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小鸟教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实物投影仪一台,幻灯片若干(配乐朗诵散文),录音机一台、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根神奇的魔术棒,看一看它会变什么小动物?(教师变魔术)对了!是小鸟。”
2.师:“在大森林里,有许多许多大树,大树上有许多许多小鸟,小鸟都爱唱歌,小鸟的歌会落在什么地方?(幼儿想象表述)
3、过渡:“小鸟的歌真美!真神奇!让我们来听一听散文里是怎么说的?”
[放音乐1]
二.初步感知散文的主要内容。
提问:(1)小朋友,刚才听的散文的名字叫什么?
听了这首散文,你觉得怎么样?
(2)散文里你听到了什么?
过渡语:小鸟的歌会落在什么地方?那里变得怎么样,我们再来听一听散文。
[放音乐2]
三.分段感知散文内容。
教师逐一出示图片,并朗诵散文。
第一段提问:森林里有什么?大树上有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第二段提问:小鸟的歌洒向哪里?在树枝的缝隙里泻成了什么?
小鸟的歌掉在哪里?草尖结出了什么?
小鸟的歌落在地上,地上就长出了什么?
第三段提问:小鸟的歌投进溪水里,游成了欢蹦乱跳的什么?
师:“你听,森林里到处都是小鸟的歌。”
教师小结:小鸟的歌真好听,落到哪里,哪里就会变得很美、很美!
四.幼儿学习朗诵散文。
(1)幼儿观察画面,一起轻轻地念散文。
师:“我们用优美的声音轻轻地念一念散文。”
(2)启发幼儿根据画面大胆讲述来散文内容。
师:“小朋友念的真不错!下面请小朋友拿着图画纸,按着1、2、3、4的序号把这首好听的散文念出来,你可以念给自己的好朋友听,也可以念给后面的老师听。
(3)幼儿完整念散文一遍。
五.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1)讨论:小鸟的歌还会落在哪里?长出什么?
(2)师:“下课后我们把小朋友说的话,画成美丽的画,然后编进散文,好吗?”
篇2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有关啄木鸟、猫头鹰、喜鹊的知识。
2.认识14个生字及多音字“干”。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大自然中,有许多动物都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们还能帮助我们人类做事情呢。谁愿意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呀?
2.学生自由发言。
3.今天,我们就要一起读一个小动物帮助我们人类做事情的小故事,故事的名子叫《啄木鸟》。板书课题。
4.观看动画片。
5.说一说,这个小故事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个小动物?
师:贴图,指导同学学习生字。
点评: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能将难记的生字进行分散识记,
二、听读课文,初步感悟生字。
1.自由读课文,想办法解决不认识的字。
2.指名读课文:
(1)请其他的小朋友为他们提一提建议,说说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2)全班小朋友分角色朗读课文。
(3)其他同学评一评。
点评:在学生自渎课文之后,找一两名学生读书,然后大家共同评价,为学生的读书实践扫清了障碍,再让学生读课文,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3.齐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苹果树的病是怎样治好的?
4.自由发言,并且到黑板上去贴图。
5.总结全文。
三、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内容:
1.一起读一读课文中的词语:
啄木鸟、一棵、生病、身体、虫子、叹口气、医生、治病、树干、敲敲、手术
2.生生合作,一起学习生字。
师:看,啄木鸟从树洞里捉出了许多条大虫子,现在,咱们也玩个捉害虫的游戏,好吗?
点评:通过游戏的设计,使学生在玩儿中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自由读黑板上的生字。
4.微型小组两人一起讨论记字方法。
5.汇报小组学习成果。
五、指导书写生字
1.请同学按照结构给字分类。
2.说一说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漂亮?
篇3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
2、想象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有关句段,背诵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美丽奇特。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造句。
3、认识“鸟的天堂”,初步体会景物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作者简介。
2.揭示课题。
(对作者巴金作简单介绍,既是一种文学修养的熏陶,也是从语文的内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正确;(2)读通顺。
思考: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自由读是一种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读书方法,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能对课文有一个完整初步的了解。)
2.检查反馈。
(1)课堂交流: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这个问题的设计旨在促进学生认真阅读,学生的回答不可能完美,但有助于了解学情;教师的宽容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
(2)个别读课文,随机学习生字和部分新词。
(读的是个别学生,检查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字词的学法似乎有些凌乱,但有实效。)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速读课文。
思考: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怎样分?为什么?
(1)自己读读、划划、想想。
(2)小组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
(简化分段,强调清晰分段的思路,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
2.检查反馈。
四、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轻声读课文第5、7、8自然段,想象所描写的情景。
2.质疑:在这些句段中,有那些你不太理解的问题?
(尊重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相互作答,教师重点指导。质疑是一种重要能力,既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知识和能力,又激发学生边读边思。)
3.在这些句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有感情朗读。
(1)尝试有感情朗读。
(2)朗读指导。
(3)有感情朗读有关句段。
4.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背诵7、8自然段。(机动)
(给学生选择的权利,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的阅读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的有关句段,感受“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理解“应接不暇”、“留恋”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应接不暇”造句。
3.精读课文,体会课文描写景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了解作者观察描写的精细、巧妙。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的第5、7、8自然段。
(1)比较:这三段话之间有什么不同点?
(引导学生在感性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领悟作者观察、描写之巧妙。)
(2)尝试将这三段话按树根、树枝、树叶的顺序改写成一段话。
(这是一项语言表达练习,同时也是理解的深化。)
2.自由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
(1)思考: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并想想你的感受来自于课文的什么地方?
(宽泛的问题,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心理空间,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质。)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
①理解“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一句。
A.想象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B.有感情朗读句子。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接不暇”。
二、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课文。
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在这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出比较,教师应有限度的认可这些答案,并引导学生认识在内容和写法上的本质联系和区别,比如静态与动态等。)
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句段。
三、延伸课文,鼓励探索
1.置疑。
(在置疑中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弥补一些教学中遗漏的问题,可以称为教学民主,也可以理解为因学而教。)
2.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历史与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
篇4
今天,鸟妈妈早早的起床准备给自己的三个宝宝上一堂“安全教育课。”鸟妈妈拿出一个小黑板,在小黑板上画了一个鸟笼和一个弹弓。然后,把小黑板挂在鸟巢上方的树枝上。
上课了,鸟妈妈说:“孩子们,以后你们不需要跟着妈妈了,你们要独自在大自然里生存。今天,我就教你们如何保护自己第一课。”鸟妈妈停了停,说:“你们看,我现在手指的东西叫鸟笼,它由人类抓住我们后,就把我们放进鸟笼里,锁上门。人们有时不时地拿饲料喂我们,有时过很长时间才喂我们一次。我们在鸟笼里虽然没有老鹰来追赶,但我们失去了快乐和自由。”
“这个东西叫弹弓,是会让我们受伤,甚至死亡呢!因此,等你们自己生存时,都要提高警惕。否则,后果难以想象。”鸟妈妈咽了咽口水说:“好了,今天就上到这里,下课!”
篇5
张辉
软件人才的缺乏,使国内企业产生了巨大的需求。看到这个巨大市场的人,应该有很多,但真正做起来的,却屈指可数。这里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需求从来都是多方位的,所以需要供应也要多方位。但目前多数IT培训机构并不能提供多方位供应。北大青鸟APTECH能将教育产品卖得如此成功,主要是供应多方位的成功,其内容包括:核心内容领先;品牌吸引到位;产品本土化改造及时;伙伴选择规范;附加因素增色(联合认证)等。
从国内庞大的需求来看,某类教育产品的推广,让一家公司直接对接众多的学习者,是完全不可能的,特许经营虽然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但经常出现的问题也困扰着希望长期发展的盟主。不少惟利是图的盟主包装一个教育项目,主要的销售对象异变成招加盟商,并采用低价、广告轰炸的办法达到目的,这样的盟主由于目的的改变,根本就没有把满足需求当成销售教育产品最主要的工作来做,其寿命一定很短。北大青鸟APTECH可贵之处在于:始终将多方位满足众多学习者需求为目标,这样推广教育产品,必定成功。
篇6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50例患者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36~78岁。1型糖尿病4例,2型糖尿病46例;糖尿病病程5~30年,空腹血糖(FBG)8.2~22.0mmol/L,餐后血糖(PBG)12.0~2.95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IC)7.6%~14.2%,38例有不同程度周围神经炎,30例有糖尿病肾病,34例伴有视网膜病变。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依据:①糖尿病病史;②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部不适1个月以上,包括以下症状中的3项或以上:腹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体重减轻。③经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或B超证实胃排空延迟、胃内有大量潴留液。④辅助检查包括钡餐、B超、胃镜、实验室等检查排除食管、胃及十二指肠、肝、胆、胰及肠道等器质性病变。⑤无结缔组织病、严重心脑血管病、精神病。
治疗方法:5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所有病例均给予糖尿病正规治疗,即严格控制饮食、适量运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组在该基础上口服曲美布丁片,每次0.1g,每日3次,饭前30分钟服用,同时加用六味安消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饭后服用;对照组单用曲美布丁片口服,每次0.1g,每日3次,饭前30分钟服用。疗程均为3.0天。
疗效观察:疗程结束后随访病人,根据观察指标(腹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体重减轻),结合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或B超检查制定疗效。①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复查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或B超示胃排空正常,胃内无潴留液。②有效:症状减轻或观察指标中部分症状消失,复查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或B超示胃排空延迟,胃内潴留液明显减少,胃蠕动加快。③无效:症状无减轻或部分症状较前加重,复查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或B超示排空延迟,胃内潴留液无变化或较前增多。
统计学处理:治疗前后用X2检验。P
结 果
治疗组25例,显效20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96.0%,无效1例;对照组25例,显效11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88.0%,无效3例。2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讨 论
胃轻瘫是指胃的排空极度延缓,糖尿病患者由于多种代谢紊乱而发生严重的胃排空延缓,即为糖尿病胃轻瘫[1]。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慢性并发症,是常见的胃肠动力疾病。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持续增长,据文献报道,2型糖尿病患者中固体胃排空延迟者占30%~50%[2]。它的主要特点是胃动力下降、胃排空迟缓、胃节律紊乱,而导致胃潴留。常见的症状包括早饱、恶心、腹胀、呕吐、呃逆、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糖尿病胃轻瘫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②胃肠道激素失调;③糖尿病微血管病变;④高血糖;⑤胃电节律紊乱等。
根据上述发生糖病胃轻瘫的原因,首要的治疗是控制血糖,可以直接解除由于高血糖导致的胃、十二指肠动力障碍,同时可以间接减缓患者的植物神经病变。由于胃植物神经病变是胃轻瘫最重要的原因,故缓解神经病变的治疗都可以治疗胃轻瘫[3,4]。曲美布丁为外周性脑啡肽类似物,作用于外周阿片肽受体,也通过离子通道途径调节肠运动,对全消化道运动均有调节运动,对全消化道运动均有调节作用[5]。并促进胃排空,增加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同时还具有末销镇吐作用,因此使用曲美布丁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改变了以往应用动力药物治疗疗效不佳及易引起腹泻[6]等不良反应。六味安消胶囊由中药土木香、大黄、山奈、诃子、碱花、寒水石等组成。具有和胃健脾、导滞消积、行气止痛、清热润肠之功能。曲美布丁与六味安消胶囊联用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作用协同,加强胃动力,不良反应少,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改善胃肠功能的一种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姚民秀,李盈,尹潍.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进展.临床荟萃,1997,19(12):881.
2 柯美云,蓝宇.糖尿病胃肠并发症的动力障碍及其机制.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3,19(3):164-165.
3 蓝宇,吴政玲,张日霞,等.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及其相近端胃功能的影响.基础医学与临床,2005,25(增刊):228-229.
篇7
doi:10.14033/ki.cfmr.2015.34.019
在中国糖尿病患者逐渐增多,随着对糖尿病的重视,新诊断的糖尿病也越来越多。目前对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过高,强化血糖能够减少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1]。有研究表明,早期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保护胰岛β细胞,使胰岛功能恢复,但无论应用CSII,还是应用基础胰岛素联用速效胰岛素,均会给患者带来不便和痛苦。而基础胰岛素联用控制餐后血糖的口服降糖药,每日一次胰岛素注射,三餐前服用药物,患者易于接受,治疗依从性好。但是其疗效、对胰岛功能的恢复如何,目前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不同强化治疗方案,用于初治2型糖尿病,比较其疗效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患者90例,年龄40~70岁,平均(52.00±15.35)岁,男55例,女3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8.0%。排除标准: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感染、肿瘤、甲状腺、肾上腺、胰腺疾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笔者所在医院伦理学会批准进行。随即将90例患者均分为三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应用甘精胰岛素(来得时,赛诺菲安万特,国药准字J20090113),1次/d,三餐前应用门冬胰岛素(诺和锐,诺和诺德,国药准字J20100123)治疗;B组应用甘精胰岛素每天一次,三餐前应用瑞格列奈(诺和龙,诺华公司,国药准字H20130021)治疗;C组应用甘精胰岛素,1次/d,三餐前应用阿卡波糖(拜糖平,拜耳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05)治疗。在血糖达标(空腹血糖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三组治疗前后体重、HbA1c、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C肽(CP 0)、餐后2 h C肽(CP 2 h)、空腹C肽/餐后2 h C肽(CP比值)、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低血糖事件、甘精胰岛素用量的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差异比较用ANVOA检验。P
2 结果
A组患者因不能坚持和不愿意继续应用胰岛素退出7例,B组有2例退出,C组1例失访。
三组患者治疗前体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CP 0、CP 2 h、ISI、TC、TG、LDL-C及甘精胰岛素剂量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后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ISI及甘精胰岛素剂量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研究中,A组治疗前后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ISI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目前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逐渐增多,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的早期分泌相(Ⅰ相)异常,胰岛素Ⅱ相分泌增多,造成饮食后体内的血糖含量在短时间迅速增长,而体内的胰岛素短时间不能迅速升高,但餐后2 h后的一定的时间内胰岛素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1]。目前对2型糖尿治疗有许多降血糖方案,本研究通过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及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三种降血糖方案,甘精胰岛素是一种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是一种在中性pH液中溶解度低的人胰岛素类似物,能够维持机体24 h内接近生理基础状态下的胰岛素浓度,低血糖反应少[2-5]。
门冬胰岛素是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是将人胰岛素分子结构中β链第28位的脯氨酸用天门冬氨酸替代而成,这种结构的改变降低了胰岛素分子形成六聚体的趋势,使胰岛素分子在皮下以单体形式存在,使它的吸收速度明显改变,注射后门冬胰岛素能在15 min内见效,然后大概1 h达到高峰,并维持3~5 h[6-10]。
瑞格列奈属于苯甲酸类衍生物,可与患者体内胰岛β细胞作用,促使其分泌胰岛素,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患者的血糖。同时该药物还能与其他细胞受体相互作用,减少细胞内钾离子的流失[11-12]。
阿卡波糖(拜唐苹)主要通过抑制淀粉酶起作用,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显著抑制餐后血糖升高,同时降低餐后高胰岛素血症,可与任何降糖药联用,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率[13-15]。
本研究发现三种降血糖方案比较,均能够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但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低血糖发生率高,而且无明显其他益处,对老年人或有严重并发症患者建议慎用,而且入组患者失访率明显增加,考虑长期应用该方案不利于患者的依从性;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也能够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也有一定的低血糖发生,但是失访率偏低,而且患者甘精胰岛素用量较少,花费较少,患者依从性较好;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也能够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低血糖发生少,失访率偏低,但患者甘精胰岛素用量无明显变化,患者依从性较好,而且能够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脂。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能够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餐后胰岛功能,减少甘精胰岛素剂量,低血糖发生次数少,临床更适合。
参考文献
[1] Zhang J,Yang Z,Xiao J,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family history risk categories and prevalence of diabetes in Chinese population[J].PLoS One,2015,10(2):e0117044.
[2] Joseph J J,Donner T W.Long-term insulin glargine therapy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a focus on cardiovascular outcomes[J].Vasc Health Risk Manag,2015,11(1):107-116.
[3] Bolli G B,Riddle M C,Bergenstal R M,et al.New insulin glargine 300 U/ml compared with glargine 100 U/ml in insulin-na?ve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 on oral glucose-lowering drug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EDITION 3)[J].Diabetes Obes Metab,2015,17(4):386-394.
[4] Jia W,Xiao X,Ji Q,et parison of thrice-daily premixed insulin (insulin lispro premix) with basal-bolus (insulin glargine once-daily plus thrice-daily prandial insulin lispro) therapy in east Asia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nsufficiently controlled with twice-daily premixed insulin: an open-label,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2015,3(4):254-262.
[5]史存才.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6):99-101.
[6]黄胜利,陈宏慈,张华平.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与胰岛素的早期使用疗效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8):66-68.
[7]谢宝强,赖昀铮谢丽珍.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口服药物失效的老年2型糖尿病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9):98-99.
[8]陈军民,张新然.胰岛素泵输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4):67-68.
[9] Wojciechowski P,Niemczyk-Szechowska P,Olewiska E,et al.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sulin aspart compared with regular human insulin in patients with type 1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Pol Arch Med Wewn,2015,125(3):141-151.
[10] Raz I,Bitton G,Feldman D,et al.Improved Postprandial Glucose Control Using the InsuPad Device in Insulin-Treated Type 2 Diabetes:Injection Site Warming to Improve Glycemic Control[J].J Diabetes Sci Technol,2015,9(3):639-643.
[11] Zheng L,Wang J,Wang Y,et al.A sensitive 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 for point-of-care testing of repaglinide in natural dietary supplements and serum[J].Anal Bioanal Chem. 2015,407(7):1973-1980.
[12] Sim?es R A,Bonato P S,Mirnaghi F S,et al.Bioanalytical method for in vitro metabolism study of repaglinide using 96-blade thin-film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and LC-MS/MS[J].Bioanalysis,2015,7(1):65-77.
[13] Yan W W,Chen G H,Wang F,et al.Long-term acarbose administration alleviating the impairment of spatial learning and memory in the SAMP8 mice was associated with alleviated reduction of insulin system and acetylated H4K8[J].Brain Res,2015,1603(7):22-31.
篇8
糖尿病在中国已经为继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的第三大致死疾病,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约达10%,患病人数已达9000多万。而患病人群中约90%以上是2型糖尿病的患者。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健康教育被喻为是一种“治疗教育[3]”,而终身严格的饮食控制是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为了让患者用简便,灵活、易于掌握并实施的方法掌握自控饮食,我们采用糖尿病饮食指导的各种有效方法,从2007年8月―2009年8月对糖尿病患者应用列线图、等值食物交换表,按食物交换份配餐的三种方法对患者进行自控饮食指导,并以上述内容为主,编著“糖尿病自控饮食实用手册” 作为健康教育者进行自控饮食指导与患者实施自控饮食的手册。临床应用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神志清楚的2型糖尿病患者168例,经过临床检验诊断确诊,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所选病人均有自理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能定期随访并愿意合作,其中男96例,女72例,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58.5岁。按入院日期双日分为实验组,单日分为对照组各84例。两组患者入院时的基本情况如:体重、运动强度、饮食习惯、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生活方式、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测试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对照组 实施传统的糖尿病健康教育,住院期间每周学习一次,由责任护士发放健康教育小册子,内容包括按标准体重计算每日饮食的总热量,计算每日所需的食物交换份,合理分配一日三餐,学习不同热量的食谱举例。
2.2 实验组 患者住院期间,在接收传统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基础上,每人发放“糖尿病自控饮食实用手册”,内容包括列线图、等值食物交换表(食物种类与当地食物资源种类相宜并可以根据患者需要不断添加)、国际营养学会推荐的食物生理需要量表、部分维生素生理需要量表、部分微量元素生理需要量表,按食物交换份配餐的食谱举例,常用蔬菜的充饥方法,酸性食物与碱性食物,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每消耗100千卡热量的运动项目时间表等患者实用的资料。供患者实施自控饮食时查阅应用。
2.2.1 教会患者食物交换份列线图的使用方法。用直尺勾画出患者的主食与辅食的交换份数。
2.2.2 讲解等值食物交换表中食物的种类及根据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原则灵活调整食物种类的方法,参照国际营养学会推荐的食物生理需要量、部分维生素生理需要量等量表,为患者消除在执行自控饮食时的认识误区,患者可放心变换食物份数,达到均衡营养的方法。
2.2.3 按等值食物交换表中的每个食物交换份为患者指导配餐,配餐基数按每份的1份、1/2份、1/3份、1/5份、1/10份等计算;例如:黄先生,确诊为2型糖尿病,依据其体重、身高、体型与体能;在列线图上用直尺勾画出黄先生配餐的份数是:主食9份,副食7份。根据等值食物交换份表中的食物种类,按食物交换份配餐的三日的食谱举例是;
2.2.4 配餐注意事项。食用干粉条、土豆、豆腐等含淀粉高的食物应减少相应量的主食,每日摄入盐量应在5g以下,有并发症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确定摄入盐与蛋白质的量,每日入水量在1500ml――2500ml之间,少食动物内脏、蛋黄、奶酪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在自我血糖监测下,自行调整每餐的食物交换份数和运动时间与强度,寻找出自己的饮食、运动与血糖变化规律,
2.3 观察指标 每周星期三监测1次空腹血糖、1次餐后2h血糖,每3个月监测1次糖化血红蛋白,6个月回院随访时监测1次血脂。出院后跟踪随访6个月,了解患者配餐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指导调整。
2.4 统计学方法。所有结果经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2检验,计量资料用 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6个月后,实验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比较。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
4 讨 论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计算总热量的方法繁琐,列举的食物交换份种类与当地食物资源种类不相宜,参考的配餐方法患者不明确食谱的热量,患者自行计算每餐热卡很困难,具体实施自控饮食难度较大。而多数糖尿病患者存在学习、记忆力障碍。紧靠宏观指导,患者受益不多。实验组患者实施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方法是以糖尿病治疗中食物交换份测算列线图、等值食物交换表、按食物交换份配餐三种指导方法为基础,使健康教育者指导自控饮食更加简单、明了,患者学习自控饮食形象、易懂,教育目标明确,患者可以按每个食物交换份灵活变换,安排三餐饮食或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餐后加餐,食谱中食物种类涵盖等值食物交换份表中的大部分食物,每天进餐的食物种类达到15―20种之多。使患者用简单、易懂、可操作性强的方法掌握了自控饮食,它很好的诠释了控制总热量、均衡营养等糖尿病饮食治疗原则。实验组97%患者临床检验数据达到了糖尿病控制目标,只有3%的患者没有达到糖尿病控制目标,而对照组患者临床检验数据只有58%的患者达到了糖尿病控制目标,有48%的患者达不到糖尿病控制目标。因此,按食物交换份配餐的方法是糖尿病患者在自控饮食的实施中使用方便而恰当,而且易于掌握的健康方法,真正的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篇9
Analysis of Effect and Security of Initial Periodontal Combined with Tinidazole Capsules Treatment for Diabetic Periodontitis
CAO Qian, ZHANG Jie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enter Hospital, Langfang, Hebei Province, 06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and security of initial periodontal combined with Tinidazole Capsules treatment for diabetic periodontiti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79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odontiti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th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ente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4 to October 2015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34 cases)were given initial periodontal treatment, the research group(45 cases)were given tinidazole capsule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plaque index, sulcular bleeding index, attachment loss, mobility changes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plaque index, sulcular bleeding index, attachment loss and mobility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0.86±0.21),(0.80±0.23),(1.93±0.51)mm and (1.06±0.37)mm vs(1.06±0.41),(1.23±0.33),(3.16±0.47)mm and(1.39±0.41)mm, and 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y comparison,(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initial periodontal combined with tinidazole capsules treatment for diabetic periodontitis is obvious, which is worth promotion in clinic.
[Key words] Initial periodontal; Tinidazole capsules; Diabetic periodontitis; Security
糖尿病的牙周炎发病、病变程度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糖尿病性牙周炎为糖尿病主要并发症之一,此病症其发生与发展既包括糖尿病导致的全身与局部性缺陷,同时包括感染特点,主要有:牙菌斑形成、厌氧菌以及牙龈杆菌感染等,临床表现为牙周袋的形成、牙齿松动、牙龈充血以及牙槽骨吸收[1-2]。该研究为寻找治疗糖尿病性牙周炎的有效方式,整群选取中国石油中心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79例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行不同治疗方法并观察其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中国石油中心医院收治的79例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与研究组(45例),前者男女比例16:18,年龄35~75岁,平均(61.62±5.17)岁,病程1个月~9年,平均(4.25±1.33)年;后者男女比例21:24,年龄36~74岁,平均(63.22±4.18)岁,病程1个月~8年,平均(4.17±1.05)y;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牙周检查,指导口腔卫生,化验血糖等指标并记录,对患者龈上洁治与龈下刮治,同时平整根面,采用3%的过氧化氢+0.9%的氧化钠溶液注射交替冲洗,棉球隔湿,采用2%的碘甘油对牙周袋实施上药。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替硝唑胶囊(H10970376, 0.2g)口服,2粒/次,1次/d;两组均治疗6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附着丧失、松动度变化情况,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数据用SPSS 21.0软件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s)表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行t检验;百分比(%)表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比较
两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附着丧失、松动度改善情况均明显改善(P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3例(6.67%)患者于服用药物过程中出现恶心、纳差以及金属味,但患者自愿继续治疗,未进行处理,于疗程结束2 d后,上述不良反应自行缓解并消失;对照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于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牙周炎为当前发病率较高的感染性病症之一,不仅对人体口腔健康造成影响,同时为糖尿病及冠心病等诸多系统性病症产生与发展之危险因素,而多种病症相互作用将加剧患者牙周组织的破坏风险与速度[3]。为寻求治疗糖尿病性牙周炎的有效方式,该研究予以中国石油中心医院收治的79例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行不同治疗方法,并观察其效果与安全性。
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菌斑指数(0.86±0.21)、龈沟出血指数(0.80±0.23)、附着丧失(1.93±0.51)mm、松动度(1.06±0.37)mm优于对照组(1.06±0.41)、(1.23±0.33)、(3.16±0.47)mm、(1.39±0.41)mm,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未经治患者自行好转且无严重不良反应,表明牙周基础联合替硝唑胶囊治疗糖尿病性牙周炎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其结果与陈新等研究中糖尿病牙周炎患者相关炎症因子数据的改善相符合,考虑分析可能因为:糖尿病患因其自身抵抗外来细菌及病毒防伪功能下降,胶原蛋白异常代谢,末梢血管异常及伤口复原的能力降低等原因,导致维护牙周组织健康的能力削弱。而传统牙周基础治疗过程中,可将患者牙菌斑与牙石去除,同时可将牙周袋中坏死组织及其溃疡上皮、炎性肉芽同时刮除,为牙龈及其根面附着创造有利条件[4]。但由于牙周袋芽体解剖存在复杂性,且糖尿病存在易遭受感染的特点,导致临床中单纯牙周基础治疗并不能实现理想效果[5-6]。替硝唑胶囊作为新型硝基咪唑衍生药物,其于治疗梭形杆菌、消化链球及厌氧菌等牙周疾病中,可发挥高效抗菌效果,其用药方便,且局部性药物浓度较高,从而拥有较好渗透性,充分实现对口腔内厌氧菌的较好控制,达到治疗糖尿病性牙周炎的目的,且与牙周基础治疗联合运用,疗效高且疗程短,无严重不良反应[7-8]。但该研究受条件制约,未分析联合治疗对患者远期生活所造成的影响,需加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综上所述,牙周基础联合替硝唑胶囊治疗糖尿病性牙周炎的效果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联合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付敏,吕岩,郭斌.维生素D3对老年糖尿病性牙周炎的免疫调节作用[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2,10(1):45-48.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8.
[3] 马敏,赵晓帆,李晓洁,等.牙周基础治疗对宁夏地区回、汉人群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J].口腔医学研究,2014,30(1):63-66,69.
[4] 陈新,谭新伟,刘洪臣,等.盐酸米诺环素联合替硝唑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29(6):664-667.
[5] 韩春,柯杰,赵桂芝.糖尿病性牙周炎与氧化应激的研究进展[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2,22(8):484-488.
[6] 卢淑青,修殿芳,密保琴.牙周基础治疗35例糖尿病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7):92-93.
篇10
[
关键词 ] 阿卡波糖;维格列汀;有效性;老年糖尿病;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8(b)-0100-02
[作者简介] 王艳(1972.11-),女,江苏人,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内分沁工作。
相关文献报道指出,临床中,由于老年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不断增长,故此对老年糖尿病治疗中,应用常规降糖药物进行治疗,血糖控制效果较低,应提升临床药物治疗效果[1]。该研究对该院于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维格列汀及阿卡波糖在治疗老年糖尿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且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疗效标准,将患者分成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并且,对于研究组,其患者中男性为15例,女性为15例,患者的年龄分布在55~80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达到(66.5±0.3)岁;老年糖尿病病程在1~2个月之间,老年糖尿病患者平均病程为(1.5±0.4)个月。在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为55~78岁,其平均年龄达到(66.7±0.2)岁;病程在1~2个月之间,平均病程是(1.7±0.5)个月;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针对临床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药物治疗[2],对患者给予阿卡波糖(国药准字:H19990205)进行治疗, 餐前吞服,起始剂量为50 mg/次,3次/d,以后逐渐增加至1次0.1 g,2片/次,3次/d。
对研究组患者治疗中,给予维格列汀(国药准字:H20110358)药物治疗[2],药剂量为100 mg/d,早晚各给药1次,50 mg/次。最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静脉采血,通过使用生化分析仪对标本溶血进行检测,观察分析2组患者2个月后的临床降糖效果,分析两组治疗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1.3 观察评价
依据患者临床症状,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对比。分析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上改善,经血糖检测后发现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的减轻,患者血糖检测,基本上表现正常;无效:临床患者症状没变化。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可以运用spss 20.0版本统计软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其中用率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用(x±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组间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有效性比较
治疗之后,在研究组患者中,显效2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显效2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73.3%;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1所示。
2.2 比较两组治疗安全性
在对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后,根据患者住院时间、空腹血糖水平、胰岛素敏感指数情况,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安全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结果在临床治疗老年糖尿病之中,对于临床患者药物治疗中应用维格列汀进行治疗,不仅能在临床中使患者取得满意的治疗疗效, 还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临床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临床病情明显好转。
3 讨论
临床研究指出,维格列汀为二肽基肽酶-4 新型抑制剂,有效抑制二肽基肽酶-4 生物活性,进而可以提升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浓度[3]。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维格列汀治疗有效性高于阿卡波糖,研究组应用维格列汀治疗后,其临床有效率达到93.3%,对照组应用阿卡波糖治疗有效率为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应用维格列汀治疗,可以缩短治疗时间,用药安全性也高与对照组(P<0.05),大大提升该药物治疗疾病有效性。
临床中,维格列汀可以有效促进胰岛细胞内的胰岛素分泌,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含量。维格列汀可以有效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且安全性较好,维格列汀治疗后患者胰腺细胞功能指数较高,修复胰腺细胞功能效[4]。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而对于应用阿卡波糖治疗的情况,则是发挥生物学作用,降低摄入机体的多糖类化合物分解效率,控制患者进食后的血糖浓度;但是在实际治疗中,由于大部分药物成分会以废物形式排出体外,从而造成药物浪费。
对于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用阿卡波糖治疗,可以延缓机体对糖的吸收速度,抑制酶活性,延缓患者体内碳水化合物的降解,从而会造成肠道内对葡萄糖的吸收速度减慢,有效的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阿卡波糖需长期服用,才可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5]。维格列汀治疗老年糖尿病,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适用于各型糖尿病患者,对空腹血糖以及餐后血糖都有明显降低[6]。治疗老年糖尿病中,由于老年患者自身免疫系统下降,给予患者进行维格列汀治疗,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7],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疗效较常规临床降糖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临床中具有极大治疗优势。
患者用维格列汀药物治疗,具有安全性,强化血糖控制,避免低血糖,对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8],并限制老年患者日常对糖分的摄入,应该减少使用鱼、虾以及肉、蛋等食物,应从最基本的淀粉类食物开始食用, 对患者进行脱敏饮食,还应严格控制患者日常生活安全。
该研究结果充分证实,应用维格列汀治疗老年糖尿病,临床效果好于阿卡波糖疗法,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副作用少,安全性高,值得在实际中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1] 陈国权,陈文智,张韶英.门冬胰岛素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3(1):15-17.
[2] 李永峰,张慧.盐酸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长期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中外医疗,2011,2(9):887-901.
[3] 王凌云.门冬胰岛素联合小剂量罗格列酮治疗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学, 2011,16(11): 283-284.
[4] 伊然,詹晓蓉,刘晓民.胰岛素泵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研究[J].临床急诊杂志,2007,8(6):340-341.
[5] 林东源,李剑军.三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30对2型糖尿病治疗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 19(6): 401-402.
[6] 邓斌,戴海斌.维格列汀和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对比评价[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4(6):136-138.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2月初诊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 未服用过降糖药物, 排除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1型糖尿病患者以及特殊类型糖尿病患者、急性感染患者、肝肾功能严重不全患者。所有患者均同意在研究过程中保持治疗前的饮食及运动习惯, 对研究方法有所了解,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对照组中男21例, 女19例, 年龄51~79岁, 平均年龄(65.7±12.3)岁, 病程1~11年, 平均病程(5.8±2.2)年;观察组中男20例, 女20例, 年龄52~78岁, 平均年龄(66.1±11.6)岁, 病程1~10年, 平均病程(5.7±2.3)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那格列奈进行治疗, 120 mg/次, 3次/d。观察组患者使用维格列汀进行治疗, 50 mg/次, 2次/d。
1. 3 观察指标 两组均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进行监测, 并对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观察。
采用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患者的胰岛素水平进行检测, 计算HOMA-β指数。HOMA-β=(胰岛素水平×空腹血糖值)/22.5×100%。正常人的HOMA-β值为100%。HOMA-β指数越高, 说明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越好[1]。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情况对比 与治疗前相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值均明显下降(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改善情况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的HOMA-β指数明显更高(P
2. 3 两组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8例患者发生低血糖事件, 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为20%;观察组只有1例患者发生低血糖事件, 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为2.5%。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P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类疾病, 主要是由于机体对胰岛素的抵抗力增高、胰岛功能出现障碍而引发的血糖代谢紊乱[2]。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 容易引发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临床上, 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方法为血糖控制, 即服用降糖药物。传统的降糖药包括二甲双胍、格列奈类药物(如那格列奈)等, 能够在短时间内对血糖进行有效的控制。然而这些药物都无法延缓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衰减的进程, 对血糖的长效控制效果不佳。对患者进行强化降糖治疗, 能够对血糖进行有效的控制, 但在血糖控制的过程中, 患者发生低血糖事件的风险较高, 容易引发严重心血管疾病, 进而引发死亡[3]。因此, 寻求一种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糖尿病治疗药物,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胰岛β细胞功能衰减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特征, 胰岛β细胞功能出现衰减, 会导致患者机体中胰岛素的分泌减少。那格列奈是一种胰岛素促泌剂, 能够与胰岛β细胞的三磷酸腺苷(ATP)受体进行结合, 关闭钾离子通道, 阻断钾离子内流, 使细胞去极化, 同时开放钙离子通道, 使钙离子内流, 从而有效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那格列奈在血液中能够进行快速的结合和分解, 起效较快, 半衰期短, 在用餐后的作用效果尤为显著。
维格列汀是一种新型的口服降糖药, 能够对二肽基肽酶进行高度选择性、可逆性的抑制, 提高内源性C肽的含量, 有效调节胰岛β细胞的分泌, 从而有效控制血糖;同时, 维格列汀能够在低血糖的状态下对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进行抑制, 从而有效缓解低血糖,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国外有研究表明, 维格列汀能够对胰岛β细胞的增殖起到促进作用, 有效抑制胰岛β细胞的凋亡。本次研究中, 维格列汀组患者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改善情况更佳(P
综上所述, 与那格列奈相比, 维格列汀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 其能够有效改善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 还能有效降低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 可被推广应用于临床。
篇12
1.3统计学处理:数据均用x±s表示,两组间数据比较及组内治疗前后对照均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一般资料比较:40例患者均按要求完成试验,两组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治疗前与治疗后13、26 w进行BMI、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检测,差异均不显著。
2.2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HbA1c在同组治疗前与治疗后26 w比较均明显下降(均P
表1两组治疗前后BMI、尿Alb、HbA1c的比较
表2两组治疗前后7个时间点血糖水平比较(单位mmol/L)
2.3不良反应:40例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肝肾功能损害、皮疹等,两组患者均有轻中度低血糖发生,使用优泌乐25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0%较使用优泌林30R组低血糖发生率40%显著降低(P
2.4使用药物剂量比较:两组患者均按血糖控制达标要求接受了26 w的药物治疗,优泌乐25组和优泌林30R组初始量各为(12.6±3.8)U/d和(12.6±4.6) U/d,治疗26 w结束时两组使用剂量为(28.2±8.4)U/d和(32.6±6.4)U/d比较差异不显著,但优泌乐25组胰岛素用量较优泌林30R组少。
篇13
The comparion of differentfluorouracil-based chemoradiotherapy regimenin the treatment of II-III stage rectal cancer.
Jin Gaowa, Li Quanfu. Department of Oncology ,Inner mongulial Eerduosi Central Hospital,Eerduosi 017000,China.
Objective To comparion the efficacy and toxicity of threedifferent fluorouracil-based chemoradiotherapy regimen in the treatment of II-III stage rectal cancer. Method After resection ofII-III stage rectal adenocarcinoma,43pati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threekinds ofdifferent fluorouracil-based chemoradiotherapy regimen. ArmA regimen:,CF was given on a dose of 200mg/m2 /d before 5-FU , 5-FU was given bolus on a dose of 250mg/m2 /d on days 1-5 and days29-33concurrent with convention 3-fields pelvis radiotherapy 50 Gy; ArmB regimen:5-FU was given protracted on a dose of 700mg/m2 /d on days 1-5 and days29-33 concurrent with convention 3-fields pelvis radiotherapy 50 Gy; ArmCXeluoda was gixen oraly 1600mg /m2/d on days 1-14,22-35 concurrent with convention 3-fields pelvis radiotherapy 50 Gy. All patients received 6 cycles of FOLFOX4 regimen chemotherapy after chemoradiotherapy. Results The OS(overall survival)ofArmA vs ArmB vs ArmC is 86%vs89% vs 92% respectivly(P>0.05);The DFS(disease-free survival) ofArmA vs ArmB vs ArmC is64%vs69%vs77% respectivly(P>0.05).Grades 3-4 hematologic was more frequent inArmA ,whereas hand-foot syndrome and diarrhea was more frequent in ArmB , ArmC had a mild side-effects compared with ArmA and ArmB.Conclusion The OS and DFS in three arms was identical,wheres the ArmC has a longer DFS trend.The adverseeffects all can been well tolerated and the ArmC has a milder side-effects when compared with ArmA and ArmB.
Key words:rectal cancer ; radiochemotherapy; fluorouracil
直肠癌是西方国家比较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我国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21世纪直肠癌的治疗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在可手术切除的II、III期(T3-4N0或任何T,N+M0)直肠癌的治疗中,以5-FU为基础的术后同期放化治疗成为标准治疗模式[1]。5-FU的发明是肿瘤药物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它的使用方法经历了单纯静脉滴注到De Gramont 及Mago clinic 方案[2、3],药物也由单一5-Fu衍生出优福定、希罗达、S-1等氟脲嘧啶类药物。我们在2005年11月-2008年2月对我科收治的II、III期直肠癌根治术后采用三种不同氟脲嘧啶联合放化方案进行辅助治疗,疗效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入组标准:全组患者均为直肠癌根治术后,经病理组织诊断明确,入组后按照AJCC2002直肠癌TNM分期达到T3N0或任何T,N+M0并经胸正侧位片及腹部B超或CT排除远处肺肝转移的II、III期患者。既往未做过放化疗,相关辅助检查无放化疗相关禁忌症,ZPS评分为0-1分。共完成前瞻性观察病例43例,男性29例,女性14例。年龄41-69岁,中位年龄55岁。术式Miles14例,Dixon术式29例。
1.2治疗方法:
1.2.1放化方案:43例患者于直肠癌根治术后四周内首先进行放化同期治疗,治疗方法分为三组,ArmA 放疗第1-5,29-33天静脉推注5-氟尿嘧啶(5-FU)250mg/m2 /d,5-Fu之前使用亚叶酸钙(CF)200mg/m2 /d增敏,同时盆腔放疗;ArmB放疗第1-5,29-33天持续静脉泵注5-氟尿嘧啶(5-FU)700mg/m2 /d,同时盆腔放疗;ArmC放疗第1-14,22-35天口服希罗达1600mg /m2/d[4、5] ,同时盆腔放疗。所有患者在接受同时放化疗后休息1-2周,行盆腔CT或MRI复查。全身化疗前行血常规,肝肾功,肿瘤标记物,胸正侧位片及腹部B超等相关辅助检查。序贯FOLFOX4方案:草酸铂(艾恒)85mg/m2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 2h,d1;亚叶酸钙(CF)200mg/m2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 2h静脉滴注后立即静脉推注5-氟尿嘧啶(5-FU)400mg/m2 d1,2,微泵(5ml/h)持续静脉滴注5-FU 600mg/m2共44小时。每2周重复,为一周期,共完成六周期全身化疗。
1.2.2 放疗方法:放疗采用直线加速器等中心三野盆腔照射技术(一后野和两侧水平侧野)。后野上界为L5椎体下缘,下届为闭孔下缘(Dixons术式)或会阴疤痕放置金属标记物(Miles术式),外界真骨盆外放1.0厘米;2个侧野后界包括骶骨外侧皮质,前界切股骨头1/2,上下界同后野。患者采用俯卧位,三个野剂量比为2:1:1,侧野用30°楔形板。后野用6MV X 线,侧野用15MV X 线,常规分割,共25次,总剂量为50Gy。
1.3评价标准:观察①三种不同氟脲嘧啶联合放化方案治疗期间急性毒副反应,按照RTOG/EORTC急性放射毒副反应评价标准进行评价;②观察三种治疗方案总生存率(OS),无疾病生存率(DFS)。总生存率计算从同步放化开始一直到死亡或末次随诊;无疾病生存率计算从同步放化开始一直到局部复发或全身进展。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1.5软件进行处理。统计方法使用两因素两水平的方差分析。以α=0.05作为检验标准。
2.0 结果:
2.1病例资料: 2005年11月-2008年2月完成随机入组观察5-Fu静脉推注和持续输注联合同期放疗组各17例患者,希罗达同步放化治疗方案入组观察13例患者(ArmC):ArmA(5-Fu静脉推注组)中1例入组后治疗期间由于交通事故死亡,分析未包括在内;ArmB组中1例患者FOLFOX4方案化疗2周期后合并深静脉穿刺并发症,改为希罗达联合艾恒全身化疗,分析包括在内;ArmC组2例患者在放疗期间由于经济原因退出,其余患者完成入组观察。各组病人临床特征见表1。
2.2 毒副反应评价
三组不同氟脲嘧啶方案同步放化治疗期间急性毒副反应是我们临床观察主要内容之一,3-4级以上急性毒副反应见表2。
2.3生存率分析:
我们在临床疗效比较中主要目的是为了观察5-Fu静脉推注(ArmA)、持续静脉泵注(ArmB)和希罗达(ArmC)同期放疗组三组总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率(DFS),我们到目前获得了三组患者两年的OS和DFS。5-Fu静脉推注
组(ArmA)、静脉持续静脉泵注组(ArmB)和希罗达(ArmC)同期放疗组的两年OS分别为86%、89%和92%(P>0.05),两年DFS分别为64%、69%和77%(P>0.05)。
2.4 治疗失败情况分析 我们观察了三组患者局部区域失败(LRF)和远处转移情况,局部失败定义为瘤床和(或)吻合口复发和(或)区域淋巴结复发或会阴巴痕复发。此外区域定义为远处转移。局部区域复发作为首先治疗失败三组分别为ArmA组1例(7%),ArmB组1例(6%),ArmC组1例(8%);2例患者在局部复发同时发现远处转移;远处转移最常见部位是肝(5例)和肺(3例),其余部位是淋巴结(3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例,骨(1例),脑(2例)。
3.讨论
自1991年NCCTG-794751随机对照结果发表以来,以5-FU为基础的术后同期放化治疗成为II、III期(T3-4N0或任何T,N+M0)直肠癌标准治疗模式[1]。通过使用5-FU生物调节剂或延长5-FU的给药时间是5-FU发明史上两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尽管包含6个临床随机对照研究1219例患者的荟萃分析显示5-FU持续静脉泵入较静脉推注获得更好的肿瘤缓解率且有略高的总生存率[3],但5-FU静脉推注仍被美国等拉美国家广泛采用,在我们国内也被普遍使用。希罗达是氟脲嘧啶类口服制剂,在体内经过三步酶联反应代谢成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d-UMP(一磷酸脱氧氟脲苷),由于肿瘤组织内胸苷酸合成酶浓度是周围正常组织的 倍,所以被称为“细胞靶向化疗”药。希罗达与静脉推注5-FU在结肠癌化疗III期临床实验中显示出了接近统计学意义的延长DFS趋势(P=0.053),且血液学毒副反应明显减轻[6]。近年国际上对希罗达同步放疗相继文献报道[4、5],国内李晔雄等2006年4月报道希罗达同步放疗在II、III期直肠癌治疗中I期临床试验最大耐受剂量为1600mg/m2[7]。我们进行前瞻性临床疗效比较目的就是不同氟脲嘧啶联合放化方案在II、III期直肠癌治疗中近期毒副反应和远期疗效,包括5-FU静脉推注(ArmA),持续静脉泵注(ArmB),口服希罗达(ArmC)三种方式。
我们临床观察显示三组患者两年的OS为ArmA vs ArmB vs ArmC分别为86%vs89% vs 92%(P>0.05),三组不同氟脲嘧啶联合放化方案在总生存期方面没有显著差别;但是希罗达联合放化疗组在无病生存方面显示较5-FU静脉推注或持续泵注有两年DFS延长趋势,ArmA vs ArmB vs ArmC分别为64%vs69%vs77%(P>0.05), 这点同希罗达与静脉推注5-FU在结肠癌化疗III期临床实验中显示出DFS延长相一致[6]。在我们的临床观察中并没有显示出不同5-FU给药方式在生存期方面的优势,但这可能同一方面我们入组患者仅有43例,病例数较少有关;另一方面,尽管OConnell,M.I.等关于5-FU持续静脉输注联合放化治疗直肠癌临床研究显示5-FU持续静脉输注在DFS(P=0.01)和 OS(P<0.05)方面有统计学意义的优势,但其中位随访时间达到46个月,报道了4年的OS和DFS[8],我们的临床观察只是随访两年的结果,可能存在的差异还没有显示出来;而且,我们的治疗模式与OConnell,M.I.和GI INT0144进行的不同氟脲嘧啶联合放化临床研究的方案并不完全相同[8、9],我们采用了直肠癌根治术后首先进行放化同步治疗序贯FOLFOX4方案全身化疗的模式,这两种方法有利于总生存期的延长[1、10],各组长期生存的差异需要更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来。
在我们的临床观察中,三组患者均能完成治疗,没有发生治疗相关死亡(入组后1例患者由于交通意外死亡),没有患者因为治疗期间严重毒副反应终止治疗,只有1例患者由于化疗期间并发深静脉穿刺并发症由FOLFOX4方案改为XEOXA(希罗达联合艾恒)方案全身化疗,并按照治疗意向进行分析(ITT)。所有患者计划完成六周期FOLFOX4全身化疗,平均完成化疗周期5.73个,终止化疗原因主要为体力评分下降和肝功异常,化疗期间主要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周围神经毒副反应,给予升白支持并嘱避免受凉刺激。同步放化各组急性毒副反应各有不同,ArmA vs ArmB vs ArmC3-4级血液系统毒副反应为21.4% vs6.2%vs7.7%,静脉推注5-FU明显高于持续给药和希罗达组,与GI INT0144研究结果一致[9];3-4级口腔粘膜溃疡发生率为14.3 %vs 18.6 %vs 0,希罗达组具有明显优势;3-4级手足综合症发生率为7.1%vs25%vs 7.7%,希罗达组手足综合症发生率并不像其主要剂量限制性毒副反应发生率高,分析原因可能同同步放化治疗期间剂量剂量为1600mg /m2/d,低于全身化疗用药2500 mg /m2/d,而且我们所有患者在口服希罗达期间同时口服维生素B6 120 mg /m2/d有关。三组治疗期间各种急性毒副反应口服希罗达组在3-4级血液系统毒副反应、3-4级腹泻和手足综合症发生率方面好于静脉使用5-FU方法,与李晔雄等报道一致[7],体现出希罗达同步放化疗在临床使用方面优势,但治疗费用显著高于5-FU静脉使用组。5-FU持续泵注放化比静脉推注放化尽管虽然3-4级血液系统毒副反应较轻,但有更高比例3-4级放射性直肠炎或手足综合症发生率,分析原因可能同5-FU持续泵注化疗药物强度3500 mg /m2/w,约3倍于5-FU静脉推注组1250 mg /m2/w有关,同时也提示我们采用5-FU持续泵注方式,患者可以耐受更大剂量强度。总体上,ArmA和ArmB组所有患者均能安全完成治疗,尤其是5-FU静脉推注方法可以减少中心静脉置管时间,对于广大西部地区基层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价比。仔细分析我们治疗失败患者我们发现治疗前CEA水平>3ng/ml提示较早的治疗失败,占我们观察患者的70%(10/13),这与辅助或新辅助治疗II、III期直肠癌中预后因素分析相一致[11]。由于我们观察病例较少,对于年龄、性别因素对患者治疗期间副反应耐受性和远期治疗效果影响,需要进一步增加病例进一步分层研究。
总之,通过临床观察我们发现三种不同氟脲嘧啶联合放化治疗OS没有显著差别,希罗达联合放疗组具有延长DFS的趋势。三种不同氟脲嘧啶联合放化均安全可耐受,希罗达联合放疗组毒副反应较轻,5-FU静脉推注或5-FU持续泵注方式具有良好的治疗经济效价比。
参考文献:
[1]. 金晶,王绿化. 同步放化疗治疗癌. 癌症进展 , 2007, (03)
[2]. De Gramont A, Louvet C, André T, et al. A review of GERCOD trials of bimonthly leucovorin plus 5-fluorouracil 48-h continuous infusion in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evolution of a regimen. Groupe d'Etude et de Recherche sur les Cancers de l'Ovaire et Digestifs (GERCOD).Eur J Cancer. 1998 Apr;34(5):619-26. Review.
[3].Efficacy of intravenous continuous infusion of fluorouracil compared with bolus administration in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 Meta-analysis Group In Cancer.
J Clin Oncol. 1998 Jan;16(1):301-8.
[4]. Dunst J, Reese T, Sutter T,et al. Phase I trial evaluating the concurren
combination of radiotherapy and capecitabine in rectal cancer.J Clin Oncol. 2002 Oct 1;20(19):3983-91.
[5]. Souglakos J, Androulakis N, Mavroudis D, et al. Multicenter dose-finding study of concurrent capecitabine and radiotherapy as adjuvant treatment for operable rectal cancer.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3 Aug 1;56(5):1284-7.
[6] Cassidy J, Douillard JY, Twelves C, et al.Pharmacoeconomic analysis of adjuvant oral capecitabine vs intravenous 5-FU/LV in Dukes' C colon cancer: the X-ACT trial.
Br J Cancer. 2006 Apr 24;94(8):1122-9.
.[7]. 金晶,李晔雄,刘跃平,等. Ⅱ期和(或)Ⅲ期直肠癌术后希罗达同步放化疗的研究. 中华肿瘤杂志 , 2006, (05).
[8]. O'Connell MJ, Martenson JA, Wieand HS, Krook JE, Macdonald JS, Haller DG, Mayer RJ, Gunderson LL, Rich TA.Improving adjuvant therapy for rectal cancer by combining protracted-infusion fluorouracil with radiation therapy after curative surgery.N Engl J Med. 1994 Aug 25;331(8):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