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车管所工作思路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是开通绿色通道,不定期为多车企事业单位提供专场服务;二是利用周末时间上门为多车企事业单位、人员密集社区和偏远场镇提供机动车检测、查验及机动车行驶证、驾驶证等业务办理服务,并在日常工作中采取延时服务的办法,为前来办理机动车检测、查验及机动车行驶证、驾驶证的同志提供服务。努力为多车单位和偏远地区群众办理各类业务提供方便。
二、整合社会资源,促进机动车驾驶员考试工作
针对全市机动车驾驶证申领业务日益繁重,待考学员积压严重的问题,交警支队车管所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协调**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公司,利用其投资建设的高标准机动车驾驶员科目一、二、三训练和考试专用场地,在经省交警总队验收备案后作为考试备用场地,用于全市机动车驾驶员考试工作,较好地解决了待考学员积压严重的问题。
三、会同国税部门,设立车购税缴纳快速通道
会同市国税局机动车购置税征收分局在车管所业务大厅设置了机动车购置税办理窗口,安装车购税自动办理pos机,群众在购买新车办理车辆注册登记时,无须再往返税务部门和车管部门,直接在车管所服务大厅即可完成车购税的缴纳和相关凭证的领取以及机动车注册登记等业务,为群众办理车辆注册上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四、会同金融机构,拓宽便民服务渠道
篇2
2、积极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车管所立足本职,积极开展“优质服务月”活动,特别是在春检等用车高峰,不讲困难,不讲条件,及时、高效的提供用车服务,对车辆在紧急情况下的技术状况进行预演,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春检期间,与维修班,汽修厂等建立联动机制,得到用车单位的一致好评。
3、开展了一系列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立足于工作实际,强化交通安全管理,全面提高车辆管理人员和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巩固和发展稳定的交通安全局面,确保公司交通安全工作。针对今年5月1日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多次组织全体驾驶员和私家车职工进行宣传学习,做到新法到手,教育到人,并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法规考试。对新聘用驾驶员实行上岗前的培训学习和安全教育,进行驾驶技能和培训考试合格后竞争上岗,严把招聘第一关。
4、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为职工注入活力与动力。认真贯彻学习公司年初两会精神,落实“四项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实施细则”,深入开展“创新示范岗、创新能手”、“读一本好书”和“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抢抓机遇,奋力赶超,解放思想大讨论”等活动。全体党员干部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上半年,我们的交通安全工作保持了良好的稳定局面,基本实现了交通安全与车辆管理的“可控、在控”,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公司领导、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全体职工不断努力分不开的。目前车管所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一是驾驶员整体素质有待于提高,特别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个别驾驶员交通安全和遵纪守法意识淡薄,在行车过程中存在习惯性违章行为;二是公用车变为专用车的现象比较普遍,车辆忙闲不均,浪费现象严重,有的部门无论公私事,要求有求必应,不讲经济效益,工作不需派车的,也要车,造成浪费;三要加强对优质服务工作的认识,要立足本职,转变观念,改进工作。四是在发挥车辆职能管理、加强工作调研方面还存在不足特别是车辆更新方面有等靠思想,工作力度不够。
三、下半年的工作思路和重点措施
1、做好安全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交通安全氛围。要进一步强化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加大驾驶员管理力度尤其是教育培训力度势在必行,特别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要树立驾驶员违章就是犯法的观念。做好以下的培训工作:一是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交通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并使之成为支配自己行为的指南。二是努力学习提高驾驶技术,增强交通安全的自我保护能力。三是加大驾驶员服务意识的培训。要用“违章就是事故”、“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优质服务始于安全”来统一认识,不断提高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形成以管理为抓手、以宣传为导向,驾驶员积极参与、家庭鼎立相助的交通安全环境。
2、进一步完善车辆管理系统。认真总结今年车辆管理经验,查找不足,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措施,确保车辆的安全调度和运行。健全车辆、驾驶员档案和各项技术资料,实现费用统计、油料考核、工资核算等工作的量化管理。提高车辆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按照加强管理、控制费用的原则,进一步合理调度车辆,加大油材料考核力度,降低费用成本。做好驾驶员的定期轮岗工作,提高驾驶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优质服务水平。
3、进一步完善公务用车制度和驾驶员责任制暂行规定,大力查禁公车私用现象。大力开展查禁违纪违章行为。突出整治超速行驶、争道抢先、酒后驾驶、私自出车、不按定置停放等行为。要加强对车辆、驾驶员进行突击检查力度,一旦发现问题,严格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严肃追究当事人的责任。立足于从更高的层次上提高交通安全,认真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超前防范。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定期举办驾驶员安规培训,加强超前防范教育,从根本上彻底消除交通安全隐患;进一步完善交通安全考核制度,规范驾驶员行为,做好防范措施,加强考核、严格落实。二是强化措施,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肃查处各类违章违纪行为;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三是持续深入地开展“交通安全百日竞赛”和“双争竞赛”活动,加大奖惩力度,做到交通安全奖惩兑现到人,交通安全知识普及到人,交通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为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局面。
篇3
⒉积极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车管所立足本职,积极开展“优质服务月”活动,特别是在春检等用车高峰,不讲困难,不讲条件,及时、高效的提供用车服务,对车辆在紧急情况下的技术状况进行预演,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春检期间,与维修班,汽修厂等建立联动机制,得到用车单位的一致好评。
⒊开展了一系列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立足于工作实际,强化交通安全管理,全面提高车辆管理人员和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巩固和发展稳定的交通安全局面,确保公司交通安全工作。针对今年×月×日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多次组织全体驾驶员和私家车职工进行宣传学习,做到新法到手,教育到人,并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法规考试。对新聘用驾驶员实行上岗前的培训学习和安全教育,进行驾驶技能和培训考试合格后竞争上岗,严把招聘第一关。
⒋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为职工注入活力与动力。认真贯彻学习公司年初两会精神,落实“四项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实施细则”,深入开展“创新示范岗、创新能手”、“读一本好书”和“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抢抓机遇,奋力赶超,解放思想大讨论”等活动。全体党员干部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上半年,我们的交通安全工作保持了良好的稳定局面,基本实现了交通安全与车辆管理的“可控、在控”,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公司领导、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全体职工不断努力分不开的。目前车管所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一是驾驶员整体素质有待于提高,特别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个别驾驶员交通安全和遵纪守法意识淡薄,在行车过程中存在习惯性违章行为;二是公用车变为专用车的现象比较普遍,车辆忙闲不均,浪费现象严重,有的部门无论公私事,要求有求必应,不讲经济效益,工作不需派车的,也要车,造成浪费;三要加强对优质服务工作的认识,要立足本职,转变观念,改进工作。四是在发挥车辆职能管理、加强工作调研方面还存在不足特别是车辆更新方面有等靠思想,工作力度不够。
三、下半年的工作思路和重点措施
⒈做好安全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交通安全氛围。要进一步强化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加大驾驶员管理力度尤其是教育培训力度势在必行,特别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要树立驾驶员违章就是犯法的观念。做好以下的培训工作:一是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交通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并使之成为支配自己行为的指南。二是努力学习提高驾驶技术,增强交通安全的自我保护能力。三是加大驾驶员服务意识的培训。要用“违章就是事故”、“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优质服务始于安全”来统一认识,不断提高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形成以管理为抓手、以宣传为导向,驾驶员积极参与、家庭鼎立相助的交通安全环境。
⒉进一步完善车辆管理系统。认真总结今年车辆管理经验,查找不足,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措施,确保车辆的安全调度和运行。健全车辆、驾驶员档案和各项技术资料,实现费用统计、油料考核、工资核算等工作的量化管理。提高车辆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按照加强管理、控制费用的原则,进一步合理调度车辆,加大油材料考核力度,降低费用成本。做好驾驶员的定期轮岗工作,提高驾驶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优质服务水平。
⒊进一步完善公务用车制度和驾驶员责任制暂行规定,大力查禁公车私用现象。大力开展查禁违纪违章行为。突出整治超速行驶、争道抢先、酒后驾驶、私自出车、不按定置停放等行为。要加强对车辆、驾驶员进行突击检查力度,一旦发现问题,严格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严肃追究当事人的责任。立足于从更高的层次上提高交通安全,认真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超前防范。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定期举办驾驶员安规培训,加强超前防范教育,从根本上彻底消除交通安全隐患;进一步完善交通安全考核制度,规范驾驶员行为,做好防范措施,加强考核、严格落实。二是强化措施,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肃查处各类违章违纪行为;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原创:三是持续深入地开展“交通安全百日竞赛”和“双争竞赛”活动,加大奖惩力度,做到交通安全奖惩兑现到人,交通安全知识普及到人,交通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为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局面。
篇4
3、开展了一系列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立足于工作实际,强化交通安全管理,全面提高车辆管理人员和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巩固和发展稳定的交通安全局面,确保公司交通安全工作。针对今年5月1日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多次组织全体驾驶员和私家车职工进行宣传学习,做到新法到手,教育到人,并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法规考试。对新聘用驾驶员实行上岗前的培训学习和安全教育,进行驾驶技能和培训考试合格后竞争上岗,严把招聘第一关。
4、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为职工注入活力与动力。认真贯彻学习公司年初两会精神,落实“四项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实施细则”,深入开展“创新示范岗、创新能手”、“读一本好书”和“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抢抓机遇,奋力赶超,解放思想大讨论”等活动。全体党员干部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上半年,我们的交通安全工作保持了良好的稳定局面,基本实现了交通安全与车辆管理的“可控、在控”,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公司领导、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全体职工不断努力分不开的。目前车管所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一是驾驶员整体素质有待于提高,特别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个别驾驶员交通安全和遵纪守法意识淡薄,在行车过程中存在习惯性违章行为;二是公用车变为专用车的现象比较普遍,车辆忙闲不均,浪费现象严重,有的部门无论公私事,要求有求必应,不讲经济效益,工作不需派车的,也要车,造成浪费;三要加强对优质服务工作的认识,要立足本职,转变观念,改进工作。四是在发挥车辆职能管理、加强工作调研方面还存在不足特别是车辆更新方面有等靠思想,工作力度不够。
三、下半年的工作思路和重点措施
1、做好安全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交通安全氛围。要进一步强化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加大驾驶员管理力度尤其是教育培训力度势在必行,特别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要树立驾驶员违章就是犯法的观念。做好以下的培训工作:一是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交通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并使之成为支配自己行为的指南。二是努力学习提高驾驶技术,增强交通安全的自我保护能力。三是加大驾驶员服务意识的培训。要用“违章就是事故”、“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优质服务始于安全”来统一认识,不断提高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形成以管理为抓手、以宣传为导向,驾驶员积极参与、家庭鼎立相助的交通安全环境。
2、进一步完善车辆管理系统。认真总结今年车辆管理经验,查找不足,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措施,确保车辆的安全调度和运行。健全车辆、驾驶员档案和各项技术资料,实现费用统计、油料考核、工资核算等工作的量化管理。提高车辆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按照加强管理、控制费用的原则,进一步合理调度车辆,加大油材料考核力度,降低费用成本。做好驾驶员的定期轮岗工作,提高驾驶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优质服务水平。
3、进一步完善公务用车制度和驾驶员责任制暂行规定,大力查禁公车私用现象。大力开展查禁违纪违章行为。突出整治超速行驶、争道抢先、酒后驾驶、私自出车、不按定置停放等行为。要加强对车辆、驾驶员进行突击检查力度,一旦发现问题,严格按照“三 不放过”的原则,严肃追究当事人的责任。立足于从更高的层次上提高交通安全,认真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超前防范。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定期举办驾驶员安规培训,加强超前防范教育,从根本上彻底消除交通安全隐患;进一步完善交通安全考核制度,规范驾驶员行为,做好防范措施,加强考核、严格落实。二是强化措施,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肃查处各类违章违纪行为;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三是持续深入地开展“交通安全百日竞赛”和“双争竞赛”活动,加大奖惩力度,做到交通安全奖惩兑现到人,交通安全知识普及到人,交通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为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局面。
篇5
(一)扎实开展“三项排查治理”工作。要以深化“平安畅通县市(区)”创建工作为载体,有序、有力、有效地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三项排查治理”工作,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第一,积极会同交通、安监等部门并发挥乡镇交通安全工作站的作用,在5月底前开展以乡道、村道为重点的新一轮公路临水临崖高落差危险路段及事故多发点段的基础排查,并建立档案,推动当地政府制定治理计划,以进一步改善乡村公路安全通行条件。第二,积极会同交通、教育、安监等部门全面开展营运客车(包括旅游车)、校车、企业自备接送车的排查,参照户籍管理的办法,建立专门档案,落实民警专管,对校车和企业自备接送车驾驶人管理可借鉴原交通安全片组的形式,实现户籍化管理,以此进一步推动企业、单位交通安全主体职责的落实。第三,积极会同交通、农业以及有关警种认真开展对外省籍常驻我省车辆,包括客车(含小客车)、货车、工程运输车、农用汽车等基础排查工作,参照外来人口管理办法,认真研究解决这些车辆的安全检验、违法处理不及时和安全教育不到位等问题。开展“三项排查治理”是加强基础性源头性管理的重要内容,是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的重要举措,也是全年交通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务求实效。目前,全省车管部门按照部局的要求对营运客车、校车等排查已全面展开,要结合省公安厅交管局的统一部署与要求,认真抓好落实。(二)不断增强宣传教育的实效性。2012年是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关键之年,要继续扎实开展“四个六”活动,不断提升宣传教育覆盖面和实效性,确保文明交通环境的形成。要建立社会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机制建设,大力推进文明交通志愿者活动,推动客货运企业进一步完善驾驶人的安全教育和责任制的全面建立,不断扩大宣传教育领域。要不断培育宣传教育基地和阵地,深化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逐步推广应用国家科技行动计划在本省的相关示范项目,继续联合FM93交通之声等新闻媒体开展“交通安全巡回宣传月”等公益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会同有关部门拟在全省范围开展新闻媒体交通安全宣传报道突出贡献奖评选活动。(三)不断提高科技应用能力。始终坚持科技强警建设,引领交通管理可持续发展。要力争在年内基本完成省、市、县际公路卡点和主要国省道沿线交警中队的卡点拦截系统、视频系统建设,形成省、市、县三级管控防线,努力提高交通管理整体水平。要加大移动警务、多功能移动勤务车载系统、交通警务巡逻 缉查系统和大队重点车辆动态监控平台的实战应用。充分利用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进一步完善实战应用系统建设,加大对套牌车、盗抢车、重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要进一步推进跨警种、跨部门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提升系统资源支撑实战应用的效能。要扩大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示范建设成果,尤其是指挥中心应用软件在全省的推广。逐步深化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在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不断提升科技管理水平。加强科技设施建设的日常使用、运行管理和维护保养,对省级直接投入建设的道路监控等项目通过验收后,一律移交当地大队,实行落地管理和维护,省、市两级将建立健全督促检查机制,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规范应用。(四)进一步加强基层实战单位建设。严格落实《交警基层单位用房功能区管理规定》,加强对公路中队的分类指导,特别要规范农村交警中队的勤务规定和装备保障。交警专项编制要落实到位,确保全部充实到新建农村中队,同时要继续加大对新建中队以及营房改建中队的经费保障力度,不断改善一线民警的办公条件和工作环境。积极争取财政在政策上的支持,进一步完善全省公安交警系统“明确责任、分类负担,收支脱钩、全额保障”的经费保障工作机制,完善部门内控制度建设,抓好县级交警业务装备配备标准规划的实施工作。继续严把车辆登记、检验和驾驶证考试关,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摩托车检验率。抓好杭州支队复杂道路路段模拟考试试点工作,同时要研究加大在驾驶证考试中交通事故预防常识等内容的比例和份额,不断提高驾驶人考试质量。
始终坚持把注重民意作为提高服务社会管理能力的切入点
篇6
今年7月份,大队人员调整后,迅速确定了“建一流警队,创一流业绩,一年创建全省一等平安畅通县,三年创建全国平安畅通县”的工作目标,创新明晰了“五化五提升”的工作思路。大队支委带领全体民警,埋头苦干,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不断推动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工作预安制度化,提升行政管理效能
积极推行工作预安销号制度,提高了执行力。事前预安促任务。出台了《月工作预安落实销号制度》,每月由大队将各项工作预安至下属各单位。8月份,车管所对刚启动摩托车上户业务的六中队预安办理摩托车上户登记120台,六中队克服地处偏远、业务生疏等重重困难,当月完成摩托车上户登记136台。事中督导促进度。由预安办对预安工作进行跟踪检查,掌握工作动态,月末通报全队,每月定期队务会议,对工作预安落实销号情况进行集中讲评,督促工作进度。事后销号促落实。将工作预安销号纳入单位综合考评,对预安工作未及时销号的,当月扣分通报,并继续挂号、限期完成,直至销号。为防止考核不实,制定了复核追责制度,对预安工作中弄虚作假行为从严追责。
(二)安全宣传社会化,提升交通文明程度
大力推进交通安全宣传社会化,提升交通文明程度。借东风强保障。以全县“三创四化”(创卫生县城、创文明县城、创省级平安畅通县,美化、净化、绿化、亮化)活动为契机,争取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建立了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基地与交警直播室,在106国道县城区南门口建立了交通安全宣传电子广告屏,整合“三联”(联防、联管、联治)工作和三类协管员(交通、城管、治安协管员)300余人,强化了安全宣传社会化保障体系。借平台营氛围。有效运用电视、广告牌、宣传资料、手机短信等宣传媒介宣传交通安全新闻事件、法律法规、案例剖析等知识,在交通频道制作专栏58期,在城区增设宣传专栏27个,上门送发宣传资料3万余份,发送交通安全宣传手机短信5万多条,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借他力聚合力。根据县委、县政府“三创四化”要求,联合县直部门单位及社会各界大规模开展交通违法规劝活动。7月份,县委书记邝邹飞、县长胡湘之先后带领县直部门单位工作人员在县城区开展交通违法规劝活动,主要规劝行人横道不走斑马线、机动车闯红灯、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7月以来,全县县级领导分片分线带领有关部门上街规劝交通违法行为万余次。
(三)路面控制常态化,提升道路畅安水平
坚持上路执勤,加强路面控制。警力常屯路面。城区开展早勤,在县城区主要街道、学校门口设置10个固定值勤点,每周一至周五早上上岗值勤。镇区定点值勤,由各交警中队在辖区集镇镇区设置值勤点,在逢墟、重大活动等交通重要时段,定时定点值勤。夜间轮流巡逻。每天夜间由1名大队领[!]导带队对106国道与县城区主要街道巡逻。整治常除乱源。先后开展了机动车涉牌涉证交通违法、“三无”摩托车专项整治、酒后驾驶专项整治、县城区“三创四化”交通秩序整治、乡镇镇区交通秩序整治等专项整治,查纠交通违法4万多起,处罚近万余人次,其中涉牌涉证1105起,查获盗抢机动车5台,两项工作指数均位居全市第一。联治常排隐患。联合公路、交通、安监等部门对危险路段、事故黑点与客运企业、营运车辆、校车联合开展排查,排查危险路段18处,事故黑点2处并全部治理到位,清理路障25公里、消除“光头路”10公里;对存在安全隐患的2台客车与25台校车下达了消除通知书。另外,今年来,县财政共投入专项经费500多万元,新增6处交
通信号灯控设施、增设标志标牌356块、施划标志标线6.2万㎡,19个乡镇镇区的标志标牌标线已按照要求落实到位,切实强化了路面管控保障体系。(四)队伍建设正规化,提升交警整体形象
严格按照“三基一化”工程建设要求,不断强化队伍正规化建设,提升交警队伍整体形象。坚持制度建警。以《交警队正规化建设标准》为蓝本,制定了11项内务管理制度,对执法执勤、纪律作风、内务卫生、窗口服务等队伍管理各方面进行全面规范。坚持培训提质。强化政治培训,每周星期五下午组织民警开展《正规化指南》学习应用培训。深化业务培训,举办业务培训班5期,分期分批组织各个业务岗位民警进行集中培训。强化随岗轮训,改每月一训为每周一训,对全队变换岗位的民警进行了一次随岗培训。坚持规范执法。开展了以“执法公正”为主要内容的执法问题排查治理工作,着力排查治理执法问题200余处。推介执法先进典型,确定一中队事故处理岗为示范执法岗,单永杉等3名民警为执法标兵。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对执法过错的2位民警进行了诫勉谈话,并各扣除执法养廉基金200元。坚持示范引路。按照“树典型、创示范、示范引路、争创一流”的队伍建设思路,以二中队为示范创建单位,大力开展“亮化工程、多能工程、制度工程、新措工程”四大工程建设,致力打造示范交警中队,高标准引领交警队正规化建设。9月25日,副支队长李阳专程到二中队视察创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决定近期组织全市各大队前来参观推广。
(五)便民利民最大化,提升群众满意率
以深入推行便民利民措施为切入点,不断提高群众满意率。前移窗口解民难。大力推行摩托车管理向中队延伸,把车管窗口最大限度地向老百姓前移,在5个农村交警中队启动摩托车上户办证业务。推行“流动车管所”服务,定期深入乡镇村组、企业单位上门为群众办理牌证,让广大百姓享受到“家门口”车管服务。拓宽业务排民忧。拓宽车管业务服务,争取小车上户落户攸县,开通了申请驾驶证、行驶证换证、补让等业务。拓宽事故处理业务,建立了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处赔工作机制,方便群众快速处理交通事故。拓宽违法处理服务,在大队交通违法处罚中心设立了异地违法代办窗口,为老百姓处理异地违法提供方便。优化服务暖民心。推行“一窗式”服务模式,老百姓可以在任一业务受理窗口一次性办结业务。广泛推出服务举措。推出了上门、预约、延时、留办、代办等服务举措,极大方便了群众办证办事。
三、国庆安保工作情况
国庆期间,大队根据省市交警部门的工作部署,结合攸县实际,按照提早谋划、周密部署、狠抓落实、确保畅安的工作思路,精心组织、倾力维护,确保全县人民度过了平安祥和的国庆长假。10月1日至10月9日,共出动警车156台次、出动警力396人次、完成各级保卫活动12批次。国庆以来,全县没有发生大的交通堵塞。
(一)召开动员部署大会,层层落实工作责任
9月27日下午,大队召开全体民警大会,就双节期间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所有副大队长就各自分管的事故预防、秩序维护、车辆管理、驾驶员管理、交通违法处理、情报信息等工作进行了严密部署,详尽地明确了各单位及所有民警的工作责任。同时,明确规定全体民警取消休假,大队机关及基层中队除值班人员外,其他警力全员上路,全力以赴保畅安。
(二)加强路面秩序维护,确保道路畅通有序
一是大队抽调机关、一中队全体民警和菜花坪中队部分警力共38人,集中在县城区巡逻值勤。二是大队机关每天安排4名民警在队24小时值班、4名民警在g106线全日巡逻;各中队一半以上警力铺在路面,负责各辖区双节期间交通秩序维护。三是由三中队、六中队与酒埠江风景区四个派出所实行联合执勤,倾力做好景区交通安全保卫工作。
(三)开展交通安全大检查,全力消除交通安全隐患
一是开展重点车辆安全大检查。由法宣股牵头,针对目前攸县公路客运车辆均已承包经营,以及学校校车、幼儿接送车辆均为个人所有的现状,对辖区内的重点车辆进行了一次全面排查,坚决杜绝没有消除安全隐患的营运客车、校车和危运车辆和不符合安全驾驶要求的驾驶人上路。并从点车辆交通事故成因入手,倒查管理民警管理职责是否到位;从查管理民警与管理车辆和司乘人员见面率,重点车辆信息更新率,以及危险物品运输许可入手,确保重点车辆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开展事故隐患路段排查。由事故股牵头,各中队配合,重点检查事故多发、隐患路段是否得到有效整治,旅游景区、重大活动场所周边交通标志、标线、交通安全设施等是否完善,确保交通安全万无一失。
(四)开展交通秩序集中整治,严查交通违法行为
由巡逻队牵头,各中队配合,以g106线、s212线、s315线、网酒公路、宁排公路,各农贸集市等交通违法行为突出的路段、点段为整治重点部位,以机动车涉牌涉证、“三无”摩托车、超速超载、非客运车辆载客、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重点,采取设置固定卡点、流动巡查、统一行动与区域整治相结合的方式,对路面交通违法行为长期保持高压态势,有效遏制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10月1日至9日,共查纠交通违法行为5000余起,处罚102起。
(五)大力开展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充分利用电台、电视,短信等新闻媒体,大规模开展交通宣传活动。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自9月25日开展了“喝酒不开车平安迎国庆”主题宣传日及宣传周活动,在宾馆、客运公司及主要路段悬挂35条宣传横幅、向群众散发宣传资料2万多份;深入开展“十大劝诫”亲情提示活动,组织志愿者深入到餐馆、酒吧等楼堂馆所通过发放反酒驾宣传资料,开展形式多样的劝诫活动。
(六)唱好压轴戏,确保返程高峰期交通安全与畅通
篇7
(一)工作预安制度化,提升行政管理效能
积极推行工作预安销号制度,提高了执行力。事前预安促任务。出台了《月工作预安落实销号制度》,每月由大队将各项工作预安至下属各单位。8月份,车管所对刚启动摩托车上户业务的六中队预安办理摩托车上户登记120台,六中队克服地处偏远、业务生疏等重重困难,当月完成摩托车上户登记136台。事中督导促进度。由预安办对预安工作进行跟踪检查,掌握工作动态,月末通报全队,每月定期队务会议,对工作预安落实销号情况进行集中讲评,督促工作进度。事后销号促落实。将工作预安销号纳入单位综合考评,对预安工作未及时销号的,当月扣分通报,并继续挂号、限期完成,直至销号。为防止考核不实,制定了复核追责制度,对预安工作中弄虚作假行为从严追责。
(二)安全宣传社会化,提升交通文明程度
大力推进交通安全宣传社会化,提升交通文明程度。借东风强保障。以全县“三创四化”(创卫生县城、创文明县城、创省级平安畅通县,美化、净化、绿化、亮化)活动为契机,争取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建立了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基地与交警直播室,在6国道县城区南门口建立了交通安全宣传电子广告屏,整合“三联”(联防、联管、联治)工作和三类协管员(交通、城管、治安协管员)300余人,强化了安全宣传社会化保障体系。借平台营氛围。有效运用电视、广告牌、宣传资料、手机短信等宣传媒介宣传交通安全新闻事件、法律法规、案例剖析等知识,在交通频道制作专栏58期,在城区增设宣传专栏27个,上门送发宣传资料3万余份,发送交通安全宣传手机短信5万多条,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借他力聚合力。根据县委、县政府“三创四化”要求,联合县直部门单位及社会各界大规模开展交通违法规劝活动。7月份,县委书记、县长之先后带领县直部门单位工作人员在县城区开展交通违法规劝活动,主要规劝行人横道不走斑马线、机动车闯红灯、乱停乱放等交通违法。7月以来,全县县级领导分片分线带领有关部门上街规劝交通违法行为万余次。
(三)路面控制常态化,提升道路畅安水平
坚持上路执勤,加强路面控制。警力常屯路面。城区开展早勤,在县城区主要街道、学校门口设置个固定值勤点,每周一至周五早上上岗值勤。镇区定点值勤,由各交警中队在辖区集镇镇区设置值勤点,在逢墟、重大活动等交通重要时段,定时定点值勤。夜间轮流巡逻。每天夜间由1名大队领导带队对6国道与县城区主要街道巡逻。整治常除乱源。先后开展了机动车涉牌涉证交通违法、“三无”摩托车专项整治、酒后驾驶专项整治、县城区“三创四化”交通秩序整治、乡镇镇区交通秩序整治等专项整治,查纠交通违法4万多起,处罚近万余人次,其中涉牌涉证15起,查获盗抢机动车5台,两项工作指数均位居全市第一。联治常排隐患。联合公路、交通、安监等部门对危险路段、事故黑点与客运企业、营运车辆、校车联合开展排查,排查危险路段18处,事故黑点2处并全部治理到位,清理路障25公里、消除“光头路”公里;对存在安全隐患的2台客车与25台校车下达了消除通知书。另外,今年来,县财政共投入专项经费500多万元,新增6处交通信号灯控设施、增设标志标牌356块、施划标志标线6.2万㎡,19个乡镇镇区的标志标牌标线已按照要求落实到位,切实强化了路面管控保障体系。
(四)队伍建设正规化,提升交警整体形象
严格按照“三基一化”工程建设要求,不断强化队伍正规化建设,提升交警队伍整体形象。坚持制度建警。以《交警队正规化建设标准》为蓝本,制定了11项内务管理制度,对执法执勤、纪律作风、内务卫生、窗口服务等队伍管理各方面进行全面规范。坚持培训提质。强化政治培训,每周星期五下午组织民警开展《正规化指南》学习应用培训。深化业务培训,举办业务培训班5期,分期分批组织各个业务岗位民警进行集中培训。强化随岗轮训,改每月一训为每周一训,对全队变换岗位的民警进行了一次随岗培训。坚持规范执法。开展了以“执法公正”为主要内容的执法问题排查治理工作,着力排查治理执法问题200余处。推介执法先进典型,确定一中队事故处理岗为示范执法岗,单永杉等3名民警为执法标兵。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对执法过错的2位民警进行了诫勉谈话,并各扣除执法养廉基金200元。坚持示范引路。按照“树典型、创示范、示范引路、争创一流”的队伍建设思路,以二中队为示范创建单位,大力开展“亮化工程、多能工程、制度工程、新措工程”四大工程建设,致力打造示范交警中队,高标准引领交警队正规化建设。9月25日,副支队长李阳专程到二中队视察创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决定近期组织全市各大队前来参观推广。
(五)便民利民最大化,提升群众满意率
以深入推行便民利民措施为切入点,不断提高群众满意率。前移窗口解民难。大力推行摩托车管理向中队延伸,把车管窗口最大限度地向老百姓前移,在5个农村交警中队启动摩托车上户办证业务。推行“流动车管所”服务,定期深入乡镇村组、企业单位上门为群众办理牌证,让广大百姓享受到“家门口”车管服务。拓宽业务排民忧。拓宽车管业务服务,争取小车上户落户攸县,开通了申请驾驶证、行驶证换证、补让等业务。拓宽事故处理业务,建立了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处赔工作机制,方便群众快速处理交通事故。拓宽违法处理服务,在大队交通违法处罚中心设立了异地违法代办窗口,为老百姓处理异地违法提供方便。优化服务暖民心。推行“一窗式”服务模式,老百姓可以在任一业务受理窗口一次性办结业务。广泛推出服务举措。推出了上门、预约、延时、留办、代办等服务举措,极大方便了群众办证办事。
三、国庆安保工作情况
国庆期间,大队根据省市交警部门的工作部署,结合攸县实际,按照提早谋划、周密部署、狠抓落实、确保畅安的工作思路,精心组织、倾力维护,确保全县人民度过了平安祥和的国庆长假。月1日至月9日,共出动警车156台次、出动警力396人次、完成各级保卫活动12批次。国庆以来,全县没有发生大的交通堵塞。
(一)召开动员部署大会,层层落实工作责任
9月27日下午,大队召开全体民警大会,就双节期间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所有副大队长就各自分管的事故预防、秩序维护、车辆管理、驾驶员管理、交通违法处理、情报信息等工作进行了严密部署,详尽地明确了各单位及所有民警的工作责任。同时,明确规定全体民警取消休假,大队机关及基层中队除值班人员外,其他警力全员上路,全力以赴保畅安。
(二)加强路面秩序维护,确保道路畅通有序
一是大队抽调机关、一中队全体民警和菜花坪中队部分警力共38人,集中在县城区巡逻值勤。二是大队机关每天安排4名民警在队24小时值班、4名民警在g6线全日巡逻;各中队一半以上警力铺在路面,负责各辖区双节期间交通秩序维护。三是由三中队、六中队与酒埠江风景区四个派出所实行联合执勤,倾力做好景区交通安全保卫工作。
(三)开展交通安全大检查,全力消除交通安全隐患
一是开展重点车辆安全大检查。由法宣股牵头,针对目前攸县公路客运车辆均已承包经营,以及学校校车、幼儿接送车辆均为个人所有的现状,对辖区内的重点车辆进行了一次全面排查,坚决杜绝没有消除安全隐患的营运客车、校车和危运车辆和不符合安全驾驶要求的驾驶人上路。并从点车辆交通事故成因入手,倒查管理民警管理职责是否到位;从查管理民警与管理车辆和司乘人员见面率,重点车辆信息更新率,以及危险物品运输许可入手,确保重点车辆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开展事故隐患路段排查。由事故股牵头,各中队配合,重点检查事故多发、隐患路段是否得到有效整治,旅游景区、重大活动场所周边交通标志、标线、交通安全设施等是否完善,确保交通安全万无一失。
(四)开展交通秩序集中整治,严查交通违法行为
由巡逻队牵头,各中队配合,以g6线、s212线、s315线、网酒公路、宁排公路,各农贸集市等交通违法行为突出的路段、点段为整治重点部位,以机动车涉牌涉证、“三无”摩托车、超速超载、非客运车辆载客、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重点,采取设置固定卡点、流动巡查、统一行动与区域整治相结合的方式,对路面交通违法行为长期保持高压态势,有效遏制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月1日至9日,共查纠交通违法行为5000余起,处罚2起。
(五)大力开展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充分利用电台、电视,短信等新闻媒体,大规模开展交通宣传活动。按照公安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自9月25日开展了“喝酒不开车平安迎国庆”主题宣传日及宣传周活动,在宾馆、客运公司及主要路段悬挂35条宣传横幅、向群众散发宣传资料2万多份;深入开展“十大劝诫”亲情提示活动,组织志愿者深入到餐馆、酒吧等楼堂馆所通过发放反酒驾宣传资料,开展形式多样的劝诫活动。
(六)唱好压轴戏,确保返程高峰期交通安全与畅通
篇8
二、活动情况
(一)走访客运企业
结合“春运安全工作”活动,大队民警深入到楚交集团××分公司、州运输公司××分公司等客运企业、单位、( )站点,进行走访,与企业领导和职工座谈、交流,并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通报春运信息,充分听取企业对交通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所提意见认真记录,在今后的工作中逐一进行解决。
(二)教导员许春荣带领民警走访慰问。
2月12日,大队教导员许春荣带领民警花之印带着大队民警的情意到双目失明多年的退休民警乔映科家走访慰问,乔老对大队领导亲问表示感激,还要用慰问金招待民警吃饭被教导员婉言谢绝,慰问组随后又到了因公牺牲的民警贺周有家,看望了贺周有的父母,询问了生产生活情况及身体状况并向二老送达大队的春节慰问金和礼品,充分了解离退休民警、遗属的生活情况,存在困难。
(三)结合“大走访”活动开展车管业务下乡
今年1-3月××车管所共深入全县7各乡镇开展便民服务14天,受理摩托车学驾办证业务3116人次,受到广大农村地区群众和驾驶员的高度赞誉。此举体现了公安交警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安机关公正公开的办事原则和方便快捷的服务承诺,提高农村地区机动车和驾驶人的上牌办证率、参检率,进一步筑牢农村地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第一道防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工作成效
(一)收集到许多群众意见、建议。
1、希望交警部门多下乡办理学驾业务,方便群众;
2、边远乡村群众学习交通安全的机会少,个人交通安全防护常识很少,希望经常下乡指导;
3、希望能多赠阅一些新的交通安全法规读本;
4、对交警部门的执法能理解,但是感觉罚款有点重;
5、有好的宣传资料多为学校准备一点,学生对交通安全知识很需要;
6、乡镇领导和派出所要求大队多到乡镇派出所指导业务,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讲座。
(二)相关数据统计:在今年“大走访”活动中××大队出动警力共计开展48次,其中走访客运企业9次、走访乡镇村委会12次、走访单位3次、走访学校2次、家庭8个、深入7个乡镇开展便民服务14次,征求到意见建议6条,开展法规宣传26次。
四、今后工作思路
针对走访工作,大队就群众提出的意见认为应 该从以下方面作加强:
1、继续推行下乡办理学驾业务的工作措施,尽最大努力方便群众;
2、继续推行交通安全“五进”宣传,把群众最需要的安全知识送到各家各户;
篇9
参与“三小车”整治工作的各区局也按市局要求成立了相应领导机构,进行了广泛动员,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白下区特别强调,把做好治理“三小车”的司法保障工作,作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鼓楼、建邺、下关等区局根据本区实际,派员全程参与整治具体工作。秦淮区司法局组织全体干警和法律服务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对市委、市政府下发的《治理本市号牌“三小车”总体工作》方案、《致广大车主的一封信》和相关优惠政策、法律法规进行详细学习,确保疏导工作有理、有据、有力、有效;同时动员区局全员参与,深入社区,实行一人一车、分包到人、上门宣传。
二、广泛宣传发动,实践有情操作
为贯彻落实好“依法行政,有情操作”指导思想,全系统首先广泛开展了治理“三小车”有关政策法规的法制宣传工作,最大限度地争取公众对整治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一是编印宣传资料。市局利用“四五”普法《法制宣传资料》,编印了“治理‘三小车’法律法规专辑”3000册,进一步明确整治范围、对象、时间、治理措施、安置办法,以及相关优惠政策和各项保障措施,免费下发各区。二是开展法律咨询。玄武区司法局局长亲自带领局机关干部及律师冒着高温酷暑到红山、孝陵卫等11个街道积极参与大型政策法律咨询会。全区50多名律师、法律工作者现场接待咨询达1200余人次。7月18、19日晚,区局还在“三小车”比较集中的卫岗、红山两街道,举办“三小车”治理政策咨询服务法律夜市。把政策送到车主身边的服务方式不但方便了“三小车”车主,也充分体现了“、人情、人性化”的工作思想。鼓楼区司法局除利用各街道、社委会的法制宣传栏开展广泛宣传活动外,还印制宣传材料1000余份,分发到各位车主手中。三是上门解答政策。广大司法干警以上门宣讲形式,零距离向群众宣传政策法规,义务解答咨询,使广大车主明白此次整治是美化、净化xx环境的利民措施,是大势所趋,不仅是执行政策,而且是能否守法问题,赢得了群众理解、支持和配合。四是开展立体宣传。江宁区司法局充分发挥法制宣传职能,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广泛开展各项宣传活动,印发了5000多份《关于"三小车"整顿治理的通告》、4000多份《致本区整治范围内"三小车"车主的一封信》,并将“三小车”整治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灌制成录音带,在重点地区和各收购点巡回播放。五是进行知识培训。建邺区沙洲街道司法所为切实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重点加强了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详细学习和讲解政策,细化工作方法,确保工作平稳开展。六是做好思想工作。在对投诉人讲明、讲清、讲透有关“三小车”处理的有关政策同时,做好思想工作,取得“三小车”主信任,使其积极配合,也体现了有情操作思想。如车主王丽华是双下放户,本人身体较差,有血脂高、动脉硬化、骨质增生、腰疼、头疼、风湿等疾病,家中二子皆患肝炎,全靠“马自达”为生。车辆被兑后无法生存,多次吵闹。建邺区首先稳定其情绪,然后反复做其思想工作,让其相信政府,最后打消其顾虑,积极配合工作,解决了矛盾。各区在做好宣传的同时,对有思想抵触情绪的车主,都能认真做好耐心说服引导工作,并把这部分人的思想动态及时反馈给“两包一”的工作人员,从而有针对性地重点开展工作。
三、认真摸排比对,掌握矛盾纠纷
对辖区内的车辆、车主、残疾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是开展整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调查摸底工作中,各区街道司法所发挥了巨大作用。一是积极配合。各司法所承担了街道排查的主要工作,全力以赴,加班加点。建邺区兴隆街道司法所干警深入村、社区,认真排查掌握辖区内“三小车”车主动态,积极做好重点人头疏导教育工作,在确保不上访的前提下,配合街道其它部门在6个主要路口设卡排查。二是主动参与。南湖街道司法所人员主动参加到查找比对工作中,并与社区主任一道,面对面对重点人员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工作,实打实解决实际困难,得到绝大多数车主的理解和支持。三是提出建议。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司法所在认真做好调查摸底的同时,还剖析了“三小车”治理工作的难点,并针对难点问题向街道提出了“三小车”治理的三项司法建议:一是充分了解各车主特别是特困户、重残户家庭具体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二是针对车主实际情况,千方百计作好控岗工作,确保解决车主后顾之忧;三是制定、完善车主培训、招聘工作预案,针对拿出的绿化保洁、家政服务等10个工种,在服务技能、安全、上岗须知等方面开展免费培训,从而把治理“三小车”工作作为为困难群体办实事,办好事的一项民心工程,确保抓好做好,让人民满意。保证了治理工作依法有序进行。
四、梳理协调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各街道司法所根据市区局的统一部署,在做好接待群众来访、进行政策法规宣传的同时,积极调处各类纠纷,防止矛盾激化。为防止群整体性上访和过激行为,各街道司法所积极从排查入手,及时把握地区“三小车”整治工作中的矛盾和信息,对重点人户进行教育、疏导和监控。如鼓楼区中央门街道辖区社委会一无牌无证的“三小车”车主,因以三小车谋生13年,感到此次整治将使一家三口今后谋生无望,就到社委会表示愿意主动交车,但声明街道必须安排其患有心脏病的妻子在“小天使”幼儿园做门卫工作,否则就到街道浇汽油自焚。并扬言:非闹出点事端不可,不是杀人就是放火。获此过激信息后,司法所人员在街道组织下,会同综治、、武装部等人员立即赶到其家中,一同耐心细致地做翟某及其家人的思想工作。最终控制了翟某的过激行为。
整治后期,针对少数原车主骗取公安部门出具车辆遗失证明等冒领兑现款、导致现车主无法交车的情况,市局及时发出宁司通[2003]30号通知,要求全市各相关区司法行政工作积极参与市“三小车”整治最后攻坚战,重点做好原、现车主在车辆权属方面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提出了区分类型、分类处理、先区内、后区外、协同作战的工作思路。鼓楼区各街道司法所积极参与维护“三小车”合法权益法律救助小组工作,各司法所所长作为救助小组成员,上门向原、现车主宣传解释有关政策规定,讲清因冒领、欺诈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在此基础上,对原、现车主之间的矛盾纠纷进行疏导调解。同时,对个别车主故意违反政策法律的欺诈行为调解无效的,区局组织律师做好免费为原告车主诉讼的各项准备。在各街道法律救助小组和区公安、车管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对“问题”车辆进行模码比对、调档核查,对纠纷车主进行法制教育、政策宣传和现场调解。区协调纠纷小组在调处纠纷期间先后4次赴下关“三车办”、5次去市车管所、20多次深入街道、社委会和车主家中,进行调查核实、宣传政策法规和说服动员工作。自8月14日—31日,区纠纷协调小组共受理解决“三小车”矛盾纠纷24件。其中,本区投诉11件、外区投诉13件、无1件纠纷提讼。24件纠纷中,经多方协调,车主本人主动撤诉6件;车主退出错兑款3件;经过码模比对,对方退款3件;双兑和无表申请补表4件;其它各类纠纷8件。截止8月31日下午6时,24件矛盾纠纷全部调处结束。建邺区在接到宁车治办(2003)第42号《关于处理“三小车”车主之间纠纷有关问题的通知》后,及时召开局务会,专门成立了以局长张安照为组长、副局长杜国平为副组长、基层科为主的专门调解小组,并指派宋玉波同志为“三小车”纠纷调处具体承办人。此次共接待“三小车”主投诉14起。其中本区原有车主与外区现有车主5起、本区原车主兑现外区现车主5起、本区原有车主与现车主之间纠纷4起。通过调解,14起纠纷已全部化解。其中当事人退款15000元,街道补款10800元。较为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三小车”调解任务,至今无一户二次投诉。下关区经过多方努力,共调处解决了38件原、现车主之间的矛盾纠纷。秦淮区调处解决纠纷21件,玄武区5件,六合区4件,江宁区30余件。浦口、雨花两区,由于各项措施和各环节工作十分到位,没有出现矛盾纠纷。
五、发挥公证职能,保障车益
自7月10日全市“三小车”集中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公证机构树立服务大局观念,积极主动参与相关工作,按照市局统一制定的服务规范,进驻“三小车”收缴现场,充分发挥公证职能作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简化办证手续,提高办证效率,做到现场出证。现场办证人员克服天气热、环境差、人员杂等不利条件,协助有关部门向群众解释有关政策,疏导群众情绪,同时还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免收所有办证费用,减少群众经济负担。为治理“三小车”安置、补偿、证据保全等事项提供公证服务,用法律手段明确当事人的权力义务。截止8月31日,全市已办理与“三小车”治理有关的承诺书、声明书、收购协议、自谋职业等四类公证6700余件。其中,玄武552件,鼓楼1390件,白下1500件,秦淮530件,建邺1200件,下关460件,江宁700件,栖霞500件,雨花1件。通过相关公证的办理,用法律手段确认了有关事实,明确了各方的权利义务,解决了法律与政策的衔接问题,保障了顺利交车,为促进全市“三小车”治理工作平稳有序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玄武区公证处克服同时承担拆迁公证任务重、人手少的困难,主动到缴车现场为“三小车”车主办理公证。急当事人所急,特事特办,受到“三小车”车主好评。下关区局领导要求全局做到全力以赴,区“三车办”要人给人,要车给车,确保公证人员随时到场办理公证,并明确办理公证不收费。在区部署治理“三小车”后,区局立即组织公证人员认真研究,仔细推敲,制成统一的公证书--《现车主承诺书》,提高了办证效力和质量。鼓楼区局7月23日选派了四名同志协助公证处下到各街道和交车现场免费为车主办理承诺书、声明书、自谋职业协议等公证。栖霞区公证处积极为“三小车”治理工作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为提高办证效率和方便车主,在简化公证手续的同时,公证人员克服室外气温高,条件差等困难,坚持现场办公,并当场出证。由于长时间冒高温工作,加之连续作战不得休息,三名公证人员先后不同程度中暑,但轻伤不下火线,仍然带病坚持现场公证。
通过此次司法行政参与“三小车”整治工作,我们体会到:
掌握基本情况、熟悉处置政策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矛盾发生。如建邺区成立专案组接手工作后,首先就是组织基层科全体人员学习市“三小办”有关上交的政策及配套法规,避免由于政策不熟业务生疏导致工作不利。其次,在学习基础上对7起纠纷进行梳理,找出问题着力点后分头工作,避免由于情况不熟导致工作出现偏颇。为此,先去车管所调档掌握一手资料,先后4次去车管所调回上交14辆车的档案,并将此档案复印件连同通知及时发给街道“三小车”办,调查了解并及时做好当事人的稳定工作。再次,对街道难以处理纠纷直接调解处理。通过调解,14起纠纷全部化解。其中当事人退款15000元,街道补款10800元。至今无一户二次投诉。
篇10
“咚咚咚……”,57岁的张素珍是成都市铁路新村小区居民。当调查人员敲开她家门的时候,她还有些诧异。听到是金牛公安分局委托的一家调查公司前来听取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时,她欣然接受了调查。
民警作风态度如何?效率质量怎样?街道小区治安状况是否令人担忧?对公安工作有何期待要求……在公安部决定全国公安机关组织开展深化“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之后,金牛公安分局按照市公安局部署,推出了一项创新举措。与以往开展的调查走访不同,此次调查委托一家专业调查公司着手进行,调查将以3个月为周期,反复进行,力求掌握群众在每一新时段对警方工作要求的真实表达。
开门评警,群众亮出了高分!
在问卷设计的39项调查中,凡是涉及对公安工作“打分”的项目,张大姐一律打了高分。比如,在“派出所工作调查”中,她对派出所的“执法工作”、“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办事效率”、“服务质量”都给出了满分,“外来人口登记管理”、“出租房屋登记管理”、“违法人员帮助教育”、“青少年违法预防”4项具体工作同样得到满分。
不过,在回答“当前所在地公安队伍急需解决的问题”时,张大姐却从13个选项中圈出了4项,分别是:改善服务态度、增加执法透明度、加强外来人口管理、预防各种犯罪。在回答“您对派出所、公安局及其民警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时,张大姐毫不犹豫:建议服务更上一层楼。
据了解,此次调查是由金牛分局委托一家专业调查公司着手进行的。之所以如此安排,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考虑到群众在面对本辖区民警时,很难不顾及人情面子、很难排除“有求于警”的想法,难以畅所欲言。此前一般采取以“我”为主的测评方式,结果大都在预料之中。而民警不再担当调查主体、由专业调查机构抽样调查,结果的差异性就显现了出来。
精细的调查,固然有以诚意与民众沟通、让百姓了解公安工作的目的,更深一层的考量还在于探索建立以民意为导向的警务工作新机制。“建立这套机制的前提,是清楚群众在想什么。”金牛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安部明确提出了“坚持让警务跟着民意走、让民警围着群众转”的要求,分局正欲以此为目标,通过精细、真实的调查摸清民意,调整工作思路和警务运行机制。
【新津县】
“周日茶馆”开了张 检察官说得咱心里亮堂堂
晚上不到8点,新津县兴义镇波尔村村委会旁边的乡村茶馆已经坐满了当地村民,一杯茶,一把蒲扇,不时还有村民牵着牛儿路过并驻足倾听。一位身穿制服的检察官正“拍案说法”。原来,这正是新津县检察院创新工作模式举办的“周日茶馆”系列讲座的现场。
“今年开展‘警民亲’活动伊始,我们就一直在想如何真正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满足群众的需求和期待。”新津县检察院副检察长李莉说,“我们发现,新津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很普遍,留守的主要是老人、小孩和35岁以上的妇女。平时主动学法律的人不多,遇到问题也最无助和迷茫,因此开展法治讲座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但是,这样那样的法治讲座也不少,如何将普法效果最大化呢?检察人员发现,农村留守人员最喜欢在乡村茶馆摆龙门阵、拉家常,而在调查问卷中,村民也反映,周末在成都近郊打工的青壮年一般会回家看望父母子女。如果在周日晚开展法制讲座,会有更多的村民来参与。于是,他们放弃休息时间,“周日茶馆”法治讲座就这样出炉了。
没想到,“周末茶馆说法”一炮走红!
村民纷纷通过讲座中提到的12309热线,向检察官反映自身遇到的法律问题。
“茶钱咱们大家出,请检察官讲讲如何维护农民工利益吧。”“给我们讲讲工伤如何鉴定吧”……
“村民把我们当亲人,请我们喝茶讲课,我们也要把村民当亲人,满足他们的期待。”该院姚广平检察长当即决定,全院干警加班加点,就村民关心的劳动合同的签订、试用期工资、劳动合同的解除、工伤的鉴定和赔偿、劳动报酬的追索等事项梳理出详细的释法提纲。
不仅如此,他们还系统整理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中的劳动争议救济途径和可能为村民减轻经济负担的方式方法,打印出《新津检察院“警民亲”茶馆送法之农民工维权途径指南》发给村民。没想到,150份宣传单根本不够,村民纷纷请求加印。
如今,该检察院根据群众需求不断修改和完善课程,下一步准备开办“村社流动法律讲堂”,让新津县更多村民受益,以实际行动实现检民互动,切实服务群众。
【攀枝花】
服务跟着群众走
哪里需要哪里有
“昨天新买的摩托车,今天就上了牌照,警车开到家门口来办理,交警的服务没得说。”盐边县和爱乡村民王朝林欣喜之余,对冒雨前来的办证民警不断地交口称赞。
正值雨季时节,攀枝花交警支队针对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突出和农民群众出行不便的实际,长期坚持“服务跟着群众走,哪里需要哪里有”的原则,派出“流动车管所”深入边远山区为农村群众服务。
“贴近民需搞服务”在攀枝花公安机关中可不只是交警一家。近年来,攀枝花公安局在原有措施上,以“警民亲”活动为载体,专门制订了39条服务措施;各警种、各部门也结合辖区、工作实际,制订了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的具体意见和工作措施。
针对资源性城市工矿企业较多的特点,在全省率先推行“企业警务”,主动服务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重点园区的机制;专门成立了行政审批处,将公安机关肩负的行政审批项目全部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建立了“两集中、两到位”、“一站式”服务相协调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
新建成的集车管、驾管、车辆检测业务于一体的车管服务中心,全面推行车管业务“一窗式”办理制,开通了电话预约、网上预约办理、966669远程电话办理、“牌证特快专递”等新举措;在汽车销售4S店设立了车管服务站。
如今阳光花城的公安民警,正以深厚的感情和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警民亲”活动之中,人人争当亲民爱民模范,个个争做群众贴心人。
【自贡】
正直女法官 砣小压千斤
张雪敏,自贡市荣县人民法院双石法庭庭长,也是自贡市唯一的一个女子法庭的庭长。她身材娇小,但“砣小压千斤”,她真诚坦率,几句话,就能说到对方心坎儿上去。背上背着案件卷宗,胸前别着天平徽章,手拿雨伞,脚穿水鞋走在乡间的田埂上……这便是张雪敏带给百姓们最多的印象。2009年,张雪敏被自贡市委表彰为“先进个人”,2010年,张雪敏获得“全省法院调解能手”称号。
在双石镇的一个村子里,有一对七十多岁的老人,他们生育了三个子女。两位老人一直与二儿子住在一起。可是,在二儿媳李某生育了第二个孩子后,李某对两位老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李某不准两位老人用水、用电、做饭,态度极为蛮横。最后,李某还将两位老人赶出了家门,两位老人只好在外面用废塑料袋搭了一个棚子居住。老人与儿媳的矛盾日益激烈,经村、组、司法所、镇“大调解”中心等多次调解,都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最后,两位老人将儿媳李某告上了法庭。张雪敏在接到诉讼后,马上来到村里了解情况。当张雪敏见到两位老人居住在脏乱的塑料棚子里时,忍不住眼眶湿润了,感叹道:“现在还有这样的媳妇!”
随后,张雪敏吩咐随行的人员:“把老人的子女通通叫来,把李某的娘家人也叫过来,通知他们,明天在院坝集中调解!”张雪敏的语气中带着一份果断与威严。
第二天,老人的子女们、李某的娘家人,甚至其他亲戚都陆续到场了。张雪敏组织大家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商谈赡养老人的问题。“百善孝为先,不孝就是大恶,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久病床前无孝子’,长期由老二家媳妇伺候老人,二媳妇肯定会有怨言的……”
篇11
二、政府主导,高标准建设
红山区委、区政府按照规划要求,科学决策部署,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等各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一是投资近10亿元,完成了7500亩“七通一平一监控”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共建设园区道路34条,总长度25公里,形成了“筑巢引凤”的良好局面;二是建成了信息服务综合楼,将公安、城管、工商、税务、保险等部门引入园区联合办公,实行“一体化管理”和“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全面提高了办事效率;三是建成了专业物流信息平台系统,为园区商户免费建设了商业网站,向自治区通信管理局申请了96345短号码作为园区的服务热线>:请记住我站域名/综合服务楼,进一步提高园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在园区内建设了车管所和机动车检测站,实现了汽贸交易一条龙服务;五是进一步整合了全市物流资源,在园区成立了配送中心,将城区内118家配货站和800多辆大型货车全部引入园区,实现了区外长途运输、市内短途运输及城市配送的有效衔接;六是全力打通园区外部通行出口。投资近4亿元将城区主干道与园区道路进行衔接,使配送车辆进入市区畅通无阻;在环城高速路园区段建设出口,使外地大型物流车辆无需进入市区即可完成物流作业;建设园区铁路专用线,真正实现公铁联运。
三、灵活招商,高门槛准入
园区建设初期,为了迅速扩大园区知名度,集聚园区的商气、人气,园区按照“培育大物流、发展大商贸、建设大市场”的工作思路,采取了“物流+市场”的模式招商。为保证入园企业质量,招商引资过程中,坚持“四个严格”,一是严格功能区划分,按功能区定向招商;二是严格准入,确保入驻企业具有活力;三是严格合同约定,确保施工进度;四是严格执行保证金制度,确保园区工程质量。按照节约用地的要求,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防止圈占土地现象的发生,对入驻园区的企业用地通过规划和建设进行严格控制,实行了“四禁止”政策,即对占而不建的企业用地进行收回,对建而不快的实施罚款,对建成不营业的不予办证,对建成私自转让的提讼。同时,也采取灵活措施,对能够起到拉动作用、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行业特色明显的企业,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在积极引进各类物流项目的同时,着力发展各类专业市场,增强物流业发展活力,推动产业合理调整,发挥商业集聚效应。建成的钢材专业化市场,,规划建设了汽修汽配、粮油、生资、小商品批发、二手车等几个蒙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专业市场。目前,汽修汽配、二手车市场已经投入运营,粮油、生资、小商品批发市场招商工作已经完成,将陆续投入运营。专业市场的运营活跃了园区的商业氛围,有效的促进了物流行业的发展。新兴服务业及信息产业是未来商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在对传统物流商贸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招商建设同时,积极吸引电子商务、呼叫中心、服务外包业企业到园区发展。在对赤峰市的优势进行全面的调研分析后,制定物流园区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政府投资8700多万元启动建设了服务外包业物流信息创业大厦,并配套建设了现代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在为园区商户提供信息化服务的同时,为新兴产业入驻“筑巢引凤”。推动园区业态发展提档升级。园区成功引进了国内知名电子商务及呼叫中心企业北京恩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运营的草原绿色产品调度中心项目,通过电子商务将全的绿色产品企业与全国的用户有效对接,让优质的草原产业走向全国。内蒙古第一家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赤峰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也已建设完成将于近期正式投入运营,运营后可以为园区所有商户提供统一的网上交易平台。并为赤峰地区优势的大宗商品资源提供电子商务平台。平台投入运营后日交易量可达千万以上。园区与ibm公司合作建设的自治区首家云计算中心项目已经启动。云计算中心将是未来数字化城市的大脑及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的核心。可以为赤峰市乃至全区中小企业及各类园区提供计算、存储、软件租赁等多种信息化服务。
四、落实政策,高效力攻坚
篇12
(二)深入推进“营改增”试点。抓好收派服务、邮政服务业“营改增”试点扩面工作,密切跟踪“营改增”试点运行情况,实时掌握试点工作动态,及时解决各类问题。深化“营改增”试点效应分析,全面分析政策执行对税收收入、经济发展的影响,鼓励试点行业加大投入、扩大规模,把结构性减税政策效应转化为试点行业发展的后续动力。
(三)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全面落实支持民营经济、浙商创业、高新技术企业、中小企业等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政策减压纾困力度。发挥固定资产抵扣政策作用,促进生产性有效投入,助力企业梯队培育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时贯彻出口退(免)税政策,完善出口退税服务,引导出口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优势,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四)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科学评估税收收入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跟踪反馈政策执行效果或难点,及时报告、研究、解决政策执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和政策瓶颈,深入开展税收专题调研,从税收角度为地方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二、坚持依法行政,以严谨态度把税收执法工作做“实”
(一)强化依法行政能力建设。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为重心,深入推进“六五”普法工作。推行理性执法,运用行政指导、服务、疏导、教育等柔性执法手段,规范税收行政行为、化解涉税矛盾纠纷。继续抓好税收执法督察,按季确定重点内容开展执法督察,实现执法督察工作日常化。全面开展依法行政考核,推动“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工作。
(二)完善普法教育平台。借助税收宣传月活动,完善“纳税人之家”、“税企通”等行之有效的法制宣传实体平台,提高纳税人的税收法律意识,营造良好的税收法治环境。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的法制宣传平台建设,加强与法制办、普法办的工作联系,就依法行政共性问题进行探索。
(三)营造公平税收环境。以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为手段,坚决打击各种涉税违法活动。以行业税收监控模型为依托,建立覆盖全县主要产品和行业的“行业电销比指标体系”,强化纳税评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快稽查信息化建设,加强对涉税检举及行业税收风险的引导和预警。
三、坚持改革创新,以创优精神把税收征管工作做“精”
(一)深化税源专业化管理。强化税收风险分析监控中心的功用,建立相应的税收风险分析监控及处置的组织和网络,明晰各部门和各环节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在全局范围内形成一个闭环的风险管理模式。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各科室、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和紧密协作,希望全局上下按照《新昌县国家税务局税收分析监控及处置办法(试行)》的相关要求把这项工作做实、做细。继续修订和完善《税源专业化管理作业指导书》,对目前工作中内容要求、职责界限等尚不清晰的事项进行明确。建立一整套适应专业化管理要求的考核激励机制,制订和落实税收风险分析监控及处置工作制度,探索建立“税收联系员”和“税收核查员”工作制度,为把税源专业化管理真正落到实处提供切实保障。
(二)加强各税种管理。做好农产品进项税额核定扣除扩面后的税法宣传、政策辅导和风险防控工作。加强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协作,加大反避税调查力度,加强“走出去”企业的服务与管理。推进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加强股权转让所得税管理和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管理。进一步完善车购税二维码电子化管理,探索经销商代办车购税和车管所代征车购税的可行性方案。
(三)提升信息管税水平。外部要完善第三方涉税信息获取机制,同时加强对第三方信息的应用与成果转化;内部要由专业人员进行内外部信息的整合、数据分析和加工,加强对信息的增值利用。深化网络发票综合应用,做好重点行业普通发票税前扣除的验证工作,推进电力发票信息实际应用。加强对各类应用系统运行的日常监控,加强对纳税人端涉税应用系统联系点企业的技术保障。
(四)坚持管理创新。以省局管理创新推广项目为重点,结合新昌实际,加强推广运用。重视日常运用情况的分析,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推广出成效。针对税收执法、征收管理、干部队伍、行政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积极创新,以解决实际问题,将管理创新作为强化管理、堵漏增收、优化服务、提能增效的基本途径。通过归纳、总结历年管理创新项目,评估项目 的实际效果。对“农产品三定两检”、“廉情信息管理系统”等效用较好的创新项目,在深入运用完善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应用领域,努力提升实际效能。同时,整合效用类似或分兵作战效用较小的项目,舍弃对当前工作不适用的项目,不断提高创新实效。
四、坚持提速减负,以先进理念把纳税服务工作做“优”
(一)加快推进纳税服务绩效评价。进一步明确服务流程,解决什么情况下提供何种服务的问题。完善、细化服务岗责,解决如何开展服务的问题。设置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准确反映服务情况。应用纳税服务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纳税服务绩效管理工作机制,制定外部评测管理办法,开展纳税服务绩效分析,促进纳税服务工作持续改进。
(二)持续创新纳税服务举措。完善“网上办税厅”功能,做好12366服务热线保障工作,逐步建立起包括网络服务平台、电话短信平台和自助服务平台在内的三位一体信息化服务平台。推进涉税权益保障机制建设,拓展纳税服务监督渠道,完善纳税人意见征询机制,建立健全纳税人参与税收事务的制度。积极开展涉税风险提示服务,做好一般风险重点税源企业的提示类应对工作,帮助纳税人降低涉税风险。加强信用评定管理,发挥信用等级管理的综合效应。进一步优化“红背心”志愿者队伍,开拓新的纳税志愿服务项目。
五、坚持以人为本,以更高标准把队伍建设工作做“强”
(一)大力弘扬国税正能量。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努力提升文明创建层次,积极营造争当先进、争创一流的良好风气。加强对典型事迹、好人好事的发掘、表扬和奖励,以“正能量”激励干部。以举办心理学讲座、推荐心理学读本、建立心理舒缓室等方式,多渠道化解干部的各类思想问题,缓解干部压力,营造和谐、包容、快乐的工作氛围。
(二)构建绩效管理体系。2014年,省、市局将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替代此前的工作目标综合考核,我们要围绕《浙江省国税系统绩效管理办法》,以现有应用系统为主要数据来源,搭建涵盖绩效管理过程中绩效计划、实施、考核、反馈、沟通、改进诸环节的信息平台,扎实做好此项工作。充分依托《浙江省国税系统基层单位标准岗位职责》和《省级关键绩效指标KPI》,结合我局特色的个性指标,积极稳妥地推进岗位绩效管理,实现绩效考核的“到岗到人”,从而促进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的全面提升。
(三)加强干部教育管理。抓好领导干部、专业骨干和一线人员“三支队伍”培训。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其履行领导职务的能力;加强专业化骨干人才培训,贯彻落实《浙江省国税系统专业人才库建设管理办法》;加强基层一线人员培训,综合运用团队学习、岗位练兵、业务比武、网络培训等多种教育培训方式,确保一线人员培训和学习的制度化、经常化。优化完善和充分利用好税收执法与效能管理系统(LEP系统),依托LEP系统加强干部上下班纪律管理、日常性工作待办事项提醒等,进一步提升工作效能。
六、坚持惩防并举,以法治要求把党风廉政工作做“严”
(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准确把握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方法步骤,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反对‘’、服务群众”为重点,查找问题,切实抓好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工作,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篇13
成立于2005年的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是重庆市环保局下属的事业单位。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通过调整工作思路,转变职能,适应新形势,将评估中心的定位从“面向社会的环境咨询”调整至“为行政审批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工作重心也从“项目评估”调整至“全市环评质量考核及技术监督”上来。通过对工作定位、工作重心的调整,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将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加全面的环境技术支撑。
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评估工作不是阻碍经济发展的“拦路虎”,反而是优化项目建设的“调节器”,为建设项目的顺利建成和投运提供基本保证,可以有效避免项目因盲目上马后无法满足环保要求而造成的损失。但原有的技术评估工作方式在“简政放权、服务发展”的大背景下,存在着需要向企业收费、服务时间长等问题。对此,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结合国家、地方的一系列要求,大刀阔斧地对评估工作进行调整,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减免审查收费,减轻企业负担
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按照相关要求,积极协调市环保局、区县环保局以及各级财政部门,将由重庆市环保局及部分区县环保局审批,且经评估中心进行技术审查的建设项目的审查费用,改由市财政承担,不再向企业收取,企业在技术审查过程中不再支付任何费用。这不仅大幅减轻了企业负担,还优化了支付过程,让审查过程更加便利。
提高审查效率,保障项目进度
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转变思路,在提高审查效率,压缩审查时限的同时,促使环评机构缩短环评时间,使项目环评进度进一步加快。一是建设全市环境影响评价会商系统,全面实现项目技术审查网上申报。自开通网上申报以来,共有530余个项目申报成功,有效减少报件往返次数,为企业平均节省时间3~5天,项目技术审查申报一次性受理成功比例从75%左右提高到90%以上,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报件由于要件不齐、资料不全、“跑两次路”的难题,切实保障企业尤其是偏远地区的企业“少跑路,少花钱,多办事”。二是报件流程大幅度优化。企业通过会商系统提前报送所有资料的电子版,并了解相关要求程序。将相关纸质文件送至评估中心后不再需要履行其他手续,在2~3个工作日就可以安排技术审查会议,比以往程序可节约近一半的时间。三是缩短环评文件报批版的报送时限:将技术审查会后环评文件报批版的报送时限由原来的10个工作日缩短到5个工作日,这样不仅压缩了整个环评阶段的时间,更倒逼环评单位在环评文件编制的全过程中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开展项目跟踪,超前服务项目建设
针对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常态,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从宏观层面着力于服务和支撑经济发展,确保全市重点项目,尤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等能够顺利落地。参考国家及全市2015年重点项目清单,根据“重点项目,提前介入;主动跟进,掌握进度”的思路,建立台账,主动跟进项目情况,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及时研究和解决重点项目推进中存在的环评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切实保障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
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依托技术优势,发挥平台效益,为各级环保主管部门提供高效、优质的技术支撑,确保审查、审批质量不下滑,共同抓好全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优化技术服务,为行政审批把好关口
随着环评调整、改革的新形势,国家层面,环保部将火电站、热电站、炼铁炼钢、有色冶炼、国家高速公路、汽车、大型主题公园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权限下放至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地方层面,重庆市环保局已经了最新的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目录,各级环保行政审批压力不断加大,评估中心将切实采取措施,转变工作思路,抓好技术审查工作,为重庆市环保局及各区县环保行政审批做好技术支撑。
加强技术管理,为区县提供监督指导
随着审批权限的下放,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将做好技术指导工作,指导区县在技术审查过程中完善审查程序,掌握审查要点,并且强化与中心的沟通交流,“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处使”。同时,为了使审批权限放下去后区县能接得住、管得好,还要严格区县环评质量监督工作,确保全市环评审批质量稳中有升。
一是建立完善相关机制体系。环评文件质量监督工作的抓手在于环评文件质量抽查,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正在制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质量抽查程序规定”,从规范程序、明确责任、过程控制、跟踪整改等方面着力,进一步明确了质量抽查的具体步骤、问题反馈和结果应用等内容,以确保抽查工作的规范、客观、公正。
二是全面加强抽查工作的力度。从数量上,实现全市各区县、各环评机构的全覆盖;从质量上,采取多样化的抽查方式,按照专家审查和集体决策相结合的模式,对环评文件进行质量评定,做到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结论准确。
三是强化抽查工作的结果应用。坚持检查与指导、整改与落实相结合的原则,对环评文件质量抽查存在重大问题的环评机构依照信用管理办法记分处理。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应的区县环保局和环评机构。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将积极进行跟踪管理,做到不仅要“发现问题”,还要“处理问题”。
致力开拓创新,为“三同时”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加强“三同时”过程管理,是环境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能更好地为建设项目及环境管理服务。熏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受市环保局委托,开展了多年的设计备案工作,下一步将继续总结、梳理“三同时”技术审查实践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提供优化解决方案。完善“三同时”环保设计备案工作,增强环保设计技术审查力量。创新试生产现场核查工作,有效减轻和预防项目试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环境风险。开拓环境监理管理工作,按照要求加快推进相关工作。
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利用技术及资源优势,全面加强环评机构管理、业务培训与指导,积极构建交流平台,及时把握行业动态,引导全市环保技术行业健康发展。
完善制度措施,全面加强机构管理
环评机构管理是新形势下评估中心的重要工作内容,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将通过一系列重要举措,强化环评机构日常监管,落实环评机构信用管理制度。一方面完善机构管理制度。以《重庆市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为基础,制定更为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管理制度,促进环评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完善内控制度,从源头抓好环评机构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开展好环评机构现场检查。组织人员完成在渝注册的37家环评机构的现场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资质”“人员”和“质量”三大方面。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求环评机构及时整改到位,形成“检查有结果,问题有反馈,整改有效果”的良性循环。
开展培训交流,着力强化业务指导
一是加强培训学习。通过积极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打造一流的环保从业队伍。每年均协调环保部、重庆市内市外专家,为全市环保从业人员开展各类环保技术专题培训会或研讨会。二是加强技术总结。定期编制完成环评管理文件汇编、各类项目技术评估要点,并免费向环评机构、管理部门发放。针对环评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及时约谈机构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加强沟通与交流。对有问题的环评文件逐步建立跟踪管理制度。三是强化学习交流平台建设。通过编印评估工作动态,建立网站、QQ群等多种形式,畅通信息交流渠道与平台,及时传递最新的环保法规、政策、规范、标准以及工作动态。
注重培养管理,致力专家队伍建设
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致力于环境技术评估专家库的建设,真正打造一支“用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专家队伍。不断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多方吸纳各类专家参与环评技术咨询工作。经过多次筛选和不断优化,目前,重庆市环境技术评估专家库已吸纳343名知名专家,涵盖了环境影响、工艺技术、环保治理、清洁生产、技术经济等各领域专家,为全市环保事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抓好专家库建设,培养吸纳优秀人才。建设“专家之家”网络平台,建立电子化、信息化的专家库系统,推进专家管理工作升级。做好专家库的更新、续聘等工作,实现专家动态进出、有效管理,根据工作需要主动吸纳紧缺优秀人才入库。强化专家培训教育,做好新人库的专家培养,定期组织专家培训、座谈、交流,进一步提高专家职业素养。
二是注重专家考核与奖惩,明确专家工作权责。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在专家管理方面始终坚持公正、公开的原则,一方面通过技术人员对专家在日常审查活动中的纪律遵守、工作态度、专业水平等方面表现进行考评;另一方面结合各区县专家使用情况,报备、了解、掌握专家在全市的履职情况。对专家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评,作为续聘或者相关工作的依据。
三是细分专家子库,分级分层管理。重庆市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在不断拓展专家管理工作外延的同时,创新管理模式,逐步实现分类别、分项目的分层分级管理模式。根据专家综合情况,按照“核心、紧密、外围”的思路实现分类管理。在现有专家库、备用库的基础上根据业务类别再分门别类建立子库。
基于交通信息卡技术 加强“黄标车”限行管理
文/重庆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中心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重庆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办法》《重庆市“蓝天行动”实施方案( 2013-2017年)》中关于强化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限期淘汰“黄标车”的要求,促进“黄标车”淘汰更新,保障机动车增长所需的环境容量,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2013年,重庆市政府了《关于主城区限制“黄标车”行驶的通告》(渝府发[2013] 56号),在主城区内环快速路以内(含)所有道路以及渝都大道(人和立交至双凤桥立交路段),从2013年9月1日起,每天7:00至20:00,禁止“黄标车”行驶。从2014年9月1日起,全天禁止“黄标车”行驶。启动“黄标车”限行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
根据重庆市政府要求,市公安局负责查处违反限行规定的交通违法行为,而“黄标车”限行管理路面检查具有人力资源耗费大、难于持久开展、纸质标识真伪难以识别、取证困难等问题,“黄标车”限行执法工作遭遇瓶颈。
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黄标车”限行执法,重庆市经信委、市公安交管局、市环保局启动“基于‘重庆交通信息卡’建设‘黄标车’限行管理信息化系统”项目,2013年9月, 《利用重庆市交通信息卡(电子牌)建设“黄标车”限行管理信息化系统技术方案》通过专家审定,该系统由重庆市城投金卡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建设,每年系统的使用部门通过采购公共服务的方式,向项目建设单位支付运行维护基本服务费。建设基于交通信息卡(电子牌)的“黄标车”限行管理信息化系统
由重庆市城投金卡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的“重庆市智能交通物联网大数据服务平台”是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批准实施的信息化试点、智能交通物联网示范工程和重庆市重点推广应用项目。该平台充分融合射频识别(RFID)、IC卡、视频、微波等成熟技术,实现车辆驾驶证、行驶证、车牌的电子化,已累计发放1100多万张电子卡。
利用该系统动态采集全市城区主干道、内环快速路和绕城高速交通信息,可提供多纬度、可量化的交通大数据,通过采集的实时道路通行数据,支持车流统计分析与预测、动态交通诱导联动、车牌防伪、道路交通管控稽查执法,从而全面提升城市交通组织、指挥和控制水平,强化交通或车辆专项整治工作力度,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系统还服务于全市路桥通行费、车船税、养路费的征收管理,在全市1200多个收费车道,所有车管所、车检站、停车场等领域实现规模应用。
基于交通信息卡(电子牌)建设的“黄标车”限行管理信息化系统由“环保标志电子登记系统”、“黄标车”(电子牌)信息复合采集点、环保标志信息数据库系统、“黄标车”动态信息数据处理系统、公安交通管理局执法系统等部分组成。
该系统通过在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机构增设手持RFID设备,在电子车牌中录入机动车环保标志信息,通过道路RFID信息采集系统全天候自动取证,实现机动车环保标志数字化及防伪,对进入限行区域的各类车辆进行跟踪与控制,精确掌握渝籍“黄标车”进入限行区域的情况,通过市环保局“机动车环保标志信息管理系统”与市公安交管局“交通执法系统”的信息交换,实现“黄标车”限行管理的自动化、动态化和精细化,可以避免“黄标车”限行管理中路面检查人力资源耗费大、难于持久开展,纸质标识真伪难辨、取证困难等问题,有助于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持续开展。
“黄标车”限行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有序推进
2014年4月,经多次协商讨论,重庆市公安交管局、环保局、城投金卡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召开系统建设推进工作会,会议就系统建设及使用达成一致意见,并与城投金卡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利用“重庆交通信息卡”(电子牌)项目实施建设“‘黄标车’限行管理信息化系统”合作协议》。
2014年以来,重庆市环保局、公安交管局、城投金卡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推进系统建设工作,截至目前,“黄标车”限行管理信息化系统外场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2014年9月,“黄标车”限行管理信息化系统投入试运行,根据市环保局提供的“黄标车”明细,2014年9月至今,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查处违反限行规定的交通违法行为累计14871车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