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中职财会专业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中职财会专业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中职财会专业

篇1

一、模拟实习的优势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模拟实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利用模拟实验室现有各类实验器材和实验资料,系统地、连贯地进行模拟实习,从而对财会模拟实习真正增加感性认识。

2、模拟实习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处理实际业务能力,是实现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零距离、毕业与就业零距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是提高学生技能素质的有效途径。

3、教师在模拟实验室通过实物讲解和实际操作演示给学生,把抽象的、复杂的理论通过具体的、有形的实体表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模拟实习能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正确处理财会业务的实际能力。使学生在上岗前能比较熟悉经济工作中的具体业务

5、模拟实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中, 能根据实习要求,人人动手,大胆操作。根据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编制报表到财务分析,对财会工作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而具体的认识。

6、便于进行组织和管理。模拟实习与到企业实习相比,不受企业工作时间和环境的影响,教师可根据教学进度要求,适时、集中展开,一方面针对性、时效性比较强,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并将其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进行管理和指导。

二、模拟实习具体做法

1、模拟实习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改变或重新组织实习内容,制定实习计划,使实习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各种业务的核算方法、各种成本、费用的处理及资金、税收的缴拨等等,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非常枯燥,而且都是从未接触过的,这时如能利用好模拟实验室,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实物观察、讲解和技能的操作来帮助他们认识、理解和消化,那么,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2、根据模拟单位的经济特点、组织结构、规模大小,模拟设立不同的工作岗位,主要是与财务关系密切的部门岗位。如:仓管员、销售人员、车间统计人员、出纳、统计、主管财会等等,后让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并能各施其职,让模拟单位运转起来,并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在模拟企业担任的岗位进行轮换,使学生体验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职责及其联系,最终完成财会实习。

3、进行分岗位财会模拟实践。将企业的机构设置整体浓缩在实验室中。同时还要配套与企业有相关业务联系的外部机构,如:企业的开户银行、运输部门、税务部门等。这样在进行教学时,就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模拟实习。在不同阶段安排与之相适应的模拟实习。这样,克服了以往只等到所有课程上完才安排实习的特点,并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

三、模拟实习存在的问题

1、过分强调基础技能。主要表现在:在选择模拟实习资料时,过于强调“真实”,将某一企业某一时期的财会资料毫无遗漏地照抄照搬,缺乏代表性;同时也没有对这些实际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的分析、加工整理。同时,由于企业个体的特殊性,大量的特殊业务夹杂其中,使学生无从下手。影响了财会模拟实习的可操作性,达不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

2.过分强调财会核算。模拟实习基本都是要求学生完成“凭证一账簿一报表”的循环,即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再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最后根据账簿记录编制财会报表。学生拿到实习资料后,直接就按要求编制记账凭证。使学生从观念上就没有或淡化了审核工作。

3、忽视财会知识的综合运用。模拟实习确实使学生对凭证、账簿到报表等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训练,而财务管理的筹资和财务分析、企事业单位所涉及各税种的申报及缴纳等职业能力的训练内容没有充分融会贯通进去。致使学生在顶岗实习或工作时感到在学校学的东西与企业的实际相差太远,遇到这些情况时无从下手。

由此看来,财会模拟实习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财会理论与实践的全面结合,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财会毕业生迅速适应社会的能力。并随着模拟实习的探索、实习内容的丰富、实习规模的扩大、实习手段的发展、实习效果的探讨而不断地深入和拓宽。

参考文献:

[1]谭利云.提高财会模拟实习的教学效能[J].职业技术教育,2006,(29)

[2]王宇.构建财会模拟实习实践教学质量控制体系的设想[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10)

篇2

1 中职财会专业就业现状分析

从历史角度分析,在计划经济年代,中等职业培养财会专业的学生着重实际动手能力,并在待遇上又没有苛刻的要求,所以当时社会认可度很高。许多财务职位在招聘录用时,往往都设置了专科以上的学历要求,从学历就业这方面我们就失去了准入的门槛。

2 中职财会专业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2.1 中职学生的素质有所降低

很多错误地认为,“就读职校”成了家长与学生无奈的选择, 不少学生打着“混日子”的旗号读职校,等着拿一份“文凭”,等着被“就业”,在学校没有学到理论,也缺乏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因此导致部分用人单位对职中生有看法,由此进一步导致中等职业财会专业学生就业的难度。

2.2 财会专业教育不系统不科学

2.2.1 教学与实践脱离

在财会专业的教学中,很多学校为培养更为适应社会性人才,在教学改革上下了很多心思,做了许多课程改革,但是往往忽略了对市场洞察所必须的灵敏度,市场环境的变化速度要远远大于教育改革的速度,实际的教学与会计工作的发展和实际需求脱节;时下大多数中职学校会计实训场所不足,大部分会计实训只能在教室进行,个别指导就更是难以做到。

2.2.2 课程设置不合理

理论课设置太多,由于学生对实际工作经历的缺乏,不但不理解这些理论,更不能很好的将各个环节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并且实践操作设置的太少,严重脱离当今快速发展的会计工作实际,无法适应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

2.3 进一步加强“双师”队伍建设

目前很多中职会计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学,并没有真正的接触实际工作,对于课堂上下学生提出的一些实际工作中的“假设”性的问题时,也只能寥寥描绘一下想象的工作环境,讲解没有活力和说服力,即便再精品的讲解也只能算是“纸上谈兵”。由此可见,这样的指导老师在指导实习时,效果可想而知了。

3 提高财会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3.1 精心培养符合财会专业就业的综合素养

培养学生“专业人”。会计人员需要具备工作认真、细致的品性,财会工作岗位整天与数字、经济业务往来相联系。数字错一字,失之千里。会计工作岗位与货币打交道,不能有半点的马虎与侥幸。严格遵循业务规定的流程办事,每笔业务应通过填写与核对两关方能通过。要培养学生的这种品性,应在学生平时的作业、实训中要求他们以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去完成,使他们慢慢养成这种品性。

3.2 扎实培养财会专业就业的知识构架

在当前日渐激烈的职场竞争中,中职财会专业学生要谋一个对口会计岗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校期间我们应尽力做到:

3.2.1 重视教学内容的多元化,精选教材

如我们所知,所有的知识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每门学科密切相关。我们在讲到“A企业与B企业签订销售合同,销售一批S材料50000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58500元,已收到对方开具的转账支票一张”对于这样一笔简单的业务,会计教师就应该就每一个环节向学生介绍实际涉及到的部门以及工作流程,而不单单仅仅讲解分录的写法。

3.2.2 提高教学中实践环节的比重

建立一个实践教学的模拟体系,从课堂教学到毕业实习,以实践为主线贯穿始终,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实践教学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实验与实习,更主要的是应让学生受到全面的、先进的,并与一线岗位现场接近的职业技能的实训及谋生训练;对内增强模拟实验教学的仿真性,坚持手工实验与电算化实验并重的原则,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3.3 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

中职的财会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学到实际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实际的技能,所以老师的选择就至关重要。

3.3.1 学校要不定期的送相关老师的理论进修,加强老师实践技能和社会实践的配选。

3.3.2 学院着力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学校通过引进、培养和下企业实践等各种途径,并辅之以配套的政策保障,使一批具有一定实践工作经验和较强动手能力的教师,成为各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并以其为主指导学生实习。

3.3.3 学校主动对各实习企业的校外指导进行专业培训,使其成为学校聘用的“专业化”的校外培训教师。

3.4 努力寻找对口的工作岗位

财会专业对口就业难,但通过多方面努力,其对口就业率是会逐年提高的。

3.4.1 重新定位,我们的毕业生就是一线的劳动者

财会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是直接从事会计工作,而应该定位在为会计工作做基础工作的岗位,如仓库保管、车间统计等。这些岗位目前大学生进入少,将会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就业天地,也更为现实。只要我们的毕业生到企业后能静心工作,认真做事,老实做人,会计岗位才会向他们招手。

3.4.2 就业前给予学生特别职业指导

财会专业具有一定的就业弹性,很多学生并不是毕业后马上就能从事本专业工作,而是从一些与财会相关的,甚至是无关的基础工作做起,经过一定时间的工作积累,遇到机会才被安排到会计职位。

学校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学生对职业岗位变动有良好的适应性,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掌握求职的方法和技巧。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应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之中,为今后的就业奠定基础和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 宋芒果 . 谈中职财会教学与社会岗位的对接 [J]. 考试周刊 ,2012 (19).

篇3

(一)财会专业设置缺乏理论依据,课程间交叉重复。有些学校为了扩大生源、拓宽学生就业及对口升学的路,设置的财会专业随意性较大,既可和计算机专业合并,又可开设营销专业的课程,三年内需要上二十门左右的专业课程。实际上,这种专业划分只能使低起点的学生感到专业课头绪多、跨度大,超越了中职财会学生的接受能力范围,并且为了对口升学,开设的专业、理论课交叉重复现象极为严重,如《基础会计》中有关工业企业基本业务流程的核算与《企业财务会计》中各章节的有关各会计要素的具体经济业务的核算存在重复。有些学校还开设了某些超越中职学生理解和接受能力范围、有可能在他们毕业之后派不上用场的课程,如管理学、审计学等。

(二)重理论,轻实践。目前,财会专业课教学主要沿袭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单向传输式教学方法,没有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不开财会模拟课程、学校没有建设财会模拟实验室,更不用说到企业亲自观察和实践了。虽然间或也有一些师生双边交流,但很不到位。在以前职业学校普遍生源质量较好的时候,学生接受能力较强,他们尽管是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但因老师讲得“透彻”、“到位”,也基本能够掌握,因而确实也收到不错的效果。可如今,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今非昔比,面对这种枯燥、沉闷的“填鸭式”教学,学生会因学习能力差而学不进去,或因学习积极性低而不愿学,导致跟不上教学进度,倍感学习困难,从而对会计学习产生畏惧、厌倦心理,甚至自暴自弃。教学理应包含“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但是长期以来,相当多的教师往往只重视“教什么”、“怎么教”,却不管学生“如何学”、“如何动手”。传统单向式教学方法最大的弊端就在于重“教”、轻“学”,而忽略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中等职业学校,绝大多数感到学习困难的学生并非智力低下,而恰恰是“学不得法”,实践没有到位,导致学习效率低、效果差。

(三)财会专业课程设置、课时比例失调。财会专业为社会培养中初级财务工作专门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它在提倡“以能力为本位”职教思想的今天,也暴露出实践性教学严重缺乏的问题。现在很多财会专业教学计划对实践教学的规定很笼统,实践教学内容、时间、组织方式方法不够明确,更没有系统的实施方案,实践性教学的比例不到30%,远没有达到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1∶1的标准,致使在教学中实践环节的落实随意性大,可落实可不落实,对落实多少以及质量好坏缺乏监控。还有的学校为了迎合学生和家长的需要,逐渐向升学靠拢,加大升学考试课程的力度,特别是文化课比例,对不是考试课程的专业课程缩短课时,甚至不开,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和以后的就业。还有的学校不是财会专业课老师也教财会课程,比如财政金融、经济法、税收基础等。现在的会计工作和以前大不一样,以前是一把算盘、一支笔、几本凭证和账本,现在的会计工作好多都是财会软件、电脑记账,所以学好会计电算化课程和财会软件显的十分必要,可是不少学校由于师资和各种条件的限制就没有开设此课程,学生毕业后到新的会计工作岗位上就不能适应。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财会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

二、中职财会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一)财会专业课程设置目标要求

1、要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会计理论是指导会计工作、制定会计制度、规范会计行为的理论依据。作为职业中学财会专业毕业的学生必须了解一定的经济理论、理解掌握会计应遵循的基本法规、懂得会计的基本原理,在会计原理方面按中职的标准,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所以,中职学校不仅要开好诸如《基础会计》此类的课程,而且还要教好这些课程。

2、培养学生的熟练技能。中职财会专业培养的目标主体是中、初级会计核算人员,是第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作为中职财会专业的毕业生,不但能用手工做简单的日常账务处理,还应具备其他方面的一些技能以适应办公自动化的要求,如电脑打字、会计电算化、打算盘、点钞、能熟练地写财经日常应用文等,在技能要求方面,不但要开设课程,而且要切实安排相当比例的操作时间和考核。

3、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岗位工作。为了让企业财会人员按要求工作,国家规定会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所以,学校在课程开设上应向考证科目靠拢,如开设考取会计资格上岗证所必须要学习的《会计法规》、《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同时再开设一些专业课程,作为专业储备,以略高于会计持证上岗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中职生符合市场的要求。

(二)中职财会课程设置原则

1、阶段性原则。中职财会专业的学习必须按照循序渐进、由易至难的要求,分阶段、分步骤进行会计的教学活动,坚持边学习、边实习,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后,即进行阶段性模拟实习。针对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逐步对学生进行教学。

2、实践性原则。根据中职学校的办学特点和毕业生走向,财会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实践性原则,必须安排足够的时间供学生进行模拟会计操作,通过一系列的凭证、报表的编制,让学生在一个仿真的环境中从事会计实习。将以往毕业前集中时间实习的方式改变为一边学一边模拟实习,如学习到“银行的几种结算方式”时,教师有必要带领学生进入模拟的银行机构来学习这些抽象的,而又具有非常重要作用的专业技能。这样既照顾到学生的成长,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真正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3、时代性原则。中职财会专业的教学设置必须体现时代的特色,要跟上时代的发展,依据时代的发展要求设置相关的会计课程。如,开设《会计电算化》和一些基础性电脑入门知识,以适应办公自动化的要求。还可开设一些具有当地经济特征的专业课程。

(三)中职财会专业课时比例、课程设置及安排建议

1、课时比例。三年制中专教学课时(含教学实习)1~5个学期,每学期按18周计,第六学期按8周计,共2,500个学时,综合实习课时240个,总课时约计2,740个学时。其中:(1)文化基础课课时约占总课时的38%,其中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心理学为主修课。(2)专业课时(含专业基础课时、实践课时)约占总课时的62%,其中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约为2∶1。(3)专业基础课约占28%,专业课约占34%。专业实践课课时(含教学实习和综合实习)占专业课课时的50%,德育课时占总课时的5%左右。

2、具体科目设置

(1)文化基础课程。文化基础课程设置要实现四个“突破”:一是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发展个性特长方面有所突破;二是在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需要方面均有所突破;三是在降低起点、减轻负担、适合职教、改革教法和学法方面有所突破;四是在加强基础、拓宽视野、培养综合职业能力方面有所突破。但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不是平分秋色,既要二者兼顾,又要突出重点。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有不同的侧重点。

篇4

我国目前会计基层人员有1400多万人。国家鼓励小型微利企业的发展,尤其温州地区小型微利企业发达,财务人员需求多。对于中职财会专业的学生来说,就业形势乐观,但现实是中职财会专业学生本专业就业率并不高,相当部分学生放弃本专业,选择与财会专业无关的行业。

一、产生的原因

(一)目前的课程设置难以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财务人员

中职财会专业毕业生对毕业后直接接手会计工作有畏难情绪,没有自信,都想有一位老会计带自己,而企业又多数希望不花任何成本就聘到直接顶岗的会计人员。

当前的中职财会专业中财会教学所使用教材的内容严谨规范、严格按照会计的相关法律法规编制,系统性较强。同时,其内容基本满足应试教育的“教”与“学”。会计专业由于保密性原则,导致会计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就到企业顶岗参与企业实践成为不可能,这样,会计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就大比例的落到教学课程的安排中,这就需要改变原来的一味“学科化”教育,加大校内的模拟会计岗位操作实训课程的比例。

(二)中职财会学生职业素养难以符合企业需求

现代企业和市场选择人才时看中的不只是学生拥有的证书,他们更看重其个人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包括基本素质、基本职业技能及职业精神三大方面。企业对这三大方面的具体要求是:在个人基本素质方面,企业希望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在基本职业技能方面,企业认为学生应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职业精神方面,用人单位尤其希望学生具有认真负责、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以德为本、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学习精神,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

近期,我们通过走访、问卷、校企恳谈会等形式调研了当地的将近一百家企业,目前中职财会学业生首次上岗出现的问题有:缺乏敬业精神,如上班迟到,上班期间网购、网上聊天等;角色认知模糊,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困难;工作态度缺乏严谨认真,比如对于经手的数据信息,不会进行主动的核对和分析;与人交流、合作、解决问题能力较差;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意识不强。

二、提升中职财会专业学生本专业就业率的策略

(一)深化财会课程改革

突破传统的“学科化”课程设置的束缚,改造和组建新的课程体系结构势在必行。职业教育会计专业课程改革应从教学对象实际出发,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能力为本位。根据会计专业核算岗位化的特点,根据中国国情,结合当地的经济形式,使岗位工作能力模块化,实现专业教材编写的模块化,也可以将项目化教学法应用于教材的编写与实际课堂教学,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理顺专业课程之间、专业课程与职业能力之间的关系与层次,弄清模块式的教学基本要求,构建模块式教学。今年下半年浙江省中职财会学生将使用新教材,新教材按会计工作岗位分模块编写。教材编写突破了传统的束缚,但教学方法必须要跟得上教学改革的脚步。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技能教学过程中,学生都存在基础差异,如此应根据学生的基础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基础差的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学起,直至完全掌握了才能进入下一层次学习训练。如此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学一点、得一点、会一点,不可贪多求快。课程设置上可以把原来的核心课程按岗位模块课程组合形成各个技能模块。综合模拟可以结合地方特点,编制校本教材,以适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二)加强中职财会学生职业素养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各种经济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从会计职业道德的八个内容着手,把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始终渗透于会计专业的教学始终。把热爱会计工作、不弄虚作假、公私分明、实事求是、熟悉法规、积极参与管理和树立服务意识作为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在学校学习期间重视学生日常的品德量化考核,学生的日常表现所形成的习惯直接影响今后其工作的态度。

2.参加社团方式提升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

校园文化离不开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当今社会要求中职生必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思维方式、身心健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等,而这些综合素质往往是课堂教学所不能完全达到的,因此需要更多的平台来达到目标。学生社团是提高和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最佳的载体之一。社团是学生基于共同的志趣而自发组建起来的,社团成员通过社团及其活动,能在与同学们的交往和探讨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水平,释放过剩的精力,宣泄不良情绪,稳定自己的心理,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念和进取的团队精神。通过社团组织的系列活动,社团成员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人际交往、组织策划、口头表达等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且能增长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为今后走向成功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有效利用传统实习模式,开展校企合作

传统的老会计带徒弟方式,克服了学生畏难的情绪,使得学生能够顺利地走上财会的岗位。但解决大批学生实习方面显得杯水车薪。这里我所指的校企合作,决非顶岗实习,而是学校同企业合作,根据适合中职财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寻求不同类型企业合作编制校本教材。使用合作企业的全真原始凭证,编写不同类型企业的会计模拟实习账套。注意业务量选择要小,内容要精练。目前现有编写的实训练习是基于工业企业一般纳税人的实训,容量大,业务多,学生做起来兴趣十足。做完后,全还给老师。因此相当部分中职财会学生毕业后,碰到商业和服务业的账务处理,不知所措。虽然这两种性质的账务处理比工业企业要简单的多,但因为学校未接触或是未深刻体验过,以及学生专业知识的迁移能力不足和自学能力不足,往往不知所措。同样碰到工业小规模纳税企业的账务处理他们也是无从下手。所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掌握会计实际操作程序应先易后难。我们可以把校本实训练习的学习步骤由易到难的程度分为:登记流水账的出纳――小微商业企业账务处理――小微服务业账务处理――小微工业企业账处理――一般纳税人商业企业账处理――一般纳税人工业企业账务处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并不需要学生全部掌握以上全部的账务处理。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至少掌握以上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业务处理方法。比如有些学生只学会了登记流水账,那么凭借这项技能,他就可以胜任出纳的工作。有些学生只会做小规模企业的账务处理,那么今后他就可以应聘小规模企业的会计岗位。另外我们在会计全真模拟实训中,要求学生学会财务分析。比如最后报表编制完成,资产同权益平衡了,学生就认为万事大吉。这种习惯不好,我们还要培养学生分析报表上数据的习惯。负债多少,占资产比例多少,销售毛利润多少。这种做好报表、浅层次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的习惯可以给学生今后工作带来好处。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渗透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学校还可同企业、税务等部门合作制作微视频,因为微视频的作用直观,可模仿,比如凭证账簿整理装订,企业银行开户、纳税申报等,都可以制作成微视频,除了教学中使用,将来学生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后还可进行参考。

(四)构建立体化的就业指导教学平台

首先引进职业测评软件,设有专门的职业测评室,聘请学生担任助理工作,全天候开放,利用生涯规划博客、生涯规划QQ群和就业网等信息平台,为学生利用自助方式快速了解生涯规划的初级理念、自我探索学业规划等提供帮助。具体内容:帮助学生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地了解自我;促进学生对职业世界有更清楚的认识;实施和解释职业测评,帮助学生了解测评报告以外的信息,更有效地利用测试工具;协助学生找寻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提供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实战性的求职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角色转换。

其次在特定背景下的沙盘模拟推演,沙盘培训特有的互动性、趣味性、竞争性特点,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培训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充分利用听说学做改等一系列学习手段,开启一切可以调动的感官功能,对所学内容形成深度记忆,并能够将学到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很快实践与运用。在沙盘模拟培训中学员得到的不再是空洞乏味的概念、理论面,而是极其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深层次的领会与感悟。

除此之外,以生涯工作坊和职业训练营的形式开展团体辅导、小班化教学,运用职业咨询、心理咨询、职业发展等指导方法,通过讲解、案例分享、小组讨论、做游戏带领学生共同参与、体验、探索、分享建构的成长过程中,增进自我了解,加强自我肯定,获得自我提升和成长,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就业率是衡量一所学校实力的一个指标,提升就业率也是学校对学生负责任的表现。提高财会学生本专业就业率,使财会学生学有所用,从而为企业发展输送合格的财务人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篇5

一、中职财会专业教学现状

中职财会专业的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任职现状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真正从事财会专业的人才少之又少,因此中职财会专业的教学需要继续改善。再加之财务岗位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学生们在学习期间无法真正地实现职业功能性训练,存在学用两者之间的矛盾。更为重要的是,人才在任职期间,企业是较为重视员工的任职责任感以及问题解决能力,但是中职财会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总是过于忽视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通过将项目管理思维引入中职财会专业教学,从而实现教学变革,改善教学成效。

二、项目管理应用中职财会专业教学改革

1.项目管理思维促进教学理念转变

项目管理指的是系统性地将完成某一任务时,方法、资源以及人员进行结合,从而能够在既定的时间段内,完成一定的预算和质量目标管理。这能有效地提升整体效益以及成本,有效地保证其项目的整体完成质量,降低了原本的成本投入,控制项目完成的整体进度。因此要想在中职财会专业课程教学中,更好地实现项目管理,可以将教学过程中的诸多过程转换为项目完成的每一个环节,从而使得每一个项目的完成都是必然。当前为了更好地实现中职财会专业课程教学,实现与课程的实践操作性紧密相连,对于岗位目标中所引进的实用性人才进行定位培养,已经被各界人士所认可。与此同时,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基于会计职业岗位对于人才的需求,中职财会专业教学已经无法再形成单一化的教学目标。而是以重视职业能力与道德为主。通过将两者有效融合,从而构建完成项目的整体目标及岗位制综合职业能力。如果职业能力的课程教学与实际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还存在一定的可信度,职业道德以及职业习惯的教学,就显得过于空泛,并且无法真实地进行考核。对于财会专业来讲,如果离开了专业实践,那么所有的业务能力以及道德习惯都变得虚无。而项目管理则讲求必然化的实践,通过对实践的目的完成一定的分解融合,从而经由单个的项目实践来完成。因此通过在中职财会专业实现项目管理,从而重新对课程进行组织学习,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2.中职学校财会专业教学项目体系构建

在中职财会专业教学过程中实施项目管理,不可以完全套用其他方法,应当依照项目管理方式的具体优势特点,结合所应用课程从而完成应用的变通性,使得中职财会专业的课程教学可以具备项目管理教学方式的优点,又能符合一定的课程教学实践。首先通过对专业的课程教学职业能力、职业道德以及习惯进行教学综合,从而在每一个项目划分中给予相应的体现。项目管理教学的目标是培养财会专业实用人才,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保障学生可以学习到课程的专业核心,同时又可以在职位上满足职业所需。与此同时,对于职业习惯的重视,比如转账存款等金额的结算,也要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通过实践训练不断地完成体现,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中职财会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教学,不应该只是单纯地针对学生的职业道德以及习惯完成逐步的教学培养,而是应当通过引进项目,从而实现综合型课程教学,完成教学目标的实现。再者通过对课程开展构建分层式项目体系,每一个分层项目教学都必须有特定的教学目标,从而每一个层级都推进总项目目标的完成。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实行岗位分项目教学,此种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依照具体的岗位职责,从而对课程完成重新组织,实现学习至实践的教学过程,更好的实现学做结合。比如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课程,可以将其具体的分为三大教学进程,比如购进、提取折旧以及盘点清理。那么在完成盘点清点的过程中,又涉及固定资产的注销、收入的受到和清理还有费用支出以及利益获损内容。根据如上细分内容,构建完整的工作流程教学,从而完成财会专业教学。

三、结语

通过在中职财会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项目管理教学,可以针对性的对课程开展中的有限教学资源,实现资源整合,从而合理地应用于课程教学开展中。通过引进项目开展式教学,很大程度地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综合职业能力,并且通过使用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将学生的课程教学成效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从而提升中职财会专业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

篇6

一、中职财会教师专业化的涵义

要提高财会专业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关键是抓好中职财会教师的专业化建设,所以我们首先要理解中职财会教师专业化的涵义。中职财会教师的专业化是指具有以下特征:

1.教师有履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教师首先要吃透财会学科的教材,对教学内容要深刻领会并能灵活运用,能很好地把握课程体系;其次要了解自己的学生,要熟悉学生的特长,存在的缺点,生理、心理的特点与规律,善于运用学生的兴趣驾驭好课堂,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启发与引导,并在课堂上要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时对课堂偶发事项及时、灵活处理。做好舵手,对学生的思维误区及时帮助调整思维路径。

2.教师要能熟练进行会计实践操作,并对会计实践中的流程要熟透于心

教师只有具备娴熟的会计实践操作能力,并熟悉会计实践各流程,才能根据会计岗位的需要更好地把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教育内容,才能更好地对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进行示范和对学生实践环节中的易错环节和操作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纠正和强调,才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会计实践动手能力。

3.教师要具有创新、研究能力

经济形势在不断变化,与经济密切相关的财会当然也会紧跟经济有所变化,所以会计岗位需要的也是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善于接受新信息,新事物的会计人员。如果教师教学中仍旧照本宣科,机械式地传授知识,而不是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灵活学习,培养的学生适应能力,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自然不高,当然不会很好适应变化的社会需求。因此教师要善于接受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学会分析新情况、新现象,对财会理论的教育与实践操作中碰到新问题,在尝试解决过程中创新思路不断总结,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主动适应新经济形势,掌握创新原理和技能,并能组织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适应能力。

为提高教育实效,教师要注重中职财会教育的特点,学生的特点与规律,对教学过程如何展开,理论与实践如何有效结合,人才培养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模式等问题教师要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教育规律和教育的注意点,树立先进的专职财会教育理念,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寻找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和最适宜的教学方法,只有教师熟悉职教规律与中职学生的特点和会计岗位的要求,有的放矢,才会使中职财会教育真正培养出社会急需的人才。

二、中职财会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教师专业化观念,严守人才准入门槛

目前很多人对中职财会教师专业化的理解存在误区,认为只要具有教师资格证和行业技能证书或只要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均可以成为专业化的财会教师。其实资格证书与实际能力并不等值,有实践经验也并不意味着会做一名真正称职的财会教师,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教师专业化观念。真正合格的专业化教师应该既是教师,又是技师。他要知晓财会的基本知识、操作要领并能进行实践操作,同时他必须将生产、管理、服务知识和能力吸收内化,并能有效地再现,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熟悉操作而且精通原理,并能组织学生学会,即就是不仅要会做,还要会教、会导、会思考。

正确定位教师专业化后,对中职财会专业教师严格人才准入制度,制定教师入职条件时,可以采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财会专业文凭以及若干年会计工作经验的或经过专业培训的并通过正规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考试过关才可以从业,只有符合教师+技师条件的人,由于其理论和实践与教育都是行家,才会保证财会学生的教学实效。

2.实行校企合作,打通校企人力资源共享通道

为提高教师的专业化,采用校企合作方式。一方面对学校现有教师确保每年有一定时间“下企业”进行会计实践操作训练,对参加锻炼的教师要实行跟踪管理,要求锻炼后及时做好总结,并布置锻炼后教师要承担教材的编制任务,同时健全锻炼的监督与奖励制度,保证教师通过锻炼真正使实践能力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吸引经验丰富的财会专家从事教师,学校可以利用高薪,福利分房等向财会专家抛出橄榄枝,如果这些专家经过专门的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能与技巧等的培训,通过一定的考试后学校可以优先录用。

3.营造良好的教育文化气氛,加强教师间的合作,开展良性竞争

经济形势在不断变化,使得社会对中职财会类的学生的需求也有新的变化和要求。一个专业教师所知的知识面相对整个财会专业组而言是有限的,如果教师间能很好地利用群体智慧共同合作探讨教材内容,经常交流教学的不同意见,在交流与讨论中往往会产生很多智慧的火花,生成新的知识,而且在合作中可以更好地学习他人先进的教学理念、思维与教学方式,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帮助教师稍作很多弯路,节省出很多时间与精力来学习新的财会知识和进行新的业务进修,也有利于教师进行自我反思,从而提高促进教师的群体成长,是教师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在合作的基础上鼓励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良性竞争,可以进行赛教活动,组织教师参加技能竞赛,鼓励教师进行技能证书考试,对竞争重视的是参与过程中的评议,重视的是探讨和分析可以借鉴点和如何改进,而要淡化评价结果,即重竞赛中的表现与进步,淡化竞赛的名次争夺,只有营造良好的教育文化氛围,加强教师间的合作,开展良性竞争才能使教师共同发展,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4.中职财会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注重自我反思

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很快,所以财会教育理论与实践操作也会不时变化更新,今天的财会教育要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教师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对财会专业理论知识和经验进行学习、更新、重组,使自己的教育理念、传授的知识永远紧跟经济形势,符合实际操作与政策法规。

同时,在不断学习,注重知识更新的时候,要紧密联系中职教育的要求与学生的特点以及社会的需求,不断吸取他人教育所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养成反思,及时总结的习惯,使自己成为研究型教师,而不是机械式的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要使中职财会教育具有创新性,使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又具有较灵活的创新思维。

篇7

一、中职财会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师资配备不健全

现在我国中职教育当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近些年当中我国的中职院校学生人数逐年的攀升,但是教师人数却出现了逐年下降的情况,这种教师与学生之间比例严重失衡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将会导致中职教育的缺陷。尤其是财会专业的教师,因为财会专业不仅仅需要学生自身对于财会的理论知识有着一定程度的掌握和认识,更加需要的就是学生要在实训方面能够更胜一筹,所以对于教师的要求就会很高。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现在很多中职院校当中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并不高,实践经验少,很少到各企业进行教学实践及实务操作学习,有很大一部分教师都没有取得会计职称,这样对于学生的教学是没有创新性的发展的。并且一般年轻的教师较多,这些年轻的教师当中往往缺乏实训经验,在对待财会专业学生的实训方面经常表现出忽略或者是不实训的情况[3]。

(二)生源质量不高

财会专业是一个应用型管理专业,教师在讲课的过程当中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全面系统的教学方式,还要注重对学生会计实务技能的培养。但是现在我国的生源正在逐年的上涨,各个中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也出现了下降的情况,很多中职院校当中出现了一些学生自身素质差,对于事物接受能力弱的现象。声源质量不高对于中职学校开展实训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利于高校的教育和实训创新。

二、中职财会专业实训教学改革设想:

(一)校内实训,提高实训室利用率,试行商务会计实验公司

1.营造事业训练环境,提高专业实训室利用率

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课余实验室,让学生在业余的时间将自身的精力放入实验室当中,这样对于学生而言会更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实训经验,在实训课程的开设当中可以促进学生的自由组合形式,因为在很多的大型企业当中都存在着财会方面的软件,中职当中的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软件来对财会信息进行学习和掌握[4]。在开放的实训室当中中职学生不仅仅可以真实的体会到大型企业当中应该具有的软件设备,还能够亲自的实行一系列的财会操作,这对于实训当中的学生来说不仅仅可以增强自身的实际技能,才能够及时的学习一些较为先进的财会技能,这对于中职当中的学生而言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在实训室当中学校应当尽量选择一些企业当中较为常用和先进的财会软件进行安装,进而让学生从中得到真实的体会和感受。在实训室当中财会教师还应当注重网上习题相关的搜索,在网上为学生制定一些关于财会方面的习题,然后让学生去学习,在此期间还应当为学生配备企业的财务人员进行现场指导,这样在专业度方面会有着更好的控制和把握。对于实训室的开放有关部门一定要把握好,在业余的时间学生在实训室当中只可以从事一些学习类的活动,决定不允许学生在实训室当中玩一些游戏。

2.组件商务会计公司,动态实训,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为了更好的促使现有学生在财会方面的综合能力,不仅仅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实训课程训练,还可以在实训的过程当中选择一些较为具有实战性的训练任务。例如可以模拟公司的运营,然后让学生分组去对模拟公司的运营状况以及财务的发展状况进行细分和优化。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实训技能。在模拟公司运作和经营和过程当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制定一些小组制度,以小组为单位,每一个小组在一定的时期内都要管理好公司的运营,并且对运营的状况以及财会报表进行细致的分类,最终教师评定出成绩最优秀的小组,这一优秀小组的评选方式要根据该小组在模拟经营当中在财务报表方面是否完整无误,且盈利最多。综合这些看法,可以对中职财务学生进行最终的判定。为了更好的激励学生去参加这种以小组为单位的财会经营模拟活动,有关教师还可以制定一些奖项的设置,比如教师可以为每一期比赛的冠军颁发一些奖品,对于中职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而言,这样的奖励措施是十分有效果的。

(二)改革校外实训模式,打造财会专业特色的工学结合模式

在实训方面其实不仅仅可以对学生配置一些校内实训,还可以为学生们安排一些校外的实训,中职当中的学生在实训方面要比一些高校当中的学生更具有实践经验和实践性,所以能够更快的融入到社会的实际训练当中。中职院校可以与各大企业进行联系,签订确切的合同,让学生到固定的岗位进行实习,这种实习实际上就是一种真实地实训[5]。在工作岗位当中学习可以将自己在学校当中所学的实训方法利用到岗位当中,通过会计记账和制作宣传等活动来进一步的增强自己的能力,这种学生顶岗实习的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自身的能力。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这样可以尽可能的与社会联系,并建立一批协作单位,特别是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也可以与一些会计事务所及税务师事务所合作,这样会更加符合学生所学的内容。中职院校如果能够定期的与一些事务所有所联系,在学生需要实训的时候将学生输送给一些事务所,这样将会对于学生的自身学习和发展有着很大程度的帮助。这种教学方式在现如今的教学当中已经体现的非常明显,我国很多中职院校已经开始了这种教学方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简单的介绍了一些关于中职院校当中学生实训改革方面的设想,笔者认为在这个信息化和社会都飞速发展的时代下,我国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理论性人才,更加需要的应该是具有技术的综合性人才。只有综合性的技术型人才才是更加符合社会未来发展和需要的人才。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我国很多企事业单位对于财会岗位的工作人员要求已经越来越高,所以抓紧时间培养出一批能够具有实训经验的高素质学生是中职院校的大势所趋,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陈丹,陈建松.中职会计专业校内实践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04):123―130.

[2]王高泽.分阶段实训培养财会学生动手能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7):568-590.

[3]翟志华.加强中职院校财务管理的对策[J].财会月刊(综合),2010(07):89-100.

篇8

(二)中职财会专业特点

财会专业入门难,专业性强,枯燥,烦琐,适合有一定社会实践经验者学习。如存货收入计量时采用的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先进先出法、零售价法等,类似而又不同。对于大学阶段或成年人而言,一些概念不言自明,而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方法也要因势利导,不能满堂理论平铺直叙,久而久之,部分学生就会因为理论讲解过于枯燥而失去学习兴趣。

(三)对目前财会专业教学优势与劣势的反思

目前,中职财会专业教学优势在于:各个职业类中专、职高都在着力于建设中职财会专业完善严谨勤奋的教师队伍,力求团队专业理论水平高,责任心强,团队合作意识强,有上进心。同时,很多中职类中专、职高都拥有教学硬件设施,并且还在不断的完善之中,缩短学生步入社会后的再培训再适应过程。

财会专业教学劣势则表现在,一是重理论,轻技能:普高的教学模式、教学思维仍然制约着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二是重期末,轻平时:以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手段,考核尺度单一;三是重记忆,轻理解:偏重于具有标准答案、只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性考试内容。

二、财会专业教学创新

(一)与学生实际相结合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讲到库存现金时,我会将学生直接引导到保险柜前,简单扼要地告诉学生,放在企业保险柜中的现金就是库存现金。顺带将如何开启保险柜教给学生,可以瞬时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学生记忆也很深刻。将生活引入教学,让会计知识贴近生活。再如:我在讲解资产负债表时会让学生先看这样一张表:假定你先将你自己所有可以货币计量的东西全都列出来,并对每一物品估一下价,然后将其相加,便可得出一个总数。接下来将你目前尚欠他人及银行的钱的数额也列出来,最后将两者比较,大数减小数,看看差额是多少。这样,资产负债表的所有组成内容就都在里面了。会计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尽可能帮助学生避免望生硬的理论概念而却步。

(二)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会计的实践性强,单纯的理论讲解学生很难形成深刻的认识。一是要让学生勤于校内的手工模拟操作,二是应该鼓励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参与形式各异的社会实践。

(三)与财会技能相结合

根据学生就业方向的需要,进一步加大财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将现有技能系统、完整的教给学生,同时教师应走出去,充分了解当前社会所需中职人才应具备的技能,做到与时俱进;外部人才请进来,采用不定时,不定期举办讲座、座谈、上课等形式传授技能,开阔广大师生视野,形成学校与企业互动,互相了解促进的新型立体的技能教学模式,打破重理论、轻技能的现状。将现有教学资源进一步整合,形成中职独树一帜的财会教学模式。将实训成绩与考试成绩综合为学生的期末成绩。实现期末与平时的结合。解决考核尺度单一的问题。

三、财会专业教学拓展

(一)职业道德层面的拓展

篇9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学校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实行分流教育的新生事物。职业中学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以其教学对象的广泛性、培养目标的直接性和专业设置的市场性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职业学校某些课程存在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倾向,教材建设跟不上专业发展步伐以及在教学上简单模仿高等教育或中专教育模式的问题,在职业学校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学中这一现象尤为明显。

职业学校财会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够科学。第一,一些学校开设了某些超越学生理解和接受能力范围,有可能在他们毕业之后派不上用场的课程,如企业财务管理、审计学等;第二,职业学校财会专业的课程设置模仿高等或中专教育,存在追求完整的学科体系的倾向。由于忽视学生专业操作技能,而过分追求课程设置的理论体系,从而导致实习课在职业中学的课程安排中难以达到应有的地位,而这又恰恰是职业学校在教学中所不可缺少的内容,同时又是职业学校的办学特色所在。究竟是培养中初级财务核算人员还是培养中高级财务管理人员?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目标和方向不够明确的问题。

综上所述,职业学校的财会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有必要进行再调整,不然,我们有可能在办学的过程中逐步失去自己的市场定位,进而影响学生在毕业后的择业竞争能力,并最终将影响职业中学财会专业的生存能力。

二、课程设置的要求

职业学校是为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向社会提供中级技术工人和中初级管理人员,实践能力的强弱将成为这些学生在社会择业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目前,上至高等院校,下至一般民间学校,名目繁多的财会专业办学班层出不穷。如何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唯有明确目标要求,按一定的原则开展教学活动,方有可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会计理论是指导会计工作、制定会计制度、规范会计行为的理论依据。作为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毕业的学生,必须了解一定的经济理论,理解掌握会计应遵循的基本法规,懂得会计的基本原理,在会计原理方面按职高的标准,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2、培养熟练技能。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主体是中级技术工人和初级管理人才,是第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作为职中财会专业毕业生,不但能用手工做简单的日常账务处理,还应具备其他方面的技能,以适应办公自动化的要求,如电脑中英文打字、会计电算(财会软件应用)、打算盘、点钞、能熟练地写财经日常应用文等;在技能要求方面,不但要开设课程,而且要切实安排相当比例的操作时间和考核。

3、岗位胜任。为了让企业财会人员按要求从事会计工作,国家财政部门规定各企业会计必须持证上岗。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毕业生在毕业考前应按国家财政部门要求通过会计上岗证考试,取得会计上岗证。学校在课程开设上应向考证科目靠拢,教学内容上也应参照财政部颁发的有关会计准则,财务通则和行业会计制度应尽可能向国家有关标准靠拢。同时开设一些专业会计课程,作为专业储备,以略高于会计持证上岗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职高生符合市场需要。

三、课程设置的原则

职业学校财会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关键是财会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设置一套适应市场需要的、能满足职高财会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完成职高财会专业教学任务,体现职高特色。职业学校财会专业的课程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阶段性原则。职业学校财会专业的学习必须按照循序渐进,由易至难的要求,分阶段、分步骤进行财务会计的教学活动,坚持边学习,边实习,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后,即进行阶段性模拟实习。要针对学生思维发展特点,逐步对他们进行教学。

2、实践性原则。根据职业中学的办学特点和毕业生走向,财会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实践性原则,必须安排足够的时间供学生进行模拟会计操作,通过一系列的凭证、报表的编制让学生在一个仿真的环境中从事会计实习。将以往毕业前集中时间实习的方式改变为一边学一边模拟实习,这样既照顾到学生的成长,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真正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3、时代性原则。职业学校财会专业的教学设置必须体现时代的特色。要跟上时代的发展,依据时展的要求设置相关的会计课程。如开设会计电算化和一些基础性电脑入门知识,以适应特区办公自动化的要求。还可开设一些具有当地经济特征的专业课程。

四、课程设置与安排

职业中学财会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安排应按照文化课与专业课兼顾,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进行编排,可分为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会计课和技能课四大类,并在此基础上精选慎选专业会计课。根据我们的实践和体会,课程体系及课时安排如下:

1、文化课。鉴于各地在文化课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此无需赘言。

2、专业基础课。会计学原理是职业中学财会专业的基础课,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把会计核算的原理讲清楚,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会计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必须认真扎实地学好该课程,适时穿插会计实务、模拟操作于教学过程之中。预计安排课时180学时,其中模拟实习课时不少于40课时。

3、专业会计课。国民经济结构覆盖范围广泛、涉及行业众多。各行各业有自己的运作特点,会计核算也因行业各异而在核算方法上略有区别,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的专业会计,但其基本原理是相通的。职业中学的学生因其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的限制,不可能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将专业会计课程如数学完,为此,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精选慎选专业会计课程就显得尤为突出。

4、专业技能课。这部分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技术、财经应用文、电脑中英文打字、点钞、书法。

五、运用多种手段,强化实践活动

1、运用多种手段,加强实习环节。我们可采用如下手段强化学生在校时期的实践活动:

(1)走出去、请进来。职中学生年纪小,缺乏社会阅历,给学好专业会计课程带来一些困难,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时机,请有丰富经验的财会人员给他们介绍专业;或带学生去企业实地参观见习,假期时可鼓励学生去做暑期工,以增强学生对企业的感性认识,对工人生活的体验,从而为学好专业课程做好准备。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财会专业可以使用某些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条件的学校可制作一些会计核算过程的电视片、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电视片,以帮助学生了解企业,并在教学过程中缩短学生与企业的距离,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3)创设情境,搞好模拟实习。第一,通过设立模拟财会室,可让学生置身于仿真的环境中从事账务处理工作,增加真实感;第二,以分年级的形式进行会计知识竞赛,以强化所学的知识,增加趣味性。

2、边学习、边实习。在学生的学习中,尽力帮助同学联系一些实习单位,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所学知识和实际工作联系起来,才能巩固理论知识,才能为他们以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安阳市第一职业中专)

篇10

一、传统的中职财会专业教学方法的弊端

中职财会专业,知识性较强,需要记忆的内容多,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教学方法往往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兴趣。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转,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分析判断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技能的培养。传统的中职财会专业教学方法存在着严重缺陷,是我们职业教育出现学生“高分低能”现象的主要根源,主要表现在:

1、传统的中职财会教学是“填鸭式”的教学,即教师把教学大纲确定的事先准备好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方法往往过分强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个性差异,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按部就班继承前人的知识,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2.传统的中职财会专业课教学只注重课本理论知识的教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忽略了与实际业务的有机结合,存在严重的理论脱离实践的现象。仅是注重学生记住结论性内容,没有引导学生参与全过程的思考、研究和探索,无法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

3.传统的中职财会专业课堂教学依赖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其手段陈旧、方式单调,加上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逻辑思维能力和新知识接受能力受到限制,造成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缺少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缺乏学生的有效参与和信息反馈,难以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二、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及其在中职财会专业教学中的适应性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各种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方法的统称,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行为能力为目标,在教师引导下,通过不定型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主动的使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畅想落实法、角色扮演法、张贴板教学法、引导课文法、模拟情境教学法等。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动脑、动手,进行探究性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明确,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要求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接受较多的实践性教学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中职财会专业教学中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体现在:

1.中职财会专业培养的是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在财会专业课教学中应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使教学从注重“教法”转到注重“学法”,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突出学生“能力本位”、“个性发展”的理念,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即培养了学生团队精神,又引导了学生个性发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探索性得到有效增强。

2、中职学校财会专业课是专业性、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须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实践有机结合,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并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并激发其创造性,达到较好掌握理论知识的目的,提高其处理会计实践问题的综合操作能力。

3.中职学生虽然文化基础普遍较低,基础理论知识薄弱,但富有主观能动性的和创造性思维。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培养,教学中不断地启发和鼓励学生,使每个学习者都有施展个性才能的机会和舞台。如通过营造某种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在老师所设计的环境中“扮演角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个性风格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工作能力,充分挖掘了学生的个性潜能。

三.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中职财会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财会课程的具体内容和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选用不同的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笔者列举以下2种教学方法在财会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1.运用项目教学法,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采用项目教学法,每节课或一段时间内教师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具体项目,学生在思想上就有紧迫感,在教师讲解过程中,就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参与,有效改进了教师讲的千辛万苦、学生听的稀里糊涂的教学现状。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新旧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情况,以及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在本次课堂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气氛浓烈,学习积极性很高。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知识,体验了求知的乐趣,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主动参与的意识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成了学习的主人。

2.运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11

一、当前部分中职学校财会专业教学现状

当前由于我国中职学校招生门槛低,学生本身的起点低,学习能力较差;教师综合能力素质不强,尤其是双师型教师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缺乏足够的实践性教学经费保障,使得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面临巨大困境,办学情况每况逾下,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据有关部门调查得出,近几年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对口就业率达不到50,这也直接导致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招生困难,中职学校会计教育面临着停办的险境。

二、中职学校财会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办学缺乏特色,社会时效性不强。受社会市场需求影响,对会计人才需求越来越多,会计行业在某一段时间内成为就业热门行业。很多中职学校不考虑自身专业特点,定位不准,盲目的开设会计专业。而相比高等院校的会计专业,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没有明显特色,一时间社会需求市场上会计就业人员达到相对饱和,导致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

2.教学目标未明确,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由于盲目跟风办学,大部分中职学校没有进行科学的研究具体该培养怎样的会计人才,更没有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使得这些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只是数量的增加,没有质量的提高,难以适应公司和用人单位需要。

3.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老旧。大部分中职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常常是重理论、轻实践,会计专业课量多而难度大,实践课量少且单一。大部分中职学校对会计就业岗位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编写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教材内容没有随着会计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等市场经济制度的变化而改变,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社会实用性不强。

4.教学方式落后,案例教学缺乏。尽管一些中职学校已经认识到传统教学方式落后,部分学校已开始运用实物模拟、计算机、视频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但是由于受到经费、师资力量的限制。大部分学校还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这种以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常常会忽略会计信息使用者在决策上的需要。并且,学生成绩考评方法不科学。还是以传统的卷面成绩为主,对实践性的操作技能缺乏训练和考评,对知识量积累不是很看重,导致培养出来的会计人员只成为了记账员,能成为富有创新精神和分析信息能力的新型会计人才的人很少。

5.经费保障需加强,师资力量有待提高。目前,中职学校考虑办学成本,大部分没有聘请专门的会计技能指导教师。学校聘请的教师大部分是从高等院校的财会专业毕业,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直接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大部分没有相应的专业实践经验。学校对教师在职培训投入也较少,受老师自身能力水平的限制,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培养的效果不会特别理想。

三、解决问题的举措

1.突出特色,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置课程。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学必须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和行业发展属性,根据人才市场上各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的实际需求,积极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信息,进行认真详细的调查研究,找准企业的用人需求和学校教育的目标,以此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和培养目标。将理论课程和实践性课程进行合理安排,而且要保证实践性课程比例占到总课程数不低于40%。积极推行校企联合教学,加强会计模拟实验室建设,不断提高学生社会实践技能,更好的适应市场需要。

2.如大经费保障,增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师水平。中职学校应高度重视会计教学经费保障和师资力量的增强,加大资金投入,提供资金保障,利用节假日时间开展教研活动,组织会计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调研、受训,学习专业技能,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提高教师指导实训的能力。要建立学习型会计教师队伍,以便适应会计理论的不断更新发展。会计教师也要坚定终身学习的信念,加强对新制度、新法律、新技术的学习,不断的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体系,提升自身综合能力水平,成为教育教学中的多面手。

3.优化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手法,激发学生兴趣。在教育教学主管部门指导下,中职学校可以请会计教学教材编写方面的专家,在充分研究当今会计行业发展趋势和实际工作需要的情况下,科学合理进行教材创新,精心编排教材内容,突出行业和实际操作的规律性内容,更好的指导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应该灵活多变,直观实用,多使用现代化的手段。可适当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以及现场教学等方式,组织学生们模拟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会计手工作帐的教学:使用计算机模拟教学组织学生们进行模拟实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在对我国中职学校会计教学存在问题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应对举措,主要在于强调会计专业教育教学课程需要合理设置,需要教学理念转变,需要老师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整体水平提高,以便更好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会计制度改革的需要,培养出符合要求、能力更强的人才。

参考文献:

篇12

由于教学与实践的脱节、教师的素质、实习单位等各方面的原因,许多中职学校财会专业的实习流露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与实践的脱节

从20世纪80年代会计教育的改革到现在已有30多年的时间,财会专业的教育已经大步前进了,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财会专业教育已不再适应80年代的改革,但现在某些中职学校的财会专业教学依然没有跟随就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教学的实践环节上,没有按照2006年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在教学上没有纳入新的金融衍生工具、保险合同等,内容也没有随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出现会计范围的相应扩大;在会计技术上(包括信息技术、传导技术、通讯技术等),学校提供不了更多的资源供学生实践,在教学中也没有反映出来;多数院校建立的所谓的现代化的技术实验室,只是流露于形式,缺乏相应的财务软件,安排的实践课程也很少。

(二)实习效果较差

财会专业的学生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才能真正走上工作的岗位,而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安排的毕业实习却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相应的实习单位。对某些中职学校来说,校内没有建立起系统的模拟实习基地,校外没有联系到实习单位或者仅仅联系为数不多的实习单位,根本满足不了财会专业学生的实习要求。

2、实习中学习效率不高

由于实习的接纳单位有一些不便公开的秘密,所以使得这些接纳单位不愿意让学生接触材料,学生只能“望机兴叹”,在实习单位根本就不能真正学到财会的专业性知识,从而达不到实习的目的。

3、明确分工,不能够兼顾

在工作中,会计人员都有专门的分工,每人负责一部分。实习的学生去实习,每人跟着一个工作人员,只能接触到部分工作,而对工作难以了解全面,从而影响了实习的效果。

(三)指导教师力度不够

会计是一门实用性与理论性都很强的学科,在财会专业学生实习时,实习指导老师由于自身素质的限制,不能够给与学生充分的指导,从而影响了实习的效果。

1、学校派的实习指导老师实战能力不强

在校内进行模拟实习中,大部分指导老师是没有实际会计工作经验的老师,他们对相关的会计理论掌握的比较娴熟,但是对会计实务的操作却很生疏,对学生也不能进行有效的实务指导。

2、单位的指导老师理论跟不上

实习单位的工作人员,长期工作第一线,对会计实务操作非常熟练,指导实习学生很有效率,但是长期的工作中忽视了对理论的学习,因此,业务的处理往往跟不上理论的发展,因此在辅导实习生的时候显得力不从心,使得实习学生的效率难以提高。

3、缺乏对实习生的管理

一些责任心不强的指导老师,将学生送到实习单位后,往往就不管不问,很少去实习单位进行检查督促,实习结束后仅仅根据学生的实习报告给与成绩,甚至个别老师在带学生外出实习时,忙于自己的私事,不能严于律己,导致实习的效率的低下。

二、提高财会专业实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实际上,提高财会专业学生的实效效率,应该首先从教师抓起,以教师为核心,实现财会专业学生效率的提高,如图所示:

(一)抓好实践教学

1、优化课程设置

会计环境的变化,要求教学必须适时变化,从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着手进行课程的优化设置。首先改革教材,增加实践教材的比重,从中剔除新准则中已经废止的部分补充原教材中没有的部分;改善原实验教材验证性实验的比重过高,设计性实验的比重偏低的现象;增强设计与研究性训练,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其次,实现教学观念的创新,突出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并开辟多功能模拟实验室,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2、建立校内模拟实习基地

创建会计模拟实验室是建立校内模拟实习基地的主要平台,通过采用企业真实的数据材料,按照企业会计核算的程序设计,使得学生通过一系列真正模拟的记账活动,将会计的主要环节操作一遍,从而对企业的核算工作有一个全面的系统了解。

(二)建立校外的实习基地

学生能不能进行实习,主要在于有没有足够的实习基地,因此,必须要重点抓住实习几点建设这一块。首先,要建立固定的实习基地,学校应当积极联系相关的企业、公司,加快与企业的实习与合作,通过主动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为企业输送优秀的毕业生,从而借机建立固定的毕业生实习基地;其次,建立与实习单位的“双赢”机制,这样才能保持固定实习基地继续,可以通过学校为单位进行继续教育、员工培训等手段,邀请单位会计人员参加学校举办的会计讲座,单位保持为学校提供实习岗位,从而双方达到双赢。

(三)教师建设是关键也是核心

校内课程的优化设置、实习基地的建设等是提高学生实习效率的基础,最关键的是加强教师的建设,因为教师关系着课程教学的效果和实习的效果。在选择指导老师时,除了将业务水平、资历等作为评选的条件外,还要将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作为入选的条件。除此之外,学校要加大对指导老师继续教育经费的投入,对指导老师进行会计制度及会计方法、最新的企业税收政策,使得指导老师的业务水平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篇13

二、财会专业技能教学的现状

市教研室统一下发的高等教育预科班财会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显示:教学实习分散在三个学年的五个学期进行,其中第一学期30个学时,第二、三、四学期分别为60个学时,第五学期为90个学时,第五学期结束,技能考核也已结束,第六学期学生专心参加对口理论考试。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因为学生还需要掌握其他的技能(如珠算与点钞、会计电算化等),因而真正能分到会计实务的实习时间并不多。一般来说,为配合《基础会计》中凭证、账簿、报表等实务性内容的学习,学校会在第一学期或是第二学期安排30个学时左右的实习教学时间,然后第五学期技能考核前强化训练。这样的技能教学的结果往往是:除了技能考核要求的内容,学生能通过实习掌握得比较好之外,其余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学生往往是靠死记硬背来解决,不能真正地理解其内涵,这样一来,考试时一旦碰到没有见过的题目或是跟实际结合得较为紧密的题目,他们往往会束手无策。

三、财会专业技能教学的几点尝试

(一)方法是关键

在实务教学中应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帮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1.求同比较

找规律将相同的知识放在一起,使学生利用不同章节出现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归类理解来增强记忆。例如,在学习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计提减值准备时,这些分散在不同章节中的内容要求学生进行类比,加以分析,不难发现它们都是计入“资产减值损失”账户的借方,都是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2.求异比较

在会计教学实践中,求异比较大量、广泛地存在着,使用频率也远远超过求同比较。例如,学生复习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法――年数总和法与双倍余额递减法时,让他们仔细看书本上用表格列出这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通过对数据的直观观察,可以发现:(1)“变”,前者每年的折旧率在递减;后者每年计提折旧的基数递减;(2)“不变”,前者是每年计提折旧的基数不变,而后者是最后两年外每年的折旧率不变(最后两年是直线法);(3)净残值的扣除时间不同,前者是先扣除净残值,后者是在最后到期前两年扣除。通过求异比较,可以让学生提纲挈领抓住这两种方法的本质,才不会在用这两种折旧方法时把相应的计算公式混淆。

(二)要向实习课堂要质量

技能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指导老师的“三到位”分不开。“三到位”指的是:

1.技能演示要到位

老师在演示时要做到:(1)教师必须按操作步骤有条不紊地演示给学生,以期达到其熟练掌握的目的;(2)演示过程中启发要到位。教师在示范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足和问题。让学生找到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及其解决的办法,这可让学生在训练中杜绝此类问题的出现。

2.技能教学中点拨要到位

学生在技能学习时指导教师必须做到始终在场,往复巡查,以及时发现学生在操作时出现的问题,及时讲解,苦口婆心地予以指导或给予正确的示范,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3.技能教学后讲评要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