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教育等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教育等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教育等论文

篇1

一、教育平等的内涵

关于教育平等的含义,袁振国主编的《当代教育学》认为,包含四个要点:第一,人是目的又是手段。人受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社会的发展,它另一个最重要的目的是个体自由和谐的发展,只有在发展社会的同时尊重每一个体的基本人权与自由的发展,才符合教育平等的原则。第二,教育权利平等原则,这里所谓的教育权利,指的是“受教育”权利,是相对于政治上、经济上的平等权利而讲的“教育上”的平等权利;第三,机会均等原则。良好的教育制度,乃是使每个人有均等的入学机会、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享有均等的待遇、有均等的学业成功机会;第四,差别性对待原则。由于教育的效果会因受教育者个体的天赋与机遇而不同,机会均等不可能机械地实现,所以要实现教育平等必然需对每一个个体提供不同的教育待遇。差别性原则的基本前提是,使全社会中处于最不利地位者获得最大利益。

当代著名教育家托尔斯顿·胡森对教育中的“平等”作了界定,指出了三个条件:首先,平等是指每个人都有不受任何歧视地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至少是在政府所办的教育中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其次,平等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在对待上。也就是说,可以考虑各种不同但都以平等为基础的方式来对待每个人——不论其人种和社会出身情况。再次,在制定和施行教育政策时应列入一些措施,促使入学机会更加平等,进而使学习成就的机会更加平等。在这一意义上,平等被视为一个目标而追求。

那么,何谓教育平等?到目前为止,虽然人们对教育平等的看法有诸多不同的视角,但对其基本内涵有了较一致的认同。教育平等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方面,即教育的平等与平等的教育。教育权利平等(教育的平等)是教育平等在法律上的体现,指人们不受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和民族、种族、信仰及性别差异的限制,在法律上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的平等是相对于政治和经济而言的平等,是“平等”的外延向教育领域的延伸,其基础在于社会政治制度。它从“质”上规定了人们受教育的可能性,是教育平等在形式上的体现。因此就教育的平等这一形式来说人们基本上都已享有了教育平等。教育机会均等即平等的教育,是相对于不平等的教育而言的,是“教育”内涵的深化。教育机会是指对个体在受教育过程中所提供的诸种条件的总和,其本身在某种意义上就有注重均等的特殊意义。“教育机会均等”这个概念的含义是:“社会的责任是想尽一切办法,保证使合适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均等地得到质量均等的教育条件。”它的基础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从量上规定了受教育的机会是否充分,是教育平等理念在实践中的具体化和操作化内容。

二、教育平等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教育平等作为社会平等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多学科、多层面、多因素,是一个交叉性学科所探讨的问题。从法学视角来看,教育平等主要是指受教育权利的平等;从经济学视角来看,它主要是指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从教育学视角来说,它主要是指教育活动中对待每个教育对象评价的公平;从哲学伦理学的角度而言,教育平等主要是指社会制度如何合理分配每个人的教育权利和义务,即每个人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权利和承担什么样的义务是合理的,就是指每个人在教育中合理的平等表现在哪里。这些界定都是立足于本学科的立场来认识教育平等的,在2000年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年会上对教育平等达成的共识:教育公平要受其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的双重制约,教育公平只是社会公平的一个子系统,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发展、社会阶层、人口发展等外部因素制约着教育公平。而所谓的教育公平只是相对的,教育公平并不等于绝对的平均,真正的教育公平必须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同时允许非基本教育权利、非公共教育资源方面存在不平均,绝对的教育公平是不可能存在的。教育公平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而有所变化,所以教育公平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区域的概念,因而会议将教育公平界定为:公民能够自由、平等分享当时当地的公共教育资源的状态。

篇2

(二)实习基地建设:

高校应通过与著名企事业单位构建实习基地,与知名企业或单位签订合作协议等多种手段,构建校外实习基地,让本专业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需求,更好地获得实践机会,使学生真正参与生产实践,为进一步提升实践能力提供良好的硬件保障。

(三)校企合作制度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对实习基地管理,避免形式上的合作,提高校企合作的质量,不仅要与合作企业签定协议,就合作内容达成意向,还要学习国际上校企合作成效突出的一些著名高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的先进管理模式,建立校企合作质量监控制度。一方面,对每个参与实习的班级、学生进行监控,实习效果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个单位的负责人,指导教师要对学生实习内容进行考核,缩小学生与企业需求之间的鸿沟。另一方面,保证一定的实习师资力量,在实习基地保证有固定的老师指导学生实习,并聘请实习单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为学生作现身说法,现场讲授、现场演示,按软件企业模式运作。

(四)学习、支撑环境建设:

高校图书馆应征订与认证专业相关的各类中文期刊、外文期刊数以及丰富的电子图书和期刊数据库。此外,为加强资源的交流与共享,高校可与所在省、市的一些985高校、211高校建立图书馆资源共享模式,为工程教育专业学习提供更新更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在网络环境方面,高校须配备高速校园网络环境,如可通过Cernet及Chinanet双路由与Internet联网,实现校园有线、无线网络双覆盖,为教学、工程实践提供良好的网络条件。此外,在网络平台基础上,高校还可构建网络教学平台、教务网络管理系统等,方便本专业教师进行课程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开展工程教育认证软件条件的建设

(一)理论知识考核制度:

理论知识的掌握主要取决于教学过程,因而教学过程的监控决定了理论知识的考核效果。在教学中,高校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教育观,依据专业特点选择适当的知识为载体,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意识能力培养。具体而言,强调掌握从事专业相关工作所必需的理论基础知识,培养符合专业发展规律的思维方式、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及终生学习能力。注重加强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三个方面的综合教育,将三者融会贯通于教育的全过程。特别是在理论知识考核方面,要通过设计和实施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掌握专业核心理论和专业知识。学校应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控,通过督导、检查、评比等多种手段保证教学质量。

(二)实践能力考核制度:

为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考核,高校实施小班化机考制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只停留于书本上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注重上机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基础厚、知识宽、能力强、素质高、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在实践教学环节,高校可以将自主个性化学习纳入专业培养计划,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对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进行定期考核。对于工科专业学生而言,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期间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内容,是集中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对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高校要有明确、详细的规定,具体包括:(1)明确毕业设计基本要求。毕业设计内容包括选题论证、文献调查及综述、开题报告、设计或实验、数据处理、结果分析与讨论、论文撰写及绘图、答辩等。在毕业设计实践阶段完成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并完成理论计算、实验研究、撰写论文、答辩表达等方面的训练,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特别注重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的锻炼,重视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鼓励创新进取、勇于探索。(2)建立毕业设计学生选题与指导教师互认方法。毕业设计题目原则上要求一人一题,独立完成,同时鼓励团队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可实施教师、学生双向选择制。毕业设计的选题力求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保证达到专业论文的基本要求。支持学生到校外企事业单位进行毕业设计。(3)建立毕业设计质量管理制度。学校对毕业设计要制定完整的教学文件,做出明确规定,要求指导教师全程负责,把好质量关。(4)优秀毕业设计的评选。积极鼓励和推荐学生申报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此外,应鼓励大学生多参加各类创新型竞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社会评价制度:

一方面高校可以与实践单位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就业需求,争取创建更多更好的实践基地,提升专业影响力;另一方面,高校应建立与毕业生就业部门之间有效的沟通与反馈机制,通过发放问卷调查或邀请毕业生返校就工作现状与在校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等手段,了解就业生的工作行为表现,发现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提出解决方案,应用于指导在校学生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提高师资教学水平:

在教学方式上,高校应积极推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改革,强调启发式与互动式、面向问题求解的教学方式,加强符合学生特点的个性化教学及指导方式,鼓励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开放式教学方式,积极采用多媒体与课件辅助教学,加强教师教学质量的管理和监控。要注重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出国研修与学术交流,有计划、分步骤培养青年骨干教师。针对青年教师培养可先行配备导师,负责对课堂教学效果检查,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另外,还可引入适量兼职教师,使更多的企业教师参与学生实践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篇3

2.对情感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高校学生结构的变化,大学生恋爱在高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大学生因恋爱导致的心理问题也层出不穷。刚进入高校大门的年轻学子势必对青春靓丽的异性充满迷恋与渴望,恋爱行为或多或少成为大学生生活到主要节奏,大部分学生缺乏科学的生理、心理卫生知识,并且大部分学生“游戏化”地看待恋爱问题,导致恋爱形式畸形发展。爱情本身是神圣并且美好的,大学生追求爱情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我们需要现代社会文化和道德理念标准的形态特点,努力完善提高自身的教育模式,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将伤害降到最低化。

3.自私自利。

鲁迅曾经说过: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蹋完;倘若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这些言论虽然是形容旧社会的中国人,但当代大学生自私自利缺乏公德心或多或少被此言一语中的,比如教室桌椅设施“占座”篆刻字样蔚为壮观;像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男女行为不检点的现象比比皆是,笔者还观察到像开学报名时校园内到处乱停的私家车等。在西方国家,义务公共劳动成为大学生的必须社会活动,缺乏社会公德意识的行为则不为整个社会接受,这种道德理念值得我们借鉴。同时还有令人更加愤慨现象如很多大学生求学道路上或多或少受到过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助,然而,“知恩图报”者却很少。广州地区经社会各界牵线搭桥得以一圆大学梦的莘莘学子逾千名,但这中间只有一成不到的人曾用信件向资助者表达感激之情。沈阳有一位80多岁的王儒臣老人,节衣缩食13年出资数万元赞助40多名贫困生完成学业,其中有10名是大学生。至少他们在1999年4月29日《中国青年报》刊载关键报道时,没有给老人写过信,也没有一名大学生肯露面。同样还有许多被大学生淡漠的传统美德,像有学生认为,见义勇为不应在大学生中提倡,因为大学生没有这个能力。见义勇为的道德基础是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见义不为或者见死不救,不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

4.追名逐利,爱慕虚荣。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直接或间接受受当前社会风气的影响,某些情况如学生干部评选与很多大学奖励政策挂钩,担任学生干部便成为了众多学生追逐的目标,如何赢得同学和老师的关注与支持使得不少学生绞尽脑汁,请吃饭、送礼等各种招数层出不穷。大学生贿选学生干部,看似是受了社会“官本位”大环境的影响,其实他们自身的道德素质正在明显改变。据人民论坛“千人问卷”调查显示,在选择工作单位时,有59.2%的人把“经济收入”放在考虑因素的首位,在回答“您认为当代大学生与90年前的大学生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时,72.8%的人选择“更现实功利”,在进行政治评价、价值衡量的时候,往往是以利益作为标尺。此外,“爱慕虚荣,享乐主义”同样蚕食着大学生的良好品德,学生在生活各个方面注重物质享受,校园里的攀比风越刮越猛。有的学生因家庭不能提供充分的消费条件,而又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就很难保证不发生突破道德底线的事。

二、当代高等教育的不足

1.教育机构与教育体制问题。

①机械化教育与高校盲目扩招。辩证地看待问题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审视问题,大学生素质道德问题从侧面深刻反映了当代高等教育的不足,在当代大学管理体制中,不断扩招和教育激励和评价机制,使得教师越来越多地为了自己的“小康”多多地兼职兼教、热衷于自己的科研等。逐渐地把大学教育的性质转变为机械式的应付性教育。与此同时,学生却被冷落,少有人关注他们对人生的认识和困惑,以及他们道德价值观塑造,在当今复杂的社会价值观体系中,缺乏正确引导和教育的学生出现素质道德问题也在所难免。②功利化教育缺乏人文精神。如今高等教育对教师的遴选机制过分看中名誉、知识水平,成为类似符号意义上判断的机制。与老一辈的高等教育者相比,我们现代的教育者缺乏历史、艺术、哲学、和传统道德的修养,缺乏对美的认识和追求,缺乏人文精神所彰显的高尚的思想情操、良好的道德修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的态度。③现行教育在体制在道德教育上缺乏连续性,形式主义严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之于人的品格成长就需要持之不懈的努力,在初级教育阶段,对于孩子道德的教育十分看重,中学的道德教育开始弱化,客观因素就是重点学校选择分数好的而非有道德的学生。有人认为,大学是培养专才的,没有必要强化道德教育,大学生的道德观发生转变,出现学历与道德觉悟不成正比的现象,这些也都与大学的道德教育过于形式化,没有实质内容的状态想匹配。

2.社会环境因素。

①资本主义理念渗透与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新的思维理念和视野,但同时伴随着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大学生尚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鉴别力不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可塑性强,其国家民族意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将使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造成威胁。其次,西方一些资本主义价值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都对青年学生具有很强的诱惑力,同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理念更多地被青年学生过分推崇,这必然导致学生对本国经济发展状态的不满与否定,最后就是在全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对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抛出的理论观点没有充分认识和理解,盲目跟风,逐渐淡化了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②社会转型与技术革命。新技术革命给整个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但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青年学生的奋斗意识,助长了享乐主义,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弱化精神层面的追求。高科技也使得传统的文化传承受到严重威胁,互联网成为学生的日常生活的主体,网络上各色各样的消极信息不断娱乐化和腐蚀大学生的判断力。总之,社会形态与意识的转变对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三、探索道德素质教育的新方法

面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种种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必须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去审视、去思考、去解决,出现问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如何面对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才是我们能够控制事物发展方向的关键因素。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结合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理念,不断探索更为先进而有效的革新方法。

1.改变认识,树立恰当的德育目标。

社会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学生道德观念发生改变,陈旧的德育理念与方法已经无法适用新时代的潮流,现今的教育往往过分关注于教育的“实用性”,对“智育”的倾注远大于“德育”,这种教育模式跟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理念完全脱轨,拥有高级科学技术的人才却不懂得如何做人,像马加爵事件,中南大学杀人案等诸多事件充分证明了这种教育理念的失败,智商与品德没有必然关系。所以,认识到德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关键性是重中之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赋予新的解释,现行德育理念过分强调整体而忽略个人,过分围绕政治需要而忽视基础道德认知,这种模式必然造成空设空谈的结果。树立新的目标,根本上要把握责任感、公德意识、文明意识等基本道德修养,以此为基础,协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不断深化新时代背景下对社会主义道德修养的理解,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2.放眼世界,探索新的方法。

①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提倡积极参与实践。亚里士多德认为,“智德”(理智的道德)主要是训练、教育的产物,而“行德”(道德方面的美德)的产生发展主要是习惯的结果,即是在日常生活中依据理性的指导反复实践得来的;提倡“批判性思维法”。在道德教育中,英国同样采用参与和互动的教育方法,澳大利亚则通过组织社区服务活动,帮助学生有效地参加社会生活,形成积极的品格特征,包括信赖、敬重、责任、公平、关怀、宽容、坚定、礼貌和同情等;开放实践,学校即社会。道德教育必须是开放的,道德教育必须融入到学生的社会生活之中方有价值,才能得到发展和巩固,新加坡的学校推行真实教育,主张学校道德教育向学生展示真实的社会道德生活面貌,传授的道德知识、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应该是社会上真实可行的,符合社会推行的奖惩标准和利害后果;重视心理辅导,实行“贴心教育”。心理辅导作为指导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手段,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学生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积累各种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得到正确引导与解决,必然造成行为上的恶果。日本近80%的学校也都建有心理咨询机构。国外更加侧重于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和心理适应能力的发展,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及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完善教育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和难点,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特点”,分析教育政策研究发展状况,有利于提高教育政策研究者解决实践问题,为教育改革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提供理论基础,从而推进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这样,学生道德教育将以此为基础,发展道路更加宽广;深化研究,开拓教育思路。树立自立意识和责任观念,克服依赖思想和寄生心理。学会自立,努力去寻找自立的机会,体验生活的艰难;懂得理解、尊重和同情他人。同时,提倡“感恩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意识是维系我们传统人情社会的一种纽带,感恩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超越,加强“励志教育”,唤起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成就动机,培养大学生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最充分地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活力;加强教育投入。教育工作者必然是大学生品德教育的核心力量,加强教育投入,以先进的理念引导和强化教育工作队伍,深化教育队伍改革将会使学生道德教育发生本质上的改变。

篇4

一、职业学校创新教育的目前状况

1、由于生源质量较差,职业学校的领导、教师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意识淡薄。认为学生的知识基础及非智力因素较差,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

2、由于教材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专业化,严重脱离学生知识基础差的现实,导致教学效果差,所以,将创新教育的思想及内容融入教材、进入课堂教学几乎是空谈。

3、由于职业学校的技能实训等实践活动形式较单一、机械性的操作多,而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开发他们潜能的实训活动少,加上科技、文艺、社会等方面的活动严重不足,使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受到了限制。

4、由于传统的强制性管理、不民主的师生关系、社会对职业教育熟悉上的偏差,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淡薄,阻碍了学生创造个性的发展。

二、职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职业学校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其创造力和其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密切相关。创造性思维是核心,好奇心、想象力、冒险性、挑战性、自信心、独立性等心里品质是非智力因素。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实施。重视和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最紧迫的任务,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复合型教育,而创造能力是个体综合素质中最具生命力的素质,是推动个体适应环境发挥潜力、走向成功的内在动力。所以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创新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

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下的职业教育,只有依靠和服务于经济建设,扩大毕业生的就业门路,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才能求得新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各行各业对职业综合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就业者的流动性和工作的频繁更换已成为社会工作的特征。所以,只有通过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实验实训等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使职业教育获得新一轮发展的动力。

三、创新教育的开展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老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权威。在教学中,老师是主动者、支配者、;学生是被动者、服从者。在这样的关系下,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得到提高,甚至健全的人格也难以发展。

新型的师生关系强调人格的平等。首先,老师和学生在法律上具有同等地位。其次,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再次,学生应该得到足够的表现自己、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究创新的心理愿望,形成一种以创新意识汲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态度。教师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还有促进学生发展的责任,非凡是促进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有所创新地发展。

(二)加强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

1、搞好课程设置。以“厚基础、宽专业、多方向”为原则指导专业课程的设置。深入探究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文化课和专业课之间的联系,理论课和实训之间的结合等等,既要考虑专业的实际需要,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程度,对课程进行创造性的删、增组合,同时积极开发教材中培养创造力的课程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要专门开设创造思维或创造技法课程,向学生传授创新思维方法,点拨他们的创造灵感,激励他们的创造精神。要进行改革实验,要为他们开设“创造思维和方法”系列讲座,这种讲座题材应当多样化,融文化和科学为一体,寓教于乐,以获得学生的欢迎。

2、改革教学模式。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封闭式教学为以培养能力为主的开放式教学。在课堂的基本结构中,重学生学习过程,重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重培养能力的过程;开展情境教学,营造生动、活泼、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逐步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提出新问题、多向思索、科学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探索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发现信息、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发展其创造力,同时教给学生发现的方法,包括观察发现、模型发现、相似发现等。这样,学生就能更有目的、更自觉地进行发现活动并取得发现成果。

3、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运用和计算机互联网络同步发展的多媒体技术,运用以电子信息为先导的远程教育、视听结合的声像教学,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视听感受,了解人类创造活动的成果,激发其创新精神,树立创新意识。

(三)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和多样的竞争性活动

学校除常规教学活动外,还应开设科技、体育、工艺、劳动、文艺等课程,为学生提供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锻炼才干及展示才能的机会。通过组织课外喜好小组、科技小组、智力竞赛、专题讲座,通过在生产第一线及流通环节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动手能力和交往能力,塑造他们自信和个性品质;开展多样的竞赛性活动,让学生参加各种竞赛,目的不仅仅是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或能力水平做出评价,真正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并促使人的创造性向更高层次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1、流畅性及其培养

流畅性主要依靠记忆中贮存的信息量。为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老师在教育工作中要有计划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要从各学科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学生只有把握了大量的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思索新问题才能从多方面发散,才有发散性思维的基础。要培养学生在接受新信息的同时,自动地重复已有的知识内容的能力,增加边缘交叉学科的知识的数量,教师应当告诉学生如何对待交叉学科的知识,鼓励学生过渡学习,使学生不受材料的束缚,灵活地利用材料,将其变成新的东西,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个人经验的积累和行为的逐渐复杂化是靠记忆实现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发奋学习的同时,还应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记忆方法,使学生能对知识存贮、再熟悉,从而引导学生联系记忆,多渠道协调记忆。

2、变通性及其培养

人脑进行思索活动时总是存在思维定式,思路的定向性,能使人顺利的思索并解决一般的新问题,但却会妨碍创造性的解决新问题。教育中必须做到摘要:重视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和提高,培养学生善于从多角度观察新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破除定式的干扰。思维定式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预备状态,它影响着解决新问题的倾向性。教学中,教师应直接打破定式的不良影响,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新的方向、更多的方向发散,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

3、独特性及其培养

发散性思维以流畅性为基础,以变通性为关键,以独特性为核心。因为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对事物表现出超乎平常的独立见解,提出和众不同的新观念。因此,独特性有更重要意义,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首先,教师要鼓励多样性和首创性,使学生能够得出非凡、独创、新奇的见解;教师为个人学习提供最大限度的机会,答应每一个学习者按照自己的速度进行,并为之提供灵活的帮助,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其次,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再次,鼓励质疑问难,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所谓“质疑问难”,就是要勇于提出疑问,敢于攻关。求异思维即学生不被成见、陈规所束缚,不人云亦云,善于从各个侧面观察新问题,从而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设疑,并善于引导学生逐步解疑,使学生在探索新知识中有所发现和创新。

[参考文献]

篇5

哈佛大学艾略特校长曾说:“大学的真正进步必须依赖于教师”。②中国高等设计艺术专业教师通常是公开招聘的具有高职称、高学历的人才,很多教师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充实到教师队伍,普遍比较年轻,年龄基本35岁以下,他们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完整的设计知识结构和实践教学能力。教师职称规定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见习教师等。德国的设计艺术专业教授也是公开招聘的,聘任条件严格,要求其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社会知名度,有从事本专业工作至少五年的社会实践经历等,因此,德国设计艺术教授大多数在获得任教资格时,年龄基本35岁以上。他们有丰富的知识结构、专业实践能力、社会经历,成为专业领域中有影响的人。德国大学教师一般分为:教授、老讲师、助教、实习指导教师。

三、教育形式

中国高等设计艺术教育实行收费制,且收费较高。学制为本科4年,专科3年,课程安排通常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性质分为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以本科教育为例,学期分为8个学期,课程的学期安排因学校和专业各异,一般1-4学期为基础课、公共课学期,5-7学期为专业课学期,第8学期为毕业设计学期。每门课程结束教师会根据学生的作业给出相应的分数,获得及格以上表示考核通过(按百分制,60分为及格),如出现不及格,可在下一个学期或毕业前进行补考。德国高等设计艺术教育实行免费制,教育形式因学校和专业的不同而各异。学制一般5年,10个学期。课程安排通常分两个阶段,即:基础学期和专业学期。以柏林艺术大学视觉传达专业为例,基础学期为4个学期,专业学期为4个学期,毕业设计为2个学期。③学生在每个阶段须获得规定数量的学习证明(一门课程一张证明),方可继续学习,学习证明没有分数,获得学习证明就表示通过考核,基础学期规定12张学习证明,专业学期规定13张学习证明。当学习的总学期超过14个学期之后,再进行学习必须缴纳学费。但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还可以得到两次休学期的机会。这样的规定,即考虑到学生在校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相结合,也限定学生在规定的学期内修完学业,避免时间、金钱的浪费。

四、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以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观点研究教学过程,是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教学体系,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基本框架。本文指的教学模式主要由教学方式、基础课教学、专业课教学、实践教学以及教学评价等几部分组成。

1、教学方式。

中国高等设计艺术教育的教学方式一般是理论讲授和作业实践相结合。理论讲授是授课教师讲授该课程的相关知识,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讲作记录,作业实践是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作业进行设计制作的过程,一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进行指导。每学期不定期的还会有专业讲座。专业课程基本采取分段安排、小班授课的方式,每班人数20-30人不等。而德国高等设计艺术教育的教学方式通常为:讲座课、讨论课和练习课。讲座课也是教师讲授理论为主,学生听讲,在课上教师与学生一般不进行讨论。练习课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做练习,“不仅是在形式上做了一种东西,而是通过实践了解、掌握整个过程。学生实习了这一项不光为了将来干这一行,而是培养全面的能力。”④讨论课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学生撰写论文,然后在课堂上做口头报告。课程安排相较灵活,可以几种课程交叉学习。在德国高等设计艺术教育中,除了一小部分讲授课以外,其它的部分都坚持小班教学,一个教授最多指导15个学生。⑤

2、基础课教学。

中国高等设计艺术教育的基础课教学一般分为造型基础(素描、色彩类)和设计基础(三大构成等),课时量较多,表现形式主要是手绘,而单一的手绘很容易使学生的思维方式以模仿表现的方式建立起来,导致学生缺乏多元审美能力。而德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体系依然保留着包豪斯时期的传统,强调艺术与技术结合在设计中。在基础课教学上,学生作业必须考虑如何选择材料、手段,如何用图形、文字色调来表达设计意图。在基础课上,只有较少的绘画训练课程,更多的是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创新思维、表达能力。教师“不过问用何种材料、不过问用何种工具,更不会过问学生们选择何种表达形式,只要作品是有内涵的、有个性的、有张力的、自己体验的”。⑥

3、专业课教学。

专业课教学是设计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专业课的训练主要是课题设计题目。在中国,通常教师理论讲授完布置下作业,学生开始寻求课题,但学生的作业多是虚拟的题目,学习往往被动,教师需要采取一对一的督促指导,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和指导建议进行设计制作,因为受到课程时间、实践条件等各种限制,使学生无法深入推敲设计要素和细节,课题设计大多沦为设计游戏。而德国的专业课的课题训练通常根据社会的需要和真实项目来制定设计题目,设计课题的整个过程严谨有序。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并尊重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意和设计形式。课题且不受课程时间的限制,学生可以深入推敲所有设计要素和细节。从设计构思到设计成型,不盲求设计经验,而是探求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德国的专业课教育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能够培养出具有设计创意能力的学生。”⑦

4、实践课教学。

中国高等设计艺术教育的实践践教学有课程实践和毕业实习,也有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之分,这些实践共同特点是存在实践要求和形式,缺少实践内容和执行,都缺乏明确的定量要求和实习的实效要求。真正的校外实习基地较少,多数年轻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专业实践经验,无法达到预期实践效果。所以实践课的教学往往流于形式。而德国的设计艺术教育从一开始就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进入高校后,校方建有较好的校内实习车间和校外实习基地,有相应的实践课程和时间的安排,实践课程学时约占总学时的四分之一以上,有些院校还规定,学生必须要有1-3个月的社会实习期方可毕业。校外实习通常分为基础实习和专业实习两个阶段,实习结束后,由实习基地和教授一起对学生的实习进行考核评价。德国的实践课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使学生掌握专业实践流程,了解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5、教学评价。

课程的教学评价是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中国的设计艺术专业的教学评价是授课教师主要是以学生作业为依据,以个人观感进行评分,学生所关注的只是最后的分数以及是否及格,并不关心学习的得失,评价过程往往是单一的教师评分,缺乏师生间的点评交流。德国设计艺术专业的教学评价通常是设计方案陈述讨论的方式,学生先阐释自己的设计方案,然后师生间、同学间进行评价、交流,如果设计方案能得到通过,教授便会给出一张学习证明。这样的评价方式一个很重要的交流学习过程,不但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沟通表达的能力。

篇6

2.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逻辑归纳法等。

二、结果分析

1.XX高校2010-2014级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招生情况

对XX高校2010-2014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通过电子邮件的调查得知,该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几乎全是本科生,因此,XX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时的起点是一样的。通过调查发现,XX高校2010-2014级体育教育专业招生情况有增有减,但基本保持平衡的状态。

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

高校就业问题一直是受到人们热议的问题,近年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情况并不很好,从我们开展的调查的情况也能看出来。据调查XX高校2010—2014级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12年的就业率平均54.8%,13年平均就业率45.1%,平均下降了9.7%。造成这一现象的发生,原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当前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人数逐年不断增加,基本上平均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在这一方面,政府已采取很多的措施进行了调整,但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来看,跟发达国家比较,国内的服务业在GDP中比重还相对较小,而这一行业是最能容纳就业率的地方。这一矛盾,导致大学生的就业途径减少。大学生的工作选择就只能是基层、中小企业、农村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量的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渠道相对较少。同时,由于毕业生的大量积累,很多人在就业岗位上感觉比自己的期望值要低,于是转头走进别的行业。另外,受国际金融环境的影响,就业压力也慢慢增大。第二,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毕业生希望选择去类似政府、学校等事业单位或是国有企业,这些单位相对稳定,有固定收入,也有很好的发展前途和空间,因此,对于体育专业毕业生来说,可以选择的渠道就更加狭窄。第三,对于一些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就业单位,一般都是对整个专业知识要求比较低的。如一些社会的体育培训机构,根本不需要相应的本科文凭,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

三、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的建议和措施

1.调整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积极适应当前国家对体育人才的各种需求,对体育专业教育相关要求进行调整,按照国家总体规模控制好体育专业人才的招生规模,大力发展社会体育专业等,加强体育院校层次的控制,对不同层次院校的培养目标进行不同的定位,避免造成学生资源的浪费。加强对体育专业学生培养的灵活性,重视体育专业大学生全面素质和各种综合能力培养,积极培养为社会各个层次所需要的体育教育人才

2.不断提高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

注重提高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同时也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宽口径的培养模式,进行学科交叉环境下的综合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积极适应社会各种岗位需求,全面提升各种社会能力,进一步拓宽自己的未来的就业面和就业选择。

3.努力培养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创业意识

培养创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精神就要注重在日常教学中实施创业教育,通过完善课程培养体系,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船业意识,拓展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加强对体育创业指导课的认识,培养创新精神。

4.调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心态、树立正确就业观

在就业的引导和教育过程中,高校应该组织好对体育专业学生职业规划的教育和引导,多方面、多渠道、多领域的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要教育学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进入到公务员或是视野的队伍中。同时,公务员或是事业单位也不是铁饭碗,国家也在逐步尝试建立能进能出的制度。要积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保持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就业心态。

篇7

(二)专业技能的片面化

众所周知,声乐是一门技术性很高的艺术课程,高等教育中声乐课程的设置更是趋向专业化、技能化。由于声乐技巧的可操作性,以及掌握一定技巧后演唱能力的提升,使得学生和教师会不自觉的走入一个误区:发声技巧就是声乐的核心。可是为什么很多的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发声技巧后,演唱的歌声并不能打动听众?原因是在多数声乐课堂上,声乐知识和发声技巧是教师灌输给学生的主要内容,鲜有教师把人文教育与声乐教学相结合、把经典的传统文化与科学的训练方法相融合,以致我们培养出来的声乐学生重技巧、轻内涵,最后大多只能是“匠”,而不能成为“家”。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互补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那种只重视专业技术水平的单一、片面的教育目标,应当从根本上加以矫正,树立起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的双重教育目标,使大学生通过学校教育和自身的努力,既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从多方面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并给高科技、重物质的世界注入必要的人文精神,并以此作为当代大学理想的内核。

(三)人文精神的边缘化

大学是培养学生对学问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学问,从而引导学生走上向学之路的地方。但当代高师声乐教育的发展正一步步远离这些最基本的职责,要把人文精神之地变成单一职业培训学校,使得人文精神逐渐边缘化,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职业培养可以用一生的时间来不断更新和提高,而精神的种子如果在关键时候没有种下,则恐怕一生都难以改变。现如今我们的声乐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表现出分离的状态,即知识、能力、素质的分离,真善美的分离,知识与智慧的分离,知识与思想方法、精神修养的分离,出现了有知识无精神的一代。这是教育缺少人文精神的表现,应引起我们大学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二、加强人文精神

在高师声乐教育中的传承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残缺的、无灵魂的教育。任何知识如果只有专业目标,没有人类高尚的追求目标和文明准则,就可能用于有害于社会的目的。声乐教育中人文精神缺失带来的种种问题最终还是要转嫁给社会。反过来,自觉而良好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则可以促使一个人心清目远、心灵充实、情感丰富而健康。这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的目的。

(一)教育观念回归本位

具有人文精神的教育应是以人为本、学生主体的教育。培养“完人”———完善而自由的人,具有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人,具有服务社会、发展社会的本领,能使自己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人。在柏拉图看来,教育的本质就是“引导心灵转向”。是将心灵引向超越个别事物的理念中去,使之直面“事物自身”。为此,必须引导心灵一步步向上,从低层次渐渐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使心灵远离可感知的存在,去看真实的东西。声乐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它讲求因材施教,抓住学生的特点,塑造学生个性化的声音。教师的主要任务除了传授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让技能为作品和人服务,还应在教学中坚持渗透人文精神,让这种精神引领着声乐教育的发展,最终拨开技术的面纱,露出音乐中最本质的、最动人部分。

(二)突破学科藩篱人类的知识是整体的

文史哲之间没有明显的划分;自然界的现象更是互为关联,浑然一体。可是由于我们能力、时间的限制,人为的把它划分了学科,变成了教育结构中画地为牢的自我设限,不但严重阻碍科研的发展,也限制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事实证明这种人为的学科划分必须打破,否则科研受到限制,人才培养也受到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先驱、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当年曾提出“大学教育应以通识为本,专识为末”。几十年来,在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系中,通识教育仍然是一所大学如何实现大学教育使命、彰显大学精神、提升大学品位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需要继续探索和不断加强的重要职能。近十年来,已有很多综合大学开始积极开展通识教育,整合资源,开设通识课程,推行人文系列的精品课程计划,鼓励学校知名学者给学生开设精品人文选修课程,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突破学科藩篱,还可以打破声乐教育的片面化。声乐专业的学生在通识教育的影响下,打通文、史、哲学科,全面的吸收人文知识,提升人文素养,帮助学生超越专业知识限制、羁绊,开拓心胸、眼界,拥有明辨是非、美丑、善恶的理性批判力;拥有高远的、超越当下的希冀和追求;培养出更全面、灵活、辩证的思维方式,更为合理、富有弹性的知识结构;更好地认识自我、激发理想、增长理性的力量。

(三)加强经典文化实践改变时下

我国高等教育不重视原著经典的现状,应精心设计人文教育最基本的必修课,以经典(包括人文经典和现代社会科学经典)阅读为中心,建设大学本科人文教育的主干课程,无疑有利于开阔探索人文精神传承的课题。人文精神的传承还应注重民族性、国际性相结合。值得借鉴的是,国外大部分的高校人文教育方面的课程内容设置多以本民族文化为主。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传统,体现着民族的个性。但我们也绝不可关起门来,与世隔绝。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好的吸收外国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对外来文化的正确理解,形成民族意识与国际视野的统一观念。

篇8

一、中国高等教育需要总结、积累与坚持

建国初期,我国在高等教育方面较多地沿用了前苏联的一些做法,专业划分比较细,专业知识占的比重较大,人才培养以“专才型”为主。近些年来,我国基本放弃了“苏式”人才培养模式,而又较多地借鉴了欧美在高等教育方面的经验,专业趋于淡化,专业知识占的比重较小,人才培养以“通才型”为特征。改革开放,学习国外的经验,洋为中用,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我国自己的成功经验强调不够。半个世纪来,我国自身成功的方面是很多的,是值得总结的。我们应该结合国情,遵重中国与外国文化背景上的差异,善于积累,,明白哪些方面必须改,哪些东西应该留,而不是一味追求发达国家的东西。一位叫崔润民的作者在《南方都市报》上撰文指出,当我们正在自我否定时,美国人却在悄悄地研究中国的基础教育。当我们砍掉补习班时,克林顿政府则欲加强对暑期班和校外班的投资。我们要避免盲目否定自己,更要避免盲目学习别人。不要等到国外肯定了我们的成绩自己才能认识到。

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我国成功的例子均很多。象北京四中的张驰(学生),复旦大学的杨福家(教师),都是震动英国的中国奇才,张驰在英国爱塞克斯(Essex)大学以优异的成绩本科毕业,直升剑桥大学博士研究生,边攻读博士学位,边指导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做论文。英国广播公司(BBC)将张驰誉为“中国人的骄傲,北京人的光荣”。张驰为中国学生叩开了爱塞克斯大学的门,1997年在该大学留学的中国人仅张驰rl人。1998年该大学专门委派一名代表到北京四中考察,并表示只要像张驰这样的学生,出自北京四中这样的学校,愿意去爱塞克斯大学的,他们全部免试接收。到1999年,在爱塞克斯就读的中国留学生已近百人。杨福家原是复旦大学的校长,如今却是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第5任校长,成为英国教育史上第一位华人校长。诺丁汉大学宣布此项决定的新闻稿标题为:“诺丁汉推举出一位国际校长”。陈至立部长在祝贺杨福家教授出任英国校长的信中说:“英国著名的诺丁汉大学聘请我国教育家担任校长,这在历史上是首次,这一荣誉是我们教育界同行的骄傲。”对于此事,杨福家校长本人认为:“它说明了20年来,我们中国在科学、教育等领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而更重要的是,这些发展被人所了解,所理解。”确实,中国的教育正在走向国际化,不断为世人所了解和肯定,如荷兰最古老的莱顿(Leiden)大学校长今年2月访华时说,中国学生的英语好得令他吃惊。在今年2月20日北京的新闻会上,荷兰教育、文化和科学大臣卢克·赫尔曼斯认为中国的教育水平非常高。对于中国高等教育,我们自己也需要了解自己,理解自己,肯定自己,坚持成功和成熟的东西,不断积累,办出特色,走中国自己的高等教育之路。

二、论课堂教学的地位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强调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性教学环节正在逐渐加强。然而,加强实践教学并不说明理论教学不重要,要注意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走向极端。当前,在部分师生中出现了重实践轻理论的苗头,这是十分危险的。理论与实践必须互相结合,互相渗透。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谈理论。因此,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都是重要的,两者不可偏废。目前,我国高校4年制本科学生通常课堂教学为2500学时左右,从时间分配而言,大量的时间仍然花在课堂上,课堂教学仍是教学主战场。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人才培养影响是非常大的,课堂教学不但不能马虎,而且要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社会发展至今,不仅知识越来越多,而且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在高等教育学制不变的情况下,怎样让学生在有限的校园生活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时间的效益、选择好学习内容、在直接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自己选择和汲取知识的能力,在这一点上,课堂和教师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课堂是教师的重要舞台,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群体,教师在课堂上浪费1分钟,那么如有60个学生听课,就相当于浪费了1个小时。当前,多数学校都制定有课堂教学评估体系,作为系统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标准。可见,课堂教学的重要性非同小可。

三、怎样看待现行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全社会都关心的大事,提高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对当前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校园内外似乎都有些消极,相当一部分人认为,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教学质量下降了。对现行高校的教学质量,应该客观地分析和全面地认识。笔者认为,抛开历史背景、脱离时代要求,简单地说“提高”或“下降”是不够科学的。近年来,党和国家对教育愈来愈重视;社会对教育越来越关注;教育投人逐年增加;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改进;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正在加强;学生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比以往有了提高;办学条件的改善,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教学效率;市场经济的建立促进了学生的经济意识;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观念;学费制度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些都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质量不仅不会下降,而且正在不断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要求。

当然,高等教育仍存在不少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如投入不充足,教学硬件总体水平不高;部分学生刻苦程度不够,不善于自主学习;部分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不够;扩招后使一些学校教学资源更加紧张等等。这些方面都有待于改善。

少数人认为高校教学质量一直在下滑,这是一种缺乏质量观和时代感的极端说法。局部局时教学质量下降是可能的,但凡事都有度,不可能永久朝一个方向发展,世界上没有永远下坡的路。出于对教育的关心,对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表现出忧虑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一定要客观看待,正确认识,全面比较,综合评价,克服消极情绪和负面效应,积极在实践中去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

四、中国学生动手能力刍议

长期以来,人们将中西方学生作对比时,普遍印象是中国学生动手能力明显比西方学生差。其实,这一印象仅对了一半。从表面上看,中国学生总体动手能力是要比西方学生差一些;但认真分析,中国学生的潜在动手能力并不比西方学生差,甚至比西方学生更强。中国学生的动手能力长期受到两方面的制约。一是观念,中国传统的观念比较固封,不鼓励学生多动。二是条件,我国中小学和高校的实验条件比起西方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据说西南边疆有所学校开设计算机班,却没有计算机,很多学生连鼠标都没摸过。试想,这种环境下学生的动手能力会强吗?然而,中国学生知识比较系统,基础较好,只要转变观念,改善条件,中国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快就会发挥出来。这一点可在许多中国留学生的身上体现出来。著名科学家丁肇中去美国时打算学理论物理,但后来改学了实验物理,而且获得了巨大成功。这样的例子很多,不少中国学生到西方不久,很快就展现出较强的动手优势。

杨振宁博士也认为中国人不会动手是一个错觉,认为很多的中国人非常会动手。对中国学生的动手能力,应该持乐观态度。

篇9

1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种工作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我国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起步较晚,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步深化,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都在不同程度上与企业进行了合作。由于学校所处的环境、专业的设置、双方合作的主动性及有效性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每所学校校企合作的内容、层次、形式、途径及程度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根据校企合作企业参与的方式和层次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1.1“企业配合”模式

最初的校企合作模式都属于这种模式,该模式对人才的培养是以学校为主体进行的,企业处于辅助地位。学校通过建立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实习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专家、高级技师等为指导委员会成员,与企业签订专业实习协议,学校提出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承担大部分培养任务。企业主要采取提供教育资源的方式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条件或协助完成部分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任务,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都采用这种合作模式。

1.2“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实行校企联合,共同培养人才。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而且参与实施与产业部门结合的那部分培养任务。学校为企业提供咨询、培切等服务,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人才培养,与企业建立横向联合体,形成多元投资主体。

1。3“校企实体合作型”模式

企业以设备、场地、技术、师资、资金等多种形式向高职院校注入股份,进行合作办学。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学校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科研攻关和经济研究方向,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艺技能、物化产品和经营决策,提高整体效益。企业对高职学院承担决策、计划、组织、协调等管理职能,企业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办学过程,分享办学效益,企业通过参与办学来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真正实现“教学__科研——开发”三位一体。

2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问题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是达到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形式至今还是处于浅层次的初级阶段和刚刚开始的中层次的起步阶段,其合作深度与深层次的高级阶段相距甚远。

目前校企合作处于教育主管部门倡导、高职院校自发的状态,学校主动寻求企业合作的多。政府没有强制要求,企业参不参与关系不大,在当前人才相对过剩的情况下,缺乏主动性。到目前为止,地方政府没有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制定实施细则,使得国家很好的政策得不到落实,税务、人事、教育等部门分属不同的系统,没有进行很好地沟通,部门之间的政策和法规不衔接,阻碍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由于学校与企业的性质类别不同,资产隶属不同,管理方式不同,追求目标不同,加之事业单位与企业的人事管理体制不同,企业人才与院校人才不能双向流动。在更深层的认知方面,不少院校并没有把校企合作看成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只是简单地把所合作的企业作为自己的暂时补充,偶尔聘请企业人员上上课,或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而大多数企业把高职院校视作人才制造工厂和人才招聘场所,偶尔来校开个人才招聘会或选聘几名员工。

3校企合作实践:建立“服务外包”机制,实施“工学交替”

服务外包(ServiceOutsourcing)-般来说指企业为增强核心竞争优势、降低经营成本,将企业内部某些服务性工作及某些周期性的活动或职能以签订服务合同的形式外包给相关服务供应商去完成。服务外包是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和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技术进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低成本、高效益是服务外包对企业最大的贡献。超级秘书网

对于企业而言,与高职院校建立服务外包机制,将相关项目过程尤其是培训业务、知识流程交付相应院系完成,既有利于降低运营成本,又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充实技术业务力量。另外,企业吸纳高职院校教师、优秀学生参与企业产品开发和市场调研,组成校企科研团队,就可以借助学校的科研技术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共同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难题,有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

在“服务外包,工学交替”的模式下,高职院校参与双方各项科研技术研发工作,如玩具专业,学校教师可以直接参与企业的新型玩具的设计工作,不仅教师的技能能保持与一线企业的需求一致,同时优秀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研发工作通过学校、企业“工学交替”活动,学生将获得机会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学习实践,能更切实有效地展开技能训练,达成职业教育的目标。

篇10

2.职业英语教育观念落后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职业学校的英语学习。受到传统英语教学观念的巨大冲击,职业英语教师总是一味地去追赶学校的教学进度,有的甚至完全没有顾忌学生自身的接受能力,总是满堂灌,看似老师有认真地去上好每一堂课程,但是底下的学生并没有完全理解课堂上的知识,在课堂上的无法理解,这也就使得学生在之后的听写单词,做练习题,考试等一些教学环节也不能很好的开展。没有活力和生机的课程是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能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像这样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应该被时代所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职业英语教学模式。

二、职业英语教育的发展趋势

职业学校的教学宗旨是以学生为本,以服务学生为根本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将能力作为评判成绩的标准,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那么要实现这一宗旨,职业英语教学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并且,随着社会形势的急剧转变,英语已经顺利地进入到我国的社会竞争中去,成为我国实用型人才的绿卡。所以,现阶段的职业学习要对英语教学引起高度的重视,通过实践可以表明,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只有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融入全新的教学理念,不断与时俱进才能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

1.职业英语教育应该走向专业化

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现场使用英语的机会正在日益增强,比如进口设备,仪器的说明书等方面都要依靠英语才能完成。更新教材内容,深化教学改革是现阶段整个职业英语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英语教学针对有关学生的生活实际,求职,工作等都会被选入到教学内容中去,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状况,符合学校的教育需求,最终构成一套具有本校特色的教育体系,使职业英语教育更加趋于专业化。

2.职业英语教育应该走向国际化

身为21世纪的人才,英语是其在社会工作中的必备工具,是用来交流的主要工具,在未来不懂得英语的也可能成为文盲。因此,职业英语教育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时代要求职业英语教育要趋于国际化,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应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营造轻松和谐的文化氛围,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现阶段的教学设施为教师的授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不仅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更是为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正确的使用多媒体技术,将职业英语教学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不但可以给学生直观的视觉感受,而且还能将原本枯燥沉闷的英语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进而培养学生浓厚的英语兴趣。

篇11

(三)高校本科生理财行为的群体性差异调查发现,不同的群体在理财行为上显示出明显的差异。高校在校生的支出水平总体上与就读学校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调查对象家庭收入水平这两方面因素成正比例相关。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的学生在消费行为与水平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来自大型城市的学生的消费支出普遍远远高于来自乡镇和农村的学生,家庭收入水平较高的学生的消费支出普遍高于家庭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其中来自大型城市、中小型城市、乡镇与农村的学生平均年度总支出分别是:12706元、9616元、7135元和6082元。除了地区与家庭经济水平等因素,性别也是影响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男女学生在各个支出项目上普遍显示出明显的差异。另外,随着就读年级的不同,在校学生在不同收入来源金额的比例与部分消费支出项目上也存在明显的变化[1]。例如,低年级学生对于家庭给予的依赖普遍高于高年级学生,而在勤工助学与各类投资方面的收入上,则恰好相反;在文化消费中,尽管数额上总体变化不大,但实际支出方向上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低年级学生用于书籍、参观和文艺活动的经费通常高于高年级学生,而由于就业、升学等需求,高年级学生在专业实践与考试培训方面的支出则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在部分支出项目中,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也显示出群体性差异[2]。例如,在金融投资方面,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支出比例远远大于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在旅游消费方面,人文学科的学生普遍高于理工类专业的学生。

(四)高校本科生理财观念的分类与统计面对不同的收入水平与地域差异,各地各类高校在校生的消费观念也普遍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当然,不同的家庭背景和周边文化的影响也是大学生消费观念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对于形形的消费态度与理财观念,我们将其总体上归纳为以下五种类型:A.盲目随意型:没有明确的原则或者具体的计划,随心所欲;B.简单保守型:比较简单保守,中规中矩,每月花费主要都集中在基本花销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不会做过分的消费,也不会尝试有风险的投资,如果有结余,就做存款积蓄;C.过分消费型:奔放洒脱,热衷消费,不追求结余,没有具体的计划,随心情任意花销,可能偶尔会造成阶段性经济紧张;D.理性规划型:有相对明确的理财计划,生活上一般不会过多浪费,所有消费都比较有针对性和计划性,适度追求积蓄结余,可能参与某些金融投资;E.冒险投资型:勇于冒险,敢于尝试,投入相当比例的资金用于风险投资(包括自主创业、合伙参股、金融投资等)。调查显示,这些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所占比例分别是:25.67%、47.66%、13.28%、12.15%和1.24%。

二、对高校本科生理财现状的反思与探讨

篇12

篇13

近年来,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新变化,产生了与普通高等教育平行的职业教育体系。与原有的职业教育体系不同的是,新职业教育体系中将有更多的本科及以上的办学层次的高校。应用型高等教育是相对于学术型、研究型大学的一类高等教育,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关系。从高校的基本功能来看,国家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在这种背景下高校中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要肩负着重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责任。这种应用型高等教育,有的是由前身是高职升格的本科院校,有的是由普通高校转型的本科院校,是新兴的人才培养形式。这种人才培养,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更注重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以产品研发、推广应用为主要目标岗位。它主要有以下特征:以地方区域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为宗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这里的应用性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术、技术和职业三者的结合,另一个是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专业设置以新兴专业或新的专业培养方向为主体,主要培养工程应用性、技术应用性、服务应用性、职业应用性、复合应用性等专业应用型人才;以构建应用性学科体系,发展应用性科学研究作为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课程体系设计强调学科和应用两个方面,两个体系之间是平台建设和应用培养的关系,而非主从关系;教学方法是学科性教学方法和应用性教学方法相结合,学生应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掌握理论,训练技术;师资队伍应具备应用能力素质;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途径。

在应用型高等教育下的汽车专业的发展如何?针对这种教育体系,很多本科大学加大实践学时的比例,调整实践课的内容应用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始终围绕着“应用”。要想真正地实现学以致用,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中,理论课程一直都占据了文理科专业的绝大部分学时,而实践课程是少之又少,这样的学时比例很难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下的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具备力学、机械工程、金属工艺学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汽车及发动机构造及原理;具备对汽车及各部件、总成进行性能测试和分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制订汽车制造及维修工艺及操作的基本能力;具有对汽车常见故障的判断和检测的初步能力;具备汽车技术服务的基本能力;具备企业技术经济分析和生产经营管理的初步能力。全国有四十多万人从事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工作,而接受过系统培训的服务营销人员还不到从业人员的百分之十,特别是经过专业化培训的优秀技术服务与营销人员,具备专业汽车营销能力,能够从事汽车营销、技术服务、汽车信贷、汽车保险与理赔、二手车交易等复合型人才更是十分匮乏。汽车市场的扩大,使汽车技术服务营销人员成为就业市场上的抢手货。我国汽车制造、汽车销售、汽车维修、汽车售后服务行业对汽车技术服务人员的预测需求量约为100万,而汽车行业每年需新增从业人员近43万,急需具有现代服务意识和现代维修技能的行家能手。目前,汽车企业的发展和人员素质远不能满足行业发展之需。在现有的300万从业人员中,接受过中级以上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的专门人才比例仅占26%左右,技师和高级技师只有10%,且年龄偏大,知识老化,一级工人中40%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已成为制约汽车业发展的“瓶颈”。也正因此,汽车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被列入了“国家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工程”。

作者:郭晓淼单位:齐齐哈尔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