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对外加工贸易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2加工贸易产业链短,对经济增长和产业拉动作用有限尽管加工贸易对威海市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但由于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中很大一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且仍处于简单装配加工阶段,国内生产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下游,因而利润较低,加工贸易的示范带动效应相对偏弱。外商投资企业往往对所在企业先进技术实行严格垄断,引进外资所期盼的技术外溢效应不明显。
1.3.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企业大多缺乏所有权优势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企业很少有当地特色品牌,缺乏所有权优势。大多数企业只能进行微利的贴牌生产,成为制约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发展的瓶颈之一。
2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策
面对以上问题,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亟须转型升级,具体来说,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2.1政府要完善引资政策,推进对外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稳定的加工贸易扶持政策体系是稳步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威海市除了在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进出口设备政策、园区配套设施等相关转入产业的优惠政策之外,还要制定相应的财政优惠政策,以改善产业成长与发展的软环境,简化有关投资项目审批办事程序,为客商主动搞好各项服务。同时扶持并引导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企业走出一条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转型升级之路。
2.2对外加工企业需提高产业品牌,增加高科技附加值,延长国内价值链产业链条较短、科技含量不高,是制约威海市对外加工贸易发展的根本原因。威海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在提高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上下功夫,从提高加工贸易附加值入手,大力发展国内配套产业,同时大力吸引国外技术。近年来,全球制造业价值链在我国的布局日益系统化,跨国公司近年在华投资加大了在价值链上游研发环节的投资。威海市应抓住价值链模块化的机遇,利用跨国公司投资的技术扩散效应,鼓励企业加强国际间的科研交流与合作,把对外加工贸易作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有效平台。要采取加大对大型跨国企业的吸引力度、鼓励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等措施提升加工贸易水平档次,充分利用跨国公司技术溢出效应,将劳动力优势转换成产业技术优势。
2.3结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相关规划,因地制宜发展海洋产业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本质是培育海洋优势产业、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并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因此,山东省威海市要审时度势,乘势而上,在选择承接相关产业时,应注重充分发挥临海产业优势,充分发展船舶产业、海洋开发与保护产业、现代渔业、电子信息产业、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等产业。
篇2
从一般意义上讲,对外加工贸易是指一国从国外进口主要原材料、零部件,在国内加工、装配后再出口的一种贸易方式。在发展中国家,加工贸易通常是外国企业以合资、合作方式,把某些生产能力转移到东道国,或者利用东道国的已有生产能力为自己加工、装配产品,然后行销到全世界各有关地区的一种贸易做法。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是参与亚太区域乃至世界产业分工的重要链条,符合当今世界贸易发展的潮流。例如发展“两头在外”的轻纺、机电产业,通过对外加工贸易扩大了出口,适应了国际市场,有力地增强了国际竞争能力;同时也加快了国内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进程。
我国航天系统对外加工贸易的发展显得不太平衡,地处内陆的企业发展比较缓慢,而地处沿海的企业,有的已通过对外加工贸易形成产值数亿元的规模。例如八院的上海仪表厂,就是抓住了日元升值、日本企业急于寻找海外生产厂家谋求发展的机遇,同美能达公司签订了多批合作生产复印机组件的合同,第一年产值就达1亿多元,第二年接近3亿元,出口创汇达2500万美元,产品直接销往欧美等国家。这在当今不少国有大中型企业举步维艰的情况下,无疑是一个奇迹。上仪厂通过对外加工贸易,不仅使企业生产经营快速增长,而且还通过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建立了一家新的专门发展对外加工贸易的企业--航仪控制工程有限公司。这就是抓住了国际产业分工的机遇,通过对外加工贸易有力地激活了企业,同时增强了军工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二、加工贸易的结构已发生很大变化
从加工贸易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重要一环,符合当今世界贸易发展的潮流。加工贸易的发展实际是我国通过对外开放承接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某些中等技术产业,充分发挥了我国的优势,包括廉价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成本低廉、以及有一定工业和技术基础等,加快了国内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进程,增强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90年代以来,我国加工贸易的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外商投资的合资企业逐步取代了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成为加工贸易的主体;二是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为主导,逐步向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三是加工贸易的技术档次在逐步提高,出现了一批批技术先进、规模领先的大型项目;四是加工贸易企业相互之间的配套程度在提高,不少企业使用国产原材料和国产零部件的比例在不断提高,加工贸易与国内产业的协作联系正在加强。从这些情况看,加工贸易升级的步伐在明显加快,今天的加工贸易同改革开放初期的加工贸易已产生了质的差别。事实上对外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现代工业生产和流通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加工贸易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加工贸易迅速发展后,其经营格局对海关监管和整个经济管理形成了日益严峻的挑战;二是加工贸易的外向循环与国内产业的循环,未能形成有机的联系,因此制约了加工贸易对国内产业带动作用的发挥;三是走私漏洞现象增多,这对国内的生产经营和市场竞争,都形成了不小的冲击。因此,置于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大背景下来认识加工贸易,并在此基础上理顺加工贸易的政策,加强和改进加工贸易的管理,仍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
三、加工贸易将发展到一个高级阶段
从当前世界贸易的发展趋势看,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加快,必将推动全球加工贸易以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并在更大范围得到发展,并有可能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的一种主要方式。当前,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发展迅猛,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增长速度已大大超过其他非高技术制品。高新技术产品的部分加工组装业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研究与发展领域的突出优势,不仅将加剧其产业向国外转移的过程,并且也将以具有较大接纳能力的市场,作为其转移的目标。在这个发展趋势中,中国将成为未来高技术产业结构转移的主要目标。其次,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具有成熟技术的产业,也将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对外加工贸易将会获得进一步发展,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建筑等支柱产业,以及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核能、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均会有一个长足的发展。
像日本与韩国等国家一样,我国的加工贸易今后必将经历一个从初级形式向高级形式发展的过程,在加工贸易内涵、市场营销和科研开发等环节,不断优化和升级。实现这个转变,需要一系列政策保障,特别是外贸制度与政策环境面临重大抉择。其中国有企业(尤其是军工企业)经营机制难以适应
篇3
一、引言
一般贸易出口是国内产品在国际市场实现价值的重要环节,是我省的传统贸易方式。随着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在外贸体制改革、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等因素综合作用下,“九五”开始,加工贸易也在浙江的贸易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什么是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指从境外保税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下称进口料件),经境内企业加工或装配后,制成成品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1。由于浙江加工贸易的特殊税制安排,可以在保证出口的同时,有效缓解出口退税的压力,因此一般贸易有向加工贸易发展的趋向。
三、浙江省发展加工贸易的原因以及面临的问题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假定各国的劳动生产率是一样的(即各国生产函数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产生这种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各国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另一个是生产各种商品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不同,亦即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2。而我省的劳动力相对丰裕,有适合进行加工贸易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源。在加工劳动密集型商品上有比较优势,而且我省有较多的科技人才,有发展加工贸易产业的潜力。
不同贸易方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总体上看,浙江外贸长期是高一般贸易低加工贸易,一般贸易对浙江国民财富的贡献和综合效应高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在浙江的发展仍具有一定的挑战,我国仍处于加工贸易的传统发展阶段,加工贸易的主体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省加工贸易的产品加工环节单一,产业链条短,仅从事简单的组装、装配等劳动密集型环节,产品增值率低,加工贸易管理措施滞后,手续复杂,结构不够合理3。原材料供应紧张以及出口退税等都使加工贸易受到一定的困难,当然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我们应对加工贸易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出相应的对策。
四、浙江省应怎样发展加工贸易
我省在发展加工贸易的过程中要及时作出各种对策,以促进我省的经济增长,对此我作出了以下几点:
(一)积极引导和鼓励出口企业开展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具有“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特点,在发展加工贸易过程中能带来国外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方法以及市场信息,而且能拓宽与国际接轨的渠道,促进外资进入,而外商投资规模的扩大与质量的提高,又能进一步推动加工贸易发展,同时有利于减轻地方政府财政压力4。
我省应积极鼓励加工企业,简化境外加工贸易业务的审批程序。建议对境外加工贸易,可实行登记制;对部分国有企业,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对那些经营管理不善的国有企业不能到境外从事加工贸易。加强商会、行业协会的协调和服务。充分发挥我省进出口商会、行业协会作用,对我省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的企业、行业进行协调。同时,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结合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制定我省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的行业政策。对于各行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的规划,要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地转移我省的成熟产业和多余生产力,扩大我省成套设备和原材料的出口。
(二)促进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增长
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将保税料件加工的成品或半成品结转至另一加工贸易企业深加工后复出口的经营活动。未经加工的保税进口料件不得直接结转。国家下调出口退税率和海关修订的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管理办法,为这种转化创造了条件。出口退税率低于增值税后,一般贸易出口转为加工贸易出口,可节省企业税负。浙江省有30%左右的原料是以一般贸易直接或间接进口的,从理论上讲,这部分进出口基本上可以转化为加工贸易。据测算,浙江省一般贸易出口的传统产
品有15%是可以转化为加工贸易的,目前只转化了2%左右,发展加工贸易潜力还很大5。但由企业的管理局限和深加工结转的原料、半成品、成品还没有建立流转顺畅的交易平台,这些都影响了传统产品开展加工贸易。因此,促进深加工结转刻不容缓,我省要严格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管理。利用计算机异地报关系统和加工贸易分册,规范加工贸易的深加工结转管理。
(三)优化加工贸易的发展环境
我们应该努力为加工贸易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下放外资项目审批和加工贸易合同审批权,简化审批手续,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关贸、税贸、银贸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联动机制和管理合力,及时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加工贸易进出口提供更多的便利。
面对我省加工贸易滞后的严峻形势,各级各部门必须齐心协力,加大对加工贸易的支持力度,为进一步扩大我市的加工贸易提供必要的保障。一是进一步加大加工贸易的宣传力度。利用新闻媒介和舆论阵地,推广先进经验,进行政策推荐,加强业务指导,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加工贸易业务。二是加快加工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通过向外引进、组织培训、岗位锻炼等方式,造就一批加工贸易人才。三是不断加强加工贸易信息工作。帮助重点加工贸易企业建立“联网监管”模式,企业与外经贸局、海关、国税等部门实行联网,及时解决企业在出口退税、货物通关、分类管理等环节中遇到的问题。
(四)加快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
我省外贸企业中中小型民营企业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开展对外贸易起步较晚,国际化经营经验不足,再加上管理体制不顺,生产技术落后,缺乏专业外贸人才,不懂加工贸易操作流程,使开展加工贸易受到很大制约6。企业领导要树立国际化经营的意识,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一是走出去,在原料供应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设立分支机构或直接投资,及时掌握国外信息,组织生产、销售;二是引进来,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或资金,在国内合作兴办企业或公司,利用国外合作商在信息和渠道方面的优势,迅速打入国际市场。
篇4
规划加工贸易产业布局及结构调整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结合山东省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目标,对山东省加工贸易的空间布局做出规划引导,注重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鼓励各地市根据资源与产业发展优势,明确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重点,促进形成各地市有序分工、相互协调的发展格局,克服功能交叉重叠和产业结构趋同。
东部地区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和外经贸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电子家电、通讯设备、船舶、集装箱、汽车等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成为拉动全省加工贸易升级的主力。中部地区则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化工产业、食品产业、机械、新兴材料。将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加工贸易项目向鲁西北或内陆地区逐渐转移。根据国家的加工贸易政策导向,引导“两高一资”加工项目企业调整方向,引导其向更高产业层次发展,摆脱被动。
(二)将加工贸易与招商引资紧密结合
改进和提高招商引资的操作方式和层次,建立专门的引进外资机构,跟踪国际行业技术和领军企业的最新动向,瞄准有代表性的跨国公司,充分发挥山东地域的品牌效应与地域优势,多渠道主动招商。明确招商引资的指导方向。提高加工项目投资门槛,对于增值率低于目前平均增值率的新项目限制进入,分行业规定新进入项目增值率的最低限,确定国内采购的最低比率,推动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对于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资金、技术密集的加工贸易项目和“关联配套”型加工贸易项目,要通过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大力引进;不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两高一资”加工项目坚决禁入。
要重点鼓励和吸引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来山东省设立生产制造基地、配套基地、以及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要继续加强对日韩企业的招商工作。充分发挥区位、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抓住日韩企业海外加工布局结构调整的机遇,主动分析收集各类企业发展动向和信息,尽可能多地吸引日韩等地区企业来山东省开展加工贸易。扩大对欧美的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欧美的大型跨国公司来山东省投资建厂,扩大技术溢出效应,尤其是应该加强对欧盟各国的吸引,同时,借我国与非洲、东盟各国关系发展日益密切之机,多渠道地加强与其合作。
(三)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加工贸易
加快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使其具备应有的激励机制、竞争理念和市场行为,从而发挥现有工业基础和产业技术基础的作用,为加工贸易升级换代提供有利条件。
民营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积极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给予其资金、技术方面的倾斜和支持,降低进出口权的门槛,改变现行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规定,积极建立对民营企业发展加工贸易的激励机制,创造各类企业平等竞争和发展的新环境,从而促使内资企业加工贸易的快速增长。
鼓励和支持科技型、自主知识产权型民营企业密切跟踪有关跨国公司的产业发展,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争取跨国公司的订单,融人跨国公司的产业链,为其提供配套产品,彻底解决技术扩散效应差的问题。
通过市场化的方式,积极建立对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出口信贷资金支持体系,促进外资经济与当地经济不断地融合,形成民营企业加工贸易群体,促进加工贸易本地化。
(四)发展加工贸易海外营销
品牌是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是竞争力的象征,仅仅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环节,不但导致企业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的利润极少,而且生产经营中始终不能掌握主动权。因此,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培育知名品牌企业,是新时期加快我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扩大增值率的重要环节。为保证加工贸易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政府和有条件的企业需要共同努力,开拓自己的销售渠道,培育自己的国际品牌。
企业需要转变思想,正确认识海外分销与品牌建设的重要性,积极融入到全球产业发展的大潮中;采用现代网络技术,及时了解国际市场供求信息,调整企业生产;多渠道获得融资,解决营销网络建设与品牌建设中的资金短缺问题;成立海外业务部,吸引国际经贸人才进入,积极接触海外跨国公司,争取直接接单;实施正确的营销策略,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做好分销商的沟通与管理,加强合作,加强品牌宣传,逐步建立完善的海外分销渠道,提高国际市场的品牌知名度。
推动关联产业集群发展
引导配套产业向主体产业靠拢,推动关联产业集群发展,通过产业集群特有的技术外溢效应加快技术的扩散、传播和创新,释放科技创新能量。打破行政区划概念,各地在发展主要产业基础上,加强与其它地区的产品配套能力开发,形成中东部大产业群。
确立烟台、青岛、威海在加工贸易中的龙头地位,重点承接带动力强的大型机电、高新技术加工贸易项目,成为加工贸易对外的龙头,其中,青岛家电产业群,烟台汽车制造业群,威海轮胎产业群成为加工贸易发展的重点。潍坊、淄博等半岛城市群其他地区在重点发展海洋化工、石化、医药的同时,根据各自优势,重点发展与东部地区相配套的产业群,形成东部地区大量加工贸易企业相互配套、相互渗透且不断升级换代,带动整个地区产业结构提升的局面。
产业集群发展应该以各类开发园区以及出口加工区为核心,根据各园区发展重点规划,推荐一批重点发展产业的企业名单,规划、引导与之配套的关联协作企业在其周边集聚,有效解决加工贸易产品配套难的问题。
鼓励外资的跟随性投资,引导外资向专业园区发展,促进配套产业群的形成,培育新技术产业的配套生产基地,为加工贸易的升级换代创造更加有利的产业空间。
支持国内企业与加工贸易企业发展配套协作,不断提升包括加工配套、人力资源配套以及同行企业和相关企业聚集效应在内的加工贸易的整体工业配套水平。
改革和完善各项不利于配套产业发展的现行制度和政策。提高海关通关效率;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更多地使用国产料件;加强对配套企业的科技、资金和信息支持;发挥政府、科研单位和中介机构的作用,为有能力进行配套生产的内资企业提供技术咨询、联合技术开发、人才培训。提高加工贸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积极支持外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子公司设立研发机构,促进中外企业的联合开发和合作,鼓励企业转移先进技术,培训员工,同时,严把审批关,将加工贸易审批和管理工作与促进加工贸易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外溢工作结合起来,扩大技术溢出效应。
围绕工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中心建设,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水平,培育壮大核心技术,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推动加工贸易由OEM向ODM、OBM转变,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国际化发展。
鼓励加工贸易企业重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鼓励模仿创新。借鉴台湾等地的经验,设立高新技术发展促进基金和产业科技进步基金,积极支持大中型企业更新设备、引进技术和进行新产品开发;发放优惠贷款和各种补贴,用于中小企业的产品设计、工程技术进步、质量改进、自动化发展和员工培训,以有效地缓解企业技术进步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的联合与合作,加快科技尤其是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同时,大力宣传并采取适当鼓励措施,促使加工贸易企业实施合理的人才开发战略,鼓励员工创新,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实施力度,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技术进步的合法权益。
加强园区建设
加强各类开发园区的建设与管理,明确产业定位,避免园区的趋同发展,使园区成为发展加工贸易的重要载体,力促配套企业群、产业群的形成与集中。加强半岛制造业基地与其他地区的分工协作,建设专业产业园区,重点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现代装备制造业园、总部经济集中区、精细化工产业园以及传统加工工业园。对现有的开发区按照产业集聚的要求加快调整开发区的总体规划,入园企业和项目标准,按照是否符合开发区的产业定位,在能源、财税、金融等方面实行差别化的产业政策。
完善政府配套服务
要充分认识加工贸易是山东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的一条现实路径,各级政府要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支持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加工贸易的发展环境。
对外做好山东整体形象宣传,为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环境。组织各地政府集体对外招商,将外资项目与产业规划相统一,有重点、有秩序的引入优质加工项目。
推行信息化管理,提高通关效率。尽快在全省推广“无纸通关”和“联网监管、取消手册”的监管模式,试行电子底帐管理,扩大适用便捷通关措施的企业范围,全面解决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征税问题。做好信息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山东省国际经济贸易联合会等各类外经贸中介机构的桥梁作用,进一步完善“山东贸发网”等各种媒介的服务功能,为企业开展加工贸易提供更加快捷和有效的政策法规和信息服务。
引导企业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国际博览会、展销会,尤其是国际著名的专业博览会,将山东的产品推向世界,努力创造世界知名品牌,增强产品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参考文献:
1.易雪玲.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理论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篇5
我国的加工贸易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我国的加工贸易1978年起步,从无由有,从小到大,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加工贸易已经占据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在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工厂”大背景下,必须借鉴世界其它国家加工贸易的先进经验,并联系中国的实际,从战略的角度来思考和改革我国的加工贸易。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为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明确了方向,也标志着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开始。
二、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原因
加工贸易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一种重要方式。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加工贸易己成为我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方式之一,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加工贸易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呈现新的特点,中国的加工贸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我国加工贸易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以实现平稳发展。
1.国内原因
(1)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的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转型升级进程加速。具体表现如下:①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明显改善。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带来大量新产品、新技术,形成了新的产业。②加工贸易的产业链不断延伸。随着加工贸易规模的扩大,产业集聚效应导致产业链向上下游环节的延伸,同时还将一些本土产业纳入加工贸易引致的国际生产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③加工贸易“区域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2)我国加工贸易作用。①增加外汇收入。②增加劳动就业。③吸引外商投资。④促进产业升级。
(3)我国加工贸易现存的问题。随着加工贸易的发展,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①加工贸易产品技术含量低,产业升级作用有限。②与国内产业的关联度低,产业波及效用小。③利用加工贸易走私、骗税的情况严重。④加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国际原因
(1)国际环境存在的机遇。国际环境是影响加工贸易发展的外部条件,在新的世纪里,国际环境将呈现新的特点,这为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①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②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发展和国际资本流动的继续扩大为发展加工贸易提供了良好的环境。③新一轮世界经济结构的再次调整和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为我国加工贸易的结构调整和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
(2)在国际环境中面临的挑战。①发达国家垄断高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②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价格持续低迷。③区域内贸易额占本区域对外贸易额的比重越来越大。④国内市场被外国产品占领的份额明显提高。
三、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我国加土贸易的蓬勃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加工贸易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小容忽视,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制约因素将成为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产业基础问题
(1)劳动力供给。(2)技术水平。(3)技术吸收和创新能力。
2.监管体制缺陷
(1)加工贸易遍地开花对监管形成了严峻的挑战。(2)加工贸易的监管政策滞后于业务的发展。(3)加工贸易周期长,涉及部门多,监管难度大。(4)现行分类管理办法不利于加强惩罚走私的力度。(5)海关本身的监管力不足,监管任务重,法律意识有待提高。(6)技术标准不规范。(7)审批把关不严。(8)保证金台账制度需要进一步落实。
3.政策环境弊端
(1)没有退还企业所缴纳的全部增值税。(2)免税优惠造成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3)走私活动猖撅。(4)加工贸易政策严重威胁某些地区、某些行业的就业。(5)外资在加工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6)地区差距拉大。
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策略
1.改善产业基础的策略
(1)仍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短期内,虽然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增殖率低,但毕竟能吸纳一部分人就业,增加一部分国民收入,国家也能得到税收,所以,目前我国仍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生产环节的加工贸易。
(2)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力度通造就大批适应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所需的技术和管理类人才,吸引国外高层次人才到我国创业,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3)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结构。提升加工贸易企业技术开发、创新和行销能力, 着力吸引外资公司把技术水平高、增值含量大的研究设计和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我国,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 升级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实现加工贸易的主体要由外商投资企业为主逐步向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为主转变。
(4)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需要国家在促进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设立具有标志性的国家级研究开发中心,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扶持性政策。在制定加工贸易政策时,应将高新技术产业与一般制造业区别对待,鼓励企业利用加工贸易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
(5)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内优化升级。要实现加工贸易产业内优化升级,除了在产业链中游精选,从事加工制造链增值大的环节之外,还可进入如下三个产业链的重要延伸领域:向产业链上游发展,提高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能力;向产业链下游延伸,积极发展国际物流和配送业务;向产业链配套拓展,进入关键零部件和设备制造业。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促进加工贸易由OEM向ODM、OBM转变;以保税区转型和建立保税物流园区为中心;促进加工贸易国内配套产业的发展。
2.改革监管体制的策略
我国在改革加工贸易的监管模式时,要尽量吸取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但不可完全照搬任何一国的模式,必须从中国的现实出发,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加工贸易监管模式。
(1)主动突破传统监管理念,创新引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在这看似合理的传统监管理念上制定的加工贸易产业政策,己严重不适应当前产业垂直分工引起的产业链环节外包化的加工贸易发展趋势,如不加以调整必将严重制约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2)正确处理“加强监管”与“促进发展”的关系。从本质上讲,“加强监管”与“促避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促进发展”是目的,“加强监管”是手段.
(3)完善加工贸易管理制度的原则。首先是规则化管理,不能随意改变或任意解释:其次是有明确的执行程序,公开透明,依法行政;再次是有合理的组织架构,这种架构应是由海关、边检、工商、税务、口岸管理等纵向一体化组织分别管理向扁平化的综合协调监管的组织架构过渡;最后,监管应当是简明有效。
(4)博采众长,优化我国加工贸易现代监管制度。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管理制度应选择银行担保为主、先征后退模式,以后逐步引导加工贸易企业进入出口加工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在未来形成多元化的加工贸易管理体制格局。
(5)贯彻分类管理的思路,实现多种管理模式的共存。根据国家产业、环保等政策以及监管成本效率,明确加工贸易政策的适用范围;完善特殊区域管理政策,进一步落实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的政策定位,充分发挥其区域封闭管理的优势;加快对出口规模较大的加工贸易企业推广电子联网、电子手册等新的监管模式,为大型企业创造更加有效率的运行环境,对信用记录不良、运作不规范,或首次从事加工贸易、信用无法判定的企业要实行“保证金实转”、担保等办法,在提高政府退税效率的前提下,还可以考虑对其深加工结转时部分税金实行“先征后退”。
(6)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提高监管水平。大力发展电子化监管体系,从而形成有形和无形监管相结合的新监管体系。
(7)健全加工贸易服务体系。首先,健全和完善国家相关政策.如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外经贸政策,产业政策。其次,加强监管部门的有机协调与配合,形成对加工贸易协力共管的格局,提供优质服务。最后,大力发展我国服务业,提高服务水平。
(8)大力推广“大通关”试点取得的成功经验,提高监管的效率。要大力推广已经在上海“大通关”改革试点中的成功经验,实行“异地报关、电子报关、提前报关”,实现“一次报关、一次查验”,“全天候查验,24小时通关”。对于对通关效率有特殊要求的商品,实行“提前报关、舱单后核;即时提货、机场直递;实时监控、卡口验放”的通关模式。
3.优化政策环境的策略
(1)产业政策引导。从事加工贸易必须以不损害国内产业和同类产品生产者的利益为前提。因此,必须将加工贸易的发展纳入国家产业政策的范畴。可采取以下措施:国家经贸委有关部门应对加工贸易合同进行必要的评估;提高企业加工贸易中的国产原材料的采购率;促进加工贸易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的国产化。
(2)经济政策支持。在贸易政策上,应当对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放开加工贸易经营权,对不具备加工能力的协资企亚取消其加工贸易经营资格,确保加工与贸易有机结合。在财税政策上,实行担保条件下的保税政策和财政信贷政策支持下的“先征后退”政策相结合的制度。在有条件实行封闭式监管的保税区域;对没有条件实行封闭加工的企业,实行财政信贷政策支持下的“先征后退”制度。作为境外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境外加工贸易是我国企业走出国门的重要方式,对推动企业国际化经营、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扩大出口具有重大的意义。
(3)海关监管制度。参照国际惯例,结合我国的国情,制订统一的加工贸易管理法规,用法律来明确加工贸易的概念、性质和制度程序。进一步加强监管海关力度,促进企业的依法纳税意识。在坚持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的基础上,落实好分类管理,强化风险管理机制,对资信良好的企业继续实行台帐空转,对资信不好的企业和敏感商品征收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以增强海关监管的有效性。运用出口加工区模式管理加工贸易。在借鉴国外的经验后,本文建议把出口加工区模式作为加工贸易制度变迁的合理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引导现有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出口加工区转型,成本低,见效快,符合国家规范加工贸易管理的初衷;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在不同的地区设立不同层次的出口加工区;在中西部地区设立出口加工区,享受与沿海加工区同等的优惠政策。
五、结论
综上所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战略。首先,应把引进来、扎下根、本地化作为不同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创造产业、产品、工序的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良性机制;其次,加工贸易应由加工制造为主逐步向采购、加工制造、分销服务、售后服务以及研发、信息资讯等方向转型升级,沿着价值链逐步由低向高、由简单向复杂、由生产向综合服务和全球运营方向转型升级,其中全球化综合人才的培养和选择机制至关重要;再次,加工贸易的未来转型升级应与新发展观相一致,向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型。
篇6
一、产品内分工的含义
产品内分工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国际化过程或展开结构,是指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不同区段、不同零部件在空间上分布到不同国家,每个国家专业化于产品生产价值链的特定环节进行生产的形象。其核心内涵是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工序或区段通过空间分散化展开成跨区或跨国性的生产链条或体系,因而有越来越多国家参与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不同环节或区段的生产或供应活动。同时,产品内分工方式的组织生产,特定产品生产过程的零部件和中间产品在不同国家之间多次流通,构成过去几十年贸易增长速度显著高于GDP增长的重要原因。
二、产品内分工和加工贸易的关系
1、加工贸易是实现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
加工贸易本质从流程来看,基本上是“进口一加工/装配一出口”模式;从目的上看,进口是为了出口,而且出口制成品;从市场来看,两头在外,委托方负责/控制出口市场,而我国境内企业只参与和承担整个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某个工序/工艺的工作;从生产角度来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国际分工和企业间分工日益深化和细化,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链条越来越长,单个企业只需也只能参与整个生产链条中的某个环节某种产品的生产。图1为丰田公司生产汽车,就有三个层级数万家来自七个东亚国家为其专门生产或加工零配件,丰田公司只需要拥有核心技术,生产核心部件,完成组装工作就可以了。由此可见,加工贸易不仅是一种贸易方式,也是参加国际分工的一种方式。从内涵上看,国际产品内分工与对外加工贸易的定义基本一致。因此,加工贸易是参与产品内分工的主要方式,而在产品内分工中目前来看我国又最主要的是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
2、加工贸易能够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实现结构升级
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可以在不同水平、层次或环节上实现:产品升级,即加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逐渐从简单纯粹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到复杂产品的劳动密集型工序和零部件;价值链升级,即加工企业所从事的价值链环节和增值活动向高附加值方向转移,逐步掌握产品设计、营销、品牌等战略性环节,并建立起自己的国际生产网络;企业能力升级,即加工企业更多地采用先进生产技术与管理方式,按照国际标准生产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产业升级,即加工企业敢于嵌人跨国公司高薪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通过建立与延伸国内生产网络发挥产业关联与外溢效应,促进整个产业和相关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效果不断改善;区域升级,即加工贸易逐步向内地转移并逐步实现加工贸易区域间合理分工和多元化,使中国经济在更大范围内融人全球生产网络。因此,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本质就是使我国企业从加工纯粹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或低端环节嵌人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并不断向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三、中国加工贸易发展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下结构升级
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在我国目前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工贸易产品逐渐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品向机电产品为主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加工企业仍处在价值链低端的生产阶段,并以进料加工为主;加工贸易企业主体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加工能力不足;加工贸易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程度低,外溢效应不明显;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地区分布总体上仍不平衡。
面临加工贸易当前的发展情况,应该积极有效地促进中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以通过发展加工贸易来带动我国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由来与技术进步,一方面要加强加工贸易产业与当地产业的前后向联系,带动产业整体生产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要积极提业配套,加强加工贸易对当地的技术外溢效应。
1、延长国内价值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加工贸易的价值链体现在价值增值的过程。对国家来说.留在国内的增值环节越多,通过加工贸易实现的产品增值就越大,对国民经济就越有利。我国加工贸易国内价值链呈不断加长趋势,但与发达国家和周边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加工贸易的国内价值链仍显得较短,在产品内分工形式下引起的相关负效应将十分突出。因此,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能否延长我国加工贸易的国内价值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将关系到新形势下我国加工贸易的国际收益。首先,应调整政策提高加工贸易料件的本地采购率。国家应该从根本上扭转加工贸易中间投人品的现行政策,使价格、投资、税收、贷款等政策向上游产业倾斜,并鼓励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企业进行国内采购;其次,应改变离境退税规定,充分发挥出口保税区的仓储功能。
2、积极发挥跨国公司的促进作用,同时要防止市场被垄断、技术进步被压制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产品内分工链条中由劳动密集型环节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环节的升级转换,表现在生产上,呈现出如下演进态势,最终产品的加工、组装一零部件的分包生产一中间产品的生产国外品牌产品的生产一自创品牌的生产。在发展中国家上述阶梯状递进过程中,跨国公司发挥着重要作用。跨国公司的投资不仅为发展中国家带人了产业成长所必需的资金和技术,同时产生了示范效应、溢出效应、关联效应和竞争效应。因而,跨国公司投资引致的加工贸易的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切人全球产品内分工体系,逐步由低附加值的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演进的一条便捷途径。
当然,在利用跨国公司的投资促进加工贸易结构升级同时,要充分注意其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跨国公司利用其优势和公关能力,大量廉价收购我国骨干企业的优质资产,试图控制企业经营权,达到消除竞争对手、垄断市场、压制我国技术进步的目的。如果我国工业领域的核心和关键部分被外资控制,国家将失去对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主导权,被锁定在产品内分工的价值链低端。因此,应建立审核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规则和程序,把企业的并购置于行业发展的战略视角下来考虑。我国的产业升级和乖啦创新只有立足于自主创新、加强实践和积累,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3.培养产业集群,增加产业关联和溢出效应产业集群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至少应包括如下几个因素:首先,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其他机构往往都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其次,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相关机构相互联系,成为整个联系网络的节点;再次,产业集群内部不仅包括企业,而且还包括相关的商会、协会、银行、中介机构等,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可以让企业从三个方面获益: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空间上的接近可以降低企业交易费用,并容易建立稳定的信任关系;信息的流通促进知识和技术的扩散,激励创新。我国政府应加大政策力度培养产业集群,发挥加工贸易的关联和溢出效应,逐步实现“制造优势一市场优势一技术优势一产业集群优势”的转变。
4、加速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篇7
一、我国高外贸依存度的表现
近年来,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日益加深,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同时,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外贸依存度显著提高,据最新统计,2007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为64.5%;而根据WTO和IMF的数据统计,全球外贸易依存度仅为45%左右,我国已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远远高于美国、日本、印度、巴西等经济大国[1]。这一方面表明中国参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加速,另一方面也对我国的国内产业带来了诸多影响。
二、我国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原因分析
(一)国内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比重较低
一般认为,当一国GDP中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时,进出口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或简单加工的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此类产品都将计入对外贸易总额中,这样以贸易计算的外贸依存度就比较高;而当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较高时,对外贸易获得利益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资本、技术及服务贸易等方式,而不是商品进出口,这样以贸易计算的外贸依存度就比较低。而我国国内产业结构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这是造成我国外贸依存度高的原因之一。
(二)加工贸易比重大,战略资源产品严重依赖进口
在我国外贸商品结构中,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过大,上升速度过快。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8319亿美元,占同期进出口总额的47%,几乎占到贸易总额的半壁江山[2]。由于对外加工只收取少量的工缴费,没有过多的附加增值,国内采购、配套率亦较低,即中国从其他国家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进行组装之后再出口到国外。这一进一出加以汇总再除以当年的GDP,使得外贸依存度明显地虚高。此外,能源、矿产品等战略资源进口量连年增长也是导致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升高的原因之一。
(三)外汇汇率的影响
1980年——2003年,我国的GDP年平均增长率为9.5%左右,而进出口总额增长明显高于GDP增长,而汇率却从1980年的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下降到了2003年的1美元兑换8.26元人民币。若按1980年的汇率计算,2006年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仅为13.49%,这一计算充分显示了汇率变动对外贸快速增长以及外贸依存度迅速走高的影响;而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不断升值,又使这两年的外贸依存度略微下降。这些事实都反映了汇率的变化是导致外贸依存度变化的直接因素之一。
三、高外贸依存度对我国经济的不良影响
外贸依存度的提高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反映了我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分工和世界竞争,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地位和世界影响力;另一方面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风险和影响,过高的贸易依存度暴露出中国的贸易目的地过于集中的问题。一旦主要的贸易伙伴国经济状况发生变化,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也会受到波及。以美国为例,美国是我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和顺差来源国,我国产品对美出口占到我国出口贸易总额的19.4%,近两年来,中国对美国净出口贸易对国内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个百分点,因此,美国经济放缓将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然而,自美国次债危机爆发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就出现了大幅回落,中国贸易顺差额从2007年11月起不断下降,2008年1月份的顺差额自2007年5月起首次低于200亿美元,许多中国出口企业手中的海外订单正在大幅减少。据分析,今年美国经济减速的可能性相当大,甚至有可能出现衰退。如果今年美国GDP增速回落至1%至4%之间,估计中国对美出口增幅可能回落至15%至22%区间。如果美国经济由于陷入衰退而需求大幅度萎缩,中国经济增长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四、调控高依存度的合理措施
(一)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是现代经济中最具增长潜力的领域。从当今世界经济大国的发展历程看,服务贸易比重的不断增加提高了一国GDP的数值,优化了其产业结构,同时也降低了外贸依存度[4]。为此,我国政府要加强政策协调和指导,加快服务贸易国际化进程,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特别是鼓励有优势的服务贸易出口,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使之成为未来我国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
(二)重视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尽管加工贸易有各种缺陷,但它仍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方式。为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加工贸易健康协调发展,2006年9月15日,财政部、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了《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通知》,明确由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把更高技术水平和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我国;同时,加工贸易的技术和管理溢出效应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工贸易逐步形成了产业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国内配套能力不断增强、地域分布不断扩展的发展态势,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二是加工贸易区域布局有所改善;三是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加工贸易的升级转型,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将越来越合理。
(三)完善人民币汇改,保持汇率合理稳定
人民币贬值曾是刺激我国外贸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造成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规模的快速增长和贸易盈余的增加,日本和欧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人民币升值的要求。为此,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消息一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路攀升。08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升幅达到6.13%。我国货币的升值,也就意味着他国货币的相应贬值,从而使得我国出口商品在他国市场上以外币表示的价格上涨,对扩大出口不利;而在本国市场上以本币表示的外国商品价格下降,对扩大进口有利。海关总署6月11日公布,今年1-5月我国累计贸易顺差为780.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8.6%,净减少73.2亿美元,其中出口增长连续降低,而进口幅度则连月大涨,这说明,汇率的适当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外贸依存度,减少贸易摩擦。
综上所述,为科学发展对外贸易,使我国国民经济在平衡中寻求增长,我国的对外依存度必须适中,否则势必带来一些副作用,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国珍.高外贸依存度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J].商业时代.学术评论.2006.11:66-67
篇8
随着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有关知识产权的争端也越来越多,其中商标纠纷尤为严重。我国作为加工贸易大国,在商标权方面可谓遭遇颇多。仅2001年至2005年,国内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就查处涉外商标侵权案件1.8万多件,在刚过去的2006年里,共查处商标侵权案件3.39万件,其中涉外商标侵权案件7439件。本文从一实际案件出发,着重分析侵权责任的划分,商标侵权带来的危害,以及如何防范商标侵权。
一、案例再现
浙江经协国际经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经协)于2004年1月至8月期间,在未向对方索取商标权属证明情况下,擅自接受外商来样定货出口订单,并委托宁波万亚传动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亚)加工生产标注“GATES”注册商标标识的传动带27350根,非法经营额达260422元,侵犯了“GATES”商标所有权人美国盖茨公司的合法权益。杭州市工商局责令浙江经协国际经贸有限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处以390000元罚款。这一判决引发了人们对加工贸易中商标权保护问题的思考,侵犯商标权的后果是严重的,那么如何划分委托方和加工方在侵权中的责任呢?
(一)、国内委托方和被委托方(加工方)的侵权责任划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第52条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标侵权行为强调的是“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这一法律要件。在上述案例中,美国盖茨公司是“GATES”商标在中国的合法拥有者,受到中国《商标法》的保护。经协在未经盖茨公司的许可下,就将“GATES”商标提供给万亚进行加工生产,显然侵犯了盖茨公司的商标权。《商标法))第53条规定:有本法第52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并可处以罚款。因此杭州市工商局责令经协停止侵权行为,并处以罚款。至于在对外加工贸易中完全以委托方的委托为依据行为的加工方,国内目前还没有具体法规来规定其是否应该为这种完全被动的行为承担责任,但是我们可以从《商标法》中分析一二。商标法第56条规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在上述案例中,杭州市工商局未对万亚做出处罚。
(二)、贸易双方(国外委托方和国内被委托方)的侵权责任划分
那么经协在受到处罚之后,是否可以将侵权责任完全归咎于外商,向外商索赔呢?我国《关于对外贸易中商标管理的规定》第10条规定:对外贸易经营者在从事进出动中,对他人指定或者提供使用的商标,应当要求对方出具真实有效的商标专用权证明文件或者被许可使用该商标且未超出许可范围的证明文件,并予以核查。该商标不得与已在我国相同或者类似的商品上注册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其商品的包装、装璜也不得与他人已在我国使用的包装、装璜相同或者近似。在上述案例中,经协在未向对方索取商标权属证明情况下,就擅自接受外商来样定货出口订单,没有履行对商标的审查义务,结果造成商标侵权。在这种情况下,经协即使是被委托人,也成为了侵权人,它不能将侵权责任完全归咎于外商,自己也必须承担责任。至于经协和外商各自承担多少责任,经协向外商索赔多少,则由二者协商而定。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发现,当我国对外加工贸易中出现侵犯国外商标权的情况时,国内工商管理部门执法的对象往往是国内侵权人,根据《商标法》划分国内责任,并不深究贸易双方(国外委托方和国内被委托方)孰对孰错,如何划分责任;而我国《关于对外贸易中商标管理的规定》及一些国际公约如《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恰恰对其做出补充——规定了贸易双方责任的划分。如《公约》第42条规定:(1)卖方(加工方)所交付的货物,必须是第三方不能根据工业产权或其他知识产权主张任何权利或要求的货物,但以卖方在订立合同是已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的权利或要求为限,而且这种权利或要求根据以下国家的法律规定是以工业产权或其他知识产权为基础的:a如果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是预期货物将在某一国境内转售或其他使用,则根据货物在其境内转售或做其他使用的国家的法律;或者b在任何其他情况下,根据买方(委托加工方)营业地所在国家的法律。(2)卖方在上一款的义务不适用于以下情况:a买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此项权利或要求;或者b此项权利或要求的发生,是由于卖方要遵照买方所提供的技术图样,图案,款式或其他规格。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公约》是不适用于加工贸易中的来料加工和来件装配的,而上述案例属于来样加工,因此可以援引《公约》作为参考。
二、商标侵权对我国造成的危害
1、商标侵权严重危害了加工企业的发展。对国内加工企业来说,获得的只是少量的加工费,大部分利润被委托方攫取。随着国内外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引起商标侵权的风险是巨大的,同时商标侵权产生的法律后果是很严重的。我国《商标法》第59条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国外对商标管理也相当严格,如美国商标法就对伪造商标的处罚做出如下规定:对个人伪造的,罚金25万美元或者处以5年以下徒刑;再犯者处100万美元罚金,或者处l5年以下徒刑;对合伙伪造的,处100万美元罚金;再犯者处500万美元的罚金。加工贸易这种风险大,利润小的生产方式从本质上决定了加工企业的不利地位。企业一旦被卷入商标纠纷,完全是得不偿失。
2、侵权严重影响了我国外贸环境及国际形象。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中侵权案件频频发生,货物被海关扣押或者没收,这些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产品的出口。此外,美国海关曾列出五大侵权“黑名单”,中国大陆居于黑名单首位。美国公布2006财政年度海关知识产权类扣押案件比上年增加了83%,海关共扣押仿冒品1.4万余起,案值超过1.55亿美元,原产自中国的涉案产品金额约1.26亿美元,占所有被扣侵权货物总价值的81%;这些统计无疑会使中国的贸易合作伙伴降低对中国产品的信任,提高与中国合作的警惕,影响了我国外贸环境和国际形象。
三、我国加工企业防范商标侵权的对策
面对侵权风险,加工企业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防患于未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在接受定牌时,要求委托方提供商标合法性的证明文件。如果是他人的注册商标,委托方需提供合法的商标使用转让证书。委托方如果提供了证明文件或转让证书,即使验证过程可能很繁琐,企业一定要验明其真伪。如发现可疑之处,企业应当婉转拒绝。
2、当企业知道委托方提供的商标可能存在侵权问题时,千万不要抱侥幸心理,贪图蝇头,拒绝为妙。要特别注意的是,按照我国加入的《商标注册用商品与服务国际分类尼斯协定》,对于驰名商标来说,不但不得在相同或近似类别的商品上使用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而且不得在不同类别甚至性质不相关的商品上使用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否则,就构成对驰名商标的侵权。
因此当委托方提供的是其他商品的驰名商标时,企业要高度警觉,调查清楚该驰名商标能否用于自己生产的产品之后,再决定是否接受。
篇9
我国国际收支模式非常特殊,自20世纪90年代,除个别年份外,呈现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出现迅速扩大的趋势。正是由于这种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引起的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导致了我国目前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对冲银行体系过多的流动性。近两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失衡日益引起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关注。
一、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
2005年,国家继续运用货币、财政等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金融体系改革取得进展,整体稳健性增强。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积极发展外汇市场,放宽汇价管理。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增强,外汇市场参与主体不断扩大。
二、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原因
从国内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了我国的持续大额顺差。
(一)储蓄率过高
我国经济增长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储蓄率过高。国内总储蓄率在20世纪90年代平均为GDP的40%,在2004年上升至GDP的47%。尽管投资率在此期间也有所增长,但储蓄快于投资的增长,扩大了经常帐户顺差。当前的储蓄率和资本形成率无论与本国历史平均相比还是与其他主要国家相比均处于高位。一般认为中国储蓄率高主要是因为个人储蓄欲望强烈,但更主要的是企业和政府的储蓄率高,企业高储蓄率带来的投资增长效益较低并可能导致产能过剩。此外,国内储蓄转化为投资渠道不畅,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导致企业不得不更多地依赖自有储蓄。
(二)加工贸易仍占主导地位
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和领域,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而加工贸易出口方式与贸易出口数量的增加呈明显正相关的关系。深入分析我国贸易结构可以发现,一般贸易及其他贸易实际上处于逆差状态,持续攀升的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两头在外,无论是通过来料加工还是进料加工,最终产品一般销往国外,在我国境内所形成的增值部分自然构成顺差。因此,加工贸易的规模越大,相应的顺差必然也越大。
(三)非对称性的国际收支政策
长期以来,我国采取鼓励出口和鼓励外资流入的非对称性国际收支政策。我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是多年的“奖出限出”的传统思想和对外资不加选择的“超国民待遇”等经济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政策制度安排使得资本流出受到管制,流出渠道少,导致资本项目净流入大于净流出格局的形成。外资的大量涌入不仅拉动了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而且加大了外资企业在我国出口中不断增长的比重。
三、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对策
我国目前的“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结构与其基本国情是极不相称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较为理想的国际收支结构应是:贸易项目逆差,经常项目保持平衡,资本项目下的顺差。而目前的国际收支失衡、巨额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国家提出“调投资、促消费、减顺差”的政策导向,运用各种手段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一)降低我国过高的储蓄率
货币政策的取向应当是货币供应收紧,利率水平提高,人民币更大幅度有序升值。除了实行降低投资增速的行政措施之外,当前货币政策应当适度从紧,包括降低货币供应的增速和提高利率水平。央行应当继续加息并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控制流动性。同时,人民币汇率应该更加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更加富有弹性。这些政策措施都将有助于纠正内需和外需的不平衡。
(二)进行进出口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核心竞争力
经常项目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进出口产业结构失衡,出口集中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产品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在国际上以低价量大为特点,企业利润率低并且很容易受到反倾销诉讼。进口缺乏中国真正急需的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发达国家产业调整仅仅把我国作为制造业基地,真正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研发都在发达国家国内。因此,我国现在必须调整进出口产业结构,限制高耗能高耗资源型出口;并把环保、安全、社保等因素纳入企业的出口成本;开发产品核心技术创造力,提高企业自主竞争力,实现在平稳出口量的基础上利润最大化。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投资
积极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外汇运用方式,通过各种渠道扩大对外投资。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相关法律和政策,给予其适当的优惠政策和信贷支持,为企业“走出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继续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鼓励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产品、服务和技术出口;支持到境外合作开发国内短缺资源,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置换;健全对境外投资的服务体系,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唐丽丽,赵雪梅.浅论中国国际收支失衡调节[J].当代经济,2007(7).
篇10
一、浙江省加工贸易发展的新趋势
(一)整体规模逐年缩小,但增值率相对较高
近年来,浙江省外贸进出口规模持续扩大,2016年出口1.77万亿元,增长2.9%(全国下降2.0%),进口0.45万亿元,增长3.7%(全国增长0.6%),尤其是出口增速继2015年后再度稳居沿海外贸大省首位,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从贸易方式看,支持浙江省外贸出口持续增长的主要是一般贸易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加工贸易已连续4年对浙江省外贸增长呈负向拉动,2016年在全省外贸中的比已降至10.37%,仅占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3.1%,远低于全国加工贸易仍占进出口总值30.2%的平均数(表1)。不过,2016年浙江省加工贸易增值率为1.7倍,又远远高于同期全国加工贸易增值率仅为78.4%的水平。
(二)加工贸易开展地域分布
相对集中,宁波、杭州、嘉兴占7成以上2016年,宁波加工贸易进出口819.27亿元,下降9.51%;杭州加工贸易进出口472.76亿元,下降7.21%;嘉兴加工贸易进出口368.07亿元,下降1.49%;上述3地市进出口合计占同期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72.11%。除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外,宁波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液晶显示板、船舶、造纸等产业;杭州集中在自动数据处理设备、轮胎、汽车零配件、医药品等产业;嘉兴集中在纺织服装、家具等产业。这说明浙江的加工贸易的地域和产业集中度都有了提升,但涉及技术含量高产业仍然较少。
(三)外商投资企业引领作用
明显,民营企业比重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近6年数据分析,在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始终占全国加工贸易的80%左右,而近年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减弱,也直接影响到全国及浙江省加工贸易发展。但浙江省的特点是民营企业在加工贸易发展中的比重逐步上升,2016年,浙江省外商投资企业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1480.9亿元,下降10.51%,占同期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64.3%(2011年占比为69.8%)。民营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742.36亿元,虽下降2.31%,但比重突破三成占32.2%(2011年占比为26.3%)。国有企业进出口79亿元,增长19.81%,但仅占3.43%。
(四)进出口市场相对集中,美国占比扩大,日本、台湾省市场萎缩
与全国加工贸易以美国、香港、欧盟、韩国、东盟、日本、台湾为主的格局相似,2016年,浙江省加工贸易前十位市场的贸易额占全省加工贸易总值的62.3%,对美国、欧盟和日本分别进出口435.46亿元、374.43亿元和331.49亿元,分别下降5.32%、4.96%和2.16%。浙江省对美国加工贸易进出比重不断扩大,从2011年的13.1%扩大至2016年的18.9%,已跃至最大市场。日本占比从2011年的15.2%缩小至2016年的14.4%,台湾省占比则从9.3%缩小至6.6%。2016年有少数市场出现大幅增长,如捷克3.99亿元,增幅41.63%;智利22.54亿元,增幅38.46%;西班牙21.67亿元,增幅18.27%,但市场规模均比较小。
二、浙江省加工贸易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要素成本压力迫使企业向内陆省份和其他国家转移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不断上涨,直接导致企业成本高企。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领域的平均劳动力成本是每小时3.27美元,比越南高三分之二,比马来西亚高四分之一。浙江省最低工资已5年4涨,从2011年的1310元上调到2015年的1860元,年均增幅达到10.5%。工业用地价格也随着住宅用地价格不断上涨,如杭州市2014年初将工业用地最低价由过去的32万元/亩提高到90万元/亩。这迫使部分企业向周边国家和内陆地区转移,如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上市公司将部分产能转移到江西等地。据统计,2016年全省进出口企业67012家,同比增长7.38%,但从事加工贸易进出口的企业较2015年减少7.83%,仅2965家。
(二)税收政策不尽合理,不利于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目前加工贸易相关税收制度不尽合理,制约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第一,采购国内配套原材料或零部件的税收成本较高,对进料加工企业从境外进口的料件实行免税,而在国内采购的原材料或零部件则采取先征后退且部分退税的政策,而且对来料加工企业,在国内采购的原材料或零部件无法实现退税。这导致加工贸易企业因税赋成本加大不愿意配套使用国内原材料和零部件,自然也削减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动力。第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的企业税赋较高,一旦出口加工区内企业内销产品时,则以最终成品价格缴纳税款,不利于出口加工区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同时,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的企业因为不享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不能享受增值税抵扣便利,也增加税赋成本。以机械铸造类企业为例,原材料钢材的出口退税率为13%,增值税率为17%,这样区内企业就需额外负担4%的税差,这显然不符合国内市场主体的同等待遇。
(三)加工贸易所涉产品结构层次偏低
2016年,浙江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机电产品1088.5亿元,占同期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47.28%,同比下降10.86%;进出口高新技术产品354.27亿元,占同期全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15.38%,同比下降13.5%。全省加工贸易中机电产品的比重大幅低于全国水平,而高新技术产品仅15.38%的比重更是大幅落后全国及主要沿海省份。浙江省纺织服装、家具、塑料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与低技术密集型产品则明显高于全国和主要外贸大省,反映出当前浙江省加工贸易产业产品结构层次低端的现象。不仅产品层次偏低,全省加工贸易企业承担的基本是简单装配的制造者角色,较少参与利润率高的开发、设计、营销等核心环节,只能赚取产业链中最微薄的一块利润。以温州某品牌西装为例,外商销售成品西服为每件799美元,成本为180美元,毛利为619美元;而国内加工企业的加工费为70美元,毛利为15美元,国内毛利只占到整体毛利的2.42%。
(四)国外母公司限制技术的问题
外资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业务时,大部分国外母公司只希望国内子公司承担初级加工或装配角色,制约了国内子公司的技术创新和提升。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由于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尚不如人意,国外母公司担心技术泄露。如嘉兴市韩泰轮胎的韩国母公司对橡胶配方保密,该公司只能从母公司进口成品橡胶然后加工成轮胎。二是分工比较明确,国外母公司负责研发、设计图纸等核心环节,国内子公司以承接订单为主,如贝莱胜电子(杭州)有限公司、通用电气能源(杭州)有限公司等企业均为此种模式。三是西方发达国家吸引高端先进制造业回流,并不鼓励将深加工环节放在中国进行。由于外资企业占加工贸易六成以上,实质上也意味着这占比六成以上的外资企业缺乏技术研发和创新的动力。
(五)产业政策等因素对企业影响重大
从浙江省加工贸易企业发展情况来看,产业政策对企业具有较大的影响。一是基于节能减排、贸易摩擦、汇率风险等因素,部分企业将产能向国外转移,如中策橡胶因贸易摩擦问题在美国设厂,正泰太阳能因反倾销问题在德国收购公司。二是因环境污染问题,部分资源类商品如太阳能级多晶硅、钢材、动物毛皮等被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近年来已导致20余家大型企业停止加工贸易业务,如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和浙江矽盛电子有限公司停止加工贸易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常石集团(舟山)造船有限公司和嘉善品辉精机有限公司停止加工贸易进口钢材。三是地方政府支持力度较小。如温州的乐清市以工业电器为支柱产业,产值占该市工业总值的一半以上,然而乐清电器企业基本上以内销和一般贸易出口为主,加工贸易业务量较小,地方政府对加工贸易的支持力度也较小,因而加工贸易产业长期发展缓慢。
三、浙江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
(一)支持企业向“微笑链”两端转移
浙江省加工贸易行业要谋生存、求发展,必须向“微笑链”两端转移,加快转型升级。一是通过提高质量、管理效率等方式来增加利润空间。如省内最大箱包企业之一新秀集团,通过精益生产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其下属浙江新秀箱包营销有限公司2015年出口实现84.5%的增长。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实施前瞻性布局和技术创新。如嘉兴市最大的代加工高新技术企业“恒诺微电子”计划投资2000万美元发展LED车灯项目,以此来保持企业的发展动力。三是向设计研发和品牌销售转移,以实现真正的转型升级。如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事加工贸易的同时,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以及配套服务与技术支持,其生产的大型盾构机已打入新加坡市场,单个设备货值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
(二)促进加工贸易集群发展
产业集群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色,也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组织形态,占浙江省全部工业总值的50%以上。如布局于义乌的商贸服务集聚区、位于宁波的梅山物流产业集聚区、杭州城西的科创产业集聚区等,产业特色突出,对加工贸易产业的分类集聚能起到很大的引导作用。此外,浙江省还具有42个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但是,上述产业集聚区均为非加工贸易集聚区。目前,浙江省加工贸易进出口值超过50亿元的企业仅宁波群志光电、中策橡胶和东芝3家(全国共有223家,主要位于广东、江苏、上海等地),且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同样不明显,与河南“富士康效应”及西安“三星效应”相距甚远,无法形成加工贸易产业集聚效应。因此,浙江省应着力培育加工贸易龙头企业,积极建设加工贸易产业集聚区,提升知名度,提高竞争力,带动区域内的本土产业和配套产业一起参与国际加工贸易的生产活动。
(三)结合“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要推动加工贸易企业与“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国家战略紧密衔接。一是引导纺织服装、轻工工艺等优势产业企业到劳动力和能源资源丰富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将加工贸易增值率较低的劳动力密集型工序放在国外。二是到目标市场国家设立销售公司,建立自主营销网络,直接面对终端销售市场,明显提升经营自主性的同时提升盈利空间。三是复制推广上海等自贸试验区的监管创新制度,抓好浙江省舟山市自贸港区、自由贸易岛、自贸试验区等多个总体方案的落地工作,充分利用“自贸区”贸易自由和金融开放的叠加效应,重点打造以加工贸易为特色的区域产业优势。如杭州海关已经复制推广上海等自贸试验区的17项海关监管制度,通过“保税展示交易”、“委内加工”等措施,便捷企业通关手续。
(四)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加工贸易产业
绿色加工贸易主要是指发展环保型加工贸易产业,需要政府和企业双方共同努力。一是绿色设计,从工厂建造、产品设计、产品生产、包装运输等各个环节,都要充分考虑对国内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环境。二是绿色原材料,不仅要尽量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原材料,还要考虑原材料的使用及回收处置方面的环境影响。三是绿色工艺,要积极优化生产工艺,提倡使用原材料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技术路线,这也有利于降低企业单耗水平,提升经济效益。四是绿色包装,达到轻量化、可回收利用、可降解等标准,既可保护生态环境,也可有效规避发达国家绿色壁垒。
(五)拉大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与区域外企业的政策落差
目前海关特殊监管区内、区外企业之间的政策差距不大,建议扩大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优惠政策。具体为:一是对于海关不易监管,如单损耗无法准确核定的区外加工贸易企业,或集中入区更有利于国家统筹管理的行业,如污染需要集中治理的企业,可出台政策要求新办加工贸易企业必须进入海关特殊区域发展,相关旧企业在限期范围内迁入,并由政府给予补贴。二是对于部分受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限制,在区外无法开展加工贸易业务,但实质上并不是“两高一资”的行业,可以允许其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开展。如铜精矿的非冶炼加工并不产生污染,浙江省已支持浙江卧龙铜精矿在舟山综保区落地。三是根据政策规定,区内企业只能对该企业或该集团生产的产品开展保税维修业务,如杭州出口加工区内的东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目前只能从事东芝笔记本的检测维修业务,如能允许其将业务范围扩展到其他品牌的笔记本,将更好发挥企业闲置产能,提升企业效益。
(六)落实简政放权强化服务职能
加工贸易企业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需要更大的经营自和更灵活的运作机制,这需要有关部门转变管理理念、落实简政放权。一是认真执行商务部、海关总署2016年45号关于取消商务部门加工贸易业务审批的公告,进一步简化内部作业流程,确保省内企业切实享受改革红利。二是减少管理环节,自1995年开始实行的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空转”制度,既无法对国家税款提供有效担保又增加手续环节,建议取消“空转”制度。三是为加工贸易企业“减负”,清理政府管理的各类中介服务费和电子系统平台费,或由政府以公共服务投入形式进行补贴。四是完善税收政策,对于加工贸易企业在国内采购的原材料或零部件,应实行全额退税制度;出口加工区内企业内销产品时,也应以原材料价格缴纳税款;尽快赋予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的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使其享受增值税抵扣便利。五是完善融资政策,民营企业是浙江省加工贸易产业的主要增长力量,但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政府要鼓励金融机构为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服务。
参考文献:
[1]张二震.中国外贸转型:加工贸易、“微笑曲线”及产业选择[J].当代经济研究.2014年07期.
[2]张佰英.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模式探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3]张少华,蒋伟杰.加工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供给和需求的分析视角[J].上海经济研究.2015年06期.
篇11
一、增长过快已成为我国外汇储备的突出特征
2001年以前我国外汇储备经历了波动增长的短缺阶段(1979年~1989年)、缓慢增长的初具规模阶段(1989年~1993年)、逐步积累的稳步增长阶段(1994年~2000年),进入2001年以后我国的外汇储备进入了超常增长的阶段,这一阶段,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之快、规模之巨大是我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更是远远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自2006年2月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外汇储备国以来,2007年~2010年以每年4,000多亿美元的速度不断增加,至今一直保持在第一位,截至到2010年末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28,473亿美元(见图1),是2001年外汇储备总额的13.42倍。
二、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通常而言,国际收支的顺差是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是导致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直接原因,但国际收支顺差背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是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更为根本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宏观经济根源:储蓄率过高
根据支出法和收入法的国民经济核算公式分别为:
GDP=C+I+G+X-M (1)
GDP=C+S+T(2)
其中,Y表示国民收入;I表示国内投资;G表示政府支出;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S表示国民储蓄;T表示税收。
假设政府支出等于政府收入(G=T),由上述两式可得:
S-I=X-M(3)
该式的含义是,当S-I>0时,存在净出口,实质上是储蓄净输出,在国际收支上表现为储备资产增加;当S-I
余永定、覃东海(2006)[1]对于中国储蓄――投资缺口和外汇储备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更加深入和细致的分析,得出:
(sp-ie)+(sg-ig)=if -ca(4)
式中,if -ca正是外汇储备的增加。其中, sp、sg、ie、ig、if、ca分别表示国内私人部门储蓄率、政府储蓄率、本土企业投资率、政府投资率、外资企业投资率、经常项目逆差与GDP之比。
公式(4)所表示的含义为:正的家庭和政府储蓄――投资缺口之和等于外汇储备的增加。
因此,可以说外汇储备增加是一国对外经济不均衡的反映,而对外经济的不均衡实质上是国内经济运行不均衡的外在反映。国际收支双顺差从深层次上体现了我国内部经济的失衡,是国内相对储蓄过剩在对外经济上的反映。
我国居民储蓄率自1992年以来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多数年份高于40%,只有1998年~2001年低于40%,2002年后,储蓄率开始显著上升,且以居民储蓄平稳增长,企业储蓄明显上升为突出特点。2007年达到49.9%,其中企业可支配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从1997年的13%升至2007年的22.5%,2008年中国的储蓄率为51.3%。当年,美国的储蓄率仅为12%。
2. 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相当一部分靠出口拉动,并且这种趋势不断加大,虽然自2008年以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得到了一定的减弱,个别时间甚至段出现了负贡献,但是,这并非常态的发展,近十几年来,我国外贸依存度多数年份维持在50%以上,在贸易方式上,以加工贸易为主,尤其是随着国际制造业转移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加工贸易的最大集聚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民币名义汇率波动缺乏弹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背景下劳动的无限供给、资源要素市场分割和价格非市场化所带来的低廉的要素成本,使得我国在加工贸易方面具有相对价格优势。据国家海关总署统计,2009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9,093.2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41.2%。其中进口3,223.4亿美元,占同期进口总值的32.1%;出口58,69.8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48.8%。加工贸易项下顺差2,646.4亿美元。但是,众所周知,加工贸易只是一种简单的规模扩张,其带来的知识技术“溢出效应”较小,而且低端出口的扩张很容易造成国内资源向出口部门的逐步转移,这不仅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且很大程度上扭曲了资源的有效配置。目前,加工贸易的扩张不仅加剧了我国资源的紧张,而且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对高技术、高附加值制造业以及服务业的“挤出”效应,造成我国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发展缓慢,使得我国一直处于国际产业链的底端。由此可以说,我国相当一部分的外汇储备的形成是因为低端贸易的规模扩张拉动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副作用。[2]
3. 制度因素:人民币汇率制度及其外汇管理体制
(1)汇率制度影响外汇储备的作用机理。长期缺乏弹性而不是建立在外汇市场供求基础上的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增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通过影响商品出口造成储备规模的变化
当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εx+εm>1(其中,εx、εm分别表示本国进口需求弹性和出口商品弹性),当本国的出口商品价格弹性和进口需求弹性足够大(即两者之和大于1),则本国的贸易收支会因本币贬值而得到改善。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人民币没有加入竞争性贬值的行列,从而赢得了良好的国家声誉,加之当时美元只需走弱,导致人民币汇率长期处于被低估的状态,人民币汇率的低估,提升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促使了我国贸易顺差的增加,这种经常项目的持续顺差,造成了外汇储备规模的大幅增加,即使是2005年7月21日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兑美元持续走高也没有削弱我国出口持续增长,原因在于人民币兑欧元等其他国际货币并没有大幅升值。
缺乏弹性的汇率成为外汇市场达到均衡(市场出清)的障碍
情形一:固定汇率制度
如图2所示,E0为外汇供求均衡时的汇率,即市场出清汇率,E1为供给大于需求的汇率,E2为需求大于供给时的汇率。当需求不变,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到S'时,这时市场出清的汇率应该升值(以直接标价法表示),汇率向下移动到E1。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制度安排对非中央银行限定其外汇头寸最高限额,对非中央银行会员的外汇持有头寸的额度实施管制,超出外汇规定额度必须在外汇市场抛售。外汇持有头寸的限制,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外汇市场必然在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点出清形成新的人民币汇价,但是我国实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在实际操作上允许汇率浮动的幅度相当有限,如果汇率一直维持不变,则出现超额供给(Q2-Q0)。为了使外汇市场出清,中央银行必须增加外汇购买,以吸收供需缺口;相反,如果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到D',使市场出清的汇率应该贬值,汇率向上移动到E2,出现超额需求(Q1-Q0 )。为了使外汇市场出清,中央银行必须减少外汇购买或卖出外汇储备,以补充供给缺口。由此,如果把中央银行合意的外汇储备作为正常的外汇需求的组成部分,外汇市场的供需缺口实际上是在某一非均衡市场汇率(指市场出清的市场均衡而不是宏观经济均衡)下形成的外汇过度供给或过度需求,也是实际外汇储备规模与合意外汇储备规模之间的差额。即:外汇超额供给=实际外汇储备规模-合意外汇储备规模。[3]
情形二: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浮动管理制度下,汇率的浮动范围处于严格的限制当中,假设汇率波动的上下限区间为(EL,EH),均衡汇率(市场出清汇率)为E0∈(EL,EH)(图中供给曲线S和需求曲线D交点对应的汇率水平)。
如图3所示,假定供给曲线不动,需求曲线D向上移动到D',此时市场的均衡汇率为E2,假设E2超出了波动范围,即E2>EH,为了使得波动处于限定范围内(只要市场出清汇率处于EH即可),此时所需的外汇供给缺口为(Q1-Q2 ),央行进入外汇市场通过卖出外汇,弥补外汇的供给缺口,使外汇市场达到出清状态,这就会必然造成外汇储备的减少。
假定需求曲线不动,供给曲线S向右移动到S',此时市场的均衡汇率为E2,假设E1不在波动范围内,即E1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汇率允许的浮动区间与市场均衡汇率不一致是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不适度的重要原因。
(2)我国外汇管理制度对外汇储备的作用机制。长期以来,我国外汇管理的主要特点是强制结售汇,《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除经外汇局批准的捐赠、资助及援助合同规定用于境外支付的外汇,外国驻华使领馆、国际组织及其他境外法人驻华机构、居民个人及来华人员的外汇,在外汇局核定的最高金额以内的外商投资企业经常项目下外汇收入等准予保留的一定数量的外汇其余境内机构经常项目下外汇收入必须结汇。企业外汇结算账户限额为上年经常项目收汇额的30%或50%,超过部分必须结汇,从而使企业不能按预期存储自有外汇,只能卖给外汇指定银行,需要使用外汇时,又得从银行购买外汇。2008年8月,国务院公布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2008年8月1日国务院第20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对于结售汇特别是经常项目结售汇的限制已经较为宽松,结束了长达十几年的强制结售汇制度,但是对于外汇的兑换仍然有着诸多限制,突出表现在经常项目支出和资本项目的结售汇两个方面。在外汇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改革的情况下,外汇市场的需求和供给被人为的改变,坚持多年的强制结售汇制度成为外汇积累的最重要的政策因素,并且虽然有所放开,甚至鼓励私人持有外汇,但是,在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的背景下,企业和居民缺乏持有外汇的动机,因此,央行只有以外汇储备的形式持有相当部分的外汇。
4. 外国直接投资的持续流入
外国直接投资对于外汇储备的增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影响效应(直接效应),外国投资的增加直接导致外汇储备的增加,二是间接影响效应(间接效应),外国直接投资的增加,导致了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间接提高了我国境内企业的出口创汇能力,当前我国加工贸易大幅度上升,其净出口增长速度要高于原料进口增长速度,中国通过加工贸易进口半制成品和原材料,然后再把生产的制成品出口到国外,形成贸易顺差,而从事这些加工贸易的绝大部分来自外资企业。[5]
如表1所示,外国直接投资影响国际收支的渠道主要有九种,这九种渠道实际上都会影响外汇储备的变动。其中第1-2种渠道体现了FDI对外汇储备增长的直接效应,而其他的则反映了FDI对外汇储备变动的间接效应①。加总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可以估算出FDI对外汇储备增长的实际贡献,其表达式为:
FDI对外汇储备增长的实际效应=直接效应+间接效应=FDI净流入+FDI净出口-直接投资收益-专有权使用费用和特许费(5)
通过测算得出结论:1986~2007年FDI对外汇储备的实际贡献约占外汇储备规模的50%。2003年以前直接效应占居主导地位,但从2004年起,间接效应大大超出了直接效应,是外汇储备超常增长的主要原因。[6]
5. 投机性短期资本流动与外汇储备增长
资本项目成为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后,反映了我们的外汇储备有一定的水分,即投机性资本的流入。投机性短期资本流动的动因,主要是套汇、套利和资本溢价,我国当前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进一步加强,以及人民币与美元存在的较大利差,促使越来越多的投机性资本通过各种合法或非法的渠道流入到我国,它们栖息于我国的股市、楼市等待人民币的大幅升值。当前对于热钱规模的测度方法不一,如果外汇储备的增加大大超过货物贸易顺差和FDI之和,就会被认为是无法说明来源的热钱。按照这个标准,仅2009年上半年我国热钱流入就达到378亿美元。投机性的短期资本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外汇储备超常增长的重要因素。
三、抑制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对策性建议
外汇储备的增长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经济层面的原因,也有制度层面的原因,由此,要想从根本上抑制这种过快增长的局面,必须从多方面着手,需要多方面政策的搭配,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1. 切实转变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如前所述,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我国的外汇储备相当一部分规模的增加是靠低端贸易的规模扩张拉动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副作用。因此,当前切实转变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成为抑制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根本举措。在国内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在对外贸易方面,传统的出口指标、导向、激励机制需要调整,要改变出口工作中量多价低、靠出卖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换来短时发展的局面。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一是抑制特定产业出口,改变“一刀切式”的奖励出口的外汇政策,减少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扩大高附加值高技术产品出口,出台相关政策,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构建质量效益导向的外贸考核体系和调控体系,增强外贸发展的自主调控能力,促使外贸出口从规模导向转向效益导向。二是鼓励特定产业进口。增加鼓励进口的外汇政策,扩大国内目前紧缺或预期未来紧缺的资源性产品、战略物资、先进技术及设备的进口,并给予税收优惠,加快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人才,努力增加战略资源、大宗原料等物资的采购和储备,从而逐步改善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局面。
2. 注重引进外资的质量和产业融入机制
在资金相对充裕的今天,吸引外资时应弱化“弥补资金不足”的作用,强化其“吸收先进技术”的功能,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积极有效地引导外资投向国民经济急需发展的部门,主要是投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企业技术改造,投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提高国家整体的技术及管理水平,提高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逐步减少对外资和外国技术的依赖,从“优惠政策”转向“市场导向”,依靠改善投资的“软环境”和“硬环境”,提高办事效率和减少交易成本来增强投资的吸引力,靠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稳定来吸引外资,真正做到以市场经济的原则来处理经济问题。依靠有吸引力的市场、高效健全的管理机制以及优越的投资环境来增加投资的吸引力。
3. 继续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支持有条件企业“走出去”,可以做到“藏汇于企业”,自然而然就可以减少官方储备增长的压力。我国的大多数企业的“走出去”实际上还处于很初级的阶段,“走出去”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开展出口业务,对于那些着手实施海外投资的企业,除少数外,大多数从事的是贸易型领域和矿产等资源开发领域,且投资规模仍普遍偏小。也就是说,在国家化的道路上,我国的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政府应该继续落实鼓励企业“走出去”的各项措施,如制定并落实境外投资产业指导政策、为企业海外投资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等,并且还要不断完善鼓励境外投资的配套措施、项目核准制度和国内协调机制,支持和引导一些有条件的国内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另外,积极发展境外加工贸易,转移部分的经常项目顺差,鼓励一部分企业把后序加工能力转移出去,带动我国加工设备和上游产品的出口,从而促进就近开拓市场。最后,鼓励国内企业直接所取得外汇利用在国外进行投资,既可以减轻我国外汇结售汇所带来的外汇储备增长的压力,又可以吸引东道国的优秀人才,实现投资收益。
4. 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
首先,稳步增加汇率波动弹性,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通过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增加汇率的波动弹性,不仅可以降低公众对汇率失调的心理预期,而且可以增强汇率对外部经济不平衡(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能力,汇率的双向自由波动也有利于提高市场参与者防范风险的能力,并且能够抑制套汇型短期投机资本的流入。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增加汇率波动的弹性,进而实现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并不是完全放弃汇率稳定的目标,盲目追求汇率的波动,这种市场化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开始可以先确定小幅浮动区间,有效利用银行间市场汇率浮动区间,使市场逐渐适应汇率波动,随着市场交易主体的不断增加,企业与银行交易意愿的逐步释放,再逐步加大波动幅度。整个过程中,中央银行不能频繁地干预市场,不同阶段可以设定一定的目标区间,只有当汇率超出这个目标波动区间时才入市干预。
其次,继续放宽结售汇制度的限制,最终实施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当前可以随着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增加,不断提高企业和个人购买外汇的限额和比例。当前成功实行了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QDII),QDII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引导居民通过正常渠道参与境外证券投资,减轻资本非法外逃的压力,将资本流出置于可监控状态,现在应该放宽居民在境外购买债券的管制,可以允许有出口创汇收入的大企业用留用外汇购买国外债券;同时,还要放宽对外直接投资的管制,特别要建立鼓励对外直接投资的金融支持体系。然后,在企业积累了一定的用汇经验后,随着外汇市场的逐步完善,企业用汇比例、用途和结售汇限额逐渐扩大,居民用汇逐渐放宽。随后,随着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逐步实现,最终过渡到完全意愿结售汇,彻底减轻中央银行被动发行货币的压力,实现“藏汇于企业”和“藏汇于民”。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从强制结售汇向意愿结售汇转变并不是不可逆的,部分国家的经验表明,一国在危机时可以恢复或加强资本管制。
最后,积极分步骤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抓住自身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币汇率具有较强升值预期的这一黄金时期,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向外输出人民币。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步骤:一方面,要明确人民币可兑换和国际化分步推进的战略。首先要认真研究设计人民币可兑换的路径选择,同时还应提高人民币可兑换的效率,使人民币能真正国际化。如果过早地实现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而同时人民币并没有真正成为国际化的货币,其收益也就无法得到真正体现。因此,货币可兑换的进程必须要同未来国际化的程度相结合进行。当然我国的人民币国际化也是一个分步骤推进的过程,可以先选择与我国对外经济关系比较密切,对我国经济依赖性强的经济体,提高经济交易中人民币的结算比率,并且在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贷款中,争取使用以人民币作为投资和贷款货币,着手建立区域性的货币联盟。当前倡导实行的东亚国家建立区域外汇储备库安排、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以及与若干贸易伙伴开展货币互换等一系列举措都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很好的尝试。另一方面,从技术方面来看,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要鼓励以人民币计值的对外经济交易,二要倡导和鼓励人民币的对外清算中心的形成,目前在中国香港已经形成了人民币的清算网络,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应将其升级,使之更为便捷,功能更为齐全。三要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继续放松对外汇交易的管制,让获得外汇收入的经济主体可以自由选择是出售外汇还是保留外汇。[8]另外,从国际经验来看,日、英、德等国家从经常账户开放到资本账户开放、货币可兑换分别用时16、18、20年,我国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可兑换应该结合金融体制改革的情形,制定具体的目标时间表。
篇12
上世纪90年代,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凭借低成本优势,以代工贴牌(OEM)切入全球价值链(GVC)体系,并取得显著发展。然而这种发展道路仅仅适用于低端发展过程,当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需要向价值链高端迈进时,却出现被“俘获”的现象,也就是说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在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攀升的过程中,尤其是进行功能升级或链条升级时,会受到价值链治理者的阻击和控制,企图将我国企业限制在低附加值价值链的低端生产环节。为此,研究全球价值链背景下我国体育用品产业俘获型网络的形成与转化问题,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1.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嵌入GVC形成被俘获型治理模式
国内代工企业与国际采购商建立俘获型治理关系的前提有两个,一个是国际采购商对全球消费市场终端渠道和价值链核心技术的把握;另一个是国内低级要素禀赋所决定的低生产成本制造能力。由于国内体育用品企业主动融入GVC,就必须遵循全球价值链的基本规则,服从价值链领导者的领导与要求,严格执行领导企业对产品质量、生产规格、交货时间及地点的要求,两者之间是完全不平等的关系,由于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的产品出口市场主要是欧洲及美国,为此,耐克与阿迪达斯是体育用品价值链中无可争议的治理者与领导者,两者之间是典型的俘获型治理关系。
2.国内代工企业成为俘获型治理模式的原因
(1)我国体育用品代工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由于代工企业数目众多、规模偏小,不能形成规模效益。在技术改造、产品创新方面又得不到资金的支持,只能依赖国际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和辅助技术的支持,严格遵守产品加工的各项要求,求得国际采购商对产品的青睐,获取更多的加工订单,赚取微薄的加工利润。
(2)整个社会缺乏信用体系。由于国内信用体系不高,产品在国内销售时容易产生拖款现象。再加上企业融资困难,很容易造成企业流动资金周转不灵,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然而,如果这些代工企业,选择对外加工贸易,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虽然产品利润比国内低,但售后回款有保障,企业能够正常运转。因此,很多代工企业宁愿利润低一些,也心甘情愿地作对外加工贸易,选择被俘获型治理模式[6]。
(3)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拥有过剩的劳动力和较低的要素成本。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凭借要素成本低的优势,以代工加工者的身份嵌入体育用品GVC,虽然产品利润微薄,但解决了就业问题,企业做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3.GVC条件下我国体育用品代工企业升级的模式及“天花板”效应
(1)生产成本竞争优势的获得是国内代工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国内代工企业为了获得订单或国际大采购商的青睐,主要采取发展低成本制造能力的手段。通过引进生产设备,提高产品生产工艺,满足国际跨国公司对产品的要求。由于这些行为与国际采购商的利益相一致,国内代工企业就会获得生产工艺的指导和辅助技术的转让,促进产品进行工艺和产品升级。
(2)满足国际消费者对产品的环保与安全要求。国内代工企业为了满足国际消费者对产品环保、安全的要求,不得不进行产品工艺升级,提高产品档次与性能,满足国际消费者对产品近乎苛刻的质量要求。
(3)产品差异化的要求。国际采购商为了适应全球市场消费的多元化需求,就必须要求国内代工企业追求产品的差异化,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工艺升级。为此,国内代工企业就要不断提高柔性生产能力、及时交货能力和大规模生产能力,实现在低成本竞争环境下的工艺升级。
4.国内代工企业进行功能和链条升级阶段的困境
我国体育用品代工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初级阶段顺利地进行了产品和工艺升级,但是,在进入自己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品牌及销售终端阶段时,就损害了国际大采购商的既得利益。他们会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手段来阻扰和限制国内代工企业的升级进程,企图将国内代工企业始终锁定于GVC的低端加工生产环节。通常采取以下三种手段:
(1)GVC治理者利用积累先位优势牢牢占据GVC中的非生产性高附加值环节,如产品研发、产品品牌和销售渠道等。不断强化自己的买方垄断地位。如它们采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7],控制国内代工者的技术模仿,抑制国内代工者自主创新的形成。
(2)限制代工企业的利润,使代工企业没有更多的资金积累用于产品研发、品牌塑造等。GVC的治理者利用国内企业之间的可替代性,造成代工者之间的相互竞争。同时再利用代工所形成的专用性生产投资锁定特征,持续压低采购价降低国内代工者的利润空间。
(3)提高产品进口贸易壁垒,迫使国内代工企业不断进行产品换代升级。GVC的治理者不断提高进口贸易壁垒,迫使国内代工企业持续性地进行设备“淘汰”、在引进更先进设备。通过这些手段不仅能够抑制国内代工企业的创新能力,而且还迫使国内代工企业始终处于固定资产动态更新投资期,使国内代工企业的利润又以购买固定资产的形式回流到GVC的治理者手中,其目的是将国内代工企业始终控制在代工----微利----缺失自主创新能力的循环路径上。
4.构建国家价值链突破被俘获型治理关系
我国要从体育用品制造业大国转变为强国,就必须从被“俘获”的全球价值链中突围,重新构建基于国内为主的NVC。也就是说,由原来依赖关系转变为以我为中心的控制关系,由低端位置改为高端地位,由打工者的身份变为老板身份,由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承接关系变为发包关系。当然,重构基于内需的NVC,并不是放弃原有的国际市场份额,而是从依赖GVC的承接关系转化为国内外市场并举协调发展道路。企业通过GVC积累的财富、生产经验应用到国内市场,同时,在自己熟知本土市场内塑造品牌、构建产品终端销售渠道,逐步进行功能升级,然后,通过向外扩散逐渐占领相似需求的的发展中国家,构建以我为中心的价值链主导体系,最后,再进入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体系进入欧美市场,构建起与阿迪达斯、耐克等国际巨头相平行的均衡型GVC,实现拥有自己主导的价值链分工体系,成为NVC的领导者和主导者[8]。
4.1 我国体育用品产业构建NVC的内在基础的优势及前提条件
(1)大国优势是构建体育用品NVC的现实基础。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体育群体庞大,消费潜力巨大,消费前景广阔。同时,巨大的体育用品需求市场,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发挥,为专业化生产和分工演进提供了巨大空间,也为体育用品产业构建NVC奠定了现实基础。
(2)东西部区域的巨大差异及协调发展是体育用品产业构建NVC的前提条件。
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凭借区位优势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资本积累、技术水平、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与中西部地区相比存在差异,这为区域分工协作的形成、发展和构建国内体育用品产业NVC提供了前提条件[9]。因为价值链的分工客观需要要素成本存在差异,即加工生产环节对劳动力、原材料等低要素成本要求较高;产品研发、品牌塑造、营销等对高级要素要求较高。而我国东西部区域生产要素的巨大差异和多层次性正好满足价值链各个环节对不同需求的分布,使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得以最大发挥,资源利用最佳化。
4.2 我国体育用品产业构建NVC的劣势
(1)国内市场开放过早、幅度过大容易遭到国外强大对手的挤出效应。由于我国市场开放程度较高,大量跨国公司与FDI进入国内市场,抢占了产品价值链的高端环节,会拼命地扼杀国内NVC主导企业的发展空间,掐断NVC中国内企业由俘获型治理关系向均衡型治理关系转换的路径。
(2)企业规模较小、数目众多,容易造成产品同质化效应。现阶段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大多表现为小企业群生型,产品同质化严重。由于地理位置高度聚集,人才和隐性知识的高度流动,带来企业竞争优势的外溢效应,诱发同质企业进入低成本过度竞争。
5 建议与对策
5.1 建议:
(1)国家和政府应积极引导与提升国内NVC核心企业的主导能力及国内价值链的治理能力。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手段促使资源向国内体育用品优质企业集中,大力发展产品研发、渠道建设和自主品牌的塑造能力,提高其本土NVC的治理能力。积极引导与国内NVC相关的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与龙头企业合作共同打造价值链优势,实现价值链上下游企业的共赢。
(2)积极培育企业的高级要素,从价值链的高端切入。由于我国的消费结构正从“哑铃型”向“橄榄型”转变,形成高中低层次的合理搭配。这为体育用品企业研发能力的培养、营销渠道和品牌的建设提供了宽广的内生性空间。为此,体育用品代工企业应及时转变以出口贸易为导向性的战略,积极开拓内生性市场,设计出符合国情的本土知名品牌,提高与国际采购商商谈的筹码,从价值链高端切入,实现从俘获型治理模式向均衡型治理模式转变。
5.2 对策:
(1)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大力扶持构建本土企业的国内NVC.国家产业部门和当地政府要在税收、贷款、科技研发等方面激励和支持NVC中的关键环节的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品牌塑造和产品销售渠道的扩展,通过创新推动市场需求,构建自己在价值链中的技术和收益分配的垄断势力。
(2)积极引导企业向垄断竞争性的NVC结构转变。由于我国体育用品代工企业规模偏小、数量众多,定位雷同,市场竞争性不强[11]。所以,政府及各地方部门要积极培育NVC中具有垄断势力主导企业,实施自创品牌和走出去战略,逐步由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建立自己的产品销售渠道。
(3) 我国体育用品企业要走从NVC到GVC的道路。对于依赖于国内市场,最后竞争胜出的NVC主导企业,一般具备产业发展的主导权和市场控制力,具备了到全球市场参与竞争的基础。如果没有经过本土市场的磨炼,较早地进入国际市场就有可能沦为国际大买家的掌中之物。为此,只有经过国内市场历练NVC的主导企业,才有可能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形成于国际大买家利益共享、实力对等的均衡型价值链分工体系。
(4)构建国内NVC不仅能够对价值链外的核心企业产生示范效应,同时也能对价值链内非核心企业或上下游协作企业产生技术溢出和扩散效应[12]。另外,NVC的核心主导企业通过掌控价值链中的高端环节形成产品技术创新投入及收益补偿的循环机制,实现技术成果在价值链内的转移与扩散,提高产业整体的技术层次,使与NVC关联的企业实现创新---转移---在创新的良性循环。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GVC生产方式的普及与国际分工的深化,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凭借低成本优势迅速嵌入GVC生产体系,成为GVC中的一员,得到GVC领导者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实现了产业较快发展。然而,企业以参与者的身份长期嵌入国际大买商主导的GVC,容易造成对外较大的依附性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当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国内代工企业遭遇订单下降甚至关门倒闭的现象。说明国内代工企业不能过于依附国际加工出口贸易,必须构建依托国内市场的NVC,通过企业并购、产品外包等方式,整合国内外销售商、供应商,形成产品的有序竞争和一定的市场占有能力。通过NVC的杠杆作用实现主导企业竞争优势的扩大,在NVC中培育起能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抗衡的国内跨国企业,使其专注于价值链核心环节的治理与控制,实现产品的自主研发、品牌及销售渠道建设,支持和帮助国内NVC上的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积极引导和鼓励与核心合作共同打造价值链优势,实现合作企业的共赢和产品的功能升级。
参考文献:
篇13
一、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及摩擦现状
(一)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现状
基于特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纺织品服装长期以来都是我国出口的强势产品。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纺织品出口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出口额不断攀升,短短数年间便从2003年的790亿美元增长至2007年的1771亿美元。200年,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响,但据中国纺织品贸易报告数据显示,2008年1至8月,中国出口纺织品服装(包括纱线织物及制品、服装及衣着附件)已达l189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9.1%。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服装进口国,2006年,美国进口纺织品服装达932.77亿美元;其中,我国20o6年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服装达270.67亿美元,与2005年同比增长20.81%,占美纺织品服装进口总额的比重为29.02%t~3。中国的贸易出口增长对美国本土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形成巨大压力,作为世界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和世界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及进口国,中美两国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不断,成为近年来中美经贸关系中的焦点。
(二)中美纺织服装贸易摩擦原因分析
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的原因主要可归纳为经济原因和政治原因两个方面。经济方面由于中国对美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短时间内激增,对于正处在衰落调整期的美国纺织服装产业形成压力。此外,巨大的贸易顺差也是产生中美贸易摩擦的关键经济诱因。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为1141.73亿美元,而主要部分是纺织品与服装的进口,美国认为巨额的顺差背后是美国工人的大量失业。在政治方面,四年一度的美国大选是引发贸易摩擦加剧的直接诱因。由于美国很多州都存在失业问题,而纺织服装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高就业率的产业,为了争取更多的选票,竞选者都会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态度。此外,墨西哥、印度、东盟、中美洲等发展中国家也同样是对美国出口服装和纺织品的大国,美国政府对来自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实施贸易限制,可以给上述国家带来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换取他们给予的各种回报。
二、中美纺织服装贸易摩擦博弈分析
(一)博弈、囚徒困境
博弈是指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基于直接相互作用的环境条件,各参与人依靠所掌握的信息,选择各自策略(行动),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成本最小化的过程闭。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的不断摩擦过程就是在贸易关系下双方为了实现各自利益的博弈过程。一次性博弈常常导致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典型的非合作博弈的例子,其内容是:警方逮捕甲、乙两名嫌疑犯,但没有足够证据指控二人犯罪,于是警方分开囚禁嫌疑犯,并向双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选择,若一人认罪并作证检控对方,而对方保持沉默,此人将即时获释,沉默者将判监8年。若二人都保持沉默,在警方没有证据指控对方时,则二人同样判监1年。若两人同时认罪作证,则二人同时判监5年闭。解析囚徒困境,可以看到这样的局面,即在两个参与者和一个庄家之间,参与者如何运用属于自己两次机会即合作和沉默。两名囚徒由于隔绝监禁,并不知道对方选择;就个人的理性选择而言,检举对方所得刑期,总比沉默要来得低。二人面对的情况一样,所以二人的理性思考都会得出相同的结论即选择坦白。因此,这场博弈中最可能达到的结果,就是双方参与者都背叛对方选择坦白,结果二人同样服刑5年。二人均只追求自己个人利益,而视另一方利益与不顾,这就是“困境”所在。双方利己的选择毫无疑问没有任何合作的可能,当然不可能达到双赢的结果。
早在2003年11月17日美国决定对我国针织布、袍服、胸衣3种纺织品出el设限;2004年又发动12起纺织品特保措施调查,同时继续对针织布、袍服、胸衣3种纺织品出口设限。针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2005年5月30日,中国财政部宣布自2005年6月1日起对中国纺织品的出口关税进行进一步调整的决定,规定对2005年1月1et开始征收出口关税的148项纺织品中的78项产品停止征收出口关税,原定于2005年6月1el提高或降低出口关税的相关产品同时取消。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中国的降低出口关税针锋相对,双发的博弈关系走向囚徒困境。
由于中美都期待双方有长期的贸易合作,在双方博弈过程中一方获利并非建立在另一方完全利益损失的基础上,因此激烈的贸易摩擦最终引发了两国关于贸易问题的谈判,在摩擦一博弈一再摩擦一再博弈的过程中走出囚徒困境,走向双方合作的重复博弈的过程,
(二)“合作博弈”实现双赢
所谓合作性博弈是指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合作博弈采取的是一种合作的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妥协。妥协之所以能够增进妥协双方的利益,是因为合作博弈能够产生一种合作剩余,这种剩余从合作关系和合作方式中产生出来,且以合作关系为条件。因此,妥协必须经过博弈各方的讨价还价,达成共识进行合作,以获得最大的合作剩余闭。由于在合作博弈过程中,任何一个博弈方的不合作行为,都会受到对方的报复或惩罚,而不合作方由于担心引发惩罚行为,就需要积极与博弈方合作,因此合作博弈通过对合作关系的合理利用可达成双方共赢的收益。’
由2005年贸易摩擦引发的中美双方谈判,最终于2005年i1月8et,由中国商务部部长和美国贸易代表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谅解备忘录》(后简称为《备忘录》)。《备忘录》中明确了中国向美国出口的产品及出口量等,例如中美双方同意在协议期内对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棉制裤子等21个类别产品(包括11个类别服装产品和1o个类别纺织产品)等实施数量管理。《备忘录》的签署为中美两国创造了暂时稳定的贸易环境。然而2007年以来,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社会责任标准和反补贴等贸易壁垒成为美国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设限的新手段,国际市场竞争等不利因素使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局面,2008年《备忘录》有效期的结束(2008年12月31et止)、四年一次的美国大选、美国的贸易赤字和经济滑坡等因素进一步引发中美双方的深层贸易摩擦。在整个中美贸易摩擦过程中,我们看到,由于中国对欧美市场的依赖大于美国对于中国的依赖,当双方出现摩擦时,选择让步和牺牲更多的是处于劣势的中国,面对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中国政府和企业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实力,从被动应战转变到主动出牌,从而在合作博弈中争取更多的利益。
三、建议和策略
(一)政府积极创造贸易环境
首先,中国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进一步激励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从国内形势和国际环境来看,加快产业升级成为我国纺织产业的当务之急和必由之路,整合国内现有资源,完善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能力是国内纺织服装企业发展的重点。其次,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行业自律,避免行业间恶性竞争。
国内一些纺织品企业为抢得订单,向国外客商的报价越压越低,利润空间被压缩到极限。恶性竞争的结果不仅损害企业自身的利益,而且严重地破坏了市场秩序。只有营造公平合理的竞争,才能拥有健康的贸易环境。第三,建立贸易预警体系,构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如利用现代高科技、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国内外贸易壁垒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定期编写纺织行业预警报告,通过相关的信息数据库和网站,为国内企业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减少企业由于遭遇贸易壁垒带来的损失。
(二)企业从求“量”转向求“质”
第一,企业应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由于国际贸易市场竞争激烈,中国的生产力成本和产品原材料优势消失,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的市场竞争力明显下降。面对贸易摩擦中反倾销、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一系列贸易障碍,中国的企业生存艰难。只有具有自身技术优势,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出路。如江苏某植绒有限公司,注意收集欧美市场的流行趋势和市场动态,保证公司的产品研发和产品种类贴近世界行业的前沿。企业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以产品的多样化和高品质参与市场竞争。第二,企业应注重人才培养,扩大产学研合作力度。企业需要的不只是生产型的技术人才,市场分析、产品开发、国际贸易以及政策研究等各类专业型人才都应成为企业的生力军。企业应重视人才的储备和培养,重视与高校等专业研究机构的合作,构建创新研发平台。企业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及优质的人才队伍,才能使企业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使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真正实现企业从求“量”向求“质”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