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林下经济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2林下畜牧经济产业链延伸情况
目前,胶州市林下畜牧经济多数还是传统养殖,而诸如胶河源、青岛锦绣等少数养殖企业通过创品牌,经济效益明显增加,如胶河源农产有限公司在开展林下养殖的同时,还积极申报了农业部的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通过打造“胶河源”品牌,知名度明显提升,极大的增加了产品附加值。目前,该企业在青岛及周边区市开设了多家专卖店,仅专卖店的年收益就达到了近200万元。1.3林下畜牧经济效益状况分析由统计数据看出,胶州市具有代表性的三家开展林下养殖的养殖企业年均林下经济效益并不均衡,年均亩效益在200~25000元之间。林下养禽模式效益较小,年均仅200元/亩,主要是由于饲养家禽数量较少,而林地面积较大,空间利用率不高,且管理难度较大;而林下养猪、林下综合养殖模式,林地面积较小,便于管理,林下空间利用率较高,其中,胶河源农产有限公司通过开展多元化养殖,产销结合,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使林下综合养殖模式的效益达到年均16667元/亩;林下养猪模式在养猪的同时,兼顾林木的销售,收益更是达到了年均25000元/亩。虽然总体上胶州市林下养殖的规模较小,效益也不均衡,品牌不多,但是林下养殖为开展生态环保健康循环养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实施林牧结合,既可以提高土地的亩产效益,又能节约畜禽养殖用地,保护生态环境;此外,发展林下养殖,可使畜禽养殖搬出庭院、搬离村庄,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改善新农村环境,长远来看,会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胶州市发展林下畜牧经济采取的一些做法
胶州市近几年高度重视林下畜牧经济的培育,自2012以来,该市选取胶河源、青岛里岔黑猪、新雅农业等20多家畜牧龙头企业作为推进林下畜牧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争取政策扶持、金融支持,促其提档升级。其中,青岛胶河源农产有限公司结合自身的林下养殖,开发出了旅游观光项目,“林下养殖+旅游观光”的经济效益明显提升,日前,该公司还被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和山东省旅游局评为“山东省第一批畜牧旅游示范区”。通过典型示范,极大提升了人们投身林下畜牧经济的热情。此外,胶州市结合“百场千户科技行,兴牧富业惠民生”、“三联三包”、“畜牧科技促进年”等科普活动,加强技术服务,加大林下畜牧经济的宣传力度,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目前,胶州市林下畜牧经济发展迅速,真正实现了林牧双赢,为农户增收开辟了新路。
3胶州市林下畜牧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3.1农户思想认识程度普遍不高
农户对林下畜牧经济认识程度不高,不够重视,信心不大,认为收益小,投资的回收期长。
3.2资金、土地和劳动力等因素制约林下畜牧经济的发展
发展林下养殖,前期投入需要大量资金。养殖户资金短缺、银行贷款难度大等问题让资金成了林下养殖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由于胶州市土地资源紧缺,林地面积较少也大大制约了林下养殖的发展。此外,从事养殖业的劳动力趋于老龄化,也限制了林下养殖业的发展。
3.3林下畜牧经济缺乏专业的管理技术
目前畜牧人才短缺,专业的林下养殖管理人员更是少之又少。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对林下养殖进行日常管理和疫病防控。林下畜禽养殖品种、密度、布局,防寒、防暑等问题都急需解决。
3.4林下畜牧经济产业化经营和市场开拓有待于加强
目前,胶州市林下畜牧经济产业化程度不高,规模小、产出小、知名度有待提升,产业化经营和市场开拓都有待于加强。
3.5林下畜牧经济的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林下畜牧经济的良种繁育体系、加工流通体系、信息服务体系等不够健全,适应林下畜牧经济发展的畜牧技术推广方式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方式有待完善和创新。
4完善胶州市林下畜牧业发展机制的几点想法
林下畜牧经济能有效解决土地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方向。下一步胶州市将依靠科技支撑,采取政策倾斜等方式大力推进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最大限度的实现林地增值、农民增收。
4.1宣、学并举
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扩大发展林下畜牧经济的宣传力与影响力。一方面,组织群众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让群众“走出去”解放思想、开拓眼界,增强发展林下畜牧经济的信心与决心;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林下投资氛围,让“引进来”的投资者能扎根林下畜牧经济。
4.2资金、技术、劳动力投入是关键
发展林下畜牧养殖,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的投入是关键。要积极协调金融部门,争取资金扶持,为发展林下养殖简化贷款程序,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创新管理服务,强化技术培训,做好林下养殖的防疫和技术指导,着力提升从业人员的管理和技术水平。
4.3做好“三个结合”
在开展林下畜牧经济的同时要做好“三个结合”,即与龙头企业、养殖基地紧密结合,与无公害肉、蛋、奶等畜禽产品供给和无公害蔬菜作物种植的结合,与生态环保健康畜牧业的宗旨相结合,多角度、深层次地挖掘林下经济发展潜力,切实发挥好林下养殖在现在畜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4延伸产业链条,产、加、销相结合
把培育壮大畜牧龙头企业作为推进林下畜牧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鼓励林下畜牧经营业户搞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尽快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格局。此外,还可通过创办专业合作社,让林下畜牧经营业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抵御市场风险。
4.5着力提升林下畜牧品牌知名度
有效地利用报刊、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和相关重要集会等进行广泛宣传,可利用展销会参展的机会,树立林下畜牧产品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积极鼓励林下畜牧经营业户申报农业部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不断提升林下畜产品的绿色指数;支持林下畜牧经营业户通过开设专卖店,不断拓展销售渠道。
4.6大力发展林下绿色生态循环养殖
由于林下养殖属于分散型经营,管理难度大,饲料转化率低,日常损失较大。而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生态养殖业,就是林下经济发展的出路和突破口。通过采取猪-沼-林、猪-沼-果等生态养殖模式全力打造林下生态养殖品牌,将资源循环利用,实现林下养殖的新突破。
篇2
1.2测算方法的选择
本文采取农业部统一颁布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索罗余值法,将其运用到林业领域来测算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其依托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其扩展,变换模型,具体推导过程如下。式中Y代表林业总产值,At代表某一时期的技术水平,t表示时间变量,L、K分别表示劳动力、资本的投入数量,α、β分别表示劳动力产出、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在农、林业生产中,土地是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林地是土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为了测算林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纳入土地这一生产要素,并且假定科技进步是中性的,参数随时间而变化。
1.3指标选择及数据的处理
1.3.1产出指标。选取江西省林业总产值作为产出变量,即一产、二产、三产产值之和。
1.3.2投入指标。①资本投入(K)。由于《中国林业统计年鉴》上只提供了林业固定投资额,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采用林业固定投资完成额来近似表示林业投资。②劳动力投入变量(L)。林业劳动力是林业生产投入的重要因素,由于很多地区林业从属于大农业之中,纯粹从事林业生产的人数较少,故难以准确计量。本文以营林劳动力和林业系统从业人数之和表示劳动力投入变量,营林劳动力投入根据大农业总产值、林业总产值和大农业就业人数的同比换算;林业系统从业人数为各地区分行业部门中林业系统年末就业人数。③土地投入变量(S)。林地是土地的一种表现形式,选取林业用地面积作为林业生产中林地的投入变量。林地是林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但是,林业用地投入面积比较稳定,林业用地的增长率接近于0%,所以,本文不考虑林地增长率对林业产值增长率的影响。
2结果分析
2.1弹性系数的确定根据以上测算方法,测算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之前首先要确定各要素的弹性系数,为测算出各要素的弹性系数,采用2000~2011年江西省统计数据拟合生产函数,为避免多重共线性对参数估计的影响,假设规模报酬不变(即假设α+β+γ=1),在(2)式两边同时除以L,则有下式。由表1可见,将林地投入面积作S为变量,结果不理想,无法通过显著性检验。由于历年江西省林地投入面积变动性不大,因此可认为林地投入面积S为常量,根据农业部科学科技与质量标准司的《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中规定,将土地的产出弹性定为0.25。根据上述结果,可以计算出2000~2011年间江西省资本弹性系数为0.29,劳动力弹性系数为0.46,林地面积弹性系数为0.25,林地面积的增长率接近于0,可以忽略不计。
2.2各要素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通过对江西省1995~2010年相关指标数据进行测量,相应计算出各年江西省科技进步增长率、资本、劳动力、土地、科技进步贡献率。在计算过程中,农业总产值、资本投入均是以1991年为基期折算后的值。同时,为了消除气候等因素对产出变动的影响,各投入指标均进行3年平滑处理。由于现在还不知道2011年的投入指标,因此,在计算2010年指标是用2009年与2010年的平均值代替。测量结果详见表3。从上面的数据可以分析:第一,从弹性系数方面分析。劳动力弹性系数为α=0.46,资本弹性系数为=0.29,林地投入弹性系数为β=0.25,即劳动力投入、资本以及林地投入每增加1%,林业总产值将分别增加0.46%、0.29%、0.25%。这说明江西省林业产出的增长对劳动力投入的依赖性较大,在三个弹性系数中劳动力投入的弹性系数最高,是资本投入弹性系数的1.58倍,是林地投入弹性系数的1.84倍。因此,可以从增加林业劳动力就业人数、增大资金投入等来增加林业产出。第二,从林业总产值、劳动力、资本、林地的增长率来看。江西省林业经济稳定增长,林业总产值总体增长率比较稳定;林业从业人员逐渐增多,其劳动力增长率逐年增大。林地、资本则波动很大,资本增长2002年最大,2005年最小;林地面积因为在短时间内变化不大,几乎零增长。如图1所示。第三,从劳动力、资本、林地对林业总产出方面分析。江西省在2000~2011年11年间各投入要素对林业经济的贡献率均值由高到低依次是资本、科技、土地和劳动。江西省林业经济总产出的增加,主要取决于资本投入和科技进步两个因素。除劳动力投入贡献率曲线比较平稳以外,其他各投入要素的贡献率很不稳定,数据不全面是影响结果的原因之一。如图2所示。资本贡献率所占的份额最大,在1995~2010年平均值为70%。这表示,是相对于林业经济总产出年均26%的增长率,由于资金的年均增长率达到52%,掩盖了其他因素的作用。科技进步贡献率所占份额第二,平均值为36%,江西省林业科技进步对林业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2004年以及2005年江西省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比较高,分别为98.25%和120.22%,这可能是由于江西2003年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大加大了科技投入。而2002年、2009年和2011年反而出现负值,分别为-106.99%、-68.71%和-37.53%,出现负值可能是因为虽然近几年江西省林业经济发展迅速,政府不断加大对研发财政投入、提高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对农民进行培训并且调整产业结构,但由于林业基础薄弱,林业科技进步主要还是依靠加大财政投入来拉动,因而出现投入多有效产出少的现象,但这并不说明林业科技进步对江西省林业经济增长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劳动力贡献率为-9%,这表明江西省林业从业人员数存在过剩现象,隐蔽性失业制约着江西省林业经济综合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林地面积贡献率平均值为12%,林地面积投入增长率呈不规则变化。这是因为一般林地面积都是5年清查一次,在5年内林地面积不会发生改变,而在上一个5年或者下一个5年会发生变化,导致林地面积呈现不规则的增长。
3对策建议
3.1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技兴林”意识科技兴林是一项基本国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以前的林业都是“靠天吃饭”,当前,科技迅猛发展,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逐步成为现实。因此,应该扭转人们对林业科技认识的误区,确立科技兴林的基础地位,改变过去林业靠天吃饭的传统思路,将科技作为改造传统林业、建设现代林业的核心力量。重视林业科技的宣传,破除传统的思想弊端,建立起科技兴林、科技强林的林业发展观念,从内心真正重视林业科技,从根本上转变林业发展思路,将科技兴林作为林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篇3
2.1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中首先就是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丹尼森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生产要素投入量是劳动、资本和土地投入的结果;要素生产率主要取决于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和知识进展[10]。总结近期的研究文献,众多学者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分两个层面,一是单独研究某一因素影响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二是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2.1.1林业经济增长的单因素影响分析
单个生产要素对林业经济增长影响,主要投资、科技投入、劳动力、森林资源、林产品进口贸易等因素。林业投资可以推动林业经济增长[11],其中科技投入与林业经济增长间存在协整关系,且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还证实了两变量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林业经济增长短期变动受财政科技投入短期变动的影响不明显,而短期内财政科技投入变动受林业经济增长短期变动的影响则较大,长期来看,财政科技投入与林业经济增长相互间有显著促进作用[12]。劳动力数量、劳动者素质、劳动者劳动行为、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等都是影响林业经济增长方式[13]。另外,国内林产品进口贸易与林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林产品进口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林产品进口与林业经济增长之间仅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林产品进口是林业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反向则不成立,主要源于从长期来看,国内短缺的生产要素通过进口能够提高全要素的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如中国原木、锯材等初级林产品的大量进口,不仅没有对国内生产形成替代,反而释放了国内的产能,有效地刺激了林业经济规模的扩张,有利于林业实现良性经济增长[14]。
2.1.2林业经济增长的多因素影响分析
经济增长主要为多个因素贡献的结果。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认为,生产要素主要由劳动力、资本和技术构成,三大要素的投入水平和配置方式影响经济增长水平和质量。林业经济增长也不例外,资本、劳动力投入和技术在林业经济增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营林生产以培育森林资源为主,受林木生长缓慢、林地数量有限等因素的限制,营林产值很难快速提高,因此,劳动力要素的投入比资金要素的投入对于营林生产的贡献率更大[15],资金投入应以国家投资为支撑力量,主要因为林业投入要素中相当部分的生态资产化,发挥了公益作用,从而降低了林业产出[16]。除上述资本、劳动力、技术的生产要素投入影响之外,经济增长还会受制度、市场、政策的影响。高岚、张自强系统地研究了产权管制和要素投入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利用1996~2007年间广东省林业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验证了林业产权管制的放松对于林业产出具有重要贡献的假设,由于外部性等因素的影响,林业产权管制的放松对于林业产出的贡献有限,提出现阶段中国仍需不断完善林业产权制度,同时需要考虑到各地区的森林资源特征与农户经营行为的差异。突破了前人研究的“制度和政策变量难以量化”保守结论[17]。李微等针对国有林区比较多的伊春地区,从公共理论角度出发,将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概括为4个方面:供给因素(资源、劳动力、资本、科学技术),需求因素(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产业结构因素,政策及制度因素,亦认为产业结构、森林资源,消费需求,资本和劳动力对伊春林区林业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并认为科学技术及第三产业并没有对林业经济的增长起到主导作用[18]。而李平、张俊飚持不同观点,认为科技投入为林业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12]。从不同角度的研究结果来看,学者的观点均认为经济增长是各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不是某个单一因素的作用,但也不排除在某个地区的某个因素起主导作用。结合中国林业经济增长的模式,要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中国林业经济发展是以政府为主导,决定了林业制度变迁作为林业经济的重要制度因素,辅助生产要素(资金、人才、技术)进行动态优化配置,协调好四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产生一种合理的林业产业结构,从而为林业经济的发展形成一种合理的经济增长整合模式[19]。
2.2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其转变分析
2.2.1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方向及其转变方向
从经济增长方式的一般涵义出发,以要素数量提高为主所获得的经济增长定义为粗放型的增长,而把以要素效率提高为主所获得的经济增长定义为集约型的增长。中国林业经济增长方式仍属粗放型,其基本特征为:一是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扩大投资规模和增加新建项目,二是林业经济增长靠多占用资源和高消耗来实现,三是产出变化与质量、效益变化不尽协调[20]。在中国目前林业资源紧缺、林业资源质量日益下降的条件下,这种粗放型的林业经济增长方式将遭遇“极限”,当增长趋于“极限”或人们意识到这种“极限”的存在时,要使经济增长突破这种“极限”,就必然要改变这种增长的方式,转而着眼于提高要素生产率来获得有效增长。中国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过去的主要依靠增加大量的要素投入,转变到主要依靠提高现有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近的[21]。在20世纪九十年代,学者廖雅萍主张不能将全部的林业资源都要集约化经营管理和发展,他针对当时的林业资源现状以及经营管理现状,认为林业应该分类经营,即以生态效益最大化的森林应该按社会公益事业进行经营,实行事业化管理,由政府和社会负责建设,而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森林则应该实行企业化管理,面对市场,参与竞争,进而在经营措施、运行机制以及补偿机制等各个方面对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施以不同管理方式[22]。后来,张孟德和孙秀娟均从循环经济角度出发,认为林业是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林业在化解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矛盾上起到的调节中枢的作用,在林业产业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至关重要且理所当然的。在林业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应该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使循环经济具体模式中,各种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林业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观点实质与林业经济增长集约化转变方式的观点一致[23-24]。
2.2.2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制约因素分析
虽然,目前的林业资源现状、林业发展现状、当前面临日益恶化的生态现状、激烈的林业市场竞争等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迫切需要中国的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这不是一个自发就能自动完成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以及农户等各个社会主体的支持和参与。刘勇、马平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分析了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瓶颈”制约因素:主观上,中国市场经济观念不强,一定程度上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改革和科技的观念也不强,林业尤其突出。客观方面因素主要有:一是当前中国林业企业自我发展机制不健全,虽然在积极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但进程缓慢,产权制度仍然不够明晰;二是林业产业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且投资结构不合理,林业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还不到1%,资金投入重“森工”轻“营林”,必定造成森林资源的不断减少;三是政府宏观调控不利,主要表现在林业企业的发展规模、分布区域和宏观生产力布局、环境保护以及科技兴企等之间的不合理[20]。总之,迫于当前林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任务、形势和客观规律迫切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条件已初步形成并正在趋向成熟,主要表现在林业初步形成了综合性的产业体系,科技成果在林业产业中的转化效率越来越高,林业的地位也逐步提高,因此中国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仍然是现实的、可能的[25]。
2.2.3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
在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领域中,劳动力要素、科技创新、资金投入等均是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动力因素。首先,资本的密集程度对林业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着深远的影响,要转变中国林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就必须加大资金的投入,强化和改进林业企业物质要素效率提高的基础条件,为林业技术进步和效率的提高提供载体和制度保证。因此,资金投入是林业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是林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转变的第一启动力。再次,林业科技创新对于林业的贡献有巨大的潜力,是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第一推动力。但是,当前的中国林业科技与经济脱节严重,形成“两张皮”的状况,科技成果转化无法到位,林业科技含量低下。最后,劳动力要素包括劳动力数量、劳动者素质、劳动者劳动行为、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等都几个方面成为转变中国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先决条件,要转变中国林业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规范劳动者劳动行为、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26]。魏远竹从林业企业角度出发,认为林业企业是林业经济的细胞组织,是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体,而企业规模是否经济,又是能否实现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条件。对林业企业来说,除了应注重科技和体制的双重创新及提高劳动者素质之外,还必须加快结构调整步伐,迅速形成有效率的规模经济效益,有效地提高要素生产率,推进林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27]。
2.3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促进林业经济增长
在现代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变动成为一国或一部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国内学者几乎一致认为产业结构变动有助于经济增长[28]。合理的林业产业结构是林业经济增长的基础,也是林业投入要素在合理的林业制度指导下相互作用的结果,因为林业经济增长必须以一定量的生产要素投入为基础,而其要素投入的产出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林业产业结构状况[19]。据目前情况来看,中国大部分省区的林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对林业经济增长的正向拉动作用仍不明显。因此,加快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改变目前中国粗放型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从现有文献来看,多数研究以整个国民经济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产业结构的变动对总体经济增长的影响,而以某一部门内部的产业结构变动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此部门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则不多见,在为数不多的文献中,对林业产业结构变动的研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基于多部门经济模型的研究。虽然林业产业结构因素在林业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已得到了普遍认可,但由于林业产业是一个由自然—经济—社会组成的复杂系统,这就决定了各地区的林业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林业产业政策等条件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各个地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也不尽相同[29]。因此,选择个别典型省份或区域的林业发展做深入探讨更具有现实意义。黄烈亚、翟印礼等选取全国26个省、市、区为研究样本,利用多部门经济模型和各地区1997~2006年10年相关统计数据,就各地区林业经济系统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论表明林业产业结构的变动对林业经济具有正向的拉动作用,但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空间差异,其M值(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与林业经济增长负相关。而产业结构调整对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处于次要地位[30]。
肖泽军、铉珺玮概括湖北的林业总产值主要来源于营林、林产品和竹木采伐三部分,通过对营林、林产品、竹木采伐和林业总产值四个变量的相关分析发现,林业总产值与林产品产值变动具有高度相关性,但林产品产值增加值对林业产值增加的贡献却并不是最大;竹木采伐产值增加值对林业总产值增加的贡献最大,但与林业总产值相关性却不高,这主要源于林业内部产业结构不太合理[31]。肖敏静和赵璟选取江西省数据为样本,研究江西省林业三大产业对江西林业经济的贡献率,三次产业的依次贡献率为49.8%、37%、11.8%,表明目前林业第一产业的发展对江西经济的增长是有比较大的贡献的,这也与江西省的省情是相符的。目前江西省林业经济的发展还主要是以营林业等基础林业为主,林产工业及林业服务业相对还比较薄弱,林产品的加工及林产品附加值的延伸相比之下还不够发达。与此同时,林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对江西经济的发展将会有巨大的潜力和作用[32]。在对比发达国家的林业产业结构中,中国的林业三次产业比例为70:26:4,而林业发达国家的林业工业产值多数达到林业总产值的70%以上,有的已占到了90%以上,由此可见,中国林业的第二产业比重严重低下,没有发挥好林业经济增长主体的角色,并且在当前林业二次产业内部,仍然是以初级产业为主,即以消耗森林资源的木竹采运业为主,资源的综合利用为辅,属于低级的资源推动型经济增长。因此,在改变粗放型林业增长方式的发展环境下,林业除了在林业三次产业结构上需要优化升级,在林业第二产业的内部也需要调整,重点是培育林产加工业这一林业主导产业[27]。综合以上的观点可以发现,从全国角度和省域实证研究均表明,林业产业结构变动都是需要提升第二三次产业的结构比重,重点是林产品加工业,并将之培养成林业主导产业[27]。总之,经济增长依赖于资源要素的大量投入与有效配置为基础,林业产业结构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林业经济增长,进而影响林业要素预期投入产出效益。均衡的产业结构,适应于技术的发展,并且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高的,反之则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必然导致经济增长缓慢和不稳定,该理论同样适于林业产业。因此,新时期林业的重点任务除了一味的追求经济增长外,还应该注重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林业资源的高效配置,全面推进集约化发展。
篇4
我们有优秀的传统造园理念“小中见大”、“意境之美”、“移步异景”,我们也有优秀的园林作品拙政园、狮子园,所以,在现代的景观设计中,完全可以将这些中国地域文化和造园手法运用到景观设计当中,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景观。步入成都易园园林景观中,你就会被主体建筑养正轩吸引。它的存在将园中的水面一分为二,在水体的周围兴建筑、筑亭、依叠石而见长廊;白墙褐色木材的传统建筑,山墙上镶嵌着富有寓意的吉祥图案作为装饰,也吸取了四川民居特色;园内景观植物的栽植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经济美观”的原则,采用了具有川派园林、川派盆景的地方特色布置在易园的入口处、转角处以及重要的景观节点处。让人一步入园林就能感受到巴蜀文化特色的韵味。
3.传统文化与城市建设的完美结合
传统与时代是相对而言的,传统的存在是因为时代作为参照物,而时代的发展是基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向前推进的。传统必须要适应时代,而时代也必须要继承传统。谈起西安,我们都能立即想到它的古城文化,大唐芙蓉园、秦始皇陵兵马俑、大雁塔、钟鼓楼;说起成都都会想到少城文化宽窄巷子、青城山、春熙路等等,追其原因就是西安、成都的城市建设都是立足于本城市的传统历史文化,深入挖掘具有该城市的历史文化元素运用到城市文化建设上来,激发人们的文化认同感。而成都作为一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古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之一,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重地,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易园园林就位于成都市金牛区、金牛乡、金牛村、金牛大道、金泉路八号的金牛坝,与金牛宾馆一墙之隔,占地120余亩。与成都宽窄巷子少城文化景观一起作为成都文化的缩影。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韵味、有涵养的同时具有包容性的城市文化建设才会让人流连忘返。广东、深圳经济发展可喜可贺,但他们毕竟是工业高速发展的产物,城市建设并没有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在某些方面而言,它是失败的。就像西餐肯德基快餐一样,没有营养只能是充饥。真正有营养的还是我们传统中餐。我们的城市建设也一样,在城市文化景观建设方面,还是要立足于传统文化,打造具有特色的区域性景观,这样的城市建设发展才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4.传统文化与群众互动、参与性
易园园林集观光、娱乐、餐饮等为一体的文化空间,我很庆幸自己来到了这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历史文化古城的魅力,和一份打造生态园林城市的坚持。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的时尚大都市的繁荣,也可以领略到古香古色的传统建筑。
篇5
1.2色彩调和理论
色彩的调和较之于色彩的对比要给人更加舒适缓和的感受,矛盾对立不那么激烈,色彩也就趋于整体统一和协调,这就是色彩的调和理论。色彩调和与色彩对比从表面上看其目的和方法是2个相反的过程,但实际上是色彩关系配合中辩证的两个方面,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事物的解析。
2园林景观设计中色彩的具体应用
2.1不同色系色彩的应用
2.1.1园林景观设计中暖色系的应用。暖色系是园林景观设计中较为常用的色系,其具有可见度高、波长较长、视觉上呈现跳跃性的特点。暖色系以红、橙、黄为主体色系,这样的颜色能给人营造一种欢乐、祥和、热闹的心理和视觉感受,那么一般较适用于一些欢乐的庆典场面,在门厅和广场花坛上大多布置具有暖色调的植物,烘托出庆典类活动的热闹和欢乐的氛围。暖色调在寒冷的地区的景观设计中尤为适用,因为其暖的特点可以再一定程度上对心理温度进行平衡。
2.1.2园林景观设计中冷色系的应用。冷色系与暖色系相反,其具有可见度低、波长较短、视觉上遥远的特点。冷色系主要是以青、蓝为主体色彩,给人清冷、沉静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冷色系主要应用在较小空间的环境扁圆位置,视觉上可以给人深远的感觉。如果需要在设计上使得冷色营造面积,那么就必须加大冷色系植物的面积,这样才能在视觉上呈现出与暖色搭配的欢快、明朗的感觉。
2.1.3园林景观设计中对比色的应用。园林景观设计中对比色主要对将补色进行对比,能够产生更加强烈的对比效果,对比色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也应用较多,尤其是那些游园、广场人多的地方,更多地采用对比色来组成各种图案、花柱、花坛和主体造型等,给人强烈的视觉效果,营造出这类场景独有的欢乐的、热闹的氛围。3.1.4园林景观设计中同类色的应用。同类色,顾名思义是属于同一个色系的色彩,他们属于相差不大的邻近色,最典型的例如绿色和黄色、黄色和橙色等。同类色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进行组合能够更为以协调的感觉,易表现出空间的层次感,有宁静和柔和之感,而没有那种激烈对比的效果。
2.2色彩应用中应考虑的问题
篇6
1.2立意的依据和方法
俗话说“凡画山水,立意为先”,景观建筑的创作也是如此,没有好的立意,就谈不上优秀的景观建筑。但是,立意并不代表着凭空胡思乱想,这是要充分考虑到人们的审美观念以及园林的自然条件等方面,并通过整体的把握,创造出良好的园林意境,要根据不同景观建筑的功能划分,同时有效结合园林的文化等方面立意,当然,也可以根据设计者个人的意图立意。立意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常用的包括这样几种方法:首先,模仿立意。即模仿类似或者相同的建筑进行立意,并加入自己的元素。其次,生态立意。从自然地角度出发,要求将破坏自然降到最低,充分展现自然的和谐。再次,诗画立意。着重表现文化的深远,将诗画融于建筑。第四,地方风情立意。这是用来表现地方特色,反应地域性文化和风俗的最佳立意方法。最后,历史立意。将历史文化的元素加入到景观建筑中,可以有效增加园林的文化内涵,增强游客的怀旧情绪。
2、景观建筑在园林设计中的实践运用
2.1凉亭的布置与设计
作为园林中重要的人文建筑,凉亭是游客休息、避雨或者乘凉的场所,也是必不可少的景观。一般情况下,凉亭往往坐落于景观园林的内部,它的设计通常包括:现代凉亭和传统凉亭。现代凉亭的设计思路一般为平面图形或弧形等形态,而传统凉亭主要以梅花或者多边形等形状为主,亭子的顶部经常设置单屋檐和双屋檐,甚至是多屋檐。主要以木料、石料以及钢筋混凝土为主要构成材料。凉亭的形状因此千变万化、雅阁精巧、样态宏伟,给乘凉的游客一种如临仙境的感觉。凉亭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凉亭应当设置在景色秀丽的地方,有水的地方更佳,这样不但能够保持整体的美感,还能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服务,亭内风光旖旎,空气清新,是游客欣赏风景、休息的绝佳场所。
2.2桥的建筑与设计
河流是园林景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河流对于调节气候,润湿空气有着重要的作用,要使人们能够接近河流,呼吸到新鲜空气,感受到大自然的芬芳,最佳的方案就是设计一座桥梁,在提高观赏性的同时,也使桥梁达到了很好地渲染美景的美术效果,良好的融合了交通和艺术。在规模较小的园林中,往往把桥梁作为划分水面的景观,用这种方法来扩大景观的面积,着重突出水面的悠远与幽深。面积较少的园林可以将桥梁设计成质朴、简约的拱桥,并尽量接近水面,让游客在观赏园林景观的时候,能够良好的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是面积较大的园林,桥梁的设计要以作为园林的重要标志为指导,桥的设计要与整个园林的景观相呼应,同时要和自然的景观相呼应。为了丰富景观的人文艺术,可以将桥的形状设计的丰富多彩,例如,可以设计在悬崖上方,衬托山的陡峭,水的幽深。
2.3廊的安置与设计
廊的作用是连接建筑物外部世界,是狭窄的通道,作为一个过渡性的空间,廊不仅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交通作用,还能为游客提供休息的场所,廊的设计使得园林景观更有层次感和空间感。同时,回廊具有遮阳避雨的实用价值,能够有效保护游客。游客在游廊上漫步,可以看到廊外的风景,可谓是一步一景,在不同的季节可以感受到不同景色带来的不同心情,充分感知自然的和谐,延长了观赏的时间。
篇7
1.2坚持历史性与现代性的统一
不同的地区在历史发展当中的风景园林设计理念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历史文化传统对于风景园林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极大影响了设计者与群众的审美观和需要。但是,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这就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具有现代文化特征。这就要求在风景园林设计当中,必须坚持历史性与现代性的统一。在设计的过程中融入本地区的文化特点,还要体现出文化的现代性,将新时期的文化发展融入其中,将历史与现代文化交融起来,这样才能让身处其中的人产生文化上和心灵上的共鸣,这也是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的一个基本要求。
2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2.1从细节上满足人的需要
从设计的角度来讲,细微之处决定了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同时深刻体现出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水平。这就要求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要从细节入手,从满足群众的基本需要入手,体现出人性化设计的要求。比如,在灯光设计上,能够让灯光覆盖到所有的路,灯光选择柔和的黄色光源,采用太阳能照明;在道路上,设计的道路能够让人以最短的距离达到每一个景点,同时要体现出曲径幽深之美,还要建设一些基本的建设设施,比如单杠、双杠、仰卧起坐器材等。这些设施能够让群众在享受自然之美的过程中,还能锻炼好自己的身体;再比如说在水池的设计上不能太深,水池周围必须有相应的防护措施,在人与水体的交界处,水深应该在20~30cm,周边延伸2~3m,避免游人在接触的时候出现意外事故等。可以说,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能考虑到人的需求,为人的需要着想,这样才能将人性化理念真正渗透到设计之中。
2.2从规划中满足人的多样性需求
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除了作为细节上的设计之外,也应该做好风景园林的模块规划,因为伴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人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单一功能的风景园林意境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根据风景园林规划建设的目的,对其应该具备的功能及其在园林中的布局情况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将这些设计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实现。比如,将健身场所放在比较接近居民区的区域,避开人流比较多的地方;将儿童活动区域与一般的成人活动区域分开,并避免主要人行道及水体等危险区域等;将自然景观小品与传统的亭台楼阁等设计在一起,将园林展现在更高层次人的需求面前,让这些人能够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3在设计上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性化设计理念的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必须渗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这也是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体现。这就需要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从整个工程的整体角度来探讨其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将景观设计与建筑物设计协调起来。同时,园区内的各种配套设施之间也应该相互协调,准确给予风景园林建设项目一个定位。另一方面应该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分析各种生态节能技术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比如说建筑节能技术、太阳能技术、降耗技术、生态农业技术等,这些技术的运用能够最大程度减少风景园林设计及施工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保证风景园林设计和建成以后能够真正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篇8
1.2四季绿植的交错种植
植物的生命力随四季变化而变化,因此植物本身为城市园林环境带来的“低碳”效果也随着季节变化。在北方的春天,阔叶植物尚不能发挥其绿化作用,因此,北方园林的绿植景观设计中常用大量的常绿针叶植物来进行灰尘、风沙的隔绝并通过植物发达的根系达到保持土壤水分、节约绿植灌溉水源等目的;而在秋天,大量的红叶植物的应用不仅能够达到美化园林、给人视觉清新感的作用,落叶也能够起到增加土壤养分,节约肥料使用的作用。可见,按照城市的季节特点进行四季绿植的交错种植,是实现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中低碳理念的有效途径之一。
1.3具有特殊绿化功效绿植的应用
在景观设计中应用具有特殊功效的绿植,是实现低碳理念的另一种有效途径。这些绿植包括枝叶密度较大的高大灌木、根系发达而植株短小的草。灌木和草的成本并不高,但是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却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前者能够做出各种创意造型,增加园林景观的设计感;后者能够营造“公园”型的景观氛围,在低碳功效方面,高密度灌木起到隔绝噪音的作用,减轻建筑设计中的隔音压力,变相节约了建筑材料;草则以发达的根系储存大量的水分,而且具有多年生的特点,容易养护,节约绿植的养护成本。
2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应用低碳理念需要注意的问题
2.1因地制宜地选择植物
很多植物对环境的保护效果是十分理想的,因此,园林景观设计师们倾向于选择这些更加低碳的植物,但是,有些植物对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差,例如,温带阔叶植物对地表水有较强的保存能力,对干燥地区的土壤水分保存作用很大,但是这些植物并不适应北方的干燥环境,过度应用导致植株死亡,反而是对低碳理念的违背,因此,因地制宜地选择植物是十分必要的。
2.2确保植株的成活率
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还应注意保证植株的成活率,为了大幅度提高绿植的面积,有很多园林设计倾向于对植物进行密集种植,营造丰厚的绿化效果,体现城市园林的“绿色”感觉。但是,土壤养分对植物的供应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在进行植物选择和种植时,一定要以植株的成活率为基础,只有这样,低碳理念才能够真正实现。
篇9
现代租赁首先于50年代在美国兴起,由于其具有融物与融资相结合,筹资方式灵活多便,能够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既避免无形损耗带来的投资风险,又不影响承租人负债能力等优点,迅速广泛的被社会采用,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租赁规模和投资比重迅速增长。1982年,美国公司在建筑和耐用设备上总投资额为3476亿美元。其中租赁设备投资占总投资额16.6%,银行贷款投资占11%.到1987年,美国设备租赁金额高达986亿美元,占设备投资总额28.6%.在日本,租赁业成为仅次于电力业的全国第二大产业,租赁交易额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二)租赁组织健全,行业规范化。1968年,欧洲著名的跨国租赁协会——租赁欧洲成立。1971年,欧洲设备租赁协会成立,1972年又成立了欧洲设备租赁联合会。此外,各国政府制定了相应租赁行业制度:美国从会计制度、税收制度不同角度阐释了现代租赁含义和行业规范;英国租赁设备协会对租赁作了统一定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82年颁布了专门的《租赁会计准则》
(三)功能更完善,经济关系更复杂、广泛。现代租赁的信用、贸易尤其是金融功能被充分发挥和利用,企业普遍通过租赁设备来解决资金短缺、技术改造问题。随着用户对多方面服务要求的增加,租赁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租赁业的功能也已扩展到很多领域,如财政金融、经营管理、销售网络、咨询策划等。现代租赁在积极发挥综合的经济功能的同时,渗透到了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每一项租赁往往都涉及到投资方、供货方、出租方、承租方及其委托人等多方面关系,规模庞大,利益关系明显。这也是现代租赁信用不同于分期付款和举债信用(只涉及到一般性双边关系)的一个重要区别。
二、现代租赁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研究现代租赁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首先要纠正关于租赁产生原因的一个传统观点:“现代租赁业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考察现代租赁的产生、发展和基本特征,它确实是在美、英、日等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出现和取得迅速发展的,而且他们至今仍是现代租赁最发达的国家。然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最小的资本榨取最大化的剩余价值这一内在利益机制仅仅是现代租赁得以广泛应用和发展的动因,而非决定性条件。
市场经济是现代租赁产生的基本条件。
(一)现代租赁意识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一种经济观念。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从提高经济效益出发进行生产经营决策,这就要求提高资本使用效率,由此,产生了现代租赁意识。以租赁设备的方式,淘汰传统的一次性巨资购买设备的投资模式,先由设备的使用中获利而后支付租金的新型经营观念逐渐形成,并被广泛采纳。这种经济观念的革新为现代租赁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
(二)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广泛的市场交易和频繁的资金流动,造就了发达的现代金融业和现代信用制度。具有雄厚资本实力的财团、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介入,为现代租赁提供了雄厚的资本基础和多元化的资本来源。完善的现代金融制度则为融资租赁的产生提供了金融机构和会计制度上的支持。
(三)现代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市场为资源配置基础的市场经济,政府对租赁业加强管理和主动扶持、利用成为现代租赁发展的保证。美、英、日等国政府非常重视租赁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贷款、税收优惠,租赁立法,行业规范,产业支持来促进现代租赁的发展。
现代租赁的产生和长足发展以市场经济为土壤,而现代租赁的发展也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现代租赁适应了市场经济对资本的需求,加速了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尤其融资租赁方式的产生成为市场经济中信用关系的重要延伸。它把租赁变为融资的一个重要手段,使金融机构和租赁业发展广泛联系起来,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租赁观念,实现融物与融资一步到位,减少了筹资环节,开拓了筹资渠道,为物质要素与劳动要素的组合提供了简洁的途径和广阔的选择空间,有利的推动了与科技高速发展相结合的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现代租赁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是市场经济有力的补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是市场机制的内在要求,而租赁市场具有更合理、有效的配置资本、设备等经济资源的功能。现代租赁业通过租赁设备把闲置的或新开发的生产设备尽快投入到生产过程,以必要的生产要素带动停滞的生产,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实现了技术设备要素在各行业间的合理流动,加强了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了物力、财力的占用,提高了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资金利用率。
(三)现代租赁业发展完善了现代市场体系。租赁市场是市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租赁业的长足发展,租赁市场上的租赁形式更加灵活多样,租赁服务功能向多元化发展,服务内容也由单纯的租赁设备发展到提供综合性的一条龙服务,租赁对象无所不包,服务领域囊括各行各业。租赁市场日益完善,有利于市场体系的发展。此外,金融机构资金信用的介入和租赁灵活的融资方式丰富了投资市场,尤其是民间投资市场。现代租赁促进了生产要素市场的流通,它作为一项国际化的产业,也促进了国际经济资源的流动,成为发展国际市场的一条重要途径。
现代租赁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认清它们的关系,用它来指导我们处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三、我国大力发展现代租赁业的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体制正处于由计划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经济体制改革是多方面的,现代租赁业以其雄厚的资本基础,多元化的资本来源,全新的筹资方式,独特的资源配置功能大大有利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金融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流通机制等从投资、金融到外贸、流通体制的全面改革目标,有利于发展现代市场经济,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有利于新产品的及时采用和推广
一项新技术、新设备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需要经历一系列过程。从应用、推广到大量投产形成生产力要经受层层考验,往往因为不为人们接受,试用成本较高,销路不畅等原因在试用过程中夭折,又往往无法实现资金回收,不能大量生产形成规模经济陷入转化的恶性循环。
通过租赁,承租人可以租进适用性、经济寿命等性能把握不大的新产品,以免遭受可能的损失;出租人则可使其产品价值逐步实现,投资回收速度加快,进而扩大生产,降低成本,降低售价,产品得以推广。同样,在新技术研制过程中,可以通过租赁实验设备、场所,尽量降低科研成本与风险,有利于技术的创新。
(三)有利于深化国企改革
当前,困扰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两大难题是资金短缺和技术改造问题。资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活力的“血液”缺乏资金,严重影响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难以将企业改革深入进行下去。然而,传统的向银行借款方式会造成企业过度负债,而且国家严格限制信贷规模,银行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惜贷现象严重。国有企业迫切需要寻求一条可以增资减债的新出路。
运用租赁,企业以较少的资本,取得关键设备使用权,可以边生产,边获利,边支付租金,使资金运动有效循环。这不仅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同时获得了设备,完成了技术改造,不失为国企改革的新思路。
(四)有利于进一步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的直接原因在于我国技术设备相对落后,资金严重缺乏,需要引进物资和先进技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现代租赁业的国际产业性质在对外开放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按照国际惯例,租赁不属于借款,通过国际融资租赁不仅可以拓宽融资渠道,增加国际融资额,而且不会影响我国外债规模;通过租赁设备及相关服务,可以打破发达国家对先进设备出口的严格限制,还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国内租赁企业向国外提供租赁项目服务,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四、我国现代租赁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发展多样化租赁方式
租赁方式多样化是现代租赁的基本特征,而我国的租赁还主要是一般性的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形式过于单一,租金支付方式不科学,缺乏灵活性,难以适应市场不同情况。发展多样化的租赁方式,有利于开拓租赁市场,扩大租赁业务服务对象和范围,满足不同的需求。
(二)提高租赁主体综合能力
我国租赁企业普遍规模偏小,业务少,资金筹措渠道狭小;由于信用丧失,租金拖欠问题导致租赁企业资金周转性差,背负较高经营风险;租赁行业从业人员大多不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管理者缺乏经营管理经验。因此,要提高租赁企业资金筹措能力,可以通过制定金融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为租赁企业注入资金;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租赁项目提供低息贷款或税收减免;鼓励业绩良好的租赁公司上市发行股票,扩大筹资渠道。要加强租赁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就要加强租赁行业理论建设,培养专业租赁人才,吸收既懂经济、法律、管理、金融又懂租赁实务操作的复合型人才参与租赁企业管理运作。在企业自身增强竞争力,抵抗风险同时,政府也应建立租赁信用保障制度,比如租赁保险,担保等,从外部加强租赁企业风险承受能力,保护租赁业稳定、健康发展。
(三)加强立法,实现行业规范管理
篇10
1、平面构成艺术、景观平面关系
构成艺术就是把最基本的色彩、线、面、体等条件加以不同的组合,是这些新的组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际内容性,但这些组合也不是随意的,它必须有一定的规律和依据。构成艺术在现代化风景园林设计中大多都是把一些体、点、线、面、色彩、纹理等概念性的要素物化,让这些要素转换为直观的风景园林的元素,例如地形、植物、山水等。这不仅仅只是生态的属性,其中也有寓意与象征。
2、造型要素:点、线、面、体、色彩和空间通过不同的组合
在艺术中得以表达。现代化风景园林设计是通过运用视觉艺术语言,进行色彩和形体的建造,最终塑造出抽象美的概念。在园林设计中,点可以运用很广泛,它既可以是盆栽也可以是建筑,也可以是动物。然而点动成线,线有着直线、曲线。现代化风景园林设计中直线与曲线又有着很多划分,但是不同的线条给人的艺术体验也是不一样的,就像直线让人感觉大气,曲线让人感觉柔美。面又涵盖了点和线,面体现园林设计的整体效果。体是园林设计的三位形态,因为体可以表现出不同角度的的美感,为人们营造出一种立体的视觉效果,可以更加吸引人们的视觉。景观设计实例分析实例:新疆瑞石轩园林景观
(二)色彩构成艺术
1、色彩构成三要素
色彩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是通过光的刺激,引起眼睛产生视觉感知。然而色彩的三要素就是明度、色相、纯度。2、实例分析:色彩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常说的“色先于形”,这就是说明人们在对任何事物的认知中最初都是靠颜色来记忆的。色彩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也为我们增加了情感。例如:故宫的金碧辉煌、徽居的黑白相间、江南园林的秀丽淡雅都是色彩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所以现代化风景园林的建设中,色彩起着点睛之笔的作用。
二、构成艺术与现代风景园林的关系
构成艺术对现代风景园林以及现代社会各个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意义,构成艺术在一定意义上来讲是一种创造方法,也是一种对事物的认识,在造型语速设计中构成艺术是它的基础内容。构成要的的基本要素中的色彩、材料等都已经广泛的应用于现代风景艺术园林中去了。构成艺术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也使视觉形态设计变得更加完善,构成艺术在一定的基础上为培养创新思维和设计理念提供了新的方法。在艺术领域中构成艺术中的构成在含义上有很多,例如:建造、形体、构图、组织等很多含义。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是研究室外空间的设计,利用建筑、绿化、道路等很多方面做出具有人性化,抽象有内涵化的景观设计。因此,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构成艺术是非常有必要的。构成艺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广泛,风景园林是通过构成艺术的基本元素来体现设计的感染力与设计特点。
三、构成艺术在现代风景园林中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无论什么设计都是为了给人们欣赏,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也不例外,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必须与人们的审美统一,要想达到功能与审美的统一性,就必须运用构成艺术,因为构成艺术的理论体系可以满足统一性,构成艺术可以将现代风景园林艺术的美感通过设计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整体和谐原则
整体和谐大体上分为两点体现,第一点就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整体风格要达到整体一致的原则,另一方面就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所涉及到构成艺术的基本元素要在设计内体现和谐一致。因此,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时,一定要注意整体与内部之间的和谐设计,使现代风景园林更加有感染力。
(三)体现地域特征原则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并不是单纯的设计,而是结合原有的环境,再加以设计,使整体较为和谐的设计,设计中也可加入创新的设计理念,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变的更加具有感染力。
四、构成艺术的基本元素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构成艺术的基本元素包括点、线、面、体、色彩。这些基本的元素通过不同的组合体现出艺术的美感。视觉艺术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也最为常见,这种艺术主要是通过色彩的在创作体现出一种抽象美。
(一)点决定形态
点是构成所有事物的基础,在设计学中,点已超出原有的意义,点已经成为一种较小的形态,这种形态可以让创作设计者赋予更多的想象设计空间,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点可以有很多形式表现,例如点可以是一个建筑物、点也可以使一个植物,点可以说是设计中随处可见的。点的存在可以很快的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可以说点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最基础的内容,点可以为现代风景园林创造丰富的视觉效果和艺术的感染力。
(二)线决定视觉语言
线是由点组成的,线分为两种,直线和曲线。不同的线条给人的视觉感受是不同的,线的设计在很多设计中都广泛应用,古典的设计中,直线给人以宏伟壮观的感受,曲线给人一种庄重的美感。在现代设计中,曲线给人以活泼感受,直线给人以简洁明了的感受。因此,线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人们对于现代风景园林的最直接的看法与感受。
(三)面决定整体效果
面又是点与线的结合,面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决定着艺术的整体效果,因此,在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时候,要先对面积进行一个有序的整体规划,也要合理的分配各个要素在园林中的体现。不同面的设计与规划,表现的美感也不一样,但在设计中也要通过因地制宜去对面进行规划和利用,这样才能创造出一种自然的美。
(四)体决定三维形态
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最能多角度表现设计的美感就要属体的视觉效果,体的视觉效果可以让人们能够立体的欣赏设计,并且能感受到艺术的真实性。体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表现形式比较多样,例如建筑物的造型、花草树木的造型等等。
(五)色彩决定内容
古语说得好,色先于形,这就是色彩的效果比形态的效果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色彩具有很多的颜色,不同颜色给人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这些色彩可以形象的烘托出设计环境的氛围,也可以赋予设计和更多的情感,展现文化上的特点。在设计中运用色彩时候,要结合色彩的多反面,例如色彩的结构和色彩的变化等很多特点,这样做是为了能够为观赏者创造更多的视觉感受效果,这样就有助于跟好的满足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审美要求。也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鉴定了基础条件。
篇11
一、大数据时代与我国文化发展环境的变化
自进入21世纪特别是其第二个十年以来,在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加速发展和应用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开启了一个大规模生产、分配和应用海量数据的时代,即大数据时代。不言而喻,大数据时代的信息风暴给每个国家、社会及个人带来了巨大变革。对于我国文化及其发展环境而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使其传播方式、生成路径和影响效应等发生了巨大变革,呈现出与以往不尽相同的时代印记与现实表征。
第一,大数据推动了我国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近现代社会以来的文化传播主要表现为精英化、中心化、单向性和价值主导性等特征。而到了大数据时代,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方法和路径被相当程度地颠覆和变革,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时代特征。特征之一是文化传播的去精英化和去中心化。以往,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主导权主要掌握在党宣机构、政府部门、新闻媒体以及专家学者手中,他们在文化传播的议程设置方面有着绝对的主导权;然而,到了大数据时代,由于媒体技术可获得性与便捷性大幅度提高,这就使得普通大众也能够轻松掌握和运用媒体技术。在这种情况下,文化传播的主导权开始下移,借助于微博、微信、博客等自媒体平台,普通大众在文化交流和传播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从而呈现出去精英化和去中心化的发展趋势。特征之二是文化传播的互动性和价值多元性。进入大数据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传播主导权的不断下移,文化传播主体之间的互动性大大增强;而在此影响下,以往那种带有明显价值导向性的文化传播模式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受到挤压,文化传播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价值多元化和多样性也愈发明显和突出。
第二,大数据推动了我国文化生成路径的变革。从一定意义上讲,自文化产生以来,其本身就是一种精英文化。因为文化是一种高度凝结人类智慧和知识的精神产品,只有具有较高知识素养的人或由他们所建立的机构才能够进行生产。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由于教育的普及,虽然这种状况得以改观,但文化生产的精英化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步入大数据时代,文化生产的精英化状况从根本上得以改观,文化生产的既有范式发生革命性变革,由过去的撒网式、跟风式、标准化生产变为如今的定制化、差异化、个性化生产。在前大数据时代,文化生产者往往很难对大众的文化需求类型、关注点进行精确化的分析和把握;而到了大数据时代,受众在网络上的每一次点击、每一个评论等数据都可以通过相应的渠道和途径进行全面、系统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从而精确找到普罗大众文化需求的聚焦点、汇聚面。在这方面,腾讯视频可谓是作出了比较成功的探索和尝试。如腾讯视频制作的新闻视频节目《事实说》借鉴了美国Netflix《纸牌屋》的生产模式,将对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贯穿于《事实说》的选题、制作、传播、营销的生产全流程,精确地找准受众的关注点和兴趣点,进而在竞争激烈的娱乐视频领域收获不错的市场份额。据统计,自播出以来,《事实说》以其言论的深度和逻辑性、内容的知识含量受到关注,特别在70后、80后、90后群体中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目前第一季共计12期已播完,总播放量达8千万、评论量达19万、大数据调查的参与量达3千万[1]。
第三,大数据推动了我国文化影响效应的变革。过去,受制于通信条件、地域阻隔等因素的影响,文化的扩散和传播往往只能局限于一时一隅,文化的影响力受到很大限制。到了大数据时代,在网络通信技术的推动下,一种新的流行文化往往在很短时间内就能传播到全球范围,在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人群中产生巨大影响。就我国的情况而言,以往,受文化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我国文化在国际文化交流和传播中的影响力比较微弱。然而,近十年来,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助推下,我国文化与相关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很大提升,正在一步步走出国门,成为传播国家形象与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一张亮丽名片。仅以依赖网络通信技术程度较高的网络游戏这一文化产业为例,根据《中国游戏产业报告》统计的数据显示:从2006年开始,中国网游海外出口就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近十年来,中国网络游戏出口规模已经涨了30倍之多。2015年,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海外出口实际销售收入达到53.1亿美元,同比增长72.4%。可以说,网络游戏已经超越其他文化形式,成为中国文化出口的主力军。
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
(一)信息安全风险剧增
步入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与互联网已是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必备工具,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正是由于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大面积使用,也使得信息安全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与日俱增。如果那些记录着个人和组织的海量信息被泄露或被盗取,将会给用户、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带来极大的损害。如有媒体就曾报道,2015年4月22日,重庆、上海、山西、沈阳、贵州、河南等超30个省市卫生和社保系统出现大量高危漏洞,数千万用户的社保信息可能因此被泄露。从补天漏洞响应平台获得的数据显示,绕社保系统、户籍查询系统、疾控中心、医院等曝出高危漏洞的省市已经超过30个。据统计,仅社保类安全漏洞所导致的信息泄露就超过5279.4万条,涉及人员数量达数千万,其中包括个人身份证、社保参保信息、财务、薪酬、房屋等敏感信息。2015年的10月19日,乌云漏洞报告平台接到一起惊人的数据泄密报告后新漏洞,漏洞显示网易用户数据库疑似泄露,影响到网易163、126邮箱过亿数据,泄露信息包括用户名、密码、密码密保信息、登录IP以及用户生日等[2]。
(二)西方文化入侵和渗透日益加剧
在经济全球化的助推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席卷全球,向世界各个角落辐射和传播。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这种西方文化的传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但同时也使得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全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和挑战。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也未能幸免。正是基于这一现实,中国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国家文化安全,在保障正常的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同时,也采取了多种措施防范西方文化的过度入侵和B透,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成效。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在新的信息技术推动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入侵和渗透比以往更甚,几乎是无孔不入,并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一是方式更加多样。在大数据时代环境下,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领域和途径都是西方国家经常使用到的文化入侵和渗透方式。二是手段更加隐蔽。手段的隐蔽性是大数据时代条件下西方文化入侵和渗透的又一个重要特征。因为大数据环境下的文化入侵和渗透只需要网络终端就可以进行,而无需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这就使得防范文化入侵和渗透变得更加困难。三是影响更加深入和广泛。大数据时代西方文化入侵和渗透所造成的影响程度既是深入的,也是广泛的。这一方面体现为西方文化的入侵和渗透对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都构成了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体现为西方文化的入侵和渗透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都构成深刻的影响。
(三)文化产业市场遭受蚕食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在推动经济增长和满足人们精神需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在美国,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值越来越突出和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文化产业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也采取了多种措施推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然而,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国,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薄弱,许多方面尚处于未开发或未充分开发的状态,这就使得具有巨大比较优势的西方文化产业能够不断入侵和蚕食中国市场,从而对我国文化产业市场构成严重冲击。文化部前部长孙家正就不无警醒地指出:“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我们面临着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强大的文化传播优势和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借助现代市场机制和高新科技手段,将大量的精神文化产品输入中国,在获得巨大的商业利润的同时,对我进行文化的扩张和渗透,抢占、争夺我国的文化市场、文化资源和文化阵地,严重威胁了我国的文化和文化安全。”[3]进入大数据时代以来,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西方文化产业入侵更为便利,这就使得我国文化产业市场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四)主导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西方文化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中国蚕食中国文化市场的同时,还使我们的主导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这是因为,那些在大众中颇受热捧的西方流行文化、快餐文化表面上看只是占领和蚕食了我们的文化市场,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其中就会发现,这些文化消费品同时在传递着西方的价值观念、政治理念和意识形态。一直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正是注意到了这一点,不间断地利用文化贸易、文化产品输出等方式向我们或公开或隐蔽地推销其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况且,由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技术发展水平同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文化产业不够发达,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高水平文化的消费需求,从而使他们对西方文化产生向往和依赖。可以肯定,长期浸染于西方文化,其价值观就很容易被西化,而我们所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则很容易被淡忘。以弘扬爱国和孝道的中国传统故事花木兰为例,这个故事本来讲述的是一个女孩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英勇故事,在被美国迪士尼公司改编为动画片后,其主题已经变为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追求,爱国和孝道的主题被“实现自我”的主题所取代。此片被引进后,在青少年中比较受欢迎。在文化输入过程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显然,如果这一状况持续下去,我们的主导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就很容易被边缘化。
三、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对策
(一)建构文化安全预测和预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