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财务年末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3、监督,是财务工作的另一项基本职能。首先是每个部门每笔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和理性进行监督,保证企业不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更不能无意的为一些工作人员创造犯错误的氛围。在这方面,财务部严格按有关制度执行,铁面无私从不放过任何不合理事情;其次是对公司整体资产进行监督,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盘点、存货盘点、库存现金余额盘点等,以保证公司财产不受侵害。
4、评价,对不同时期或阶段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财务部能够按着月、季和年通过会计报表和财务辅助说明进行分析和评价。
5、管理,是财务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首先是为领导管理和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财务数据,公司财务部能够随时完成公司领导和其他部门要求提供的数据资料;其次是参与公司管理和决策,对公司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财务部已经提出合理化建议,大部分已被采纳。
二、其它工作
在完成财务常规性工作的基础上,财务部在这一年里里还认真完成以下工作:
1、出口退税工作上新台阶。在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和出口报关业务不熟的情况下,经历了各种复杂多变问题的磨炼后,终于走上正轨,理顺和掌握了整套出口退税流程。安装最新版本出口退税专用软件。
2、一般纳税人年检工作,在XX年年度销售额没有达到标准的情况下,协调国税局给予年检通过。
3、XX年年度社会保障年检合格。
4、协调省商务厅,争取XX年今年两次境外参展费用及9000和14000认证的补贴工作,已经与商务厅和财政厅协调沟通,具体事宜正在办理之中。由于XX年度我公司没有出口记录,所以今年境外参展的费用没有在商务厅补贴的计划之内。
5、报关编码更改工作。由于报关编码的不一致,公司纳税负担将会加重,所以在财务部的组织下,通过其他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使得已经报关的业务成功变更,为公司本月及将来挽回较大经济损失.
6、清理盘点公司资产,对在产品损失进行报废处理71.5万。
三、存在问题
1、有关制度和规定执行力度不够;
2、财务各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不一;
3、财务软件未能升级为网络版,效率不是最高;
4、财务部的管理职能没有充分发挥。
四、解决方法
1、首先确定制度和规定的适用性和可执行性,如有问题,修改,然后坚决执行到底;
2、每人都定立学习目标,通过考试取得职称和学历,来逐步提高自我;
3、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网络升级,实行erp核算和管理;
4、通过参与管理,参与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来充分发挥财务部的管理职能,先从管理会计的角度做起。
五、几点感想
1、工作方法及工作效率至关重要,充分体验到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的差距;
篇2
二、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
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分一次性收付款项的计算和非一次性收付款项的计算两种情况。
(一)一次性收付款项的计算
一次性收付是指在某一特定时点上一次性收入或支出款项,经过一段时间后再一次性支出或收回的款项。在其计算的过程中,一般用大写字母F表示终值,用大写字母P表示现值,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1.单利的终值和现值
单利终值F=P×(1+n×i)
单利现值P=F/(1+n×i)
i表示利率(贴现率、折现率),n表示计算利息的期数。
2.复利的终值和现值
复利终值F=P×(F/P,i,n)
复利现值P=F×(P/F,i,n)
(二)非一次性收付款项的计算
非一次性收付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等期等额成系列的收入或支出的款项,即通常所说的年金问题。其根据收付发生的时点不同,可分为普通年金(收付时点在期末)、预付年金(收付时点在期初)、递延年金(第一期没有收付)和永续年金(没有期限)四种情况,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1.普通年金终值F=A×(F/A,i,n)
偿债基金A=F×(A/F,i,n)
普通年金现值P=A×(P/A,i,n)
资本回收额A=P×(A/P,i,n)
2.预付年金终值F=A×[(F/A,i,n+1)-1]
预付年金现值P=A×[(P/A,i,n-1)+1]
3.递延年金终值F=A×(F/A,i,n)
递延年金现值
方法1:P=A×(P/A,i,n)×(P/F,i,m)
方法2:P=A×[(P/A,i,n+m)-(P/A,i,m)]
方法3:P=A×(F/A,i,n)×(P/F,i,m+n)
m:递延期;n:收付期
4.永续年金P=A/i
(三)资金时间价值各计算公式系数之间的关系
上述计算公式实际上是已知利率i、年限n的条件,根据现值、终值、等值年金中的一个已知条件求另一个的值。各个系数的关系见表所示:
三、资金时间价值教学方法
(一)画资金时间图
对于很多资金时间价值的初学者,经常混淆复利问题和年金问题,更有甚者不知道何时用现值,何时用终值,该查终值系数还是查现值系数。如果借助资金时间图,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是复利问题还是年金问题,年金在资金时间图上是每一个时间点上均有等额的支付发生,而复利则支付发生金额不等或只在一个时间点上发生支付。比如,假设一毕业生自主创业需要投入10万元,预计该项目经营期为5年,要求的最低投资回收报酬率为15%,那么从第1年年末到第5年末,每年年末收回多少投资额才能够确保在第5年末可以把投入的10万元全部收回。如果画资金时间图,就可以一目了然,画资金时间图时,具体流程如下:
1.仔细通读题目;
2.确定题目是终值还是现值;
3.划资金时间图;
4.在资金时间图上标出箭头及现金流;
5.决定问题的类型:单利、复利、终值、现值、年金问题、混合现金流;
6.解决问题。
通过仔细通读题目,确定它是现值,划资金时间图时,把10万元标在0的位置,(即第1年初),用向上的箭头表示每年流入A万元,通过画图,很快能确定出是年金问题。可以通过解方程,A×年金现值系数=10万元,查i=15%,n=5的年金现值系数为3.3522,则A≈2.9831万元,即从第1年年末到第5年末,每年年末收回2.9831万元,才能够确保在第5年末可以把投入的10万元全部收回。
(二)理论联系实际举例
资金时间价值这部分内容实用性较强,可以举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习印象。如本文一开始的例子:家长在连续6年内,每年末储蓄5 000元(假设i=5%),这是普通年金计算终值问题,A=5 000,查i=5%,n=6的年金终值系数为6.8019,计算结果为34 009.5万元,与学生刚开始给出的答案30 000元,有一定的差距,原因是学生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篇3
一、检查对象和范围
《关于开展专项资金检查工作的通知》确定XX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XX县粮食局、XX县农业局为检查对象,检查范围为被检查单位是否严格执行财政预算管理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是否存在挪用专项资金、虚报预算支出、使用假发票等违反财经纪律等行为。
二、被检查单位的会计责任
按照财政检查程序,在实施检查3日前,在XX县门户网站上了开展联动检查工作的公告。被检查单位对向检查组提供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有虚假资料及隐瞒等情况而使检查结论与实际不符,其责任完全由被检查单位主要负责人及资料提供者承担。
三、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账务资料不完整、不规范。
县农业局:农村沼气工程收到资金2260000元,结余86400元,农户验收签字档案不齐全。
(二)帐表不一致。
通过单位上报的决算报表和单位账务中,资产负债表数据核对,存在帐表不一致的问题。
粮食局:2014年单位账务核算中存在账表不一致的情况:(1)财政应返还额度核对不一致,2014年决算报表数据为640000元,大平台账务系统年末数为零。
(2)其他应付款核对不一致,2014年决算报表数据为7003680.88元,大平台账务系统年末数为7003605.44元,相差75.44元。
(3)财政拨款结转核对不一致,2014年决算报表数据为640000元,大平台账务系统年末数为零。
(4)其他资金结转结余核对不一致,2014年决算报表数据为10418.57元,大平台账务系统年末数为10494.01元,相差75.44元。
农业局:(1)财政应返还额度不一致,大平台数据为4489232,部门决算数据为4491169,相差1937元。
(2)无形资产核对不一致,大平台数据为395000,部门决算数据为零。
(3)固定资产原价核对不一致,大平台为6533298.98元,部门决算数据为6928298.98元,相差395000元。
(4)资产合计核对不一致,大平台为16035540.53元,部门决算数据为16037477.53元,相差1937元。
四、对存在问题的处理意见及整改建议
为加强和规范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运行,我们对重点检查中发现财务不规范问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提出如下整改建议。
(一)账务资料不完整、不规范的整改意见。
建议县农业局抓紧时间补齐相关账务资料,今后会计账务严格按规定记账,确保账务清晰。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建议县农业局财务人员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严格执行有关资金管理、使用的规定,专款专用,防止违规问题发生。
(二)帐表不一致问题的整改意见。
建议粮食局、农业局在收到通知后要引起高度重视,找到不一致的原因,在2015年决算工作中,财务人员一定要按照财务核算的要求做到帐表一致。
篇4
内部商品销售业务是指企业集团内部母子公司间、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购销活动所产生的销售收入,销售企业将其作为本企业销售收入入账并结转销售成本,计入当期利润;购货企业如将内部购入的商品对外销售,一方面要确认销售收入,一方面也要结转内部购进商品的成本,并计入当期利润。从企业集团内部看,这种销售业务只实现一次,其销售收入只是购货企业对外销售该商品的销售收入,其销售成本只是销售企业销售该商品的销售成本。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将在个别财务报表中重复反映的内部销售收入与内部销售成本予以抵销。如购货企业内部购进商品未实现对外销售成存货,则存货中包含的销货企业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应从存货中予以抵销。
一、初次编制合并报表时,当期集团内部商品销售业务的抵销处理
企业集团内部商品销售业务可分为:内部购进全部未实现对外销售,内部购进全部实现对外销售和内部购进部分实现对外销售、部分形成年末存货三种情况。以下分别加以说明。
(一)集团内部购进商品全部实现对外销售的抵销处理
例1: 母公司销售给子公司一批商品,售价为5 000元,成本为4 000元,子公司以6 000元全部对集团外出售,如图1所示。
具体处理如表1所示。作为母公司来讲,其个别报表上的反映为一方面以4 000元的价格购进商品(会计分录如①A);另一方面以5 000元的价格销售商品(会计分录如①B),同时结转商品的销售成本4 000元(会计分录如表1中的①C)。作为子公司来讲,其个别报表上的反映为一方面以5 000元的价格购进商品(会计分录如表1中的②A);另一方面以6 000元的价格销售商品(会计分录如表1中的②B),同时结转商品的销售成本5 000元(会计分录如表1中的②C)。而对于集团来讲,其合并财务报表上的反映应该为一方面以4 000元的价格购进商品(会计分录如表1中的①A);另一方面以6 000元的价格销售商品(会计分录如表1中的②B),同时结转商品的销售成本4 000元(会计分录如表1中的①C)。由于合并财务报表是在个别财务报表的基础上编制的,因此,抵销分录④应为:
④=③-①-②
=①A+②B+①C-①A-①B-①C-②A-②B-②C
=-①B-②A-②C
合并后的抵销分录为:
借:营业收入5 000
贷:营业成本5 000
(二)集团内部购进商品全部未实现对外销售的抵销处理
例2: 母公司销售给子公司一批商品,售价为5 000元,成本为4 000元,子公司未对外出售,如图2所示。这种情况下的抵销处理如表2所示(文字表述略)。
(三)集团内部购进商品部分实现对外销售的抵销处理
例3: 母公司销售给子公司一批商品,售价为5 000元,成本为4 000元,子公司对外出售40%,售价2 400元,如图3所示。这种情况下的抵销处理如表3所示(文字表述略)。
二、连续编制合并报表时,当期集团内部存货交易项目的抵销处理
集团在连续编报合并财务报表情况下,对以前集团内部已予抵销的事项,在本年末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还要继续抵销。其理由是,以前做的抵销分录只是在以前的工作底稿上抵销,并没有记入母、子公司任何一方的会计账簿,所以个别财务报表并没有抵销。涉及以前个别财务报表属于影响利润表的项目,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以前抵销分录中影响以前的“年末未分配利润”,结转到本年为“年初未分配利润”;不涉及利润项目的即影响资产负债表项目的,为集团内部的存货。
若上年内部购进商品全部实现对外销售,则本年不存在上年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问题。本年发生的内部购进的抵销处理与初次编制报表时的抵销处理相同。若上年内部购进商品形成年末存货,本年发生或不发生内部购进商品时,则主要有以下几种具体情况:
(一)上年内部销售形成的年末存货在本年全部实现对外销售,本年未发生内部销售
例4:去年母公司销售给子公司一批商品,售价为5 000元,成本为4 000元,去年未售出,今年全部出售。这种情况下的抵销处理如表4所示(文字表述略)。
(二)上年内部交易形成的年末存货在本年全部未实现对外销售,本年未发生内部存货交易
例5:去年母公司销售给子公司一批商品,售价为5 000元,成本为4 000元,去年未售出,今年仍未出售。这种情况下的抵销处理如表5所示(文字表述略)。
(三)上年内部销售形成的年末存货在本年全部实现对外销售,本年又发生内部销售
例6:去年母公司销售给子公司一批商品,售价为5000元,成本为4000元,去年未售出,本年全部出售。本年又内部购入2000元,毛利率20%,年末尚未销售。这种情况下的抵销处理如表6所示(文字表述略)。
三、总结
综合上述情况,为便于读者理解和记忆,可以将内部商品销售业务的抵销分录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第一,将年初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借记“年初未分配利润”项目,贷记“营业成本”项目;第二,将本年内部商品销售收入予以抵销,借记“营业收入”项目,贷记“营业成本”项目;第三,将年末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借记“营业成本”项目,贷记“存货”项目。上述例1至例6都可以套用上述公式,如表7所示。
篇5
一、传统杜邦财务分析模式
传统的杜邦分析模式将保险企业ROE指标分解为三部分:
ROE=净利润所有者权益
=(净利润/保费收入)×(保费收入/总资产)×(总资产/所有者权益)
=承保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所以,考察保险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可以从承保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三个财务比率的贡献度和变化上进行分析。显然,由于三个财务比率的综合性太强,这种分析是比较粗糙和浅显,不能深层次地反映问题。
二、基于承保利润的分析模式
这种模式重点对第一项比率――承保利润率进行分解,突出考察对承保利润对于ROE指标的贡献,用公式表述如下:
ROE=净利润/所有者权益
=(承保利润/保费收入)×(税前利润/承保利润)×(净利润/税前利润)×(保费收入/总资产)×(总资产/所有者权益)
其中承保利润/保费收入定义为承保利润率,反映承保业务的盈利能力,税前利润/承保利润定义为财务成本率,反映在承保利润在税前利润中比重,即承保业务对利润的项献度,间接反映了投资利润在税前润中的比重[1],净利润/税前利润定义为税务负担率,反映企业所得税的高低,一般为定值(67%)。所以:
ROE=承保利润率×财务成本率×税务负担率×资本运营率×权益乘数
前两个比率是考察的重点,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反映出保险企业承保业务的质量(承保利润率)以及承保业务的贡献度(财务成本率)。承保业务是保险企业的核心业务,通过这种模式,能帮助保险企业确定合适的业务发展规模。
三、引入现金流量指标的模式
现金流量的充足对于保险企业履行合同责任、稳定业务经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保险企业绩效的评价,不仅要考察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盈利状况,还要考察其盈利质量。引入现金流量指标的模式,改变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系中多使用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的财务指标的状况,注重于对盈利质量的分析。这种模式在保险企业中的应用可以用公式表述为:
ROE=总资产收益率×权益乘数
1、总资产收益率=承保利润率×保费收入现金率×总资产现金回收率
2、承保利润率=净利润÷(现金保费+分保业务收到的现金)
3、保费收入现金率=(现金保费+分保业务收到的现金)÷经营现金流量净额
4、总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总资产
相对于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承保业务产生的现金流是保险企业经营基础和前提,所以,上述公式以经营活动(承保业务)的现金流量净额作为现金流量指标的基础。其中:
1、承保业务利润率,反映净利润在多大程度上得到现金流量的支持,用于评价盈利的质量。
2、保费收入现金率,反映每一元保费(包括分保费收入)所带来的现金流量。
3、总资产现金回收率反映每一元资产通过承保业务所能形成的现金净注入,说明保险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
通过该模式,还可进一步从承保业务质量、资产运用效率、财务结构、现金流量等方面,分析各个指标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最终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质量做出客观的评价[2]。
四、基于变动成本的扩展模式
基于变动成本的扩展形式,将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引入边际贡献能力的概念,使分析更为科学,便于短期经营决策和控制。同时,这种扩展形式分析,引入现代管理会计中的杠杆理论,可以直观反映出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状况,有利于中长期经营的决策。这种模式对ROE指标分解形式如下:
ROE=承保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1、承保利润率=边际贡献率÷经营杠杆率÷财务杠杆率×(1-所得税率)
2、边际贡献=保费收入-手续费支出-分保费支出-营业费用
3、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保费收入
4、经营杠杆率=边际贡献÷承保利润
其中:1、边际贡献率是核心指标。此指标应用了边际贡献的概念,在保费收入项下,首先扣除获得保费的成本支出,即变动成本(手续费支出+分保费支出+营业费用),使承保业务盈利能力的评价更为真实。
2、经营杠杆率等于承保利润与边际贡献之比。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营业利润的增减与边际贡献的增减同向,但变动幅度更大。经营杠杆系数主要反映出固定成本制约利润增长的程度,从而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经营的风险,较高的经营杠杆率意味着相对较高的固定成本,影响利润的增长,经营杠杆率与ROE指标成反比关系。
3、财务杠杆率等于营业利润与税前利润之比,反映由于固定的债务存在,财务费用(利息)对保险企业利润的影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负债的程度和企业偿债能力,财务杠杆率越高反映利息费用越高,导致ROE指标越低。
资本周转率与权益乘数的计算、作用与传统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相同。
五、基于上市公司的扩展模式
我国保险企业海外上市大幕已启,可以预见将有更多的中国保险企业选择境外或国内上市。所以,考察基于上市公司的杜邦财务分析扩展形式具有现实的意义。这种扩展形式选取上市公司核心财务指标——每股收益,来替代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分析核心,这种形式的分解体系如下:
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
1、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年末债务总额)×(年末债务总额/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普通股年末股数)
=权益负债比×债务总额与现金比×每股营业现金流量
2、年末债务总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保户储金
这种扩展方式突出对每股净资产的分析上,净资产收益率分解计算与前几种扩展模式相同。每股净资产由3个指标构成,即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债务总额与现金比、权益负债比:
1、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由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除以普通股年末股数。此指标既反映了企业通过经营活动获取现金流量的能力,又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所得现金的分派股利的能力。
2、债务总额与经营现金净流量比,反映企业承担债务能力的指标,指标越小,说明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
3、权益负债比,是由年末股东权益除以年末债务总额之比。用于计算资金来源的结构状况,是对公司资本结构准确反映的财务指标。在此,只把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加上保户储金纳入年末债务总额计算范围,以突出保险企业债务分析的重点。
通过这3个指标的结合,可以更好地理解资本的增值,即每股净资产相对于普通股上市的增加是要在合理的资本结构,良好的资产运营和获利能力及由此产生的良好的偿债能力的条件下得以持续的实现[3],对企业偿债能力、获利能力的分析更加直观,分析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同时也便于公司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正确判断。
六、加入投资业务绩效评价的扩展模式
投资业务与承保业务是保险公司发展的“两个轮子”,投资业务对于保险公司利润贡献同样重要。所以,增加投资收益指标的扩展模式将使保险企业绩效评价更为全面。在这方面的扩展模式中,最典型的是由美国学者巴里•D•史密斯提出的扩展模式[4],桑强(2005年)[5]利用史密斯扩展形式对华泰保险财务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取得较好的效果。史密斯对传统的ROE指标计算进行调整,结果如下:
ROE=[承保收益率+(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系数)]×肯尼系数
1、承保收益率=承保利润÷保费收入
2、投资收益率=资金运用净收益÷总资产
3、投资收益系数=总资产÷保费收入
4、肯尼系数=保费收入÷所有者权益
史密斯公式对于每一个比率都进行重新的定义,以与传统杜邦体系区分开:
1、承保收益率是承保利润与保费收入的比值。它反映保险公司在承保业务的盈利水平。
2、投资收益率是指投资收益与总资产的比值。它反映保险公司在投资业务的盈利能力。在这里,采用总资产而不是“投资资产(长期投资+短期投资+贷款)"作为基数,计算的是综合资产投资收益率,而不是净投资收益率。。
篇6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一合并财务报表》规定:“第十八条: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不应当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第二十三条: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应当将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第二十八条:母公司在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应当将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现金流量纳入合并现金流量表”。
二、母公司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时编制合并财务报表遇到的问题
笔者在实务中。遇到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案例,尽管企业会计准则对母公司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编制财务报表作出了相关规定,但年末编制合并报表时,发现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合并底稿之间构稽关系存在一些问题,如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与现金流量表中“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本年年末余额一未分配利润”等表间存在对应关系的项目出现合计数不一致现象,如不进行抵消处理,表间关系无法平衡。下面举例探讨母公司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编制合并报表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
[例]A公司2007年1月1日以900万元购买B公司90%股权,对B公司行使控制权,购买日B公司净资产1000万元,其中股本1000万元,B公司2007年度实现净利润500万元,年末净资产1500万元。2008年7月1日,A公司将其持有的B公司全部股权转让给其他单位,转让款项1500万元,2008年度B公司实现净利500万元,其中1-6月实现净利300万元。(为简化起见,本例假定合并前A公司与B公司不存在任何关联关系、B公司净资产与公允价值相同、未进行利润分配、不考虑盈余公积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等,两公司财务报表主要项目见表一)。
根据此案例可知:由于A公司持有B公司90%股权且对其实质控制,A公司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成本法核算。B公司未进行利润分配,2007年12月31日,A公司对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帐面价值仍为取得投资时900万元,B公司纳入A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合并报表列报:长期股权投资0、股本30000万元、未分配利润1350万元、少数股东权益150万元、净利润1200万元、少数股东损益50万元。
2008年6月30日。B公司纳入合并范围,合并报表列报:长期股权投资0、股本30000万元、未分配利润2120万元、少数股东权益180万元、净利润800万元、少数股东损益30万元。
2008年末编制合并报表时,因B公司2008年7月1日被出售,则B公司从处置日开始不再是A公司的子公司,不应当继续将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编制资产负债表时,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合并利润表及合并现金流量表包含B公司2008年期初至处置日产生的收入、费用、利润、现金流量。编制合并报表过程中发现: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项目合计数3000万元,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项目合计数4000万元,两者相差1000万元,差额系B公司2008年1-6月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年初现金余额之和,即B公司处置日“货币资金”余额。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合计数2000万元,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年末未分配利润”项目合计数2800万元,两者相差800万元,差额系B公司2008年1―6月产生的净利润与年初未分配利润之和。即B公司处置日“未分配利润”余额。
三、母公司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据上所述,合并资产负债表与其他报表之间存在数据关系不对应问题,为了真实、完整反映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后合并报表列报数,解决合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对企业会计准则的理解。结合实务处理过程,对母公司报告期内处置子公司编制合并报表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总结并探讨如下,不到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就本案例而言,编制2008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时,合并资产负债表无需编制抵消分录,合并数与母公司数一致;合并利润表需抵消B公司期初至处置日产生的净利润;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需抵消B公司处置日未分配利润余额;合并现金流量表需抵消B公司处置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①合并资产负债表:B公司自处置日起不再是A公司的子公司,编制2008年度合并资产负债表时,B公司不再纳入A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合并底稿中仅有A公司个别报表,但不调整资产负表期初数。
②合并利润表:B公司年初至处置日产生的收入、费用、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合并底稿中包括A公司2008年度、B公司2008年1-6月利润表。
-
合并过程:工作底稿“合计数”栏填列A、B两公司利润表各项目之和;“抵消数”栏“投资收益:-270万元”、“少数股东损益:30万元”。
③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由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系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填列的,因此合并底稿中包括A公司2008年度、B公司2008年6月底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篇7
高校年度部门决算报表是财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各个高校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日常运行效果、专项拨款使用情况、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评价的一项综合性指标之一,也是高校领导进行重大决策的参考因素之一。年终是财务人员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既要清理核对往来款项、盘点财产物资、清查盘点现金、核对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又要不影响日常的报销、帐务处理等核算工作,还要完成学校各级领导交办的临时突击性任务。从年终结账到下年度报新帐只有短短几天的时间,既要报新帐又要编制年度部门决算报表,每所高校年度部门决算报表主表加附表要编制三十几张,另外还要编制年度教育厅补充财务报表、高等学校基层统计报表,表与表之间的逻辑关系十分紧密,一个数字的变动可能影响整体报表的平衡。如对表中内容不很熟悉,填写数字稍有不慎,报表审核时就会出现各种错误。决算报表编制时间紧、任务重,如何真实、完整、及时地编制年度部门决算报表是每一个编制报表的财务人员都极为关心的问题,尤其初次参与年度部门决算报表编制的财务人员更觉得无从下手。本文根据笔者多年从事财务工作的经验以及参与年度部门财务决算报表的亲身体会,介绍一种省时高效的决算报表编制方法,期对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工作人员提供有益帮助。
二、高校年度部门决算报表的编制方法
(一)决算报表编制前期工作
在年终结账前从财政部门取得预算内、预算外指标及上级补助收入等对账单,并与校事业财务账进行核对。
与校学生处、研究生处、成教处联系取得各类学生年初年末等财务数据;与设备处联系取得设备的有关设备经费数据;与房产科联系取得房屋建筑物等有关数据;与人事处联系取得教职工、离退休、专职教师的年初年末总数及其工资福利等数据;与图书馆联系取得有关图书册数及相应购置费;与科技处联系取得并核对科研经费有关到款额。
本年度结账前(后)的12月份报表(资产负债表、收入明细表、教育事业支出明细表、往来明细表)、结账后的资产负债表;校后勤饮服等企业、基建等报表剔除校内之间的相互往来等合并后的报表。
查询其他收入、事业基金、专用基金、科研经费收支明细账,其他收入查至三级明细科目。
(二)决算报表具体编制步骤
1、 收入决算表(财决03表)的编制
收入总额包括财政拨款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其中财政拨款收入为教育事业费收入即预算内指标数,事业收入为预算外指标数,教育事业费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其他收入均为12月份报表累计数,经营收入为企业合并报表的数据。类、款、项与之相对应。此时要注意:221类(住房保障支出)本年实际支出预算内、预算外不足部分要考虑由其他收入安排。
2、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05-1表)的编制
根据12月份教育事业支出明细表“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科目的明细科目填列,注意:类、款、项的对应关系。
3、行政事业类项目收入支出表(财决06-1表)的编制
首先要注意:以支出数定来源数。支出数合计与其他资本性支出(12月份教育事业支出明细表累计数)一致,为财政拨款支出与其他资金支出合计。财政拨款资金来源等于指标表(预算内)经济科目一列“其他资本性支出”与一些专项等(所有数据均根据预算内指标数分析填列)合计。
4、 基本建设类项目收入支出决算表(财决06-2表)的编制
基本建设类项目支出合计为12月份单位报表结转自筹基建累计数。编制此表时要注意:资金来源一定要包含指标表预算内、预算外代建及化债专项;指标表预算内代建及化债专项填在财政拨款一列,指标表预算外“代建及化债专项”填在财政专户管理资金一列。
5、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05-2表)的编制
支出总额为“其他资本性支出”与“结转自筹基建支出”的合计,即根据财决06-1表和财决06-2表填列,填在其他资本性支出列。“其他资本性支出”根据12月份报表填列;其中“房屋建筑物构建”(66列)为“结转自筹基建”与“债务利息支出小计”(85列)的差额。
6、支出决算表(财决04表)的编制
基本支出等于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的合计数,项目支出等于其他资本性支出、资产负债表结转自筹基建数的合计数。注意:根据财决05-1表和财决05-2表填列。
7、收入支出决算表(财决02表)的编制
上年结转和结余数属于基本支出结转和结余、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经营结余的填在相应的列,本年收入、本年支出根据财决03表和财决04表编制。收支结余根据实际数填列,
8、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08-2表)的编制
根据指标表(预算内)经济科目一列“其他资本性支出”、一些专项剔除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中属于“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项目”填列。
注意:财决08-2表与财决10-2表(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的合计要与财决06-1表、财决06-2表两表的合计中“财政拨款”列数据一致。
9、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08-1表)的编制
根据指标表(预算内)经济科目、项目名称一列属于“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分析填列在对应的列下面。
注意:财决08-1表与财决10-1表(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每一列合计数均小于或等于财决05-1表
10、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财决07表)
本表中“本年收入”根据指标表(预算内)属于“基本支出”、“项目支出”的内容分析填列。
分析上年结转和结余形成的原因,由基本支出形成的结转和结余填列在“基本支出结转和结余”列,由项目支出形成的结转和结余填列在“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列,其中:由基本建设资金形成的结转和结余填列在“基本建设资金结转和结余”列。本年支出中“基本支出”的人员经费要与财决08-1表的“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两项合计一致,“日常公用经费”要与财决08-1表的“商品和服务支出”相一致;本年支出中“项目支出”要与财决08-2表相一致,其中属于基本建设资金支出的项目填列在对应的列。同样道理,年末结转和结余也要区分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形成的结转和结余。
11、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支出决算表(财决11表)的编制
根据年度指标表(预算外)明细表经济科目分析编制。一般情况下,本年收入等于本年支出。指标表中项目名称“代建及化债专项”在本年收入中填列在“项目支出”列,属于基本建设资金收入;基本支出中要区分“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
另外,收入支出决算总表(财决01表)除“年初预算数”需填制外,其余数据均自动提取;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05表)根据财决05-1表、财决05-2表自动生成,项目收入支出决算表(财决06表)根据财决06-1表、财决06-2表自动生成,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明细表(财决08表)根据财决08-1表、财决08-2表自动生成。
由于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的变化,“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下设“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等明细科目。在编制事业单位基金增减情况表(财决附01表)时,“事业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专用基金”年初、年末余额要与资产负债简表(财决12表)的年初、年末余额一致,“非流动资产基金”年初、年末余额分别等于“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各明细科目的余额之和。资产情况表(财决附02表)中“资产总额”、“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长期投资”、“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资产”年初、年末数均需与财决12表一致。
年度部门决算报表还必须与与全国教育经费统计表(以下简称高基表)中有关数据相符:机构人员情况表(财决附05表)中年末实有人数“在职人员”合计数、“离退休人员”的合计数、高基表的“年末在职教职工”合计数及“年末离退休人员”合计数一致;学生学员统计表(财决附06表)的学生数必须与高基表折合前的数据一致(学生数=博士生*3+硕士生*2+普通本专科生(高职生)+函授夜大生/3+来华留学生*2.5+中专生/1.5);收支核对一致;财决03表本年收入总额与高基表的教育经费收入情况表收入总计一致;财决05表的支出总额与高基表的教育经费支出情况表的支出总计一致,各明细科目收支也要一致。
三、结束语
年度部门决算报表的编制主要包含以上几点,这是一项耐心、细致的工作,既要重视日常的会计核算工作又要考虑预算执行情况,只有统筹兼顾,不断总结经验,才能编制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决算报表。加强年终决算分析,将决算数与预算数进行比较,为高等学校重大决策提供资料参考。
参考文献:
篇8
一、前言
在电力市场改革的影响下,电网公司的发展趋势产生了一定的波动,为明确未来公司的经营状况及盈利能力,需要对电网公司未来的财务数据进行预测。田淑兰通过研究成本习性,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影响利润高低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与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本、量、利分析[1]。Sterman阐述了系统动力学的方法,认为其可以用于分析复杂的世界[2]。目前针对电网公司的财务预测模型研究较少,本文将系统动力学用于电网公司的财务预测,为电网公司的财务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二、电网公司财务预测模型的构建
(一)模型假设
1.固定资产按综合折旧率统一折旧,即折旧=固定资产原值×综合折旧率。
2.投资规划中的投资额由净利润、折旧、借款形成的现金流完成。
3.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成本等波动性大、规律性较弱的财务数据,假设其服从正态分布,根据历史数据拟合预测值。
4.假设固定资产成新率可由历史数据估算得到。
5.假设未来无股东新增资本性投入。
(二)模型结构
电网企业财务效益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根据电网公司财务指标的关联关系及对电网公司财务效益的影响程度,可以总结出电网公司的财务预测因果关系,如下图所示。
(三)建立电网公司财务数据模型
在上述假设及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电网公司财务数据预测模型如下:
1.收入子系统
(1)营业收入净额=售电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2)售电收入=电网公司平均售电价(不含税价)×售电量
营业收入净额中,由历史数据中售电收入占据的比例假设未来售电收入占营业收入净额的比例。
(3)其他业务收入假设服从正态分布,以历史数据为基础,采用蒙特卡洛模型,对投资收益进行模拟预测。
2.成本费用子系统
(1)营业总成本=电力产品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营业成本
(2)电力产品主营业务成本=购入电力费+折旧+材料及修理费+工资+其他电力产品主营业务成本
根据历史数据中电力产品主营业务成本占营业总成本的通常比重,来假设未来电力产品主营业务成本的占比。
(3)购入电力费=水电购电费×水电购电量+火电购电费×火电购电量+新能源电力购电费×新能源购电量
根据历史数据中购入电力费在电力产品主营业务成本中占据的通常比重假设未来购入电力费的占比。
(4)折旧=固定资产原值年初数×综合折旧率+当年新增固定资产平均余额(即规划投资额×1/2)×综合折旧率
其中,固定资产原值年初数可由固定资产成新率的计算公式逐年推导:
固定资产净值年末数=固定资产净值年初数-固定资产原值年初数×综合折旧率+当年新增固定资产平均余额×(1-综合折旧率)
式中,固定资产净值及原值年初数已知,固定资产净值年末数由上式计算可得,则
根据历史数据中折旧费在电力产品主营业务成本中占据的通常比重假设未来折旧费的占比。
(5)材料及修理费
假设材料及修理费与固定资产有相关性,基于历史数据,拟合材料及修理费与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的相关系数,据此预测未来材料及修理费。
根据历史数据中材料及修理费在电力产品主营业务成本中占据的通常比重假设未来材料及修理费的占比。
(6)工资
假设未来工资费用变化趋势与历史趋势一致,根据历史数据,分析工资趋势,采用回归分析方法预测未来工资费用。
(7)其他电力产品主营业务成本
购入电力费、折旧、材料及修理费及工资费用占电力产品主营业务成本中的绝大部分,其余成本数额小,且较为分散,不便于分项预测,因此,假设其他电力产品主营业务成本之和与上述五项费用之和有相关性,基于历史数据,拟合其与前几项成本之和的相关系数,据此进行预测。
(8)营业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交增值税进行税额)×12%
(9)其他营业成本
主要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及其他费用,其他营业成本数额较小,本文假设其与电力产品主营业务成本有相关性,依据历史数据计算该相关系数,据此预测其他营业成本。
(10)利息费用
为计算利息保障倍数,需要计算利息费用。假设利息费用与负债规模相关,即与年平均负债总额有相关性,根据历史数据计算该相关系数,结合负债预测值,计算未来利息费用预测值。
3.利润子系统
净利润=[(营业收入净额-营业总成本)+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成本)]×(1-所得税率)
(1)各年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成本存在较大差异,规律性较弱,为简化模型,假设均符合正态分布,根据历史数据,采用蒙特卡洛模型进行模拟预测。
(2)所得税率取25%。
4.负债子系统
(1)年末负债总额=上年末负债总额+本年融资额-还款额
(2)本年融资额分为两种情况:
当“净利润+折旧>本年投资规划”时,本年融资额=0;
当“净利润+折旧
(3)还款额
假设还款额与负债规模相关,即与年平均负债总额有相关性,根据历史数据,计算该相关系数,据此预测未来每年的还款额。
(4)流动负债=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短期借款+其他应付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其他流动负债
(5)应付账款=应付购电费+其他应付账款
其中:应付购电费与购入电力费正相关,根据历史数据计算该相关系数,结合购入电力费预测值,预测未来应付购电费;其他应付账款波动性较大,为简化模型,本文假设其服从正态分布,基于历史数据,运用蒙特卡洛模型模拟形成预测值。
(6)应付职工薪酬
假设未来应付职工薪酬变化趋势与历史趋势一致,采用回归分析方法预测未来应付职工薪酬。
(7)短期借款、其他应付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其他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中,短期借款、其他应付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其他流动负债与未来各会计年度的企业投融资策略、经营策略等各项流动负债之和与购电成本和年投资规划相关,根据历史数据计算相关系数,并进行未来数据的回归预测。
5.资产子系统
(1)年末资产总额=上年年末资产总额+净利润+本年融资额-还款额
(2)应收账款=用户欠费+其他应收账款
假设用户欠费与售电收入有相关性,根据历史数据计算该相关系数,结合售电收入预测值计算用户欠费预测值;假设其他应收账款服从正态分布,运用蒙特卡洛模型模拟形成预测值。
(3)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年末净值+其他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中固定资产外的其他非流动资产占比较小,如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应收款、长期借款等单个科目的波动性较大,假设其他非流动资产服从正态分布,运用蒙特卡洛模型模拟形成预测值。
(4)流动资产=年末资产总额-非流动资产
三、结论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电网企业财务预测模型可以从动态的角度预测电网公司内部财务情况,其分别从收入子系统、成本费用子系统、利润子系统、负债子系统和资产子系统进行分析,可以为电网公司财务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篇9
应收票据作为一种债权凭证,是指企业因销售产品、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还没有到期的,尚未兑现的商业汇票。按是否计息分为带息商业汇票和不带息商业汇票。不带息商业汇票会计处理比较简单,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收到承兑的商业汇票时,按票据面值计入“应收票据”账户的借方,票据到期,商业汇票的到期值即为票据的面值,按面值计入“应收票据”账户的贷方。而带息商业汇票会计处理相对比较复杂,需要对未到期的带息应收票据计提利息。
一、带息应收票据计息时间的确定
对于未到期的带息应收票据,应在“期末”按应收票据的票面价值和确定的利率计提利息,计提的利息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同时冲减当期的财务费用,即借记应收票据,贷记财务费用。而这里的“期末”如何理解,指的是每月末,每季末还是中期末或者每年末?在会计实务处理中,“期末”时间的确定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按权责发生制,应在每月末计提利息,二是因应收票据期限较短,最长不超过6个月,利率较低,每月产生的利息收入对票据持有企业来说金额较小,不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产生较大影响,按重要性信息质量的要求,可简化处理,应在中期和年末计提利息。实务工作中,一般选择在中期和年末计提利息。若应收票据面值较大,每月利息收入较高,应按月计提利息比较妥当。
企业持有的应收票据在到期前,如果出现资金短缺,可以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经过背书后向其开户银行申请贴现,以便获得所需资金。贴现所得金额等于票据的到期值减去贴现息。贴现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360×贴现期。其中,贴现率是贴现中所采用的利率,贴现期是指自贴现日起至到期日为止的实际天数,贴现日和到期日只能计算其中的一天,即“算头不算尾”或“算尾不算头”。企业将带息票据贴现,贴现日不一定在中期或年末,为了客观真实反映企业贴现时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出票日至贴现日期间的利息,应按月计提。
二、带息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
企业以应收票据向金融机构办理贴现,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的协议中,若规定在贴现的应收票据到期,债务人未按期偿还,申请贴现的企业不负有任何还款责任时,视同应收票据的出售即不带追索权,否则,应属于应收票据的质押借款,即带追索权。
(一)不附追索权的票据贴现。
企业会计准则和应用指南中均未对应收票据贴现业务账务处理做出具体的规定。根据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应收票据属于金融资产,应收票据贴现属于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CAS23)规定,金融资产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不附追索权票据的贴现,贴现企业已将应收票据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贴现银行,应当终止确认应收票据,即按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贷记“应收票据”账户。票据到期时,若付款人无力付款,贴现企业不承担任何还款责任,无需做任何的账务处理。
例1:中原公司2014年12月1日向南方公司销售产品一批,货款800 000元,增值税率17%,同日,收到南方公司签发的带息商业汇票一张,票面利率为4%,承兑期5个月,到期日2015年5月1日。2015年3月1日企业持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不带追索权,年贴现率6%。不考虑其他相关的手续费。
1.2014年12月1日销售产品,收到一张商业汇票时:
借:应收票据936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8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6 000
2.2014年12月31日计提利息时:
票据利息=936 000×4%×1/12=3 120(元)
借:应收票据3 120
贷:财务费用3 120
3.2015年3月1日贴现时:
票据到期值=936 000×(1+4%×5/12)=951 600(元)
贴现天数=61(天)
贴现息=951 600×6%×61/360=9 674.6(元)
贴现净额=951 600-9 674.6=941 925.4(元)
若应收票据在中期和年末计提利息,贴现的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941 925.4
贷:应收票据939 120(1)
财务费用2 805.4
若应收票据月末计提利息,在应收票据贴现时已计提了三个月的利息,则贴现的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941 925.4
财务费用3 434.6(2)
贷:应收票据945 360
除年末计提的利息外,1月、2月计提的利息共6 240元,都是计入“财务费用”账户的贷方,若这两个月计提利息的会计分录和(2)贴现会计分录合二为一,则是(1)贴现会计分录。单从账务处理中各账户数据结果上看,带息票据无论是月末计提利息还是中期和年末计提利息,其贴现时会计处理结果都是一样的。但从票据贴现的实质来看,企业是将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银行进行融通资金,融资是要付出“代价”的。若贴现所得大于或等于贴现时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贴现企业没有任何损失,因而,贴现所得应小于贴现时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两者之间的差额应是企业贴现所付出的代价,其计算过程如下:设票据签发日至贴现日的利息为Δ1,贴现日至到期日的利息为Δ2,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票据面值+Δ1)-贴现所得(票据面值+Δ1+Δ2-贴现息)=贴现息-Δ2。贴现息与贴现日至到期日票据利息之间的差额正是企业未将票据持有到期而是贴现所付出的代价。
贴现息是贴现企业“付出”的利息,计入“财务费用”账户的借方,票据签发日至到期日产生的全部利息应是贴现企业“获得”的利息,计入“财务费用”账户的贷方。贴现融资费用应计入“财务费用”账户的借方。第二笔贴现时会计分录中“财务费用”账户借方金额为3 434.6元,正好等于贴现息9 674.6元超出贴现日至到期日票据利息6 240元的差额,融资费用一目了然,因此,带息应收票据贴现,签发日至贴现日应每月计提利息,贴现时会计分录才比较合理,这样能很好地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实际情况,而且也避免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误解,体现了会计信息可理解性和可靠性的质量要求。
(二)附追索权的票据贴现
金融资产转移不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不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附追索权票据的贴现,贴现企业负有付款连带责任,存在或有负债,当票据到期,付款人如数付款,贴现企业的或有负债才被解除,否则,贴现企业应予以偿还。根据实质重于形式,附追索权的票据贴现应确认为“质押借款”,由于商业汇票期限通常短于6个月,按照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确认为一项短期金融负债,贴现企业应将票据到期需偿还的金额记入“短期借款”账户的贷方。
例2:沿用例1资料,假设贴现附有追索权。
中原公司2014年12月1日销售产品与2014年12月31日计提利息会计处理同例1。
2015年3月1日贴现时会计处理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将贴现利息在贴现日全部计入“财务费用”账户,另一种是将贴现息分期摊销计入。第一种做法简单明了,在贴现票面金额不大,贴现息较小的情况下,对本期收益波动较小,符合重要性的质量要求。但在大额票据贴现以及跨年追索的情况下,会造成当期财务费用虚增,影响本期会计利润的公允性,不符合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与此相比,第二种做法相对比较合理。
1.中原公司2015年3月1日贴现时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941 925.4
短期借款――利息调整9 674.6
贷:短期借款951 600
按照实际利率法,计提本月应摊销的财务费用,假设实际利率为r,根据题意得:
941 925.4×(1+r)2=951 600,求得r=0.512%
借:财务费用4 822.66(941 925.4×0.512%)
贷:短期借款――利息调整4 822.66
2015年5月1日票据到期时:
借:财务费用4 851.94
((941 925.4+4 822.66)×0.512%)
贷:短期借款――利息调整4 851.94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利息比较麻烦,容易出错,另外,应收票据期限短,票据贴现时,贴现企业已持有一段时间,计算出的实际月利率(0.512%)和贴现月利率(5%)差别较小,因此,票据贴现利息每月的分摊额直接按贴现率计算,由于贴现净额是根据票据到期值倒扣得出,所以计算3月、4月每月分摊的利息直接按票据的到期值和贴现率计算,因而3月与4月每月分摊的利息可按直线法平均分摊,即每月分摊4 837.3元(9 674.6/2)。
2.票据到期,若南方公司未如期支付票款,中原公司被银行退票并被追偿。
借:短期借款951 600
贷:银行存款951 600同时,中原公司将“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95 1600(945 360+3 120×2)转为企业的“应收账款”。中原公司在贴现日至到期日每月应计提利息,贴现企业每月“获得”的利息与分摊利息之间的差额,是贴现企业融资每月实际付出的“代价”,在财务费用核算方面更为精确。此外,按到期值计入“应收账款”,便于中原公司进行往来款项清查时与南方公司核对账目。若到期的应收票据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可与应收账款一并计提坏账准备。
借:应收账款951 600
贷:应收票据951 600若中原公司银行存款账户余额亦不足,则银行将上述短期借款转为逾期贷款。
3.票据到期,若南方公司如期支付票款,中原公司与银行间的借贷关系自行解除。
借:短期借款951 600
贷:应收票据951 600
主要参考文献:
篇10
存贷比率保持在64.54%
建行在中报中表示,净利润稳步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来自生息资产规模适度增长,其净利息收益率较上年升5个基点至2.71%,利息净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239.86亿元,增幅16.46%;二是进一步加强了成本管理,严格控制费用支出,成本收入比为32.73%,保持在相对较低水平;三是加强风险管理,资产减值支出小幅增长5.84%;四是受汇率走势变化影响,实现汇兑收益24.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8.14亿元。
半年报同时显示,该行2012年上半年各项主要财务指标保持平稳增长。
截至2012年6月底,建行资产总额为13.5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97%。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为7.0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70%;存款较上年末增长9.55%至10.94万亿元。存贷比率保持在64.54%。
该行资本充足率达到13.82%,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1.19%,分别较上年末上升0.14和0.22个百分点。年化平均资产回报率、年化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分别保持在1.65%和24.56%。
从中间业务看,建行上半年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92.4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5.72亿元,增幅为3.30%。
上半年,建行实现银行卡手续费收入91.32亿元,增幅为16.64%。其中,该行信用卡业务持续快速发展,核心业务指标继续保持同业领先地位。截至6月末,信用卡在册卡量达3604万张,新增379万张;贷款余额1225.4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62%;消费交易额达3600.37亿元。
房地产开发类贷款余额下降
建行资产质量保持稳定。截至6月末,建行不良贷款率为1%,较2011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减值准备对不良贷款比率亦上升20.94个百分点至262.38%。
对于备受关注的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问题,建行披露,该行2012年上半年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和清理,强化了退出机制并严把审批关口,平台贷款结构得到优化。截至2012年6月末,监管类平台贷款余额为4425.98亿元,其中现金流全覆盖类占比达到91.33%,较上年末提高5.64个百分点。
建行还披露,该行房地产开发类贷款余额为4177.6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3.94亿元。同时,该行对钢铁、水泥、煤化工、平板玻璃、风电设备、多晶硅、造船等“6+1”产能过剩行业实施了名单重检和动态调整,及时清理不符合标准的客户,贷款投放得到了有效控制。审慎支持行业和逐步压缩行业的贷款余额占比分别下降0.80个百分点和0.07个百分点。
在浙商证券分析师戴方看来,建行2012年二季度不良贷款继续实现双降,反映出去年以来的中小企业流动性紧张问题,对建行的资产质量影响较小,“该行以基建、个人房贷为传统优势,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较小”。
以综合化服务扩大客户基础
《投资者报》获悉,在半年报披露前,建行夏季工作会已在北京召开。此次工作会除分析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银行业面临的任务和挑战,并总结建行上半年工作外,还明确了下半年工作目标和任务。
信贷投放方面,建行明确支持“十二五”规划以及区域发展战略重点建设项目,推进“绿色信贷”。
同时,建行明确提出要把综合化服务作为重要手段,扩大客户基础。
“要为客户提供贷款、投行、理财、发债、兼并收购、财务顾问、现金管理等全面的金融服务方案;对小微企业要加快向零售化转型,进一步倾斜信贷资源,优化信贷流程,提高效率,有针对性地提供多样化产品等。”建行内部人士向《投资者报》强调,该行将发挥综合化经营作用,提升非银行金融服务能力。
数据显示,建行上半年小微企业贷款保持较快增长。6月末,该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6814.15亿元,较上年末新增495.25亿元;客户数达到60604户。
引人关注的是,风险内控的加强在此次工作会上亦被重点提及。《投资者报》了解到,建行提出要实行全面的风险管理,既覆盖海内外各机构、各子公司,同时,亦会覆盖各类业务,贯穿流程各个环节。
“要加强系统性分析,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要加强区域性、行业性、集群性以及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要针对风险暴露和案件,加强原因分析,不断完善管理。要强化贷后管理,对风险苗头要做到早发现,早处置等。”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半年建行着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首要方式是——加快发展电子银行业务。
“目前,经济和社会的网络化程度日趋深化,对银行经营模式、盈利模式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我们将在手机支付、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金融社会化网络服务等领域抢占先机,赶上或领跑同业。”这位人士向《投资者报》透露。
数据显示,建行电子银行渠道保持快速发展,多项指标居同业前列。
篇11
(一)研究假设 当企业绩效恶化陷入困境时会产生巨大的困境成本。利益趋同假说认为:大股东的利益受到公司价值的影响较大,因此当公司困境成本较高时,持股比例大的大股东的损失就会很大。因此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当公司身陷困境时他们就会介入,并积极的直接参与到公司的经营管理中去。在集中的股权结构下,大股东会有动机和能力去监督和约束管理层,解决了股权高度分散下的“搭便车”行为,有效防止现有经理人的短期获利行为,使他们集中于企业的长期经营,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
假设1:在财务困境期间,股权集中度与困境公司的恢复正相关
所谓股权制衡机制是指公司少数几个大股东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从而有效防止任何一方掠夺公司资源的机制。对于财务困境中的公司来说,公司流动性不足,外部预期很差,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因此每一个决策都必须慎之又慎,稍有差错就会使公司的亏损加剧。由于存在制衡机制的财务困境公司内部形成了几个大股东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的机制,公司中的重大经营决策都必须经过所有大股东的同意才能通过,任何一个大股东都不能单独对公司实施绝对控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可有效防止决策制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本文认为存在适度股权集中度的股权制衡的财务困境公司更易顺利摆脱困境。
假设2:在财务困境期间,股权制衡与困境公司的恢复正相关
在解决财务困境公司资金不足的问题上,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即使陷入困境,资金流动不畅,但由于预期到会存在预算软约束,企业脱离困境的可能性很大,此时银行也会在得到政治收益情况下提供优惠利率贷款。此时市场也会预期其有政府和银行担任国有困境企业的坚强后盾,供应商也会更愿意继续为国有困境公司放宽信用审核条件;客户也不会担心企业无力遵守交易合同,因此当终极控制人为国有时,财务困境公司失去的继续经营亏损的可能性相对较少,市场份额失去的也较少,并可能取得更好的绩效。因此本文认为:在公司处于财务困境时,国有产权的存在有利于财务困境成本的降低,从而有利于公司步入正常发展轨道。
假设3:当公司的终极控股股东性质为国有股时,公司财务困境更有可能恢复
当公司陷入困境时召开股东大会特别是临时股东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所有者积极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行为。困境中的公司往往会因前景不佳,而导致大股东也产生短期行为,这样控股股东在公司破产清算之前一般会加紧对公司资源的侵占,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成本问题会变的更加突出,大股东的隧道挖掘行为加剧。此时若股东大会及时召开,就能有效避免掏空行为的恶化,即公司陷入财务困境时股东大会召开的频率越大,越能更好地解决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成本问题。由此假设:
假设4:股东大会召开次数与ST公司走出困境正相关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采取国内大多数学者对财务困境界定的做法,将上市公司是否被ST作为公司陷入困境与否的标志。根据前述国内文献中关于财务困境的界定方法,以2005~2007年为研究区间,然后跟踪其陷入困境之后两年的财务状况,选取沪深两市全部A股中被ST、撤销ST或仍被ST的上市公司153家作为初始样本。首先,本文剔除其中的因出现其他异常情况(非经营亏损)而被ST的9家公司;其次,由于金融保险类企业较其他企业相比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因此为了保证数据的可比性,本文将初始样本中4家金融类企业剔除掉;最后,再除去数据缺省的6个样本,最终得到如下134家样本公司观测值,其中ST之后两年内被成功摘帽的有70家公司,未摘帽的有64家。这些数据均来自于CSMAR数据库,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17.0。
(三)变量定义 本文选取如下变量:(1)因变量设计及衡量。财务困境公司是否脱困(OUTST):设置为0~1变量,即财务困境公司在被ST之后两年内扭亏为盈撤消ST时取值为1,否则为0。(2)自变量设计及衡量。第一,股权集中度(Herfindahl_10)。本文选用困境公司撤销ST当年年初(若未摘帽则用被ST之后两年年末)的赫芬达指数描述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该指标用公司前10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来衡量。第二,股权制衡度(ZH2_5)。本文用困境公司撤销ST当年年初(若未摘帽则用被ST之后两年年末)第二到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比值。第三,终极控制人性质(State)。本文设置终极控制人性质为哑变量,在撤销ST当年年初(若未摘帽则用被ST之后两年年末)的终极控制人为国有公司时取值为1,否则取0。(3)控制变量设计及衡量。第一,公司规模(Size)。本文将公司规模定义为财务困境公司撤销ST前一年年末(若未摘帽则用被ST之后两年年末)总资产账面值的自然对数值,第二,财务杠杆――资产负债率(Lev)。财务困境公司撤销ST前一年年末(若未摘帽则用被ST之后两年年末)的资产负债率来进行研究。第三,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ROE)。本文用财务困境公司撤销ST前一年年末(若未摘帽则用被ST之后两年年末)的资产收益率衡量其盈利能力,并且预期其符号为正。
(四)模型建立 本文中的被解释变量OUTST―财务困境公司两年内是否脱困,是离散型的变量,只有0、1两个取值,又因为企业的经营业绩是公司综合治理的结果,在股权结构方面任何一项单一的特征都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股权结构各方面的特征相互作用,共同起作用。所以本文在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时采取所有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一次性强制进入的方法。P(OUTSTi=1)=■,其中:Z=α1+β1State+β2Herfindahl_10+β3ZH2_5i+ β4SizeLev+β5ROEi+ε,当公司陷入财务困境之后,两年内因业绩恢复成功摘帽时,OUTSTi=1;当样本公司在两年内没有成功撤销ST时,OUTSTi=0.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由表(1)可知在全样本中国有控股的公司比例为0.46,其中成功摘帽公司比例达到0.60,未摘帽公司的国有控股比例为0.30,两者相比差距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终极控股股东为国有时利于困境公司脱困。代表股权集中度的赫芬达指数(10),脱困公司的平均值为0.1876,而未走出财务困境的公司的均值为0.1222,相对摘帽公司均值较小。股权制衡度的均值,未摘帽公司也小于成功摘帽公司。
(二)相关性分析 结果见表(2),分析表明变量之间不存在共线性的问题。
(三)回归分析 从表(3)回归系数的符号来看State符号为正,这说明财务困境公司终极控股股东的性质为国家控股时更利于公司脱困,但是该变量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国企业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政府操纵性行为在减少。代表股权集中度的变量Herfindahl_10以及代表股权制衡度的变量ZH25系数均为正,且分别在5%、1%水平上显著。这充分证明了本文前面的假设,即股权集中度越高、股权制衡度越高,越利于经营业绩的恢复,即走出财务困境。在前文的理论假设中本文认为财务困境公司的杠杆水平与困境恢复的相关性不确定。在实证分析中本文得出控制变量资产负债率(Lev)的系数为负,并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可能的原因是从前面的统计性描述中本文可以看出我国陷入财务困境的公司资产负债率的平均值-18.967693,远远超过了正常的资产负债率水平,但财务杠杆过大时,债权人要求破财清算的可能性会增大,巨额的高债使企业难以很快从困境中走出来。Exp (B)一列的值反映的是第j个解释变量增加一单位所导致的发生比变为原来的eβj倍。
(四)显著性检验 表(4)给出了logistic回归模型的对数似然比检验结果,从上面的模型系数综合检验的结果来看,模型的似然比卡方统计量为133.928,自由度为6,对应的P值为0.000,小于0.05。所以,在给定的5%的显著水平是不为0的,本文可以认为变量系数不为0,从而表面模型整体是显著的。表(5)给出的是模型拟合优度评价的三个统计量。-2 Loglikelihood统计量为对数似然估计函数值的-2倍,该值越小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越高,本文的51.567已经是很理想的值。Cox & Snell R Square统计量和Nagelkerke R Square统计量分别等于0.632和0.843,意味着本文的股权结构特性逻辑回归模型可以解释因变量84.30%的变动,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
篇12
(二)预算管理方面 基数加增长编制方法是在编制本年的预算时以上年的支出为基数,这种编制方法固化了资金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格局,制约了经济结构和事业发展布局的调整,导致核定的支出指标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从而导致预算执行中报告不断,各业务部门都忙于指标的追加,不管本部门能花多少钱也不管学校有多少钱,而财务处则忙于搞平衡,资金一拨了事,不愿意也无能力跟踪监督。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学校一方面财力高度紧张,另一方面却存在资金严重浪费的状况。
(三)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主要包括:(1)预算用基数加增长的编制方法,方法落后。“分级管理”对二级单位实行经费项目包干,各项目之间经费不得挪用,在权利分配上限制太多。(2)财务管理基本上处于单纯的数据核算职能上,其宏观调控,参与决策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对资金没有做到动态监控,同时也缺乏财务业务信息一体化平台。(3)财务管理未能完全纳入法律轨道,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我行我素,在某些环节上存在着权责不清、管理混乱的现象。如科研创收、办校外班等收入未按规定上交学校,造成资金外流;用科研经费购置个人消费品及个人生活开支;为索取回扣,购买假冒伪劣设备物资;利用职务之便要钱财;用学校的名义、设备、水电为个人谋取私利等。(4)财务管理机构和组织还不够合理和健全。部门之间、人员之间的责任和权限的有关规定还不够明确。这样就容易出现管理的重叠、漏洞和混乱。(5)某些会计人员素质较差,对违犯财经纪律的现象不能进行有效的抵制。(6)学校的经济监督部门的审计监督作用得不到重视。 (7)财务分析没有开展,对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还远没有到位。
二、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现金负债比 现金负债比是年末累计外债额占年末现金余额的比重。二者之间的比率关系反映了学校现金储备对外债的承受程度。现金负债比越高,财务风险越大。高校是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尽管其在发展过程中为实现办学目的可能要运用举债手段来筹集资金,但不能把学校的财务状况长期置于“负债经营”的状态之中。因此,现金负债比应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预警临界比率为0.1。
现金负债比=年末累计外债额/年末现金余额
年末现金余额=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短期债权投资+其他货币资金
该校的现金负债比为19.23。之所以现金负债比这么高,是由于该校投资建设新校区贷款1亿的缘故,根据该校建设新校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可在5年内收回,剔除这一因素,该校的外债为2.5亿,说明该校的财务日常运行状况非常不好,需要借用外债度日。
(二)现金净额增长率 现金的流动性最强,具有广泛的支付能力。它是学校财务活动和各项事业建设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为保证学校教育事业建设的持续发展,保持一定的现金增长率是必要的。现金净额增长率指标,直接体现了学校可支配和周转的财力状况,反映了学校事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该比率越高,说明财务调控能力和对债务的支付能力越强。预警临界比率为0.1。
现金净额增长率=(年末现金净额-年初现金净额)/年初现金净额×100%
现金净额=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短期证券投资+其他货币资金-外债额
该校的现金净额增长率为3.51%。造成现金增长低的原因是该校在2008年把14000万元银行存款投入了新校区建设,即这14000万元银行存款已转化为固定资产。虽然同时2008年该校新增借贷款项1亿元。尽管这会影响当年对债务的支付能力和学校将来的偿债能力,但从综合和长远的角度考虑,该校的综合实力得到了加强。
(三)垫付资金增减率 垫付资金数额的多少,反映学校资金使用效益和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由于垫付资金直接影响到学校事业资金的周转能力,所以,减少垫付资金的占用成为考核财务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垫付资金增减越低,说明资金的运用能力越强,相应地可供支配的周转资金越多。垫付资金增减率越高,可供支配的周转资金越少,学校的支付能力越低。预警临界比率为0,负增长为理想状态。
垫付资金增减率=(年末垫付资金额-年初垫付资金额)/年初垫付资金额×100%
垫付资金=应收票据+应收及暂付款+借出款
该校的垫付资金增减率为15%。造成该项指标如此高的原因为该校年末垫付资金中,含有0.6亿新校区建设的暂付款。此外,还应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定期对学校的办学效益进行评价,以保证财务分析的透明度,使学校的预测、决策工作顺利进行。通过对教育部网页公布的统计数据分析计算,可以得出综合评价模型各项指标的全国平均值,即社会标准,进而可利用该标准对该校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如下表1所示。
通过表1可以看出,反映财务实力指标得分率83.93%,反映财务运行绩效指标得分率95.52%,财务发展潜力指标得分率只有34%。尽管该校的财务运行绩效已超出了全国平均水平,但该校总的发展潜力确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拨款比例低,收入来源少。由于大部分扩招生不享受国家拨款待遇,使该校的国家拨款占总经费收入的比例过低,而且该校没有捐款及赞助收入,这就直接影响了生均总经费收入项指标的得分。(2)合并校因素。该学校在合校以后虽然总体财务实力有所增强,但是合并校本身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合校后又需要建设新校区和学生宿舍等,资金缺口很大;此外合并前各学校的财务情况和管理模式并不相同,合并后的整合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几所合并高校的财务风险普遍很高。所以发展潜力中多项指标偏低,财务状况不佳。资产负债率很高,且支出增长过快,垫付资金增长率远超社会评价水平,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均用于学校扩建征地、兴建学生公寓等。(3)商业贷款。近年来高校为了加快发展,采用向商业银行贷款的方式筹集资金。有些学校贷款论证不充分,如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是否有用款计划、有还款能力等,盲目贷款,贷款数额超出了学校能够承担的限度,利息成为新的负担,造成了恶性循环。
可见,该校超越现有财力支持,实现超常规发展,是造成财务风险扩大的主要原因。该校首先应加强财务管理,特别是预算管理,落实经济责任制,使学校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避免赤字预算和盲目贷款,这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此外对学校的贷款项目财务部门应严格把关,认真审查,谨慎论证,切实落实,切勿使为加快学校发展而申请的贷款变成沉重的包袱。
三、高校财务管理组织结构分析与优化
(一)组织结构现状分析 建立健全合理的、有效运转的内部财务组织机构,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确保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该校的最高财经管理机构是校党委会,财务处作为学校一级财务管理机构,负责学校内部的一切经济活动,财务处内设核算中心和管理中心,组织结构虽有形式上设置,但管理中心没有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是实质上的“重核算、轻管理”的模式,其后勤、校办产业等基层财务核算机构分别由不同的领导负责人分管,各部门自成体系、各自为政,形成学校财务管理不合理分割,学校一级财务管理机构很难对各基层财务机构的经济业务实施统一管理和领导,内部财务控制制度难以发挥作用。另外,校财务机构的会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当,业务交叉过杂,会计人员兼职过多,职责不明;会计的事前审核、事中复核和事后监督没有真正落实。
(二)组织结构优化 具体表现在:(1)组成学校财经管理委员会,由校长任主任,总会计师任副主任,并由财务、监审、人事、教务、科研、后勤、基建和校办产业等各部门的负责人及聘请有关经济专家任委员,学校重大经济决策,如财经方针政策、基建项目投资、购置大型设备、教职工的福利及酬金的发放等,由该委员会集体决定。同时,充分发挥和健全财务管理中心的作用和功能,使财务管理中心真正做到负责日常工作和学校经济政策、规章制度的制订以及二级核算单位的财务管理和全校会计人员的管理。(2)实行会计委派制,各二级核算单位的财务人员和会计人员由财务处任命和考核,实行一元化管理,以保证学校的财经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得到正确的贯彻执行,为学校提供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堵塞会计管理的漏洞,使学校财务的“统一领导”真正落到实处。(3)合理设置岗位,根据业务的繁简轻重和各项业务之间的有机联系来决定人员的分工与协作,实行岗位责任制,作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同时,应当建立内部稽核制度,使岗位之间、人员之间能达到互相牵制的目的。
(三)分级财务管理模式优化 具体表现在:
(1)抓好预算管理。用全面预算管理的方法落实学校的综合财务预算,建立约束机制。预算管理是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各项财务活动的依据。要树立财务“大收支”概念,编制年度综合财务预算,应参考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根据预算年度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与财力可能,以及年度收支增减因素,把整个财务收支活动都纳入年度收支计划,进行资金的全面运筹和控制。加强财务的收支计划性、统一性和完整性,实现校财务全部资金的统一管理和综合平衡。要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不搞赤字预算。收入预算要积极稳妥,支出预算要统筹兼顾,符合实际保证重点。从学校的现状看,教学、科研、后勤构成学校内部的经济活动的整体,但在财务管理上又各有特点。只有区分不同情况,采取分类管理的办法,才能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这就既要考虑学校事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保证重点项目的完成,又要少花钱,多办事,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勤俭节约,保证人员经费和教学科研经费的正常运转。根据“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新的预算管理原则,实行总量限额静态控制、动态管理。
(2)建立动态控制财务管理的信息一体化平台。利用现代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组成网络,搭建高校财务工作的技术支撑平台,保证高校财务从管理到业务上的流程通畅。高校要设置部门经费指标控制账,在正常进行会计核算业务的同时,记录各部门的收入支出情况,以全面掌握各部门的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年度费用指标不得突破。对年初没有预算的项目不得安排支出,临时性非开支不可的专项,要在解决资金来源的情况下,经财经管理委员会统一研究和审批。在使资金做到优化配置的情况下,大力挖掘资金的潜力,提高切块资金的使用效益。高校可以利用现有的高校信息系统和网络资源,构建基于互联网的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为加强对分级财务的监管提供平台,实现一级财务与二级财务的数据共享。财务管理信息化可以在经济业务发生进行会计处理的同时,将信息集成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对外公布使用者可以随时到财务网查询所需要的信息。领导层也可以根据最新的财务信息进行预测分析,进而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而且使用者通过网络进入高校在线访问,直接调阅公开的会计信息,实现瞬间沟通,使高校的会计系统由封闭型走向开放型。
(3)加强内部审计,强化监督约束手段。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高等学校的经济工作日趋复杂,社会上不正当的经济活动行为也会渗透到学校内部,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各级经济责任制,加强财务、审计监督,建立离任审计制度,追究违法违纪者责任。重大决策集体讨论,以确保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结论
结合学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对财务管理模式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进行的实证分析,对症下药,找出了该高校财务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达到了有效提高该高校财务管理的水平的目的。该实证分析进一步证明,基于经营理念的高校财务分级管理新模式的构建,将创建校园信息一体化、财务绩效评价分析引入到高校分级财务管理模式中,为此模式提供了更为广泛和务实的应用空间,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篇13
过去的一年,在公司领导和全体同仁的支持下,财务部基本完成各项既定指标。下面将财务部一年来履职情况汇报如下:
一、 全年完成公司量化指标情况:
公司全年给我部门的量化指标主要有五项:一是资金上存率95%以上;我司全年资金上存率为98%;二是年末货币资金余额8000万元以上,其中公司本级2000万;我司年末货币资金余额14200万元,因购置设备支付2800万元导致公司本部货币资金没有达标;三是新开项目资金策划率100%;本年度公司新开4个项目均做了项目资金策划。四是全司利润总额8500万元;实际全年完成利润8560万元;五是办理资金信贷类业务,投诉率为0;财务部全年办理各项信贷业务准确及时,全年未发生一起投诉。
二、全年所做的主要工作
2010年,我们主要围绕以下六个方面展开财务工作:
一是以统一财务管理模式为主线加强了财务基础工作和精细化管理力度:按照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管理的要求,统一公司财务核算方面度量衡,统一财务管理标准。
二是持续推进预算管理,提高前瞻性财务规划力度:一年来预算管理工作初见成效。
三是加强资金管理,确保生产经营现金流量:全年公司向所属各单位收回7160万元,同时财务部根据公司经营资金需要,全年共计向局借款2.345亿元,此外全年为公司各单位累计办理承兑汇票131笔计8533万元。以上措施有力保证了公司全年生产经营需要。
四是充分发挥支持服务职能:一年来,我们及时向有关领导提供各种数据,及时为各项内外经济活动提供了应有的支持,基本上满足了领导和各单位对我部的财务要求。
五是加强财务检查及内控管理力度,防范财务风险。
六是加强业务学习,提升理论水平:去年我们有计划组织财务人员学习相关税收法律知识,提升把握政策的水平。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2010年我们在以下几方面,还有待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一是部门之间相互沟通的还不够;二是分公司有一部分核定上交资金未及时收回来;三是财务部门未能经常深入分公司和项目了解第一手资料和情况;四是我本人工作作风还有待改进。
四、2011年财务工作的初步设想:
2011年财务除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强财务管理外,我想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要兵马未动,策划先行,提前做好年度各项财务策划。真正做到事前有依据、事后有证据;
二是要强化总部对资金的集中调控能力;
三是以审计作为重要手段,加强审计过程监督和结果考核,维护公司安全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