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中英语教师研修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健全保障,确保工作常态化 其一,确立固定时空。学期初,学校教务处安排教师教学课程时,都会在每周的5个工作日中预留2个半天,同年级英语教师都没课。英语备课组长根据教学任务需求,选择其中1个半天作为英语学科教师半日研修,具体活动地点也相应固定。其二,委派专人协调。学校派中层以上干部直接蹲点各备课组,参加每周的半日研修,负责指导和帮助英语学科研修建设,解决学校和备课组间需要协调的工作,了解备课组工作的需求,以便学校及时提供相应的支持。
资源共享,注重协同发展
现代教育已经告别单打独斗式的“个人英雄时代”,合作才能共赢。共享教育资源,分享已有的教学管理经验以及探究教学中遇到的疑难,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
名师引领,举措共享 一是设立“名师工作室”。英语学科中心组成员指导同组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设立“我也是名师”工作室,健全教师成长导师制,快速引领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工作室负责人要吸引更多的年轻教师加入,制定培养名师的总体培养目标,确立名师自我提升计划。教师成长导师要根据“自我提升计划”定期开展专题研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策略,助推教师成长。二是开展同伴互助式学习。英语教师在平日教学中都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并发现了一些疑难问题。作为同年级同学科的老师,可以运用发现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程序,完成相互比对和互补、相互体验和借鉴,形成良性互动,提升工作实效,增强研修共同体内的凝聚力。
科研先导,成果共享 一是开展专题研讨。教师成长导师预设一些“订单式”专题研讨任务,驱动教师自主成长,将理论成果转化为教育实践,也要将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进而上升为英语学科研修共同体共有的教育理念,形成更丰富的教学行为生态。二是撰写每月教学反思。学校教科室根据教学实际,要求教师围绕学科研修撰写教学反思。通过每月教学反思,发现问题,加以研究,提升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教师个体教学素养,打造学者型、研究型和反思型的教师。
实施动态评估
引领教师集约成长 英语学科作为高考大学科,同组教师有较大的教学质量竞争压力。而这种同伴竞争压力,会使研修合作产生无形壁垒。但要提高整体教学效益,英语教师必须走集约成长之路才能减少教师“能源”消耗,做到“多、快、好、省”。学校对教师考核评价采取“捆绑式”考核,倒逼同学科教师共同努力,实现共生和共进。
融合教学、研讨和培训 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是教学实践智慧的提升,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发觉、在研讨中感悟,在培训中提升。学校评价教师,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术研讨以及参与培训等综合评价。评价激发教师的内驱力。教师熟悉每周半日研修流程,对上周教学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共同讨论下周教学内容中的要点,并形成统一的教案和学案,然后教师按照师情、生情进行个性化解读创作,实施“同课异构”“商材议教”,形成符合个性的具有班级特色的教学模式,也能积极围绕某一专题,整合英语学科研修组的集体智慧,开展沙龙式的半日研修。
篇2
一、学习新教育教学理论
大多数高中教师在大学学习期间,已学习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教育理论,但目前英语新课程标准融合了最新的教育理念和语言学习理论,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其中,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英语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若教师平时不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就不可能很好地理解新课程理念。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要符合新课程的需要,教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努力适应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化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二、拥有精深的专业素养
当今英语教学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新教材的编写以话题为中心,体裁和题材丰富。教师只有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英语教师应坚持阅读各种相关英语报刊,关注学科最新发展,研读中小学外语教学科研杂志。比较适合高中教师阅读的刊物有:《新课程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基础英语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英语教师》《现代中小学教育》《教学月刊》等。教师的教学思想就是从博览群书中来,广博的专业知识建构了教师的教学行动,从而适应多元化、开放化的英语教学趋势。
三、参加新课程培训
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应该把培训与教育实践和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英语教师培训主要是探讨英语教师如何用新教材,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到课堂等问题。在实际培训中,可用“请进来”的办法,即请学科专家和名师作报告,讲述新理念、新方法;也可“走出去”,即到高校或名校去,请专家或学者面授,教师现场观摩课例、听学术演讲。近年来,山东省教育厅进行的高中教师远程培训效果很好,借助网络平台,教师集中观摩、讨论和在线研讨的方式,并辅以讲座、作业、阅读文本等。在研修中,教师与课程专家互动,很多教师通过这种培训,更好地理解了新课程,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些困惑。专家对高中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给出了指导性建议,培训创造机会让教师参与探究过程,在发现、思考、解决问题中得到专业成长。
四、培养教学反思能力
篇3
新时代的教师不仅仅是个教书匠,而应该争取做个教育家。教师的教学行为也不只是为了传授知识,而应该是能够适应目前社会需要的新行为,如善于结合理论与教学实践,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在教学中形成自己的教学对策与策略;不仅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他们人格的培养。这是笔者在浙江大学“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研修班学习过程中体会最深的一点。那么作为高中英语教师,该如何走出“教书匠”的旧框架,迈入新时代的专业教师发展之路呢?笔者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二、高中专业教师发展应注重的几个方面
1.教学理念决定教学高度
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教学的高度取决于教学理念。心理学特级教师钟志农(2012)认为由一个教书匠成为教育家,关键是要明白:教育是科学,而科研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第一推动力。因此教师要树立“科研是为了解决问题”的意识。在农村高中任教二十几年,笔者能深切感受到平时繁重教学任务及高考的升学压力。然而倘若教师一味只埋头于平时的作业批改及教学任务的完成,而没有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理念,则只能永远当个埋头苦干的教书匠。很多同行都认为高中英语教师平时工作太忙,无法抽出时间来搞科研,这其实还是没有认清“科研是为了解决问题”的实质。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经常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相应的对策,并且实施对策。然而,由于缺少教育教学理论的支撑,或者说,想当然地认为这是教学常规的行为,并没有加以从理论的高度去分析,因此会产生两种可能性:1)教师按照以往经验去解决新出现的问题;2)教师找不到合适的对策,只能敷衍了事。然而,如果教师有了一定的教学理念作为支撑,就会不断地去探究这一问题,并与他人进行比较,使最终的解决方法更科学化,更合理化。而这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到对策策略实施反馈调整”的过程就是教学中的行动研究。所以说,教学理念是一个专业教师发展的首要条件。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理念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读外国教育或教学方面的原著以了解一些西方国家语言理论及教学的先进理念,如“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剑桥英语教师丛书”以及“牛津应用语言学丛书”等等。同时,教师还可以多研读一些国内有知名度的、有关于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杂志,如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小学外语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出版的《英语教师》;以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山东师范大学学报基础英语教育》等等。教师还可以在平时多听专业人员的讲座,多和同行进行讨论,多进行自我反思等。
2.有选择性地借鉴和整合他人成功的教学方法
浙江大学的叶祺仁老师认为教师要带着问题向专家学习,要学有所思;教师要把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问题上升为理论,形成教学中的对策和策略。对于不同专家的讲座,我们要具有自己的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只有当我们有选择性地把他人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经过再整理,重新加工,才能真正地为自己所用。事实上,对于每一堂优秀的观摩课,每一次精彩的讲座,我们每个教师有自己不同的学习心得。比如,对于大家都认为是优秀的同一堂课,有人欣赏的是其合理的课堂组织,学生的积极参与,也有人赞许的是教师对文本分析透彻,情感教育很到位;或者还有人则认为教师的某一个知识点,某一个环节处理地特别好等等。所以,我们每个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要具有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同时结合他人可以为己所用的理论和实践,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这次学习中,杭州市教研员吴萍老师(2013)对反思性追问的解读让笔者感触很深。她认为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把握好三个单词:know(What do the students know?);want(What do the students want to know?);learn(What have the students have learned?)其实,笔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What do the students know?是比较重视的。如在教人教版Book 2 Unit 2 The Olympic Games时,笔者让学生对原有奥林匹克知识进行头脑风暴,了解他们对于这个话题的元认知,然而,却忽略了学生想知道些什么及通过笔者的教学后他们到底学到了什么。听了讲座之后,笔者对下一个单元Unit 3 Computers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在Warming up这个环节,笔者设计了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①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computer?②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computer?结果同学们表现得很是兴奋―――有同学介绍了一些电脑的功能;有的介绍了它的历史并指出互联网最初是在美国军队里使用的;还有同学解说了电脑的好几种类型等等。对于第二个问题即他们想知道些什么,有同学说想知道电脑是怎么工作的(how the computer works)。当笔者追问他为何想了解这个,他说对电脑很感兴趣,大学想学计算机专业。当笔者告诉他这是他的周末作业―――了解电脑是怎么工作的,全班哄堂大笑。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其他同学也有跃跃欲试的感觉。对于Warming up这样一堂课,最主要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本单元的话题感兴趣,并且能够运用目的语(英语)进行表达,交流。倘若这个目标能够达成,就应该是堂成功的课。此外,对于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作为学生课后的自主作业:可以让学生在课外通过独立学习或者小组合作等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并在下堂课上做简单反馈。这不仅能锻炼学生探究知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让他们体验到了自我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3.注重日常教学中的积累
教师要善于积累教学经验,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正如平时教学生一样,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平时也要多积累。专业教师的发展是离不开教师的日常教学体验的积累的。因为只有把经验,实践积累下来,才能为以后的教学研究打下基础,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进步。前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称《帕夫雷什中学》这本书是“根据笔者个人经验写成,在某种程度上是笔者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33年,其中包括26年任校长工作的总结”(苏霍姆林斯基1983)。也许有些教师认为自己不擅长写,如果谈到怎么样上课,说说的头头是道,但是要把这些想法、做法写下来,却束手无策了。其实,没有哪个教育家不是从自己的心得体会一点一滴开始积累的。当然,也许水平越好的专业教师写起来得心应手,而不擅长写的教师会发现一开始很难下笔。
在这点上,笔者深有体会。笔者曾经负责过一个杭州市级的课题,在做课题之初,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所能做的就是把在课题实施中的一些做法、感想、问题、设计等以教学日志的形式记录下来。教学日志的内容还包括笔者在教学中碰到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此外,对于课堂上学生讨论特别激烈的问题或者能引发学生独特思维的问题,笔者也会在课后按时记录下来,并且写好自己的评价及反思。一段时间之后,笔者对教学日志中的材料进行修改,调整,补充,并把有些材料分类整理,渐渐对有些问题就有了自己的想法。这些教学日志其实就是我们教师做定性研究的很好材料。笔者在材料整理过程中撰写了“高中英语有效作业布置的行动研究”(2010);“课堂展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2011);“高中英语阅读课课堂提问中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2011)等论文,并分别发表在不同的刊物上。通过这次课题实践操作,笔者至少明白了科研是为了解决教学问题,而教学问题的解决又促进专业教师发展的道理。此外,平时学生的一些作业(如作文,造句等)的收集整理可以成为教师研究的很好的语料库。总之,做个有心的教师,多注重平时的积累,是专业教师可持续发展所必备的条件。
4.提高教师自我效能感
通俗地说,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完成任务所具有的信念,是个体行为改变和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李虹2008)。许多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转引自李虹2008)。教师自我效能感称为“教学效能感”。现在许多教师在工作中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对教学工作产生彷徨、迷茫、困顿的心情。而教学效能感是影响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李虹2008)。教师除了生存和生计的需要外,还有从职业中获得快乐、充实人生、实现自我、感受自由、体验创造的需要(叶澜等2001)。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教学效能感决定着我们的幸福感。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教学效能感呢?笔者认为作为教师首先要通过发现自己的长处来培养自信心。如和周围的他人相比,自己有哪些优势呢?不妨一一罗列出来,当罗列的单子越长,自我满足感就会越强。一名教师只有在同事、学生面前有了自信,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把书教好。其次,教师要学会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要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需要时间,需要知识、才智,需要整个心力的成熟发展。所以只有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努力提高自我,教师才能体验成功并感受到工作的快乐。此外,教师要对自己有心理上的积极自我暗示,确立正面的自我形象(李虹2008)。正面的自我形象是教师教学效能感提高乃至整个人生走向成功的关键。当然,教师还应该学会淡薄名利,保持心理平衡。这次研修班学习中,多个专家提到:如果你不能改行,那就应该接受现实,专注地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充实、快乐地过好每一天。确实,当我们无法改变外界环境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改变我们自己。如果我们教师能够拥有良好的自我形象感,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提高教学效能感,我们定能感受到其他职业所没有的快乐和幸福!而幸福快乐也是专业教师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三、结语
专业教师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因此,高中英语专业教师发展,不仅要提高作为英语教师所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注重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通过探究学习,不断超越自我;不仅要善于把理论知识服务于教学实践,并从实践中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更要善于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成为新时代的专业教师。
参考文献
1.李虹2008教师工作压力管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苏霍姆林斯基1983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汪富金2010高中英语有效作业布置的行动研究[J]基础英语教育第12卷第3期
4.汪富金2011课堂展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英语教育第13期第3期
5.汪富金2011高中英语阅读课课堂提问中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英语教师第2期
篇4
1.对教育观念的反思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指导着行动,教育观念对教学行为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我们在教学反思时,首先要抛弃陈旧的应试教学观,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检查自己教学中是否遵循新的教学理念:有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有没有既照顾学生普遍需求又关照到学生个性需要;有没有注重学生的主体,关注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有没有在照顾到学生知识习得和能力培养的同时,注意学生情感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形成。纵观那些优秀教师的成功案例,除了他们有着执着的追求、高尚的师德和精湛的教育艺术外,更因为他们有着比普通教师更超前的教育观念,这些都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在实际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2.对日常教学行为的反思
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最大不同就是呈现出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过去,教材统一、标准统一、考试统一,英语教师可以依赖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学参考书等“走向学生”;而新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结果、个性化教育、课程的综合性等方面都出现了不确定性,要求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具体表现在:有没有帮助学生明确英语学习目的,帮助学生形成英语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时是否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素养整合发展基础上;有没有倡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获得知识和能力;有没有引导学生获得好的英语学习方法和英语学习策略。这就需要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创新、课程资源的选用、课堂模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机会的提供、考试与评价方式的更新等方面多加追问和思考。唯有对日常教学行为的质疑和追问,课改理念才能在实践中体现,教学活动才能在实践中革故鼎新。
3.教学内容及策略的反思
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反思时,有必要明确教材只是教学的工具而不是教学的目标。可以在对教材内容取舍的同时,添加自己选编的材料。反思时,回顾教学效果,对有益的尝试不妨加以总结经验,为以后备课提供参考,改进自己的教学质量。教学策略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教学策略的反思应该围绕自己的引导、启发学生取得的经验和不足进行,看是否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形成了有效的学习策略。
三、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反思的对策
1.增强反思的意识
我们绝不能以完成教学内容为自己的目标,而应该把服务于学生成长需要作为我们的教学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如何做到“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采取过程性、多主体的评价”作为我们教学研究的重点,把帮助学生成长为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有意义的生活作为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具备这样的责任感和道德感,英语教师才会追求做一个对事业充满爱、对学生充满爱的卓越教师,才会主动地进行教学反思。
2.提高反思的能力
加强理论学习。缺乏理论的反思只能是粗浅的反思,教师在实践中的困惑和迷茫恰恰反映出对理论理解的浅陋和偏离。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自学理论、参加新课程通识和学科培训、听专家讲座、参与校本研究、参加进修和“研修”等形式,主动汲取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使教学反思既在理论的指导下有效展开,又在反思中把握理论的实质。
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教育科研与我们对日常教学行为的反思具有辩证的关系。一方面,对日常教学行为反思是教育科研的基础。另一方面,教育科研是对日常教学行为反思的提升。
篇5
四川省是一个多民族的大省,有55个少数民族。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四川少数民族人口415万人。四川民族地区幅员辽阔,面积30.21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60.14%。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全省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语教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四川省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滞后,尤其是英语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亟待提高。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文件精神,四川省教育厅制定了《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师资培训项目执行计划》和《四川省民族地区教师发展行动研究》等文件。笔者从2004年从事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师新课程培训、民族地区英语学科带头人培训、民族地区高中英语骨干教师新课程培训、民族地区中学英语培训者培训等各类培训工作。本文重点介绍在对民族地区英语教师培训工作的实践中,探索培训模式的创新思路、特点、内容和操作方法。
二、从调查研究入手,精心设计培训方案
(一)广泛调查了解
问卷调查对象为四川省甘孜、阿坝、凉山、马边等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州、市、县30余所中学的在职英语教师。调查问卷设计了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现状、是否参加过新课程培训、培训需求,实施英语新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等五大部分,合计28个调查项目,于2007年12月至2008年1月期间向调查对象发放了500份问卷,收回212份,其中有效问卷202份。
(二)数据分析研究
1.中学英语教师中年龄段在20-29和30-39岁的共占76%左右,表明中学英语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趋于合理,中青年教师占绝大多数比例,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力量,也是新课程师资培训的主要对象。
2.我省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师具有专科毕业文化程度的占50.5%,具有本科毕业文化程度的占49.2%,甚至还有0.3%仅只有高中学历。所以,一半的教师需要提高学历层次,才能很好地实施英语新课程。
3.虽然新课标已颁布和实施六年多了,我省新课程培训有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和县级多种形式,但在民族地区仍有约28%的中学英语老师从未参加过任何级别的新课程培训,无人参加过国家级培训。这说明对我省民族地区教师新课程培训工作还需继续加强,让新课程理念能够真正融入教师们的思想观念中,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4.培训模式需求数据显示,教师选择观摩教学的最多,占70.3%;其次是选择教学实践,占55.4%;选择交流讨论、观看教学录像、专题讲座、参观考察均达40%以上。表现出民族地区教师注重教学实践。因此,要组织好民族地区教师培训工作,就要多重视切合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崭新的教学理念去引导他们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提高教学能力。
5.培训内容有较为细致的分类,共包含16单项内容,力求做到具体、合理。数据显示,期望通过实践提高业务水平和语言技能如听说能力达到了60%,更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研讨等方面的人次比例均超过了52%,学习多媒体运用占44%。而学习新课标提出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含的把“培养跨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培养”和“学习策略”渗透到教学中的人次仅占24%,教研能力培养仅为25%。
以上数据分析为科学有效的培训提供了依据,在培训中需帮助学员加强对新课程的学习和领会,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
三、英语新课程教师培训模式的创新
(一)培训模式的设计思路与原则
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及研究,笔者认为教师新课程培训模式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针对性强:培训内容紧密结合民族地区英语教学实践,引导参培教师针对自己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困惑进行探讨;深入理解英语新课标,提高实施新课程的实际能力和教学水平。
2.理论结合实践:理论学习要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理论应尽可能地使用具体的教学实例进行阐释。
3.学员主动参与:培训模式要营造学员主动参与的和谐、愉快的学习气氛。培训者由“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协作者”;传统意义上的 “受训者”成为“参与者”,主动参与研修。
4.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参与者不仅进行理论探讨,主要通过大量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亲身体验新课程的改革思想、内容和措施,从而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教学方法。
(二)培训模式的设计板块
培训模式包括以下几大板块:理论引领:专家讲座观摩学习:听课、说课、评课教学实践:学员讲课合作交流:讨论、交流与反思后续研修:总结、学习与提高。每个板块有各自独立的内容和程序,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
“理论引领”为“观摩实践”做理论指导;“观摩实践”印证“理论引领”;“教学实践”与“观摩学习”相互渗透;“教学实践”与“合作交流”相互交融;“后续研修”为教师提供培训后终身学习的交流机会,使之成为一个开放、发展的系统。五个板块形成教师培训模式整体结构,共同发挥作用。
(三)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主要分为:1.英语新课程理念;2.英语专业知识巩固与拓展;3.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探讨;4.多媒体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运用;5.教学科研方法指导等板块,设计菜单,根据学员需求选择。
(四)培训模式的操作方法
1.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培训方案,学员培训前填写问卷调查表,召开学员代表座谈会和培训专家座谈会征求意见,了解学员需求。
2.聘请省内外对新课程有较深入研究的专家及民族地区中学优秀中学一线教师作专题讲座,专家理论引领学员参与专题研修,师生互动、合作探讨。
3.理论研讨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每一专题在理论研讨的基础上,到中学观摩与之配套的典型示范课,课后任课教师说课、专家点评、学员讨论,反思总结。
4.加强学员的交流和反思。采取学员小组活动,集体备课、讲课、评课,出简报交流学习心得体会等。通过学习、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究新课程实施策略。
5.落实培训的评估与改进。每天学员填写培训反馈表,收集意见及时改进和提高。
6.建立学员档案,与学员保持长期联系,搞好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提高和加强教师的自主发展能力与创新精神,促进教学与科研。
四、培训模式的实践
此培训模式从2004年开始摸索与实践,在四川省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师培训、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学英语学科带头人培训、四川省民族地区初中/高中骨干教师培训、四川省民族地区英语培训者培训等十余次培训中运用,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完善,共计1 000多名教师参加了培训,培训模式与效果受到了参培教师的好评。反馈信息表明:该培训模式指导思想明确,目标具体,针对性强,理论结合实践,学员在参与式的氛围中,学习、观摩、交流与实践,克服了畏难情绪,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新的认识,更新了观念,充分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了英语专业化能力与教学能力,带动了当地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为促进四川省中学英语新课程的实施正做出积极的努力。
随着时代的前进,教师需要与时俱进、终身学习以适应社会的要求。“教师发展贯穿职业生涯的全过程,它通过反思、探索教学实践实现。”(王家芝,2008:34)教师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求,没有一个师资培训模式能满足所有教师的需求,培训模式应根据培训的目的和要求而做出灵活的改变,需要不断更新。师资培训工作的宗旨是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能力,使之适应特定的时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教师教育培训者不断学习并在实践中探索。
参考文献:
篇6
一、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对教师的要求
第一,所有的英语教师,尤其是老教师不能抱着旧观念不放,要从思想上来一次彻底的变革,主动去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将教学的重心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对每一堂课的上课效果要进行课中、课后及时地反思,总结经验。注意征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解决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第二,教师要不断给自己“充电”,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研修和相关知识的更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吸引学生,“粘”住学生,要让学生喜欢英语课,教师必先提高自己的素质,树立个人魅力。
第三,教师要跳出教材的束缚,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下大工夫,将教材内容同实际学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教材内容进行认真地分析、修改、整合与拓展延伸。
二、如何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内容
1.准确定位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课堂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规范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学生是否获得具体进步而不是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从高一开始,教师要就三年的英语教学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制定出长远的、明确的三维教学目标,包括学生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要达到一个什么水平,要将哪些学英语的方法有效地渗透给学生,要交给学生哪些做人的道理。
2.教学内容要有长期的规划
每个教师心中都要装有新《课程标准》,熟知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对高中三年的英语教材体系的编写意图要做到了然于心,做好整体的长期规划,备课要以单元为单位,不能以节为单位。高中三年要成功地帮学生建立和熟练掌握英语中的语音体系、词汇体系和语法体系,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3.发挥集体力量,形成集体备课的机制
目前,新教材面广量大,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教师备课的难度。随着学校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每个年级的教师数量也越来越多,教师多以中、青年人为主。老教师经验丰富,年轻教师知识结构新颖,因此我们要冲开个人狭窄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教师各自的优势,利用集体智慧,加强教师间的研讨与合作。每个教师都要有所学、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在仔细研究学情的基础上展开校本教研,对教材内容进行高效地整合、修改、拓展和延伸,设计出高效合理的教学方案。
4.帮助学生激活教材内容,比较文化差异
高中英语教材提供了许多有关英语国家文化的内容,新课改的理念要求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充分拓展教材内容,指导学生比较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异同,从而学会准确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篇7
7月30日,我们一行人踏上开往春城昆明的列车去参加“骨干研修班”的培训,尽管这次研修班的主办方阵容强大,程晓堂、陈琳、龚亚夫、张连仲、刘鹰在中国英语教育界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然去之前我是抱着很随意的态度,因为过往很多次培训都是留于形式,我不大中意。但此次研修安排紧凑,7月31日报道,8月1日从8:00---18:00,我们共聆听了6个讲座,有乔玉全--《国际视野下的学生发展与课堂教学变革》、龚亚夫--《基于学生发展的英语教学目标与评价理念》、刘兆义--《基于学生发展的英语有效课堂教学》、胡明--《教学准备》、张连仲--《谈课改与高中英语教材处理》、许时升--《在英语听、说教学过程中,强化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这些讲座从理论的高度阐述了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听之时,很有启发,用之时,很困惑很迷茫。在认真聆听的过程中,我也同时写下了很多质疑的问题:永恒的教学真理在哪里?非要把不同目标的2种教育融合在一起,责任在哪里?新课改推行10多年了,还是以语法为核心教学,课改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的课本过于学术化,没有人情味,意识形态太多,其责任在哪里?在教师、学生、社会基础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我们的英语教学?从整体观的角度来说,语法是整体教学还是循序渐进?现行英语教学的要求和我们国家应试的现实如何调和?……
专家理论的高瞻远瞩与现实教学问题在我的脑海里争战,我久久地思索着……
8月2日,是我难忘的日子。8月2日全天共安排了4堂公开研讨课,上午两堂课,一堂来自广州的张晓云老师,另一堂来自河南的张宏老师,课程内容人教版必修5 Unit 3 Reading First impression ,下午两堂课,一堂来自四川的许丽娟,另一堂来自《双语学习报》专栏作家、外籍编审Charles Best,课程内容第五册Module 1 “British and American English”以及 “Portrait of hope after the tsunami”,每堂课后,专家点评及教师互动,这四堂课给我思想带来很大的冲击,四堂课我把它们分成两类,一是中国老师的英语课,二是美国老师的英语课,当晚我反复回顾这四堂课,在脑海里不断比较,不停思索,我想到很多,看到很多,我越想越激动,越想越兴奋,未来我的英语教学之路该怎样走,我仿佛有了清晰的思路。
比较中美两国老师的英语教学,中国老师的公开课我比较熟悉,只是在这样的场合他们组织更慎重更严谨,老师从导入到最后的生成,内容丰富。教师导入,学生独立学习课文材料,小组讨论,学生个人意见发表,最后学生表演,这一教学流程走下来,学生好像就是一个完成任务的机器,老师交代指令,学生按部就班。而美国老师上课时,先从一些很随意的话题切入----Do you like reading? What do you like to read? What do you read for? How do you read NESPAPER? What can you get from NESPAPER? 把本次课的目的、方法先以随意聊天的方式交代给学生,然后让学生从课文所给的阅读材料中去印证同时加以指导,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并提供学生几幅图片,让他们通过图片写出新闻报道。学生们没有中国老师课堂上那种活跃,整个课堂内容也没有中国老师课堂那么丰富,也没有太多的学生互动。然而学生通过图片写出的新闻报道却很好。
中国老师的课堂从表面形式上看,很热闹,学生互动也很好。但给人一种流于形式,急于求成的感觉。而美国老师的课给我的感觉犹如涓涓细流最后融入大海。三堂中国老师的课都很注重学生最后的语言输出。而在学生语言的输入上就显得欠下功夫。教育教学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它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去铺垫,大量的时间进行语言输入,这样语言的生成也就水到渠成。教学之目的是拓展思维,教育之目的是塑造人格,教育是人格对人格的影响。在上课过程中,我们老师常常太关注自己讲的怎么样以及自己的课程计划、课程进度是否完成,重视了知识,忽略了人文。在四川许老师的课堂上,她提供了几个单词,让学生们分别用美语及英语的口音读出来,但是提问了五六个学生,都没人会。她就赶紧自己匆匆读完,就往下继续。而美国老师的课堂出现同样的问题时,他一步一步引导,直到学生恍然大悟,好像有点“离题”,但他心中有学生,而不仅仅是教材和进度。三位中国老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时,都给学生了很好的评语,诸如“好!坐下”“很棒,请坐!”等等……而美国老师在整个课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就是“THANK YOU!”,这个细节让我觉得美国老师是站在一个人格平等角度和学生探讨。而我们有时候是不是觉得自己高于学生了呢?中国有句古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的课堂很多时候,关注了“鱼”忽略了“渔”,我们的学生思维模式化。前三堂课是中国老师上的,最后一节课是美国老师上的,美国老师导入课堂的第一个问题是:Do you like reading? 这本是一个很简单的开放性话题,可我们的学生居然没听懂,低着头在那里到处翻书!评课的专家说:“这是学生听力不好所导致的问题!”而我私下以为是我们的教学模式化导致学生思维模式化的问题。因为他们习惯了中国课堂上通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的模式。我们的课改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果学生的思维是僵化的,何以有创新能力?这是我们要深思的问题。
篇8
【中图分类号】 G633.41;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1-0054-02
20世纪80年代,教师专业化形成了世界性的潮流,人们对教师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因而,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敏锐地感应这种变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仅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广大中小学校长所要应对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那么,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具体而言,教师专业发展当是指教师内在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即教师通过接受专业训练和自身主动学习,逐步成为一名专家型和学者型教师,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持续发展过程。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专业发展的自主性。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设计课程,规划教学活动和选择教材时,应有充分的自主性;教师应具有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把外在的影响转化为自身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动力;二是专业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有助于教师选择、确定个人的专业发展计划和目标;教师只有不断进修和学习,以终生学习为理念,才能促进自身的持续发展,以确保教学知识和能力符合时代的需求;三是专业发展的情景性。教师的许多知识和能力是依靠个人经验和对教学的感悟而获得的,教师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发展。次外,由于教学情境具有不确定性,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与教学情境相联系,在学校中建立一种相互合作的文化,以促进教师的成长;四是专业发展的多样性。教师工作包括观察学生、创设学习情境、组织教学活动、训练学生、评价学生学习等多种活动,教师专业发展体现在这些不同的活动中。教师专业发展应注重教育知识、技能层面的发展,也应兼顾认知、技能、情意各方面的成长。
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师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教学负担重,缺乏教学技能、教学理论、综合素质的培养。随着我国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部分教师越来越难于适应英语新课改中具有挑战性的教学要求。对此,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主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研究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任务也迫在眉睫。
如何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我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它根植于教师的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活动中,包括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知识的丰富、教学反思能力的增强、教学技能的成熟、质量的提升等,涉及认知、情感和行为各个反面。概括起来,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不外乎三条:自发的教师专业发展、外控的教师专业发展和内控的教师专业发展。这三条途径各自的特征很明显,自发途径没有调控机制,教师专业发展走向何处不明,处于自发状态。外控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虽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加以控制,但完全根据教育者的设想对教师发展途径给予限制,不能顾及每位教师的特点和实际需要。这两条途径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是一种外在力量的挤压,无法充分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而内控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即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调控下的发展途径,是既将调控置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之下,又充分地考虑教师自身的需要。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是助推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植点和制高点。其核心要义包含四个因素。
一、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凭借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形成的经验,再次应用到实践中去发现问题,通过深入的观察、思考,从中寻求破解问题的方法与策略,从而到达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目的,它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判断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反思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通常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反思。教学前反思具有预测性,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分析能力;教学中反思具有调控性,使教学成为一种多向的互动,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教学后反思具有批判性,使教学成为一种理性的评价,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总结能力。教学反思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一是理论学习,加强系统的理论学习,将实际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探寻根源,提升教学理念,拓展教学水平;二是教学日志,记录教学中发生的状况、典型事例和反思随笔,做出即时性思考;三是教育叙事,讲述自己教学的故事,从而暴露自己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办法;四是微格教学,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客观地考察教学实践,理性地分析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的自身提高。
二、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指教师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来系统地改变自己的专业实践,包括搜集有关教学改革资料、理解并分析这些资料。它通常由一系列小型调查研究组成,一个研究完成之后又开始另外一个研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行动研究有着以下两大优势:一是与教师自身的具体工作有直接关系,具有明确、快捷的效果;二是虽然不一定具有广泛性,但研究针对性很强。因此,行动研究比传统的教学研究更为灵活多样,是教学反思的一个延伸。国外有人认为“行动”和“研究”两个概念的结合凸现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把理论付诸实践的一个途径,其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就是使教师逐步走上自我指导和自我持续发展之路。
三、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强调团队协作精神,是教师在互补共生中成长,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例如,组织英语教师开展教学观摩,通过课堂教学、模拟教学、微格教学等直观的方式让教师真实地感受、体会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为其后开展的自评、互评、教研讨论提供话题。常规的教研活动还包括比较教案和准备计划、评估教师课堂处理方法、共同备课等。建立教师指导制,让本校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指导年轻教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使年轻教师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求。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广各校的教学管理经验,定期组织年会,推荐优秀教师进行校际间的示范课交流。通过这种协作与交流,促使受训教师增强自我反思能力,提高对教学实践问题的认识,逐渐形成对教学的新见解,发掘可供选择的多种教学方法。
四、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是近年来教育界广为关注的一种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由于我国中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还是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所以通过校本培训制度化,首先可以使中学英语教师校本培训带有内控性又有一定的强迫性,这有利于促进中学英语教师校本培训的发展,进而促进中学英语教师专业的成长。其次,通过中学英语教师校本培训制度化,使中学英语教师校本培训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这样有利于提高学校开发的校本培训课程在整个中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地位。再次,将中学英语教师校本培训制度化,也就意味着将中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自交给了校长和中学英语教师,这也是对中学英语教师专业自的尊重,有利于调动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促进中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最为有效的校本研修方法是将教师的自我发展和外部支持联系起来。譬如,瑞典就倾向于将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看作是学校和大学之间的合作活动。人们普遍认为中学英语教师的个体需要应通过学校领导和英语教师对话来解决,而与大学合作,则是为了促进和支持集体的发展,让英语教师超越个人的眼界来看待问题,同时也使他们的学习更具实用性。
当然,一名英语教师的成长,专业水平的发展有一个连续的、长期积累的过程。但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内控式的自我专业发展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其根植点就是教师的自我反思、行动研究、同伴互助、校本研修,这四种因素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切实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王家芝.行动研究在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12).
篇9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194-02
注重培养中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机会,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一切活动,在听、说、读、写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训练。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我们必须理顺“教”与“学”的关系。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时候,就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去认知,去发现,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目的,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教师有步骤、有计划地培养才能逐步形成。
长期以来,在我国英语教学工作中,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只注重教法研究,总是不遗余力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则采取记忆、背诵等机械式的学习方式,结果,同样的做法并不能使所有学习者都学得好,并且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多方面发展,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空间。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束缚着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制约着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教师容易偏重讲授英语语言知识而忽视对学生语言知识的训练,这样极易使学生成为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使不少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制约了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提高及发展,这些已很不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英语教学。
大家都知道,现代社会中疯狂英语这种独创的英语学习方法,多年来影响了数以亿计的英语学习者,确实能帮助许多同学提高英语。但是,也有部分同学学习了这种学习方法,一段时间下来,英语成绩仍不理想,于是弃之而求他法。这也说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自身的能力和性格差异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因此,在当今基础教育新课程(新课标)改革形势下,我们英语教师进行教法与学法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那么,我们英语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教法与学法的研究呢?我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多年,现将自己的观点总结如下:
1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英语语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课堂结构中要保证学生有充分进行活动的时间。课堂教学要在教师主导作用下贯彻三个为主:以学为主;以学生自学为主;以学生听、说、读、写为主。新课标的这一要求与传统数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差别很大。教师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继续沿用原来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那么一方面教师讲得特别辛苦,却妨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违背了教学规律。其结果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头昏脑”。其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要努力创设听的语言环境,因此,教师就要采取措施减少障碍,课堂上尽量少讲、不讲汉语,给学生营造浓厚的英语环境,努力给学生创造听的机会。课外,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每天收听英文广播,收看英语电视教学,坚持听录音磁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证明,只有定期的用英语不断地刺激学习者的听觉,才能使学习者形成稳定的语感.还要强化说的训练功能,开设英语角,开展夏令营活动,使学生在真声英语环境中多接触英语本族语,从而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其次?要培养读的准确能力,然后培养写作能力,因为写是语言的发展,是对听、说、读的巩固和提高。最后,学会译的准确无误。译是语言的再创造,是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化,发生在听、说、读、写各环节之中。
2 运用多手段,唤起成就感
教育心理学认为,每当一种新鲜事物产生,人们总会有一种强烈的获取愿望。在这一点上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得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和语言运用。”所以,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且运用多种手段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只有教学的内容、形式、思维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才能实现灵活的教学,并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理想的成绩。同样学习心理学也提到:“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因此,只有让学生参与,才能激发兴趣,品尝到到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 师生同提高,适应新课标
新课标强化基础,突出能力,注重学生听、说、读、写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强调语言运用理念。因经此,它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学生要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形成能力。作为新时代英语教师更要提高素质,扩充知识,全面发展,不断完善。唯有如此,英语教师和能够适应新形式,培育新人才,也才能迎接新英语课程标准的挑战。
4 教师进行教法、学法研究的注意事项
4.1 教师在教学中研究每单元、每课时的教学方法时,同时要研究与之相应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而且必须严谨、科学、认真、细致,然后才能展开教学。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学习方法的改进,好的学习方法能促进教学方法的提高,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4.2 教师的教法研究和学法研究以及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从备课、上课到作业布置、测试,都要尽量处理好教学内容,使学生容易接受,优化知识。
篇10
一、英语特色专业群建设的意义
武陵山片区是国家中东部与西部交界区,是区域重要发展承接区,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地带,是国家扶贫攻坚示范区和跨省协作创新区。片区包括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国土总面积为17.18万平方公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武陵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与扶贫攻坚的试点地区和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区。现有民族43个,主体少数民族是土家族、苗族,人口过千的少数民族有回族、瑶族、侗族和白族,少数民族人口203.36万人,占总人口的75.3%,其中土家族和苗族分别占41.56%和33.15%。(1)从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内涵、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等基本理论入手,融合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针对少数民族特定地区、特定群体、特定政策、特定专业群研究,为研究武陵山片区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奠定理论基础。(2)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借鉴汉民族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强势文化为背景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当前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民族性特征和定向特征,力求在此基础上探寻一条适合武陵山片区地方高校发展的新路径。(3)完善武陵山片区人才培养政策的阶段性、整体性研究,最终旨在挖掘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对策及途径,为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等教育理论层面的对策与建议。
二、英语特色专业群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1)成立“吉首大学外国语言服务中心”,中心定位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特色专业群中的重要服务平台,面向社会,立足校内,作为师生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开设语言培训、口笔译服务、外语讲解等服务项目,以实战检验学习,以服务促进学习。目前,该中心既能解决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紧张问题,又能真正为社会做出贡献,带来社会效益。从单纯的校内培训走向校内外结合的培训,从自主培训向合作培训、从技术培训向整合技术与学科知识的培训发展,培养教师的探究能力,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现英语改革的可持续发展[1]。武陵山片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贫困和落后,只有加快发展,走出湘西,走向世界,开展多方位、多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才能实现武陵山区脱贫致富。英语专业一直努力配合当地政府参与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相关工作,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IFAD)等多个国际组织与外国政府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进行的经济与技术援助和交流提供口、笔译等语言服务。例如,2013年全程参与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援助项目(湖南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发展项目)设计报告的设计、争取、实施等,重点提供语言服务,翻译了几十万字的项目设计报告,并为前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现场考察的国际项目专家提供陪同口译服务。二是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外事外经干部提供语言培训,为加强农业国际合作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业务精良、外语精通的外经、外贸复合型人才做出了贡献。语言服务中心服务于民族文化建设,多次参与各类旨在宣传和开发本土特色旅游资源的项目翻译工作,完成了在张家界市举办的国际翼装飞行表演大赛、国际森林保护节、国际乡村音乐节等多个国际外事活动的翻译服务工作。(2)以承办国培项目为契机,与武陵山地区基础教育学校建立广泛联系,固化协同培养机制。近三年来,在小学英语教师国培短期集中训练和长期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的基础上,争取到了中学英语教师的同类项目(2015年暑080DianShiChengJin点石成金假已成功实施),增强了英语专业服务武陵山区的能力,推进了与武陵山片区地方教育部门协作进程。2015年,英语专业进一步拓展“国培计划”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代表学校成功申报的三个项目全部中标,实现了教师培训项目方面小学、初中、高中英语各学段的全覆盖,其中国培是小学和初中,省培是高中,待时机成熟后,国培项目实施要与学院本科师范生教育实现互动。通过国培项目,英语专业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教师们在一体化培养探索方面也初见成效。比如,2014年英语教师石红梅、简功友获评湖南省“国培计划”英语学科专家;2015年英语专业教师3人应邀赴长沙市参加由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举办的“‘国培计划(2015)’湖南省乡村学校教师资格考试培训者高级研修班”,1人被湖南省教育厅选拔推荐,赴北京市参加教育部2015年国培计划——示范性教师工作坊高端研修项目初中英语教师工作坊主持人培训;我校被湖南省教师教育学会授权为张家界市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培训点,全权负责其在该市的教师资格国家考试培训。我校参与教师资格考试培训工作,必将对进一步助推我校师范教育综合改革、指导我校学生报考教师资格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3)招生翻译专业,为英语专业的转型发展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将部分英语专业招生指标划拨给翻译专业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既能促进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转型发展,提升专业内涵,又能为武陵山片区培养急需的翻译人才,从而更加畅通地为武陵山片区服务,提升英语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在新办专业的同时,调整教研室设置,加强基层单位建设工作,理顺各部门关系。翻译方向的课程设置要求在低年级阶段抓专业基本功,强调听、说、读、写;高年级阶段强化口译、笔译实践,翻译理论和人文知识的扩展,培养学生扎实的翻译能力和较高的人文与专业素养[2]。(4)创新专业内涵建设。我校外国语学院2013年完成了立足于武陵山片区发展的英语专业办学和学科建设思路的调研工作,对人才培养方案做了全面的修订工作。修订的着力点放在与武陵山片区关系比较紧密的英语师范专业方面,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有了更加精确的定位,并对英语教育教学的研究能力有了明确的强调。在课程设置方面:教师教育课程、专业任选课程以及实践教学课程方面做了很大调整,体现了内涵、实践、科研以及服务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等关键词。综合英语精品课程、综合英语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基础英语校级优秀教研室等质量工程项目通过了学校专家组的终期评估。在本土化教材开发方面,完成了校级精品教材《综合英语能力实训教程》的出版。(5)课程建设方面有成效。建设期内,2011年立项的校级新开课程《应用翻译》于2014年顺利结题。校本课程《本土文化(英文)》通过在英语专业2011、2012级的试开课,摸索出了更多的校本课程建设经验,充实了本课程的教学资源,于2015年通过了校级新开课程项目的结题验收。此外,项目组获课程改革专项建设项目5项,学校通识优质课程1项,省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项,校级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项目2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6)完善校级文化精品“金凤凰杯”系列专业竞赛活动组织体系,成功举办“金凤凰杯”十周年庆典暨外语学科竞赛与创新实践交流会,总结了十年的活动经验,肯定了其校园文化精品活动的地位,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力。2015年,“金凤凰杯”系列专业竞赛活动又被学校认定为校级外语学科竞赛活动,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搭建了更加良好的平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相应的专业英语能力培训以及综合素质培训,始终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英语专业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方面表现良好,列举部分奖项如下:国家级竞赛方面,获得“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全国三等奖1项;第六届“华文杯”全国师范生英语教学技能大赛获教学技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教学设计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级竞赛方面,获得“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省级选拔赛的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以及省级二等奖4项,湖南省大学生日语演讲大赛个人一等奖3项、团体一等奖1项;湖南省师范生技能大赛二、三等奖各1项;湖南省首届同声传译大赛和外事笔译大赛三等奖1项;校级竞赛方面,获校级第五届师范生说课、讲课与即席讲演大赛一等奖1项。英语专业代表队在第九届中国大学莎士比亚戏剧大赛总决赛中荣膺亚军,居内地参赛高校之首,同时斩获优秀女演员奖和最佳布景奖。(7)师资队伍得到进一步优化。建设期内,本专业新增教授1人、副教授6人,获博士学位1人,考取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9人。派遣两名教师参加英语口译证培训及考试,扩大了双师型教师的队伍阵容。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获得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课程教学竞赛英语专业综合组三等奖1项;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学校选拔赛中获二、三等奖各1项。教师的科研能力不断提升,获得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8项,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各1项。将英语教师派送到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学习和进修,使其通过亲身经历学习和了解跨文化知识;邀请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以研讨会、文化讲座等形式讲授跨文化知识,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共同的学习机会。1名英语教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与英国阿伯丁大学的合作英语教师出国研修项目,6名教师赴澳大利亚国际知名外语培训机构Navitas参加为期一个月的教师语言能力和英语教学技能培训(TESOL)、通过系统的培训以及与当地人的频繁交流,培养了跨文化的意识,英语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更广阔的视野和更自信的表达让这些教师在三尺讲台展现了更多的个人风采,更具魅力的授课方式深得学生的喜爱。(8)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具体举措包括制定和完善《外国语学院调停课管理规定》《外国语学院教师教学工作条例》《外国语学院教研室工作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帮助教师加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转变观念,抓住机遇,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努力创建一支政治素质优良、创新意识浓郁的教师队伍。(9)对外交流与学术活动开展方面势头良好。近年该专业在对外交流、外事活动中加大对武陵山的宣传推介,扩大国际影响。例如,与韩国亚洲大学国际研究生院长及国际事务部部长Mr.HyukpyoKwon一行举行深化合作座谈会,洽谈进一步加强双边合作的具体事宜;实施了海外名师项目,美国拜欧拉大学应用语言学及国际英语教育系的Dr.KatherineBarnhousePurgason来学院开设语言教学讲座、项目申报与评估,并进行课堂听课、评课与诊课。同时也加大了国内的交流力度,邀请了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澳门大学及中国翻译联谊会等知名英语专家和业界人士来院举办讲座,承办了湖南省第翻译协会学术年会、民族地区外语学科发展研讨会、第三届中国外语界面研究高层论坛等大型学术会议。这些交流活动不仅进一步提高了本专业的办学层次和水平,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开拓师资培训渠道提供了有效经验,而且扩大了学院在国际和国内的影响。特别是2013年承办的民族地区外语学科发展研讨会,旨在搭建武陵山片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外语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引智平台,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外语学科建设,促进民族地区外语教育和人才培养,增强外语学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西南大学等十余所全国知名外语院校、重点高校、学报和研究机构的外语界著名专家及学者们出席了研讨会,出席会议专家级别之高、人数之多、涉及的研讨内容之丰富,是我校外国语学院继2010年成功举办日本文化论坛之后外语学科建设史上的又一盛事。我校外国语学院还承办了2016年第二届民族地区外语学科发展学术研讨会,十余名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大学等全国知名院校、重点高校的外语著名专家和学者们参与了专家论坛。该论坛专家召集人、著名学者王克非教授高度评价了我校对外语学科建设的重视,肯定了近两年来我校外国语学院外语学科建设取得的进步,并表达了将论坛进一步办大、办强的意向,为民族地区外语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我校外国语学院立足学校的实际,坚持开放的办学理念;立足区域发展的实际,增强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能力;立足学生的实际,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适切性,促进转型发展。学院通过英语特色专业群直接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特点相结合,提高学科专业为地方发展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民族地区高校与地方政府、地方企业以及社会团体之间的联系,有利于解决高等教育资源过度集中于大城市而造成的重心偏高问题,从空间上和层次上拓展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
作者:石红梅 单位: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
篇11
近年来,我国英语教学观念不断更新,英语教学的重心已由语法教学转移到了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方面,在英语的四大技能听、说、读、写中“听”字当头,目前已有许多地州市在中考中增设了听力测试题,全国高考还设置了专门的听力测试,每年有两次考试机会,对我们广大师生来说是一个压力不小的挑战,对于听力测试,我们必须要有正确的态度来对待。那么如何加强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技巧和能力以适应高考要求,笔者提出以下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好英语离不开兴趣,那么在听力课上,如何提高学生上课的效果,变死板的教师传授为高效率的学生吸收呢?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备课,以多变的有趣的方法吸引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听力训练。例如,美国巨片《泰坦尼克号》播出以后,在全球曾引起一片轰动。特别是其中的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令每一位高中生欣赏不已。于是我就不失时机,利用学生想学这首英文歌的迫切心情,把这首歌的歌词打印出来,其中每行留几个空格,让学生在听录音时把所缺的词填上,然后大家一起核对,跟唱。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非常活跃,一方面通过让音乐进入课堂,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在欣赏美妙乐曲时,也得到了听力训练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浓厚了。
二、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英语听力课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听”除了立足课堂,充分利用好教材内容外,还应认真上好每周开设的至少一堂的专题听力课。这种听力课涉及的范围较广,内容和形式也包罗万象。在中学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可利用的教材,如“Step by Step”,“Follow me”等,但这中间最有益的莫不过是听《New Concept English》(《新概念英语》)了。在《新概念英语》教材中,有许多趣味性的,听来令人发笑的短文,并且有原版录音磁带,可让学生享受到一流的英语优美播音,每篇短文可播放二至三遍,让学生在听懂和记住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处理,那么如何检查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呢?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要精心准备,针对所听录音内容出好相关的听力理解题(多为单项选择)、缺词填空题或改错题等。对较简单的语篇,也可以请学生进行复述,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开口,当然在这些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以激励为主,让学生尝到参与的甜头。
三、阅读应与听力练习同比重进行
很多人为提高听力把所有时间都集中在听力材料的练习上。我肯定的说,这是个错误。我们不是生活在国外,你无论怎样营造,都不能有一个真正的外国的文化氛围在你身边,这一个已经可以说明只注重单一的听力练习是错误的。其次,听力练习中,你接触到多少信息呢?这个信息包括词汇、语法、习惯用法、文化等等在接触材料时能够遇到的所有东西。我敢说你听十盒磁带不及我读一本原著的信息量。如果别人的说话内容超出了你那听得滚瓜烂熟的磁带内容,你是否有信心听懂?这可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你自己日常的说话内容,是否可以用十盒磁带来装得下来。只要你发音正确,你在阅读时接触到的词,如果让你在听的时候遇到,很多都有可能听懂。倘若你的听力目标是想听什么就能听懂什么的话,阅读起到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同时,如果你连在阅读中都无法读懂的句子,你在听力中能够听懂吗?我想来个总结:词汇量和语法是阅读的关键,阅读量的多少以及阅读能力的好坏决定听说能力的高低。
四、鼓励学生多收听各类英语广播
我们要瞄准当前高考的要求,接受来年的考试挑战,就应适应时代潮流,广泛收听各类英语广播,了解国内外时事,摄取最新信息。英语广播有着与其它听力材料所没有的优点,即每天的节目都是新的,让人听了不会有枯燥之感,可提供的有传统的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英国广播公司),有时尚的Voice of America(美国之音),也有我们自己的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GZTV或CCTV的New Report(贵州电视台或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报道)供你收视。特别是Voice of America中的Special English这个节目语速适当,对初学英语者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在收视节目开始阶段,虽然遇到一些地方听不懂,但只要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增加词汇量,拓展知识面,加上持之以恒,定能有收获和进步,确是学以致用的一种好方法。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
为让更多的学生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妨可以开展一些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例如,在校园开辟“English Corner”(英语角),以营造一个良好的说、听英语的氛围,有条件的中学还可引进一些外籍教师来加以指导;或开展“1+1+1”到“1+l”的互助活动,即从一个英语教师,一个英语较好的学生和一个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结对互帮互学,到放手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结对的互帮互学。也可以每个学期定一个“校园外语节”,开展各类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英文歌曲歌咏会,把一些优美的外国作品用英语表演出来等,融听说为一体。当然,这些课外活动的开展,可以以学校为单位,也可以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重在人人参与。
在培养尖端人才的二十一世纪里,人人至少懂一门外语是必然的,既然高考听力从二十世纪的大势所趋到二十一世纪的众望所归,我们从现在起就应该更加重视听力训练,提高听力水平。听力水平提高了,必然会同时促进人的思维发展,促进阅读、写作等能力的提高。我想,如果在听力训练中能运用以上几种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会觉得每天花一刻钟听一些听力材料比花一刻钟做英语试题更有意义,从而让学生觉得英语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去“乐学”,“活学”,真正成为二十一世纪具有高水平的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 活动,促进英语水平提高-研修资源5――如何优化学生英语学习[OL].互联网.
篇12
现阶段,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四、六级网考的试点推行,可以说大学英语教学又迎来了一次颠覆性的革命。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新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认识到目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理清教学脉络,并明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
二、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多年来中国英语教学存在着严重的地区差异和发展的不平衡性,且多数大学英语教师对中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英语教学与高中英语教学的脱节,其结果可能导致在大学阶段的教学中教师低估了学生的英语水平,课堂内容简单,满足不了学生的知识需求;或者是对学生的水平期望值过高,授课内容难度大,使得学生自信心受挫,没有成就感,因而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其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依然是阐述的主体,是教学活动单方面的策划者和操纵者,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案,没有真正的语言体验、训练和实践的机会,在教学中的主动性与选择性极其有限,从而导致教学双方供求不一致,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充分发挥。课堂上,多数教师仍然将教学设计的注意力集中于陈述性知识与展示性元素,且目前由于网络多媒体辅助大学英语教学的推广应用,有些教师的备课重点过于侧重电脑设备及操作软件工具的准备,反而忽略了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课堂互动的准备,而走入另一个误区,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理想。再次,近年来高校连续扩招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繁重的工作量导致教师无法得到应有的在职或脱产进修及从事科学研究的机会,从而使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了非良性的循环。最后,大学英语教学及网络教育技术培训等相关的研讨会、研修班和论文报告会相对匮乏,导致教师无法及时系统地了解教改动态,学校间的教学经验难以实现交流共享,给教师的教学及专业发展带来了障碍。
三、解读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核心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深入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艰巨任务。新形势下,改革的核心内容呈现出新的特点,有待进一步探索实践。
(一)建立完整的英语教学体系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前提。
大学英语教学是在中学英语教学基础上的教学,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应与中学英语教学合理地衔接起来,必须进一步明确每个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将整个英语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来考虑。不管信息技术如何发达,网络资源如何丰富,教学设备如何先进,改革步伐如何加大,教师所面对的主体始终是学生,学生才是改革的参照,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的出发点。因此,大学英语老师进行备课授课的首要任务应是了解学生进入大学之前的英语学习情况。当然,不同省份地区对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及教学情况参差不齐,必然会导致大学阶段同一班级学生之间英语水平差距的存在。只有清楚学生以前学过什么,才能更加合理地设计方案、调整速度,从而以最高效的方式达到目的。当前,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正在进行改革,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应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只有这样,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才能够知己知彼,从真正意义上把教学目标定位于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上,并提高学生对于另外一种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将大学英语教学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表达能力,使我国高等院校的毕业生真正成为不仅能够听得懂、看得懂外文资料,而且能够在本专业领域用英语进行口语和文字交流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以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
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应遵循“双基”和“双主”原则,即以计算机和课堂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同时指出: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是教学活动或教学手段的转变,而且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又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因此,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重点在于通过网络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实在在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能力从“应试型”转变为“应用型”,这也是现阶段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教师应彻底改变“教学方式的改变即教学模式的改变”的错误思想,认真学习《要求》所提出的基本思想,使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尽快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宗旨和目标相统一,以适应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
(三)更新教育理念,实现传统教师角色转变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
首先,大学英语教师是实施教学的执行者,但是以不同的理念为指导,采取不同的措施,会产生不同结果。由于教学对象在变、教学环境在变、教学设施在变、教学需求在变,因此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改变。正如夏纪梅教授所说,教师的角色应该从“语言知识的灌输者”、“语言点的示范者”、“语法知识的测试者”、“语言教材的讲解者”转变为“语言交际环境的营造者”、“语言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应用效果的评价者”和“学生学习潜能的挖掘者”。大学英语教师转变观念是大势所趋,我们必须尽快适应这些新的教学角色。其次,教师角色的转变不仅要适应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而且要适应未来信息化教育的基本需要。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理念,对教师这一职业而言尤其如此。因此,教师在关注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了解相近学科的知识体系;要广泛涉猎经济、技术、文化等领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确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意识,并具有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整合于教学的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最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把原教学大纲中的“以读写为主”变成了“以听说为主,全面提高英语实用能力”,因此作为检验教学效果手段的四、六级考试也发生了质的飞跃。最新四、六级考试改革的方向和总体思路是“采用具有大量试卷库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为考生提供以听力为主,包含读、写、译、会话在内的、以测试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的计算机考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理念和测试改革的理念是一致的,与听力相关的教学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与传统以阅读为主的教学相比,更注重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外语能力的需求。因此,了解教学改革的理念和方向,对于大学英语教师传统角色转变具有非常明确的指导意义。
四、结语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在全国许多高校内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改革既给广大英语教师带来了机遇,同时又带来了挑战,使一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深刻感受到了机遇带来的喜悦和挑战带来的压力。当然,改革之路还很艰巨,还有待不断开拓新思路,总结新办法,寻求新突破。相信经过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国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将大有成效。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
[2]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回顾、反思和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篇13
一、加强个人教学反思,进行自主研究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出色的教师;如果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思考并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比专家学者所提出的有时更深入而具体、可操作性更强。如果教师缺失在行动中反思的意识,其工作成效就会“灌水”。
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成长十分重要。在校本教研中,教师的个人反思是基础和前提。第一,坚持撰写教学后记,及时反思教学行为。下课的铃声仅代表着课堂教学的结束,教师应该通过及时反思来加以总结和升华。通过对课堂的导入、教学设计、作业的布置等进行回顾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对策,思考在下一节课将如何弥补本课的缺憾。将不足和成功之处记录下来,以便总结经验和避免低水平教学行为的重复。
第二,不断积累观摩心得,细化课例观察反思。听课是学校开展教学管理和教研活动的常态活动,也是教师开展课例观察的主要形式,通过听课可以发现教师优秀的教学传统和教育态度,发现适合校本实际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可以发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节气氛活跃的英语课,不一定等同于一堂优质英语课。通过课堂,可观察教学有效性、教师的语言教学观、激励方式和创新思维等。比如,通过对“英语课堂用语”的观察可以知道教师的语言教学观念和教育态度。“尽量使用英语组织教学,适当利用母语辅助”是每位英语教师都熟知的教学原则,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却常以母语组织教学。无论他(她)的课讲得多好,表达多么流畅,母语组织教学折射出教师的语言观,那就是英语是靠教师的讲授“学得”的。但是,教师仅采用以讲授为主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无疑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三,听课是课例观察的重要形式,评课则是行动后的反思(Reflection-on-Action)。听课教师要对课堂进行客观而理性的观察,发现那些蕴藏着执教者好的外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态度的细节,反思授课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过程,归纳总结符合校本实际的经验和做法,为授课教师提出建设性意见,这不仅对授课教师有益,同时促进了听课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四,注重学生学习评价,分析反思教学效果。学生的作业(包括口头和笔头作业)、学生的评价量表是反映教学效果的比较直接的形式。很多教师的教学水平的迅速提高得益于他们注意分析和反思学生的作业。从作业的完成效果可以看出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分层作业设置是否合理、作业难易是否适中、分层教学是否落实以及学生是否形成了有效的学习策略等等。当然,聪明的教师不妨将“权力”拱手让给学生,直接让学生写学习反思,从批阅他们的学习反思中发现课堂教学的不足,直接调整教学策略,实现教为学服务的宗旨。
二、建立教师学习团队,健全合作机制
校本教研的核心是教师群体的协调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和共同成长。建立教师学习团队,使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动和对话制度化。作为校本教研的标志,教师学习团队起着核心的作用。通过集体备课、课例研究等形式围绕教学开展校本教研。
规范集体备课制度,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以备课组为单位,针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教材的处理、导学案的设计、学情分析评价的标准等进行讨论,及时讨论“个人教学反思”中发现的问题,相互促进,适时总结;利用各种网络工具进行资源共享,包括教学设计、电子课件、课文录音、作业设计和教学后记等;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如针对本校学情,对作业、测试内容和假期作业等分层。
教师互助合作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保证[1]。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是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2]。教师实践智慧的提升强调专业发展要基于校情,要与教师的教学工作关系密切。例如,以骨干教师为核心,其他教师自愿参加,组成“教师学习团队”,聚焦课堂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轴心,采用同课异构、一人同课、多人同课、同伴互助和伙伴示范等行动研究,通过团队成员的互帮、互促,达到团队教师的业务水平相互提高,并在教研组、校际教研、片区活动中分享研修成果。
三、借助专家科研引领,提升校本教研
专家引领主要是指各层次的专业研究人员(如教学专家、富有研究经验的教研员和一线教师)对校本教研的介入,包括理论对实践的指导、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以及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构。比如,请专家进行专题系列的学术讲座,对本校英语教学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找到核心问题并辅助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等。每个年级每学期推出至少一节的英语公开课,按照上文所述的课例研究的方式邀请专家同行听课、评课、收集信息和意见,会后在专家同行指导的基础上,教研组进行归纳、反思和总结。同时,利用省教研室的“教学新时空”和“牛津英语教研网”等网络资源,组织收看教研直播和网络远程培训,认真观摩并进行反思,使之成为教研观摩、专业提升的平台。
开展“课题研究”是提升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通过课题研究可以促进教师深入研究课程改革,主动学习教育理论,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对于提升学校的教研力量也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课题要结合教师个人或集体反思中发现的重大问题,以解决本校英语教育教学实际困难为出发点,不能为研究而研究。在专家指导的基础上,找出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课题研究,教师学习团队深入课堂,收集信息,进行探究。这样,不仅切实解决了一些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且也达到了培养和提升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目的。
在校本教研中,教师的个人反思、集体的同伴互助和专家的专业引领三者都是缺一不可的,它们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又相互促进。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