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冠心病护理措施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冠心病护理措施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冠心病护理措施

篇1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化现象的加剧,老年冠心病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严重的健康危害。40岁以后,是冠心病多发的年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增加。在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在80年代以后,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疾病患者往往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不同的治疗方式往往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疾病治疗状况,从而影响到疾病的进程和康复水平的差异。个人应对方式、个性、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并具有一定经验和其他因素的心身认知评价,是在不断变化的心理过程,可与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因素各不相同的更改,认知行为可以对此进行调整。李宁等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方法来处理人口,疾病等单因素分析显示:ACS患者使用比国家标准的应对方式,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性格类型,付款产量少疾病的医疗费用和病人的应对方式对ACS的影响风格的地位。对于有关的方式来处理护理冠心病患者,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在进行研究的284例冠心病患者中,分布在年龄40-85岁之间,平均年龄65.45 ±6.57;住院0-12次,中位数为2。其中,180人住院治疗冠心病患者,占65.4%,平均年龄40-85 岁,68.21 ±8.47周岁;住院治疗0-12次,中位数3,冠心病的患者是84例,占30.5%,年龄分布在48 -73岁,平均为68.32 ± 6.32;住院0-12次,中位数为1。社会支持评定冠心病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价的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12个项目,测量个体社会三个方面的关系:①客观支持,其中包括"过去一年的外部关系,在困难时,获得资金支持的来源和支持情况"等3项;②主观支持:包括"你和你的朋友,邻居,同事和你的家庭成员"4个项目;③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包括"遇到麻烦的倾诉方法,手段和协助参与有组织的活动的各个团体"3个项目等等。共有范围12-60,总得分和各分量表分数越高表明,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规模由长期的使用是合理、有效、方便、易于理解和明确的项目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信度信度专为0.85,在0.84-0.94之间的每个项目是一致的,因此我们的人们使用。在这项研究中,发放300份问卷,收回284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4.7%。所有数据采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软件包。每一组数据,结果表示x ± s表示,采用t检验为P

2 结果

1)应对方式 :在应对方式上,中老年冠心病患者与常模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屈服"应对方式与常模没有显着差异,见表1

2)社会支持 :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疾病,以全距3-19分,以客观的支持范围,均值和标准偏差9.64 ± 3.01;主观支持7-28点,平均全距和标准差18.32 ± 4。 39,支持全距3-13点,使用距离均值和标准差为7.65 ± 1.90;范围为16-56点,社会支持均值和标准差16-56分。 平均全距和标准差35.61 ± 6。在冠心病患者的经济支持方面:家庭成员、配偶、雇主、亲戚朋友、同事、小组和其他官方或半官方的工会组织以及宗教、社会团体及其他非政府组织等方面,以及其他来源有 10例(3.6%),指的是没有任何财政支持的来源;情感支持来源为配偶、其他家庭成员、亲戚、雇主和同事小组和其他官方或半官方的工会组织,宗教以及社会团体及其他非政府组织和其他组织,有4例无任何情绪上的支持来源(1.4%)。表2。

3 护理措施

疾病的进程和康复因为不同的应对方式而影响程度有所不同,从而明确指出,在疾病面前,这个特殊的应激反应所采取的方式,对临床和社区护理的病人具有重要意义。整体护理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有关应对方式的因素,对患者的应对风格进行干预,以帮助患者 了解和掌握积极的应对技能,促进积极应对患者康复的风格,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消极的应对方式使用,使以调整和促进疾病的康复的精神状态。因此,护理人员应在个别病人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和行为干预措施,以促进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密切相关,因此,在冠心病患者的护理病人的护士应注意充分调动社会支持来源,特别是侧重于对冠心病患者的家庭成员的教育。此外,还应呼吁社会各界提高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保健体系,建立冠心病患者信息网络,动员社区资源,照顾老人,形成了尊重民意,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尝试避免产生屈服的消极应对方式。

4 结论

明确指出,在疾病面前特殊的应激反应所采取的方式,在临床和社区护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整体护理中,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有关应对方式的因素,干预不良的应对风格,以帮助患者了解和掌握积极的应对技能,促进积极应对患者的风格,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消极的应对方式使用,使之调整和促进疾病康复的精神状态。

篇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38-02

近年来,社会经济水平的巨大进步使公众生活水平发生了较大的飞跃,饮食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加之生活节奏的增快及人口渐步入老龄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冠心病心绞痛占有较高的发病比例,一旦发作很容易导致患者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1]。进行中医护理不仅能够通过药物治疗使冠状动脉得到扩张,还能改善心脏的射血功能,从而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冠心病心绞痛[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住院患者58例,其中男30例,女28例,患者年龄为25-69岁,平均年龄为43.65±5.25岁,病程为1-13年,平均病程为5.25±1.85年,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9例。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过心脏彩超、心电图检查、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等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②患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皮肤湿冷、胸部胀闷、呼吸短促等症状;③排除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实质性病变和电解质失衡;④妊娠期和哺乳期等情况;⑤排除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类药物过敏;⑥患者自愿参与该实验。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止痛、扩血管、降脂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时监测血压、呼吸、脉搏和心率等生命体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护理操作);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包括起居护理――早晚用温水泡脚、注意保暖、适当运动等;饮食护理――根据不同症候选择不同的饮食,如心血瘀阻或寒凝心脉者:忌食寒凉及油腻,宜食行气活血之品和温热食物等;情志护理――与患者进行交谈,及时发现并教导患者的不良心理变化,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做到精神内守,不受疾病的困扰,善于顺应自然规律,保持乐观坦然的情绪;针灸推拿)。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增加运动量后无心绞痛发作;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增加运动量后会有心绞痛发作,但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明显减轻;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或有时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包,计数资料组间比较方法采用x2检验,P

2 结 果

1年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人数为26人,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人数为22人,总有效率为75.86%,两组患者结果比较,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所谓心绞痛就是因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以发作性心痛和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在中医学中属于“胸痹证”、“心痛”范畴,病位在心,且与肝、脾、肾等脏器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脏腑气血衰弱,加之饮食、七情内伤,使肝失条达,气滞心胸,与气虚合并,致瘀血内生,瘀血日久化火,灼津成痰,且因瘀血与痰浊皆系阴邪,日久易上袭阳位,损伤阳气,致心阳虚衰,无力推动血行,而致心血瘀阻[3]。本病发病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在治疗过程中加强中西医结合护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结合不同的证候特点,对患者给予食疗、情志、阴阳气机调和等整体辨证护理,才能更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起居护理――早晚用温水泡脚,可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对于寒凝心脉,心肾阳虚者,注意保暖和保持病室温度,多晒阳光,可以防止寒冷刺激,从而减轻患者的症状、适当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睡眠等。饮食护理――运用食物的四气五性理论,从该病的虚实、阴阳、脏腑功能、正邪盛衰入手,谨守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根据不同证候选择不同的饮食,如心血瘀阻或寒凝心脉者:忌食寒凉及油腻(生冷、瓜果等),宜食行气活血之品(桃仁粥、花生、瓜子、木耳汤等)和温热食物(辣椒、茴香、砂仁、桂枝、葱白、生姜等)等,从而改善体内阴阳平衡,促进脏腑功能协调,疏通心脉,改善心肌供血。情志护理――中医学认为七情所伤,情志郁结,必伤脏腑之气,导致气血郁滞,精血暗耗,诸病由生,故与患者进行交谈,及时发现并教导患者的不良心理变化,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做到精神内守,不受疾病的困扰,善于顺应自然规律,保持乐观坦然的情绪,从而达到防止气血耗逆,心脉失畅,痹阻不通而发心痛。针灸推拿――通过针刺与推拿穴位,达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作用,从而激发机体抗病能力;灸法借助温热和药物作用,达到温经通络、祛寒止痛的功效。由表1可知,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在西医内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篇3

Effect of pathwa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nursing effect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DING Hongying TANG Oushan LV Jin SHEN Jianying FANG Lijua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Shaoxing Second Hospital, Shaoxing 31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athways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nursing outcome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CI). Methods 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ho underwent coronary artery PCI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November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athway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used in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 The operative time, hospital stay, SAS score, SDS score, complica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perative time and hospital stay(36.19±10.25 min, 9.17±1.26 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48.75±13.02 min, 15.49±2.04 d),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Pathway nurs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CI; Mental state; Complications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血管产生粥样硬化病变而导致局部血管阻塞或者狭窄,造成心肌缺氧、缺血或者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变[1]。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死亡率常年居高不下,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严重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3]。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其仍不可避免的会对血管壁造成损伤,导致患者在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4]。有研究显示[5],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冠心病PCI患者的并发症,促进患者预后恢复。我院对冠心病PCI患者实施了路径化护理干预措施,旨在分析路径化护理干预措施对冠心病PCI患者的护理效果及预后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于我院接受冠心病PCI的患者9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女分别为27、18例;年龄39~77岁,平均(56.92±10.71)岁;病程为5~22年,平均(10.28±2.74)年。对照组患者中男、女分别为29、16例;年龄41~79岁,平均(57.18±10.21)岁;病程为4~21年,平均(9.15±2.94)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础资料比较,差无显著性(P>0.05)。纳入标准[6]:①所有患者均经冠脉造影进行检查和病理学确诊为冠心病。②所有患者符合PCI适应证。③所有患者均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或者经桡动脉穿刺的介入治疗。排除标准[7]:①排除合并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患者;②排除有精神病史或者意识不清的患者;③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④排除合并严重心、肾等脏器疾病的患者。本研究经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征得患者的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包括给予患者术前各项检查和用药指导,术前、术后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临床指标,发现异常及时报告主治医师处理,对并发症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以及出院指导等。

观察组实施路径化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1)建立路径化护理干预小组,该小组组织架构为护士长、科室主任、主管医师、护士。小组成员根据冠心病的疾病、手术特点,共同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该表涵盖了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期间的整个护理规划,具体内容包括入院、检查、用药、护理、治疗、饮食、活动、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根据此表进行相应的护理。(2)入院后:患者入院后,对其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分;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指导其进行术前相关检查和用药;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对治疗建立信心;进行相关健康教育,说明疾病相关知识和手术治疗的具体方法和目的,解答患者疑惑。(3)手术期间:做好术前相应的准备工作,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并配合医师进行处理。(4)术后严密监视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加强病房巡视,了解患者所需;做好相应的并发症预防工作,减轻患者痛苦,对于发生的并发症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做好术后健康教育工作以及饮食指导和用药指导,嘱咐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做好出院后指导工作。(5)采用责任制:责任护理每天需严格按照护理路径表给予患者护理,并对每日的护理实施情况进行记录,由科室主任和护士长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ion scale,SDS)评分、并发症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SAS和SDS均各有20个项目,每项分别为1~4分,所得总分×1.25=标准分[9]。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生活质量评价采用生活质量调查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进行评价,该表共10项36个条目,分为8个维度,各条目之和为总得分,满分为145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好[10]。

1.4 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非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腰酸腰痛、尿潴留、低血压、迷走反射、失眠、腹胀等非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较入院时均有显著提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冠心病是心内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在我国的发病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而显著上升,已成为影响我国乃至全世界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12]。冠心病PCI是指在X线的引导下,经由外周动脉穿刺来开通狭窄或阻塞的冠状动脉的一种治疗手法[13]。目前,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以其疗效显著、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PCI在治疗冠心病中的疗效显著,据相关统计[13],PCI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由之前的30%下降至现在的5%左右,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获得早期再灌注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冠心病PCI仍是一种有创治疗手法,且由于PCI手术患者多病情危重,手术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患者术后易出现相关并发症及预后较差的情况[14,15]。因此,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十分必要。

路径化临床护理是指根据循证医学对疾病的诊断结果,依照循证护理学的方法,在确保整体护理质量的同时,为疾病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完整性的护理,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护理模式[16]。路径化护理措施以患者为服务中心,在给予患者定制性个性化护理的同时,极大促进了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相关研究表明[17],冠心病PCI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而在进行冠心病PCI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预后。冠心病患者由于病情发展迅速,因此,对相关生命体征和临床指征的密切监视和计划性、预见性的护理服务可有效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18]。路径化临床护理通过制定护理路径表,可较好地明确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规范护理行为,避免护理中容易出现的疏漏,使护理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提高工作效率,且该模式利于监督管理,对整体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19]。

本研究对实施路径化护理干预措施的冠心病PCI患者与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冠心病PCI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冠心病PCI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较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更短,且术后血管并发症和非血管并发症率均显著低于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分析其原因可知,路径化护理干预措施在充分了解患者具体病情的情况下,从患者入院至出院为患者提供了个体化、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及早进行并发症预防等工作,并确保了每项护理工作的落实,从而避免了传统护理中散乱、片面、被动等缺点,保证患者在整个住院期间获得高质量的护理,从而极大降低了患者手术和各并发症风险,利于患者康复,有效缩减了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对进行冠心病PCI介入治疗的患者采用路径化护理模式,有效弥补了常规护理的不足。

本研究也表明,采用路径化护理干预措施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较护理前明显下降,且显著低于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患者。由于接受冠心病PCI术的患者在情绪上多会出现焦虑和抑郁的现象,而心理情绪的应激反应可能会对治疗效果以及预后产生不良影响。我院通过实施路径化护理措施,给予患者心理干预,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了解患者所需,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减轻心理负担,增强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从而达到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避免了患者心理应激对手术的不良影响[20]。路径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术后及出院后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本研究发现,采用路径化护理干预措施的患者出院时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说明通过实施路径化护理干预措施,给予患者较好的健康教育以及出院指导,有利于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及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路径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缩减冠心病PCI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相关研究相一致[21-28],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霄云.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效果[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2):193-195.

[2] 杜雪莲. Pilon骨折内固定术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J]. 广东医学,2013,34(8):1305-1307.

[3] 罗燕华,洪蝶玟,蔡志雄,等. 行为干预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绝经期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42(5):476-477.

[4] 毕春晖,刘素莲,谭霞,等. 延续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2013,48(6):503-506.

[5] 李春燕,高明霞,麻朴,等. 影响冠心病患者PCI手术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 江苏医药,2014,40(7):822-824.

[6] Cummins MR,Gundlapalli AV,Gundlapalli AV. Nursing Informatics Certification Worldwide:History,Pathway,Roles,and Motivation[J].Yearb Med Inform,2016,10(1):264-271.

[7] 寇洁,陈文静.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PCI术后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4):29-31.

[8] Goeman D, King J, Koch S. Development of a model of dementia support and pathway for culturally and linguistically diverse communities using co-creation and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J]. BMJ Open,2016,6(12):e013064.

[9] 郝清凡.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不同穿刺部位并发症的护理对策[J]. 安徽医学,2013,34(6):836-838.

[10] Roik M,Wretowski D,Kostrubiec M. High prevalence of seve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non-operable 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referred for balloon pulmonary angioplasty[J]. Postepy Kardiol Interwencyjnej,2016,12(4):355-359.

[11] ⒒勖簦池伟伟,张星辉,等. 临床护理路径在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河北医药,2015,37(12):1887-1889.

[13] 刘君. 护理路径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诊PCI救治中的应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4,35(1):86-88.

[14] 史冬梅,李春坚,许艳玲,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的护理[J]. 江苏医药,2014,40(23): 2955-2956.

[15] 梁务英.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中的应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8):1077-1078.

[16] 梁婷,都冬梅. 康复路径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1):1155-1158.

[17] 吴巍. 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方面的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45(2):242-244.

[18] 郭莉,艾丽,付欣,等. 临床护理路径对冠心病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影响[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16,31(2):261-263,269.

[19] 杨丽娟,李荣,周淑英,等. 冠心病患者 PCI术后实施专科健康教育的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9):2352-2355.

[20] 王亚芬,郭薇,白凤芝,等. 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5,13(7):648-651.

[21] 叶妙桂,张惠龙. 舒适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 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0):73-75.

[22] 王玉兰,张英,王海燕,等. 希望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前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 中国医学装备,2016,13(2):101-103.

[23] 叶彩霞. 专科护士随访在预防PCI术后并发症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5):3595-3596.

[24] 赵莉莉. 经桡动脉路径行冠脉介入术术口观察及护理[J]. 当代医学 ,2016,22(32):120-121.

[25] 张晓琴. 临床护理路径在冠脉支架植入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2):186-188.

[26] 何翠竹,梁欣,曲银玲. 对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159-162.

篇4

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病症之一,虽然经过正规的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免于病症的威胁,但是稍有疏忽极有可能导致功亏一篑,所以在当前的冠心病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我国到2020年左右会迎来以冠心病为主的心血管病高发期,因此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对于冠心病的护理研究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工作重点,也是当前医护工作的核心基础。

1冠心病概述

冠心病也被称之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主要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经过时间的长期积累而逐步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这些斑块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增多,从而造成动脉腔狭窄,使得血流受到制约而出现减缓,引起心脏缺血和心绞痛病症。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主要作用就好比一个永不停止的工作泵,随着心脏的收缩来促进血液的循环,从而使得血液之中存在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给身体各个器官,以供各组织和细胞代谢的需要。而在这个过程中,心脏自身的影响与氧气又是如何补充的呢?通常都是在主动脉的根部分出了两条动脉,从而负责心脏本身的血液循环系统,这条血脉也被称之为冠状动脉,但是由于人们在生活中各类脂质代谢不正常,使得血液中的脂变较为严重,使得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逐步产生了一些类似于粥状的脂类物质,从而使得动脉管出现硬化病变,进而引起了较为严重的心脏堵塞病症。

2冠心病护理措施

2.1心脏的康复治疗与护理。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冠心病的治疗过程中,通常采用运动治疗法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通常情况下冠心病治疗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急性住院治疗阶段,恢复门诊治疗阶段和社区家庭治疗阶段。急性住院治疗阶段的治疗方案主要是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早期康复治疗方式,通常都是在监护病房进行的治疗过程。在这个阶段的治疗中主要包含了早期活动和早期离床治疗两个方面,在这个环节一般要对病人的活动强度进行控制,使得代谢当量约为(METS)[1METS=3.5ml/(kg・min)],在这环节的病人活动中,主要包含了生活、进食、大小便以及简单的上下肢运动等。而活动的时候所引起的血脉流动通常都是以力学性质进行改变的,同时心率不能够低于50次/min或高于120次/min,一般在这个环节之中,是不能够出现其他任何症状的过程,心电图也没有缺血现象进行改变的模式。

2.2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2.2.1焦虑心态下的心理护理。这种心态多见于冠心病初次发生的患者,而且可能通过急活交感神经系统产生不良的并发症和多发症,进而造成了不良后果与影响。由于现阶段的冠心病分析中,常常会出现患病者由于脑力过渡、精神疲劳和对自己病症是否能够得以治疗出现焦虑心态,这就造成心神不定、焦虑不安等心态的产生,使得原本不怎么严重的病症变的更为严重。针对这些现状,我们要在工作中充分的了解患者的个性心理,讲述有关本病的认识,从而消除患者的心理疏导和稳定情绪,使得病人能够正确理解护理要求,从而积极的配合治疗。

篇5

用药护理

加强药物知识的学习:①加强药物知识的学习:在执行医嘱前,要了解该药的作用与不良反应,判断所用药物与病人所需是否相符。要熟悉药品,特别是剧毒药品的剂量,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注意给予药物的剂量和浓度要在合适范围内;②加强药物通用名的学习:许多护士对于药品的商品名较为熟悉,但对通用名则较为陌生。对于心血管护士而言,不了解心血管药物的通用名是很危险的。

根据药品的本身特点合理给药:①硝酸甘油:舌下含化1片(0.6mg),一般可在1~5分钟内止痛,维持作用约半小时。首次含化后需躺平10分钟,以防头晕;②硝酸甘油贴膜:贴敷于左前胸皮肤,每次1张(2.5mg),临用前,揭去保护层,也能起到止痛作用;③硝酸异山梨酯气雾剂(异舒吉):先将气雾剂摇匀,病人深呼气后,用气雾剂对准口腔,吸气初,按揿一下,吸气持续直至最大限度,拿出喷雾剂,然后屏气10秒,一般3分钟起效;④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舌下含化1片(5mg),止痛起效很快;⑤对含钾盐的药物不宜静脉推注,以免引起房室传导阻滞及心脏骤停。

掌握正确的给药时间和途径,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①洋地黄药物治疗心衰时,应补钾禁钙,以降低心肌对洋地黄的敏感性;②对口服地高辛的病人,嘱少食粗纤维食物,以免影响地高辛在肠道的吸收;③一些病人误以为空腹给药会引起胃肠不适,其实对大多数药物来讲,饭前服药吸收好且发挥作用快,所以需要我们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定时、定量督促病人按时、按量服药。

疗效观察

随时巡视,严格控制用药的速度,由于个体的差异,对药物的反应不同。输液中要随时巡视病房,严防输液中因为各种原因使输液速度发生变化。

密切观察心率、心律和血压的变化。①应用硝酸甘油扩张冠状动脉治疗时,要观察输液速度及胸闷心痛缓解情况;②应用利多卡因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时,要注意输液速度,少数病人可出现意识障碍、烦躁等精神症状,停药后精神症状很快消失;③溶栓治疗的病人可能出现寒战、发热及出血等变态反应。溶栓成功血管再通时,病人用药2小时内可出现胸闷突然缓解,心电图抬高的ST段回落50%以上,短暂的一过性心律失常(即再灌注性心律失常),血清心肌酶升高的峰值前移;④对服用强心苷药物的病人,护理观察中发现病人心率

饮食措施

篇6

作为心血管内科的护士首先要了解自己责任区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性格特点等,可根据不同人的特点营造良好、温馨的气氛,主动问候患者,给予患者微笑服务。对患者的关怀可以延伸到对其家人的了解,了解患者的社会关系。很多老年人住院后会产生孤独的心理。因子女忙于自己的家庭、事业,对老年人的照顾也是力不从心,此时护士要给予患者更多生活上、情感上的关怀,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早日回归家庭、社会。

做好基础护理

生活护理:根据患者不同病情为患者做好生活护理。对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炎患者,协助护理其生活起居及个人卫生。护士应保持良好工作情绪、关心、体贴、鼓励患者,做好充分的解释、安慰工作,协助患者克服各种不利于疾病治疗的生活习惯和嗜好。

休息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要保证足够的休息,如果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会极大地影响疾病的治疗,甚至导致更为严重的并发症,最常见的情况是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而每发生一次这样的情况,对心脏就是一次不可逆转的损害。重症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者鼓励逐渐床上活动或下床活动,长期卧床者每2小时更换,避免压疮的发生。

饮食护理: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给予饮食方面的指导。如鼓励进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适当摄取粗糙、多渣的杂粮及油脂类食物,适量饮凉开水、蜂蜜等。进食易消化食物并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应限制钠盐摄入。

氧疗护理:非严重缺氧患者采用低流量鼻导管吸氧,即2~4L/分,浓度30%~40%;严重缺氧8L/分;急性肺水肿患者采用30%~50%乙醇湿化交替吸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予以持续低流量吸氧;呼吸功能不全者使用面罩加压吸氧或必要时行机械通气。

便秘护理: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严重常伴有头痛、腹胀、厌食等伴随症状,患者常因排便时过度屏气使颅内压和肠内压升高,从而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甚至心肌梗死,因此不容忽视。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指导,培养患者养成每天定时排便习惯。对便秘患者可用手沿结肠行走方向轻轻揉压腹部,连续数日未大便者可给予缓泻剂或低压温水灌肠,无效时可戴手套手指后轻轻将粪便抠出。能下床活动,做到劳逸结合,加强腹肌和盆底肌的锻炼,有助于便秘的预防。

失眠的护理:住院的老年患者多因住院后环境、心理、疾病因素导致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或入睡后易醒,醒后不能继续入睡的情况。某些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也可导致失眠,如利血平、可乐定、卡托普利等。护士可在一定范围内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保证病房的安静。在工作中要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睡前开床头灯、根据实际情况尽量满足患者个人睡眠条件。

护理措施

做好基础护理,解决患者的需要:自患者入院起,责任护士应认真细致地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协助患者洗漱、进食、大小便等生活需要,尤其注意安全防范措施,病床加床档,床尾有安全标示卡,防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的发生。

做好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出现这些不良心理的情况及原因,耐心劝导和抚慰,主动与之沟通,给予精神支持,解除其精神压力,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及个性特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多巡视病房及时了解患者的思想变化,耐心地进行心理疏导,以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稳定其情绪,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常因并发症多、病情重而导致病情突变,猝死率高;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类常用仪器如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微量泵、呼吸机等抢救器材及药品的使用方法;各种抢救用物要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量供应、定时核对、定期消毒,使其保持完好备用状态;患者一旦发生晕厥,应立即就地实施抢救并通知医师;及时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测量血压;遵医嘱及时准确的用药;若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护士执行各项抢救工作应做到准确无误、反应能力迅速敏捷、观察病情细致全面。

加强责任心,做好用药观察:护士应掌握心血管科常用药物的方法、剂量、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做好三查七对。对于特殊药物,如服用洋地黄类药物时应准确掌握剂量,用药前后密切注意心率、节律变化并督促其按时、按量服药,防止漏服、错服;应用利尿剂应注意尿量及电解质变化;应用扩血管药物时应监测血压;使用抗凝药物时应注意患者有无出血征象;输液时护士要落实好查对制度,加强巡视,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提高静脉穿刺技术保护好患者的血管。

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对患者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有效干预,也可根据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需求针对性采取各种健康宣教方式。同时,实施身心并重的整体人性化护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更好的促进身体康复,

提高生活质量。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作者选择在2012年~2013年本院心脏介入诊疗手术患者292例, 男性190, 女性102例;年龄30~72岁;医保患者251例, 自费患者41例;冠状动脉造影术262例, PTCA3例, 支架植入术140例;安置永久性起搏器11例, 射频消融术治疗15例, 通过收集资料, 总结发现292例患者中出现尿潴留5例, 皮下出血及血肿6例, 发生迷走神经反射8例, 张力性水泡2例。

1. 2 心脏介入术后并发症

1. 2. 1 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 据相关文章报道, 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 血肿的发生率为百分之六。常见于股动脉或股静脉穿刺处。出血原因与压迫方法时间过短, 体重过重, 提前下床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1. 2. 2 迷走神经反射 与手术前患者禁食, 精神过于紧张, 拔管疼痛, 年龄偏大者等原因有关。手术后拔出导管时对血管壁的刺激以及拔管后穿刺处必须加压包扎, 这些均刺激皮层中枢和下丘脑, 导致内脏及肌肉内大量小血管反射性扩张, 引起血压急剧下降, 心率减慢;由于联台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的时间比较长, 加上术中穿刺疼痛, 精神紧张, 出汗多因而引起迷走神经反射。

1. 2. 3 尿潴留 由于术后患者卧位排尿不习惯, 此外还有情绪紧张, 术后伤口疼痛, 害怕暴露肢体以及长时间憋尿引起膀胱括约肌收缩而导致尿潴留等。

1. 2. 4 造影剂肾病 造影剂肾病是指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发生的并以其他无法解释的急性肾功能减退, 通常于造影后48 h内出现, 血肌酐上升25%~50%, 呈非少尿型急性肾衰[2]。

2 护理对策

2. 1 为了避免穿刺部位出现血肿或出血, 拔管后, 穿刺部位手指按压至少30 min, 沙袋压迫6 h, 肢体制动12 h,卧床24 h。因应用大剂量肝素, 术后动脉鞘需要留置至少2 h, 嘱患者不要自行过早活动肢体和下床活动, 制动患肢12 h。

2. 2 尿潴留的预防 进入手术室前嘱患者排尽尿液, 术中患者有尿意要鼓励患者及时排出。患者一旦发生排尿困难, 可用湿毛巾热敷腹部等方法, 如听流水声等让患者排尿, 必要时可在无菌操作下留置导尿。

2. 3 迷走神经反射的预防 术后鼓励患者进食, 有利于避免血管迷走性反射的发生, 对精神紧张的患者术前可给予鲁米那应用, 密切心电监护, 耐心倾听患者主诉, 注意观察有无存在和发生迷走反射的诱因。

2. 4 水泡的预防 护理因人而异, 早期绷带减压, 缩短缺血时间, 小型散在的水泡每日两次安尔碘涂抹处理, 一般7~10 d左右结痂, 愈后良好;稍大水泡予注射器穿刺抽液, 自然干燥, 不要涂龙胆紫。如果抽液后仍渗出不尽, 可合并神灯照射2次/d, 即可痊愈, 要注意严格无菌操作。直径>1 cm以上的水泡, 注射器每日2次穿刺抽液后, 自然干燥或给予神灯照射, 2~3 d后可完全干燥结痂, 愈后良好。

2. 5 造影剂肾病的护理 术前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水化疗法及术前术后各种检查的目的及意义、必要性, 增强患者的认知度, 争取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术后密切监测血压, 尿量, 尿常规和肾功能。CIN主要发生在接触造影后27~72 h, 故对术后72 h内的患者加强巡视, 观察尿量, 保证术后5 h内尿量≥500 ml。

2. 6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饮食, 每日食盐量应低于5 g, 选择低脂肪的食物, 不要建议选择动物的内脏, 过于油腻的食物, 还应富含维生素, 高蛋白。禁止吸烟、酗酒、喝咖啡等。指导患者不能生气, 做事积极乐观, 不熬夜, 不做剧烈活动, 建议打太极等舒缓运动, 指导患者按时间, 按剂量, 按方法服药, 定期到医院复查。

3 结论

综上所述, 对于患者本身的因素, 有针对性地给予个性化的护理干预, 讨论怎样降低和减少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的并发症, 体现了临床护理工作向更加严谨的方向发展, 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53例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在45-89岁,平均年龄为58.29±5.31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22例,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31例。

1.2 方法 针对此组患者采取急救护理措施,并在护理中注意要点加强护理。

2 急救护理措施

2.1 氧疗 患者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或者心力衰竭时,立即给予持续吸氧,根据病情可以给予鼻导管或面罩给氧。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给予适当的氧流量,当病情严重,疼痛难以忍受时给予5-6L/min氧流量吸入,保证氧浓度在40%左右。待患者病情稳定或好转时可将氧流量控制在3-4L/min[1]。氧疗可以迅速改善心肌缺氧,控制或缩小梗死的面积[2]。因此氧疗是急救心肌梗死的首要措施。

2.2 建立静脉通路 对于急性心血管患者要尽快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最好给予静脉留置针穿刺,此项技术操作对于抢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建立静脉通路以保证在短时间内抢救药品迅速输注体内,快速达到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的病情必要时建立两组以上的静脉通路以供抢救治疗。随时观察静脉通路的通畅情况,并遵医嘱迅速正确的给药。

2.3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口腔及气道内的痰液和分泌物。对于神志清醒的患者将应指导正确的咳嗽咳痰的方法,尽量将痰液排出。咳嗽无力的昏迷患者采取负压吸引器吸痰,吸痰时注意和清醒的患者解释清,取得配合,操作者的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口腔及呼吸道粘膜、吸痰前要给与患者高流量氧的吸入,以免在吸痰过程中出现低氧血症[3]。保持气道通畅,给予患者氧疗。

3 护理中的重点

3.1 注意观察氧疗效果 持续低流量、低浓度给氧,氧浓度在25%-29%,氧流量在1-2L/min。特别注意患者出现二氧化碳潴留时进行低流量吸氧,指导患者延长呼气,有助于二氧化碳排出。如患者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在必要时可采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以保证氧疗的效果。若患者在吸氧后呼吸节律正常,频率放缓、呼吸困难缓解、心率减慢、皮肤转暖、尿量增长等情况证明氧疗起到理想效果。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在应用氧疗时应加以注意:在心绞痛发作疼痛时应加大给氧流量,疼痛缓解后应该将氧流量减低,同时密切观察病情患者意识情况,防止出现二氧化碳潴留。

3.2 对症处理 患者胸部剧烈疼痛可以遵医嘱选取以下药物进行治疗:①哌替啶50mg-100mg肌肉注射或者吗啡5mg-10mg皮下注射,必要时1-2h后在注射一次,以后每4-6h可以反复使用,注意观察给吗啡时患者的呼吸情况,因吗啡可以抑制呼吸中枢。②患者疼痛较轻者可以用可待因或罂粟碱0.03g-0.06g肌内注射或者口服。③使用硝酸甘油或者硝酸异山梨酯扩张冠状动脉,缓解患者疼痛。增加心肌血流量。

3.3 休息和活动 老年患者要适当的休息和活动,但是以不劳累、不引起冠心病的症状为原则,病情发作是要严格卧床休息、针对不同的发病性质采取适当的卧床时间,如心绞痛卧床时间至发作停止延续一日即可;心肌梗死的患者卧床时间相对较长,12小时制动24小时无并发症可以活动肢体,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后3日可在室内活动,但活动量小,4-5日逐渐增加活动量。患者注意饮食的调节,饮食原则以低盐、低脂、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有水肿的患者注意限制钠盐的摄取,并控制老年患者的总热量,对于心肌梗死的患者要给予流食一日,次日给予普通饮食。老年患者的饮食习惯较为特殊,易食软的食物,少量多餐,保证每餐的色香味俱全。保持患者大便通畅,老年患者的肠生理功能相对减退加之卧床休息,肠蠕动更为缓慢,可以为患者按摩腹部,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嘱患者大便干燥时误屏气用力,避免加重病情。

3.4 用药护理 患者发病时应该对其基本的生命体征等进行监测在给予医嘱用药,并将除颤器以及相关抢救药品准备完好。①碘胺酮的刺激较强,易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因此,用胺碘酮后严密观察用药情况,最大限度的避免因护理操作不当而导致的不良反应;②用地高辛之前必须测量患者的脉搏,如患者的脉搏低于60次/分时禁止使用此药,而且此药的治疗量与中毒量相对较为接近,易在体产生中毒,因此用药后严格观察有无地高辛中毒症状如出现视物模糊、视绿,胃肠道反应并心电图出现ST断鱼钩样改变时提示地高辛中毒[4];③使用利尿剂后主要观察患者会出现口干、皮肤弹性消失、皮肤干燥、全身疲乏无力等低血钾症状。因此,在使用利尿剂时,要仔细地观察患者的尿量及颜色,并及时补钾预防和改善缺钾症状。

3.5 心理护理 患者心衰合并心律失常发作时会有不同程度的痛苦,尤其心室颤动的患者有濒死感,患者会根据不同的病情产生恐惧、焦虑、担心的不良心理,在此时,医护人员便应该及时的与患者进行沟通疏导工作,鼓励患者从而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保持良好心态积极的配合治疗。

4 小 结

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通过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以及在护理工作中注意护理重点,能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死亡率,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上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郭玲.室性心律失常的急诊治疗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1,9(8):3759.

篇9

一、交谈、宣教法

白血病系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人们对此病十分恐惧,对治疗和预后甚为忧虑。但随着治疗手段的进步,化疗方法的改进,大剂量强化治疗,以及干细胞移植术的开展,其生存时间及长期无病生存率已大提高。对焦虑恐惧、悲观失望、怀疑和自我封闭者,首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家长尽快熟悉就医环境,并对主管医生和护士进行介绍,护士可详细介绍医院环境和病区设施,满足其心理需求医学|教育网搜集,取得患者的信任;可以通过有针对性进行疾病知识的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信心;可以向患者说明目前的治疗方案是针对病情需要制定的,使患者对医疗方案放心,并利用典型病例的成功之路启发、引导,以消除顾虑,克服患者角色形为缺如或强化现象,减轻恐癌心理负担;还要强调现在所用治疗方案的必要性,使患者有信心坚持治疗。

二、争取社会系统支持

癌症患者的情绪异常对预后影响很大。不良的情绪往往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有些患者,由于长期的疾病折磨,人格特征也往往发生变化,患者开始都产生一种自卑孤独心理和愤懑情绪。他们一旦进入患者角色,立即在心理上和行为上都与周围的人们划了一条鸿沟,自我价值感突然落失,感到自己成了人们望而却步的人,成了惹人讨厌人的,因而感到自卑。那种兴高采烈、生机勃勃的形象不见了,代之以情感脆弱、被动依赖、敏感多疑,自我中心等表现。对这些患者,应掌握其产生的根源及表现形式,及时争取家属、亲友、同事等社会系统的默契配合,调节情绪、变换心境、安慰鼓励,使之不断振奋精神,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心理护理应当与生理护理结合进行,做到身心积极效应互相促进。同时此类患者大都空闲时间多,就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可循序渐进诱导,开展适当形式的娱乐活动,如欣赏音乐、绘画、看电视、听广播等,活跃病房生活,使之注意力情感转移,以杜绝其寻求不良的寄托心理。

三、缓解外因刺激法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活动比一般患者复杂,而且会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发生心理演变。有些患者还可产生悲观厌世之感,对有自杀倾向的患者,深入了解引起自杀倾向的外部原因,争取家属和社会系统的配合,医生护士应当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及其情绪变化,并给予理解和同情。向患者讲清白血病并不可怕,以便使他们安下心来积极配合治疗,并耐心指导他们如何适应化疗过程。对于因病情反复和病程长而失去治疗信心的患者,更要多安慰、多鼓励;对危重患者更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动作轻柔,医学|教育网搜集加强基础护理,使之生理上舒服,心理上也减轻对疾病的恐惧。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从不同角度说服教育患者以提高对挫折的应激能力,同时密切观察其情绪变化,加强防范措施,杜绝意外发生。

四、排解和优化情绪法

篇10

心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病症,包括动脉硬化、心脏病、脑卒中、心肌梗死、高血压等,其对中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是导致中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对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除了加强临床治疗外,还需注意各方面的护理,加强综合护理干预。我院于2013年7月-2014年5月对48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其效果较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95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将95例分为2组。观察组:48例,男31例,女17例;年龄62-88岁,平均(67.66±12.43)岁;病程0.5-15年,平均(6.44±3.17)年。对照组:47例,男32例,女15例;年龄60-89岁,平均(67.72±12.36)岁;病程1-16年,平均(6.50±3.22)年。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47例给予常规护理,即加强病情监测,引导患者科学用药,加强各项体征与症状的观察,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虑等。观察组48例于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其护理措施如下:

1.2.1 心理护理。心血管疾病病程较长,并发症多,患者易产生悲观、焦虑、不安等多种消极心理,对此护理人员需加强心理护理,尊重与体贴患者,通过发放健康知识小手册、口头宣教等方式让患者掌握基本的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各项操作[1]。在与患者交流中,护理人员要做到言语轻柔、态度温和,多鼓励与安慰患者,让患者看到护理人员对其的尊重与信任,提高其疾病治疗的信心。

1.2.2 生活护理。心血管疾病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均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需加强生活护理。严格控制患者的饮食,科学合理的为患者准备少盐、低脂、易消化的食品,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预防便秘[2]。同时可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指导患者进行适量规律运动,如太极、慢走等有氧运动,但需注意禁止患者空腹运动,避免运动后立即坐下、大量饮水、洗澡等情况[3]。

1.2.3 用药护理。药物是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加强用药护理,做好呼吸、脉率、血压及心率等各项监测工作,若发现心电图异常,需判断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症状,且必须于第一时间内准备好急救药品,如利多卡因等[4]。在用药过程中,需做好各项评估工作,掌握药物使用的禁忌症、使用剂量、使用方法及使用范围等,尽可能减少或避免药物用错或用药意外状况的产生,同时需加强观察,掌握药物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科学评估药物对患者血压、心律造成的影响,若对血压、心律造成严重的影响,或产生较为严重的不适症状,则需及时给予对症治疗,必要时需停用药物[5]。

3 讨论

老年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难以彻底治疗等多种特点,在临床治疗中,处于加强对症用药外,还需注意各方面的护理,提升临床护理效果,提高老年患者疾病治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此可选择综合护理干预[6]。

老年心血管疾病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中心理护理可改善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焦虑、悲观、恐惧等多种不良心理,提高老年患者疾病治疗的信心,同时有助于构建和谐、友好的护患关系,提高老年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护理从生活的细节入手,在饮食、运动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指导,使老年患者的机体能够处于较佳的状态中,加快机体康复;用药护理是老年患者药物治疗的关键,对老年患者给予科学的用药指导,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可以提高老年患者用药的依顺率,缩短机体康复时间[7]。我院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对47例行常规护理,另有48例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其中后者用药完全依顺率(91.67%)及护理满意度(97.92%)明显高于前者(用药完全依顺率48.94%、护理满意度78.72%),证实综合护理干预可取得较佳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治疗中推行综合护理干预,可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提高老年患者用药完全依顺率,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加快机体康复,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红雁,刘晓娟.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现状[J].齐鲁护理杂志,2012,21 (25):623.

[2] 梁玉连,高端良,冯静坚.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失眠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当代医药,2010,4(19):51-53.

[3] 陈霞.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6(06):208-209.

[4] 阳秋琼.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护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1,17 (22):326-327.

篇11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025

Nursing Measures and Nursing Effect for Senile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Ding Wenjuan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nursing measures and nursing effects for senile patients with CVD.

Methods:Nursing key-points and intervention methods for patients with CVD were put forward.

Result:Curative rate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CVD was improved and nursing quality was improved.

Conclusion:Specific Nursing measures for senile patients with CVD can improve nursing quality and nursing effect, so it is worth of being popularized clinically.

Keywords: Senile CVD Nursing Measures Nursing Effect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020-01

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群中多发且常见的疾病,死亡率很高,如治疗或护理不及时将会危及病人的生命,该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生命健康,引起了世界各地医疗人员的重视 [1]。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老年群体中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在逐年上升。适当的医疗护理措施能有效使该病的病死率降低,并能够延长老年心血管病病人的寿命,提高其生活质量。

1 护理重点

充分的休息,是所有医护人员对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反复强调的问题,因为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不但会对疾病的治疗产生影响,甚至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因此,一切可对患者休息造成的影响因素,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充分重视,并尽力避免。本文就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现汇报如下。

2 护理方法

2.1 心理护理: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大多数都存在着绝望、焦躁、紧张忧虑等不良心理,甚至有时候会出现拒绝配合治疗或放弃治疗的情况发生。护理人员应当态度热情地对待老年患者,将医院环境、治疗措施、用药方法、注意事项详细地介绍给老年患者,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够对患者的苦恼表示理解,并帮助其进行排解。耐心讲解患者不理解的问题;态度和蔼地与其沟通,语言委婉;并做到举止得体,穿着大方。

2.2 生活护理:注意饮食护理,老年患者容易牙齿松动或脱落,咀嚼能力大大减弱,同时各种消化酶分泌减少,肠蠕动减弱,血管硬化导致肠壁供血不足,影响消化功能。因此在饮食上对老年心血管患者应给予低盐、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的多样化食物,饮食不宜过饱,少量多餐;同时要保持患者大便通畅,可适当采用缓泻剂。对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患者,应由护士协助完成饮食、洗脸、洗脚、大小便等,同时要注意观察皮肤及口腔粘膜的变化,如可用1/5000洗必泰溶液漱口;用赛肤润按摩局部皮肤,每2-3h一次;

2.3 用药安全护理:医护人员加强对患者的心电监护,注意测量患者脉率、心率、血压和呼吸。对于一些异常心电图变化,如房室传导受阻或心律失常等情况,医护人员要准备好相关急救药品,如利多卡因和阿托品等。同时医护人员还要对患者进行给药前护理评估,对药物的禁忌症、适用范围、用药目的进行详细的了解。

2.4 休息护理:医护人员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将患者的休息时间合理安排,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解除患者的疲劳并恢复其体力 [2]。同时医护人员应减少对病人不必要的探视,准备好患者夜间处置可能会用到的物品。失眠的患者可适量应用药物改善睡眠。

2.5 换位思考,变换角色。今天,各大医院都在提倡护理工作人性化,护士的工作除了常规执行医生的医嘱外,还应当对本科室患者的性格特点、生活多了解,不仅要体现出自己护士的角色,还要体现出自己晚辈的角色,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能够有利于对患者疾病预防宣传,对疾病治疗产生指导,同时也有利于医疗工作得到患者的配合。护理人员首先应当对患者的基本性格特点、喜好等方面进行了解,因人而异针对不同患者特点营造温馨、良好的气氛;护理人员应当在患者心中留下天使般的印象,而不是恐惧感。其次,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日常生活习惯进行了解,针对病情对患者将不良生活习惯改正做好指导,使疾病反复发生及恶化的几率降低 [3]。在季节交替气温转换的时节,心功能不好的老年患者是最常见的急救患者,患者由于在温差大时不注意保暖,容易发生严重心力衰竭,因此,保暖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十分重要。此外,害怕孤独的心理被发现存在于很多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其大多数原因在于子女忙于工作,老人不敢多言,怕增加子女负担,此时医护人员不仅对患者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沟通,更是对患者家属要以一个专业医疗工作者的身份进行善意沟通、引导和提醒,减缓其心理负担,使其辅助患者积极进行配合治疗。

篇1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间收住的200例重症监护病人,分为实验组100人和对照组100人,实验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37岁-68岁,平均年龄(42±7.8)岁,严重创伤58例,大手术后31例,心脏骤停复苏后10例,麻醉意外1例,既往无严重心血管疾病史;对照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35岁-69岁,平均年龄(41±8.0)岁,严重创伤56例,大手术后32例,心脏骤停复苏后11例,麻醉意外1例,既往无严重心血管疾病史。两组病患在性别、年龄、病因及相关既往病史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我们针对对照组病人给予普通常规护理:监测心率、心电及呼吸;并每小时记录呼吸频率、血压各一次;每2小时测量并记录体温一次;严格记录出入量;每8小时测尿比重、尿常规及酮体一次,检查粪便潜血一次;每日精确测量体重一次,并精确记录热卡入量一次。而对于实验组病人我们除了给予他们如上普通常规护理,还给予他们一些和心血管系统功能相关的预见性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1氧疗护理要预防循环功能的衰竭,基本的要素就是心功能的维持,心肌的氧需要量较大,对缺氧的耐受差,当血氧浓度低于35%,心肌就会有缺氧倾向,如果不早期处理,就会继而引起心排出量下降,血压下降,冠状动脉灌注进一步减少,心肌缺氧更严重,所以出现恶性循环,最后致循环衰竭。所以,我们针对重症监护病人预防心血管意外的预防措施所采取的预见性护理将血氧浓度界定在35%,当低于35%时,即可通过增加氧流量或浓度改善病人摄氧,以预防心血管意外。

1.2.1.2排便护理重症监护病人由于卧床、排斥床上排便、进食少、肠蠕动差,肠道内容物和积气不能顺畅下行,可致肠梗阻和便秘,引起病人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循环损伤;另一方面胀气可致膈肌上抬,影响呼吸和循环,亦可致循环损伤。所以我们将排便护理列入此类病人预见性护理措施行列。

1.2.1.3胸部疼痛护理如有循环损伤,就会影响到心排血量和冠状动脉的血供,心肌一旦缺氧,即可表现出心前区的不适感,针刺感,严重者可有胸部明显疼痛,所以,在发展为明显疼痛之前的心前区不适感可以提前给出循环可能受损的信号,我们即可结合其他指标作出判断后给予相应救护措施。

1.2.1.4情绪护理重症监护病人清醒后很多对监护室环境和自己病情产生恐慌,情绪不稳,病人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显著增高,血压升高,可致心血管意外发生。所以医护人员在病人清醒之后就应适当给其情绪方面的安抚,降低病人的应激。

1.2.1.5心电图警示性波形的监视在重症监护病人心电监护过程中,如发现频发室性期前收缩(>5次/min)、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或R-on-T现象、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成对出现等常提示患者很快可能会发生心室纤颤,需立即准备好除颤仪,通知医生,首选利多卡因50-100mg稀释,静脉注射。

1.3统计学方法在保证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基础上记录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统计数据实验组(100例),并发心血管意外10例(病发率10.0%),抢救成功9例(成功率90.0%);对照组(100例),并发心血管意外者41例(病发率41.0%),抢救成功29例(成功率70.7%)。两组对比,病发率:χ2=3.81,P

2.2结果分析预见性护理是现代护理发展的新观念,是针对患者的危险因素采取的针对性预防措施[2]。本研究可见,通过预见性护理措施的应用明显的降低了重症监护病人并发心血管意外的几率,并增加了其并发病例的抢救成功率,所以是我们应该推广的较好护理方法。

篇1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临床实验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之间所收治的84例高龄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66~87岁,平均72.1岁;患病时间4~31个月,平均12.1个月;治疗组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64~88岁,平均71.8岁;患病时间6~33个月,平均病程为13.2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接受常规的临床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接受护理干预护理,具体方法为:(1)术前:护理人员在为该类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应该充分考虑其心理特点,向患者详细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法,多与患者沟通交流,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心理,使其能够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和术后护理。同时实施针对性的营养共计计划,做到少食多餐,合理补充脂肪、糖、维生素及蛋白质,使机体的抵抗力得到充分维持和增强,对于一些无法正常进食的患者可以通过静脉途径补充高营养的物质。嘱患者术前戒烟,保证支气管纤毛运动的恢复正常,提高血氧饱和度,减少支气管和肺泡分泌物,减轻分泌物对呼吸道造成的刺激。对于有高血压症状的患者术前要接受降压治疗,保持血压值的相对稳定状态;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症状的患者,注意术前通过低盐饮食和利尿药物的长期使用来改善各项临床症状。护理人员要在术前对患者的血压、血糖以及心率进行监测,为临床手术治疗创造一个最佳的时机。(2)术中:手术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实时监测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调整手术进程,配合手术医师顺利完成手术。依据患者的器官功能状态和身体情况实施麻醉,手术实施过程中应及时补血,避免因血压过低,而引发心肌缺血等其他症状,从而缓解患者的心脏负担。(3)术后:对于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术后可能会发生心率失常或心功能不全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发生心力衰竭,进而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应家属生命体征监测,以及时发现和排除异常症状。由于高龄患者术后以发生内环境紊乱,尤其是重症患者,因此,应对患者术后的电解质情况和血生化功能进行复查,维持体内液体平衡,并注意患者血容量正常时适当调整输入量,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尿量变化情况。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应嘱患者保持稳定清洗,加强营养供给,做到少吃多餐,进一步提高高维生素、高热量及高蛋白的易消化食物的摄入量,并完全禁烟、酒;同时,注意调节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逐步增加活动量,防止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2]。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心血管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

1.3 疗效评价标准 CR:症状表现全部缓解。PR:部分症状表现缓解。SD:症状保持稳定,没有进一步发展。PD:症状没有好转,甚至加重[3]。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取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肺癌症状改善效果 对照组CR 8例(19.0%),PR 12例(28.6%),SD 11例(26.2%),PD 11例(26.2%),及格31例(73.8%);干预组CR 13例(31.0%),PR 17例(40.5%),SD 8例(19.0%),PD 4例(9.5%),及格38例(9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心血管并发症 干预组患者围手术期1例患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内8例发生心血管并发症,所占比例分别为2.4%、1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老年肺癌患者可以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针对该类患者的特殊生理、心理特点为其提供护理服务已经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相关临床研究经验表明,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可以使相关并发症减少,使患者的病死率降低。术前要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使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认真进行相关功能锻炼。术后通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对呼吸道实施管理、对胸管的积极护理、对病情变化进行认真观察、对相关并发症进行及时处理,使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度增加[4]。

参考文献

[1] 李秀娥,张继芝,紫秀萍.全肺切除患者手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3(12):127-128.

[2] 游继军,张辅贤,张民兴,等.高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9,20(13):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