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关于爱祖国的诗歌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关于爱祖国的诗歌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关于爱祖国的诗歌

篇1

 

活动一

一、主题名称:

欢腾的国庆

二、设计意图

每个人都有自我的生日,当生日来临的时候,家人都会给他庆祝。祖国也有自我的生日,此次活动,我们透过国庆节主题活动,帮忙幼儿明白祖国的生日,以自我的方式庆祝,激发幼儿对祖国的情感。

三、主题目标:

1、明白每年的十月一日竖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2、感受节日的气氛,以自我的方式表达热爱之情。

3、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活动安排:

活动一:

庆祝国庆节

活动准备:

1、炮竹的图片(没有烟花)人手一份。

2、中国地图一张、五星红旗一面。

3、关于人们庆祝国庆节的场景图片。

4、解放军阅兵视频一段。

活动过程:

一、谈话:观看解放军阅兵视频。

为什么到处有鲜花?

二、介绍国庆节。

1、过几天就竖庆节了,国庆节是谁的节日呀?

2、学说:十月一日竖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3、大家会怎样庆祝呢?

4、欣赏人们庆祝国庆节的场景图片。

5、引导幼儿观察中国地图,认识祖国的首都和国旗。

三、幼儿以自我为祖国妈妈燃放礼花的方式庆祝祖国的生日。

1、教师介绍背景图。

2、边念儿歌边添画:点点点,画画画,送给祖国妈妈小礼花。

3、幼儿作画:添画烟花。

要求:

(1)要用漂亮的颜色画礼花,要画满。

(2)蜡笔不要涂在桌子上。

四、将作品送给“祖国妈妈”。

把自我的礼物送给祖国妈妈,并对“妈妈”说:“祖国妈妈,生日快乐!”。

活动延伸:

请家长在“国庆节”时带孩子外出游玩,体验国庆节欢乐的气氛。

活动二:

爱祖国,爱妈妈

活动目标:

1、明白国庆节是祖国的生日。

2、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网上搜集人们欢庆的场面的资料;欢快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了解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1)师:你们明白国庆节是谁的生日?(学说: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2)请幼儿观看人们欢庆的场面

师:人们都在干什么?

2、透过“过生日”活动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1)再次观看欢庆场面,教师向幼儿介绍这是大人们为祖国妈妈准备的礼物。

2)师:我们小朋友能够送什么礼物给祖国妈妈呢?

3)幼儿自由讲述。

请个别幼儿上前大胆讲述自我的想法。教师小结。

5)游戏:做礼物

根据大多数幼儿的意愿带给一些轮廓的纸,让他们利用画笔涂色等活动。

活动二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庆祝活动,体验庆祝国庆的欢乐情绪,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少先队员民族自豪感,调动每个孩子积极参与的热情,真切感受经典诵读的快乐,营造良好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

活动主题:祖国在我心中

活动对象:全体师生

活动时间:20_年9月29日20_年9月30日

二、活动准备:各班布置教室黑板板画主题悬挂标语气球、彩带若干

三、活动内容:

1.出一期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黑板报。请各班于9月29日前完成。

2.全校开展歌颂祖国、爱我中华的经典诵读比赛。时间为9月30日下午两点。

3.评比标准:

(1)仪态大方、着装得体、动作适当。

(2)所选诗歌内容必须是以歌颂祖国为主题。思想健康向上,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3)普通话标准、声音洪亮。

(4)读出诗歌的韵味,语气、语调适当;重音、节奏恰当。

(5)表达诗歌的情感准确自然。

(6)现场演出效果好。

四、活动具体要求:

1.以中队为单位参加比赛,各年级段分别评奖,各中队原则上要求全体队员参加。本次活动将评出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4个,优秀奖若干。一二等奖将设立奖金,以资鼓励。

2.诵读内容积极向上,颂扬美德,崇尚感恩,传诵经典,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3.1-3年级可以选择《经典诵读读本》和童谣,4-6年级选择歌颂祖国的诗歌或散文朗诵。

4.活动主要负责人及分工:

评委:__

统分员:_

会场布置:_(

篇2

1 《思修》课运用诗歌教学的可能性

1.1 充满了美感的诗歌能丰富课程内涵 古今中外的诗歌,尤其我国的诗歌,是人类传统精神文化的载体,具有先进、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道德指向和丰富的人文精神,诗歌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人文和科学两方面的教育功能。正值青春的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充满了诗情画意,在某种意义上,诗歌就是青春的象征,“诗”的年龄,需要诗的滋养。人们的情感是相通的,《思修》课教学过程中适时结合诗歌,能有效丰富课程内涵。利用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激发大学生,把诗人的情感和大学生的自身情感相结合,让大学生在想象中体味千载之下的诗人情感,激发起学生的诗情和激情,再引导学生运用辨证分析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感悟并陶冶自身的性情就水到渠成了。如此,教学事半功倍。

1.2 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诗教 《论语・阳货》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古往今来,人们以诗言志、以诗抒情,运用诗歌这种鲜明的语言艺术生动地表现对社会、人生的深刻体验,表达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抒发对自然和他人的真挚情感,反映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塑造健全人格的理想等等。我国有运用诗歌教学的传统,大教育家孔子利用《诗经》宣行教化,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是说到一个地方,看这个地方的人民在礼教方面的表现,如果人民温柔诚实淳朴,那肯定是《诗经》教化的结果。即是说诗教具有改变人的性情,使人走上正确人生道路的作用。以往人们注重运用诗歌来进行人文修养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立身处事、济时应变的能力,如今,诗歌在《思修》课教学中的运用是对中国传统教育方法的继承和发扬。

1.3 有助于实现《思修》课教学目的 《思修》是一门特殊的课程,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门艺术,不但要使学生明白思想政治观点之理,还要将其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思想信念,完成感人、化人、育人的任务。其教学效果同大学生的思想、情操和个性密切相连,讲究情感和感悟,必需架起情感的桥梁,才能使大学生与教材内容产生共鸣,继而升华他们的灵魂。青年大学生坚定信念的形成源于情感,源于内心的感动。《思修》课堂上,适时引入美好诗歌,触动学生的动情点,把握他们在接触诗歌时的那些感动,将它逐步升华为一种深刻的理解,一种情感的熏陶,一种心灵的共鸣,就能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并使其从中得到人生的受用,发展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大学生通过优秀诗歌这股“清泉”的浸染,更容易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继而坚定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信念。

2 《思修》课中引入诗歌的具体做法

2.1 运用诗歌的智慧,唤醒灵魂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在今天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大学生难免会急功近利、感情淡漠,甚至价值沦丧。唤醒大学生的灵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刻不容缓。诗歌美妙的意境,能吸引大学生积极、灵动地参与《思修》课课堂,诗歌凝练的语言,能触发他们的诗情;诗歌高深的内蕴能唤醒他们的灵魂,进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使他们获得富有个性的发展。在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一节的教学中,我引入著名现代诗人于沙和流沙河关于理想的诗,用隽永的诗句引导学生认识理想,告诉他们,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船,人生要是没有了理想,就像失去船桨的小船,在人生的大海中随波逐流,随时面临沉没的危险。激励他们顺应时代进步潮流,追求远大理想,激发他们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自身成才而发奋学习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仅仅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学习进步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掌握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本领。使理想之花结出成才之果。

2.2 运用诗歌的哲理,启发感悟 思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许多青年大学生因为成长环境优越,经历尚浅,所以不懂生活也不会生活,甚至很少去思考生活、生命这样的命题。在讲解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的第一节时,我引用圣哲苏格拉底的箴言“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活”警醒学生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导他们,作为人,必须有思想,有思维,要去思考生活,反思自己的人生,感悟自己的人生。在感悟中走过最美丽的人生风景,到达最美好的终点。上完第三章的第二节,我在进行小结时提问: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并把臧克家先生的那首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的诗――《有的人》作为回答,让学生在隽永的诗意中领会人生的意义――个人只有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进,才能实现有意义的人生。为了启发学生深刻思考人生,我在课堂上布置了一个小作业――思考人生及人生价值并以此为主题写一首小诗,题目自拟。学生们认真积极地思考着、写作着,当作业交上来时,呈现在我面前的是许多美丽的思想火花,这些学生个人情感的真实、自然流露,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思考和成长的痕迹。这种诗意的课堂交流不仅满足了青年大学生追求新意、渴求交流的需求,更能使我们思政教师深入学生内心,深度互动,进而更好地完善与改进教学工作。

2.3 运用诗歌的情感,激感 “情感这东西,可以说是人类一切的原动力。”讲授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的第一节时,我为学生朗诵著名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作为导入,讲述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启发学生体会诗人对自己祖国的感情,体会作为中国人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理解爱国主义;通过南宋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留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学生领会了民族英雄心系天下、造福万民的浩气丹心;通过岳飞在《满江红》中面对备受欺凌的半壁江山,“怒发冲冠”,发出的“还我河山”的呐喊,和爱国诗人陆游病危之际,仍盼望“王师北定中原日”,使学生体会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通过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在讲授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的第二节时,我通常领唱一首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以歌曲那诗意、雄壮的歌词,震撼学生们的心田,澎湃起学生们胸中赤诚的爱国情怀,抒发我们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深情赞美和无限热爱。我适时叮嘱他们要时刻铭记我们是中国人,都有着同样的中国心,我们要以身为中国人而自豪,要为祖国的不断强盛共同奋斗。

2.4 运用诗意的至理名言,升华境界 至理名言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给人启迪,是陪伴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良师益友。我经常鼓励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作为座右铭,或者摘抄下来,将其作为自己成长的终身伴侣。在讲授绪论“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的第一节时,我适时设问:几年后,当同学们离开校园时,希望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再引入爱因斯坦的名言:“青年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富有创造能力,而且思想、心理、人格和谐发展的人才。”“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作为回答,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确立成才目标。引用“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以及《弟子规》中的“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等诗句,启发学生珍惜少年时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授课中有机运用古今中外的思想巨人、科技伟人和文学名人的至理名言,能有效激励大学生奋发进取,刻苦成才,修炼人格,提升境界。

参考文献:

[1]万勇华.“思政课”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方式探究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探索,2013(1):144.

篇3

读着《北方》,仿佛已经置身于苍茫的北地,厚重黄土地给我带来的一种浓烈的沉重感,我站在那无垠的荒漠上,望着远处从塞外吹来的无情的沙漠风肆虐地蹂躏着北方的生命,十月的寒风并不刺骨,却给人带来寒彻心扉的冰凉,远处的村庄,上坡,河岸,颓垣等都在,感叹着这个时代的悲哀。我看到了,我看到了,北方人民脸上的无奈,那种从心底深处流露出的悲痛和对光明的热切的渴望。作者的笔尖带我见到了北方人民的不幸与灾难,见到了在敌军铁骑的践踏下奄奄一息的民众,也让我看见了他的浓郁的爱国情,尽管这片北地上到处都是抱怨与痛苦,可是这是我们祖先经过五千年的时间的历练给我们留下的,这片土地上不仅仅有他们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并且有他们那无私的博大的爱,“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啊,这国土养育了,那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虽然只是简短的文字,可却也深深震撼着我,这片土地为我所爱,因为它承载的是中国千万民众的信念,承载的远方的未知的却必须会出现的曙光。

读完《艾青诗选》,我真正认识到了一个“用生命为祖国颂唱”的艾青,“一生关心劳动者生活”的艾青,最重要的是我想我得到的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悲惨生活的写照,更多的是关于那个时代的思考以及我此刻生活的思考,我会深思,就算少了艾青所说的那清晰的“盼望”,我也会找寻近期的“盼望”,盼望着我以后梦想生活的到达。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2《艾青诗选》是我国现代的诗词的选集。暑假过半,今日最终把它啃完了。

TOP1《礁石》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被浪花怕打得脸面不堪的礁石,伤痕累累。表面上写水浪的无情,实际上却象征着被困难困扰的人。

人,应对坎坷,总是会摔得不成不成样貌,容易放弃的人会立刻倒下;坚持到底的人会依然站着,带着一种乐观,微笑地应对生活,这才是一个人应有的魄力。

TOP2《光的赞歌》

“只是因为有了光,

我们的大千世界

才显得绚丽多彩

人间也显得可爱”

“可是有人惧怕光,

有人对光明充满仇视”

“愚昧就是黑暗

智慧就是光明”

世上的人总有明暗两分,我们都崇尚光明,但仍有一些人却把心中的暗念放大。他们想活得权利,有着巨大的野心。

历史上,那些愚昧的皇帝,各个朝代的奸臣,他们把光明的人一个个剥削去,为了不被推翻;把黑暗的人一个个重用起来,为了巩固自我的统治。他们无端地压迫别人,为所欲为。

可是,他们错了,因为世界上光明的人多了去了,在一次次的压迫之下,他们只好选择反抗,决定经过自我的努力,捅破黑暗的统治,虽然他们的力量很渺小,但公正和光明定会眷顾他们的,他们会为国家的英勇斗争,一向到底。

……

看似普通的叙述中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也并不是能看懂每一首诗,也许还需要联系当时的背景。

敬佩艾青,用笔这个犀利的武器,把一个个需要讽刺的社会现象,写成了优美的诗歌,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人们为国家奋斗。

向艾青致敬……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3早就听说爱情是著名的诗,阅读这本《艾青诗选》时还猜想,他的诗豪迈?还是像徐志摩的一样委婉?都无从得知。这次就以一种未知的心态看完了这本书,心中不惊奇琪艺朵朵涟漪。

爱情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艾青的是既有古风又有现韵。把中华上下几千年的语言文化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化成一种蓝色的忧郁,虽说我可能喜欢乐观话得豁达的诗,可艾青的一生经过很多波折,可艾青的诗更多的是对祖国的热爱与报效之心。从中提炼出诗人忧国忧民大情怀。

我很喜欢艾青的现代诗总觉得那些充满沧桑的文字。让人读起来热血沸腾,任时光荏苒,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是在记忆里永存。

读完《艾青诗选》这一本书让我记忆最深的就是《我爱这土地》。艾青写这首诗时正难国内当头,这首诗写出了艾青的忧郁。他的忧郁源自于农民的苦难,这里有浓烈的爱国之情。

作者用一只鸟的形象开头,在个体上面的渺小,短暂与大地生命的博大。永恒之间,是为表达自己对土地最真挚深沉的爱。把自己想象成是一只鸟,永远不知疲倦地围绕着祖国大地飞翔,永远不停歇的为祖国大地而歌唱。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也要像爱情那样爱祖国,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而我们目前能够做到的,唯有努力学习,树立信心,坚信自己的力量,要保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

一生关心劳动者生活的爱情是重要的事,我想我得到的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悲惨生活照,更多的是关于那个时代的思考,以及我现在生活的思考,会深思,就算少了盼望,我也会努力盼望我以后的理想生活。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努力,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4艾青作为中国现代代表诗人之一,对我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和贡献。他曾任第三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艾青的诗歌创作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幼年时被父母视为克星的他被寄养至“大堰河”保姆家中。由于在父母那里感受不到作为儿子的疼爱,反而得到大堰河浓浓的爱意和关心,从小感染农民的纯朴和忧郁,在他以后的创作生涯中烙下了深深的烙印。所以他将自己作为儿子的深情寄托到大叶荷身上。于是在他创作的初期,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表达了对大叶荷的深深的怀念以及对她不幸身世的描写。

艾青创作还受西方哲学和文学影响。在诗歌中,他将现实主义主义手法和象征手法结合起来,吸收世界诗艺的营养,大大提高了其丰富性。同时他又深植于民族的土壤,感情炽热,结合了革命浪漫主义诗风和现实主义本色,极富革命战斗精神。

艾青在其创作中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其独特的审美意象,忧郁和崇高之情,反映民族悲剧性境遇。追求感受力的统一,善于捕捉意象、色彩渲染增加形象鲜明性,具有散文美,融汇光彩和音乐的律动。递进排比句式,首尾呼应的手法。“太阳”和“土地”是艾青诗歌中两大中心意象,是其创作的核心和支柱。在他的创作生涯中,艾青把自己对于祖国和广大农民的深切关心赋予在诸多作品中,他与劳苦大众一齐同呼吸共命运,可谓忧国忧民。他的忧郁就是农民的忧郁,他的愤懑就是农民的愤懑。而他对“太阳”的不懈追求和向往,也表现了他对这一个时代的忧虑,他希望光明、春天的到来,能够带领深陷黑暗中的人民走向黎明。两个意象互相映衬,完美融合,达到现实与理想的交汇,民族与世界进步思潮的统一。

艾青融合个人悲欢于时代悲欢中,反映自己名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对旧社会的仇恨和诅咒,这是艾青创作的思想主旨。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5《艾青诗选》用了两天时间就翻完了,抄录了几首诗。整体感觉他的诗歌本身与人们对他的评价(或者说他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二者之间是十分不相称的,他的大多数诗歌都不是十分出色,仅有少数的一些还不错。说他不应当在诗歌史上占那么高的地位,是因为他的诗歌的个人特色不够鲜明,他的诗的风格是那种十分多见、一般的诗,他没有为中国的新诗供给多少新的东西,所以贡献也就有限。

我看完穆旦的诗后说他的诗与杜甫的相类似,能够说是“诗史”,那么与艾青的诗比较起来,艾青的诗更应当享有“诗史”这个名词,他的诗的特色之能够说是题材十分广泛,但相对又集中,概括起来能够说是写出了那个年代贫穷落后中国土地上的欢乐与痛苦,他从国统区到大后方,从农村至前线,从树林到旷野,一一都在他的笔下得到展现,所以说他记录下了那样一个时代是可是分的。但遗憾的是他的记录缺少个性,或者说诗性还不太足,至少在许多诗歌那里是如此,所以这些诗的认识价值、历史价值是不低的,但诗的价值却相对较低。即使是他的《向太阳》、《火把》、《光的赞歌》等有名的长诗,在我看来也并非异常出色。

艾青的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人喜欢用程度副词,“那么”、“十分”等,而在对事物进行描绘时,声、色、形俱全,从各个方面进行描绘,列举东西时同样如此,所以这就造成他的诗歌的第三个特点,铺张。他喜用排比句,有时甚至是六七个相同的句式,如《大堰河――我的保姆》。可是他的描绘、比喻有个缺点,就是新颖的不多,常常采用的是一些大家经常很熟悉的东西,这样就使得他的诗缺少个人的东西,但这也许正是他的诗广泛传播的原因,因为这样的诗是大众化的,不是贵族的,更容易为大众理解、欣赏,也更容易得到官方的认可。

篇4

1.以诗作画,激发兴趣

诗歌语言凝练而富于形象性,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七年级时,我从简单易懂的诗开始,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把一首诗作成一幅画,让学生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增加他们对古诗的热爱。每诵一首诗,我就鼓励学生说说大意,想象画面,吟诵四五遍后,鼓励他们拿起手中的笔把作者描写的画面画下来,再建议他们把这首诗写在画的一角。每周举行一次“共读一首诗,共描一幅画”活动,以诗作画,学生读起诗来兴致更高了。

从“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从“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到“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从“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首首诗词,一幅幅画面,学生无论是在早晨来学校的路上,还是在下午放学的路上,他们总是快乐的吟诵着。在学校,学生一有时间就围在一起比比谁画的画更接近诗意,谁画的画更美,吟诵蔚然成风。

2.以画配诗,增添乐趣

以诗作画,学生们诵读古诗兴致盎然,经过一年的积累,学生们已经诵读了不少名篇佳作。为了他们能进一步了解古典诗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魅力,我在以诗作画的基础上,让他们根据画面来吟诗。于是我把每周“共读一首诗,共描一幅画”;改为每周“共赏一幅画,共吟一首诗”。第一次我选了一幅垂柳图,刚挂出来,我们班的赵某就脱口而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他刚诵读完毕,李某站起来朗诵到:“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一首诗一幅画,一幅画一首诗,比赛诵读古诗成为学生们课下最愉快的事了。

3.利用活动培养朗诵兴趣

为了增强学生的古诗文的诵读兴趣,除了举行每周“共读一首诗,共描一幅画” “共赏一幅画,共吟一首诗”活动。平时还组织“课前三分钟古诗文朗诵”“古诗文默写比赛”“古诗文知识竞赛”“作文中引用古诗文比赛”、古诗文有奖竞答、经典古诗文手抄报比赛等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调节各种关系的能力、表演能力、集体荣誉感、收获成功的喜悦之后的自信心、爱国学、爱祖国、爱学习……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懂礼了,学会处事了、学会待人接物了,这就是经典诵读的作用。

二、诵读方法的实践

1.联系扩充法

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文,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如学习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可指导学生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莲” 的诗文,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等等。把同一题材的诗文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并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从而激起了学生读背古诗词的极大兴趣。

2.想象入境法

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文的意境之中。如学习《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读到“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时,可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想象此时此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熟读成诵,自然水到渠成。有时还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再现画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有时采用诗画互现的方法,如前文中介绍的每周举行的“共读一首诗,共描一幅画”“共赏一幅画,共吟一首诗”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理解了诗词的意境。

篇5

曾经读到北大教授、著名评论家袁行霈关于诗歌鉴赏的几句话,颇受启发。“语言是诗歌意象的物质外壳,由语言的分析深入一步就是意象分析。诗歌的艺术不能停留在语言的表层意象上,得意妄言才是诗歌鉴赏的法门。”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因此,诗歌寄托的情感、蕴涵的意蕴,都可以通过意象传达出来。

据上所述,我尝试着引导学生从分析意象入手,进入诗歌营造的艺术空间,通过意象描述诗歌所展现的画面,领会诗人情感,理解诗歌意蕴,把握诗歌旨趣,从而得到艺术的熏陶和享受,使诗歌阅读走出尴尬境地,获得语言感悟和审美培养的双赢效果。

一、抓住意象,描述画面,感受诗歌构建的艺术空间

例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是首脍炙人口的小令,语气清新自然,色调峭拔深邃,它汇聚了凡十一个意象,并以特定的抒情结构将其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互补型的意象系统,相得益彰。在这种意象状态之中,每个意象除了具有自身的含义之外,又染上了深沉的整体效果,虚实相生。所以我先让学生反复阅读全词:感受28个字描述的种种景物。将各种景物一一罗列出来,学生便很快获得了清晰的印象:干枯的藤萝、苍老的古树、归巢的暮鸦,在落日的余晖中难隐灰暗的本色;古雅的小桥、清幽的流水、炊烟袅袅的人家,一派幽雅恬淡的景象;荒凉古道、萧瑟西风、嬴瘦老马,平添无限哀愁。接着让学生边配以音乐,边展开想象,将一个个意象连缀起来,在头脑中构建一幅“天涯游子断肠图”。于是产生了这样饱含深情的描述:“深秋的黄昏,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冷飕飕的西风,在漠漠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回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古朴小桥,远望见溪边的几户人家已升起冉冉炊烟,然而这时太阳已经西斜,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凄冷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游子为什么漂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到哪里去?品味这些言外之意后,该诗鲜明的艺术形象和深沉的思想感情便清晰地定格在学生头脑中。

除了用语言进行画面描述之外,“读诗作画”更是可以通过意象将诗歌的形象性特征体现到极致,寻找到感受诗歌艺术氛围的捷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杜甫的《绝句》(一行白鹭上青天)一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步骤如下:有哪些形象?请勾勒物体轮廓;各种形象的色彩如何?请分别着色;哪些形象是动态的?请工笔描绘其形态;画面的背景是什么?主体是什么?请组合。这样,化诗为画、绘画助解,读读古诗,画画图画,评评图画,说说画意,学生在学中画,画中学,兴趣盎然,理解诗意也就更加透彻、深刻。

二、利用意象,领会情感,把握诗歌表达的主要意旨

寓情于景的诗歌,往往在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曹操的《观沧海》就是这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虽然描绘的是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而实际是在歌颂祖国的壮丽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渴望建功立业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诗人更加激起要统一中原的强烈愿望。“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含在这沧海之中,这是何等的气魄啊!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这首诗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正是这个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风度与胸怀的展现。教学这首诗,我让学生试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进行朗读,寻找最佳朗读方式,最后大家公认慷慨激昂的语调最适合本诗。我便顺势引导学生以慷慨激昂的语调高声朗诵。在反复朗诵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雄浑气势和豪壮情怀。

三、挖掘意象,探究内涵,感悟诗歌内隐的意蕴

篇6

在第一辑里,大多是以月亮为载体,融入感情的河流,表达心灵的声音,吟唱爱情的甜蜜,有赞美也有无奈,有对生活充满无限的热爱,也有对时光流逝充满不尽的忧伤。是谁把月光斟满心杯/让我在梦中与你同醉/(《月园的时候》)。月亮啊月亮/你永远自知之明/就去做那枚光盘吧/刻录下亲经身历/留给明天播放/(《中秋月》)。意与象的链接,景与物的独思,语句精练。表达深刻,诗歌的独特魅力跃然纸上,让人产生无限联想。

在表达亲情方面,更是刻骨铭心。穿一件灵魂的内衣/接近了你/那时彼此很年轻/从“我”/一直到“我们”/走了很远/ 苹果终于熬了/正是采摘的时节/你托举起我/攀缘上一株翠绿的树/共同收获甜蜜/年年月月/月月 年年/在一条弯曲的路上/一起拣拾风雨/不经意间/走过了四分之一世纪(《我们继续走》――写在结婚25周年之际)。对于爱情,诗人走过了25年的里程,短短的几行,催人泪下。他的诗在艺术表现上采用叙述与抒情相结合,写得自然丰富,以歌颂为主,兼及诗人自己的感叹与思考,语言运用也明白晓畅。,读着这些诗作,仿佛也随诗人一起到达了他心灵停放的每一个角落。

诗人在写太阳的时候,更多是以群体人物或事件的出现为起点,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精神情操,并通过太阳这一物象,生动形象地赞美了党和劳动人民,高度赞扬了他们不怕吃苦,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因为 如果/把伟大的日子做为一个支点/它支起的/只能是伟岸和崇高/(《伟大的日子》)。去西部/要揣上一颗虔诚的心/要舍得使用攀登的气力/……西部的话题比黄河宽/西部的话题比长江长/西部还有一座高高的雪山/任何发热发烧的头脑/到那里都能够冷静下来/(《西部话题》)。写到这里,诗人不仅仅是在赞美,更多的是他在思考,并通过思考给人们以启迪。他仿佛在提示人们,西部的魅力是要用心去感受的,包括去西部你一定要有一颗虔诚的心,一颗勇敢的心。

诗人笔下的落日更是富有生气。忙碌了一天的太阳/蹲在山头/欣然把自己画成了句号/(《落日四题》),这诗句上读者产生无限的想象,落日、人民、山梁,应用电影画面的透视和表现手法,把落日的神韵描绘得逼真动人,栩栩如生,富有了朝气和活力。

诗的意象,不仅仅是反映和表达就能够完全体现的,她是通过心灵与大自然的和谐融入而后发出的回音,并运用诗歌的语言传递她的内涵与神韵。诗歌的意象之美及表现是诗歌的灵魂,否则就失去了诗的意义,也就不成为诗歌。关于意象在诗歌中的关键因素,一直以来是诗人和评论家们共有的话题,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朦胧诗的火热涌现,诗歌的意象也就更加直白,更加被诗人和读者所关注,因为,朦胧诗更加注重意象的表现。如果说古体诗的意象之美是“含而不露”,那么,现代诗的意象则是“潺潺流水”或是“轻声燕语”。但是,他们都注重诗歌的“氛围”。后来,关于意象的争论和探讨一直没有停歇。再后来,这几乎成了评定诗歌和诗歌写作遵循和考虑的必要因素。意象就是诗的语言的“质感”流露。关于这些,在张庆和的诗集里表现得尤为突出。

这一条路/走了多年/熟悉的面孔/熟悉的声音/都盼望/黄昏退潮之后/星星成为亲密的邻居/这是奢望但我等待/《路上》我敬一炷清香/你还一轮佛经/此番离去/不知道/尘缘还有多长/因果尚有几重(《缘》)。

篇7

我很喜欢艾青的现代诗总觉得那些充满沧桑的文字。让人读起来热血沸腾,任时光荏苒,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是在记忆里永存。

读完《艾青诗选》这一本书让我记忆最深的就是《我爱这土地》。艾青写这首诗时正难国内当头,这首诗写出了艾青的忧郁。他的忧郁源自于农民的苦难,这里有浓烈的爱国之情。

作者用一只鸟的形象开头,在个体上面的渺小,短暂与大地生命的博大。永恒之间,是为表达自己对土地最真挚深沉的爱。把自己想象成是一只鸟,永远不知疲倦地围绕着祖国大地飞翔,永远不停歇的为祖国大地而歌唱。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积极适应时展的要求。我们也要像爱情那样爱祖国,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而我们目前能够做到的,唯有努力学习,树立信心,坚信自己的力量,要保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

一生关心劳动者生活的爱情是重要的事,我想我得到的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悲惨生活照,更多的是关于那个时代的思考,以及我现在生活的思考,会深思,就算少了盼望,我也会努力盼望我以后的理想生活。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努力,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艾青诗选读后感高中范文2将《艾青诗选》捧在手中,感受近代历史的痕迹。

一本橘色的书皮的背后,满载着中国男儿的坚强,勇敢,他们不屈的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我们心中。凶狠残忍的帝国列强对我们国家所犯下的一切罪恶,将无法抹去。艾青以他苍劲有力的诗句述说着历史的悲凉。

艾青的《春》:春天了,龙华的桃花开了,在那些夜间开了,在那些血斑点点的夜间,那些夜是没有星光的,那些夜是刮着风的,那些夜听着寡妇的咽泣,而这古老的土地呀,随时都像一只饥渴的野兽,甜吮着年轻人的血液,顽强之子的血液,于是经过了悠长的冬日,经过了冰雪的季节,经过了无限困乏的期待,这些血迹,斑斑的血迹,在神话般的夜里,在东方深黑的夜里,爆开了无数的蓓蕾,点缀得江南处处是春了。

人问:春从何处来?我说:来自郊外的墓窟。作者将战争的胜利比作春天,用了多个那些以及将将土地比作野兽,吸着血,可以从侧面写出敌人的残忍,激烈,死伤惨重,表现出战争胜利的来之不易,是用无数战士的血液换来的,表达了艾青对勇敢无畏,坚持不懈,爱国的战士的赞美和敬佩。

艾青笔下的每一段诗歌都诉说了一段故事,表达对战士品质的赞美,对战争的痛恨。最后呼吁人们和平,反对战争。读着艾青的诗,朗诵着艾青的句子,有种浓浓的爱国情谊涌上心头,眼前拂过战争的一幕幕,不禁握起拳头。

艾青是善良的,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的初心都是善良的,是战争的无情,冷漠的改变了他们。人们长时间生活在利益的争斗中,死伤不计其数,战争,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利益争斗。我们应该保持初心,反对战争,人之初,性本善。

我和艾青一样,让勇敢无畏的人成为我们的榜样,让我们站起来,反正战争,不要在利益的世界里被污秽沾染,我们要保持一颗单纯善良的心。

艾青诗选读后感高中范文3《艾青诗选》的封面十分的简朴,深蓝色的封面上仅有着一个艾青的头像和一些对《艾青诗选》的赞美。艾青拥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在他的诗中你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他对光明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黑暗势力的不妥协和极度痛恨。

他以革命的现实主义手法,深沉忧郁地唱出了祖国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幸,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同时它的诗篇又激励着千千万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为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国土去英勇斗争。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艾青的诗歌中不仅蕴含着赤子的真诚,还蕴含着感情的真挚,是艾青心中情感的最真实的写照,是艾青的诗歌之所以动人的最根本的要素。每次看《艾青诗选》时,我总会被艾青那平凡却带着强烈爱国情怀的文字给打动。好像艾青就站在我的面前,深情地朗诵着这一首首诗,表达着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

我从艾青的诗中领悟到了善良、坚忍、勤劳的真正含义。“善的源泉潜藏在内心,如果你轻轻推开那扇心中的门,甘甜的泉水就会汩汩涌出。”从这句话中我看出艾青是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的,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善良的,我们一定要坚守善良的本心,不被邪恶所腐蚀。对生活多一分善意,少一丝冷漠吧,你会发现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充满着生机和欢笑。

一个人要想真正地成长和成熟,挫折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经历了足够多的挫折,才能一点点地挖掘出自己身上的不足,从而去改变自己。只有怀着真挚的热情去面对生活,生活才会给予你温暖的怀抱。只有真正坚忍的人才能经历足够多的挫折且不被挫折所打倒,一旦被打倒那就很难再爬起来了。

勤劳能使我们的明天愈发充满活力和勇气,没有人是可以不劳而获的,只有付出了才会有收获。只有勤劳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美好。艾青便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勤劳、坚忍、善良的人。

我决心向艾青学习,成为一个勤劳、坚忍、善良的人,尽我所能去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艾青诗选读后感高中范文4读完《艾青诗选》,心灵就被略有点偏冷的灰色填满了。那一首首诗里所蕴含着的沧桑而厚重的忧郁,仍然久久萦绕在记忆中。

艾青的诗,总是让我想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他以悲悯的心,爱着天下每一个遭受不平等的人民。他的悲伤和痛苦,从来不是出于自我的利益。“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谁也不愿意看到,古老的民族几千年来栖居着的土地,在敌军的铁骑下正奄奄一息。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应对时事的艰辛,逃避现实显然是懦弱的,所以艾青没有选择逃避。在那个特定的时代里,在人民的苦难目前,“小我”是微不足道的,而是需要有“大我”的情怀。所以,艾青勇敢地担负起了职责。朴实无华的文字里,流淌着悲天悯人的情怀:“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诗中传达的,还有对光明热烈的渴求和讴歌:“一切的美都和光在一齐”“在黑夜把期望寄托给黎明在胜利的欢欣中歌唱太阳”。几千年来,从屈原写下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开始,对人民无私的热爱,“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能够被认为是负职责的知识分子创作的永恒主题,是现实主义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艾青的诗里,没有“黄河在咆哮”那种尖锐的战斗意志,因为这种情感有时是略带盲目和幼稚的。艾青的诗传达出来的,是“北方是悲哀的”那样深刻的

无力感,离劳苦大众的真实生活更近。读来仿佛棉花堵在胸口,有时候让人感到有些鼻酸。

在艾青的诗中,常常能够见到“黎明”“太阳”“火把”,不难看出,它们具有十分明显的象征意义。艾青对黑暗旧社会的痛恨,对光明的热烈向往和渴求,蕴含在这些意象中;而这些简单的意象,也使得他更容易将热爱和诗情献给所有人民,从而和人民紧密联系在一齐。抛弃掉一切无用的矫饰,艾青从古体诗繁琐的韵脚、字数、行数等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了,所以,他所表达的情感显得更为深挚,直达读者的内心。

读一读《艾青诗选》吧,你将会领悟到一个人所能拥有的最宽广的心灵,以及最伟大的情怀。

艾青诗选读后感高中范文5艾青作为中国现代代表诗人之一,对我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和贡献。他曾任第三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艾青的诗歌创作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幼年时被父母视为克星的他被寄养至“大堰河”保姆家中。由于在父母那里感受不到作为儿子的疼爱,反而得到大堰河浓浓的爱意和关心,从小感染农民的纯朴和忧郁,在他以后的创作生涯中烙下了深深的烙印。所以他将自己作为儿子的深情寄托到大叶荷身上。于是在他创作的初期,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表达了对大叶荷的深深的怀念以及对她不幸身世的描写。

艾青创作还受西方哲学和文学影响。在诗歌中,他将现实主义主义手法和象征手法结合起来,吸收世界诗艺的营养,大大提高了其丰富性。同时他又深植于民族的土壤,感情炽热,结合了革命浪漫主义诗风和现实主义本色,极富革命战斗精神。

篇8

通过本次庆祝活动,体验庆祝国庆的欢乐情绪,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少先队员民族自豪感,调动每个孩子积极参与的热情,真切感受经典诵读的快乐,营造良好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

二、活动主题:

“祖国在我心中”

三、活动对象:

全体师生

四、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x日——20xx年x月xx日

五、活动准备:

各班布置教室黑板板画主题悬挂标语气球、彩带若干

六、活动内容:

1、出一期“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黑板报。请各班于9月29日前完成。

2、全校开展“歌颂祖国、爱我中华”的经典诵读比赛。时间为9月30日下午两点。

3、评比标准:

(1)仪态大方、着装得体、动作适当。

(2)所选诗歌内容必须是以歌颂祖国为主题。思想健康向上,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3)普通话标准、声音洪亮。

(4)读出诗歌的韵味,语气、语调适当;重音、节奏恰当。

(5)表达诗歌的.情感准确自然。

(6)现场演出效果好。

七、活动具体要求:

1、以中队为单位参加比赛,各年级段分别评奖,各中队原则上要求全体队员参加。本次活动将评出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4个,优秀奖若干。一二等奖将设立奖金,以资鼓励。

2、诵读内容积极向上,颂扬美德,崇尚感恩,传诵经典,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3、1—3年级可以选择《经典诵读读本》和童谣,4—6年级选择歌颂祖国的诗歌或散文朗诵。

4、活动主要负责人及分工:

评委:xx

统分员:xx

会场布置:xx(音响)xx

2021年最新国庆节活动主题策划书

一、活动目的

为隆重、热烈、活泼的庆祝xx周年,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激发少先队员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少先队员的集体荣誉感,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我校特开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系列活动。

二、活动内容及要求

(一)、举办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题的黑板报比赛。请各年级各班根据活动主题要求,出一期高质量的主题黑板报。

1、比赛时间:x月xx日至xx月x日

2、评比时间:xx月x日下午

3、评委:呼志军李丽霞李红英全丹李欣

4、评比细则:

(1)、评比项目:字体内容色彩排版图案(各占20分,总分100分)

(2)、评比内容:字迹工整、美观大方;切合主题、联系实际;鲜艳、引人注目;有创意、切题;美观。

(二)、各中队开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主题班会活动。时间:x月xx日周五的班会活动课各班主任于x月xx日前上交相关主题班会教案。

(三)、3—5年级设计一份“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手抄报。(每班至少上交5份作品)上交作品截止时间:xx月x日。xx月x日将由学校组织评比。

评委:红英流芳王容李佳

(四)、4—6年级开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征文比赛。

各班开展活动,每个同学必须参与,于xx月x日至少上交5份作品,xx月x日学校评比。评委参照“我的好老师”。

说明:要求各班主任认真组织活动,积极开展工作,xx月x日大队部将组织学生会对各班开展活动情况进行检查评比。

2021年最新国庆节活动主题策划书

1、国庆联欢活动材料准备:

(1)用气球、彩带等布置好活动教室或户外活动区,主要体现热闹的气氛。

(2)设置小舞台,并布置好舞台背景,打印大的宣传图、手工装饰。

(3)备好足够的桌椅、纸杯、餐具、食物、小国旗、音像、话筒、红色签到画布等物品。

(4)幼儿以家庭为单位自由报名表演国庆主题的小节目,同时教师也要准备节目。

(5)各班给小朋友录像,表达对祖国妈妈的祝福。

2、活动流程

(1)家长签到,发放小国旗,安排入座,播放爱国背景音乐。

(2)升国旗,奏国歌,引导幼儿学习注目礼及列队敬礼。

(3)活动开始,幼儿园致辞。

(4)播放影片开国大典片段,家长、幼儿、教师小节目表演。

(5)播放幼儿祝福视频,相互交流,各班家长参观班级,

(6)活动结束。

2021年最新国庆节活动主题策划书

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活动目标:

1、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不同的民族特色。

2、了解不同民族的服饰,感受服饰的民族特点。

3、能用不同的方式(绘画、舞蹈等)展现自己对几个民族的认识。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

2、材料准备:不同民族服饰图片,民族特色音乐,各色彩纸、皱纹纸、不织布,胶带,胶水,剪刀,画笔等。

3、环境准备:教室内关于民族特色的环境创设。

活动流程

1、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你们知道有多少个民族吗?

幼:56个

师:那你们都知道哪几个民族?谁知道自己是哪个民族?

师:每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的特色服饰,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认识一下几个民族的服饰。

2、感知与欣赏

民族的服饰

教师带领幼儿欣赏几个民族的服饰特色,

例如:藏族衣服袖子很宽大,穿长靴;蒙古族人民主要是穿长袍,斜衣襟,腰间束腰带,脚穿皮靴;维吾尔族男子穿斜领无扣的长袍,腰系长方巾,女子多在宽袖连衣裙外套上对襟背心,小姑娘多梳几十条小辫子等。

师:刚才你们在欣赏的时候,都看到了什么不同的地方?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发现服饰的主要特点。

3、体验与操作

(1)教师提供给幼儿各种操作材料,请幼儿制作自己喜欢的民族服饰。(小班主要是绘画或涂色)

(2)幼儿制作完毕后将服饰穿在自己的身上,随着音乐跟老师学一些简单的民族舞蹈动作,大家一起来跳民族舞。

4、交流小结

幼儿之间互相欣赏作品

5、延伸活动

将幼儿制作好的服饰保存下来,装饰到班级环创墙;或者给幼儿拍照,将照片在环创墙上展示。

篇9

二是情景空白补充。诗歌语言凝练,语言跳跃性强,为了让学生很好的把握诗词意境,理解作者意图,感受作者情感,教师可让学生用现代的语言补充情景与情节,将诗词扩写、改写或续写。如学习《天净沙・秋思》、《钱塘湖春行》等诗歌后就可让学生在情景补充中感悟精妙的意境。

三是情感心理对话。当学生理解了诗词的大意,感受了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后,教师可设计一些心理情感对话场景,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理对话沟通,在沟通中提升自己对人生、对生活的品味。如学习一些寄情山水的诗歌后就可让学生与诗人进行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学会该怎样面对生活。学生还可与苏轼、陆游、李白、杜甫等诗人进行对话,感受他们的人格美。

四是同类题材鉴赏。为了让学非常透彻地了解诗词意境,学习时还可进行同类题材鉴赏。如同是离别诗,《送元二使安西》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悲一喜,学生在比较中可以深刻领悟古人那种“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豁达。

五是精美意象再造。古诗词中关于写景、寄情、人生感悟、哲理等等主题留下了许多名言佳句,这些是诗词中的精华,教师在引导学生反复品味的基础上可让学生赏析、再造意象(细致刻画、描写)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如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等的赏析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篇10

一、小学诗词教育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诗歌浩如烟海,诗人也是灿若星汉,在诗歌教育方面也是十分重视的。古诗词孕育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淀。认真学习诗词,是我国小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他们接触古典文化的一个很好教材。小学诗词教育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诗词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的文化灿烂辉煌,古诗词更是其中的瑰宝。诗词的题材是丰富多样的,风格也是各不相同的,很多优秀的诗词在内容与形式上都达到了很好的结合。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歌家喻户晓,是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诗歌主要描写了劳动果实来之不易,劳动是非常艰辛的,我国自古就有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这就是诗词对传统文化的体现,生活是诗词教学的资源库。

2.强化小学生的审美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诗词都是我国诗歌史上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些作品篇幅不长,表达的意境比较深远,对于学生审美观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词就是用语言表达的。诗词之所以被人们觉得语言很美,就是因为语言的节奏美感。诗词在表达感情的时候会采用拟声、双声或者押韵等形式来表达诗词的声韵美。诗词把这些形式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就形成了节奏鲜明、读起来抑扬顿挫的作品。

二、优化小学诗词教育的措施

1.启发想象,领略诗词的意境美

想象力是人类所独有的思维能力,它能够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而发散正是创新的基础,也是一切发现和发明的基石。如,对有些充满活力诗情画意的诗文,就可让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画一幅能够表达出诗意的画。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因此理解好诗句,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妙的画面。然而从文字到图像,需要思维的加工过程。不同的学生,对画面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不同的构图布局。让学生通过诗歌表现自己脑海中诗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在诗词教学的时候,让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发散思维,不但能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古诗《村居》中诗人用生动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乡村的春天的景象:在春天的乡村,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小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色,有人物,充满生活色彩,这是一幅美好的春天的画卷,整个古诗都是描写诗人对春天来临的欢喜。在诗词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想象,让他们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入境悟情,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诗词是诗人思想情感的表现,在诗人心中涌动的情感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就成了简短精练的诗词。每一首诗词都是作者心底声音的流露,也是他们情感的重要积淀。在诗词文学宝库中有表达热爱祖国河山的诗词,有表达亲情、友情的诗词,有忧国忧民的诗词,也有表达质朴的爱情方面的诗词,这些情感都在每首诗词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在教学中不应该有过多的引导倾向,要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如,我们把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直接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就是“我们一会儿抬头看天上的月亮,一会儿低头想想我们的家乡”,这句脍炙人口的诗词中表现的那份淡淡的思想之情就不复存在,读起来毫无美感可言,味同嚼蜡。事实上诗词中那些深刻的感情是能够打动我们内心的,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深刻地说明了漂泊在外的游子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每逢佳节倍思亲”,即使在千百年之后,还是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除此,这些诗词中还有表现一定哲理的,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优化小学诗词教学效果。

3.拓展学习空间,让诗词走进学生的心灵

古诗词精妙的语句、高远的意境、深刻的内涵,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学习诗词,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种享受,一种积淀,更是心灵与诗歌的融合。因此,我们要拓展诗词学习的渠道和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关于诗词学习的课外活动,把诗词融进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引导他们爱诗、读诗,在古诗词的海洋中品悟诗意,陶冶性情,放飞心灵。

篇11

材料一:人头攒动的火车站前――“春运”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员流动;

材料二:两只大熊猫憨态可掬地吃着竹子――赠台大熊猫取名为“团团”和“圆圆”;

材料三:一对父女在夜晚望着圆月――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春节”和“中秋”;

材料四:一位古代文人望着白鹤在吟诗――中国自古有许多关于“思乡”的诗歌。

从以上几则材料中,提问学生有什么发现。这样学生自然会想到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都是“期盼团圆”的。在此,笔者设计了一段导语:

游子思乡,故土难忘!

小时候,我们学过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同样,我们也曾感受过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怅惘之情,在本学期我们也接触到了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思乡之情。

古人是如此,今人也一样。由于政治原因,台湾和祖国大陆被人为地分隔开了50余年之久,而游子的思乡之情却一刻也未减。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余光中先生一同来感受一下这历久弥新的主题――乡愁。(此刻,音乐起,教师范读)

不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无法对诗歌有透彻的了解。为了不造成学生思想上的懒惰和依赖的习惯,笔者在课前发动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了解余光中,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他们课外自主阅读的好习惯,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的了解。结果在课下,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收集到了十分详尽的余光中的资料,笔者在课堂上只作适当的补充,主要侧重于余诗的特点以及终其一生的乡愁情结。

朗诵,多种形式、反复地再现诗歌的声音形象,始终是学生理解诗歌的最佳方式之一。在朗诵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欣赏诗歌的主体,朗诵的过程,他们是自己在教自己体会诗歌中的感情的过程,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声音把握诗歌的感情。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把朗读分为有机组合的几个阶段。初读阶段只注重对诗歌节奏的把握,并从朗读中得到初步印象。这是最基础的朗读。在分析讨论主题之后再进行朗读,就要着重于诗歌中情感的表达,读出思乡的韵味。这是对余诗情感把握后的朗读。等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把乡愁的思维发散迁移之后,再进行自由的朗读,就可以在朗读中读出自己的感悟和新的理解。这次朗读则对余诗进行了加工,读出来的就是学生自己的乡愁。

二、渐入佳境,创设意象

师:乐曲的基调必须符合歌的感情脉络,而乡愁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哀伤的。但是诗中的感情线索却是不断流动的、变化的。那么,诗人的感情脉络是怎样流淌的?

生:作者的情感是按照从小到大的时间顺序表现的,层层深入,及至最后,表达了对祖国大陆的深情眷恋。

小时侯――(邮票)――母子离愁

长大后――(船票)――夫妻离愁

后来――(坟墓)――生死离愁

现在――(海峡)――家国离愁

师:乡愁是一种大家都可能体验过却又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读了这首诗,你觉得他是不是把乡愁形象地展现出来,使你们对乡愁有了一些具体的感觉?作者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讨论,阐述观点,教师归纳概括:作者把乡愁化作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形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这就是乡愁。这就是“创设意象”,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来感悟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是理解和赏析诗歌的重要途径。

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得淋漓尽致。阅读此诗,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

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

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

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

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

同时,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浓郁而又强烈的感情,诗人的思乡之愁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使之呈现在学生眼前。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传统感情,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地长期隔绝、飘流在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爱国内容,使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游子的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

三、迁移扩展,实践参与

师:全诗都采用“乡愁是……”的句式,既写出了乡愁,又分清了层次脉络。《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丽的恋歌,我们在感受诗人这种真挚的情感之余,何不来尝试一下,模仿“乡愁是……”这一句式来写一写乡愁?

生1: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生2: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的童话。

生3:乡愁是远行时母亲久久的伫望。

生4:乡愁是故乡的天空中放飞的风筝。

师:全诗采用时间顺序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对应了诗人一生的不同阶段,也表达了不同阶段诗人相应所看重的东西。学完本首诗,相信同学们已然了解创设意象这种写作手法,那么我们不妨尝试着写一写我们常常经历的一些感受吧。

“快乐”“痛苦”“思念”是笔者给学生提供的感受词语。

生1:小时候,快乐一根棒棒糖;长大后,快乐是一张满分的成绩单/一首动听的情歌;后来啊,快乐是儿女一脸的笑颜;现在,快乐是一抹童年的回忆。

生2:小时候,痛苦是摔了一跤;长大后,痛苦是一张不及格的卷纸;后来啊,痛苦是无端的车祸;现在,痛苦是一张医院化验单。

生3:小时候,思念是母亲的怀抱;长大后,思念是一通朋友的电话;后来啊,思念是窗外的一轮圆月;现在,思念是一张泛黄的照片/一间空房子/一桌无人问津的晚餐。

……

师:同学们,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会老去。让我们期盼大陆和台湾的统一早日来到。

篇12

五四时期,“白话诗的难处正在于他的自由上面,在诗上面,白话诗与白话的分别, 骨子里是有的。”(注:俞平伯:《社会上对于新诗的各种心理观》,《新潮》,第1卷 第4期。)检阅一下当时的新诗,白话诗的诗味的流失是普遍的,白话诗人的焦虑在于在 对古典诗词音律句法的老调厌弃后,并没有得到诗的自由。正是在这种普遍的不自由中 ,郭沫若酣畅淋漓的“绝端的自由”愈加令人瞠目结舌。而且,在郭沫若这里,并没有 许多五四作家在文化选择和生命感受上的对立与纠缠。五四一代知识分子在自己的生命 感受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在情感与理智上承受在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之间选择 的焦虑。例如,鲁迅的生存感受很大程度上有着对自己所居属的文化空间的反抗,其反 抗的激愤使他在文化选择的态度上主张“文化偏至论”。郭沫若在五四时期,既和鲁迅 等激烈地抨击传统文化不同(他对孔子的别一种理解和推崇甚至可以说颇有点出人意外) ,又和学衡派那种文化守成主义者不同,在他这里,似乎没有中西文化以那个为本位的 问题。在五四知识分子关于东西文化异同的思想论战中,郭沫若的态度确实是别致的。 以动静之别去区分中西文化,他是不同意的,也不尽同意那种高扬西方文化精神的 做法。

在郭沫若自身的文化谱系中,既有庄子、王阳明,又有泰戈尔、歌德、斯宾诺莎、惠 特曼、雪莱、加皮尔,呈现出一种混合的状态。以他的泛神论为例,他在1921年的解释 足以反映出他在文化抉择上的特点:“泛神便是无神。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现,我也 只是神的表现。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我的表现。人到无我的时候,与神合体,超越 时空,而等齐生死。……忘我之方,歌德不求之与静,而求之于动。”(注:郭沫若: 《<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创造季刊》1922年创刊号。)这里既有斯宾诺莎神是“ 无限在”的“实体”理念,又有《奥义书》“梵我不二”的主旨,更有王阳明“吾心之 良知,即所谓天理”,庄子“万物本体在道”的思想。”(注:陈永志:《郭沫若思想 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版。)在这种六经注我的方式中,郭沫若的中西对 比差异的文化意识是相当淡薄的,或者说,在他的文化选择里,在中与西、现代与传统 之间并没有一个先验的对立的意识。郭沫若的文化选择有一个鲜明的特征,那就是充溢 着自身强烈的精神体验特征。这一精神体验特征的核心是“动的文化精神”。由此出发 ,郭沫若运用六经注我的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大面积和大幅度的重组。他总结出 的“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更加值得注意,他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概括为:“把一切 的存在看作动的实在之表现”,“把一切的事业由自我的完成出发。”(注:郭沫若: 《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10 月版,第262页。)这里不准备详细讨论郭沫若具体的重组策略和惊人的高论,我们要探 究的是:郭沫若诗歌那种酣畅淋漓的“绝端的自由”和他对中西文化富有个性化的诠释 是否有着内在的关联。

我们认为,郭沫若体现出的文化心态是以他的生命感受为轴心和统摄的,生命的体验 和感受跃居第一位,而中与西、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文化选择退居为第二位。这一特点正 是闻一多在《女神之地方色彩》中指出过的“但是既真爱老子为什么又要作‘飞奔’, ‘狂叫’,‘燃烧’的天狗呢”的原因。闻一多的诘问是基于对中西两种文化差异的理 解基础之上的。他的思考是有一个中西文化比照的框架的,而且在这个框架中中国文化 这一边有着明显的本位意味。从这个意义上讲,闻一多关于中国新诗建构的起点是在中 西文化比照的层面上进行的,其核心就是新诗的文化选择。所以,闻一多关于新诗要做 “中西艺术结婚后的产生的宁馨儿”的设想在骨子里更为焦虑的是新诗的文化归属。而 郭沫若的突破正在于,他的文化选择已咬破了闻一多那样只在中西文化比照框架内运思 的蚕茧。郭沫若以他的生命感受为轴心和统摄的文化心态使他有可能在新诗建构的基点 上与闻一多那种把新诗的文化中国身份作为中国新诗建构的核心来对待有所不同。事实 上,郭沫若一开始就是从诗歌表达的主体上起步的,而且他在诗歌创造的主体考虑上首 先是生命意义与情绪层面上的人,而不是人的文化身份的归属。对于诗歌,他的思考焦 点是生命意识和文学表达的关系,按郭沫若的表述,就是:“本着我们内心的要求,从 事于文艺的活动。”(注:郭沫若:《编辑余谈》,1922年8月25日《创造季刊》第1卷 第2号。)文化、国别的界限并不那么在意。所以,在他看来,“胡怀琛先生说:‘各国 诗底性质又不同’,这句话简直是门外话。”(注:郭沫若:《论诗三札》,《文艺论 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9月版,第206页。)这无疑表明,郭沫若的诗歌的起点是 超越闻一多意义上的新诗的文化选择的文化身份的。历史恰恰就是这样,没有那种身陷 其中的焦虑才使他如此轻松地在另一种路径上开始了中国新诗的奠基。这一路径就是“ 情绪的直写”。

关于诗歌是“情绪的直写”,郭沫若的论述比比皆是。如:“本来艺术的根底,是立 在感情上的。”(注:郭沫若:《文艺之社会使命》,《民国日报·觉悟》,1925年5月 18日。)再如:“我这心情才是我唯一的法宝,只有它才是一切的源泉,一切力量的, 一切福祉的,一切灾难的。”(注:郭沫若:《<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创造季刊 》1922年创刊号。)在我们讨论郭沫若这种“情绪的直写”时,多在浪漫主义的诗学框 架内进行,不过,郭沫若给出的诗歌的公式却是:“诗  =  (直觉  +  情调  +  想象)  +  ( 适当的文字)。”(注:田寿昌、宗白华、郭沫若:《三叶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20年 5月初版,第8页、第57页。)在这一公式中,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在情绪、想象这些浪 漫主义诗学的关键词前面,郭沫若异常地强调了直觉。这当然与他曾接触过克罗齐的《 美学原理》中“艺术即直觉”的理念有关。不过考虑到郭沫若同样异常地强调诗歌“写 ”的即兴性(例如他在《论诗》中说:“不容你写诗的人有一章的造作,一刹那的犹豫 ,正如歌德所说连摆正纸位的时间也都不许你有。”),而再认真思量一下他在《三叶 集》里所用的语词:“只要是我们心中的诗意诗境底纯真的表现,命泉中留出来的Stain,心琴上弹出来的Melody,生的颤动,灵底喊叫,那便是真诗,好诗,便是我们 人类底欢乐的源泉,陶醉的美德,慰安的天国”,便会发现,郭沫若所注重的是诗歌里 充溢的那种生命冲动的气息。从《女神》体现出的勃发的生命的奔突与激情及其所展现 的抒情主人公充满欲望的放纵恣肆状态,从郭沫若以生命感受为轴心和统摄的文化心态 以及他在文化选择上对“动的文化精神”的极端强调,我们便会发现郭沫若诗歌内在的 精神驱动力:这便是“生命底文学”。

《生命底文学》是郭沫若在《女神》创作期间重要的诗论文字。它是反映郭沫若吸收 现代生命哲学的直接文献证据。在此文中,郭沫若写道:“Energy底发散便是创造,便 是广义的文学。宇宙全体只是一部伟大的诗篇。未完成的、常在创造的、传大的诗篇。 ”“Energy底发散在物如声、光、电热,在人如感情、冲动、思想、意识。感情、冲动 、思想、意识纯真的表现便是狭义的生命底文学。”郭沫若对整个宇宙的把握是一种充 满生命冲动的诗意的把握,他认为生命与文学是同样归属于一个具有本体性质的“Energy”里,因而极力地压缩生命意识与文学表达之间的距离,这就是他“绝端的自主 ,绝端的自由”的真意。至于郭沫若的“Energy”到底指什么,在《<少年维特之烦恼> 序引》里说得再清楚不过了:“此力即是创造万物的本源,即是宇宙意志,即是物之自 身。”“能与此力冥合时,则只见其生而不见其死,只见其常而不见其变,体之周遭, 随处都是乐园,随处都是天国,永恒之乐溢满灵台。”这是典型的现代生命哲学渗透的 文字,不过又涂抹些希冀和乐观的色彩。这自然和郭沫若对以柏格森为代表的现代生命 哲学的吸收有关。他说:“《创世纪》我早已读完了。我看柏格森的思想,很有些是从 歌德脱胎来的。凡为艺术家的人,我看最容易倾向到他那‘生之哲学’方面去。”(注 :田寿昌、宗白华、郭沫若:《三叶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20年5月初版,第8页、第 57页。)在《论节奏》一文中郭沫若还曾引用柏格森的“绵延”理念,他准确地抓住了 “绵延”的思想中极端强调生命的绝对运动性的精义,强调运动中的每一刻都有新东西 的出现。在《印象与表现》、《文艺之社会的使命》、《西厢艺术上之批判与其作者之 性格》等文章中,生命哲学特有的冲动与创造气息都流贯于内。其实,就是《女神》中 的“涅pán@①”、“创造”这些语词本身也都分享着“绵延”的意识。《女神》中 极端渲染生命的毁灭与新生的涅pán@①情结,与其说“是以哲理做骨子”(宗白华语 ),还不如说充满了生命意识。

郭沫若正是在生命意识的绝端自由地表达上建立起自己的诗歌美学的。同时,郭沫若 的《女神》又是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最典型的标本,是那个时代的骄子。它的 决绝与新生的涅pán@①情结、破坏与创造的呐喊狂吼何尝不是在与老朽的中国文化 长期压抑人的生命冲动的对抗中所爆发出来的一种放纵恣肆的状态和情绪。于前因后果 中,《女神》无不洋溢着中国文化在其现代转型初期激发出的极端自由、芜杂、放纵的 精神气象。而且在《女神》的字里行间,还充盈着祖国无比眷恋的情绪。闻一多当年是 看到这些的,但他仍不满意它的“地方色彩的不足”,即在文化选择上的中国文化身份 的模糊。这是一个相当诡异的现象。在这个意义上,《女神》可以说是我们重新反思中 国新诗文化身份认定标准的经典文本。

我们的反思就从清理郭沫若对生命哲学吸纳的特点入手。郭沫若在五四文化选择上所 走的明显是中西汇通的路子,误读是其显著的标志。他在生命哲学的吸纳上也不例外。 他说:“《创世纪》早已读完了。我看柏格森的思想,很有些是从歌德脱胎来的。”( 注:田寿昌、宗白华、郭沫若:《三叶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20年5月初版,第8页、 第57页。)郭沫若从“歌德”这一浪漫主义的窗口看待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这一特点,已 有学者注意到了,(注:王富仁、罗钢:《郭沫若早期的美学观和西方浪漫主义美学》 ,《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更有学者在浪漫主义诗学的范畴内将郭沫若的诗 歌本体称之为“情绪的本体论”。(注:孙玉石:《郭沫若浪漫主义新诗本体观探论》 ,《北京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从某种程度上讲,《女神》的生命意识确实停留 在情绪的层面上,尽管他因强调情绪的高峰体验和即发性,与生命意识中较为深层的直 觉、无意识已挂上了钩,但其诗歌基本的调子仍显得浮泛与明朗。这当然与柏格森的生 命哲学的精神格调有着极大的不同。在郭沫若理解的柏格森的生命哲学那里,他抓住的 是其生命哲学的核心理念“绵延”极端强调生命的变动的思想。在柏格森那儿,正是由 于生命绝对的变动导致了人的生存的无根。柏格森试图在人的主体意志中解决这一寻找 人的生存依据的问题。但他的寻找最终被无根的生存意识所淹没了,柏格森的生命哲学 也因为充满了彻底的悲观和幽暗体验最终滑入到了神秘主义的深渊。相比之下,郭沫若 的生命体验本身达到的程度,是相当肤浅的,他的“生命底文学”在精神气质上和柏格 森那种深沉的幽暗和彻底的悲观甚至是南辕北辙的。因为在他看来,“创造生命文学的 人只有乐观;一切逆己的境遇乃是储集Energy的好机会。Energy愈充足,精神愈健全, 文学愈有生命,愈真、愈善、愈美。”(注:郭沫若:《生命底文学》,上海《时事新 报·学灯》,1920年2月23日。)值得注意的是,郭沫若在“生命底文学”里注入的这种 与柏格森生命哲学相当隔膜的进取乐观的精神取向恰恰与他总结的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 相沟通,甚至可以说就是异曲同工的表述,这就是“把一切的事业由自我的完成出发。 ”(注:郭沫若:《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人民文学 出版社1982年10月版,第262页。)

《女神》的巨大艺术感染力有着诸多原因,例如不能排除它与五四时代人们的精神焦 虑的契合等等。单就作品本身来看,我们认为《女神》具有直击人心的艺术魅力的重要 原因,是在其恢宏阔大的空间里,流贯其中的一种“气”和一种“势”并相互作用的结 果。

先说“气”。《女神》的“气”是一种“大”气、理想主义之气、勃发之气、破坏之 气、更生之气。气必须有所恃,在《女神》中它大致是以两类意象为依托的。第一类是 大海。郭沫若在解释《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时曾说:“没有看过海的人或者是没有看过 大海的人,读了这首诗的,或者会嫌他过于狂暴。但是与我有同样经验的人,立在那样 的海边上的时候,恐怕都要和我这样的狂叫罢,这是海涛的节奏鼓舞了我,不能不这样 叫的。”(注:郭沫若:《论节奏》,《沫若文集》第1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6月 版,第229页。)另一类意象是火以及火的宇宙形象太阳。在这一类意象中还有两个特殊 的意象:煤(见《炉中煤》、《无烟煤》)和血。煤是凝聚的、处于燃烧的临界点上的火 ,血是人自身流动的火,都具有火的势和能,是火这一意象的特称形式。当然,这两类 意象常是相互映衬的,比如在《浴海》、《太阳礼赞》、《沙上的脚印》、《新阳关三 叠》、《海舟中望日出》等作品中,审美空间的恢宏感就得益于这种火、太阳与大海的 交相辉映。在《女神》中,大海、太阳、火都是具有宏大的象征性的意象。在郭沫若的 笔下,现代都市同样具有大海的形象:“哦哦,山岳的波涛,瓦屋的波涛”,“涌着在 ,涌着在,涌着在呀!”(《笔立山头展望》)火则是生命的涅pán@①的象征:“火便 是你。/火便是我。/火便是他。火便是火。”(《凤凰涅pán@①》)而太阳在《女神 》中更是具有最为辉煌的人格形象,“他眼光耿耿,不转眼睛地,紧觑着我。/你要叫 我跟你同去吗?太阳哟!”(《新阳关三叠》)《女神》携带冲动的激情,张扬着生命形式 的运动与变化,高扬生命主体的无限扩张、膨胀的生命欲求,开拓了诗歌的内在空间。 《女神》的“气”实际上正是郭沫若在生命哲学里注入他所认同的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 (尤其是“自我的完成”)的结果。

再说“势”。《女神》在郁积着的几乎爆裂的生命冲动的推动下,生命力极度张扬的 诉求目标是“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吸我的血”(《天狗》),以求“一切的一, 更生了”,“一的一切,更生了”,将生命个体极度扩张从而使有限的个体生命与无限 的宇宙和永恒统一起来。对《女神》的高度紧张和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精神取向,已有 学者从它这种“现代性”的乌托邦色彩提出了质疑:“它无意识地受到某个‘神’(历 史新纪元)的内在牵引;它感兴趣的也不是无目的的精神壮游,而是明确地向某一既定 目标凝聚,以求最终有所皈依。……而所谓‘紧张’与其说存在于作品内部,不如说存 在于偶然在世的个人和即将到来的‘历史新纪元’之间。”“正是在《女神》式的‘现 代性’热情中埋藏着新诗后来遭受的毁灭性命运的种子。”(注:唐晓渡:《五四新诗 的现代性问题》,《唐晓渡诗学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女神》式的“现代性”热情中是否埋藏着新诗后来遭受的毁灭性命运的种子,还是一 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不过,这种“现代性”热情在《女神》中确实遮蔽着另一种力 量,我们称这种力量为一种“势”,因为它是潜隐的但却具有内在的能量,对《女神》 整个文本的构成的作用是蓄而待发的。在《女神》中个体生命与宇宙、永恒的关系无非 有两种:一是用宇宙的无限来充实和扩张个体生命(如《天狗》);二是个体生命向宇宙 与永恒的溶入(如《凤凰涅pán@①》)。然而,这两类关系是以首先意识到个体生命 和宇宙与永恒之间巨大的分裂感为前提的,都必将隐藏着强大的悲剧性倾向。事实上, 我们称之为“势”的这种强大的悲剧性倾向是《女神》的诗歌主题本身就具有的,因为 生命的毁灭与新生本身就是互为因果的。

生命的毁灭与新生是自叔本华至柏格森的现代生命哲学至为核心的命题,尽管郭沫若 对生命哲学的吸纳还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次,但生命哲学深渊中漂浮上来的悲剧性气息 是《女神》的诗歌主题本身就埋藏下的基因。所以,在辉煌热烈的《太阳礼赞》中,“ 我”乞求太阳“永远照在我的面前,不使退转”,因为“太阳哟!我眼光背开你时,四 面都是黑暗!”这是摆脱不掉的恐惧。在《凤凰涅pán@①·凤歌》里,“我”以屈原 《天问》的方式对宇宙的存在提问,同时又追问“你(指宇宙)的当中为什么又有生命存 在?/你到底还是个有生命的交流?/你到底还是个无生命的机械?”天、地、海都无从回 答“我”的追问,最后,“我”只能感慨“我们生在这样个世界当中,/只好学着海洋 哀哭。”这无疑表明,郭沫若在对生命存在本身的追问已展现出对生命哲学的形而上的 思考,伴随着这一思考,生命哲学特有的悲剧性体验的精神基因已经渗入到了《女神》 中。

篇13

在为数甚多的今人所选注的杜诗选本中,山东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的《杜甫诗选》与聂石樵、邓魁英的《杜甫选集》是最好的两种,它们所选篇目数量适中而且有代表性,注释则简明扼要而且比较准确,对初学者很有帮助。但是,如果你想要比较全面地了解杜甫,只读选本是显然不够的,读杜诗全集才是准确的选择。由于由山东大学所承担的《杜甫全集》的校注工作尚在进行之中,我们暂时只能以清人的注本为首选读本。你可以对下列注本进行选择:

一、杨伦的《杜诗镜铨》。这是最为晚出的杜诗全注本,初刻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它的特点是参酌众本之长,又出之以简明扼要,立论则平正通达,是最适于一般读者的杜诗全注本。如果你只想用较少的时间来通读一遍杜诗,那么这是最合宜的一种。

二、浦起龙的《读杜心解》。此本初刻于清雍正三年(1725),它的特点是注释比较简明,不作烦琐的征引和考证,其长处在于解说,尤其是在分析段意方面,颇能提纲挈领,有时还对杜甫的写作意旨有所发明。但是评说章法时染有八股陋习,编次也不够完善。

三、仇兆鳌的《杜诗详注》。这是迄今为止最为详尽的杜诗注本,初刻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它的特点就是一个“详”字,几乎可以视作对康熙以前各种注本的集注,对唐宋以来的各种笔记、诗话也收罗甚丰。仇注的篇幅很大,读它需要较多的时间。但读此一本等于读了许多注本,所以还是值得一读的。它的缺点是烦琐,一字一句皆求出处,分析也嫌琐碎。读此书时可以参阅清末施鸿保的《读杜诗说》,它是专门纠正仇注之失的。

四、钱谦益的《钱注杜诗》。此本初刻于清康熙六年(1667),它的特点是注重以史证诗,对杜诗的时代背景有比较确凿的阐明。它的注释以简洁为尚,仅录杜诗白文不加注释的达五百多首。此本的学术价值较高,但对初学者用处不大,如果你想较深入地了解杜诗与唐代史实的关系,则可以参阅。

五、王嗣]的《杜臆》。此书不录杜诗原文,也不对杜诗逐句作注,它的特点是用“以意逆志”之法对杜诗的思想内涵进行评说,颇有精到的见解。王嗣]是明代遗民,入清后拒不降清,所以对杜甫的人格意义有很深的理解。如果你想侧重了解杜甫的为人和杜诗的思想内涵,可以参阅此书。

除了上述诸本以外,宋人的一些注本也值得重视。对杜诗的整理与注解都是从宋代开始的,宋人在杜诗学上取得的成就是清代注本的基础。如果你想了解杜诗注释和研究的历史过程,那么可以读几种重要的宋代注本,例如赵次公的《杜诗先后解》,郭知达的《九家集注杜诗》,蔡梦弼的《杜工部草堂诗笺》,黄希、黄鹤的《黄氏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刘辰翁评点的《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等,它们在杜诗学的发展过程中都起过一定的作用。学术总是后来居上的,但是被后人超越的早期著作是不可忽视的学术记录,宋代的杜诗注本仍是值得后人重视的。

杜诗向称“诗史”。它具有严格的写实性,是对唐帝国在安史之乱前后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的全景式图卷,是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在诗人内心所激起的巨大情感波澜的忠实记录。杜诗对诗人自身的生命进程也具有纪实的性质,举凡他的行踪、交游、生活、仕历,都可在杜诗中找到相当细致的叙述。所以,我们读杜诗时绝对不宜像西方的“新批评”派所主张的那样,完全抛开诗人的生平及其时代背景,而只对作品自身进行解读。我们应该结合杜甫的生平、结合唐代的历史实际来读杜诗,只有这样才能对其内涵有较准确的理解。

首先,我们应对唐代的历史,尤其是对安史之乱前后的历史有一些了解。在安史之乱之前,唐帝国基本上还处于盛世,在杜甫的童年时代,他所看到的是一派升平景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忆昔》)然而到了安史乱后,唐帝国已经一蹶不振,杜甫临终时所看到的现实是“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在短短的十年间,唐帝国的人口从5190万锐减为1600万,三分之二的人民在战乱中死去了。这是多么可怕的灾难啊!这是多么剧烈的社会变化啊!这个历史事实在历史文献中是有准确的记载的,但是那只是一堆冷冰冰的数字和粗线条的叙述而已。对那段历史作生动、真切的描绘,并进而揭示人们心底巨大伤痛的则有待于杜甫。优秀的诗人都是时代的晴雨表,在社会急剧变动的关键时期出现的大诗人更应敏锐地感觉到时代的脉搏。杜甫就是那个时代应运而生的大诗人,他用其如椽之笔描写了那个时代的种种图景,他用细入毫芒的体会刻画了当时人民的深哀巨痛。杜甫的敏感不仅仅在于对已然发生的现实进行细致的观察,还在于对尚未发生的隐微征兆有先见之明,对暗中运行的历史进程有明晰的理解。所以当其他诗人尚沉浸于盛唐的浪漫主义氛围中一饮千钟时,杜甫却已对即将来临的灾难作了准确的预言。《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兵车行》等诗成为最早游离盛唐气象的作品,它们预告了唐诗将从浪漫想象转向严格的写实,也即从盛唐转向中唐,杜甫是这个转变过程中的关键人物。如果不了解那一段历史,我们对杜甫的创作及其意义也不可能有深刻的理解。

其次,我们应对杜甫的生平有较深的了解。这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读懂杜诗,另一方面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杜诗的深远意义。杜甫为什么对儒学那样的执着?杜甫为什么被后人尊称为“诗圣”?我们应该对杜甫的家庭传统、平生志愿、所作所为都有所了解,然后才能对此作出较准确的评判。杜甫是一个终生服膺儒术的人,“奉儒守官”是他世代相传的家庭传统,他对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仁政爱民的政治理想是坚信不疑的,所以他在早年就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韵》)的远大理想,以后虽历经磨难而不改初衷,直到晚年漂泊湖湘时仍把这个理想谆谆托付给友人:“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由于在封建时代里实行仁政必须通过君主的途径,所以杜甫对明君寄予极大的希望,这是他的忠君思想的真正本质。杜甫的仁爱之心不仅施于其家人、亲友,而且还推而广之,以及于全体人民,甚至及于宇宙间的一切生命。他把儒家所提倡的“恻隐之心”推广到草木鱼虫:“白鱼困密网,黄鸟喧佳音。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过津口》)如果说宋儒通过理论抽绎而得出了“民胞物与”的思想,那么杜甫则通过其行为体现了这种伟怀,而且用动人的诗歌把它表达出来了。杜诗中的情感内蕴特别深厚,梁启超甚至称杜甫为“情圣”,原因即在于此。当我们读杜诗时,应该借助于其诗歌编年、年谱、传记等资料,对诗人在何种境遇中写作此诗有清晰的了解,那样才能深入理解其写作动机和主题思想。这方面的参考书有冯至《杜甫传》和陈贻埂抖鸥ζ来》,前者比较简洁,后者则相当详尽。如果你只想大概了解杜甫生平,则读前者即可。如果想知道某一首诗的具体写作背景,则可查阅后者。

杜诗是一座艺术宝库。杜甫在诗歌艺术的探索中呕心沥血,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自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一部杜诗就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艺术结晶,它上承前代所有的文学遗产,下启后代整个的诗歌发展历程。宋人诗云:“子美集开诗世界。”(王禹《日长简仲咸》)此话并无多少夸张的成分。正因如此,当我们要想对杜诗的艺术成就有所理解时,就不宜仅仅把目光停留在杜诗上面,而应该关注它在整个古典诗歌史上的地位。

大致说来,汉魏六朝诗人在艺术上的追求是为唐诗的全面繁荣作了准备工作。他们在题材的开拓上已经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各种题材种类已大致齐备。他们在艺术上的积累则可以归结为两点:声律与丽辞,这直接影响到唐代今体诗格律的完成。入唐以后,诗人们沿着前代诗人的道路继续前进,五七言诗到盛唐已经臻于极盛。然而诗歌史上“集大成”的历史使命则落到杜甫的肩上。杜甫对前代的文学遗产有清醒的认识和虚心的态度,他对前代诗歌既知其长,也知其短,从而以“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戏为六绝句》)的态度对之进行了总结和整合。在杜诗中,从朝政国事到百姓生计,从山川云物到草木虫鱼,整个外部世界都与诗人的内心世界融合无间,并被纳入儒家的政治理想、伦理准则和审美规范的体系之中。在杜诗中,格律严整与气势磅礴并行不悖,字句烹炼与意境浑然合则双美,成语典故与口语俗字并得妙用,泼墨濡染与工笔细描同臻极致。一句话,杜甫对前代诗歌艺术经验的借鉴吸取是全方位的,又是推陈出新的。如果你在读杜诗时注意它与前代诗歌的这种关系,那么对其良苦用心会有更深的体会。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杜诗对后人的启发。杜甫在盛唐的诗坛上并未享有最大的名声,他的地位是从中唐开始才与日俱增的,这说明他对后代诗歌发展具有典范作用,而且这是杜甫作为“集大成者”的主要意义。从中唐开始,诗人们把杜诗视为作诗的范本。元白与韩孟两大诗派虽然在风格上大异其趣,但他们对杜甫的推崇却是不约而同的。在晚唐,李商隐等人对杜甫的沉郁风格有较深的体会,并进行了颇有成效的学习。及至宋代,以杜甫为师成为整个诗坛的集体选择。从王禹到王安石,再到苏轼和黄庭坚,杜甫的地位日益凌驾于李白之上,最终成为唯一的“诗家初祖”。宋人的这种选择当然含有道德判断的成分在内,因为杜甫最符合宋人关于人格修养的标准,但与此同时,这也体现了杜诗在艺术上的启迪意义,因为在对诗艺精益求精的宋人看来,只有千锤百炼的杜诗才是真正的典范,只有杜诗才以其严整的艺术规范而为宋人开辟了道路。所以我们读杜诗时也应该注意它对后代诗歌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对杜甫的历史地位有准确的了解。

当然,我们更应该对杜诗的艺术特征作深入的体会与分析。对于杜诗,只作浮光掠影的泛读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细读深思,一定要反复体会,才可能进入其艺术殿堂。上述各种注本对杜诗的艺术有一定的分析,但还应该参阅一些重要的参考书。例如历代诗话对杜诗艺术有很多的讨论,其中如《瓯北诗话》等几种颇有真知灼见。又如有些关于杜诗的专著对某一个问题有深入的研究,足资参考,像清人周春的《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对杜诗中如何利用双声叠韵来增进音乐性美感有细致的分析。应该指出,前人对杜诗艺术的分析虽然已经很深入,但杜诗实是一座取之不竭的宝库,只要你深入进去耐心挖掘,终会有所收获。而且别人的阅读经验是不可能代替你自己的阅读行为的,如果你通过细读杜诗而有了亲身的体会,你不但将获得难以言表的审美愉悦感,而且也会对古典诗歌的艺术奥秘恍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