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应收款管理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应收款管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应收款管理论文

篇1

应收账款是商品流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为了保证流通过程的顺利实现的产物,具有不可避免性;另一方面,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会影响流通过程的顺利实现。应收账款既是流通顺利实现的保证,又是流通顺利实现的障碍。

其次,应收账款是企业市场竞争和商业信用的产物,是企业拥有的、经过一定期间才能兑现的债权,它具有资产的某些属性。其一,在应收账款的持有时间内,会丧失部分时间价值;其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还可能因为债务人的破产等原因而无法收回,形成坏账,其影响程度取决于应收账款的规模,规模越大,负面影响越大;同时也取决于应收账款账龄的长短,账龄越长,坏帐风险越大。

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加速它的周转,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更好的发挥应收账款的商业信用作用。

一、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

1、来源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如在家电行业,由于产品更新换代非常快,如不及时将库存“消肿”,日后就有可能变得一文不值。为提高市场占有率,生产厂家除发动“价格战”争夺顾客以外,还通过降低赊销信用的标准争夺批发商和零售商。

2、内部清理欠款工作职责不清。有些企业对债权资产的风险性认识不够,认为企业只要从财务的角度实现了收入,即大功告成,以完成产值收入的多少论英雄,货币资金的回收工作与任何部门和个人均无直接利害关系,造成各部门对“清欠”工作都抱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3、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债务纠纷的意识不强。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诉讼程序寻求债权保护的道路的确比较艰难。从、受理、调查取证、开庭审理到判决、裁定与执行有一个时间过程,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此外,个别地区“地方保护主义”作怪,作出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判决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使许多企业缺乏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信心和勇气。

二、有效管理应收账款的方法

1、加大资信调查力度。从源头扼制“应收账款”的大幅度增加和坏账的形成,建立客户企业资信档案,做好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就是要对客户的信用资质进行评估,制定出一套合理的信用政策,防范坏账于未然。信用标准是企业评价客户等级,决定是否给予或拒绝客户信用的依据。企业在制定或选择信用标准时应考虑三个基本因素:其一是同行业竟争对手的情况。在市场竞争中,如果对手很强,企业就必须采取相对竞争对手来说较低的信用标准,反之,信用标准可以相应严格一些。其二是企业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当企业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就可以以较低的信用标准提高竟争力,争取客户,扩大销售,反之,应选择较高的信用标准以降低违约风险的程度。其三是客户的资信程度。企业必须对客户信用等级做出判断并决定是不是给予客户优惠。

2、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企业应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市场环境、不同的销售、合作对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出不同的信用期间、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政策,尽量为缩短企业的平均收款期、为减少企业坏账损失创造条件。一旦企业决定给予客户信用优惠时,就需要考虑具体的信用条件。信用条件就是指企业接受客户信用定单时所提出的付款要求,主要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

3、实行“应收账款“回收责任制。“应收账款”形成的决策者和主要经办人就是回收债权的责任人。必须改变回收债权工作仅仅是财务部门职责的错误认识,应将“应收账款”的货币资金回笼情况一并纳入产值完成情况的业绩考核之中。如果责任人不能将其完成产值所形成的债权收回现金,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4、建立“应收账款”的内部报告制度和风险管理系统。财务人员应当按照“应收账款”形成时间的长短,定期编制《企业应收账款风险评估一览表》,以便让决策层和相关部门准确、及时、全面地掌握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欠款催收政策。

5、做好“应收账款”的定期对账和债权确认工作。“应收账款”的相关责任人应定期与债务方对账,请对方在对账清单上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予以确认,其作用有两个:一是防止“清欠”人员与债务方有关人员恶意串通,故意拖欠款项的支付与收取,等到债权方将其列入坏账予以核销之后,再用现金清账予以瓜分。二是定期让债务方确认“应收账款”金额,这是最终通过法律手段寻求债权保护的起码要求。应收账款的对账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总账与明细账的核对,二是明细账与有关客户单位往来账的核对。

三、做好应收账款的分析工作

应收账款的分析工作是对应收账款的风险程序进行分析,必要时采取一定的措施,以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程度。在工作中,我们可以借用存货管理中的ABC分类管理法对应收账款进行分类分析。

(1)根据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进行分类:一类客户是基于将在赊销期间的贷款看成是从企业获取的一笔无息或低息贷款的想法而赊销,这一类客户往往会想尽办法延长付款时间,从而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企业应收账款的成本,这类应收账款划分为A类。应重点管理。二类客户是因资金暂时周转不灵,以资产抵押或担保赊销产品而产生的应收账款,由于购销双方签订的抵押或担保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当付款日期来临时,可以根据合同规定收款或拍卖抵押物以收回应收账款,因此这类应收账款安全性较好,可以划分为B类进行管理。三类客户是由于销售产品和收款时间上的差异而形成的应收账款。这类应收账款是时间差造成的,属于真正的应收账款,一般情况下,客户收到货物后会很快付款,安全性很好,可以划为C类,不对它进行重点管理。

(2)根据应收账款的账龄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账龄越大,收回的可能性越小,而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则越大。企业可以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将账龄最长,风险最大的应收账款划为A类,而将账龄最短,风险最小的应收账款划为C类,其余则划为B类。

(3)根据应收账款的比重进行分析:应将在应收账款中所占比重较大的客户划分为A类,较小的客户划分为C类,其余的为B类。

从上述分类分析可知,无论是从风险角度、账龄角度、还是比重角度,A类应收账款安全性小,风险大,管理人员应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A类应收账款上,对其进行详尽分析,划定合理的收账政策,尽快回收:同时也不能放松对B、C类应收账款的管理,尽可能缩短应收账款的周转期,加速资金周转。

四、建立健全坏账准备金制度

l、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2、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制度的建立,无论企业采取怎样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而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坏账损失进入管理费用。那么,坏账损失的承担是企业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3、估计坏账损失主要有四种方法:A、余额百分比法:它是根据会计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乘以估计坏账率得出当期应估计的坏账损失,据此提取坏账准备金。B、账龄分析法:它是根据应收账款入帐时间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C、销售百分比法:它是根据赊销金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D、个别认定法:它是对某笔账款分析确定风险后决定坏账损失金额的一种方法。

4、在确定坏账准备金的计提比例时,企业应当根据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予以合理估计。对己确认的坏账的应收帐款并不意味着企业放弃了追索权,一旦从新收回,应及时入账。

5、建立坏账准备金是体现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在每年年末,企业应按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坏账准备金,以备发生坏账时进行抵销,使风险降至最低点。不致于使当年利润产生大的波动。但是由于企业发生的坏账多少,以提供给客户的信用条件、对方的信用品质、提供的信用期限等有密切关系。因此各企业提取的坏账准备金的比例是有区别的,但是,比例一经确定,就不能随意更改。否则,就是企业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要做重大会计差错处理。

总之,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扩大产品销售,就必然会出现赊销,而赊销是扩大销售的基本方法之一。因此,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风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财务风险总是并存的,只要我们采取适当的信用政策及有效的管理方法,就能使应收账款风险降低、收益最大。

【参考文献】

篇2

1.应收帐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就性质而言,应收帐款属于一种营业性的短期债权,它所涵盖的方面广泛且复杂,在目前的企业经营中,应收帐款的管理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总结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产品的经营过程中,购销双方由于在产品价格、质量等方面的合同分歧,导致购货方故意拖欠货款,不及时结算,造成货款不能及时收回。

(2)企业当中存在着不同形式的违反常规的帐款管理现象。有的企业,对帐款管理有直接关系的有关人员违反正常的企业制度,而虚构货款。有的企业为了完成当年的销售利润计划虚构应收货款,从而虚增当年销售收入或销售利润。或者企业将部分收入或费用隐匿在应收帐款中,有的企业在年末发生不合理销售收入,采取弄虚作假的方法开出空头发票,作为应收帐款入帐,到次年年初又作退货处理。

(3)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结算手续未能及时办妥或经办人员催收不力,形成积欠。有时本来货款已收回的经济业务,但有关人员长期不报帐或财务人员销帐不及时,形成积欠。

(4)企业财务人员素质较差,发生记帐错误,形成应收帐款。对于业务联系较多的企业,应详细反映应收帐款或应付帐款的地址、名称、进行明细登记,有的企业财会人员粗心大意,致使帐目串户较多,造成帐目余额不一致。有时对于同一个单位,在应收帐款有户头,同时在应付帐款也有户头,不便于管理。如该单位用其应收帐款抵付应付帐款,本应冲减应付帐款科目,但企业在应付帐款中又设立户头予以挂帐,使本来应该结清的业务,由于财务人员处理不当,造成两头挂帐,使会计工作带来很大麻烦。

2.应收账款形成及坏账产生的原因

2.1应收帐款形成的原因

应收帐款形成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购买方投人于生产资料而形成的;第二类是消费资料的销售而形成的。

对于第一类应收帐款的控制,这类债务最大受害者就是银行,企业间的应收应付款,变成了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借贷关系,国家对此进行宏观控制后。对决定企业重大经济决策失误者要追究责任,加上一般企业上项目少,最近几年来,企业在这方面的投人越来越少,银行方面对企业项目效益可行性研究的真实性也作详细分析,所以这一类应收帐款的数额在减少。

第二类是由消费品的销售而形成的应收帐款。这类商品经过几个企业联合加工成形后,经流通环节商业部门,最终到消费者手里,货款从消费者那里收回。国内商品赊销部分是微乎其微的,贷款消费主要体现在买房上,消费者还是习惯于付款后取货,即使煤、电、水、电信费也是隔月按耗用量结算支付的。这类销给消费者的应收款,最后一环应该是商业部门,但商业集团应付帐款比应收帐款要多,这说明商业企业销垫资金不足或存货过多,现在一般大型连锁超市付款期在60天到90天,商业性集团公司除了零售,还批发给一些中小商店,工业企业的产品除了销告给超市、大卖场以外,有很大部分也直接卖给中小商店,其中大量是个体经营企业,个体经济目前向银行贷款还是有一定困难。

由于工业企业直接面对的商业单位越来越多,商品销售的铺垫资金也越来越多。市场竞争激烈,商品供大于求,商家不怕进不到货,商品销售完了,货款能够付给工厂,已属不易。加之假冒伪劣商品冲击市场,这些商品成本低,低价倾销,回扣多,正规企业无法与之竞争,更不要谈按时收回货款。这个间题要*工商管理局、质量监督机构等各方面经常性打假来解决。

2.2应收账款坏账的原因

(1)企业经营者法律意识谈薄

客户不按合同,协议规定归还到期债务,是负债方的一种违法违章行为,或有的因合同不规范,被客户利用,收到货后,以各种理由推迟付款或拒付,形成呆帐企业应重视债权人,有权利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应收账款管理不善

有些客户超过规定时限(信用期限),客户认账,但以资金紧张或企业亏损等理由拖欠账款。还有些客户以企业改制为由,故意拖欠账款。针对这类状况,企业应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但有些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形同虚设,管理人员没有把责任落实,使得潜在坏账越来越多,甚至形成呆账。

(3)销售人员激励机制不健全

很多企业在销售考核体系中,只将工资报酬与销售额挂钩,却忽略了货款的回笼,这就加大了坏账的可有性,因为销售人员只关心销售指标的完成。

(4)缺乏信用管理

大多数企业在销售过程中。不了解客户的资信状况,就轻易地将产品赊销出去,这就加大了坏账的风险。由于我国目前社会信用程度普遍较低,相当数量的企业或单位不能严格信守合同契约,而很多企业并未对此引起足够重视。

3.应收帐款的核算与管理对策

3.1实施应收帐款核算的审计

首先,审计人员应通过查阅规章制度,向有关人员口头查询或现场调查等方法了解企业应收帐款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其主要内容包括:

(1)企业在销售业务过程中发生应收帐款业务时是否立即填制应收帐款凭证并据以登记应收帐款明细分类帐,是否明确了收回期限和结算方式,是否能够及时组织人员催收。

(2)企业有关应收帐款的工作人员能否按职能分工,发票、记帐、收款等收入凭证是由哪些部门开发款项的结算手续各程序如何规定,销售发票上是否有销售部门、出纳、审核人员的签章和单位公章。

(3)销售发生的退回、折扣与折让是否经有关领导批准,授权人与收款的职责是否分离,销售退回是否有仓库部门的退货验收单,销售折扣与折让在核算上是否采用总价法入帐,是否有严格的复核手续,是否发生折扣损失。

(4)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否定期对应收帐款进行内部审计,能否定期对应收帐款试算表和各主要的明细分类帐相互核对,能否对应收帐款的结构和帐龄进行分析,企业规定的工作程序是否得到贯彻执行。

3.2加强应收帐款的管理控制

严格执行应收帐款的日常帐务核对工作:财务人员依据完整合法的凭证登帐要及时、准确。对本期发出商品数量、金额以及当期的回款金额在明细帐中要详细如实反映,并定期和总帐核对,保证应收帐款的真实可*,维护企业资产安全完整。要逐月编制外欠货款余额明细表,详细列清外欠单位金额并及时向领导和销售部门反映。销售部门应依据销售人员建立发货、收款、外欠台帐,并及时和财务部门核对,确保业务人员责任到位。只有这样,才能对企业的应收帐款作出合理的归纳、总结,对应及时清理的外欠作出准确的判断。

完善客户档案,评价客户信用等级:要尽可能地掌握现有及潜在客户的档案资料,销售部门要对企业用户做定期调查,记录用户的名称、地址、电话、税号、开户行、帐号、结算方式、付款经办人、签定合同经办人、企业法人代表、企业经营规模、经济性质、经营范围、财务状况、信誉、负债情况等等,多方面为企业的清欠提供线索。只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把应收帐款的风险减到最小程度,才能进一步加强企业的市场主动权,减少坏帐损失。

企业内部部门要密切合作,协同清理:企业销售部门要制定合理的营销政策;财务部门要提供真实完整的原始资料,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货款回收率。

要针对每一客户,确定相应的信用政策:企业的营销要根据客户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销售策略,一是严格执行先款后货、现款交易的原则,做到钱货两清,实现现款交易;二是建立赊销审批制度,要加强客户的信用等级评定,严格审查客户的资信状况,设立赊销批准权限,最大程度减少应收帐款的形成。

加强债权的签证工作:对各项应收款项,每年均应同客户核对,取得有效的债权签证,以保证应收帐款的真实、准确。

建立销售回款一条龙责任制:为防止销售人员片面追求完成销售任务或广种薄收追求业务提成而出现的强销、盲销,企业内部应明确追讨应收帐款是销售人员的首要责任,同时,要制定严格的资金回笼考核制度,销售人员必须对每项销售业务从签订合同到回收资金的全过程负责。

加强销售合同的审查:合同的签定必须执行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首先应审查合同双方签约者是否都有权签订合同。如果代签,应取得有效的委托书。其次对合同条款进行审查,主要查合同的标的、价格、违约责任、结算方式等,最后要看对方履行合同的能力,避免因此而产生应收帐款。

总之,时刻重视产品的适销对路、控制应收账款的增长,树立现代的营销观念,加强管理力度,切实将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将企业应收账款控制在较合理的水平,使企业产生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岑艺.小议应收帐款的催讨之道,商业会计,2004(12)

[2]林诚洲.浅谈加强建筑行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发展研究,2005(1)

篇3

一、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制定合理有效的信用政策(事前管理)

从企业的实际情况看,产品适销对路,应收账款就会大幅度下降。当产品滞销积压时,,必然要求增大推销力度。赊销作为一种常用的促销手段,必然使应收账款增加,同时制定合理有效的信用政策,对减少应收账款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信用标准

它是指企业同意给予客户信用所要求的最低标准。它会引起销售量、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和风险的变化。企业制定信用标准时,必须考虑不同信用标准对收益和成本的影响。若企业放松信用标准后所增加的销售利润大于由此而增加的坏账损失和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那么企业就应扩大对应收账款的投资。反之,则应紧缩信用标准,以减少应收账款的数额。

企业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确定信用额度。

(1)在进行赊销时,应根据客户以往的信用记录或财务状况进行信用分析,确定给客户赊欠的限额及其信贷手段

①查阅分析客户历年的财务报表,特别是近年的财务报表。

②向信用评估机构咨询。

③客户开户银行的证明及银行或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已公布的一些信用等级。

④企业自身积累的资料。

⑤向给客户提供信用的其他企业进行调查。

根据上述分析,由此而考虑按什么方式让客户支付所欠款项。

(2)分析客户的信用状况——“五C”法

①品质character:指债务到期客户愿意履行偿债义务的可能性。

②能力capacity:指客户短期偿债能力。

③资本capitall:指客户的净资产,即长期偿债能力,表现为其财力是否雄厚。

④抵押品certify:客户为获取信用,可能担保的资产,是企业提供信用的安全保障。

⑤环境circumstance:外部理财环境对客户的影响,特别了解客户以往在窘境时的付款表现。

同时。企业也可采用能够评价经济效益的指标来量化考核欠款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从而确定其信用标准。

(3)信用决策——决定信用额度

企业向客户提供赊销,一般情况下。赊销决策:

(收入现值-成本现值)(概率)

提供贷款

(收入现值)×(1-概率)

不提供贷款

注(收入现值-成本现值)(概率)——收益

(收入现值)×(1-概率)——损失

企业向客户提供信贷,如果是收益大于损失,即净收益为正值,则其赊销是好决策。反之,若净收益为负,即损失,则不应该采取赊销方式。在赊销决策时,应遵循:

①不单纯追求呆帐或坏账的做小化,而应与利润追求做大化相结合。

②对每笔应收账款信贷进行分析,对数额大的账款尤其如此。

③重视动态情况下的信用分析,特别是客户近期的信用状况,在分析时应与远期相结合。

④要有发生呆滞账款或坏账的准备,在有准备的风险意识下,吸收有发展前途的客户。

2、信用条件

信用条件包括信用期限、现金折扣等。提供优惠的信用条件会增加销售量,但也会带来额外负担,它会增加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损失、现金折扣成本,因此企业须权衡其利弊。

(1)信用期限。较长的信用期限通常可吸引更多客户,使企业增加销售额和毛利,但增加毛利的一部分,可能在因慷慨的信用方针所增加的费用时被抵销,企业在财务费用和坏帐损失两个方面都有可能增加。

(2)现金折扣。运用现金折扣可刺激客户早日还款,通过一部分毛利的让渡,减少坏风险损失,必须使加速收款能弥补现金折扣的损失。现金折扣对供需双方都是有利可图的,对销售方来说,实际上是一种成本融资方法;对购货方来说,从拖欠的货款中得到的利益是以牺牲自己的信用为代价的,而售方给予的现金折扣则使购货方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而又不需牺牲信用。

二、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事中管理)

在企业制定赊销信用额度后,应经常哪个对帐薄记录进行检查,了解客户付款的及时程度和帐龄是否超过限额,经常检查已到期帐款的增减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

1、单客户管理

(1)做好基础记录,了解客户付款的及时程度。基础记录工作包括:企业对客户提供的信用条件,建立信用关系的日期,客户付款的时间,以及目前尚欠款数额和客户信用登记的变化等,企业只有掌握这些信息,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2)检查客户是否突破信用额度。企业对客户提供的每笔赊销业务,都要检查是否超过信用期限的记录,并注意检查客户所欠债务总额是否突破了信用额度。

(3)掌握客户超过信用期限的债务,密切监控客户已到期及将到期的债务的增减变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与客户联系,提醒其尽快准备付款。

2、总额管理

(1)分析应收账款周转和平均收款期,查看流动资金是否处于正常水平。企业将该项指标与计划及同行业相比较,以修正信用条件。

(2)考察拒付状况,观察应收账款被拒付的百分比,即坏帐损失率。当实际损失率大大低于预计坏帐损失率,那么企业再须考虑信用标准是否过于严格,反之再应考虑是否过于宽松。就坏帐损失来说,现行财务会计规定:债务人死亡或破产,以其遗产清偿或破产财产清偿后,仍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三年,仍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确认为坏帐,在坏帐核销时,取得有关证明及财政、税务部门批准之后,方可核销。核销后,企业仍保留收回欠款的权利,应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收回欠款。

3、编制帐龄分析表

检查应收账款的实际占有天数,并据此了解:

(1)有多少欠款尚在信用期限内,企业根据应收账款拖欠时间的长短了解资金被占用情况。

(2)有多少欠款超过信用期限,计算不同帐龄逾期帐款在总帐款中所占百分比。估计有多少欠款会因拖欠太久而可能转化为死帐。如果大部分应收帐款超过了期限,企业应检查信用政策是否过于若客户已达破产界限,那么企业应及时向法院,以期在破产清算时得到债权的部分清偿。

3、债权重整宽松。

在对应收帐款进行日常管理时,可充分利用现代化工具——计算机进行“单客户”管理,从数额、信用期限的应收帐款客户发出电子商务邮件,以催收欠款,强化和提高日常工作效率。

三、应收帐款的事后管理——收帐

1、确定合理收帐程序

催收帐款的程序:信函通知电话电报传真催收派人上门催收法律行业。收款的途径很多,既可由托收机构代催收,也可通过财务商处理,还可通过调整赊销条件收回欠款等,无论哪种方式,企业在采取法律以前,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应权衡:

(1)法院诉讼费与债务金额间大小的问题。

(2)客户是否有抵押品可变现。

(3)诉诸法律是否会使企业的运行受到连累,甚至导致损害。

(4)即使胜诉,收回帐款的可能性有多少?

在催收款项时,财务部门应与销售部门及业务员相结合,与销售行为挂勾,共同催收款项,并制定有关的奖惩措施,以提高应收帐款的回收速度。若仅由财务部门负责,与销售部门脱离,销售与收款相分离,不利于款项的催收。

2、确定合理的收款政策

(1)长期客户当发生暂时困难时,企业应采取措施帮助客户渡过难关。

(2)其他客户在不了解其经营状况而又不发生困难时,企业可通过调整销售条件,及时收回欠款。

即协调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方式,对债权人来说,作出一些让步或放弃部分经济利益,以保住较多的资产或达到控制其他企业的目的。

(1)债权重整的有效性及合理性。

①当债权人接受债务人非现金资产的转让,以作为全部或部分债权的收回时,其价值明确且能够变现。

②当债权人接受债务人权益性证券时,以作为全部或部分债权的收回。这种方式下,将债权转化为相应的所有权,使债权人成为债务的共同承担着。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成为股份的持有者,当达到一定的数额,就可能兼并或收购债务人,从而使债务人的经营规模扩大。

③债权人变更条件,减轻债务人的负担。改变债务人的负债条件,一般是指债权人减少借款本金,放弃利息,或进一步降低利率,延长收款期限等。这种方式仍然维持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不过是改变了债权金额和利息的多少。对债权人来讲,其所放弃的债权是明确的,是部分资产的损失。

(2)债权的条件。

①债务人确实陷入经济危机,债权人若坚持收回债款,只能迫使其破产清算。

②债务人面临的财政危机是暂时的,其生产经营状况并未发生变化。

③债权重整不会危及债权人生产经营活动的继续进行。

④本商业道德的要求,企业间应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债权人有责任为债务人提供解决财务危机的机会。

对债权人来说,如何判断上述条件是否存在,是其债务重整的根本前提。企业需借助国家政策法规,社会评价鉴证机构及其他各方面的协助达到目的。超级秘书网

四、应收帐款的融资

企业在对应收帐款实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充分估计应收帐款可能的风险,加强收回帐款工作的同时,还可以利用这一融通资金,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企业可以以应收票据替代应收帐,通过票据加强商业信用的约束力,提高收帐效率,减少坏帐的发生。当企业需要资金时可以向金融机构进行票据贴现。应收票据是企业持有的,尚未到期兑现的商业票据。商业票据是一种载有一定付款日期、付款地点、付款金额和付款人无条件支付的流通证券,也是一种可以由持转让给他人的债务凭证。我国的商业票据主要指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按承兑人的不同可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当企业持有的应收票据在到期前,出现资金短缺,那么企业可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到开户行申请贴现,以便获得所需的资金。票据的贴现实质上企业融通资金的一种形式,银行按照一定的利率从票据到期值中扣除自贴现日起至票据到期日止的贴现利息,其余额付给持票人,作为银行对企业的短期贷款。商业汇票在贴现时,银行视同短期贷款,因此,银行要审查贴现申请人的资信状况。在审查时,应视承兑人的不同而区别对待。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人是银行,因此,该票据到期承兑行无条件承兑,风险小;而商业承兑汇票的承兑人是企业,该票据到期存在无力支付的可能,风险较大。所以,银行在审查时,会对贴现申请人和商业汇票的承兑人综合考虑。只有那些信誉好的欠款客户所开的商业票据,才能够成为金融机构的贴现对象。作为贴现企业来说,要想利用商业票据来融通资金为企业服务,那么就应将商品(产品)赊销给客户之前,要合理确定赊销对象、赊销数额,即加强应收帐款的事前控制。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基本依托,现代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形成的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都是通过资金表现出来的,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合理筹措和融通资金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和质量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关键,也是财务管理的中心任务,应收账款是商品流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为保证流通过程的顺利实现而产生发展的,但同时,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又会影响流通过程的顺利实现。因此,应收账款既是流通顺利实现的保证,也是流通顺利实现的障碍。所以,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快资金流转速度,是非常必要的。综上所述,在对应收账款进行微观管理的同时,宏观上建立健全经济运行体制和经济法规以保证交易顺利、安全、高效运行,通过一些法律手段,及时排除影响经济正常运行的障碍,避免形成长期的债务链,促使应收帐款及时得到清理,才能使得资金在合理的循环和不断的流通中得到保值和增值。

【参考文献】

[1]吴少平、李小燕.谈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指标的确定标准.金融科学,2000.1:16~17.

[2]财务成本管理.注册会计师教材,2000.

[3](美)威廉R.拉舍.财务管理实务,第15.4.应收帐款管理.

篇4

《企业会计准则》对应收账款的定义:企业因对外销售产品、材料、供应劳务等而应向购货或接收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具体说来是应向购货单位或接收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或代垫的运杂费等。对企业而言,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一种债权,在应收账款发生时,企业一般会与客户签订购销合同或劳务合同,以及签订还款协议。

二、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

赊销是目前公司普遍使用的信用促销手段,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大、帐龄老化、坏账比率大。由于我国企业信用观念较差,财务管理水平较低等原因,绝大部分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还是基本上是简单的“收账”管理,根本不存在制定详细的信用政策;应收账款日常发生额的监督和控制;采取严格的逾期账款收回措施这一系列事前预防、事中监督控制和事后严格收回的科学的、系统的管理办法。

三、应收账款的成因分析

企业利用应收账款实现销售固然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有效机制,但也会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当前,我国不少企业应收账款状况恶化,以致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行。

(一)公司内部原因分析

1.企业的经营观念尚未转变。一些企业治理者侧重于日常的成本支出控制,对现金流出有较为严格的审批制度,但对应收账款及赊销治理制度的制定不够重视。企业赊销审批程序不规范,在对赊销对象资信情况缺乏充分了解的条件下,贸然发货。经营者片面追求高收入、高利润,盲目赊账,使其不能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最终最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2.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不明确。一些企业对营销部门工作重点的界定,一方面是怎样去调查、了解、开拓、占有市场,另一方面采取销售额作为考核营销部门的指标,使营销部门只抓市场和销售,对销售回款不重视,销售与收款的不同步性使得企业营销人员侧重于销售而较少考虑清收欠款,加之清收欠款力度不够,导致企业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再加上财务部门对各客户的欠款信息不及时反馈,使销售回款指标没有真正落实到具体的部门,由此造成各部门责任不明确,周而复始,应收账款数额也就居高不下。

3.应收账款日常治理措施不力。开具发票不及时,没有及早与客户沟通,致使收款时间延长;另外,开具发票要严谨,根据发货实际情况及客户要求,如购货方信息、货物规格型号、单位及发票专用章盖讫范围等等,都应严格细心,以避免退票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与损失;有的企业财务部门与销售、仓储部门沟通不够,造成工作脱节;对客户所欠的应收账款数额、帐龄及增减情况不明,风险意思薄弱;没有根据客户欠款情况进行分类建档,对逾期应收账款未能及时清收,导致企业出现呆账、坏账。

(二)公司外部原因分析

1.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竞争压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业已形成的买方市场使企业间竞争加剧。一些企业出于竞争的需要,为了扩大产品销售和市场占有率,不适当地采取赊销方式,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特别是在目前金融危机的经济环境下。

2.缺乏专门的资信统计机构,未建立企业资信库。市场上没有一个部门或机构专门负责全面统计各企业的资信情况,来建立一个企业资信库。这样企业就难以准确、全面获取客户的资信信息,而且那些恶意欺诈的企业的信用低劣情况也得不到全面反映和记录而使其发生信用危机。

四、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合理的信用体系

1.确定合适的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企业决定授予客户信用所要求的最低标准。也是企业对可接受风险提供的一个基本判别标准。在制定信用标准的过程中,应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最优平衡点。

2.采用合理的信用条件。信用条件是企业赊销商品时给予客户延期付款的若干条件。延长信用期限可以扩大销售量,但信用期限过长也会造成应收账款占用的机会成本增加,同时,加大坏账损失风险。为促使客户早日付款,企业在规定信用期限的同时可以附加现金折扣条件。

3.建立恰当的信用额度。信用额度是企业根据客户的偿还能力给予客户的最大赊销限额,实际上是企业愿意对某一客户承当的最大风险额。确定恰当的信用额度能有效防止由于过度赊销而使企业蒙受损失。在市场情况及客户信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应对信用额度进行必要调整,使其始终保持在所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二)加强对应收账款管理的内部控制

1.建立应收账款责任制,实行过错追究制度。企业销售负责人应对企业销售负责,按照谁销售、谁负责的原则,对企业销售建立应收账款责任制,落实内部催收款项的责任,将应收款项的回收与内部各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挂钩。对于造成逾期应收账款的业务部门和相关人员,企业应当在内部以恰当的方式予以警示,对于造成坏账损失的业务部门和责任人员,企业应当按照内部管理制度扣减其奖励工资。这一措施将清理应收账款的压力层层传递,促使尽快回收应收账款。

2.采取灵活多样的应收账款回收办法。应收账款的分析工作是对应收账款的风险程序进行分析,必要时采取一定的措施,以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程度。在工作中,我们可以借用存货管理中的ABC分类管理法对应收账款进行分类分析。对逾期较短的客户,不便过多的打扰,以电话或信函通知即可,以免失去这一客户;对尚未到期的客户,可措辞婉转地写信催收;对逾期较长的客户,应频繁地进行催收;对故意不还或上述方法无效的客户则应提请有关部门仲裁或诉诸法律。

总之,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扩大产品销售,就必然会出现赊销,而赊销是扩大销售的基本方法之一。因此,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风险以及由此产生的财务风险总是并存的,我们要认真研究对应收账款的控制与管理,从而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减少企业的风险,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使应收账款风险降低、收益更大。

篇5

一、前景理论及其启示

前景理论突破了“经济理性人”假设,从现实中的人的角度来解释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行为,更注重分析当事人决策心理的多样性,刻画出了人们在不确定环境下决策的四个重要心理特征,也给予决策研究新的启示:

1.在做出决策的过程中,人们会选择某个参照点去对比自身损益情况,并可能会因参照点的不同而使得决策行为有所改变。

2.不确定环境中的框架并非完全透明的,当事人是有限理性的,框架的描述方式会影响其决策行为。

3.人们在做出选择时,其偏好常常会受到很多与被选对象本身并不相关的诱因的影响而改变,如问题的描述方法等。

4.人们对亏损的心理敏感程度大概是盈利的两倍左右,这种差异会影响其决策偏向。

二、对现有应收账款管理方法的分析

应收账款是依靠信用政策进行管理的,信用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等。而信用条件又是三者的核心,一般用符号“折扣率/付款期限”表示,如“2/10~1/20~n/30”。在现金折扣的条件下,对应收账款入账金额有两种不同的确认方法:总价法和净价法。

在总价法的核算方式下,总价是其决策参考点。对付款企业来说,取得现金折扣是获益,而人们对收益的心理敏感程度比损失要弱,难以刺激其付款积极性。对于收款企业而言,恰是一个损失框架,心理敏感程度强,这很可能会刺激其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采取过于积极的收账政策,增加收账成本。

在净价法的核算方式下,对于付款企业而言,决策参考点是净价,失去现金折扣是损失,而人们对损失的心理敏感程度强,会提高付款主动性。对于收款企业而言,就相对减少了收款难度和收账费用,有助于合理缩短收款期限,提高资金周转率。

不难得出,净价法优于总价法。但是,考虑到我国市场经济尚不发达的国情,以及净价法核算工作量大、手续繁琐的特点,这很可能正是现行会计准则采用总价法的原因。另外,现有方法受其假设上的局限性,仅限对结果的研究,而忽视了心理因素对于当事人实际决策过程的影响。前景理论恰是提供了一个改进思路。以下是笔者的尝试性思考。

三、对应收账款管理的改进

传统财务管理理论是建立在经济理性人假设之上,认为框架是透明的,人们总是能够识别并做出一致、准确和无偏差的理性预期,按照预期效用理论来追求效用最大化,在决策过程中不会受到主观心理及行为因素的左右。实际上,现实中的框架是不透明的,甚至是晦暗的,当人们难以看清整个晦暗的框架时,其决策行为就要依赖于他们所使用的框架,表现出框架依赖性。现实中的人也不是纯粹的经济理性人,其偏好并非是能事先确定的,其决策行为还会受到复杂心理因素的影响,在不确定环境中表现出某些非理性。根据心理学实验观察:人们的实际行为会不自觉的系统偏离于预期效用理论的预测。因此,不能忽视心理因素对于当事人实际决策过程的影响,而现有方法恰是忽略了这个过程。:

前景理论视角下对应收账款管理方法的改进,主要体现在对应收账款管理政策的核心——信用条件使用方法的变化上。具体做法主要有三点:1.将应收账款的净价作为客户的付款金额。2.将原信用条件下可享受的最大折扣的期限规定为对客户的免费期限。比如,在2/10~1/20~n/30中,将10作为免费期限。3.将现金折扣重新规定为客户无法在免费期限内付款而支付的资金占用的利息费用。利息费用的计算方式可按照原折扣期间和折扣率进行逆向计算。比如,在2/10~1/20~n/30中,将利息费用的计算方式重新规定为n/10~1/20~2/30。

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客户的决策参考点是净价,客户意识到如果不在折扣期内付款不是失去现金折扣,而是要为此支付资金占用的利息费用,是一种更加强烈的对“消极偏向”心理敏感性的刺激,客户付款的主动性会更加高涨。对于收款企业而言,更易实现安全与效率的资金管理目标,并且可以采取适当宽松的收账政策,着眼于培养与客户的良性关系,而不再仅仅局限于回收账款的狭隘目的,从而提升营销效果。此外,这还将有助于减缓双方在立场、信息、经济利益、对收(付)款活动理解上存在的差异程度,减少日常纠纷。可以说,改进后的方法具有更加积极的效果。

本文在对现有应收账款管理方法从前景理论视角下进行了尝试性改进。但是,新方法的提出并非旨在比较方法间的优劣,而是为了说明改进后的方法能够弥补原方法的某些不足。正如超Y理论和权变理论所指出的那样:现实中的人们有着不同的需要类型,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没有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佳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在企业管理中应当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随机应变。因此,这种改进实际上是为收款企业改善应收账款管理提供了一种新思维,揭示了客户在付款决策过程中的非理性方面,这将增强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的灵活性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篇6

应收帐款是指企业因赊销产品或劳务而形成的应收款项,是企业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项目。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推行,企业应收帐款数额普遍提高,应收帐款的管理已经成了企业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新问题。

一、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

1、市场竞争的需求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竟争中,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增强企业的竟争力。这些因素经常迫使企业不得不采用赊销,即发放信用的方法争取客户,从而达到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目的。

2、消化库存的需求

为了减少库存,降低存货风险和管理开支。企业持有存货相应的要增加管理费、仓储费和保险费等开支,还有存货跌价的风险,因此企业总愿意把存货变成应收账款。

3、企业自身的新问题

为了完成经营指标,从主观上我国企业管理者普遍只重视销售,而忽视应收账款管理,使应收账款很轻易变成呆账,使企业不良资产增加,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二、应收账款存在的新问题

1、应收账款的损失

企业在得到扩大销售,减少库存的同时也会产生应收帐款的损失,包括逾期的资金成本、收账费用、坏账损失等。这些直接损失显而易见,但还有一些间接损失。如企业不得不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从而加速企业的现金流出。其主要表现为摘要:①流转税支出。应收账款带来的销售收入并未实际收到现金,流转税是以销售额为计算依据的,企业实现销售时以现金交纳。企业交纳的流转税如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以及城市建设税等。必然会随着销售额的增加而增加。②所得税的支出。应收账款产生了利润,但并没有收到现金流入而交纳所得税必须按时以现金支付。一旦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企业的资金就可能周转不灵,而不得不向银行借债,借款就要承担利息费用。还有企业假如拖欠供给商货款的话,就无法取得较优的购货现金折扣,或因资信的降低而无法获得较优的购货优惠,无形中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在价格竞争中处于劣势。假如同一时间发生多起应收账款损失,超出企业承担损失的最大限度,企业就可能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甚至破产。

2、应收账款存在的风险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增强企业竞争是应收账款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赊销是有风险的。这种赊销风险就是应收账款风险形成的原因。赊销风险,相信每个企业都有或大或小的经验和教训。赊销实际上就是将企业产品转化现金的时间拉长,企业资金周转放慢,经营成本加大。由于时间跨度拉长,发生坏账的机率也随之加大。同时企业还承担较大的“道德”风险,诸如恶意拖欠、欠债不还等恶性事件的发生,这将给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致命的打击。

三、应收账款管理应采取的办法

1、做好企业未来销售前景和市场情况的猜测和判定

对应收账款平安性进行调查。假如企业销售前景好,应收账款平安性高,则可进一步放宽信用政策,扩大赊销量,获得更大利润,相反,则应相应严格其信用政策,或对不同客户的信用程度进行适当调整。确保企业获得最大收入的情况下,又使可能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2、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

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为达到应收账款管理目的必须合理制定的方针策略。同时在这种信用政策所增加销售盈利和采用这种政策预计要担负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只有当所增加的销售盈利超过运用此政策增加的成本时,才能实施和推行使用这种信用政策。合理的信用政策应把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结合起来,考虑三者的综合变化对销售额、应收帐款机会成本、坏帐成本和收帐成本的影响。企业还应编制帐龄分析表。检查应收账款的实际占用天数,企业对其收回的监督,可通过编制帐龄分析表进行,据此了解,有多少欠款已超过信用期限。计算出超时长短的款项各占多少比例,如有大部分超期,企业应检查其信用政策。

3、执行严格的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企业同意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而提出的基本要求,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作为判别标准。假如企业的信用标准比较严格,只对信誉很好、坏账损失率很低的用户给予赊销,则会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但这样可能不利于扩大销售量,甚至使销售量减少;反之,假如信用标准放松,虽然增加销售,但会相应增加坏账损失和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4、提供优惠的信用条件

信用条件是企业要求客户支付赊销款项的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信用期限是企业为用户提供的最长付款时间。折扣期限是为用户规定的可享受现金折扣的付款时间。现金折扣是在用户提前付款给予的优惠。提供比较优惠的信用条件能增加产品的销量,同时也能触发欠款方的还款积极性,从而达到资金迅速回笼的目的。

5、采用灵活的收账策略

收账政策是指信用条件被违反时,企业采取的收账策略。企业假如采取积极的收账政策,可能会减少应收账款的成本,减少坏账损失,但要增加收账成本。假如采取消极的收账政策,则可能会增加应收账款成本,增加坏账损失,但减少账款费用。在制定收账政策时,应权衡增加收账费用和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和坏账损失之间的得失。同时应采取合理的讨债方法。若客户确实碰到暂时的困难,经过努力可以转亏为盈,企业应帮助其渡过难关,以便收回账款,一般做法为进行应收账款的债务重组;改变债务形式为“长期投资”,成为欠款户的股东;修改债务条件,延长付款期,甚至减少本金,激励其还款。假如客户已达到破产界限的,则应及时向法院,以期在破产清算时得到部分清偿。

篇7

1、企业风险意识淡薄,缺乏对客户信用状况调查

由于市场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很多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的占有率盲目采用赊销方式扩大产品销售份额,在销售产品前,不能对客户经行细致严格的信用调查,不能合理分析客户按期偿债能力,在没有正确评估应收账款风险的前提下,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甚至有些不诚信客户通过提供一系列虚假的信息数据,致使企业误认为其有足够的偿债能力。最后导致签订大额的销售合同,形成大额应收账款。大额的应收账款如不能及时收回,对企业后续发展产生严重的阻碍,企业应提高经营风险意识,强化对赊销的管理,对赊销客户经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加强对赊销客户的后续管理。

2、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

很多企业没有针对应收账款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有的企业即使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也是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制约作用。对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应具体到有哪个部门负责。职责明确,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责任机制和奖惩制度,缺乏内部审计,最后导致应收账款损失没法追究,有些企业是领导压根就没有意识到如何建立应收账款规章制度,最后是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相互扯皮,销售与财务核算分离,矛盾不能及时得到解决。

3、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对业务人员的制约

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企业只一味地扩大销售、占领市场,缺乏理性的分析市场的能力、管理理念,成本意识和风险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1、整个销售流程管理机制不健全,业务部门是企业主要对外联系的部门,很多企业都是业务部门单独促成业务合同的签订,缺乏必要的监督与审计。2、有些企业,为了调动业务人员的积极性,工资只与销售任务挂钩,往往忽视会计核算与货款是否收回,这就导致,业务人员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提高个人的销售指标,往往采用赊销方式促成业务合同签订,而不能对客户的资信、财务状况、交易记录情况经行调查分析。从而增加了应收账款数量和风险。

4、对账不及时,形成大量的坏账、呆账

由于经营过程中货物与资金流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记录误差的可能。为了明确债权债务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所以,双方就经济往来中的未了事项经行定期对账,然而实际工作中由于企业不及时与往来客户对账,有的即使对账但不能实现债权债务的偿付,导致应收账款长期挂账,形成大量的坏账、呆账,加大了企业的日常经营风险,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5、对应收账款缺乏动态追踪分析,催收体制不健全,账龄过长

应收账款的账龄是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从销售实现、产生应收账款之日起,至资产负债表日止所经历的时间。由于企业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对整个销售过程缺乏有效的控制,对已经形成的应收账款未能经行经常性分析其风险等级,对应收账款企业的经营情况不清楚,由于责任不明确。企业财务人员对应收账款不能有效实施监督,不能根据客户欠款情况分门别类建档,长时间不能对账,导致账龄过长,账目不清等原因,致使企业应收账款长期挂账,企业的催收体制不健全。主要是靠企业自身能力去回收应收账款,欠缺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债务纠纷意识。缺少应收账款的和出售的社会机制。难以保证应收账款安全可靠地收回,导致企业出现大量呆账和坏账。

二、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的危害

1 大量应收账款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入,容易引发财务危机,从而影响企业正常经营

此外,企业通过赊销不断扩大销售收入,引来更多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不能顺利收回使很多原本良好盈利的企业也面临重大财务危机,虽然利润可观,但资金匮乏状况却很严重。

2 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企业效益下降

由于企业的销售与资金回笼不一致,发出商品,开出销售发票,货款却不能同步收回。这种没有货款回笼的销售收入,势必产生没有现金流人的销售业务损益产生、销售税金上缴等支出。据资料统计,逾期应收账款在一年以上的其追帐的成功率在50%以下,二年以上的债权成功率就更低了,而我国企业,相当部分达三年以上之久,收回基本无望。大量交运资金的占用,势必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进而影响企业生产、销售计划等。

三、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对策

1、加强风险意识,完善应收账款信用机制

企业领导、财务人员、业务人员都要充分认识到应收账款的经营风险,意识到其危害性。高度重视赊销经营的策略学习,在确定赊销政策时,一定要科学谨慎地评价投资与收益的比例关系,因此,一方面要建立客户资信调查和评价管理体系。注重客户资信的调查与评估。另一方面建立客户资信档案,确定适当的信用标准,对客户信用状况经行科学的评估。在此基础上,确定客户赊销额度。

2、建立有效的内却审计机制。明确部门职贵

首先,科学合理设置财务部、业务部、审计部的相关工作岗位,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权限,有效形成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企业根据内部牵制原则制定客户的资信评估、资料整理、销售签约、产品出库等一系列程序,严格产品销售的各项审批手续,财务、业务、审计三部门密切配合,各部门发挥自身优势,便于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其次,建立严密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系统,成立独立机构,配备专人负责,动态地控制、管理应收账款等系列工作。明确专职人员的工作任务,各有分工,严格考核。奖惩结合。

3、约束业务人员的权限,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企业在扩大销售的同时,要注重业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业务人员实行赊销等级审批,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如,企业内部应该规定各等级职员的赊销批准额度,额度以上的赊销业务必须经过已授权的更高级的业务或管理人员批准,审计部门实施同步的审查工作,规范各项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避免因约束业务人员权限而降低销售签约。企业应在科学制定工作岗位的基础上,建立有效恰当的营销与应收账欹管理激励机制,除工资、奖金、福利等奖励外,通过特殊贡献、协同管理等形式加强情感意识激励。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4、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建立定期与客户对账制度

企业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财务部门协同业务、审计部门对企业所持有的应收账款经行跟踪调查分析。对应收账款客户较多的企业,财务部应该每日出具清单,科学分析,提出处理意见,企业应建立定期与客户对账制度,把每一个应收账款客户输入到应收账款管理系统,做好记录,及时与客户对账,核对业务发生时间、金额、经办人等信息。同步获取到客户的经营情况信息,及时分析应收账教的回收率,减少应收账款的呆账、坏账的发生。

篇8

应收帐款作为企业用于强化竞争、扩大市场占用率的一项短期投资占用,明显丧失了该部分资金投入于证券市场及其他方面的收入。企业用于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乘以市场资金成本率(一般可按有价证券利息率)之积,便可得出应收帐款的机会成本。

二、管理成本

企业对应收帐款的全程管理所耗费的开支,主要包括对客户的资信调查费用,应收帐款帐簿的记录费用,收帐过程开支的差旅费、通讯费、人工工资、诉讼费以及其他费用。

三、坏帐成本

因应收帐款存在着无法收回的可能性,所以就会给债权企业带来呆坏帐损失,即坏帐成本。企业应收帐款余额越大,坏帐成本就越大。

以上前2项构成应收帐款的直接成本,第三项为应收帐款的风险成本,这3项就是企业提供给客户商业信用的付出。

着力应收帐款投资的规划与控制,制定有利企业的信用政策

应收帐款投资成本与收益并存。企业采用赊销方式,虽要耗费一定代价,但也可以开拓并占领市场,降低产成品的仓储费用、管理费用。为双边衡量应收帐款的边际产出与边际投入,提高应收帐款的投资效益,企业从实际出发,制定以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帐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信用政策十分必要。

一、确定适当的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给予客户最低的信用条件,一般用预期的坏帐损失率表示。企业确定信用标准要力争在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销售与降低违约风险、收帐费用这二者之间作出一个双赢选择,调适应收帐款的风险、收益与成本的对称性关系,应着重考虑3个基本因素:一是同行业竞争对手情况。面对市场竞争,企业要知己知彼,根据对手实力状况,相应采取宽或严的信用标准,以在竞争中把握主动,争取优势地位。二是企业承担失信违约风险的能力。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的强弱也可影响信用标准高低的选择。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强,就可以以较低的信用标准争取客户,扩大业务。反之,如果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薄弱,就只能执行严格的信用标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违约风险。三是客户的资信程度。企业要在对市场用户资信程度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判定客户的信用等级,然后以此决定是否给予信用优惠。

西方企业传统经验认为,客户的资信程度通常取决于5个方面,即客户的信用品质(Character)、偿付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抵押品(Collateral)和经济状况(Conditions),简称“5C”系统。信用品质主要通过客户过去的付款记录测其将来履约或赖帐的可能性,由此首先决定是否给予客户信用。客户偿付能力的高低主要看其资产的流动比率和变现能力的大小。资本是客户财务状况与经济实力的客观反映,是容户偿付债务的最终保证。企业要通过客户的财务报告资料,了解其资产规模、负债结构及产权比率,判断客户自有资金实力是否雄厚,以掌握好商业信用额度的使用。抵押品是客户提供的资信安全保证,必须具有较高的市场性,企业才可以向抵押人提供相应的商业信用。经济状况则要求客户的偿付能力在不利的经济环境影响下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企业通过设定信用等级评价标准,利用既有或潜在客户的报表数据,计算各自的指标值,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分析,然后详尽地对客户的拒付风险作出准确的判断,以利企业提高应收帐款投资决策的效果。

二、实施具体的信用条件

信用标准是决定给予或拒绝容户信用的依据。一旦企业决定给予容户信用优惠时,就需要考虑具体的使用条件。企业在接收容户信用订单时,要向其明白提出付款时间及其他相关要求,包括信用期限、现金折扣和折扣期限方面的约定。

企业允许客户购货款赊欠一定时间,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销售、增加毛利。但不适当地延长信用期限,会引起应收帐款机会成本和收帐费用的增加,也许还会造成坏帐损失。因此,企业必须要求因信用期限的延长带来边际收入的新增量大于边际成本的上升数。

企业在延长信用期限的同时,为了加速资金周转、及时收回货款、减少坏帐损失,对在规定期限内提前偿付货款的容户可以按销售收入的适当比率给予折扣。采取现金折扣的前提就是只要企业通过加速收款带来的机会收益能够多剩有余地补偿现金折扣的付出。至于给予客户现金折扣优惠的期限和程度应根据企业自身需要,在信用成本前后收益比较基础上,择定一个期量结合的最佳数据方案。

三、不断完善收账政策

客户违反与企业约定的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付帐款时,企业应该怎么办?

自古以来,欠帐还钱是天经地义的道理。从理论上讲,履约付款是客户不容推辞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企业正当、合法权益所在。但是如果企业对所有客户拖欠或拒付帐款的行为都对簿公堂、付诸法律手段加以解决,往往不是最好的办法。因为企业解决与客户帐款纠纷的目的,主要不是争论谁对谁错的问题,而在于怎样最有成效地将帐款收回。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各位客户拖欠、拒付帐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即使信用表现一贯良好的客户也会因某些客观原因而无法如期付款。特别是在宏观经济环境偏紧、国家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时期,客户受大气候影响,资金短缺、拖欠债权企业帐款的现象时有发生。此时,如果企业直接向法院追债,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诉讼费,而且除非法院裁决被告破产,强制执行,否则,效果也不理想。所以,通过法院收回帐款一般是企业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后办法。基于这种考虑,企业能够同客户商量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折衷方案,通过实施债务重组,也许就能够将大部分帐款收回。

当企业应收帐款遭到客户拖欠或拒付时,企业应当首先分析现行的信用标准及信用审批制度是否存在纰漏,然后对违约客户的资信等级重新调查摸底,进行再认识。对于恶意拖欠、信用品质差劣的客户应当从信用清单中除名,不再对其赊销,并加紧催收所欠,态度要强硬。催收无果,可与其他经常被该客户拖欠或拒付帐款的同伴企业联合向法院,以增强其信誉不佳的有力证据。对于信用记录一向正常甚至良好的客户,在去电发函的基础上,再派人与其面对面地沟通,协商一致,争取在延续、增进相互业务关系中妥善地解决帐款拖欠的问题。

企业在制定收帐政策时,要在增加收帐费用与减少坏帐损失、减少应收帐款机会成本之间进行比较、权衡,以前者小于后者为基本目标,掌握好宽严界限,拟定可取的收帐计划。

强化应收帐款的日常管理

企业要对应收帐款的运行状况进行经常性分析、控制,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采取对策,防止恶化。

一、实施应收帐款的追踪分析

应收帐款一旦形成,企业就必须考虑如何按期足额收回的问题。这样,赊销企业就有必要在收款之前,对该项应收帐款的运行过程进行追踪分析,重点要放在赊销商品的变现方面。企业要对赊购者的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客户现金的持有量与调剂程度能否满足兑现的需要。应将那些挂帐金额大、信用品质差的客户的欠款作为考察的重点,以防患于未然。

二、认真对待应收帐款的帐龄

一般而言,客户逾期拖欠帐款时间越长,帐款催收的难度越大,成为呆坏帐损失的可能性也就越高。企业必须要做好应收帐款的帐龄分析,密切注意应收帐款的回收进度和出现的变化。

在应收帐款的帐龄结构分析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把过期债权款项纳入工作重点,研究调整新的信用政策,努力提高应收帐款的收现效率。对尚未到期的应收帐款,也不能放松监督,以防发生新的拖欠。

三、满足应收帐款收现保证率

企业为了当期必要的现金支出,必须要取得与之相匹配的现金流入总额。企业既定会计期间预期现金支付额扣出同期稳定可靠的现金流入额(包括可随时支取的银行贷款、短期证券变现净额等)后的差额,就非要通过应收帐款的有效收现才能得以保证最低现金需求。

篇9

(一)应收账款绝对数的增长加大了管理的范围和难度。在现在的市场经济中存在着信用观念扭曲、信用意识淡薄的现象。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还不是非常发达,没有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所以存在着一些企业之间相互故意拖欠的现象,从而导致大量的应收账款成为呆账、坏账,从而增加了管理的范围和难度。

(二)签订合同时内容不够严谨。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缺乏对合同内容全面、审慎的把握,所签的合同条款不齐备,内容不全面,为合同的履行埋下了隐患。在订立合同时,合同的一般条款欠缺,虽然不会对合同的成立、合同的效力等问题产生影响,却会对合同的履行、合同当事人经济利益的实现带来消极影响。还有就是业务人员票据知识不够,特别是支票的处理上没有知识或经验,没有预防空头支票、虚假账票等知识而开具了相关的认可收据,从而导致追索不能,造成坏账产生。

(三)应收账款日常管理不力,造成大量逾期账款

1、大部分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滞后。应收账款发生后并没有做任何管理,只是让其挂在账上,未对其收现能力进行分析,只有发现应收账款已经逾期时,才被动地催收,结果导致了应收账款越积越多,最终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甚至给企业带来破产的威胁。

2、企业在对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长期不对账或对账不清。现实中有的企业长期不对账,有的即便对了账,但没有形成合法有效的对账依据,只是口头承诺,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辅助管理或仅按账龄进行辅助管理。对应收账款的辅助管理,许多企业仅仅是在资产负债表的补充资料中按账龄对应收账款的数额进行简单分类,平时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辅助管理。如果出现回款不畅,就不能满足管理需要,从而导致企业存在大量的逾期账款,不利于企业生产经营。

二、解决对策

(一)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

1、健全内部控制制度。(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严格法人治理结构,合理划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之间职责、权限,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使企业的行为有章可循;(2)建立职责明确、分工合理、互相协调、互相制约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3)建立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价体系。

2、确立信用管理制度。信用政策是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的目的是要在扩大销售、增加利润与采用这种政策而承担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损失之间进行权衡,只有新增盈利大于等于要承担的三项成本时,才能实施和运用这种赊销政策。

3、明确应收账款管理主体。在做出赊销决定之前,应该对各种情况有一个认真仔细的分析,灵活运用赊销手段,合理确定现金折扣与折让及比例,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快速占领市场和发展壮大自己的一项基本策略。因此,企业应认真组织不同部门的专业人员,专门研究企业的营销策略,调查了解客户的资信程度,真正建立起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科学的方法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在实践中用得较多是账龄分析与分类管理(ABC)法相结合的一种综合分析法。

4、确立应收账款管理目标。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并在信用政策所增加的销售赢利和采取信用政策预计所要担负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只有当所增加的销售盈利超过运用此政策所增加的成本时,才能实施和推行使用这种信用政策。同时,应收账款管理还应包括企业未来销售前景和市场情况的预测和判断,及对应收账款安全性的调查。如果企业销售前景良好,应收账款安全性高,则可进一步放宽收款信用政策,扩大赊销额,获取更大的利润;相反,则应该执行严格的信用政策,或对不同的客户的信用政策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企业在获取最大收入的情况下,又使可能的损失降到最低。

(二)应收账款的事中控制

1、建立健全赊销申报制度。企业要对应收账款加强管理,不能只从销售人员口中了解情况,应当建立健全的赊销申报制度,严格控制应收账款的发生。可以设计预先统一编号的“四联赊销单”,载明欠款单位名称、法人代表、开户银行及账号、经手人、地址、电话、发货日期、货名、规格、数量、金额、本单位经办人和责任人,还有赊销金额、赊销期限、有无担保等内容,分别由客户、责任人、经办人和资信管理部门留存,资信管理部门定期检查其使用情况,防止挪用和截留货款,杜绝资金的体外循环。另外,商品交割过程必须履行严格的签发制度,其中一联必须附在增值税发票记账联后面作为会计凭证附件以备今后查证。

2、强化应收账款日常管理。(1)建立客户信用档案;(2)建立企业内部应收账款的清收责任制与激励机制;(3)规范合同条款和经营操作;(4)加强企业销售人员、催款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对销售人员、催款人员进行经济合同的条款、讨债的技巧以及企业销售、收款的工作程序和制度以及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

3、注重合同管理。企业除现金收入之外的供货业务都必须签订合同,当销售部门收到经信用部门和企业法定代表审核签字后的赊销申报单后,根据审批意见并与客户意见达成一致的情况下签订销售合同。销售合同的要素必须齐全而且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特别是付款形式、账期和延期付款的具体违约责任都应清楚、准确,最好是能够采用统一的合同范本。另外,销售部门还要将合同影印几份,经有关部门或人员与原件核对无误后分别交信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以利于其对销售合同的执行、跟踪、检查起监督和预警作用。:

(三)应收账款的事后控制

1、应收账款的动态跟踪管理。通过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服务,保持与客户经常联系,提醒付款到期日,催促付款,可以发现货物质量、包装、运输、货运期以及结算上存在的问题和纠纷,以便做出相应的对策,维护与客户的良好关系。同时,也会使客户感觉到债权人施加的压力,使客户一般不会轻易推迟付款,极大地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率。通过应收账款跟踪管理服务,可以快速识别应收账款的逾期风险,以便选择有效的追讨手段。

2、应收账款的催收。企业管理当局对已经到期的应收账款应交由应收账款清收小组进行催讨。对于清收小组的组织管理工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原款项经办人、部门领导或单位负责人应为某项应收账款的当然责任人参加清收小组,在清收小组负责人的调配下参与工作;二是清收小组成员按客户分工,并分解落实清理回收目标任务;三是严格考核,奖罚分明,将收回远期欠款和控制坏账纳入绩效考核,调动催讨人员的积极性和效果。

3、确定科学的讨债方法。一般的催讨方法有:电话催讨、信函催讨、律师催讨、诉讼催讨等。究竟选择何种方式,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无论何种方法都应该把收款行为限定在法律范围内,决不能采用威胁的、有违法律的行动。企业除了依靠本身的力量外,还可以委托机构,但在选择机构时要慎重,要选信誉良好的公司。

篇10

(二)应收账款的权责不够明确。许多企业都认为合同成为企业完成应收账款的法宝,所以在应收账款这方面没有设立专门的部门以及负责人进行管理。就应收账款所划定的权责不够明确,导致许多不应该产生的应收账款产生,导致有大量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致使公司应收账款账面的钱核对不上。因此,企业在进行应收账款权责划定方面成为一个薄弱项,很多“官司”的产生甚至都与之有一定关系,结果产生的时候责任的落实也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三)企业对员工考核不够,应收账款的账龄比较长。许多企业因为账目不够明细,导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导致账龄时间越来越长,其回款则更加困难。当前,很多企业注重的员工的销售业绩,注重公司向外推销的情况,往往对于回款情况则较为忽视,或者重视程度不够。这也给员工传递一个信念,那就是销售比回款重要,业务人员也将工作重心放到了业务的开展上,对于回款则可以“得过且过”,从而导致应收的账款账龄越来越长,越来越难追回,导致坏账、死账。

(四)应收账款控制存在问题。很多企业并没有针对应收账款这一方面建立完善的跟踪控制制度,即使有的公司建立了自己的跟踪制度其落实情况则让人堪忧,很多制度内容形同虚设。财务部门不及时与销售人员核对账目信息,导致销售的业绩额与核算的账目脱节,问题不能够及时的被发现,应收账目放的时间就越来越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坏账、死账不断产生。企业对财务部门定期查账不够,在货物与资金流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账目信息记错的现象,不能够及时的被解决。

二、企业应收账款不及时导致的后果

(一)降低了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使企业收益下降。赊账的销售方式导致企业的物流与资金流不成正比,发出货物、开出销售发票,货款却不能及时的收回,此类没有货款进账的销售收入形式,一定会产生没有现金流入的销售业务,造成公司利益的损失,部分应收因为涉及时间较长,还会产生需要企业流动资金垫付股东年度分红的现象。企业因为追求表面上的收益,而产生垫付的税款以及股东分红的现象,占用了企业大部分的流动资金,时间越长就越是影响企业的运转,下一步则会导致企业经营实际收益额被掩盖,最后导致企业的既定效益目标没有办法实现。

(二)过分夸大了企业的经营效果。我国企业实行的是权责发生制,销售出去的货物与账面应当吻合,当期发生的销售情况以及赊账情况都要记入当期的收入。因此,企业账目上销售利润的增加并不代表现实现金的流入,会计制度会要求企业按照应收账款的百分比来提取坏账准备,如果实际中发生的坏账超过了坏账准备率,那么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企业应收账款大量的增加,只是增加了账目上的销售收入,过分的夸大了企业的经营效果,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最后将会导致企业经营不善。

(三)增加了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的出错概率,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损失。企业中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资料,核算并且核对的时候难免会出现错误,这些错误不能及时的被发现,就会导致应收账款中欠款企业资料以及应收账款信息不明确。应收账款的合同、账款、审批手续资料的散落、遗失,都有可能会使本可以按时收回的应收账款没有办法收回,应该全部收回的却只有一部分收回,能够通过法律的武器收回的账款,却因为资料的不全最终不能收回,最终导致企业严重的亏损。

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解决方法

(一)制定严格的信用政策。在现代社会企业中存在不断的竞争行为,导致了许多企业采用赊账销售的政策,赊账销售到底好不好,就要取决于企业制定的信用期间标准考核。信用期间就是指企业允许顾客从购货到付款的中间一段时间,如果信用期间制定的比较短,可能不会吸引大众的眼球,在企业竞争中不利于企业销售额的提升,如果信用期间制定的比较长,一定会引起大众的注意,有益于销售额以及销售利润的提升,但是,信用期间放长的话,也就是引起应收账款投放成本的增加。因此,要制定严格的信用政策,合理规划信用期间,从而促进企业对信用度的重视,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二)建立应收账款清收责任制。企业应当针对应收账款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以制度的形式将债权责任明确下来,用来规范企业相关人员的工作行为。明确责任制度划分的范围,对应收账款人员的拖欠款尽可能的落实到个人身上,通过明确的规定,任何人在进行交接的过程中都需要对其负责的账目进行清理,对超出限定时间的购物人给予相应的处罚,自己承担由此而产生的后果。明确规定信用部门人员徇私舞弊所产生的后果,调查不实而产生的坏账,信用部门的人员也要受到相关制度的惩罚,并且企业要制定严格的资金回笼考核,依照实际收入和账目进行信息处理,对其进行严格的管控。

(三)及时对应收账款账龄做出分析。在应收账款调查分析中,要及时的对应收账款的账龄做出分析,通过账龄分析,企业可以得到许多想要的信息。比如有多少客户是在折扣活动的时候付款,有多少客户是在信用期以后付款,有多少客户拖欠账目较长,客户拖欠多少账目,这些信息在调查分析中一目了然。企业经过仔细调查之后,应当对其制定相应的措施,对于危险系数比较高的客户要进行严格监管,对其账务信息尽可能的进行了解,随时保持与客户的联系,观察客户的动态。

篇11

《企业会计准则》对应收账款的定义:企业因对外销售产品、材料、供应劳务等而应向购货或接收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具体说来是应向购货单位或接收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或代垫的运杂费等。对企业而言,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一种债权,在应收账款发生时,企业一般会与客户签订购销合同或劳务合同,以及签订还款协议。

二、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

赊销是目前公司普遍使用的信用促销手段,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大、帐龄老化、坏账比率大。由于我国企业信用观念较差,财务管理水平较低等原因,绝大部分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还是基本上是简单的“收账”管理,根本不存在制定详细的信用政策;应收账款日常发生额的监督和控制;采取严格的逾期账款收回措施这一系列事前预防、事中监督控制和事后严格收回的科学的、系统的管理办法。

三、应收账款的成因分析

企业利用应收账款实现销售固然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有效机制,但也会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当前,我国不少企业应收账款状况恶化,以致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行。

(一)公司内部原因分析

1.企业的经营观念尚未转变。一些企业治理者侧重于日常的成本支出控制,对现金流出有较为严格的审批制度,但对应收账款及赊销治理制度的制定不够重视。企业赊销审批程序不规范,在对赊销对象资信情况缺乏充分了解的条件下,贸然发货。经营者片面追求高收入、高利润,盲目赊账,使其不能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最终最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2.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不明确。一些企业对营销部门工作重点的界定,一方面是怎样去调查、了解、开拓、占有市场,另一方面采取销售额作为考核营销部门的指标,使营销部门只抓市场和销售,对销售回款不重视,销售与收款的不同步性使得企业营销人员侧重于销售而较少考虑清收欠款,加之清收欠款力度不够,导致企业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再加上财务部门对各客户的欠款信息不及时反馈,使销售回款指标没有真正落实到具体的部门,由此造成各部门责任不明确,周而复始,应收账款数额也就居高不下。

3.应收账款日常治理措施不力。开具发票不及时,没有及早与客户沟通,致使收款时间延长;另外,开具发票要严谨,根据发货实际情况及客户要求,如购货方信息、货物规格型号、单位及发票专用章盖讫范围等等,都应严格细心,以避免退票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与损失;有的企业财务部门与销售、仓储部门沟通不够,造成工作脱节;对客户所欠的应收账款数额、帐龄及增减情况不明,风险意思薄弱;没有根据客户欠款情况进行分类建档,对逾期应收账款未能及时清收,导致企业出现呆账、坏账。

(二)公司外部原因分析

1.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竞争压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业已形成的买方市场使企业间竞争加剧。一些企业出于竞争的需要,为了扩大产品销售和市场占有率,不适当地采取赊销方式,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特别是在目前金融危机的经济环境下。

2.缺乏专门的资信统计机构,未建立企业资信库。市场上没有一个部门或机构专门负责全面统计各企业的资信情况,来建立一个企业资信库。这样企业就难以准确、全面获取客户的资信信息,而且那些恶意欺诈的企业的信用低劣情况也得不到全面反映和记录而使其发生信用危机。

四、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合理的信用体系

1.确定合适的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企业决定授予客户信用所要求的最低标准。也是企业对可接受风险提供的一个基本判别标准。在制定信用标准的过程中,应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最优平衡点。

2.采用合理的信用条件。信用条件是企业赊销商品时给予客户延期付款的若干条件。延长信用期限可以扩大销售量,但信用期限过长也会造成应收账款占用的机会成本增加,同时,加大坏账损失风险。为促使客户早日付款,企业在规定信用期限的同时可以附加现金折扣条件。

3.建立恰当的信用额度。信用额度是企业根据客户的偿还能力给予客户的最大赊销限额,实际上是企业愿意对某一客户承当的最大风险额。确定恰当的信用额度能有效防止由于过度赊销而使企业蒙受损失。在市场情况及客户信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应对信用额度进行必要调整,使其始终保持在所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二)加强对应收账款管理的内部控制

1.建立应收账款责任制,实行过错追究制度。企业销售负责人应对企业销售负责,按照谁销售、谁负责的原则,对企业销售建立应收账款责任制,落实内部催收款项的责任,将应收款项的回收与内部各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挂钩。对于造成逾期应收账款的业务部门和相关人员,企业应当在内部以恰当的方式予以警示,对于造成坏账损失的业务部门和责任人员,企业应当按照内部管理制度扣减其奖励工资。这一措施将清理应收账款的压力层层传递,促使尽快回收应收账款。

2.采取灵活多样的应收账款回收办法。应收账款的分析工作是对应收账款的风险程序进行分析,必要时采取一定的措施,以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程度。在工作中,我们可以借用存货管理中的ABC分类管理法对应收账款进行分类分析。对逾期较短的客户,不便过多的打扰,以电话或信函通知即可,以免失去这一客户;对尚未到期的客户,可措辞婉转地写信催收;对逾期较长的客户,应频繁地进行催收;对故意不还或上述方法无效的客户则应提请有关部门仲裁或诉诸法律。

总之,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扩大产品销售,就必然会出现赊销,而赊销是扩大销售的基本方法之一。因此,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风险以及由此产生的财务风险总是并存的,我们要认真研究对应收账款的控制与管理,从而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减少企业的风险,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使应收账款风险降低、收益更大。

篇12

应收账款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因赊销商品或提供劳务等而形成的应向客户收取的款项。属于商业信用的范畴。分销商(distributor)是专门从事将商品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的活动的。分销商用自己的资金购入产品,并承担能否从销售中得到足够盈利的全部风险。赊销能够有效扩大销售额,但同时分销商需要大量资金用于赊销过程的长期占押,因此,应收账款的管理对于分销企业尤为重要。应收账款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按期、足额收回款项。

一、分销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盲目扩大赊销规模,风险意识缺乏

在分销企业中,销售目标是企业战略目标中最重要的部分。随着分销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企业所面临的销售压力也日益加大。企业通常以赊销作为扩大销售、应对竞争的重要手段。作为达成销售目标的主要执行者,一线销售人员注重追求销售额,对于赊销背后的风险缺乏防范意识 ,忽视对于赊销客户的选择和赊销规模的控制,盲目地降低对客户的赊销标准、给与客户更高的信用额度、更长的账期……而商品一旦售出,销售人员便以为万事大吉,对后续应收账款的回收采取消极应对的态度。重销售,轻回款的观念,一方面导致赊销比例的盲目扩大,企业账面的应收账款规模激增,占压大量流动资金;而另一方面,对于赊销产生的风险疏于防范,客户资信调查、客户授信管理、赊销合同管理等事前防范措施不足,致使后期出现客户拖欠,造成逾期应收账款,甚至产生坏账、呆账。

2.机构设置不合理,缺乏协同配合

在市场瞬息万变的今天,许多分销企业仍沿用传统的机构职责划分,由财务部门承担应收账款管理的全部职责,被动地进行事后控制;另有部分企业虽明确了应收账款管理职责由销售和财务部门共同承担,但两部门间的职责界定不清晰,也缺乏赊销风险管理所需要的一些信用管理专业知识,如客户信用调查、客户信用档案、法律维权等;近年来有些分销企业增设了信用管理部门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但信用管理部门与销售、市场、财务、物流等部门级别相同,而应收账款从形成到收回是贯穿于企业的各个部门和环节的,信用管理部门是企业赊销政策的执行部门,实际业务中不能有效地协调各个部门,经常处于职责大于其职权的尴尬境地。机构设置和职责划分的不合理,缺乏协同配合的合力效应,使应收账款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

3.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

分销型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合同期内的应收账款管理和逾期应收账款的管理。时至今日,很多分销企业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还沿用陈旧的管理模式,待逾期应收产生后才设法补救,没有建立健全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缺乏完善和系统的管理措施。另一些企业中的应收账款制度尽管已经较为完善和健全,但是制度执行缺乏应有的刚性,甚至只将制度用来“印在纸上,挂在墙上,落在口头上”,有章不循,使应收管理制度流于形式。这样会导致事前忽视客户的资信状况调查,放账随意,发货凭据等未及时取得妥善保管;事中缺乏对期内应收账款的监控和分析预警;一旦出现呆坏账,往往催收无果,也无法提供完整的证明文件,事后难以补救。

4.缺乏法律意识,合同管理不善

赊销合同是企业与客户最重要的交易契约,也是法律上重要的证据。分销企业在赊销合同设计、签订、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不严格按照法律程序,验收条款、信用条款、结算条款、违约责任、争议解决等关键条款约定不明确等问题。此外,在合同执行的过程中,未取得合法有效的赊销凭证,或者由于当事人变化等原因,致使重要的书面资料散失。同时,企业用法律手段解决债务纠纷的意识不强,担心动用法律手段会“得罪”客户失去后续业务,在发现客户付款出现问题,存在收款风险后,心存侥幸,不积极催收。即使坏账形成,仍不及时诉诸法律,致使企业丧失诉讼的最佳时机,拖欠客户若趁机转移资产,后续即便企业胜诉,也很难执行法院判决。有的甚至超出了诉讼时限,丧失诉讼机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5.激励考核体系不完善,考核指标不科学

当前分销企业里,对于销售人员的绩效考核时,销售完成率和销售增长率通常是最主要的两个考核指标,所占权重也是最高的。而应收账款指标要么尚未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中,要么则只占很低的比例。这样的考核体系下,销售人员的工资报酬主要受销售任务完成情况的影响,销售人员当然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销售手段将产品推销出去。而应收账款产生在销售环节,回款的指标却不是销售人员的主要考核指标,直接导致销售人员没有收款积极性,忽视应收回款。激励考核没有在应收账款回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忽视回款的问题也就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

二、分销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解决策略

1.制定符合行业特点的企业信用政策,有效控制赊销风险

信用政策,反映企业风险控制方面的偏好。分销行业的最大的特点在于客户分布广阔而相对固定。因此,对分销企业而言,加强对客户的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这一行业特点,分销企业制定的信用政策主要包括:

(1)明确企业的授信标准。在客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5C原则等确定客户信用等级,筛选出合格的赊销客户,从事前开始控制赊销的客户风险,并建立动态的客户信用档案库。

(2)利用全面系统的模型确定信用额度,包括企业总体额度和客户个体额度两方面。科学地确定对每个合格客户的授信,有效控制赊销规模。

(3)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和内部实力,制定合理的信用条件,包括信用期限和折扣条件等,由此控制企业应收账款的规模。

(4)制定收账政策,该政策是指信用条件被违反时,企业采取的收账策略,是企业有关收账工作的全面政策性指导。

2.健全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明确职责划分

应收账款的管理应该是全程管理,包括事前防范,事中管理、事后处理。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首先是合理分工、明确职责。设立在董事会直接领导下的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这样的设置能够把风险管理提升到公司战略的高度,有效协调企业的销售目标和财务指标,也较容易得到其他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二是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建立应收账款考核指标体系,分析应收账龄、应收账回款天数、坏账率等,在此基础上,落实责任制,将企业的应收账款指标分解到人,增加销售人员的应收账款指标的考核权重,同时加大奖惩力度;三是加强应收账款的处置管理,通过应收账款抵押和出售应收账款方式降低企业风险。

3.加强合同管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分销企业为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降低法律风险,应该建立赊销合同的管理机制。科学设计合同条款,保证赊销合同的表达清晰准确、内容完备。在正式签约前,由信用部门对合同进行审核把关,除常规条款外,重点关注与赊销相关的条款。签约后合同应集中保管,对赊销合同进行登记、跟踪、检查,并记录出现的问题,将相关情况反馈给有关负责人,及时制定对策,将客户的违约风险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对于长期恶意拖欠的不良客户,企业应及时向法院提讼,采用有效的法律手段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包括:申请财产保全、申请支付令、申请破产还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办理公证债权文书等。

参考文献:

[1]王亚影,王芳.建立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初探[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5(04).

[2]张俊杰.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3).

篇13

"我们的商誉很好,增加这些其它服务会大大刺激销售。"

"我们开拓了这个新的行业。"

急功近利企图增加财务报表上的收益是商界悲剧的最大致因。到头来,底线收益一无所获,因为在计算最后的底线盈亏之前还有一长串可恶、烦人、让人痛苦的成本线。一路看下来,它们一点一点地吞噬每一组数字,等到最后计算利润时实际上已所剩无几。

当你竭力去争取新业务或巨大的销量时,这一事实尤为显著。竭力争取很难做到提高价格,这就意味着分散资源。因此,所谓竭力争取从一开始就是在增加开支、减少毛利。

试图变大而不是变好是不明智的。致力于变好,毫无疑问你自然会长大。但是,如果单纯追求规模只会使你更臃肿,而不是更大。你会变得更普通,也更容易被消灭,因为在此过程中你通常会失去原来让你生存立足的东西。切记,企业的最主要功能是赚钱,而不是花钱。如果你越是推迟赚钱,问题就越难解决。不要对你的企业太宽容,以下方法可帮你取得业绩。

孜孜以求削减成本

有一家公司之所以得以成立,是因为它要孜孜不倦地降低成本。这家公司叫Price-Club(减价会员店,现在叫Costco)。公司是由两个背景迥然不同却有着相同理念的人创立的。他们的理念就是不断削减成本。

减价会员店削减了中间商、售货员和多余的包装处理。实际上,它就是一个大货仓。顾客自助购买大批量货物,从而得到巨大的折扣。例如,家居乐(HomeDepot)碰都不愿碰的的在减价会员店10双一包只卖25美元,条件是(而且只能是)减价会员店有这批货。这种方法很有效,也是双赢的。

减价会员店减少包装使供应商少了许多麻烦,因而可以大大削低价格。如果供应商拒绝,就不进此类货物。因此,顾客在购买过程中始终有一种发现的喜悦。可能你要的并不总是有货,不过一旦有货,就非常划算。这种方式运作良好,使减价会员店根本没有存货费用。商品如果没有接着订货,一般几个星期就销售一空。售货商通常在30天内来取货款,而大多数货物15天便卖完了。

减价会员店在进驻一个城镇的同时开始销售会员卡,因而这笔资金可以先用来支付会员店的建设费用。更有甚者,直到公司将早期投资2,500美元的人们都变成亿万富翁之后的今天,公司的年报依然是用一般复印机做出来的。总经理办公室也还保留着他学生时期用的书架:用砖头架着两块木板。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任何节省都不能说是微不足道,它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对照范本。拿到一个最好的价格总是最令人振奋的事。因此,削减成本应该是当今最伟大的开发市场的方式。

一种有效的削减成本方法是,每月建立一个新的委员会来思考不同的方法降低成本。委员会由不同部门的员工组成。给他们专门安排时间,让他们30天内尽可能提出5个最重要的成本削减之处,并公布他们的建议。将实际采用的所有建议连同提出该建议的委员名字张榜公布。到年末,从第一年节约下来的钱中拿出20%分给委员会成员。

避免陷入电脑陷阱

电脑应用得当确实不错,例如飞机订票、财务报表、电子表格、银行业务和文字处理。然而,当20年前Lotus-1-2-3售出其第2,000万套电子表格工具时,这便是生产力已经下降的标志。任何社会如果有2,000万人在做电子表格,它注定要完蛋,因为总得有人来造汽车、做蛋糕或发电。用不着每个人来作测量或预测。换一个角度,电子邮件能够促使快速决策、减少会议,因而使这一趋势得到了很好的反向平衡。

有些自动化作业使人们疏于思考。回到落后的20世纪70年代,霍尼韦尔几位经理人在就一种即将面世的投影仪进行成本收益方面的讨论。大家热情迸发。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面对两种产品模型,他们针尖对麦忙地各陈利弊。一些人支持生产零售价为99美元、每年可销售50,000台的机器;另一群人则坚持要生产售价为149美元、每年只卖25,000台的机器。

为什么要争论?因为他们必须先做好决定,财务部门才能接手处理。要作详细的推测性分析又没有时间。一旦决定下来,财务部门得花上漫长的两周时间将每一种价格最有可能的单机销量和最有可能的生产成本,痛苦地用手工编制出一个报表来。如果可能,试想一下这个手工报表该怎么做。

现在情况大不相同了。每一位经理都有自己的电脑。大多数机器上都有电子表格软件,可以即刻为你做出一个报表来。如果回报不理想,只需对假设条件稍加修改:用键盘魔法提高销售量或降低成本,直至得到令人满意的回报。

如果真正想将你和你的组织从肆虐的电脑中解放出来,你应该停止购买更多的电脑玩意儿,使用你已用了一年的系统。让员工在为你购买个人电脑时不要增加那些看似可以加强业务的软硬件。等着瞧,明年的价格会更低。也许,你足够幸运。你的某个对手正不得不忙着纠正他的错误呢。

留心你的现金流

Accucorp公司成立于1989年,第二年便开始盈利。到1992年,销售额已超过400万美元。"我们每月都盈利",公司创始人兼行政总裁PamelaCoker博士曾经说道:"最有趣的是,如果你每月都盈利,结果每年都能盈利。"

在公司主办公楼,有个大图表是公司人气最旺的地方。该表每天都更新当天的现金回收状况。它备受关注,员工经常来查对、议论。这样,每个人都可以获得重要信息。在这里,应收款在得到支付前只不过被看成是一项市场测试费用而已。如果还没有收到货款,就不能算销售已经完成,也没有客户满意度可言,当然也就不会支付佣金。

在Accucorp,快速回收销售货款有两大作用:一是回笼现金放在银行;二是能很快发现问题。这种强势的货款回收非常奏效。每个员工,尤其是销售人员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

关注现金状况对公司来讲作用很大。一种方法就是时刻留心着回收情况。应收款和存货高企是出现问题的信号。不错,尽管资产负债表把应收款和存货都看作资产,这是不对的。我们应该把它们看作负债。如果应收款和存货在增加,问题就更显然了。

另外,也不要将借入现金看作现金流入。正统的财务会计是这样定义的,但这是一种短期思维。只有回收了的销售收入才是唯一真正的现金流入。其它所有的都是暂时的,或者更糟。

凭一张纸管理

RobertVlasic拥有并管理着一家汽车租赁公司、一家护理院、一家房地产公司,还有一家泡菜公司。"我有一个规矩,就是要求每个公司每周各给我一页纸(只能一页纸)的报告。"他说,"这样的沟通非常重要。"在他看来,每个企业只有几件事真正重要。如果这几件事顺利,其它事水到渠成。

泡菜公司的报告按泡菜类别汇报了该周发运的泡菜数量。报告反映了销售金额总数、毛利以及各工厂的人工费。其中还包含了每个工厂所支付的管理、劳工以及加班的工时费,同时还按周和季度进行比较。

泡菜业务发展很快,其它业务则比较稳定。一般来说,快速发展通常会引起失控。不过,Vlasic尽力让它简明一些。他的产品线很宽,一共73种产品,包括开胃小菜、泡白菜和胡椒粉。

Vlasic管理的诀窍是通过一张纸的报告来管理。这就很好地抓住了重点,避免分散精力。大家都关注最重要的几件事:泡菜发货量、加班工时和价格。

当然,你可以根据财务报表来管理公司。不过,这就象站在船尾告诉船长你避过了多少礁石。如果你需要前瞻性的报告,尽量让你的经理人用一张纸来作管理报告,这样可以祛除所有不重要的细节。一般来说,这张纸的报告包括这样一些内容:发货数、延期交货数、取消订单数以及工资支出。

很多财务数据是回顾性的。因此,你应增加一些前瞻性的数据,如客户信用、回报率、客户反馈,或可以帮你了解市场的客户来电数。当然,还应该加上产品开况,留一只眼盯住远景。

关注危机讯号

在你通过财务报表看到危机之前,有很多途径可以让你发现危机。比如,一到下午7点你的停车场就空了,说明你有问题了。如果你跟售货商和媒体的关系比跟客户的关系还好,肯定有问题。

要留心工资高奖金低、存货增加、出差都坐头等舱、经理人员的办公室总关着门、办公楼粉饰一新而机器设备陈旧不堪、行政人员中午老是开小灶、跟行业协会交往甚密等等这些现象。如果你看到奢华的公关宣传、大笔的慈善开支、大手大脚的研发投入、海夸规模而轻谈利润,肯定有问题了。

以下是如何避免问题的一些方法:

面对不景气,不要靠改变公司司标形象、在其他领域进行收购或者调整会计方法等手段来应对。首先应该解决真正的问题,然后再做这种粉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