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篇1

(一)政府引导,村民参与。

加强政策指导,坚持阳光操作,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及时公开村庄规划成果,接受村民监督,确保规划确定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法充分体现村民的意愿和利益。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实际,分类指导,稳步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切忌照搬城市建设模式,避免大拆大建。

(三)整体规划,分期实施。

各有关区(县级市)、镇政府应从统筹本地区城乡发展的需要出发,结合村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明确村庄长远建设的整体思路,做好分期组织实施的安排,同时要处理好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改建与新建的关系。

(四)科学建设,节约集约用地。

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引导村镇住宅建设,认真落实农村“一户一宅基地”政策,推行联排式、公寓式住宅建设模式,节约集约用地。

(五)延续特色,保护环境。

努力保持村庄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体现地方和农村特色,最大限度做到不推山、不砍树、不填池塘(河流)、不盲目改直道路、不改变河道的自然流向、不破坏历史文化风貌。

(六)简洁规范,通俗易懂。

规划成果的图文表达方式应简明扼要、规范平实、通俗易懂,确保广大村民关心规划、理解规划、支持规划,进而促进规划的顺利实施。

三、工作内容及要求

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内容分两部分:村庄布点规划、村庄规划。

(一)村庄布点规划。

由区(县级市)政府牵头组织,以镇为单位编制本区(县级市)村庄布点规划。按照节约资源、集聚发展、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在符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各镇的经济发展情况,结合合理布局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节约农村建设用地等方面的要求,对镇域范围内农村居民点进行村庄布点规划,为下一步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提供依据。规划成果应以能指导镇居民点布局、指导开展村庄规划和规划管理为目标。

(二)村庄规划。

在上层次规划和村庄布点规划的指导下,在行政村(包括所辖自然村)村域范围内,对发展型、保留型的行政村及搬迁型的自然村分别进行新村建设规划和旧村改造、整治规划。规划深度参照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度。

四、工作程序

严格按法定程序开展村庄规划的编制、审查、审批及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确保村庄规划充分体现村民的意愿和利益。

(一)征询意见。

编制村庄规划过程中,区(县级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会同相关部门通过召开村庄规划成果征询会等方式征求村民意见,并采纳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村庄规划报批前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避免行政命令和包揽代替。

(二)审查。

村庄布点规划由市规划局负责审查,行政村及以下层次规划由区(县级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审查。

(三)审批。

村庄布点规划由市规划局按程序审批,行政村规划由区(县级市)政府委托同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批。

(四)监督检查。

区(县级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将审批项目以列表形式报市规划局备案;市规划局建立监督机制,加强对村庄规划成果及其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五、工作计划

(一)2007年。优先开展中心镇所属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为全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积累经验。

开展农村住宅建筑设计方案征集活动,选取优秀设计方案并编印成册,作为新农村建设住宅的标准图纸免费提供给农民,规范农村住宅建设,使新农村住宅经济实用、造型美观、节能节地并体现地域特色。

(二)2008年。分3批次(每批次为4个月)完成剩余中心镇及部分一般镇共约500条行政村的规划编制工作。

(三)2009年。分3批次(每批次为4个月)完成剩余一般镇约380条行政村的规划编制工作。

六、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市村庄规划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包括市规划局、建委、国土房管局、农业局等,办公室设在市规划局,全面负责统筹全市村庄规划工作,指导各区(县级市)开展规划编制、审查与实施工作,并跟踪、协调、督促和检查村庄规划各项工作。

(二)明确工作分工。

各有关部门和区(县级市)政府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具体分工如下:

市规划局:制订村庄规划工作方案和编制要求;对村庄规划工作进行技术指导与支持;组织对村庄布点规划进行审查并按程序审批;对全市村庄规划工作进度和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定期汇总各区(县级市)村庄规划编制情况,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

市建委、农业局:结合各自职能指导村庄规划的编制及审查工作;协助市、区(县级市)、镇有关部门按照村庄规划组织开展村庄建设、改造及整治。

市国土房管局:结合职能指导村庄规划的编制及审查工作;指导各区(县级市)政府办理新村建设用地手续。

篇2

课题组专家一行6人

(一)召开座谈会

课题组成员分成两组分别召开座谈会:

1、综合口和政法口调研座谈会

时间:__年6月8日下午3:00—6:00

地点:县行政大楼1248会议室

参会名单:县政府办、财政局、人保局、审计局、统计局、地税局、国税局、人民银行、金融办、司法局、法制办、行政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县委政法委、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分管领导。

2、城建口和商贸口调研座谈会

时间:__年6月8日下午3:00—6:00

地点:县发改委1201会议室

参会名单:国土局、城建局、房管局、环保局、城司、商务局、烟草公司、供销社、商业行业办、工商局、恩江镇、佐龙乡、古县镇、瑶田镇、坑田镇主要负责人。

3、工交口调研座谈会

时间:__年6月9日上午8:30—12:00

地点:县行政大楼1248会议室

参会名单:工业园、工信委、交通局、公路局、质监局、安监局、邮政局、供电公司、电信局、移动公司、藤田镇、陶唐乡、石马镇、县电子商务产业办、县碳酸钙产业办、县循环经济产业办、县食品医药产业办、县电子信息产业办、电子商务办、龙天勇有色金属、源

丰金属、广源化工、科越科技、南方水泥、鹰鹏水泥、航盛电子、忠明电子、源生狼和、美媛业、绿海油脂、万山茶油主要负责人。 4、社会口调研座谈会

时间:__年6月9日上午8:30—12:00

地点:县发改委1201会议室

参会名单:科技局、教体局、文广新局、卫生局、计生委、食药监局、旅游局、民政局、残联、龙冈畲族乡、上固乡、君埠乡、沙溪镇、潭头乡、三坊乡、中村乡、上溪乡主要负责人。

5、农口调研座谈会

时间:__年6月9日下午3:00—6:00

地点:县行政大楼1248会议室

参会名单: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扶贫办、新村办、农开办、气象局、蔬菜局、粮食局、鹿冈乡、沿陂镇、七都乡、八江乡、潭城乡、官山林场、李山林场、罗铺垦殖场主要负责人;鹿冈乡光明家庭合作农场、钟光平家庭农场、灵华山有机白茶基地负责人。

座谈会内容:各单位根据《“十三五”规划调研详细提纲责任分工》,结合工作实际,总结“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提出“十三五”发展思路、目标、主要措施和拟实施的重点项目,乡镇要重点介绍本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四大统筹区域发展的情况和设想,并对编制全县“十三五”规划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实地考察

路线:

6月10日上午7:30县城出发 龙冈畲族乡上固乡沙溪镇藤田镇。(具体考察点由乡镇安排,每个乡镇考察时间20—30分钟)

6月10日下午3:00县城出发 生物医药产业园源生狼和桥南建材市场__县天然气公司航盛电子广源化工抚吉高速入口源丰金属龙天勇现代农业示范园惠丰设施农业。(每个考察点10-15分钟)

6月11日上午8:00县城出发 鹿冈乡沿陂镇罗铺垦殖场佐龙乡。(具体考察点由乡镇安排,每个乡镇考察时间20—30分钟)

1.请各单位参会人员做好发言准备,《“十三五”规划调研详细提纲责任分工》明确的单位必须提交书面材料。

篇3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科学发展。以XX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依据,确定我市安全生产五年发展的基本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编制全市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

(二)坚持继承创新。在我市现有安全生产水平的基础上,结合产业结构高危行业比重较大、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偏低的现状,围绕国务院确定的“到2020年,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性好转”目标,做好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三)坚持统筹兼顾。在确定规划指标、安排规划项目时,既要做好与本级政府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衔接,又要注重与上、下级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的衔接,同时,还要保持与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衔接。

三、主要内容及分工

《XX市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既是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专项规划,也是关于全市安全生产整体工作的综合性规划,规划期为五年。主要内容包括:1、安全生产现状与形势;2、指导思想与目标;3、规划重点任务;4、重大工程(项目);5、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等。

(一)《XX市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内容涉及的部门多、领域较广,本着分工协作的原则,由市安委办牵头组织规划的编制,涉及综合监管行业的规划,由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规划建设局等市安委会成员单位协调配合,并按照工作职能负责编写有关内容;涉及市安监局直接监管行业的规划,由市安监局有关科室和局属单位编写相关内容。

(二)各县(区)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按当地政府的要求,分别由各县(区)安委会办公室组织编制,同级政府相关部门予以配合。各地要将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列为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专项规划。

四、工作安排

全市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一)调查研究和文本起草阶段(2014年10月~2015年12月)。

1.进行全市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总体框架的调查研究和初步设计。

2.相关行业、市安监局相关科室就所监管行业安全生产的发展规划提出建议(素材)。

3.在总体框架设计基础上,提出全市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的基本思路,起草规划文本(草案)。

(二)衔接协调阶段(2016年1月~3月)。

完成与全省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和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衔接和论证。

(三)公开咨询阶段(2016年4月)。

通过网站和其他媒体,印发“征求意见稿”等方式,广泛征求专家学者、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四)专家论证阶段(2016年5月)。

1.组织评审委员会对规划文本(草案)进行论证和评审。

2.根据社会各界的咨询意见和专家评审意见,对“十三五”规划文本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五)审批阶段(2016年6月~8月)。

XX市安全生产“十三五”发展规划文本报市政府审核后。

五、组织领导

(一)成立全市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规划编制工作中的重要事项。

组长:

副组长: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坚持以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林业改革为动力,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积极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持续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深入实施国土绿化行动。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做好建设绿水青山、维护生态安全、打造金山银山三篇文章,为我区全面开启林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建设生态文明、秀美山川新XX提供科学的规划保障和政策指引。

(二)编制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与创新发展相统筹原则。既要从实际出发,深入调研,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十三五”期间林业发展基础,科学设置“十四五”林业发展目标;又要适应林业转型后新体制、新环境的内在要求,要以发展的眼光全面分析林业发展现状与突出问题,主动衔接国家、省、市等上位规划,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确保规划适应新时代要求。

2.坚持全面谋划与突出重点相协调原则。既要全面统筹林业各方面,推动全区林业高质量发展;又要突出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滞后方面,集中攻关,提出可行思路和务实措施。

3.坚持战略谋划与可操作性相统一原则。既要坚持未来五年甚至未来更长远的发展谋划,增强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又要突出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充分考虑规划设定目标的科学、合理和易评估,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4.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原则。既要充分发挥好政府部门编制规划的主导作用;又要坚持开门搞规划,充分听取和吸纳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尤其要听取基层单位、涉林企业及林农的意见,增强规划编制的民主性,提高规划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

二、主要任务和责任分工

(一)主要任务

系统总结XX区“十三五”时期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经验,找出制约林业建设的主要问题,提出“十四五”时期林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确定林业改革发展的总体布局、生态治理重点建设区域和重点建设项目;提出营造林任务、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蓄积增长、林业产业发展和助农增收等目标指标;确定“十四五”期间深化林业改革的重点任务及需要国家支持的政策建议;制定实施“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的主要保障措施。

(二)责任分工

1.生态保护修复股。牵头推进XX区“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落实规划编制机构单位;征求相关部门、社会各界对林业发展的意见建议;汇总收集相关课题调研报告,整理形成XX区“十四五”林业发展总体思路;组织召开专家咨询会及规划评审会;协调解决规划编制中遇到的重大问题、重大事项。

2.财务股。负责落实规划编制工作经费。

3.森林资源管理股、森林防火股(办)、森防站等相关股室(单位)。根据各自工作领域和调研工作安排,完成相关课题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及时报生态修复股收集汇总。

4.南阳国有林场、区国有林管理所、区种苗站等直属单位。根据单位自身基本情况,结合“十三五”期间工作开展及项目进度,充分考虑“十四五”期间林业发展方向,撰写本单位“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成果报告,并报生态修复股汇总。对全区“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初步成果提出意见建议。

5.规划编制单位。具体规划编制单位采取购买第三方服务,由生态修复股按程序落实。

三、工作阶段和时间安排

规划编制期限为:2020年12月-2021年7月,分为制定工作方案、开展专题调研、形成总体思路、编制规划大纲、成果编制评审和规划成果报批6个阶段。

(一)制定工作方案阶段(2020年12月)

制定XX区“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部署开展重大问题调研;组织各直属单位、局机关有关股室和乡镇林业工作人员开展“十三五”工作总结和“十四五”发展基本思路、建设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政策和资金需求等基础材料及数据收集上报工作。

(二)开展专题调研阶段(2021年1月-2月)

围绕《规划》编制和重点工作,确立3个调研课题方向,分组开展调研,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于2021年2月底前报“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生态保护修复股)汇总。

1.推动林业转型,实现“十四五”XX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与对策

课题组组长:施广,成员:岳映强、曾冬、毛中友、胡昭、李文铭

课题任务:精准分析XX林业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准确研判国家林业政策走势和重大机遇,对接林业改革方向,确立林业转型思维,研究提出“十四五”林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重点任务和实现路径。

2.建立“十四五”林业森林资源综合监管保护体系的重点任务与对策措施

课题组组长:XXX;成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课题任务:吃透国家、省、市林业政策法律法规,结合自身工作职能,提出“十四五”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地、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等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和措施。

在专题调研进行的同时,同步启动规划编制单位招标。

3.“十四五”林业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的对策与思考

课题组组长XXX,成员:XXXXXXXXXXXXXXXX

课题任务:全面分析“十三五”XX林业产业发展基础,把握林业金融、资金等政策走向,提出“十四五”林业产业发展升级的方向、途径。

(三)形成总体思路阶段(2021年3月)

完成规划编制单位落实。

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生态保护修复股)在汇总前期资料收集和调研报告的基础上,结合林业发展相关政策,撰写形成XX区“十四五”林业发展总体思路,提出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经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审定后提交规划编制单位。

(四)编制规划大纲阶段(2021年4月)

深度剖析国家、省、市林业发展规划,深入对接上位规划和区级相关部门“十四五”规划,编制完成“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大纲,召开第一次专家咨询会,修改后报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审定。

(五)成果编制评审阶段(2021年5-6月)

2021年5月底前,编制完成“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6月上旬,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单位、乡镇(街道)、机关股室、直属单位、社会各界等意见建议,召开第二次专家咨询会,修改形成规划送审稿;6月下旬,召开专家评审会,根据专家评审会意见修订形成规划成果稿。

(六)规划成果报批阶段(2021年7月)

2021年7月,完成XX区“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成果编制,按程序送审报批。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保证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成立XX区“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由局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区农业农村局分管林业工作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生态修复股、森林资源股、财务股、森林防火股(办)、区森防站、XX国有林场、区林管所、区种苗站等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附件),下设办公室于生态修复股,负责日常工作,统筹推进“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编制,协调解决编制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二)成立咨询专班。

篇5

第四条城镇体系规划一般分为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或自治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包括直辖市、市和有中心城市依托的地区、自治州、盟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域(包括县、自治县、旗域)城镇体系规划四个基本层次。城镇体系规划区域范围一般按行政区划划定。根据国家和地方发展的需要,可以编制跨行政地域的城镇体系规划。

第五条城镇体系规划应同相应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及上一层次的城镇体系规划相协调。

第六条城镇体系规划的期限一般为二十年。

第七条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由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由省或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或地区行署、自治州、盟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由县或自治县、旗、自治旗人民政府组织编制。跨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由有关地区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

第八条编制城镇体系规划应具备区域城镇的历史、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资料以及必要的勘察测量资料。资料由承担编制任务的单位负责收集,有关城市和部门协助提供。

第九条承担编制城镇体系规划任务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划设计单位资格的规定。

第十条城镇体系规划上报审批前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并征求有关单位的意见。

第十一条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由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务院审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由省或自治区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同意后,由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纳入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驻地镇的总体规划,依据《城市规划法》实行分级审批。跨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报有关地区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二条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涉及的城镇应包括设市城市和重要的县城。省域(或自治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涉及的城镇应包括市、县城和其他重要的建制镇、独立工矿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涉及的城镇应包括建制镇和独立工矿区。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涉及的城镇应包括建制镇、独立工矿区和集镇。

第十三条城镇体系规划一般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开发建设条件;

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3确定本区域的城镇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

4提出城镇体系的功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5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

6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7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

8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9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

10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第十四条跨行政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和深度,由组织编制机关参照本《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根据规划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五条城镇体系规划的成果包括城镇体系规划文件和主要图纸。

1城镇体系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目标、原则和内容提出规定性和指导性要求的文件。附件是对规划文本的具体解释,包括综合规划报告、专题规划报告和基础资料汇编。

2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图纸:

(1)城镇现状建设和发展条件综合评价图;

篇6

二、编制规划主要内容与程序

(一)规划主要内容

市财政“十三五”规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财政改革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认真总结我市“十二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情况以及取得的突出成效,深入分析研究“十三五”时期我市财政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特点,努力把握财税改革与发展前进总方向。

第二部分,“十三五”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结合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趋势,对财政收支总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和规划,重点围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设现代财政制度,谋划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市财政改革与发展总体思路、重点任务、政策导向。

第三部分,“十三五”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完成财政“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从改进预算管理制度、落实税收制度改革、调整政府间财政关系、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等方面提出未来五年财政改革发展需采取的具体政策措施。

第四部分,组织实施保障。从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队伍建设、落实工作责任等方面,提出确保财政“十三五”规划落实到位的具体要求。

(二)规划编制程序

1.前期动员准备(2015年1月—3月)。成立局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制定全市财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启动和部署规划编制工作;研究总体规划编写提纲和专项课题研究目录。

2.专项课题研究(2015年4月—6月)。围绕总体规划编制中涉及到的一些事关全局性的重点问题,局内各单位要结合工作职能开展专题课题研究,形成专题研究报告,为编制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3.编制规划文本(2015年7月—8月)。研究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市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以及政策措施,对全市财政收支情况进行预测分析,准确把握国家、省级关于改进预算管理、完善税收制度、调整政府间财政关系、建设现代财政制度等总体部署和改革要求,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委托有关科研院所深入研究,形成规划初稿。

4.组织修改完善(2015年9月—10月)。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对规划初稿进行充分讨论修改完善;做好规划初稿与财政厅“十三五”规划、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衔接工作,形成规划审议稿。

5.论证上报规划(2015年11月—2015年12月)。召开专家咨询论证会议,对规划审议稿形成论证意见。根据专家咨询论证意见,对规划审议稿做进一步修改完善,按程序报市政府。经市政府批准后,将财政“十三五”规划文本报送市财政局。

三、建立健全规划工作机制

篇7

二、规划范围、期限

我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范围包括24个乡镇,4个直属单位,5个涉林部门。

规划期限为为规划基准年,为规划目标年。

三、规划组织和职责分工

(一)成立规划编制领导组织。由市长逯景隆为组长,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跃民、副市长文立恒为副组长,市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规划编制工作,落实工作经费,对重大事项进行统一部署、科学决策,协调各部门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审查规划成果等。

(二)成立规划编制技术组织。由市林业局副局长刘德范任组长,下设4个编制小组。即:文本编制、数据库指导小组;数据处理小组;制图、规划小组;资料收集小组。各组负责研究处理规划编制中的技术问题,指导各编制部门规划编制工作,协助办公室开展各乡镇规划的审核和审批工作。规划办公室负责制订双城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为规划编制做好前期技术准备。

四、工作程序

(一)动员部署。召开全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动员部署会议,统一思想,落实任务,确保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技术培训。对市、乡两级林业工作业务骨干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统一方法、明确标准,指导基础数据校正等。

(三)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对涉及规划编制工作的重大问题,结合实际,开展专题研究并形成专题报告。主要有:林地保护利用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对林地的需求;重大基础设施用地需求及节约集约利用林地措施;城乡一体化建设与林地保护利用的关系;林地结构和布局优化、公益林地总量及分项控制;林地保护分级分等技术标准;主体功能区与林地保护利用关系;规划管理创新与规划实施保障研究等。

(四)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五)规划论证评审。依据技术方案等要求,规划编制大纲要广泛征求发改、财政、国土、环保、住建、农经、交通、水利等部门意见,并与主体功能区、土地利用、城乡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规划相衔接,形成规划成果材料。在此基础上,组织专家评审论证。

(六)成果报批。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经审查同意后,按规定程序报市政府批准。

五、进度安排

全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主要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基础准备工作(2011年5月10日前)。成立编制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完成双城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工作方案制订,开展市、乡两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业务骨干技术培训,召开全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动员会议。

(二)工作实施阶段。

1、林地落界。各乡镇利用最新的航拍影像图与二调林相图开展新的林地落界工作,确定全县林地红线。一是以林地、非林地交汇处作为“修边”重点,全方位复核;二是林地内部明显错误或有误差达不到精度要求的,要及时修正。

2、补充调查。由熟悉市情、林情的技术骨干,利用最新的航拍影像图与二调林相图,先确定好本地的功能分区,再由调查员根据功能分区进行一次内外业相结合的林地资源补充调查。调查的重点是面积和地类,落实基准年(2009年)的规划基数。

3、规划调查。在林地落界工作完成后,根据省林业厅下达的各类规划目标数,进行相应的各类规划目标内外业规划调查。

4、研究重大问题。对涉及规划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包括:林地保护利用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对林地的需求;重大基础设施用地需求及节约集约利用林地措施;城乡一体化建设与林地保护利用的关系;林地结构和布局优化、公益林地总量及分项控制;林地保护分级分等技术标准;主体功能区与林地保护利用关系;规划管理创新与规划实施保障研究等。

5、编制规划成果。按照省级规划编制大纲的要求,开展林地保护与发展措施、林地利用结构、方向、布局等方案设计和评价,确定规划方案,编写规划文本、相关说明、规划图表、综合研究报告等成果。

6、规划论证协调。在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规划,对规划目标及林地规模、结构、布局和相关政策等进行重点论证,并与主体功能区、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规划相衔接。

7、规划成果报批。规划文本、规划附表、规划附图、规划简要说明、规划成果数据。

8、专题研究报告。规划成果经市政府批准后,呈送省林业厅规划编制小组审批。

六、强化领导,强力推进

篇8

篇9

篇10

根据水利部开展《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全国山洪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水利部分)》、《全国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规划(水利部分)》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实际,为了按期高效优质完成规划编制任务,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内容

(一)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

我省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主要任务是加大堤防建设和河道整治力度、加快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完善防洪非工程措施等。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2、确定3000km2以上的江河主要支流河流名录,提出治理重点河段、治理项目。依据国家已批准的流域防洪规划和我省的相关规划,我省黄河流域的渭河干流及泾河中下流河段,长江流域的汉江上游汉中平川段,要提出治理重点河段、治理项目。同时做好汉江安康段、嘉陵江上游汉中段、丹江商洛段及黄河主要支流洛河、伊洛河、延河、无定河的规划编制工作,积极向流域机构和水利部汇报,争取支持。要以流域为单元绘制江河主要支流重点治理河段位置示意图。 4、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对于老化失修严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涉及防洪安全的大中型病险水闸,在安全鉴定的基础上,确定除险加固名单、实施安排。

5、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确定水文测站布局,提出中小水库防汛报警通讯系统建设方案;以优化水库调试运用方案为原则,确定我省配合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二期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建立洪水风险管理制度,提高洪水资源化水平,提出洪水管理科学技术研究的有关建议,以及洪水保险制度的设想和实施步骤。绘制我省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分布示意图。

篇11

一、强化认识,理清思路

为什么要搞“十二五”规划,概括起来,我觉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编制“十二五”规划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工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今年工作的主线。发展方式的转变包括了理念的转变、体制机制的转变、整个产业发展政策导向的转变。我们开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就是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调整经济结构作为重中之重,切实体现在规划编制工作中,体现在规划内容中。

(二)编制“十二五”规划是顺应发展阶段转轨的重大工作。“十二五”时期,将是衢州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转轨的重要阶段。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我市经历了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轨,经历了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转轨,去年我(来源:文秘站 )市社会发展水平也进入全省中等发展水平。接下来的五年,我们提出了要向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转轨的新要求,社会发展也将向更高目标迈进,这些都需要在规划中予以明确。

(三)编制“十二五”规划是推动产业发展转型的重大工作。十二五时期是产业转型最关键的阶段,“十二五”规划要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四大建设”,加快发展现代产业集群,使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同时促进三次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促进三次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

二、明确方向,把握原则

规划一定要体现方向性、导向性、系统性、前瞻性和激励性。重点要把握好四条原则:

一要坚持科学发展原则。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指导,突出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线,同时要坚持“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生态建设为全省多作贡献、平安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三大取向,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力争基本形成四省边际中心城市。

二要坚持激励奋进原则。在规划未来发展蓝图,确定经济发展指标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指标时,既要催人奋进又要切实可行,要让广大群众看到“十二五”的宏伟蓝图,从而达到鼓舞信心的目的。

三要坚持紧密衔接原则。市“十二五”规划要与国家、省相关规划的要求相衔接,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与特色产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产业集聚新平台规划建设总体方案相衔接,与各县(市、区)规划和市各重点专项规划相衔接,确保上下、左右规划衔接好。

四要坚持注重特色原则。要加强对我市发展阶段、区位优势、产业特色、生态文明等特点的研究并体现到规划之中,努力编制出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并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规划。

三、精心组织,形成合力

要努力形成“市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部门共同参与、全社会集思广益”的规划编制格局。要集思广益,开门编制,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使规划的编制过程成为调动全市上下积极性的过程,凝心聚力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充分吸收干部群众智慧的过程,从而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再发展、再跨越。

关于规划编制的几项具体工作,我在此明确一下:

第一,市发改委要按照确保12月31日以前完成的目标,抓紧提出工作方案,倒排每月乃至每周的时间表,实现紧张、有序、科学编制。

第二,原则同意委托省发展规划院开展思路研究,具体提交市委研究决策。

第三,由发改委牵头组建我市规划编制工作小组,及早开展规划编制工作,编制中要注重加强与被委托单位的对接融合。

篇12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统筹林地保护和利用是新时期林业工作的重要任务,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编制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规划、林业发展规划和区域规划的要求,结合乡镇的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具体条件,建立符合当地区域特点和林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要求的林地利用体系,为充分发挥林地的生产潜力,如期实现林业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总体来看,我县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林地利用和保护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林业发展空间有限。一方面,平原能造林的地块,基本造林完成,适宜造林的荒山,造林难度大;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对林地的需求不断加大,各类建设项目征占林地的面积逐年增加,林地管理的压力和难度不断加大,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因此,必须结合我县实际,通过进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进一步加强林地保护、科学利用林地,建立统筹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加强整治、修复生态、实现林地总量适度增加,森林保有量稳定增长。

根据省下发的《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实施细则》要求,规划编制工作分为:前期工作准备、落实规划基数、研究重大问题、确定规划框架、编制规划成果、规划论证协调、规划成果报批等7个阶段。时间安排为7月底完成外业调查基数工作;8月底完成数据统计,上报省林业局;10月底提报规划报告;2012年底完成林地资源数据库建立。各乡镇要认真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按时完成规划编制工作任务。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协调配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涉及到林业经营体制、政策与深层的改革问题。因此,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必须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为切实搞好这项工作,县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定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并督促检查工作方案的落实,协调解决规划编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各乡镇及有关单位也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来抓,加强领导,积极协调,精心组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保证编制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要抽调精兵强将,组建工作队伍。完成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时间非常紧,要把全县所有林地进行全面的调查,落实到山头地块,做到权属、地类清楚,还要建图形库和数据库,工作任务相当艰巨和繁重。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此项任务,县林业局从局科室和有关乡镇林业站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9个外业调查组开展外业调查工作。各乡镇应保持规划调查队伍的基本稳定,规划工作未完成前,不要随意调换调查规划人员。

三要严格要求,保证规划编制质量。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扎实细致地做好基础调查,资料收集,规划框架确定等工作。在利用已有林地区划、森林资源调查数据资料时,要认真核实、充分论证,确保基础数据和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对规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提出科学的解决办法和措施,确保规划成果质量。

四要搞好后勤保障,提供便利条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任务繁重,并且整个外业工作都在暑天进行,天气热,条件艰苦,各乡镇应在交通、生活等方面为调查组提供便利条件,及时协调解决外业调查期间出现的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保障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工作人员在外业工作期间,要注意饮食卫生和安全作业,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要抓好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各乡镇、有关单位要举办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积极宣传编制和实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重要意义,要深入基层,深入村街,广泛宣传,努力扩大群众知晓率和覆盖面,提高全社会保护森林和林地的法律意识,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各乡镇规划编制情况的督查,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尤其要对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进行宣传推广,促进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关于良种补贴工作

良种推广补贴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是国家和各级政府支持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惠农政策,也是一项民心工程,对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品质,确保农业增产增效,保证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从去年我县良种补贴实施的情况看,在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良种补贴任务目标。2010年夏季落实玉米良种补贴面积40.86万亩,水稻良种补贴面积35.33万亩,棉花良种补贴面积0.33万亩,通过涉农一卡通发放资金943.5万元;秋季实施小麦良种补贴89.86万亩,供种1347.9万斤,发放补贴898.6万元,实现了小麦良种全覆盖。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良种补贴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一区域化种植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去年,我县粮食生产区域化种植水平与往年相比虽然有所提高,但分布不均衡,乡镇统一协调力度小,缺乏科学规划和区域化布局,同一区域品种种植“多乱杂”,“插花田”现象仍然存在;二供种档案有待进一步完善。供种表、册、卡填写不够规范,个别乡镇的供种清册、订单卡和核定面积表格上的数据不统一,存有明显的错误,部分农户签名或按手印全部是由村会计代签、代按,这些都是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三对“惠农一卡通”的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个别乡镇对“惠农一卡通”管理不严,有克扣、抵顶良种补贴款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我看还是思想认识、工作方法、工作态度等主观方面的问题要多一些。下步工作中要切实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工作力度,认真仔细分析存在的问题,逐条逐项加以解决,真正把良种补贴政策落实到位,实现小麦、玉米、水稻、棉花四大作物的良种补贴全覆盖,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一)水稻、玉米和棉花良种补贴问题

根据省良种补贴计划,我县水稻补贴面积是35.33万亩、玉米补贴面积是40.89万亩,棉花补贴面积是0.33万亩。按照省、市的要求,全县棉花种植面积核定工作要于7月20日前完成核实上报,水稻、玉米种植面积核定工作要于8月15日前完成核实上报,8月31日前将棉花补贴资金,9月15日前将水稻、玉米补贴资金通过“惠农一卡通”发放到农民手中。这项工作时间比较紧,任务比较重,各乡镇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明确工作任务,明确时间进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面完成。

一要搞好宣传发动。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宣传很重要。宣传工作做得越好,我们的工作就越主动。各乡镇要切实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把良种补贴政策原原本本地宣传到村、到户、到人。要通过报纸、广播、宣传栏、网络等媒体和印发明白纸等形式广泛进行宣传,使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全面了解和掌握今年水稻、玉米和棉花良种补贴工作的政策、实施办法及相关责任。尤其针对农民自报面积各个环节要宣传好,把握好。今年水稻、玉米补贴核定面积是7月20日以前的水稻、玉米实际种植面积,棉花补贴核定面积是6月30日前出苗(移栽)的棉花实际种植面积。会后各乡镇要集中宣传发动,让每一户农民都了解和掌握自报的内容、自报时间及其重要性,自报出现漏报少报和虚报应承担的责任,确保农民自报面积这一基础工作准确、有效。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开好三个会议,一是召开乡、村干部会议。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市的有关文件精神,使广大干部全面了解良种补贴的有关政策,充分认识到良种补贴和种植面积核定工作的重大意义;二是召开村级“三支队伍”会议。让他们熟悉中央良种补贴政策,做好民主、公平、公正的表率,为水稻、玉米和棉花种植面积的测量、折实和公示、核定工作打好基础;三是召开全体村民大会。让广大群众都知道中央的良种补贴政策,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地配合工作,为政策落实营造良好氛围。

二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各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是补贴工作的责任主体,具体组织实施水稻、玉米和棉花种植面积的核定工作。各乡镇、村必须严格按照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严谨可行的《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做好今年水稻、玉米和棉花种植面积核定工作。种植面积的核定共分为自报、核实、公示、确定和汇总上报五个环节。各村要从“三支”队伍中,选出责任心强、公平、公正的人,组成种植面积核定工作组,具体负责全村农户水稻、玉米和棉花种植面积的核实和公示工作。种植面积的确定,由乡镇政府来完成,对公示结果有异议的,由乡镇政府负责复查核实,直到公示无异议后,由乡镇人民政府确定本乡镇的种植面积,并将分户农民种植面积统计表和分村种植面积汇总表一并上报县农业局、财政局审核备案。我强调一下,面积核实要力求准确,凡是因良种补贴政策落实不到位,面积核实不准引发群众上访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要严格执行政策,确保良种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兑付到农户手中。良种补贴资金要经过若干环节,面对的又是千家万户,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和严格执行政策,才能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兑付到农民手中。一是要明确补贴资金额度。对水稻良种补贴资金为每亩15元,玉米为每亩10元,棉花为每亩15元。各乡镇、有关部门一定要严格按照这一标准进行发放,严紧擅自变动;二是要严格执行良补资金的发放程序。水稻、玉米和棉花良种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农户的“惠农一卡通”上,具体工作由乡镇财政所承担。在资金管理和发放过程中,各级必须严格程序,规范操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切实做到“五个到户”和“六个不准”,即政策宣传到户,清册编制到户,张榜公布到户,资金到卡通知到户,资金兑现到户;不准擅自改动补贴数额,不准截留、挤占和挪用补贴资金,不准村组集体和村干部代领补贴,不准拖延补贴兑付时间,不准以任何理由借机增加农民负担,不准用补贴资金抵扣各种税费,保证种植户能够按时领到良种补贴资金。

(二)小麦良种补贴问题

今年小麦良种补贴计划面积81.38万亩(包括国营农场),良种补贴数量610.35万公斤,到户价格为1.26元/斤,主要品种为济麦22、良星99、烟农19、郯麦98、临麦4号。在实施中要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要及早落实补贴计划。小麦良种补贴与玉米、水稻、棉花良种补贴的主要不同就是补贴资金直接拨付给供种企业,而不是到户。当前关键问题是面积的落实,只有及早把小麦良种补贴面积落实到户,才能做好种子准备。因此,应尽快把面积落实好,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对补贴计划进行层层分解,及早细化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尽量做到品种种植集中连片,努力实现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各乡镇面积落实要与粮食直补面积结合起来,通过宣传发动,引导农民使用全省统一政府采购的小麦良种,真正让广大农民都能享受到良种补贴政策。在面积落实中,要特别注意防止虚报面积、套取或倒卖补贴良种的现象,对此发现一起要严肃查处一起,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篇13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新规划理念,突出规划重点,改进规划方法,促进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主要任务

研究提出我市“十二五”期间的战略目标、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对策措施。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着重在以下几个层面展开:

(一)开展重大问题研究。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吸收20**年以来省、市出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研究成果,重点加强对“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环境、思路目标、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城乡区域、科教文化、改革开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等重大问题开展前瞻研究,理清长远发展思路。重大问题目录由市发改委会同市直有关部门确定,以招标和委托方式组织开展研究。

(二)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总体性、纲领性的规划,在各类规划中处于“龙头”地位,是编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各项经济发展措施和年度规划的依据。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由市政府提出、市人大审议批准。起草工作由市发改委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参与。

进度安排分四个工作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和研究阶段(20**年5月至6月底前),向市政府提出编制“十二五”规划工作方案,对规划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开展重大课题前期研究工作,做好“十二五”总体规划执行情况的分析评估工作。

第二阶段:基本思路研究阶段(20**年7月至12月底前)。研究确定我市“十二五”总体规划思路以及各个专项规划的基本思路,征求各部门对规划基本思路的意见和建议,并组织专家对基本思路进行论证。听取市人大财经委和市政协专门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修改完善后报市政府审定。

第三阶段:纲要基本框架、专项规划草案研究起草阶段(2010年1月至6月底前)。根据市政府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基本思路,形成“十二五”规划纲要基本框架草案,完成各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研究起草工作,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就发展战略、宏观管理目标、重点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对策措施等,与市直有关部门衔接。

第四阶段:规划纲要草案起草完善、审议阶段(2010年7月至12月底前)。完成规划纲要草案起草工作,组织专家开展咨询论证,经市政府审定后,提交人大审议批准。

(三)编制重点专项规划。重点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该领域发展、决定该领域重点工程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重点专项规划由市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市直有关部门牵头负责起草,报市政府审定。

具体分工及阶段:20**年7月至12月底前,市发改委在广泛征求市直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我市“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题目及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各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组成“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专题组,提出工作方案和规划草案的编制提纲。2010年6月底前,各重点专项规划专题组完成重点专项规划框架性草案,并报送市发改委。市发改委就重点专项规划草案中的重大问题,会同市直有关部门、有关县(市)区政府进行衔接协调。2010年12月底前,各重点专项规划专题组对重点专项规划草案作进一步论证和修改完善后,形成送审稿,由市发改委会同市直有关部门上报市政府审定。

(四)编制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是规划纲要在特定经济区的细化和落实。区域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把经济中心、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以及限制开发区等落实到具体的地域空间,是编制县(市)区规划、城市规划和其它规划的重要依据。要根据省“经济区”区域规划,结合我市实际,提出我市的区域发展规划。具体工作包括:进一步完善**市生态功能区建设规划、**市“嫩江-爱辉-逊克”矿业经济区开发建设规划、**沿边开放带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市“嫩江-五大连池-北安”南三县农业产业综合开发规划、“五大连池-孙吴-**界江”黄金特色旅游开发规划、**市园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对俄贸易加工园区)“十二五”建设规划。由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修编起草。

(五)编制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由各地提出,同级人大审议批准。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要符合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并与市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各地“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制,应尽可能与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同步并略有超前。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在“十二五”规划纲要经本级政府审定前,就规划纲要草案中的支柱产业、跨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布局、重要的资源开发项目以及其它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规划内容,与市发改委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衔接。各地规划纲要经同级人大审议批准后,送市发改委备案。

三、编制要求

(一)认真做好“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评估。各地、各部门要对本地、本部门“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全面总结成功经验,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为编制“十二五”规划提供依据;同时,认真总结“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经验,改进“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二)突出规划重点。科学界定规划编制领域,把规划重点放在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基础设施、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这些领域必须编制规划,且要做深做实,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之切实成为政府审核项目、安排投资的依据,为企业决策、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提供参考。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认真分析“十二五”期间面临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围绕重点任务、重点领域、重点区域以及重点项目等,研究提出解决问题思路和对策措施。对一般性竞争领域,政府规划的内容主要是规范市场秩序,制定政策导向,以促进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和完善。

(三)加强重点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重点项目是落实规划建设任务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规划的重要支撑。在以政府为主体的规划中,重点项目主要是指应由政府配置资源的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生态、市政、教育、科技、文化等建设项目,也包括一些应由政府协调建设、不直接参与投资的支柱产业大型项目。要尽早启动新建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研究提出一批关系全局、意义深远、带动作用强、政府组织实施的重点项目,明确“十二五”期间需要建设的公共产品、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项目,并做好论证工作,为做深做实专项规划打好基础。

(四)加强规划间的相互衔接。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是保障规划科学性、有效性的必要环节。衔接协调的内容包括:宏观调控重要指标、支柱产业、基础设施、重要资源开发以及关系全局的重点项目布局和主要对策措施等。要做好市“十二五”规划体系内总体规划纲要与重点专项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各地规划纲要衔接,避免冲突,保证规划思路的统一和规划的可行性;尽量使本市规划和省、国家各类规划相衔接,充分体现国家和省要求,以使我市发展尤其是重点项目建设获得国家及省的大力支持;增强规划的全局性,加强部门间分工合作,防止规划部门化,形成规划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上的合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空间规划衔接,把各项发展思路和措施落到实处。

(五)增强规划编制民主性和科学性。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集思广益,增强规划工作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政府决策能更好地反映民情,提高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认真做好规划编制的基础调查、信息搜集、课题研究、项目论证等前期工作,并采取座谈会、协调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有关方面意见,特别要注意倾听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在规划编制程序上,要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民主制度、衔接制度、论证制度、公布制度、评估制度等。要改进规划评估论证方法,除本部门、本系统专家参与评估论证外,还要注重吸收相关部门专家参加评估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