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工作队驻村工作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工作队驻村工作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工作队驻村工作总结

篇1

为切实抓好精准扶贫,我局加强组织领导,学习精准扶贫系列文件精神,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主要工作来抓,学习县委、县政府下发的有关文件,明确工作任务。

二、依靠基层组织,扎实开展工作

局驻村工作队坚持工作日吃住在村,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大会、入户座谈等形式宣讲惠农政策。在进组入户活动中,工作队始终以宣传政策、走访民情为工作中心,逐户走访农户,深入地里田间,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宣传惠农政策、了解民情、民意。

三、强化工作措施,抓好扶贫工作

1、贫困户动态调整。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51人,因病致贫12户,因残致贫6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3户。其中2017年脱贫2户6人;2017年精准识别贫困人口10户23人;2018年第三季度准识别贫困人口4户10人,第四季度准识别贫困人口5 户12人;2018年精准脱贫7户16人。现杨家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2户29 人,综合贫困发生率为1.65%。

四、推动项目建设,实施产业扶贫

产业扶持到村。按照“一村一策”的产业扶持办法,通过能人引领、合作社示范,帮扶加入广宗县牧原集团、广宗县广顺园食品有限公司、广宗县奇裕农场等合作社。建档立卡户享受资金受益权,每年领取分红。

五、强化驻村纪律,改进工作作风

住建局驻村工作队严格执行县委县政府关于驻村扶贫工作要求,驻村工作队吃住在村,落实驻村扶贫责任和扶贫措施,切实做好精准扶贫各项工作。要求工作队成员民情民意在一线掌握、党的政策在一线落实、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科学发展在一线体现,切实深入农村密切联系群众。同时,还分批次轮流组织机关干部进村入户,切实锻炼培养干部,转变工作作风。

篇2

1、积极入户走访。

积极主动入户走访,了解村情民意和贫困户实际困难,并详细了解各贫困户家庭情况,完善制定一户一策,宣传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

2、推动扶贫到户项目落地实施。

推进贫困户危房改造拆旧建新、院落硬化、围墙建设、改圈改厕、大门改建等项目实施;落实牛羊养殖等产业扶贫项目补贴政策;积极宣传合作医疗、养老保险政策,推进贫困户全员参保。

3、收集完善整理各类资料。

积极完善整理脱贫攻坚各类相关材料,包括所帮扶所有贫困户的户级资料、驻村工作队资料以及相关村级资料。按照对每个贫困户的户级资料32项要求、驻村工作队7大类35项要求、村级13大类要求,逐项运转填写相关表册并搜集印证资料。

4、采取“过筛子”的方式逐社逐户做好“3+1+1”冲刺

清零工作,迎接脱贫攻坚各级验收。

紧紧围绕今年整县脱贫目标,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带领帮扶工作队在户籍、安全饮水、教育、基本医疗保障、安全住房、政策落实、户级资料、村级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逐社逐户做好“3+1+1”冲刺清零工作。于10月中旬顺利通过州、县、乡各级整村脱贫验收。

5、加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

认真组织党员按标准开展政治理论学习,规范组织生活,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参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6、组织帮扶责任人入户走访。

帮扶责任人详细了解所帮扶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并了解当前存在的困难,及时有针对性地制定一户一策,多次入户开展帮扶工作,平时通过电话联系,增进感情,并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

7、帮办实事

投资约6万元为村三个村安装12智能太阳能路灯;联系了社会爱心人士为小学捐赠了118套棉衣、学习用品,价值约3万元;为了增强山区孩子身体素质,从帮扶单位争取了100个篮球和150个足球,价值1.5万元。

二、2021年帮扶计划

结合2021年帮扶工作实际和帮扶村的村情实际,2021年帮扶计划如下:

1.结合村的产业发展情况,争取在产业扶贫上结合各村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按照“农户+合作社+企业”的产业发展模式,积极推动“三变改革”,推动村的合作社建设,把蜜蜂养殖和牛羊养殖的各类贫困户组织加入合作社抱团发展,争取注册商标,进行品牌化宣传。

篇3

致贫原因分析:一是有的贫困户家庭没有劳动能力,无法实现增加收入;二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庭想发展养殖业但没有启动资金也无法实现增加收入。

一、强化学习,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按照县委对扶贫工作的具体工作要求,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扶贫攻坚领导小组,曾多次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和本局驻村工作队学习上级下发文件,深刻领会扶贫工作精神和牢牢把握扶贫工作重点,通过多次深入学习切实提高了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思想认识,理解吃透省、市、县、镇的扶贫方案、政策的精神实质,掌握从识别到退出的标准、程序、办法和要求。加强基层党建理论学习,指导村支两委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农村经济发展相关知识学习,通过不断学习,增强农村基层工作管理经验,深入探索农村管理新模式及经济发展新思路,切实为民谋利益、开拓发展之路、致富之路。为开展好脱贫攻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措施,狠抓工作落实

按照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的五项工作要求,我局的扶贫工作队积极深入农户了解情况,掌握村班子状况,会商全村脱贫工作情况,并据此科学合理的制定了发展规划,协助村级维护好社会稳定。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强化调研、搭建平台、落实措施、稳步推进,让精准扶贫工作得到合理、有效推进。

(一)掌握村情民情,精准制定脱贫规划。为真正掌握村情民情,我局工作队成员深入各户,走访群众,切实掌握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通过看、问、听、谈、记真正了解群众所需所想,全面分析群众致贫原因,认真仔细的记录下每户贫困户的家庭详细情况和产业发展意向,分析因户施策措施。实地查看全村的办公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和自然资源等情况,通过多次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充分听取村干部及群众的意见及建议,探讨因村施策措施。综合村户实际情况,我局每年年初专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制定了《康平县安监局脱贫攻坚工作年度实施规划》指导工作队开展工作,从而确保我局的脱贫攻坚工作能够做到实处,让贫困户都能够真真正正脱贫。

(二)以精准为准则,努力夯实工作基础。坚持把精准识贫作为脱贫攻坚最基础的工作、最关键的环节,重点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如何扶”等关键问题。一是围绕对象精准,扎实开展精准识别。按照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贫困人口一个不漏、非贫人口一个不纳”的要求,协助村里做好调查情况、落实会议、解读文件、收集材料、核算收入、汇总确认、核定名单、填写表册、履行规程、督导会议等基础工作,并对建档立卡工作开展了两次“回头看”,严把核查、评议、公示等环节,力求把扶贫对象搞准确、把致贫情况搞明白。对贫困人口进行建档立卡的同时,逐户制定脱贫清单、研究脱贫计划、填写脱贫手册。同时,加强对各类档案资料的归档整理,分门别类装订成册、专人保管、集中存放。

(三)建立台账,精准实施接对帮扶。为进一步做好因户施策、因村施策工作,我局组织派出12名驻村包扶责任人对所包扶的贫困户进行了逐户走访对接,对每户家庭情况、致贫原因等建立了详细的工作台账,并根据县委提出的脱贫政策对每户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征得贫困户同意后制定了相应的脱贫方式。为更好的实施一对一的帮扶,同时也为贫困户方便联系帮扶联系人,我局制作了安监局精准扶贫联系卡发放到贫困户手中,做好政策解读、问题疏导、措施落实、咨询、矛盾化解等基础工作,并协助村搞好措施引导、政策支持、项目协调、物资投放、行政审批、组织建设、民情调查、化解纠纷等工作。根据每户贫困户的特殊情况,采取因地制宜、逐户施策的方针,对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帮助其发展养殖业,探讨产业扶持脱贫、环境建设脱贫、岗位开发脱贫、教育保障脱贫、医疗救助脱贫、劳务输出脱贫、社会救助等措施,如协调县扶贫局购买仔猪12头发给12户贫困户鼓励发展养猪,协调互助资金发放小额贷款。对没有劳动能力无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在危房改造、房屋维修、房屋新建、医疗救助等方面协调扶持,并将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脱贫,如协调住建局为三户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帮助联系企业招工信息,鼓励外出打工。针对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调整和解决,坚持部门协作,整合资源统筹施力充分发挥各帮扶部门的自身特点和优势,帮助该村逐步建立长效发展的优势产业,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参与扶贫,努力营造“大扶贫”格局。组织社会扶贫资源,凝聚社会扶贫力量,不断拓展社会扶贫领域,增强扶贫实效。我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脱贫长效机制的建立,多次召开座谈会,决定推广东升乡龙旭合作社模式,结合所驻村实际成立以种植榛子、小杂粮等特色作物为主的合作社。目前,前旧门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注册完,下一步进行土地流转和优先办理31户贫困户入股。

在帮扶中及时发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对策解决。经统计,核查了有车有房问题核减3户,因办理五七工核减1户,最终国标贫困户为31户62口人。其中,产业扶持脱贫17户,低保兜底脱贫11户,环境建设脱贫3户。为了迎接第三方检查,我们又一次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档案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完善。在协调多方进行政策脱贫的同时,我局还投入资金进行了爱心帮扶,面对2017年突如其来的旱情,多数贫困户春播生产出现困难,我们及时发放生产自救资金5000元。在重大活动中我们到贫困户走访,共发放物资和资金13900元,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必需品。为了给贫困户陈国忠家增加危房改造面积,又扶持了4000元建房款。

通过多措并举,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工作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改善办公条件、村屯环境,助推基层党建。结合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涉农项目等,统筹兼顾,积极推进乡村道路、农田水利、安全饮水等建设,使之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同文化、卫生、教育和广播电视等部门的合作,对该村加大公益性设施建设,大力改善贫困群众的居住环境。

1、改善办公条件方面:前旧门村办公条件比较简陋,无电子办公设备,影响工作效率和正常办公。我局高度重视,先后给方家镇前旧门村村委会送去了电视机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一台、打印纸、稿纸等其他办公用品。修缮了取暖设施并解决村部冬季办公用煤6吨,为村支“两委”顺利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及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打下一定物质基础;

2、丰富文化生活方面:给村部图书阅览室送去了科技和种植、养殖类书籍150本为解决村部大门口道路不好走的问题;

篇4

塔棚村驻村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以来,一是严格组织纪律。认真领会相关文件精神,自觉服从镇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认清自身职责,迅速转变角色,虚心向老党员、村干部学习,主动与村干部和群众搞好团结。二是严格工作纪律。坚持“三在村”原则,严格实行驻村日签到、工作纪实、请销假等制度。三是严格群众纪律。坚持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原则,密切联系群众,找出开展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并通过各种渠道寻找最好的应对措施,全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

二、主要开展的工作:

(一)深入调查,摸清吃透村情民意

驻村后,为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塔棚村的基本情况、吃透村情民意,工作队走门串户,对在家党员、农户逐一进行走访座谈,通过入户走访、聊天座谈、电话沟通等形式,访遍在村居住农户140户,全村104户贫困户。

(二)大力宣传,精准识别贫困户

一是大力宣传。通过召开村组会议,张贴、入户宣传贫困户评选标准,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对全村贫困对象进行动态管理工作,对填写贫困户申请书的家庭组织脱贫攻坚责任组入户查看,严格按照贫困户识别、退出程序开展评议工作,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全程监督评选过程。2018新纳入贫困户2户3人,2018年脱贫4户14人。

(三)到人到户精准施策

一是产业扶持促增收。2018年栽植花椒500亩,合计36万元,覆盖农户727户,贫困户75户。2018年到户产业扶持贫困户24户89人,共计26700元。发放小额扶贫贷款104万元,帮助21户贫困户发展增收产业。二是切实保障住房安全。2018年实施C级危房改造户一户、D级危房改造两户。新申报D级危房改造2户。实施一般农户土坯房改造2户、农房修缮加固104户。三是教育资助“不差人”。 2018年贫困户教育资助41户68人,资助金额29万元。教育资助无遗漏、无缺项、无漏人。四是全面落实医疗救助。为贫困户全覆盖落实农村合作医疗资助参保。2018年资助345人次,资助金额63.28万元。此外,目前全村20名贫困户每月享受100-500元的居家康复政策。

(四)精神文明建设不松懈

坚持扶贫与扶志两手抓,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开展典型评选。围绕“理念”,评选八好之星34名。为91名贫困户颁发同奔小康荣誉证书,营造脱贫光荣的良好氛围。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落实3个公益岗位清扫公共区域、道路卫生,组织开展“大扫除周”活动,开展“清洁家庭”“最清洁家庭”评选12户,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村里房边、田边、路边、沟边、河边、塘边“六边”干净整洁,房屋“里面、外面”清爽干净。举办云阳县精准脱贫文艺演出暨“三送”走进塔棚村活动。

(五)积极对接各方资源支援塔棚村建设。

积极联系帮扶单位,实施关爱青少年项目,为塔棚村5个贫困户子女发放26000元教育资金;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向上争取产业扶贫资金5万元,通过股权化改革方式发展羊肚菌产业;

(六)及时督促帮扶责任人开展结对帮扶工作

篇5

xx村共有农户420户,1770人,3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300亩,党员32人,现有贫困户142户,贫困人口607人。xx村现有142户贫困户中因病致贫83户,缺资金35户,缺技术15户,缺劳力6户,因残致贫3户;目前,xx村贫困户共计142户,607人,其中脱贫户128户583人,未脱贫户14户24人,精准识别工作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真正做到 “扶贫路上不落一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学习贯彻落实各级工作推进会议精神

在省、市、县、区各级相继召开脱贫攻坚推进会后,迅速召开xx村脱贫攻坚责任组成员会议,传达学习全省、全市脱贫攻坚第六次推进会议精神,研究xx村贯彻落实意见。要根据会议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部署上来,提高站位、加大力度、加强领导、强化保障,坚定不移地把脱贫攻坚这一重大政治任务、首要民生工程抓实抓好。

xx村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大力度,巩固和扩大脱贫工作成效。要以提高脱贫质量为核心,进一步聚焦重点,聚焦贫困程度深、特殊困难贫困人群,聚焦贫困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要进一步提高帮扶措施的精准度,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户到人,确保管用见效;进一步统筹推进,在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绝对贫困问题基础上,统筹做好贫困村整村脱贫所要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完善配套和转移就业扶贫、集体经济发展、“志智”双扶、激发内生动力等工作,让贫困群众有条件、有能力、有动力持续脱贫致富。

(二)加大政策宣传落实力度

为做好扶贫工作,营造良好的扶贫氛围,xx村加强政策宣传工作,动员全民参与,对村内每户贫困户发放了政策明白卡以及贫困户应知明白卡,对村内的非贫困户发放了政策明白卡,并利用五下乡一米团、夜谈会、有线电视、广播、帮扶责任人入户等形式广泛宣传,让国家相关扶贫政策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实现了贫困户、非贫困户政策宣传全覆盖,经过近期入户排查,教育、医疗、产业、民政等政策均已落实到位。

(三)加大精准帮扶力度

今年以来,我们根据村内工作实际情况,对全村142户贫困户帮扶责任人进行了大范围调整,对于从其他村调离的帮扶责任人全部调入xx村进行帮扶,现有22名省、县、乡、村四级帮扶责任人分包该村所有贫困户,经过调整,帮扶责任人的工作任务更加精准,任务更加明确。今年以来,对xx村已脱贫的128户继续帮扶,实现稳步增收,对未脱贫的14户制定了更加精准的帮扶计划和措施,更加注重政策的落实,更加注重扶志扶智相结合,扶贫成效明显。

(五)狠抓问题排查整改

篇6

河源村委会位于玉龙县西南部,隶属玉龙县九河乡,距县城80公里,东与剑川金华镇相邻,南连金华镇双河村,西与石头乡兰香村委会相邻,北邻金普村委会。全村总体地貌呈高原山地,耕地面积7100亩,林地面积1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70%,最高海拔4200米,最低海拔2500米,平均海拔为2700米,属山区村。全村四季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9.6℃,平均降雨量830毫米,降雨充沛,每年的四至十月为雨季,日照充足,无霜期120天,水热条件好,土壤肥沃,干湿分明。

下辖14个村民小组,分别为白岩组、松坪组、磨石河组、大麦地、乔地坪、河源、峰坪、牛住山、大栗坪、单岭、新房、石红上下村、老屋基。有白族、纳西族、普米族、傈僳族、汉族等5个民族。截止2015年末全村总户数617户,人口2145人,其中劳动力人口1300人。

贫困原因分析:1、低文化素质致贫。从村里处在贫困线以下的农户的劳动力文化结构来看,文盲和半文盲占43%,小学文化占25%,初中文化占22%,高中以上文化仅占10%。文化贫困导致人们思想安贫守旧,观念落后,一些贫困户生活标准低,有的听天由命,消极悲观,缺乏脱贫信心和勇气,有的两眼朝上,依靠国家救济,“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有的观念保守,不愿接受新技术,甘愿受穷。2、自然因素致贫。该村地处大山深处,农民居住较为分散,交通不便,部分村组不通水泥路,仅有一条土路与外界联通,晴通雨阻。旱地多,山地多,阳光不充足,很多“望天田”收成靠天。信息闭塞,人们寻找脱贫致富信息难,加上文化素质较差,不能适时调整产业结构,从种养业中获得的收入自然少。这是该村贫困的主要客观原因,

也是贫困的普遍原因。3、年老多病致贫。个别家庭成员年老体弱,或患大病,或患慢性病,或丧失劳动力,而亲戚儿女不能资助和赡养而导致贫穷。虽然通过农村合作医疗和民政救助缓解了部分经济压力,但高额的医疗费用如同无底洞,依然是此类家庭沉重的负担。4、劳力缺乏致贫。一方面现在年轻的壮劳力都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38 61 99部队”(指妇女、儿童、老年人),而外出打工有的却因种种原因,并不能给家里寄多少钱,又耽误了家里的生计,一方面是由于家庭本身缺乏劳动力,家庭单靠传统的种植业为生,产出的农产品又无法外销,家庭经济十分困难。5、其他原因致贫。如由于自身素质较低,致富本领不强,靠种几亩薄田、打小工养家糊口;天灾人祸使本来富裕的家庭被掏空家底而陷入困境等。

自驻村以来,我严格遵守市、县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办法,真心扶贫,自觉维护党委、政府和自身形象,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一)科学制定扶贫规划、帮户计划

作为河源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员,自进驻以来,反复深入农户座谈,真实了解村民意愿,多次召开村民议事会,联系村情、立足村情,结合建卡贫困户的现状。一是制定了建卡贫困户分年度脱贫规划,河源村2015年脱贫8户31人,2016年计划脱贫89户358人,2017-2019年计划脱贫13户58人。二是制定了河源村2015年至2020年五年发展规划和2016年度发展规划。三是分户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全村1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户全部建档立卡。

(二)认真落实帮扶活动

协助挂钩单位职工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帮扶责任,签定单位及个人责任书。根据市委政府“挂包帮”工作要求,帮扶干部成员先后深入挂钩村走访慰问,结合实际家庭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配合挂钩单位结合自身工作职能和帮扶村实际需要,采取物资、农作物技能培训、产业发展等多种途径进行帮扶。

截至2016年12月,玉龙县农业局扎实开展“转走访”工作,为民服务、干群关系密切,落实帮扶物品如下:1、香油158桶,共计金额11060元。2、大米98袋,合计金额11152元。3、复合地膜14包、地膜28卷,合计5040元。4、玉米种子560公斤,合计16800元。5、复合肥560袋、地膜560卷,合计91840元。6、复合肥6.95吨,地膜630公斤,玉米种子630公斤,合计39185元。7、村集体经济壮大资金50000元。8、农产业补助资金50000元。9、附子种苗补助22400元。9、工作经费20000元。合计金额317377元。

截至2016年12月,市红会扎实开展“转走访”工作,广泛收集村情民意,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落实帮扶物资如下:1、一次性给予河源村贫困户到户产业发展资金15万元。2、协调市民宗局给与河源村少数民族产业扶持专项资金15万元,扶持河源村发展产业,助力他们“造血”脱贫。3、给予河源村委会扶贫工作经费4万元。4、向困难群众发放衣物200件,棉被12床,毛毯20床,合计23376元。5、为河源村脱贫攻坚作战室购置价值5000元的电脑和打印机一台。6、为河源村6户不能收看电视节目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价值7080元的电视机6台。7、向九河乡河源村22名困难学生累计发放了28000元的助学金,向河源完小捐赠总价值2798元的全自动洗衣机2台和价值1214元的毛毯10床。8、向老党员、贫困党员发放羽绒服102件,切实帮助农村贫困党员御寒过冬。9、向九河乡“9.20”山洪洪涝灾害中受灾的群众发放100床救灾棉被及100件夹克衫。10、利用丽江市红十字会“10•17”扶贫日捐款4100元,为挂钩的9户贫困户购买中国人民保险丽江市分公司的“丽江市建档立卡贫困户财产人身组合保险”。合计金额426098元。

(三)积极协助村三委换届工作

自村“三委”换届选举以来,严格按照县委的要求和部署,积极协助乡党委政府,依法规范操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从4月3

日召开村“三委”换届动员会到6月6日,村“三委”换届选举取得圆满成功。全村“三委”班子总体上趋于稳定,文化程度均有大幅上升。各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及村民小组长平均年龄比上届下降,人均文化程度上升,而且大多都是回乡创业青年。符合县、乡选举指导工作的总体要求,同时层层签订竞职承诺书,激发了当选人员干事激情,通过参加换届选举,加深了对村情的认识,也交了不少农民朋友。

(四)积极协助驻村工作队及河源“村三委”大力实施扶贫项目。

一是全面完成2015-2016年的整村推进工作目标。2015年我村安排整村推进项目资金100万元,在我村的峰坪、大栗坪、单岭、新房、松坪等村民小组进行村道硬化建设。根据项目规划,按质按量完成峰坪村道硬化342米、新房组村道硬化300米、单岭组村道硬化400米、松坪组村道硬化1270米,平均路面宽度2.5米。新建单岭组人饮水池15立方米的一个、人行便桥一座及开挖单岭组村道1000米。并根据规划设计购买单岭组水管2000米、新房2000米、大栗坪4000米,有效的解决了以上村道的基础设施困难的局面。同时对近300户的中药材种植农户扶持了户均一亩约750元的种苗款。

2016年整村推进项目资金100万元。扶持建档立卡户产业发展资金110户,每户3500元。在峰坪组、老屋基组实施村道硬化4.1千米,在磨石河组、荞地坪组建设便民桥4座。

二是全面建设完成玉龙县发改局支持建设的河源公路至单岭组约4.5千米的弹石路建设,投入资金85万元。全面实施建设完成玉龙县环保局扶持的老君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示范项目,在我村的大麦地、磨石河等组建设塑料大棚和垃圾池等,同时在石红、老屋基等村组安装太阳能热水器70余套,并相应的扶持了部分卫生间建设项目。

三是加快进度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河源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经过多次摸底调查,目前确定计划搬迁111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3户,非建档立卡户8户,五保户3户。2016年计划搬迁50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9户,现已全部开工建设,乡政府将根据进度及时拨付进度款。2017年计划实施58户,其中建档立卡户54户,非建档立卡户4户。2018年计划搬迁3户,全部为非建档立卡户。

危房改造方面,河源村今2015年的危房改造指标为40户,其中包括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已全部验收合格,资金兑现完毕。

(五)积极开展产业扶持

为了实现河源贫困人口的全面脱贫与可持续发展,上级党委政府从各方调节资金,为河源110户建档立卡户筹集了户均15900元的产业扶持资金。为了保证产业扶持资金安全、高效使用,驻村工作队于2016年9月7日召开河源村第四季度脱贫攻坚工作冲刺会议,主要讨论产业扶持资金的使用方案。会议达成如下内容:为了实现产业扶持资金的整合和便于督促产业有序可持续发展,由杨志云书记、李丽平主任牵头,将建档立卡户按片划分到云耀种养植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杨志云)、玉龙县九河河源君山高原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李丽平)。合作社按照建档立卡户的产业发展需求为他们购买物资,同时为农户签订部分订单农业。并于10月25日完成产业扶持物资的发放,共为建档立卡户发放羊497只、牛136头、猪140头、鸡苗30只、滇重楼1138公斤、羊肚菌种1272公斤、猪苓种46.5公斤、白芨种2520公斤、黄精种1830公斤、大蒜种750公斤、黑麦草20包,合计兑现金额1698680元,资金兑现97%以上。在整个九河乡产业扶持上走到前列,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

篇7

三、认真落实帮扶活动。全村共落实村社干部12人,帮扶建卡贫困户60户,普通党员4人,帮扶建卡贫困户4户;典型户3人,帮扶建卡贫困户3户;县人民法院干警33人,帮扶建卡贫困户38户;乡政府机关干部6人,帮扶建卡贫困户6户。

四、大力实施扶贫项目。今年,村大力实施了城乡环境治理项目,实现项目资金投入40万元,新建污水处理池7口,垃圾池4个,安装污水处理管道5000米;大力实施了小农水工程项目:实现项目资金投入212万元,整治维修山坪塘6口,新建蓄水池7口,维修整治水渠8公里,新建水渠1700米,安装引水管3000米;大力实施了人畜饮水项目工程,实现项目资金投入10万元,全村62户村民,251人受益。

总结2015年的工作,从机关到农村,从执法到扶贫,工作角色的转变,工作职责的变化,在农村一线、扶贫一线深受锻炼,感受颇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必须坚持以精准扶贫统揽农村工作,加快农村建设与发展,万众一心,合力攻坚,决战贫困实现全面小康。

二、必须学会弹钢琴的农村工作方法,才能驾驭纷繁复杂的农村工作。

三、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大事小事同群众商量、讨论,认真开展好村民议事活动,只有充分发挥“四个民主”的作用,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支持,工作才能顺手。

四、必须坚持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明晰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才能实现整体推进,否则将会挂一漏万。

展望2016年,精准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我村重点在四个方面抓突破。

一、加大扶贫项目争取力度,让更多的项目、资金进入村。

篇8

上半年以来,根据中、省、市、县镇关于脱贫攻坚存在问题的反馈意见,驻村工作队会同全体脱贫攻坚四支力量进行了认真的对照自查,据实研判,针对存在问题逐一列出清单、建立台账、研究措施、整改完善,其中:2018年中央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认领 22条,整改18条;中央对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工作整改问题认领18条,整改18条;省委第十一巡视组对略阳县脱贫攻坚巡视工作整改问题认领 9条,整改  9条;省市一季度督查暗访通报问题认领6条,整改6条。以上所有问题整改都明确了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确保取得实效。

(二)“八个一批”进展情况

我村按照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的原则,结合年初制定的驻村帮扶工作计划,紧紧抓住群众增收这一核心、住房保障这一重点,统筹医疗和教育保障,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思路,确保脱贫目标全面实现。帮扶干部积极与贫困户对接,摸清底子,理清思路,共同商议制定了“一户一策”帮扶方案。具体工作情况如下:

一是产业帮扶稳步推进。今年以来,我村继续围绕“一户一产业、一户一就业、一村一组织”,确保贫困户增收越线。全村发展主导产业柴胡、天麻、猪苓等中药材和核桃、银杏管护、及生猪养殖等。培育新型经营主体5个。二是就业创业形势较好。按照全镇就业创业扶持相关政策,我村为贫困劳动力免费提供中药材柴胡、烤烟种植技能培训 2次50人次,提供劳务岗位 40个。三是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情况。结合全镇易地移民安置总体安排,在小河安置点集中安置4户,分散安置14户, 实施危房改造21户。四是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情况。全村教育扶贫涉及 19人,都按照政策予以落实。健康扶贫涉及 9人,参合比例100%。

(三)精准帮扶情况

2019年是全县脱贫摘帽的攻坚之年,今年以来,四支队伍统筹兼顾,形成合力,集中攻坚。一是调整充实驻村力量。按照脱贫形势和工作需要,新派驻工作队长和第一书记,将原来一肩挑调整为两人分担,既缓解了工作压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协作。二是夯实落实帮扶干部责任。今年共安排帮扶干部35名,其中县统计局干部20人,镇电管站6人,镇政府干部3人,村“三委”干部6人,实现了干部帮扶贫困户全覆盖。帮扶干部在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指导下,认真履行帮扶贫困户和联系非贫困户职责,按照“百日会战”工作各阶段完成帮扶任务。三是激发贫困户脱贫信心。我们坚持把扶贫与扶智相结合,以脱贫攻坚工作队为攻坚力量,结合四支力量遍访农户工作,向全村群众宣传政策,传导正气,激发群众的干劲和决心,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实现脱贫目标,截至目前,开展政策知识培训2次、技能培训1次和道德讲堂1次,爱心超市正常运转,兑换积分  次,开展了两次“十比十看”评比活动,号召贫困户积极向受表彰的典型学习、靠拢,增强比、学、赶、超意识,充分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二、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经过驻村工作队半年的努力,扶贫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当前工作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一下几点:一是脱贫攻坚任务繁多,推进不均衡。今年正值全县脱贫摘帽的关键时期,任务重、时间紧,有时存在顾头不顾尾、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现象,各项工作进展不均衡;二是驻村人员还需加强学习。六月份以后,工作队长和第一书记都进行了调整,对政策的理解、对情况的熟悉、对工作的把握都还需要继续加强。三是群众满意度提高难度大。通过四支力量遍访农户工作,群众提出了一些实际问题,有些问题现在可以解决,但有些问题暂时解决不了,无形中降低了满意度。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半年,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围绕脱贫攻坚百日会战,研究制定详细的责任清单,用好“八个一批”政策,引导和帮助贫困群众理清思路、树立信心,强化内生动力,不等不靠不要,努力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顺利实现脱贫达标。

篇9

二、帮扶情况

旗级包联领导姓名:吴延平 单位:巴彦托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职务:党工委书记

第一书记姓名:刘向东 单位:巴彦塔拉乡政府  职务:乡长

驻村工作队成员姓名:刘亮 单位:巴彦托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职务:科员·

驻村工作队成员姓名:吴昊 单位:巴彦托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职务:科员·

驻村工作队成员姓名:王晓明 单位:巴彦托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职务:开发区工会主席

驻村工作队成员姓名:卢禹 单位:巴彦塔拉乡政府 职务:综治办主任

驻村工作队成员姓名:郭佳维 单位:呼伦贝尔市公安局 职务:政委

 

帮扶单位名称: 巴彦托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巴彦塔拉乡政府、鄂温克旗质量监督管理局、鄂温克旗老干部局、鄂温克旗林业局、鄂温克旗工商联、鄂温克旗移动公司、鄂温克旗电信公司    帮扶干部人数为55人。

三、主要工作

(一)在户脱贫方面,纳文嘎查2016年脱贫36户85人,2017年脱贫40户76人,目前有未脱贫贫困户4户12人。

(二)在扶贫方面,2018年金融扶贫(74户160人 每户获得分红2750元,共计203500元) ; 健康扶贫(74户160人); 2017新识别贫困户享受入股合作社获得分红项目(4户12人,每户3600元分红,共计14400元,预计下周发放);教育扶贫(学生22户23人);合作社产业分红项目(74户160人,现田野合作社已完成分红,为纳文嘎查29户贫困户每户分红2800元,共计81200元;德贴合作社已为1户分红2800元;海富旅游为纳文嘎查9户贫困户每户分红2000元,共计18000元;其余35户等待分红发放);到户产业扶贫项目(生猪养殖、生态鸡养殖、家庭牧户游); 光伏扶贫(4户每户分红3000元,共计12000元)

篇10

三、召开村“两委”新老班子会议,协调新、老“两委”班子搞好工作交接,村“两委”换届调整较大、新干部多,为了保证新一届“两委”班子正常开展工作,驻村工作队在进村第二天便召集了村“两委”新老班子、村小组长会议,讨论通过新一届班子工作重点,并对今年工作进行布置。在会议上确定了低保户初步上报名单。

四、确定重点联系户名单,公布工作队公开承诺事项。按照县“三送”办要求。工作队确定50户群众作为重点联系户,其中驻村工作队成员人联系10户,其它干部5户。并在3月14日前,逐户走访到位,按要求逐户装订联系牌填写好连心心册,在深入走访,广泛听取意见后,本着客观,务实的原则对村民作为承诺公示,承诺事项为:1.进一步完善桥至小组主干道建设;2.维修赵屋圾桥;3.当建村委;4.协助村干部各科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维持社会稳定。

五、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做好维稳工作。驻村工作村十分注重社会稳定工作,结合走访联系户活动,了解发现问题隐患,及时调处。在县“两会”期间,本村12岁男孩,黄如举,因被狂犬咬伤在医治过程中死亡,家属与院方发生纠纷,院方一时未满足死者家属要求,家属情绪激动,村委干部和工作队适时做好思想工作,并由支部书记帮助家属与院方两次协商,最终获得4.3万元赔偿金,双方达成协议。因伤人狂犬与本村其它犬有过打斗接触,留有安全隐患,工作队及时向镇挂片领导提出了处置意见,并以村委会名义在各村小组张贴告示,要求村民自觉处理家犬,因措施到位,未再发生犬伤人事件。

六、发挥部门优势,做好果技服务。是果业大村,人均果园面积2亩以上,但普遍缺少管理技术,应村民要求,工作队发放了200多份果园管理技术资料,帮助群众搞好春季果业生产,受到村民欢迎。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争取托管、交通、发改委项目支持,筹集赵屋圾桥维修资金;

篇11

到村后,经过深入走访调研,充分和村“两委”、党员群众讨论,制定了“药材种植开路子、牛羊养殖垫底子、经济林果富袋子”的产业发展思路,推行工作队衔接争取补助一点、贫困户自筹添一点的办法,发展特色产业,拓展增收渠道,切实增强了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

“经济林果富袋子”方面,这几年动员贫困户栽植软儿梨、花椒、核桃等经济林果550多亩。这些新栽植林果的经济效益会在3-5年后产生,因此这只是为以后拓宽创收渠道打基础,不是我的主攻方向。

“药材种植开路子”方面用力尤多成效也最大。这几年通过工作队引导发展和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支持带动,现在全村93%以上的贫困户种植中药材,并由种植大药向育苗转变,今年全村育苗面积达500多亩,大药和药苗在首阳中药材市场均供不应求。

表面上看,全村贫困户实现了增收;但过分依赖中药材、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差的短板还是很明显。“牛羊养殖垫底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成了今年必须要完成好的产业目标。

于是,这就有了今年的引种“七步曲”。

第一步:及时入户摸清产业需求,制定完善“一户一策”计划。春节前我骑摩托车逐户摸底登记产业发展需求,最终动员37户贫困户引牛、9户贫困户引羊,然后及时制定完善了每户的“一户一策”脱贫计划,使扶贫发力点完全贴合贫困户切身需求。

第二步:召开引种动员会,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这次牛羊究竟怎么引?5月2日我主持召开了引种动员会,并发放《动员贫困户引牛记录单》37张、《动员贫困户引羊记录单》9张,让贫困户掌握引种方式、引种标准、引种程序和注意事项,鼓励农户之间相互引种,激发了贫困户发展牛羊产业的信心和动力。

第三步:提供合同文本支持,保护贫困户合法权益。引种如何才有保障?为了贫困户利益,我不嫌麻烦、不怕背责,制定了统一的《引种合同》,明确了分期付款方式,缓解了贫困户付款压力;确定了供种方责任,使贫困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做到了有据可依;由贫困户负责看种,由我负责协商签订合同,通过实实在在的担当保障贫困户引种到位。

第四步:提供车辆保障服务,方便贫困户比价引种。什么样的牛羊品种好、价格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通过个人关系先后协调投入车辆11台次,为贫困户到巩昌镇吊鸟、河那坡、牙河、文峰镇鹅鸭沟、通安驿镇马家山、福星镇福星村等处看牛引种无偿提供车辆保障服务,确保贫困户以最低的价格引来最好的种牛羊。

第五步:严格把关验收,及时兑现补贴。如何严把质量关口、及早落实引种补贴政策?贫困户引种后,我组织逐户验收,对于品种和手续不符合要求的,我就坚决要求整改到位,防止出现套取项目补贴资金或侵害贫困户合法权益等问题。通过严把关、强服务,每头基础母牛补6000元、每10只种羊补4000元的政府补贴款项,早早就打入贫困户“一折统”,贫困户无不欢欣鼓舞、心怀感恩。

篇12

1.做好驻村工作交接。驻村后,我迅速进入工作角色,与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村支书见面,了解我村详细基本情况,与全村各贫困户入户对接,熟悉国、省扶贫系统,确保吃住在村,为脱贫攻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深入调查摸底,摸清村情民意。驻村后,为了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村的基本情况,掌握矛盾产生的根源,我协助第一书记孙越多次召开村两委班子扩大会议,详细听取了党员干部、群众对村班子评价,了解当地民情风俗、经济发展情况、村发展计划、村里急需解决的问题等,初步掌握该村的基本情况;听取群众对发展本村经济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群众真正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他们解决哪些问题,真实地了解到农民的现状和实情。

3、狠抓自身建设,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作为驻村工作队员,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认真学习各种政策,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力争做到自己受教育,群众得实惠,为农民群众解疑难、办实事。

4.做好易地搬迁相关工作。根据易地搬迁工作要求,要求各帮扶单位迅速对接贫困户,耐心细致做贫困户思想工作,动员搬迁,帮助贫困户搬家;录入贫困户易地搬迁旧房及宅基地处置情况表,录入河南省易地搬迁信息。目前,我村179户贫困户已全部搬入社区,工作队在入户过程中,购买食材在贫困户家中帮助做饭,同吃一锅饭,在吃饭的过程中了解贫困户的思想动态,交流了解贫困户家庭情况,增进了感情,提升了满意度。

5.做好社会爱心扶贫工作。统计我村注册社会扶贫网工作进度,通知各帮扶单位做好社会爱心扶贫工作对接,要求各帮扶单位注册爱心人士,贫困户注册个人信息,贫困户在平台发起需求,各帮扶单位爱心人士通过社会扶贫APP进行捐赠,实现贫困户和爱心人士直接对接;贫困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帮扶需求,村级信息管理员审核需求,各帮扶单位爱心人士进行帮扶对接,帮助贫困户解决问题,充分发动广大社会力量,形成整套帮扶体系,最终帮助贫困户解决困难,实现脱贫。

6.参加扶贫培训。参加在三门峡市教师进修学校学术报告厅召开的脱贫攻坚工作培训会,培训组织十分的严密,内容安排十分的丰富,授课形式多样,针对性、实效特别强。9月份,工作队参加在教师进修学校觉醒的湖滨区“抓党建促脱贫”知识竞赛。

7.开展技能培训。切实增强贫困群众的劳动技能,提高其自我发展、自我创业能力,加快增收步伐,通知各帮扶单位组织贫困户尤其是缺技术的贫困户,参加湖滨区贫困劳动力汽车驾驶员(C照)、电焊和电工技能培训班。贫困户拿到技能证书后,及时收集证书、结业证、身份证等材料,帮助贫困户申请及上报短期技能培训补助申请表。

8.核实我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证件号码异常核实统计表、姓名异常核实统计表;录入我村村应享未享学生名单,核实在校生状况;通知、收集、整理各帮扶单位每周上报的入户登记表、入户照片;统计各帮扶单位每天开展的帮扶责任人进村开展帮扶工作情况;通知各帮扶单位做好金融扶贫政策宣传讲解、通知各单位入户宣传扶贫热线。

篇13

___县___乡___村有250户共741人,下辖4个村民小组,分成3个自然寨,该村地处___乡最偏远西南角落,周围群山环顾。

(一)该村山高坡陡,道路崎岖。___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扶贫工作组进驻该村以前,村里通往乡政府驻地的村土路遇到雨季也常是十天半月不能通行,村落山寨之间更是山路盘桓,穿林爬山,极其艰难,村民生活生产物资全靠肩挑背负,村民们也尝透了第二次搬运的艰辛。工作组决定坚持破难攻坚,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决定破解交通制约瓶颈,投入资金7万元,组织村民拉通环村绕寨长达3.8公里、宽6米的村级公路;路基采用高标准水泥浆砌,路面全部实行了夯实铺压,工程总投入水泥180吨、炸药物资1.5吨,村民投入工日9000余个,浆砌岩方13000方。为了修路,公安局交警大队长陈世亮与扶贫工作组严把工程质量关,决不放过工程每一处疏忽地方,他们利用节假日与村民一个冬天在泥泞的山路上将石头和砂石靠人力运送,一个来回需要迂绕5公里才能到达工地,为了组织村民修路,他们靠苦拼和硬干从荆棘中开辟出一条条路来,78岁的村民鲁邦主胃病发作几次昏倒工地,每次他都固执地不顾大病痊愈走上工地。今年上春,村民又陆续修通了泽头至桐壳的公路。一条崭新盘旋的环村公路终于将全村4个村和3个自然寨连接起来,达到了组组通路、寨寨相连、户户相通,实现了村民们世代梦寐以求的通路愿望。

(二)工作组发现传统的两薯、水稻、玉米种植产量不高,也没有多大经济效益,种植结构单一是该村主要“穷根”。四邻八村都种植了大量的烟叶,而该村还是一片空白,一打听才明白,20__年以前村里曾经种了几十亩烤烟,可由于村民没有技术,加之重粮食轻经济作物传统观念作怪。前几年,村民把化肥拖去施了,结果是收成无已,村民还贴了信用社贷款,就再无人种烤烟了。为此,工作组找到问题症结,决定利用“大户示范、样板推动”形式入手,摘掉村民贫困帽子。去年,工作组引导刘志珍、鲁志银创办起30亩烤烟样板,工作组与烟站技术员作常年指导,发展烤烟178亩,村民烤烟喜获丰收。村民们看到种烟有了甜头,也都纷纷种植烤烟,他们大胆提出村民撂荒地和抛荒田利用流转和租赁方式向大户、能人、基地倾斜,全力推进“稻田改制种烟”进程,创新工作思路,出台优惠政策,按村民下田8亩以上大户实行每亩奖励80元,新修1栋烤房按1000元标准补贴,全村新建烤房15栋,并因势利导村民“以田换田,以土调土”方式规模化种植烤烟,拿出资金2万元重点扶持烤烟产业。今年全村烤烟下田突破200亩,涌现烤烟种植10亩以上大户29户。经过预计,全村今年种烟人平增收500余元。

(三)工作组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新农村建设,该村大庭院,小菜园、整洁清爽,人居环境建设也初具规模;随便走进一户人家,村民都会热情地引你看他的猪圈、沼气池等基础设施,该村现已建成沼气池94个,近60的农户告别了烧柴做饭、烟熏火燎的历史,也从源头上消化掉了乱堆放柴草、粪堆不良现象。工作组投入资金5万元,共用水泥物资60吨、砂石8900方,对通该村桐壳的“一环路”,通母壳的“二环路”、“三环路”,通下寨的“四环路”总里程3.7公里、宽1.2米通村主干道到户路标准硬化畅化一新。“一天两头黑,挑水不得歇”,村民们遇上天旱时候,只能翻山越岭去狮子堡背水,从早到晚也只能背回两桶水,为了解决村民缺水问题,县公安局交警队队长陈世亮、副大队长魏开祥、扶贫队员陈湘几次实地踏勘,发现位于该村泽头处有一可靠优质水源。他们通过多方筹措资金3万多元,组织村民集中开挖,采用标准砖砼建造成大容量千余立方米的水井,村民取名为“团结井”,工作组并对该井周边200平方米的地坪全铺上了混凝土,配套了洗衣、挑水、洗菜水泥台阶,对井前长300余米的排灌渠实行了水泥浆砌,还修建了便民男、女洗澡池两个,旁边用挡墙隔开,村民们还利用洗菜、洗衣、洗澡用过的二次水源灌溉下游良田450亩。

(四)工作组还时刻把群众冷暖挂在心头,村民冉金贵家里十分贫穷,妻子鲁成珍是个半身不息的哑子,生活不能自理,下有一双儿女,全家常年住在该村废弃的破烤房里度日。去年,工作组筹资了4000元给他家修建了一栋三间130平方米的新瓦房。去年春节,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长陈世亮和副大队长魏开祥为他们嘘寒问暖,并为全村21户困难户捐资捐物,帮助他们度过生活难关。他们还注重变“输血”为“造血”,对该村弱势群体在政策上给予重点关注,大力实施“技能扶贫”行动,负责给困难家庭子女接受阳光劳务技能培训,并为他们进行政策、技术、信息等方面服务指导。全村在这种方式推动下,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务工劳务输出平台,全村230人外出务工,年创劳务经济180万元。全村还形成“输劳务,搞种养”生产格局,涌现出鲁开千等十余户大户,他家饲养商品鸡350只以上,利用退耕还林工程栽种林果园50亩,年创收2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