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科普馆建设工作计划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工作内容与措施
1、思想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单位主要负责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抓住有利时机,加大对单位员工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力度,做到思想重视、组织落实、责任明确、措施到位。
2、强化部门协作,实现信息互补。加强与县地震部门的交流与合作,积极配合县地震部门做好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等相关工作,形成防震减灾的工作合力,努力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补。
篇2
重庆自然博物馆有着悠久的办展历史,其前身中国西部科学院和中国西部博物馆,都把创设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作为传播科学、普及知识、服务民众作为己任。经过80余年的历史进程,重庆自然博物馆即将建成新馆,新馆的建设,应秉承传统,努力创新,新馆的陈列展示,应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1重庆自然博物馆老馆的历史
1.1中国西部科学院附设的公共博物馆
中国西部科学院,是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1930年在中国西部创建的中国第一所民办科学院。设有理化、地质、生物、农林4个研究所以及博物馆、图书馆和兼善学校等。
随着20世纪30年代中国出现的博物馆发展的第一个高峰,1930年,中国西部科学院附设公共博物馆在四川巴县北碚成立。中国西部科学院下设的博物馆是在峡区博物馆的基础上创办的。
1930年3月由北碚峡防局拨款筹建峡区博物馆,利用火焰山东岳庙旧有殿宇略加改建而成。陈列各方征集物品,分动物、植物、风物、卫生、煤炭等陈列室对外展出。同年10月,中国西部科学院成立后不久,峡区博物馆由拨交科学院办理。
中国西部科学院附设公共博物馆成立以后,设有4个陈列室,1个动物园,1个剥制部。陈列主要分为风俗、工业、矿产等几大类,并饲养有生活动物。博物馆一开始就是一种馆园结合的模式。
博物馆在藏品收藏上颇下工夫。其主要来源,一为野外采集,二为社会捐赠。
大规模的采集在筹设博物馆之初就有几次。从1928年至1930年,卢作孚派少年义勇队随同入川的中国科学社、中央研究院以及德国专家傅德利等中外科学家到川西等地进行自然科学调查采集,带回大批动植物及风物标本。
社会捐赠每年都有。卢作孚在计划成立科学院之初,早就有动机,从各方募集捐款,多方设法采集标本,催促建筑博物馆。
征集标本的范围也不仅限于本地、本区域,还扩大到境外。在中国西部科学院1933年将来的工作计划中,拟征集全川煤矿,设一煤层标本陈列室,并收集各处社会自然各种标本分别开室陈列;拟花费一万元购置世界各国动、植、矿物标本。
博物馆注重专家学者办馆,将“敦聘博物馆学专家”列入工作计划大纲。博物馆主任黄子裳修业巴黎大学。
中国西部科学院附设的公共博物馆,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一部分,力求“造成功一种社会的环境,以促使人们的行动发生变化”(卢作孚)。的确如此,在上个世纪20年代,北碚以及中国西部封闭落后,经济欠发达、文化未建设、科学不普及,博物馆的建立,开创了以科学启民智、用知识促发展的新局面。
1.2中国西部博物馆
中国西部博物馆创建于1943年,是中国人自己创立的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其科学性在多方面得以体现。
科学的宗旨:在筹备委员会时期命名为“中国西部科学博物馆”,后更名为“北碚科学博物馆”,最后定名“中国西部博物馆”。其宗旨一直未变,推广科学教育,提倡专门科学研究。
科学的内容:陈列分工矿、农林、生物、地质、医药卫生及地理(原称气象地理)六馆,涵盖科学的许多方面。
科学的人才:在其筹建和设计过程中,有一大批抗战内迁重庆北碚的科研机构和国内顶级科学家倾力协助,其规模与起点堪称国内一流。博物馆所从事的是面向大众的科普活动,精英从事科普,既可保证科普质量又能产生巨大影响,极有利于科普事业的高端发展。
科学的精神:其创建“鉴于科学教育之亟待普及,学术研究尤待发扬”,以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把宣传科学、提倡科学作为基本任务,在战火纷飞的抗战时期艰苦创立、顽强发展。
2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的创新
纵观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历史,科学发展的脉络十分清晰。新时期的重庆自然博物馆,应传承历史、创新未来。
目前,重庆自然博物馆正面临新馆建设的重要时期,应在运行、管理、服务、办展、科普活动等各方面提高创新能力,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科学构架、科学管理、可持续发展。
2.1组织形式上创新
从组织形式上创新,建立专家主导的科学决策领导机制。正确的决策是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的重要前提,科学决策强调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决策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这就需要遵循科学规律,尊重专家意见,凡遇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事项,请专家提方案、拿意见,充分进行科学论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专家主导的领导决策机制,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起专家咨询制,汇集各学科专家,把握政策方向、业界发展动态,提供领导决策信息的专业化、科学化,参与重大事项的决策,对主要业务进行指导,提高决策质量,实现正确规范的决策,促使本馆业务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比如,对于陈列大纲,由专家进行编制、并提出建议,编制工作要把握好几个关系,即:内容设计与形式设计的关系、展陈标本与展陈内容的关系、文本的逻辑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展陈理念与现实操作的关系。注重把知识文本转化为展陈语言,在大纲编写时突出重点、特点、亮点,突出公众感兴趣、易接受的内容,突出地域特色和生物多样性,突出标本和通过辅助陈列手段表现的标本。
2.2工作方法上创新
在陈列大纲的编制上,可考虑采用委托制,委托设计方案,委托既可在本馆、也可在馆外进行。在前期准备阶段,为充分论证,可能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而一旦达成共识,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决策下来。
在陈列实施阶段,应充分介入基建工作的相关环节,施工方、业主方建立交流机制,相互沟通、充分理解、及时调整、共同建设,以达到建筑与陈列的契合。
2.3展陈观念上创新
“以人为本”,适应观众需求。其一是对展览本身的需求,展览内容上要丰富、具有知识性、要时常更新,形式上要活泼、富于表现力、经常变换。其二是对展览外的需求。博物馆除了展示功能以外,还应注重配套设施的服务。在主要展览区域外,可以设置培训、娱乐、餐饮、休息的区域。
在培训区,应把向少年儿童传播科普知识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利用节假日和晚上的时间,开办少儿科普培训班,组织小学员撰写科普文章,进行演讲比赛等,集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休闲性于一体。
在餐饮区,要创办有博物馆文化、尤其是有自然馆文化的特色餐饮。主要是在餐馆的陈设布置上,比如把岩矿奇石、把奇花异草、把小桥流水等陈设在厅堂的周围,形成视觉和味觉上的文化大餐。
2.4展陈主题上创新
体现“人与自然、天人合一”。不仅关注自然发展史,还要关注现代科学最新成果,不仅关注生态系统,还要关注环境污染。
新馆陈列,室内展项上确定的几个主题包括:序厅――人与自然奏鸣曲、地球奥秘(地球厅)、生命激流(进化厅)、恐龙世界(恐龙厅)、生物万象(生物厅)、生态家园(环境厅)、西部富源(西部厅)、山水重庆(重庆厅),共8个部分,7大板块。
室外展项,作为新馆项目的特色之一,鼓励设计者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条件,巧妙构思,营建多种可以观赏、学习、体验的自然空间。拟设①动物观察区,在露天或建筑物的天井部分,设置一系列网罩,分别养殖蝴蝶和鸟等,构成“蝴蝶谷”、“鸟语林”等项目。②植物观察区,设置专门区域,专家辅导,公众参与,种植、认种濒危植物、珍稀植物或重庆地区的主要观赏植物。③恐龙生态园,配植裸子植物,陈设仿生机器恐龙和恐龙复原雕塑,模拟恐龙时代的生态环境,再现“失落的世界”。④名人雕像园,设立卢作孚以及与重庆自然博物馆历史相联系的著名科学家雕塑,缅怀先辈功绩,突出项目文化特色。⑤儿童乐园,设置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益智强体游戏项目,让儿童在乐园中体验、学习、发现自然。
2.4展陈形式上创新
展陈形式上要大胆创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直观性、可视性和互动性。打破传统展示以静态陈列为主的被动局面,以标本为中心,进行博物馆与观众的展示与欣赏、传授与学习、观看与动手的互动、参与、体验型展陈方式,改变单一标本和展板的简单陈列,采用高科技的融声、光、电为一体的场景,烘托展览气氛,造成互动场面,形成形式上的创新。
3结束语
新馆的建设正在紧张推进中,新馆陈列,更多地关注环境状况、社会发展和公众需求,因地制宜地利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架起人与自然沟通的桥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重庆自然博物馆通过建立创新机制,进行项目引领,促进我馆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联系,形成互相依存,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局面。重庆自然博物馆必将在继承科学的传统中、通过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结出科学的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篇3
二、工作机构和职责
宜城市农村科普服务工作队,由市委组织部领导,隶属于市科协,与市科技馆合署办公。工作队组成人员采取专兼结合的方式选配。工作队队长由市科协主席余照强兼任,副队长由市直涉农部门所组建的专业科普服务工作队队长和市科协分管科普工作的副主席马安学兼任,工作队办公室主任由市科技馆馆长冉文荣兼任。各专业科普服务工作队长由各涉农部门分管科普工作的领导兼任。各镇(办事处、区)相应成立农村科普服务小分队,分队长由镇(办事处、区)分管科普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或组织委员)担任。
宜城市农村科普服务工作队的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网络一大批为农村科普服务的科普工作者。通过有效的组织形式,组织一批可为农村、农民、农业服务的市属学会专业科技工作者,网络一批农村科普志愿者、科技中心户、科普宣传员、专业技术协会会员、农业讲师团和农村党员科技连锁店成员,参与到农村科普服务工作队中来。
(二)整合科普资源,增强农村科普服务能力。巩固“一站一栏一员”建设成果;利用农村中小学、村党员活动室、农村化技术学校、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农村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和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点开展科普服务,实现效能的最大化;充分发挥现有科普场(馆)、科普橱窗、科普画廊等科普阵地的作用,提高科普场所的利用率。
(三)组建专业科普服务队,搭建社会化科普服务平台。市直涉农部门,要立足各自职能职责,结合农村科普实际需要,组建专业科普服务队,搭建社会化科普服务平台。农业部门要组建农业科普服务队,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等一系列科技服务;医疗卫生部门要组建农村医疗服务队,给农民送医送药;文化部门要组建文化下乡服务工作队,为农民放映科教电影、提供科普图书资料;组织人事部门要组建农村科普人才服务队,为工作队储备农业科技人才,给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人才保证;司法部门要组建农村法律服务队,为农民提供必要的法律服务;教育、畜牧、林业等部门也要组建相应的农村科普服务队。通过组建这样一系列专业科普服务队,搭建矩阵式的社会化科普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地给农业生产、农民致富、农村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四)开展大规模的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队(包括各专业科普服务队和小分队)要在科技培训工作中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取得新突破。在培训手段上,由行政推动与市场拉动和农民需求相结合开展培训;在培训方式上,由以会代训与立体、多功能培训相结合开展培训;在培训方法上,由单纯技术培训转向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相结合开展培训,由培训农村党员带动培训农民;在培训载体上,由单一的封闭式的培训转向开放性、综合性、全方位的培训,积极探索新形式下培训工作的新途径、新路子。
(五)开展大规模的农民科技示范活动。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评选和建设具有示范作用的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围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不断壮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围绕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科普示范乡镇、村的创建和科普示范户、科技中心户与科技示范明星户的评选。
(六)开展大规模的农业科技服务。依托新闻媒体、群众性科普活动、重要农时季节、基层农技协组织等开展农业科技服务。
(七)开展大规模的科普宣传。采取科技下乡、科普集市、科技入户、科技110等有效形式,组织科技工作者携带科普图书和影视资料等深入村组,开展现场指导和咨询、播放科普电影和录像、举办展览等科普宣传活动,把科学技术送到农民群众手中。
(八)培育长效工作机制。农村科普服务队要围绕市场,在服务“三农”中形成以工作队(小分队)为龙头,以专业科普服务队为抓手,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化教育学校、党员科技连锁店等科技培训阵地和科普示范基地为依托,以市属学会专业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科普宣传员为骨干的工作格局。同时,发挥农村科普工作队的主导作用,依靠农业科技专家,支持协会发展,带动产业开发,创立产业发展品牌,形成品牌挂靠企业、企业联系基地、基地带领农户占领市场的长效工作机制。
(九)明确农村科普工作服务队、农村专业科普服务队与农村科普服务小分队的职责关系。农村科普工作服务队担负着指导、协调、监督基层科协、农村专业科普服务队和农村科普服务小分队工作的重任,工作队要结合实际,制定周密科学的工作计划,对专业科普服务队和小分队的工作要实行跟踪管理。专业科普服务队和小分队要严格按要求完成市科协和工作队安排的工作任务,每年围绕地方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开展有特色有创新的科普服务活动4次以上,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活动内容和目标
(一)紧贴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扎实开展“三培养”活动。农村科普服务工作队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泛开展一系列科普活动,努力实现把科技致富能手培养成科技示范户、把科技示范户培养成科技中心户、把科技中心户培养成科技致富明星标兵的“三培养”目标,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农业得到发展、农村得到繁荣。
(二)突出“三服务一加强”的根本任务,组织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覆盖面广、影响深远的大型科普展览活动。“三服务一加强”就是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服务,加强科协自身建设。农村科普服务工作队要组织动员各专业服务队和小分队,充分利用全国科普日、科技周等时机,精心策划,周密部署,组织开展“科学发展观,你我共繁荣”系列主题活动,力争活动面一年内覆盖全市60%以上村组,两年内覆盖80%以上村组,三年内覆盖率达100%,以提高农民生态环境意识、节约水资源意识、保护耕地意识、防灾减灾意识,在广大农村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培育发展壮大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组织,做到有产业的地方就有合作组织,带动会员农户和农民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三)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这一根本大纲,着力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规划》和《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实施细则》,指导农村各类科普教育活动。2007年,农村科普服务工作队,要结合农村党员科技传播行动计划、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计划、绿色证书工程、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科技入户工程等,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多渠道加大培训力度,重点培育“1111”工程,即:1000个科技示范户,100个科技中心户,10个科技示范标兵,辐射带动10000个农户。同时,着力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科技培训,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积极开展农民工的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以实现适应市场需求的农民工转移。
(四)树立科协工作品牌意识,培育发展壮大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工作服务队,要结合我市实际,组织相关科技专家,从品种、技术上严格把关,从市场上提供信息服务,从2007年开始,用两年时间,按照“一镇一品”的要求,培育有特色的大产业、大基地。流水、板桥店重点发展西瓜、食用菌产业,建设一个10000亩西瓜科普示范基地;王集、南营重点发展油料产业、麦冬产业和山药产业,建设一个10000亩油料、一个5000亩麦冬和一个5000亩山药科普示范基地;郑集、孔湾重点发展蔬菜产业,基地面积达20000亩,以此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领导保障机制。市委成立由市委副书记陈乐一同志任组长,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鲁大全和市政府副市长尚瑾同志任副组长的宜城市农村科普服务工作队领导小组,负责对农村科普服务工作队的领导和引导。市直涉农部门和各镇(办事处、区)也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将专业科普服务队和小分队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做到方案周密细致,任务具体明确,措施过硬有力。
篇4
在最后的交流总结会上,北京科技报社代表“科普类报刊的指导服务与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专题组进行了发言。
北京市军民结合产业园揭牌
日前,由北京市科委、海淀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北京市军民结合产业园揭牌仪式”在中关村科技园海淀区东升科技园举行。北京市委常委赵凤桐、市科委主任闫傲霜以及40家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的领导同志共同出席了揭牌仪式。
为发挥首都军工科技资源优势,推动军民共用科技成果在核心区的聚集和转化,在北京科委的大力推动下,北京科技协作中心与海淀园管委会于2009年12月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北京军工科技资源在核心区的落地。
根据目前的园区规划和双方的工作计划,“北京市军民结合产业园”的发展目标是:在3~5年内,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军民共用技术辐射中心,探索出一条军工院所与区域经济高度结合、产学研无缝合作、产业链完整、品牌国际化的示范性技术转移模式,为进一步引导军工资源的聚集、树立园区品牌并更好地在首都军民结合产业化中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文/史文婕)
第二届丰台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幕
12月10日,由丰台区科协、教委、科委联合主办,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承办的第二届丰台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东高地科技馆开幕。本次活动经过专家评审共有143个作品进入决赛展示,其中竞赛项目50项,科教创新作品8项,科技实践活动4次,科幻画81幅,有近万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开幕式上丰台区教委宋金钟书记致开幕词。创新大赛活动内容丰富。在赛场上,同学们展示了科幻画、小发明、小论文等作品,现场还进行了机器人、智能机床的竞赛和论文答辩等活动。
篇5
村在年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对全村土地进行了集体流转,解决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下的土地由于过于分散的问题。村两委通过认真的学习、考察、研究,引进了几家有资质的企业对土地进行规模化经营,在村内发展现代农业。
时值今日,村的现代农业产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也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各种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一年四季都能在温室、大棚中看见生机勃勃的有机、反季节蔬菜、仙人掌、花卉等作物。可以说发展现代农业,既加快了村的经济发展,为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了村民学习农业新知识的热情,也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现代农业的发展把村民带上了集体奔小康的道路,同时通过村班子的科学规划,村的村容村貌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年,村被纳入了3.65平方公里的新农村建设范围,在完成了第一期新农村建设的河道清理、墙面白化、污水纳管、低压水网改造、道路黑化等项目的建设和改造之后,村的面貌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和提高;与此同时,通过增加投入,实施长效管理,如今村河道清澈、绿树成荫、环境优雅、道路整洁,环保意识深入民心,文明素质也有了更大的进步。
二、领导重视、营造科普氛围
(一)良好的科普组织:
党支部、村委会历来重视科普工作,建立了村的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科普工作的领导,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会主任任副组长,把科普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
以两委班子及村民组长组成科普工作小组,以有文化、有特长、有热情的村民,组成科普志愿者队伍,形成科普工作网络,为更好地开展科普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二)良好的宣传平台:
一是以村民学校为平台,聘请教师开展对村民的科普宣传教育。二是以科普宣传栏、横幅标语等作为平台,向村民宣传的科普知识。三是以二月一期的《村简报》在向村民宣传各种科普知识以及环保知识。
三、组织有力、策划科普活动
(一)良好的经济基础:
村两委班子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条主线不动摇,坚持走深化改革之路,全面推进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农业方面,全村的土地进行了全面的合理的结构调整和总体规划,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的步伐,增加了土地的产出。工业方面,全面实施租赁经济,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各类企业家。现村年可支配财力达万元,可为科普村的创建提供物质基础。
(二)良好的科普设施基础:
为进一步为村民满足健身、求知的需要,在上级的支持帮助下,于年投资万元,建成了占地平方的村民活动中心,为村民提供科普体验馆、农家书屋、电脑信息室,健身房、舞场、曲艺厅、多功能厅等活动设施,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建有统一规格的科普画廊,画廊全年更换不少于6期。居民家庭上网率达25%以上。
篇6
1、组织妇女同志参加每年的计生优质服务工作,每年进行了全身体检,参检率为100%;关心、探望病妇;及时上报信息。
2、召开“三八”妇女节联谊会,组织问题娱乐活动。
3、组织女同志参加欢渡春节的文艺活动以及与科技镇长团联谊会,通过活动展现才艺,同志之间多了一份交流,增加了一份友谊。
4、“六一”儿童节发书券;组织本单位职工子女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海洋科技大厦等科普基地了解新时期科技工作情况。积极与教育联合开展“科技进校园”活动,促进中小学生尤其是贫困儿童学科技,爱科技。
5、积极参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发放科技兴农、知识产权知识宣传资料等科技读本,加强农村青少年对科学的热爱。
6、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要求,动员各科普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采取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青少年科普工作;充分利用广泛的科普组织网络,集思广益,为我区的科普规划和科普政策的制定提供意见和建议,推动青少年科普工作有效开展;进一步发挥好工会、共青团等成员单位优势,积极做好青少年的科普工作;争取财政部门的协作和支持
7、进一步利用科普教育基地,做好青少年科普工作。近年来,科技局进一步加强了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工作,积极做好各类科普馆的建设和扶持工作,为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提供更多场所。
8、围绕科技创新促发展,积极搭建女科技工作者发挥作用的平台,为女
企业家和女科技人员创业和开展科研创造条件。一是在科研立项上大力扶持女科技企业家,以此激发女企业家科技创新的原动力;二是大力奖励女科技工作者;三是支持妇女发明人申请专利。四是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杰出的女科技人才;五是充分发挥知识女性的智囊作用,为科技支撑我区经济发展战略建言献策;六是加强科技行政管理系统女职工队伍建设,开展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业务技能。采取有计划、分步骤、突出重点的方式,不断开展继续教育,以充实她们的业务知识和提高业务技能。通过组织参加区、市培训学习,她们增长了知识和才能,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发挥半边天作用。9、推进科普进社区,丰富妇女儿童的文化生活。科技局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技社区活动。通过世界知识产权日集中宣传、送科技下乡和党员到社区报到等形式开展社区科普活动35次,参与群众2万多人次,协助海洋经济开发区建设“海洋*科技*梦”主题科技展览馆,进一步提高了妇女儿童的科普知识水平。
篇7
推动各县区和各部门将主题内容贯穿到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中,组织编写节能、环保、安全、健康方面的科普宣讲材料,出版科普小册子、挂图等。征集主题词,广而发之、广而告之。广泛开展面向公众的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使主题深入人心,使科普活动更加富有成效。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针对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四类重点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宣传
1.开展“节水在我身边——200年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在“全国科普日”期间公布调查结果(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市广电局、团市委、市科协等)。
2.组织科技专家(特别是离退休科技工作者)进学校开展“大手拉小手——青少年科技传播行动”(市科协、市教育局等)。
3.开展安全知识宣传和体验活动(市教育局、团市委、市科协等)。
4.围绕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倡导绿色理念、建设绿色家园、培养绿色队伍,动员更多的青少年和社会公众普遍参与。(市农委、团市委等)。
5.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心理咨询、心理指导等各种教育活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广电局、团市委、市科协等)。
6.开展青年文明号节约示范行动和青年节约示范岗创建活动,把节能降耗纳入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创新创效等活动的考核中(市教育局、市广电局、团市委、市科协等)。
7.开展绿色家庭、“巾帼文明岗”等创建活动;在“双合格”家庭教育宣传、“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等活动中,向广大家长和未成年人宣传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知识;将节能作为评选“五好文明家庭”、“巾帼建功”标兵的条件(市妇联等)。
8.面向农村居民开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传教育活动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农委、市广电局、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等)。
9.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启动一周年之际,举办“农产品安全”群众性科普活动(市农委、市科协等)。
10.在“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中实施“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结合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契机,利用部分高校暑期大学生农村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动员号召大学生作为志愿者到我市各地农村开展环保科普活动。联合环保部门开展农村环保科普活动,宣传农村环保科普知识,编制系列环保科普宣传品(市教育局、团市委、市环保局等)。
11.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深入到企业、厂矿、社区、学校、农村中,向企业、职工、群众、学生、农民宣传安全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市科协等)。
12.在职业标准、职业培训教材和职业技能鉴定内容中,强化安全生产规程与防护技术以及节约能源的内容(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等)。
13.在企业广泛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和宣传。加强安全生产学科教育,倡导和推动职业教育院校和企业培训中心建立以安全生产为主题的科学素质主题教室或主题角。开发和指定一批教材和宣传册。开展知识宣讲、技能竞赛、橱窗陈列等活动。在各类培训机构和生产现场的显著位置,张贴有关安全生产的宣传画和重要规程(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等)。
14.开展以节能降耗为主题的青工技能月活动,举办青工职业技能大赛,推出和表彰一批技能精湛、节能成效显著的青年职工典型(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团市委等)。
15.面向社区居民开展节约能源、 环境保护、安全健康等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开展“科教进社区”和“科技促健康兴社区行动”,通过“健康科普讲堂”、“知名专家进社区谈医说病”、“健康知识书架”等形式普及健康知识。开展“节能环保和谐社区”和“安全健康和谐社区”活动(市委宣传部、市科协等)。
16.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培训中,将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重要内容(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等)。
(二)发挥大众传媒和各类科普设施等作用,面向公众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宣传
17.在“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通过展览、报告会、专家咨询、科普活动等多种形式,宣传“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工作主题(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科协等)。
18.在报纸、期刊、网络等各类媒体上开展主题宣传语和动漫作品的征集、评选和展示活动(市全民科学素质纲要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19.指导督促全市主要新闻媒体和重点网站,围绕主题办好科技专题、专栏、专版和专门频道;结合“科技周活动”“全国科普日”等重点活动和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对主题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进行多方面的报道(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市科协等)。
20.继续组织“建设节约型社会”科普展览,利用科普大篷车在9月集中开展“科普大篷车节能环保、安全健康”联合宣传行动(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等)。
(三)组织开展主题科普资源的开发、共享和服务
21.结合部门和行业特点,围绕纲要工作主题开发图书、挂图、音像制品、展览、科技馆展品(含科普大篷车车载展品)、科普活动资源包等各类科普资源(市科协等)。
三、重点工作进度安排
为了使主题工作贯穿全年,拟在每季度确定几项影响面大的重点工作,逐步把实施工作引向深入。
二季度:1.主题宣传语、动漫作品的征集活动(5月)
2.科技周活动(5月)
3.“节水在我身边——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5-9月)
三季度:1.“农产品安全”群众性科普活动(7月)
2.“全国科普日”活动(9月)
3.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
四季度:1.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2.“科教进社区”活动和“科技促健康兴社区行动”。
3.科普之冬活动。
四、工作要求和保障条件
1.各成员单位要按照任务分工,将主题工作纳入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并结合实际将主题贯穿各项工作任务中,落实相应的工作经费。要动员本系统力量围绕工作主题开展相关工作。
2.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利用所属媒体和大众传媒加强对主题工作的宣传。
3.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年度优秀重点主题活动和科普资源进行评选表彰。
4.请各成员单位、各县区政府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部门工作方案,并将工作方案于200年7月20日前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学技术协会)。同时,及时将此项活动的开展情况及各阶段总结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
篇8
二、农村科普工作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科普工作,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围绕科协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提高全区人民科学文化素质服务的根本理念,全面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紧密结合*区农业农村工作实际,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贡献。
三、农村科普工作的总体要求及目标
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民和农村青少年为重点工作对象。提高农民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能力;提高农村青少年学习新知识、运用新技术、健康成长、科学生活的能力;提高农村公众反对愚昧迷信,革除陈规陋习,识别和抵御的能力。
以宣传科学发展观为重点内容,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的树立和落实。要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农村的特点,重点普及先进适用技术,宣传和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保护耕地、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观念和知识,在农村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
以搭建农村社会化科普服务平台为主要工作方式,有效发挥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的作用,动员、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科普工作,集成并共享科普资源,通过社会化的农村科普工作,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以提高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为突破口,逐步形成为农民和农村青少年提供科普服务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农村科普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丰富农村科普资源,发展基层科普设施,使农村科普工作总体薄弱的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使农民参与科普教育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四、围绕宣传科学发展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宣传活动
科普宣传活动是增强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科技意识,在农村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的有效形式,是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村科普的重要平台。要以宣传和普及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以农民和农村青少年为主体。要与农民文化娱乐生活相结合,采用他们易于理解、容易接受和乐于参与的内容和方式。要注重活动的策划和对活动效果的评估,把公众参与和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作为评价科普活动的主要指标。
要着力抓好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青少年科技传播等重点科普活动。要把面向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的科普宣传作为活动的重点。科技下乡活动要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形成动员科技工作者常下乡的工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农村基层科普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农民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科普活动。
加强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普示范户建设,广泛开展科普示范活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创建集技术示范、科普宣传和培训为一体的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支持它们健康发展,发挥好它们的示范带头作用。
五、充分利用各类农村教育培训资源,进一步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工作
科技培训是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和实用技能、提高科学生产和科学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农村科普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面向农民的科技培训,注重培训工作方式的创新。积极与组织、宣传、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共同完成各级政府实施的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等现代传播方式,积极参与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学会、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以下简称农函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农技协)等在农民科技培训中的作用。农技协是农村基层重要的科普组织和科普工作平台,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要坚持农技协“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联合相关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扶持农技协做大做强,指导农技协发挥好科普示范作用。*期间,中国科协、全国性学会和地方科协将重点扶持1万个农技协。各级科协组织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的支持,为农技协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支持农技协得到各方面的服务。
六、围绕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
提高广大农村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在整体上有较大提升的关键。各乡镇和基层科协要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组织科技工作者参与农村科技教育资源建设,结合地方特点开发与科学课程相结合的低成本科学体验活动,增强农村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积极开展农村科技教师和科技辅导员培训,提高他们实施科技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积极开展农村青少年心理生理健康宣传教育,在农村进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珍爱生命远离”、“预防艾滋病知识”等内容的巡回展览。针对经济困难、进城务工等家庭中农村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提高他们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
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省、市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和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等未成年人校外科技活动设施,在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农村学校科学课程相结合的有效机制。*期间,中国科协优先支持“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在农村试点,同时支持地方科协开展农村科技辅导员、科普员培训。区科协要积极争取上级科协的支持。
七、围绕推进科普工作、促进区域科技进步,深化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创建活动
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创建活动是全面推进我区科普工作的重大举措,是通过推动科普工作发展促进区域科技进步,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
创建工作要以贯彻实施《纲要》、提高区域公众科学素质作为根本任务。要坚持“党政主抓、科协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在提高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增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优化科普工作社会环境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率先实现农村科普工作的有关目标。
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是科技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区科协要与科技部门加强在区域科技工作中的协调配合,逐步把创建科普示范城区作为实施“科技富民强区”计划的基础条件。
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基层科协要把农村科普工作与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科普示范乡(镇)、社区(街道)、村创建活动,带动农村科普工作发展。
八、推进“一站一栏一员”建设,切实增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逐步形成农村科普工作的长效机制
建设乡村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是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科普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活动站是在乡村组织农民开展科普活动的阵地,宣传栏是农民身边的科普信息窗口,科普员是根植基层、直接面对农民的科普工作者,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期间,力争在全区6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一站、一栏、一员”,并发挥有效作用。
要坚持新建、完善和利用相结合,主要依托农村中小学、乡镇党校、村党员活动室、农村化技术学校、文化站、科技大院图书室、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点等设施和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农技协等各类基地,通过充实健全其科普功能,建设乡村科普活动站;与农业、科技、组织、宣传、教育、文化、卫生、民政、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共建,以争取财政资金和吸纳企业资金相结合的方式,建设科普宣传栏;主要在乡村科普组织中的骨干、基层干部、教师、科技人员、回乡知识青年等乡土人才中选拔乡村科普员,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开展科普活动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农村基层科普队伍的骨干力量。
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基层科协要在工作指导、科普资料、设备、经费等方面,对“一站一栏一员”予以支持。区科协会同相关部门负责对乡村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进行具体指导、日常管理和培训,并为他们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使之成为农村基层科普活动的主要依托。科普活动站要定期开展活动,科普宣传栏要及时、定期更换内容,科普员要利用“一站一栏”开展经常性的科普活动。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科协对“一站一栏一员”建设的支持。
九、加强农村科普队伍和组织网络建设,支持基层提高科普服务能力
基层科协组织是科协面向农村开展科普工作的关键环节。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关心和支持基层科协的队伍建设,区科协要指导基层科协按照章程规定正常开展活动,发展乡(镇)、村级科协组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农村科普组织网络,加强业务指导、项目引导,优化工作环境,推动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发展。
加强包括农村科技、教育、传媒工作者,农民技术人才,科协及所属学会、农村基层科普组织的工作人员等在内的农村科普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农村科普中的突出作用,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下乡,与乡村、农技协等开展结对服务,支持科技工作者服务“三农”的项目。加强基层科协农村科普专兼职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加强农村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教育、传媒工作者、离退休科技工作者、科技青年志愿者和高校学生参加农村科普工作。
十、深入贯彻落实《科普法》,营造有利于农村科普工作的良好环境
各级要认真贯彻落实《科普法》,把科普工作纳入科技工作全局,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区划调整的实际,制定农村科普工作计划;制定和实施更多、更有利于农村科普工作发展的政策;经常调研科普工作情况,及时解决科普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将农村科普工作纳入各级部门目标管理和干部业绩考核制度。
篇9
(一)广泛宣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激发未成年人学科学的兴趣,拓展科学视野,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动手和创造能力。
1.进一步学习、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未成年人从小牢固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市文广局、教育局、市科协、团市委)
2.开展公民道德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市文明办、教育局、文广局、团市委)
(二)稳步推进科学课程改革,完善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不断提升学校科学教育的质量。
1.认真实践科学课程标准,使中小学生掌握必要和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为科学课程标准的修订提供一线的经验与建议。市教育局)
2.认真做好中、小、幼“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的实验。市教育局、市科协)
(三)加强中小学校科学教育资源和科普室场建设,广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促进课外科技活动与学校科学教育的有效衔接。
1.建立健全中小学校科学教育专用室场建设。期间,使全市中小学科学探究室及其仪器设备的数量和质量,达到省年3月颁发的教育技术装备的要求。市教育局)
2.开展“未来工程师工作室”建设,开辟青少年可操作的科技创新活动平台,丰富科普活动内容,培养青少年动脑、动手能力。市科协、市教育局)
3.围绕纲要年度主题和对未成年人具有重要意义的主题开展宣传和科学体验活动。
围绕“节约能源”开展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市教育局、团市委、科协)
围绕每年的阅读节”开展“科学在身边”主题读书活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科协、团市委、妇联)
开展“珍爱生命、远离”宣传教育活动。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市教育局、文广局、卫生局、市科协、团市委、妇联)
开展未成年人心理生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文广局、卫生局、市科协、团市委、妇联)
4.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技专家进校园(社区、科普基地)等活动,组织科学家对未成年人作各种科普报告、进行各类科技辅导和面对面的科技交流活动。市科技局、教育局、市科协、团市委、妇联)
5.开展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着力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全市中小学提高科技教育水平。市教育局、科技局、市科协)
6.每23年举办一届全市性少儿艺术节。市文广局、市妇联)
(四)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作用。
1.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开发和集成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科技活动资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为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服务。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市教育局、市科协、团市委、妇联)
2.加强现有青少年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等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创造性地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中小学开展科普教育和实施新科学课程提供支持和服务。市教育局、市科协、团市委、妇联)
(五)加强未成年人科学教育人才队伍建设
1.期间,加大力度建设一支专业化水平较高的科学教师队伍和科技辅导员队伍。积极探索中小学科学课程专任教师培养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和培养渠道,提高中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质量。市教育局、人事局)
2.充分发挥各级科协、各类学会、协会特别是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的作用,组建强有力的科学教育专业支持队伍,深入基层,引导并推动中小学校开展科学教育教学研究,组织教学改革经验交流、教师研修、科普讲座等活动,帮助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提高科学教师的素质。市教育局、科技局、市科协、团市委)
3.加强科学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团组织和学生会的作用,积极组织大学生担任中小学科学教育志愿者。市教育局、团市委)
(六)创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1.整合社区资源,充分发挥社区在未成年人科普教育中的作用。开展社区科学工作室建设,组织“欢乐社区行”暑假社区未成年人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推进社区未成年人教育实践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科协、团市委)
2.重视家庭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家长的科学素质。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开展“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并对家校联系工作实行考核。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妇联)
3.发挥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等机构的宣传教育功能,用优秀、有益、生动的科普作品吸引未成年人,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等)
三、年重点工作
(一)大力推进科学教育阵地与培训基础工程建设
1.启动新一轮教育现代化工程,通过教育现代化学校评估,改善办学条件,建立健全科学教育探究实验室,配齐配足相关仪器设备。市教育局、各有关成员单位)
2.开展创建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活动,发挥好科技教育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市教育局、市科协)
3.推进学校、社区科学工作室建设,逐步在全市形成各具特色的系列科学工作室。市科协、市教育局)
4.合理配置中小学图书馆用书。中小学图书馆必须配置占图书馆藏书15%以上的科技类书籍。市教育局、各有关成员单位)
5.中小学科学教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市教育局、人事局、科技局、文广局、市科协)
1组织多学科、多层次的科学教育专业团队,深入中小学校,发现、研究和解决科学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市教育局、人事局、科技局、市科协、团市委)
2通过组织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提升科学教师的业务能力。市教育局)
3加大市科学学科带头人和特级教师的培养力度,让更多优秀的科学老师脱颖而出。市教育局)
4加大专职科技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力度,给予科技辅导员老师更多的关心和政策支持。市教育局)
6.加强科学教育课题研究。市教育局)
1加强科学教育课题研究,积极开展科学教育课程教学研究,将中小学生科学教育研究列入市教育规划课题专题。市教育局)
2开展科学教育教研活动。组织科学教育课程教师定期开展赛课、评课、集体备课和论文评比等教学研究活动,提高科学课程的质量。
(二)加强学校科学教育
构建学科、活动、环境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探索科学课程新模式,为科学课程标准修订提供实践依据。市教育局)
(三)开展课外科技活动
1.节能在身边—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市教育局、团市委、科协)
2.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市科协、团市委、市科技局、教育局)
3.未成年人心理生理健康知识宣传。市文明办、市教育局、文广局、卫生局、团市委、科协)
4.科技竞赛和国际青少年科技交流活动。市教育局、市科协)
(四)加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和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功能。
1.科技馆进校园”活动试点工作。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科技局、市科协)
2.继续创建省、市、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市科协、市教育局)
3.建立中小学科普教育基地。继续命名一批市级科普教育基地,使全市每所中小学逐步与科普教育基地建立联系,开展好科普活动。市科技局、教育局、市科协、团市委)
(五)创造良好氛围。
1.培训一批社区科普教育工作者,开展社区科普教育活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科协、团市委)
2.开展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的科学素质。市妇联)
3.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等机构和团体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传播力度。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等)
四、工作要求
篇10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实施《纲要》紧密结合我区农业农村工作和统筹城乡发展实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科普工作。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总体要求及目标
革除陈规陋习,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民和农村青少年为重点工作对象。提高农民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的能力;提高农村青少年学习新知识、运用新技术、健康成长、科学生活的能力;提高农村公众反对愚昧迷信。识别和抵御的能力。
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的树立和落实。要结合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农村的特点,以宣传科学发展观为重点内容。重点普及先进适用技术,宣传和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保护耕地、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观念和知识,农村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
有效发挥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的作用,以搭建农村社会化科普服务平台为主要工作方式。动员、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展科普工作,集成并共享科普资源,通过社会化的农村科普工作,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逐步形成为农民和青少年提供科普服务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农村科普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以提高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为突破口。丰富农村科普资源,发展基层科普设施,使农村科普工作总体薄弱的状况得到显著改善,使农民参与科普教育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四、广泛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宣传活动,围绕宣传科学发展观。
农村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的有效形式,科普宣传活动是增强广大农民和农村青少年科技意识。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村科普的重要平台。要以宣传和普及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以农民和农村青少年为主体。要与农民文化娱乐生活相结合,采用他易于理解、容易接受和乐于参与的内容和方式。要注重活动的策划和对活动效果的评估,把公众参与和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作为评价科普活动的主要指标。
形成动员科技工作者常下乡的工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农村基层科普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农民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科普活动。要着力抓好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青少年科技传播等重点科普活动。要把面向农民和青少年的科普宣传作为活动的重点。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要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
广泛开展科普示范活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示范户、农村科普带头人建设。创建集技术示范、科普宣传和培训为一体的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支持它健康发展,发挥好它示范带头作用。
五、加强农村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围绕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
实现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在整体上有较大提升的关键。积极开展农村青少年心理生理健康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农村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农村进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珍爱生命、远离”预防艾滋病知识”等内容的巡回展览。针对经济困难、进城务工等家庭中农村青少年存在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提高他抵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科普宣传画廊(栏)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科技活动中心等未成年人校外科技活动设施,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六、切实增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推进“一站、一校、一基地、一台、一网、一栏、一户、一员”建设。逐步形成农村科普工作的长效机制
加强对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宣传普及力度,切实加强“一站、一校、一基地、一台、一网、一栏、一户、一员”工程建设。充分发挥辖区科普资源在实施“科教兴区”战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中的作用。
建设科普活动站、科普学校、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科普文化广播电视台(站)农业科技经济信息网、科普宣传栏、科普宣传员,整合各镇街农村、水利、科技、科普、文化广播电视、卫生、环保、城建等各种资源。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和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的重要举措。要坚持整合新建、完善和结合利用相结合,依托农村中小学、乡镇党校、农村化技术学校、劳动转移培训基地、文化站、图书室、会议室等设施和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农技协等各类基地,通过充实健全其科普功能,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提供硬件支持。
科普资料、设备、经费等方面,各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和基层科协要加强领导和工作指导。对“一站、一校、一基地、一台、一网、一栏、一户、一员”予以统筹考虑和大力支持。区科协要会同相关部门负责进行业务指导,并为他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使之成为农村基层科普活动的主要依托。要积极争取中国科协、市科协的大力支持。
支持基层提高科普服务能力,加强农村科普队伍和组织网络建设。
发展镇(街)村(社区)级科协组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科普示范户、科普带头人等农村科普组织网络,基层科协组织是科协面向农村开展科普工作的关键环节。各镇、街道党(工)委、政府要关心和支持基层科协的队伍建设。区科协要指导基层科协按照章程规定正常开展活动。加强业务指导、项目引导,优化工作环境,推动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发展。
篇11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是今年全国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的主题,紧紧围绕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节能宣传周活动。
1.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文化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纷纷通过举办节能环保、生态文明等主题宣传活动,深入开展能源资源国情教育,普及办公生活节能常识。
2.开展“限塑令”宣传活动。今年是“限塑令”实施五周年,我局积极组织开展“限塑令”宣传活动,要求全系统工作人员率先垂范,减少使用塑料购物袋。
3.开展“低碳日”能源紧缺体验活动。6月17日“全国低碳日”当天,我局举办能源紧缺体验和绿色低碳出行活动,组织低碳集体行活动,采用停开空调和关闭公共区域照明等方式进行能源紧缺体验。工作人员通过减少办公设备待机能耗和一次性办公用品消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等形式,以绿色低碳的办公模式和出行方式支持节能减排。
4.宣传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作为文化单位,我局充分利用黑板报、以会代训、报刊、网络等多形式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情况进行宣传。
篇12
基地领导层高度重视基地的科普工作,由主任室潘卫成主任亲自任组长,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组做到了明确任务,责任到人。潘主任多次在会议上表示,基地工作要为科普工作开绿灯,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加强对科普工作的宏观指导,加大对日常工作的监督力度。
基地全体员工能将科普工作渗透到平时的日常工作中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渗透科技创新的思想,每位教师都要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渗透科技创新的思想,广泛开展科普类实践活动,有专职教师对科普类实践活动做指导,每组实践活动都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学生、有场地,努力做到有实效,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受到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积极参加基地、县、市、省组织的科技活动,动员教师学生撰写科技论文,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们受益非浅,老师们也看到了科普教育的实效和发展前景,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参与科普活动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进一步保证了基地的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科技创新方面的成绩有了全面提升。
为了把科普教育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进一步引领师生主动地开展科普工作,基地加强科普工作的制度建设,以制度规范科普行为,以制度激励和促进科普工作的开展,此外,科普工作努力做到计划先行,基地每年初召开科普工作专题会议,认真讨论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对学年工作做出整体安排,然后狠抓计划落实,并对每学年的科普工作及时进行总结,找出存在问题和差距,及时纠正,弥补不足。由于重建制度,计划先行,科普工作的开展思路清晰,稳中推进,有条不紊。
二、加大投入、营造氛围基地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室、宣传橱窗、班级板报、教职工例会等阵地,大造舆论宣传的声势,营造良好的氛围,努力使科普工作深入人心。
基地努力营造浓厚的科普教育氛围。为使学生在基地有更多的科普活动场所,充分利用和发挥科技馆、环保馆等的教育资源,基地不断加大投入,加强科技馆的硬件建设,充实和完善硬件配备,基本做到科普教育“环境化”。
基地科普工作的主渠道是学生实践活动,抓学科渗透,做到科普教育“学科化”,科普教育内容丰富,知识面广,科学性强,各门学科不仅具有科普教育的丰富内容,而且各学科中渗透的科普教育内容既是渐进的、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抓好科普教育的学科渗透,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科教育中的科普教育内涵,是基地开展科普教育的坚实基础。为此,我们一方面重视科普教育在各学科中的有效渗透,以科普辅导教师为骨干,以活动科集体备课等形式,组织教师分学科、分系列、分层次整理出学科渗透科普教育的知识点,使科普教育在各学科中具有可操作性,从而达到有机渗透有目的。另一方面,我们重视各学科间科普教育内容的相互沟通,使各学科教师齐头并进,相互连通进行科普教育,联合进行科普教育渗透,使科普教育真正落实到各科教学之中。
三、打造科学型教师队伍
一流的基地既要有一流的设施,还要有一流的教师。“教师是一个基地的灵魂”,是基地的生命和活力所在,精神和力量所依。教师首先应该成为“勤于动手”的榜样。
(一)组织学习,提高认识。
坚持不懈地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学习国家有科普教育的法令条文,学习与科普教育相关的理论,学习其他基地的教学实践经验,努力转变不适应科普教育思想的观念,不断钻研科科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科普育人本领,激发服务学生热情,热爱科普教育,争当科普教育的实践者和探索者。
(二)专家引路,培养骨干。
基地积极与县内外教育专家取得联系,经常向他们请教或邀请他们来校作学术报告,如20XX年下半年11月华中师范大学的郭元祥教授来基地把脉会诊,指导培养教师开展科普活动。同时我们还积极组织有关教师参加科技类进修和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学习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从而形成了一批科普教育骨干,有了这样一批科普教育的领头雁,有力地推动了基地科普工作。
(三)科研导航,开发科普资源
为了丰富基地内涵,整体推进科普工作,倡导研究之风,以研促教,基地要求全体教职工根据科普思想,围绕科普目标,研究本岗位、本学科的实际情况,分析开发科普资源,找准突破口,制订切实可行的科普方案,并加强相关学科的联系和所有学科的渗透,目前,一大批教师在科普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成长,基地逐步形成了一支科普型的教师队伍。以他们为主体,不断开发新的社会实践课程。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实施科普教育的关键在于师生“勤于动手”,在于从实践中体验发展。活动课程中蕴含有丰富的科普教育内容,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科普活动,而且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1、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基地开展科普教育的最主要的形式,每年约有4万中小学生到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为他们精心准备了科普课程,有《生态调查》、《急救自护》、《航模》等十余门实践项目。辅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注意学生自主发展,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兴趣爱好获得满足,每个学生的个人潜能得到和谐、自由发展。
2、开放科普教室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充分发挥各科技活动室的资源效益和社会效益,基地各类科技活动室包括对学生免费开放,每天有人值班,责任到人,加强管理。并做好接待和讲解工作。
3、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20XX年9月14日,基地以“全国科普日”为契机、以“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开展了为期7天的“科技活动周”活动。在这七天里,教师开展案例设计、模拟课堂、环保演讲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南黄海一日行、海鸟观察、儿童科普画创作等竞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进一步加强对科普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师生、家长、社会对科普工作的认识,努力提高科普教育的实效,争取形成广泛的共识,进而形成科普教育的强劲合力,推进科普工作。组织对科普教育的理论学习、研究和实践的探索,提高教师从事科普教育的素质和能力。加强科普教育的校本开发,走出一条符合基地特色的科普教育之路。
科普工作总结2 各位领导、来宾大家好:
在农村工作的这一年,对于我来说是个极其不平凡的一年,我从一个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学生,逐渐转变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起初的我带有几分忐忑、几分憧憬。但是此时的我是满怀着建设我国新农村的热情。这样的一年中,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在各位导师的辛勤指导教育中,自己不仅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学到了新知识,而且我很快的适应了农村环境,熟悉了基层工作。在农村的各项工作中,科普宣传工作显的尤为重要。
一、利用科技宣传基地,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工作。
科普知识宣传工作旨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以人才兴国。这样就要求我们结合科普工作发展要求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做好相应的科普宣传工作。这样,科技长廊和科普知识宣传栏,就是我的科普宣传工作的基地,充分运用这一有利优势,积极的做好相应的科普宣传工作。并通过组织活动等形式来带动科普知识的宣传。开展科普知识普及活动,大力宣传科学技术的作用及应用,每个月在宣传栏中更换相应科学宣传画,补充宣传单以作发放之用。使农民兄弟月月有新技术学、有新知识看、有新信息知。
二、依托农村科普学校开展农民培训。
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思想道德水平。依托农村科普学校这一平台,开展培训工作:XX年3月,我的农业技术辅导老师、县动监局鲍杰老师来我村为养殖户进行培训,鲍老师解说了科学化的饲养。其中介绍了:养猪、养牛、养羊、养鸡、养鸭等。详细的讲解了各种养殖项目的投入和收益,简单明了。同时将种养殖业结合起来,让农户看到发展的前景。并发放相关材料:《绒山羊人工受精技术手册》(附光盘)、《养猪实用技术》、《种草养畜禽生产技术手册》等。通过组织这样的培训,我深深认识到,农民渴求致富,希望致富,他们需要的是好项目,好方向,好环境,我要积极组织这样的活动来为农民兄弟开拓眼界,树立致富信心。同时,我将向鲍老师学习相关农业技术,使自己也有一技之长,更好的为农民兄弟办实事。
三、利用远程教育设施做好实用技术和党员培训工作。
科技兴国,同样的科技兴农。在这个信息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力量推动着整个时代的前进,也带动着农业的发展。当代的农民要及时的转变思想,改变自己原有陈旧的观念,充分运用科学技术,使自己看清致富的方向。远程教育在这里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
在党员的定期集中学习时,运用远程教育设备,对党员进行转变思想教育、先进性教育等。以党员带动,扩大到村民范围中去。实用科学技术也是在科技示范户带动下集中进行学习,学习远程教育中播放的内容。
四、做好农业项目专家智力扶持项目联络员为农民服务。
我作为农业项目专家智力扶持项目联络员,就是要将相应的科学技术及时、有效的传达到对应的农户手中,并将农户的有关问题传递给农业项目的专家。起到一个纽带与桥梁的作用,因此,我常深入到田间地头,真真切切的了解农民兄弟的问题和困难,将这些实际的问题系统地总结起来及时的向农业项目专家反应。对于我来说这更是一个深入了解、认识农村和农民的锻炼机会。在此,我也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工作流程:
(1)按月定期收集广大村民在进行项目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做好相应记录,及时反馈农业专家的回应信息。
(2)根据需要,定期收集广大农民对致富项目、新型科技成果、突发病害等的信息需求,做好记录,及时反馈。
(3)协助农业专家做好农户调查、实际成果反馈等相关活动的宣传工作。
(4)参加农业专家的培训,积极、努力学习相关知识。
时至今日,在农村工作的又一个年头,这是一个充满着机遇和挑战的一年,对于我是提升自己、锻炼自己、充实自己的一年。从实践中吸取经验,从基层工作中了解民情,从优秀干部身上学习领导艺术。做好自己的“六员”本职工作,即科普知识宣传员、远程教育管理员、农业项目专家智力扶持项目联络员、便民服务员、献计献策参谋员、文化活动组织员。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全身心的投身于农村基层工作当中。为农民兄弟办实事、办好事。
我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县、乡镇党委和村两委的领导,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大学生村官各项管理制度》来进行自我管理,使自己能更好的在工作中锻炼和提升自己。
最后,我在这里感谢各位领导和导师对我的帮助,真心的感谢你们给予我的支持和鼓励,我将在日后的工作中,以我的实际工作来报答你们。
谢谢大家!
科普工作总结3 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是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科普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们的思维空间,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还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一年来,我校在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省、市科协的指导下,结合本校实际,立足校园资源优势,坚持把科普教育作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积极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科普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多形式、多渠道地为青少年学生提供科普活动阵地,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学校科普教育特色,成效显著。现将一年来我校科普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校重视,组织机构和组织队伍健全,校园科普氛围浓厚
学校充分认识到科普活动对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领导具有较强的科普意识,把科普工作列入主要议事日程,把科普工作提到作为检验新课改工作成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加以认识。为了加大科普的力度,学校成立了创建市科普示范学校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制定当月的科普工作计划,规划创建市科普特色学校的方案。成立了各项兴趣小组,并配备专任辅导老师,形成学校三级科普教育网络:校长、分管领导——科普工作小组成员——科普工作科技辅导员,下设各科普兴趣小组、各学科竞赛小组等,各机构分工明确,制定科普活动方案,对全校学生进行科普推广、开展各项科普活动,学校将科普工作成效纳入教育教学工作评估,保证了活动的.有序开展,极大调动了辅导老师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了确保科普教育和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非常重视对科普教育的资金投入,设立了科普活动专项经费。充分利用和发挥学校专业资源,组建了校园局域网,开设了校园网站、广播站,增添了大量的科技活动设备设施;还建立了完善的科普活动档案,除了活动计划、记录和总结外,还有大量的科技作品和科技活动照片,并定期对学校科技成果活动进行展示,为全校师生创建了一流的科普活动平台,形成了浓厚的校园科普文化氛围。
二、科普设施设备日趋完善,为开展科普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学校配有与科普教育相适应的教育、活动设施:科技活动室、科普展览室、电教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地理园、生物园等;建有校园计算机网络,各个学科功能室都已配上电脑多媒体电教设备;全校有学生电脑100余台,教师办公电脑,学校还有学生电脑室1间,图书室,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并设有科学探究室,科普宣传栏。学校的网站建设完善,设有专门的科普教育网站,实现科普信息的共享和互动。
三、健全科普活动运行机制,打造科学创新型科普教师队伍
1、建立科学的科普评价体系,保证科普教育落到实处。
科学的科普评价机制是科普活动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学校把科普活动列入教师业务考核,科普活动实效和教师评优、职称晋升相挂钩。
2、“走出去,请进来”,培养科普教师骨干队伍
学校非常重视科技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不仅从考评制度方面、对科技骨干的工作业绩给予肯定外,还多方面创造条件让他们外出学习,学习他校的科普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科普育人本领,每年派出辅导教师先后到省、市参加各类科技教育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培养了一批校园科普教育骨干,使我校的科普活动的有效开展得到了强有力的保证。
四、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内外科普活动。
组织青少年学生开展科技活动,其意义不仅在于活动的成果,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习惯和科学创新精神。
1、组织各项科普活动兴趣小组
我校采用选拔和学生自愿报名两种方式,挑选了一批对科技活动兴趣浓厚,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强的科技苗子,组建了各类科普兴趣小组,占全校第二课堂活动小组一半以上,参加学生达300余人,。如:科技创新小组、小记者团、环保小组、生物小组、航模小组等。
2、组织开展科普宣传和科普读书教育系列活动
先后开展了以“崇尚科学、传播文明”“健康伴你行”、“防震减灾”、“我与合肥”等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力求使活动系列化,在普及读书的基础上开展征文、演讲、绘画、知识竞赛,到科普活动基地参观学习等系列活动,举行科普讲座,组建科普志愿队参加社会科普服务。在神七发射之际,我校组织学生收看了航天员舱外活动现场直播。然后我们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将神七飞天的介绍给广大学生,把航天知识普及开来,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我们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激发他们的爱国和学习热情。2009年7月22日,长江流域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我校地理小组的老师们录下了整个过程,开学后学校通过观看视频,广播讲座,从地理学和物理学的角度,向学生阐释了日食这一天文奇观产生的奥秘,及观测日全食的科学意义,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天文地理知识。
3、积极参加各类科技、科普竞赛活动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展示学校科普教育成果,让学生有更多、更高展示科技创新能力的机会。我校李清容同学获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吴文海、张庭赫两位同学科学小电影《挂包器的秘密》获得全国二等奖,张钰同学获得市科幻画比赛一等奖,陈天泽同学的机器人大赛获得亚太地区二等奖,多名同学的电脑制作和科技动手做作品获得上级表彰,张慧芳老师获得最佳辅导奖,我校也荣获最佳组织奖。
篇13
年初,*气象科普馆建成并对外开放。在今年世界气象日、全省科技活动月、全国科普日等重大活动期间,市气象科普教育地全面对外开放。平日看似神秘的大气探测基地和气象台,成了广大市民和青少年学生们探索大气科学奥秘的乐园。科普展厅内摆放的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人工增雨、防雷知识、12121气象咨询电话内容等宣传资料,投影厅播放的有关天气、气候知识的科普宣传片,以及山顶上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新一代高空探测系统——L波段二次测风雷达、DZZ1—2型自动气象站等多种现代气象探测仪器,让参观的人们陶醉在气象知识的海洋里。*年上半共接受青少年和市民群众1800多人次前来参观学习。实用又有针对性的科普宣传受到了广大市民和学生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
2、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气象科普知识
我们积极与当地主要新闻单位联系,邀请市电视台、市电台、*日报社等多家媒体,采用新闻、专题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气象科普知识,宣传气象科技服务内容,宣传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显著成就,宣传气象工作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促进*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6月20日,我们配合市科协,以“了解雷电知识增强防雷意识”为题,在*日报出版了一期《科普之窗》,从雷电是什么、防雷知识、雷雨大风预警信号、安装防雷装置应找哪个部门等方面全面介绍了雷电防御知识,让气象知识和气象服务惠及千家万户,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3、积极开展科技进步活动月活动
根据省气象局、省气象学会和市科协关于“科技进步活动月”的总体部署,市气象学会全方位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在“科技进步活动月”期间,*大气探测基地和市气象台向社会开放,并配合市科技局和市科协开展科技咨询、科技展览等一系列宣传活动。我们订购了中国局和省局制作的《气象与生活》《防雷避险手册》等宣传小册子800多本,气象预警宣传单、气象灾害防护指引宣传单等3000多份以及小礼品一批,于5月22日和6月12日,在市人民广场和平冈镇沙头垅小学和市第十小学开展的宣传活动中派发,大力宣传气象和气候变化、气象灾害防御等科学知识,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组织开展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
1、举办专题知识讲座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极地气象:认识全球影响”。结合世界气象日主题,围绕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3月16日,我们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邀请我省著名的气象专家吴兑先生为《漠江讲坛》作专题讲座。来自全市各界的数百名领导干部、科技工作者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第一会议室聆听了吴兑先生的专题讲座——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吴兑先生在报告中紧密结合我省和*的实际情况,利用大量的电子图表和数据,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国民经济产生的诸多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和措施。陈芝岳副市长在主持讲座时指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轻气象灾害给社会造成的影响,不仅仅是气象部门的工作,也是全社会的责任。他要求各级领导和广大社会公众要一如既往地关心气象、理解气象、支持气象,进一步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使气象工作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人天和谐中发挥更大作用。
2、召开学术研讨会和座谈会
3月23日,我们邀请市科协、双捷水文站、闸坡海洋站、*盐场气象站、*合山机场气象站等单位领导和气象、水文科技工作者,在市气象局召开纪念世界气象日气象学术研讨会和学会工作座谈会。《增温背景下两阳地区降水和地表干湿年际变化初步分析》等八篇技术论文在会上交流。市气象局局长阮世林、市科协副主席蔡庆等领导为纪念3.23世界气象日活动作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