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公募申报材料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公募申报材料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公募申报材料

篇1

建设目标

在新能源、环境、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建设市场机制失效、公共服务能力不足、中小企业需求强烈的专业技术服务能力和行业检测服务能力,有效地支撑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

建设内容

通过整合相关资源,以新建服务机构或提升已建机构服务能力等多种形式,围绕区县特色产业发展和创新集群建设的需求,建设和完善一批相关的专业技术服务和行业检测服务,形成清晰的服务内容、探索有效的服务机制、建设稳定的服务队伍,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提供有效的支撑与保障。

申请条件

项目申请单位必须是独立法人或法人委托的独立运行的机构,专职服务队伍不少于5人。申请资助的专业技术服务必须具有较强的公益性、服务内容清晰、服务对象明确(已建机构申请能力提升资助的,应提供上年度不少于100次公共服务的依据)。优先支持国家或地方有关部门有配套承诺的服务机构。

*

*年9月30日前完成。

专题二科学数据共享服务能力建设

(1)医学科学数据库及服务能力建设

建设目标

增强*在临床医学科学数据开发和服务能力,逐步满足*临床医学研究和新药创制对相关科学数据共享的需求。

建设内容

建立有关临床医学数据采集规范,规模化采集、标准化整理与加工有关人类重要疾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等)临床数据,系统建立科学数据库,形成专业化服务团队,提供共享服务。

申请条件

申请单位具有较丰富的临床数据积累,在全国范围内具备显著的临床优势。

(2)资源环境科学数据服务能力建设

建设目标

加强与国家气象、地震等资源环境领域科学数据共享中心的合作,构建具有*特色的资源环境科学数据共享服务配送系统。

建设内容

基于国家和本市气象、地震、水文等资源环境领域科学数据资源和服务能力,结合本市用户需求,建设资源环境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系统,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目录检索、服务转发和配送服务。

申请条件

申请单位具备一定规模的数据量、数据加工能力和数据服务推送能力,所在领域在全国范围具有显著优势。同时,鼓励多家单位共享数据,建立服务联盟。

*

*年9月30日前完成。

专题三科技文献服务能力建设

(1)面向中小企业的标准文献服务能力建设

建设目标

深化*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标准服务系统的建设,提高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标准文献服务的能力。

建设内容

面向中小企业的创新需求,提供标准文献的在线全文阅览,建设包括原版标准提供、在线咨询、标准有效性查证、标准制修订等服务内容在内的标准文献服务体系。

申请条件

申请单位应拥有丰富的标准文献资源,建有完备的标准文献信息化服务与管理系统。

*

*年9月30日前完成。

(2)行业科技情报服务网建设

建设目标

构建行业情报服务网,探索面向中小企业创新需求的文献情报服务,形成有效的文献情报综合服务能力。

建设内容

建设“网上网下联动,信息(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情报服务配送系统,形成服务联盟,为中小企业提供委托检索、委托查新等服务。

申请条件

申请单位应具有丰富的情报资源和专职服务人员,有能力对业内资源和服务进行协调、集成。

*

*年9月30日前完成。

专题四重要疾病资源保藏与服务能力建设

建设目标

加强本市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组织标(样)本的采集、鉴定、分析和保存等方面的工作,支撑科技创新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建设内容

对人类重要疾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等)的组织、体液等实物资源、相关衍生物(DNA、RNA,蛋白质等)及其遗传资源,进行规模化采集、标准化整理、规范化保藏、信息化加工与管理,形成实物资源的编目,建立共享制度,提供实物资源及其信息的共享服务。

申请条件

申请单位应拥有丰富的实物资源和一定面积的服务场地,配有专职技术服务与管理人员,能够保证持续服务的运行经费。

*

*年9月30日前完成。

二、申请方式

1、本指南公开。凡符合专题要求、有意承担研究任务的在*注册的法人、自然人均可以从“*科技”网站进入“网上办事——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按照要求在线填写并提交《*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方案》。

2、申请单位应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签约加盟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信誉良好。鼓励联合申请,多家单位联合申请时,应在申请材料中明确各自承担的职责,并附上合作协议。

3、申请项目要符合“整合存量资源、为社会提供共享服务”的原则,不支持单纯的技术研究和软件开发,项目完成的方法和技术必须形成相应的服务系统、服务功能、数据标准或数据资源(数据库),纳入*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并能提供公共服务。

4、申请单位承诺通过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门户网站公布其对外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服务联系人和公益收费范围;并建立网上服务信息更新和服务响应等制度。

5、本指南申请起始日期为*年6月12日,截止日期为*年7月3日。课题申报时需提交书面申请材料一式4份,并通过“*科技”网站提交可行性方案和所有表格。所有书面申请材料需采用A4纸双面印刷,普通纸质材料作为封面,不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书面材料集中受理时间为*年6月26日至7月3日,每个工作日的9:30—17:00。

6、网上填报备注:

1)登陆“*科技”网,进入网上办事专栏;

2)点击《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受理并进入申报页面:

-【初次填写】转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专题名称"中相应的指南专题后开始申报项目(需要设置“项目名称”、“依托单位”、“登录密码”);

篇2

1、基于高可用自适应控制技术的分布式软件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研究目标:解决大规模分布式软件系统环境下的高可用自适应和高准度控制关键问题,并在民航空中交通管制领域进行应用,从而提高管制运行效率、提高流量控制水平、提高空域资源利用率,推动国产民航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技术水平,填补国内空白。

研究内容:研究高可用技术、自适应升降级技术、智能系统管控技术、实时控制流接管技术等,建立多源数据的高实时与高精度采集、融合,动态目标的三维立体空间监控、调度、仿真,并对系统状况(性能、故障)进行智能自适应升降级运行的高可用服务运行支撑平台。

2、基于海量异构数据的动态挖掘与智能预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研究目标:依托行业知识库,通过技术的研究与集成,建立动态挖掘与智能预测软件平台,在具备海量动态异构数据的医保基金风险防控领域应用,保障该领域决策的科学化、精细化、透明化,从而实现医保基金风险防控的目标。

研究内容:研究多准则决策分析技术、模糊挖掘技术、规则模拟预测技术、多维规则库实现技术、异构数据集分析技术、SOA服务计算技术等,针对海量数据,实现基于领域模型的挖掘、监控、预测(报)预警、分析等功能。

3、智能引擎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目标:开展以智能服务为特征的引擎技术研究,实现具备可发育型能力的服务,并基于在已有的海量信息和对公众的服务系统得到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多协作技术,内容的语义化组织技术,基于自学习的智能发育技术,人机交互的智能信息提取和个性化推荐技术等。

以上项目研究期限:*年6月30日前完成

(二)通信与网络领域

1、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和终端系统研制

研究目标:探索构建可重构的、具有认知能力的无线网络;研发一套能够感知并充分利用UHF频段中频谱空隙功能的泛在路由通信网络仿真系统;研究实现TD-SCDMAMBMS终端解决方案

研究内容:(1)个域网与广域网环境下网间及网内认知技术,业务环境、网络环境、无线环境感知技术;智能终端的个域网络协同工作机理、无线资源管理机制及用户管理机制,认知无线网络与智能终端子系统的重构技术。(2)研究认知泛在路由通信网络关键技术,包括分布式频谱感知、分布式频谱共享、高效路由、多信道分配技术等。(3)研制TD-SCDMAMBMS系统软件和测试工具,方便终端厂商进行二次开发,完成至少一款可成熟商用的终端样机。

2、基于IEEE802.3ah同轴电缆点对多点级联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研究有线电视无源同轴电缆数字化双向改造体系架构和技术,为传统电视数字双向整体平移提供低成本可推广的系统,实现1万户规模的应用

研发内容:开发基于IEEE802.3ah协议的无源同轴电缆点对多点级联构造的用户宽带接入技术,研究相关的专用MAC层、MPCP协议技术,在5-65MHz工作带宽中实现100Mbps以上的多用户接入。

以上项目研究期限:*年6月30日前完成

(三)数字媒体技术领域

1、虚拟环境高效建模与表现技术研发与应用

研究目标:开展构建三维场景的关键技术攻关,模拟真实环境中自然规律和视觉体验,实现虚拟现实技术与海量数据管理相融合的服务系统,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商务、培训、资讯等服务平台。

研究内容:研究通用、低成本三维场景图像采集技术,大规模复杂三维场景的快速建模和实时绘制技术;研究面向专业的领域知识建模和仿真技术;研究基于图像的轻量化模型重构技术,海量三维图像快速处理、传输、管理与压缩技术等。

2、多媒体内容的特征抽取与标引技术研发与应用

研究目标:开展图像或视频内容分析和识别关键技术攻关,实现内容特征的组织管理和深度利用,面向娱乐和医疗等领域构建信息服务系统。

研究内容:研究图像、视频的特征提取,对象识别技术;特征对象的分析和重构技术;面向语义的标引组织管理技术;建立视频或图像的内容特征信息库。

以上项目研究期限:*年6月30日前完成

(四)信息获取与处理领域

1、新型智能导航与监控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开展新型智能导航与监控管理系统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具有位置监控、内部状态远程动态监测与后台专业分析等综合功能的终端、监控系统平台及技术规范。

研究内容:(1)沿海无线电指向标-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差分信标接收机关键技术研究;基于WinCE平台的电子航海图引擎及低成本用户终端技术研究。(2)基于CAN通讯协议的智能识别技术研究;基于应用层协议的远程动态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内部状态实时采集和数据分析系统研究。

2、工业无线网络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目标:建立适合于工业环境监控系统的无线传感网技术体系,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监控产品,构建具有多性能综合优化的工业无线网络监控系统。

研究内容:工业现场复杂干扰环境下的可靠传输协议;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介质访问技术和跨层优化协议设计技术;建立适用于工业现场环境的传感器网络性能评估平台。

3、基于脑-计算机接口的智能感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研究大脑特定思维的脑电信号模式以及动态变化特征,形成从复杂脑电信号中读取不同肢体想象运动脑电信号的时间-空间-频率模式,实现在复杂环境下对外部装置的运动控制,建立新型智能感知系统。

研究内容:多任务动态脑计算机交互机理;想象运动意图脑电表现形式与特征提取方法;高噪音、多干扰条件下的想象运动意向脑电信号增强技术;运动意向脑电信号可视化系统设计。

以上项目研究期限:*年3月31日前完成

(五)信息安全领域

1、多媒体内容保护及监管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目标:针对平面媒体远程传版中的安全隐患问题,形成内容保护的远程传版系统;针对移动环境下不良信息的传播,通过对多媒体内容的理解、提取以及分类,形成移动多媒体内容监管系统。

研究内容:(1)、研究数字信息隐藏的版权保护与防篡改数据保护技术;综合硬件识别和软件授权的自动识别认证技术;基于PostScript3标准的PS文件版面内容分析的完整性和安全保护技术。(2)、研究移动环境下离散短文本、低分辨小图像、手机视音频等对象的特征分析、主题提取以及内容分类等技术

2、信息安全应急防范与处理相关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目标:针对广域网络安全事件,形成一套广域网智能监测与态势分析处理系统;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海量数据的安全异地在线容灾产品,提升基础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防范的技术支撑能力。

研究内容:(1)、研究广域网网络安全指标体系,广域网多测度事件关联分析技术,研究广域网监测预警技术,并完成应用示范与技术验证。(2)、研究不同操作系统、不同数据库、不同硬件配置、不同通信网络等环境下的趋近于“0窗口备份、0恢复时间、0数据丢失的”异地在线式容灾产品。

以上项目研究期限:*年3月31日前完成

3、基于国家密码算法的电子标签安全应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目标:研究基于国家密码算法的电子标签读写模块、密钥管理系统,开发采用国家密码算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标签的产品与应用系统,提高电子标签应用的安全性。

研究内容:开发基于国家密码算法的电子标签读写模块;开发基于国家密码算法的电子标签应用密钥管理系统,规范密钥的产生、分发、存储和使用;基于国家密码算法的流加密、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电子标签应用安全技术研究;采用上述研究成果建立两项电子标签安全应用示范。

研究期限:*年9月30日前完成

二、申请方式

1、本指南公开。凡符合课题制要求、有意承担研究任务的在*注册的法人、自然人均可以从“*科技”网站上进入“在线受理科研计划项目可行性方案”,并下载相关表格《*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版)》,按照要求认真填写。

2、申报单位应具备较强技术实力和基础,具备实施项目研究必备条件及匹配资金;鼓励产学研联合申请,多家单位联合申请时,应在申请材料中明确各自承担的工作和职责,并附上合作协议或合同。

3、课题责任人年龄不限,鼓励通过课题培养优秀的中青年学术骨干。课题责任人和主要科研人员,同期参与承担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数不得超过三项。

4、已申报今年市科委其它类别项目者应主动予以申明,未申明者按重复申报不予受理。

5、每一课题的申请人可以提出不超过2名的建议回避自己课题评审的同行专家名单(名单需随课题可行性方案一并提交)。

6、本指南课题申请起始日期为*年6月6日,截止日期为*年6月27日。课题申报时需提交书面可行性方案一式4份,并通过“*科技”网站在线递交电子文本1份。书面可行性方案集中受理时间为*年6月23日至27日,每个工作日上午9:00~下午4:30。所有书面文件请采用A4纸双面印刷,普通纸质材料作为封面,不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

7、网上填报备注:

(1)登陆“*科技”网,进入网上办事专栏;

(2)点击《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受理并进入申报页面:

-【初次填写】转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专题名称”中相应的指南专题后开始申报项目(需要设置“项目名称”、“依托单位”、“登录密码”);

篇3

1、标有“上市公司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申请材料”字样;

2、发行人名称;

材料侧面须标注公司名称,正本需注明。

(三)份数

申请材料首次报送三份,其中一份为原件。提交发行审核委员会(以下简称“发审会”)审核之前,补报九份材料。发审会通过后,除原件留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存档外,其余申请材料退发行人。

二、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以下简称“公募增发”)申请材料目录

第一章 发行人公募增发的申请

1-1 发行人公募增发的申请

1-2 主承销商对发行人申请公募增发的推荐意见

第二章 有关本次发行的授权文件

2-1 董事会决议公告及股东大会通知公告(公告复印件)

2-2 股东大会决议

2-3 股东大会的决议公告(公告复印件)

2-4 发行人最近一次股份变动公告(公告复印件)

2-5 发行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第三章 招股文件

3-1 招股意向书

3-2 发行公告

3-3 发行方案

第四章 有关本次募集资金运用的文件

4-1 有全体董事签字的募集资金运用可行性分析

4-2 政府有关部门同意投资立项(包括固定资产、技改项目等)的批准文件

4-3 资产评估报告和/或审计报告(涉及收购资产或股权)

注:4-2为参考文件

第五章 发行申请材料的附件

5-1 发行人最近三年经审计的财务报告(在下半年申报发行申请材料的,应附上经审计的当年中期财务报告)

5-2 经注册会计师审核的盈利预测报告(如有)

5-3 法律意见书

5-4 会计师事务所关于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报告

5-5 全体董事签字的关于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说明

5-6 主承销商尽职调查报告

5-7 承销协议

5-8 发行人承诺函

5-9 主承销商承诺函

5-10 注册会计师对发行人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的管理建议书

5-11 一年来信息披露情况简介

5-12 近一年股价走势

5-13 验证笔录

5-14 各中介机构及签字人员的证券从业资格证书

篇4

    (一)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有关规定的公司;

    (二)具有自主开发核心技术能力、在行业中具有竞争优势、未来发展有潜力的公司;

    (三)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小于总股本25%或15%(总股本为4亿股以上时)的公司;

    (四)既发行境内上市内资股,又发行境内或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公司。

    第四条  上市公司公募增发,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上市公司必须与控股股东在人员、资产、财务上分开,保证上市公司的人员独立、资产完整和财务独立。

    (二)前一次发行的股份已经募足,募集资金的使用与招股(或配股)说明书所述的用途相符,或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已履行法定程序,资金使用效果良好,本次发行距前次发行股票的时间间隔不少于《公司法》的相应规定。

    (三)公司在最近三年内连续盈利,本次发行完成当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水平;且预测本次发行当年加权计算的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配股规定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水平,或与增发前基本相当。

    属于本办法第三条第一项进行重大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重组前的业绩可以模拟计算,重组后一般应运营12个月以上。

    (四)公司章程符合《公司法》和《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规定。

    (五)股东大会的通知、召开方式、表决方式和决议内容符合《公司法》及有关规定。

    (六)本次发行募集资金用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规定。

    (七)公司申报材料无虚假陈述,在最近三年内财务会计资料无虚假记载,属于本办法第三条第一项的公司应保证重组后的财务会计资料无虚假记载。

    (八)公司不存在资金、资产被控股股东占用,或有明显损害公司利益的重大关联交易。

    第五条  上市公司申请公募增发,必须由具有主承销商资格的证券公司向中国证监会报送推荐意见,并同时抄报上市公司所在地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证券公司内核小组应按规定对该发行项目进行评审,并同意推荐。担任主承销商的证券公司负责向中国证监会报送上市公司公募增发申报材料。

    第六条  上市公司应按下列程序申请核准公募增发:

    (一)上市公司的发行申请及证券公司的推荐意见自报送中国证监会备案之日起20个工作日之后,中国证监会未提出异议的,董事会可就本次发行的有关事宜作出决议,发出召开股东大会的通知。涉及股东利益协调问题,须提请股东大会表决。有关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应与股东大会通知一并公告。

    (二)股东大会须就本次发行的数量、发行定价方式、发行对象、募集资金用途、决议的有效期、对董事会办理本次发行具体事宜的授权等事项进行逐项表决,上市公司应当按规定公布股东大会决议。股东大会批准后,报中国证监会审核。

    (三)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后,上市公司择定时间刊登招股意向书及发售办法。核准后的招股意向书有修改时,应事先征得中国证监会同意。

    (四)发行价格确定后,上市公司应编制招股说明书,并刊登发行公告,其中注明招股说明书的放置地点及互联网网址,供投资者查询,招股说明书应同时报中国证监会备案。

    (五)募集资金转入上市公司帐户,经注册会计师验资后,上市公司股份变动公告,并公布新股上市时间。

    第七条  上市公司应审慎地作出发行当年的盈利预测,并经过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审核,如存在影响盈利预测的不确定因素,应作出敏感性分析与说明。如果上市公司不能作出预测,则应在招股意向书、发行公告和招股说明书的显要位置作出风险警示。

    第八条  上市公司公募增发应按照《上市公司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操作指引(试行)》的有关规定实施。

    第九条  担任本次发行主承销商的证券公司应参照《证券公司承销配股尽职调查报告指引(试行)》编制尽职调查报告。

    主承销商及上市公司应保证在有关本次发行的信息公开前保守秘密,不向参加配售的机构提供任何财务资助和补偿,并向中国证监会报送承诺函。

    第十条  在获准发行后,上市公司与主承销商应组织市场推介活动,在不超越招股意向书的范围内向投资者介绍公司的情况。主承销商应组织承销团成员为本次发行出具研究分析报告,并应遵循《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

篇5

公示资料显示,中欧基金动作最快,于2月4日正式递交新基金申报材料,目前基金公示名称为“中欧沪深300指数多空分级基金”,并于2月7日得到证监会的正式受理。单从名称就能看出,中欧申报的这只新基金,不单是一只分级基金,而且是能够做空的新基金。而从以往来看,部分基金尽管能够投资股指期货,以在市场中做空盈利,但受限于产品、人才等多种因素,一直未能见有大动作出现。也就是说,中欧这只新产品,基本上是第一只真正做空的公募基金。

随后,中海基金于2月16日也上报了一只做空基金,名为“中海沪深300指数双向分级发起式基金”,其“双向”的定义已经不言而喻,也在2月22日得到证监会受理。此外,国泰基金也上报了一只类似产品,名为“国泰沪深300指数多空分级发起式基金”,基本与上述两只基金大同小异。

由此来看,首批做空基金很明确,就是以沪深300指数为跟踪标的,估计与相对应的股指期货有很大关系。

除了上述三家公司外,另有多家基金公司正在积极筹备,而从目前来看,易方达不但姿态相对高调,而且筹备的产品也更为复杂。相比上述三只基金,易方达直接瞄准了带杠杆的ETF做空基金。

据悉,易方达基金率先获得中证指数公司和上交所的授权,将开发沪深300指数期货正向两倍杠杆ETF、反向杠杆ETF及反向两倍杠杆ETF。据悉,易方达不久将正式提交申报材料,并正在进行发行的各项筹备工作,而中证指数公司公告称,将于4月3日正式沪深300杠杆指数系列及沪深300指数期货指数系列,相信也是在为做空基金的推出作铺垫。

杠杆及反向ETF的横空出世,意味着将有更广范围的投资者能够以极低的投资门槛,方便、快捷、安全地参与股指期货的多空投资及杠杆交易,是一种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品。消息甫一公开,立即引起市场众多关注。一方面,与股指期货投资相比较,它投资门槛大幅降低至数百元,同时安全性更高不用进行保证金管理,不会爆仓,并且对机构投资者没有持仓限制。另一方面,与融资融券相比,它也具备更低投资门槛,使广大投资者可普遍参与,而且成本更低。

此外,记者从多家大型基金公司获悉,他们都在积极筹备做空基金,由于尚未上报和获批,关于产品细节目前无法确定和对外公布。

随着更多做空基金的上报,基民做空时代已经正式来临。

篇6

根据中国证监会网站2月6日晚披露的公募基金申请募集进度表,2月1日,易方达提交了恒生中国企业ETF及其联接基金的募集申请。当日,证监会网站未公布华夏基金旗下的港股恒指ETF募集申请。

资料显示,该基金将通过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机制,由交通银行和香港汇丰银行担任托管人。截至2月3日,证监会尚没有做出受理与否的决定。根据以往基金的审批经验来看,即使一只新基金在证监会受理后,尚需数月时间才能获得发行批文。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华夏基金于2009年递交了恒生指数ETF申请材料,而今已将产品材料上报至国务院;此前,易方达旗下的恒生中国企业ETF也已上报至证监会和国务院。业内人士表示,港股ETF推出指日可待。

由于华夏恒指ETF是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深交所)挂牌,而易方达恒生中国企业ETF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所)挂牌,两只产品的发行竞争,在市场人士看来,是沪深交易所激烈竞争港股ETF的一个缩影。

易方达可能拔得头筹

证监会公开资料显示,2月1日易方达递交了恒生中国企业ETF及其联接基金的申请材料。该基金将通过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机制,由交通银行和香港汇丰银行担任托管人。事实上,易方达恒生国企ETF就是市场呼吁多时的跨市ETF。

时代周报记者从接近易方达基金人士处了解到,由于不久前刚上报至证监会,申报方案尚不知是否存有需要修改之处,因此暂时不方便透露有关上述基金的详细信息。有接近监管层的人士日前透露,有关部门已于本月初接收了易方达基金递交的恒生中国企业ETF申请。

易方达一位内部人士透露说,正是基于证监会尚未给出是否受理的意见,“因此,我们上报材料是否符合其标准要求,还不知道具体情况,但是公司为该产品的设计和筹划已经很长时间了”。

业界认为,此举意味着市场期盼已久的跨境ETF将有实质性进展。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对港股来说是重大利好,有利于促进港股的稳定,同时港股的稳定,也会间接促进A股的稳定。

所谓港股ETF,主要是由境内基金公司以人民币发行QDII产品,募集资金投资香港市场,投资标的是追踪香港主要指数(比如恒生指数等),该指数基金将在沪市或深市交易所挂牌交易。业内人士称,由于允许内地投资者投资于港股市场,这类产品俗称为“小型港股直通车”或“港股半通车”。目前,国内机构限于政策规定尚未有相关产品发行。

此前,业内人士曾透露,首批跨境ETF将跟踪恒生指数或国企指数,并由嘉实、华夏、易方达等内地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发行,以恒生国企指数为标的的ETF基金将在上海证交所上市。

同时,市场上还有一家港股ETF先行者―华夏基金。华夏基金早在2009年10月份就向监管层递交了港股ETF。据悉,华夏基金旗下的这只基金为香港恒生指数ETF,选择的投资标的为恒生指数。然而时隔近2年半,该基金迟迟未获批。

市场一度传言华夏基金将在跨境ETF上拔得头筹,但是从证监会公布的数据来看,易方达基金似乎先行一步。不过,上述易方达基金人士坦言,即使是公司内部人士,亦有许多人都没有见过该产品的申报材料或文字资料。接近两家公司人士均表示,“仍要看监管层的意思”。从目前公开情况来看,港股ETF渐行渐近,拿到批文、上市发行近在咫尺。

沪深激烈竞争港股ETF

值得一提的是,拟将推出的恒指ETF或成为华夏基金在停发新基金两年多后,推出的首只公募基金产品。资料显示,华夏基金发行的上一只公募基金为2009年发行的华夏盛世。

资料显示,受股权问题影响,华夏基金被要求自2010年1月1日起,暂停新基金的发行业务。2011年下半年,华夏基金股权成功转让,该年12月份华夏基金公告称,自2011年12月15日起,证监会恢复受理、审核华夏基金公司投资于境内的公募基金新产品的申请及新的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合同备案事项。

此前就有消息称,华夏基金与深交所合作的“恒指ETF”和易方达基金与上证所合作的“恒指国企ETF”两只港股ETF,有望在2月内于沪深交易所挂牌。酝酿近3年的跨境ETF即将破冰而出,其他追踪欧美市场指数的跨境ETF未来也将分批推出。跨境ETF这一投资工具打开了境内投资者布局海外市场的通道,对全球化投资与分散组合风险都具有战略性意义。

2011年12月份,中国登记结算(中登公司)深圳分公司了跨市场恒指ETF测试通知,根据安排,2011年12月7日,对“恒指ETF”进行二级市场交易测试,其中恒指ETF的整个申赎和交易过程都遵循非担保原则,即只有完成交收的份额才能用于赎回或卖出,只有完成交收的组合证券才能用于申购或卖出。同时恒指ETF采用的是“T+2”交易方案,份额申购和份额赎回方式。

不过截至2012年2月3日,自华夏基金恢复新基金公开发行业务以来,其并没有向中国证监会提交新的基金募集申请。根据中国证监会披露的公募基金募集申请进度表,自去年12月15日以来共有23只基金(不包括易方达提交的恒生中国企业ETF及其联接基金)提交了募集申请。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梁凤仪此前曾公开表示,两地ETF互挂目前尚有技术上的问题没有解决,估计将于春节后解决后,首先实现港股ETF在上证所和深证所挂牌。

香港《经济日报》日前报道称,港股ETF在沪深挂牌事宜,有望于2月内成事。有消息人士指出,方案在农历新年前已分别获国务院及中国证监会受理,只要国务院首肯,中国证监会即可批出产品,预计一个月内即可接受内地投资者认购。

应避免重蹈QDII覆辙

据业内人士透露,最初推出的跨境ETF,将采用由本土基金公司通过QDII形式,以指数复制法追踪境外证券(或商品)指数,并在境内交易所上市挂牌的模式。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有多家基金公司在筹备跨境指数ETF,除去易方达和华夏基金外,博时基金的标普500指数跨境ETF、嘉实基金的道琼斯指数ETF、华安基金的英国富时100指数ETF、华宝兴业基金的日本东证核心300指数ETF等,也都打算在港股ETF试运行几个月之后分批推出。

由于跨境ETF比QDII多了一、二级市场申购赎回的交易特性,理论上投资者可利用跨境ETF进行套利,但一位ETF基金经理坦言,这种具体的套利模式还需等待证监会对交收制度做出最后的定论,以及各只港股ETF不同的交易性质才能确定。

此外,业内人士对此仍有不少疑虑,称跨境ETF的推出隐藏的风险依旧存在。配套系统不完备同样是基金开展跨市ETF的一大障碍。2010年年初,深交所和中登公司测试恒生ETF跨市交易,彼时业内人士认为,2010年有望推出跨市ETF。

2010年7月份,登记结算方案正式亮相,中登公司向各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发出了 “关于跨市场ETF申赎业务方案及接口变更通知”。自此,跨市ETF在登记结算上将基本扫清障碍。不过,2010年并未传来跨市ETF获批的消息。

上述ETF基金经理称,和QDII相同之处在于,跨境ETF也是以境外市场投资为主,但它并不是以投资境外个股为目标,其投资标的大多是全球的知名指数。“以跟踪指数的方式进行境外投资,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基金经理对海外市场不熟悉而带来的投资操作风险。”

篇7

6月18日,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在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培训会会议上指出,截至目前,证监会共收到2000多封针对新股体制改革征求意见的反馈邮件。证监会争取尽快公布正式文件,不公布正式文件新股不会发行,所有新股发行按公布的新办法办理一切手续。

基于《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券商们推测,未来的公司债业务和市值管理等业务有望成为券商的重要收入增长点。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机构投资者与主承销商的沟通显得更为重要,而主承销商在此次《征求意见稿》中取得了较以往更多的相对优势、主导地位。

自主配售是亮点

《征求意见稿》中提到“网下发行的新股,由主承销商在提供有效报价的投资者中自主选择投资者进行配售……承销商应当按照事先公告的配售原则进行配售。”

各大券商认为,允许券商自主配售是此次改革关注度最高的、最具争议的亮点。

部分券商对“主承销商自主配售机制”表示肯定,他们认为,实现券商自主配售权,保荐人会逐步开始平衡发行人和投资者利益,承担更多中介机构的角色。对券商而言,自主配售权把投行和客户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客户资源丰富、承揽项目优质的证券公司将有更强的竞争力,对未来投行业务的价值链延伸有重要意义,也会改变当前的投行业务竞争格局。

招商证券分析师洪锦屏表示,“这个思路是正确的,在鉴定市场化询价的基础之上,扩大询价主体范围,同时给与承销商自主配售权,在超额认购的情况下,可以帮助公司选择更有利的股东结构。”

但是如何保证配售过程中的公平、公正是值得关注的。有市场人士担忧可能存在利益输送、滋生寻租、暗箱操作等,而违背了管理层所倡导的“三公”原则。

平安证券分析师励雅敏认为,“从公司层面如何遴选并培养机构客户,建立公开透明的规则,要求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应当在发行公告中披露投资者参与新股自主配售的条件、配售原则。防止个人寻租同样将是券商打造核心销售能力的关键。”

本次改革进一步提高网下配售比例,《征求意见稿》提到“股本4亿以下,网下配售比例不低于60%;股本超过4亿,配售比例不低于70%。且网下配售40%应优先公募和社保基金。”

业内人士表示,这一规定也是更多地参照了海外成熟市场的做法。在海外市场IPO配售过程中,社保和公募基金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考虑到目前我国市场投资者的结构,机构投资者占比逐年提高,但中小投资者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因为,此次《征求意见稿》将优先配售的比例定为“至少40%”。

海外成熟IPO市场的配售对象中约90%为机构投资者,尽管中国A股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比例也在逐年上升,但与海外市场仍有较大差距,同时,海外新股破发也是较为常见的,在此背景下,新股市场并非完全是低风险的市场,海外机构投资者参与配售相对理性。

申银万国分析师林瑾认为,“配售原则的尝试确实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到目前为止,我国的IPO市场仍被多数人视作一个极低风险的投资市场,因此,为能多分享这一市场的一份蛋糕,不排除相关利益群体联手打‘球’。总体而言,除了可以量化的基本条件之外,对各询价机构、询价个人报价高低、持有时间长短可能会作不同的考量,或作为优先入选条件之一;而对相同报价的机构投资者又将如何筛选是投行即将面临的考验。”

广发证券分析师陈果认为,配售与回拨机制进一步提高有定价权部分的股票供给,意图压低发行价格。本次改革进一步提高网下配售比例,进一步提高有定价权部分的股票供给,提高机构报价的严肃性和敏感性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会促使发行价格走低。网下配售部分40%要优先公募和社保基金的规定可能出于防止发行人和投行对过多的个人投资者配售,操纵发行价格而考虑,略微有些不市场化的因素。

林瑾认为,“公募基金和社保作为相对理性的报价群体,管理层提高其配售比例,可能是出于对抑制发行‘三高’现象会有所帮助的考虑。对于这一比例是否与目前我国市场投资者结构相匹配?公募、社保是否能担当起‘平抑’新股发行价格的角色?市场也将拭目以待。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新股发行执行的是‘同股同价’的原则,那么其他机构、个人的报价是否会策略性地相对激进地报价以‘搭便车’呢?这些都是未来IPO重启之后值得市场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加强信披审核和中介追责

在证监会关于新股发行体制座谈会上,姚刚表示,进一步深化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审核理念,有以下几条措施:第一,辅导公开,修改辅导办法,辅导机构网站披露进展与工作报告;第二,受理即披露,不得随意修改且一受理中介机构就承担法律责任;第三,上会前抽查工作底稿。经过财务核查,造假的命门已知道,核查会更有针对性。

《征求意见稿》提出,进一步提前招股说明书预先披露时点,发行人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正式受理后,即在中国证监会网站披露;保荐机构与发行人签订发行上市相关的辅导协议后,应及时在保荐机构网站披露对发行人的辅导工作进展;辅导工作结束后,识别风险,发现价值应在其网站披露辅导工作报告。

陈果认为,综合来看,从投行辅导阶段拟上市公司就进入竞争对手、各种媒体、上下游客户的视野,给各方更充足的时间挖掘拟上市公司的负面信息,可能会加大拟上市公司处理这些负面新闻的成本;对公众投资者来说,获取的信息更加充分,信息质量可能会更加可靠。

《征求意见稿》还提出,“发行人上市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下滑50%以上或上市当年即亏损的,中国证监会将自确认之日起即暂不受理相关保荐机构推荐的发行申请,并移交稽查部门立案稽查……”

陈果认为,这条规定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上市公司盈利增长,却能迫使上市公司适当的在非经常性损益留点空间,不给保荐机构和自身引来太多的麻烦。

一些IPO律师对此项政策表示肯定,“加强对中介机构的追责,使得中介机构在揽业、承做方面更为谨慎。但是,相比之下,处罚还不够严厉。”

此外,《征求意见稿》中表示,“放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核准文件的有效期至 12 个月。”

华创证券分析师高利认为,履行程序后即可拿到核准批文,12个月内可自主选择发行时点。如果这两条得到贯彻落实,则意味着本次IPO暂停将成为中国证券史上监管部门最后一次对新股发行实行“窗口指导”,今后不会再有过会企业苦等核准批文的现象,监管部门通过发行批文调节新股发行速度将成为历史。同时,这也为未来新股批量发行提供了可能。

券商的新机会

《征求意见稿》中提到,“申请IPO的在审企业,可以申请先发行公司债,积极探索和鼓励企业发行普通股之外的其他股权形式或以股债结合的方式融资。”

华泰证券债券分析师郭春燕认为,据统计,截至5月末,已有327家上市公司合计发行 510 只公司债,但其中仅有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1家企业在股票上市前进行公司债融资。由此可以看出,此项措施对公司债的发行具有极大的创新意义。此次创新性措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先用信用债在公募与私募发行间资质上的空缺。

陈果认为,这为缓解拟上市公司在市场低迷时期的资金紧缺情况多提供一个选择。公司债的发行资格以往限定在上市公司,放宽至IPO在审企业,是一个进步。结合发行股票核准文件有效期放宽至12个月,发行人可以自主选择发行时点,在股票市场低迷时期,优秀的拟上市公司可以先通过发行公司债缓解资金需求,待市场好转后再进行IPO,企业拥有了市场择时的机会。

励雅敏表示,“此举一方面可在IPO未开闸的背景下,部分缓解在审企业的融资困境;另一方面,过去公司债通常只能由已上市企业发行,即便如此其扩张仍然迅速,2011、2012年发行额度同比增幅分别高达152%、103%,占全部券商债券承销额比例也由2010年的7.7%升至2012年的16.7%,而IPO在审企业获得发债资格之后,公司债发行规模将获得进一步提升,增加券商投行业务收入来源。”

篇8

产品运作方式对披露模式的需求

银行理财产品在募集方式上有公募与私募之分,市场中多数产品公开发售,投资者可以自由购买,表现出公募的特征。而《办法》第10条又认可了私募的形式。不同募集方式下,信息披露义务承担不同———公募因为涉及众多投资者利益,披露要求应更为严格,在披露的内容、周期、事项上均应具有强制性;而私募因投资者范围有限,义务人承担信息披露义务较前者更为宽松,多体现为双方合意。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宣传、销售方式主要采用公开形式,但信息披露义务的承担却难与之匹配。银监会规章原则上对披露义务提出了“充分、清晰、准确”的要求,在具体披露内容上仅作出“理财产品账单、市场表现情况报告、收益情况报告、收益测算依据”等较低层次的要求,在披露形式上更多依靠银行与客户间合同约定。而市场中新型理财产品资金运作复杂,以基金化银行理财产品(FOF)为例①,其往往由基金公司具体负责投资,以基金为投资对象,在产品设计、投资运作上也与之类似。越来越多的理财资金运作涉及保险、银行、证券、信托等多个资本领域、多家机构。现有披露模式收效甚微,缺乏规范的自愿性披露对制约各机构间利益关系、维护投资者知情权、保障有效监管而言无疑是不利的,反而为银行利用格式合同规避信息披露义务,转嫁商业风险大行方便。

市场现状对披露模式的需求

篇9

前后不到两个月时间,前海金控连下两城,发力券商业务意图明显。对于引进港资合办证券公司的原因,前海金控方面表示,港资银行完善的公司治理、卓越的风险管理能力、多元化的客户资源以及国际化的业务运营经验,为合资证券公司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而目前国内合资券商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在资本市场行情较好的2014年,高盛高华与瑞信方正营收净利仍双双下滑。新筹建合资券商,如何避免合资券商现阶段的发展困境,前海金控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还未得到监管层的批复,如何应对挑战还为时过早。

一位券商业内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前海有政策优势,借助港资是互惠互利。“天时地利”具备,管理方面能否做到“人和”还需拭目以待。

拟筹建两家全牌照券商

从已公布的信息来看,前海金控此次拟筹建的两家券商均为全牌照合资券商。所谓全牌照通常是指同时拥有经纪业务和投行牌照,而目前多数外资合资券商公司仅持有投行牌照。据了解,当前合资券商中仅有中金公司、光大证券、中银国际、瑞银证券4家有全牌照(编注:中银国际和光大证券的外资股东为香港红筹公司,目前中金公司和光大证券持股比例已减至33%)。此外,高盛高华的中资股东高华证券,手中也握有全牌照。

对于前海金控能够申请两家全牌照券商的原因,该公司方面表示,与汇丰银行合作证券公司,这是对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十的落地。

据了解,前海金控筹建的两家合资证券公司在股东占比上略有不同,与汇丰银行组建的证券公司由汇丰银行控股,持股比例为51%;与东亚银行组建的证券公司则为内资控股,目前双方持股比例还未确定,可能将会引入第三方公司参与持股,目前双方还在与第三方公司洽谈中,但并未透露第三方公司相关信息。

目前,合资协议签署后,相关合作方已经向中国证监会递交申报材料,准批设立还将需要一段时间。

按照证监会政策规定,在上海、广东省、深圳各设立一家两地合资的全牌照证券公司,港资、澳资持股比例最高可达51%,内地股东不限。同时,可以在内地批准的金改先行先试的若干试验区内各新设一家两地合资的全牌照证券公司,内地股东不限,港资、澳资持股比例不超过49%。

利用港资与内地互动优势

对于此次合资券商的筹建,港资银行与前海金控方面都寄予厚望。

东亚银行执行董事兼副行政总裁李民斌表示:“东亚银行非常重视本次与前海金控的合作。这不仅令本行在内地的业务更为多元化,亦有助于我们完善在内地资本市场的发展,为更多内地与香港客户提供优质的国际化和跨境金融服务。”

汇丰银行则是内地资产规模最大的外资银行,参与推动RQFII和沪港通等市场开放试点,并作为首批国际性商业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

前海金控方面表示,合资证券公司将依托汇丰银行全球化的视野、丰富的业务经验及多元化的客户群体,发挥前海在中国金融改革中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推动国内证券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据了解,前海金控作为前海管理局唯一的战略引导型金融控股平台,注册资本60亿元人民币,前海金控已经与数十家大型金融机构和行业领军企业合作,通过合资等形式,引导培育了一批持牌金融、创新金融和私募基金等骨干金融企业落户前海;同时探索推动了前海企业境外发债、首单公募REITS、跨境人民币银团贷款等一批金融创新落地。

合资券商生存挑战

截至2014年年底,国内合资券商仅剩9家。一方面是政策逐渐放开,进入门槛降低,前海金控等机构纷纷布局该领域的大环境,另一方面合资券商也遭遇着 “水土不服”,面临业绩亏损、外资撤离等尴尬局面。

2014年高盛高华、瑞信方正营收净利双双下滑。2014年8月,海记大和中外资股东日本大和证券正式退出,当月,挂牌近5个月的财富里昂证券100%股权被摘牌,转为全资民营券商,更名为“上海华信证券”。

篇10

银监会10月9日公告称,已正式印发《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规定,商行不得无条件向客户承诺高于同期存款利率的保证收益率。商行应按规定对理财产品进行风险评级,对客户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商行应按照风险匹配原则审慎尽责开展理财产品销售。

此外,商行不得将存款单独作为理财产品销售,不得将理财产品与存款进行强制性搭配销售。商行不得将理财产品作为存款进行宣传销售,不得变相高息揽储。

银监会:银行可承受房价下跌四成

10月19日,银监会在北京召开的CEO组织峰会称:截至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仍低于2%,不少地区继续呈下降趋势。开发贷款的平均押品比例也达到189%,即使房地产抵押品重度压力测试下跌40%,覆盖率仍高于国际通行的110%标准。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说,近年来,银监会努力控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从抑制投机和投资、增加供给等方面入手,努力降低房地产贷款的总体风险水平。他说,最新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中国银行业房地产风险总体可控。

1年期央票利率持平

央行日回笼资金千亿元

央行10月18日在公开市场发行了100亿元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继续持平于3.584%。央行当日还进行了600亿元7天期正回购和300亿元28天期正回购操作。仅18日当天,央行就在公开市场回笼资金达到1000亿元。该业内人士分析,从短期正回购大幅放量来看,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平滑后期的到期资金量,而正回购或将成为短期内央行进行流动性调控的主要工具。

9月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创年内新高

做为银行第三季度节点,9月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冲动有增无减,并一举创出年内新高。截至9月28日,各商行共发行理财产品2149款。

其中,发行人民币产品1861款,环比上涨14.7%;外币产品288款,环比上涨14.3%。在占比较大的外币产品中,欧元及澳元产品涨幅明显,环比上涨幅度分别为20.5%、17.0%;港币产品环比上涨12.5%;美元产品上涨3.3%。

股票 Stock

汇金出手托市A股反应迟钝

10月10日,中央汇金公司宣布,为支持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发展,稳定国有商业银行股价,中央汇金公司自10月10日起已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农、中、建四行股票,并继续进行相关市场操作。

对于汇金的此次增持,市场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正面信号。然而就在汇金宣布出手之后,10月10日,上证指数微跌0.61%,11日则微涨了0.16%,12日、13日则分别上涨了3.04%和0.78%,4个交易日涨幅仅为3.37%。

第三季度近百家公司过会

通过率为零的券商有6家

据有关数据统计,今年第三季度,共有113家公司上会,其中,96家公司过会,通过率84.96%;14家公司未通过,占比12.39%;另有3家参与审核的公司属于其他情况。

在所有申报类型中,申请IPO的80家公司通过率最低,仅64家获通过,通过率80%;并购重组共22家获得通过,通过率95.65%;此外,6项增发、2项可转债、2项配股等项目均100%通过。第三季度通过率为零的券商有6家,分别是第一创业、渤海证券、财富里昂、国海证券、华龙证券和君安证券,这6家券商各保荐1家公司均被否。

上市公司资金面告急

大股东卖股偿债

一轮高强度的紧缩货币,令不少上市公司陷入险境。今年上半年A股公司的负债总额接近14万亿元,创出近3年来新高。而从目前披露的第三季报情况来看,资金流情况仍在恶化,且正在向刚上市不久的次新股蔓延。其中典型的例子是中茵股份、国中水务等。

上市公司“不务正业”,

86亿元玩理财

截至10月10日,43家上市公司准备购买理财产品,其中有18家公司多次出手,合计购买理财产品达86亿元。尚有25家上市公司的相关议案已通过董事会审议,可随时出手购买理财产品。

基金 Fund

第三季度公募基金巨亏

QDII跌幅居首

2011年第三季度,上证综合指数下跌14.59%,上证A股指数下跌14.60%,上证180指数下跌15.69%,上证50指数下跌15.33%,沪深300指数下跌15.20%,深证成份指数下跌15.02%,深证成份股指数下跌14.59%,深证100指数下跌15.72%。

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全部列入统计的280只股票型基金,前三季度跌幅为18.71%;而2011年第三季度,纳入统计的240只开放式标准股票型基金净值平均下跌了11.48%。第三季度QDII 股票基金跌幅达到20.57%。

前三季度货基跑赢活储4倍多

前三季度受益于货币政策持续收紧、资金面不断紧张、利率水涨船高等因素,货币基金业绩持续攀高。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A类货币基金今年来平均净值增长率达2.4103%,相当于同期活期储蓄的4倍有余,也是今年以来唯一正收益的基金品种。其中货币基金中的嘉实货币基金收益率达2.5164%,超过同期业绩比较基准。货币基金同时有流动性强、投资成本低、分红免税、在节日期间持有有收益等优势。

证监会基金销售结算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9月29日下午,证监会《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结算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自今年10月1日起实施。这标志着基金销售体系法规已基本完成。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待证监会近期基金销售机构受理材料的相关通知后,申请基金销售资格的机构将可按规定申报材料。

保险 Insurance

多家险企难完成保费预定任务

寿险颓势难改

受银保新规、紧缩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今年寿险市场持续低迷至今。业内人士表示,按照往年情况,多数保险公司可在10月完成预定任务,但今年形势较去年更为严峻,完成任务时间难免要推迟。尽管受银行第四季度揽储压力减缓等因素影响,银保业务或有小幅回升,但保险公司往往自11月、12月即开始备战来年开门红,今年保费增长大局基本已定,寿险市场短期难走出低迷态势。

据保监会统计显示,今年1~8月,全国人身险保费收入6988.47亿元,同比下降6.44%,其中人身意外伤害险保费225.72亿元,同比增长20.78%;健康险保费461.05亿元,同比增长1.31%;寿险6301.70亿元,同比下降7.70%。而寿险占人身险总保费的90.17%,比例持续多月下降。

北京将建保险电话营销禁拨平台

北京保监局10月14日表示,该局日前下发了《关于规范人身保险电话营销业务经营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保险公司及机构经营人身保险电话营销业务提出规范要求。为了有效地遏制人身保险电话营销的误导和扰民问题,该局将从明确电销业务经营主体资质标准、建立电销业务经营主体监管审查机制、设立行业层面禁拨平台等多个角度加大对电销业务的监管力度。

房产 Estate

一线房企9月销售额齐跳水

2009年以来首次出现

9月份,房地产市场的成交量出现全国性萎缩,本来是开发商冲击全年销售目标的“金九”明显褪色。继8月份销售金额年内首现同比下降之后,国内住宅开发龙头万科9月销售额再次出现同比下降。而中国海外、富力、碧桂园、雅居乐、合景泰富等一线房企在9月份均出现了销售额下滑的现象,同比降幅最高达到了25.3%。

14个城市多家银行首套房贷利率上调10%相当于加息两次

首套房贷款利率上调城市一共有14个,以东部一线城市为主,其次为中部城市,西部城市除了成都外,其他还未见有相关措施。事实上,从今年年初开始至今,上海、杭州等全国十余城市的部分银行已陆续上调首套房贷款利率。由于信贷额度紧张,深圳各家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早在今年1月就普遍上浮,建行在深圳已执行基准利率1.05倍的政策,中行、兴业为1.1倍。对上浮首套房贷款利率的城市盘点发现,各城市首套房贷款利率上调幅度差异较大。长春创各城市纪录,部分银行最高上调50%,年利率高达10.575%。

京第三季度楼市成交不足2万套

近3年单季成交量最少

今年第三季度北京商品房住宅市场成交量仅为19876套,这一成交量创造了最近3年来的单季最低,比去年同期下调了19%。日均成交量仅有216套,同样创造了最近3年来的最低值。第三季度北京住宅均价为21978元/平方米,比第二季度上涨了900元/平方米。但是从8月开始,已经逐渐出现了价格停滞的现象。其中9月份成交的商品房住宅均价为21735元/平方米,比8月份的21836元/平方米下调了0.5%。根据统计,截至10月9日,有销售记录的住宅项目为191个,其中均价出现相比8月份下调的达到了14个,持平的为173个。

其他 Others

国家统计局:9月CPI同比上涨6.1%

其中,城市上涨5.9%,农村上涨6.6%;食品价格上涨13.4%,非食品价格上涨2.9%;消费品价格上涨7.3%,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0%。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5%。其中,城市上涨0.4%,农村上涨0.6%;食品价格上涨1.1%,非食品价格上涨0.2%;消费品价格上涨0.7%,服务类项目价格与月持平。

篇11

下午3点,中国证监会101听证室。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走进新闻厅,宣布会开始。疑惑打消,《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下称“《改革意见》”)正式。至此,第四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有了明确的方案。

自2009年证监会启动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以来,本次改革也被市场认为是耗时最长、任务最艰巨的一次改革,也是被业内称之为史上最彻底的一次市场化改革。证监会可谓煞费苦心,为了保密特意选择在周末公布如此重大的改革决定。

事实上,自2012年10月10日后发审会暂停,本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或已开始酝酿。2013年6月7日,证监会曾就上述《改革意见》的初稿公开征求意见。彼时监管者需要面对的,除了IPO停摆外,还有IPO堰塞湖。市场更以《改革意见》的正式公布时间来预期IPO重启时间表。

176天过去了,经历了数次修改、讨论,甚至是“头脑风暴”,一份“还权于市场,还权于投资者”的改革图清晰呈现。相比此前6月下发的《改革意见》征求意见稿,本次《改革意见》的总体原则中强调了“加快实现监管转型,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接下来,监管部门对新股发行审核重在合规性审查,企业价值和风险由投资者和市场自主判断。经审核后,新股何时发,怎么发,将由市场自我约束、自主决定。”邓舸称。

如此,IPO开闸可期。据新闻发言人邓舸介绍,《改革意见》后需要一个月时间的准备工作,才会有公司完成相关程序。2014年1月底约有50家企业完成程序,并陆续上市。

注册制破题

本次《改革意见》中指出,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的要求,必须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厘清和理顺新股发行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快实现监管转型,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强化市场约束,促进市场参与各方归位尽责,为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奠定良好基础。

按照2013年6月证监会公布的《改革意见》征求意见稿,监管部门仅将发行端市场化作出了明确安排(即放开发行节奏和发行价格)但对审核端市场并未触及。

彼时,曾有投行人士在内部研讨中表达了对审核端仍未市场化的些许“遗憾”。中信证券更是在内部研讨中表示,如果可以实现审核端市场化,即注册制,不对企业做实质性审核,把企业的优劣让投资者判断,那么这样一方面可以实现证监会审核效率的提高、摆脱市场的指责;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大IPO供给,改变上市企业作为一种稀缺资源的现状,防止暴炒的发生。

11月19日,证监会主席肖钢曾在《财经》年会上首谈股票发行注册制。他认为,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发行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是还权于市场、还权于投资者的重大改革,也是资本市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这个改革会带动和促进很多方面的改革。

“大家千万不要误解,注册制就是登记生效制,不是这样的。股票发行不是不要审了,更不是垃圾股可以随便发了,而是审核方式要改革。”肖钢说。

鉴于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与现行《证券法》的相关条款尚有冲突,故在目前《证券法》修订过程中,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经验推进信息披露建设、向股票发行注册制过渡成为推进新股市场化发行机制的重中之重。

为此,本次《改革意见》中关于“推进新股市场化发行机制”中明确了在招股说明书预先披露后,监管部门在对相应申报材料的审核时的权责,提出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门和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对发行申请文件和信息披露内容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核,不对发行人的盈利能力和投资价值作出判断。发现申请文件和信息披露内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严格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

11月30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本次《改革意见》提出由审核制向注册制过渡,意见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取向,突出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理念,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审核标准更加透明,审核进度同步公开,通过提高新股发行各层面、各环节的透明度,努力实现公众的全过程监督。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也表示,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资本市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需要有步骤地推进。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注册制的做法不完全一致,但共同的特点是,新股发行应当以发行人信息披露为中心,中介机构对发行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把关,监管部门对发行人和中介机构的申请文件进行合规性审核,不判断企业盈利能力,在充分信息披露的基础上,由投资者自行判断企业价值和风险,自主做出投资决策。

“注册制改革需要法律的修改,需要制定一系列的配套改革措施,也需要市场逐步适应和过渡,是一个连续的、循序渐进的、不断深化的过程。本次改革将为注册制改革打下良好基础。”该部门负责人称。

400余天的等待

截至11月30日,IPO暂停已经超过400天。

证监会发行监管信息显示,自2012年10月10日以后,包括发行监管部和创业板监管部再没有召开过发审会。IPO被暂停。

彼时状态有一个绕不开的状况——IPO堰塞湖。同年11月初,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在“宁波会议”上提出了“当前排队等待发行上市的企业数目过多,要发,但要如何发”的问题,由此还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推动发行体制改革的问题。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23日,在中国证监会IPO排队待审的企业总数高达837家。其中,创业板为330家,主板、中小板507家。IPO堰塞湖何时破解、如何破解,引起市场各方思考和探讨。

很快地,2013年1月8日,证监会在北京召开“首次公开发行(IPO)在审企业2012年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会议”时的部署,各保荐机构、会计师应在3月31日之前将财务核查工作报告报送证监会。本次核查主要是推进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提高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财务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督促中介机构勤勉尽责。

2013年两会期间,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IPO财务核查进展到了很关键的时候。IPO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核查阶段,由发行人、中介机构自查;第二阶段由监管部门抽查部分公司的自查报告。核查阶段结束后,IPO相应程序即可启动。

6月7日,证监会例行新闻会。在新闻媒体的见证下,IPO第二阶段对部分公司的抽查名单出炉。随后,《改革意见》征求意见稿下发。

在这次新闻会上,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提醒说,不要以为经过了财务专项检查,这家公司就100%一定能够赚大钱。本次检查只是督促中介机构提高工作质量,并不表明证券监管部门对这家公司质量有任何的认定和认可,投资者还是需要根据发行人和中介机构披露的相关信息,自主投资自主决策自担后果。

上述负责人还表示,“作为资本市场的监管者来讲,证监会负责的是市场三公原则,但证监会不可能也不应该做投资收益的承诺和保障,这一点必须和市场讲清楚。按照国务院关于职能转变的要求,这就是属于我们不该管、不能管,也肯定管不好的,我们不可能对投资收益做任何保障,这不是监管部门的职责。”

在随后近6个月的时间里,市场陷入了漫长焦急的等待。由于本次《改革意见》亦作为IPO重启的“信号”,各方对《改革意见》的修订进展一直保持高度的敏感和关注。

为期两周的公开征求意见即将结束之际(6月末),有券商培训会上传出消息,监管层已经意识到市场上有声音认为改革力度不够,仍是停留在技术层面的改革,未涉及深层次改革,例如审核权仍在证监会、首发发行条件无变化、发审委未做改变等。

此后,有市场批评称《改革意见》“没有触及灵魂”,《改革意见》或因无法达成共识导致“公布时间搁浅”。

而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9月底针对“IPO重启时间”的问题回应时亦表示,“必须对过去的IPO办法进行较大的改革”,“重启IPO必须与体制机制改革相结合,重在改革,重在理顺新股发行体制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促进市场各参与方归位尽责”。

10月11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披露了财务核查的最新进展并提出了未来发行监管思路。通过自查报告的审阅及抽查工作,监管部门发现,部分企业存在财务基础较为薄弱、内部控制质量有待提高、会计处理不恰当、招股说明书财务信息披露针对性不足等情况;部分中介机构在执业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执业准则,核查程序不到位,未能保持必要的执业敏感和谨慎性等情况。

“提高首发信息披露质量是一项需要长抓不懈的任务,不会通过一次专项检查活动就解决全部问题。中介机构作为重要的市场参与主体,应不断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完善并实施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严格遵守首发各项规则要求,切实提高信息披露质量。”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

他还表示,今后,证监会将从五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管工作,提升发行监管工作的有效性。一是充实和细化首发信息披露规则,强化披露要求;二是建立监督检查的长效机制,在发审会前对中介机构底稿进行抽查;三是要求保荐机构加强内核制度建设,将原由证监会发行监管部门主持的问核工作关口前移;四是进一步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将预披露时点提前到受理即预披露;五是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目前稽查部门已制定了立案标准,发行监管部门将总结日常监管经验,特别是本次专项检查积累的经验,认真执行立案标准,发现重大违规线索,立即移送稽查部门。

如今,上述五方面监管工作意见已经被涵盖在《改革意见》成稿中,第四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方案明确。

改革力度

《改革意见》从注册制、审核提速、老股转让、存量发行、市值配售、抑制“三高”、强化中介机构职责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了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监管理念、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为要务的市场化运行机制。

本次《改革意见》中明确了中国证监会自受理证券发行申请文件之日起三个月内,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作出核准、中止审核、终止审核、不予核准的决定。且放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核准文件的有效期至12个月,以便过会企业自主选择发行时机。

如此,拟进行IPO企业审核流程、时间预期明确,不会再出现“材料上报后石沉大海、遥遥无期”的担忧。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在公开在审企业受理进度的基础上,未来还会考虑将对受理企业的反馈意见情况公开。

“目前情况下,由于本次规定进一步提前招股说明书预披露的时间,未来投资者在证监会公开信息中会看到在审企业的两版稿,包括申报时的原稿和落实完反馈意见后,补充修改完善后的稿。这两个稿子出现的主要变化,反应的实际上就是反馈意见要求。”上述负责人称。

本次《改革意见》的亮点之一,即是老股转让的相关政策。对此,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推出老股转让措施,允许首发时公司股东向公众公开发售存量股份,一是可以增加新上市公司可流通股数量,缓解单只股票上市时可交易份额偏少的状况;二是推动老股东转让股票可以对买方报高价形成约束,进一步促进买、卖双方充分博弈,促进新股合理定价;三是推出老股转让可以缓解“超募”问题;四是缓解股票上市后,老股集中解禁对二级市场的影响。

据悉,有关老股转让的配套措施仍在制定中,新股发行重启后,拟进行老股转让的公司须按照配套规则要求进行。

另,平安证券在研报中指出,本次《改革意见》首次引入了发达资本市场普遍使用的自主配售,使得投行与投资者之前的关系互相依存且持续。

在以往的投行业务中,承销商关注的是如何把项目卖出去,不关心投资者利益,而由于上市资源的稀缺性,投资者也更加关注是否能获得配额。在这种情况下投行和投资者之间经常进行的是一锤子买卖。

“而采用自主配售制之后,承销商考虑到项目出售的可持续性,需要拥有稳定的投资者;而投资者为了保证项目获取的可持续性,也需要稳定的承销商。”平安证券进一步表示,对于项目获取能力强和机构客户资源丰富的大券商,由于在项目端和资金端都具有优势,将会获得竞争优势。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进一步表示,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作为是本次改革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审核理念市场化。改革后,监管部门和发审委只对发行申请文件和信息披露内容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核,不判断发行人的持续盈利能力和投资价值,改由投资者和市场自主判断。

二是融资方式市场化。今后发行人可以选择普通股、公司债或者股债结合等多种融资方式,融资手段将更加丰富自由。

《改革意见》规定,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在审企业,可申请先行发行公司债。鼓励企业以股债结合的方式融资。

三是发行节奏更加市场化。新股发行的多少、快慢将更大程度由市场决定,新股需求旺盛则多发,需求冷清则少发或者不发。

对应《改革意见》显示,发行人通过发审会并改造会后事项程序后,中国证监会即核准发行,新股发行时点由发行人自主选择。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在审企业通过发审会,履行会后事项后,即可核准发行。就是说只要通过发审会,会后事项应该落实的全部都落实了,马上就会给核准批文。

篇12

2007年3月27日,《首席财务官》杂志与美国IDG集团等实力机构联合举办的“2006年度中国杰出CFO评选”如期揭晓,10位出身于本土但却分别来自大陆、香港、美国等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CFO荣膺“2006年度中国杰出CFO”桂冠。

在“新资本、新支点”的主题下,此次获奖CFO均在顺应中国资本市场全面变革的大潮下,充分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发挥个人的卓越智慧,在帮助企业创造价值的舞台上淋漓尽致地上演了“时势”与“英雄”互动的“资本秀”。

资本支点1

投资者关系管理:

重塑全流通下的公司治理结构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快速推进,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全流通已是循序渐进。在股改的过程中,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认识到投资者关系管理的重要性。

提升投资者关系管理是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中国证监会对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定义是:公司信息披露与交流,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增进投资者对公司的认同,提升公司水平,以实现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工作。

投资者关系管理是西方成熟资本市场发展和股权文化的产物,也是“投资人资本主义”的典型标志。自1953年投资者关系概念在美国产生以来,作为上市公司公共关系的一部分,投资者关系管理逐步受到成熟市场上市公司的重视。1969年美国全国投资者关系协会成立,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影像公司投资的失败,促进了投资者关系的发展,英国投资者关系协会于1980年宣告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初公司治理、股权行动主义的兴起,发达国家的投资者关系协会纷纷建立。在此基础上,国际投资者关系协会也于1990年成立。到目前为止成员已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等19个国家的投资者关系协会组织。在此过程中,海外成熟市场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关于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理论和思路。

在我国,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逐步完成与全流通时代的到来,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环境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具体表现在:投资者管理的观念薄弱;投资者关系活动形式单一、沟通渠道不完善,尤其是与中小投资者之间的沟通非常不够;市场化程度不高,上市公司并不很重视向投资者的推介和宣传等问题在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关系管理中日益凸显出来,成为上市公司整体治理的重要缺陷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改善投资者关系管理不仅对于上市公司意义重大,也是全流通时代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然产物和客观要求。

在全流通时代新的竞争环境下,提升上市公司投资者管理工作,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日趋完善是CFO的一项基础工作。在这方面万科股份CFO王文金先生充分发挥CFO的职能与万科领导下的IR小组紧密配合,积极为IR小组提供财务方面的专业支持,使得万科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在本土上市公司中表现卓越。

在万科,投资者关系管理是作为公司的一项长期战略来加以规划和实施的,为了做到规范、透明,万科建立了公司业绩推介活动、投资者来访接待、与投资者邮件往来和电话沟通等相应的操作流程,完备的制度体系是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可以顺利推进的前提。

万科的推介活动包括:每年公司年报和中报时,由公司董事长、总经理、CFO和董事会秘书等高层参与的专场业绩会;参与境外,如汇丰银行、德意志银行、瑞士银行、法国里昂证券组织的全球大型推介活动,以及由境内的招商证券、天相投资公司等基金和机构投资者组织的大型业绩推介活动;参与由中央电视台二套组织并制作的“投资者面对面”等活动,与中小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对话。此外,还有小型的、一对一的推介活动,以及针对某一投资产品的专项推介活动。

在投资来访接待方面,万科建立了详细的接待流程,不仅有高层亲自参与,还会有详细的记录以及对投资者有效、及时的反馈。

万科会及时通过邮件的方式将公司披露的信息,公司对行业政策的观点,对行业的研究报告及时的发给各个机构和基金的研究员和经理。

为保护小股东利益,公司设有专门股证人员通过电话回答广大小投资者对万科的各种问题。同时公司也通过外部网络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栏目及时公布公司的信息。

万科的投资者关系管理主要是由董事会办公室负责,但财务管理部提供的 “幕后专业支持”是万科的投资者关系管理进行得有声有色的基础。王文金除了要参与公司组织的各种大型业绩推介活动外,其领导的财务部还需要准备各种投资者必需的财务信息,以及准备与投资者互动过程中大量关于财务方面的模拟问题,并配合董办解答各种财务问题。因为投资者最关心的,问的最多的主要是公司财务问题,无论是通过电话、邮件,还是面对面的沟通,财务人员均需要参与其中。为此王文金和财务部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赢得投资者信赖的同时,为规范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资本支点2

股权激励方案:

助力中国式跨国公司崛起

在“忍受”和“垂涎”了海外跨国公司在中国获得超额收益的二三十年后, 一批“翅膀硬了”的本土企业对“走出去”的渴望与日俱增。特别是2005年后,本土企业中的部分行业龙头公司已经难以继续在国内市场获得快速扩张,于是纷纷吹响了海外拓展的号角。然而,令众多本土企业没有想到的是,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远征”就有多无奈。

孰料“买下欧洲”的豪言犹在耳畔,折戟沉沙的消息却纷至沓来,这多少令那些还没有跨出国门而踌躇满志的本土企业有些无所适从。

外汇储备持续居高、国内储蓄超过了国内投资,人民币升值,以及政府逐步放松管制、融入全球经济等都将使全球其他地区的商业资产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更为便宜。

据受联合国贸发会议委托,商务部投资事务促进局公布的《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称,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大幅增长,其中发达国家增长37%,发展中国家增长22%。这组数据反映了跨国公司在企业利润增加和股票市场复苏之后所作的战略选择。

长期以来,外国直接投资一直被认为是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流向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渠道。但是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正在变得多样化,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来自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开始蓬勃兴起。在1990到2005年间,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超过50亿美元的发展中国家由六个增加到25个。2005年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了创纪录的1200亿美元,其中,来自亚洲的投资占70%。

其中,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正在崛起。1990年《财富》全球500强中只有19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公司,2005年增加到47家。在《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公布的全球100家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排序中,来自中国的跨国公司占一半。

汇丰银行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首席经济学家约翰・爱德华兹曾断言:“未来几年,随着中国金融体系管制的逐步放宽,中国将造就自己的通用电气、埃克森、飞利浦、丰田和三星。中国跨国公司在未来10年或20年内,将变得与目前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等跨国公司同样影响力巨大,且占据主导地位。”

“走出去”的环境条件和趋势似乎已经非常明朗了,关键是找到合适的路径和方法。

在为数不多的成功走出去,活下来,且活得很好业绩的中国跨国公司中,无论从营业收入增长速度、人员规模膨胀速度还是业务覆盖区域扩张速度来看,只有11年历史的天狮集团都将在中国企业史上留下一个空前或许绝后的“快速膨化”案例。

这其中,除了充分利用对所有企业都公平的外部环境外,更重要的是企业修炼自己的“内功”。

据天狮CFO焦文军介绍,在天狮高速扩张的过程中,由于长期激励机制不健全,高级人才流失率较高,各区域业绩增长不均衡,缺乏长期推进力。如何建立针对关键员工的长期激励机制,加大对战略所需员工素质,如创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的激励制度,从而引导员工对长期经营目标的重视,注重在天狮集团的长期发展已经成为摆在天狮所有管理者面前最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为此焦文军根据天狮跨国上市公司的条件实施了适合企业实现全球战略、高成长和急速发展的以期权为重心的复合性股权激励模式。

在焦文军的巧妙设计下,天狮将限制性股票(Restricted Stock)提供给集团核心高管层;将股票期权计划(Stock Option)提供给集团中高层及关键管理人员;为全球六大区域的核心高层管理提供业绩股票(Performance Plan);将虚拟股票增值权(SARS)提供给六大区域中高层管理人员及关键员工;同时还为高级经销商提供了权证计划(Warrants)。

由于这一权变性股权激励方案与员工利益联系得科学紧密,在2006年的整体实施取得了显著效果:

公司效益增长达87%,并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员工得到了“实惠”,“人成本”和短期行为逐渐减少;

有效地“捆绑”住了重要高管层与关键员工;

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使得公司在欧美等国际劳动力市场上吸引住了优秀人才,加快了人员本地化的进程。

在本土大型上市公司向跨国企业演变的过程中,天狮的经验或许值得借鉴:关注外部环境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根据资本市场为上市公司提供的“先天条件”解决内部驱动力问题,惟此才能与已经有上百年甚至几百年跨国经营经验的全球巨头在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上分一杯羹。

资本支点3

本土企业海外投资:

并购与战略融合制胜

中国企业要从本土走向国际,着眼于“外延能力”获得的跨国并购也是一条获得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品牌影响力和销售渠道的捷径。

但这条捷径并不好走。其中著名的联想并购IBM PC、TCL与阿尔卡特的合资手机公司案,从一开始就饱受业内人士和媒体的诟病,时至今日也没有收到预期的结果。其实并购并不只对中国企业风险重重,根据美国著名企业管理机构――科尔尼公司多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只有20%的并购案例能够实现最初的设想,大部分并购都是以失败告终的。

实际上导致很多本土企业在并购路上一路蹒跚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为并购而并购,用并购取代了公司战略。对此业界人士指出:企业必须自己能够制定自己的战略,比如目标客户是什么、市场在哪里。

企业并购重组,做大容易做强难、组合容易融合难。企业要想取得并购成功,必须将并购融入到企业的长期战略中。处理好规模与成本,规模与效率,规模与风险、与竞争力等的关系。

首先,并购是企业外部资本运营。只有对急需用此资产或业务来弥补自身短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优化企业结构,在扩张中实现规模经济的公司才较为合适,否则会导致企业链条过长,管理成本加大,形成“规模不经济”的现象。

其次,规模不等于效率。只有把规模经济转化为公司的实质性优势的时候,它们才能创造出价值,产生增值的效益。开拓海外市场要明确开拓什么和怎样开拓才能盈利,要使一个并购项目做得成功,需要把握的原则之一就是要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吻合,而不是纯粹为并购而并购。

第三,对于跨国并购,企业必须考虑清楚并购的战略意义。究竟想通过并购获得的是品牌、规模还是技术;并购之后的整合是否能到位,否则并购的成果将很快湮没于不可控制的巨大风险之中。

此外,并购产生的规模经济必须是基于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否则并购反而会离散企业的经营优势。

随着全球产业竞争的加剧,本土企业若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做大做强,必须对自身的国际化战略思路进行调整,将并购融入到企业的整体战略之中。

国内自有品牌汽车新崛起的龙头――吉利集团去年收购英国锰铜控股公司可能会成为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的一个经典案例。这次收购打破了以往汽车合资公司双方各占50%股份的惯例,实现了中方控股。更重要的是,吉利通过生产转移,直接实现了在中国本地化低成本生产。

2006年10月24日,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代表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的公司(0175HK)、上海华普,与英国锰铜控股公司(MBH)正式签署合资生产名牌出租车的协议。协议规定,吉利汽车将与英国锰铜控股组建新合资公司,在上海华普生产TX4伦敦出租车。按照协议,吉利汽车将在合资中占51%的股份,华普汽车占1%,英国锰铜控股占48%,中方将以占股52%的比例成为这家合资公司的控股方。

事实上,吉利合资出资的4亿元并没有让吉利掏多少真金白银,而是通过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方式得到的。据尹大庆介绍,收购资金的筹集,是通过上市公司“吉利汽车(0175.HK)”发行新股而募集的。关于本次收购运作,作为CFO,尹大庆全过程参与并一直主导了股权安排、股份价格、技术许可、商誉许可等重要谈判。

在控股英国锰铜后,吉利除了拥有著名的伦敦黑色出租车的生产和技术外,同时也拥有了一条通往欧洲的捷径。吉利将利用英国锰铜在英国乃至全欧洲的售后服务网络,使吉利自己生产的经济型轿车也进入欧洲。锰铜黑色出租车历时58年打造出的可靠质量和品牌口碑将拉升吉利的品牌形象,这些因素将推动吉利汽车的出口业务。

对于吉利的未来,吉利集团CFO尹大庆充满信心:“从长期看,吉利的低成本优势将逐步减弱,品牌知名度将大幅上升;吉利的全球化战略将用创新方式来实现,国际人才的加入和透明化管理将进一步发展。吉利在未来10年,应该有能力把自己生产的2/3的汽车卖到世界各地。”

资本支点4

多渠道融资:

点“颈”之笔

快速发展的本土企业很多都面临着资金瓶颈的问题,如果仅靠自身利润滚存来支持扩张,很多时候是杯水车薪。主要依靠间接融资(即银行贷款)、直接融资( 如IPO),但由于受到市场发育程度、诚信等等因素的限制,IPO还不能成为融资的主要途径。

因而解决资金问题,拓宽融资渠道就成为令几乎每位CFO寝食难安的头等大事。而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为本土企业在融资方面提供了无限可能。

资本市场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血液调节中枢的功能。总理在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和比重。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目的,就是让资本市场成为企业融资和解决资金饥渴的重要渠道。

对于融资企业而言,最重要两件事,第一,是要充分了解自己企业的财务状况;第二,就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合适的金融工具或者金融工具的组合,自行或借助专业机构的参与拓宽融资渠道。

目前,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是三个方面:内部融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融资方式并没有绝对的高低优劣之分。政府在加大对企业融资关注的同时,各种创新融资手段、融资政策的出台层出不穷。了解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是最重要的。

一方面,国内A股市场在融资方面的功能发挥得还远远不够,需要大幅度提高股市在融资方面的规模与比例;另一方面,债券市场也将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6年中国企业的直接融资比重虽首次超过20%,但仍远未达到成熟市场的水平。而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需要构建和疏通债市、股市等多种直接融资渠道,使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企业都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融资方式,这将伴随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成为企业融资的主流。而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形成后,直接融资的形成和渠道将非常丰富,高度集中于银行业的融资风险也有望得到分散。

在全流通背景下,2007年资本市场将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向更高境界、更深层次、更广阔的空间发展。资本市场将逐步成为社会融资的重要渠道。

当然,宏观经济的利好消息往往并不能立刻被企业“消化”,充分利用政策,对政策、法规的高度敏感性是一名合格CFO的必备素质。而“敢为天下先”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需要智慧。

在通过资本市场解决资金瓶颈的问题上,著名本土纸业龙头――晨鸣纸业就在CFO余世勇的巧妙运筹下,充分利用多渠道融资手段帮助企业实现了稳健发展下的快速扩张。

2005年10月至2006年6月,余世勇亲自操作了上海晨鸣先收购其小股东股权,然后全部出售给国际巨头美卓造纸机械公司,一举获得了4000多万元的投资收益;

2005年11月至2006年3月间,余世勇配合董秘走访了全国20多家投资基金机构,改善了投资者关系,成功地完成了晨鸣股权分置改革工作;

2006年7月至9月间,配合光大银行和招商银行制作了20亿元短期融资券申报材料并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分两次成功发行,每月可为公司节约财务费用近300万元;

这其别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晨鸣股权转让给美卓的案例。2003年1月,晨鸣集团公司开始探索多种经营,出资4270万元和上海重型机器厂共同组建了上海晨鸣造纸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晨鸣),晨鸣集团公司持有61%的股权,上海重型机器厂持有39%的股份。但经营三年来,上海晨鸣虽高薪招聘了技术骨干,但由于总体上缺乏核心技术,没有知名品牌和市场份额,经营逐年亏损。针对上海晨鸣的财务状况,余世勇作为晨鸣集团CFO,多次了解、分析上海晨鸣的现状,帮助寻求扭亏增盈的路子,但现实是中国造纸机械行业没有出路。余世勇于是多次找到CEO寻求支持,做出了“上海晨鸣造纸机械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的决策,该提案经晨鸣集团董事会审议通过,并授权余世勇来全权负责转让事宜。经过与数家购买商几个月来几十次的艰苦谈判,终于在2006年8月31日与芬兰美卓造纸机械有限公司以1.23亿元签订了转让合同,之后并协调分次收到了全部价款。

就在“2006年度中国杰出CFO评选”颁奖前夕,晨鸣纸业增发H股拟融资30亿港币的议案已经顺利通过各方批准,看上去这又是余世勇一次漂亮的点“颈”之笔。

资本支点5

整体上市:

分享A股市场高溢价盛宴

如果说,暴涨接近两倍的2006年A股市场的闪光灯主要聚焦在大盘蓝筹股上,那么展望2007年,大股东整体上市很可能成为市场最大的亮点。

整体上市,即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通过一定的金融手段将其全部或绝大部分资产置于上市公司旗下,是当前市场重点关注的投资概念之一。

2007年3月5日,国资委副主任李伟在人大会议分组讨论时表示,国资委今年将会更积极地推动中央企业整体上市。目前国资委有关司局正在制订央企整体上市方案,将于2007年年中适当时候出台。

事实上,包括央企在内的整体上市趋势此前已引起了投资者的注意。2006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随后2007年1月,在央企负责人会议上,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再次提出支持央企主业资产整体上市。这说明了包括央企在内的国企优质资产的整体上市的确已成为趋势。整体上市概念已经逐步成为贯穿2007年的投资主线之一。因为通过整体上市不但可以大大减少关联交易,可杜绝目前上市公司盛行的关联交易、母公司与大股东恶意占用资金、违规担保等股市顽疾,更能提升整个集团公司的整体估值水平。优质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之后,有利于提升国有控股股东的市值,也有利于A股市场做大做强。国家积极鼓励国有企业实现整体上市。

2006年8月10日,长力股份股东大会高票通过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等议案。通过本次定向增发,公司实际控制人――南昌钢铁将实现整体上市,将直接壮大公司实力,提高公司价值,长力股份也将进入一个跨越式发展阶段,发展前景为众多机构投资者纷纷看好。

来自基金经理的判断认为,长力股份的汽车板簧和弹簧扁钢市场占有率均高居全国第一,其在汽配行业细分市场中处于绝对龙头地位。然而,汽车板簧和弹簧扁钢均与钢铁行业高度相关,因此南昌钢铁通过增发置入经营性资产后,不仅有利于减少大量关联交易,而且也有利于公司扩大在板簧产品上游的竞争优势。

2006年12月14日,长力股份以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向实际控制人――南昌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和控股股东江西汽车板簧有限责任公司发行了约3.3亿股A股,南钢公司和板簧公司以其生产经营性资产认购,这一动作也标志着其完成了南昌钢铁孕育八年的整体上市梦想。

由于长力股份通过定向增发实现公司实际控制人――南昌钢铁整体上市,公司将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长力公司将具有明显的行业优势、市场优势、技术开发优势,质量品牌优势等竞争优势,具备较强的持续发展能力。

对于成功整体上市的欢呼声背后,全程参与上市策划沟通、组织和答辩过程的CFO谭兆春清楚地意识到,实现整体上市后,上市公司的信誉将大幅提高,股票交易的公平、公正性也会受到投资者信赖。但这同时加大了上市公司的风险,一旦出现敌意或竞争对手的收购行为,上市公司大股东将面临失去公司控制权的可能。因而,整体上市对大股东的素质和经营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需要有更多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让企业在享受资本市场带来的“甜头”的时候,更需要CFO的冷静与智慧。价值在于敏感捕捉瞬间信息并将之稳步变成现实。

资本支点6

充分提高中国卖点的“潜价值”

近期境外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频频并购国内上市公司股权,这应该是市场估值水平提升的提前反映。对此本刊曾在2006年第4期封面文章《潜价值下的中国卖点》中进行了详细论述。

我们惊喜地看到,首开全流通外资并购先河的苏泊尔在“潜价值”的挖掘上作出了精彩的表现。世界炊具大王――法国SEB公司控股苏泊尔52%以上的股份所付出的代价是每股18元的高价,这个价格是苏泊尔每股净资产的四倍。这家中国浙江由家族企业蜕变而来的上市公司,究竟凭什么获得外资如此之高的估值?

过去的14年中,由苏显泽父子率领的团队奠定了苏泊尔在国内炊具制造业的龙头地位,在电炒锅,压力锅等产品上,都远超国内同行。2005年综合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0%。而法国SEB公司更是拥有几百项世界专利的百年企业,在设计制造、工艺质量、企业规模、国际市场等众多方面,都让苏泊尔望尘莫及。

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的SEB公司通过此举完成了自己的全球战略布局,同时也要完成全球基地成本领先方面的一个战略。而对苏泊尔,从资金实力上来讲,原来的股东已经不可能在这方面进行一些再投资和各方面的壮大。另外随着企业的增长,原来的股东也不可能像战略投资者一样,给予更多的在技术,在管理等各方面的推进。

两家公司在互相取长补短的基础上一拍即合,顿时令国内同行忐忑不安,甚至有人担忧苏泊尔是否会成为第二个徐工。

SEB之所以给出苏泊尔如此高的估值,最重要的是对苏泊尔内在价值的高度认同。担任本次收购财务顾问的国信证券介绍,18元的收购价格充分体现出了股改之后证券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在增发获得募集资金的基础上,通过股权转让和部分要约收购保证了SEB能够获得控股地位,从而实现技术的输出。

而中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推进是本次SEB对苏泊尔战略投资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众所周知,股改前我国证券市场由于存在股权分置的重大制度性缺陷,市场定价机制是扭曲的,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上市公司的资源优化配置无从谈起,中小股东利益也得不到根本性的保障。但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这一制度性缺陷,市场无形的手开始发挥重要作用,资本市场转为活跃,效率不断提高,证券市场最重要的价格发现机制日趋完善。

制度的变革提供了机遇,而苏泊尔也抓住了这次机遇,早在2005年8月,苏泊尔就作为第二批股改试点企业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实现了“早股改、早受益”。假如苏泊尔尚未完成股权分置改革,通过当前这种方式和价格根本不可能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

苏泊尔董事长苏显泽在整个并购案中表现出的“大家风范”远远超出了外界对这家家族企业董事长的预期。面对媒体苏显泽多次表明自己的观点:一家企业,最主要的是对自己要有信心。如果苏泊尔在消费者心目中没有价值,苏泊尔的管理体系、创新体系是不完善的,那么法国SEB就不会与它合作。苏泊尔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团队,苏泊尔的品牌会一如既往地坚持创新。

而隐身于苏氏父子背后的CFO陈康平恰恰是本次并购案中不可或缺的“计算器”,在全流通的机遇面前,陈康平引导苏泊尔在环环相扣的并购谈判中,抓住SEB公司急于进入中国市场的特点,从品牌、渠道、技术、熟练产业工人、时间成本等环节一步步挖掘出苏泊尔这家国内炊具龙头的“潜价值”,从而为投资者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资本支点7

寻求外部资源的长期支持

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在近年逐渐暴露出在基础原材料、能源等外部资源储备上的严重不足,而轰轰烈烈的新一轮的“大国企”海外并购浪潮正似乎全力弥补这一缺陷。

此一番浪潮汹涌而来,既反映了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也反映了我国对外部市场,特别是对外部资源的需求。这一切都表明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与国际市场需要进一步密切结合的关头。没有对外部市场和资源的出击,中国经济仅仅依靠贸易和外国投资很难得到更大的发展。因此,海外投资和扩张是本土企业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经历了185亿美元竞购美国尤尼科失利之后,拥有500亿元注册资本和3.7万名员工的中海油并没有停止持续性寻求外部资源的步伐。根据公开披露的数字,中海油仅在2006年的资本支出预算就高达30.6亿美元,同比增幅将近35%,其中全年的勘探投资将达到4.55亿美元,同比增加72%,而开发投资也将达到25.9亿美元,增幅为30%。

除了加大找油的力度,中海油仍然一如既往地选择了并购这一省时省力的资本方式。2006年1月9日,中海油与南大西洋石油有限公司签署协议,以22.68亿美元现金收购尼日利亚130号海上石油开采许可证45%的权益。三个月之后,中海油再以27亿美元完成了对尼日利亚第130号海上石油勘探许可证(OML130)45%权益的收购,这是中海油自海外上市以来至今规模最大的一次海外收购。。

中海油CFO杨华表示,2006年此次购买的油田区块是世界石油市场不可多得的资产,生产勘探开发潜力巨大。中海油此次并购的目的地是世界第五大原油出口国――尼日利亚,收购的OMLl30油气田位于尼日尔三角洲,是世界上油气资源储量最丰富的盆地之一。该区块包括了四个世界级重大发现,分别为Akpo、Egina、Egina South和Preowei。据区块作业者――法国道达尔公司估计,Akpo油田的P50可采油约为6亿桶,另外估计整个区块内还有高达5亿桶以上的P50可采油潜力。Akpo油田预计将在2008年底投产并将在短期内实现最高产量。随着另外三大油田的相继投产,该区块的总产量有望进一步增长。在2009年油田达到高峰期时,油田日产油量可达到17万桶,届时按照工作权益,中海油可获得的日产量将达到7.8万桶。此外,还包括众多可供进一步勘探的远景构造。

该项收购富有经济上的吸引力。按收购价格和中海油可获得的权益储量计算,这项交易的价格仅为4.6美元/桶油当量,条件与近期世界范围内的其他上游交易相比更具吸引力。来自市场分析人士的普遍判断是,中海油这笔收购交易在高油价时代相当划算。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好处是,该交易的明显好处就是中海油有望进一步提高石油储量。收购完成后,中海油的探明石油储量将提高34%;2010年OMLl30首个油田达到产量峰值后,中海油的油气总产量将提高7%。此外,中海油还可以通过与道达尔这家成功的深海石油勘探商的合作获得深海勘探经验。

在这一并购案中,杨华沉稳地挥动着资本的杠杆,该项目并购所需约27亿美元的资金主要来自2006年4月底定向增发获得的137.8亿港币和同年6月从国家开发银行获得的总额128亿元人民币的10年期固定低息贷款。如此一来,中海油的财务成本和资金压力均得到了很大幅度的减轻。

资本支点8

回归A股:

疏通再融资通道

近年来,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一些具有竞争力的大型国企开始现身国际资本市场,海外上市也逐渐成为中国大型国有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首选方式。2003年中国人寿、中国人保、首创置业等企业赴海外上市首开大型国企海外上市的先河。

2003年中国人寿的H股上市,当日开盘价为4.55港元,其后一路上扬,涨幅可观。H股价格是内地A股IPO定价参考的关键,中国人寿也就成为了有史以来发行市盈率最高的A股。

然而越来越多的大型国企海外IPO热潮引发了国内股市的不安,因为长此以往将可能导致国内A股市场的空心化和边缘化。为了增强A股市场的吸引力,国资委等管理机构设法鼓励开始已在海外上市的大型国有企业回到国内资本市场上发行A股。

在此背景下,业内专家普遍认为,随着今年A股市场IPO和再融资的“开闸”,大型国企“海归”的热潮将再度掀起,内地股市将迎来更多有长期投资价值的蓝筹公司。

加之目前国内货币流动性非常充裕,A股与H股相比估值偏高,且在境外市场上市的大型国企存在着通过不断融资以壮大实力的需要,而香港股市是一个对再融资并不十分认可的市场,大型国企通过资本市场进行首次融资比较容易,而再融资的难度却比较大。为了满足企业融资的需求,回归筹资成本相对低廉的国内A股市场自然就成为了比较合理的选择。因此从趋势上看,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优质大企业上市,尤其是在境外,主要是香港上市的优质大企业将回归境内市场。

事实上最近两年,一些海外上市的公司一直在为回到内地市场发行A股而进行着不懈的努力。除此前备受业界瞩目的中国人寿回归A股外,中国移动、中国铝业、大唐发电、中国电信以及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一批大型国企都在翘首期盼回归A股。

海外大型国企回归将对A股产生积极效应:首先,未来中国股市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趋势将日趋凸显;第二,股票价值评估体系也将更加趋于合理;此外,回归将使得内地股市更加贴近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而对于内地投资者来说,回归将使得他们能够分享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果实。

而中国人寿的强势回归除了上述意义外,更重要的是引发了国内金融机构估值的再思考。一直以来,国内投资者始终对带有浓重“国家资本”色彩的银行股普遍看好。在金融行业中,保险业的生存环境始终艰难。

而事实上,近年来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从国内实际情况看,由于整个金融改革尚未完成,而保险业比银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要高很多,因此无论是从发展潜力上看,还是从资信、盈利能力上看,保险业在未来都更具竞争力。正如中国人寿副总经理兼CFO刘家德所说,人寿此次强势回归A股“将会是一次不同凡响的发行”。

资本支点9

“微利时代”的掘金利器

2005年国际原油均价同比大幅上涨,导致中国国航的航油成本支出高达124.88亿元,同比猛增38亿元,增幅达43.8%。受累于高油价,全球航空业仍陷于亏损之中。居高不下的航油价格已经成为全球航空业者头痛的问题。不断上涨的航油成本疯狂吞噬着航空公司日益趋薄的利润。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国航2005年仍然实现了17亿元的净利润,成为国内三大航空公司中惟一一家盈利的公司。逆市赢利使得国航的赢利秘方成为业界广泛猜测的话题。

作为中国境内仅有的一家载国旗飞行的航空公司,中国国航拥有首屈一指的品牌优势和高端忠实客户群。且经过多年的经营,国航拥有庞大而均衡的国内、国际航线网络。与此同时,继续加强国航已经与18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建立的代码共享等合作。枢纽与网络的不断发展,国际合作的继续强化,使国航出现了国际带动国内、国内支撑国际的良性循环局面。2003年中国国航率先完成对西南航空、浙江航空的合并重组,实现一体化运营,极大地提高了经营和管理效率。

从财务角度看,中国国航发行A股的顺利完成,不仅大大降低了财务成本,更为后续引进运力提供了保障。中国航空股在2006年下半年的股价迅速飙升,国航A股价格在半年的时间内从2.98元最高涨到了8.07。此外,国航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成功上市,募集资金共计102.4亿元,正式融入国际资本市场发展平台,同时成为不同经济成分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此后中国国航在资本市场上表现了一连串动作:控股、参股了中国货运航空公司、港龙航空公司、澳门航空公司、深圳航空公司和山东航空公司,提高了对市场的控制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在全球油价高企的情况下,中国国航在财务上利用国内航油价格采取的是定期调整的方式,因此在国际市场上采取套期保值的方式锁定了航油风险。对此业内人士评价说,“最重要的不是通过燃油衍生工具省多少钱,而是从一开始就将成本锁定,这对油价异常敏感的航空公司来说至关重要。”从事航油套期保值交易,已经大大降低了燃油价格上涨所带来的成本压力。仅2006年上半年,公司因实施航油套期保值而增加的净利润就达到1.02亿元,占当期净利润的69%,成为盈利的主要原因。

此外,中国国航在CFO樊澄先生的筹划下,娴熟的利用短期融资券等更经济的金融衍生产品,拓宽了融资渠道,继2006年5月26日成功发行20亿元人民币短期融债券,2006年9月份更是打了一场漂亮战:再次发行30亿元低利息长期债券,为生产运营和企业发展提供了充沛的资金流。国航还通过实行预算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多方面加强成本控制、实行外汇管理等手段降低航空燃料价格上升对公司造成的影响。

这些非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经营举措,使得国航创造了航空业“微利时代”的成长奇迹。

资本支点10

成长型企业的规模放大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本土企业必然要融入全球化的竞争当中,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和国际同行平等对话的话语权,就需要以超常的速度发展。而全球化的资本市场也为本土企业的快速成长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成功的先例,比如蒙牛、携程等快速成长的企业。尽管与国际上同行业的巨头相比其规模还不够大,但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他们很快成为国内细分市场的龙头企业。

这方面国内经济型酒店连锁企业――如家的成功即为本土企业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实现超常增长的新型扩张模式。

2006年10月26日,如家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进行了首次公开募股,成功募集资金8100万美金,成为首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酒店公司。此举使如家集团在仅成立三年后即成功、迅速登陆国际资本市场。开创了本土服务业跳跃式发展的全新路径。

如家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管层对于消费品和酒店行业的丰富知识,以及对市场准确的定位:相对于豪华酒店业的竞争“红海”,人们对经济型酒店的需求。而在整个上市过程中,如家集团CFO吴亦泓在资本市场方面,特别是公募方面的市场投资经验和专长,以及在过程管理上的能力和专注,对此次如家的成功上市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带领如家进行IPO的整个过程中,吴亦泓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挑选内部和外部的团队上确保成为最好、最合适的团队:包括加强内部的管理能力为如家成为一家公众公司而准备,聘请投资银行、国外与国内的法律顾问和财务审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