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安排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审计工作安排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审计工作安排

篇1

二、审计项目安排

以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为龙头,以经济责任审计、企业税收专项审计、政府投资审计为重点,统筹安排好年审计项目,积极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作用,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审计重点

(一)强化监测预警功能,扎实做好年度同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把关注和防范财政风险作为首要任务,按照上级审计机关及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坚持预算执行审计与其他审计相结合,深化预算执行审计,推进财政管理制度改革,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绩效。同时,重点抓住党委、政府关心和群众关注的与财政预算密切联系的项目和资金,搞好有关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充分发挥审计保障经济社会运行的预警功能。

(二)强化制约监督功能,不断创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以落实经济责任、促进和提高管理水平为重点,进一步创新方式,深化和规范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一是根据授权安排,及时完成有关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的离任审计工作;二是根据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对部分任职时间较长的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干部进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三是协同区委组织部、区考核办,选择部分离任审计和任中审计单位,开展科级党政领导干部用人权、理财权、履责权的“三权联审”工作;四是按照授权,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部分镇(办)党委书记、镇长(主任)开展同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积极构建纪检监察、组织、审计间的信息平台,为区委、区政府管理、监督、使用干部提供依据。

(三)强化检查查处功能,继续抓好企业税收专项审计。根据区政府授权,继续开展企业税收专项审计,审计范围包括工业企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同时,搞好土地使用税专项审计调查。通过企业纳税审计,增强全社会纳税意识,构建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环境。

篇2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审计工作五年目标确定为:

1、根据形势的变化和要求,不断地调整审计工作的思路,以适应新形势下,党委、政府对审计工作的新要求;

2、加强对基建投资审计的审计力度,节约政府投资,提高资金效益,

3、开展绩效审计,促进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的合理有效使用

4、为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保驾护航,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

5、进一步通过审计监督,规范财政、财务收支行为,监督到位;

6、围绕全市经济发展、财政收入、社会稳定、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为市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7、完成好市委、政府临时交办的审计任务和各项工作。

(三)主要措施

1、审计工作要以发展为己任,不断地调整审计工作思路,思维创新,工作创新。以不断地创新,推动审计工作的不断发展,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2、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运用审计监督手段,规范各单位财务收支行为,整顿经济秩序,为经济健康发展,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3、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落实审计结论要注重实际,宽严适度,坚持“三宽二严”和两个区别对待,审计目的在于纠正。

4、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

篇3

篇4

2、各乡(镇)机车挂牌率,检验合格率必须达到96%以上,与有机户和驾驶员签订《农机安全责任书》达到100%。

二、组织领导

为了使今年农机检验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任务,县农机中心决定成立以中心主任同志任组长。各乡(镇)农机站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实行站长负责制,确保本辖区年度检审验工作的全面完成。

三、时间安排及主要工作:分为宣传动员,调查摸底、集中验收、补检、总结归档等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从3月10日至3月21日,为宣传动员、调查摸底、登记造册阶段。主要任务是以乡镇为单位成立机构,会同包乡人员进村入户督促、检修、保养车辆。做到两见面,一是与驾驶员见面,宣传法律、法规及农机安全知识;二是与机车见面,查看技术状态,指出应检修的部位,并指导检修。三是对已买卖车辆要详细登记、掌握第一手资料。

第二阶段:从3月22日至4月2日为集中验收阶段(因天雨不能按时验收的乡镇,另行安排)主要工作:一是以乡镇为单位,根据《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例》(GB1615-2008)国家标准,做好农机检验工作;二是为方便有机户,进村上门入户,照相、盖章、填表并办理登记、换证、考证、报户等手续。

第三阶段:4月3日至5月15日为补检阶段。主要工作是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补检、上路巡查,打击“黑车非驾”以查促检提高检验率。

第四阶段:5月16日至5月30日。主要任务是:整理档案、统计上报。

四、工作措施

1、加大力度宣传,营造舆论氛围

由于一年一度的农机检验工作量大、面广、时间紧、任务重。因此,各站要以宣传《道交法》、《安全生产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法律、法规为主,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开展方法新颖,内容丰富的宣传动员活动,使广大有机户、驾驶操作人员思想高度重视,社会各方关注,广大群众支持,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年检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实行目标管理,夯实工作任务

今年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组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进村入户一站式服务,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3.以查促检、查检结合

农机安全检查是农机监理工作的重要手段,本年度检验要把巡查工作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县监理股将加强安全巡查工作,以查促检,提高检验率,特别是对到报废期车辆,要采取措施坚决予以报废,报废后,不得参加作业。

五、几点要求

1、凡参加检验的车辆,要求喷漆一新,车容整洁,安全设施齐全有效,到达现场接受检验。

2、拖拉机运输机组必须办理交强险,投保率必须达到100%,或按照《省农业机械安全协会互助条款的规定》办理互助保险。

3、凡2012年所购置的拖拉机,没有注册登记的,各乡(镇)必须督促登记。

篇5

11月21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主持召开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班子干部会议,深入学习中央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重要精神和总理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分析经济形势,安排部署全省当前经济工作。

刘奇葆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决策部署和总理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中央政策调整的特定背景,准确把握中央重大决策的目标指向,准确把握中央应对危机的重大举措,准确把握中央加快重建的特殊意义,准确把握中央落实决策的工作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最新决策部署上来。

刘奇葆强调,要清醒认识我省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他说,全国经济面临严峻形势,四川经济也面临严重困难。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加快发展,任务十分艰巨,需要我们加快灾后恢复重建的步伐,加大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力度。防止经济下滑的任务很艰巨,必须加快;灾后恢复重建的任务很艰巨,必须加快;抢抓扩大内需机遇、大上项目的任务很艰巨,必须加快;完成今年7900亿元投资规模任务很艰巨,必须加快。

刘奇葆强调,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快灾后重建和经济发展。要针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结合四川实际,及时调整当前和明年经济工作重点。总的考虑是:用好“两个机遇”,围绕“两个加快”,强化“三个全面推动”,抓紧“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就是要充分利用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的机遇,围绕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全面推动灾后恢复重建、全面推动“八项民生工程”、全面推动“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发展规划实施,重振震前发展势头,并努力保持下去,加快发展四川,服务国家宏观经济大局。

刘奇葆指出,明年的经济工作主要应围绕扩大投资来展开,重点抓八个方面工作:一是抓紧灾后重建项目的启动和建设,体现“加快和提前”的要求,提出新的目标和措施。二是抓紧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铁路、机场、公路、港口建设,全面推进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三是抓紧优势产业项目建设,实施“7+3”产业发展规划,特别是加大水电、天然气、钒钛“三大战略资源”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四是抓紧农田水利建设,落实《农业发展上台阶建设项目规划》。五是抓紧承接产业转移,用好对口支援的有利条件,继续开展灾后重建招商活动,建好产业园区,积极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六是抓紧恢复发展以旅游为重点的服务业,发展现代物流、商贸、金融和信息业,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七是抓紧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努力扩大就业,深入推进“八项民生工程”,加快实施“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彝区三房改造行动计划”。八是抓紧推进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改革,搭建投融资平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搞好成都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为加快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在具体措施上,要着力抓项目,着力抓进度,着力抓筹资。各级各部门都要围绕“加快”来制定和完善措施,保障实现“加快”的要求。

篇6

二、因地制宜(或区域性)原则

我国幅员辽阔,城乡差别甚大,各地发展很不平衡,情况非常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制订审计工作计划时,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总的方针政策的前提下,要充分体现各级各地及各部门的特点,千万不能搞上下一刀切。要充分发挥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展现各地审计机关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独特风格和特色,以造就审计机关的“多能”形象。

三、主次先后原则

编制审计工作计划的依据,一般是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形势要求、上级审计机关的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要求、上年度审计资料以及下级审计机关上报的年度审计工作计划草案等。由于在各时期、各地区,国家的方针政策、当地党委、政府主要工作重点都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审计机关在制定审计工作计划时,应该坚持主次先后原则:关系重大,影响全局,问题严重的项目或单位,应作为主要重点项目优先给予计划安排,并必须保质保量完成重点项目计划;对那些问题不严重,关系不大,影响较小的项目或单位,就可以在安排主要项目后,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再行安排审计工作计划。

四、统筹兼顾、量力而行原则

在制订审计工作计划时,一方面,要求在一个特定时期的计划中应当包括那些能够而且应当通过这个时期内审计措施加以影响的可变事物,而不包括那些在这个时期内不能有效地加以改变的事物。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审计机关条件不成熟,对某些项目无法开展审计,如有的地方审计机关缺乏基本建设方面的专门人才,无法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那么,这就要求审计机关不应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项目列入年度审计工作计划;二是上级审计机关没有授权的审计项目,下级审计机关不应将未授权的审计项目纳入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等以后年度上级审计机关授权后,再列入年度审计计划。另一方面,要求在制订审计工作计划时,考虑审计力量及其变化与审计任务的多寡,在没有力量或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应先安排那些重点的项目或单位,不应为扩大审计覆盖面而不顾审计质量和审计机关的声誉安排“超负荷”的审计工作计划。有计划就要有行动,应尽量避免制订“空头”计划。但是,安排计划(包括长、中、短期计划)时,又应兼顾全局,不应留下审计空白区,也就是说,应遵循统筹兼顾、量力而行的原则。

五、相互协调、连续一致原则

审计工作计划按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按审计体系分,可分为国家审计机关工作计划、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和社会审计工作计划;按审计对象分,可分为财政金融审计计划、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计划、行政事业单位审计计划、工业企业审计计划、商业企业审计计划等等。但无论制订什么类型的审计工作计划,都应该遵循相互协调、连续一致的原则,不应互相矛盾,互相脱节,应该避免出现一些项目连续安排几年或几次,而另一些项目却几年都是“空白”,或“长、中、短计划相互矛盾”等现象。

六、指令性为主、指导性为辅的原则

笔者认为,在审计工作计划的执行方式上,应坚持以指令性计划为主,指导性计划为辅的原则。坚持这个原则,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首先,有利于审计工作计划的贯彻落实,因为指令性计划是行政命令式的,一定要服从、一定要执行的计划。而指导性计划的灵活性比较大,是否一定贯彻执行就比较难说了。其次,有利于加强对审计工作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评比。因为对执行指令性计划的结果进行考核评比,既全面又较好比较,而对指导性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评比,就不全面,不好比较了。再次,有利于调动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为指令性计划好比较、好考核、看得见、摸得着,使大家干有方向,比有目标,这样,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比较好调动起来,而指导性计划在这方面就亚于指令性计划。

必须强调指出的是:坚持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原则与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并不矛盾。它们的内涵和外延都有所不同,它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七、反馈调控原则

作为一个工作计划,它就不可能“料事如神”,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工作计划,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这既不可能也不需要。一切事物都是时刻变化着的。因此,在制订审计工作计划时,必须遵循反馈调控原则。例如:在国家方针政策发生变化时,各级审计机关的工作计划也应该有所调整。审计工作是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的,应随着党的“指挥棒”开展工作,这是不可置否的。

八、奖勤罚懒原则

为了促进各级审计机关认真贯彻执行审计工作计划,不致于使计划成为“纸上谈兵”或“草草了事”,在考核评比审计工作计划的执行结果方面,应遵循奖勤罚懒原则,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坚持这个原则,一方面有利于审计工作计划的落实施行,另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促先进,策后进,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篇7

一、经济效益审计概述

经济效益审计不仅是一项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的工作,同时也是属于国家审计工作范围内的审计。该项审计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对经济发展中各项经济活动投入的经济性审计;其二是对经济发展中投入与产出进行的效率性审计;其三是对经济发展成果进行的效果审计。这三项审计内容共同组成了经济效益审计。

二、我国目前经济效益审计常见的问题分析

我国的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开展的时间较短,各项工作还不成熟,因此,该项工作中的问题较为突出。

(一)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实施效率低下

我国的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有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以确保该项审计工作的内容完善、数据科学,但从笔者调查的情况来看,审计工作效率低下是各级政府审计工作开展的现状。

经济效益审计工作与一般性的审计一样,需要对财务进行核算、统计等内容,各环节之间都需要互相配合以确保经济效益审计的实用性。从国内审计工作人员的状态来看,部分工作者并没有将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全面的了解,同时,审计工作流程不规范,审计工作的计划安排表较为简单,这些都很大地制约了经济效益审计的发展。

(二)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理念的不到位

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工作人员结合一般审计工作流程来进行,另外工作人员需要对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理念作全面正确的了解。从我国目前的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现状来看,工作理念不到位是常态。工作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的各环节中虽然能够做到真实、合法,但其工作的开展并没有结合经济发展中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三方面内容,导致经济效益审计开展得失败。

(三)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缺失

我国国内的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缺少一套标准的审计指标体系。这种现状不仅是由于国内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开展的落后导致实际经验缺乏,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工作开展氛围的影响。指标的制定离不开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丰富的审计经验,确定科学合理符合我国发展现状的经济效益指标能够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平稳。

(四)经济效益审计的操作不规范

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有一套规范的操作流程的指导。但是由于国内该项工作的经验缺失以及相关理论的不完善,操作流程的制定也比较缓慢,另外,部分工作人员的操作较为散漫,没有遵循一定的工作规范,导致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开展的成效不明显。

三、推动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措施分析

推动经济效益工作的落实需要工作人员和管理者从经济效益工作的常见问题入手,结合该项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工作措施的改进。

(一)计划与实施并重

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工作人员制定较为完善的审计计划,根据该计划来落实审计工作,以确保经济效益审计的落实。

首先,工作人员需要针对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工作内容进行具体的工作安排,并且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较为完善的监督职责范围,确定监督人,以责任制来督促设计工作的推进。其次,工作人员需要对审计计划进行全面的分析,结合可能出现的状况以及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工作措施的调整,确保审计工作的效用。最后,审计人员需要以审计计划为标准,落实审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二)基础与综合并重

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工作人员做好基础性的财务审计,确保各项环节工作信息的合理与科学,在此基础上进行经济效益审计中的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三项内容的分析。

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对审计工作的各环节进行合理的人员安排,确保工作的落实,同时,结合已有的工作模式进行工作流程的规范,确保工作人员的工作效果。其次,工作人员需要针对审计工作各环节之间的联系进行审计工作,一方面,根据各项工作的联系做好数据共享和核对,另一方面,综合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做好过程监督,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失误。最后,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审计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经济效益的审计,做好评价工作。

(三)人员素质为辅

在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开展中,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关键。政府需要真对工作人员的素质情况进行适当的工作培训以及职业道德教育。首先,政府需要积极引进优秀的审计人才,确保审计工作开展的效用性。其次,政府需要对工作环境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进,确保工作范围的轻松,保障员工的工作热情。最后,政府需要对审计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督促审计人员进行工作能力的提升。

四、结束语

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开展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通过对经济发展进行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这三项内容审计,政府能够全面地了解经济发展的情况,并结合相关问题进行工作的改进和落实。因此,推动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深入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张丽.如何完善经济效益审计[J].商情,2010(01).

篇8

一、审计项目安排

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计划性。每年年初,审计部门都要围绕所在单位的中心工作,从本单位实际出发事先确定一定数量的审计项目。如果审计项目安排不够得体,考虑不够充分,就会影响到审计工作质量。因此,在审计项目安排时要考虑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在项目安排时围绕本单位中心工作,选准领导重视、群众关心的热点。第二,安排选择审计项目时,一定要考虑审计人员的精力、知识结构,充分考虑审计项目数量及审计范围,以保证审计工作质量,从而使审计出精品,出成效,造影响,求效果。第三,在安排项目选题时,要确定审计目标、审计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第四,把好审计实施关,善于跳出方案查问题。第五,把好延伸审计关,善于跳出行业搞审计。

二、推行审计责任追究制度

所谓审计责任追究,就是审计人员所负责的审计事项按一般理解应该能够发现的问题,由于审计人员责任心不强而没能发现,或发现了由于害怕得罪人而不予披露,或发生其他重大审计失误的时候,而给予审计当事人的处分。实行审计责任追究制度,有利于审计人员增强责任感、危机感,树立责任意识,从而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实行审计责任追究,就要建立工作底稿复核制度,制定具体的质量考核评价体系,给审计工作质量的优劣予以量化。实行审计责任追究制的同时,要进行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制度,鼓励审计人员出“精品”。对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项目,要给予审计人员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三、加强报告环节的质量控制

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产品”,审计工作的优劣都会体现在审计报告之中。审计现场工作结束后,主审人员应根据查出的问题作出初步意见,交审计小组讨论,再由主审根据讨论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汇总整理,并充分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交换看法,然后决定审计结论和处理决定。尽管审计报告的内容是由审计实施过程中收集的审计证据决定的,但上报的、领导所阅的只能是审计报告而不可能是审计形成的全部资料,所以审计报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审计报告由主审起草撰写,起草前后都应充分听取审计小组成员的意见并交审计机构负责人审定。第二,审计报告要抓住关键的、有影响的、能决定性质的问题,并且报告中所列出的问题要有足够的审计证据予以佐证。第三,审计措辞要严谨,定性要准确,不能使用模棱两可的字样和语气,要使报告使用人在阅读报告时感到此次审计工作有力度、有成果。

四、强化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一)审计程序质量控制

审计程序质量控制是指对内部审计业务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促使各项内部审计活动都按照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操作,并对发生的质量偏差及时纠正。这种方法的实施体现在四个阶段。一是制定计划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现状进行调查,找出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造成的原因,以便在此基础上制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实施计划。二是执行计划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落实第一阶段所制定的计划。落实计划要有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作保证,由其严格按照所制定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措施与实施计划进行。三是检查计划执行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以了解其有无未执行或未很好执行计划的问题或情况,并找出造成问题的原因。四是处理问题阶段。在这一阶段,应根据以前几个阶段所发现或存在的问题及其造成的原因,提出处理问题以及消除问题原因的措施,并保证措施的落实或执行。

(二)关键点控制

关键点控制是对列为关键点的审计业务环节或活动采取各种必要的手段和措施进行重点控制和管理。找出审计业务中的关键点。不同的审计业务或项目,其关键点是不同的,审计准备阶段的关键点主要是审计内容和范围、审计人员的素质两个方面。审计实施阶段的关键点可以按审计内容的性质不同确定。审计结束阶段的关键点主要是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证据的整理、分析与综合、审计报告的编写与出具等。判断是否为关键点的标准有二:一是看其是否会对整个审计业务或项目的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直接影响,也可能是间接影响。二是看其是否容易产生质量问题。容易产生审计质量问题的业务环节或项目便是关键点。每个审计人员对自己所负责控制的关键点应心中有数。审计质量控制部门对每个质量关键点应提出明确的质量要求,关键点的责任人员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以保证其审计质量。在制定措施时应充分分析关键点容易发生的质量问题以及所造成的相关影响,分析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审计工作完成以后,审计质量控制部门应对关键点的质量及控制情况进行检查,以了解关键点责任人员是否真正履行了控制关键点的责任,是否达到了预想的效果,以便总结经验,为以后的关键点质量控制工作所借鉴。

(三)人力资源

审计质量控制的中心是人,以人为本、合理运用人力资源是审计质量的保障。审计队伍要“精”,高质量的审计来自于高素质的人才,要充分调动审计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培养、开发、利用审计人才资源。首先,审计人员必须坚持独立性。审计部门应建立保证审计人员独立性的制约机制。审计部门应与被审计单位保持联系,定期检查审计人员有无损害独立性原则的情况。其次,审计人员必须掌握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工作技能,并精通所承担的审计工作。审计部门应建立严格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对审计人员进行必要的专业培训。第三,建立严格的工作考核制度,以促进和保证审计人员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第四,根据项目的性质和复杂程度、被审单位规模的大小等派遣内审人员,分清重点,对一般的项目也要加强控制,安排经验丰富的内审人员进行督导。

总之,只有重视和提高审计质量,内部审计工作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能使内部审计工作越走越远。

篇9

4.审计取证乏力。审计按要求取证,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前提。在审计中由于取证不慎重,因而有时取得的证据不真实或者只凭被询问人的口证取得旁证,证明质量不高。为避免审计风险对证据要进行复查,这必然费时、费力,影响审计工作效率。5.审计定性、处罚依据不准确。审计依据准确是加快审计任务顺利完成的关键。审计依据认定不准,难以一锤子定音,迫使审计人员到处收集、寻问;有时审计人员对套用的法规依据产生模棱两可的看法,无所适从,欲用不得,欲弃不舍。在此阶段,就会延误时间,影响审计工作效率。

6.财会业务知识匮乏。财会业务知识是审计人员必备的专业知识,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基础。审计人员具有谙练的财会业务技能,在审计时,就会很快进入角色,准确识别良莠。反之,审计人员财会业务水平不高,对财会人员利用财会业务的手段从中作弊的情况看不出或拿不准,现翻资料,现学现问,使问题迟迟不能披露,这必然推延时间,影响审计工作效率。

7.审计复核延误时间。审计复核案件及时返回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重要环节。在审计复核中延误时间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案卷程序不规范等原因,要求修改、补正后再复核;二是复核人员遇到疑难问题。推延复核时间就会影响审计工作效率。

8.延长审计报告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的时间。按时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保证。审计报告形成后,应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但是,有时被审计单位领导不在,或由于某种原因迟迟找不到法人代表,交换意见一拖再拖。这显然影响审计工作进度。

二、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几点对策

1.做好审计计划,严密安排审前准备工作。安排审计计划,要做到科学、合理,从实际出发,全面考虑,不能带有随意性。审计机关确定审计户项时,应与其他经济监督部门沟通,避免重复审计;安排审前准备工作,应由专人负责,全面落实,不疏漏每一环节;做好审前培训,加强与被审计单位联系,加快审计速度。

2.加大措施,努力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如果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就会造成审计方法混乱、取证乏力、定性不准、财会业务真假不分。这样既影响审计质量,又制约审计工作效率。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应做到“三个结合”,即一是定期培训与自学相结合;二是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三是应用法规文件时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审计人员素质提高了,审计工作就能得心应手,审计工作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篇10

高校审计工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高校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是促进高校教学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在高校扩招背景下开展审计工作,能够更好地保证高校资金运转的安全性,避免违纪现象的发生。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审计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高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教育应该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不断对审计工作进行改善,推动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

1 高校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近年来我国高校实行扩招,政府也加大了资金投入,高校逐渐由公益性结构向市场机制进行转变,但是接连曝出的高校领导现象让更多人意识到高校审计工作的缺失,目前高校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首先,高校审计工作发展较晚,我国开始实行审计工作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促进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即便是部分高校开设了审计结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作用,使得审计工作成为一种形式。其次,审计人员的素质无法满足高校审计工作的开展。新形势下高校的机制正在向市场性过渡,这对于高校审计工作的开展提出新的要求,目前参与高校审计工作的人员主要是从其他部门抽调过来的,很少经过系统培训,缺乏审计工作开展经验,很难再审计工作方面进行改革,更好地发挥审计工作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另外,在高校开展审计工作运用的手段比较单一。高校审计人员开展工作主要采用的是筛查资金流转表,忽视了对高校教育经费整体运转科学性的分析及预测,忽视了学校教育资金使用的效益型和合理性,增加了审计风险系数[1]。高校在审计手段上虽然都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但是总体的运用却非常少,并未给审计工作带来便捷。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主管部门应该认识到目前学校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进行改进,充分发挥审计工作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2 完善高校审计工作的有效措施

高校的不断发展给审计工作的开展提出更多要求,增加了审计工作开展的难度,高校教育要想得到更好地发展必须认清发展形势,不断根据高效管理中透露的问题进行改进,全面提高高校的市场竞争力。

2.1 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审计人员是开展审计工作的主体,他们的综合素质影响着审计工作开展情况。要全面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就应该严抓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还要培养他们在工作中必须要遵守职业道德的素养。中国人很讲究人情来往,容易将工作和私人感情进行混淆,这种工作方式将会直接影响工作质量,尤其是开展审计工作,审计人员必须把工作放在首位,不能掺杂私人感情更不能打人情牌。高校主管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让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发现自身的缺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审计专业知识以及提高审计工作开展能力。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审计人员需要不断进步,高校应该给予审计工作人员进步的条件,定期安排专业培训班,对审计人员采取继续教育,同时还要提高审计人员的法律素养,引导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遵守法规,提高审计质量。

另外,审计人员在工作中还要树立“服务”意识,传统的审计工作更注重对数据资料的审核,忽视了对学校发展的重视。审计工作的开展是为了更好地推动高校的发展,因此审计人员在工作中要有大局观念,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不断推动高校发展。

2.2 改进审计方法和手段

审计方法和手段是不断提高审计工作开展效率的体现,要实现审计工作的完善。首先应该对传统的审计方法进行改进,根据审计工作的需要引进当前最先进的以风险为导向的风险基础审计模式,把风险的控制和分析作为审计工作出发点,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结合各种审计证据运用各种审计方法全面对风险实行控制[2]。在审计工作开展中要对审核工作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复审,保证审核质量。其次,对相关工作的审核不仅要在实际操作中,更要实行事前审核,在工作开展前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实现高校资金运用的合理性。另外信息技术背景下,科学技术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更多地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高校教学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各项工作的开展实行的也是现代技术,因此审核工作的开展更应该抛弃传统的手工模式采取科学办公。运用现代技术开展审核工作不仅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提高审计工作的准确性。

2.3 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

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保证高校资金流转的安全性以及运用的合理性,高校主管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完善审计结构的设置、管理制度的确立以及人员的配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工作的作用。针对高校审计工作落实这方面,我国先后出台了一些规章制度,如《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这些法规都要求高校要根据相关法规制度建立健全本校审计的规章制度,通过制度建设规范审计行为,尽量减少审计工作中随意性现象,推动高校审计工作制度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工作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3]。

3 结束语

高校审计工作在新形势下的确面临一些问题,作为高校主管部门应该认识到审计工作开展的重要性,不断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对审计工作进行改进,最大程度的发挥审计工作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不断推动高校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高校内部审计活动的相关活动宗旨以及权力、责任的划分,就如其他相关社会组织一样,是通过相关的章程进行规定、限制的,相关的审计工作人员和领导则是通过这些审计章程来对自己的审计工作进行有效定位。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审计章程就是审计人员的“规矩”。但是有极个别高校审计章程的制定并不完善,有的即使制订了相关规章也不能完全按照规章的规定去做。所以“规矩”并没有充分实现好“规矩”的价值,那么“方圆”也就不复存在。审计人员无法通过审计规章对自己的审计职责进行定位,便无法有效开展审计工作。严重地影响审计活动质量的提高。

(二)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目前我国各高校普遍设立了独立的审计部门,这是审计部门实现独立的重要保障。虽然审计部门名义上已经独立设置,但是,在审计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审计环节安排、审计经费的预算安排以及审计人员的工作职责等方面,仍然对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开展时看待问题的客观性等带来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审计工作的独立性还不能真正地完全做到。

(三)审计项目的规划不合理

高校内部的审计项目规划目前还存在诸多的不科学、不合理的因素,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内部审计水平的提高。具体表现有:审计项目所规划的任务与审计人员的安排不相匹配,审计业务盲目性较大;审计工作人员不足,审计期限较短;被审计部门的不配合;审计规划人员的自身审计知识和眼界的有限等。

(四)审计的质量保证制度的不完善

审计的质量保证制度是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提高的一项基本保障,它是以保证和改进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水平和质量为具体目标,对高校内部审计的效果提高具有重大意义。但是,有些高校对审计的质量保证制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他们的审计部门和审计机构几乎处于被放任自流的状态,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开展无法得到有效管理和监督,导致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滞后和质量不高。

(五)责任追究制的缺失

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追究责任制度存在规范和实施方面的不足。具体表现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责任主体无法有效确认;追究责任制度建设力度不足;审计工作人员责任意识的缺失等等。

二、高校基建项目内部审计质量的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不完善

高校内部的审计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只有审计署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而关于面向高校基建项目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则只有国家教育部所颁发的《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这与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所拥有的法律法规而言,法律法规基础较为薄弱。

(二)高校基建项目的内部审计体制的不健全

目前高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审计人员看待问题的客观性较弱,这也是高校基建项目的内部审计体制的不健全所造成的问题之一。高校内部审计体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内部审计人员的利益和被审计主体相挂钩;审计部门的审计工作开展受到纪检监察部门等的相关限制;内部审计的领导者难以确定等等。

(三)审计操作过程不严格

由于内部审计体制不健全、审计人员知识储备不足以及审计经费紧张等众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审计工作的审计方案制定环节出现问题,继而使得审计工作的操作过程存在诸多问题。出现了某些不符合内部审计程序和相关法规要求的现象,进而可能导致项目最后的审计结果失去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四)审计工作开展前的调查准备工作不足

当前情况下,高校开展审计工作时对审计工作前的调查准备工作不重视,导致审计工作开展前的相关被审计主体情况的调查严重不足。具体来说,审计部门在审计工作正式开展前只是通过书面报告对高校项目工程的相关合同条款、项目工程的建设预算、建成工程的时间和期限以及每日项目工程的建设进展情况等进行较为片面的了解,而没有进行实际走访活动,缺乏直观的认识和判断,这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结果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五)工程审计的组织力量不足

工程审计一般而言具有系统性较强的特性,所以对于工程审计而言,审计工作的组织安排较为重要。然而,在实际的审计实践中,工程审计组织的能力严重不足,审计组织安排水平较低,导致工程审计工作严重滞后且审计工作结果质量较低。

(六)审计重点不突出

工程审计涉及的内容多,工作量大,尤其是一些利润和成本较大的工程项目。工程审计如果对工程项目的各项内容眉毛胡子一把抓,忽视了突出重点的审计原则,就会导致工程审计无法深入下去。再者,由于审计人员数量不足、精力有限,审计工作者对工程项目的组织科学性、相关数据分析的真实性以及相关费用支出的合理性进行事无巨细的审计,会导致审计人员疲于应付,各项审计程序流于形式。

(七)内部审计监督不到位

内部审计对于工程的审计工作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内部审计贯穿审计全过程,即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报告等,也能够指导和监督工程审计人员;另一方面,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的有效完善,促使工程审计工作的相关调查和整理等烦琐任务的减少,大大减轻了审计工作者的审计负担,使得审计人员可以集中精力处理和审查关键问题和关键环节。

(八)审计结果得不到有效落实

在进行审计时,由于要受到人员年龄结构的限制、领导和审计工作者个人的知识和道德修养的限制,导致审计工作进行中的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从而影响到审计结果的有效落实。再加上,某些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和被审计单位或主体还存在利益联系或者博弈关系,从而对审计工作的开展造成较大的困难,并使得高校内部审计监督的能力难以准确度量、确定,而且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的有效实施又受到各个方面的制约,对被审计单位处罚时顾虑较多,所以审计结果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九)分级监督制度的缺失

分级监督制度就是对各级别的审计工作以及审计工作者进行相关指导监督以及审核和评价。但是,就现在而言,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所受到的各种因素的制约较多,例如:人员、机构编制等因素。所以必要的内部审计分级监督机构的设立较少,这使得高校内部审计的审核和评价体制机制处于真空状态,从而进一步导致内部审计质量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即使某些高校设立了分级监督的内部审计机构,但是分级监督机构的监督内容也不过是编制底稿人员的签字活动、工作底稿填写齐全的审核以及审计报告结构和用语规范的合格性审核等,缺乏较为实质性的指导监督。

篇12

过去的一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赶超发展战略,战胜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不利影响,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7.75亿元,增长1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7亿元,增长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亿元,增长24%;财政收入3.28亿元,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5174元,增长15.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4.17亿元,增长27.3%,其它各项经济指标也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民生工程顺利实施,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获得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先进县、全省出口创汇先进县、全省工业崛起贡献奖、全省鄱湖杯水利建设先进县、全省渔业生产先进县、全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先进县、全省平安县等荣誉。今年一季度,我县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全县完成生产总值7.37亿元,增长12.4%,绝对额居全市第五位;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524元,增长9.8%,绝对额居全市第三位。1-4月份,完成财政总收入1.34亿元,增长21%,绝对额居全市第三位;固定资产投资7.97亿元,增长50.5%,绝对额和增幅分别居全市第三位和第四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7亿元,增长14.2%,绝对额居全市第五位。

20*年全县审计机关紧紧围绕赶超发展大局,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工作方针,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能,积极创新审计工作形式,突出重点部门、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和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在促进增收节支、加强宏观管理、推进依法行政、维护群众利益、推动廉政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年共完成审计项目286个,查出违规金额4002.95万元,已上缴财政258.8万元,已归还原资金渠道2501.2万元,建设项目审计58个,核减投资额726.8万元,提交审计信息、审计专题报告186篇,县审计局连续二年获得市级文明单位和省信息宣传、法制宣传先进单位。今年在全市审计工作会上,县审计局获得全市审计系统综合评比第一名,并获得审计宣传、审计项目、审计质量、廉政建设等多项奖励。事实表明,我县审计机关是讲大局、讲政治、讲纪律的部门,广大审计干部是无私无畏、善打硬仗的战斗集体。县委、县政府对审计工作是满意的,人民群众对审计工作是信赖的。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审计干部和职工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今年我县审计工作任务非常繁重。一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中央和省、市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把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作为重要举措,掀起了项目建设的热潮。今年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县将会有大批项目上马,大批项目资金投入使用,县委、县政府对项目建设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也十分关注,审计机关要紧紧围绕这个重点,强化项目跟踪审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是按照审计署的工作安排,今年在我省实施省长任中经济责任审计,这在我省历史上还是第一次。目前这项审计正在我省进行,不久将到我市进行延伸审计,根据市政府的安排和部署,我们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做好这次省长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及早做好准备工作,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整改落实相关问题,规范和完善相关资料,积极配合开展审计工作。我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中央对江西非常关心、非常重视,尤其在项目安排和资金安排上给江西是倾斜的,中央各部门对江西是开绿灯的,江西在中央资金安排上吃了不少小灶,多拿了不少钱。关键是如何把钱用好,要经得起审计,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所以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对中央和省、市在扩大内需方面给南城安排的资金,一定要管好、用好,尤其是要高度重视这次省长任中经济责任审计。为做好省长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市委、市政府召开了会议进行了专门的布置,希望大家引起高度重视,这直接关系到中央在下阶段如何对我省、市、县的支持。现在对中央资金使用的跟踪审计、跟踪督查非常严,在座的各位乡(镇)长和县直各有关单位要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认真检查、认真梳理,资金使用不当的地方,要认真搞好自查自纠,我们决不能在这次省长任中经济责任审计中拖全省的后腿,希望引起大家高度重视。县审计局和审计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今年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围绕我县赶超发展大局,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增强做好审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依法有效履行各项法定职责,充分发挥审计在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中“免疫系统”的功能,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较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紧扣发展大局,切实加强重点领域的审计监督

审计部门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力主攻两区,加快建设两城,坚持突出两抓,实现四个突破,达到两个确保”的总体要求,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和“坚定信心、积极应对、做大总量、赶超发展”的要求,及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繁荣第三产业,更好重视改善民生,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的目标,切实履行好职责,采取全面审计与突出重点的方式,突出抓好以下五个重点领域的审计监督:

(一)突出抓好国家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审计监督。今年是新世纪以来我们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蕴含着重大机遇的一年,我们将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加深、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的诸多压力,也面临诸多重大政策推动作用带来的机遇,特别是中央扩大内需、增加投入政策有利于我们争取项目和资金的支持。去年四季度中央新增投资1000亿元,抚州共得到2.42亿元,我县争到1900万元,今年中央新增1300亿投资中,安排我市中央投资补助3.15亿元,目前省已下达抚州投资计划2.91亿元,我县争到资金1869万元。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资金,加大对宏观调控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和调查,及时跟踪反馈宏观调控政策投资项目资金的运行效果,确保资金及时到位,用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突出抓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要进一步关注预算分配、资金拨付的合规性、财政支出结构的合理性和资金管理使用的效益性,加大对财政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的监督力度;加强对财政资金投向及效益的监督检查,认真监督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坚决查处挤占挪用、损失浪费、滞留欠拨财政专项资金的问题;加强对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公用经费和资产管理使用绩效情况的监督检查和分析,降低行政成木,努力建设节约型政府。

(三)突出抓好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近年来,我们坚持城市适度超前发展的理念,加大了城市重点项目建设的投入。20*年我县共安排30个城市重点项目,到目前为止,先后已有15个重点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今年又有11个新项目开工和15个续建项目投入建设,还有一批项目正在规划。这些重点项目投资都比较大,是在我们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挤出资金来建设的。审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建设工程的审计监督力度,严格按照县政府城发[20*]1号文件和城府办字[20*]98号文件规定办事,尤其要加大事前预算审计,切实做到招标、评标、定标同步参与,实行全过程审计监督;要严格建设资金的管理监督,加强政府投资工程审计和竣工结算审计,坚持做到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未按规定进行审计时,县有关部门不得办理正式工程结算手续,不予批复项目决算和办理产权登记,不得足额支付工程款项。要严肃查处项目建设中高估冒算,挤占挪用和损失浪费的行为,确保政府投资项目建成效益工程、廉政工程、民心工程。要提高重点项目的审计效益,对已向审计部门报审的项目要及时进行审计,加快工程推进速度。

(四)突出抓好“三农”和民生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各级财政都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社保、医保、教育、住房保障、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投入,审计机关要加强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专项资金的审计和调查,确保各项资金足额到位和合理有效使用;要加强对粮食直补、综合直补、粮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家电下乡等“三农”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严格审计各项强农惠农补贴和专项资金的分配、拨付、使用等各个环节,着重检查涉农资金是否存在滞留闲置、挤占挪用等问题,促进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要加强对文化、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社会保障和住房建设等重大民生工程的监督检查,管好用好各项民生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五)突出抓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强化权力制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勤政的一个重要措施。审计机关要进一步做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不断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执行政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廉洁自律和经济管理等履职行为的监督检查,重点抓好行政审批、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等腐败多发环节的审计监督,从源头上强化对经济权力的监督制约。要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增强法制观念,强化财务和预算管理。要不断总结审计监督在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经验,积极推行经济责任追究制度,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更高层次和更广层次上对干部起到约束、监督、警示和教育作用。

审计的目的不仅仅是查处违纪违规案件,处理违纪违规人员,更重要的是抓好审计成果的运用,通过审计解决发现的问题,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从近年来我县运用审计成果情况看,多数单位执行审计决定的行动是有力的,落实整改的措施是到位的。但是也要看到,有少数单位还存在“屡审屡犯”、“屡查屡犯”的问题。县审计局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一定要一抓到底。在事实清楚的前提下,坚决依法依规纠正。要严格执行城府办发[20*]1号文件的各项规定,确保审计决定全面落实,对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切实维护审计监督的权威;对违纪政纪的要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有犯罪嫌疑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惩处,坚决维护审计的权威性。

三、切实加强领导,不断推进审计事业健康发展

审计监督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确保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重要工具。新形势、新任务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审计机关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

一是要提高认识,加大审计工作的重视力度。各乡(镇)、各部门要从贯彻依法治县战略高度、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重视、支持和关心审计工作;要把审计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认真听取审计意见和建议,及时掌握审计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审计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要严格执行城府字[2009]2号文件的各项规定,全面支持审计机关依法独立履行监督职责,依法依规处理审计查明的各类违纪违规问题,关键时候,特别是审计执法遇到阻力的时候,要站出来为他们说话,给他们撑腰,做审计工作的坚强后盾。

二是要密切配合,为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要自觉依法接受审计监督,

篇13

一、制定审计项目计划阶段

审计项目计划是审计机关每年对审计项目和审计调查项目作出的统一安排。审计机关必须编制审计项目计划,据以实施审计监督,以保障审计工作科学、有序和高效的运行。

审计项目计划一般包括上级审计机关统一组织项目、授权项目、领导交办项目和自行安排项目等。编制审计项目计划,应当坚持充分利用审计资源,突出重点,安排任务均衡和避免重复、交叉的原则。审计机关编制审计项目计划,确定审计项目和审计调查项目,除上级机关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和审计调查项目外,应当在规定的审计管辖范围内安排。审计项目计划一经下达,审计机关应当努力完成。

二、审计工作准备阶段

(一)组成审计组,进行审计前学习和调查

根据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安排,审计机关应结合审计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安排适当的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审计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其他成员在组长领导和协调下开展工作,并对分担的审计工作各负其责。审计组的全体成员,应针对审计项目的特点进行审前学习和审前调查,以便掌握审计依据,了解被审单位情况。

同时,审计项目主审根据掌握的基本情况编制一份需要被审计单位准备的资料提纲,内容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如:成立时间、隶属关系、机构设置、人员结构、经营范围、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模式等;被审计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及其执行情况、该年度重大经济事项和主要经济业务内容,以及其他会计资料。

(二)编制审计方案

审计方案是实施审计项目的具体工作安排,是保证审计工作预期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审计前的具体工作计划。审计方案应当成为审计机关检查、控制审计质量和进度的基本依据。因此,审计方案应当是根据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要求,针对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以及在明确审计重点的基础上形成的。

1.审计依据。审计依据是进行审计过程中判断审计事项是非、优劣的准绳,是提出审计意见,作出审计决定的依据。在判断经济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时,要严格以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本企业制度和管理办法作为基本的衡量标准,同时以上年底审计工作安排及本年度审计计划作为具体标准。

2.审计目标。审计目标是审计人员查证活动所要查明证实的具体内容,它通过被审计人的表述而呈现。概括地讲,审计目标就是被审计单位的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具体地讲,就是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我国总结审计实践经验,已将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实施审计载入《审计法》,作为国家审计机关依法进行审计监督的明确目标,它的实现应当是国家各级审计机关义不容辞的职责。

3.审计范围和内容。从审计的范围讲,可以从不同角度和要求进行规范;从业务范围而言,可以是财务收支审计、资产负债损益审计,也可以是管理审计和离任审计或对具体事项进行的专项(专题)审计;从审计的时间范围而言,可以是年度财务收支审计或某个期间的财务收支审计,也可以是定期审计,如一年一度的财务决算审计,还可能是不定期的审计,如接受领导临时安排的专项审计任务等。

4.审计方法。为了取得具有充分证明力的审计证据,必须正确选用各种审计方法,包括审查凭证账表、查阅文件、盘点财产、现场观察、对外函证以及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调查等。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就地审计,根据具体情况也可采取送达审计的方式。

5.具体审计内容和重点审计部分。分析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相关信息,根据对被审计单位的掌握情况,确定重点审计内容。

6.审计组组长、成员及其分工。一般审计小组的组长由审计处一名处长或副处长担任,主审由审计科长或业务骨干担任。审计小组的人数和人员组成可根据审计项目的不同而不同,人员配置要与业务内容、工作量大小相适应。人员结构也因审计项目的不同而不同,如离任审计项目,除了审计部门的人员外,还需有组干、财务、企管等部门的人员参与。

(三)下达审计通知书

根据审计项目计划,在对预定项目实施审计前,应当由审计机关向被审计单位发出审计通知书。审计机关根据规定应当在实施审计前三日,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

三、审计工作实施阶段

一是进驻被审单位,召开由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和审计组人员参加的会议,听取汇报。

二是实施审计方案中制定的各项测试程序,及时记录审计事项,并认真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对查出的问题,要征得被审单位有关领导和人员的同意,同时双方要在工作底稿上签字确认,如果被审计单位提出不同意见,则应进一步调查取证,以保证问题的落实。

在这个阶段,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工作质量对整个审计工作任务的完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审计人员在认真调查分析的同时,更要与被审计单位协调好工作关系,争取得到对方的全力支持与配合。审计人员还应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切忌闭目塞听,关起门来做“查账先生”,这样会阻断各方面的信息来源,限制视野,要将“死账”活查,“活账”查实。这个阶段要求审计人员要认真细致、作风扎实,要做到“进得去,出得来”。大量的取证工作要在这个阶段完成,但也有部分问题不能及时在这个阶段完成。由于被审计单位各方面原因,或是提供相应资料的人员不在,或是审计组对查出的问题需要被审计单位进一步配合提供证据和相关资料,对这些不能及时查证核实的问题可记录下来,要求被审计单位于事后一定时间内继续提供。

四、审计工作报告阶段

编写审计报告,就是将审计工作底稿所列示的审计结果资料、审计证据以及相关资料,经过筛选、归类、分析、整理,作出综合评价并形成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的过程。审计报告是项目审计的直接成果,是审计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晶,它不仅集中地反映了审计工作质量,而且也是审计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

审计报告由主审起草,再经审计组组长审核后初步定稿,然后填写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在征得被审计单位领导签字同意后,报企业主管审计工作的领导(一般为董事长)签发正式文件。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你好,需要期刊咨询服务吗?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8:00-24:00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客服服务
期刊咨询
订阅咨询
投诉留言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期刊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