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个人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毕业生个人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学毕业生个人总结

篇1

母校给了我很多宝贵的东西,这使得我在择业时能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在第八学期,我参加了很多面试,虽然有一部分公司由于种种原因对母校怀有偏见,但总体上评价还是比较好的。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就像是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一样,母校也存在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一点我不否认。但是,怀有偏见的评价对母校显然是不公平的,是由于缺乏对母校的理解造成的。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义正严词的告诉他们:如果你录用我,我会用实际行动证明,从北服走出的大学生照样是优秀的。最终,我选择了现在的公司,因为,我坚信,她能够给我一个空间,让我发挥我的才能,让我再次为母校争光!在工作中,我尽职尽责,勤勤恳恳,力争把工作做的最好,我要用实际行动回复自己的诺言!是的,我因北服而自豪、而骄傲,我还要让所有的华夏儿女因为北服而自豪、骄傲! 

要走了,怀着一颗依依不舍的心。母校已经给我很多了,此刻,我只有感激之心,我能说些什么呢?就像是我不能因为没有出生在豪门家庭而埋怨自己的父母!我的一半属于家,另一半属于母校。欠家的,永远还不清,因为她给了生命;欠母校的,也永远还不完,因为她让我懂得如何去尊重生命。我永远都会感激我的母校,就像感激我的家一样。要走了,我怎能安心?要不走,母校怎能安心?我得走,我不能违背母校的意志!我得走,去干更有意义的事情,去用自己的真才实学为母校争光! 

篇2

今天,看看日历,我才在恍然中发现,已是六月底了,还有半个月,我将离开这间 小小的拥挤的宿舍。大一我是第一个踏进7#楼223室的,那时候,觉得这间宿舍光线昏暗 ,狭小压抑,真的不习惯极了。可是,四年之后,还是这间堆满了行李和各色杂物难以 有落脚之地的小屋子,却让我如此眷恋,如此不舍。一枝松枝探到窗前,于是,便有了 无数四季美景。冬天是雪压松枝,冰凌悬垂;平日里时不时有小鸟落于窗前,姿态轻盈 ,歌声婉转,每每让我驻足观看,不忍打扰更不忍离去。夜晚月光翩翩撒落,皎洁如玉 ,如流水般默默伴着屋内四个女孩子的零点夜话。大家看了这番描述,不知7#223是个怎样浪漫的好去处,殊不知,它和一般清华宿舍无二,之所以在我心中如此温馨和美,只 是因为,我爱223。

我爱7#223,它是我在清华最喜欢的宿舍,是让我最有归属感的地方。我爱南北主干 道,远远超过那荷塘月色荒岛美景,因为它有着鲜明的季节变化,伴我走过每一个普普 通通却有如此有滋有味的日子。我曾经最喜欢3407上自习,因为一点小小的心情和一点 小小的秘密;从大三开始迷上了旧馆,只为那透过绿绿的爬墙虎飘落进来的一束阳光, 那浓浓的带着尘封的书卷气和清晨七点钟既辛苦又野蛮的占座。我们几个姐姐妹妹曾经 最喜欢一起跑到八食堂吃饭,就是觉得很好吃还边吃边分封那肥得流油言语不干净的食堂师傅是大小"特色菜"。最欣赏的一次讲座是大一上学期北大法律系贺卫方做的,引得我当顿足捶胸觉得如此遗憾没有进北大却来了这个风格和我如此不协调的清华,讲座的内容全然不记得只记得贺卫方声若洪钟风流倜傥,没想到前几日他又来清华却是头发半白皱纹可见,恍然间已是四年岁月催人老!我最喜欢大三下学期五六个人同上工物系 的马哲课,百多人的课堂上积极发言踊跃提问上台演讲声色张扬言语出众就是要把那群木木讷讷的工科学生比下去。最喜欢杨永林老师的三局口头禅:"是不是呢?" "That's the problem!" "If so, so what?" 足以应付世上一切情景局面而绝不失大家从容风范正如杨公子所说:"We waited and waited, but nothing happened." 最忘不了在我们办主任的口译课上一群懒人为了少做翻译少动脑筋拼命与何洪华老师胡侃天南地北无所不包从语言学词汇学到国家大事国计民生到何老师那个有名的女儿何嘟嘟。最痛苦的时期就是大二有一周每天只吃一餐还不包括主食,每次饭后都如狼似虎般的盯着空盘子酸溜溜地说"真好吃呀!"然后舔舔嘴唇恶狠狠地毅然离开,可惜一周过后依然如故于是减肥成了我的世纪之梦和一贯目标只是梦和现实总是有距离的。四年里骑车带我最多最稳的人就是涛妹,可惜临近毕业他的车子先是车轧坏掉又在散伙饭那天不幸被窃,于是我就只好徒步走在清华园里怅惘不已。

自打大一入校我们宿舍人就说要在秋天银杏树一片金黄时出去照相,可惜都四年过去银杏树黄了绿绿了黄始终没有机会留下我们的倩影,总觉得以后还有机会明日复明日转眼间将要物是而人非。每年都想生日时去西门外的铁木真因为过生日的人可以免费自助,年年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没有去成于是这家普普通通的餐厅几乎成了我的一个心结。四年里过得最开心的阳历生日是大三那年好多同学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就是这时我收到了涛妹送的最最经典的生日礼物:装在一个非常漂亮的巧克力盒子里面的两块Fa香皂;最开心的阴历生日是大四这年,因为我和我的男朋友一起度过尽管当时我对他毫无感觉但四天后我们还是莫名其妙神经兮兮地走到了一起。最抱歉的事情就是大三暑假本要去新华社实习结果因为不喜欢那里的氛围没有去而给吴锦老师添麻烦,这也是我大学里唯一一次挨老师批评;但似乎还是值得的因为接下来我美哉美哉的去连云港教书过了九天与世隔绝桃花源般的逍遥日子,和同行的兄弟姐妹们成了好朋友尽管被带队的老师误认为和观保关系不一般。最佩服自己的就是大二那个炎热的暑假呆在清华,每天泡在旧馆用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了萨缪尔森纳本著名的经济学的英文本,一时间什么事情都喜欢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尤其是博弈论的角度作切入,可惜现在脑袋里空空如只能崇拜当年的自己了,不过陪着刘艳考G我们两个共度的这段辛苦而单纯的时光恐怕是谁也忘不掉的。最欣慰的事情就是在经历了无数的思索徘徊迷惘之后,我还是坚持着自己的兴趣自己最初的道路到法学院学习法律了,其结果就是让我松松散散颓颓废废得过了一年什么正经事情都没有做。

大一刚入校很想家很不适应环境很不喜欢清华的时候,有一次,我走在南北主干道上,想到:"必定有一天,我将怀念我呆在清华的日子,甚至包括这些不开心的时刻。" 这一天毕竟到来了,现今,我是如此的怀念和珍视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如此的执著于彼此之间这份多年经营而来的感情,如此的愿意收藏这一路上点点滴滴的欢笑与悲伤,同时却也清楚的知道,这是不再的时光。

篇3

这个过程,彻底放弃任何学生工作,一再推辞班委工作,彻底否认完全做学习,只期望学习过得去就行,有些迷失方向感,郁闷。特别的紧迫感使我一次次的在寝室通宵的看书、画画、写信,一次次肆无忌惮的出入工地拍照,将时间投入到摄影中来,大二上和大二下分别同时带着两份和三份家教,在管理学的启发下开始考虑重新构筑自己的大学生活,于是到大三彻底放弃所有家教,暂停摄影,全力去安排自己的学业和大学生活。除此之外,做了一年的社会调查,费了很大的经历但是没有做好。大三,几乎没有去玩的机会,时间安排得太紧张,我只能每天去跑跑步适当的调节一下生活。大三上先后准备数学建模,考程序员,卖照片,尝试技术学习,六级考试,庞大的课程体系要学,科研立项开始运转,几乎没有空余时间。大三下开始全力做科研,写文章,发文章,直到最后做穿了,觉得没意思,很想暂时放弃。

这个学期我的时间精神有些支离破碎,高程没考,技术学习没赶上来,感情上遭受重创。但是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拿了个程序设计的奖项,科研立项也被评上了校二等奖,第一次完成了大学里最成功的合作:一起成功的编导、拍摄、制作了dv断片《老鼠爱上猫》。大四,在最兵荒马乱的时间里遇到了些挫折,也顽强的接受了挑战。保研的个人努力我比较满意,尤其是能够最终拿到北师大的免推接受函。保研最后的失败,包括奖学金的评选,让我看到了自己很多的缺陷,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心中窃喜,倍感欣慰,决定要背水一战,拼死一搏,出去读研。值得欣慰的是最后一年里,感情上也有过一段难忘的经历。大四下,遗憾的是没有抓住时间来好好的学习技术,浪费了不少时间。在公司的短暂经历对我的思想上造成了巨大的震动,丰富了我的生活,将会对我个人的发展产生深远的意义。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古谚包含着深刻的道理,我不能控制别人,但是我可以把握自己。应该说四年来我很好的把握了自己,没有随风逐流,始终在大多数时间里做着自己想做、要做的事情。尤其是在寝室内,虽然没能够群体奋发,形成很好的团体,但是很好的避免了群体迷失,感谢周围还有一批批清醒的朋友,支持我的朋友,也感谢能在最垃圾的时间里找到《管理学》,激发了对整个大学生活的重新思考。

其次,总结大学生活,简单的说,应该学会做人。关于大学里做人,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自我尊重

一般说来,这是容易理解的,但是在我们做事的时候往往难以每次都真正上实施。自我尊重,还要自我包装,注意自己的外观形相,让别人尊重自己其实是一种更高的自我尊重。

2、坚持正直

的确,这个社会有很多让人不满意的地方,尤其是当你真正步入社会做点事情的时候。有句话叫做:“你可以不诚实,但是不可以不保持正直”恰到好处的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原则。诚实固然是一种很好的品质,然而在面对一个经常不诚实的对象时就另当别论了,不然就会吃亏。在个人生活当中,诚实自然是莫高于此的。然而,我们处事或生活过程中,正直才是可以永远坚持的。

3、为别人着想

现在的社会需要合作,需要团队,忘记了队友的利益很多时候就等同于忽略了自己的利益。利他在竞争过程中往往转换为了利己,因为对方获利了,他必有成功的道理,这些恰恰给了自己一个弥补缺失的机会,为以后获取更多的收获奠定基础。在学习工作过程中不应忘记了给你的竞争对手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协助对方实现他们的目标。

在生活中,和谐的寝室环境,社交圈环境更多的需要你不断的付出,随时随地的为别人的利益着想,考虑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对周围人有没有不好的影响。有句话说:”付出总有回报”,我觉得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没到或者是你更本就没有觉察到。

4、适应环境

这是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最需要的基本能力。现在社会,是一个飞速变化的社会,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适者生存在这里无需用语言来解释。让自己适应环境,让环境接纳自己是我们跳进这个社会圈首先必须学会的。然而,很多人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抱怨高考失利,抱怨周围的同学,抱怨周围没有好的学习环境,学习气氛,整天在那里干些不愿意干的事情,甚至做一些消极的事情,浪费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又一无所获。人活着应该要有一种精神:面对现实,接受现实,改变现实。当我们走上社会,我们和一个初中毕业的打工者一样,都是出卖劳动力,很多方面我们甚至都赶不上他们,这就需要我们阁下自己的“尊贵”地位,从基层干起,从点点滴滴干起,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受教育的价值!

5、决心、雄心和恒心

篇4

  我在公司指导老师的热心指导下,积极参与公司日常技术相关工作,把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对照实际工作,用理论知识加深对实际工作的认识,用实际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努力快速积累现场工作中的经验,让自己更快更好的融入到工作中去。

  现场思想政治的学习让我的思想理论素养得到不断的提高,我认为勤勉的的精神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每一项工作顺利开展并zUI终取得成功的保障。所以在见习期间,我工作积极努力,吃苦耐劳,能很快适应现场的艰苦环境,与同事相处和谐,努力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在业余时间,我努力学习工程造价、现场管理,为后期能更好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绩是对我一年来所有努力的肯定。我努力办理工程经济签证,在一年的时间里为公司经济效益达三十万余元,得到领导的一致好评。

  一年的见习期即将结束,我深深地了解,我今天的成绩和进步与领导的指导和帮助是分不开的。今后,我将进一步加强技术学习,扎实工作,充分发挥个人所长,为公司再创佳绩作出贡献!

  大学生毕业实习个人总结范文2022

  三年的大学生活,在5月15日结束了,开始了我们为期六周的实习生涯。生活在象牙塔的我们,感受到的是校园栏杆内的限制、自由和安全,然而却不懂得外边的世界是充满着无限的诱惑与罪恶。社会如果是大海,我们就是海中的鱼,遨游其中。如若,只顾风景,不懂危机,必然会被大浪起卷后拍死在海岸边上,等待烈日的烧烤,直到化为灰烬。社会是把双刃剑,充满危机、竞争的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时机,必然会促使我们自身的飞跃,但是这个飞跃又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我们的工作经验、能力以及我们自身的学历。

  在节目《xx》中,评委xx曾说过“学历代表你的过去,财力代表现在的努力,学习能力代表将来的成就。大多数人都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无论你在好单位还是一时不得志,都请你保持学习,这是你未来立足之本”。一如实习生的我,当我真正以一名实习生的身份着手工作时,我才发现,在以往的校园生活中,对办公软件操作熟练的自己,在单位却变得愚笨木讷,不知所措,领导问其所,我却变得哑口无言了。从此,我便晓得“学习”依旧要继续,而不是停滞!

  在如今当浪淘沙的社会里,许多人认为自己就是一匹千里马,只是没有遇到真正的伯乐,所以才会暂时的碌碌无为。那么,真的是那样吗?对于我来说,其实不然,在本次的实习过程中,带领我们的徐主任年轻有为,他每每交给我们的工作都似乎非常放心,不曾问过我们是否遇到过棘手的问题,是否需要他的帮助。同时,身为班干的我们,也自以为是的认为,有些工作都是平常的再熟悉不过的了,却不知我们的大意给工作带来的多大的不便。例如,我们负责的“纪念郭守敬诞辰780周年书画”收集工作——“收集”不就是把书法家、书画家的作品收好,集中起来吗?这,只是我们的想当然!一项看起来简单的工作,却蕴含着千丝万缕的问题。收集不简单的是收好、集中,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行政文秘人员在处理一些文件时应熟悉的去掌握工作流程,即:收集、整理、登记、收存、存档、封锁。那么,从此便很清晰的看到,我们的粗心、大意,如果不是徐主任的发觉,我们依旧浑噩度日,实习不知事态严重性。也经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不能否认自己不是千里马,也不能否认我们不曾遇见过伯乐,只是,我们遇见了伯乐的同时,却没有在细微之处留意过自己的缺点,没有及时的改正,以至于我们错过了伯乐!

  也许,在领导看来,一项任务的完成,只重于结果,不在于过程,然而,对于下属、实习生的我们,必须要重视每项工作过程,在多项过程的汇总中,发觉自身的不足,及时弥补改正,并时刻提醒自己,同时,在工作中,我们会遇到许多难题,我们不仅要沉着应对,更要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步步为营,不抛弃、不放弃,为最终取得胜利的果实而努力拼搏!

  实习生活不仅仅锻炼了我们的体魄,更锻炼了我们坚强的意志,每项工作的顺利完成都是我们坚持、努力的结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大学生毕业实习个人总结范文2022

  为期第三个月的实习结束了,我在这三个月的实习中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非浅。现在我就对这个月的实习做一个工作小结。

  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他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实习使我开拓了视野,实习是我们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的一次尝试。实习时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让理论知识更好的与实践相结合,在这结合的时候就是我们学以致用的时候,并且是我们扩展自己充实自己的时候。

  实习期间,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虚心地向师傅们请教,搞清原理,找到方法,然后再总结经验,让自己能很快融入到工作中去,更好更快的完成任务。同时我也利用其他时间参考一些书籍、搜索一些材料来完善自己对策划管理工作的认识,这也让我收获颇多,让我在应对工作方面更加得心应手。

  矽格公司是在1997年经历千辛万苦独立出来自主经营的公司,已经有十三多年的发展历史,以成为集研制、生产、销售、技术培训于一体,拥有高精度电脑控制机械加工中心等全套加工设备的大型专业包装设备制造厂。目前主要生产驱动类集成ic与光电鼠标等,产品包括:自动和半自动轮转循环,机械有d/b与w/b,这些机械都是日本、美国高科技的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先进的自动模切机、dbing机、wbing机等。

  该半导体厂的组织机构设置很简练。主要是总经理——副总经理——主管管理各个部门。由于矽格公司的设备很先进,在生产线上不会像往常的工厂那样满布工人,主要是某三五个人负责工作流程。这对我了解该工厂的生产流程提供了方便。

  该厂生产的ic依据季节可以算得上的需求稳定,是属于定单供货型的生产。由于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技术含量要求都很高,因此,生产周期也比较长,单次产品需求的数量也不大。同时,每台产品的价格非常昂贵,在万元以上。生产部门主要包括,采购,技术,生产,供应。我被安排在技术生产部工作。但其工作并不是坐在办公室悠闲地搞技术,而是跟住生产随时跑,没得座,出现问题就及时解决。

篇5

一、大学毕业生面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第一,面试前的准备不充分。原因:思想上不重视、准备不细致、存在侥幸的心理。主要表现在:一是自我定位不准,期望太高;二是自荐书上弄虚作假,如获奖记录和社会实践内容上进行夸大;三是对面试中可能涉及的问题准备不充分;四是心理准备不足,面试时情绪紧张,缺乏自信。

第二,礼仪修养欠缺。原因:时间观念不强面试迟到、不注重仪表的修饰、面试过程中不注意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注意力不集中、言行不礼貌。毕业生事先未对应聘单位和目标工作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注重薪金,便盲目投简历,面试时对招聘公司的历史、现状和工作内容等基本问题都一问三不知,使得招聘者因此失望,即使毕业生的学历经验和各项素质令人满意。

第三,自我能力的展示欠缺。有些自我吹嘘严重,有的展示不足,缺乏自信。

二、面试前准备

1.心理建设

(1)审时度势,合理定位。高校逐年扩招,应届毕业生的人数一年多过一年,毕业季就业难现象越发严重,就业市场呈现饱和状态,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由过去被视作精英逐渐地沦落为弱势群体,面临着极大的就业难问题。而如今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自负心理,对自身评价和社会定位过高,不了解社会现实,往往对自身的职业定太高。这就要求大学毕业生应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不能脱离社会,要认清现实,审时度势,认真研究未来就业前景,对自身素质进行系统的分析,扬长避短,制作最合理的职业定位和评估,理性的做出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

(2)把握时机,勇于竞争。毕业年是应届毕业生求职的最重要时机,在此阶段,无数的机遇和挑战出现和消失,这个阶段,毕业生要像弦上之箭,时刻把握机会,和无数对手竞争。竞争意识是大学生在择业时最基本的心理准备,首先要在正确定位评价的基础上,敢于通过竞争去实现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实力。其次,拜托旧观念,告别“铁饭碗”心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根据职业规划时刻准备好竞争。

(3)树立信心,越挫越勇。求职过程,饱含成长和磨砺,既是一个考验人的过程,也是求职者因为获得经验变得优秀的过程。所以面试之前,应调整好心态,树立信心,从失败中总结教训和经验,继续为实现目标而战。

2.信息了解

(1)掌握就业政策信息。大学毕业生应时刻关注国家的就业政策,国家就业政策是大学生就业的方向标,是求职择业的指导方针。就业政策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才市场的需求动态,影响人才市场需求流动,了解当下的国家就业相关政策是大学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关键。

(2)了解用人单位信息。求职者在衡量自身条件了解自身能力的同时要充分了解面试单位的背景、类型、规模、组织结构、特点、发展前景等情况,准确把握其主要职能等。若面试之前不能对单位做好充分的了解,面试时会处于被动地位,不仅在面试时给面试者留下准备最足诚意欠缺的印象,而且自身而言不能做到理性求职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3.应聘材料准备

包括毕业生推荐表、求职信、个人简历、成绩单、各种奖励证书等。材料要进行适当包装,要求美观大方,内容筛选编辑恰当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4.仪表形象

发型简单优雅,梳理整齐,穿着整洁整齐,颜色和谐搭配,仪表神情精神有活力。整洁端庄的仪表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外在表现。面试官对求职者的印象常常在前15秒内就已经形成,他们更注重求职者的精神状态。仪表着装适宜,不仅给人以美感,而且还为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打下基础,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礼貌。

三、面试原则

第一,讲述简明扼要,有条理。事先认真计划,要求内容简短,实事求是,突出重点。第二,语气自信,口齿清晰。语气速度适中,口齿要清晰,语气里充满自信和感染力。第三,诚实谦虚,避免炫耀。第四,不要突然打断对方的说话。第五,小心地谈工作和报酬。面带微笑,保持自信,热情不过分。第六,用心倾听,配合对方的语气,提出自己的意见等。第七,保持适宜姿势。第八,控制自己的思绪,不同其争辩。第九,摆脱视觉上的干扰。第十,自我推销。

参考文献

[1]罗芳.大学毕业生求职面试印象管理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

篇6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开创了一个社会结构与个体行动互动的新时代,人们有了更大的通过调整自己的选择来改变未来生活的可能性,职业流动以其前所未有的态势急剧增加。[1]不仅成千上万的农民通过职业流动工作和生活在城市之中(Keister & Nee 2000),而且城市人口也通过职业流动到沿海发达地区寻找发展机会(Solinger ,1999);不仅单位之间与行业之间的职业流动变得非常普遍 (Walder, 1986;Davis 1990),而且个体工作变换也更加频繁(Solinger,2000)。[2]与此同时,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大学毕业生无奈选择“先就业,后择业”,获得并不理想的初职,在解决生存问题并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人力资本较高的他们不甘于滞于社会下层,期待通过职业流动选择更好的职位、职业或行业,以实现更好的人职匹配并获得更高的经济社会收益,在社会职业流动速度加快的宏观背景中进行更为频繁的职业流动。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在社会职业流动速度不断加快与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长的双重背景下,大学毕业生能否通过职业流动实现他们获得更高经济社会收益的目标?如果不能,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又存在什么问题?基于促进大学生人力资源的高效使用的目标,又该如何促进大学毕业生合理职业流动?

遗憾的是,尽管学界目前已有一部分关于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的研究,如文东茅(2005)[3]分析了大学生就业流动的成本,胡文淑(2009)[4]对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初期的职业变动进行了实证研究,豆小红与黄飞飞(2011)[5]探讨规模日益庞大的“穷二代”大学生群体的职业流动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囿于数据获取的困难,这些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刚毕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而非毕业几年具有较丰富工作经验的往届大学毕业生,对这种数据进行分析不能揭示出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也很难提出促进大学毕业生合理职业流动的建议。鉴于此,本文以职业流动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对上述几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开展理论上有益于拓宽大学毕业生就业研究的边界,实践上有助于为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提供相关建议。

二、理论基础、分析框架与数据来源

1.理论基础:职业流动理论

职业流动是指劳动者为追求自身发展或自我价值而改变自己工作岗位或职业的过程。[6]现代社会中职业是个体获得经济资源、文化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合法路径,也是个体社会地位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个体职业流动表面上是个体寻找和变换工作,但其本质则是个体在一个分化的社会结构中变换自身社会位置的过程及结果。[7]职业流动根据不同维度可分为不同类别。第一,根据职业流动时间分为初次职业流动和再次职业流动。初次职业流动是指人们离开初职,获得第二份职业;再次职业流动是指在初次职业流动之后,又再次或多次改变职业、工作或单位。第二,根据职业流动方向分为水平流动与垂直流动。水平流动不引起地位升降,流动前后个体在社会分层结构中的位置处于同一层次或水平,流动对流动者的收入、地位、权力、声望都没有明显影响;垂直流动是流动前后个体的社会位置发生了改变,又可分向下流动与向上流动。第三,根据参照物不同分为代际流动与代内流动。代际流动指子代与父代的职业差异;代内流动指同代中现有职业与初职的差异,通过代际职业流动率和代内职业流动率来体现。

2.分析框架

基于职业流动理论,本文认为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就是大学毕业生获得初职之后主动或被动改变工作岗位和变换职业的过程。以往有关职业流动研究对某个群体职业流动现状的评价往往从职业流动目标、职业流动渠道、职业流动速度与职业流动结果几个维度进行。[8][9][10]问题存在于现状之中,故本文借鉴已有研究的经验,在一定的评价标准之下,也从职业流动目标、职业流动渠道、职业流动速度与职业流动结果四个方面对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析框架如表1。

具体而言,职业流动目标是大学毕业生拟通过职业流动所要实现的经济社会目的。对于刚从高校走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职业不仅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基础,也是他们存在价值的基本体现,因而本文将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的目标分为生存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职业流动目标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职业流动本身是否具有实际意义,因而大学毕业生进行职业流动之前,应根据自己的专业、性格、气质、个人经历、组织环境与社会发展趋势在生存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之间实现动态均衡。对于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增加经济收入确保生存确实应成为他们职业流动的目标之一,但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仍然很长,职业发展更应成为他们职业流动的首要目标。

职业流动渠道是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的具体方式和途径。赵延东(2003)根据调查结果,把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途径划分为三种: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度化就业渠道(政府和单位安置)、市场经济体制下制度化就业渠道(劳务市场或自谋)和非制度化就业渠道(社会网络)。本文认为在社会转型期,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都有可能成为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的凭借,故将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渠道分为正式渠道(完全通过人力资本职业流动)、综合渠道(人力资本 + 社会资本)、非正式渠道(完全通过社会资本职业流动)三种。在现代社会,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为了防止高层次社会地位职业世袭与社会阶层固化,正式渠道应该替代非正式渠道,成为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的主渠道。

职业流动速度(又称职业流动强度)可从流动率与流动频率两个角度考察。流动率是指一定时间内流动劳动力占劳动力整体的比例;流动频率是指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职业流动的次数。流动率主要反映流动强度,流动频率主要反映流动速度。职业流动速度不能太慢,这样整个社会就会失去活力;职业流动速度也不能太快,否则过高的员工流失率也会阻碍用人单位的稳定与发展。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我国鼓励大学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在这种政策的鼓励下,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初次就业获得并不理想的初职,他们迫切希望通过职业流动找到更适合他们的职业。但一般而言,大学毕业生比低学历群体(如初中生)可替代性更小、找到稳定工作的可能性更大,故职业流动速度应更慢;大学毕业生比其他学历更高的群体(如博士)可替代性更强,工作不稳定性也更高,故职业流动速度应更快。

职业流动结果可简单划分为经济性结果与社会性结果两类,前者是流动者通过职业流动是否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后者则是流动者通过职业流动是否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通过流动前后大学毕业生月薪水平变化情况考察其职业流动的经济性结果,将中国社会阶层划分为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农业劳动者、产业工人、商业服务业员工、个体工商户、办事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私营企业主、经理人员和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十大阶层[11]。通过流动前后大学毕业生职业阶层变动情况反映职业流动的社会性结果,如果大学毕业生通过职业流动进入一个更好的阶层,则说明其向上职业流动,反之,则说明其向下职业流动;如果阶层位置没有变化,则发生水平职业流动。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毕业生是社会中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之一,他们富有活力与创新精神,人力资本较高,具有较高的生产能力与资源配置能力,在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与资历之后通过职业流动应该获得更高的收入与社会地位。

3.数据来源

本文的调查对象是离开高校、步入职场1至5年的往届大学毕业生,他们分布较广、流动性较大,故研究者在社会、工作、生活场所对他们进行拉网式调查不可行也不科学。但现代社会是一个网络社会,21世纪的大学毕业生每天都在使用QQ与电子邮箱进行工作、学习与生活,故研究人员请求高校就业中心工作人员帮助,以就业中心的名义通过QQ与电子邮箱对他们所在高校的往届毕业生进行电子问卷发放与回收,反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科学性。本研究选择H大学、C大学与D贸易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校的2004届至2009届的往届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由于这三所高校分属于“985”重点高校、一般本科与大专院校,且三所学校涵盖了十一大学科,门类齐全,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多阶段随机抽样过程如下:第一步,根据高校毕业生人数2%的抽样比例确定三所学校的抽样人数,分别为282人、315人与197人;第二步,将每所高校毕业5年的毕业生数据放在一个Excel之中,随机抽取一名毕业生,隔50名毕业生之后再抽取第二名毕业生,以此类推,直到抽满拟抽人数;第三步,通过电子邮箱,适当辅以电话,实施问卷发放与回收。整个过程共发放问卷794份,回收380份,其中有效问卷340份,有效回收率为42.8%。样本构成如表2。

从表2可知,样本中男性180人,女性160人,所占比例分别为52.9%与47.1%,两者基本持平;毕业年限从1年至5年的人数比例分别为22.3%、15.9%、19.4%、11.8%与30.6%(应答率不同所致),毕业5年的大学毕业生最多;已婚者占26.2%,未婚者占73.8%。

三、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现状评价

根据职业流动理论与本文的分析框架,对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目标“急功近利”

如上所述,职业流动目标是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是激发大学毕业生的积极性使之产生自觉行为的必要前提。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流动目标越合理,他的行为动力就越强烈、越持久,反之,职业流动就没有方向、动力与积极性。本研究在问卷调查时,将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的生存性目标分解为“增加经济收入”与“改善工作环境”两项,发展性目标也拆分为“促进职业发展”与“提高社会地位”两项,再加上“其他原因”选项,组成了一道关于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目标的多选题,其应答情况见表3。

由表3可知,在职业流动生存性目标选择方面,尽管只有28.5%的大学毕业生流动时将“改善工作环境”作为职业流动目标,但172名进行过职业流动的大学毕业生中有117人职业流动最重要的目标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职业流动目标非常现实,且在重要性排序中稳居第一。在职业流动发展性目标选择方面,尽管有52.3%与60.5%的大学毕业生分别将“促进职业发展”与“提高社会地位”作为自己的职业流动目标,但其重要性排序分别处于第二位与第三位。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重“经济收入”轻“职业发展”,导致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不能根据自身兴趣、专业与价值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行业、单位、职业或岗位,尽管短期内这种“现实”选择确实能迅速增加大学毕业生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存状况,但从长远来看,微观上不利于大学生本人职业良性发展,宏观上也不利于整个社会人力资本的高效率利用。

导致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目标“急功近利”的原因有主客观两个方面。客观方面,大学生离开大学这个“象牙塔”后,进入社会这个“名利场”,面临着不断攀高的房价、不断上升的生活成本与回报家庭等巨大经济压力,刚毕业多久的他们没有积蓄,而在阶层结构固化程度较高的社会中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又是多么地遥遥无期且不可把握,故他们中一部分人只好无奈地将“增加经济收入”作为职业流动第一目标。主观方面,相当比例的大学毕业生缺少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职业流动时不仅不清楚自己的兴趣、气质、个性、价值观、能力、优势与劣势,而且缺乏对职业环境、行业发展情况、岗位特点进行调查与分析,更奢谈根据自己的兴趣等因素进行合理职业发展定位,制定科学的职业发展目标。加之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个阶层群体越来越意识到“钱”的重要性,进而将财富拥有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这两方面的因素也会导致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目标选择时主观上的“急功近利”。

2.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过于倚重非正式渠道

无论在市场经济发达的美国,还是在市场经济欠发达的中国,社会资本一直都是劳动者进行职业流动的重要渠道。[12]格拉诺维特在波士顿郊外牛顿镇对300名白领求职者的研究表明,他们中的57%是通过社会资本了解工作信息而成功地找到新职业的[13];卢汉龙曾根据经验调查的结果,总结出我国城镇劳动者取得职业的四种主要求职渠道分别是:计划体制渠道、劳务市场渠道、人力资本渠道和社会资本渠道[14]。本文对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渠道选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时也发现,他们职业流动也非常倚重社会资本这条非正式渠道,具体情况如表4。

从表4可知,在229名试图职业流动的大学毕业生中,102人使用社会资本这条非正式渠道,比例高达44.5%,非正式渠道成为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的首选渠道。而且在使用非正式渠道的102人中,85人成功实现职业流动,成功率为83.3%。与此相反,229名试图职业流动的大学毕业生中,只有82人使用正式渠道,比例只有35.8%,比非正式渠道使用率约低9个百分点。在82名使用正式渠道职业流动的大学毕业生中,只有52人成功实现职业流动,成功概率只有63.4%,比非正式渠道的成功率低近20个百分点。社会资本代替人力资本成为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最重要的渠道,在一定范围内与程度上有效补充了人力资本渠道的不足。但它一方面导致一部分具有丰富人力资本的大学毕业生不能流动到与自己更匹配的职业职位上去,不能职遇其人、人施其才、才尽其用,不利于提高社会劳动力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导致来自于社会底层的大学毕业生即使在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也会因为缺乏社会资本不能获得高社会地位的职业,从而损害高等教育公平。

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倚重非正式渠道,这一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关系”本位社会。社会资本在日常生活、学习与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职业流动这一微观领域也不例外。而大学毕业生进入职场之后,社会交往规模不断扩大,积累了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社会资本,这也为他们利用社会资本进行职业流动提供了可能。二是劳动力市场信息严重不对称所致。雇主拥有确定的、丰足的工作信息,但并不能获得有关求职者的全部信息;同样,职业流动者往往不能得到有关职业的可靠和充分的信息,也不能将个人的全部情况告诉雇主。而社会资本能够帮助职业流动者与雇主更深入全面了解彼此,有助于职业流动者成功实现职业流动。

3.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速度较低

职业流动既是衡量劳动力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又是考察社会结构变化的重要依据。李若建的研究就指出,劳动者随着年龄的增加,职业流动速度会下降,青年职业流动速度是适龄劳动人口中最快的,年龄在 30 岁以下人群的职业流动频次最高,其次是 40 岁以下的,剧烈的职业流动主要发生在 25 岁之前。[15]故人力资本含量较高、职业流动能力较强的他们应该比同时期其他更高学历青年群体的职业流动速度更快,比低学历青年群体的速度要慢。但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发现大学毕业生的流动率与流动频率都不高。

首先,从反映职业流动强度的流动率来看,大学毕业生获得初职之后的1-5年内,发生过职业流动的为172人,没有发生过职业流动的是168人,前者占50.6%,后者占49.4%,发生职业流动的大学毕业生占五成左右。但有研究发现,高中及以下低学历与硕士及以上高学历青年群体获得初职之后职业流动率分别为80%与75.8%[16],这都要比本研究发现的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发生率为50.6%要高,说明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的强度没有同期其他青年群体高。

其次,从反映职业流动速度的流动频率来,大学毕业生步入职场之后发生职业流动的频率见表5。

由表5可知,大学毕业生毕业后的1-5年内,发生职业流动的大学生中有94人职业流动次数为1-2次,占52.2%;64人职业流动次数为3-4次,占35.6%。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产业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职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人员流动速度加快,整个社会的职业流动性不断增强,大学毕业生已不会一辈子“死守”一个单位,职业流动成为普遍现象。但武博等人的研究却发现,在毕业之后获得初职的1-5年内,博士研究生学历者平均流动次数达4.1次,大专以下学历者平均流动次数约为3.4次。[17]这也比本研究发现的大学毕业生1-5年内平均职业流动次数为2.9次要高。

由此可见,不管从流动率还是从流动频率来看,学历与职业之间不是一种正向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U”字型关系,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的强度与速度都要低于高中及以下低学历与硕士及以上高学历的青年群体。文化程度和工作经验是构成劳动者的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对于学历较高的博士、硕士学历拥有者来说,他们掌握较高的专业知识,在人才市场上相对处于比较优势的位置,在劳动力市场能够比较主动地进行职业流动;而对高中及以下低学历者而言,在知识经济时代他们属于知识层次偏低类人才,可替代性较强,他们经常被动进行职业流动。故这两个群体的职业流动速度都要高于大学毕业生。另外,有关高学历者的人事政策比较成熟,高学历者流动时不会受人事政策太多的束缚;而有关低学历者的人事政策非常匮乏,低学历者流动时更不会受人事政策的约束。尽管我国已建成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系列人事政策,但这些政策仍不完善和成熟,有时会成为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的束缚。

4.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结果差强人意

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是其在一个工作岗位与另一个工作岗位的变动,这其中不仅包括了大学毕业生通过什么渠道进行了职业流动,还包括大学毕业生通过职业流动得到了什么经济收益与社会收益。正向且较多的经济与社会收益能够强化大学毕业生群体的职业流动行为,加速其职业流动速度;反之,则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流动行为产生负向抑制作用。本文通过数据分析得到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前后月薪水平与社会地位变化情况,分别见表6与表7。

从表6可知,大学毕业生初职月薪水平较低,月薪在2000元与2001-3000元的分别为139人和22人,两者之和共占83.6%,而通过职业流动之后,大学毕业生群体现职月薪水平状况大大改善,月薪在2000元与2001-3000元的分别为36人和61人,两者之和只占56.4%;而与此相反,月薪3000元以上的人所占比例则由原来的6.4%变为43.6%。由此可见,职业流动是大学毕业生提升他们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社会学理论“空位竞争模型”(vacancy competition model)认为,“工资收入的不平等并不取决于个体特征的差异,而是由劳动者所处的结构性位置(职业)决定的”[18],大学毕业生通过职业流动竞争进入那些较高收入的职位,从而有效改善了自身的收入状况。

由表7可知,大学毕业生中职业流动后比流动前社会地位高(发生向上职业流动)的人数为70人,占40.7%,而职业流动前后职业阶层地位不变(水平职业流动)或下降(向下职业流动)的人次分别为92人与10人,两者共占59.3%。这说明在毕业之后的1-5年内,职业流动确实能促进一部分大学毕业生提高社会地位,但大部分人(59.3%)职业流动前后社会地位没有变化甚至变得更差。近几年中国社会刚性程度不断增强,个体要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升社会地位非常困难。同时中国是一个极为讲究资历的社会,刚毕业1-5年的大学毕业生资历尚浅,凭借资历升迁仍然面临众多阻力。

大学毕业生通过职业流动能有效增加自己的经济收入,但只能有限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向上社会流动距离有限。这至少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核心竞争力仍不够强大,相当一部分人只能是在相同阶层地位上进行职业变换,而不能通过竞争性职业流动获得更高的阶层社会地位;二是我国社会劳动力市场市场化程度仍然不高,流动者流动过程中“人力资本”机制比较乏力,“社会资本”机制强劲,导致职业阶层地位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仍比较注重资历,职业阶层结构弹性不足。

四、促进大学毕业生合理职业流动的相关政策建议

大学毕业生合理的职业流动不仅有助于促进其在劳动力市场中更高程度的人职匹配,而且有利于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基于我国国情,现阶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大学毕业生合理职业流动。

1.宏观层面:政府需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一个公平开放的职业流动空间

在高等教育持续扩招与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的宏观背景中,大学生就业及合理职业流动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故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大学毕业生合理职业流动。首先,政府需要完善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以“先就业,后择业”政策为例,其制定背景是大学生就业难,其政策目标自然也主要是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难,但目前不管是实践界还是理论界,都将关注点聚焦于“先就业”之上,而大学生“先就业”后,究竟能否“后择业”,目前实践界与学术界都无法给出准确答案,而实际上如果政府不建立配套措施保证大学生“先就业”之后能顺利“后择业”,只会将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掩盖,导致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难解决。再以大学生村官政策为例,不仅应引导大学毕业生勇于到农村基层工作,而且应正视现实、立足长远、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完善机制,使其真正“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稳得住”、“出得来”。其次,政府可考虑适度将促进职业流动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促进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的专门政策,利用政策的规划功能、导向功能与协调功能促进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提高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速度。再次,搭建信息畅通、服务周到、机制灵活、运作规范、监督有力的劳动力市场平台,消除社会资本在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中的负面影响,提高劳动力市场职业流动的公平程度,让人力资本这条正式渠道成为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的主渠道;减弱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程度,增加劳动力市场的统一性与竞争性,均衡体制内劳动力市场与体制外劳动力市场的薪酬待遇、社会福利与发展机会,建立一定机制让大学毕业生能够在体制内与体制外两个劳动力市场之间自由流动。最后,加快户籍制度和档案人事制度的改革,建立统一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破除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的制度;同时要逐步降低资历在职业升迁中所起的作用,让年轻人有机会获得高社会地位的职业或工作岗位,保证大学毕业生凭借自身能力增强进行合理的职业流动不仅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而且还能获得较高的社会效益。

2.中观层面:高校要做好在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学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是高校教育质量的体现,也是高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今天的在校大学生就是明天的毕业生,故高校也要未雨绸缪,在日常工作尤其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为大学毕业生的合理职业流动奠定前期基础。一方面,加强在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储备。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面前,高校就业指导机构不仅要开展全程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促进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增强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质量,而且要加强对在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培训,引导大学生有效探讨认识自身性格、价值观与职业偏好,培育他们的职业生涯管理能力,以使大学毕业生获得初职之后,在工作繁忙、学习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运用大学阶段所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凭借已有的职业生涯管理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流动观念,提升职场竞争力和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并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需要,选择并确定有利于发挥个人才能和实现个人理想的职业。另一方面,增强在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直观感受。高校做好在校大学生的实习工作,让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仅深化对行业、各单位、各职位的认识,而且在与相关人员交流的过程中了解自己的效能与职业旨趣;还可以利用校友资源,请一些毕业了的学长学姐回校,讲述他们的就业经历与择业过程,分享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在校大学生易被这些活生生的个案触动,毕业后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参考性地以这些“故事”为坐标,确定自己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3.微观层面:大学毕业生本人需提高职业流动核心竞争力

对大学毕业生个人来说,职业流动是他们追求自身发展空间、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渠道之一。故大学毕业生在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与职业流动速度不断加快的宏观社会背景中,应该提高职业流动核心竞争力,进行合理的职业流动。首先,树立正确的职业流动观念。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既要认识到现代社会职业流动是非常普遍的事物,自己不可能再像计划经济时代的员工那样呆在一个单位一生未动,条件成熟时可适度进行职业流动;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还要认识到职业流动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障碍,并非每次职业流动都能促进流动者职业阶层地位提高,不能盲目流动。其次,选择合适的职业流动目标。对于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他们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增加经济收入确实应成为他们职业流动的目标之一,但他们仍然很年轻,未来的职业生涯仍然很长,职业发展更应成为他们职业流动的首要目标,职业流动不能过于急功近利。再次,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积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个体取得更大的职业成就,大学毕业生应该利用大学阶段所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并虚心向周围职场人士请教,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职业起点与理想,制定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根据职业生涯规划决定是否进行职业流动;同时当今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学习不是被迫而是主动的需要,大学生步入社会后仍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积累工作经验,提高普遍性人力资本与专用性人力资本存量。最后,加强职业流动社会支持网的构建。大学毕业生进入职场后需加强社会交往,积极扩大职业流动社会支持网的规模,提高网络顶端,增强网络异质性,“扩大网络构成,积累社会资本”[19],获取职业流动信息与各类资源,促进自身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春玲.中国城镇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2] Yanjie Bian. Chinese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social mobility[EB/OL].http://.

[3] 文东茅.我国高校扩招对毕业生就业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5(4):12-17.

[4] 胡文淑.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初期职业变动的实证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9.

[5] 豆小红,黄飞飞.代际公平、向上流动与“穷二代”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以湖南的分析为例[J].青年研究,2011(2):23-30.

[6] 王春光.中国职业流动中的社会不平等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3(2):88-95.

[7] 周运清,王培刚.农民工进城方式选择及职业流动特点研究[J].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2(6):39-42.

[8]谢晋宇编著.员工流动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9] 吴愈晓.劳动力市场分割、职业流动与城市劳动者经济地位获得的二元路径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2011(1):119-137.

[10] 刘金菊.中国城市的职业流动:水平与差异[J].人口与发展,2011(2):88-92.

[11]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9.

[12] 边燕杰,张文宏. 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J].中国社会科学,2001(2):77-89.

[13] Granovetter, Mark. Getting a Job: A Study of Contacts and Careers[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

[14] 卢汉龙.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就业渠道的转变:从求职过程看中国市场变化的特征[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7(2):34-45.

[15] 李若建.广东职业流动分析[J].社会学研究,1997(3):18-27.

[16] 廖根深.当代青年职业流动周期研究――兼论当代中国青年职业发展的三个阶段[J].中国青年研究,2010(1):35-40.

篇7

1.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

当前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从文献性质角度划分,大致可分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文本和工作报告、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的工作总结、专门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

1.1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夏鲁惠认为,从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整体上是与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规模相适应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区域化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同时,本科毕业生的规模偏大,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数年保持增长。但全国高校毕业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研究员曹殊在《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分析指出,我国就业市场将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社会发展快引发的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以及高校的人才培养滞后性将诱发结构性供需失衡,导致供需矛盾加大;研究生挤占本科生、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就业岗位的挤占效应将加剧;高薪职位难求、整体职位层次下降、平均薪酬水平下降的局面将出现;毕业生求职总成本将增加。

1.2从就业政策的层面,部分学者也通过国内外的分析得出了一定的结论成果。杨伟国(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分析了欧美国家的就业促进措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通过就业激励措施等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满足需求的关键则是鼓励创业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匹配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完善大学职业指导体系。这三个方面相关政策的提供,如日本的就业咨询与配置服务、英国牛津大学的职业服务处、美国的免除学生的贷款等具体措施是这些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

于伟和郭庆童分析了西方高校的政策并且针对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认为,首先,西方的高校就业指导基本实现了机构专门化,提供了就业保障;其次,机构的投人力度大,在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从而提升了毕业生的整体竞争实力;再次,西方国家有非常成熟的就业指导模式,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李宏和谭远发总结了我国的解决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大学生就业。同时也提出了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教育体制、转变二元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形成良性的“大循环”长效机制。

1.3从高校时学生的培养这一微观角度出发,研究者们都提出了构建“全程指导”的就业工作模式。罗开礼通过对西南农业大学的全程指导模式的解读,为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杨静和张庆亮通过比较中、美、德、英等国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认为,目前我国的就业指导处于边实践边改革的阶段,在机构设置,经费投人,人员队伍建设,就业指导工作理念、方式、途径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目前的就业市场变化和要求,急需建立相对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黄洽宾则提出了在高校的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理论。平台培养模式将大学教学内容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成四个平台,这四个平台既有渐进性又有针对性,是一种独具特色、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四个平台的教学结构,积极探索和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大学生的梦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相关研究

目前,就大学生就业信息方面的研究并非没有,而是从信息传播模式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仍然很少,从已有的成果看,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2.1在大学生就业信息收集、筛选、利用方面的研究。在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渠道分析中,学者们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大学毕业生主要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人才交流会、双选会等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市场,各种社会关系、媒体,实习、社会实践,网络渠道等途径来获取信息。而河南教育学院政治系副教授季荣臣则根据以上方法总结了地毯式访问、连锁介绍、中心开花、供需见面和直接研究法等五种信息收集的方法。从信息传播的视角,余彬和潘烈认为,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方式呈现群体内部信息传递和外部辐射两个方面,并主要从内部信息传递阐释了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

在就业信息的筛选和利用方面,学者们的观点比较一致。苏静在对湖南省三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后认为,毕业生筛选信息的主要依据有:薪酬待遇、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而对专业对口、单位发展等的要求并不高;对于单位提供的信息的明确程度,已就业和未就业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能一概而论;在个人各方面与市场需求的符合程度方面,大多数毕业生比较自信,但也认为自己缺乏工作经验。一般来说,通过信息渠道获取的就业信息是比较杂乱的,毕业生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个全面的筛选,选取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季荣臣则提出了科学筛选就业信息的方法:善于对比、掌握重点、了解透彻、适合自己等。

2.2在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的研究比较具体,成果较多。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和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是根据高校自身要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所提出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宽就业工作发展空间,是目前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理论界,关于这方面有很多的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韩伟平等研究提出建立“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构成系统的四位,外部环境则是整个社会,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就业这个整体。构建一个“四位一体”的系统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协助高校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实现个性化服务,为学生、学校、用人单位、政府间提供快捷、方便的互动平台。余菜花等通过对河北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的研究提出,虽然目前河北省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比如在线招聘求职信息传递不畅、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地区差距大、劳务输出管理问题突出、“就业服务网”建设落后、就业信息搜集缺乏主动性、加工深度不足、就业信息服务方式主动性不强、就业培训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并给出了对策,如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就业服务信息化投人、统一规划建设就业服务网、主动收集就业信息、提高就业信息质量、主动推送就业服务信息、科学构建劳动保障网站、大力发展在线培训服务、培育企业化的大型在线劳动力市场等。

2.3在大学生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关系方面的研究。目前理论界对信息与就业指导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晓静就分析了就业信息渠道与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关系,为就业指导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经过研究,她认为,人际传播渠道和互联网若能满足大学生的求职信息需求,将增强他们对自身的就业信心,而传统媒体渠道的信息满足,将增强他们对宏观就业形势的信心。但研究还发现,信息渠道的使用与满足之间的差异性—使用各种信息渠道可能对大学生的求职信心产生负面作用。招聘会、中介等组织传播方式并不能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湖南师范大学李权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机制过程中的心理,他从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着手,采用追踪调查和电话访问的手段,提出关于就业心理的四条假设,分别是:大学毕业生对整个就业形势感到迷茫和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对个人能力和努力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读书无用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得出以下结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稳定性认识不足,大多数赞成“先就业再择业”。这些对大学毕业生心理的研究能够促进各个层面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上的发展。

3.从传播学视角建立就业信息传播模式的合理性探讨

篇8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今大学生创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密切关注,不仅因为大学生属于高级知识人群,接受过多年的教育,而且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国家和社会各界也相应地做出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举措。

一、大学生选择创业的原因

创业是每个大学生心中的一个梦想,每个大学生都希望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但是在大学生比比皆是的大环境下,想找一份心仪的工作越来越不易。招聘会作为一种较为普遍的大学生寻找工作的方式,其会场也常常爆满,但是在招聘会现场常见一个个大学生垂头丧气、失望而归。为了减轻就业压力,增多就业岗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动创业政策,以求创业带动就业;很多创业传奇人物也举起了创业的大旗,以自身作为榜样,鼓动大学生进行创业;而大学生自己也希望能有一份工作,该项工作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够自由地掌控时间,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能够迅速获得回报。

二、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

(一)环境因素

1.国家政策。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其中,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创业的,可向所在高校申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离校后创业的,可凭毕业证书直接向创业地县以上人社部门申请核发《就业失业登记证》,作为享受政策的凭证。在创业基金方面,除贷款享受优惠利息外,还可以向青年创业引领计划公益扶持基金等机构申请3-30万的创业基金。

2.高校教育。近年来,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每年应届毕业生的数量在不断地增长,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毕业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因此许多教育部门及学校相应地推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真人实景模拟大赛”、

“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各类营销技能大赛等比赛,开设大学生KAB创业基础、企业创业实验、企业模拟经营实验等相关课程,开辟校园创业基地,旨在让学生对企业的经营大致了解,为今后的创业打下基础。

3.企业环境。基于节约企业运营成本的要求,现在许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主要选择的是能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员工。企业如果选择招聘一个应届大学毕业生,就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对新员工进行岗位培训、归属感建设、凝聚力建设等,而如果企业选择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很大程度上会减少企业的成本支出。二者一比较,很多企业就不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继而加大了就业压力。

4.家庭环境。家庭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其影响主要取决于家长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认知程度、创业生的性别、家庭所处的阶层以及家庭的创业氛围等因素。随着创业观念的不断普及和推广,更多的家庭对创业潮流有了更深的了解,家长对自主创业行为的认同度也有所提高,有效发挥家庭要素对大学生创业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

(二)个人因素

1.性格特质。一个人性格特质中的积极特征会对自己的创业新观念产生积极的影响,而性格特质中的消极特征也会对自己的创业新观念产生消极的影响。创业者的性格特质决定着企业的市场声誉和发展空间。自信是创业的动力,勇气是创业的基石,爱心是创业的支柱,各种性格特质作为创业的催化剂,可以塑造产品和企业的公众形象,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对创业成功与否起着关键作用。

2.个人经验。个人经验是大学生创业者机会识别的重要初始条件。大学生创业者的个人经验积累了一定的信息资源,为大学生创业选择提供了方向指导,使大学生创业者更容易地识别和把握住创业机会、更容易从高密度的网络结构中发现创新,从而增加大学生创业的几率。为了创业成功做铺垫。在校期间,大学生个人兼职、摆地摊等活动,可以接触到市场,积累创业所需经验,为今后的创业打下基础。

3.个人技能。大学生创业者作为创业大军的中坚力量,却没有丰富的经验、广泛的人脉、雄厚的资金作为支撑创业的力量,仅靠一腔创业的激情,是远远不够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大学生创业者只有具备制定目标的能力、制定决策的能力、营销能力、社交能力、革新能力五大基本技能,有明确的目标、有决策的魄力、有销售自己产品的能力、有结交合作伙伴的眼光、有去旧引新的果断,才能形成更好的创业支持。

(三)风险因素

1.项目选择。项目的选择需要对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并结合当下环境的变化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当下大学生创业常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就选定创业方向,缺乏前期市场调研和论证,无形之中会加大项目的风险。

2.资源。资金、人脉、市场开拓、产品推介等企业资源,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创业资源,有效的资源能够帮助企业树立形象,广交人脉,建立一定的客户基础。但大学生在这一方面通常会感觉到非常吃力,而这些资源的积累并非短期内就可以拥有。

3.财务。财务管理不仅仅是简单的记账,还涉及对财务的预算、成本控制、风险控制等各方面,大学生创业者在校内接触的财务方面知识基本都是理论上的,实际操作技能方面十分欠缺,缺乏足够的财务意识及能力。

总结

在国内外经济增速都趋缓的情况下,就业压力不断增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高居不下,但普遍“找不到理想的单位”,为了实现创业带动就业,需要国家继续出台更多的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企业改变招聘思路,家庭在可承受范围内给予更多的支持,大学生本人也应该抓住每一次可以锻炼提升的机会,为创业打下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缓解严峻的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篇9

1.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

当前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从文献性质角度划分,大致可分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文本和工作报告、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的工作总结、专门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1]。

1.1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夏鲁惠认为,从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整体上是与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规模相适应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区域化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同时,本科毕业生的规模偏大,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数年保持增长。[2]但全国高校毕业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研究员曹殊在《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分析指出,我国就业市场将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社会发展快引发的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以及高校的人才培养滞后性将诱发结构性供需失衡,导致供需矛盾加大;研究生挤占本科生、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就业岗位的挤占效应将加剧;高薪职位难求、整体职位层次下降、平均薪酬水平下降的局面将出现;毕业生求职总成本将增加[3]。

1.2从就业政策的层面,部分学者也通过国内外的分析得出了一定的结论成果。杨伟国(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分析了欧美国家的就业促进措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通过就业激励措施等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满足需求的关键则是鼓励创业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匹配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完善大学职业指导体系。这三个方面相关政策的提供,如日本的就业咨询与配置服务、英国牛津大学的职业服务处、美国的免除学生的贷款等具体措施是这些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4]。

于伟和郭庆童分析了西方高校的政策并且针对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认为,首先,西方的高校就业指导基本实现了机构专门化,提供了就业保障;其次,机构的投入力度大,在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从而提升了毕业生的整体竞争实力;再次,西方国家有非常成熟的就业指导模式,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5]。

李宏和谭远发总结了我国的解决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大学生就业。同时也提出了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教育体制、转变二元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形成良性的“大循环”长效机制[6]。

1.3从高校对学生的培养这一微观角度出发,研究者们都提出了构建“全程指导”的就业工作模式。罗开礼通过对西南农业大学的全程指导模式的解读,为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7]。杨静和张庆亮通过比较中、美、德、英等国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认为,目前我国的就业指导处于边实践边改革的阶段,在机构设置,经费投入,人员队伍建设,就业指导工作理念、方式、途径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目前的就业市场变化和要求,急需建立相对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8]。黄洽宾则提出了在高校的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理论。平台培养模式将大学教学内容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成四个平台,这四个平台既有渐进性又有针对性,是一种独具特色、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四个平台的教学结构,积极探索和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大学生的梦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9]。

2.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相关研究

目前,就大学生就业信息方面的研究并非没有,而是从信息传播模式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仍然很少,从已有的成果看,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2.1在大学生就业信息收集、筛选、利用方面的研究。在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渠道分析中,学者们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大学毕业生主要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人才交流会、双选会等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市场,各种社会关系、媒体,实习、社会实践,网络渠道等途径来获取信息。而河南教育学院政治系副教授季荣臣则根据以上方法总结了地毯式访问、连锁介绍、中心开花、供需见面和直接研究法等五种信息收集的方法[10]。从信息传播的视角,余彬和潘烈认为,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方式呈现群体内部信息传递和外部辐射两个方面,并主要从内部信息传递阐释了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11]。

在就业信息的筛选和利用方面,学者们的观点比较一致。苏静在对湖南省三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后认为,毕业生筛选信息的主要依据有:薪酬待遇、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而对专业对口、单位发展等的要求并不高;对于单位提供的信息的明确程度,已就业和未就业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能一概而论;在个人各方面与市场需求的符合程度方面,大多数毕业生比较自信,但也认为自己缺乏工作经验[12]。一般来说,通过信息渠道获取的就业信息是比较杂乱的,毕业生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个全面的筛选,选取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季荣臣则提出了科学筛选就业信息的方法:善于对比、掌握重点、了解透彻、适合自己等[13]。

2.2在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的研究比较具体,成果较多。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和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是根据高校自身要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所提出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宽就业工作发展空间,是目前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理论界,关于这方面有很多的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韩伟平等研究提出建立“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构成系统的四位,外部环境则是整个社会,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就业这个整体。构建一个“四位一体”的系统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协助高校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实现个性化服务,为学生、学校、用人单位、政府间提供快捷、方便的互动平台[14]。余菜花等通过对河北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的研究提出,虽然目前河北省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比如在线招聘求职信息传递不畅、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地区差距大、劳务输出管理问题突出、“就业服务网”建设落后、就业信息搜集缺乏主动性、加工深度不足、就业信息服务方式主动性不强、就业培训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并给出了对策,如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就业服务信息化投入、统一规划建设就业服务网、主动收集就业信息、提高就业信息质量、主动推送就业服务信息、科学构建劳动保障网站、大力发展在线培训服务、培育企业化的大型在线劳动力市场等[15]。

2.3在大学生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关系方面的研究。目前理论界对信息与就业指导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晓静就分析了就业信息渠道与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关系,为就业指导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经过研究,她认为,人际传播渠道和互联网若能满足大学生的求职信息需求,将增强他们对自身的就业信心,而传统媒体渠道的信息满足,将增强他们对宏观就业形势的信心。但研究还发现,信息渠道的使用与满足之间的差异性――使用各种信息渠道可能对大学生的求职信心产生负面作用。招聘会、中介等组织传播方式并不能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16]。湖南师范大学李权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机制过程中的心理,他从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着手,采用追踪调查和电话访问的手段,提出关于就业心理的四条假设,分别是:大学毕业生对整个就业形势感到迷茫和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对个人能力和努力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读书无用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得出以下结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稳定性认识不足,大多数赞成“先就业再择业”[17]。这些对大学毕业生心理的研究能够促进各个层面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上的发展。

3.从传播学视角建立就业信息传播模式的合理性探讨

3.1从传播学的角度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使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更加丰富。自从传播学这门学科形成以来,无数位传播学先辈们总结、提炼、发展了许许多多的传播模式,从拉斯韦尔的5W模式到施拉姆的模式,再到纽科姆的对称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过程模式[18]等,传播模式逐渐完善、复杂,考虑到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多伊齐曾引述了模式的四种明显功能:组织、启发、预测和测量[19]。在不断的研究中,传播模式被许多行业引用,但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合理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却很少为业界人士所使用。这可以使大家从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中,将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更加系统的整理,可以提高人们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另外,大学生在就业过程无疑都会收集或者接收相关的就业信息,因此,构建一个就业信息的传播模式将使信息更加具有实效性。同时,这也可以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3.2对于高校而言,建立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能够更好地开展就业服务。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原有的就业信息模式已经不再具有实效性,因此,各高校都十分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但是,高校在面对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和信息需求面前,常常陷入就业信息不对毕业生“胃口”的境地。建立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及时掌握就业信息,为用人单位和学生提供信息服务,增强就业工作的实效性。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为学生求职搭建一个平台[20]。同时,对于高校的就业工作本身而言,模式的搭建将使工作的时间成本、管理成本等大大降低,从而形成资源的优化配置。

3.3对于大学生而言,建立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对自身的认识,同时实现就业的时效性,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成本,成功快速地就业。就业信息不仅仅指岗位信息,还包括政府和高效各级管理部门为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而制定和实施的各种规章制度、政策,对毕业生就业有指导性的各类数据、理论以及具体的招聘活动中企事业单位的具体的需求信息等。对毕业生个体来说,就业信息掌握的多少,如何筛选和使用信息,决定着大学生能否顺利实现就业。但如今,信息不畅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成本增加,盲目就业。因此,构建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有助于大学生快速地、直接地、系统地获得和筛选自己所需要的就业信息,减少大学生在寻求就业信息和工作岗位的成本,体现出就业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汉聪.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信息沟通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2]夏鲁惠.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J].发展,2009,(03).

[3]曹殊.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J}.中国人才,2002,(05).

[4]杨伟国.国外大学生就业的促进措施[C].北师大北京社科联.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7-138.

[5]于伟,郭庆童.西方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理念、对策及启示[C].安国启.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17-324.

[6]李宏,谭远发.破解:610万大学生就业难题[J].CHINALABOR,2009,(02).

[7]罗开礼.西南农业大学创建大学生就业“全程指导”模式就业工作成效显著[J].科学咨询,2004,(10).

[8]杨静,张庆亮.中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比较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02).

[9]黄洽宾.在高校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59).

[10][13]季荣臣.大学毕业生搜集就业信息的原则和方法[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

[11]余彬,潘烈.基于信息传播的视角分析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2).

[12]苏静.就业信息筛选对高校毕业生择业的影响――以湖南省三所高校为例[J].现代商业,2009,(01).

[14]韩伟平,王凤岭,徐冬.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VOL 13,(4),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课题编号:2006A35.

[15]余菜花,赵耀,袁勤俭.河北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研究,本文系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2008年课题“劳动就业服务信息化研究”,项目编号:77.和致公党江苏省委2008年A类课题“我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16]李晓静.求职信息渠道与大学生就业信心的实证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7,(11).

篇10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呈现出的基本特点

自1999年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走向一条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的道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初现端倪。从2002年起,大学毕业生就业开始全面市场化,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进一步加剧。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呈现出以下特点:

1.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

据教育部统计,2007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为495万,2008年达到559万,2009年增至586万,2010年已达到611万。在我国,衡量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是通过初次就业率来描述的,自2002年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总体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这也就意味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越来越难,压力越来越大。从总的发展态势上来看,大学生就业供过于求的局面将会长期存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使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这是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愿望。

2.低学历毕业生面对职业选择,就业难度增大

从总体上来看,社会对毕业生学历层次的要求近年来有明显提高。研究生需求旺盛,本科生供需基本持平,而专科生则供大于求,造成了一方面对于高层次、高学历毕业生的争夺日趋激烈,而另一方面专科层次的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的局面。很多单位在拟定应聘条件时不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动辄要求应征者必须具备本科以上学历,这使得很多低学历者很难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这种用人层次结构的失衡,既导致了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又增加了低学历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

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毕业生人数每年在以60~70万增加,2009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11万,比2008年增加了52万人。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高等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我国很多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我国教育制度最大的特点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忽视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学生基本功扎实,但创新能力不强。高等教育本身具有滞后性和周期长的特点,然而,社会需求却瞬息万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社会急需的人才培养不出来或数量极少,而社会不太需要的又供过于求,大学生在毕业时,其专业知识、技能不能适应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和就业市场的需要,造成就业困难。

2.毕业生自身素质能力较低,用人单位所提条件日渐苛刻

目前,用人单位在人才录用方面有了更多的自,同时所提出的条件也更加苛刻,除要求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求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敬业精神,特别需要具有专长的复合型人才。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大多数毕业生表现得信心不足,缺乏足够的就业能力。部分毕业生不能够认清自己的位置,常常表现出一种盲目心态,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这种用人单位的高标准与大学生低素质的矛盾,使毕业生在就业时面临严峻挑战。

三、解决就业难问题的相应对策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在我国,旧的传统的经济模式已被打破,但是,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形成,这种特定的历史及现实状况,决定了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方面将会出现种种问题,为使这些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采取以下相应的对策。

1.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全面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

为使自身才干得以充分发挥,实现顺利就业,大学生应认清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就业形势,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求职择业对大学毕业生无疑是人生中的大事,是把个人的愿望、爱好、特长等主观条件与就业政策、用人单位的要求等客观条件相结合而做出的一种选择。客观地认识自我、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在,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真正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

2.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营造良好英语学习氛围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语言的学习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只有当学习者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为之而努力时,学习才可能取得成功。作为高校的英语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大多数学生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充满憧憬和向往的特点,引导学生自觉地去阅读课文,收集相关职业材料,并用英语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归纳和总结,锻炼和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表达能力。

3.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开展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

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的一种有效互动的交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参与协商、鼓励和监控学生的讨论与练习,并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既要调动学生个体学习的积极性,又要督促小组成员间的合作,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学习群体。在群体中,相互交流,畅所欲言。

社会只有在创业中才能不断发展、前进,只有创业,社会才能出现更宽广的新领域,毕业生也才会有更多的择业机会。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和实干精神,使学生掌握创业技能,树立在创业中就业的新观念,才能够为自己开拓更为广阔的就业前景。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096-0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大学毕业生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毕业生是接受过高等教育、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技术能力的人群,担负着振兴国家和繁荣经济的重要使命。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政府、社会和高校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当今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就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日渐严峻的复杂情况下,寻找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办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长尾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新兴理论,在高校就业工作中运用长尾理论为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了一个新颖的工作思路。

一、长尾理论的含义

克里斯・安德森(Chris-anderson)是美国著名互联网杂志《连线》的主编,他在2004年10月《The Long tail》文章中首次提出了长尾――“The long Tail”的概念。安德森对亚马逊网站的图书销售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制成了一幅销量随图书种类变化的统计图。其中,大约20%的畅销图书占销量的一半左右,而80%的非畅销图书则占销量的另外一半。克里斯・安德森通过研究这个现象,提出了著名的长尾理论:在商品销售领域,在存储和流通渠道足够大的前提下,那些非主流的、需求量小的商品销量也能够和主流的、需求量大的商品销量相匹敌。

长尾理论的提出,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20/80定律”。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根据经济学统计结果归纳出“20%人口拥有80%财富”,后来形成了著名的“20/80定律”。“20/80定律”主要在于描述和诠释在经济和生活中少量的人(或事物)可以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的现象。与之应对的长尾理论则转换视角,关注被忽视的80%部分。长尾理论认为,只要储存和流通的途径足够畅通,80%非热销或迫切需求的商品的市场占有额是完全可以和市场上的热销产品相匹敌,甚至在一定时间后能超越热销产品市场占有额。“长尾理论”提出后,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并被深入研究甚至推广到各行各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图书销售学、经济学、出版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长尾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过程问题分析

长尾理论中的长尾实际是一个幂律曲线,它不会被供给瓶颈切断,幂律曲线的值域无限接近但永远不会下降到零,并且只要有消费市场存在,幂律曲线就会在三个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出现:“(1)多样性;(2)不平等性;(3)存在某种网络效应比如声誉或口头传播效应,这些效应容易将质量的差别成倍的放大。”①我们研究目前高校学生的就业过程就能发现,大学生的就业过程刚好提供了长尾幂律曲线出现的必要条件:(1)大学生求职愿望和途径以及来校招聘企业层次、类型多样性存在;(2)大学生素质、能力参差不齐,个性化发展;(3)高校发达的校园网络和大学生之间迅捷的传播渠道,将招聘企业的差别成倍的放大。因此,在高校就业过程中存在长尾效应是必然的。然而目前高校就业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

1.社会过于重视20%精英人才,忽视80%一般大学生毕业生。当今社会,大学毕业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产品”。社会和企业对于高等教育的“产品”态度不一:小部分优秀大学毕业生是传统的“精英产品”,自然是被极力追捧的;占80%比例的一般大学生毕业生则遭受不同待遇,多多少少要面对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只依靠精英人才,不同的工作岗位需要不同种类、不同个性的劳动人才。

如果80%的普通大学生在不同行业和企业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在合适的职位做出贡献,这些分散的庞大人群所做出的成绩完全可以等同于精英人才甚至远超他们。这就是长尾理论所揭示的内涵,也就是众多小众市场的汇聚,能够产生与主流市场相抗衡的市场能量。从高校角度来讲,学校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过于关注拔尖和优秀学生,对于就业困难的尾部学生则缺少培养和指导,普通学生群体获得的权利与优秀生相比存在不公平现象。

2.高校和学生就业重视热门企事业单位,轻视中小企事业单位。从学生层面看,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未能运用长尾理论,一味紧盯长尾头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热门企事业单位和一些抢手职位,在求职大军中激烈厮杀,争过独木桥,轻视长尾尾部大量适合自己的如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提供的合适岗位,丧失了很多就业机会,人为设置了就业障碍。从高校层面看,高校往往高规格联络和接待声誉好、行业排名在头部的企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等,轻视长尾尾部的大量的民营和三资企业,留住了少量来校招聘的大型企事业单位,虽然花费巨额接待费用、付出大量人力物力,却只解决了小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丧失了分布在尾部区域广大中小企事业单位提供的大量招聘职位。

3.企业过于重视重点名牌高校,轻视普通地方院校。根据教育部近期统计,全国有普通本科院校1108所,其中地方本科院校有996所,高职院校1239所,地方高校担任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企业在制订招聘计划的时候往往只看到长尾的头部,紧盯排名靠前的985、211等重点本科院校,忽视长尾末端大量的二本、三本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即使是一个很小的不需要高超能力和素质的普通岗位,也要从重点高校招聘,造成人才的浪费。在国内高校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学生培养同质化的情况下,企业往往付出了巨大的招聘成本却招纳不到合适的大学毕业生,同时却因工作没有技术含量留不住重点高校的优秀学生。

三、用长尾理论推进高校学生就业工作

从上面长尾理论和高校就业工作的关系来分析,长尾理论虽然是互联网时代产生的经济规律,但其核心思想非常适合在深入改革的高校就业领域里运用,对于高校就业工作而言,可以运用长尾理论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就业工作蓬勃发展:

1.改革传统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企业需求的人才长尾。在大学生中,文化知识、素质能力都全面发展的尖子生是人才长尾的头部。长尾尾部是指社会满意的合格学生,即具有某一方面能力倾向与个性特征的学生。实施人才培养长尾理论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应大力培养品学兼优能力出众的优秀、拔尖学生,加强长尾曲线的头部;另一方面,重视培养社会需要的不同类型的人才,抓住人才长尾。要达到此目标,就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更新,大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上加大力气,在延长长尾的头部曲线的同时,努力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沟通协作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就业和创业能力等,培养出社会企业需求的人才长尾。“长尾理论”可以很好地解决高校学生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大众化培养与差异化教育的矛盾,高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难度和层次的课程体系模块,引导学生合理选择,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高校通过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结构,使每个大学生都不同程度得到培养和锻炼,而且在毕业之后都能在庞大的产业结构各类细分市场中寻觅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2.建设基于长尾理论的职业指导体系,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人才长尾培养能否能取得成效还取决于培养过程和职业发展指导体系的选择。当前,高校大学毕业生的供应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二者之间存在双向选择的关系,一方面单位和企业选择自己需要的不同类型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也在挑选自己心仪的职位。高校毕业生的差异化程度越高,企业在选择人才时范围就越广,大学毕业生错位竞聘的优势越显著。构建基于长尾理论的职业指导体系:一方面应在高校招生、培养到就业的整个过程中建立基于长尾理论的就业指导体系。从大学生走进校园就开始构建贯穿于整个大学的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大学生根据个人的特长、兴趣、就业期望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加强教师和学生间的沟通。除了专业和专职的职业指导教师提供的职业指导课程和服务之外,学生辅导员、班主任,乃至任课教师也要参与到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体系中来。要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分类,利用不同的场合和渠道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尤其是要注意抓住长尾部的学生,力争让每一个高校学生都勾勒出清晰的职业规划蓝图。

在就业指导上,运用多个渠道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教育学生将个人理想和社会需求、企业需要相结合;做好自我定位,就业时根据就业形势避开一些竞争激烈热门的岗位,选择就业区域时既考虑经济发达地区更应关注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努力使大学毕业生认识到在基层工作虽然条件艰苦,对个人意志存在挑战,但是在个人职业发展方面有较多机遇,不仅能出成绩,而且能获得同龄人在经济发达地区未能实现的大收获。同时,响应政府号召,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进行创业,努力构建创业拉动就业良性循环的就业环境。

3.高校与企业实现信息共享,合作培养高素质人才。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是学校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型实用人才的最佳途径。对于学校来说,校企合作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逐步提高,促使广大尾部毕业生职业能力进一步增强,使毕业生能力符合企业要求,快速适应工作环境,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有效避免学校教学脱离企业需求的矛盾。对于企业来讲,由于存在广大尾部合作高校的支持,企业获得了高速发展所急需的规模人才和适用人才。而且学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关乎千家万户,可以提高企业在社会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形象,促进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对于学生而言,通过校企合作,通过参与岗位实践,对职业生涯及今后的成长道路有了较清楚的认识,头部和尾部的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职业综合素养得到提升,促进毕业生就业率大幅提高。②

四、结语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是高等教育永恒的话题,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长尾理论提供了企业与大学之间需求关系的一个新视角,在就业过程中运用长尾理论是解决目前就业难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不同高校应该根据自身条件合理构建基于长尾理论的就业工作体系,加大在就业服方面的资金投入,加强就业指导师资力量建设,结合学校情况探索适合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信息合作和共建工作,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方能在解决就业难题的同时为各行各业培养大批优秀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篇12

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思”,思在某种程度上是大学生在对当前社会环境客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合理定位,首先要明确的我是谁,其次需要明白的是我想成为谁,最后要了解在现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距是什么,从此岸世界到彼岸世界的桥梁是什么,应该是客观的分析和合理的定位而不是想当然的空想。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生不再是原来世人心目中的“天之骄子”,到处都可以见到大学毕业生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资源的有限性导致毕业生就业竞争的激烈性,就将要进入职称的大学生毕业生如何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本人有两点思考:一、就毕业生的就业地点而言,大家一般比较倾向于类似于“北上广”和大中型发达城市去择业,一般认为,去大城市可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然而人们思考问题的同一性,致使扎堆现象比较严重,在某种程度上竞争的激烈性可以保证就业的公平性,但资源的有限性必然导致满足毕业生就业岗位的稀缺性。另外的一种思维路径也不防被大家所采纳,即到”老少边穷”地区工作,到内陆的三线以下的小城市工作,虽然工资和待遇没有大中型城市那么好,但是能力的被认可被承认程度,在吃苦耐劳的毕业生身上可以很快的出现,不必再为某些生存问题而劳苦奔波。同时,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致使东西部各方面差距比较大,在大中城市的“中层能力”的人可能在西部地区是“骨干力量”这个落差会给毕业生带来很多成长的机会,众多中小型企业虽然规模不大,然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是毕业生应该考虑的两个就业地区倾向。

另外在“思”还包括应该有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我们可以从基层开始,可以从落后的地区起步,但是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在同一条线上,即不要在行业之间过多的互换,隔行如隔山,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经历丰富的成功人士曾分享过这样的经验:“很多人之所以不会成功是因为从零开始的次数太多了”。每一个行业每一份工作都有他的难度所在,不能因为某一个工作遇到了困难就去退缩,换单位换岗位,我们知道在工作中,没有哪一个人是在单兵作战,如果是再调整一下岗位或者单位,新的人力环境必然需要新的磨合和适应,这会让我们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人的一生的时间和机遇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整天都在几个工作岗位或者几个单位或者行业之间穿梭很可能就会“蜻蜓点水”,收获微乎其微,这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之前应该注意的问题,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随着你的意愿可以马上实现,但是理想的实现需要各种条件的成就,不能对条件的很好把握也就不能够很好的展现自己的能力使得自我能力的很好提升,我们倡导能力先行,职位随后,能力的真正提升是其他的任何外在条件无法阻碍的,岗位的调整和薪资的提高仅仅是时间问题。“思”应该贯穿于大学生就业的始终,同时,在做工作的时候应该在事前有所规划,事中有所调整,事后能够有所反思,这也是一个正常的程序,每一件事都是相互影响的,不可能事与事之间没有任何的联系,思维方式上的调整会让我们对以后做事的合理性有所提高,所以“思”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很有必要,也是关键环节。

关于“说”即沟通能力,沟通方式,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协调能力。“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在当下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团队协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与他人的协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事情能否顺利的完成。在毕业生就业的面试工作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毕业生的语言沟通和表达能力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有人讲“实力派不需要多说什么”然而事实是,如果你不在面试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能力表达出来,恐怕你就没有平台去和别人彰显你的“实力派”。与此同时,由于完成任务的群体行与团队性,沟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会发现,在工作中如果能够与同事之间进行很好的沟通必然能够事半功倍,但是如果沟通成问题的话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所以沟通在就业过程和工作本身来说也尤为重要。

关于“做”即执行力,很多人在接到任务后会在执行力方面出现种种问题,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这是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这里我们引进一个质量管理模式即PDCA模式。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获得了经济成效。P、D、C、A四个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意义如下:

P(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

D(DO)――执行。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C(Check)――检查。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A(Action)――处理。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认可或否定。成功的经验要加以肯定,或者模式化或者标准化以适当推广;失败的教训要加以总结,以免重现;这一轮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

也许写到这里有人会问,三者哪个更重要一些,其实三者都是缺一不可的,如果执意要追问哪个更重要,我想是思,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决定一个人的高度和层次,整天陷在琐碎事务中的人是很难有大的成就的,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同时,较好的人文素质会对毕业生的就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能够予以重视。

篇13

key word:University student Employment Employment psychology

作者简介:黄群瑛(1964-),女,广西北流人,副教授,广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柳州师专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持续增长,按照GDP增长的百分比来算,毕业生的增长率大大超过了GDP增长创造的工作岗位数量,加之各种社会环境和个人选择的影响,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1]。其现状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亟待就业的大学生人数持续上升。伴随高校每年应届毕业的人数不断上升时,往届毕业生的人数也在不断积聚,所以等待就业的大学生人数仍在持续上升。

二是国内就业结构总体不平衡。首先表现在区域就业不平衡,相对来说,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就业机会相对较多,而中西部的就业岗位则相对较少[2];其次是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就业差异很大。

三是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相对被动。多数大学生因为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在选择就业岗位时犹豫不决或者草率决定,当然这也与就业单位的强势地位有一定关系。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目前高校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就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自卑心理。多数大学生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能很好的正视自己,形成弱势心理。

二是焦虑心理。大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处理人际关系不够成熟以及对目标不能实现感到沮丧,对现实和未来表现出担心和忧虑。

三是攀比心理。由于每个大学生最后选择的职业不同,致使在同学之间容易产生社会比较,导致心理失衡。

四是挫折心理。有些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导致情绪波动比较大,产生一定程度的挫败感。

三、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1、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应该构建公正、规范、合理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制定良好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市场的信息体系,调节就业岗位分配不平衡的局面,为毕业生提供实习平台[4];

2、用人单位需要积开展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校园招聘活动,与高校联合,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促使大学毕业生积累工作经验;

3、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制定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需要建立完备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促使辅导员在学生的就业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比如说发挥辅导员在职业指导和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作用[5]。

(二)努力提升自身能力

1、强化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活动来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2、提高专业水平。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广泛阅读和专业实践提高专业水平。

3、培育个人品德。大学生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培育良好的个人品德。

4、锻炼沟通能力。大学生应通过学习一些沟通技巧,进行适当的沟通训练来提高沟通水平。

5、提升组织能力。目前很多用人单位都要求大学生个体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所以大学生在校期间要积极参与组织各类活动,并善于总结和积累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个人组织能力。

(三)择业前积极心理调适

1、自我转化。当发现不良情绪很难控制时,可以采取迂回的办法把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去。

2、自我宣泄。当挫折带来焦虑和紧张时,最简单的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莫过于“宣泄”。但一定要注意场合、身份、气氛,一定要适度。

3、自我反省。遇到困难和挫折要冷静对待,控制心境,摆脱干扰,找出原因,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4、放松训练。如果在择业过程中遇到不良心理反应,可在有关心理工作人员指导下尝试进行放松训练。

5、理性情绪。要设法将人的非理性观念转化为理性观念。消除不正确的想法,毕业生要分析自己有哪些消极情绪,从中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出相应的非理性观念,有效加以纠正,并推动自己向理性观念转化。

参考文献:

[1] 申倩倩.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5).

[2] 白文龙.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