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揠苗助长教案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揠苗助长教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揠苗助长教案

篇1

一、了解学生

要想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教师就要善于把教学的重心从课堂教学移到上课前对学生和教材的解读。对学生的解读包括对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的了解,教师了解了哪些知识点是学生早已掌握的,是不用教的;哪些是部分学生会的,部分学生不会的,可以请会的学生教不会的,这样既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又可以最大化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试想一下,如果一节课下来只有教师一人说教和提问,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互动;只有教案的完整呈现而没有学生能力的提升;只有教师的思维整合,而没有学生的思维形成过程,谁能说这节课就是一堂好课呢?总之,一个心中有学生的教师不仅应在备课前能够清楚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在课堂上能够和学生平等地互动交流,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而且对学生在各个年级阶段的特点也应该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教师在备课前还要预设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某一个环节可能产生的歧义和困难,那么,教师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开这些症结,促进课堂上的互动生成,体现个性化的教学特点呢?

二、解读教材

对教材的解读包括对课程标准和课本的解读,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新基本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一条就是倡导教师在解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不应只抱着教参备课,还应该拥有自己解读教材的能力,并有一定的深度。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很自然地把自己对教材的解读带进课堂,以自己的理解促进学生的理解。这样的新基本功对教师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挑战,所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素质已成为了当务之急。

三、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告诉我们应当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学习和思考必须结合起来才有收获,有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所以,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也是构建有效课堂的重要因素。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必须细细揣摩,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四、建立结构体系

课本知识是有一定结构体系的,一个智慧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善于教会学生一个个知识点,而且还会巧妙地把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结构体系。当学生头脑中有一个清楚的知识结构了,他们就能用这种结构体系来学习类似的知识。例如,笔者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的《寓言两则》时,先学习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先板书课题,释题后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提问,然后整理出这样五个问题:那个人为什么要揠苗助长?那个人怎么揠苗助长?揠苗助长的结果是什么?揠苗助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的道理?然后,笔者告诉学生这节课只要能解决这五个问题,就能学好这则寓言,目标明确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当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已经顺利地解决了这五个问题,圆满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在第二课时中,笔者试探着问学生:我们怎样来学习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呢?思索片刻后,有的学生举手说:“我们可以用学习第一则寓言的方法来学习第二则寓言。”笔者高兴地点点头表示支持,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整理问题,再以两人为一小组合作解决这些问题,最后集体交流汇报。因为有了第一课时的学习经验,学生把在学习第一则寓言过程中形成的结构体系用来学习第二则寓言,感觉学习的内容简单了,目标明确了,学习也更加主动了。

五、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认为,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因此,教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然后再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深处,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深层次的学习,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来,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六、让学生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在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学生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吧。在笔者的课堂上,有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家长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地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

七、学会反思

篇2

一、课堂和协氛围造出来。几千年来,师道尊严,师者至上,拉开了学生与老师间的距离,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捆住了学生的手册,使他们的表现亦步亦趋,畏首畏尾,不越雷池一步。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老师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站到和学生平等的地方,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珍视学生每一次独特的体验。彻底给学生松绑,让他们放开手脚在课堂上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不必担心老师的斥责,同学的嘲笑,因为已没有了让他们感到惧怕的惟一的、标准的答案。老师的口头禅应该经常是“是不是可以这样?”“可以吗?”“同意吗?”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学生觉得轻松、释然。如在教学像《揠苗助长》《刻舟求见》这样内容较为浅湿易懂的课文,可开展“我是小先生”的活动,即学生之间的互学互教互评。事实证明,在互学互教互评活动中,学生由消极被动、机械的听众转变为积极、自主并富有创造性的参与者。这种形式,拉近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距离,教者潜心钻研,听者全神贯注。有时小先生一句幽默的话"没办法,他太急了,只好把好好的和苗拔高了.和苗不予理会,从此睡大觉了!"(《揠苗助长》)或是一个滑稽的小动作,会引来同学们一阵阵开心的笑声:有时听者一个“刁钻”的问题"临考时的加急复习,是否也是‘揠苗助长’?六岁就成为神童呢?”也会令教者措手不及,也正是在此种情况下,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积极锻炼,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的要求。

二、教师主导情感亮出来。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个心里装着学生,而又能认真解读文本的老师,一定会充满激情的走进课堂,会始终和学生共享生活的快乐和幸福。试想,一个带着某种非乐观情绪的老师走进课堂,势必会把满腹牢骚传给学生,把内心伤感留给学生,用偏激的言辞伤害学生,这将会导致怎样的不良后果?

教师怎样才能拥有激情呢?首先教师要对教育事业充满着执著的爱,对学生充满着爱,对语文、对生活充满着爱。只有对语文教育满腔热忱的爱,才能在语文教育教学的天地里要做出非凡的业绩。其次,语文教师上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文本、熟悉教案,做文章作者的“知音”,成竹在胸,课堂教学中才能自信地用激情洋溢的语言、抑扬顿挫的音调、乐观豁达的心胸去传达内容,怎能不感染学生呢?如果课堂上总是一个语速,一个腔调,平铺直叙的语言,又怎能唤醒学生情感呢?怎能做到有声有色的教学呢?语文课上,读《》,老师就是豪迈充满乐观主义的;讲《》老师就是那无所谓惧,爱憎分明的爱国英雄;赏《再别康桥》,老师就是依恋康河,“甘心做一条水草”的徐志摩;析《匆匆》老师就成了那感叹岁月蹉跎的朱自清。当教师用自己的行动感染了学生,学生哪有理由不喜欢语文,哪有理由不为学语文而感到快乐呢!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三、学生课堂主体动起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主人”,所以学习语文的过程应当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课堂上应当在平等对话的前提下,教师的激情引导,课堂教学才具有亲和力,学生才能够突破胆怯的心理关,大胆质疑教师巧设的错误障碍,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疑问,激情澎湃地畅所欲言。如《徐裴鸿励志学画》的教学中,当讲到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徐裴鸿说的话时,我让学生讨论外国学生为什么说中国人不行?为国争光,为中国人争气的爱国情感感动了学生,他们心中涌起了为振新祖国而学习的志向,在随后的教学中,师生在读讲和言语中表现出的尽是对徐裴鸿励志学画,为国争光的敬佩和感动,师生情感与课文情感的交融进入了最佳境界。伴随情的迸发,伴随为振兴祖国而学习的决心,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激发了出来,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就水到渠成,自然而生了。再如《称象》的教学中,从课题入手,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学生提出:谁称象?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为什么要称象?怎样称象?称象的结果怎样?根据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鼓励他们自己通过读课文去解决问题,以此完成了课文的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正所谓“红杏枝头春意闹”。

篇3

自妊娠最后3个月至出生后1。5-2岁是脑发育的最快时期,也是最为关键的时期;6岁左右,大脑半球的一切神经传导通路几乎都已髓鞘化,刺激可以很快地、准确地由感官沿着神经通路传到大脑皮质高级中枢;一个人的神经系统发育在4周岁左右最重要,7-8岁儿童大脑半球继续发育,接近成人的脑重,神经细胞分化基本完成,并出现许多新的神经通路。所以,2-6岁是一个人智力发育的最重要时期,也是良好习惯的最佳养成时期。从这一点讲,托儿所、幼儿园不能仅仅作为双职工减轻家务负担的场所,而应该是人生教育的重要阶段。从民族长远和国家整体而言,把学前教育列入“义务教育”意义重大。

禁止使用童工,这是国际通则。但是,16周岁独立进入社会还是过早。结婚最低年龄(男22女20)是因为身体、心理上都趋于成熟,对自己所做的事能负起责任。当然,结婚最低年龄与某人实际结婚年龄不同,提倡晚婚晚育是从国家、民族、社会整体考虑的。国家安排青少年7-20或22周岁的教育制度是循序渐进。小学、初中义务教育,初中以后分化成高中、职校两条线。这些基本上符合大多数青少年就业前的状况。

速成教育中,绝大多数是“教育者”的观摩作秀或者牟利行为,不可信。著名教育学者张文质认为:“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也就是用“心”“做”的艺术。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花费许许多多“水磨”工夫才能潜滋暗长。教育家刘铁芳强调:教育是对人类发展史的“复演”,不要抄近路走捷径。要让教育对象(不光是青少年)较为充分地经历从懵懂、混沌到逐步开化、聪明起来的过程。

所谓“速成教育”,是造成现今基础教育种种问题的最根本的症结所在,或者说,几乎所有的教育问题和弊病,都能在这里找到源头。

不但速成教育有虚假作秀与牟利行为,就是基础教育也有此症结。例如:某地方党报的领导干部拟任职务公示中,**47岁,17岁就大学毕业;**52岁,15岁就参加了公安局工作。可信吗?广告上,“快乐超速学习法创始者何德耀”是13岁(1977年)考上中国科技大学。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首次成立少年班,破格录取的少年,最大的16岁,最小的11岁。那位17岁就大学毕业的**是哪个大学毕业的?那位15岁就参加了公安局工作的**竟然是“童工”。当然,现今“学历”可以速成(国内有,国外也有),更可以造假。现今,什么文凭、证书都可以买到。速成教育是“学历速成”还是“才能速成”,谁能搞得清楚?速成教育的“毕业证书”有法律效果吗?速成教育还是要拿出“才能速成”的成果来才能令人信服。

不可否认,古今中外极少数智力超群的“神童”确实存在,骆宾王7岁作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拔清波。”骆宾王一生文采横溢。古时还有一个“神童”丧仲永,但是后天没努力。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也出了许多人才,不能因为少年班极少数毕业生的“不幸”命运(“神童”宁铂出家为僧、干政“自我封闭”、谢彦波“有心理问题”),而质疑少年班是“揠苗助长”。但是,把特例与一般混同,就是诡辩。对一个没有基础的青少年搞速成教育就是“揠苗助长”。当然,那些基于牟利行为的速成教育,连“苗”都是病苗,就不需多讲了。那些竟然可以代读代考的“成人MBA班”等等,不比速成教育更加“速成”?

中国最年轻的大学生张炘炀,13岁在北京工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6岁又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攻读博士研究生,再次创造了奇迹。然而,张炘炀在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显示出幼稚和不合理的思维。他几次以辍学威胁他的父母为他在北京买房。由此引发了速成教育的一场争议。其实,就一个特例去争议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本身就不合理。一个16岁的青年学生,幼稚和不合理的思维很正常,更何况他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学术上,他的社会学思维肯定不如专业学术的逻辑思维。他的社会思维是周围环境影响的结果,又缺乏家庭、社会在这方面的教育,显得不成熟是必然的。所以我认为:学校应该给予他这方面的补充教育,不能苛求;也为了国家与学术的需要,在生活上应该给予他优惠照顾。

随着信息时代到来,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越来越追求高速度,追求立竿见影的成功。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使许多人变得浮躁而茫然。但是,教育不能像快餐店那样,用事先准备好的佐料,见来要吃饭的人,每人来上一大碗,填饱肚子就完事。教育本身就有“一般和特殊”的问题:一个班级中,学生参差不齐,教师既要学,又要兼顾个体。对于家长来说,就完全不同,注意力只有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的学业,不明事理的学生家长争先恐后,对速成教育趋之若鹜,企图借助种种速成,给孩子买上这些书,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教育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工程。按照古今中外教育的一般规律,教育者唯一能做的事是摸清认知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之间的联系,然后在适当时候实施适当教育。教育的真正意义是给受教育者提个醒。例如:语文教育,在字、词(包括成语等等)、句(包括语法)、修辞、逻辑的基础上,教授作文知识;数学则是在数、运算符号的基础上,教授各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企图用“作文速成”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则是妄想。古今中外,有哪一个作家是“速成”的?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掌握方法(分析、解决),题海战术是事倍功半,但是“速成”也无捷径。数学教育中,每次扩大范围:自然数整数(加上负整数)有理数(加上小数)实数(加上无理数)复数,学生都会受思维惯性影响,逾越困难。一旦逾越成功,思维发生飞跃,方法迎刃而解。生动、形象地帮助学生完成思维飞跃,不能归入“速成”,而是改变低劣的教学方法。谁违背了这一教育规律,谁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我们的教育不是单纯的智育,还有德育、体育。孩子优良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而是在不断引导、强化、熟练、习惯的积累之下形成的。孩子的德育,还与教师、家长本身的“以身作则”有关,与社会的道德风尚有关。现在许多孩子的理想是当老板,不愿当普通劳动者。那么,一切德育都像拳头打在棉花上。

在智育方面,人的学习有许多无法超越的规律。例如: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必须花大量精力记诵才能牢固掌握;各种能力必须依靠大量扎实的训练才能提高。现代社会需要“T”型人才,上面一横代表广博的相关知识面,下面一竖代表从事的专业有精深的知识;另外,知识与技术又有不同。一个医学生懂得医学知识,不等于实际操作能力。这些,都是无法“速成”的。以前,北京协和医学院是中国大陆第一所开设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学校,毕业生进入(协和医院)临床实习一年,考试合格成为C级住院医师。之所以称为住院医师,就是24小时在医院。经过3年临床实践,考试合格成为B级住院医师。再经过3年临床实践,考试合格成为A级住院医师,才获得5年后晋升主治医师的资格。这样严格训练出来的医师,加上医院严厉的医德监督,会是庸医吗?一个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生要读38门课程(基础和临床),这是能速成的吗?临床经验的积累更不是能够速成的。

同样一个人的写作能力、人文素养也是无法速成的。没有一定量的阅读积累,没有文学理论基础,没有对社会深入调查和深刻思索,怎么能够写出高质量的文章。一个园艺师懂得:一棵花从种子到开花必然有一个漫长的培养过程,急不得。教育常常也是静等花开,千万不能揠苗助长。

教育“速成”是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作祟的结果。功利导致狭隘,导致社会虚假之风。现在有许多所谓的“学校”,用广告开路,借个例说事,只会收取高额学费,等到学生家长发现实质,为时晚也。经济损失以外,浪费了孩子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要提高教育质量,对教育制度、师资质量作深刻反省十分必要。我们的中小学教师,平均素质较低。美国的教师,需要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才可以担当,而我国有些地方的教师连初中也没有毕业(黄光裕老家就如此)。一个连《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等都不懂的教师,只知道教材、教案,怎么提高教育质量?现在学校中,学生为了老师而学习,学生为了家长而学习,书包沉重,学生思想更沉重,做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

我孙女作了一首诗《墨趣》:“墨非‘黑土’能著书,趣岂‘走取’引人读。从来知识‘墨’中求,自古人才‘趣’里出。”可是,现在学校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中,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如何提高教育质量?

媒体上介绍美国的小学教育,与我国大相庭径。我不是崇洋媚外,但是确有值得研究的地方。一个没有教材和死板教育程序的小学,学生毕业论文题目《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学生们竟然交出20多页的论文。

相反,清末大批留日学生质量低下,源自于当时日本留学生教育的特性:1。教授内容非专业知识,而是普通知识;2。速成教育;3。仅是中等教育。当时,中国方面希望速成人才,日本方面鼓吹速成教育。面向中国留学生的教育机构,纷纷开设了一年半、一年、甚至八个月、六个月的速成科。有的在数月之内,甚至还有的竟在数日之内,对连日语都听不懂的学生,通过翻译将教学科目的大致内容讲一下,就发给毕业证书。据1907年清政府的奏折记载,当时留日学生的情况:“学习速成的占百分之六十,学习普通的占百分之三十,中途退学辗转无成的占百分之五六,升入高中或专科学校的占百分之三四,而升入大学的仅占百分之一。”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篇4

地理教学语言的准确性要求,首先体现在音准上。对地理教师的音准要求,除了与其他学科一样,要求用普通话教学,力争做到读音准确、标准外,还应十分注意地名读音的准确。许多字的地名读音不同于常用读音,如中朝界河鸭绿(lù)江、安徽茶乡六(lù)安、大禹治水的会(kuài)稽山、广东珠江三角洲上的番(pān)禺都是易读错音的,地理教师要勤查字典,千万不能想当然,以至于丧失自己的威信。

地理教学语言的准确性要求,还体现在一词一字用法的贴切上。例如:讲天气现象中的锋时,暖锋是暖气团“爬升”到冷气团之上,显示出暖气团是主动的一方;冷锋是暖气团被“抬升”到冷气团之上,显示暖气团是被动的一方。这种用词的讲究,正是地理学科科学性的体现,尤其地理概念、地理原理需要地理教师用精确的语言进行表述,让学生获得准确的信息。

2.语言的科学性

地理教学语言要有严密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地理性上。教师讲课中要尽量使用本学科的术语。例如:地理课教学,总离不开讲方位,在表述方位时,教师必须用标准的方位术语“上北、下南,左东、右西”,而不能用不规范的生活用语“上边、下边、往左、往右”代替。

地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还体现在要求教师能运用地理知识结构教学,即有系统、条理分明的层次,教学语言要有序化。如讲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应先分析纬度位置,再分析海陆位置;分析一个区域经济特征,先讲经济水平,再讲部门结构,最后才讲布局。从而教给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思路和趋势。

3.语言的针对性

地理教学语言所要求的科学性是针对中学地理水平而言的,不能都像大学地理那么严谨,科学性的程度要顾及学生的年龄特征,也就是因教学对象的程度不同,初中、高中所用语言不能互相替代,要有针对性。新教师常犯的错误是“拔高”,用大学语言代替高中语言,用高中语言代替初中语言,自以为科学性强,但实际上脱离学生年龄特征和中学的教学要求。例如:高初中教学大纲上均有褶皱的概念,针对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应给学生比较明确的定义,“岩层受力而发生弯曲,叫做褶曲,如果发生一系列褶曲就叫褶皱”。而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则只能告诉学生褶皱的中心思想:“岩石受挤压发生弯曲变形叫褶皱”。虽然初中的说法不如高中严密,但鉴于学生年龄特征,只能这么说,否则揠苗助长,学生反而不能接受。

篇5

想想自己曾经抱怨这些孩子不够机灵,上课提问题总是那固定的几个人回答,家庭教育也跟不上,布置的家庭作业在学生回家后家长也不知道管,任由学生玩得忘乎所以,学习成绩不理想,想到这些,让我觉得有些羞愧。今天看来,他们是一群多么活泼可爱的孩子啊,让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感受到他们纯真的心灵,深为能够做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感到自豪。静下心来想一想,其实自己平时的工作也不是尽善尽美的,有人把教师的工作比喻为电视台,我觉得这句话很是贴切,我们无权要求观众看自己的节目,只能把节目做得更好来吸引观众的目光。后六的奇迹同样告诉我们这一点。他们没有优秀生源,没有选择学生的余地,每年市区的优秀初中都会将所谓优秀的学生“考”走,富裕或者有关系的家庭,也会想方设法将孩子送进城里读书,余下的就成了后六生源的主体。但仅仅两年时间,这所农村学校却异军突起,一鸣惊人,总体成绩从全市排名中等一跃而拔得头筹,把城市很多重点学校抛在了后面。他们为什么能创造这个奇迹呢?就是因为他们很讲究课堂质量,凸显了授课的细节,努力照顾到不同学力的学生,进行人性化的科学的教授知识,而不是我们的揠苗助长,每节课你有没有精心准备呢?有没有认真去研究学生怎样更易于接受你所要教授的知识呢?有没有去思考怎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你是否去照顾普通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了呢?是否考虑到学生的吸收程度和掌握情况了呢?而不仅仅把目光注视在班级的尖子生身上呢?这些细节都对教学的成败起了不可忽略的作用,所谓细微之处显精神就是这个道理。

篇6

例如:教师在以“我的家人”为写作主题时,根据教案设计一个教学PPT,在课堂中通过放映PPT课件辅助教学,先为学生讲解应该如何写描述人物的作文,学生可以先描述人物的形象,然后在描述人物性格以及和自己之间发生的事情,并且举一些作文实例,以便学生理解。然后便在PPT中为学生分析这一个作文主题。在课堂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扩大课堂中的信息存储空间,承载更多的信息量,减少教师在课堂中板书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运用信息技术建设教学情境

在小学作文课堂中,许多学生对于写作文存在一种抵抗心理,在写作课时经常会出现学生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写作课前创设一些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的无意注意,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学生在写作课堂中跟着教师的思维走。教师可以先通过播放一个视频或者放映一些照片或者音乐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再导出作文课的写作主题。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与写作主题相符合,并且情境要尽量与学生生活相关联,激发学生情感。例如:写作主题为“我最喜欢吃的______”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零食水果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引发学生讨论,接着引入写作主题。为了避免学生写成流水账,教师在设置情境的时候,可以范读一些类似的经典作文。

教师在讲解一些学生不太熟悉的写作主题时,也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了解主题内容,通过一些视频或者图片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灵感。例如:教师在讲解写作主题“机器人”时,很多小学生对机器人不是非常了解,教师便可以通过放映一些与机器人有关的视频合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机器人,如学生很熟悉的机器猫哆啦A梦。

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积累素材

小学生学习语文写作的时间不多,对于素材的积累量很少,导致学生在写作时经常会出现写作素材不够的现象。对于帮助学生积累素材这一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中有使用过摘抄、写日记等方法,但教学效果都不显著,这主要是学生对自己摘抄的好词好句并不了解,并且摘抄量过大,学生不易消化。故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积累素材,让学生在快乐中理解素材,在以后的写作中灵活运用写作素材。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播放《揠苗助长》的动画短片,让学生理解这一成语故事并理解其中含义,在以后的写作中灵活运用。

篇7

面对课改,我们只有坚信不疑,才能坚定不移,才能大胆往前走。课改的最大障碍仍然是观念问题,捉领而顿,百毛皆顺。据报载,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竟然已经考了44个证,小学六年级学生过了钢琴九级,初二学生过了英语六级……我们的教育再也不能盯着几个孩子,不切实际,揠苗助长。我们再也不能搞精英教育,精英教育捧了几个人,压死一批人。学生学校生活的开始就意味着快乐童年的结束,有人戏说学校是孩子们的“监狱”,重点中学已经办成了“模范监狱”。为了祖国的未来,为了孩子的明天,我们责任重大,任重而道远。课改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要认识到位。我们必须脚踏实地,热情和理性、实干与反思、专家引领和教师探索、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要用科研来促进课改的发展。没有教研过不好日子,没有科研过不长日子,没有教育的科学就没有科学的教育。多研究、多探索、多总结,不断积累,定有收获。

课改不可能一帆风顺,“痛并快乐着”是一个必然过程。课改必须人人参加、个个有份,全方位参与,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课改才有希望。在课改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让学生边缘化,更不能让一部分教师或者岁数大的老教师边缘化。搞课改失败不可怕,不完美不可怕,不真实最可怕。花拳绣腿、“雨过地皮湿”、“旧瓶装新酒”、“穿新鞋走旧路”的情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必须坚决摒弃。

二、关于实施新课改的“十点”思考

教学应该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扎扎实实的耕耘,它需要我们去真实地面对、深刻地反省、兢兢业业地劳作,惟其如此,才能获得丰硕、甘甜的果实。本人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和学习,勤总结、反思,就产生了课改背景下关于教学的思考,希望能引起同行们的共鸣。

(1)您有一本教学心得吗?您的学生每位有一本错题跟踪簿吗?您经常写教后记吗?(教后记的内容可以是自我诊断调节式、经验总结式、实况摘录式、体验感受式,还可以记录教学中的失误,灵感思维的火花,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困惑,新的教学设想等。)您不想试试看吗?

(2)您的学生每人有一本课堂练习本吗?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一样认真吗?您上课关心后三排学生吗?学生会记课堂笔记吗?

(3)您在备课时,常和同仁思考教材为什么这样写吗?您考虑学生个性了吗?能因材施教吗?这样讲学生好懂吗?学生有兴趣听吗?能有其它方法讲解吗?(备课应是终身的随时感悟,而不应是一时的偶有所得;备课应是刻在心中永远难以忘怀的教学蓝图,而不应是写在纸上供人查验的吃饭家什;备课应是形式和内容俱佳的美好篇章,而不应是徒有外观的花拳绣腿。教案要杜绝克隆、拷贝。) (4)您能做到下面的事情吗?自己没有研究透的决不讲给学生听,不懂可以查资料、请教同事、问学生,决不胡弄过关;不备课绝不进课堂;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先做到;要求学生做好的,教师先做好;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坚决不做。

(5)您上课思考过用小黑板、投影仪、多媒体吗?思考过用彩色粉笔吗?用得正确吗?自制过教具吗?能让学生动手吗?凡是实验您都克服困难做了吗?想过课堂效率吗?

(6)您每道题目讲完后,师生能共同探讨解题的启迪和感悟吗?为什么要讲这题?为什么要这样讲?换一种方法如何?教学中,您有创新意识吗?您想改掉“年年岁岁人不同,岁岁年年课相似”的状况吗?

(7)您上课能少讲一些,让学生多练一些吗?允许学生发表见解甚至是不正确的意见吗?您如何在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您能真心向同事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学生学吗?

(8)您备课时,研究自己、研究学生、研究《课程标准》了吗?您的评价观念有所改变吗?(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手段的科学化、评价过程的全程化。)

(9)您喜欢读书、经常翻看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杂志吗?经常写文章吗?在讲一些较难的综合题时,考虑用题组教学吗?能化大为小、化难为易、化曲为直、一题多变吗?

篇8

随着本学期“学案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校的培训和落实到课堂,期间也经历了颇多的艰辛和困惑,但再多的困难也没有挡住我校课改的决心,探索的步伐。

一、尝试运用导学模式,语文课堂增添活力

以“学案导学”为载体的高效课堂在我校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无容置疑的是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确更能让学生“动”起来,思维“活”起来。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中真正落实了“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新课程教师角色定位,“讲堂”变成了师生互动的“学堂”。学生有了更多课堂自主学习的时间,更多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的空间和机会,成了学习的主人。

二、“学案导学”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

“导学案”作为学生预习的指南,课堂学习的路线,课后复习的资料,较之传统教案有其目标明确,知识点凝练,导学导思等实用性强的特点。但在具体操作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困惑和问题,有待商榷。

1.在“导学案”的编写中的问题

第一,学习目标不清。不论是一课时的拓展阅读课文,还是需两课时、三课时的精读课文,统统一个总的学习目标,这与“学案导学”所提出的“学习目标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要摒弃过去空谈抽象条文性表述,用能准确描述教学活动结构的行为动词和用描述心理感受的体验性动词进行描述”等的要求是相违背的。所以,目标的定位非常重要,设计时要从语文学科本身特点出发,根据语文总体教学要求、单元教学安排,制定这篇课文、这节课的学习目标。第二,问题的设置繁杂。“知识问题化”是设计“导学案”的精髓,要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问题,把知识融在问题当中,使学生解决了问题就等于学到知识。但当“导学案”变成了“导学问题”“精彩展示问题”“达标测评问题”等十多个问题等着学生解决时,不难想象学生看到由问题堆积而成的的“导学案”时,其学习的积极性还会有多少,把语文课的学习变成回答问题课,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的基本理念相去甚远。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教师除了需要认真了解课标,吃透教材,了解学情,掌握资料,在学生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做好二次备课外,教师还应把对预习导学的检测,课堂精彩展示的问题,课堂达标测评的习题等融会贯通于整堂课中,形成一堂课的整体思路。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把问题隐含于学习过程之中,把握好问题出示,展示的形式和时机。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理想效果。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当“导学案”真正走进课堂之后,又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1)小组合作展示高耗低效。在课堂中经常出现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时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围坐成圈的学生,一片热闹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就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合作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小组讨论只有形式,没有内容。在展示时参与率偏低。我们现在的展示,多半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一组,一人,一小题。容量太小,内容太单调,不便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小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学的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加之好动的天性,注意力集中时间又不长,习惯的养成容易反复等特点,所以他们的学习还处于基本依靠老师的阶段,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老师的帮助,使其养成细心书写、专心读书、静心思考、讲究卫生、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所以过度依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片面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有点揠苗助长之嫌,其结果老师被这种表面热闹的假合作所迷惑,使课堂成了“邯郸学步”的现行版。当然,追求高效课堂的初衷也将被异化,课堂的高效将无从谈起。

根据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小组内应由组长总负责,实行任务分解制,如在合作交流时,指定谁是中心发言人,谁是记录整理人,谁负责计分,谁负责补充等。在展示问题的时候,做到“一放就是三坚决不出单”。一放就是放三个问题,效率来源于集约,集约产生效率,零星点点推进是费时低效的。在日常小组学习中,明确帮扶对子,让不同的人负责卫生监督、纪律督查、作业收交等,这样小组内的成员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大家互相监督,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篇9

如《牛津小学英语》4B的第四单元的内容是“买水果”,本单元出现了8个水果类单词,除了grapes是第一次出现以外,其余7个都在3A第三单元中出现过。本单元的难点是这些单词的复数形式,涉及词形、读音的变化。所以在设计情境的时候,可以将3B里学过的在商店里购物的常用语“Can I help you? What would you like? How much is it/ are they ?”与本单元“How many kilos ?These or those? ”等紧密结合,让学生熟练充分地操练对话,使学生有话可说。

在平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需求,充分运用自己的经验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调整、重组和拓展。如果教师能真正吃透每一册的教材,那就能准确地找出它们新旧知识的联系,可以有针对性地教学,把握重点、难点,而不是盲目地去把每一节课内容都当作新授的知识点。面对新教材中大量的内容和有限的课时,以及不同的教学对象,可以说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和灵活处理是每一位教师的基本功。

二、认真解读学生——有效备课的深入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新课改强调“教”服务于“学”,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教师在备课之前,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情感状况和学习需求。在此基础上处理材料,选择方法,组织活动,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思考如下问题:学生对什么感兴趣?何时最投入?学生的经验怎样?怎样设置任务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如何使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均有所收获?通过这样的思考准确把握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以学情不断调整、丰富、优化设计教案。

如在四年级主要学习数字及整点时间的表达,“在八点钟—— at eight o'clock ”,而对五年级学生的要求就不仅是巩固整点时间的表达方法,还要掌握询问时间及时间几点几分的表达方式,介词past, to 在时间表达中的不同用法等。“九点半是nine thirty 或 half past nine ”。所以,在不同阶段,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情设置合理目标,能否拓展也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决定,千万不要揠苗助长。

三、教法科学有效——有效备课的实施

教学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所以教学方法的选择应以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为依据,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以下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1.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为目的,去选择教学方法

正确处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上应精讲,让学生多练。应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练习英语。

2.依据教学内容、教材的特点去选择教学的方法

正确处理听、说、读、写的关系。在小学阶段,应以听说为主,读写为辅;在组织形式上,应注意个人、小组、集体的训练形式结合,既要照顾到“点”,也要顾及“面”;要根据英语教学的特点和小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3.依时间长短选择教学方法

篇10

1.语文教学

1.1语文教什么?

1.1.1教语文知识。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还承载着中国千年的文化,因此,语文知识不仅包括字、词、句,还包括名篇、名段,名人、名言等。小学语文知识又包括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听话说话、阅读、作文等方面。

1.1.2体会文章感情。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完善的人",它要促进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心理、认知、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徜徉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里,无数如湍急流水的感情时而撞响心灵的闸门,时而撞击着我们的灵魂。因此,我们要非常珍惜每一次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1.1.3教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丰富的遗产,带有中华民族的色彩,是我们民族祖先历代的积累,值得后人学习、传承与发展。小学语文教学能有效地引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让学生受到熏陶,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树立起对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1.1.4培养语文能力和良好语文素养。语文是思维的艺术,它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所以语文教师要张扬语文魅力,培养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1.2更新理念和倡导灵动教学。理念是行动的内在强大动力,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培养可持续终生发展的人才。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新课程倡导转变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的课堂。

1.3遵循客观教学规律。主张教育要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实际,因此转变教学方式,首先要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我们实验前一定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客观学情,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中有一个适应和过渡的阶段,不可揠苗助长。在完成了一年多的教学方式转变的实验之后,我接了一个新班,仍然是当初做实验的五年级,但是学生却换了。积累了一些实践的经验之后,我以为自己可以驾轻就熟了,于是我反复斟酌之前开展实验的方法,试图再次实验的时候,注入新的思考元素,做到精简新颖,减少一些繁琐的环节。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我忽略了一点,我不了解这班学生的思维特点,忘了他们原来的语文课堂是满堂灌的那种传统课堂,忘了数学老师的提醒,说这些孩子完全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这次小挫折再次提醒自己在今后的教改实验上一定要遵循客观的教学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颠仆不灭的真理。

1.4开发促进合作学习的内容。教学方式的转变最明显的特征除了"先学后教",就是"合作学习",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关键是教师要设计好适合开展合作学习的内容。语文教学的本真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学生一般都怕写作文,于是我精心地设计各种合作写作的主题,让学生在合作写作的过程中体验写作与合作的快乐,同步提高书面表达的能力。

1.5实行简单易行的激励评价。激励是一种教学的艺术,美国心理学家德里克曾说过:"孩子需要成人的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一样。"因此在实验教学方式转变时,课堂教学时间再紧张,我都要当堂完成学习评价。见识过很多老师的评价形式,有表格、红旗、加分……当我看到那复杂的条条框框时,心理就有了压力,不好操作!在这两轮的教学实验中,我觉得可以继续沿用的就是激励评价。

2.数学教学

2.1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新课程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教案、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严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2.2鼓励学生培养创新思维。数学课堂教学,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支持学生培养创新思维意识,大力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处处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时时想到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数学潜质紧密地联系起来。在课堂上,为学生打造的气氛其乐融融,让学生感觉到如沐春风。在教学中,把学生的双手、大脑、眼睛、嘴巴建立联系,充分调动,不断激励学生思维创新。

在教师方面,教师渗入教材之中,对教学内容了如指掌,每一课的学习内容都能够深入浅出,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都能够抓住重点,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观查问题,排除难点。教师要让学生们认识到,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很高,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优秀的个体,每一个人都蕴含一种独特的学习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都对前途充满自信。

篇11

名家推荐的小学生阅读的书目确实是他们反复思考,经过长期的阅读教学实践所得出的结论,名师们也确实想把自己实践的结果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从而提高全国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但是如果盲目迷信权威,盲目照搬,事实上是起不到阅读效果的。就像于永正、窦桂梅老师的教案,你如果直接照搬,进行上课,多半达不到大师们的教学效果,有时甚至会降低教学质量。因为这样的教学不切合实际,什么样子的鞋子最合脚,只有自己穿过才知道。作为一线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知识基础和已有能力;还要自己先读读名著名篇,沙里淘金,选出适合于本班学生阅读的和学生爱读的书目。

教师在选择书籍的时候,要记得蹲下身子,放低姿态来选择书目,切不可仅仅将书的教育意义放在第一位。如果只把书的教育意义放在首要位置,教师认为有价值的书,学生读起来也许会感觉枯燥无味。如教师认为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力很有必要,学生却认为读起来没劲。没有兴趣阅读,也就起不到阅读效果。因此教师要跟上时代,研究儿童的阅读口味,尊重儿童的阅读取向,只有把儿童的阅读兴趣和书籍的教育意义相结合,儿童的阅读才会生机盎然,也才能让儿童和教师产生阅读上的共鸣,进而有思想上的共振。

警惕阅读伤害

阅读原本是很快乐的,通过读书行为实现的学习犹如孙悟空在蟠桃园品尝桃子那样快乐。一本本的课外书就是蟠桃园,一行行文字就是蟠桃树,一个个词汇就是仙桃。孩子们徜徉书海的过程就是品尝一个个蟠桃的过程,仙桃吃多了,体质就变化了;书读多了,气质就变化了。正如古人讲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但是有些语文老师往往好心做了坏事,导致孩子对课外阅读失去兴趣。如有些老师规定每天要写400字的读书笔记,这样,孩子们本来放松心情,迫切向往的事情,一下子就变成了负担。就如本来很轻松地在花丛中散步的,结果却变成了背着包袱在走,毫无浪漫可言。成年人都认为自由自在地读书是快乐的,如果非要加上读后感,那就没有自由和快乐可言了。大人尚且如此,何况儿童呢?强迫孩子在阅读的时候写心得体会只会压抑孩子的兴趣,造成阅读伤害。如果儿童在长期的阅读中已经有了稳定的阅读兴趣,读书已经做到像呼吸一样自然,对于摘录好词、好句和撰写读书心得,也会内化成孩子的心理需要,那么适度地引导孩子把心得体会见于读书笔记是有必要的,也是应该大力倡导,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切忌在阅读的初期就强迫孩子写读书笔记,揠苗助长的结果反而是导致了禾苗枯死,通过读书笔记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样会扼杀学生的兴趣。

警惕追求数量

读书分为浏览、精读和略读。有的书没有营养价值,只需要了解大概,可以走马观花;有的书值得静心品位,用心思考,就需要研读。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因“书”制宜。对学生而言,一些夯实基础的书,要细嚼慢咽。我在班上就提出: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做到名家所说的神游、神交乃至神合,在潜移默化中达到阅读的极致。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时候,切忌因讲究速度、数量,而忽视了质量。对于推荐给儿童阅读的书目,教师最好自己先细细研读,并与儿童沟通,尊重他们的意见,然后选出一些值得学生用心去读的好书,让他们好好的赏读。

篇12

一方面,教师应该对相关教材以及课外儿童文学,进行大量阅读和深度思考,以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进而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文学艺术等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教案设计。

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儿童心理,搁置自己作为成年人的思维模式,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接触和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模式。如此,教师便能在儿童的个性化需求和独特见解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亲和力且有吸引力的教学。

二、趣味教学策略的运用

在传统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很少有教师将相关课文视为“儿童文学”的范畴,一味地偏重刻板的对知识分析,忽视了课文本身所具备的趣味性。如此一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和本性的释放。这便要求相关教师认识到“儿童文学”的本质特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儿童文学的本质不仅仅在于引导学生识文断字,还在于使儿童在愉快的感知氛围中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

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趣味教学策略。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插图和动画来创设教学情景:在《鸟的天堂》一文中,河面中央一棵盛大的榕树,枝丫茂密、根节错杂,晨间早起的鸟儿,身影多姿、数量繁杂——教师利用相关的动画和插图,可以使学生深刻地领悟当时情境,进而调动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朗读法、角色扮演法等相关策略:在《陶罐和铁罐》一文中,两个本没有生命的事物,经过作者形象生动地拟人化包装,变得鲜活而有趣。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陶罐”和“铁罐”进行角色扮演朗读,进而彰显文章的趣味性,实现寓教于乐。

三、注重对学生心智的启迪

真正的“儿童文学”教学,应该是有意义的教学。如果说“趣味性”和“故事性”是儿童文学的表现形式,那么“科普性”、“启迪性”则是它的深刻内涵。因此,教师在相关文章的教学过程当中,要树立起“陶冶学生性情”“启迪学生心智”的教学目标,进而实现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当前的语文课文中,具有启迪作用的文章数量甚广。比如寓言故事《揠苗助长》启示学生“欲速则不达”,《鹬蚌相争》则告诫学生“切勿内乱,使人‘渔翁得利’”;此外,诸如《金色的鱼钩》、《秋天的怀念》等课文,皆能引起学生对人性的初步思考。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启迪和引导,带领学生深度把握文章,体会作者的情感和心理,进而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的感知和心理成长。

四、拓展阅读渠道,创设阅读环境

丰富的阅读体验,是提升小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仅仅停留在课本的“儿童文学”,在质量和种类上还远远不够。为此,相关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接触丰富的课外儿童文学。

(一)丰富学生对课外文学的接触种类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接触不同种类的课外儿童文学,关注新近的主流儿童文学,拓展学生的阅读渠道。目前看来,民间儿童文学作品、幻想性儿童文学等题材,正是传统小学语文教材所缺乏的;此外,“顽童类”文学以及“死亡类”文学,也是多数教师所避忌的。其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其适当接触,进而实现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

比如,顽童性文学《克丽思漫游奇境记》,死亡题材《一片叶子落下来》《马提与祖父》等,被部分国外的小学教材所收录,因为他们认为,学生在对其阅读的过程当中,可以实现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总结和对人性的初步思考;此外,新近人气作家杨红樱著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作品、成人和儿童皆适宜阅读的作家几米的漫画,同样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拓展学生思维。

(二)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立班级图书角、开展儿童文学读书活动等形式,培养起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读书活动而言,教师可以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同学生一起交流读书心得,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见解。此外,相关的“亲子共读”、“讲故事比赛”等活动形式,教师皆可以加以尝试。

篇13

自信心是成功进入职业生涯的门禁卡,一个自信满满的人,不论从事什么职业,总是能取得成功,相反,若是对自己都失去了信心,哪有未来可言,即使职业的门槛近在眼前,也可能永远止步不前。中职生大部分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是失败者,他们的父母、亲戚甚至他们自己都可能对自己没有信心,这时候,老师就不能对学生本已不堪重负的自信心施以重重一击,我们不能对学生失去信心,相反,我们要及时疏导学生的消极心理,抓住一切机会,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设计与他们阅读能力相关的教学任务和计划,而不是完全照本宣科。例如:教师可以先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可能连初中水平都没有达到,不能完全正确地读字音,辨字形,明字义,识标点,甚至连一定的速度都达不到,这些都不要紧,教师不能太过焦急,要学会等待,不能揠苗助长,若是连最底下的根基都没有打好,那么即使在短时间内建好上层,也会很快倒塌。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情况,选择适合他们的阅读材料,先让他们建立足够的自信心,让他们先尝到一点甜头,“哇,原来我也是能够读懂老师布置的阅读材料的,而且还完成得不错!”随后,再一点一点加深阅读材料的难度,慢慢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不断训练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我相信,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学生足够努力,他们就一定能赶上正常的学习脚步。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上课应该是不断“节外生枝”的,这样才能促进教学相长,让学生成为主演,而不是连正面都不露的“群演”。如果教学只是按照教案上写的那样,亦步亦趋地完成教学任务,那么,学生和老师都会感到厌倦。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1.对话式阅读教学

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很缺乏,在课堂上,很长时间都是教师在唱独角戏。所以,教师、学生、阅读材料之间的对话很重要,在这一过程中,三者在进行多向的信息、思想的交流和互动,阅读和思维能力自然能得到长足进步。教师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营造和谐而利于学生交流互动的学习氛围,阅读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使得学生有机会表达想法。既要让学生想说,又要让学生敢说、愿意说,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这个观点可能是与其他人不一样的,甚至这个观点是与教师自己预设的答案是不一样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要让他们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说清楚他们为什么是这样理解的,在他们表达完之后,首先不是评论正确与否,而是先肯定他们勇于共享知识、信息,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对他们的优点予以肯定,不足的地方以鼓励为宜。

在这种对话方式之下,个体由于知识水平、思维方式的不同会有不同想法,促进了思想的碰撞,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和吸收知识,没有机会发挥能动性,使得主体的情感体验缺失。

2.布置学习任务

中职学生往往有不良学习习惯,例如:没有预习习惯。如,教师问学生是否预习了课文,“没有”是学生的普遍回答。但是,阅读课不预习是万万不行的,只有在学生预习课文之后,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提高。

一把锁配一把钥匙,面对中学生的特殊性,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比如,我们可以将预习放在课堂上完成,实现预期目标。在此,可以举个例子:可以通过阅读任务,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这样,学生就能形成对文本的初步体验。我们可以选择布置这样的阅读任务:列出故事中所有的主要人物(主要人物、反面人物);故事的环境;情感(光明、黑暗、快乐、悲伤……);你喜欢这个故事吗?等等。这里,我们侧重理解文本、感受文本的情感价值及进行适当评价。将阅读与任务一同布置,能让学生有讲话的点,而不是读完以后,不知道该怎么说。

三、有意识地选择课程资源,阅读与学生未来职业、现今生活双挂钩。

友情链接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