).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 in Linguistic Theory.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篇12
一、原型范畴理论概述
原型范畴理论,又可称为原型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1953年,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提出了“家族相似性”的原理,此理论认为将具有相似关系的词语进行关联,可以揭示语义范畴具有中心与非典型的组织结构形式。之后,美国心理学家 Eleanor Rosch 提出了基于语言语义相似性概念的构建模式。原型范畴由原型与衍生项两部分构成,范畴中最典型的部分是原型,衍生项则是具有不同程度典型特征的非典型部分。原型范畴通过典型的特征或属性对各个成员进行范畴化。范畴化的属性特征是人们的认知需要决定的,它随着人们认知需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范畴的边界是不清晰的,相邻范畴之间存在着交叉渗透的现象,原型范畴下的成员具有共同的特征,家庭交叉联系具有连续性特征,虽然范畴成员之间在典型性特征方面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造成了成员地位的不平等,共同属性程度越高的成员离原型中心越近,共同属性程度不高的成员则位于原型中心的边缘。
二、原型范畴理论在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基本范畴词进行英语词汇分层次教学。
(1)联想式理解记忆法。利用原型范畴理论,可以引领学生对英语词汇的语义进行剖析记忆,让学生展开联想,使学生以认知语言学为依据进行语义的内在关联与联想,加深语义记忆,深入理解词汇,提高记忆效果。原型范畴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范畴词汇具有核心与典型的义项,与之相关的衍生词都是在基本的范畴词义项的基本意义上通过辐射性联想所产生的。所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可以利用原型范畴理论将某一范畴下的词汇进行等级分类,以达到能够更快、更好、更多地记忆英语~汇的目的。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教师要注意基本范畴词的教学,从基本范畴词出发,对基本词进行词义的联想与扩展,达到扩大高职学生词汇量的目的。
(2)固定搭配理解记忆法。英语词汇有着很多的固定搭配,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原型范畴理论理解词汇的固定搭配关系,以及这些词汇在具体英语语境中的意义。如单词“look”,它的固定搭配有look after,look for,look at,look up,这些固定搭配词汇的含义是不相同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它们各自的含义,区分它们不同的用法,加深理解原型词的用法,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性。以基本范畴词汇作为中心进行同义词汇联想是词汇学习的重要手段。如还是以基本范畴词“look”为例,它的同义词是“watch”,“see”,“glimpse”,“sight”,“glance”“stare”等,通过以同义词义为义项的归类,可以激发学生词汇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词义表达,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3)添加前后缀理解记忆法。根据原型范畴词的词汇构成理论,可以引导学生对范畴词的构成进行分析与联想。如英语中相当一部分词汇是通过添加前缀与后缀而构成的,从而造成了词汇义项呈辐射状构成的现象。如前缀“en - ”、“anti -”等,后缀“- wise”等。比如前缀“trans - ”,以这个前缀为基础进行词汇扩展可以构成词汇“transfer”,“transform”,“trans-mit”等,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前后缀构词法的理解,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进一步丰富学生英语词汇量。
2.利用范畴理论进行英语一词多义的词汇教学。原型理论认为,一词多义是在原型词义基础上辐射而成的,是在原型词意义上的延伸,因此可以通过原型词所辐射的同义词之间的语义衍生加深对英语词汇的理解与记忆。例如“hand”一词,其原型意义是“手”,由此可以延伸为前脚、指针、把、柄、臂、雇员、手段、方法等等,这些义项都是由“手”衍生出的,所有的义项都表现出家族的相似性,体现了词汇语义的灵活多样。再如,在教学“sharp”这个单词时,根据原型范畴理论,“sharp smell”,“sharp outline”,“sharp temper”,“sharp tongue”,“sharp weather”中的“sharp”的义项,是在原型义项“尖锐的”基础上衍生和辐射出来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词汇之间的联系,运用隐喻、转喻等方式推断该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
三、结语
篇13
原型范畴理论是在家族相似性范畴和批判经典范畴理论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的。上世纪五十年代,维特根斯坦在研究中猜测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可能是根据一些事情之间的某种相似性来认识其他事物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后人总结分析了维特根斯坦的猜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原型范畴理论。
(二)原型范畴理论观点
原型范畴理论有以下几点观点。
第一,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的界定没有确定的特征,而是由属性来决定的。属于某个范畴的所有成员,他们既有相同的共性特征,又会有别的成员没有的独特的属性。属性与属性之间,既是交叉的,又是有区别的。人们在界定某个成员是否属于这一个范畴时,不仅仅会从他们的属性去分析,这里还存在着一些人的主观认识在里面。所以,界定原型范畴的标准是具有主观性和后天性两种特点的。
第二,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成员主要有典型和非典型两种。整个范畴内的成员之间是存在等级差别的。典型成员是指与范畴内的其他成员有着更多相同属性的成员,相反,非典型成员就是指处于整个范畴边缘的成员,与其他成员有着最少的相同属性。而原型就是整个范畴内最典型的存在。
第三,原型范畴理论认为关于范畴的界定,是没有确定的标准,比较模糊的。经典范畴理论认为某个事物,只有具备了该范畴的所有属性,才能成为该范畴的成员,只有属于和不属于两种存在方式。而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的边界是不能用某一个属性就能来确定的,是模糊的
二、原型范畴理论能够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被应用的原因
化学教学中,有许多复杂的联系,元素与元素之间的结构、性质等,既存在着共性,也有其独特的性质。教师利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不可能面面俱到,学生们学习起来也比较吃力,教师不可能会把每一种元素、不同元素中不同的结构性质都讲一遍,也不能不给学生们提及这些知识。所以,在这种时候,就需要原型范畴理论中与高中化学教学中相似的理论来帮助教师了。
三、原型范畴理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原型范畴理论能够为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提供理论指导
原型范畴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与高中化学教学理念有着相似之处,在我国现阶段实施的新课改过程中,高中化学教学的方式方法也有了很多的改变。既然原型范畴理论与高中化学教学有相同的共性,那么在教学中,就可以适当的应用原型范畴理论中对化学教学有利的基础理论,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充分的了解化学、对化学学习感兴趣,也能使化学教师找到正确的理论来指导教学,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原型范畴理论来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双方来说都是有利的。
(二) 原型范畴理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接收知识的动力,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能更好的学习。高中化学是一门既复杂、又有趣的科目,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也是不同的。原型范畴理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总结能力。原型范畴理论中举一反三的理论,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不同的学习方法,可以应用到其他科目的学习中。
(三)原型范畴理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高中化学学科的学习,对于高中生来说是困难的,也是重要的。其实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高中化学科目学习起来也是很容易的。原型范畴理论就为高中化学的学习和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方法。只有用对了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就能在教学中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