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中学语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无可否认,农村中学语文在很多方面无法和城镇中学语文相比。
首先,农村中学教学的硬件设施永远赶不上城镇中学。当城镇中学的教师已经在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播放教学相关的影像资料时,农村中学的老师却只能用一根粉笔为学生描绘外面的世界;当农村中学羞羞答答开始使用电子白板时,电子黑板却在城镇中学悄然流行;当城镇中学的学生秩序井然地制取氧气时,农村中学的学生却只能在脑海中做着无穷尽的幻想。
其次,农村中学学生的家庭社会环境永远赶不上城镇中学。城镇中学学生放学了可以三五成群组织活动,而农村中学学生放学还有十几里山路要走;城镇中学学生周末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看电影,听音乐会,而农村中学学生却永远有做不完的家务,因为他们的父母已经被繁重的体力劳动压弯了腰。
硬件设施的落后,人文环境的缺失,造成了农村中学学生视野狭窄,思维僵硬。这里的学生在进入初中时语文基础差到什么程度,我可以给出一个我个人课堂的例子。某次在讲外国作家时,我想拓展关于巴尔扎克的常识,就幽默地提示学生说:“这位作家姓巴”。谁料想,我话音未落,就有学生脱口而出说“巴金”,我惊愕之时,更有人说到“巴基斯坦”。也许有人像听天方夜谭,但这就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的课堂上的例子。
这种视野思维上的差距在考试成绩上得到更充分的体现。我所任带的两个班级每次考完试,就语文单科与县城中学平均分最大可以差到十分之多。每次考完试,学生痛苦,我更加茫然:难道我的付出永远石沉大海吗?
难道农村中学语文真的没有出路了吗?未必。
真实面貌之二:
前路艰险,但农村中学语文正在艰难中蓬勃向上。
以我所任教的学校为例吧。我们学校地处秦岭腹地,是真正意义上的边远山区农村中学。这里的环境恶劣到足以使任何一个外来者望而生畏,想扭头就走。但短短的几年时间,这所学校发生的变化却令人振奋。5.12地震后,学校在各方的支持下新修建了实验楼,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音乐舞蹈室,美术室,心理咨询室,各功能部室设置齐全,配备先进,并很快投入使用。教学楼各教室的电子白板也已经正常使用。
也许这些在城镇中学老师的眼里不算什么,但作为目睹学校前后变化的一名农村教师,我还是很感慨,并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看到了希望。而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是空前地高涨。这就是好的开始。
尽管仍无法看到山的那边是什么,尽管仍只能想象梦中的天空是什么颜色,尽管仍要重复繁重的体力劳动,但这群山里的孩子,正以他们稚嫩的眼光好奇地探索外面的世界。而我们广大的农村语文教师也在教育改革的春风沐浴下,焕发出新的光彩,正摩拳擦掌,准备在广阔的农村教育天地大展身手,有所作为。
真实面貌之三:
化缺点为优点,奋起直追,赶超城镇中学。
深处大山,是农村中学的致命缺点,也是农村中学语文发展的瓶颈;但我们一样可以想办法把缺点转换成发展的契机。深山阻隔了外面精彩的世界,但却给这里留下了相对纯净的“世外桃源”。语文老师如果要组织学生去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熏陶情操,那么这里的环境就得天独厚。同样,山里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我们就可以以此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早知稼穑之苦,并让学生明白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道理。再借着先进的教学手段,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村学生在语文方面一定会有大的突破。
最后,对所有同为农村中学语文老师的同仁们,提出几点希望:
树立信心,改变观念,紧跟课改步伐;改良教学模式,让我们农村的语文课堂一样有声有色,让学生从心底喜欢我们的课,让我们的学生不光会写,更要会说、会行动!让我们教育出来的农村学生谈吐得体,举止优雅,情操高尚,积极向上!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农村中学语文不是天生就不如城镇中学语文。现实的诸多因素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差距。身为落后者的我们,就一定要找出差距,缩小差距,消灭差距。
篇2
阅读是让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课堂阅读教学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
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越多越好。”通过对学生的建议一一阅读及认真分析,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辟一墙报,命名为“大家的金点子”,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
语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应在教学目标的统领下,利用文本这一载体,通过师生交流、合作来完成教学要求。语文课堂的主题应是师生徜徉于语言文字之中,或 斟酌品味,或讨论研究,或演讲复述,或倾听沉思。可借助多媒体,使之与文本发生关联,并推动师生、生生合作。
针对鲁迅先生的《祝福》一文,笔者做了如下设计:
1.学生自主阅读,整体感知课文
完成生疏字词、相关文学知识的归纳、梳理;为祥林嫂制作人生年谱;理清文章倒叙的写作方式。
2.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祝福》,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比较电影与原著情节上的不同。
3.转入课文学习,让学生探究两种不同类型作品情节上的异同点和电影作品同文学作品在刻画人物上表现手法的区别。
这样学生学得就比较投入,激情被调动,思维被打开,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影视作品给人的是强烈的视觉与听觉感受,而语言文字给人的是长久的心灵震撼。语文阅读教学中恰当使用多媒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助于提高教师自己的教学效果。 转贴于
三、如何培养语文阅读能力
语文教学是艺术,也是技术。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必须遵循其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而进行,同时又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为中心,中学语文阅读能力在各阶段培养目标是不同的,一般可分为下面几个发展阶段:
1.积累阶段
篇3
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有这样的阐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改变原有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阅读教学,建立起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一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要义及其作用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通过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兴趣、爱好的培养,使学生尽量掌握文学知识,接受文学熏陶,提高文学修养。通过阅读教学能积极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不断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塑造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人格。所以,我们说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是培养提高中学生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和手段。
阅读活动的根本价值还在于为成长中的中学生提供精神食粮,并不断地补充营养。它不断地把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作品提供给每个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他们的灵魂,丰满他们的血肉。
二 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
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从教经验和心得谈一下指导学生阅读的基本方法。
1.采取个性化阅读的教学方式
采取个性化阅读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在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激发全体学生喜欢阅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阅读的兴趣,语文学习将成为无源之水。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相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是否会很好地阅读。会边读边想的学生,比起那些不会阅读的人,处理任何事情要快些、顺利些。”因为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每一门学问都是从阅读书籍开始的,所以我们必须善于根据全班学生各自的个性特点,培养每一个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2.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
根据教学目的和大纲的需要,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可以提高阅读的教学效果。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要带有一定的任务性、探讨性。特别是初三和高三的学生,他们都会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都有一个强烈而又美好的理想,于是他们的阅读目的就不免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学生要实现高考的理想,光靠个性化阅读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阅读层次序列。教师要促使学生的阅读成为自觉,要把学生的视线引导到老师指示的范围上,并且要培养学生对各类文体的阅读方法,尽量使学生阅读的感悟能力、认识能力趋向教学的要求;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自主阅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进行探究性学习。
3.指导学生进行目的性阅读
在语文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规定和课文教学目的需要,要善于指导学生进行目的性阅读。例如,在任教高三语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开展好阅读,直接为高考服务,这就很有必要要求学生针对高考阅读题进行目的性的阅读。高考阅读试题的答案虽然是开放性的,但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受到文章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限制。因此,必须要求学生依题意答题,总结出一套解题“程序”,对解题思路的总结尤为重要;要使其答题逐步趋于科学化、规范化。就目的性阅读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来说,它应该是合作探索型课堂模式。
三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在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教学经验不同,教学能力和教龄的差异,尤其是才走上教学岗位的年轻教师,往往容易出现下列问题。
1.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形成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缺乏主动性的情况
在中学的阅读教学中,阅读的主体是阅读教学中必须解决的根本性的问题。传统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在课堂上尽量把课文讲深、讲透,尽管有时也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但都是围绕着教师灌输而进行的。搞题海战术、机械重复作业、抽背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成了应试的机器,他们主动安排阅读的凤毛麟角,学生越学越乏味,甚至厌学、辍学,久而久之,学生的个性被泯灭,创造的天赋被扼杀。
2.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往往容易出现以讲代读或只读不讲的现象
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在课堂上遇到对学生启而不发的时候,教师对学生就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于是就出现在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了,就只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喧宾夺主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的讲代替了学生的读,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被剥夺了。教学的目的演变为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学生自然免不了成了被填之鸭,成了知识的容器。
3.在阅读练习中容易出现本末倒置、以练代读的情况
有些教师认为阅读课的任务就是精讲和多练。只有精讲多炼才能弥补因缺少自读而忽视的基础与细节的知识,训练学生的基本能力。这种训练完全剥夺了学生阅读本来的趣味与快乐,使本来充满魅力与情味的阅读变得枯燥无味。以这种训练代替自由的阅读,以技法训练代替作为根本的阅读训练,绕过阅读量的积累沉入题海,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违背培养阅读能力乃至全面的语文素质及人文素质的规律,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是应该特别注意的。
四 指导学生在语文阅读过程中应注意把握的基本原则
阅读教学是一个广阔的领域,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在阅读教学中把握好一些基本原则,以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的学习效果。
1.对阅读内容中精美语句充分理解的原则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对其中精美的语句进行品味。让学生对阅读内容中的精美语句的表达作用、表达方式都要认真消化。学生只有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才能更好地了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只有经过思考,学生的感受、体会才能更深,这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什么要求学生对文章的句子、语词等多去品读的根本所在。
2.边读边体会,并仔细感受阅读内容的原则
教师在指导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从阅读中去体会并获得语感,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教学方法。通过感悟性的阅读,引导学生去感受文本的语言,让学生凭借自己对文章内容的感觉、认识、情感去逐渐融合,使学生能对文本产生类似心电感应的意识形态,与作品中的对象产生思想上、情感上的共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实际中,要充分发挥主导性,让学生在特殊的条件下获得在自然状态中所达不到的效果。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感悟越深,阅读的效果就越好,如果学生只是读“望天书”,没有认真去感悟、去思索阅读的内容,那收到的效果就更差。
3.要善于体会、总结和创造生活中生动语言、语感的原则
我们应该明白,任何好的语言都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任何生动的语感都是在运用语言的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所以,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去使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和根本目的。当然,在进行课堂语文的阅读教学时,必须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要把社会生活中的生动语言引入课堂,丰富课堂教学。强调课堂教学与生活语言实践相联系,而不是削弱课堂语文教学;相反,只有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为学生的语文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让学生更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五 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地位和学生的本体地位
篇4
朗读作为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传统的重要的阅读训练方法,现今中学语文教学似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从教师看,备课不备"读",以讲代"读"成了许多教师的"常见病";再从学生看,琅琅书声越来越衰微,背诵更是越来越少,过多的是默默听讲和理性操练。其结果呢,教师吃力收效微,更重要的是学生没有多少语言直觉,实际的言语交际能力得不到提高。因此笔者认为中学语文学法应重视和加强朗读的方法。
篇5
旅途中,我观赏了陶渊明的朵朵点缀的南山,龚自珍的片片落红幻化成的春泥,晏珠的独自徘徊落寞了的曲径,温庭筠的脉脉斜晖笼罩的碧水。
旅途中学语文的确不同。你让我看到春的希望,“一枝红杏出墙来。”你让我感受夏的热烈,“小荷才露尖尖角。”你让我体验秋的喜悦,“稻花香里说丰年。”你让我不畏冬的严寒,“梅花香自苦寒来。”
旅途中,我怀着“东篱采菊,南山饮酒”的心境,去“坐看云起时,行至水穷处,”赏“禅房花木,曲径通幽,”品“荷笠斜阳,青山归远,”忆“黄梅时节,棋子灯花。”
旅途中,我散步至“曲径通幽处,”望林荫夹道,听好鸟鸣叫。”清脆的鸟鸣坠入耳中,犹如小石子坠入平静的湖面,荡起圈圈涟漪。浓郁的绿色染绿了鸣鸟的羽翼,染绿了清洁的空气,染绿了心情。“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神秘感让心中荡起一丝一缕疑感。
篇6
1.学生阅读诗歌存在障碍
一是学生兴趣淡薄。目前,大多数学生对诗歌缺乏兴趣,主要原因是因为诗歌的故事性不强,70%以上的学生学习诗歌的原因是为了“应付考试”,近半的学生对学不学诗歌持“无所谓”态度。上述事实表明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还只是停留在浅阅读的层次,只想从阅读中得到调节身心疲惫、缓解学习压力的乐趣,没有内在的动机需求和学习诗歌的持久动力。
二是学生理解诗词有困难。一方面,诗歌语言文字本身具有不确定性,每一个词语都是意义的“深渊”,每一个句子都会构成意义的“迷”;另一方面,诗歌的诗词意境具有含蓄性,难以定性、定量、定位,并不具备十分明确的非此即彼的明晰性,致使作品的思想和感情都有了无限多的设定和体现可能;此外,诗歌中蕴含的情感无论是旷世济民的抱负,还是怀才不遇的苦闷,又或是江山胜迹不再的感慨,都需要鉴赏者对照自己的人生去体会诗人的喜怒哀乐。而学生没有更多的人生经历,加之古诗词积累比较少,缺少必要的知识储备,就很难理解古人的情怀。
2.教师教学过程存在不足
一是观念落后。一方面,许多教师认为,在诗歌教学中只要“扫清字词障碍”,会翻译诗句大意即算完成教学任务,因而将其教学目标归位于识记的能级上。这就忽视了思维因素与情感因素,影响了诗歌教学整体效应的发挥。另一方面,教师的文学素养不足影响诗歌教学,不少语文教师平时对诗歌的阅读积累不是很多,缺乏厚实的诗词艺术功底和驾驭诗词的理论厚度,无法找到古诗词教育中情感倾注的突破口,难以激起学生在情感上的理解和共鸣。
二是教法失当。现行的诗歌教学,更多的还是考虑其应试性,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实用性,而忽视了艺术教育的美育功能,无视诗歌写景状物、抒情明理的表现特点,把诗歌当作文言文逐字逐句地串讲,从字词句到篇章结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进行分析,往往一首韵味十足诗词被分析成索然无味的一堆文字符号。降低了诗歌教学的趣味性,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阻碍了学生实际鉴赏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3.课程评价方式单一
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体现在诗歌教学中就是着重考察学生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即从诗歌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感情几个角度设题,来考察学生诗词鉴赏的能力。虽说诗词鉴赏题是主观题,但答案却是已定的,阅卷教师从学生的答案中采点给分,这些得分点又大多是一些古典诗词评论术语。出题人得分点设置巧妙,要兼顾几方面才能得到较好的分数。这样单一的评价方式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因此,当前评价方式对中学语文诗歌的教学现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基本策略
诗歌教学重点要教会学生如何鉴赏诗歌,并通过鉴赏来提高审美能力。笔者认为,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要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1.知人论世,理解文本写作背景
知人论世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知人论世,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不同时代的诗作有着不同的特点。二是同时代的不同诗人,其作品也有不同的特点。三是即使同一诗人,在不同的时期,其诗作也有不同特点。四是古典诗歌里还常常运用典故来表情达意。
2.反复诵读,激发学生审美情感
学习诗歌最基本的策略是诵读,古人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诗歌与韵律、节奏密不可分,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诗的节奏韵律,感受音乐美,体味诗人的情感。诵读主要由以下几个阶段组成:
一是正确朗读。该阶段要求读准字音,自然上口。课本中出现的一些生字词和多音多义的字词,教师要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另外,在朗读时要做到不增减、颠倒、重复字、词,力求读顺诗句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意。二是流利朗读。朗读时做到语气连贯,节奏分明,句读清晰,没有句中停顿错误,符合诗句节拍,句中停顿长短适宜,长短句能读出应有气势,各种句式能读出恰当语气,并且能读懂诗歌的大致内容。三是有感情地朗读,也称情读。诗是心灵的燃烧,情感的喷发,古人读诗时常常低声吟或漫声长吟。正是领悟到了诗中情感后以移情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有感情的朗读,将自己化为诗歌生命的一部分,仔细品味、体验,与诗人产生共鸣,这样才能在朗读时体会到诗人的喜怒哀乐,从而加深对整首诗的感悟和理解。
篇7
课题单位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课题主持人 薛海兵
摘 要:基于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和语文教学环境,本课题将语文教学、网络环境和建构主义这三者结合起来思考,试图对基于网络环境的建构主义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重要特征和教学模式及其实施方法加以考察、探索,以寻求中学语文教学的改良之策。借助于调查研究和反思实践等主要研究方法,课题主持者经过了纯粹文本、专题网站、问题驱动、面向探究和发现建构等五个阶段的实验之后,逐步总结提炼出了“三主一体”的自主探究与协作探究相结合的语文教学模式,并呈现了该教学模式的结构特点和关于该模式教学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课题实验者认为学科课程、网络载体和建构理论三者的有机整合是现代语文教学和改革的主要突破口,是未来语文教育的制高点。
关键词:网络环境 建构主义 中学语文教学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背景
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有人概括为“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考试难考、成绩滑坡”,有人则概括为“重教轻学、重知轻感、重左轻右、重内轻外”,甚至还有更多其他的概括,但不管怎样的概括,都说明了语文教学中学存在着理念僵化、模式陈旧、效率低下等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我们只有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性质模糊性、周期长时性和内容综合性等重要特征,只有正确面对语文学科在当下环境中具备的资源丰富、思想多元、载体纷呈等现代特征,才能教好语文同时也让学生学好语文。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学习和生活的基本环境,它必然带来现代语文教育的科技化,这是教育的发展规律。无论是从网络语文资源的丰富性和网络语文学习的个性化来看,还是从教学双方非课堂时间对网络不自觉的沉迷而带来的潜在效果看,语文教学已经到了必须正视现代与传统的境地。但中学语文教学由于种种原因而形成的事实却是一方面似乎拒绝科技时代的到来,迷信着语文是“觉悟的艺术”的传统;另一方面是有些人将科技对于语文的作用神化了,以为科技是无所不能的,忽视了人类是思想的动物的基本道理。面对以网络为代表的高科技而衍生出的两个极端认识,我们的语文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质问和失落。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开始在作为现代科技重要成果的网络与作为传承人文精神重要载体的语文之间寻求一种契合,试图从媒体教育功能的维度去探索运用网络环境改良中学语文教学之道,
在四年前的课题建构阶段,当时的中学语文教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尤其是意识到必须着手进行整合研究的就更少。当时的基本状况是,对网络环境、建构主义、研究性学习和语文教学的认识还是基本孤立的,的研究者们较多地注意到了三者之间两两整合的必要性,取得了一些成绩。当时研究的重心有三:一是网络教学的基本特征、普遍模式和教学设计等,二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学习特征、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等,三是语文学科的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理论建树上的代表人物分别有祝智庭、何克抗和霍益萍等人。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进入到一个阶段之后,开始有人将建构主义理论作为这些实践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加以阐发,于是三者开始走向融合。问题也是明显的,那就是学科课程与其它因素整合的具体实践比较缺乏,理论融合的作用也不甚明了,建构主义指导下的网络语文教学的主要特征、基本模式和教学设计应当是怎样的,是否具备其独特性,对于改进当前语文教学有哪些作用等等。本课题实验从此出发,寻求整合与创新,试图获得有益于当代语文教学的某些策略。
2.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立足于网络环境与语文教学的内在联系,将网络引入语文教学,研究信息科学与语文教学的科学耦合,提高语文教学的现代化程度,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建设者;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将建构主义引入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网络社会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二、课题基本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的研究基于互联网络,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研究性学习,充分体现建构主义理论的自主建构原则。课题实施之前和过程中,我先后界定了本课题的一些基本概念,这样有利于课题顺利而科学地开展。
1.网络环境
在本课题研究中,网络环境一方面指构成教学环境有机因素的各种网络技术,包括网络自身和以网络为载体的留言簿、聊天室、BBS、E-mail以及后期兴起的BLOG等;另一方面指运用网络技术营造出来的教学环境或教学赖以开展的背景。网络环境除了上述技术性和情境性上的意义之外,还具有作为时代文化的背景性意义。形象地说,盛行网络的技术产生了盛行的网络文化,网络环境是网络时代的空气。本课题实验主要依靠因特网和校园网实施教学活动。
2.语文教学
在本课题研究中,“教学”这个概念在教与学两个主体方面均被赋予新的内涵。其中,“教”不排除教师必须进行的讲授行为,但应当更多地理解为教师的指导和参与;“学”也不排除学生必须接受的基本灌输,但应当更多地理解为学生的自学与研究。这种语文教学更多地以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和共同探索的状态呈现出来,而且始终受制于网络环境。
3.网络课堂
篇8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均提到了“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既是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需要,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一切需要创新的活动都离不开思考,思考就要有一定的思维方法。因此,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开始,而中学阶段最能体现学生创新活动的教学就是作文教学。写作是充满创新性的心智活动,属于精神产品。情感是人类创造中的一种主体力量,积极健康而优秀的情感品质和情感能力,给人以智慧、力量和信心,促人成长、助人成功。因此,写作文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很好的训练方式,将创新思维引入作文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指个人因对客体的积极的爱好倾向所产生的情绪紧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生的生活空间相对较小,但其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生活也充满着喜怒哀乐,他们也想有一个值得信赖的倾诉对象。如果作文一旦成为其情感渲泄的最佳途径,那么蕴含于其中的写作内驱力是无穷的。与学生沟通情感,让学生有话对你说,敢对你讲,让自己静心倾听学生倾诉,这是作文教学获得成功的真谛。中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在作文教学中满足学生“说”的愿望,不失为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个好方法。只要在“说”的训练中引导得当,学生创新的火花就会喷发出来。教师要放手让学生采取多种写作形式来进行自主作文,即教师指定一定的范围,让学生自由命题作文,通常可以用周、日记的形式来完成。学生自主地选题、选材,取各自想写、好写的内容,各展所长,发挥优势,鼓励首创。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积极地感知、操作、观察、分析、探索,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自主学习,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不仅极具特色,而且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品质得到了培养。
二、以学生为主体,导入生活体验
写作是一种精神活动,正如作家王蒙所说:“生活并不能直接化为创作,只有经过作家心灵的汲取、选择、消化、感应、酝酿、裂变、升华、飞跃,变成作家心灵的一种负载、力量、火焰以后,作家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作文也一样,需要学生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精神劳动,才能写出好文章来。同样是观察秋天的田野,有的学生看到的是丰收的喜悦,有的则可能看到劳作的艰辛,有的则可能看到人与土地的关系……对学生不同的心灵感悟,我们都应该予以尊重,虽然有深有浅,但都映现了一个活泼的“我”的灵魂。中学生有好玩好动的天性,常常会开展各种有趣的课外活动。这种活动也会成为写作材料。如写事、写活动,就可亲自去参与。找几个伙伴来个老鹰捉小鸡、踢场足球赛、来个智力急转弯等。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教学应该尽量拓展学生的生活面,不断丰富其生活阅历,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有自己的经历,有较为丰富的感觉和感受,一闭上眼似乎都能“看到”活生生的场景和形象,但往往是“写不出”或者“写不好”,这说明生活毕竟不等同于写作。新课标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主动地参与学校和社区的各种活动,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
三、多维参与实践,注重积累运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作文的本质是表达自我感受,表达心灵的声音。作文的过程,其实质就是思维转换的运动过程,即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寻求表达依据并加以清理、整合、提炼与升华的过程。在主体的写作过程中,想象和构思是其思维活动的重要方面。这里的积累除了生活阅历、生活体验和生活积淀外,还指课外文学作品的阅读拓展和相应练笔。新课标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被列入推荐范围内。课标在弱化语文学习其他刚性指标的同时,着重强化了课外阅读的刚性指标,这是引人注目的。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就是吸纳与倾吐的关系,无法想象只写不读会导致学生怎样贫乏与苍白的作文。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实验研究已经表明:学生充满趣味的课外阅读对发展其写作能力,远胜于机械的写作训练之增加。
篇9
新课程提出,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生活的人,其主要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的探索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让活动深入、延续,通过活动体验生活、积累经验、发展能力和初步养成良好的习惯。有些抽象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我们的儿童不一定能理解,但我们能提供一定的直观教具、故事,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经历这个过程以后不仅会悟出道理,还会发展思维,提高认识。比如:在教学《卜算子·咏梅》时,可以领着学生亲近自然,或折几枝梅花带入课堂,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梅花,并与其它植物进行对比,进而凸现梅花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结合的生活故事,讨论交流笔下的梅花凌寒独放、俏不争春、乐观谦虚的品格,进而领悟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开阔的胸襟。教学《景阳冈》时,把酒壶、碗、梢棒带进教室,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理解武松的豪放直率。
二、让课堂走进生活
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通向生活的钥匙,使他们成为生活的主人。我们不能仅仅把教育局限于书上,而要把书本学习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参与实践,发展他们的各种能力。课程改革明确规定各门课程要尽可能地渗透两种基本的教育方式:一是基于课题的探索教学;二是基于社会参与的体验教学。过去,由于某些原因,我们的教育教学逐步演变成以书本为主体,而忽略了生活的实践和社会实践。教育就是要培养人自我实现的这种境界,使学生的知识、观点、思想经常在实践中得到验证,让他们在广泛的生活世界中实践道德,提升自我,自然和谐地发展。比如:在教学第九册第四单元作文时,教师把学生带到了果农的苹果园,让学生亲自去观察,去动手摘、亲口尝,然后写出自己的作文。
三、在生活中积累
篇10
二、创造教学语言美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里的“文”,指文采,美的语言。同样的道理,讲课言之无文,就不能吸引学生。这说明,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要科学、准确,更重要的是具有审美性。教师语言的审美性,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内容美;二是形式美;三是表达美。内容美,要求教师的语言思想深刻,富于哲理,充实而又含蓄,常常具有令人豁然开朗的启迪性;形式美,则要求教师在遣词造句和修辞上显示出高超的艺术,不能只满足于一般的规范化语言,要锦上添花,努力做到语言形式的艺术美;表达美,要求教师讲课语言的表达要抑扬顿挫,跌宕多姿,具有浓郁的音乐美。许多产生巨大艺术魅力的教学语言范例,都是具有审美性的。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学《春》《海滨仲夏夜》《香山红叶》《济南的冬天》一组写景散文时,有这样一段导语: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美几乎是无处不在。当然,大自然的美不同于巧夺天工的工艺美,不同于绕梁三日的音乐美,也不同于充满青春活力的人体美。然而大自然的美又似乎融合了所有的美。尤其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锦绣河山,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季节,展现出不同的美的姿态。今天我们要学一组文情并茂,描写四季景色特征的散文,来领略祖国大自然的美景。
这一段导语,从内容美来看,表达了富于哲理的美学思想和热爱祖国大自然的美好情怀,烘托渲染了一种美的氛围,正与教材相吻合;从形式美来看,精当的词句和引用、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显示出了高超的语言艺术;从表达来看,排比句增强了语言表达的气势,也体现了语言表达的跌宕与顿挫,无怪乎她的学生说,听于老师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
教学语言中创造“美”,还应该特别注意语言的幽默美。德国演讲家海茵兹・雷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接受。弗洛伊德认为,最幽默的人,是最能适应的人。鲁迅先生就是最善于用幽默的形式来教育人的典范。这些都启发我们人民教师,要用幽默的语言来适应学生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幽默的语言获得一种美的享受,从而熏陶自己的情操,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三、设计教学板书美
篇11
作业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巩固、消化、理解、运用所学的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积淀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有效手段。①
中学语文作业不论是作为教师的教学环节还是作为学生的学习环节都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但是就目前的中学语文作业的情况来看,作业没有得到中学语文教师的重视,传统作业观的语文作业无非就是课堂的附属品,非但没有凸显出其应有的价值,弊端倒是显露无疑。
一、语文作业的数量多而泛
作业,劳作之业,是加于学生玩乐之上的一件差事,需要动手劳心。相比于玩乐,作业真是一件让学生很烦恼的事情。同时,作业大概也是让学生最感到有负担的事情,不光是作业量大,他们还必须对作业中的行为负责,或是表扬或是惩罚。这样的事情,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心不甘情不愿的。②对于教师来说,每天除了备课、上课、管理班级之外,还得抽出大量时间来批改作业,拖着早已疲惫不堪的身子,这样的恶性循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厌了学生,累了老师!但是在这种情景之下,教师为什么会如此执着地每天都布置繁重不堪的作业?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教师访谈法,教师每天大量布置作业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教师认为学生基础薄弱,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作业来巩固所学知识
有些教师认为给学生布置作业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唯一途径,所以在布置学生的课外作业时,不顾学生实际情况,大搞题海战术,追求面面俱到,多多益善,把学生看成是无限容量的存储器,认为做得多,记得牢。
2.课业形式所迫,教师不敢放松
当前严峻的课业形势是哪个教师都不敢低估的。作业不仅是教师用来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训练能力技巧、培养学习习惯的工具,更是教师用来控制学生的紧箍咒。因为有些教师认为,抓紧了学生每天的作业,大部分学生才会集体前进;如果把作业视为每天例行的公事,“任其所为”,几乎全班的学生都会“原地踏步”,甚至是“向后倒退”。所以这样的严峻的形式是绝对不容忽视的。
3.不同任课教师之间缺乏协调,不同学科的作业相互抢时间。
每一位任课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够学好自己所教的科目,有些教师甚至认为如果自己所教科目作业布置少了,学生就会把大量时间用于其他科目的学习,而只会给这一学科分配很少时间,这样,学生根本学不好这一科。所以教师都想把自己教的学科抓紧一些,就会布置大量的作业。虽然不一定是存心抢占时间,但是由于相互之间并无沟通,所以几门课的作业加起来常常离谱得多。
4.学生作业是教师考核的其一标准
我们众所周知的是以学生的考试分数来考核教师,并与教师的工资、奖金挂钩。通过在尉犁一中实习便得知,作业也是教师考核的其一标准,表现为:作业批改次数少于一定次数,便认为该教师对教学工作不负责任;直接后果是受到批评,间接后果是和奖金、年终考核挂钩,所以没有哪个教师会在学生作业上疏忽的。
5.教师布置作业的水平有限
一般教师对于布置作业总是处于心中无底的状态,特别是对作业量和训练难度的分寸往往把握不准,经常为了心理踏实而多布置一些。甚至一些有经验的教师为了省事,毫无保留、毫无创新地重复以往的作业形式和内容,只多不少。
6.家长额外布置作业
家长总是对于学校里老师布置的作业不满足,俗话说“马无野草不肥”,于是就给孩子在外面报课程补习班、作业辅导班、买了大量的练习题,逼着孩子每天做,希望自己的孩子取得优异的成绩;也有的家长认为,既然自家孩子学习很吃力,但相信笨鸟先飞、勤能补拙,所以就应该比别的孩子在课外多练练。这样说来,很多孩子都要做“家庭作业”。
7.个别学生被罚抄作业
有些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只要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犯错误了,没有完成作业、作业不符合要求、听写不过关者,就被罚回家抄作业,一抄就要抄三五遍或几十遍。这些学生连每天布置的常规作业都做不完,还要抄写被罚的作业,这无形中就加重了学生的作业量。
二、作业形式单调陈旧
一些教师平时误以为影响教学,往往排斥费时间多的阅读、思考、实践作业,在作业的选择上侧重于写,如抄写字词、做课后习题、练习册及试卷,甚至将背诵改为默写,听说训练改成写作。所以传统中学语文作业大多以抄写之类为主,这种过于机械、单一的作业形式,不但激发不起学生丝毫的学习兴趣,反而加重了学生的作业疲劳,进而阻碍了作业目的的达成。事实证明,过多的抄写作业,既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也不能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经常以抄写为主的单一形式的语文作业容易导致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缺乏自主性。由于作业多以书面为主,所以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获取的是已有的、现成的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通过书本,而非学生自己探究后获取,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是一个被动者,再加上由于作业形式单一导致学生对常规语文作业失去应有的兴趣。这就很容易造成学生抄袭作业。
2.作业过程缺乏思维的介入。语文作业中机械抄写作业占相当比例,虽然可以巩固知识培养“双基”,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某些动手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但比重过大,不仅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3.学生语文能力不能全方面的提升。传统语文作业以写为主,从而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现代语文教育的方向。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听说读写看做诸多能力的协调发展,片面的一味的训练写的能力,而忽视其他能力,干扰了新课程下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科学评价,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全方位的提高、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更不利于学生的长足发展。
三、作业内容方面来说
1.枯燥无趣
传统语文作业最多的两项便是抄写和做练习题,由于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所以这恰恰又是学生最厌烦的两项作业,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陷入作业的“怪圈”之中,永远缺乏对作业应有的兴趣。
2.缺乏思考性与实践性
尽管多数语文作业题目都能针对教材,紧扣教学内容,围绕教学重、难点,但往往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更不能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于有关客体及生活实践。这样的作业,学生得益甚微。
3.作业难度大。
大多数教师想让自己的学生提前体验“中考”,慢慢适应“中考题”题型、甚至是在做题的过程中能够逐渐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所以经常会布置一些“中考题”或者与“中考题”难度相差无几的作业。这种为了迎合考试需要,“人为拔高”的作业,违背了中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且不说布置这种作业能够给学生带来怎样的效果,光是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就已很受打击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还被告诫要独立完成作业,在作业上没有交流合作、更没有商量探讨;再加上有些学生的家长要么没有时间、精力,要么没有能力辅导自己的孩子完成家庭作业,所以这些学生一旦遇到有难度的试题或没有学过知识内容的试题就想放弃,这时,语文作业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4.作业内容重复
经调查,学生作业量大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每一科目学校发的、家长买的配套练习册、试卷种类太多,根本应付不过来。这些看似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的课后练习,其实内容大同小异,由于事先选择的盲目性和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不协调性,导致学生做了大量的无用功,既浪费学生时间,也耗费老师精力。
作业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不单单是教师所教和学生所学的效果验收;更是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有助于巩固和消化学生在课内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作业内容、形式问题反思、重新思考,并进而设计新的作业内容及形式和评价方式非常有必要。③
新课程理念观的作业必将成为教学与课程的中间激活因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发展的中间激活因子,促进教学与课程逐渐成为一种良性互动的平衡的“生态系统”,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逐渐成为一种良性互动的平衡的“生态系统”。④
注释:
①③陈莹.多元智能理论影响下的语文教学改革[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②刘春生.让学生爱上作业[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④李华.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参考文献:
[1]陈莹.多元智能理论影响下的语文教学改革[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2]李华.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3]刘春生.让学生爱上作业[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篇12
兴趣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妙趣横生的语言能够打破课堂上阻滞僵化的气氛,给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学语文教学语言应当规范、鲜明、准确、生动、流畅、合乎逻辑、幽默风趣,能够引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消除教学疲劳,改善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促使学生深入钻研问题。为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利用和教材关联的笑话、故事、游戏、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方言等激活课堂气氛。
二、饱含激情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底色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着直接的感染作用。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做到情动于衷,言形诸于外,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纽带,激发兴趣,启迪思考,传授知识,交流感情,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三、音韵节奏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外壳
音韵节奏是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物质形式,不但本身具有独立的音韵美特质,而且还可以凭借音韵节奏提高语言的感染力、鼓动力和说服力。因此,语文教师要巧用音韵节奏,创设教学情境。教学中,要力戒平铺直叙,使课堂教学语言高低起伏,长短结合,疏密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有板有眼,错落有致,声情并茂,有一定节奏感和音韵美,尽量做到合律中听,引人入胜。
四、富于变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
丰富多彩,变幻生趣是中学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的主要特点之一。要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文体、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教材,采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对低年级学生,语文教学语言应形象、具体、亲切、有趣味性:对高年级学生,语文教学语言应深刻、明朗、隽永、有哲理性。讲议论文,应多用议论分析的语言,言之有理,合乎逻辑;讲说明文,应多用说明解释的语言,要简明朴实,层次分明;讲抒情文,应多用深情的语言,要华丽绚烂,激情饱满。
五、动作表情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元素
课堂教学中传输信息,交流情感,除了靠有声的口头语言和无声的书面语言外,还可以借助人们的表情、体态、动作,这些形体语言,辅助有声语言,增强表达效果。教学中,可以在情感、语气、语调、语速变化的同时,结合憎恶、轻蔑、兴奋、喜悦等面部表情,或相应的手势动作,增强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信息的表达效果,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六、启思益智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核心
篇13
现今,语文教学不注重诵读能力的培养,语文课堂,很难听到令人心旷神怡的琅琅读书声。而学生认为多上一节无所得,少上一节无所失。初、高中毕业了,语文课本学习了一大摞,学生却听不懂,说不出,读不顺,写不通。
当然,部分教师也懂得了诵读的重要作用,但放任自流,以致学生诵读出现诸多问题,影响了质量。常见表现为:诵读时语音不规范、多字、漏字、倒读、中断;腔调固定平板,没有感彩,没有节奏变化、缺乏抑扬顿挫;呆板地模拟名家诵读,装腔作势。
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来解决,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其一,教师精彩的范读不失为激发学生诵读兴趣的一种好办法。教师通过范读,将文学作品的内涵用有声的语言表达出来,把文中的思想感情,绘声绘色地传达给学生,使其受感染,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使其由与教师强烈的情感共鸣在达到学习仿效欲罢不能的地步。
其二,经常播放著名朗诵艺术家的朗诵录音,让学生欣赏模仿,引发兴趣,也是一条有效途径。这些艺术家对一些优秀文学作品妙趣横生、感人至深的诵读,他们将那坚定与动摇、倔强与脆弱、稳重与轻佻、美丽与丑陋。高尚与卑鄙、欢乐与悲哀等等复杂感情,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爱憎分明地表现出来,这就会使学生产生难以忘怀的强烈共鸣,带着浓厚的兴趣学着艺术家的语调去吟诵、揣摩名篇佳作。
二、讲究诵读的科学性
诵读的科学性主要分三步来正确把握:第一步是正确的诵读。读准语音,包括分清平翘舌音、前后鼻音,读准多音多义字和行近字的字音,读准音变字的音调、轻声字、变调字、儿化韵的读法等。读清语音,是指在诵读时口齿清楚,不漏字,不添字,不重复、不颠倒、不读破句等。
第二步是流利的诵读。这一阶段教师指导学生:1、正确处理重音,2、合理安排停顿,3、注意语速适宜,4、恰当运用语调。
第三步是有感情的诵读。这是诵读的最高要求,诵读者应披文入情,在理解文章各个部分及其衔接和过渡、掌握文章的背景和语言环境、把握作者流露的爱憎感情的基础上准确地安排诵读基调的抑扬、节奏的快慢、气势的强弱,达到既鲜明又恰如其分地表达主题的境界。
三、采用多种诵读方式进行训练
诵读形式多样。有范读、学生试读、分组诵读、齐读、自由诵读、分角色诵读、轮读、领读、表情诵读等。
范读。指教师的示范诵读。一般在学习课文前进行,能帮助学生正音,培养学生对诵读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感情,又能帮助学生正确划分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正确读出语气和语势等。
个别学生试读。这是指分析课文前学生的个别诵读。分析前指定学生试读,既是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又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分析的段落上来,使学生对课文有个初步的印象。
分组诵读。要求学生快慢适中,力求整齐。分组诵读无形中是一种竞赛,比哪一组读得好,因此学生往往读得比较认真,积极性高。
齐读。齐读适用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它能使每个学生得到读的训练,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如课文的重点语段,需要背诵的诗词或课文片段,往往通过齐读,当堂掌握。但齐读也有一定的缺陷,不便及时发现问题,因此,不宜太多。
自由诵读。一般在分析课文后进行,这时,诵读快慢高低由自己掌握;破读、添字、漏字、读错、跳行、颠倒,可以重新再读;语气、语调可自己确定;感情没表达出来也可以反复试读体会,不受集体约束,学生兴趣高,效果往往不错。
分角色诵读。是根据课文中不同的人物分别选择几个学生担任它的角色进行诵读。要求学生正确读出人物语气,表达人物感情,表现人物个性。
轮读。就是分段分层接力诵读。因为几个、几组人或男女生、师生轮读,所以课堂气氛活跃热烈,学生比较感兴趣。
领读。从学生这一面来说也可以叫跟读。对学生难以理解和难以诵读的部分,教师应要领读几遍。这种方式一般在文言文教学中常用。
表情诵读。要求学生披文入情,正确地处理重音、语速、停顿、语调等,读得抑扬顿挫,于“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四、加大诵读的量
学习语文,只有以多读熟读为基础,才能形成和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学语言,关键是学生的练,不需要教师多讲。应当树立这样的观念,诵读也是练,而且是特别重要的练。不仅教师的讲要以学生的诵读为基础,学生的练也要以学生的诵读为基础,因此一定要把诵读作为基本的教学环节与词义、句意、文意的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恰当地安排到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去,发挥它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中去,特别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当然,熟读、背诵的要求看起来简单,但真正做到并不容易。要不断的积累背诵量,就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坚持不断地诵读。不能坚持诵读,背诵量不足,则如孟子所云:“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弃井也。”这是语文教学中要深思之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