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儒家德育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儒家德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儒家德育论文

篇1

(二)“回归传统”是达到当前高校德育目的首要选择

“不成规矩,无以方圆”,大学生作为未来企业、事业一员,不仅仅需要懂技术和知识,更需要懂得并遵守规矩,适应社会主流公德。然而,当前的实际情况是经济越是发达、文化越是繁荣,凸显出来的问题也越多,其根源均在于社会发展与道德培养反向拉大距离,导致了人们“一切向钱看”,拜金主义严重、漠视公平正义、思想道德沦丧。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复杂,解决的方法只有一条———“回归传统”!从大力普及中华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做起,从祖先的智慧中寻求解决方法。所以,做好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迫切需要而且呼唤“回归”,既呼唤高校成体系、有制度、有计划地以更多优秀传统德育理论培养“90后”大学生优秀道德品格,又呼唤广大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融入更多人文关怀和传统伦理,激发学生热情和兴趣,使其主动积极地接受优秀传统道德观。

二、“回归传统”其实是高度“兼容并蓄”

儒家德育为代表的我国“传统”德育体系既对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具有启示价值,同时支持并广泛吸纳一切相关学科如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优秀成果来改造和加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及方式方法:

(一)儒家德育注重贴近学生道德实际

1.从小处着眼润物无声。儒家德育内容多结合学生年龄特征、道德发展水平及生活实际,尤其多以具体事例使学生明辨事理,形成认知、激感,为未来人生“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奠定基础。2.主张兼学别样触类旁通。儒家德育体系高度重视与相关各学科贯通,因而高校完全可以通过各科教学促进学生品德形成,培养其情趣、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增进德育实效性和趣味性。3.儒家德育向来不回避社会“负面”。当前高校德育多宣讲正面人或事,很少涉及社会负面现象,无形中降低了学生社会适应和免疫力。正常的德育课程应该既要输送“正能量”,同时又要让学生知晓如何避免被“负能量”伤及而增强道德判断力,学会正确地处理真假、美丑等现实问题。

(二)儒家德育注重培养学生道德自律和实践精神

当前高校道教育方法单一且形式化,德育教师及课程一般多重视理论和概念单向灌输,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导致学生对起码道德问题缺乏判断能力,而儒家德育则不然,儒家德育首先紧密结合学生道德实际,善于运用灵活方式方法调动其积极参与、自发反省,培养优良品德;其次是热爱和了解学生,开展针对性德育工作,切实解决其道德及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再就是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将德育理论付诸实践,在实践中陶冶学生情操、意志,将外在约束转化为内心自觉遵守、知行统一。

(三)儒家德育观视育人为首要任务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许多高校重科技、轻人文,淡化学生德育,片面注重考试成绩,而且德育目标模式化、理想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德育目标假、大、空,学校期待的德育目标最终成为一种外在“口号”,在学生心中遥不可及。而儒家德育观一贯追求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之君子、贤人,始终以“修己以敬”为德育首要目的,所以,在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更重视其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爱人、爱社会,具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社会责任感,最终实现品德修养与外在言行和谐统一,达到治国安邦目的。

(四)儒家德育注重发挥教师示范作用

儒家德育一贯强调道德主体自我教育,明确指出施教者在受教者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基于此,高校老师在具体育人中应该做到如下两点:1.身教示范。要时时以身作则、处处为人师表,既教书又育人,以健全人格、高尚情操、良好师德风范影响和熏陶学生。2.因材施教。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学生个性特点提出不同要求,使教育深度、广度、进度适合于学生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使每个人都获得理想学业。

篇2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中,有一套成熟完备的伦理思想体系,这个体系在人脑中根深蒂固,不随时代而变迁,也不随朝代而更迭,而是通过教育绵延至今。儒家伦理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行为准则显现出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具有强烈的历史性和民族性。其对天人合一的推崇,及对人道为本的人文精神的重视,不仅影响着古代家庭教育,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家庭教育。

1.1知孝明悌的家族观

知孝明悌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核心。“孝”指尊敬父母,回报父母;“悌”指友爱兄长,包括朋友情谊。儒家伦理文化认为知孝明悌不是生搬硬套的教条,而是培养人性和谐的“爱”,是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做人、处世的根本。孝悌观念历经千年,早已植根于中国千万个家庭之中。父母是孩子身边的榜样,绝大多数父母不仅尊敬孝顺上一辈,而且会积极运用儒家思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观点教育下一辈。这种言传身教的方式,无论是对当代社会还是对下一代的成长都是非常有利的。

1.2和睦相处的处世观

中国传统文化对内讲究“家和万事兴”,对外讲究“以和为贵”,即使做生意也追求“和气生财”。传统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包括家族成员之间的相亲相爱,而且包括与外部世界的和平共处。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培养了中国人爱好和平、互相友爱的性格。相比今日的中国家庭教育,在很多处世教育方面存在不足。例如,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辈、祖父辈的过分关爱使得孩子极易形成自私、冷漠的性格。这类孩子在家不知尊敬长辈,在外为己是中心,不懂得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儒家和睦处世的伦理观在我们当代的家庭教育中亦有其用武之地。现代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是物质欲望、生理欲望等各种欲望充斥其中的社会,喧闹繁华的世界背后,需要的是真、善、美,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本我的真诚和谐的联系。所以,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除了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独立意识等意识,和睦处世思想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没有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日后成为冷血无情的人。

1.3诚实守信的道德操守

诚信是儒学伦理文化较为重要的观点之一,同时也是传统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曾子杀猪教子”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一方面,教育孩子诚实不说谎话。另一方面,曾子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当代的家庭教育内容包含甚广,诚信教育不可缺失。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诚实守信不仅影响着他们待人接物的行为准则,而且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心态。诚实守信的孩子持着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他们待人诚信,同时也愿意相信别人会在自己有困难时伸手援助他们。谎话连篇的孩子在生活中总是怀着一种不安全感,他们易妒忌、猜疑,不信任他人。由此可见,诚信教育在当代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我们应该对孩子们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树立诚实守信的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榜样的作用。在很多示范性事物中,身教远远胜于言教。

1.4修身养性的精神意趣

这里所提到的修身养性主要是指礼仪教育。我国素以“礼仪之邦”享誉世界。重视礼仪教育,不仅是传统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而且在传承中国礼仪文化的历史中起到了纽带联接的作用。孔子曾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论语》)以礼教人,不仅有利于孩子良好品格的培养,而且有利于规范父母的言辞行为。父母在教育孩子礼乐修身的同时,自身的行为标准也在提高。

2积极影响背后的消极因素

2.1唯古是从,缺少创新精神

很多中国家庭就“中国文化”这一问题,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免会说“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话虽没错,不免让孩子心生一种高傲自大之情,误认为中国文化都是好的,造成一种唯古是从、盲目崇古,因循守旧的心理。这种心理不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而且会阻碍创新意识的培养。

2.2中庸思想,竞争意识薄弱

中庸思想包含有两层含义:一是,内在的人伦思想,即人的内在精神;二是,外在的行为方法,即适度、适时,合乎人们的行事准则。但现在很多人都无法理解中庸的深层含义,只是停留在表层含义,例如泛泛的理解为“折中、调和”,如此的理解尽管其本身没有错,但我们的部分家长若本身学艺不精,在教育后代时,势必会造成偏差。导致下一代错误地将中庸理解为平庸、不偏不倚,维持一个中等位置。这种有偏差的思想继而又会影响到孩子竞争意识的形成,不利于其在现代商业社会中的发展。

2.3愚忠愚孝,专制氛围浓厚

我们的自然生存环境造就了父权制为主的农耕文化,从而产生“重尊卑、知贵贱”的等级观念,三纲五常封建伦理等思想。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注重尊老爱老,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老人与年轻人的不平等,并且在家庭中或许会催生出严肃、专制的氛围,让孩子自小就无法感受民主氛围,一味地愚忠愚孝。

二、儒家伦理文化给当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由于中国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儒家伦理文化成为精华与糟粕并存,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并存的统一体。我们的家庭教育面对传统儒家思想时,通常有两种较为极端的看法:一是,全面否定,盲目从外;二是,全面肯定,高傲自大。这种消极的文化现象不仅在平常家庭中有所表现,而且在很多国人心里也存在着。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能避而不谈,应该摆平心态,逐步克服。当代家庭在运用儒家伦理文化时,应做到批判性继承和发展。一方面,应认识到儒家伦理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家庭得以维系、社会得以维稳的轴线。但其诞生于奴隶社会,发展于封建社会,服务于无尚王权,其自身必然存在着不符合当代社会弘扬的精神文化思想。所以,在家庭教育中需要做到客观辩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另一方面,在教育子女时,不能只停留在言传,更要重视身教,努力做好榜样作用。我们的家长只有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儒家伦理文化的合理部分,以及行动上深刻践行其理念指导,达到思想与行动的统一,我们的家庭教育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才能称得上是成功的家庭教育。

篇3

另外我们还要介绍的就是,蒋庆先生还是我们中国当代唯一一个民间活着的书院的掌门人,我们应该把这种掌门人叫做“山长”,他在我们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王阳明先生悟道的贵州龙场创建了一个传统的书院,叫做“阳明精舍”。我们从余秋雨的散文中可以看到王阳明这么伟大的名字在他的家乡已经不为人所知了,他家乡的那个“阳明医院”竟然被当地人以当地方言理解成了“养命医院”!(笑声)这是一种多么大的精神上的破产,一种多么大的文化上的悲哀!蒋庆先生在一个很恰当的时间,也就是说在儒学在中国普遍复兴的时候,在我们中国开始在自己的家园里面寻找自己的价值的时候,又在一个恰当的地点,也就是说在王阳明先生悟道的那个地方创建了“阳明精舍”。我相信这个精舍会越来越多地对我们的中华文明、对我们的精神面貌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

那么,我还想说些什么?我曾经对今天听众的情况很不乐观,在二十分钟以前,我得到一个电话说只有前面六排坐了人。现在来的人之多,还有人站着,这种情况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经常地批评厦大人没有文化,没有功利以外的那种兴趣、那种意识,这是一种极大的悲哀。然而,今天的这种情况让我感到非常的高兴,我应该承认我对厦大学生的估计有所偏差,我非常愿意看到我的这种偏差是实际存在的,我为今天大家为这样的一个题目而来,而且来得这么整齐,为厦大感到自豪!

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蒋庆先生为我们演讲!(掌声)

蒋庆先生:今天非常荣幸到厦门大学来演讲,因为徐国栋教授是我的老同学,他邀请我来演讲,这是一个缘分,如果没有徐国栋教授的邀请,那我也可能没有机会在厦大和大家见面。这次讲演的题目,最初定为《儒学的真精神》,后来徐教授跟我讲再“兼论”一下“夏大校训”。今天这个演讲我想了一下,原先拟定的题目是《儒学的真精神》,但光讲“真精神”还不够,还要讲一点“真价值”。为什么呢?按照中国的儒学传统,主张“体用不分”、“体用合一”,“体”就是精神、就是实质,“用”就是功能,就是效用;光知道“体”还不行,比如说通过我们这次演讲,儒学的真精神是什么我们知道了,这一百多年来对儒学的很多误解我们清楚了,我们因此知道儒学并不是近百年来我们中国知识分子所描绘的那种被妖魔化了的儒学。但是,光知道儒学的真正精神“是什么”还不行,就是说光知道儒学的“体”还不行,还应该知道儒学的这种“真精神”有什么“用”,儒学的“体”对现在的中国有什么功能效用,或者说有什么实际的价值。所以这次演讲的题目我稍稍改动一下,再加上一个内容,就是《儒学的真精神与真价值》。

篇4

1.做题。做题是了解自己薄弱环节的最基本的方法,如果自己对某题难以下笔或难以判断,那不正说明该题型就是自己的薄弱环节吗?

2.对答案。语文试卷中的有些题目,如语言表达题、阅读理解题、诗词鉴赏题等,学生或多或少都能写出部分答案,但答案是否正确呢?通过与参考答案核对就可以知道了。如果自己虽然写了答案,但所写的答案与参考答案的要点却很少吻合甚至牛头不对马嘴,那这种题型自然也是自己的薄弱环节了。

3.通过检测或考试。每次语文考试的分数在班级处于什么位置,某种题型的得分情况怎样都是很准确的量化标准。假如自己的语文成绩总是在班级处于倒数,某种题型的得分率很低,那哪一块是自己的薄弱环节还不是一目了然吗?

当然,只找准了自己的薄弱环节还不够,还需要努力克服这些薄弱环节。怎样克服呢?还要依靠学生自己,方法不外乎两个。

1.方法指导。现在各类教辅资料非常多,有些资料经过多年的沉淀,确实编写得很好。我不是为哪个资料做广告,像《世纪金榜》、《南方凤凰台》等就编得很不错,有考点分析、应试指导,有典题演示、范式总结,有优化训练、答案详解。高考语文试卷上的各种题型及对应的解题方法都有,完全可以为学生通过自学克服薄弱环节提供帮助。有些教师不放心,到处找一些资料印发给学生,在课堂上喋喋不休地讲个没完。试想一下,学生是看你东一张西一张的讲义方便,还是看专家们花几年时间总结出来的系统性的复习资料方便?学生是听你讲一遍印象深刻,还是自己看一遍印象深刻?

解题方法对答题来说非常重要,虽然这些方法在考试时不会用填空、问答的形式直接考到,但它是学生组织答案时的思路。如果学生在答题之前没有一个正确、明确的解题思路,而是随心所欲地组织答案的话,那很可能就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由于这种方法指导类的知识点在试卷中不会直接考到,学生往往把它看作是一种软性任务,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看的时候觉得很有道理,但并没有用心去记、去掌握,到了考试的时候依然想不起来,更谈不上利用它去解题了,等到考试结束以后对答案时才想起资料上提到相关方法已经于事无补了。所以,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在看解题方法时划出重点,这些重点内容虽然不用死记硬背,但也绝不能不记,要达到能够在看到某种题型时就立即想到它对应的解题方法的程度。比如在做到诗词鉴赏中的“炼字”题时,就要立即想到这种题型的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词)在诗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学生在这三步的指导下组织的答案肯定不可能偏差太大。

2.实战训练(做题)。做题既是了解自己薄弱环节的重要方法,又是克服自己薄弱环节的重要方法。通过做题,学生可以不断巩固对解题方法的掌握和运用,甚至可以自己归纳出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俗话说,熟能生巧,通过大量地做题,学生以后再在高考考场上看到类似的题目,肯定心不慌、意不乱,从容应对。我们可不能犯战国时期赵括夸夸其谈的错误,只是死记方法却不知道灵活运用。实践出真知,在某种程度上讲,做题比看解题技巧还要重要。《亮剑》中大字不识的篾匠李云龙打败了军事院校的高材生楚云飞,不正是因为李云龙的作战、指挥能力是在身经百战的实战中培养起来的吗?

提到做题,教师要特别防止学生容易犯的两个错误:一是只看不做。不少学生看了某道题目之后,感觉该题比较简单,脑中也有了一定的解题思路,就不愿再动笔去做了。其实,有些题目并不是一眼能看到底的,它必须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些题目可能是自以为会做,但实际写下来却是错的,比如默写题,会背但默写出来却是错误的现象在考试中是屡见不鲜的。二是看了答案再做。特别是一些主观题,千万不能先看参考答案再答题,有了参考答案先入为主的印象,做起题目来感觉特别简单,甚至还有点沾沾自喜,自以为这种题型已经是自己的强项了,实际上,如果没有了参考答案的指引,自己写出的答案就很可能与参考答案相距甚远。

我提倡的做法应该是学生自己先独立思考,认真完成,而且做的时候要有时间限制(限时训练),文言文阅读题(19分)不能超过20分钟,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不能超过25分钟。做好了以后再及时核对答案并认真分析,看看自己组织的答案与参考答案是英雄所见略同还是风牛马不相及,参考答案是怎么组织的,各要点的分值是如何分配的,在题目中哪儿能找到依据,等等。

学生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了,也采取一定措施了,但这个薄弱环节有没有克服呢?还要通过做题来验证。通过找同类型的题目来做,以前无从下手的,现在是不是有话可说了;以前虽然写了答案但得分很少的,现在是不是跟参考答案越来越吻合了。如果有,说明薄弱环节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克服,如果还没有,那还得继续努力。世界上没有什么解题秘笈,我们也不能指望通过一天两天的时间看看部分解题方法,做做十道八道典型题目就能一下子克服自己沉积几年的薄弱环节,必须反复练习,逐步克服。

做题是二轮复习中最重要的方法,学生通过做题可以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通过做题可以巩固对解题方法的掌握及运用,甚至自己归纳适合自己的答题技巧;也只有通过做题才可以验证薄弱环节的克服情况。所以,教师必须把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认真答题。

有人也许会说,二轮复习的复习重点是学生自己去找,解决薄弱环节也是学生自己去看、去做。时间、任务都给学生了,那老师干什么呢?实际上,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教师就不应该是主角,更不用说在二轮复习中了,教师在二轮复习中必须退居幕后,如果高一、高二再加上高三上学期你都没有找准学生的薄弱环节或采取有效措施让学生克服薄弱环节的话,凭什么又能在区区七八十天中再通过你的讲解让学生一下子取得进步呢?还不如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更何况,现在不少教师既不写下水文又不写论文,甚至很少自己先做试卷,而只是对照参考答案去找理由讲答案,做的题目甚至还不如学生多。这种教师讲的解题方法及题目又有多大的针对性和参考价值呢?又会比编写资料的专家们高明多少呢?当然,在语文二轮复习中并不是就可以一脚踢开语文教师了,我认为语文教师在二轮复习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维持课堂纪律。不可否认,每个班级都有部分学习不够自觉的学生,如果让学生自由复习而对纪律不加管理的话,就很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的违纪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必须加强纪律管理,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是解答疑难问题。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面对的毕竟是不会说话、不能交流的资料及练习,万一遇到无法解答或难以理解的问题,仅靠看资料或对答案难以解答,又不太方便借助网络等其他方法时,就需要教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当然,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若遇到确实难以当堂解答或拿不准的问题,决不能不懂装懂,而应与其他教师商量、讨论,而且在给学生答案的同时还应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篇5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师教育理念的举措

1.创建民主和谐的氛围。一种氛围的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学生和教师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的学习,学生需配合其引导,双方共同创建宽松的民主的交谈氛围。英国导师制倡导师生在知识的殿堂里自由发表见解,十八世纪的牛津、剑桥大学里,校园、草地、咖啡厅、茶馆随处可见师生就某一个问题畅谈的身影,师生间相互交流学术氛围浓厚,可见教师教育理念的塑造在源头上离不开民主与和谐的氛围。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最终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2.发展自由平等的精神。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曾说道:“人生来自由而平等”。第一,教师和学生地位是平等的。人生来平等,无所谓权势,无所谓地位,无所谓高低,也就是人人大抵差不多无显著区别。教师是园丁,并非高高在上,要深入学习园地,辛勤的采摘花粉,学习知识,酿造香甜的蜂蜜供世人分享,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发挥更大的价值。第二,倡导实行“尊重的教育”理念。教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熟谙教育规律的基础下,于成熟的教学条件下发挥出来,去深入了解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全面的了解和评价学生,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通过“尊重的教育”理念来更新现有的教师教育理念,培养出推动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合格的教师。

3.持敬业友善的态度。现阶段的教师教育注重理论的培养和实践的运行,忽视了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的培养,殊不知教师职业态度的重要性,良好的职业态度利于职业的长远和有效发展。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负责传递社会“态度”,也被称为“社会责任感”。因此,将敬业友善的态度和这种情感要素植入到教师教育理念中很有必要。第一要具备高尚的职业精神。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不为名利牵绊。第二要持有敬业乐业的态度。对待工作尤其是教育工作,要一丝不苟,教育事关民族发展大计,来不得半点马虎。第三,坚持友善待人的原则,无论何种学生,教师要心存大爱以博大的胸怀去对待,一视同仁,营造轻松的交谈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统领社会各个领域的主要思潮,自然学校、教师、教师教育、教师教育理念也都毫不例外的践行这些价值观,对于它们本身长远发展的有效性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4.构建协同创新的机制。整个培育人才的过程是个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时时离不开创新、处处离不开创新,我们要将这种创新精神融入整个过程,进行协同创新,实现在过程中的协同创新。首先,进行体制上的创新。有的高校对新事物的出现比较敏感,及时把握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能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刻意的制造形成促进教师教育理念更新的舆论氛围和压力,催生新的激励制度。其次,在教师育人过程中体现着创新,包括寻找创新的民主和谐氛围,形成新型的自由平等观,更新敬业友善的态度与方式,将他们看做一个整体,在这三层理论中实现每个过程、每个阶段、每个步骤的创新,有机的衔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内部的协同创新。

篇6

一、儒家思想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强不息、追求不止”的坚韧品质。

高中阶段是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和过渡性。这一阶段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竞争的日益激烈,学生钻研学习的内动力不足,畏难情绪严重,学习兴趣不浓,经常“决心有余,耐力不足”,缺乏吃苦的精神,遇到几次失败就灰心丧气,产生厌学、弃学的消极情绪。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易传》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所提倡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大学》里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可以让学生背诵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先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通过这些儒家经典,学生可以领略到儒家思想所强调的自我超越、不断进取的品质,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意志,让他们在古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的鞭策下继续前行,永不退缩。

二、儒家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懂得“仁爱忠恕、惠及万物”的“大爱”精神。

现在的高中学生在自我意识方面,对他人表现出“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淡漠态度,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对教师的教育关怀逆反对抗,对父母的关爱嗤之以鼻,不懂得关心、爱护、善待别人。在人际关系方面,趋向复杂化,一方面本身争强好胜、自尊心强的学生在各方面展开了暗暗较量,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为共同度过的三年“和平共处”,明争暗斗的情况使人际关系更加扑朔迷离,表面上“相亲相爱”,可是为了争优胜、争老师的宠爱等相互竞争,不择手段,甚至损人利己。

在儒家思想中,最核心的理念就是“仁”,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就是要重视、尊重人,同情、关怀人;还有“忠恕”里面的“恕”,是不忍之心、慨隐之心、怜悯之情、慈悲之怀。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教立立人,己欲达达人。”意思就是说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不要给别人带来痛苦;自己想有所树立,就要让别人也有所树立;自己想明达、通达,也让别人明达、通达,推己及人,尽己为人,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儒家主张把这种仁爱的精神推广到字宙万物,爱自己的亲人,进而爱人类,爱自然万物,这种不分血缘和种族的“大爱”,构成了儒家思想的文化内核,也成为今天人们尊崇儒家、学习儒家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儒家思想可以培养学生“律己修身、谨言敏行”的良好修养。

在学校的道德教育和纪律约束下,大多数学生能做到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尊师重教,具备最基本的道德修养,但有的学生受社会大环境的不良影响,缺乏辨别力,是非好坏界限模糊不清,对社会上的一些腐朽的东西良莠不分,个人素质低下,缺乏高中生应有的道德修养,如乱讲粗话,乱扔杂物,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等。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要求人们立志于道,据守于德,倚依于仁,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之中,陶冶与塑造完美的人格。孔子以“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四科取士,而“德行”列为首选。儒家强调律己修身,重视人格修持,《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养性,道德的自我完善被认为是所有人的根本。苟子说:“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意思就是说,见到好的就要老老实实地藏之于心,见到不好的就要诚惶诚恐地进行反省;己有善行,就要毅然决然地爱护它,己有不善,就要怕玷污自己一样去痛恨它。这就是儒家所倡导的“内省”功夫。这种内省是富有中国特色的道德修养方法,要求人们自主自律,自我超越,建立道德自我,树立道德规范。从古代这些伟人的言行中,我们可以看到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学习用自我约束、自我反省的方法来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

四、儒家思想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高中历史新课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历史教育改革的关键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是变革历史教学的有效方式。在改革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篇7

一、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关怀现状

目前,人文教育已经成为整个世界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教师在传授基础、培养技能的同时,已经认识到人文素养对学生未来发展的积极作用。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尤其是语文作为中考的重点科目,教师更加侧重对考试内容的讲解,而忽略了高(初)中语文课堂上的人文关怀。因此,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更是微乎其微。虽然,近几年来,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初中语文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将人文教育融入到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但是,大多数地区的教学中还是以提高学生分数为主,没有真正做到人文精神教育,导致初中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因此,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关怀培养势在必行[1]。

二、初中语文教育中落实人文关怀的有效对策

(一)树立人文语文观

观念是引导人们行事的重要标准。为了能够更好地渗透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作为授课过程中的引导者,必须要转变传统的落后的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文教学观,重新构建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采取现代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此同时,教师要加强对自身文化素养以及人文素养的培养,这样才能通过树立正确的人文观来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真正做到语文教学当中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树立和拓展[2]。

(二)教学内容方面

为了能够实现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需要从教学内容入手。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内容,侧重选择能够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材,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我国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下来许多美好的人文素材,例如:《出师表》中诸葛亮忠诚又具有责任感的形象曾打动过无数人,教师就可以通过对这一文章的讲解,使学生们更加深入的感受到忠诚、责任等人文素养的美好,再如初中第三册玛丽・居里《我的信念》中能够充分体现自信乐观等美好品质,这些优质的素材为初中语文人文精神的渗透提供了支持,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推动初中语文教学人文关怀的落实。

(三)创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学习氛围对于学习效果是具有一定影响的,人文素质的培养需要建立一个人文文化的教育环境,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们充分融入到人文氛围当中,学生就会对人文精神有所感悟。教师要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这样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学习产生兴趣,另外,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文价值观,在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3]。

(四)提高语文教学中人文关怀的质量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要更加侧重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实现课堂与生活的高度统一。教师要注意学生在课堂中的人文感受,努力提高教学中人文教育质量。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的人文培养,就必须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展开教育和培养活动,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并充分发挥各自主体作用,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学生要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并发挥主体价值,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4]。

(五)注重对语文阅读中的人文关怀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知识,扩展学生视野,也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因此,教师增加阅读课程数量,渗透人文精神,这也是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合理的选择阅读材料,例如:矛盾的《白杨礼赞》,赞美白杨树的精神和气质,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人生、集体都需要正直、倔强、不屈不挠和力争上游的精神;或者《出师表》中诸葛亮的忠诚与责任感。通过这些材料的阅读,不仅能够对学生进行人文培养,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日后的生活和工作起到积极作用[5]。

结论:根据上文所述,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大对学生个体情感的关注力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道德观念,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作用,构建正确的人文精神价值体系,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文富.理性对待・人文关怀――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拓展阅读[J].广东第二课堂(初中版),2010,18(03):259-261.

[2] 张华.德化:语文教育的突破与超越[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0(05):12-14.

篇8

一、体育院校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一)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理解词汇的深层含义

在语音、语法和词汇这些语言要素中,词汇与文化的关系最密切、反映最直接。有的学者将词汇分为一般词汇与文化词汇,指出“文化词汇是指特定文化范畴的词汇,它是民族文化在语言词汇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文化词汇本身载有明确的民族文化信息,并且隐含着深层的民族文化含义。如颜色词“红”,在中国,人们用红色象征幸福、喜庆、吉祥、欢乐、兴旺发达。结婚被称为红喜事,新娘穿红衣裙。而英语中的red不具有汉语的“红”包含的那些文化内涵。在欧美,新娘的结婚礼服为白色,象征纯洁。在教学中加强这些词汇的文化渗透势必会提高学生对这些词汇的深层次理解,从而使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文化背景知识能弥补在跨文化交流中因思维模式不同而造成的理解障碍

由于文化的差异,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往往以不同的思维模式看待、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他们对同样的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解释和看法。因此对一个国家的文化习俗、价值观、思维方式、交际模式、生活方式等的了解是语言理解的基础。有了这一基础,我们就可以设身处地的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使我们充分理解各种语言表达中所蕴含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从而理解语言表达的深层含义。

(三)文化背景知识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必须注意文化习俗的差异。很多表达在语法和词汇上都是正确的,却会引起误解。因对对方文化不了解而造成的错误常常比语言错误更让外国人不能理解和原谅。比如,外国人夸我们外语讲得好时我们常常回答“No, my English is quite poor.(不,我的英语不好。)”像这样我们中国文化所推崇的委婉的表达方式在很多西方文化中可能会被他们认为是自己缺乏鉴赏力。所以,在教学中导入相应对象国家的文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减少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交流障碍,使口语交流顺利进行。

(四)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院校学生英语水平相对较低,多数学生缺少英语学习兴趣。外语教学有计划地导入文化知识,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克服由于文化背景知识缺乏而引起的语用失误和理解偏差,另一方面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相对而言,文化的东西因其独特之处,比较容易吸引人的兴趣。

二、文化导入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是指文化导入要注重与日常交际用语紧密相关,对于那些干扰性文化因素,应详细讲解,反复操练,做到学以致用。文化知识对外语教学很重要,但所涉及到的对象语文化知识范畴很多。这就需要教师所导入的文化内容必须与学生当次课程所学内容密切相关,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选取适当的文化资料,避免抽象、空洞和较难理解的文化资料。实用性较强的文化资料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

(二)动态性原则

文化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虽然文化是历史的沉淀,但它仍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因此,在教学中要始终把握文化的动态性原则,以动态的眼光看文化发展,这样学生的文化知识才能得到不断的更新。

(三)适当性原则

适当是要求所导入的文化应与教材相关。外语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要注意适当。文化知识的导入对外语教学重要,并不是说外语教学要以文化教学为中心。文化教学只是传统外语教学的补充和发展,过度的文化导入对外语教学不但起不到促进作用反而会给学生增加过多的学习负担,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对外语学习产生厌烦。

(四)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是要求导入的文化内容应适合学生自身水平,由浅入深,逐步扩展。这样学生会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学习全面的语言相关知识。外语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因授课对象不同采取“点滴积累、渗透或灌输”的适当方式进行文化导入。文化在教学中可以作为一个背景,一个补充,一点一滴,日积月累地培养和熏陶。

三、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学习文化的过程。想要学好一门外语,就必需深入透彻地理解它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教授体育院校学生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体育院校学生专业特点以及国际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不仅要讲授英语基础知识,同时在外语教学中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介绍外国国情的书籍,从而提高他们跨文化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社,2003,7.

篇9

核心价值观是特定社会群体判断社会事务时依据的是非标准和遵循的行为准则。清华大学学院欧阳军喜教授认为“核心价值观能否深入人心,成为社会的共识,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核心价值观本身是否符合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心理,是否植根于传统文化,是否体现民族特性;二是核心价值观本身是否科学先进,是否顺应了世界潮流,是否反映了本民族的前进方向。”党的十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字”表达形式,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具体要求的指引之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重新审视。

儒家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流派,倡导血亲人伦、修身立德、理性入世。其中心思想包括礼、义、智、信、忠、孝、廉,思想核心为“仁”。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凝结中华民族文明的精神内核。

一、从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看儒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流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源流。以孔子开创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西汉以来,儒家经学以强势之姿成为主流的文化意识形态。不论是皇权统治还是民间维系社会都以儒家经学作为价值标准。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发展驱动力。必须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必须根植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土壤,必须是对中国优秀价值理念的概括和提升。

二、以儒家文化丰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内容

儒家文化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远流长。国家所提倡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述。“文明”、“和谐”、“公正”、“友善”等既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一)以“入世”、“求实”之道坚定大学生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教育

纵观中国历史,从先秦诸子百家到程朱理学,都在强调一种信仰的追求。特别是儒家强调“入世”,强调个人理想要以政治信仰为背景,而个人理想的实现要和国家社会的诉求一致。儒家文化是一种非宗教而胜于宗教的文化力量,它对于理想信念的无限追求从没有停息过。这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信仰”、“信念”的教育是有积极意义的。

(二)以“乐观”、“鼎新”之义丰富大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民族精神是指各民族历史地形成的体现民族生存发展规律,反映民族根本性格,具有普遍渗透力的全民族的主体意识和主导精神”。“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中华民族在抗争与发展的过程中早已形成了统一的民族认知。这种以爱国为基础的民族认知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和民族自信的来源。在继承先秦儒家思想的同时,中华民族不断结合时代特征,吸取外来文化的优秀特质形成新的思想体现了时代特征的精髓。

(三)以“修身”、“仁爱”之礼深入大学生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教育

道德修养是个人自觉地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变为个人道德品质的内在过程,是长期形成的道德情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我国自古以来长期重视道德修养对于个人、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重要意义。儒家文化更以“仁”为核心,提出德政的主张和礼乐的教化方法,建立了一套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深深的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轨迹。

三、以儒家文化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吸引力

教育效果通常通过“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共同作用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显性教育方面除加强思想政治课教育之外,也可以整合多种公共课程和选修课程,如大学语文、中外文学名著鉴赏、社交礼仪等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堂教育形势。在隐性教育方面儒家文化在第二课堂层面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打破理论灌输式教育模式,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学生活动大力提倡社会志愿服务。这种包含“文明”、“和谐”、“友善”内涵的践行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到实际行动之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儒家文化重视环境对于人影响,建立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是儒家传播文化主要目的之一。大学生最常接触的“环境”就是校园,而先进的校园文化正是提高道德修养的有益环境。家是儒家最主要的归宿,作为载体把文化、思想、礼仪、教育都最实际地落实下去。每一个大学生都出自一个家庭,将来也必将组成属于自己新的家庭。这是儒家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蓉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是核心[J].高校理论战线,2004(12).

[2] 井中雪.论政治信仰[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篇10

儒家思想以孔孟学说为主要代表,其核心思想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管理系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源泉[1]。“仁爱”思想是儒家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护理文化的灵魂所系。通过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仁爱”“和”等儒家思想,进行人性化的护理管理,不仅能提高护理的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还有助于培养护理人员的人文素养,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儒家文化和优质护理服务之间的传承关系从如下两方面展开具体讨论。

一、儒家文化和护理文化的关系概述

护理人员的核心价值观会受到护理文化的深切影响,并能够从他们的日常护理工作中体现出来。护理文化可以让护理人员产生无形的精神力量,有助于护理人员良好社会形象的树立。

从这一层面来看,护理文化和儒家文化是一脉相承的,都具有“仁爱”“博爱”和“关怀”的精髓,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2]。传承儒家文化对于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规范护理行为,还可以提高其工作能力,更有助于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培养其人文素养,树立以“仁爱”为中心的职业信仰[3]。

二、优质护理服务是传承儒家文化的具体表现

1.积极开展“专精”的护理工作

在传承儒家文化的背景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其内涵就是要对患者给予仁爱精神和诚信行为的无私关怀[4]。以老年患者的护理为例,由于年龄较大,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有限,心理承受力较差,受到疾病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担心增加子女的负担,所以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需要家人和护理人员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照顾。从我院住院患者的陪护方式来看,主要有三种。第一种,由配偶照顾。但是配偶自身的年龄也较大,难免有照顾不周之处。第二种,由子女照顾。但是由于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身子女,夫妻双方要承担4个老人的赡养,同时还要抚育子女,生活压力较大,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亲自照顾老年患者。第三种,由护工照顾。但是从医院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护工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无法保证护理质量。因此,老年患者身边出现的护理人员,一定要尊老敬老。在护理过程中,注意使用礼貌用语,行为端庄,和患者交流时尽量面带微笑,对其用药、饮食、运动和心理等进行全方位护理,从细节中彻底贯彻优质护理的服务理念。

2.贯彻落实中西医结合中的无痛护理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中,中医护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著名的医药学家都认为“医是一种仁术”[5]。由此可见,中医护理和儒家文化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当儒家文化在现代护理理念中进行传承时,可以充分发挥品管圈的作用,加强对患者的疼痛管理。护理人员可以采用专用的疼痛量表对其疼痛的程度进行评分,对其疼痛级别进行准确划分,在医护合作的基础上,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同时充分发挥中医的护理技术,例如按摩穴位、针灸等方式来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从而改善患者因为疼痛而产生的焦虑、抑郁、失眠等情绪不良和其他功能障碍,尽量让患者处于一种没有疼痛的舒适状态中,这样不仅可以维护患者的个人尊严,改善其生活质量,还能让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和认同感,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3.充分发扬“仁爱”精神,提高沟通效果

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如何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和艺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可以展现出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当前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患者和护理人员这两个群体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导致其在相处的过程中经常发生矛盾,甚至因此而导致医疗纠纷,究其原因,最重要的就是两者之间没有进行沟通,或沟通无效。

“仁爱”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其内涵就是要对他人怀有仁爱之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仁者爱人”[6]。在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明确了提出了如下要求:护理人员在和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的过程中,首先,合理利用现代护理理论中的沟通技巧;其次,结合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仁爱”这一思想核心,让患者真切感受到温暖亲切的护理服务,促进疾病的康复,改善预后效果。儒家文化在优质护理服务的传承中,要求怀抱一颗充满仁爱的心来关怀和照顾患者,并主动进行换位思考,感受患者的痛苦和内心的需求,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三、儒家文化在优质护理服务管理中的传承

1.大力倡导并树立“和谐”意识

在传统的儒家文化的管理思想中,“和谐”在其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价值原则,而“人和”则是儒家文化整体管理思想中的主要战略之一。由此可知,儒家文化的管理突出的是“以和为贵”以及“和而不同”的理念。在儒家文化中,“和谐”所表达的意义就是,在管理的过程中要相互团结,进行团队合作。具体到优质护理服务管理中,护士长就是最基层的护理管理者,除了要做好自己病区之内的医生、护士和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独立解决问题,对病区进行科学管理之外,还需要坚持与人为善的原则,关心每一个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合理安排值班表,增强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让每一个护理人员在这个集体中有荣誉感和自豪感,树立主人翁意识,群策群力,共同做好病区的护理质量管理。

2.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指,在管理的过程中要从人的角度出发,将人作为管理的中心,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而强调人的价值也是儒家思想主要特征之一。儒家认为,尊重贤能,善于听取意见,集思广益可以为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在护理管理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需要护士长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以儒家思想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规范管理,和护理人员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体现比较民主的人文管理。综合来说,就是指护理管理者既要有仁爱之心,又要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身作则。护士长在管理过程中要转变理念,变集权式管理为参与式管理,既能引导护士自觉形成尊老爱老的职业道德和行为标准,也有助于在护理团队中树立威信[7]。

3.做到以“礼”服人

儒家思想的领军人物之一的孟子认为:“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护士长在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了解每一位护理人员的特点,学会欣赏他们,让他们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出自身优势。同时,秉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思想,包容护理人员的过错,宽容带人。另外,对于年轻护士,努力为其创造更多培训和锻炼的机会,促进其专业素养的提高,快速成长起来。

儒家思想中有“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我们虽然不鼓励这种思想,但是可以结合当前的实际对其加以创新,促进护理人员为人之道的养成和提高,完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我们可以组织专业和人文知识的讲座,鼓励大家自学,扬长避短,为护士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与同行交流,接受医疗与护理前沿的信息,不断拓宽视野,全面促进科室形成学习型团队,创造良好的工作效率。

四、小结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阐述了儒家文化和护理文化之间的传承关系,然后分别从护理实践和护理管理等两个方面对儒家文化的传承进行了全面分析,希望能促进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范卉,王瑜,李坤.儒家思想在老年护理中的实践[J].护理管理杂志,2014,09(15):683-684.

[2]黄行芝,刘义兰.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传承中国传统人文关怀的思考[J].护理学杂志,2015,03(17):47-49.

[3]温杏良,陈惠冰,李智.加强护理文化建设推进优质护理服务[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12(29):102-104.

[4]江智霞,李丽湘,杨德芬,等.“仁信礼”对护士身心和谐发展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1,17(10):1564-1565.

[5]陈素锦,丁玉兰.优质护理服务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剖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1,07(13):327-328.

篇11

        近年来,随着儒学热的兴起,儒学的核心价值观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概括起来关于儒学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一下一个方面。

        (一)以“仁、义、礼、忠恕、道”为代表的道德价值观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把先秦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称为经典儒学,把宋明时期以王阳明等为代表的心学成为新儒学,其核心价值归纳为“道(积极入世、经世致用)、仁、义、礼、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杜维明教授在回答什么是儒学的基本精神和核心价值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儒家的核心价值和学术传统向来都是指向经世致用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也是儒家的一贯立场。2010年6月在台北召开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儒学交流研讨会”汇集了两岸百余名学者共同讨论儒学的核心价值,并认同“仁”是儒学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仁”的范畴贯穿儒学的全部价值体系,仁的本质是“以己推人”的忠恕之道,用于人际是推己及人、仁者爱人,用于政治是仁政德治、协和万邦,用于自然是仁民爱物、万物一体,用于人的精神世界是约礼入仁、敬而远之。国际儒学联合会宣传出版委员会主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授于建福认为,“道”是儒学的终极价值。在儒家学说中,反映终极关怀的终极价值可以用“道”来概括。

        (二)以“德”、“文”为代表的生命核心价值观

        “德”与“文”是孔子的生命核心价值。台湾大学齐益寿教授认为,从孔子最赞赏一生并无事功的颜渊,从孔子在与众弟子言志时惟独赞同许曾点的“沂水春风”之志,从孔子于匡、宋、蔡三遭危难而能坦然无惧,从孔子所言“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等话语,均不难看出“仁德”与“文德”是孔子的生命核心价值。

        (三)重视人格尊严教化

        “人格尊严”是孟子突出强调的基本价值。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于建福教授指出,人格何以尊严,如何赢得和保持人格尊严,历来是儒学关注和探究的重大问题;孟子基于人性本善、人格平等、人格独立,特别注重人格尊严,鄙夷“自侮”、“自贱”人格,倡导“爱人”、“敬人”,主张持“君子之守”,养“浩然之气”,修得人格尊严,为当代人格尊严教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

        (四)以“和谐”为代表的政治理念

        “和谐”是儒家的核心理念。孔子思想的核心价值,无论是其礼乐文化观,还是其仁孝修身观,这两个联系密切的基本理论,都可归结为“和谐”二字。南京大学杨明教授提出,以“中”、“和”为表征的和谐思想是儒家的一个核心理念,儒家“中和”理念具有天与地、天与人、人与人、人与己之间的普遍和谐的丰富内涵和实现普遍和谐的基本原则。儒家核心的政治理念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和谐”是其基本精神和理想目标,即以个体身心和谐为基础,进而实现家庭和谐、社会和谐,最终达到国家乃至天下和谐的目标,认为儒家这种修齐治平的治国模式、追求和谐的历史传统及其内在联系,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大众文化对当代价值观的影响

        袁贵仁教授曾撰文指出,价值是指事物的意义,价值观是关于什么样的事物是有意义的看法、观点、态度。研究价值观,不能不研究文化,各种文化的最深层次都是要指向价值观。一切文化的不同,最根本的是价值观的不同。因此,只有把对价值观的研究放在文化的视野中去才具有研究的价值性和思想性。中国的传统文化即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文化体系。而关于儒学的核心价值,出现最多的关键词就是“仁、义、礼、智、信”。传统的儒学核心价值作为五千年来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在当下却遭遇了大众文化的挑战,多种价值观念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价值观多元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进行价值观教育逐渐引起海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兴趣。

        (一)对大众文化的批评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当前国内外的学者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主要集中在这样几点:

首先,以商业电影、流行音乐、小说、广告为代表的大众文化被受教育程度低的公众普遍消费,而真正的文化却日益式微。这种以技术性、标准性为代表的文化形式强迫公众在闲暇时被迫接受流行文化元素,并限制了公众的想象力。 

        其次,大众文化消解了高级艺术与大众文化的区别,扭曲了人们的审美观。以日常生活审美化为例,文化不再以经典为标准,与欣赏高雅文化带有更多的个体精神性不同,公众对于街头广告、电视剧、流行音乐、时装、畅销书等大众文化的接受,往往与日常生活过程交织在一起。这种日常性固然可以使艺术打破神圣或神秘性而与公众亲近,但又容易使艺术变得低俗、庸俗或媚俗。

       最后,大众文化所带来的消费主义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价值观。消费主义的兴起促使人类告别了节俭生活和按需消费的时代,使人们认为自我价值实现程度的根本标志就是占有物质财富的多少和所消费的商品档次的高低。在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指导下,评价商品是否具有价值不是看其使用价值而是看它是否符合“时尚”,最终使人沦为“物”的奴隶,从而造成现代人精神上的焦虑、痛苦和压抑。人的需要是无穷尽的,这种无穷尽的需要不可能在消费主义所提倡的物质享受中得到满足,只能在精神的王国中才能实现,在消费主义价值观指导下追求幸福无疑是南辕北辙。

        (二)对传统价值观的诉求

        大众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求我们必须对国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有效的价值观教育,而从儒学价值传统中吸取精华更是意义重大。一个民族存在的依据说到底取决于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而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自然肩负着保持、改造、发展中华民族主流价值观念,不断向前发展的特殊使命。无论时代对儒学加以利用还是彻底否定,儒学传统都自觉地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孜孜进取的入世精神参与到时代价值确立和变革的过程中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在儒学核心价值中研究当代价值观教育也是历史使然。从而国民特别是在校生能够在价值观多元化,甚至是价值观混乱的时代背景中能够利用儒学精髓,摆脱价值追求的困惑、疑虑、徘徊,确立“真、善、美”的普世价值观。

        三、当代价值观对儒学核心价值的扬弃任何国家和民族都十分重视自己的价值观教育,任何成熟的民族也都需要成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价值观。面对西方大众文化对我国价值观的影响和渗透,我们已经意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把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然而,社会主义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是不是就一定要抛弃中华传统文化构建新的文化?如果连儒家积极入世的核心价值也遭到否定我们还谈什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叩问自己:是否儒学核心价值就能够担当拯救价值体系重建的重任?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这样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实际上就是以结合我国民族精神以及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构建新的价值体系。

        (一)儒学核心价值不能取代核心价值观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中的核心价值确实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内容。但任何带有时代烙印的价值观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阶级性,儒学核心价值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流传千年,一直体现了封建阶级的文化诉求,这种诉求面对当今的市场经济和民主、科学、和谐的时代氛围显示出一定的被动性和局限性。比如儒学核心价值中的以“义”为代表的重义轻利思想,使中国人用处理兄弟关系的准则来作为处理社会关系的规范,使“人治”大于法治;“仁”强调的忍让、宽恕、克制、谦和的道德标准约束了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儒家所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可避免地在客观上约束或限制了人生发展目标的多样性;儒家强调和谐、平衡、中庸,因而缺乏竞争的传统;儒家重“道”轻“器”,重人文轻理工,即“君子不器”;儒家所重视的“智”主要侧重人文知识,把对于万物的探究都看作“无用之辩,不急之察”(荀子《天论》)而缺乏科学精神。这些思想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大相径庭。因此,在本质上儒学的核心价值无法取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儒学核心价值为当代价值观确立提供智力和文化支持

        首先,儒学核心价值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八荣八耻的荣辱观,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思想传统。儒家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崇尚“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主张“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的操守,提倡晓大义,知情理,讲“诚”、“信”,重礼节,嫉恶如仇,从善如流,忧国忧民的美德,都为中华民旅的精神传统补充了源源不断的养料。

        其次,儒学核心价值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化越来越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历代的儒家学者始终以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为神圣使命,中国历史上的儒家学者始终自觉传播、提供、强调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念,使得这些价值观念渗透在一切文化形式之中,从而影响到全体民众的文化心理。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牺牲精神,这种道德情操和济世情怀,是中国人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不朽精神支柱。

        最后,当代价值观的确立也必须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前提、以儒学核心价值为基础。合理面对儒学核心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社会、家庭、学校、制度、政策、思想宣传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和教育实践,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科学民主精神相协调,实现当代价值观同儒学核心价值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篇12

一、语文教师后续动力不足产生的主要原因。

1、硬件设施落后,教学资源缺乏。农村中学普遍存在设施落后,信息闭塞的现象,新课程的教学需要许多的学习资源,不仅是学生的,而且是教师的。教师收集学习资源时间精力有限、难度很大。另外,必要的教师辅导用书的缺少及新课程的教学经验的不足,使一部分教师在设计一堂课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

2、缺乏现成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作指导。新课程如何上,怎样上才算一堂好的语文课,这些问题一直困惑着语文教师,影响了教师后续动力的培养和加强。笔者所在的学校,大多数语文教师采用了开放、自主的课堂教学,但多数教师觉得教学中放与收的尺度把握不好。如有位教师在一节公开课上,几乎整堂课的时间,都放在了朗读这个环节上,对知识目标的探究几乎无暇顾及,这算不算一堂好课?在评课时,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这堂课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而另一种却认为这堂课没有深入对文本的探究,并不是一堂好课。

3、缺乏经常性的培训和学习。由于新课程实施时间短、农村学校信息闭塞,使得许多语文教师不能完整系统地吸收、理解新课程实施中的思想、目标及方法,仅凭为数不多的几次课程培训和观摩学习,所得十分有限,无法很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

4、农村中学的生情非常复杂。学困生量多且转化难度大。理解能力差、对知识和能力感到乏味并且没有兴趣是学困生的共同特点,因此对学困生的转化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另外,优生由于得不到更优质的营养大餐,已不满足甚至开始厌倦语文教师简单的鼓励和表扬,导致部分教师找不到上学期的感觉了。

语文教师处在新课程实施的最前沿,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上述因素的产生和存在,影响和制约了语文教师的后续动力,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后续动力的培养。

二、如何培养和加强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后续动力

1、探究并构建具有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语文课究竟应该怎样上,这是语文教师最感困惑的一个问题。农村中学和城镇中学的生情不同,课堂教学模式就应有别。有没有一种既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字词、分段、中心、写作特色的分块教学),又有别于当今部分教师采用的华而不实的教学模式(即放手让学生讨论而又无任何实质意义),笔者认为,教学模式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受到教学观念、教学条件等制约,要靠语文教师自己去摸索、探究,积累吸收经验,最终达成。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善于捕捉课堂中的有利于教学的信息(比如对关键词句的品读),调适学生的心理状态,因地制宜,因人施教,才能焕发语文课堂教学的勃勃生机和师生的生命活力。

2、创设并保持和谐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课堂心理气氛是在课堂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由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以及教室中的环境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创设和营造,部分班级已经形成了和谐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在此基础上,保持并发展和谐积极的语文课堂心理气氛,有助于教师后续动力的加强,进一步组织好语文课堂教学。

3、分层激励,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结合上学期的学习效果,根据优生和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及成绩,将学生分为多个层次,不断调整对学生的评价,对进步快的学生予以公开鼓励,从而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一以贯之的育人环境。

4、继续开展多种形式新课程培训和学习,不断汲取新知识。经常性地开展新课程培训、教研交流是保持教学创新的源动力。同时,鼓励语文教师自主和集体学习。农村中学教师由于学校经费紧张,进城培训的机会不多,因此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心理和课堂环境,也是培养和加强语文教师后续动力的重要途径。

5、尽快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和考试制度。如果评价和考试制度仍停留在课改前的状态,就会使语文教师丧失激情,失去后续动力,甚至于用新教材教老内容,那么新课程在农村中学将名存实亡。另外,家长及社会对语文教师的认可程度与其教学成绩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家长对教师的评价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及生源。因此,尽快建立并完善评价和考试制度,是加强语文教师后续动力的关键。

总之,培养和加强语文教师的后续动力,有利于农村中学的语文课堂教学,有利于农村中学的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切实提高,更有利于农村中学的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我相信,有了语文教师持续探究实施新课程的动力,农村中学语文这方园地,必将结出累累硕果。

篇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14)13-0099-01

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有了较为迅速的发展,正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正确定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将语文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相联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这是我近几年一直在努力尝试的。

一、与其专业相联系,注重教学实用性

如果说,语文是学生学好其他功课的基础,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工具;那么,高职语文应该是高职生们学好其他专业课的基础,是他们现在学习,将来工作和科研必不可少的工具学科。因此,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来看,高职语文应该具备其独特的功能。应该与普通语文不同,高职语文的独特性的一方面应该表现为:通过对各类文章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的掌握,提高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水平。教学目标之一便是实用、实践以及为学生学习专业服务。高职的培养目标是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所以高职语文教学应根据其专业性质,面向市场,针对学生实际,大胆调整教学内容,切实把教学重点放到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上来,将目标瞄准学生将来的就业需要上来,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因此要求高职语文教师在加强自身文学修养的同时,还要了解所教专业的特点,不断搜集此类专业的新知识、新信息,并用这些信息丰富语文教学。

二、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

传统语文教学过于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课堂设计逐句逐段挖掘、分析,学生只能被动的听和写,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忽视学生是独立的主体与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心理需要这样一事实。要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现状,教师就必须更新观念,改变教法,授课过程中尽量缩短讲析的时间,而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大力开展实践课教学,让学生进入独立的言语活动实践中去,使其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教师通过精心策划,重点阐述、引导启发、设置情境、集体讨论等形式,彻底改变师生之间纯粹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通过师生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乐学善学,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地说,可作以下改进:一是教师可采用专题的形式。如今高职语文课的教学时间较少,不可能像中学语文教学那样逐篇讲解,而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以点带面地教学是较为可取的。二是适当增加文学欣赏课。教师要改变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可增加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及文学作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鼓励创新思维。教师在课堂上应大力支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肯定那些敢于提出不同观点的同学,然后带领全班一起去分析,共同感受,理解文中的美的意蕴,从而使学生内心世界充实、丰富、健康。平时教师还要特别关注热点文化现象,并及时引入课堂。三是开拓创新,引进先进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如运用多媒体,语音室,甚至电影院,贴近生活,使学生能深切体会到语文的生活气息与人文气息。从而变枯燥单一的口头分析为生动活泼的双边活动。四是 “语”“文”并重,加强口头表达训练。重视作品欣赏、不忽视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口头表达的机会,抓朗读、概述、复述训练,开展诸于读书报告、即席说话、口头作文等活动,让学生能自然地交流,得体地推销自己,下笔能成文,出口也能成章。

三、明确思想认识,更新教学观念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性技术人才,但决不能把它简单地理解为专业技术培训,前者是基于大量基础学科学习的,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办学宗旨的体现,而后者只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高职教育若等同于专业技术培训,那就无法显示自己的优势、特色,无法经受住时间和社会的考验的,最终必将在形形的培训学校“合击”之下失去立足之地。语文学习是其他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它的作用是隐性的、间接的。扎实的语文功底包括观察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些能力都会对专业技能的提高与日后就业产生积极作用。目前高职院校的所开的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其目的是在一个更高层次上,帮助修课同学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交流与沟通能力。所以语文教师应在新生上课的第一天起,就要让他们认识到这一点,同时还要让他们明白语文课不仅可以学到必要的语文知识,还可以学到其他学科无法学到的知识,比如做人的道理,让他们明白学好语文对以后人生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使他们萌发学好语文的强烈愿望,树立“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的观念,对语文“乐之”“好之”,语文学习就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