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学生网络心理论文

篇1

(二)有助于大学生向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激发教师与学生主体的创造性

使大学生实现角色转变,由被动变为主动。营造个性化学习环境和协作式学习氛围相结合,为大学生提供更为开阔的分析问题的观点和思路,实现教师教和大学生学的实际效果。这不仅可以适当缓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的繁重强度,还能够确保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学业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这也有助于教师的自身能力素质的普遍提高。

(三)发挥情境教学的可设计性,延伸情景教学的空间与时间,使课程更生动有趣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材近些年得到了很大的丰富,特别是对大学生的探究活动的要求明显增加,但是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使有些探究验证活动无法实施,这就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信息素材,将自由探究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变他人要我学为我要自己学的实践的能力。教学环境也不再拘泥于课堂教学,而是实现与课下的网络学习实践的相结合,完成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教学过程,增强了大学生学习以及同教师交流的灵活性。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丰富多样的信息素材,再配备以图文并茂,音频和视频的有机结合,规避传统教学手段比较单一的不足,有利于激发学额生的学习兴趣。

二、思想政治课程与网络“信息素养”整合的主要途径

(一)制定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的权威标准

2003年,教育部就曾指出,信息素养主要涉及到五个方面:社会成员信息技术人文修养的表现;各种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基础掌握程度;社会成员能否自行利用信息解决生活、工作和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否持有客观公正的信息技术价值观;社会成员广泛拥有良好规范的信息技术的使用习惯,特别是具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我国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标准可以借鉴国外大学信息素养教育的相关标准,例如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就曾经在《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中提出的学生信息素养九大标准。我们将其概括为获取信息的快捷性、有效性、个体性,信息处理的批判性、及时性、道德性,信息使用的精确性、创造性、效益性。

(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信息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信息化主要是指在高等学校开展

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讲授和社会调查等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现有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依托科学的教学方法设计,实现信息技术的电子化应用,丰富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渠道,为提高课程教学改革效果开拓新的思路。

(三)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中的网络信息素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现课堂网络信息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直观感性认识和普遍认同感。因此高等学校应围绕网络信息素养教育这一目标,形成切实可行的信息素养教育计划,首先,从授课教师的网络信息素养入手,使课程设计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层次,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考虑学生学习的阶段,合理地把课程安排在合适的时段,开设的方式应服从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并把网络信息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社会实践教育的教学规划。

(四)注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信息素养辩证批判性思维教育

网络信息素养需要通过哲学思辨性为依托,实现大学生群体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重视等发散思维。使大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去选择、利用,自觉整理和加工网络信息,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正确评价、消化网络信息,同时通过调查分析,独立思考,最终吸收有效的网络信息。

(五)开展高等学校网络制度建设成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需要有成熟的制度

建设为保障,以规范和强化文明的网络行为管理机制,促使大学生自觉形成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观念,预防和减少网络犯罪以及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如制定有关上网行为规章和制度、成立网络教育管理领导小组、成立网络信息教育宣传联络队伍、网络文明协会等大学生社团组织,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实现教育信息化目标,充分发挥大学生的道德主体作用。

篇2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存在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自视过高,认为自己作为大学生是国家的高级人才,在地点、行业、待遇等具体方面多有挑剔,不愿从事基层工作而倾向于到管理岗位任职;二是妄自菲薄,由于生源地、成绩、口才或其他特殊原因等感觉不如他人而产生自卑心理,不敢挑战所谓的好工作。三是频繁跳槽,始终无法确认自己的职业定位,总觉得现有的工作无法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得不到应有的肯定等。就业观出现偏差主要是因为大学生与社会实际接触的机会较少,对外部存在的机遇、挑战和危机把握不够充分,对客观环境与个人适配度的认知不到位。网络心理教育一方面可以结合当前形势从入学开始就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认知,使他们对客观环境有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多种途径鼓励大学生理性分析自身优缺点,跟踪记录他们的心理变化,分阶段予以帮助指导。对于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先就业、再择业”是较为可取的就业观念。网络心理教育可以从大学生过高或过低的心理预期出发,以各种实际案例作为借鉴,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在结构性失业趋势严峻的背景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先找到一份工作是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第一步。在相对柔和的教育方式下,使学生意识到一味的追求高薪、高职位的光鲜工作是不现实的,褪去外在光环,是否能从第一份工作中学习到足够的行业知识、实践技能,以及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及人际关系才是决定长期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网络心理教育与传统的说教式教育不同,能较大程度地跳出时间、地点和形式的限制,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以引导梳理为主,鼓励学生自主分析情势和自主抉择,也更容易为大学生所接收。

三、网络心理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乐观面对就业困难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选择困难,有的学生陆续面试了多家单位被录取,却不知该如何选择最合适自己的单位;第二是面试屡屡被拒绝,因此自怨自艾丧失信心;第三是不断攀比,与身边的亲友、同学反复对比,总认为自己的工作不如他人,从而不愿落实单位。造成大学生就业不顺利的原因很多,客观上的激烈竞争和人才相对饱和现象确实存在,但作为个人无法改变环境条件,更重要的显然是调整好自身的状态,尽快适应外部环境。尤其是在初次就业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要求大学生能理性面对问题,认清形势当机立断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无论用人单位的要求如何细致,身边亲友的询问如何琐碎,大学生必须清楚自己的就业原则和目标是什么,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不应轻易为人左右想法,影响就业心态。每个大学生遇到的就业困难都不尽相同,这也是网络心理教育效果相对明显的原因,可以针对个案的不同境况细化指导。网络心理教育通过充分发挥丰富的资源优势对大学生就业困难进行分类,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不仅可以保护个人隐私,也能使教育效果系统性、长期化,形成良性循环。对学生的就业困惑进行重点梳理,也有助于形成文档性材料便于对后续学生因材施教,帮助他们有例可循,能及时迅速的解决问题。另外,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困扰却又不愿与人深谈,潜意识里存在逃避的心态,如果以网络心理教育的方式进行一段时间的持续指导,将大大降低学生的排斥感从而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使他们能乐观的面对未知的困难。大学生经过网络心理教育的温和疏导,将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识并逐渐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就业过程中的各种情况,由此获得不断成长最终实现目标。

篇3

引言

网络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非同寻常的机遇,使人类社会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迈进信息社会。无论你是否愿意承认,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通过各种途径上网的人群已超过17000万,通过宽带上网的人群也已超过7700万。预计每年以23.4%的速度递增。不久将成为世界第一网络使用大国。网络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科技的进步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与其带给我们的进步一样也是方方面面的,比如:网络成瘾问题、网络虚拟问题、黑客问题、数字犯罪问题、个人隐私问题、信息污染问题等等。其中网络成瘾问题对青年学生的影响与危害最为突出。《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在中国网民中约占23.3%。大学生是目前使用互联网最大的群体,由于其自身心理发展特征所决定,因而同时也是受网络影响最大的人群。

北京大学钱铭怡教授2001年对北京12所高校的近500名本科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中网络成瘾者占6.4%。本文作者也于2011年以辽宁省近800名普通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辽宁省普通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检出率为18.2%。通过对大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的成因分析和对策探讨,帮助其解决现实的心理困惑,使其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提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学依据

(一)人格特质因素

研究表明,抑郁质和焦虑质的人格特质人群较容易出现网络成瘾症状。网络成瘾者自身的人格特质因素呈现出一定相关。如网络成瘾者往往在面对面进行人际交流时比在网络上交流时更为害羞。另外,网络成瘾者往往比较孤独、敏感,常常喜欢独处,不喜欢服从规范管理。

(二)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是班杜拉1977年提出来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的概念。他认为个体在行动前都会对自己的行为能力做出一定的预测,当个体确定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行为时,他就会产生 “自我效能感”,并会去实施该行为。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可知,由于网络能满足许多大学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需求,容易获得成功、自信、自尊等自我效能感,这种自我效能感影响了大学生对上网行为的判断,使其形成网瘾。

(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强化非常重要。他提出了“替代性强化”这个概念,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替代性强化不同于直接强化,是因为榜样受到奖励而趋向于产生相同行为。由社会学习理论可知,大学生把诸如游戏高手、网络作家、电脑黑客等的“网络技术高手”当作自己的现实榜样,不断进行模仿,强化了上网行为,网络成瘾者因而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沉溺网络。

三、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具体对策

(一)改善社会环境氛围

1.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大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同时也是网络成瘾的易感人群。然而,社会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关注度还不够,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还较严重。因此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广泛宣传网络成瘾的危害,使全社会都关注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探讨其形成原因,共同研究对策,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大学生健康快乐的学习和生活。

2.积极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难,使一部分大学生读大学时看不到未来,自暴自弃,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政府应多为大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发展空间,多创造就业机会,鼓励大学生自强自立,对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仍具有积极意义。

3.健全网络管理法规。大学生正处于青春骚动期、心理还未完全成熟,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是必要的。大学生主要上网的地点是宿舍、学校机房和网吧。国家应加强对网络管理法规建设,例如印度的网吧营业时间有限制,一般从上午9:00到晚上11:00,禁止通宵上网。借鉴国外经验,要加强我国的网吧管理,就必须明确政府相关部门职责,科学规划网吧的分布,限制开放时间,约束网吧的违规行为,强化网吧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配置精密的网络使用监控软件。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

1.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崇高的人生目标。学校应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应积极倡导大学生网络道德,科学上网,文明上网。另外,学校还应该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对网络成瘾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不能采取一味处分、谴责、压制、惩罚等种种简单化的“一刀切”的方式。

2.重视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辅导。有研究表明,网络成瘾大学生遇到人际关系矛盾,往往喜欢沉溺于网络中寻找寄托。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因此学校有针对性的帮助大学生学会人际交往技能、解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对于预防和治疗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团体训练等方式,促进大学生现实生活人际关系的改善,使大学生在现实中而不是在虚拟世界中获得人际归属感与爱的满足。

3.加强宿舍管理和学生上网管理。加强学校宿舍管理是有效约束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做法之一。我国大多数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宿舍管理,禁止学生夜不归宿,并且有熄灯休息的相关制度。对大学生上网行为也有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强大学生宿舍管理和学生上网行为管理,从外在条件上,有助于控制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出现。

(三)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不可或缺的补充。一部分网络成瘾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已经开始沉溺网络,一部分在大学阶段出现网络成瘾行为的大学生也与其在中小学时的不良上网行为习惯有关。遇到网络成瘾的大学生,辅导员老师应及时跟家长沟通,家长也应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管理、引导工作。除此以外,良好的家庭关系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人格。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每个家庭的孩子都会从父母那里获得情感经验和人格模式。很大一部分网络成瘾的大学生是因为父母对自己关心太少,家庭矛盾不断,亲子沟通不畅等原因而导致的。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对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做法。

(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社会活动中寻找精神寄托。学校也应多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课外学术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在心理治疗上,对成瘾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常常采用替代法消除,培养成瘾者其他方面良性的兴趣爱好,以替代原有的成瘾行为。引导网络成瘾大学生积极参与有益身心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挖掘自己的兴趣爱好,来替代其对网络的痴迷。

四、结论

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现象是当今社会一个很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国外的网络也很发达,但在国外却鲜有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的出现。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氛围、学校教育、家庭教养方式等等都有关系。研究表明,大学男生网络成瘾倾向显著高于女生,而大学二年级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高发期。全社会应关注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抓住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关键期”,及时加以预防。

【参考文献】

[1]江楠楠,顾海根.大学生上网行为、态度和人格特征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1):49-51.

篇4

1.预测问卷的编制及结构的确定

1.1预测问卷的产生

通过文献综述,结合其他专家的研究,初步确定网络使用偏好的定义。以“你喜欢在网上做什么事情?平时在网上做得最多的事情是什么?”等问题选取高校大学生共50名进行访谈和150名大学生进行半开放式问卷调查,初步确定大学生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包括四大部分:网络交易类、工作学习类、游戏类和休闲娱乐类。根据访谈结果,参考以往学者的网络使用偏好问卷,初步编制了4个维度39道题目的预测问卷。预测问卷由心理学专业老师、学生及另外专业学生进行评定。

以27道题目为主,加上基本人口学变量,编制了初步的大学生网络使用偏好问卷。题目随机排列,尽量避免同一因素的题目聚到一起。每道题目均采用5级评分,分别是“1=从不,2=较少,3=有时,4=经常,5=总是”,考查被试使用每个网络服务项目的频率。

以武汉三所高校的大学生为被试进行问卷施测。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1分,有效率达到97.7%。使用SPSS11.5和LISREL8.8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一半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另一半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1.2项目分析

对391份数据的前一半,即195份进行补漏之后,计算各题目的鉴别力。首先把被试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列,将得分最高的前27%被试和得分最低的后27%的被试分别定为高分组和低分组,然后比较高分组和低分组被试在各题目上的得分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检验结果显示,所有题目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说明27道题目的鉴别力都很高。

1.3探索性因素分析

在鉴别力分析的基础上,对27道题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首先用Bartlett球形检验和KMO系数检测数据是否适合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KMO系数为0.821,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也非常显著(p

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正交旋转最大方差法抽取因素。因素抽取的标准是特征根大于1和碎石图坡度明显变缓。结果抽取出4个因子,共18道题目,解释总变异量的51.680%。各因素的贡献率为:因子一15.397%,因子二13.588%,因子三12.622%,因子四10.073%。根据各因子包含的内容,将四个因子分别命名为:工作学习类(6个题),休闲娱乐类(5个题),交易类(4个题)和游戏类(3个题)。

2.问卷结构的验证和信效度研究

2.1验证性因素分析

根据探索性分析结果,用另一半数据验证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用SPSS11.5和LISREL8.8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目的是验证大学生网络使用偏好的结构,检验大学生网络使用偏好正式问卷的信效度。

2.2信度和效度分析

2.2.1信度分析

主要考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和分半信度。分析发现,整个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为0.7724,各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在0.62~0.73之间;整个问卷的分半信度(Split.-halfreliability)系数为0.6799,各维度的分半信度在0.60~0.75之间,说明本问卷的信度较好。

2.2.2效度分析

网络使用偏好问卷的编制,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参考其他专家的相关问卷提出设想;其次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深入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得到理论结构和初测题目;然后将这些初测题目交由心理学专业的老师和学生进行评定,以上几项措施保证本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问卷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在0.1~0.5之间,符合Tuker理论的0.1~0.6的范围,并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以上各项指标表明网络使用偏好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3.结语

本文编制的大学生网络使用偏好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调查研究。

篇5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文化的信息载体不断演变,传播形式不断革新。相应地,人们信息能力的内涵也应该不断更新,并采用适当方式加以教育。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文化传播越来越倚重于网络,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一、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缘由分析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源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源于当前大学生网络文化素质的不足。如何引导大学生适应网络时代的学习生活,需要针对性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1.网络时代文化形态转变:提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伴随网络技术的普遍使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资源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冲击。例如,网络具有声画并茂的传播优势,大学生很容易沉湎于其所营造的虚幻空间,而拒绝与他人沟通和外界交往,导致视野狭窄或极端自我内化。

在网络文化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大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行为在发生转向:由基于面对面的直接交往转变为基于网络的人机交互。由此引发交往对象、交往方式、交往性质以及交往心理等多方面的重大嬗变。网络文化深刻改变大学生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甚至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网络时代的文化形态发生转变,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传统媒体的应用能力,还必须具备网络媒介素养。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需要经过培养训练才能提高。为此,需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材料和有效的教育途径,引导大学生理解网络媒体所传达的内容意义,把握网络背后的文化内涵,提升大学生应用网络的水平。

2.博雅理念下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

“博雅”即博学而高雅。“‘博’指学识广博,见闻丰富,超越单纯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与举一反三,为治学和修养的法。而‘雅’指举止娴雅,不同流俗,即融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为一体,发于中而显于外,是人文精神的境界。”

博雅理念下的教育“与其说是灌输知识的教育,不如说是陶冶性情的教育;它与其要给人某种绝对不变的结论或教条,不如说重视教育之过程。”以博雅理念为指导,将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置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从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角度加以审视,能够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提供有益启示。

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具体说来,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紧扣网络时代信息行为特点,让大学生理解网络文化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不断增强应用网络的能力,探讨如何有效运用网络文化来表达思想。

二、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阐释

“‘博雅’之‘博’,不仅是形容知识之广博,而更在于法论的打通。通过‘道问学’而‘致广大’,超越知识层面,致乎大道。”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让大学生具有多元的价值选择与开放的胸襟,在应用网络媒介分析、解决现实问题时,既学识广博、见闻丰富,又不同流俗、行为娴雅,既不随波逐流而拥有主见,又宽容和善而乐于助人。

1.面向具体学生,赋予网络媒介素养新内涵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养的内容包括:网络阅读能力(即感知层面看的能力)、网络解读能力(即解读网络隐含意义的能力)、网络表达能力(即网络交流创作能力)、网络创造能力(即高水平的网络应用能力)。不仅如此,还需要面向学习者的具体情况和专业需要,设计特定的与大学生素质相关的教学目标,不断增强他们的网络信息解读能力、网络交流能力以及网络创作能力。

2.面向生活实践,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体现了从理论讲解到实践应用。首先,阐述媒介素养与网络文化的基本概念,让大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奠定进一步学习的理论基础。其次,根据大学生的经验和知识,分析网络媒体的特征。最后,讲述网络文化的价值,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的接受、评估和创造能力。

3.人文价值引导,唤醒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意识

博雅教育追求“在个体人格中达成理性与情感意志、科学与人文等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追求集真善美为一体的人格的形成”。大学生对于网络文化的意识应包含对内部网络文化的“自知之明”意识,对外部网络文化的“博采众长”意识,对历史网络文化的“批判继承”意识以及对未来网络文化的“积极建设”意识。

“博雅理念包含着受教育者的知识积累的广博性,更标志着其作为行为主体的优雅与高尚。”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从文化素质教育视角出发,将网络技术与网络文化相结合,以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为目标,以网络信息的解读、传播与创造为内容,引导大学生创造性运用网络,促进有效学习,支持思想表达和实现个人成长。  三、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开展

“说教式的做法将受教育者视为一个被动的、像机械的容器那样的可以任意填充内容与材料的载体,很难将伦理道德与具体的社会规范内化于受教育者本身。”大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独特的个体人,需要不断的在自我扬弃、自我创造的过程中成长。

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并不是网络知识的简单灌输,而是高水平思维的复杂训练。因此,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必须让大学生从多种视角对网络信息用心思考,然后赋予意义、做出判断和解释甚至形成多种见解。

1.课堂教学:多种方法,阐释网络知识

课堂教学以多媒体技术资源为支持,采用演示和讨论等方式,让大学生理解网络媒体的内涵意义。首先,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阐述网络知识的内涵。教师应用启发式教学法,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讲授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引导大学生完成网络知识的学习。其次,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采用案例法,引导大学生分析、评价和应用网络媒体案例,增进网络知识的理解。最后,采用讨论法,促进网络知识的应用。讨论法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加师生间的信息交流,让教师针对性进行指导、评价、反思和总结,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

2.课外实践:多元方式,提高网络应用

博雅理念不仅注重学习基础知识,更主张关注生活世界,开展实践活动,让大学生提升视野、优化行为。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历史的方式、比较的方式,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网络文化现象,让大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课外实践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素养共提升。

首先,应用历史的方式,考察不同时期网络媒体的差异。在此过程中,引导大学生以历史的眼光分析网络媒体的发展历史,既提高网络媒体的欣赏水平,又增强网络文化的理解能力。其次,应用比较的方式,分析不同网络媒体的特点。在此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分析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差异,深刻理解网络媒体的特征。最后,应用实践的方式,体验网络媒体的实际价值。在此过程中,创造良好的课外实践性教学环境,鼓励设计网络媒体案例,并以小组方式进行案例分析与交流,引导学生体验网络媒体的创作过程,感受网络媒体的效用。

四、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资源支持

为满足大学生网络文化素质的普遍需求,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面向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开设。由于学生知识结构、授课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如何对不同专业、不同个性、不同水平学生因材施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挑战。博雅理念下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通过不断完善教学资源,丰富学习资源,以满足大学生的多元学习需要,促进他们文化素质发展。

1.注重体现人文关怀,形成资源建设的理念

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资源应该体现人文关怀,实现从单一的认知目标到多元的综合素质。教育资源的符号形式与文化内涵充分融合,教育资源与感悟精神家园有机结合,激发大学生应用网络文化,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方式。为此,应该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手段和多媒体的表达形式,构建对大学生充满魅力的新型数字资源,开发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案例;提供BBS支持讨论和交流,让不同意见交流碰撞,产生思想火花。

2.聚焦网络文化,体现资源的内容特色

博雅理念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该不断创造丰富的网络资源,开发教学互动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体验、交流和实践平台。为此,需要结合历史、文化、科技和社会等方面的背景资料,以外显与内涵、历史与现实、认知与审美为分析视角,既探究传统媒体的历史意义,又剖析网络媒体的当代价值,然后分析如何应用网络媒体实现教育价值。

3.采用适当技术,构建有效的资源平台

虽然网络技术形式多样,有多种可供选择,但也要发挥人的主体性,选择适当的技术。“适当的技术是指一种对于解决问题来说是最简单的、最好的工具或手段。适当的技术必须与当地的用户、文化和经济情况相联系。”[7]对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资源开发而言,不在于技术方面标新立异,而要考虑网络资源与大学生的关系,要考虑他们对什么样的资源类型情有独钟、什么样的资源内容喜闻乐见、什么样的资源呈现方式更容易理解接受。

4.构建生态资源,促进资源的高效应用

篇6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湖南省五所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包括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和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共发放问卷1000份,每个院校200份,回收986份,回收率98.6%;有效问卷952份,有效率为96.55%。其中,男大学生512人,女大学生440人;文科专业462人,理科专业490人;本科生616人,专科生336人。城镇学生328人,农村学生624人。经济状况较好学生341人,经济状况较差学生611人。

2 研究工具和方法

参照美国心理学博士Young编织的IAD(网络综合症)问卷和白羽的网络依赖测量量表,设计了为本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的“大学生上网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和“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量表”,分别涉及18和22个不同的问题,包括上网时间、动机、地点、消费、心理感受等。其中,调查量表对每个问题分为5个不同的程度,分别是:几乎没有,赋1分;偶尔,赋2分;有时,赋3分;经常,赋4分;总是,赋5分。20个问题总共100分,20~49分为轻度网络依赖,经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这部分大学生上网时间比较少,在正常使用网络的范围之内,因此可以认为他们是正常网络使用者。50~79分为中度网络依赖,这个得分段的大学生人群,网络使用已经达到一定的依赖程度,可以认定为网络依赖人群。80~100分为重度网络依赖,这个大学生得分段的人群,网络依赖已经非常严重,可以认定为网络成瘾人员。通过两个问卷的调查,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1 网络依赖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

对湖南省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五所高校1000名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得分在20~49之间的正常网络使用大学生为865人,占调查人数的90.86%;50~79分之间的中度网络依赖大学生为66人,比例为6.93%;80~100分之间的重度网络依赖大学生为21人,比例为2.21%。对全部调查对象网络使用动机调查,玩游戏、观看电视剧和电影等以娱乐为目的的项目成为当前大学生网络使用的主要动机,选择人数为652人,占调查总数的68.49%;搜索查找资料位列第二,选择人数为483人,占调查总数的50.74%;聊天交流位居第三,选择人数为276人,占调查总数的28.99%。大学生上网的地点,主要是学校附近的网吧,其次是学校的机房,再次是在宿舍,另外有一些专业的大学生,可以在做实验间隙和看护实验室等时间利用实验室网络进行上网。

2 网络依赖性别差异情况

在被调查的952名大学生中,共有87人具有网络依赖现象,其中,男性网络依赖大学生人数为61人,占调查总数的6.41%;女性网络依赖大学生16人,占调查总数的1.68%。对男女大学生网络依赖人数和比例进行方差分析,P

3 网络依赖年级差异情况

根据各大高校的课程安排,大四一般需要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和写作,搜寻资料时间和电脑写作时间比较长,与前三个年级在课程安排和制定上大有不同。因此,本调查只选取大一、大二、大三三个年级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大一学生得分在50分以上的网络依赖学生共计16人,比例为1.68%;大二学生得分在50分以上的网络依赖学生共计30人,比例为3.15%;大三学生得分在50分以上的网络依赖学生共计41人,比例为4.31,%。对不同年级网络依赖比例进行方差分析,P

4 网络依赖专业差异情况

根据国家对大学生文理科设置安排和本研究的需要,将调查对象的专业分为两大类别,分别是文科和理科,以学生高考时文理分类考试为依据。被调查对象中,文科学生有29人,占文科生比例的6.28%;理科生有58人,占理科生比例的11.84%。对人数和比例进行方差检验,P

5 网络依赖学历差异情况

被调查的大学生,学历涉及本科生和专科生两个层次,其中,本科生616人,专科生336人。网络依赖大学生中,本科生有45人,占本科生调查总数的7.31%,专科生有42人,占专科生调查总数的12.5%。对本科、专科不同学历网络依赖人数进行方差检验,P

6 网络依赖经济差异情况

调查发现,网络依赖学生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有46人,占经济状况较好调查总数的13.49%;经济状况较差的41人,占经济状况较差调查总数的6.71%。对他们进行方差检验,P

三 讨论

1 网络依赖性别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目前,湖南省高校大学生网络依赖比例为9.14%,居于全国平均水平。网络依赖学生中,男性学生比例高于女性学生,通过访谈心理学专家和社会学专家,并结合理论资料整理和实践考察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男性学生对于竞争性、刺激性的网络游戏的迷恋要高于女性学生。这与男性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具有很大的关系。二是对于遇到的困惑、挫折,女性学生愿意与亲密的朋友倾诉,而男性学生趋向于自己寻找解决的办法,网络无疑成为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工具。三是女性学生在知识探求和考试分数追求上普遍高于男性学生,与男生相比,她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极少旷课和迟到早退,课下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考试前夕认真整理、背诵考试要点,网络使用的时间相对比男生要少。

2 网络依赖年级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年级的升高,网络依赖大学生比例逐渐增高,这种趋势与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研究的结果基本吻合。这种网络依赖随年级升高而增多的趋势,可能由以下因素造成:一是学校管理制度因素。一般来说,高校对于大一、大二的管理相当严格,这包括教学管理、宿舍管理等。尤其是大一的学生,刚进入大学校园生活和学习,他们听从学校系领导、辅导员、班主任等的安排,遵守各项学校规章制度,因此,网络依赖比例较低。而到了大三,学校的管理相对宽松,为学生的网络使用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时间。二是课程的设置因素。一般来说,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安排相对减少,到了大三,更是将实习和实践工作放在课程安排的首位。网络依赖学生不是利用课程减少的时间去实习锻炼,而是使用网络进行游戏、聊天等活动。三是大学生自身心理因素。没有大一、大二的课程压力,也没有大四的就业压力,大三学生缺乏目标追求,此时,学校再不给予适当地心理疏导和培训,会使他们借助网络消磨无聊的时间。

3 网络依赖专业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文理科学生网络依赖人数比例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理科比例较高,文科比例较低。这种现象,与理科学生接触和使用计算机的专业性质有很大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理科生课余学习,主要是从计算机网络上获取知识,而文科生课余学习,主要是从书本上获取知识。另外,这可能与文理科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有一定的关系。相对来说,理科学生更多地注重实践知识技能的学习,文科生更加注重理论知识技能的学习,如此一来,文科生要更多地获取书本上的知识,才能完成学校制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

4 网络依赖学历差异情况影响因素分析

网络依赖现象在学历上也表现出显著性差异。本科学生比例较低,专科学生比例较高。对不同学历上网动机调查可以看出,本专科学生上网动机的娱乐休闲和查阅资料分别位列前两位,在动机上无明显差异。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学校对不同学历学生培养目标不同。专科学生更多是接受专业技能的学习,对他们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有一技之长,未来在社会中能施展一技之长,实现就业。而本科学生是学习理论知识和技能,接受知识并探索知识。专科学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有时需要计算机网络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地引导。本科学生有很强的理论性,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接受更多的知识,网络使用机会较少。

参考文献

[1]朱克京,吴汉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社会心理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2004,18(11):796-798.

[2]王春芳,张晋芳.太原市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以及网络依赖状况调查[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4):87-90.

篇7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是指以虚拟网络为交互平台, BBS、QQ 群、BLOG、校友录、网页等为载体所组成的新型的信息系统和交流平台。按照法律地位情况,网络社团等青年自组织被界定为“准民间组织”,属于民间组织,是典型的“自组织”1。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不仅活跃在虚拟世界中, 也对现实社会产生着影响,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影响日益突显, 与大学生网络文明教育直接联系, 值得加以重视和研究。

一、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概况

网络自组织已成为当前大学生信息收集与传播、人际交往的重要形式,并对他们的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根据上海青年中心的研究,截至2008年底,上海青年群体中有高达81%的人加入过青年自组织。2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网络工作、学习和娱乐。可以说,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既是现实网络世界的一个子系统,它本身也是一种新的网络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

当前高校学生中具有普遍参与自组织群网络社团的趋势。课题组在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上进行了加入群网络社团学生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这次调查的在校大学生共有2600人,其中有一个主题QQ群的学生人数为2300人,占88%;有二个主题QQ群的学生为1800,占69%;有三个以上主题QQ群的学生为1500人,占57%的学生天天使用QQ群;45%的学生经常使用QQ群;30%的学生偶尔使用QQ群。

由此可见,网络自组织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交流、娱乐的重要组织平台,对大学生的价值理念、思维模式、行为规范、个性心理、政治倾向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群网络社团的研究,积极探索对大学生群网络社团引导和管理的对策。

二、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产生的原因、类型和特点

网络自组织正处于不断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尤其是在高校特有的技术环境和人文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发展很快,几乎每天都有新鲜事物、观念和应用涌现,因此我们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研究是常新的、开放的。

(一)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形成的动力机制

在现实的高校德育工作中,一些部门也曾经组织过针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进行管理和引导的工作,其结果是成效甚微。归其原因,是因为大学生网络自组织是独立性极强的虚拟组织形式,自认“非主流”,不愿意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系统和行政管理体系的限制。造成这种局面,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主观方面是大学生价值趋向多元化、主体意识增强的必然结果, 是大学生实现社会化过程和自我发展的需要; 客观方面, 我国经济和社会体制改革使社会结构形式发生的巨大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都是催生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类型

按照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互动关系,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现存的高校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可以划分为三种主要的类型,他们分别是:

(1)信息咨询型自组织。具体包括在网络聊天如QQ、MSN以及网络社区BBS、SNS等网络服务中发生的信息自组织,具体表现是大学生网络用户通过互相讨论、修改网络信息而形成的新的信息传播平台和机制。

信息咨询性网络自组织通过信息资源之间的互动而运行,这是高校中最常见的网络自组织类型之一,也是相对较为稳定的动态组织形式之一,主要通过彼此之间建立网页载体的链接结构,互相沟通和传播最新的信息,典型的如QQ空间的共享链接。从表面来看,这种以共享链接为典型表现的自组织处于无政府状态,不存在中心控制机制,完全依靠资源建设者的随机设立以及随机链接而成,但是基于互联网是一种要素协同的平台,网络超链接存在多样化的关键节点以及记忆机制,互联网通过保存相关历史记录,于是整个信息自组织可以通过分析其记录找到自组织的起源和规律。可以说,这也是最难实施外部管理和引导的自组织类型。

(2)情感关系型自组织。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不但是一个信息咨询系统,同时也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系统。2001 年,清华大学NGO 研究所针对中国民间组织的研究表明,中国大多数NGO(占85.3%)的活动范围不超过一个省或直辖市3。但是对于网络世界来说这个界限不复存在。在课题组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热衷于使用微博等网络自组织的重要原因是利用其来建立、维持和改变人际关系,这种网络化的人际关系既有别于传统的基于血缘、地缘等亲密关系所建立的现实人际关系,而呈现为一种虚拟化的网络人际圈子,但是这种关系既具有虚拟性,也具有现实性,因为它的建立往往依靠一种“后浪推前浪”式的发展样式,比如通过QQ、MSN等IM方式或E-mail等网络交流方式,从固有的亲朋友好圈子往外推广,呈现“亲朋友好+亲朋友好=朋友好”的规律。

(3)兴趣探求型网络自组织。网络自组织存在一种被称为“小世界(small-world)”的特性。“小世界”理论即所谓的“六度分隔(Six Degree of Separation)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格兰姆(Stanley Milgram)提出的理论,这个理论说明,以任何一个人为中心或者起点,最多通过6个人,他就可以结交一个陌生人,建立起人际关系。在网络的世界里,网络自组织也具有这种“小世界”特性,特别是“兴趣探求型”网络自组织,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往往使不同网络用户之间的节点变得异常短,也使他们之间从一个网页到达另一个相关联网页需要经过的超链接数目变得越来越少,这就是一种兴趣探求型的新型网络自组织机制。兴趣探求型网络自组织越来越成为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主流形式之一。

(三)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特点

1. 虚拟现实 。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虚拟性与网络的虚拟性一脉相承。大学生网络版局限于网络空间之中,是线上的活动,而与现实的生活系统和社会性的他组织不发生相互作用。在组织内部活动形式上,自组织成员一般以匿名、化名的形式出现在组织中,参与话题讨论和相关活动, 名字本身并无特定意义,有时候仅仅是一种“声音”或者简单的数字和符号,交流中使用的用语极其富有“网络制造”意味,与一般的生活化用语和社会交往中的礼节性用语有很大的距离。总的来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与现实社会存在某种程度上的“间性”,即隔阂,尤其是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活动更难以预料和控制。

2. 点-面自发性。在课题组所做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有明显的“他组织”的痕迹,即基本都由个别核心人物发起、延揽和组织其他相关人员基于共同的兴趣或者需要、外在的机缘等条件自发形成, 并且同一网络自组织用户之间的关系的退化也比较常见,如网络聊天的好友列表就时常有增加和删减的现象,并且还有一个“黑名单”功能,网络博客会暂停、更新或关闭,QQ空间也存在类似的情形,而这些操作基本都是自发的、偶然的,其发生过程以及结果都是网民自发参与活动,外部监管和引导难以入手。

3. 点-点开放性( 交互性) 。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相当一部分自组织用户并不单纯满足现有的网络人际圈子,对于新成员的加入几乎从来不设置上限限制,并且对新成员加入的准入标准基本上都比较低。此外,网络自组织的开放性还表现在固有的成员之间的横向发展和线下交往需求。相当部分网络自组织成员不满足于网络传播构建的虚拟关系,而希望将网上的虚拟关系转为现实的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尤其是男女性别之间更容易发生这种情况。在课题组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相当部分大学生的恋爱缘起往往都跟网路有关。这种情形之下,实际上网络传播系统的虚拟关系已经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系统,线上和线下的活动保持了高度的交互性和开放性。

4. 由点到面,参与度高。当代大学生经济条件普遍较过去年代的大学生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特别是作为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新一代大学生,几乎人手一个笔记本电脑或者台式机,这为他们参与大嘘声网络自组织的活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硬件条件。此外,当代大学生兴趣广泛、热爱交友、社会观察早、个性独立性强等心理和精神面貌特点也使他们在信息收集、人际交往、个人素质发展方面不拘一格,而基于同龄人和相近的兴趣爱好需求建立起来的挽留过自组织在最大程度上迎合了他们的这种需求,因此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在大学生群体中方兴未艾。

从网络自身的特点来看,网络活动的交互性和虚拟性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性,使众多人数的成员在同一时间与闻社会时事、参与社团活动成为可能;参与者之间通过网际交流,减少了面对面人际交流带来的心理压力,降低了参与活动的时间成本,因此参与程度和活跃程度都比较高。

三、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有效管理以及校园和谐的角度看,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存在着一系列结构性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并加以解决。

1. 导致大学生产生网络空心化等心理问题。

在现实的网络生活中,我们发现在使用网络自组织的过程中,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大学生网络空心化现象,即过度沉迷网络生活,疏远现实生活的节奏,严重者甚至失去了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社会观察和现象分析的能力。在我们的调查中,相对一部分大学生每天花在浏览QQ空间和微博写作、回复留言等操作的时间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而对于富于现实体验感的线下生活如上课、社会考察、实验室训练等活动则兴趣淡薄。

不能忽视的是,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从不成熟向成熟的转折时期, 成人感增强, 但自控力及自律能力较弱。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大学生沉迷于写日志、顶贴、踩空间、查留言, 在网络的世界里难以自拔, 心理健康受到不良的影响,的确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忽视的一个态势。

2. 网络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引发大学生网络道德危机和信息犯罪。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用户存在比较严重的消费主义、玩乐主义观念。近几年大学生犯罪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相当部分案件跟网络化生活形成错误的社会观察和现象分析密切相关。从已有的案例来看,良好的网络生活方式和成长环境与大学生道德成长是息息相关的,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 在参与网络自组织的活动过程中, 其行为易受群体影响,网络道德、网络伦理和网络法律意识等方面素质的培养和形成远远落后于他们对网络技术的兴趣与掌握程度。

3. 网络自组织的散发发展,对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引导工作有所干扰

相对于社会人群而言,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群体具有更明显的“不可管理性”,因为使用环境的宽松自由,大学生用户群体层次较高,信息丰富,价值取向呈现散发式样,社会因素和群体言论在其中流传极快,受到从众心理和集体规范的导向,大学生用户群体容易萌发不同于主流政治理念和社会管理思想认知的情况。此外,网络自组织技术的开放性决定了对网络自组织的使用进行管理始终面临技术门槛,即基本上是滞后管理或者“扑火式”管理,难以预防和事前引导。

必须看到,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发生和发展必将给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和问题,具体来说,会遇到常规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安排衔接问题、教师辅导员与学生的课余联系互动问题、线下教育与线上管理和引导之间的接续问题、学生在校时间上网与非在校时间上网之间如何接续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面向和辐射高校非本校学生的问题,等等。各级教育部门、各高校、学生管理部门以及任课教师辅导员要高度认识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积极做好规划和设计,努力协调和保障各方面资源,因地制宜地管理好、引导好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的运行和发展,指导大学生结合大学生特色生活和兴趣爱好开放有吸引力的网络自组织,协调组织好师资队伍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加以指导和管理,保障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参 考 文 献〕

〔1〕 王名,刘培峰,等.民间组织通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 :16- 17.

〔2〕 黄洪基,等.参与热情的高涨自主意识的张扬——上海青年自组织研究报告〔G〕/ / 卢奉杰,杨.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3〕 王名,刘国翰,何建宇. 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53.

Study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self organization

LI Lin-hong

篇8

国际上把上网成瘾称作“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简称IAD,是指个体由于过度沉溺网络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和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主要表现为对电脑网络过度的心理依赖,上网时间长且难以自控,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网络,以其丰富的资源、虚拟互动的特征、沟通的便利等优点渐渐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大学生,成为了网络使用的主力军。他们正处于身心趋向成熟发展的关键阶段,特殊的心理特征和学习就业压力使他们成为网络成瘾的易感人群,身心健康易受影响。具有网瘾倾向或轻度网瘾的大学生一般能够较正常地进行在校学习和生活,但是出现一些躯体症状如晕胀、心烦等,一上网就处于兴奋状态,下网就变得空虚、懒散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身体健康、学业进步。而且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可以充分认识到网络成瘾所造成的危害,具有摆脱网瘾的愿望和动机,但仅凭自己的力量无法摆脱致瘾行为。这就需要高校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以保证他们学会合理地使用网络,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二、造成网络成瘾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大学生自身因素造成网瘾倾向

1.大学生特有的个性特征导致的网瘾倾向

虽然网络具有致瘾性,但不是每个上网时间较长的大学生都会形成网瘾倾向。Loytsker和Aiello得出结论,高水平的厌倦倾向、孤独、社交焦虑及自我封闭均可预测IAD的发生。这说明外向、开朗、合群的大学生,能积极地使用网络,他们上网主要是为了与同学、亲朋好友交流沟通,保持已有的人际关系。相反,网络成瘾倾向的大学生人格具有孤僻、内向、不善社交,具有很高的人际敏感性和警惕性的特点。其认知、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在人际交往中体现出不合群,意志力和纪律性不强,喜欢标新立异,不服从社会规范等特征。

2.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导致的网瘾倾向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需求是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依次排列的金字塔型的阶层。大学生进入了青年阶段,开始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上来,他们开始有明确的自我价值探索和追求,强烈要求独立,产生自我塑造、自我教育的紧迫感和实现自我目标的驱动力。但他们形成的自我意识还很不稳定,随着个体人生经验的积累,他们需要对自我意识不断地进行修正。一般来说,人格中以现实自我占优势的大学生,往往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自我陶醉感,担心暴露自己的缺点,特别在乎得到别人的肯定评价,所以常炫耀自己的优点,以换取赞赏。而理想自我占优势的大学生,往往低估自己,否定自己的各个方面,忽视自己的优点。这两种情况的大学生都不善于在现实生活中对自我的不良情绪进行合理调节。前者便倾向于通过网络自由表现以求得仰慕和赞赏,后者往往借助网络寄托个人情感,获取安慰,谋求心理支持。并且依据埃里克森的理论,青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亲密感。亲密感的范围很大,包括朋友关系的友谊,但最核心的关系还是指恋爱和婚姻。而大学生对交往、爱情和归属感等有强烈的渴望,但缺乏正确应对的经验。如果不能理智地进行情感和心态的调整,他们便可能对现实失去信心,转而向网络虚拟世界进行情感发泄或寻找感情寄托。

3.大学生逃避学习压力导致的网瘾倾向

大学的施教与大学生的学习方法都与中学有着明显的不同,不少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不能及时改变学习方法,导致他们无法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另外,还有一些学生习惯了教师家长严格监管的学习环境,进入大学后,无法适应拥有大量空闲时间的自主学习环境,从而出现学习科目不及格的现象,严重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对学习产生一种恐惧和厌烦的心理,从而采取逃避的方式。有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迟到或逃课现象越多,自习时间越短,学习成绩越差,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率越高。有的网瘾倾向大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安排,学习效率低,甚至不把学习成绩下降当成一回事,而是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寻找成就感。

(二)外部环境因素造成网瘾倾向

1.学校目前的教育偏差导致的网瘾倾向

宽带校园网在为学生提供方便上网学习的同时,也为他们自由支配闲暇时间提供了可能。大学生在摆脱父母的监控之后,高校管理体制又给了他们较多的自由空间。加之应试教育的长期消极影响,高校重专业、轻人文,性知识教育观念淡薄,社会实践活动和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严重不足。学校对学生心理需要关心不够,一味以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好坏,等等,所有这些都成为大学生对网络过份依赖的诱因。

2.父母教养方式不当导致的网瘾倾向

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不良家庭环境以及亲子沟通障碍都容易导致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大学生网瘾倾向的重要因素。在专制权威型、溺爱放纵型、冷漠无视型这些不恰当的早期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其人格特征和人际关系方面都会存在较多的问题。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进入了更广阔的交友、实践和学习空间,同时也会遇到许多困惑和选择。但部分父母对其子女的学习生活过度干涉和保护,对他们的兴趣爱好、心理需求了解甚少,一味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观念要求他们。当大学生遇到困惑时,父母无法理解和支撑他们,只采取严厉批评、枯燥说教等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使孩子和父母之间产生了沟通障碍。此时,网络便成了他们尽情倾诉、寻求支撑的方式。另外,家庭给予大学生过高的期望和压力也会导致大学生迷恋网络。

三、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途径探析

1.高校应注重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构建网瘾预防的长效机制

高校应建设有效的校园德育机制,培育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急需关注的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其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最终都会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甚至影响其良好人格的形成。高校对大学生良好人格的培养,不仅可以降低大学生沉迷网络的概率,更可以使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紧紧围绕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特征开展教育活动,并力求建立长效机制作为培养健康人格的主渠道,并且高校应侧重加强对有明显人格缺陷群体的管理和引导。例如,四川农业大学通过对大一新生心理普查资料的整理,筛选出重点需要帮助的对象人群,建立心理档案以及后续心理跟踪辅导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2.高校应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努力丰富学校主题活动,辅以心理咨询服务,有针对性地预防网瘾

高校增加团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能加强团体与个人之间的紧密性。因为在团体活动中,学生需要服从团体利益与规则,这就无形中培养了大学生对自己行为、意愿的约束能力。高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艺术、体育活动,引导网络成瘾倾向的学生发现自己身边喜爱的活动。在学习生活中丰富自己,使他们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入现实生活的积极情绪体验中,在现实中获得归属感,而不再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另外,针对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要,高校要设立相应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相关咨询人员,并通过开设心理课程、讲座,教授大学生必要的自我调节、放松、时间监控等技巧,引导他们学会通过合理方式来控制调节不良情绪,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对于已经形成网瘾倾向或轻度网瘾的大学生,应给予适当的指导,激发他们自主摆脱网络依赖的动机,帮助他们掌握摆脱网络依赖的技巧。必要时,还要求心理教师追踪辅导。

3.高校应注重网络使用的教育工作,使大学生网瘾倾向者实现向网络人才的转变

网络成瘾者的生理心理机能与网络创新者的生理、心理机能间存在着相应的联系、转化和激发的关系。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对100多名网瘾青少年实施干预过程中,发现有些人在思维的敏捷度思考的创新度和思路的深入度方面表现出“超常”的特征。大学生网瘾倾向群体都有一定的计算机水平。高校可通过培训班等形式加强他们的计算机知识及技能。鼓励他们在如网页制作、撰写博客等方面的创新,培养他们新的网络使用爱好和兴趣。实现网瘾倾向大学生向网络人才的转变。

4.高校应注重构建校园多维评价体系,建设绿色网络环境,为大学生健康学习生活提供保障

目前高校比较重视专业知识传授,弱化了素质教育,强化了学生评价体系单一化,难以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在单一评价标准的背景下,大学生往往只有通过获得良好学习成绩来满足大部分心理需求,获得成就感。学校应注重多维评价体系的建立,加强对学生的素质能力、社会实践的全面培养。鼓励其发展自己擅长的项目,使学生从单纯枯燥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成绩不佳的焦虑中摆脱出来。这样学生就可以从多种渠道来获得自我价值的体现,从而摆脱网络成瘾倾向。另外,学校还应制定严格的宿舍管理制度、上课缺勤情况监管制度等。要求学生按时归宿熄灯、准时上课。学校还应对周边网吧进行相应的监管,可以减少学生长时间沉迷网吧的情况发生。

5.高校应注重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

学校与家庭是大学生教育的主要环境,两者在大学生的成长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中一方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教育的连贯性。大学生网络成瘾,不仅仅是高校教育问题,更可能是家庭教育方式,尤其是早期家庭教育方法不当造成的。因此,大学生网络成瘾预防需要双方长期保持联系,准确把握学生基本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协商采取有力措施。同时,学校和家长在教育方式、内容、措施等方面要保持一致性、连续性,共同帮助大学走上健康的成长道路。

参考文献:

[1]朱美慧.我国大专学生个人特性、网络使用行为与网络成瘾关系之研究[J].台中:私立大华大学资讯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

[2]卢艳荣,齐卫东.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学习状况的相互关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33).

[3]谭文芳.大学生网络使用动机、人格特征与网络成瘾之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3).

[4]Young Ks.Rodgers RC.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Internet Addiction,1998.

[5]韩佩凌.台湾中学生网络使用者特性、网络使用行为、心理特性对网络沉迷现象之影响[J].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

[6]胡岚.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

[7]张兰君.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多因素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4).

篇9

网络游戏作为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产物,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和运作模式占据娱乐领域的主流位置,大学生的网络游戏消费动机由各种推动大学生有目的进行网络游戏消费的需要、感觉和愿望组成的,以下主要就大学生网络游戏消费动机进行分析研究。

从本质上讲,游戏是一种主体性活动,是游戏者能动地创造、驾驱活动对象,并在此过程中获得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体验的活动,具有自发性、自主性、虚幻性、体验性与非功利性等特点。人对游戏有天然的兴趣,在游戏中更易理解、接受和掌握新事物,因此它常被作为教授新知识、获得新认知的有效方式。当游戏与电子信息技术结合后,由于这种游戏承载工具的特定性和所有性,玩家只有支付一定的费用才能使用以体验游戏的愉悦性,因此游戏第一次以一种商品的身份出现。

1网络游戏的特点

作为网络和游戏的结合体,网络游戏除具备网络和游戏分别具有的自发性、自主性、虚幻性、体验性、非功利性、无排它性特点外,还因协同作用而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魅力点,主要指互动性、娱乐性、社会性和教育性。

在玩网络游戏的时候,玩家不仅是在同游戏本身进行互动,更多的是在同其他玩家进行沟通交流。能与其他玩家交谈、组队、共同完成任务,这是网络游戏相比单机游戏的最大优势。网络社区建设又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玩家之间互动交流的深度。互动性被认为是电脑游戏愉悦体验的最重要方面之一。

从技术的角度看,网络游戏可以凭借信息双向交流、速度快、不受空间限制等优势,让真人参与游戏,提高游戏的互动性、仿真性和竞技性,使玩家在虚拟世界里可以发挥现实世界无法展现的潜能,从而享受到独一无二的娱乐体验。

玩家真实心理背景也是游戏人物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决定着游戏的发展和变异,玩家在游戏中体验着与现实生活中完全相似的、真实的情绪体验,玩家与玩家之间的交流沟通也是现实生活反射于网络的影子。可以说,现实社会是网络社会的基础。网络游戏具有显在的社会性。

游戏具有自为性和非功利性特点,网络游戏只是人类在信息化社会一种电子化游戏方式,因此并没有消弱其教育功能,主要表现是作为一种知识载体、认知工具、学习方式和创造方式。由于游戏强大的互动性,每个人的自我创造都在深刻地影响着其他人,也被其他人影响。游戏的不确定性和未知性使游戏成为一个创造性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个按部就班地执行列序、知识复制的过程。

2网络游戏的消费动机

2.1大学生网络游戏的物质消费动机

娱乐动机是物质自我层面最显性的网络游戏消费动机。娱乐动机类游戏消费者偏好视听感官的刺激和享受绚丽的游戏场景、特别的人物造型和震撼的视觉冲击。

当代大学生大多出生于80年代末,这代人生长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高速增长,中西方文化大碰撞的特殊社会背景下,很少有发自内心的忧患感。80末出生的大学生成长于当今的消费文化环境下,在物质追求上更注重感性化。由于长期泡在多元化的物质环境中,他们对新、奇、异的事物更为敏感。

当代大学生追求时尚,华丽的外表会打动他们,强调的是“感官型消费”。而网络游戏超现实的画面视觉冲击,配合场景和情境的音乐,使得游戏消费者体验到一种从“物”到“感觉”的消费。

2.2大学生网络消费的逃避现实动机

逃避动机是由于消费者在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中,难以理解现实也无法接受现实,内心感受到很大的冲突,消费者倾向于把心中的负面情绪和所有坏的东西投射到外部世界,沉浸在自我想象的世界中。青年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的矛盾在整个青年期表现得十分突出,使他们感到仿徨、迷惘、痛苦和烦恼。这一点在青年的就业与生活压力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在长辈溺爱中长大的当代大学生个性娇惯,没有承担过真正的责任,没有真正面对过现实,容易逃避困难。网络游戏模拟了现实生活,让大学生在游戏中寻找到一种超现实的空间,暂时忘记现实带来的烦恼。

2.3大学生网络消费的情感补偿动机

情感补偿动机主要指消费者在游戏中体验到在社会人际交往中没有得到满足或受到伤害的情感。这里的情感指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各种情感,如友情、亲情、爱情等,属于马斯洛需要理论的归属需要。80后一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中只有自己。他们缺少兄弟姐妹,从小与同龄人的交流少,是心灵孤独的一代。父母的呵护和宽容并没有消除与子女的代沟,反而助长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际交往倾向。当代大学生情感纯真丰富,但也非常敏感脆弱。

由于缺乏理解他人的意识,面对复杂的现实生活,他们感到困惑。网络游戏虚拟出理想的社会,人际关系简单明了,正义与邪恶分明。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游戏的过程中,把自己内心渴望的与人交往情感投入到游戏当中,从而获得先是无法获得的情感慰籍。

2.4大学生网络消费的成就动机

篇1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1月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网民规模较2007年底增长8800万人,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年增长率为41.9%,同时网络普及率达到22.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随着网络的发展,其为具有强烈求知欲、好奇心的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更为宽阔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的求知欲望。然而,也有一些大学生因为没有能够正确地使用互联网,而网络成瘾,沉溺于虚幻的网络世界不能自拔,进而严重地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荒废学业,更有甚者甚至走向犯罪的不归之路。

然而,人们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除了网络成瘾之外,还经常体验着另外一种消极体验。那就是很多人在网络的使用过程中,因为感觉自身与网络的关系发生疏远、异化,而体会到一种茫然没有目的、空虚感、无意义感、负罪堕落感等。总的来说就是人们原有的宁静幸福和快乐生活受到了现代化的网络的挤压,网络并没有成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的工具,反而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根据对疏离感的综述研究,笔者将这种区别于网络成瘾的消极情感体验定义为网络疏离感。那么网络疏离感与网络成瘾的有什么样的区别和联系呢?本文就做详细的介绍。

2 网络疏离感概念的界定

2.1 疏离感的界定

“疏离”这一词语最早来源于拉丁文字的“Alienatio”(异化、外化)和“Alienare”(转让、异化、分离、让异己的力量统治)。在英语中,单词“Alienation”表示疏远、转让、异化,而在德文中使用的则是词语Entfremdung(疏远、异化)(杨东等,2001)。

近年来,杨东、张进辅等在对国内外疏离感研究综述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疏离感的操作性定义为:个体与周围的人、社会、自然以及自己等各种关系网络之间,由于正常的关系发生疏远,甚至被客体支配、控制,从而使个体产生了社会孤立感、不可控制感、无意义感、压迫拘束感、自我疏离感等消极情感(杨东等,2001)。

2.2 网络疏离感概念的界定

网络疏离感是一个新的概念,我们在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理论支撑下,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及深度访谈的方法,搜集大学生网络疏离感的情感条目,在此基础上,于2010年对网络疏离感作如下操作性定义:

网络疏离感是指个体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因为自身与网络的正常关系发生异化甚至感觉生活受到了网络的挤压、控制和支配,从而引发个体对网络产生的一种茫然无目的感、空虚感、无价值感等一系列消极情感体验。

对于大学生网络疏离感的操作性定义有以下几点说明:(1)网络疏离感产生的主体是大学生,客体对象是网络。(2)网络疏离产生的直接根源是大学生与网络的正常关系发生异化,甚至感觉到被它所支配﹑控制。(3)这种网络依赖为主体所感知,从而引发主体对网络的一系列消极情感体验

3 网络成瘾概念的界定

2008年11月8日,我国首部《网络成瘾诊断治疗标准》通过专家论证,将网络游戏成瘾被正式纳入精神病的范畴,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关于网络成瘾的定义界定,国内外莫衷一是,很多学者都有自己的观点。

在此本文采用的是国内学者周荣、周倩将国际卫生组织对于网络成瘾的定义加以修改,将网络成瘾定义为:因为重复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者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并且对上网所带来的会一直有心理和生理上的依赖。(周荣、周倩, 1997)。

4 网络疏离感与网络成瘾的区别与联系

4.1 网络疏离感与网络成瘾的区别

通过对两个定义的概念的界定,我们可以发现网络疏离感与网络成瘾具有如下不同之处:(1)网络疏离感关注的主要是正常的网络使用群体,而网络成瘾研究的主要是病态成瘾的群体。(2)网络成瘾是一系列消极情感体验,而网络成瘾是一组病态生理、心理症状。具体来说,网络疏离感是个体因为使用网络而产生对网络的一系列消极情感体验,而网络成瘾是个体在网络使用过程中由于重复使用网络而被吸引,产生的着迷状态以及形成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症状。

4.2 网络疏离感概念与网络成瘾概念的联系

通过对二者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网络疏离感和网络成瘾也有相通之处,经过归纳,有如下几点:(1)网络疏离感与网络成瘾的使用模式本质上都是一种非健康的网络使用模式。(2)网络疏离感与网络成瘾的成因中都含有个体与网络的关系异化和错位,网络没有成为个体学习和生活中的助手,而成为了影响个体幸福生活的障碍物。

5 研究展望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被定义为网络成瘾的部分网络使用者之外,我们大部分人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都会体验到网络疏离感。网络疏离感已经成为人们健康使用网络的一大障碍。然而国内外对网络疏离感的研究少之又少,仅有我们在2010年通过文献综述法、深入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一系列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对重庆市14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编制具有较高信、效度的《大学生网络疏离感量表》,同时对大学生网络疏离感与自尊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然而研究也仅仅是对网络疏离感的一个初步涉及,同时研究也存在着本研究的人口学变量的遗憾、研究的被试选择局限等不足。

网络疏离感的研究虽然处于初步阶段,但我们相信这也会为研究者对网络使用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我们也期待着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

参考文献

篇11

网络应用的飞速发展使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新课题。我国最早关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学术论文出现在2001年,经过十年的发展和研究,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也不断凸显。本文在对我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今后一段时间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

一、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界定

学者们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界定基本上都是从工具的视角开始的,即把网络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和信息交流平台,利用网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傅荣(2001)较早的认为网络心理教育包括网上心理培养、网上心理训练、网上心理辅导、网上心理咨询、网上心理测验、网上心理诊断、网上心理治疗等[1]。魏荣等指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运用网络技术及相关功能,以多种方式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的过程。”[2]从这些界定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解为网上心理健康教育(或网络空间的心理健康教育),其中,网络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工具或媒体。

李强从理解互联网出发,认为网络本身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对象和内容[3]。这就开始从问题意识的角度界定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网络社会的悄然而至,网络生活方式也必然会深入并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尤其是心理发展。由于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了许多心理问题,因此,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4],以预防和矫正网络心理问题。[5]

毫无疑问,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现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不仅在于是否采用了信息网络技术,网络心理教育也不仅仅是关注、预防与矫正和网络有关的各种心理问题。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在现实心理健康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必然要反映到网络心理健康的本质中来。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是一种教育理念,是渗透在所有教育活动中的一种教育信念和态度;心理健康教育又是由一系列具体的教育活动构成的教育工作。[6]同时,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以网络为媒介的,网络的本质也必然会反映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中来。网络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开放的联系。正如李普纳克和斯坦普斯在《网络的形成》一书中所写道的:“网络就是连接我们共同活动、希望和理想的连环;网络形成是形成人们相互联系的过程。”[7]

因此,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现实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的拓展和延伸,更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理念,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一种新趋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除了以其数字化、网络化、高速化、信息容量大、虚拟性等技术特性,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的创新外,更以其平等、自主、交互性的社会性内涵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创新。作为对时代的回应,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是技术和工具层面上的,而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转换。崔景贵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指出,网络心理教育应是主体发展性的心理教育,网络心理教育应是互动对话式的心理教育,网络心理教育应是人本人性化的心理教育。[8]所以,所谓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概念,可以从五个方面去理解其内涵:网络作为心理教育的工具;网络作为心理教育的环境,是开展心理教育的超越时空界限的“大教室”;网络作为心理教育的资源,网络心理教育就是对此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再生, 促进网民心理潜能的发掘; 网络作为心理教育的内容与对象,关注、预防与矫正和网络有关的各种心理问题, 如网络焦虑、“网络成瘾”;网络作为心理教育的系统。[9]

二、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的研究

姜巧玲胡凯: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进展与趋势虚拟社会给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带来了种种机遇:第一,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开放,拓展了人们的理论研究空间,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发展提供了繁衍生息的沃土。第二,社会存在的非实体性,为主体的个性释放营造了较为理想的氛围。第三,主体个性自由空间的扩展所带来的社会行为的非人性化趋势,为我们进行心理健康个案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现实参照;对网络行为的研究,更有助于我们充分把握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关系,发掘现实社会心理问题产生的内在根源。[10]

同时,网络对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内容、方式带来了挑战,网络导致受教育者产生复杂的心理问题,增加了教育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11]65因此,虚拟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发展的外在推力。

首先,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时展的需要。当数字化信息遍布大学校园各个角落时,大学生的整个生存状态,从学习研究到休闲娱乐,从认知行为到情感心理,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他们来说,网络所具有的魅力和所引起的心理困惑(尤其是网络的困惑和现实的心理困扰交织在一起时)都是不可阻挡的。上网已成为大学生从事科研、获取知识、了解时事、交流感情、查询信息、休闲娱乐的重要途径,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现状下,如果只依靠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必将大大落伍于社会发展,脱节于时代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开拓创新,对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益探索,开辟心理教育工作的新途径。[12]90

其次,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网络心理问题的需要。由于网络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不成熟之处,加上网络管理、网络社会的道德有待规范,网络导致受教育者产生复杂的心理问题。丁玉祥认为,网络对青少年的心理情商的危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角色错位,人际交往萎缩为“人-机”交往的偏执关系;二是人性异化,表现为人格结构失衡,形成“数字化”的人格障碍 ;三是自我迷失与冲突;四是道德失范:道德自律的弱化导致“隐形人”的虚拟行为;五是技术崇拜:网络资源的泛滥促成“信息人”的上网成瘾[13]。田益民指出,网络导致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有认知失衡、交往障碍、畸型性心理、自我角色混淆、网络综合症甚至网络成瘾症。[11]66因此,应当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以预防和矫正网络心理问题。

最后,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创新的必然要求。“网络教育是近十年才兴起的、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教学中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14]在网络时代,教育主体出现了“非主体化”趋势。教育主体不再是灌输思想的权威,而是制造、传播、监控网络信息的主体,兼有信息传播者和思想引导者的双重身份,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是平等的,传统的“教”与“被教”关系己不再明显。不过大多数研究者从积极的角度认为这种教育关系和工作氛围更具人情味,更有亲和力,更易于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15]。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必要进行整体性的教育理念转换,实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三、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实施途径

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学界目前提出的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黄玉莉指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在网上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系统,开设心理学方面的课程,定期举办网上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举办网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针对学生进行学业心理指导、人际关系指导、就业心理指导、人格辅导等[12]91。二是将解决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郭加书等指出,由于不正确地使用网络和过度迷恋网络,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存在着诸如信息焦虑、情感冷漠和自我认同混乱等心理疾病和障碍。因此,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人际交往教育、网恋心理教育等以预防和矫正网络心理问题[16]。

关于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目前学界提出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网络心理健康调查;建立网络心理测验系统;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档案;[17]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包括利用在线、BBS、Email、聊天室等进得心理咨询;[18]开辟网络心理知识学习园地。其可以设计的内容包括心理书屋和心理百科、心理调适方法和技巧介绍、优秀心理影片介绍、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服务有关网络介绍等[19]。

网络心理咨询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网络心理咨询主要使用文字的形式进行沟通,文字书写本身就具有情绪抒发的功能,也是一种整理思想、进行自我反思的过程。Day与Schneider首次将认知行为疗法运用于网络心理咨询,李书艺证实了焦点解决疗法在网络心理咨询中的可行性[20]。还有,王沂钊提出将多重模式理论应用到网络心理咨询中[21];Wright提出将写作治疗(writing therapy)运用于网络心理咨询中[22];王智弘与杨淳斐提出的一次单元咨询模式[23]等。网络心理咨询的技术有:情绪深化的技巧、关系增进的技巧、文本呈现的技巧[24]。网络心理咨询作为一种全新的咨询理念,具有现实心理咨询不可比拟的优势,这点已得到广泛认同[25],但也存在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如不利于咨访关系的建立、维持与巩固;不利于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进行评估与诊断等[26]。可见,网络心理咨询自身的局限[27]也决定了它并不能替代现实心理咨询[28],只有实现两者的互补结合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29]。

在此基础上,有学者开始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运作模式的探索。廖桂芳创造性地提出了在信息时代的社会大背景下,按照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助人自助,互助成长”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网络为载体,以环境建设为基础,构建“六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模式[30]。宋凤宁等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出发,提出了“教师-学生-家长”有机结合与开发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31]。

四、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原则

一些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光停留在思辨阶段,而应建立科学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于是很多学者从不同学科视角出发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进行了探讨。有学者从教育学的角度提出,在分析网络心理教育时可以借鉴相关思路,从三个层次上去认识把握网络心理教育[32]:首先,网络心理教育是一种网络教育思想,就是在网络教育的根本观念上要有明确的心理教育意识,可视为一种大网络心理教育观;其次,网络心理教育是一种网络教育原则,就整体网络教育而言,心理教育应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原则,贯彻于网络教育之中,由此实现网络心理教育向网络教育的渗透;再次,网络心理教育是一种专门的网络教育活动,大致包括准备性网络心理教育、过程性网络心理教育和补救性网络心理教育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三个方面。

从心理学的视野去分析, 网络心理教育的基本特征有: 资源集约化, 信息生动性, 环境虚拟性, 活动自主性, 人机交互性和沟通间接性;网络心理教育中的心理学指导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33]还有学者从政治学的角度提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让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惠及每个学生;坚持全面的发展观,促进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坚持协调的发展观,实现网络文化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循环。[34]

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张忠等指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要体现一般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彰显自身的个性,实现与非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互补,就应遵循防治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交互性和主体间性相结合、“助人自助”与“互助共进”相结合以及互补性与协同性相结合的五大原则。[35]

五、从工具视角到体系建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趋势展望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趋势问题是关系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目标、方向、路径和程度的根本问题,准确把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趋势,对加强和改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出发、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出发,不难看出,强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运作体系,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趋势。

首先,从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教学效果不佳。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只注重提供一些有关心理学概念、心理现象或心理疾病等方面的信息资源,忽视了访问者与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得这种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了建网站――把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照搬到互联网上。这样做,一方面使一些访问者面对网上浩如烟海的信息感到应接不暇、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使许多访问者的心理问题得不到有针对性地及时解决。之所以如此,是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不足密切相关的。一是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尤其是主干理论研究薄弱。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它的对象是人。而要做好人的思想心理工作,提高教育效果,就必须对教育对象的心理状况有全面的了解。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的延伸,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有其客观规律。而目前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和行为模式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研究得也还不够深入。二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实践操作层面研究薄弱。在网络时代,心理健康教育主体、客体和内容等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也要相应改变。而目前不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和研究者,从探求新的工作思路、寻找新的教育载体等角度,对计算机网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前景给予了理论上的充分肯定,但他们的研究成果同样多是集中在理论探讨层面,对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实践工作等问题则很少触及,特别是没有从当前大学生在网络中形成的心理问题的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寻找课题,分门别类地进行细化研究。理论和实践层面研究的不足势必影响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

其次,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看,加强理论与系统性研究代表了一种趋势。近十年来,我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研究大体经过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工具意识和问题意识阶段。在这一阶段,网络被视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工具或媒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的延伸;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把网络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关注、预防和矫正与网络有关的各种心理障碍与问题行为。相应地,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内容上,体现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主要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在互联网的延伸等。第二阶段,开始认识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现实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的拓展和延伸,更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理念;它不仅指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指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化,即要利用网络所提供的快捷便利, 去形成心理教育的网络系统。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中,体现为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研究,体现为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运作模式研究。虽然这两方面的研究目前非常薄弱,但代表了一种新的趋势。

因此,随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必要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应当从如下方面着手:

第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对象:“网络世代”的重新定位。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它的对象是人。而要做好人的思想工作,必须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心理状况有全面的了解。因此,学术界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研究,形成主体性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这是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基础。而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生长在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互动中,是“既现实又虚拟的人”。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网络时代的人是“社会化”和“虚拟化”的统一。网络时代的人是具有生命感性的现实的存在,即是现实社会中有生命感性的现实的人,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具有生命现实的人。同时,也是生活在虚拟社会的人。其次,网络时代的人生活在特定的物质条件和环境。网络时代的人的状况既取决于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物质生产、生活条件,也取决于他们在虚拟社会中进行虚拟实践活动的条件和环境。最后,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具有特定的联系和关系,这个特定的联系和关系既包括了现实社会联系和关系,也包括了虚拟社会的联系和关系。[36]

因此,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不仅是现实社会关系中的人;而且也成为了网络社会关系中的网络人。他们通过互联网进行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不断通过网络与外界(包括与人)进行接触,交流感情,交换思想,进行沟通。他们的思想行为的发展变化受到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双重影响,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思想行为发展变化规律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因此,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应从网络和网民的现实出发,研究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对大学生网民的影响,除了将网民作为直接对象外,还需要将相关内容纳入其研究对象的范围,如网络社会的特点及其与现实社会的关系问题、“网络世代”的心理特点与教育策略、“网络世代”的心理健康标准、“网络世代”的心理障碍问题等。

第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基础化与系统化。

理论对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基础性理论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心理教育自诞生之日就存在“理论主干脆弱、学科枝叶茂盛”的发展危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心理教育专家倾向于主张从多学科(如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文化学)整合的角度来探索和研究心理教育这一复杂现象,努力用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统整的方法论来综合建构自己的理论范式。在目前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中,也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情况,对那些事关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发展的基础性理论重视不够。因此,应当进一步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的研究,形成现代的、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

一是要加强对理论基础的研究。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理论、关于人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理论等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理论,是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指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网络哲学、网络心理学、网络教育学、网络社会学、网络伦理学、网络文化学等新兴边缘学科,可以作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借鉴。

二是要加强对基础理论的研究。要认真研究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客观规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矛盾和本质,施行的方针、原则、方法和载体,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网上心理教育与网下心理教育的衔接与沟通,以及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的相互作用等理论问题的研究。只有从理性上、理论上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为我国网络心理教育实践与探索提供科学指导,从而最终实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三要优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方法。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结合起来,将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并创新调查研究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并尝试模型法、系统科学方法等现代科学研究方法。

第三,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径的研究:从沿用到整合。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产生是现实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网络技术本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取决于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径的不断整合。在网络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目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沿用了现实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为提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今后应当加强对现有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径的整合,在沿用的基础上创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运作模式。

因而要从当前大学生在网络中形成的心理问题的实际出发,分门别类地进行细化研究,创造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和途径。

同时,还需要我们加强网上心理健康教育与现实心理健康教育二者有机结合的研究。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受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的双重影响,其现实心理问题与网络心理问题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很难截然分开,如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心理问题,求助于网络或通过网络发泄,可能导致网络成瘾。因此,在网络时代,现实心理问题与网络心理问题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网上和网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网下”和“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能为大学生建立起一个全面的强大的心理支持系统,有效地对大学生的发展给予心理支持。

总之,在新的发展阶段,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在深入剖析教育对象的基础上,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大力推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径的整合,在此基础上构建立体式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傅荣.网络教育、网络心理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4):75-77.

[2]魏荣,魏婧.高校网络化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琼州大学学报,2004(4):25-26.

[3]李强.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及健康心理培养探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0):221-224.

[4]孙丽丽.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何小兵.论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J].教学与管理,2007(33):38-39.

[6]张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定位及实践走向[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43-44.

[7]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8]崔景贵.网络心理教育范式的构建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6(7):41-44.

[9]崔景贵.网络心理教育的内涵、优势与问题[J].江西教育科研,2006(4):22-24.

[10]杨建民.虚拟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刍议[C].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4.

[11]田益民.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J].南方论刊,2007(12).

[12]黄玉莉.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6(4):89-92.

[13]丁玉祥.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构想与实践研究[J].中小学电教,2003(1):13-16.

[14]潘燕桃.因特网与教育―论因特网对教育之利弊[J].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5):130-134.

[15]王献敏,梁淑英.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南昌高专学报.2004(4): 81-82.

[16]郭加书,王鑫.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引导[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55-59.

[17]刘秀伦.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5):53-55.

[18]陈育新,江立成.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94-97.

[19]章巧眉.关于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思考[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5):97-101.

[20]李书艺.以网络实时通为媒介之焦点解决取向:网络实时谘商研究[D].台湾:彰化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1]王沂钊.辅导教师如何介入学生之网络沉迷行为[J].学生辅导,2001,74:58-67.

[22]Wright. Online counselling: learning from writing therapy[J]. 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 Counselling, 2002, 30(3):285-298.

[23]王智弘,杨淳斐.一次单元谘商模式的概念与应用[J].辅导季刊,2006(1):1-11.

[24]王智弘,杨淳斐.网络心理咨询中可行的应用理论与实务技巧[J].辅导季刊,2001(4): 20-27.

[25]纪国和,张振华.对高校网上心理咨询的理论探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8): 51-68.

[26]曾晓青,陈美荣,刘建平.浅析当前网络心理咨询的缺陷与不足[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6(4):98-100.

[27]Castelnuovo G, Gaggioli A , Mantovani F , et al.New and old tools in psychotherapy: the use of technology for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linical treatments[J]. Psychotherapy: Theory、Research、Practice、Training,2003,40(1/2):33-44.

[28]杨晶,余林.网络心理咨询的实践及其存在的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7(1):140-145.

[29]张永红.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原则性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86-89.

[30]廖桂芳.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模式建构研究[J].理论界,2008(11):161-162.

[31]宋凤宁,黄勇荣,赖意森.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J].学术论坛,2005(3):171-174.

[32]陶来恒.关于学校心理教育三个层次的思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增刊):11-14.

[33]李皓.网络教育的心理学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2(11): 58-60.

篇12

一、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相比较而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诸多优势,可以更大程度地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全心理健康调节机制,从而针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1.资源信息的传播与共享

互联网时代,资源和信息存在网络式的传播与发展,这些资源与信息无论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丰富多样,能够多角度、多层面地提升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学生现在上网比较方便,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了解到世界范围内的文字、图书与视频等资源。此外,大学生在互联网平台上均可以对资源进行编辑与传播,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上,大学生可以通过远程连接的形式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进行线上交流,大学生可以更多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心理教育模式的范畴与内涵。

2.有利于心理健康模式的多样化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比较单一,不注重人本教育思想,且教育的内容与途径比较单一,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多元化与开放化的教育环境。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改变了心理教育的形式与途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型与前瞻性也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整体的发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有多种模式,例如教育论坛、专家在线咨询、心理健康视频讲解等。这些形式都可以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此外,这些创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会受到时间、空间、地域等方面的限制,有助于快速、便捷地发现并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当然,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点之一就是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不同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和差异化的教育方法。大学生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性格与心理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与资源进行线上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另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可以避开大学生对自己自尊心、自信等因素干扰,抓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3.突破时空等因素的限制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所使用的平台是互联网,基于互联网开放性与共享性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变得时时存在、刻刻存在。这种不受限制于时空因素的教育模式彻底摒除了传统心理教育的缺点,更符合时代的特点,使得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心理健康专家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灵活。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资源有限,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而从大学生角度讲,不同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采取的方法应不同,学生的基数又很大,要实现一对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显然要克服很多困难,操作起来非常不便利。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都比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意义。

二、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性的学科,有着学科自身的特点与发展规律。在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科的发展规模,并结合高校大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当的创新,才可以达到目的,高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差异性原则

大学生在每个个体成长的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即便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心理、思想情况也不尽相同。那么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这一发展规律,重视这种特点开展差异性的健康教育,依据不同的个体、不同成长阶段选择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在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的同时,更多进行内容上、方法上的灵活运用,注重“人本”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2.整体性原则

所谓“整体性”原则即意味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与互联网信息技术形成统一的发展模式。要尝试将互联网信息技术有效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过程,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改变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需要从业者正确看待网络资源与工具,将其视为一种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工具而非目的,在现有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丰富化与多样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与形式,满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需求。

3.人文性原则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归根结底是以“人”为服务对象,要关注“大学生”这一主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看重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过程性,要从深层次挖掘实质,在这一教育过程中要融入多种教育元素,加入人文主义情怀,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创造和谐良好的环境。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从业者需要树立正确的概念,在倡导这一教育过程的时候,注重与围绕学生主体,挖掘精神方面的内涵,努力提升大学生群体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

三、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对策

1.更新健康教育理念,开辟网络平台

互联网时代,心理健康教育有自己的内涵,如人本理念、教育主体主导对象互动理念等。大学阶段是人生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要努力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平台与资源,如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学校网站专门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子板块,这些行为都可以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提供引导。高校还可以开展一些更丰富的多媒体手段,以促成大学生就业心理方面的解决方案,学生可以养成正确调节心理的方法,养成正确的网路教育观念,正确使用互联网,减少互联网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2.有效开展大学生网络健康教育调研

有效开展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调研可以引导学生对健康教育的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大学生依赖于互联网的虚拟性,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这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通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调查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现状,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与发展规律,有效地进行预测与防治,更顺利地完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3.创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增加学生情感体验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应依托于学生主体进行,增强互动交流与情感体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要传输给学生正确的心理教育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上激发大学生的情感体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尝试在教学环节中增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活中而并非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应综合运用文字、视频、图像与动画等形式让学生压抑的心理得到释放,释放心理的不愉快。

4.传统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而言,各有优点,在现实生活中,不应仅仅使用一种方式,要结合两者的优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学生更加主动、自觉与大胆地开展相关内容,但其目前仍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可以作为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充与辅助手段。

参考文献:

[1]沈晓梅.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心理能量正向转化的教育机制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7)

[2]沈晓梅.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11)

[3]邓立.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才智.2010(04)

[4]王丽梅.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2(14)

[5]崔浩.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5(31)

篇1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and the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addiction behavior. Methods 1317 undergraduate student of the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participate in this research and be tested by the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Assessment Scale and the Chinese Net Addiction Scale. The data were carried out the correlation and path analysis by using the software of SPSS 13.0 and Lisrel 8.53. Results The path analysis had indicated the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especially the paternal rearing patterns, will influence the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addiction behavior regardless of considering female students or male students. Conclusion When research into the problem of students' internet addiction, we should consider their family factor, mostly the paternal rearing patterns, and should emphasize their communication with family chiefly with their father, then would find the cause of internet addiction and give some advice on point.

【Key words】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addiction behavior

根据班杜拉(1963)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习得社会行为。父母作为儿童发展早期最重要的影响者,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最初模仿对象,其言行对儿童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将影响到儿童一生的行为习惯[1-3]。巴尼斯等(1992)指出,父母的教养方式可以预测成年后的问题行为[4]。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一种新的行为模式――网络行为模式也应运而生。在校大学生是这种行为模式的主要实施群体,相应的也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危人群。已有研究表明,上网成瘾目前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而且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但是目前已有的研究均是在证实大学生网络成瘾和父母的教养方式之间存在关系,关于二者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影响关系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试图探索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对应影响关系,为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戒除网络成瘾提供相应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中北大学各年级、各专业大学本科生1390名进行问卷测查,回收有效问卷1317份。男生为855人,占64.9%;女生为462人,占35.1%。理工科学生为850人,占64.5%;文科学生为467人,占35.5%。年龄在17~22岁之间。

1.2 工具

1.2.1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7]:由C.Perris等编制,国内学者岳冬梅修订。通过回忆来评价父母的教养方式,共66道题目。其中58道题目用于评价父亲教养方式,包含6个因子:关心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及过度保护。57道题目用于评价母亲教养方式,包含5个因子:关心理解、过分干涉、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及偏爱被试。

1.2.2 中文网络成瘾量表[8]:由台湾学者陈淑惠以大学生为样本编制的,共26个题目。该量表包含5个因子:耐受性、戒断行为、强迫性上网行为、时间管理问题及人际健康问题。总分代表个人网络成瘾的程度,分数越高就表示网络成瘾倾向越高。

1.2.3 数据采集方式 将上述两个测验一次性发给被试进行书面测验。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和Lisrel 8.53对数据进行相关和路径分析处理。

2 结 果

2.1 相关分析 父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的相关分析,见表1。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同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2.2 路径分析 以上相关分析显示,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有显著关系。采用路径分析方法探查二者之间的对应影响关系,构建影响路径模型(见图1和表2),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特别是父亲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大学生的网络成瘾行为,路径模型拟合良好。

从本研究得到的路径分析模型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上网成瘾行为受到父母教养方式特别是父亲教养方式的影响。其中上网耐受性会受到父亲的关心理解、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以及母亲的惩罚严厉的影响;戒断行为会受到父亲的关心理解、偏爱被试和拒绝否认以及母亲的偏爱被试的影响;强迫上网行为则会受到父亲的关心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和偏爱被试的影响;时间管理问题受到父亲的关心理解、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的影响;人际健康问题会受到父亲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和偏爱被试和母亲的过分干涉的影响。而母亲的关心理解和拒绝否认对大学生的上网成瘾行为基本没有影响。

进一步分别考察父母教养方式对男女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因素(见图2、图3和表2),结果表明:不论对男生还是女生,父母教养方式特别是父亲教养方式都是影响其网络成瘾行为的主要因素,两者的影响路径有些不同,模型拟和良好。

对男生而言,父亲的关心理解和过分干涉是影响男生上网行为的主要因素,此外,父亲的惩罚严厉会影响男生的网络耐受性、戒断行为和人际健康问题,偏爱被试会影响到其的人际健康问题,拒绝否认影响戒断行为和人际健康问题,过度保护会影响男生的时间管理问题;而母亲的关心理解和偏爱被试会影响到戒断行为,而拒绝否认会影响其耐受性,过分干涉会影响其的人际健康问题。对女生而言,父亲的惩罚严厉会影响到女生上网的耐受性,父亲的关心理解、偏爱被试、拒绝否认和过度保护会影响到女生的戒断行为,父亲的关心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会影响女生的强迫上网行为,父亲的过分干涉、偏爱被试和拒绝否认会影响女生的人及健康问题,父亲的过度保护会影响女生的时间管理问题;母亲的惩罚严厉和过分干涉会影响到女生上网的耐受性,同时过分干涉还会影响到女生的戒断行为。

3 讨 论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父母教养方式特别是父亲教养方式是影响大学生上网成瘾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研究者们大多关注母亲及其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影响,而忽视了父亲与子女的关系。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与母亲是子女日常生活的主要照料者和参与者,而父亲则主要承担家庭经济支持任务有关;同时还与精神分析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都较为强调母亲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有关。现代家庭逐渐趋向“核心家庭”模式,即一对夫妇加一个孩子的家庭模式,这种模式将家庭视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母亲与子女、父亲与子女,父亲与母亲间存在复杂的、交互的亲子互动。研究表明,父亲对青少年个体的教养行为与母亲的行为存在显著差异,父亲对子女的惩罚严厉少于母亲,但其对子女的情感温暖、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皆多于母亲。父亲的教养影响孩子的成就感,有成就者一般与父亲的关系亲密。父亲在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是普遍而深入的,超过母亲的影响。尤其是父亲的道德角色对孩子的影响会一直坚持到孩子们的成年生活中。因此在探究学生上网成瘾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其家庭因素,特别是父亲的教养方式,强调与其父母特别是父亲的沟通,找出网络成瘾的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本研究的样本取自工科院校,对工科院校的学生辅导工作应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虽然在选取时考虑了男女、专业比例,但能否将结果推广至其他类别的院校仍需谨慎,这也是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4 参考文献

[1]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6:95-103

[2]蒋奖.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行为问题关系的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72-74

[3]Jenkins JM, Rasbash JO, Connor TG, et al. The role of theshared family context in differential parenting.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3,39(1):99-113

[4]Barnes GM, Farrell MP. Parental support and control as predictors of adolescent drinking, delinquency, and related problem behavior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1992,54:763-776

[5]李涛,张兰君.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心理科学,2004,27(3):662-663

[6]谭文芳.大学生网络使用动机、人格特征与网络成瘾之关系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245-247

[7]汪向东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