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美发学习计划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保障,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条件,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条件。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美术虽然是普通高中的一门必修课程,但是由于学生面临高考升学的压力,学习负担日益加重,再加上社会、学校及家庭对美术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必然导致学生对美术课失去兴趣,在一些学生眼里,美术课基本上成了自修课。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美术教师应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美术兴趣谈几点见解和主张。
一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美术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美术作品不是艺术家凭空想象的,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在创作美术作品时,不可避免地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谓的文化情境,就是一件美术作品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及特征。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时,在鉴赏美术作品时,应把美术作品放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学习,更好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笔者在教学美术鉴赏课中《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时,当鉴赏《蒙娜丽莎》这件作品时,先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背景,以及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收藏价值、如何迷人等有关知识和故事。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就会更专心鉴赏美术作品的形式要素。美术教学要尽可能在一些情境教学中进行,帮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引发学习兴趣。如教学美术鉴赏中的《心灵的慰藉》时,可运用现代媒体教学,先用视频播放佛教歌曲《音贤菩萨灌顶歌》,在那生动的视频和优雅的歌声中,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渲染下,心灵受到很大的震撼,表现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在这样的情境中导入新课,教学效果特别好。
二 贴近生活,激发兴趣
福建省大田县地处山区,乡土美术基础雄厚,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参观实物,了解审美客体的构成,可增强感性认识。利用乡土美术,拓宽美术课的渠道可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可充分利用这里较为繁荣的民间剪纸艺术,让学生贴近生活,促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各异的风土人情》时,笔者把剪纸艺术作为本课重点教材。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到周围农村进行实地考察,访问民间艺人,请他们示范表演剪纸技巧,展示剪纸作品,参观当地收藏剪纸作品展。学生们在夺目的色彩效果的剪纸作品面前,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充满乡土味的艺术作品面前心灵被震撼,在淳朴的民间艺人的言语中,促发对民间美术的喜爱和内心的原创力,进一步深化了民间美术的教学。在教学《地域的永恒魅力》时,教材中有福建永定圆形土楼,而大田县本地就有与永定土楼相似的大型城堡,这城堡是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笔者利用星期天的时间,组织学生到那里进行实地教学,学生们在导游的带领和解说下,充满着欢快的心情观赏这座城堡,感受土楼的魅力。这样,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参与欲增强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 鼓励审美,培养兴趣
篇2
近几年来,“陌生化”手法被文学界广泛关注,且在许多文学作品翻译中也得到了应用。在文学翻译中运用“陌生化”手法,能够在保留原文内涵的基础上体现出新奇感,使其展现出新的文化意义。“陌生化”作为体现文学历史的重要手段,运用在翻译中,可使译文更加经典。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不仅需要采用合适的翻译方式,而且还需要利用“陌生化”手法对文章进行再创作,体现文学创作的新颖性。译者运用“陌生化”手法,必须把握度,不能完全脱离原文,否则只会让译文更加生疏,降低译文的可读性,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接近原文作品,才能使原文和译文达到相似的韵味。
二、文学作品翻译中的观念阐述
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不仅需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创作风格,而且还需要深入了解原文作者的作品架构。所以在评判作品质量时,必须从整体上来把控作者的创作技巧和创作风格。文学创作会体现出作者的整体经历,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其来源于作者的日常生活,但也超脱了日常生活。由于不同的作家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受到的教育也不一样,所以在创作文学艺术作品时也存在较大的区别。作者在选择写作题材时,采用的写作手法也会大不一样,其产生的效果自然也不同。
作品的创作特色关系着作品的整体质量,所以译者在翻译作品时,必须尽可能地把作者的情感和创作特色表现出来,只有如此,翻译才能取得成功。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为了让译文读者真正获得与阅读原著相同的精神感受,必须深入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整体架构,这样才能真正诠释出文学作品的内涵。因此,在翻译跨文化文学作品时,最大程度地传递原文作品的内涵与特色非常重要,必须准确体现原文作品的精神价值,但翻译仍需要加入译者自身的思考,使文学作品翻译的效果更加显著。
三、“陌生化”手法在《洛丽塔》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自《洛丽塔》小说被翻译成汉语文本后,在中国快速流传开来,并且产生了多个不同的译本,其中于晓丹翻译的《洛丽塔》最具特色。于晓丹版本的《洛丽塔》运用了“陌生化”手法,使译文最大化地还原了原文的创作特色,译文读者能够和原文读者享受同等的美学感受,这也是该译本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陌生化”手法在声音意象上的运用
小说和诗歌相比,具有不同的文学形态,小说的独特魅力主要体现在声音意象上,译者在翻译小说文本时,应非常重对声音的应用,要善于运用环境声音使小说更加具有表现力。且在描写小说人物时,语音描写要非常具有表现力,把人物的特点及小说所处的时代特征准确地表现出来。于晓丹翻译的《洛丽塔》,“陌生化”手法运用最恰当的地方就是在声音意象上。译者通过运用“陌生化”手法,把主人公的心理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出来,而且独特的汉语表述方式,能带给译文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让译文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小说内容和内涵。
(二)“陌生化”手法在诗语上的运用
《洛丽塔》中有许多晦涩难懂的文字及外来语,于晓丹在翻译这部分文字时采用了新奇的修辞手法,突破了原语文本的束缚,使语义表达更加充分,可把读者带入原语文本环境,更好地理解语言意义。例如:于晓丹在翻译“lucidlyinsane”和“crazilycalm”这两个词汇时,巧妙地组合了两种对立的感情,让读者感受到了两种对立的感情,形成强烈的对比,诗语与原文神韵更加贴合,这也更加充分地展现出了亨伯特的双重性格。译者通过运用“陌生化”创作手法,最大化地还原了原文神韵,加强了译文读者的阅读体验。
篇3
一、从兴趣入手,重视学生美术学习中的主导地位
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我所带的班有实验班有平行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希望从不同程度上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中要不断的变换方式。课前查找资料,如挂图、画册、录象、幻灯、光碟等,以便让学生观看欣赏。搜集声音、图像、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成为学习的主导。
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的教态应亲切自然,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教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外部表情与内在气质的形象反映,它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好的教态,学生会感到亲切、轻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师面带微笑,和颜悦色,会给学生愉快的暗示,学生会从中受到感染。许多优秀的教师都懂得微笑的意义,他们即使在十分疲惫或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也总是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因为他们懂得,学生会从老师的微笑里感到关心、爱护、理解和友谊。同时学生也会受到鼓励,激发起爱老师、爱这门课的相应情感,所以,在学生面前,老师应永远是亲切自然的。即使是对待差生,老师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期望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话、一个暗示的动作,有时比严厉的批评更能让学生接受,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爱护和关怀,从而使学生能自觉改正缺点,避免产生师生间的对立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师生在认识与情感两方面的沟通,变一切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
三、创设良好教学情境、优化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电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美术是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这就必须强化直观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使教学陷于枯燥乏味,如将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引入美术课堂,使教学媒体多样化,就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参与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例如,上《动物图案设计》一课,在讲解“变化”的几种方法的过程中,我同时在投影上用彩笔画出了简化的鱼、兔子,几何化的松鼠、青蛙,夸张的小猪、梅花等,这些简练的图案激发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每画完一个图案,学生们就不由自主喊说出“松鼠!”“青蛙!”“小猪!”……,课堂上充满了欢乐的气氛。讲添加法时,在鱼身上添加莲花,在梅花上添加喜鹊,再问学生有什么寓意?学生经过思考,可回答出“连年有余”、“喜上眉梢”的寓意。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但掌握了“变化”的几种方法,而且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创造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重视导课和结课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的一节课,从开始就应引人入胜,让学生的精力很快集中并对新课产生兴趣,因此对新课的导入应作精心的设计。导课是一种教学艺术,它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例如:在上《色彩的感受》一课时,我从平时大家熟悉的某个学生、老师每天穿衣的不同带来的不同感受导入,学生亲身体会听得津津有味,为新课的展开作好了辅垫。
重视辅导环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辅导是教师对每个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过程中的具体指导,在美术课堂教学各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辅导在美术课堂中所占的时间最多,教师需付出一定的精力。教师应根据本节课所授内容,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练习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溶进自己的审美情趣,对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点拨,对个别作业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启发提示,对好的作业,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可让该生谈谈其作业的构思、方法等,使其他同学从中得到启发。由于作业时间较长,课堂气氛容易显得沉闷,作业时可用录音机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音乐。经实践,音乐用于辅导环节,效果很好。通过音乐情境激发学生情趣,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思维活跃了,课堂结构也优化了。在教学中把音乐和美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优美的音乐伴随着美术作品中美的意境、美的形象来感染学生,能够调动学生追求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激情。
四、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的哄孩子玩。学生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要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也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这样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首先教师不能有副科意识,美术是不重要的课程等意识。美术联系其他各学科,渗透各学科,体现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多年来,我一直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善于激发学生对枯燥无味的课产生兴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是一种快乐的事情。而且能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有部分学生强烈要求参加美术课外小组活动,并积极参加各种美术比赛。例如,在一堂写生课中,我把学生分为四组,让他们统一到操场上,然后分散,每个同学自己去找写生对象。安排好任务后,我说三十分钟后检查,然后看了看表,再看同学们,他们也是你看我,我看你,有的用嘴咬画纸咬钻笔,我说开始呀,他们仍无动于衷,一个大胆的学生突然说:老师,操场上空荡荡的,画什么呀?我说:同学们,仔细看看,咱们操场上有什么呀?同学们都说,蓝球架,单杠。我说,再往四周看看。“有树,房子。”同学们都异口同声,我因势利导,:“第一组画蓝球架,第二组画树,第三组画房子,第四组画自行车。”同学们都找到写生对象了。于是便分散开来,针对自己的写生对象开始观察了。通过这次课堂写生实践,我发觉到了老师指导作用的重要性。我们一方面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正确引导,组织也不容忽视。我利用课余指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小组,有的学生作品获了奖,有些学生还升入了职高美术班,成为专业学习的尖子。
篇4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即处于被灌输的状态。传统教学媒体中有教师语言、课本、板书、实物、模型、挂图等,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在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借境悟理,从中获得直接、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使学生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获得最大的信息量,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课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到连接使用者(学生或教师)和计算机系统的重要作用。计算机教学课件一般由教师自己设计、编制,编制时必须遵循教学原则,要符合科学性、艺术性,要着重在以下几方面做好优化设计工作。
课件设计要把科学性放在第一位: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不可出现科学性错误,不能把错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要充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认知方法,用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媒体信息同时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形成良性刺激。充分利用现代课堂教学论的已有成果,优化组织课堂教学,按照教学规律实施教学。
课件制作必须遵守教育性原则: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包括版面设计、颜色搭配、字体设置和美化修饰等,除美观、形象、生动之外,还要使所呈现的信息具有较强的教学性。因此,屏幕设计风格要统一,过渡要自然。如有的课件制作者过多使用一些不必要的动画效果,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这些动画上而不再注意教师的讲授,从而失去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本来目的。
课件设计中课程内容设计要逐步细分:课件展现的每个教学环节中的内容都应被逐步分解,直至相对完整和独立的最小单元,以利于提高课件的质量。
课件要有较强的交互性: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强会使检索更方便、速度更易控制、分步提示更清晰、评测内容调度自动化程度更高。可对学生的反应给予相应的反馈信息,通过及时反馈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强化。
课件设计要尽可能简明有条理:多媒体课件要把基本概念、重要原理、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以及总结归纳的结论,以最简约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使问题一目了然。不要把本来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把不用说明的问题全部显示。例如:有的内容学生还没看完或没想明白,就换页了,跟不上老师的讲课速度。有些内容如果可有可无,则不用显示,不然只会增加学生的听课负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课件要具有启发性:学习进程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学习的最好方法是发现式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以自己为主体的积极建构,“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应提供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时间,让学生展开探索的翅膀。
课件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统一:优秀的多媒体课件都应该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制作得精美一点。采用二维动画可以产生预期的效果,三维动画立体感更强,教学效果会更好。
课件设计中要注意课件能普遍适用:不同的学生其认知结构有很大差别,课件不应因学生能力的差异而在教学功能的实施上受到影响,应让每个学生都能以个人学习的形式用它进行学习。
根据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点,课件的设计过程一般要经过前期规划、教学设
计、素材采集与制作、系统集成、后期工作等阶段,在制作过程中还要有及时的反馈与修正。在具体的课件制作中,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优化工作:
一、文字设计:课件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字信息,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设计时要做到:文字内容应尽量简明扼要,以提纲式为主。有些文字材料,如名词解释、数据资料、图表等,可采用热字、热区交互形式提供,阅读完后自行消失。对于一屏文字资料,应该随着讲课过程逐步显示。引入时,采用多种多样的动画效果,也可伴有清脆悦耳的音响效果,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对于一些重点的字、词、句,除了采用不同的字号、字体和字形加以强调外,也可以运用动画、闪烁等技术,引起学生有意注意。文字内容的字号要尽量大,选择的字体要醒目,一般宜采用宋体、黑体和隶体。文字和背景颜色搭配的原则一是醒目、易读,二是长时间看了以后不累。一般文字颜色以亮色为主,背景颜色以暗色为主。
二、声音的设计:课件中的声音主要包括人声、音乐和音响效果声。在课件中合理地加入一些音乐和音响效果,可以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同时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增加学习兴趣。音乐和音响效果的设计时应注意音乐的节奏要与教学内容相符。同时不能用得过多,背景音乐要舒缓,不能过分的激昂,否则会喧宾夺主。
三、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的设计:课件中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图像占较大比重,图的内容要便于观察,图形、图像等画面设计要尽可能大,图的主要内容处在屏幕的视觉中心,便于学生观察。复杂图像要逐步显示。
篇5
比如,在讲到“从铝土矿中提取铝”这节内容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材料“金属铝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得到普遍应用的实例”,从包装药片用到的铝箔,到电线电缆,再到厨房炊具中的各种铝制品,最后到天上飞行的飞机和宇宙飞船,让学生感受到铝制品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然而,如今看来如此普通的金属铝在19世纪由于难以冶炼,还是非常昂贵的。随后利用多媒体播放文字材料:“据说在一次宴会上,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独自用铝制的刀叉,而其他人都用银制的餐具;泰国当时的国王曾用过铝制的表链;1855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出了一小块铝,标签上写着‘来自粘土的白银’,并将它放在最珍贵的珠宝旁边。直到1889年,伦敦化学会还把铝和金制的花瓶和杯子作为贵重的礼物送给门捷列夫。”这个时候,学生迫切地想知道为什么当初铝难以提炼,如今又用什么方法冶炼金属铝?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迅速激发出来,师生顺利地开展下面的教学内容。
再比如,学到“氯气的性质”一节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2004年4月18日发生在我国重庆的氯气泄露事件的多媒体视频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氯气的性质和预防措施。这些视听材料让学生获得的震撼要远远超过简单的教师讲授,同时省去了很多板书的时间,增大了课堂容量,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2 化抽象为形象,变微观为宏观
化学中有很多微观粒子的活动抽象难懂,单凭教师讲授不易被学生接受,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1)在讲到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得失时,笔者借助制作好的课件,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把电子形象比喻成有腿有脚会走路会说话的小人偶。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电子从还原剂这边“走”到氧化剂那边,嘴里还叨咕着:“失去我就是发生了氧化反应。”既形象又生动,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而且记忆也很深刻。
2)在讲到原电池和电解池时,笔者借助课件把电解质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形象比喻成可爱的卡通人物,清晰地呈现出它们的运动轨迹,帮助学生深刻领会了两种电池的工作原理。
3)在学习硫酸的工业制法时,利用多媒体展示硫酸工业制法中涉及的三种设备: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根据教学需要,可以展示剖面图,也可以把局部放大,还能通过动画模拟仿真,将孤立的设备连接起来形成系统的生产过程,完整地表示出来,整个工艺流程看得清楚、明白,易于理解。
4)在学到有机化学时,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把原子放大,可以反复演示在有机反应中原子或者原子团之间的拆分与组合,增强学生对有机物结构的理解,也加强了对有机反应中断键、成键等反应原理的深刻理解。
在日常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带领学生从宏观走向微观,再从微观走向宏观,通过化学学科的神秘来吸引学生不断进行深入研究。
3 模拟实验,增强实验效果
化学离不开实验,有课堂上教师的演示实验,也有进实验室完成的学生分组实验。实验的目的多是为了探寻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反应原理。有些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可以达到预期效果。但也有的实验操作复杂,耗时较长,或者由于物质有毒有害不便演示或学生操作,还有一些工业生产的实验在课堂上难以呈现,即便做了实验也不能有很好的实验效果。这个时候就要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模拟实验来克服实际操作上的各种困难,达到实验目的。
比如在学习钠的性质时,涉及金属钠与水反应的演示实验。一般这个实验都是在烧杯中演示完成,但钠只有豆粒大小,而且与水反应迅速,往往后面的学生还没有看见什么,这个实验就结束了。为了增强实验效果,笔者借助多媒体来完成这个实验,把以前用的烧杯换成培养皿,放到投影仪上,利用实物投影把实验现象投放到电子白板上,所有的实验现象变得一目了然:钠浮在水面上,迅速熔成闪亮的小球,在水中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生成的液体滴入酚酞后变成红色。这样既保证了实验的可操作性,又满足了全部学生的好奇心。
再如在学习甲烷时,笔者通过播放一些煤矿的瓦斯爆炸事故,利用视频材料,创造身临其境的感受,引出甲烷的存在和性质。这些材料既对课本实验进行了补充,也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同时通过宣传安全生产知识,让学生懂得尊重生命的意义。
4 顺应时代潮流,推动教学改变
篇6
简洁美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生活方式和习惯产生了飞跃的变化,生产效率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加渴望以最简便的方式来完成生产生活中的各种任务。我们同时面临着能源的短缺、工业垃圾、污染加剧等严重问题,加重了人们的负担,因此现代人更向往简洁、明快、单纯的情韵,这些都构成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这样的审美倾向必然要求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各类产品设计遵循删繁就简、大胆取舍,新颖、明快、亲和、自然的原则,并具有信息社会的特征,蕴涵同现代生活紧密相关的时代精神。
简洁美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体现
工业产品有其自身的设计语言。所谓设计语言是一种在产品造型、形态与其设计师之间传递信息的方式,包括产品的加工材质,产品的工艺装配,产品的包装运输,还有产品的功能结构等几个方面。如果产品造型简洁,设计语言简炼,选用材质环保,工艺装配过程简化,包装便捷利于运输,产品内部结构简单且能达成所需功能,那么我们的设计将易为现代消费者所接受。
1. 造型的简洁美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心理和生理上要求平时接触到的一切形体显得单纯,以求得精神上的平衡。也使得产品造型设计向着质朴、简洁、大方明快的方向发展成为一种趋势。
单纯化的形态适合现代工业生产的特点,便于大规模生产,并且,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更低,生产效率更高。
真正具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产品,应该是将高度简洁的造型与一整套自然、丰富有力的设计语言融为一体的,使得产品同其本身所具有的技术和文化建立一种关联,使操作者看见和接触产品的一瞬间即明了一切。而最高效率地掌握和操作产品正好符合现代人生活和工作的节奏。
2. 色彩的简洁美
越来越多的工业产品设计面临色彩选择,随着买方市场环境的形成和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变化,市场上出现的越来越多的款式,纷繁复杂的功能,令人们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这就要求工业产品的色彩要纯净、和谐、简洁,既富于装饰性,又能展现产品的功能和形态特征,符合人体工程学和生态环境的要求,符合经济的原则。工业产品的色彩运用还应体现现代科技成果与艺术造型相结合、流行色与时代感相结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色彩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满足产品的功能要求、满足人机协调的要求、满足作业环境的要求、满足“色”与“形”协调统一的要求,符合造型设计的形式美法则、符合时代的审美要求、符合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色彩的爱忌,等等。
简洁美在工业产品功能中的体现
人们对简洁美的诉求使艺术融入大众之中,也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审美观念。在工业产品中强调功能有利于批量化生产,更利于科技应用于生活。简洁的功能使产品成本降低、工序缩减、材料节省,更能体现环保要求。同时,简洁的功能也更能显示产品的形态美,体现时尚的潮流,贴近自然,贴近人类的本质。
功能美存在于消费者使用产品的过程之中。人们在使用不断丰富多彩的产品时,不仅满足了生产和生活需求,而且还能感到某种愉快、舒心、喜悦和兴奋,这不单单是由产品的外观效果所激发的生理上的舒适和,更取决于产品给人们带来的巨大便利以及由产品特殊功能所带来的心理上的愉悦。也就是说,对功能美的体验不仅仅表现在人的某一感官对产品的某一种功能的肯定,更重要的表现在人对某种产品的全身心的把握和认识。这种审美感受不是表面的、瞬息即逝的,而是内在的、稳定的。
篇7
一、背景
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信息化的原始动力,也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以及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2015年,有学者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74所高职院校的教师调查问卷显示,目前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还存在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①各大院校信息化软硬件资源很欠缺。②教师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水平有待提高。[1]诸如应用网络开展合作学习、利用信息化手段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等。例如我校艺术类具有33年办学历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在网络化、大数据的今天,上述问题一样存在。软硬件设施滞后,教师不能有效地在课堂获取更多的资源,缺少信息化的平台,教师缺乏教育理念。此外,2015年教育部教职成[2015]9号“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中提出:“通过3年时间,力争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促进泛在、移动、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基于上述原因,一方面要加快建设数字化校园,另一方面,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本文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为例,介绍了面向信息化教学、融合教学理念、满足数字媒体专业需求的数字媒体开发中心(以下简称开发中心)的规划和建设。
二、开发中心的功能分析
功能决定了开发中心的设备及数量,该中心的定位是满足数字媒体专业课程教学、校企合作、毕业作品展示。首先分析该专业的课程需求,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面向影视传媒、婚纱摄影公司、网络公司、广告公司及企事业单位,培养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网站规划与创作、视频短片的创作及交互作品的创作等核心技能,从事数字多媒体素材制作、互联网多媒体应用及网页网站编辑、互动多媒体产品开发、微视频创作、数字多媒体建筑效果图设计与制作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根据该专业核心课程分析所需教学设备及对应设计需求如表1所示。
三、面向信息化
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应用,即如何促进信息技术走进校园、融入课堂,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渗透到职业教育、教学、培训、实习、实训等各个环节。[2]本案例突出的是信息化课堂如何体现,即课堂上教师如何有效地获取教学资源、展示资源,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教育理念相融合,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从而实现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本案例主要从以下几点体现:①网络化是课堂信息化环境的首要条件。首先,教师的教学内容组织起来更方便、快捷。如PPt上需要视频资源,以往的做法是下载在本地文件夹做链接,现在只需要保障网络畅通、选好网络资源、做个链接就可以,教师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组织教学、优化教学设计。其次,师生传送资源更加便捷,在制作动画作品、交互作品时需要大量的素材,最简单的传送方式是在确保网络畅通情况下,教师机设置FTP服务,长期提供下载服务,也可以作为资源中心的一部分。最后,网络化也是翻转课堂的必备条件,通过局域网软件能够随时切换到学生屏幕,学生随时可以充当教师的角色,给大家演示,也可以作为合作学习小组中的最终陈述,尤其对高职实训课程结束时的作品点评更加有效,以往实训课程结束,学生直接交作品给教师,教师课后查看作品,给出相应的分数,现在改进考核机制,采用形成性和总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学生通过拼接屏同时显示多个作品,对比更明显,找出差距,教师点评、学生互评更加方便。为此,所有工作站铺设网线到位,为便于扩展,天花板设有3个华为无线AP设备。②教学内容展示更加直观,教职成[2015]9号提出:“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针对教学中难以理解的复杂结构复杂运动等,开发仿真教学软件。推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基于此,该中心设有拼接屏、无线投影、大屏触摸一体机,以上设备都具有高清的分辨率,能够更好地展现动画作品、景观作品、微视频的细节,通过信号矩阵,随时切换教师、学生的信号源,可以多屏显示,也可以分屏显示,教学内容更直观。
四、教学理念
1.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性的体现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教占比太大,有的时候一些实践课程,一节课教师从头讲到尾,没有提问,没有互动,学生做学生的,教师讲自己的,带来的结果是,教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基本没听,或有的想听也没跟上,干脆也不听。尤其是当前高职学生入学率极高、生源质量下降的情况下,学生受外来信息的干扰更为明显,玩手机现象普遍。因此,要加强互动,让学生彻底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就要求开发中心的布局打破以往横向多排的布局,采用纵向多列的布局,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在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更方便,学生也可以面对面交流,可以双向看屏幕。
2.开展互助学习法的教学策略
竞争学习法突出学习者对个体的责任性,而合作学习法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实际交际能力的培养。[3]它更强调学生间的彼此依赖性和责任感,从而使每个学习者始终处于积极参与状态。积极的相互依赖、个体的责任、平等的参与性、相互交流是其显著特征。由于组内成员固定且每个成员在活动中常常担任不同的角色或使命,因此在采取合作教学模式的课堂上,小组成员必须相互依赖,以共同协作的方式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任何一个人的得失都将影响到团队的利益,而团队的整体表现最终也将反过来作为评估个体的唯一尺度。正因为有了这种约束,合作学习法能够确保每个个体的积极参与,主体性、参与性再次充分体现。在本案例中,构建讨论区用于合作学习法的开展。
五、开发中心布局结构
根据功能需求配置设备、面向信息化和教学的理念决定了开发中心的布局。据此设计了布局结构。
从图1可以看出,该中心功能上满足网络编辑、交互设计、微视频创作,是个多功能的工作室,分两端的教学内容展示区、设计区、教师工作区、学生讨论区,教师在此中心充分利用有线、无线网络,使用信号矩阵切换多个信号,灵活地开展教学,在讨论区,便于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信息化环境更加健全,教学过程更加优化。
参考文献:
篇8
第一,丰富的表现力。它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现出来的教学内容,如化学实验、物质微观反应历程等形象生动、直观的表现出来。从而降低难度,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巨大的容量,它能增大课堂的信息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成为解决学识矛盾的途径之一。多媒体不仅提高了课堂的含金量,而且使教学内容形声化,表现手法多样化,从而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听课造成的疲劳,使学生在良好的情绪下,积极、自主的学习,从而取得较好的效果。
然而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自身也存在着问题。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正确的使用它,使之真正地为教学服务,是新的教学环境下及需解决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多媒体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如下:
问题一:喧宾夺主,忽视其它教学手段的全面组合,把多媒体辅助的手段变成目的。
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确是一种先进的手段,但它主要是刺激学生的感观,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但如果刺激时间过长,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原子晶体”一课时,从开始到结束,连新课的导入、练习题的出示、作业的布置等,都采用多媒体的技术,使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刺激的状态,造成学习的疲劳,降低学习效果,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并不是越多越好。我觉得在教学中,至少应考虑“三适”使多媒体辅助教学恰到好处。
1.适时引入,突破教学难点
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抓住认知时机,运用得适时、适度。例如,讲授原子、分子等微粒结构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如果首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展示它们的特点,从结构到性质、用途等,展示得更直观、更逼真,使复杂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感,那么,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就更容易了,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对图形的处理能力高超,利用这一特有的功能可变抽象为具体,便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把宏大场景作缩微处理,对瞬变搞定格分析,化枯燥为生动。
2.适当配合,优化教学过程
现代教学方法的根本点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全面提高各种能力。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实践,要从实际出发,把握一个原则:重视多样化,力争最优化。多媒体能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同时也存在着局限性,因此,我们要依据教材的不同内容,结合各种教学手段。当教学内容呈静态时,可选用投影仪;当教学内容连续性较强时,可选用录像;当教学内容需要复杂、抽象、变化及相互联系的过程时,可选用计算机多媒体。例如,在《原电池》一课里,通过人人动手实验已经令人信服的看到了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电流的事实。在学生急切的渴求解决疑问――电流究竟是如何的产生时,计算机的屏幕上以鲜艳的彩色图像展示了铜、锌两种金属的自由电子的浓度的不平衡,又以生动的动画效果模拟出自由电子在电位差作用下沿着导线从低电位的定向移动,画面中H+的电子成为原子,两个H原子结合为分子,H2气泡在铜板上冉冉升起。逼真的动画效果、听觉效果与视觉效果的融洽,学生眼耳脑手的全部调动并聚焦于一点,达到了教学最优化。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效果。
3.适可而止,分清主次
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过多的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的各种功能,致使学生感觉是教师演戏,对于多媒体辅助教学,我们应该努力寻求它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的结合点,真正发挥其现代性的特点,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不加节制,往往会适得其反,把多媒体辅助手段变成了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背道而驰,使教学效果和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
问题二:华而不实,公开课、尤其是评优课必须用多媒体,有表演作秀之嫌。
公开课,尤其是评优课是否一定用多媒体呢?
不少地区,不少学校甚至形成“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局面,而其中不少所用的所谓的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使用投影片完全能够实现的,这样的大材小用,只是为了“表演”的需要,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多媒体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架子。实施多媒体教学不能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其实有时用的不得体和过度,反而会成为教学的干扰源,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应有目的的、有计划地用好。一定要讲究实用,不搞形式。能不用、可用可不用的声、光、影“效果”一定不要用,一切以服务课堂教学为准,不搞“个体技术”的演示,杜绝表演作秀。
篇9
一、现代企业导入VI系统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现代企业的竞争较为复杂,一般的来说有资源和信息竞争,另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就是企业的视觉形象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在企业之间的竞争中非常重要,它对外可以树立企业综合形象,增强企业品牌意识,对内可以提升企业的动力和凝聚力,为企业的综合发展打下强有力地基础。
企业可以通过VI系统的开发实现提升企业品牌形象的目的,对内征得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加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树立企业的整体形象,资源整合,有控制的将企业的信息传达给受众,通过视觉符号,不断的感染受众的意识,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广泛的认同感。
放眼目前世界上大多数一流的企业,都无一例外的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企业视觉形象系统,这些视觉形象设计的高度一致性,强大的视觉感染力增强了人们对企业的认同感,使这些企业能够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商业战争中脱颖而出,无疑完善统一的视觉形象系统开发对企业的形象宣传更为有利。
我国珠三角很多民营企业由于国家政策的关系,能够在经济发展之初就很好的向国外优秀企业学习,借鉴国外优秀企业的发展之路,导入视觉形象设计系统,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对现代化企业早日与国际接轨,做大做强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二、珠三角本土校园视觉形象建设中VI系统导入的市场调研
珠三角作为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毗邻港澳和特区城市,经济上发展迅速,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为文化事业的繁荣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珠三角随着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大批民营私企为繁荣经济做出了比较大的贡献,民营私企发展到一定程度,产值和利润的上升空间就产生了瓶颈,投资方就必须从发展企业的文化入手,综合考虑开发和建设企业自己的CI 文化,从而使企业良性快速的发展。
私企VI系统开发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必须引起相当的重视。企业在开发VI系统前要做足市场调研工作,市场调研要设置好相关问题,将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通过设置问卷,讨论调查等方式来讨论清楚,将企业的经营理念通过各种宣传的手段广而告之,让其深入人心,取得消费大众的内心共鸣和认可,进而结合调研的结果综合考虑设计开发出一整套符合自身企业文化特色的视觉形象系统。调研工作还要注意调研采样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能够客观真实的反映出受众对该品牌的心理预期和诉求。
珠三角民办高校大多都是由民营企业投资兴建的,企业无形当中不可避免的会把自己的企业文化以及管理理念带入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之中来,这些学校校园视觉形象的设计及开发必然要考虑投资方企业的经营理念及综合形象,其次该地区校园VI系统的导入还要充分考虑该地区的地域文化现象,最好吸收该区域的本土文化,大胆设计出既有本土文化风格又不脱离时代气息的视觉形象,这样才会设计及开发出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校园视觉形象系统来。
三、本土化校园VI系统建设及导入的方法
(一)注重研究本土传统文化及经济发展现状
本土化的校园VI系统建设必须注重研究本土的传统文化以及经济发展的现状。首先本土的校园根植于本土的地域文化圈中,其发展受到地域经济的影响比较大,政府政策的影响、校园地域环境的影响、本土招生生源及就业企业的影响,这些综合因素都会影响到一个学校的发展,作为民办院校这种情况更为突出。校园文化的建设不可能脱离本土文化而存在。以珠三角民办高校为例,珠三角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人杰地灵,独特的环境滋生了岭南文化,该地区的民办高校视觉形象设计最好要深入研究本地的民俗民风,挖掘本地区岭南文化的精髓,结合自身的办学理念和企业文化来开发视觉形象系统。其次该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艺术设计产业在全国较为发达,港、澳、台开放的多元文化对该地区设计思潮冲击较大,他们的兼容并蓄的设计思潮传统也应该为珠三角设计企业所学习和吸收,在开发本土企业视觉系统方面值得深入探索。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现代经济的发展和本土文化的开发可以一起发展繁荣,这两种情况互相促进并不存在矛盾。
(二)VI系统的开发注重传承企业文化理念
一个企业的文化理念是该企业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良好的企业文化理念可以让品牌意识深入人心,大众对该企业的认可度广泛提升,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企业视觉形象设计和企业文化理念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珠三角民办高校的视觉形象系统开发更需要渗透投资企业的企业文化理念,投资方自然希望能够在办教育的过程中把自己的企业文化理念带入到高校教育中去,进而起到宣传企业树立品牌形象的目的,以更好的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三)VI系统的开发要联系最新的科技手段和成果
传统的企业VI系统开发只注重丰富的企业内涵延伸,注重标志设计的高度辨识性,强调企业文化特色,其实这个做法比较片面,一个现代化的企业的发展和高科技的关系应该比较紧密才行,尤其作为以发展理工学科为主的民办高校更应该突出这一点,高校除了育人这个功能以外还兼有研发和传播高新科技成果这个功能,那么在其自身的视觉形象系统开发方面更要注意,寻求高端新颖的设计材料和一流的设计团队,注重视觉形象设计的多样化推广,要注重设计对象和其他产品的联系,让设计对象有较好的外延性和衍生性,在开发设计过程中注重学科的交叉性。
四、珠三角民办院校VI系统设计的美学形式特色(以广东科技学院为例)
珠三角众多民办高校大多都是由民营企业投资兴建的,它们承担着为该地区经济发展而培养各行各业人才的重要作用。这些高校大多数在开发现代化的VI系统方面做得还不够,很多只是拥有最基本的学校标志设计,在具体的应用设计部分做的拓展还很少,有的应用设计部分的使用非常的不规范,存在着多套不同风格的应用方案,或者各个部门各自为政,藉由各种集体活动由非专业设计师设计了很多五花八门乱七八糟的应用设计,使观众产生视觉认知的混乱,这其实对高校的品牌形象树立是一种严重的破坏,是一种设计倒退现象,目前还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
广东科技学院是珠三角一所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该校2011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学院借助这个机会,从众多应征稿件中选出了能够体现自身办学理念特色的标志设计,该标志设计以蓝色圆形设计为主,体现出科技发展和展望未来两个理念,含义较为丰富,也较好的把投资方和学院的关系做了全方位的诠释。从构成上看,外圆和内部的弧形发射线设计使图形动静结合,延伸了视觉的空间感和想象力,蓝色和白色构成使观众视觉心理上联想到高科技,标志设计的可移植性和衍生性比较好,这些为整合学院资源进行应用部分拓展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篇10
一、信息技术服务美术课堂主体学习任务的现状与背景
教师遵循创造性思维活动逻辑程序,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问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整合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课程,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出发点首先应当的是课程,而不是计算机,强调应当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增强学习的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它方法难以完成的学习任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要与学科课程体系的改革。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结合,为学科课程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提供平台。把教学过程应设计为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以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品质。基于课程整合思想的教学模式要求在教学中为学生安排特定的学科学习任务,因而可以结合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将美术学科中的学习任务设置为相应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使用信息工具解决具体问题的兴趣。
二、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的整合是一种创造性地教学和研究的过程,怎样使美术学科的信息化;美术整体教学的最优化;怎样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优势;还有待于进一步地实验和研究。我们探索的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七个优化模式,也会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网络所固有的开放性,为师生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美术欣赏内容,开拓了学生的视野。知识爆炸这个词语只有在网络上才有最切身的体会,网络所固有的开放性,为师生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美术欣赏内容,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获得众多的美术知识信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素养。借助于网络进行欣赏教学,可以变被动学为主动探究,达到因材择学、因材择教的理想境界。现在我们可以把在网上搜索下载的大量关于本课的相关资料设置为虚拟网站,供学生在虚拟网络环境中自主探究,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成为了教学目标的确定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课后可在网上课堂继续学习,不仅巩固了知识,而且开阔了视野。而借助于网络发表学生优秀作品,更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了教育质量和规模。
三、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师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抽象、复杂的教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教师作为多媒体设备的主要操作者,以演示教学内容为出发点进行辅助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美术教学中介入美术软件和自制的课件,将课堂教学媒体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不同类型的美术软件的出现,方便了教师在教学中迅速表现美术的知识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进行数字教材的编写,寻找有关的美术网站进行查询、访问,为学生提供各类网上美术信息进而丰富美术资源信息库。把平时在网上寻找的有关资料进行类化、细化、转化。以及把学校现有的美术资料,如教学、教材、录像、图片、作品等资料进行整理输入电脑转化为数字信息。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实现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组合,达到直观、形象、生动、多角度、立体式地展示美术教学的内在规律,有机地与其他学科联系和交互影响。
四、应用信息技术,推进美术课堂主体发展性管理科学化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课程从单一学科知识的学习向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的转变,以信息技术为认知工具、以优化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为目标的新型美术教学模式,对于深化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快信息技术在美术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探讨新型的教学模式将是美术学科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媒体电脑的信息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等,它正好非常适合美术以视觉形象为主要传达方式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需要美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互动性,而计算机让我们实现了人与人的互动、人与机器的互动,而且这种互动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计算机还为我们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繁琐的程序,是美术动手制作中手工无法比拟和达到的。以上特性决定了信息化的学习必然由学习主体进行自主选择和探究。
五、结语
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优于任何其他教学媒体的最显著的特点是交互性,有了交互性,就能及时地反馈信息,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个别化的实时指导,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 任剑锋.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J].北京:中国电化教育,2008. 11.
2 顾泠沅,杨玉东. 视频案例――校本研修的有效平台.北京:中国教育报,2008年6月17日.
3 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J].北京:教育研究,2007.3.
4 李克东.数字化学习.电化教育研究.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第8期.
5 全.现代教育统计与测评技术.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8月~2014年3月收治的63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哮喘学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相关诊断标准,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恶性肿瘤、精神疾病以及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本组63例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58.4±3.4)岁,支气管哮喘病程4~15年,平均(7.9±1.7)年。
1.2方法 患者均在常规补液、吸氧、止咳、化痰、支气管扩张及抗感染治疗基础上采用硫酸镁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将2.0mg布地奈德(山东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986)溶于5mL生理盐水中,由氧气驱动药物雾化吸入,2次/d,然后将25%硫酸镁注射液(常州兰陵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4948)25~40mg/(kg.d)加入生理盐水30ml,以5mL/h持续静脉泵入,1次/d,患者疗程为7~10d。
1.3检测方法 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3mL,室温下放置30min,以2000r/min离心15min,留取血清后置入Ependof管中,置于-20℃冰箱保存备检。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L-12、IL-17以及IgE水平,使用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所使用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治疗前后的血清指标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IL-12、IL-17以及IgE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临床认为该病的发病基础是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以及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共同参与的气管慢性炎症所致的气道高反应性[2]。因此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研究对于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具有现实的意义。
气道高反应性与高水平的血清IgE密切相关,Th2类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加和功能亢进可促进机体IgE的分泌,因此在临床治疗上通过控制IgE水平能够达到有效控制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3]。血清IL-17具有促进多种细胞释放炎性因子的作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也与血清IL-17的升高密切相关,随着IL-17水平的升高可出现气道气流受限现象[4]。此外,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还与体内Th1/Th2比例失调有关,而失调的原因有与IL-12水平低有关。临床研究表明[5]:哮喘的重要免疫学特征是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升高,IgE水平的升高不仅与哮喘的急性发作有关,亦与哮喘的严重程度有关。IgE与表面有IgE受体的细胞结合而致敏,呼吸道黏膜组织的炎症细胞与致敏细胞结合时可被激活,释放炎性介质,从而引起支气管壁渗透性增强,黏膜血管充血肿胀,平滑肌痉挛,气道阻塞。
本研究从免疫学方面对硫酸镁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结果表明:两种药物联合应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清IL-12、IL-17以及IgE水平,从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预后。随着治疗后患者IL-12水平的升高,改善了Th1/Th2比例,减轻了气道高反应性及炎性细胞因子浸润,抑制IgE的应答反应,减轻哮喘症状[6]。
布地奈德是一种新型的雾化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吸入后能够抑制气道IgE的合成,抑制支气管内炎症细胞的产生,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同时对损伤的气道具有较强的修复作用[7]。硫酸镁中的镁离子通过对β受体进行增数调节,增加β受体对激动剂的亲和力,达到支气管扩张的效应[8],减少神经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缓解哮喘或阻止哮喘发生.
综上,硫酸镁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清IL-12、IL-17以及IgE水平,缓解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赵琦峰.宣肺通腑法对痰热壅肺型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白介素4和γ干扰素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3):671-672.
[2]孔伟英.支气管哮喘急性期的治疗(附134例分析)[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2):2191.
[3]杨树涛.布地奈德联合硫酸镁对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E和白细胞介素17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0):3104-3106.
[4]Pene J,Chevalier S,Preisser L,et a1.Chronically inflamed human tissues are infiltrated by highly differentiated Thl7 lymphocytes[J].J Immunol,2008,(11):7423-7430.
[5]刘玉玲.硫酸镁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息儿呼吸功能和血清IgE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17):13-15.
篇1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较高。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及行为方式的变化,加之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AIS发病率逐年升高,选择一种有效治疗方案及时救治,是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笔者应用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治疗AIS患者,疗效较好[1]。脑缺血后神经胶质细胞的坏死和血脑屏障的破坏使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B蛋白从脑组织溢出到血管腔隙[2],其血清中水平变化能够反映脑损伤程度及疾病预后。因此,本研究观察子午流注纳甲法对AIS模型大鼠血清中NSE、S100B蛋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及分组
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60只,3月龄,SPF级,体质量(200±20)g,甘肃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甘)2011-0001。饲养于甘肃中医学院实验中心SPF级实验室,适应性喂养1周,术前8 h禁食。所有动物按体质量编号,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抽取12只为空白组,12只为假手术组,其余进行造模。符合纳入标准的造模成功大鼠再分成模型组、循经组、纳甲组,每组12只。
1.2 针具与仪器
华佗牌25 mm×0.32 mm美容针灸针,苏州针灸器械厂。BP-1215型Sartorius分析天平,北京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TLS-2000A型电子秤,常熟双杰测试仪器厂;TCG-16B型台式低速离心机,上海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手术器械厂;DW-86L828型超低温冰箱,中国海尔公司;CMIAS-108型多媒体病理图像分析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氯化2,3,5-三苯基四氮唑(TTC),化学纯,北京福星化工厂;NSE、S100B蛋白试剂盒,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造模
参考文献[3]方法,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AIS模型。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大鼠,仰卧位固定于鼠板上,剪除颈部毛发并消毒,在颈部正中纵行切长约2 cm的开口,钝性分离皮下筋膜、肌肉,充分暴露右侧颈总动脉(CCA)及分支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游离右侧CCA,分别在CCA近心端、ECA及CCA远心端挂线备用,用微动脉夹暂时夹闭ICA,然后近心端结扎CCA、ECA。在CCA上距分叉部4 mm处剪一小口,将备用栓线插入至ICA,扎紧CCA远心端的线以固定栓线,松开动脉夹,直至遇到少许阻力为止,从CCA分叉部起插入深度约为18~19 mm,术毕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后,将线头置于体内,缝合皮肤。整个手术过程中环境温度(25.0±1.0)℃,保证大鼠生命体征稳定。术后单笼饲养,自由进食、饮水。假手术组处理方法同上,但不插线栓,仅分离右侧CCA、ICA及ECA。大鼠麻醉清醒后,进行神经系统评分,1~3分为造模成功,用于实验,0分及昏迷不醒者剔除并补充。
1.4 治疗
大鼠清醒后当日开始治疗,每日同一时间治疗1次,直至处死动物为止。空白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日只进行相同抓取,同期同步饲养,不作任何治疗。参照文献[4-5]穴位定位或类比取穴。循经组循经辨证选取“百会”向后斜刺、“合谷”直刺、“三阴交”直刺。纳甲组在循经辨证取穴基础上根据文献记载徐氏子午流注纳甲法[6],依日按时开穴针刺治疗,所开穴位为主穴先刺,循经辨证取穴为配穴后刺。每次留针20 min,针刺深度依穴位而定,均采用平补平泻法。
1.5 观察指标及方法
1.5.1 一般情况及神经功能 每日观察所有大鼠的精神状态、皮毛光泽及亮度、自主活动、肢体运动、摄食情况、体质量变化。采用改良Bederson[7]及Longa[3]的方法进行4分制行为功能评分。0分:无明显神经功能缺损症状;1分:不能完全伸展左侧(瘫痪侧)前肢,提鼠尾离开地面30 cm,左前肢表现为腕屈曲、肘屈曲、肩内旋或兼而有之;2分:行走时,大鼠向左侧(瘫痪侧)转圈;3分:行走时,大鼠身体向左侧(瘫痪侧)倾倒或轻推肩部时即向左侧倾倒;4分:不能自行行走或意识丧失。
1.5.2 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B蛋白含量测定 治疗7 d后,用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大鼠,股动脉采血5 mL,注入离心管中,待凝固后(30~40 min),3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置于-20 ℃冰箱备测。NSE、S100B蛋白含量采用ELISA测定,按照试剂盒使用说明操作。
1.5.3 脑梗死体积测定 采血后大鼠迅速断头处死,打开颅骨取脑,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放入-20 ℃冰箱中冰冻至适当硬度(约15 min)。取速冻大鼠脑组织,在视交叉处从枕极到额极冠状位切脑,其后间隔2 mm连续做6个冠状切片,放入2%TTC液中,37 ℃水浴箱中避光孵育20 min(10 min翻面)染色,正常脑组织染为玫瑰红色,脑梗死区不染色(白色),滤除TTC液,置于新鲜配制的4%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24 h后,脑片按脑的前后顺序整齐排列保存。数码照相机拍照后输入计算机,采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算每个层面梗死灶面积,将梗死灶面积乘以层厚(2 mm),得出每个层面的梗死灶体积,各层面的梗死灶体积相加即得出整个脑组织的梗死灶体积,同时计算前脑总体积及脑梗死范围占同侧大脑百分比(%)。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所有数据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时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q检验。P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及神经功能评定
手术大鼠均于术后1 h内清醒,假手术组较早出现摄食活动。造模大鼠均于术后2~3 d内出现活动减少,一般情况较差,精神萎靡喜卧,闭目不喜睁眼,反应迟钝,食欲减退,毛发枯燥无光泽,肌肉瘦削,体重减轻,3 d后自主活动增加,皮毛光泽及亮度渐好转,精神状态亦有明显改善,体质量增加,纳甲组整体状况恢复较模型组和循经组快。空白组及假手术组大鼠活动正常,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神经功能评分为0分。术后3 h,循经组及纳甲组神经功能评分与模型组比较略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纳甲组神经功能评分与模型组比较明显下降(P
2.2 子午流注纳甲法对大鼠梗死灶体积的影响
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无梗死灶形成。造模大鼠梗死侧大脑半球水肿明显,体积明显大于对侧,经TTC染色后,均在梗死侧大脑皮层出现边界清晰、范围恒定的苍白梗死灶,提示造模理想。循经组及纳甲组梗死灶体积均较模型组减小,纳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子午流注纳甲法对大鼠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B蛋白含量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大鼠血清中NSE、S100B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
3 讨论
AIS属中医“中风”范畴,多由于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以昏仆、半身不遂、肢麻、舌蹇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有研究表明,AIS发病存在着昼夜节律性差异,并认为导致昼夜发病时间有规律的原因,可用人体生物钟及内环境变化来解释[8],其发病存在着24 h时间节律差异,上午6-12时发病率较高,其中6-10时为最高时间段,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其平均发病的高峰时点为8点21分。此时间段加上时差因素正为卯、辰、巳时,当大肠、胃、脾主时;最高时间段正当手足阳明经主时;高峰时点正为辰时,足阳明胃经主时[9]。子午流注针法是按照人体气血虚衰的周期性,从而应对自然界变化,采取逐日按时开穴的针灸治疗方法,突出强调了时间因素对针灸效应的影响,能够起到调和气血、补虚泻实、平衡阴阳的作用。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受到损害,大量的胞浆蛋白质漏出细胞进入细胞间液,可溶性的物质通过细胞间液进入脑脊液,穿过破坏的血脑屏障进入血液循环。可以设想,检测血清中与脑损伤有关的生物学物质可用来监测脑卒中的严重程度,了解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治疗效果,并且有可能判断患者的预后。S100蛋白是脑的特异性蛋白,因其表达水平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损伤有紧密联系,已被作为评价脑损伤的一个指标。NSE是神经元损伤最敏感的生化指标,能够反映脑损伤的程度,被认为是神经元损伤的标志酶,且为最灵敏的生化指标,其水平变化能够反映神经元损伤程度及疾病预后[10]。NSE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尚未明了,但一些实验研究显示,其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而且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参与膜结构形成并参与所有能量依赖性细胞过程[11]。另外,NSE是维持神经元细胞膜兴奋性的必需成分,与应激反应调控有关,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检测其在血清中的含量,对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判断严重程度及针刺的影响、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本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梗死侧大脑半球水肿明显,体积明显大于对侧,经TTC染色后,均在梗死侧大脑皮层出现边界清晰、范围恒定的苍白梗死灶,线栓法建立AIS模型的造模方法可靠恒定,与手术创伤无关。AIS模型大鼠经针刺治疗后,一般情况及神经功能明显恢复,梗死灶体积百分比显著下降,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同时降低血清中NSE、S100B蛋白的含量,子午流注纳甲法效果更加显著,优于循经辨证治疗。对AIS模型大鼠进行针刺治疗,可加速脑侧支循环的建立,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的氧代谢,保护神经元,减少脑神经元的凋亡,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减轻缺血后的继发损伤,降低血清中NSE、S100B蛋白的含量,维持了神经元细胞膜兴奋性,减少神经元、胶质细胞等神经系统细胞破坏,降低神经炎性反应,起到神经保护作用,修复被破坏的脑细胞及脑血管,促进损伤的中枢神经细胞修复,重建损伤的血脑屏障,维护血脑屏障正常的通透性,缩小脑梗死体积,起到治疗作用,这可能是针刺治疗AIS患者疗效的机制之一。子午流注纳甲法更能顺应AIS发病昼夜节律性差异与人类的生物钟有关的特点,依“阳日阳时开阳经之穴,阴日阴时开阴经之穴”的原则,于每日辰时或巳时纳甲法按时开穴针刺,因而更利于疾病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姜华,王满侠,郭健,等.子午流注纳甲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5):75-76.
[2] Pollay M, Roberts PA. Blood-brain barrier:a definition of normal and altered function[J]. Neurosurgery,1980,6(6):675-685.
[3] Zea Longa EL, Weinstein PR, Carlson S, et al. Reversibl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without craniectomy in rats[J]. Stroke, 1989,20(1):84-91.
[4] 华兴邦.大白鼠穴位谱的研制[J].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1991(1):1.
[5] 李忠仁.实验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327-329.
[6] 郑魁山.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8-36.
[7] Bederson JB, Pitts LH, Davis RL, et al. Ra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Evaluation of the model and development of a neurologic examination[J]. Stroke,1986,17(3):472.
[8] 郭玉梅,王家驹.脑梗死发病与昼夜周期节律关系[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0,3(2):41-42.
[9] 尚明谦,任旭东,郭兰芹.缺血性脑中风发病时间周期性差异及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1996,10(3):118.
[10] 金泓,赖旭东,钟莉.大鼠全脑缺血缺氧损伤后血液中S-100、CK-BB、NSE水平变化的研究[J].临床工程医学,2011,18(1):19-20.
篇13
Effects of decellularization using biotic enzyme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anine carotid artery
LIU Guo-feng1,HE Zhi-juan2,YANG Da-ping1,XU Xue-wu1,LIU Ying1,REN Li-hong1,LI Qing-chun1
(1.Department of Plastic Surgery,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Harbin 150086,Heilongjiang,China; 2.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Harbin 15001 0,Heilongjia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ecellularization using biotic enzymes on the mechanical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canine carotid artery.MethodsIntact canine carotid artery were decellularized by using Trypsin/EDTA,ribonuclease and desoxyribonuclease. Residual cellular and extracellular matrix composition was evaluated with hematoxylin and eosin (H&E) staining,quantitative DNA analysis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ensile strength, burst strength and compliance were measured in vitro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decellularizedprocess on the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anine carotid artery.ResultsHistolog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examination demonstrate that scaffolds were completely decellularized and scaffolds revealed a well-preserved extracellular matrix. Compared with fresh canine carotid artery, decellularized artery had similar burst and breaking strength and had lower compliance.Conclusion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decellularized artery using biotic enzymes had similar burst and breaking strength and had lower compliance compared with fresh canine carotid artery.
Key words: vascular grafts; tissue engineering; extracellular matrix; biomechanical
血管组织工程学研究为临床上小口径血管移植物的制备提供了光明的前景,口径小于6mm的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研究与大口径血管移植物的研究有很大的差别[1]。因为血管移植物与受区血管生物力学性质的匹配程度对不同口径的组织工程血管移植物通畅率的影响差别较大,血管移植物的口径越小受到的影响越大,小口径血管移植物在受体内更容易发生内膜增生、中膜增厚,最后导致移植物的官腔狭窄甚至闭塞[2]。血管组织工程研究中支架材料的力学性质对血管移植物的生物力学性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小口径组织工程工程血管的研究中制备与受区血管生物力学性质完全匹配的支架材料是最关键的科学问题,这将决定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移植的远期通畅率[3]。本实验将对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脱细胞基质生物支架材料的生物力学性质进行研究,明确生物酶联合消化法对犬颈总动脉脱细胞基质材料生物力学的影响。
1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用动物:普通杂种家犬,体重25~30kg,6个月龄,雌雄不限。
1.2 实验材料及主要仪器:胰蛋白酶(Trypsin)、核糖核酸酶(Ribonuclease,RNase)、脱氧核糖核酸酶(Desoxyribonu clease,DNase):美国Sigma公司;EDTA(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ic acid)、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北京中杉生物公司;普通光学显微镜:日本Nikon公司;S-3400N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Hitachi公司;电子万能实验材料机:德国Zwick-Roell公司。
1.3 犬颈总动脉脱细胞基质材料制备: 无菌条件下切取犬颈总动脉,大量无菌PBS冲洗,去除血液成分及外层附属软组织,选择切取长度约为7cm,内径约为3mm的动脉,利用胰蛋白酶和核酸酶连续消化法去除动脉细胞及其碎片成分[4]。先用0.1% 胰蛋白酶加0.02% EDTA 溶液消化20h,中间更换1次消化液,大量PBS冲洗后用20μg/ml RNase +200μg/ml DNase溶液消化2h,大量无菌PBS 溶液冲洗。以上步骤均在5%CO2、37℃,80次/ min持续震荡条件下进行。监测制备的脱细胞血管基质,使材料的细胞DNA残留量少于0.1%。同时选取新鲜犬颈总动脉作为对照组(每组6例),进行以下检测。
1.3 组织学染色 将标本置于10%中性甲醛溶液中固定24h,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进行HE染色。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对标本的结构进行组织学评价照相。
1.4 扫描电镜观察 将标本在1%戊二醛溶液中固定24h以上,用1%饿酸作后固定2h,50%、70%、90%、100%丙酮梯度脱水,50%、70%、90%、100%醋酸异戊酷置换,应用临界点干燥仪、液体C02等进行干燥;干燥的标本固定在铝质标本台上,用溅射镀膜机镀金后,用S-3400N型扫描电子显微镜系统观察并照相。
1.5 生物力学检测:利用Zwick/Roell Z010型电子万能力学实验机测定标本的拉伸强度、爆裂强度及轴向顺应性。拉伸强度及轴向顺应性检测:将管状标本(长度为5cm)两端固定于微型夹具上,以0.5mm/s的速度拉伸,直至标本断裂,系统自动记录标本的应力-应变曲线及极限拉伸强度,计算出标本的轴向顺应性。爆裂强度检测:把管状标本一端用丝线结扎,另一端固定于装满生理盐水的5ml医用注射器上,注射器筒壁固定于250ml玻璃葡萄糖瓶中,整个装置平置在力学实验机上,以40kPa/s的力向标本内注射生理盐水,直至标本爆裂或漏液,系统自动记录标本的爆裂强度。
1.6统计学分析: 所有定量实验结果均用x±s表示,利用SPSS11.0统计学软行独立样本t检验,P
2结果
2.1大体所见:犬颈总动脉脱细胞基质材料仍保持新鲜血管的管状结构,血管的长度及内径无明显改变,材料外观呈乳白色(图1)。
2.2 组织学结构:新鲜犬颈总动脉具有血管典型的三层结构:内膜、中膜及外膜,中膜层较厚,包含大量的环状排列蓝染的细胞核成分和细胞外基质成分(图2A)。经脱细胞处理后,血管壁中的蓝染的细胞核成分全部去除,但脱细胞血管的细胞外基质中纤维成分保存完整连续,没有发生断裂破碎等。血管的中膜层结构中可见细胞及部分细胞外基质去除后遗留的空隙,同时血管内外膜结构的细胞外基质成分保持完好(图2B)。
2.3 扫描电镜观察:脱细胞犬颈总动脉脱细胞基质横断面的扫描电镜照片可见大致的三层细胞外基质结构,内层见完整致密的内弹性膜,中层可见成层环状排列的纤维板层结构,纤维连续,可见梭形空隙,材料外层可见杂乱排列的外膜层纤维条索组织(图3A)。材料内表面扫描电镜照片显示,材料的内弹性膜纤细的纤维呈网状分布,纤维完整,未见明显断裂缺失,透过纤维网可见深部中膜层较粗大的纤维(图3B)。
2.4 生物力学性质:爆裂强度检测结果如下,脱细胞犬颈总动脉基质组为315.00±12.49 KPa,新鲜犬颈总动脉组为330.52±18.73 KPa,两组标本爆裂强度相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4)。极限拉伸强度检测结果如下:脱细胞犬颈总动脉基质组为4 122.91±118.05 KPa,新鲜犬颈总动脉组为4 212.99±103.80 KPa,两组标本极限拉伸强度相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轴向顺应性计算结果如下,脱细胞犬颈总动脉基质组为0.945±0.158 mm/mm,新鲜犬颈总动脉组为1.195±0.22 mm/mm,脱细胞犬颈总动脉基质组轴向顺应性低于新鲜犬颈总动脉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支架材料是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的基本要素之一,能为血管种子细胞生长和组织发育提供临时的支撑骨架,并能够调控所构建血管的形态。研制和开发理想的支架材料仍然是血管组织工程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为了克服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在生物相容性方面的不足,很多学者把研究目光转移到了自然来源的生物支架材料上[5]。自然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促进细胞的黏附、生长、增殖及生物功能的发挥。血管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发展趋势是自然生物材料的应用,自然生物材料是最有应用潜力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来源[6]。血管脱细胞基质材料的三维空间结构与自然血管的结构非常类似,因此具有理想的外形和适当的生物力学性质,是血管组织工程学研究中较为理想的生物支架材料[7]。
正常血管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包含胶原纤维、弹性蛋白及蛋白聚糖等成分,胶原纤维及弹性蛋白对于血管的强度起关键性的作用。胶原纤维具有良好的抗张强度,对于维持血管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弹性蛋白和蛋白聚糖有一定的弹性,能够使血管具有良好的顺应性[8]。研究表明,脱细胞处理会改变血管原有的生物力学性质,特别是材料的顺应性常会降低[9]。本实验利用生物酶连续消化法制备的犬颈总动脉脱细胞基质材料在去除了细胞及DNA残留物的同时,细胞外基质的纤维成分保持完整连续,所以脱细胞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爆裂强度与新鲜血管相似。除胶原纤维和弹性蛋白等细胞外基质纤维成分外,蛋白聚糖成分在脱细胞处理过程中常会遭到破坏,蛋白聚糖的去除对于脱细胞血管的拉伸强度和爆裂强度没有明显的影响,但会使材料的弹性降低变硬,生物力学的表现是材料的顺应性下降[10]。本实验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经过生物酶连续消化脱细胞处理,脱细胞犬颈总动脉基质材料的轴向顺应性有所降低,从组织学观察可以看出,脱细胞后血管横断面胶原纤维和弹性蛋白等纤维条索中间出现很多梭形空隙,这些空隙是由于中膜内平滑肌细胞及蛋白聚糖的去除而形成的,因此,脱细胞犬颈总动脉的轴向顺应性与新鲜血管相比有所降低。
组织工程血管的拉伸强度、爆裂强度的顺应性是重要的生物力学力学评价指标,足够的拉伸强度和爆裂强度能够保证血管移植后能够抵抗长期的血液动力学作用而不形成动脉瘤。而对于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移植物,顺应性与拉伸强度和爆裂强度相比显得更为重要,小口径血管移植物和受区血管之间的顺应性要匹配,这是移植物长期成功的重要保证[11-12]。血管移植物与受区血管之间的顺应性等力学性质错配会导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血流方向改变、剪切力增加、下游血流紊乱、循环张力改变,从而引起吻合口处的应力集中,刺激内膜增生的生长因子的释放增加,促进了血栓的形成和新内膜的增生,最终导致血管移植物长期通畅率明显降低[13-14]。脱细胞处理经常会导致血管细胞外基质材料顺应性的降低,从而影响构建的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与受区血管生物力学性质的匹配,导致移植失败,所以提高以脱细胞血管基质为支架材料的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的顺应性是组织工程血管研究的瓶颈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包括:(1)改进完善脱细胞血管基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在保证血管细胞成分完全去除的前提下尽量保留细胞外基质材料原有的生物力学性质;(2)通过在脱细胞血管基质材料上复合某种其他材料制备顺应性良好的复合支架材料;(3)在体外利用脱细胞血管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的过程中促使平滑肌细胞分泌大量新生细胞外基质成分,以增加组织工程血管的顺应性。
[参考文献]
[1]Isenberg BC,Williams C,Tranquillo RT.Small-diameter artificial arteries engineered in vitro[J]. Circ Res,2006,98(1):25-35.
[2]Wang X,Lin P,Yao Q,et al. Development of small-diameter vascular grafts[J]. World J Surg,2007,31(4):682-689.
[3]Tiwari A,Cheng KS,Salacinski H,et al. Improving the patency of vascular bypass grafts: the role of suture materials and surgical techniques on reducing anastomotic compliance mismatch[J]. Eur J Vasc Endovasc Surg,2003,25(4):287-295.
[4]刘国锋,杨大平,郭铁芳,等. 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脱细胞生物支架材料的研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3): 234-236,301.
[5]Stegemann JP,Kaszuba SN,Rowe SL. Review: advances in vascular tissue engineering using protein-based biomaterials[J]. Tissue Eng,2007,13(11):2601-2613.
[6]Meredith JE Jr,Fazeli B,Schwartz MA.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as a cell survival factor[J]. Mol Biol Cell,1993,4(9): 953-961.
[7]Schmidt CE,Baier JM. Acellular vascular tissues: natural biomaterials for tissue repair and tissue engineering[J]. Biomaterials,2000,21(22):2215-2231.
[8]MacNeill BD,Pomerantseva I,Lowe HC,et al. Toward a new blood vessel[J]. Vasc Med,2002,7(3):241-246.
[9]Amiel GE, Komura M,Shapira O,et al. Engineering of blood vessels from acellular collagen matrices coated with human endothelial cells[J]. Tissue Eng,2006,12(8):2355-2365.
[10]Courtman DW, Pereira CA, Kashef V. Development of a pericardial acellular matrix biomaterial: biochemical and mechanical effects of cell extraction[J]. J Biomed Mater Res,1994,28:655-666.
[11]Ballyk PD, Walsh C, Butany J,et al. Compliance mismatch may promote graft-artery intimal hyperplasia by altering suture-line stresses[J]. J Biomech, 1998,31(3):229-237.
[12]Abbott WM, Megerman J,Hasson JE,et al. Effect of compliance mismatch on vascular graft patency[J]. J Vasc Surg,1987,5(2):376-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