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儒学与德育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儒学与德育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儒学与德育

篇1

但是,当下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由于自身的文化底蕴不足,又受到一些外来文化的熏染,从而使他们对中国的传统儒学思想的认同度并不高,即使在课堂学习的时候,也只是将这些当做一项课业负担来对待,虽然去学习,但并未将这些融入到自己的人生观之中,去身体力行,做到知行合一。

历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而不是脱离历史发展的抽象观念。在现阶段开展德育工作应当重视我国传统儒学道德思想的优秀内涵。全社会都应该为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切从事精神产品创造的部门,把正确的道德观念灌输给下一代。

考虑职业教育学生的自身特点,不难发现,学生不认同儒学思想的原因不外以下几点:个人基础素质薄弱,无法理解经典内涵;认为传统观念陈旧,不屑于继承发扬;认为传统思想束缚个性,与西方价值观比较起来没有竞争力等。要改变学生的这些观念,就要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言传身教的引导,因此我按照中国古代教育的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以爱养之,宽严相济

启蒙教育应以爱护学生为出发点。所谓“爱养”,就是以慈爱的精神关心、爱护学生,用说理的方法教育 、感化学生。

所谓宽严相济,包含两层意思:

1.宽其辞色、严其课程。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应当宽厚一些,如表情和蔼,语言温和,耐心细致,循循善诱。但在学习上则要从严要求,丝毫放松不得,不能有一点马虎。职业学校的学生以前多是教师严重的差生,有自暴自弃的心态,所以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既要重新树立他们的自信,营造宽和的氛围;又要严格要求他们的课业,培养严谨的学风。

2.家教素宽者则严,家教素严者则宽。对家教素宽的学生应严格要求,不过由于他们一向松懈惯了,骤然从严管教,则‘懦弱之子必病,顽劣之子必逋’。所以,在刚入学时,不能操之过急,须缓缓约束,耐心开导,反复劝说,当他们真正心悦诚服以后,再加以批评,帮助其改正缺点。至于那些家教素严的孩子,则可‘稍济以宽’,‘使其恋恋塾中’,如此教育效果必将 大大增强。

二、量资量力,循序渐进

学生资质有高下之分,故教学内容和方法须因人而宜,‘浅人浅解、深人深解’。不能不分高下深浅, 一概而论。只有‘斟酌变通’,使之‘与资相合’,方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资质较好的学生往往容易骄傲。对于这样的学生,即使进步较快,也不宜过多表扬,相反倒应常常指出他们的 不足之处,以免其骄傲自满。所谓‘摘其短以抑之,则不骄’。

资质稍差的学生往往容易丧失信心,对他们如果批评责罚过多,便会令其自暴自弃,‘而安于下流,无上进之 机’。因此,对这样的学生应以表扬为主,即使他们只取得了点滴进步,‘亦不妨极言嘉许’,以鼓舞 其‘踊跃向往之心’。所谓‘举其长以扬之,则不退’。

同时推荐一些书籍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阅读,对其先读什么,次读什么,再读什么,进行明确的安排。如果‘不循次序’,‘ 不分层次’,虽然‘欲其速成’,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三、务求精熟,力戒贪多

‘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因为内容多了,就不可能详细讲说,学生也就难以理解,理解不了 就容易遗忘。这样学习的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指导他们学习传统儒学文化时要做到少而精,抓住要点,反得讲解,才能使学生‘章章句句,无一字不明白’。所谓‘多则惑,少则得。’故‘讲书切不可贪多’。如果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了老师讲授的内容,那么他们的学习能力就 会提高,通过举一反三,对于那些老师没有讲过的内容,也能渐渐有所理解。这样的教学便会收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

四、正身端品,专一尽心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任何一个老师都应当时 时、事事、处处成为学生的楷模。其身正,不教而行;其身不正,虽教不从。

‘为师之道,端品为先。’作为老师,言行举止均要‘随时检点’,从严要求。例如要学生习勤,那么老 师必须‘以身先之’。如果学生都已到校,而老师尚未起床,‘则虽令不从’。

老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教书,教书应当专一。首先自己对教学内容应当认真钻研,确有心得,然后要时时讲 解给学生听,不要间断,更不可懒惰。‘故师道尤以专为主’。

同时,‘设教又当尽心’。督课要勤,要求应严,讲解须诱彻,要尽心尽力,‘悉心开导。’如果喜欢聪明的学生而不加督责,讨厌顽劣的学生而不加鼓励。不认真教学,马马虎虎;不勤课学徒,‘悠悠忽忽’。这样的教师,只能是误人子弟。

作为教师还应当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在教学中若自己有不懂之处,可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果老师有讲错的地方,学生指出,就应诚恳地接受,切‘勿固执己非’。教师严谨的治学风格和实事求是的教学态度,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我国传统儒学道德思想中的合理成分虽然对我们的德育工作开拓新思路、充实新内容有所裨益,但毕竟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有着巨大差距。因此,我们广大德育工作参与者要明确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劳动教育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

总之,德育工作者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改变当前中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脱离实际、呆板生硬、成人化倾向、缺乏实效和吸引力等情况,创新思维,批判地吸取借鉴优秀传统儒学道德思想观念充实和丰富中学德育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篇2

(三)环境渗透、美育感染的熏陶管理方法儒家认为良好的道德环境,对于人的高尚道德品行的形成和完善起到一定的渗透、熏陶作用。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自身的事,又必然与外界环境有关。孔子认为受教育者要择良友而交,择良处而居,“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其意为:人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是为好,不选择仁德之地为居所,怎么能算是明智呢?因此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良好的道德环境的作用。重要的德育环境应该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家庭教育环境是道德教育的基础,良好家风的形成和父母的教育引导非常关键,除了教育孩子要有孝德之外,也是“仁义礼智信”的教育启蒙;学校教育环境是道德教育的重要保障,朱熹提出“立学校以教其民”,学校教育的关键是要有道德品质十分高尚、教育方法非常有效的教师;在社会教育方面要注重对各阶层的道德宣传,尤其是统治阶层的良好官德的形成,以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幼、礼让谦和的社会风气。儒家认为美育是培养塑造理想道德情操的重要手段之一。孔子说:“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可见艺的重要性。孔子将《诗》与乐列为德育的必修课程,认为完美的德行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即认为完美的人格品德起于《诗》,成长于礼,成熟于乐。因此,在德育教育中不能只注重表面的“礼”的规范和训练,而忽视内在的人文情感需求和满足。从古代儒学的课程设置次序上看,六艺也被定位为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是儒者成人之前接受大学教育的前提性培养;对于受教者而言,六艺既是大学阶段课程的基础,又是受教者在社会中立足的技能,可以说六艺教育终身受用。[4]

(四)学思并重、克己内省的自我修身方法所谓学思并重,就是提倡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二者相互协调补充。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明确反对把“学”与“思”割裂开来。运用学思并重的方法,可以使人们在道德修养方面不断提高。“学”是继承前人优秀道德成果的必要环节,前人所创造的优秀道德成果,只有通过“学”,才能为我所吸收;“思”是“学”的继续和发展,人们所学到的东西,只有通过“思”,才能有新的突破。[5]因此,只有掌握好活学活用这一学思并重的方法,才能做到充分的消化吸收,才能利于推进道德主体进一步做好道德认知和实践。在儒家看来,克己内省是完善高尚道德人格的主要途径。所谓“克己”是指从言行上约束、克制自己的不良思想或欲望,通过不断修养、纠偏的方式合乎道德规范。所谓“内省”是指从主观上进行思想监督,自我反思,并通过“慎独”的方法,使人们自觉遵循道德规范。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只有克制自己,才能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道德规范。孔子还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自我反省而问心无愧,就会心安理得,就不会有忧愁和畏惧。孔子还教导自己的学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学习,看到修养不高的人就要在内心反思,不犯跟他同样的错误。孟子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基础上主张“反求诸己”,即对任何达不到预期效果的行为,都应当从自身查找原因,这样经常自省自己的动机和行为有无过失,就会达到“迁善改过”的境界。

(五)慎言力行、知行合一的躬行实践方法儒家在道德教育中十分注重受教育者在实践过程中的感悟,突出慎言力行,少说空话,多做实事。孔子曾说:“予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把行列为教育弟子的重要科目,又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还说:“力行近乎仁”(《礼记•中庸》),可见孔子十分注重行。荀子也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儒效》)。强调在道德教育中,受教育者要养成将获得的道德认识不断转变为道德行为的良好习惯。先秦儒家代表人物重视行的思想,对后世的思想教育家、教育家开展道德教育活动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南宋朱熹提出,行是知的完成,只有能力行之知,才是“至知”;只有经过道德实践人们才会真正体悟到道德伦理的合理性。明代王守仁提出的“知行合一”说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道德修养中知与行应该是统一的。王阳明也认为,“学”必须见于“行”。明末清初之际的颜元认为,人们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行,实用”,只有在“办天下事”方面“躬行实践”才能辨别出是否是真知。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特别强调“行”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性,他非常推崇“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伪古文尚书•说命中》)。儒家提倡的这种道德践行不但是对道德认知的体悟和升华,更是对其提倡的积极入世的积极实践。总之,以上儒家德育方法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的方法体系,是儒家道德教育的精髓,体现了自律与他律、主观与客观、形式与内容、理论与实践的协调统一,对我们做好当代道德教育很有启发意义。

二、儒家德育方法对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价值

当代高校德育工作者应以理论为指导,对儒家德育方法进行合理的批判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水平。

(一)要改善理论灌输法理论灌输教育法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列宁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6]317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市场经济对思想领域的冲击,思想政治教育灌输法依然有重要作用。但随着时代进步和发展,改革理论灌输法以增加实效性的呼声越来越高。对高校德育工作者而言:首先,应该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教学内容应该在讲授基本理论和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多结合传统文化、时代热点、当今社会问题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问题。授课方式应该多采用多媒体、视频、小组讨论、分组辩论等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其次,要鼓励、指导大学生成立理论学习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调动大学生开展理论学习的热情。再次,通过学校电视台、广播台、网站、报纸、橱窗,博客、微信等媒体宣传平台,构建全方位的理论灌输体系。最后,在理论灌输的同时,不能忘了进行有效的思想疏导,要关注宗教、迷信、谣言和非主流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时进行干预、解释和教育。

(二)要重视典型教育法典型教育法是通过典型的人或事进行示范教育,引导人们学习、对照和仿效,提高人们思想认识的一种方法。在典型教育法中,要注意优秀典型与落后典型,集体典型与个人典型的树立方法和效果。在大学德育工作中,要多树立、宣传优秀典型,发挥榜样的“身教”作用,在进行典型教育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多树立大学生中的典型,并在树立时遵循慎重选择、全面考察、品德为先、跟踪培养的原则,防止榜样“走样”,品行倒退下滑的不良现象;二要利用报纸、广播、网络、手机等新旧媒体,大力宣传校内外道德榜样的先进事迹,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三要在德育课教育过程中,充分搜集榜样的鲜活生动案例,通过案例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四要积极邀请先进典型开展座谈会、报告会活动,用震撼的事迹打动学生心灵,激发其学习先进的动力;五是在开展学习典型过程中,要总结出大学生能理解、能认可、能学习的方面,并建立学习的长效机制,从而充分发挥榜样的带动作用。

(三)要实施分层教育法分层教育是指根据人们的思想、智力、心理和兴趣发展特点和规律,区分不同层次的受教育群体,采取分类教育的方式。在学校教育中,分层教育法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二是同一年龄段学生个性特征。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我们要针对大学生不同年级特点、学习任务、发展需求的差异性,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诚实守信教育为基础,开展分学年甚至是分学期的主题德育教育活动。大一学年要注重公民意识和日常行为养成教育,大二学年要注重心理素质和情感伦理教育,大三学年要注重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大四学年要注重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经济情况等特点,重点关注学习暂时落后生、经济特困生、心理问题生等特殊学生群体教育。

(四)要强化感染教育法感染教育法是指受教育者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受到一定感染体或环境影响、熏陶、感化而接受教育的方法。[7]大学生德育工作者在运用感染教育法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注重学校校园环境建设,通过创建一些名人雕像、名言警句、主题橱窗和教室宿舍的德育氛围,营造良好的德育感染环境;二是运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如组织大学生观看改革开放成就展,观看革命或德育影片,开展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板报比赛等;三是通过开展格调高雅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文娱活动来提升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道德情操;四是注重对大学生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优秀群体培养,发挥他们对整体大学生的模范带动和群体感染作用。

篇3

一、儒家德育教育思想的日常生活化

中国传统教育以伦理学为主,即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大思想家孔子,以‘仁’为核心,从不同角度对‘仁’的涵义作了阐明,从而构成了以克己、爱人、忠恕、孝梯、恭、宽、信、敏、惠及刚、毅、木、呐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思想体系”。[2]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伦理道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乎!”[3]

子夏教学以小学为主,“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4]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融入君子之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皆蕴含大道理,故道德教育无常形。中国传统的儒学,以礼为支撑。礼包罗万象,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方面,以礼见仁,通过礼可见其性情与道德。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5]曾子把以忠、信为主的道德伦理规范融入日常生活中。孔子特别看重“孝悌”为主要内容的伦理道德教育,故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孔子的教学理念里,文的教学放在伦理道德教育以外的次要位置。孔子的这一教育理念以致影响到整个封建社会的教育教学。汉代教育,以忠孝为主。汉代取士以察举为主,而察举内容以忠孝为主。故汉武帝以来多忠孝之士,烈女、孝妇、孝子都是这一教育理念的产物。宋明理学讲知行结合,慎独、知行结合、坚守三纲五常等都是道德教育的产物。

中国传统教育以道德教育为主,同时中国语言的隐喻特点和中国民族含蓄的性格,使得中国教育以微言大义的启发性的教学方法为主,并与教育的生活化相结合。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6]

面对宰我的责问,孔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以血缘关系之上的亲子之情引导之,以情感之。三年之丧“这一传统礼制归结和建立在亲子之爱这种普遍而又日常的心理基础和原则之上”[7]。伦理道德的日常生活化,即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在人与人的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8]

世间最高的学问蕴含在民间,人心,“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真正的学问是不断发展变化,而不仅仅存在于书本。

总之,儒家在德育方面坚持以“六经”为主要教材,志在培养人们的“温、良、恭、俭、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优秀品德;日常生活化为儒家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它不是远离世俗的教会教育,也不是政治化威权奴化教育,而是含有默默温情的生活化教育。

二、小学德育教育的生活化

“关于德育的定义,素来有两类不同的理解:一类是大德育,即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德育观念,它是与学校智育、体育、美育相对应的概念,另一类是‘小德育’,即道德教育,它是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相对应的概念”[9]。

大德育观念的提出,可见德育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德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德育教育不仅仅要在学校教育中展开,更应该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道德内在地具有社会性,道德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准则。道德本质上是实践性的,离开实践把握道德的内在本性是不可能的。道德教育在实践中要挖掘人的内在德行,规范人的行为。“道德教育最终目的在于使个体通过外在的教化而完全内化为伦理普遍性或伦理实体,成为自觉希求伦理普遍性的道德主体”[10]。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提到:“教育以活动课程为主,受教育者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现代美国的教育在杜威教育理念下走向成熟,“在美国很多学校除了开设《公民》教育课等德育课程外,很注意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如建筑学、遗传学等专业的学生,要求考虑其工作的社会与伦理影响。同时,在美国的德育理论中,还有一个常见的概念——‘隐蔽课程’。它是与‘显著课程’相对应的,指用不那么明显的方式来传递社会价值观,使学生无意识地获得经验的一类德育工作方式。像升旗仪式、节日庆典、文艺演出、教育工作者的示范作用及具有教育作用的校园文化结构等,都属于隐蔽课程的具体形式”[11]。

小学德育教育不应该仅仅应用在德育课堂,更应该扩而广之,语文课堂、数学课堂、英语课堂、音乐课堂、体育课堂、班主任教学都要融汇其中。

小学语文教材以趣味性、形象性和生活化为主要特点,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邀明月,低头思故乡。”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李绅的《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诸如此类都是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贯穿德育教育。学生可以在学习知识、欣赏诗歌的同时受到心灵的熏陶。

音乐教学,乐由心声,在音乐的旋律中感受人的真情,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是最擅长于抒感、最能拨动人心弦的艺术形式。音乐的旋律和情感本身就是感化、德育的存在。

体育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磨炼坚强的意志,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在足球、篮球等团队协作的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互相沟通、积极合作的交往能力,也可以培养良好的德行。

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课余生活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余生活及人际交往关系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应在卫生活动、志愿者活动、演讲比赛、拔河比赛、社团活动等各项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并积极的、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各项公益活动,例如互帮互助的爱心行动、捐赠衣物玩具服务西部的爱心活动等,以便小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受到德育教育。

教育即生活,道德教育应该走向课堂,走向社会。在家庭生活感受爱的温暖,在朋友的交往中修养自我,在社会生活中熏陶自己。现代网络技术普及,手机的广泛应用,网络在道德教育中也起重要作用。电视、网络、报纸能媒体的宣传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行。公益广告的宣传,公益电影的免费放映,网络电视的价值导向的逐渐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道德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道德,不仅仅是利他的,它也应当是有利于行为主体的也应该是自利的,自利性是道德范畴存在的一个基本特征”[12]。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道德价值的实现总是以生命存在本身为前提,道德教化理当尊重个体生命存在的正当权利。尊重个体生命存在本身的价值,尊重个体生命的基本需要和正当欲望的满足”[13]。

德育教育的生活化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原则,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践行道德的价值、修养自我。王阳明曰:“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小学德育教育要坚持人性化与生活化相结合的原则,运用知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洪兰贞.中西结合找到德育良方[J].兰州学刊,2007(6):137.

[2]秦英君.中西德育德育思想之比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5(6):102.

[3][宋]朱熹.四书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190.

[4][宋]朱熹.四书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1.

[5][宋]朱熹.四书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48.

[6][宋]朱熹.四书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181.

[7]李泽厚.美学三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0).31.

[8][宋]朱熹.四书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192.

[9]佘双好.现代德育课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89.

[10]许敏.道德教育的人文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39.

篇4

儒家是由孔子于春秋末期创立的学术派别,居先秦至汉初“九流十家”之首(《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对于儒家思想,吴光先生在《21世纪的儒家思想定位》一文中有如下的理解:儒家思想是一种非宗教性的世俗文化。作为这种文化之核心部分的儒学,是由孔子创立并由历代大儒学家丰富和完善的,是以“仁”为本的东方式的道德人文主义哲学。而作为儒家思想中重要内容的儒家德育思想,则指的是儒家学者关于思想道德教育的系统理论、主张以及方法、原则等的总称,它形成了具有自身特征的思想体系。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自古就是德育思想体系的主干,它为我们开展中学德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经验。即使是在当今社会,儒家思想仍旧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将儒家思想应用到中学德育的实践中,符合中华民族的自身特点。当然我们应该认识到,儒家思想毕竟产生于封建等级社会,必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历史局限性。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对儒家思想加以批判地吸收,将经过提炼的正确的有价值的思想融入到中学德育中,使学生们熟悉、了解、掌握并最终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三、儒家思想对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启示

(一)利用优秀的儒家思想为当今中学德育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第一,心怀国家、兼济天下。儒家思想把个人的成长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儒家精神逐渐成为近代爱国主义思想的真正源泉。将儒家思想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到中学德育中,可以培育中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其明确自身的历史责任,进一步激发学生们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爱国热情。第二,刚毅自强,持之以恒“。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奋发图强、坚忍不拔的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精神支柱,也是儒家所积极倡导的人生理念。儒家思想的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能激励人们积极向上,是当前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为此,在中学生中必须大力提倡、继承和发扬儒家思想中的自强不息的人生格调,着力培养他们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的人格精神。第三,仁者爱人,注重礼孝“。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入则孝,出则梯”(《论语•学而》),“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指父母兄弟之间的血缘关系,强调仁爱思想由血缘亲情而生;二是“仁者爱人”,指血缘以外的社会的人与人关系,将爱传达给社会上的人,推己及人,把“仁”由血缘亲情之爱转化成人与人的一般关系的准则。在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仁爱”思想对于净化中学生的灵魂,净化社会风气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中学生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个人与集体、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第四,诚实守信、见利思义“。诚”“、信”作为做人做事的最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为历代思想家所重视,也是儒家一贯的主张。荀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荀子•不苟》)“。诚”就是表里如一,坚持原则,不掩过失。对于“信”,扬雄把它解释为“不食其言”(《法言•重黎》)。“义利观”更是儒家思想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义者正也”(《墨子•天志下》)“;义者,谓各处其宜也”(《管子•心术上》);所谓的“义”就是道义、信义,是人与人交往应遵循和追求的准则。“利”,即指功利、私利。“见得思义”,指每有所得都要考虑一下是否正当,是否是不“义”之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钱与道德之间的矛盾问题突现出来,指导中学生把握好义与利的辩证关系是十分必要而且迫切的事情。特别是在人生的价值取向上,应该让学生认识到,除了满足物质利益的需要外,还应该追求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境界,保持人格的尊严和价值。我们要汲取儒家思想的精华,教导中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忠恕宽惠的人,为中学生形成朴素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二)利用儒家思想进行中学德育的方法及途径

首先,身教示范。儒家的德育思想非常重视教师的躬行示范,强调道德榜样的作用,并且提出了一整套身教示范的思想。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德育教师要首先善于从儒家道德教育传统中吸取养份,加强自身建设,然后再言传身教地去建构学生的品德美、行为美。同时,学校也要不断推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化,对教师师德提出明确要求,通过教师道德水平的普遍提高来促进中学德育工作水平的全面提高。其次,启发教育。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在很长时间里,我们的许多德育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十分被动,这有悖于教学规律。中学生的思想品德还处于发展的阶段,其道德修养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启发。因此在今后的德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启发诱导、旁征博引,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主动实践,这样才能使学生最终形成一定的观点和思想品德。其三,学思并重。儒家思想强调学与思相结合,提倡受教育者在道德修养上的自学与深思。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孟子提倡的“反省内求”就是“思”的具体运用,荀子在《性恶篇》中,更明确地提出“积学而不息”的口号。因此,当前在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在学习道德理论基础上,积极思考伦理道德规范的深刻内涵。另外,如何正确地对待错误、缺点也是道德教育中一个重要问题。孔子认为一个人不可能十全十美,犯错误是难免的,重要的是要勇于面对和改正错误“,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过而不改是谓过也”(《论语•卫灵公》)。因此要积极引导学生经常做自我反思,并与同学、老师、家长及时交流,采取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其四,注重实践。儒家传统道德教育特别强调通过身体力行,躬行实践达到知行统一。儒家学者认为道德品质的优劣是通过实践来衡量和反映的,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古今中外的教育经验也证明,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前我国的德育要想取得成效,就必须将德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中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学习道德行为规范。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使其从所参与的实践活动中体会个人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在肯定自己的同时也能主动关心他人、家庭和社会,从而真正发挥道德教育的功能作用。其五“,三位一体”。中学生的成长主要受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在开发与利用儒家思想的德育资源过程中,要努力把这三方资源结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互动机制。孝悌、慈爱、和睦、友善、尊老爱幼等儒家伦理观念都通过家庭的感染和父母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着中学生的。社区是中学生重要的生活场所,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实践场所,在社区中形成良好的风气和环境对中学生有深远的影响。新闻广播、文学影视和网络等这些大众传媒具有很强的辐射功能和极大的影响力,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大众媒体的作用,以优秀的儒家文化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篇5

“天人合一”是儒学重要的核心价值之一。要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必须要通过音乐的形式。在《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常常为后人津津乐道。有一次,孔子问弟子子路、曾皙(名点)等四位弟子的志向。子路师兄弟均表示愿意从政治民,实现儒家的社会政治思想,只有曾点的志向有些例外:“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对此却极为赞赏,曰:“吾与点也。”曾点所描述的这样一种随心所欲,自由闲适的生活画面恰恰是孔子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即达到美与善的统一。而这种在审美中所体会到的乐趣,就是美育所要达到的无关利害的澄明境界。

王国维在《孔子之美育主义》一文中,也提到了上文中的这个典故,对此,王国维评论道“此时之境界,无希望,无恐怖,无内界之争斗,无利害,无人无我……一人如此,则优入圣域,社会如此,则成华胥之国。孔子所谓安而言之,与希尔列尔所谓乐于守道德之法则者,舍美育无由矣。”尽管王国维把孔子的“安而言之”与席勒的美育观进行同比有些牵强,但都是对美育所达到的个人性格提升和社会安定和谐作用的肯定,同时也指出了所谓的“无用之用”最终还是要落脚在提升国人的趣味上。从美育的被引进到之初,就已经深深地烙上了儒学传统价值观,即通过美育来培养完全之人物,以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在这一点上,王国维与孔孟的美育观殊途同归。

“美育”当属清末西学东渐背景下的舶来品。从最初“美育”观念的引进到“美育”在中国形成一门现代教育体系下的学科,都离不开西方哲学以及美学思想在国内的传播。20世纪初前后,中国处于封建文化的没落与各种新思想兴起的更迭中,传统的儒家思想体系接近崩溃,新的民主、科学等西方思想成为中国救亡图存的先驱们的选择。兴洋务,开新式学堂,变法新民,从政治到经济,从思想到教育,许多知识分子都经历了这样痛苦的转变,从而产生了“美育”的西学东渐,这中间不能不提的是王国维。

王国维在十八岁前除去在私塾所受教育外,还从其父学习骈散文及古今体诗,金石书画,并长于考据。中日的爆发促使王国维产生了学习西学的欲求,最初他从日本英文教师那里获得了关于康德与叔本华的哲学论著,后来经过罗振玉的资助留学日本,回国后开始致力于康德、席勒、叔本华等哲学思想的学术研究,翻译了大量哲学著作例如《伦理学》(日本,元良勇次著)、《心理学》(日本,元良勇次著)、《西洋伦理学史要》(英国,西额惟克著)等书。他还在《教育世界》上大力译介西方哲学及美学思想,写出了《哲学辩惑》、《论教育之宗旨》、《孔子之美育主义》等学术论文。《论教育之宗旨》写于1903年,王国维在文中提到了美育的必要,并指出席勒“之重美育学,实非偶然”。

“所谓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而精神之中又分为三部:知力、感情及意志是也。对此三者而有真善美之理想:‘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育)、美育(即情育)是也”。“三者并行而得渐达真善美之理想,又加以身体之训练,斯得为完全之人物,而教育之能事毕矣。”王国维认识到了美育作为情感教育的独特性质,在维护美育独立地位的同时又把美育与德育和智育联系起来,始开美育独立的先河。后来王国维又通过《教育家之希尔列尔》专门介绍了席勒《审美教育书简》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和写作背景。席勒主要的著作都是在接受了康德的哲学及美学思想,特别是《判断力批判》的影响,以此作为自己的哲学依据,展开美学以及美育的讨论。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用27封书信明确地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社会作用、性质作了系统的阐述。他从人性的分裂着手,探讨了美和艺术的批判功能,“因为艺术是自由的女儿……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走向自由”。自由是美育的本质属性,应让美在自由之前先行。可见西方审美教育的目的并非立足于社会的安定有序,而且重在追求人的自由。但这样的美育观是怎样中国化的呢?

从1903年至1907年,王国维写下了《去毒篇》、《人间嗜好之研究》、《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教育偶感四则》、《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论小学校唱歌科之材料》、《孔子之美育主义》、《教育家之希尔列尔》等一系列文章讨论美育,提出了“形式”、“审美无关功利”等现代美学观点,成为当时主要致力于美育思想传播的旗手。但第一个把“美育”观念引进国内的,却是先生。早在其作于1901年10一12月的《哲学总论》中论析各种学术之关系时指出:“人类生存其间的宇宙由物、心、神三者成立,而其研究之学问,则分别有理学、哲学、神学。哲学论究无形之心性,为心性之学,而心性有外显之心象,由作为哲学之一部的心理学研究之。心象又有情感、智力、意志之三种,相应又有审美、论理、伦理之三学。伦理学说心象之意志之应用;论理学示智力之应用;审美学论情感之应用。故此三学者,为适用心理学之理论干实地,而称应用学也。其他有教育学之一科,则亦心理之应用,即教育学中,智育者教智力之应用,德育者教意志之应用,美育者教情感之应用是也。”

篇6

民国初期,为了维护政权,在教育和文化上掀起了复古逆流,复古势力大力推行尊孔读经,儒家文化成为其巩固政权的工具。与此同时,部分有识知识分子在教育界掀起了反古思潮。他们将儒家文化与政治复辟捆绑一起,认为儒家思想是千年专制的精神根基、孔教与共和不相容,从政治的角度上片面否定儒家思想,使传统儒学受到重创。1919年,五四爆发,“西学东渐”以科学、民主为核心的西方文化占据了中国文化界“大半山河”,许多学者开始摒弃“中体西用”而追求西学的“体用不二”,西派的和自由主义立足于学术界,而传统制度化儒学走向消亡。然而,旧儒学的消亡却孕育了新儒学的重生,一大批以儒学为主干的知识分子为中国传统文化探寻了新的发展途径。1920年,梁漱溟先生于北大发表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讲演引发了学术界对新儒学的讨论。何为新儒学?方克立提出:“所谓现代新儒学,是指五四以来,在强烈的民族文化危机意识的刺激下,一部分以承续中国文化之慧命自任的知识分子,力图恢复儒家传统的本体和主导地位,重建宋明理学的‘伦理精神象征’,并以此为基础来吸纳、融合、会通西学,构建起一种‘继往开来’、‘中体西用’式的思想体系,以谋求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现实出路。”民国中期以后,新儒学思潮上第一代第一群以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张君劢为代表的新儒学思想家以及第一代第二群以冯友兰、贺麟、钱穆、方东美为代表的新儒学思想家不但重新诠释了儒学,并且提出了新儒学教育思想,对普通教育、成人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我国当今成人教育教材的建设也有所启示。

一、民国新儒学教育思想概要

(一)强调道德教育、人生观教育

儒学是关于人生的道德哲学,新儒学思想家们在知识与道德的关系上特别强调德育的重要性与人生观的确立。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以“意欲”为出发点揭示了东西文化差异。他提出西方化是“意欲向前”的而中国文化是“意欲自为、调和、持中”的。不同的哲学观导致不同的教育观,梁漱溟认为教育应包含知、情两方面,西方人重视知,中国人重情志。他否定科学主义思潮,认为科学只能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能诉之于内,只有情志教育才能解决人自身的问题。“生活的本身全在情意方面,而知的一边——包括固有智慧与后天的知识——只是生活之工具”。同样,思想上由佛转儒的熊十力提出了体用不二的新“唯识论”体系。他认为,学问当分两途:日科学,日哲学。科学即客观事物的存在,称为量智;哲学即为本体,称为性智。他提出:“量智只能行于物质的宇宙而不可以实证本体。本体是要反求自得的,本体就是吾人固有的性智。吾人必须内部生活净化发展时,这个智才显发的。到了性智显发的时候,自然内外浑融。”在《新唯识论》上、下篇中他进一步用心和镜来诠释他的思想。心为本体,镜则为“心所能到”的一切对象,心镜虽不可分割,但只有镜从属于心才能达到《中庸》中孟子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的境界。

篇7

目的。

一、重视情感的作用

情感就像一道温暖和煦的春风,它轻轻地抚摸着学生的心

灵,柔和地不留下一丝痕迹,又让人感受到舒适和快意;它又像蒙蒙春雨,湿润的恰到好处,给人以心灵的洗涤和灵魂的净化。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受到影响。道德品质的形成必然伴随着情感,在语文课堂上要重视感情的作用,使学生能够敞开心扉、平等地对话,用感情建立起一道牢固的桥梁。

二、重视德育教育的良好时机

德育教育不是教师在课堂上单纯地说理论教、空洞地描述、随

意的感情宣泄、牵强附会地说教,它有着一定的凭借和时机。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语文老师,凭着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渊博的学识、闪亮的思想光辉,吸引着学生的目光。语文教师要善于捕捉德育教育的良好时机,把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分析生活实际的同时就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最好时机。每个人都和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现实社会的描述和分析最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最容易打动学生的心,最容易让学生的心灵受到

感染。

三、合理运用教材,实现德育教育

语文课堂教育中,使学生能够深入地认识到教材所表达的感情,使学生的内心和教材内容产生共鸣,和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这和有时候人们在阅读中的感觉一样,快乐着主人公的快乐,悲伤着主人公的悲伤,产生了和作者同样的心理感受和精神体验。教师在对教材的讲解过程中要努力做到情和景的统一,人物形象和思想的融合,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想象能够统一起来。

语文教育和美是分不开的,语文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追求美,

达到美的境界。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使学生能够增强审美意识、提升审美能力。在语文教育中通过增强审美意识,能够使学生体会到各种形式的美,使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内心对美有一定的认识。

篇8

二、把德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渠道,那么如何能取得好的渗透效果呢?(1)教师必须努力创设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善于沟通,激励学生,让学生有话敢说。(2)结合本学科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内容,在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同时,适时、适度地把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如,在教美国总统George Washington 一课时,除了介绍华盛顿的生平和事迹,还要让学生讲一讲有关华盛顿的其

他事情,有的学生就谈到华盛顿小时候砍樱花树的故事,这样就把他诚实、勇于担当责任的优秀品质一起讲出来了,“榜样的力量是

无穷的”,从伟人的事迹中,学生就会受到教育。德育在教学中总是存在着的,只要渗透得适时、有方法,学生就会很自然地接受,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严格要求自己,弘扬师德的表率作用

篇9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过多地使用了讲授法,一味地结合问题讲,让学生从多角度去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没有形成一种对他本身有利的学习能力。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首先,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个成员有不同的学习任务,不同的帮扶对象。其次,小组成员要对问题独立思考,找出有利于自己学习的方法来更好地掌握知识。第三,由小组长组织全组成员讨论探究,分别谈自己的观点。第四,小组成员在讨论后把问题的答案进一步修改,让自己对问题的认识更透彻。第五,教师要组织学生汇报,这个过程是学生取长补短的过程。因为有制订的学习小组讨论、交流的机制作保障,每个学生都必须在参与讨论、交流前经历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过程。他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思考探讨。分组学习给了学生说话的机会,他们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非常有利。

1.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小组成员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在各种激励措施的促使下,有了一种荣誉感,有了一种展示自我的欲望,从而有了学习的动力。他们要面对问题积极开动脑筋,努力思考,课前钻研,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2.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学习,提高课堂参与率。在整个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都要经过对问题的独立思考、人人参与小组发言、互辩、互相查漏补缺的过程。他们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你一言,我一语,学生会对问题更加理解,从而会记得更牢。

3.充分关注班级中的弱势群体。在小组成员分配时,每组都有相应的弱势群体,为了关注到每一个弱势对象,教师首先要让优秀生对其进行辅助辅导,给予学习上的帮助。特别是在汇报交流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展示机会让给弱势对象,并对他们进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种自信心对他们至关重要,他们展示了自己,找到了被人尊重的感觉,他们不再胆怯,不再害怕参与小组讨论交流。进而增强了表达的欲望,有了这种表达的欲望也就有了一种学习上的内动力,他们会逐渐消除心理障碍,找回自信,形成能力。

4.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长时间的“学识不如学法,授鱼不如授渔”的学习能力训练过程,也是学生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平等互学、互助的过程。他们不再感到老师是那么威严,更多地是感受到自己在互学、互辩过程中的快乐。他们会把老师当作自己展示时的公正裁判。学生有了这样的学习基础后,他们会发自内心地学习。此时的课堂也会发生改变,以往那种讲授式的课堂会变成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学生会真正动起来,课堂气氛也会因而活跃起来。这种合作交流学习会促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达到融会贯通,他们会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会感到这是幸福的课堂,这无形中就会慢慢形成一种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

二、教给学生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传授本堂课知识点的同时,有必要给学生提前渗透一些即将学到的知识,提前给他们一种探索奥秘的感觉。让思考去主宰大脑,给那些好奇的、爱动脑筋的学生一点思维的空间。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会养成一种离开老师也能学习的能力。

低年级在最初进行生字教学时,由于学生对刚接触的笔画很陌生,要记住生字就更难了。教师除了教给他们字的笔画、部首外,还可引导学生按结构把字拆开记。随着低年级孩子识字量的增加,教师在教学生字的基础上提前渗透些词的知识。在处理这个环节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一点有关查字典的知识,让学生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让他们能借助查字典来给生字扩词,一个、两个,甚至更多。

篇10

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愈来愈显现相容的迹象。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发展是在改变和改造学生认识自然和认识自己的能力,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来传播健康向上的科学的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也发展着道德教育,这样极大地促进教育发展和进步,成为了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标向。

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思维的构建渗透着儒家思想的足迹并在发挥其功用

德育工作是建造学生心灵的工作。中学德育工作的目的就是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和道德完善。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的构建体系,则需要在长期的教学里形成中借鉴我国传统儒学道德积极思想:“仁爱”、“廉耻”、“礼仪”、“自省”、慎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修”、“信”、“义”、“忠”、“孝”等相关内容。对培养当今中学生基本的遵守信息技术教学规范的态度以及自我控制的信息技术教育意识具有有益的帮助。良心、名誉、尊严、羞耻等个性化的形象都在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时所面临的道德视野。

儒学思想的特点,自古以来就是:仁、义、礼、智、信、忠、孝、爱、和。儒学思想它构建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主要的思想足迹。我们要看到儒学思想的贡献以及对信息技术教学教育影响。信息技术教学教育也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根据现实需要,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把传统的正确的价值观给学生。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生动性。课堂教学计划有幻灯片、电影、录音、录以及其他活动形式,要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增加生动性寓教于乐。例如在上机实验过程中,教育学生要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并注意查杀计算机病毒。同时,要教育学生遵守机房各项规则,帮助学生养成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好习惯。

在日常学校教育教学里要加强信息技术教学教育学科德育工作,从而更加突出德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及全面性。开展各种道德行为是信息技术教学教育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学生生活、扩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质、意志性格、生活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信息技术教学教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的重要途径。

二.儒家经典思想与信息技术教学教育思想的碰撞融和所产生的效能和影响

信息技术是一个开放的、共享资源的信息世界。各种信息使部分学生留恋忘返。如何引导学生既要利用它进行学习,又要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是所有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通过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信息技术观念,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教育规章制度。另一方面也要有意识地注重传统思想的作用。

任何个人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成员,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生活的,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社会之中,他必然要同其他人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所以,作为一名学生,必要有一定的道德思想。善于与人合作,组织、协调各种力量,与人协作精神从而构造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而儒家的经典思想就是其中精髓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贯彻“德育为首”的方针,德育就能真正到位。也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教师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和管理中,培养学生优良品德。

把儒家的经典思想与信息技术教学教育思想积极融和在一起。例如在多媒体教学课上,在教师机上准备一些精美的图片,教学时播放一些优秀的古典音乐,使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途径感受美、欣赏美,从而提高欣赏水准和鉴别能力,增强自身的文化道德素养,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抵御低级、不健康信息。在信息技术教学和管理中,当学生在教学中出现一些不太符合教学要求的行为和心理时,作为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行为中所反映的思想倾向,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信息技术有时会产生对人的负面影响,如会使学生沉迷于计算机世界中,迷恋于计算机游戏而缺乏同学之间的交往,或在感到孤独时仅仅与计算机交流思想,以至于发展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然后组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样做完全是儒家思想的潜滋暗长的结果。

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的价值

学生的科学态度、积极实践的热情,将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里得到升华。在信息技术课里培养学生的基本生活习惯,自我控制力,遵守日常规范,强调自我探求与他人合作精神。从而构建信息技术与儒家思想结合的体系。我们必须在计算机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比如,在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知识时,可通过实例使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它会破坏计算机存储的数据,损坏网络时代所构筑起的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强烈的影响;由于互联网的“虚拟”特性,学生在思想上形成了网络是个规则、道德的空间。他们网络行为规范意识也就不再淡薄、有了是非观念。这正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的现实的价值所在。

全社会都应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为教育者则要把为广大学生提供丰富健康的精神营养作为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把正确的道德观念交给学生。我国传统儒学道德思想中的有价值的成分对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教育工作开拓新思路、充实新内容有利。与此同时要重视我国传统儒学道德思想里的人文关怀。在计算机及其技术教育课程中有机融入人文意识的教育。从人文价值的角度阐释、普及计算机文化,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人。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人文素养,营造一种人文氛围。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中要追求完美,从而达到一种期待中的美学感官意义。这样的结合要求自然形成一种秩序,美就在其中衍生。教育教学的目的性决定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反映着美的期望值。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人在管理着美和经营着美,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的过程的实施都与社会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达到人与教育秩序的和谐,是人们的共同追求,也是形成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的目的。清醒地认识到它的美学意义无疑是一种无法取代的价值。

信息技术教师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正在改变着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形式和内容。发挥信息技术教师的创新思维,吸取借鉴优秀传统儒家道德思想观念,充实和丰富信息技术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提高学校的德育实效性。总之,信息技术教学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涉及到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技术的改革和创新,需要从多角度探索研究。必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的教育理念,掌握其中的德育精髓,从而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

参考书目:

1.李泽厚《美的历程》2001.3

篇11

1.从实现教育目标的角度来看,要考虑体育课所选的课程资源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整体素质,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包括身心健康、社会适应度与心理承受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健康知识服务社会的能力。比如多人球类练习相关课程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协作意识,培养团结友爱精神;二人对抗性练习课程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耐力性活动项目课程资源能锻炼学生的耐受力,磨炼其意志;体育健康教育及安全防护知识课程资源能提高学生对自身及社会的认知等。

2.从认知规律的角度来看,要考虑体育课所选的课程资源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能否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心发展需求。比如根据初中女生柔韧素质发展需求,选择健身操、舞蹈相关的课程资源;根据初中生活泼好动的身心特点,选择体育游戏相关的课程资源等。

3.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角度来看,要考虑所选的体育课程资源是否有利于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会学习。学生学习的本质不仅仅是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获取知识以及发展自我的能力。所选的体育课程资源应该有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才不违背教育本质的意义。

4.从教师素质的角度来看,要考虑所选的体育课程资源是否与教师的现实水平相适应。比如在初中体育课上,选用了难度系数较高的体操技巧类课程资源,不仅教师很难完成课程的教授,学生也难以理解知识要点和学习运动技能。

5.从教学针对性的角度来看,要考虑所选的体育课程资源是否与学生所学的内容有联系。教学目标决定了学生所学的内容,如果所选的体育课程资源与学生所学的内容没有联系,必然不能够实现教学目标,也就失去了教育本来的方向和意义。

二、课中注重课程资源动态生成教学

例如一次体育课的内容是体育游戏,突然有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跑动时出现踝关节扭伤,这也是教师预先没有想到的。此时,教师一边为学生采取损伤的急救措施,一边可以将此案例作为新的课程资源动态生成教学,现场给学生讲解踝关节扭伤的原因,我们要掌握基本的损伤急救原则,制动、止痛、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切忌伤后马上搓揉伤部或用热水浸泡伤处等。学生在动态生成的教学中不仅仅掌握了踝关节损伤预防、处理相关的健康知识,还能尽量避免以后体育课上此类运动损伤的发生。事实上,这些动态生成的内容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遇到的,只是有意识地把它作为一种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中学体育课上要合理地运用课程资源动态生成教学,我认为有必要把握以下三点:

1.要把教学大纲和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能拘泥于预设的固定不变的教学程式,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生成情况”,灵活取舍教学内容,及时调控教学过程和课程重点。

2.要把学生的差异看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客观认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学生个体生长环境,智力发展情况,生活阅历以及知识结构方面都有差异,因此,导致学生的身体、个性、学习等状况都有其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因此,学生即使在学习同一个知识时,也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必定会碰撞出火花,教师要注意利用这种转瞬即逝的机会,开发出新的课程资源。

3.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动态生成的教学不再是教师主宰,学生跟着走,而是根据具体的情况,教师在整体上把控教学目标的同时,灵活调整教学过程,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人。

篇12

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是正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思想单纯,可塑性强。但他们也处在心智发展的十字路口:知识经验少,辨别能力差,容易受各种思想影响。而现行的英语教材中也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教育素材,从起始阶段的文明礼貌、尊师爱生、团结友爱、助人为乐、遵守纪律等思想品德题材到富有时代气息的人口教育、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航天技术等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作为英语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充分利用这些材料,以生动活泼且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思想上得到良好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得到良好的思想情感教育。

一、英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乌申斯基曾深刻地指出:“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的人格对学生有着最具体、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教师职业的诠释。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更有义不容辞的义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何操作呢,我认为,充分挖掘英语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就是最直接、最高效、最可操作的教育途径了。

我们以人教版九年级教材中第十单元When was it invented?为例。在Reading 部分中,学生需要预览这一阅读材料并回答课后的几个问题,其中一个是这样的“What is the aim of basketball?”我让学生先不看课文,根据既有知识进行回答。我想学生可能有各种回答,但中心不会变,那就是The invention of basketball is good for our health。然后我再让学生预览课文后再回答,这样就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进行了德育渗透,

二、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要学习更多的语言,但是不能学了英语,而忽视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渗透对学生的传统教育。如,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教材中第十单元When was it invented?讲到被动语态时,我利用教材既有资源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并利用多媒体作了四大发明的简介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向同学们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史。这样既激发他们学习这一新语法的兴趣,又增强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并使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祖国浓厚的文化底蕴,对伟大的祖国有了更深一步的情感和信念。并进一步引导同学们去思考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什么会有这样杰出的发明创造呢?那是数代先辈们共同的汗水和智慧的结晶。这样在这一课中,我们不仅培养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又培养和增强了同学们集体主义意识和为了祖国的荣誉而团结一致顽强拼搏的精神。这样也能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积极参加学校、班级、团队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中,使学生养成要过集体生活的好习惯。能始终把自己放在集体之中,使自己的行动与感情同集体融合在一起。这一教育方法也符合苏霍姆林斯基的主张,即要正面教育,启发疏导,发扬每个学生的优点,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三、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更有甚者,有的父母对他们更是娇生惯养,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因此在学校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英语教学中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来培养校舍的意志品质,塑造他们的灵魂。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教材中有一课是关于钢琴王子李云迪的。我同样利用多媒体在课前准备了李云迪的个人成长经历并突现他现在的音乐成就。并围绕课本中的内容2000年10月,年仅18岁的李云迪受国家文化部选派,参加在波兰华沙举行的第十四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凭《E小调协奏曲》在一流钢琴家组成的权威评审团和广大波兰听众面前大放异彩,以令人信服的演奏和无可争议的优势,一举夺得第十四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冠军,成为这一世界顶级钢琴赛事在历时15年,两届第一名空缺之后的首奖得主而展开。我进一步延伸到李云迪4岁学手风琴,7岁转学钢琴,经过了多年的钢琴生涯,如今成为享誉中外的钢琴家。是天分、勤奋,还是幸运,成就了一个李云迪?同学们在认知大量感性材料后一致认为那是勤奋。这样我就用鲜活的例子让同学们意识到我们应该从小树立宏大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为之而奋斗。并指导学生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进一步分析,使学生懂得:只要我们有坚强的决心,顽强的意志,通过坚忍不拔的努力,是可以克服困难,实现我们的目标。这种方法也弥补了我们理想教育的一种不足,也就是说,有理想不去奋斗,没有恒心,理想只能是空想。这就符合了教育工作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四句话。

四、英语教师要学会通过师生交往来影响学生

俗话说的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育家加里宁曾经指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言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影响着全体学生。”从这一番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出教师是道德认识环境的创设者,同时亦是道德楷模,是道德导师,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微笑着面对每个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关心、接纳和尊重。从点点滴滴当中,从细节处端正教师的态度,能够真正做到宽容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公正公平多角度的评价学生、关注学生心理的变化,并积极的创设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发学生参与的欲望,使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体会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到自己能够平等与他人相处,能够互相尊重,做到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不嘲笑别人。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往往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课堂中最直接的师生互动、师生沟通莫过于语言的沟通,因而英语课堂用语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要让学生文明礼貌,那么老师在讲课过程中措辞就要讲究礼貌。

五、结束语

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内涵丰富,作为英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抓准时机,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塑造现代人格,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篇13

1. 教师的仪表和教师的语言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这两句话同样证明良好的德育形象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刻意义。做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计策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 

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应是有较强的逻辑性,幽默是可取的,但切忌低级庸俗。 

2. 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 

体育教学中教师之间的配合显得十分重要不仅要共同研究教学工作,而且要经常在一个“大课堂”里一起上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往往会使学生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来,所以教师之间必须互相尊重,密切配合,互相帮助,使学生从体育教师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中学到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特别是对那些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较差,以及不重视体育学科学习的学生要耐心帮助,决不能用讽刺的语言刺激他们,侮辱谩骂学生。在教学中应创造机会给技术水平较差的学生锻炼的机会。例如,在体操练习的最后讲评时,除找出较好的学生示范小结外,还可以请虽然完成动作较差,但在某一环节有所进步的同学,再做一、二次练习,肯定他们的进步,并要求大家热情鼓励。这样有利于增强他们完成动作的信心和感到集体的温暖。对体育骨干和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从严要求,绝不能袒护他们的缺点。 

教师关心并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来说虽说是外部条件,但能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转化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对人、对事的正确观念。 

二、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渗透 

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尊重人格和自主性,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美的情感培养,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下面是例1.大地復苏的春季,许多学校为了保护草坪,常用栅栏和绳子将草坪围住,形成一道“不雅”的风景。如果我们在此时的体育课的准备部分经常让学生吟诵“小草才露尖尖角,我的脚下把情留;等到绿草如荫时,我在上面跑跳投”的诗句……我们能想象,无论是操场伤还是同学们的心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已经形成了。含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德育目标,入情入理,自然会拨动学生们的心弦。 

例2:在三年级下册《模仿动物走》中,我只示范了两个动物的模仿动作,之后,就安排让学生自己模仿、自己想象动作进行练习5分钟。在这5分钟里,学生模仿了各种动物形象,并且有的学生还模仿起动画片中的英雄人物和动物玩起游戏,使整堂课保持浓厚运动氛围。 

三、评价中进行渗透 

运动之前用适当的语言鼓励和表扬,使其放下心理包袱,轻松地完成运动,从而调动起学生地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对进步学生鼓励,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荣誉感及自觉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批评时,根据学生心理,把批评放在赞扬之后,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有一学生的体育技能较好,但纪律观念差,在集体中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我赞扬他的长处之后,点出要当一名优秀学生,还需得到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学生听后,慢慢自然收敛。《孙子兵法》中有句名言叫“赏罚分明”,其意不仅是说赏与罚之间必定要有道清楚的界线,更意味着有由才赏,有由才罚的道理。但一味的表扬,事事得赏,这不仅会变成毫无意义,而且变成“无聊”的代名词。总之,针对小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体育教师应注意说话的种种机智与技巧,使学生自觉接受批评教育,从而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考 

体育是培养学生品格的良好场所,体育可以批评错误、鼓励高尚、陶冶情操、激励品质。事实证明,在教师的主持引导作用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身心方面的影响,就能发挥体育运动自身积极的教育功能,即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能力,磨练学生意志,陶冶学生情操的积极作用,并能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产生良好的迁移。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为了对学生给予道德上的影响。教师本人必须是有高尚道德的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因此,体育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己的仪表,以良好的教态,文雅的评语、强烈的事业心、认真的工作作风去影响、感染学生,使之成为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从知、情、意、行几方面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另外,由于职业的特点,体育教师既要不断加强政治、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也要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还要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不断提高运动技能、技巧,使自己的教育水平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更高要求。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和拼搏进取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豁达开朗的性格和不服输等良好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