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趣味课堂教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语文评价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语言形式的,一种是书面形式的,也就是笔头的。很多语文教师的语言评价在课堂上频繁使用,但是评价语言十分单一,如,“你真棒”“你说的太对了”“你真是个好孩子”等等。书面作业或是作文上的评价也很单一。这样的评价并不是真的有效果。评价要合理,如果学生回答对了一个老师提出的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如果老师单单只说一句:“你说得真好。”学生们会云里雾里,不知道该生回答的到底好在哪里。因此,教师要跟上学生的思考思路,从学生回答问题的角度、回答问题的想法、回答问题的导向和主观意识方面去评价。这样其他学生也就明白了,大家会恍然大悟,原来这种问题,要这样考虑、要这样着手、要这样完成才可以^因此评价,不只是评价一个学生,而是通过评价一个学生回答的一个问题能给所有的学生一个学习的方向和指引,一个全班性的鼓励和牵引。这就是就题论题,就话论话,这就是合理评价。
三、利用多媒体,把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莲锊说:“如果不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就会给学生带来疲倦,学生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因此,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始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的教学舞台上"^卩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形、文字、动画等于一身,可以将枯燥、死板的语言文字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而为学生创设一种直观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整节课都能保持髙度的注意力,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高效语文课堂的实现提供了保障。
四、设计有效问题,根据小学语文的教材特点
篇2
传统的实验教学,验证性的较多。这种实验常常是教师把实验目的、步骤、方法及注意点等详细而周密地交代清楚,甚至连结果也预先告诉学生,学生只需依照要求去做实验,学生的探究被抹杀,学生的创新被扼制。《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科学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强调创造能力培养的今天,应大力提倡探究性试验”。可见,我们的实验要以探究为主
二、学生互相交流合作激发兴趣
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有了更多的思考、交流的机会,经常会提出一些教师想不到,教材没提示的研究方法,我想这实际上是课改所希望看到的。如果只为学生提供一两种材料,确实又不能够保证孩子们按照自己的设想进行研究。所以将课堂变成展示、交流的舞台,让学生把课下研究的成果在课上充分的展示、交流。可以说是一种最优方法,
例如,三年级一节科学课《周围的空气》,要求学生用薄而透明的塑料袋收集空气后用感官感觉空气,并能够用口头语言把自己的感觉描述出来。我问,你有什么方法也能把空气放到课桌上进行研究呢?生:用塑料袋装一些空气、拿气球吹一些空气、我们用玻璃杯扣住一些空气。师:好,同学们想了这么多办法,我们就用这些办法来收集空气。学生一听到“开始”就迫不及待地动手做起来,有的用塑料袋兜空气,有的往塑料袋里吹气,有的用玻璃杯扣空气,有的还在商量办法。空气采集到后,有的孩子在抛塑料袋,气氛非常热烈,效果明显。例如,《电灯亮了》是小学科学三年级学习科目,本课属于“电”这一教学单元。从生活中灯导入,设计安排了让小灯泡亮起来人等探究活动和拓展活动,学生将经历一次高度开放的探究活动。根据课的性质和学生实际情况,学生将自选材料,自行试用各种连接方式,使小电灯泡亮起来,并设法控制电灯泡的亮与灭。在学生独立动手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电路中的主要元件,如灯泡、电池、电线等。在这个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设计实验、使用简单器材做实验、探索创新的能力。让学生张扬个性,走向成功。
兴趣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做任何事情如果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对于小学生来说,科学是他们最喜欢的学科之一,是他们新接触的学科,如果不培养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没有动力,学习起来就会感到兴味索然,味同嚼蜡。而科学实验则是让学生产生兴趣的最好的途径。特别是在讲新课时,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兴趣,学习积极性就会很高,接受起来就比较容易。在以往的教学中,大部分都是教师在前面做演示实验,学生在下边看,而且坐在后边的学生有的还看不见,看不清,学生被置于旁观者的位置上,没有亲身参与其中,长期下去,必然导致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科学的兴趣。
三、赏识教育更使学生学会学习
在课堂上,我总是鼓励学生上台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如学习《植物的根和茎》一课时,在完成猜想“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后,我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对一些学习困难的或甘于自暴自弃的学生,要坚持以鼓励、表扬为主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保护学生的自尊,重树学生的自信,逐步培养学生的成功心理,形成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机制,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课堂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学会选择;课堂上学习是快乐的,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和感悟;课堂中是充满挑战的,给孩子一点点困难,让他们自己起尝试解决;课堂外是不断延伸的,给孩子一些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
篇3
2.日语教学的基础内容要求使然。
日语能力考试(JLPT)作为衡量学习者学习水平的权威考试之一,其内容由“文字、词汇;语法、阅读;听力”三部分组成。以笔者所见,若想将这几块内容逐一攻克,基础在于词汇学习。文字、词汇涵盖于词汇学习中;日语的语法究其源头即为词汇在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固定用法,而阅读是语法的汇集;听力选择时最让人头疼的往往是纠结于某个词汇的含义。因此,立足词汇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发散到各区块内容的学习,养成主动记忆单词的好习惯,就能提高学习效率。
3.外语学习中“三心”培养的需要。
语言学习本身枯燥,需要学生具备“三心”———“决心、信心、恒心”。日语专业学生已有了学习专业的“决心”,因此需要引导其发现日汉语同为汉字文化圈的学习优势,帮助其树立“信心”,而基于词汇教学的“创意课堂”能从一个小小的词汇追本逐源,帮助他们做到触类旁通,于是便可培养努力思考、坚持钻研的“恒心”。简言之,“三心”兼具,是外语学习的内部动力所在,而教学模式改革则是实现的途径之一。
二、教学内容的切入点及具体教学模式的尝试
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依托教学理念的创新。在笔者尝试打造趣味课堂时,主要针对两个方面进行思路的转变。第一,是教学内容,即切入点的寻找。与以往以语法为主的课堂教学内容不同,笔者将词汇教学作为课堂讲授的重点,从音、形、义角度对日语中的汉字词汇与汉语边比较边教学。抓住两国语言中微妙的关系,呈现给学生,以活跃课堂气氛。举例而言,日汉语中有同形同义词,如“料理(りょうり)”,这个词的日语发音甚至与汉语谐音;又如有日汉同形同义的,如“生活(せいかつ)”,此类发音日汉不同,但有规律可循;当然还有含义完全不同者,如“心中(しんじゅう)”一词,日语中念此发音时无中文“心中”之意,多指男女为情自杀,此类词语须督促学生切不可望文生义。此外,还可以引入一些古汉语知识来帮助记忆,例如日语中的汉字“走”是汉语“跑”之意,日语“妻子”是“妻子和孩子”的意思。第二,笔者结合当下的流行元素,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改革。从教师、学生以及师生互补的角度展开互动。
1.教师为主导的“我爱记单词”环节。
模仿某卫视的“我爱记歌词”节目,由教师主导,以学过的内容或者当堂布置的新内容为出题范围,在短时间的记忆过程后,教师出题,学生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参与“抢答”,挑战记忆力,加深其对单词的印象。
2.学生为主导的“每日一词”任务。
这是教师提前布置给学生的深度查阅作业,让其在范围内自由选择一词,通过课下各种途径查找后完成词汇作业,并在课堂上发表。这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组织归纳及表达能力,第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站在讲堂上的胆量。
3.师生互补的“每周一歌”板块。
所谓师生互补,主要体现在所学歌曲的选择上,由教师介绍经典,学生推介流行,利用好每周专门安排的15分钟课堂时间学歌词并唱歌曲。好听的歌,学生课下都会主动练习,这就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词汇量,也可以巩固语法。不妨鼓励学生期末去KTV试试身手。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词汇学习“大爱”,才能爱屋及乌,爱上学日语,打好扎实的学习基础,进而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三、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取得的实效
笔者所在学校日语专业2012级有2个平行班,笔者担任了12(2)班的基础课。通过两年教学实践,单从成绩来看,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于学校的转专业和选课制度,学生存在个别流动,但从各学期期末成绩来看,笔者执教的班级其平均分均高于另一个班。这与课堂上重视词汇教学并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不无关系。并且,词汇的学习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综合成绩也有所提高。如果说期末试卷出卷、改卷等可能存在教师个人主观因素影响比较时的客观性,不妨来看2014年7月的日语能力考试成绩。从日语能力考试通过人数来看,笔者执教班级高于另一班,且已有2人通过更高水平的N1考试;平均分后者高出6.62分;语言知识中的词汇参考获得A等级的人数高于另一个班,但语法参考获得A等级者少1人,这说明词汇和语法讲解时的授课时间比例还有待调整。除了上述成绩中可以看到的成效之外,为提高教学质量,笔者还进行过两次问卷调查,在2012-2013-1学期的问卷中,针对“你认为在现阶段的基础日语教学过程中,哪部分的内容最吸引你,最让你觉得有兴趣?”的提问,笔者执教班级25名学生中有18人选择了“词汇”。可见,注重词汇的课堂教学获得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
篇4
国家的发展依靠人才素质的提高,而人才素质的提高依靠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是新世纪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有用人才的战略举措,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攻方向。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教学,而不同的学科都具有不同的知识体系和特点。素质教育应结合各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特点进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通过实验和多媒体课件的有机结合,不仅有助于化学知识的掌握,实验技能的培养,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全面发展方面得到有益的启发。
观察是人们有效地探索世界、认识事物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心理素质,是人们顺利掌握知识完成某种活动的基本能力。观察既有生动形象的图片观察,也有直观有趣的动手演示观察。多媒体已经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常用手段,它以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途径向学生传递信息,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帮助学生建立起概念与表象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各种感觉器官之间的联系,使课堂教学更加多样性,生动性,实效性,先进性,并给课堂教学平添了一股时代气息,极大地丰富了教师教学的表现手法和形式。
我在一次多媒体教学观摩课上,屏幕上化学反应被制作成渐变动画放映直观呈现的那一刻,教室里顿时静下来,清楚的微观分子结构一下子让同学们折服,多媒体教学成了我必须的教学手段。
为了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加兴趣盎然,我从背景、声音、动画到技巧,艺术效果等方面出发,制作了《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化学平衡》、《有机化学键的断裂重新组合》、《硫酸的工业生产流程》等课件,使得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繁杂的问题简单化,课件给我的课堂增添了活力,也给我带来了荣誉。
随着过度使用和依赖课件,课堂教学效果却越来越不明显,学生们逐渐丧失了兴趣。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探索,我意识到:“多媒体再好,也只是个工具,他无法替代人的情感和智慧。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核心特征是“辅助”,即辅助教师,而不是取代教师。”
“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亲自做,我才懂得。”实验是化学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化学最有效途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化学实验是落实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最有效的方法。“从实验中学习化学”,是化学实验教学的立足点,重视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参与性,在实验方案设计实施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合作性和创新性是我追求的目标。而这些,单纯地依靠课件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教学本身并不只是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化学概念和规律,而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智能,使他们能够掌握和运用一些化学原理和实验手段,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辩证而客观地认识世界,从而在将来能够独立地、有创造性地进一步深入学习和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我在讲氨的性质做氨的喷泉实验时,为了探究引发喷泉原理及实验成功关键,事先准备了如下几组实验:
(一)烧瓶干燥胶头滴管预先吸入水;
(二)烧瓶干燥胶头滴管预先吸入酸溶液;
(三)烧瓶干燥不用滴管烧瓶底部加热毛巾;
(四)烧瓶不干燥胶头预先吸入水;
(五)烧瓶不干燥胶头滴管预先吸入酸溶液。
让十名学生到前面来依次分别做这五个实验,然后让同学们共同讨论:在实验室条件下喷泉实验基本原理和成功关键,选用哪些组实验较合适?为什么?在经过讨论和争论之后,同学们得出共同的结论:选用前三组适合,实验基本原理:使容器内外产生较大压强差;成功关键是:盛气体的烧瓶必须干燥不漏气且充满气体。最后,将制作的化学反应课件再进行重复或慢速播放,从而不仅使学生们牢固地掌握了喷泉实验,而且也使学生们学会了化学实验和多媒体有效结合的方法。
运用化学实验,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能够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智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扬化学实验之长而避多媒体之短。在课堂教学中,我以实验为主,中间只利用课件把反应录像或局部特写,做多次重复或慢速播放。这样长短结合,简单明了,挥洒自如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从课堂讲授到多媒体和化学实验等一系列过程,我始终都贯彻穿插对非智力因素动机、情感、兴趣、意志、信心等的重视和培养,使之为化学课堂教学服务,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核心,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适时合理地选取,扬长避短才是做好高中教学的关键。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以是否有助于实现教学目的为使用实验、多媒体课件的依据,做到实验和多媒体等方面的有机结合,掌握课堂教学的主动权,始终做高中化学教学的掌拓者。
教育学生、服务学生,做高中化学教学的主人。是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所始终坚持不懈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新课标人教版《化学1必修》有感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新课标下化学教学中学生品质的培养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学者型化学老师的素养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化学实验素质教育形式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篇5
2、作为函数的含参积分的分析性质研究
3、周期函数初等复合的周期性研究
4、“高等代数”知识在几何中的应用
5、矩阵初等变换的应用
6、“高等代数”中的思想方法
7、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8、任N个自然数的N级排列的逆序数
9、“高等代数”中多项式的值,根概念及性质的推广
10、线性变换“可对角化”的条件及“对角化”方法
11、数域概念的等价说法及其应用
12、中职数学教学与能力培养
13、数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途径
14、论数学中的基本定理与基本方法
15、论电脑、人脑与数学
16、论数学中的收敛与发散
17、论小概率事件的发生
18、论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教学的关系
19、论数学教学中公式的教学
20、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21、数学教与学的心理探究
22、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与学
23、论数学家与数学
24、对称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25、复数在中学数学中应用
26、复变函数论思想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7、复变函数论思想方法在中学数学竞赛中的应用
28、代数学基本定理的几种证明
29、复变函数的洛必达法则
30、复函数与实函数的级数理论综述
31、微积分学与哲学
32、实数完备性理论综述
33、微积分学中辅助函数的构造
34、闭区间上连续函数性质的推广
35、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36、教师对学生互动性学习的影响
37、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38、数学解题中的逆向思维的应用
39、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
40、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41、用心理学理论指导数学教学
42、开展数学活动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43、《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44、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45、数形结合思想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46、运用化归思想,探索解题途径
47、谈谈构造法解题
48、高等数学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49、解决问题的策略思想--等价与非等价转化
50、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解题
51、向量在几何证题中的运用
52、数学概念教学初探
53、数学教育中的问题解决及其教学途径
54、分类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55、“联想”在数学中的作用研究
56、利用习题变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7、中学数学学习中“学习困难生”研究
58、数学概念教学研究
59、反例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60、中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研究
61、数学教育评价研究
62、传统中学数学教学模式革新研究
63、数学研究性学习设计
64、数学开放题拟以及教学
65、数学课堂文化建设研究
66、中职数学教学设计及典型课例分析
67、数学课程标准的新增内容的尝试教学研究
68、数学课堂教学安全采集与研究
69、中职数学选修课教学的实话及效果分析
70、常微分方程与初等数学
71、由递推式求数列的通项及和向量代数在中学中的应用
72、浅谈划归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73、初等函数的极值
74、行列式的计算方法
75、数学竟赛中的不等式问题
76、直觉思维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77、常微分方程各种解的定义,关系及判定方法
78、高等数学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79、常微分方程的发展及应用
80、充分挖掘例题的数学价值和智力开发功能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题目参考1、小学数学教师几何知识掌握状况的调查研究
2、小学数学教师教材知识发展情况研究
3、中日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比较研究
4、浙江省Y县县域内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差异研究
5、小学数学教师教科书解读的影响因素及调控策略研究
6、中国、新加坡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比较研究
7、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8、基于教育游戏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9、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
10、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11、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2、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13、中美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内容比较研究
14、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及其课程论分析
15、小学数学教师培训内容有效性的研究
16、小学数学课堂师生对话的特征分析
17、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
18、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
19、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特点研究
20、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研究
21、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学生思维素质
22、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3、优化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24、实施“开放性”教学促进学生主体参与
25、数学练习要有趣味性和开放性
26、开发生活资源,体现数学价值
27、对构建简洁数学课堂的几点认识和做法
28、刍议“怎样简便就怎样算”中的“二指技能”现象
29、立足现实起点,提高课堂效率
30、宁缺毋滥--也谈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
31、如何让“生活味”的数学课堂多一点“数学味”
32、有效教学,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33、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34、为学生营造一片探究学习的天地
35、和谐课堂,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36、走近学生,恰当提问--谈数学课堂提问语的优化策略
37、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38、课堂有效提问的初步探究
39、浅谈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途径
40、能说会道,为严谨课堂添彩
41、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42、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43、新课标下提高日常数学课堂效率的探索
44、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45、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46、数学与生活的和谐之美
47、运用结构观点分析教学小学应用题
48、构建自主探究课堂,促进学生有效发展
49、精心设计课堂结尾 巩固提高教学效果
50、浅谈数学课堂提问艺术
51、浅谈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52、浅谈数学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53、巧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54、新课改下小学复式教学有感
55、让“对话”在数学课堂中焕发生命的精彩
56、小学几何教学的几点做法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题目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3、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4、初中数学新教材知识结构研究
5、初中数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案例开发实施研究
6、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7、从两种初中数学教材的比较看初中数学课程改革
8、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问题研究
9、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学业情绪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0、初中数学习题教学研究
11、初中数学教材分析方法的研究
12、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调查研究
13、初中数学学习障碍学生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解题过程及补救教学的个案研究
14、初中数学教师数学教学知识的发展研究
15、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科书的现状研究
16、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
17、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现状研究
18、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的研究
19、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内容编排比较研究
20、渗透数学基本思想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21、初中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研究
22、初中数学优秀课教学设计研究
2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24、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教学研究与案例分析
25、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教科书的习题比较研究
26、中美初中数学教材难度的比较研究
27、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的实践探索
28、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9、初中数学教师数学观现状的调查研究
30、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31、“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2、数学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科书评价
33、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形结合思想研究
34、初中数学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35、初中数学教学生成性资源利用研究
36、基于问题学习的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37、学案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38、数学文化视野下的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研究
39、中美初中数学教材中习题的对比研究
40、基于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专题的教学探索
41、初中数学教学应重视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42、七年级学生学习情况的调研
43、老师,这个答案为什么错了?--由一堂没有准备的探究课引发的思考
44、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数学学习发展性评价的构建
45、初中数学学生学法辅导之探究
46、合理运用数学情境教学
47、让学生在自信、兴趣和成功的体验中学习数学
48、创设有效问题情景,培养探究合作能力
49、重视数学教学中的生成展示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50、从一道中考题的剖析谈梯形中面积的求解方法
51、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机智
52、从《确定位置》的教学谈体验教学
53、谈主体性数学课堂交流活动实施策略
54、对数学例题教学的一些看法
55、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新方式
56、举反例的两点技巧
57、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58、新课程中数学情境创设的思考
篇6
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关键。有了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创新机会,启动创新思维,获得创新成果。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给学生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因此,教师首先要营造一种 、平等、相互尊重、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一旦学生成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喜悦,即使不成功,也不轻易否定,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实施主体性教育,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主体性教育是关键。“主体性教育”旨在弘杨人的主体性,让受教育者自觉、主动、积极地参加学习和实践活动,从而形成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推动主体发展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模式。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互相合作、质疑、分享,平时要注重一题多变的有意识的训练。例如,当老师讲“燃烧与缓慢氧化”时,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对燃烧现象有那些认识和了解吗?”同学们发言后,对“燃烧”现象了解了很多。对燃烧能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但同时也会造成灾害。
那么,同学们想探讨“燃烧”的实质吗?你们想解决燃烧造成的有关理由吗?接下来老师就让学生按着自己想要解决的理由,自我选择学习方式,30分钟后老师听同学汇报学习过程和结果。有的同学看书理解燃烧;有的回忆氧气性质学习时,说明燃烧的条件;有的通过讨论合作的形式,研究设计“燃烧的条件”实验方案;有的通过小组讨论解决了“自燃”是缓慢氧化产生热量聚集引发的燃烧;有的同学通过组内的讨论及老师的交流,了解了防止自燃的策略。这样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学习策略,独立、地解决学习中的理由,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另外教师要多设计一些过程开放或结论开放的习题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鼓励学生从多个不同角度提出合理的方案。这样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深思理由,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潜能,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鼓励学生联想,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联想是思维的桥梁,历史上有不少创造和科学思维难题的解决都得益于联想。例如,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长期研究摸索苯分子结构的过程中,根据人类当时已掌握的有机化学知识很难对苯分子的结构作出合理的假设。直到有一天夜晚上打瞌睡时,在梦中眼前又出现了旋转的碳原子,碳原子的长链像蛇一样盘绕卷曲,忽然一条蛇抓住了自己的尾巴,并旋转不停。当他从梦中惊醒时由刚才的梦境产生联想提出了苯环结构的假说,并通过了实验证明了这一假设的正确性。
这一化学史上的趣闻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学会创新。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丰富多彩的想像力,培养学生敢于提出理由、阐述自己的观点,大胆想、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多启迪少压抑,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 ,在研究、探索中不断创新。
四、通过趣味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化学是中学化学刚入门的学科,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向创新学习的转变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发现理由,意识到理由的存在呢?化学趣味实验可以以其独有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获得新知。如寻找简捷的实验室制O2策略。有的学生首先在KClO3加热分解的基础上选择Fe2O3、CuO等作催化剂制取O2,但此法与原法差别不大,谈不上简捷,也算不上创新。有的学生想到了用MnO2催化H2O2分解制O2,但反应剧烈,不易制约。
有的学生则想到氢气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氧气若也可,岂不是简捷吗?于是同学们选择了反应物H2O2,并开始寻找合适催化剂的探索。学生试验了沙粒、铜片、铁片、锌片、铅片、锰片、土豆片、猪肝片、银的粉末等,他们发现铅片、锰片、土豆片、猪肝片、银的粉末对H2O2的分解均有良好的催化作用。通过有趣的探索性实验,学生知道了动物中有过氧化氢酶可能性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设计出了实验室制O2的简捷策略(即以Mn、Pt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氧气)。这类趣味实验可使学生对某一化学知识及原理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其涉及的知识往往超越了学生现有的知识,从而达到培养成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五、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新
化学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应重视“双基”的教学,我们教学的目的不能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上,要用所学知识去分析、深思、解决现实生活及社会中存在的理由,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新 。
篇7
传统的教学,粉笔和黑板是主要的教学工具,其容量和呈现方式受到了严重的局限。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历史知识,为了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教师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绘画、板书,这都耽误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教师在课堂上也很累。而现在的交互式电子白板有着强大的存储和调用功能,可以使用电子笔进行操作,呈现方式快,能面向学生进行,随时可以关注学生的动向;可以大大增加课堂容量和教学密度,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真正实现高效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白板上随意利用各种应用软件,随意的使用工具库中的各种工具,如:手电筒、抹布、橡皮擦等,像在黑板上一样可以自由的书写和勾画,对讲授的重点内容进行拖拽、放大、旋转、擦除、遮罩等手段。通过这些手段在白板上表现出来的新颖、形象、生动、直观、有趣的知识内容,对听课的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在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进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利用“班班通”引入有趣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8
我所在的学校,每学期都要听青年教师的课。今天上午,我随其他老师一同去听了李老师的课,看到他教的是“语文园地”,听课的老师不由在心底替李老师担心起来。“语文园地”是比较难上的课型,要拓展、要趣味……诸多要求,能把握好吗?
一、微笑在课堂上绽放
姑且不谈李老师的课上得怎样,就李老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微笑而言:
李老师的笑是灿烂的,不但嘴角在笑,眼角也在笑。
李老师的笑是亲切的,伴随着轻声细语,再难的题目,学生们也愿意积极地去思考。
李老师的笑是真诚的,答错了,没关系,冲你笑一笑,请坐,再想一想。
曾几何时,我们的学生多么怕上语文课,语文课上永远是老师呆板的面孔,永远是没完没了枯燥乏味的读与写。
二、灵动在随机中生长
课堂是师生的生命历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我们的生活。生活中总是充满变数,课堂中也充满“不可预知”的变数,但不管学生的思维如何,教师总是忙着教教案。学生发言偏离教案了,教师总是用“下课后我们再讨论”来搪塞,且美其名日“教学机智”等。这如何能体现一个教师的机智?课堂呼唤真正的机智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小学语文教学,呼唤“随机应变”。李老师虽是青年教师,但我还是欣喜地看到了他的机智。
李老师让学生理解“九牛一毛”,学生说:“九牛一毛就是非常珍贵的意思。你想呀,九头牛,只找到一根毛,不是很珍贵吗?”面对学生别出心裁的理解,李老师不是简单说不,他听出了学生对“九牛一毛”的理解有对的成份,微笑着问大家:“同学们,你们说他说的意思对吗?哪儿说对了,哪儿说错了?”既指出了学生答案的不正确,又表扬了说对的部分,还启发了大家,一举两得。
李老师让学生自读成语,有学生举手问“全力以赴”中“赴”的读音,李老师没有直接讲解,而是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当李老师让学生汇报自己理解的成语时,另外一个学生正好汇报“全力以赴”,成语刚读出口,李老师就叫停了,只见他笑着对先前问读音的学生说:“听了刚才同学读‘全力以赴’,你知道“赴”怎么读了吧?”学生高兴地点了点头,并读出“赴”音。我可以断定,李老师不是“踢足球”,他不但解决了学生的难题,还巧妙地向学生们传递了一个合作的意识――向别人学习是解决难题的一个重要方法。
当学生举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全力以赴”后,李老师立即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课文内容,并表扬学生活学活用论文提纲格式。这既是对旧知识的复习,又是学习方法的传授。
李老师,我为你叫好――为你的教学机智,为你的随机应变,为你的“应变”意识。
三、效率在主动中提高
不管李老师是出于何种动机这样进行教学,但他的教学行为产生的课堂教学效果以及体现出来的教学思想,我是欣赏的。
这节课主要教学“积累成语”和“读背《三字经》”。整整一节课,李老师都是通过放手让学生自读、自说来完成。可以说,这些学生几乎“无师自通”,正确读出了所有成语与《新三字经》,基本说出了词句的意思,在少数学生的解说下,学生大多理解了成语与《新三字经》。课堂上,每一个学生在积极地思考,积极地发言,你能感受到浓浓的思维气息和跃跃欲试的热情氛围。
一切都是学生自己解决的,教师只是“穿针引线”。
我在惊叹这个班学生的活力的同时,我还想到:一些教师手把手教,一个字一个字教,教学真的很扎实吗?也许,考试能够显示出这种“扎实”,但一想到那种沉闷的课堂气氛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小学语文教学,我觉得学生更需要愉悦,更需要这种自主的课堂。
当一切变成自己的需要了,我们还需要担心学生学习不自学吗?还需要担心教学效率不高吗?
四、学生是需要发展的
有时,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学生个个是“神童”,要大胆放手让他去做;有时,也不能把我们的学生个个看作是“神童”,什么都让他们自己去捣鼓,乐得个袖手旁观。
学生的发展需要点拨。“沧海一粟”中的“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磨铁杵,终成针”等,你不帮助学生理解,学生怎会明白,不明白这些关键的词名,学生又怎能将成语、短名真正弄明白?适时的点拨有助于学生更好、更有效地学习。
学生的发展需要时间,学生的发展需要调动。八个成语,三句话,一个“背”字就希望学生能背出来?学生能背,那也是机械记忆,过不了多久就会遗忘。我们可以让学生像老师一样把这八个成语串成一段话或一个故事,在说话或讲故事的基础上来背,是不是更有趣些?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来背诵,比一比谁的方法最有效、最巧妙。这样,学生背起来是不是更有意义些?是不是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篇9
没有框架的反思是随意的、笼统的、盲目的,无法使教师全面理解、评价自己的教学,会制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我多年来在听、评课的过程中对教师反思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研究,提炼和总结出了英语学科教学反思的框架,新课程理念是课堂教学行为的指导思想和依据。教师要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只有通过不断反思和质疑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师才会知道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与新课程理念相一致,自己是否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落实了新课程的理念。教师可以从两个重点层面反思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并依据教学目标中的重点和探索点、创新点来确定教学实施后反思的角度及重点。此外,教师还要反思目标表达是否体现了整体性和层次性。依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品、课后反馈信息,教师可以从以下五个层面反思教学实施的有效性:(1)教学目标实现度;(2)教师的课堂作用;(3)学生的参与度;(4)教学资源的合理、有效、充分利用;(5)教学中的亮点与不足之处。
三、教学反思的途径
1.通过撰写教学笔记,进行课堂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撰写教学反思笔记,让自己的反思更加深刻。一个教师要反思的主要内容就是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包括自己的备课、上课,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课后作业情况、个别辅导和师生交流等,并把这些撰写成文章,时时翻阅,提醒自己。通过书写教学反思笔记可以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工作,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2.通过听课与评课等活动,进行团体教学反思,提高教师整体专业水平;教学反思不仅仅是指向个人的,还可以指向团体。说课、听课与评课都可以是团体的。在这种团体的教学观摩、教学评比、教学经验的切磋与交流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提供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经验,同时也都会从别人的经验中借鉴到有益的经验。每个教师都各有所长,有的英语教师以清晰流利的英语口语见长;有的则以快捷、高效的课堂节奏和有趣的师生、生生互动引人入胜;有的讲究实效,设计明晰的版块环节教学,使学生知识学得扎实。所以经常听课评课,多种经验对照比较,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全方位的反思。不仅可以学他人所长,而且让自己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新颖,使自己的课堂有实效、有趣味,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例如,在初三教研组举办了一次“同一节课”活动中,同组中三位教师讲的都是New Standard English(外研版)初三上Module 10 Fitness Unit 2 Jamie is a cook whose ideas are changing school dinners三位教师无论是从导课、阅读方式及次数,以及知识点的讲解方式上都不同,但都完成了本节课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全外语组评课会上,所有的教师感想很多,都感到每个老师的课都有自己的风格与特点,感到受益匪浅,三位教师也都感到自己从另两位教师学到了自己不足或不具备的地方,从教师自身成长及今后的教学工作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篇10
一、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的含义,想必大家应该都能明白,意思就是说,兴趣所向,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对于自己兴趣所向的知识,自己也能充分的掌握这些方面的知识。
基于以上情况,老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做游戏,利用初中学生爱玩好动的个性特点,使学生将玩游戏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和灵活性引入到初中英语的教学课堂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通过在课堂上组织比赛、饰演小品等等环节,从而鼓动学生参与进来。这样,不仅仅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何乐而不为呢?像这样的方法还有很多,如:
1.通过教学生英语歌曲,使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英语学习兴趣。
2.通过课堂上用英语编绕口令比赛或者是进行接龙游戏。
3.将英语课文的内容变成话剧,安排不同的角色让学生进行演出;
4.课前选择一些有趣的谜语让学生去猜,并且对猜对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等等都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种趣味性的教学,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大大地激发出来。
二、情境教学法在英语交际能力上的运用
老师在课堂中应当营造一定的语境,使学生之间能够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
例如,老师可以创造一些简单的真实有趣的场景,让学生参与进去,通过模拟沟通交流的情境来增强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例如,我吃苹果时一边问学生:What am I doing?
这样学生会回答:You are eating an apple.
然后我再拿出另一个苹果,并且做出要吃它的样子,再问学生:What am I going to do?
学生在我的引导下会说:You are going to eat an apple. 转贴于
在这样的语境中再分别用basketball、pen来描述这种对话,在这样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时态结构的变化。然后拿出一些道具,让一些学生上台来表演be going to do,在这样的学习中,让学生充分地掌握了英语语句的使用。
像这样的方法还有很多,如:
1.每次上课之前让学生上台进行发言,以自由演讲的形式增强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2.组织英语演讲比赛,让学生在竞争中增强自己的交际能力。
3.将上课的内容变成一种场景,然后组织班上的学生进行表演,从这样的对话中增强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是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班上的同学都能参与到说的环节中,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升。
三、情境教学法在学习英语词汇上的运用
在对学生进行词汇方面的教学时,可以通过模拟一定的场景,或者是拿出一些道具,使学生能够进行感知化的学习。例如,在学习clothes、bags、skirts等等单词时,可以拿到这些实物,然后再将这实物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能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还有,在学习一些表情方面的词汇时,老师可以做出这样的一些表情,让学生能够清楚地明白要学习的单词,例如happy、sad、angry、relaxed等等英文单词,都可以用表情展示出来。在这样的情境教学中,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词汇。
四、结束语
在新课程的英语教学下,老师应当有效地贯彻情境教学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口语交际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在一种感性的环境中学会更快更好地学习。总之,情境教学法是感官性、直观性、形象性和启发性的有力结合,这样的学习方法,将对初中英语教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11
《小学英语空中课堂》对小学的英语教学具有教强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它能的语音,熟练的教学技巧,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输送到边远山区的各个角落。
光盘中生动的画面、丰富多彩的内容,如英文歌曲、游戏、儿歌、故事、示范表演等,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是,空中课堂内容丰富多样,学生很容易兴奋,课堂秩序就难以控制;用单调的看、听、说模式,学生容易疲倦。对自制力差、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来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如果老师不能科学合理的运用光盘,那就无法发挥它的积极作用,教学效果也不会理想。因此,如何科学有效的运用小学英语空中课堂,是小学英语教师应思考的问题,我是一位一位中学英语教师,因支教从事了两年小学英语教学,我想在这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只有充分了解“空中课堂”的各个环节,才能合理利用。 “空中课堂”:热身复习、新知呈现、趣味操练、教学反馈、拓展总结等环节。在组织学生观看资源之前,教师最好根据本节课的教学
摘要求,设计延伸活动,不能像看电影一样,那是没有效果的。
其次、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活用教学资源,不能依赖“空中课堂”。使用“空中课堂”时,仍然教师执教角色,不能只是依赖于光盘,教师应该毕好课。也就是说在使用光盘之前,教师要先观看并了解有哪些主要内容,这些内容是如何呈现的,明确每个教学活动设计的目的,实施步骤和效果,哪些部分需要强化,哪些部分需要淡化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哪部分是以看为主,哪部分是边看边做,哪部分是同步参与,何时停下引导,何时需要检查等。另外,课前老师和学生分别需要准备什么教学材料,导学时会用到些什么课堂用语,采用什么方式来操练,如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课中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及应对措施。对于这样,教师课前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安排。不管是动画、情境再现还是电脑游戏等媒体形式,都是光盘提供的辅教助学的手段,教师只能利用光盘而用光盘观赏层面上的视频资源,然后充分发挥它们的教学功能。这样,教师才可能充当好“导演”的角色,引导学生在“空中课堂”里发挥其主体作用。
再次、深挖教材和媒体资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空中课堂教学的每节课的教学任务是明确的,教学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光盘内容为我们设计好了任务、练习,但同时这种任务和练习以直接呈现的方式居多,笔头书写的较少;集体练习的较多,单独表达的机会较少;观看的机会较多,自己亲身体验的较少。很容易使学生成为“看客”,“课堂上热热闹闹,课后什么都不知道”,所以除了教师“导演”的逼真外教师应主导好每节课的每个环节,要深度挖掘教材和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创新,适时进行引导,培养其思维能力。
篇12
长期以来,我们一贯坚持“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老师只管在课堂上讲,学生只能规规矩矩的听,稍有不从(比如未经允许自由讨论者)的学生,便是违反课堂纪律,轻则罚站,重则被驱逐出课堂,还有的要通知其家长,“屡教不改”者,还有可能被处分。所以说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向来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绝没有学生表现的权利。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完全禁锢了学生自由探求知识、自主发展创新的能力,而且与我们所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完全背道而驰。所以探索一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措施势在必行。
1.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课堂教学气氛
课堂教学气氛是课堂的一种占优势的态度和情感结合的表现,是一种独特的心理气氛的学习,气氛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精神饱满、兴奋异常、相互感染、从而人人都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活跃而有序,每一次成功的体验又有可能推进第二次的成功。多次的成功便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并逐步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为学好英语奠定基础。课堂上教师应尽可能用抑扬顿挫、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这样能给学生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只有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中,才能使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才敢于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从而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才能的兴趣。我们现用的教材大部分涉及到学生熟悉的生活以及自然科学常识等内容。这些内容本身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其配套的录音也多出现怪异的声音、模拟动物的叫声等,这些都极易吸引孩子注意力。那么,怎样使这样的教材在课堂上更具趣味性的呈现给孩子们,让他们乐于接受呢?在授课时,如果老师尝试着模仿这些怪声音,这样会有利于增加授课时的趣味性,有利于营造轻松地课堂气氛;在跟录音朗读时,学生往往会刻意模仿那些怪异的声音,老师也不必为了盲目的追求课堂纪律而打击孩子的好奇心或压抑它们,允许他们模仿也许更容易让他们进入文中的故事或情景,更有利于知识的接受。
其实,学生的这种乐于模仿的行为正是一种英语学习兴趣的体现。你只有善于发现他们的兴趣点,积极发掘并激发,这样才有利于其兴趣的培养。也只有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才可能有完全的释放自我、发展思维、张扬个性。
2.充分相信每一个孩子,让孩子做课堂的主人
课堂是孩子展示自己的舞台,因此这块宝地也值得精耕细作哦!除了营造自由和谐的课堂气氛,还要结合教材的实际,适当的把教室变成他们的活动舞台。为其创造一些真实的、趣味性的或多样化的情景,给学生搭建活动的舞台,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舞台上积极主动的参与交流。在活动中培养情感激发兴趣。比如,在教授“HowtoMakeASnowman?”一课时,我利用情景设置――假设今天就是大雪天,到处白雪皑皑,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描述堆雪人步骤,边说边演(以各种形式),学生争相体验堆雪人的快乐。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整堂课上得极为成功。他们模仿堆雪人的过程格外的认真仔细,还加上了各自的忍俊不禁的肢体语言,仿佛还真的身临其境似的!由此可见,自由、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精彩纷呈的展示舞台是学生学习兴趣产生的真正平台。
3.认真把握努力保护学生的良好情绪
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受第一印象的影响。初一学生年龄小,心理幼稚,对老师的印象直接影响他们地学习。如果教师的性格、人品、学识皆佳,并和学生打成一片,关心理解学生,那么这个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就高,让学生觉得不好好学就有愧于老师,有的学生甚至说,对英语感兴趣是因为我喜欢英语老师,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英语教师要做到以自尊、自信、自爱、自强,培养对教师的信任感,从而培养学生英语的兴趣。较高业务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学识学习兴趣,业务素质在学生的心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教师本身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再加上相关学科的知识辅助,教学方法才会多样化,才会集知识性、趣味性和生动性为一体,才会牢牢地把学生吸引住。同时在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既学到来自课本的知识,也学到课本外的知识,从而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兴趣。
二、要激发培养兴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加以改变
长期以来,我们学生普遍反映学习英语学得累,成绩不理想,老师则抱怨英语难教,学生不听话,课堂上老师讲的口干舌燥,满头大汗,而学生听得常常是昏昏欲睡,似懂非懂,照此下去,还怎么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这种做法(老师教得苦而学生还不领情)还常常把师生关系搞得很紧张的,如此反复,更会形成恶性循环。
1.积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13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让学生通过体验、参与、实践、讨论、合作等方式,达到学习目标所规定的要求。如何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这也是“任务型教学”所采用的新的课程理念,也就成为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
一、任务型教学的含义和目的
《英语新课标中》中提出,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任务型教学就是提出一个任务,让学生们去执行。而在此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同时掌握学习内容。高中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周围的事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他们并不满足与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对周围方方面面的信息都比较敏感。而对于英语的学习上,他们更多的是想要学习到更多知识性与趣味性皆有的内容,而不是用死记硬背这一方法来学习英语,他们更多的是想在英语这门课程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任务型教学更多的是强调因材施教,激发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真正掌握课堂内容,有所收获。
二、任务型教学的特点
2.1 目的性
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任务型的语言教学模式,让学生们亲自体验,逐步实现目标,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们积极踊跃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高。
2.2 互动性
课堂应以学习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们的讨论、实践体验。教师在课堂中主要起“设计者、促进者、协调者的作用。把语言教学真实化和任务化,让学生用英语去完成真实情境中的应用。
2.3 合作性
教学中,师生之间想和合作,同组之间相互配合,要注重情感和策略的调整,过程中鼓励学生们多说,多想,多讨论,以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方式激励学生进步。
三、任务型课堂教学在牛津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本文中以牛津高中英语教材The Olympic Games Reading为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3.1 明确教学目标:
1)通过任务型教学了解学生们的阅读难点,引导学生调整心态,集中注意力读懂细节,推断文章深意。同时通过讨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2)通过文章了解“更高、更快、更强”的奥利匹克精神。让学生们思考奥运冠军能够为他们树立怎样的榜样,从奥运冠军身上能学到哪些可贵品质。
3.2 任务型课堂教学步骤
1)课前预习: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前预习,自主探究部分。
2)教学目标解读:首先由同学们自己思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延伸,随后找同学大声朗读出屏幕上所展示的本课教学目标。
3)分组讨论:同学们每四人为一组,归纳总结他们通过文章阅读对奥林匹克运动所了解的相关知识,根据各组的回答情况给予鼓励。
4)质疑解析: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总结本组所归纳的信息,然后由其他组通常提出质疑、补充、辩论。对于学生们争执不下,理解困难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提示、点拨,使学生能够突破难点,彻底掌握关键部分,提高学生能力。
5)实践演练:教师围绕本单元话题,对学生关于演讲体裁文章的理解和运用进行训练,指导学生关于演讲文所要掌握的重点难点。对文章所表达的深层意义进行同学们概括,教师总结。让学生们对本节课的课堂知识加以巩固。
四、对任务型教学的反思
1)教师更应该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出可操作性强的课堂任务化活动。
2)运用多媒体教学,制作精美的课件,为学生们展示丰富的与课堂内容相关图片和视频,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让学生们多看、多说、多想,同时创造了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