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生物入侵者的例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师:有点像。柔柔弱弱的。但不是,这是紫茎泽兰。再来看看来自海底世界的动物(屏显第二幅图片)。
生:水母。
(师肯定并表扬,再明确,这是“冠状水母”。再呈现学生熟悉的小龙虾图片)
师:这三位朋友,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生物入侵者”。打开书本,我们先看第一段文字,找到生物入侵者的概念。
二、从概念入手了解生物入侵者的危害
(屏显生物入侵者的概念)让学生自由读一读概念。
师:这个概念告诉我们,所谓的“生物入侵者”,实际上就是从异地迁移过来的一种外来的生物。那么,小小的,生物界的动植物,为什么称之为“入侵者”呢?我查了《现代汉语词典》,什么叫“入侵”?就是敌军侵入国境。看到这个词的时候,我们马上会联想到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生:八国联军。
生:日军的侵略。
生:日本偷袭珍珠港。
师:我们可以举出很多很多的例子,是吧?我们知道,如果是人类世界的侵略,所到之处,生灵涂炭,山河破碎。用“入侵者”来形容小小的生物界的生灵,词义是否太重?请继续阅读2-8段,这些语段都介绍了哪些生物入侵者,他们的所作所为,够得上“入侵”一词吗?
(生读语段,约5分钟左右,开始交流。下面节选几段师生对话,其余过程略)
(一)生:第三段,介绍了斑贝,刚开始生活在欧洲,后来被货船带到了北美,开始觉得它很正常,没什么不同的地方,但是它数量急剧增加,把输水管道都堵塞了。现在人们为了清理管道,需要耗资数十亿美元,人们的财产损坏了。
师:财产,人们的财产损坏了,输水管道是个人的财产吗?
生:国家的。
师:是公共设施被破坏。那要谁买单呢?
生:政府。
师:我刚才的问题是连环的,第一是有哪些生物入侵者,你说是来自欧洲大陆的斑贝,它们够得上入侵吗?你认为?
生:是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造成了经济损失。
师:多少?
生:数十亿美元。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
接下来的主要环节:列表直观显示生物入侵者的危害;师生共同列举生物入侵者的各种危害;屏显所举生物入侵者的图片。
师:在众多的遭受生物入侵者危害的国家中,美国是重灾区。这一点,在文中有体现吗?
生:第七段,“仅在美国,……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仅在美国,就消耗了这么多钱财。
师:“这么多钱财”,多少啊?
生:两千多亿美元。
师:“两千多亿美元”是什么概念?
生:可以造航母。
师:你知道造一艘航母需要多少钱吗?思韬说可以造航母。是啊,目前世界上只有九个国家有航母,我们中国现在也在造,为什么没有航母啊?
生:没钱。
师:造价太高,没钱;维修太贵,没钱。两千多亿美元,到底可以造多少架航母,你们想不想知道?还有,我这里还有一个数据,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两千多亿美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数字概念。
(屏显美国、中国等国家2010年“GDP”数据及里根号航母的造价)
问:“GDP”你们熟悉不熟悉?
(个别学生回答:国民生产总值)
师:是啊。“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数据。2010年,美国GDP是这么多(屏显数据:14.624万亿多),美国已经是排名全球第一了,紧跟其后的是中国(屏显数据:5.75万亿)。我再为你们呈现一下2003年试水的,目前全球最大的“里根号”航母的造价(屏显数据:45亿美元)。现在我们来折算一下,两千多亿美元,相当于2010年美国“GDP”七十分之一,相当于2010年中国“GDP”的二十分之一,相当于造44架“里根号”航母。
(教师故意稍作停顿)
师:说说你们看到这些数据的感受。
生:为了防止生物入侵,感觉像烧钱一样。
师:不烧钱行不行?
生:因为生态更重要。
师:如果不把这些钱花进去,这些生物入侵者造成的损失,将远远超过二千亿美元。那么,你的感受是什么?
生:虽然生物入侵者是如此一些小小的生物,是比人类要低级得多的生物,但在它们不受约束地繁衍起来的时候,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
生:经济的损失达到两千多亿美元,而且是“仅在美国”。
师:“仅”字,作者通过这个“仅”字,到底要表达一种怎样的看法?
生:就是说,人们花费在生物入侵者身上的钱是很多的,仅在美国就已是这么多,那么其他国家呢?对于全球来说,是否还要花比两千亿美元多得多的钱呢?
师:是啊。对于全球这样一个大生态环境来说,这种损失远远不止两千亿美元。可是,这个数字已经让我们很震惊、很震撼了,你们愿不愿意把这种震撼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生齐读)
师:好。所以啊,在你们朗读的基础上,我还想通过这么一种声音,这样一种颜色,表达这样一种震撼。
(屏显一行灰黑色的美术字:每一个数字、每一个事例都触目惊心,令人震撼!并通过幻灯片切换出现爆炸声来渲染气氛)
总结:由此看来,把生物界这些生物说成是入侵者,决不是夸大其词,危言耸听。
三、再从概念入手,明确造成生物入侵的途径及根源
师:说到这里,我又想到一个问题,生物入侵者,它的基本定义是外来的生物。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构成外来入侵呢?
生:不是的。第三段,“如果一个物种……无节制的繁衍。”
师:如果外来生物能加入新的生物链中,它是不会有危害的。所以,我们也无需一谈生物入侵者就色变。那么还有一种情况,也是不会构成入侵的。你知道吗?
生:第二段。如果人类不刻意地去干预,也是不会造成生态系统严重失衡的。
师:哦,如果它是一种自然迁移的话,它是构不成威胁的。比如第二段讲到的蒲公英的落地啦,候鸟的迁徙啦,它遵循了自然的法则,是构不成威胁的。我们再来重读“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非自然途径”,玺州刚才把“非自然途径”说成是人为的干预,我们人是怎样干预外来生物的迁移的呢?你能不能从文中找到答案。
(生分别在三、四段中找到依据,教师及时解读诸如“搭便车”“偷渡”“啸聚山林”等词义,加深学生对生物入侵者通过“国际贸易”、跨国宠物贸易等途径进行迁移的印象)
师:我们最终发现,给我们人类世界造成巨大危害的,原来是人为的因素。人类知不知道,他们无意带进来的,有意引进来的,是生物入侵者呢?
(生从文中找依据)
师总结:随意就丢弃了,被搭便车了,疏忽遗漏了。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对生物入侵是无知无觉的,比如看到一只新的甲虫,是没有感觉的,乃至后知后觉的,所以面对生物界来势汹汹的入侵之敌,人类的觉悟实在是太晚太晚了!我们来看一段资料。
(屏显资料:1954年,美国人艾尔特在《动物入侵生态学》中率先提出“生物入侵”这个概念。到1982年左右,生物入侵问题才被人们广泛认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外来生物入侵才真正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师:所以啊,当人类觉悟的时候,有很多的物种,就像650万年前的恐龙一样,在地球上消失了,消失了就再也没有重生的机会了,很多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在以后漫长的时间里,再也恢复不了生机了,给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失也是无法弥补的,那么,现在,我们行动起来,为怎样防范生物入侵出谋划策。
四、为防范生物入侵献计献策
(学生发言略,屏显他山之石,即西欧一些发达国家的应对措施略)
五、总结
师:我们人类觉悟的确实是太晚了,但万幸的是,我们人类觉悟了!我们来看一个图标。
(屏显:“2010年生物多样性”图标,并让学生猜测这个图标的内涵。过程略)
结束语:屏幕由下而上慢慢出现一段文字:让我们记住这个图标,让我们保持清醒的认识: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星球上,影响这个大生态环境的,不仅仅是生物入侵者,还有很多、很多……然后,牢记我们,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物种,一个生命,应该承担起的责任。
课后反思
《生物入侵者》这篇文章,文字浅显,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大概十分钟就足以完成,这样,是否真正能达到“给学生以知识”的目的?网上搜索的课件,很多都是以最快的时间完成内容的解读,接下来,开始变花样,比如模仿“访谈类”节目,让学生扮演采访者和被采访者,运用说明文知识重新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解读;又或者紧紧抓住单元的“学习导读”,采用改变顺序、删改内容的方法落实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两个知识点等等。这样的课堂,学生也可以有所收获,但前者搭的是花架子,后者难免单调,学生所接受的知识容量也极其有限。
基于上述考虑,本堂课的设计,重点突出“知识性”:一是细读文本,了解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性;二是介入大量的资料对文本进行补充与阐释,从而达到扩大课堂知识容量的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一、从解读概念中的两个关键词――“入侵”“非自然途径”入手,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生物入侵者的危害及其入侵途径。其中,两处介入资料在分析危害性时,抓住“两千亿美元”,用2010年美国GDP( 14.624万亿多)和中国GDP (5.75万亿)以及世界最大航母“里根号”造价(45亿美元) 进行比较,让学生具体了解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性;在介绍人类对入侵者所采取的“无知无觉”“后知后觉”的态度时,引用一段人类对“生物入侵者”认识过程的资料(内容略),让学生关注资料中的时间,明确人类的觉悟确实太晚太晚了。
二、在理解运用与表达环节,再次介入资料,出示欧美国家对“生物入侵者”采取的具体措施。这一环节,既能打开学生的视野,同时又让学生对自己在课堂学到的知识进行一种反观,从而深记“学会在文本中获取信息及分析信息的能力”这一阅读原则。
三、最后出示的“2010年生物多样性”图标,从情感态度方面引领学生牢牢树立保护我们共同家园的意识。
从学生的课堂反应看,对于介入的资料,学生兴趣浓厚,老师为学生呈现出来的是他们全然不了解的知识,比如关于“GDP”,知道这一名词的学生寥寥无几,“2010年生物多样性图标”,无一人知道,这样就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而老师在选择这些材料的时候,却有更深的用意,通过这些必须普及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以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要关注我们的世界,善于学习,而不是狭隘到只会关注学科分数,在逼仄的自我空间中成为一个缺乏热情、胸无大志、知识贫乏的人。
篇2
福寿螺在广西的泛滥成灾,成为外来生物入侵的一个生动写照,再次敲响我国引进外来生物的警钟。
入侵:来者不善
生物入侵的种类几乎包括所有的生物类群,它们的入侵已影响到每一个生态系统和各地的生物区系,使成百上千的本地物种陷入灭绝的境地,从而危害农业生产的发展。
现在生物入侵的途径很多,但都不外乎有意和无意两种。凤眼莲,俗称水葫芦,作为一种观赏花卉植物从南美引入我国,以后又发现它可作为猪的饲料,并可净化水域重金属元素污染而广为种植。因为它的繁殖力强而且生长迅速,遍布一些河道和湖泊,结果成了令人头痛的恶性杂草。
紫荆泽兰,原产于墨西哥和哥斯达黎加,1935年在云南南部就出现了。近年来,紫荆泽兰在我国西南地区蔓延很快,好像找到了自己的乐园,开始不受节制地疯长起来。在云南,紫茎泽兰的发生面积超过30万平方公里。它侵占草场、农地、宜林荒山,入侵经济林地,排斥其他植物生长,从而对发生地的农牧业生产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云南大理洱海原产鱼类17种,它们大多为洱海特产,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但由于有意无意引入13个外来种与土著种争食、争产卵场所及吞食土著种的鱼卵等,破坏了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目前,当地原有土著鱼类中已有5种陷入濒危状态。
生物入侵的生态代价是造成本地物种和生态系统不可弥补的消失,经济代价是耕地杂草滋生,作物产量降低,水域入侵者损害渔业的收入,造成每年几十亿美元的损失,构成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的威胁因素。
背景:文化之争
近年来,人们愈来愈清楚地觉察,生物入侵正成为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所谓生物入侵是指物种向其分布区以外的区域进行永久性的扩展和自由繁衍的现象。一些种对当地的物种和生境产生危害的引进种被称为入侵种,有一些种并没有什么危害,甚至还具有相当大的生态或经济价值,就被称为驯化种或归化种。
有些外来物种在引入的初期生长不错,在短期内得益颇丰,但经过一段时间,当它发展成为入侵种,并造成危害时,要根除或控制它们以减轻其有害的影响就不容易了。南半球大量引入北半球的松树,北半球大量引入南半球的桉树就是最明显的例子,特别是采取大面积清除自然植被来种植时就更为突出。
生物入侵之所以对本地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实际上是一种生物文化入侵所造成,而生物文化入侵的直接原因之一竟是令现代人引以自豪的“绿色革命”。人们只看重外来优良的种类,而对自己的物种不重视,知之甚少。毋庸置疑,“绿色革命”的成就是巨大的,它通过在试验机构培育出来的许多高产品种,并将其推广到各地,大大促进了许多贫困地区农业的发展,使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粮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收成,缓和了人口迅速增长造成的粮食危机。
新的作物品种的引入,虽然可望获得高产,但它们的基因单一,在大面积单作的情况下,极易感染病虫害,如果管理跟不上,还会减产,引发病虫害感染。文化傲慢和生态忽略结合在一起,可能会形成极强的破坏力,构成了一种生物文化入侵的破坏力。
对策:生物安全
生物入侵有的是有意引入造成,有的却是无意引入和传播发展起来的。前者主要由于利益的驱使,没有想到或不顾其后果,还有的是经过深思熟虑认为利大于弊所作出的决定,农、林、牧、副、渔各业都有类似的例子;后者是在不知不觉或不关心的情况下造成的。国际贸易和旅游是最主要的两种途径,每艘轮船、每架飞机、每辆卡车都可能是潜在的携带者,农业、林业、园艺、养殖、渔业、建设项目、宠物、娱乐物种等的交流等,都是难以确定和防止的。
篇3
3 依据文本,学习语言。任何文体的阅读教学,都离不开语言教学。孟苓荃老师曾经这样说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只是完成了阅读教学的一半,还要继续下一半的理解过程,即对文章的形式和语言形式的理解过程。阅读教学,只有把理解课文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与理解课文和语言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中的阅读。”说明文语言教学应如何进行?说明文语言教学,要依据文本自身的特点,决定语言教学的侧重点。可以抓住文中关键词语进行删改比较,让学生体会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可以让学生反复揣摩文中所引用的诗词文句,并展开想象,从而体味本文语言的诗意美及说明对象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善于根据文本自身的特点,从而决定语言教学的重点,而不是笼统的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4 灵动机智,生成课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学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是灵动机智的,这样才能在“教学预设”的基础上生成灵动的课堂。此次大赛各位选手充分显示了各自的教学机智,从而使每节课显得灵气而生动。如教学《生物入侵者》时,有学生说到“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这句话让他读出了美国人对天牛和红蚂蚁的不喜欢时,教师可以不强硬的指出作者的意图,而可以让学生再读一读,读出这种不喜欢,再逐步将课堂引向深入。
篇4
一、深入分析教材,充分挖掘潜在的环保素材
初中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含有对环保意识的体验和思考。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所选编的教材中,有一部分是涉及环保主题的课文,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来进行环保教育。这些课文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如八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所选的《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大雁归来》和《喂――出来》5篇课文,主题是“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一个人的责任”,都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学习本单元,就可以直接将教材内容和环保教育“挂上钩”,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根本没有画蛇添足之嫌。并且,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本内容、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的同时,树立环保意识。
而有些课文是隐性的,蕴含在其中的环保内容就像埋在地下的宝藏有待去挖掘。但只要深入地分析教材,同样能使教材间接地为环保教育服务。比如,七年级上册的《山中访友》,我在教学中侧重了环境意识的张扬,引导学生在学习自然景物描写中,品味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审美情感,激发学生善待生命的美好感情,与自然和谐相处。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物入侵者》同样是隐性的素材。在教这篇课文时,就要让学生知道,“生物入侵”正是人类自己挑起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这同样是一个深刻的环保教育的主题。
二、利用教学途径,有机地渗透环保教育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因此,环保教育要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时机,巧妙地加以渗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去领悟、体会,从而自觉地成为环保的参与者和志愿者。在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我在导语中紧扣环保主题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什么时候消逝的?怎样消逝的?它的消逝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怎样的恶果?造成这种恶果的是谁?我们人类应该怎么办?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时,让学生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造成罗布泊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在拓展延伸中,我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和月牙泉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你准备做些什么?设计这个教学环节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最后,我是这样小结课文的:这篇文章用历史的教训说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人们,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环境保护。
在作文教学中,同样可以有机地渗透环保意识。学了八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几篇课文之后,我让学生写读后感和环保小论文,结果有一部分学生对环保意识深有领悟。另外,还可以搜集有关环保题材的漫画或材料,让学生进行写作。在训练话题作文时,我就挖掘环保方面的话题让学生训练,如“绿色”、“感悟自然”等话题,引导学生从环保角度来写作。这样,学生在写作训练的同时,也能受到良好的环保教育,树立环保意识。
在设计练习时,也可以融入环保意识。比如学了《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后,学生了解到绿地沙化已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课后的作业设计就从环保的实践出发,引导学生以文本为基础,选择专题进行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在作业中,可以联系自己掌握的历史、地理与科学学科的知识,做到各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环保实践,真正做到活学活用。作业设计如下:
作业步骤:全班组建治沙委员会,分三大组,即指导组、情报组、攻坚组,明确研究范围。
指导组:对治理沙化的必要性及可能性进行考证,提出治理沙化的规划。
情报组:了解治理沙化的主要方式及所用的武器;考证在何处寻找所用的武器――水,汇报当前沙化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攻坚组:考证如何防备沙漠进攻,如何培植防护林,考证如何反攻为守,具体的实践策略是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知识特长自由组成三对,集体研究讨论,可以利用课文知识,也可以利用学过的历史、地理与科学的知识,还可以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最后将研究结果与有关情况形成书面报告。然后,由四位学生组成治沙委员会审议组,三个小组派代表在班级活动上交流、评价。
又如学了《生物入侵者》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题练习:学了本文,我们知道了生物入侵者是什么?那么,结合实际,寻找我市内已经出现的“生物入侵者”,分析来源,寻求解决的办法,提出书面建议和办法。结果,大家一致地发现了“加拿大一支黄花”和“水葫芦”。这种创造性的练习和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关心自己的生存环境,可以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还可以在练习中自觉地接受环保教育。
另外,在指导学生阅读训练时,可多采用一些以环保教育素材为主的科技类说明文,如《城市视觉污染》、《保护臭氧层就是保护人类》、《诱人的海洋能源》、《死海不死》、《秃鹰之死》、《气候的威力》等。通过这样的专题性训练,学生不仅能增强阅读能力,而且能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环保教育的熏陶。
三、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而且要注重课外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内外结合,多渠道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篇5
3.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学生的写作必须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综合实践活动把学生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有了生活体验写出来的内容才真实感人。就不会有学生在写《我的同桌》时出现:“新学年开学后,班级来了一位新同学,老师安排他和我同桌,日子久了我们的友情也越来越好,后来他不小心打破了我的心爱的花瓶,我们的友谊破裂了。最后因为他要去出国,他送给我一个新的花瓶。我感受到了我们的友谊之深”,这类脱离了生活实际的作文。
一、依据教材挖掘课程资源,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1.利用课本资源,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现在的农村学生大多数性格外向,崇拜明星、韩剧,对生活充满热情,向往能有舞台展现自我的机会。他们对学习普遍感到苦与累,对课堂听课热情不高,但参加活动的热情普遍开涨。语文学科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开展话剧表演、演讲、诗歌朗诵等一些活动,让学生自己去理解课文,品读课文、理解课文中人物形像。如:我在教《皇帝的新装》时,把课文改写成话剧,直接让学生来进行表演,学生的热情参与,整节课课堂笑声不断,讨论人物性格水到渠成。教师只是成为了这节课的组织者。在上《威尼斯商人》时,直接利用多媒体,把《威尼斯商人》的话剧直接搬上影屏,直观再现了课本中的人物,夏洛克的刻毒、贪婪让学生一目了然,从而达到对课文的理解。
2.由语文课向课外生活延伸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这种地位是无法撼动的。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材只是经过编者选入课文的典型代表篇目,并不能代表所有的语文。新课程改革后,教材中的许多的问题和生活联系密切,需要学生经过实践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认识。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学生的理解是片面,知识体系是不完整的,无法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最终只能导致学生对学习语文失去了兴趣。这时,需要教师正确指导学生从大自然中去观察、访问、调查寻找答案。在教初中语文八年上册《生物入侵者》时,通过课本解读,学生虽然对生物入侵的现象有所了解,但还是停留在片面的理解上。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走进自然进行调查访问,了解自己身边有没有生物入侵的现象。通过调查和家长的配合,学生发现原来自己每天在田野中看到的“非洲蜗牛”、“福寿螺”都是生物入侵者。也亲眼目睹了“非洲蜗牛”、“福寿螺”对于水稻产量生产和贝类养殖造成具大的危害。教师根据学生调查后的图片制作成课件,然后在班级中进行交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对生物入侵现象无不惊叹与震惊。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视野,达到对课文内容的补充,也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3.利用学校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的文化建设,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学生获得的知识已不再单纯地来源于课堂,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已不再满足学生求知欲望。如:教师介绍作家、作品时,有些内容学生了解的信息比教师讲得还多,教师讲授时已不再吸引学生兴趣。教师应在考虑学生“自由、合作、探究”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把从学校图书馆、报纸、广播、网络等地方得到的信息,及时加以分门别类的归类。如:把收集到的图片按主题分为“名胜古迹”、“自然风光”、“神奇的植物”等类型。把语言文字分为“景物类”、“人物类”、“事件类”等类型。然后,让学生在班级中进行评议,让学生共同分享成功喜悦的同时,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二、挖掘乡土资源,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1.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着力培养学生探究性精神,将生活中的语文和语文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生动有趣的语文课。怎样利用地方资源丰富农村孩子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农村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考虑实践活动时应该关心的问题。我校位于仙游榜头,自古以来仙游就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美称,有蔡襄、李耕等历史名人,有中国工农一0八团的革命诞生地麦斜岩名胜古迹、有闻名全国的“仿古家具之都”。这些丰富的地方资源不亚于其他地方的名胜古迹,为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提供场所。如:让学生走进仿古家具工厂对某一工艺品进行综合实践,学生亲眼目睹了工人细心工作的场景和家乡红木传统工艺的生产流程,听到了木材机器独有轰鸣声,闻到了红木散发出的清香,摸到了红木家具的细腻与光滑,体验到了艺术的无穷魅力。这样的体验是难得的生活素材,是一切课本中所没有的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对于说明文的写作也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也为学生的艺术追求打开一扇窗。还可以让学生采集端午节的民间习俗;向学生家长了解有关于天气的民间谚语等。这些活动的开展都可以发挥地方的优越条件,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篇6
语文习题的设计忌单调呆板,否则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疲劳,心生厌意影响学习效果。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设计的习题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很好的克服这一心理现象。比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就可设计评价人物的对联,①上联:除恶霸鲁达拳打镇关西 下联: ;②上联:嫉恶如仇鲁达拳打镇关西 下联: 。
再如,《我的母亲》可设计仿句练习:母爱像春雨滋润着我的心田;母爱像 ;爱像;母爱像。又如,《藤野先生》可设计要求学生发一则感谢师恩的短信等等。
2.语文习题设计要贴近学生实际。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语文习题的设计必须以学生的实际作为首要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等。其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特别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习题设计的成败。比如,《雪》这篇课文有这样一道阅读题:课文第一小节描写了江南色彩斑斓和涌动着生命活力的雪景,读完后你想起了哪位诗人的名句?答案是德国诗人雪莱《德国――一个冬天里的童话》中的诗句。这首诗对于绝大多数初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因此,本题的设计者就缺少了对初二学生实际的了解,因此,这道题就缺少了对学生的引导、激励作用,反而增强了学生的紧张、恐惧的心理,语文习题设计的意义也就无从体现。
3.语文习题设计要突出社会需要。
社会是教学得以安身立命的基础,语文教学决不可能在真空中游离于社会的需要。社会需要具有较强搜集、处理信息能力的人;社会需要具有较强交际能力的人等等。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设计习题时能体现这种需要。所以,《生物入侵者》就可以设计“上网搜索文中没有提到的生物入侵者并了解它们的危害性”这样的题目。由课内迁移到课外,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社会、关心社会,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二.设计习题应围绕教学内容,有重点,努力减负增效
1.语文习题设计应紧扣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目标具有发展性原则、整体性原则、阶段性原则、可检测性原则等,语文习题的设计就应根据教学目标应然状况及学生的掌握的实然状况之间的差距来进行。比如,《天上的街市》有这样一条教学目标:学习课文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这里面的行为动词是“学习”。据此,我们就可以得知教学目标对这一知识点要求属于“了解”范畴,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一要求设计相应的习题。例如:①说出文中运用联想和想象的地方。②学过的古诗词中,举出一些联想和想象的例子等。如果教学目标改为:掌握课文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行为动词变成了“掌握”,这就表明这一知识点的要求须达到“应用”的程度。所以我们设计习题时就要紧扣这一目标。例如:请同学们欣赏郭沫若的另一首诗《静夜》,思考一下什么地方运用了想象?它与《天上的街市》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让学生来比较、评价、总结。
2.语文习题设计应突出重点难点。
语文教学目标有时也很复杂,我们必须对相关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分析以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桥之美》教学重点是“揣摩文中富有个性的句子”,那么习题的设计就应突出这一重点。可设计:体味下列句子的情味①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②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说“屏”》教学难点是“理解作者对‘屏’的感情,感受文章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语文习题就可以这样设计:理解杜牧《秋夕》全诗,体会文中引用古诗词的妙处等等。
3.语文习题设计要富有创新思维。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社会发展不竭的动力。我们的母语教学更应该承担起这一责任。因此,语文习题的设计理应体现创新思维。比如,《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设计这样的习题:请用“大自然、陨石、冰箱、恐龙”四个词语(顺序可以调换)扩展成80字的一段话。以此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发散思维能力。再比如,《桃花源记》可设计:理解“鲜美、交通、妻子、无论”的古今义后,你能发现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主要区别在哪里?对我们翻译古文有何帮助?设计这种题目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及聚合思维能力。《再塑生命》一文就可以设计这样一道能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题目:指出下面句子中“爱”的含义。①爱在这里。②爱就是花的香味吗?③爱是不是太阳?④爱有点儿像太阳没有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
三.设计习题应深入钻研教材,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
1.设计语文习题需要教师认真的研读文本。
文本才是师生发展的集合点,设计习题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深入地研读文本。有些语文教师研读文本时常常浅尝辄止,看到《皇帝的新装》只想到皇帝和大臣的愚蠢;看到《我的叔叔于勒》只想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而我们所希望的研读就是教者以平静的心态走近文本、与文本对话,积极倡导个性化阅读、多元化解读,以期获得全新的阅读体验,从而设计出全新的既尊重文本作者意图,又尊重文本价值取向的语文习题。
2.设计语文习题需要教师准确制定教学目标。
所谓教学目标,简而言之就是学生要达到的学习结果。所以语文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必须明确,不能含糊不清,要具有可行性、可检测性、发展性、阶段性等特点。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才能依纲据本、紧扣目标设计习题。
篇7
1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
文学来自生活,很多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其实就是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却没有认真思索过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借助生活中的现象来理解文章,往往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自然的语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文中所说明的很多现象其实就是学生常见的。如高低差异影响物候现象的早迟这一现象,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忆高、低山农作物成熟的时间,低山地区玉米成熟,已收进粮仓后,高山地区的玉米还可以烧了、煮了吃;“人间四月芬芳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也恰好证实了这个道理。类似的文章如《生物入侵者》等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教学。
2 适度利用多媒体教学
对于以学生比较生疏的事物为说明对象的说明文,学生理解起来确实比较困难,教师就要善于运用多媒体,多方位,多角度的为学生展示,让学生对说明对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如《桥之美》这篇文章,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对外面的世界了解较少,见到桥的类型不多,也就无从去感受“桥”的美,教师如果在课前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下从古到今各种各样的桥,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甚至可以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的去观察身边细小的事物。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都可利用这种方法。
3 将实验、操作引入说明文课堂
有些事理说明文,说明的是某种现象的成因,这些抽象的东西,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如果光由教师灌输式的讲解,结果只会费力不讨好,不但老师讲的累,学生听的累,而且效果不佳。笔者在教《死海不死》这篇文章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死海不死”的原因,让学生准备了水杯、水、盐、鸡蛋,先让学生读课文前半部分,了解死海淹不死人的现象,然后让学生做实验,分别把鸡蛋放进淡水、盐水中,观察后得出结论:水中含盐量越大,鸡蛋就越往上浮。有了这样的结论,再看文章对死海含盐量的介绍,就轻而易举的理解了“死海不死”的原因。当然,这需要教师对课堂的有机把握,不要把语文课上成了物理课,化学课。
4 查找充实相关资料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说明文教学中应加入相关材料,如教学《奇妙的克隆》一文,可让学生上网,去书店,图书室搜集相关资料,课前交流;课中,教师再链接拓展一些有关克隆的最新内容。这样一来,能引起学生对学习对象的兴趣,二来为解读文本重点难点服务。《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都可以这样教学。当然,运用这种方法也要注意把握,不能把语文课上成科普知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