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儿童教育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儿童教育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儿童教育

篇1

社会上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儿童观,也由此引申出他们的儿童教育观。近现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儿童观发生了改变,随之儿童教育观也发生了变化。各个教育家提出了各种儿童教育观念,这些站在近现代立场的教育家是如何看待儿童教育的?由于对儿童教育观的误解,现实生活中我国儿童教育的观念,以及这种观念导致的后果令人深思。

一、教育中“儿童中心说”的转变

卢梭主张儿童的自然教育,他抨击了自古以来传统的教育观点,彻底否定了“教室、成人、书本是教育的中心”观念,提出尊重儿童,重视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行程,教育的一切措施都应该根据儿童的需要、能力与兴趣等。卢梭之后的杜威、蒙台梭利都主张这个观点。卢梭认为,教育不是从外部强加给儿童和年轻人的某些东西,而是人类天赋能力的生长。而现今中国的儿童教育中,家长给孩子报的各种兴趣班,能使儿童自身天赋能力增强吗?大部分家长的目的是让孩子提早成为音乐家、书法家,孩子并不是在做自己所爱好的事情,而是被迫参加。

儿童教育已经变成一种“听话教育”,只要听从老师的吩咐,上课手脚摆放整齐划一,不能乱动,对老师的要求样样做好,就是听话的孩子。老师不知道儿童需要什么,只是想要一个不影响其进行教学的环境和一群听话不捣乱的学生,并认为这就是让儿童学到知识的好方法。老师忽视了儿童的本性和儿童的需要,偏离了“儿童中心说”。只把儿童当做一种装知识的容器,更注重的是教学任务的完成,因而儿童的本能、天性、兴趣等被漠视。

二、“赢在起点”,起点在哪里

现在家长非常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当然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举动,这也是我国目前提高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投入的原因之一,但是起点早到底是在几岁?一些家长为了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从怀孕开始便进行各式各样的胎教,出生以后将孩子送入各种婴儿学校、早期教育机构等,让孩子参加各种智力的培养、训练,并认为孩子早早就学会念唐诗、数数能数到很大是聪明的表现。然而夸美纽斯认为教师应当像园丁从事种植那样遵循自然规律,“当孩子还是一个儿童的时候,他是不能够受教的,因为他的悟性的根芽离地面还太远”,所以教育孩子要等待一个成熟的时机,等孩子的生理、心理成熟,能够有能力去接受教育才能给他施与教育内容,不能揠苗助长。卢梭甚至认为:“你开头什么也不教,结果反而会创造一个教育的奇迹。”这些儿童教育观念是否与当前流行的“赢在起点”的观念有冲突呢?这要看这个起点在哪里,这些教育的施行方法是否正确,是否扭曲儿童的发展。

蒙台梭利在《有吸收力的心理》中提出:所有儿童天生具有一种“吸收”文化的能力,这种特殊的能力能够促进婴幼儿的心理发展,2岁的儿童已经能够认识周围所有的人和物。因此,儿童担负着内部形成的重要任务,在成人的智力能够影响和改变儿童之前,儿童已有机会建筑起完整的心理结构。3岁时的儿童已经打下作为一个人的人格基础。所以,孩子在3岁以前其自身有内部的认识任务,大人应顺应孩子的身心发展,不应给孩子安排太多的活动。

三、中国的代沟与米德的代沟

儒家文化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从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作为统治思想的儒家文化影响了中国两千年的发展,也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儒家文化是一份灿烂遗产,我们不可否认,但是儒家文化也存在许多不良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人们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儒学中的“三纲五常”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它强调一个严格的等级制度,严格遵从长辈的各种要求与嘱咐,不管正确与否,长辈的话、长辈的吩咐都要全盘肯定,不得违背长辈意思,长辈就是权威,要无条件服从。至今,长辈在孩子面前仍是绝对的权威,与长辈争论被认为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孩子对长辈的要求、价值观要给予认同。孩子言论、行为只是一种胡闹,没有理智,比成人低一层次,晚辈的衣着、用语等文化是不被认可的,年轻人的文化只是一种图新鲜的东西,没有价值与意义。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孩子与长辈之间只有单向的学习过程,只有儿童向长辈学习,没有长辈向儿童学习。

米德根据文化传递的方式,把文化分为后喻文化、互喻文化和前喻文化。人类文化已经达到 “前喻文化”,即人类向父母学习旧事物,向同辈学习新事物。他认为,两代人应当进行交流,而真正的交流是一种对话。米德主张,儿童和长辈之间应形成一种双向的活动,成人要引导儿童实现社会化,同时也要学习他们的优点和长处,拥有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和适应性。

参考文献:

[1]刘晓冬.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45,149.

[2]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77.

篇2

一、蒙台梭利简介

玛丽亚・蒙台梭利(Mana Montessori,1870―1952)是20世纪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被称为“儿童世纪的代表”。其主要著作有《教育人类学》、《蒙台梭利方法》、《童年的秘密》等。《童年的秘密》是蒙台梭利集中阐述其儿童教育观的一本著作,书中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分析了幼儿心理歧变的种种表现以及成人和儿童的冲突,论述了幼儿教育原则及教师父母的职责。蒙台梭利对“童年的秘密”所做的探索和解答,对儿童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对我们更好地了解儿童极富有启发意义。

二、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观

(一)对儿童的认识

1.儿童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蒙台梭利认为自从儿童诞生,就成了与众不同的个体,同时儿童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无助、被动,那样依赖成人。她反对传统儿童观中对儿童的错误认识,儿童权利被埋葬在所谓的秩序与正义的偏见之下。它甚至直言“幼儿是人类未来的命运和希望”。

2.儿童具有潜在的能力。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内在的生命力”,这种内在的生命力就是儿童本身生长的需要和可能。她把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说是“实体化”,在她看来幼儿内含着生机勃勃的冲动力,他们是内藏在儿童身上的个人能量,正是这种本能的自发的冲动,赋予他们积极的生命力,促使他们不断地发展。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儿童有两种本能:主导本能和工作本能。主导本能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它使儿童能在生命的初期适应外界的环境,是个体得以生存的保障。工作本能是儿童发展的动力,可以说幼儿正是通过不断地工作进行创造,使自己得到充分的满足并形成自己的人格。

3.儿童心理发展的隐藏性和可吸收性。幼儿不仅作为一种肉体的存在,更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只是他们的精神深深地隐藏着,不立即表现出来。此外幼儿还具有一种下意识的感受能力,积极地从外部世界获得各种印象和文化模式,并有一定选择地进行吸收,成为他心理的一部分。一个人在童年期所获得和吸收的一切会一直保持下去,会影响其一生。

4.儿童发展的“敏感期”。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各种“敏感期”。她所说的敏感期是指由于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不同事物或活动特别敏感或有特殊的兴趣和爱好而导致对这些事物或活动的选择性吸收。蒙台梭利的敏感期包括对秩序、细节、行走、手、语言等几个方面。蒙台梭利关于敏感期的理论,是她儿童观的重要内容,她许多的教育方法都是基于敏感期提出来的,这对儿童早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她理论的一个根基。

(二)成人与儿童的发展关系

对成人来讲,儿童的心灵是一个深奥难解的谜,成人总是根据他的外在表现,而不是他内在的精神力量做出判断。蒙台梭利指出当儿童发展达到它能够独立行动的阶段时,成人和儿童的冲突也就开始了。儿童与成人的冲突主要是由成人引起的。成人不应该成为儿童独立活动的障碍,也不应该代替儿童去进行那些他们生长和发展所必要的活动,应该净化自己心中的爱,努力去理解儿童的内心需要。

(三)儿童的教育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应该有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让他们的精神生命得到自由地发展;成人应该理解儿童和儿童的内在需要,为儿童提供适宜的环境,让他们在其中自由地活动,保证每个儿童能够遵循自己的内部法则的自由。作为成人的父母要转变对儿童的态度,他们必须像谨慎地承担某种职责的人一样地保护儿童,并深切地关心他。儿童的父母应该净化自然已移植在他们心中的爱,他们应该努力去理解,爱是未被自私或懒散所污染的深沉情感的有意识的表达。父母应该关心这个当今重大的社会问题,关心世界上为承认儿童权利而进行的斗争。对于教师,他们必须去掉内心傲慢和发怒等坏脾性,应该尊重理解儿童,与儿童建立起一种新的关系,引导儿童自己去活动。他们应该对儿童进行观察,对儿童的困境进行反思,并提供必不可少的帮助和指导,从精神上做好准备,但并不完全避免评价儿童。

三、蒙台梭利儿童教育观的启示

1.重视学龄前教育阶段。蒙台梭利始终认为0~6岁是人的成长中最有可塑性的阶段,儿童的敏感期大多集中在这个阶段,在高级智力活动没有完全发展之前,感觉器官已经处在形成期了,所以在蒙台梭利的研究中,特别是在感觉训练中始终将0~6岁作为研究的最重要的内容,她所提出的教学方法也大多适合这一阶段的儿童。对这一时期幼儿的教育十分重要与迫切,这与我国当前重视学前教育,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与研究相一致。

2.重视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要认识到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肯定幼儿自身所具有的内在发展动力,应该将幼儿看作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人,并对自己在教育中的角色与作用有全新的认识,在教育中学会尊重幼儿。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具体的措施。她指出教师要“站在学生身后”提倡教育中为儿童准备有准备的环境,让儿童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自由操作,成为活动主体。根据她们发展年龄阶段的特征和敏感期而特别设计教具,有整洁的室内环境和良好的师幼关系。教师在其中观察儿童,并适当提供帮助。我们为幼儿提供教具,教师在适当的时候提供教具引导儿童,让儿童与教具在互动中实现自我,发挥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为我们在幼儿教育中教师的定位提供了参考。在对幼儿实施教育时也应对幼儿的心理问题进行关注。作为幼儿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学会倾听幼儿的意见,并重视这些意见的价值以及所反映出的关于幼儿的真实想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有正确的引导,教师应积极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班级环境。基于幼儿成长发展的需要,关注幼儿的自我接纳、自我了解和自我强化,关注幼儿的健康成长,关注幼儿潜能的发挥。为幼儿生活的空间营造一种宽松、积极和健康的氛围。除此还应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幼儿进行对话、交流,以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儿童的需要,使儿童体验到价值和尊严。此外,对于教师来说,应该对幼儿有全新的认识和了解,并把幼儿从所有的障碍物中解放出来。教师必须要和幼儿建立一种新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建立在尊重、平等、民主基础之上的。这样才能获得幼儿的信任,给幼儿带去自由、安全的感觉,进而引导幼儿自己去进行活动。教师还应该对幼儿遇到的困境进行反思,并提供必不可少的帮助与指导。

3.重视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蒙台梭利认为,在幼儿的生长和发展中,幼儿和成人(父母和教师)之间往往会发生冲突,而且这种冲突主要是由成人引起的。要促使幼儿心理的正常发展,就必须消除幼儿与成人的冲突,就必须让成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彻底的反思与变革。成人必须从自己身上找到导致压抑幼儿的那些无意错误,并对幼儿采取一种新的态度。作为父母除了对幼儿给予生理上无微不至的照顾外,还应该关心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父母应该学会重新审视自己原有的教育观念,学会重新认识自己孩子的地位,应该承认孩子所拥有的潜力,并用发展的眼光继续不断地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

篇3

我国劳动力人口流动不断加剧,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就业机会少,农村劳动力不得不离开家乡到发达地区去务工,子女不得不留在家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当前我国教育的一大难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家庭教育缺失

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是当前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一大问题,留守儿童存在着比较强烈的心理诉求问题。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大部分人群都具备生理需求、归属需求、安全需求、自我实现以及受人尊重、需求。留守儿童吃穿住现在都不成问题,然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最需要的是心理需求,是对亲情的依赖。很多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缺乏母爱父爱的滋润,没有安全感,隔代溺爱造成了留守儿童矫情和脆弱。留守儿童往往会遭到其他同学的嘲笑或者讥讽,容易受到其他学生的歧视和欺负,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自卑心理,他们更渴望自父母能够在自己身边,没有心理归属感和安全感。当前很多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为了挣钱他们,缺乏和孩子进行相处和交流的时间,这些儿童基本上远离父母的关爱,他们得不到应有的温暖,长此以往,就会给学生形成自卑心理,性格变得较为古怪,不愿与他人交往,缺乏与人沟通的基本意识和能力,不仅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甚至影响他们的生活及未来发展。

2.学校教育缺失

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的家庭环境、生长环境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城市儿童一般情跟随父母长大,他们不缺吃穿住用,更不缺家庭的温暖和关爱;而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与呵护,他们更需要得到心灵的慰藉,他们需要安全感,需要不断增强自信心,在父母关爱呵护的阳光雨露下更好地生活和成长。但是,农村学校课程设置城市全一样,没有兼顾到农村学生的实际,不能针对学生的心理诉求和发展需要开展相关课程,他们需要配备专门的心理老师来心理辅导,而这样的课程较少机会。因为受到经济条件制约,农村中小学一般情况下仅仅有必备的基础科目,缺少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同时,由于生活条件、工作待遇等方面的原因,很多农村学校师资力量非常薄弱,能力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通过各种途径转入到城市,造成农村中小学教学资源严重流失。尽管也采取了一些措施,通过特岗等招收了一部分大学生,但是,她们缺乏教学经验和阅历。农村留下来的中学教师也只能满足基本的教学任务。

3.社会环境因素给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

由于学校规模招生规模以及生源地不同,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远远赶不上城市教育发展,使得很多农村中小学教学设备紧缺,教学管理模式较为落后,同时缺乏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学校就没有能力对农村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照,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也与我国严格的户籍制度有关,当前的城市和农村的二元结构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不少问题,很多的农村留守儿童不能够到教育资源丰富和教学方式比较先进的学校去接受教育,农村留守儿童不能享受其他先进地区、发达城市应有的教学资源。

二、解决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分析

1.注重实施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当中举足轻重,从整体上来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发展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解决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务必重视家庭教育,这就需要村委会创建当地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整理归类,引导儿童积极主动有意义的活动。尤其是在节假日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和关怀,充分发挥当地村委会、妇委会的作用,送礼一定的小礼物,或者组织他们参加一定的活动,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心灵慰藉,给予他们心理安全感,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家庭温暖,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第二,针对劳务输出大省,倡导父母对儿童更多的监护,让每一个留守儿童的父母真正认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照顾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利用多种形式更好地引导儿童和家长沟通和交流,强化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义务。第三,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教育宣传,给留守儿童监护人提供更好的儿童教育方法,让农村的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的心理安慰,让他们更有安全感,促进他们更好地生活成长,塑造他们完美的心灵。

2.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

学校应该根据留守儿童实际,组织实施法制平安讲座,帮助儿童更好的自我防护,降低减少各种安全事故,不断增强他们的安全感,设置心理健康课程,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排解各种疑虑,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灵关爱,减少和排除各种心理问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活动,让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有更多的交际沟通机会,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扶。深入留守儿童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关注这些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情感等问题,教师实施角色转变,让留守儿童不仅从老师那里得到知识能力,还能够找到更多的家的温暖,能够得到更多的父母般的亲情。

3.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针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切实改变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教育状况,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第一,政府加大对教育投入,针对当前农村学校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寄宿制学校,给予农村学校更多的教育投入,引进较为先进的教学设备,不断丰富教学资源。第二,农民工集聚城市建设农民工子弟学校,让这些留守儿童能够留在父母所在城市或地区接受义务教育,这样就能够解决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学校的双重教育问题。此外,我国各地公立学校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接受更多的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并且在教育过程中,让他们得到更多的温暖,消除他们的心理问题,给予他们更多的激励,促进他们健康的生活学习和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充分发教学校、政府、家庭等方面的综合作用,针对问题提出更多的解决策略,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能够让他们得到更好的教育,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和发展。

篇4

对儿童进行民族文化传承教育,自然需要对内容有所选择。因为,在民族文化的通俗形态——民间文化、民俗文化之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非科学的、唯心主义的内容,甚至成为民间生活中的迷信和禁忌。那么,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我们就要分辨出哪些是科学的、积极的,哪些是迷信的、不健康的。既不能一股脑把文化内容原封不动地全部端来,更不能一提传统就视之为陈旧、过时。我们要梳理、总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健康的、有益的、美好的内容继承下来,用我们的理想,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把文化建设做到实处,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为我们教育理想的实现尽到力量。

传承民族文化的教育构想

对儿童进行民族文化教育,采用什么内容、形式、方法呢?这个问题,可以说需要从教育的各个部门的工作中进行认真研究和实践。利用现存的民间艺术资源开展对儿童的文化传承教育不失为一个全新的构想。这一构想并不单单因为它新,重要的是它与我们的目标更接近,与所走的路径更有效,尤其是当这一全新的教育构想与其它文化传承教育的形式相组合时,它们将会共同构成一个更完整的文化传承的教育体系。

如果把民间艺术纳入儿童教育的内容之中,民间艺术在语言、文学、历史、美术、音乐之中的各个形态都可以成为儿童教育的资源库,甚至是实物形态的民间玩具也可以在儿童教育中担当重任。民间文化的这诸种形态虽然各有独立的属性、特点和形式,但是又并不相互替代或排斥,它们并非彼此孤立,而是共同汇成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我们在对儿童进行文化传承的教育中,应将这些不同的文化类别汇聚在一起,使它们相互交融、相互补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形成力量,发挥教育的威力。

民间艺术中的教育内容

在中国的民间艺术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民族文化内容。它从一个侧面记录和反映出我国劳动人民的历史、文化、信仰、生活、思想感情,表现了他们的艺术情趣、聪明智慧和道德习俗,展示了中华民族深刻的人文精神,达观的人生态度和纯朴、乐观、平和、幽默的乡土风俗与民俗事项。

多年来,通过民间工作者、艺人、专家学者的努力,在对民间艺术研究的方方面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如它们的起源、产生、发展;它们的民俗特征、分类、价值,其中包括历史学的价值、社会学的价值、文学的价值、审美的价值。不仅如此,民间艺术还同时传递着民间文化的相关

篇5

1.亲情缺失不利健康心理的形成

家庭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避风港,家庭的温暖是孩子成长的必要条件。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留守儿童极少,甚至根本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引导,而他们的心理变化,父母也知之甚少或根本无从得知,就更谈不上教育与引导了。这种亲情的缺失,导致大部分的留守儿童性格内向,对他人、集体漠不关心,脾气躁,自控能力差,动辄就发脾气,甚至大打出手。

2.隔代教育导致留守儿童性格缺陷

隔代监护是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的主要方式。一部分祖辈们由于所生活年代条件差、社会环境相对单纯,令他们更多的是为生计奔波,而无法为子女的成长教育过多考虑,更谈不上宠溺孩子,当孙辈被他们代为看管时,他们把这曾经忽略的对子女的关爱加倍地施予到了孙辈身上,久而久之,导致了孩子刁蛮性格的形成;与此相反的另一个极端是,一些祖辈对孙辈严格要求,孩子稍做错事,就棍棒相待。祖辈严加管理是好事,但这种只有高压的管教,也容易使留守儿童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孩子叛逆性格的形成。这些性格的裂变,都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3.监管人文化偏低无法辅导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波动大

农村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的低文化、低素质,使监护人自身的修养、意识、教育方法等都存在不足,根本无法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监督、辅导,这就使得孩子们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来自学校里的学习和教师的辅导。但是,孩子毕竟年龄小,持久性差,根本无法把教师在课堂里传授的知识全数收于大脑,这就使得大部分留守儿童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认真,作业拖拉马虎,学习成绩差,波动大,最终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

二、改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对策及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学校应充分发挥自己在教育力量上的优势,切实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

1.家校联系,共同努力

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应通过家访,形成一个家校合力的和谐的教育氛围,共同维系、巩固教育成果。一方面,通过家校联系,加强与临时监护人、家长的沟通,潜移默化地对其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的培训,使其在监护过程中对孩子的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另一方面,通过家校联系,及时把孩子在校期间的学习、行为和思想动态以及孩子的点滴变化通知家长和临时监护人,让他们能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分享孩子的进步,体验正确教育方法的成功,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教育的方法与方向。此外,利用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效应

2.创设环境,陶冶情操

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可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健康活跃的气氛感染人;创造赏心悦目的卫生环境,以优美的校园环境熏陶人;竖立张贴各种形式的标语警示牌,以鲜明生动的语言教育人。学校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如文化长廊主题宣传、墙报设计、作文比赛、小学生运动会、讲故事比赛等,不断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加强学风、校风建设,培育校园精神,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减少留守儿童在校外逗留的时间,避免他们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毒害。

3.爱心倾注,耐心教导

篇6

2.1资金匮乏,缺乏教学资源和教学配套设施

学校没有专门的食堂,学生吃饭的场所主要是操场、走廊和教室。同时,学生营养状况堪忧,学校只提供饭菜加热服务,学生每天自带米饭和咸菜。寄宿的孩子一日三餐都是吃从自己家带来的一罐咸菜,这样很难保证学生的营养。教学设备落后,教师都没有配备专门的办公电脑,学校教学信息极其闭塞。教师授课主要依靠粉笔和劣质的黑板(自制的,刷着一层黑漆的木板)。没有专门的操场,供学生活动的只是教学楼门前的一块泥土坝子。缺乏基本的乒乓球台、单杠双杠、沙坑等体育设施,学生的体育课被自由活动取代。

2.2缺乏学生宿舍,寄宿问题难以解决

学校仅有的两间学生宿舍是由教师办公室改装而成的,寝室里密密麻麻地并排摆放着5张上下铺,孩子们的生活用品水桶、脸盘摆在床下。每间房里要睡20个孩子,地方太小,孩子放东西的木箱只能摆放在楼梯旁的地上。

2.3师资缺乏,特别是缺乏专业的生活和心理辅导教师

该校师资缺乏,在职教师学历层次低,老龄化严重。该校只有10名在职教师,其中有大学学历的老师只有4人。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特别是班主任除了有教学任务以外还要负责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另外缺乏生活老师和心理老师。

2.4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配合困难,老师工作负担重,压力大

父母和监护人教育观念落后,对学校的教育工作采取消极配合。大多数父母不会主动与老师沟通。由此教师与家长沟通起来十分困难,只有教师经常主动和留守孩的父母及其监护人联系,才能获得一些留守孩在家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这无疑是加大了老师的工作负担。

3学校应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3.1建立留守儿童信息档案

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信息进行登记,包括学习成绩,家庭条件和生活状况。学校强调班主任要与家长和监护人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变化。针对他们的家庭教育“对症下药”,比如对于监护人溺爱、打骂孩子的现象,及时与监护人沟通,纠正错误的教育观念并传递正确的教育方式。

3.2留守儿童自由选择走读或者住读

针对有些学生的家离学校较远,每天上学放学存在安全隐患。学校额外腾出了办公室,作为临时的学生寝室。并让学生自由选择走读或者住读。目前全校有42名寄宿生,分布于三、四、五年级,其中四、五年级的学生居多。

3.3班主任留校住宿全面关注寄宿生

学校没有专门的生活老师,因此让三四五年级的班主任留校住宿,照顾和关心留守孩。比如本次访谈对象之一的高老师,作为五年级的班主任,尽管他家离学校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每晚依然留在学校,随时查看学生寝室,经常与寄宿生聊天,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

篇7

2、外景,初夏,中国北方一条乡村绿荫小道上,晨。

远远望去,曙光里,一位骑自行车的美国小伙子,意气风发地,顺着一条绿荫小路迎面驶来……

打出字幕:

杰克

3、外景,风景秀丽的芦湖堤坝上,上午七八点左右。

运动角度:

杰克顺堤而行,他下穿牛仔裤,上着一件美式旧衬衣,脚登旅行鞋,头带一顶印有足球图案的运动帽,身背一个帆布旅行包,但见,帆布包上还插一面小小的中国国旗,他不时四周张望着……

更宽的多个角度:

湖光鳞波荡漾,野鸭习习,上空白云悠悠飘动。

堤坝上,隔一段距离便有一组整修堤坝的人们,他们紧张地劳动着,有的从远方运来土方,有的则夯实着坝基。

运动角度:

堤坝上不时有几辆拖拉机和摩托车驶过,接着一团尘土飞扬开来……

杰克的角度:

车渐渐地停下来,用帽子向湖边的几个钓鱼的小朋友招手致意。

小朋友的角度:

其中一人(后来的董晓,杰克的学生),将刚刚钓上来的一条一尺来长的鲤鱼举过头顶,向杰克显示着,

不料,小朋友身边的一只小狗汪汪地冲向了杰克。

见状,杰克骑上自行车向空中挥舞着帽子逃远了……

只见几个钓鱼的小朋友都笑了起来……

运动的角度:杰克边走边向堤外望去,十里乡村隐约可见。

杰克的角度:

一辆农用拖拉机从杰克身边驶过,司机(后来董晓的爸爸)

向杰克招手致意。

在堤坝的尽头,有一辆吉普车驶来。

运动角度:

一辆越野“北京”吉普车正在沿芦湖堤坝穿林而行。

4、内景,吉普车内,主要表象孙中天与刘泉的谈话,时间同上。

居后排坐着的是清风县县长孙中天,居右窗则是芦湖区防汛办公室主任刘泉,司机小张,驾驶副座上是广播电视局记者李芳。

孙县长提醒道:“去年的汛期是万幸,应说是老天爷保佑啊,今年怎样,一百万的投入是打不了保票的。(用手指了指窗外,再面向刘泉)从现在起,应急预案就得抓落实……”

刘泉汇报道:“孙县长放心,应急预案已经制定完毕,在去年基础上有所加强,在人力方面实行了三级察访制……”

记者李芳指向窗外调侃道:“孙县长,一老外叩见,是否停轿面谕?……”

孙县长幽默地:“那路神仙,不访一拜,正好查看一下水位……”

5、外景,堤坝上,吉普车旁,上午八点左右。

吉普车慢慢地停了下来,小张从车内探出了头。

多个角度:

杰克手扶自行车上前谦逊地:“上午好!,我是杰克,从美国来,打扰你,能告诉我去杨柳镇的路吗?”

只见司机小张首先下车,微笑着、打量着(话外音:“这个老外有意思,是哪路‘神仙’?”)

“你好!”杰克主动与小张握手。

“你好!”小张指向前方,看那儿,约行二百米,下堤坝,再一直前行约两公里路,穿过一村庄就到。

“请问是赶集去吗?”小张探测地追问了句。

“no,是去镇里找镇长谈一谈”杰克认真的:

“行啊老外兄弟,和我们县长一个口气,对,好好找他谈一谈……”小张调皮地迎合道。

“县长?你们的,不不,应该说是我们的县长,他在车子上吗”杰克心怀巧合地问。

“这不就下来了吗,好吧我给你介绍一下……”司机小张道。

这时,孙县长、刘主任、李芳随后下车与之寒暄交谈着……

一会儿,孙县长招呼小张从车中拿来矿泉水,递给杰克备用。杰克十分感动。

刘主任给孙县长点燃一支香烟,自己也点燃了一支。

一辆从县城至乡镇的邮政面包车经过,车稍慢下来,邮递员梅兰从窗子里伸出脑袋向李芳喊道:“表姐,干什么了,让老外给劫持了吗?哈哈,给我留一长照片啊……”

李芳:“去你的,静瞎扯,快跑你的邮包去吧”

梅兰这一喊,道提醒了李芳什么,接着打开脖子上挂的照相机“啪哒、啪嗒”地照了几张。杰克微笑着向李芳这边招了一下手,表示理解……”

6、外景,清风县教育局办公楼前时间同上。

赵局长正在与几个同事交谈着什么,突然手机铃声响起来,

接着他接通了电话……

手机角度:显示:孙中天

7、内景,运动着的吉普车内,时间同上。

孙县长打着电话……

8、切至:县教育办公楼前:

“孙县长放心,我们会做好安排的……”

9、外景,杨柳镇一所小学院内,时间同上:

多个角度:

学生们正在上着课。

话外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普通而简单,一派贫困地区校舍的样子,

(话外音在延续着)

将要坍塌的围墙。

那边的场地上有驾土制的乒乓球案子。

院子里的几棵小树随风摇摆着,生机昂然,充满希望……

10、内景,吴校长办公室内,时间同上。

几个角度:

吴校长一边接着电话,一边示意一名老师先坐下。

“赵局长你好,哦,哦哦,杰克,记下了,现在还没有到,是的,好,好,我们全力安排好,请你放心……”

一名老师看着一张旧报纸。

桌椅简陋……

切至:

11、外景。杨柳村外的一条小河边,上午。

更宽的角度:

小河弯弯,清澈东流,两岸杨柳扶风……

农家地里庄稼郁郁葱葱……

几个牧童骑在牛背上,顽皮的戏耍着……

杰克骑着自行车朝牧童这边行来。

杰克的角度:

“小朋友上午好,请过来,过来,让我们聊聊好吗……”

几个小朋友畏惧状,呆呆的望着杰克。杰克热情的继续向他们招呼着……。

一个瘦小朋友的角度:

终于有一个小朋友从牛背上跳下来,个头不高,瘦瘦的,眼睛炯炯有神,迟疑的靠过来。

“你是那国人?”小瘦子问了句。

杰克:“你猜猜我是那国家人?

另一个小朋友答道:“看你的鼻子和眼睛你是美国人”

杰克:“为什么?”

小瘦子接着说:“不一定,英国人、加拿大人还有好多个国家的人都是大鼻子蓝眼睛……”

杰克:“你们猜不着,我们就交换一下条件,你们告诉我你们的姓名和所在的学校,我就告诉你们我是哪个国家的人,好不好?”

小瘦子:“好吧,那你先告诉我们你的国家,还有来我们这里做什么来了?”

杰克:“我是一个美国人,我叫杰克,做你们的老师来了,你们信不信?”

小瘦子:“是真是假?哦,说了算,那告诉你我们的名字:我叫王凯,他叫杨磊,是不是我们的老师就说不定了……”

另外几个角度:

王凯、杨磊道还机灵,一听说要做他们的老师,便振奋起来,接着便围了上来,欲探个究竟。

王凯说:“可我们已经不上学了,你怎么会成为我们的老师啊?”

杨磊:“对呀,我们辍学了……”

杰克:“今天不是,明天可保不准不是,你们为什么不上学了?

杨磊:“家里穷罢!(指着王凯)他娘去年死以后再也没上学……”

杰克继续与王凯和杨磊交谈着……

切至:

12、外景,杨柳镇集市上。上午十点左右。

市面上,农家常用的零星小商品,应有尽有。南来北往的人们熙熙攘攘,又各自寻觅着什么。那边的几个个摊主分别叫喊着。

摊位的多个角度:

一年迈的老汉:“茉莉花茶了,先送上一壶啦,下集再买不迟啊……”几个人围上来。

一中年调皮的:“虾酱了,虾酱了,东海的虾酱!海货了……”周围的人逗笑着:“什么海货,兴许没见过海参吧?哈哈哈,周围的人都笑了……。

一买苇笠的青年,正在整理自己的摊位,他用毛巾擦着汗,不时四处张望着。忽然,他显出兴奋而惊奇的样子,从市面那边,他似乎发现了什么……

另一个角度:

杰克骑在牛背上,抖擞着身体。

王凯推一辆自行车,牛的缰绳栓在后车座上,牵引而行,还有其他几个孩子簇拥着正在招摇过市……

“借光了,闪开了,唐僧取经的来了……”

杰克显出极其得意和开心的样子,

另外几个角度:

整个集市都沸腾起来了,

哄笑的人们此起彼伏,

不解的目光从四周投来……。

苇笠摊贩的角度:

“取经”队伍径直地朝着买苇笠的农民摊贩靠了过来,原来,该摊贩就是王凯的爸爸,名叫王乐。家住杨柳镇。

“臭小子,原来是你,这是唱的那一出,这外国人是咋回事?给我压死牛他赔呀?还不赶快给我滚回家,你这臭小子……”

另一个角度:

王乐这一喊,周围的人都上来看个究竟,人们七嘴八舌说着什么……

杰克的角度:

杰克独自在牛背上快乐着,同时也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周围的人们似乎在看他的笑话,然而他全然不知。

王凯的角度:“爸,我不回去!我要去上学,他就是我的老师,他已经向我打了包票,还有扬磊他们,我们都要去上学……”王凯坚定地朝他爸爸交代着,然后命令杰克:“下来,下来!”。

“好的,好的”杰克一纵从牛背上跳了下来。

杰克的角度:“你就是王凯的爸爸吗?你好,我是要帮助王凯他们上学去,是真的,不会骗你的,我们还可以交个朋友,你同意吗”杰克诚恳地向王凯的爸爸解释着……。

王乐的角度:

(独白):

“这是真的吗,难道真的遇上贵人了?”

“哦,哦哦……”王乐呆呆的,慌忙应允着,不过还是糊涂着……

王凯:“给你牛,我带杰克老师去学校找校长了”王凯向爸爸慌忙交代了句,然后就拽着杰克急急火火地走开了。

杰克的角度:

“拜拜,拜拜”杰克向周围的人们招了一下手,一会儿就消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了。

13、外景,杨柳镇中心小学院内,时间上午十一点左右:

课外活动的的时间到了,院子里五六个班的小学生们自由的活动着,跑啊、闹啊……

小学生们的多个角度:

忽然,学生们都被学校门口近来的一个外国人吸引住了。

那边的学生躲的躲,闪的闪,

有少数几个小学生围了上来盘问着……

又有几个同学向老师报告去了。

杰克的角度:

“同学们好?”杰克向围拢上来的小学生们打招呼。

另一个角度:

身边的王开、扬磊也被原来的同学认了出了,他们高兴地拥抱着,追问着他们什么……

吴校长角度:

吴校长和几个老师疾步迎了过来与杰克寒暄交谈着……

篇8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这自然会活跃地方经济,带动社会发展。然而与此同时也造成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存在。

“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他们的教育状况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影响,也成为一个新的特殊问题。从近年来各地留守儿童的情况来看,他们心理问题严重,品质问题突出,学习成绩差,安全隐患多,是学校教育中最头疼的一件事。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努力。本文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单就从学校教育方面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一、 健全工作机制

为使留守儿童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我校成立了“留守儿童教育领导小组”,确立了“五主线教育网络”,即以“校长—教导处—教研组—学科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育主线,以“校长—少先大队辅导员—班主任”为主体的管理教育主线,以“党支部—少先大队—少先中队”为主体的学生自我教育主线,以“学校—社会—家庭”为主体的辅导教育主线,以“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为主体的辅助教育主线。并建立了留守儿童工作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留守儿童工作例会,总结上月工作,部署新的任务,制定落实措施。我校建立了留守儿童工作考核激励机制,每学期评选一次留守儿童工作先进个人,并把留守儿童工作考核结果纳入教师年终考核。

二、完善留守儿童档案

为了更加深入地掌握留守儿童的情况,探讨留守儿童家庭和学校教育结合规律,各班认真摸清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档案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留守儿童个人情况,包括思想状况、学习情况、身体状况、行为习惯等;另一部分是留守儿童家庭情况,主要包括留守儿童的住址、父母的联系地址、电话、委托监护人等有关情况。

三、建立两支“”队伍

“家长”队伍由教师组成,校务会成员至少负责帮扶4名留守儿童,班主任至少负责帮扶2名留守儿童,任课教师至少负责帮扶1名留守儿童,“家长”要做到:每天一次学习辅导,每周一次与学生谈心,每个月进行一次家访,每个月与家长通一次电话;“哥哥”、“姐姐”队伍由学生组成,让优秀学生和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给予帮扶照顾。

四、实行“三个优先”

一是学习上优先辅导,各班级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由任课教师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每个留守儿童由教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二是生活上优先照顾,班级对留守儿童要做到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三是活动上优先安排,关注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在开展主题班会、联谊会、讲故事、文艺演出等活动时,鼓励留守儿童参与到活动中来,引导学生互助互爱,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

篇9

3.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身心安全留隐患。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双方或一方隔离。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呵护。内心的困惑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得不到父母和家庭的支持、帮扶和疏导,长期处于缺乏安全感,容易出现消极情绪,表现出留守儿童内心孤僻、自卑、任性、暴躁等不良心理状况。由于学校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经费支持等多方条件制约,农村中小学尚未开设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普及教育以及心理异常儿童筛查、辅导、救助等心理帮扶工作。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得不到保障。对心理健康异常的留守儿童的初级社会化和未来成长成才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也给农村校园安全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和社会治安埋下了潜在的危险。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分析

1.平衡经济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虽然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城乡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发展不平衡、内陆省份和沿海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较突出,资金、劳动力、教育、医疗等社会资源大部分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而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较落后.农村富于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加之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户籍制度,造成劳动力流动与户籍流动脱节,农村儿童进城读书受到户籍制度制约,使农村儿童不能随父母进城就学,形成大批“留守儿童”。因此.国家应从宏观角度出发.注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区平衡,通过经济、税收、行政等制度调节地区发展不平衡,调控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性,力争做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缩短城乡发展差距,缩小留守儿童规模。同时,通过调整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平衡,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政策.确保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此外,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国家可以适当扩大公办学校规模,放宽外来务工子女入学的门槛,让部分留守儿童可以随其父母迁入城市就读。

2.优化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农村中小学肩负着农村留守儿童九年义务教育的重任,其教育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留守儿童未来的发展。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师资队伍建设、资金保障,以及学校管理等密切相关。由于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师范类人才结构不合理和农村经济落后等多种因素影响,每年培养的师范类毕业生难以下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得不到补充与更新;而且,农村中小学较优秀的老师也一心想着往条件较好的城镇中小学调动,导致农村中小学优秀师资流失严重,师资队伍不稳定,教育质量难以保障。由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滑坡,进而引发农村中小学生源集中涌向教学水平较好的城镇中小学,导致农村中小学招生困难,办学规模不断缩减;而城镇中学则难以承载.不断扩充学校规模,产生“超级中学”现象。随着大批农村中小学生涌向城镇读书.则给农村中小学生本人及其家庭均带来额外的困难与负担。为此.我认为:一是国家要进一步完善和鼓励应届师范院校毕业生投身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政策制度,让他们愿意留在基层、扎更基层、服务基层,从而扩大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更新教师知识结构。二是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让农村中小学教师愿意留在基层、甘心留在基层,增强归属感和成就感。三是由政府指导开展城镇中小学与农村中小中短期的师资交换.实现“强帮弱,富扶贫,劣学优”的良性互动.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办学质量。四是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优秀教师深入农村中小学开展教师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此外,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中存在“半工半农”、收入偏低等特殊情况,教育主管部门开展培训工作尽量减轻农村教师的经济负担,有条件的地方采取免费培训或给予一定培训补助,使农村教师安心地接受培训,从而增强培训效果,切实提高农村教师水平。

3.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寄宿率,实现全天候监护。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学校之外的学习与生活得不到家庭的有效管教,留守儿童处于无人监护或监护不力的状态,其人身安全受到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威胁。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大投入,加快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与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留守儿童的学习时间、学习成绩。以及日常生活有保障,道德养成和行为规范有指导,解决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父母的后顾之忧。通过实行留守儿童学校寄宿,老师可以较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学习及行为表现。通过建立学校、家长和留守儿童的定期沟通机制,学校将学生的日常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让他们适时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同时也使留守儿童能够获得父母的关心关爱,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快乐成长。此外,社会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农村中小学周边环境治理,加大电子游戏厅、网吧、歌厅、舞厅等娱乐性经营场所的整治,为留守儿童提供一片健康文明、安全有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篇10

儿童教育储蓄险是保障孩子的教育问题以及将来留学等费用问题的一种保险,是以保险的形式为孩子强制储蓄一笔费用。它有以下基本特点:

1、专款专用:为子女教育建立专门账户,保障资金用在教育用途。

2、周期长:子女从小学到大学毕业约22年,累计总额较大。

3、阶段性高支出:小学到高中支出费用相对较小,到大学甚至出国留学费用需求周期短,总额大提前投保能做好必要财务准备。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1

精神不仅是不可替代的,而且又是不可停歇的。人类的精神从人类有自我意识的表达即已发生,而个体的精神成长从个体的出生之日起也已开启。在人文领域,情感的力量远比逻辑的力量更强大。情感是重复的,停止意味着丧失;逻辑是历史地递进的,停止只是意味着保持。精神的陶冶和养育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心灵”的体认问题,而不是“头脑”的知道问题,而体认的过程是绵延的。正是因为精神成长的不可停歇性和绵延性,精神的教育就是终身的。因此,个体精神的历史贯穿了个体一生的成长历程,精神的教育伴随着个体精神成长的整个过程,是从人生之初就已经开始了的教育。所谓“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或者学习什么“从孩子抓起”,其真正的教育内涵应该是精神的培育,是童年精神的涵养与解放,决不是作为外力强加的某种纯粹知识的识记或单一性技能的训练。儿童教育培育着儿童精神,也便意味着它在培育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精神及其根基。

儿童的精神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儿童也藉以这种精神的表达营造属于自己的文化世界。儿童的世界从来就应该是一个由游戏、童话、涂鸦、儿歌、梦想所编织起来的人文世界,这里自在地焕发着原初的生命激情,涌动着自由的创造冲动,弥漫着诗一样的天真与浪漫。儿童教育之培育精神的一切价值实现首先便有赖于儿童教育自身与儿童精神、童年文化的相互契合和融会。因此,儿童教育的首要职责和根本使命只能是呵护儿童心灵、善待儿童天性。蒙台梭利曾声称:“大自然为保护儿童免受成人经验的影响而给予儿童发展的内在教师以优先权。”[4]杜威则说:“低年级的特殊问题当然是要抓住儿童的自然冲动和本能。”[5]而维果斯基直接把儿童教育的成功视为“教师的大纲变成儿童自己的大纲的程度”[6];这些都是对教育之观照儿童精神之特质的不同注解。

儿童教育以尊重和顺应童年精神、呵护和善待童年文化为己任,教育对年幼的儿童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因为,越是年幼的儿童也就越远离由成人的逻辑规则与客观理性所编织起的文化世界,其精神的存在就越表现出朴素而自然的人文性特质,任何对于儿童精神的淡漠或无视行为,都极容易导致以成人理性为主导的现实文化对于儿童的精神及文化的侵蚀和干扰。于是,越是儿童的教育便越是必须学会去关注、接纳、理解、欣赏儿童独特的精神与文化。教育者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把儿童当成是儿童而不是成人。

在个体受教育的过程中,年龄越大越接近人才的成品,年龄越小也就越远离人才的成品,其发展的潜能或倾向也就越不可预测、不可支配。因此,无视儿童精神的独特存在,任何定向化、专业化、功利性的超前训练,都是对儿童无可限量的多种潜能或倾向的一种扼制或限定。儿童犹如幼芽,其主要任务首先应是当下的率性生长,而不是预先虚拟的结果。因此,如爱伦•凯所说,“人们没有权力可以为这个新生命制定法则,正像他们没有能力为天上的星辰指定运行轨道一样”,大人们所能做的就只是“须得完全走进儿童的思想和想象的世界里去才行”。[7]

理解、尊重与顺应儿童的精神特质,儿童教育自然就是对于儿童精神的弘扬与释放。在一定意义上,儿童精神的弘扬与释放就是对于童年精神进行全面启蒙和完整培育的最好诠释和注解。儿童精神起源并根植于儿童蒙昧、混沌的原初状态,而且个体精神成长的所有因子和未来发展的一切潜在的可能又都融聚、孕育、萌生于童年期的儿童精神。儿童精神乃是作为“人类心智的特殊构造,这一构造适于将人的各种能力结合起来,以利于实现人的最终使命”[8]。儿童教育自然便应是混沌初开、蒙昧始发的启蒙教育,为儿童走向开化、理智与成熟,以及不可预先明知的所有发展的可能,全面地提供或奠定自然、和谐而完整的早期体验和基础素质。过早地以成人预先为儿童圈定的“专业领域”或“发展方向”来教导或训练儿童,而缺乏对童年生命体验和人格素养的立体式关注,不仅是对于儿童自然而整体化的精神的人为肢解,也是对于儿童未来发展潜能的破坏性透支。

儿童精神融会着发自于主体内部的冲动、潜意识、需要、情感、愿望等因素,是主客融合的体认、感悟、觉解的过程。它充满着幻想、诗意、情趣、创造与灵感,是感性的、隐喻的、审美的、自由的。那么,弘扬与释放着儿童精神的教育教学过程,就是人与周围事物之间直观而感性的互动,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是自我内部精神力量的自由展示与表达。这既是教育者的儿童精神的参与,也是受教育者的儿童精神的参与。进一步讲,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儿童精神的双向互动,相互感染,彼此产生共鸣,赢得和谐。

照应于儿童精神的形式特质,儿童精神的教育就是对于儿童精神的释放和童年文化的激活。儿童精神是自我中心化的、整体混沌的、潜意识化的、诗性逻辑的精神。顺应和尊重于这种独特存在的精神与文化的世界,儿童教育就是生活化及活动性的教育、生态化及陶冶性的教育、性情化和充满诗意的教育。

首先,儿童教育是一种生活化及活动性的教育。生活是真切的生活、经验的生活。在这里,主观情意世界与客观物理世界、自然世界与社会世界的科学逻辑界限统统为感性而实在的生存体验与实践过程所消解,并归于同一。于是,真正生活的过程便是主客融合的过程,是儿童精神的解放与施展的过程。儿童教育与儿童生活便应是统一或同一的。教育融于儿童的生活中,而儿童的生活也便是教育的过程。儿童一日生活的全部场景和所有环节处处蕴藏着教育的价值,同时,儿童的教育教学也无不以儿童直观感知着的生活情境和生活经验作为其合法的课程来源。当生活成为教育的过程,大自然与大社会便成为早期教育的“活教材”,课堂与书本便不过是生活的“摹本”而已。如果说儿童降生于斯、生存于斯的生活世界是逻辑与概念的科学世界的根基,或者说科学世界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抽象出来加以理论化、形式化的结果,那么,这种生活化的教育过程便绝非仅仅是顺应眼下的儿童精神的发育水平和发展现状,而是儿童精神走向科学世界或理性世界的必由之路。

儿童教育生活化的形式表现应是其活动性。生活的过程乃是生命活动的过程,因此生活归根结底是不间断的具体活动的系列演示。对于儿童,活动是直观的、感性的、动态的活动。只有在这样的活动中,儿童的身体与冲动、感觉与动作、行为与意识、激情与幻想才融于一体,也只有活动才是儿童全身心投入的整体感知,乃至儿童主观自我与客观外界的联结与统一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儿童参与的活动便是儿童教育的基本过程与方式。正是在一个又一个的具体活动中,在儿童的跳跃与欢唱、嬉戏与表演、涂鸦与手工、言说与倾听中,儿童教育才能勾勒出儿童生活的一幅幅生动画卷。可以说,活动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便是儿童教育与儿童发展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在活动中探索,在游戏中体验,是儿童把握世界和建构自我的基本方式;在“玩中学”或“做中学”是儿童教育教学的重要原则。无疑,那种剥夺了儿童自由活动的权利与机会而只是迫使儿童静坐的或静听的教育,必是压抑儿童天性、窒息儿童精神的教育。

其次,儿童教育应该是一种生态化及陶冶性的教育。儿童精神的独特存在让儿童自在地抵至一种主客融合、物我同一的生命境界,并呈现出儿童和世界存在的一种自然而和谐的一体化状态,即所谓“我在世界中,世界在我中”。儿童无意识地或者说不自觉地创造出了他独特的物质的与精神的、物理的与社会的、自然的与人为的文化系统,而且也只有这样的文化系统才是真正适宜于儿童的天性与精神特质的。为保障与呵护儿童自然而和谐的生活与成长,顺应于儿童精神及文化的一体化以及无意识化特征,从宏观上讲,儿童教育的过程必须要协调各方关系以形成整体的教育影响源或影响力的开放化、网络式、立体化构建,为儿童提供与营造一个生态化的成长背景与人文氛围,关注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组织,让儿童在不自觉的潜移默化的被陶冶、感化或熏染的过程中,实现其人格与性情圆满而完整的发展。

再次,儿童教育还须是一种释放主观性情而充溢着诗意的教育。自在地和潜意识化地以感性倾向见长或为主导的儿童精神,让儿童在处理自我与外界的关系过程中,不自觉地踏上了性情化的体验、觉解、感悟、象征或隐喻等为基本方法的人文认识路径。主客二分的、概念的、逻辑的、明晰的、实证的科学方法论只能是成人式的精神世界里的主导。儿童精神堪称是一种具有浓郁的审美意蕴的艺术精神、诗性精神。儿童精神赋予了儿童的生活与文化以独特的人文化取向和性情化的浪漫主义色彩。因此,儿童精神的教育的过程是充满童年情趣和诗意体验的过程。可以说,当儿童的那种浪漫主义的童话意识,天马行空的奇思怪想,轻松自在的玩笑幽默,泛灵主义的物理观念,荒诞不经的酒神逻辑,不加掩饰的快意恩仇,无拘无束的活泼天性,真正可以成为教育过程中的一种自由表达并得到充分施展,那么儿童教育就具有了人文化特质。

强调儿童教育的人文化特质,也并非否认个体早期科学启蒙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只是在儿童那里科学已决然不是成人世界里的理性科学,而是“人文化”了的科学。儿童精神赋予外在的客观事物以儿童自我的情感、愿望、幻想与意识。于是,儿童眼中的科学已经契进了自我中心化的目的与意义,而被情意化、人格化、主观化。正所谓,儿童已经“把科学放进了自己的童话里”,并“注入了自己的理解、想象”。[9]因此,适宜于儿童的精神,即使是科学科目或科学知识的教育教学,也是一种人文性的精神体验或过程,所以需要采用一种人文化的精神方式或方法。认识青蛙成长的生物学现象,用“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拟人化的故事来开展;认识雪花的物理性状,通过数它的6个“花瓣”或6个“手臂”的隐喻来进行,即是一种人文化了的科学启蒙。

综上所述,观照儿童精神的儿童教育不是静坐中的说教,而是活动中的发现与尝试;不是现成知识的灌输,而是好奇与思考的激发;不是封闭式的集中训练,而是融入大自然的探索,融入大社会的主动实践;不是沉浸于符号和逻辑世界的推演,而是投身于活生生的生活世界的直观体验;不是外在规范的一味束缚或压抑,更应是内部情意愿望的抒发与表达;不寻求科学理性的精确解答,而更追求幻想冲动的释放和诗性情趣的满足。

参考文献:

[1]奈勒.存在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12.

[2]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72.

[3]伊-劳伦斯.现代教育的起源和发展[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29.

[4]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38.

[5]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93.

[6] 维果斯基.维果斯基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79.

[7]爱伦・凯.儿童的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82、69.

篇12

一、原生态的儿童语言

在读《窗边的小豆豆》时,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精妙的童话世界。那温柔、活泼、细腻的语言让人安静、清新、愉快。小豆豆的恋爱、求婚,以及“遇难”两次后的“誓言”,捡钱的故事,野炊的趣事,既会换回你儿时的记忆,又让人忍俊不禁。文中处处流露着儿童化的语言,简洁、明亮,这些“儿童化的语言”,音符是跳动着的,是流畅的,是优美的。在儿童化的语言中,我们看到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儿童画,也许画面一点也不宏大,不绚丽,甚至可以说是用纯粹的、最细微的线条勾勒的。然而,从中,我们看到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童年之中的点点滴滴,看到了童年的光线透过丛丛枝叶洒落下来的斑斑点点,这也许就是真正的感动吧!这种儿童化的语言使得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逼真、鲜活而又有生命力。透过这种儿童化的语言,我们看到了一个天真活泼、喜欢幻想的小女孩儿:一个不断变化梦想(善变)、片刻不得安静(好动)、忍着泪水被小狗辩护(善良)、遭到阿泰拒绝依然每天为他削铅笔(纯真)的“小豆豆”形象。《窗边的小豆豆》让我们从细微之处见到了世界之大、心灵之广。豆豆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孩子了,或许和我们当中大多数人一样,有着这样那样的毛病,但小林先生却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为这幼小的心灵做出了最好的榜样,孩子被这种真,这种善,还有这种美打动了。没有大的事件,没有连篇累牍的大道理,有的,只是自然地流露,人性中美好的东西,能打动你的东西。这些都是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中挖掘、提炼出来的。但平实不等于平庸,细微也不等于琐碎,是作者温婉、细腻和生动的语言一次次深深的打动了我们。

二、原生态的儿童教育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子,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卢梭

“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小林宗作。小豆豆来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学校――巴学园,在这里,我们追随着小豆豆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教育画面,甚或是小学生活的画面。从这些“教育的画面”之中,我们能看到作者所要阐述的小林宗作先生教育思想的伟大,不仅使我们读懂了理解和尊重的伟大,从理解、尊重之中,更让我们体会到了一种基于人性的永恒的美。在巴学园中,摘取几个角度进行赏析,包含着几个层面:(1)学校的另一扇窗口――巴学园;(2)对本能的尊重;(3)对自卑的消弭;(4)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

巴学园是个美妙的地方,大门由长着绿色叶子的矮树做成,上课的教室是真正的电车,这是只有在梦里才能见到的景象,这让小豆豆觉得“真是不一样”。巴学园不仅美妙,还是一个奇特的地方,小豆豆她们可以根据每天的心情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和课程,还可以走过油菜花和樱花树之间的路,去田野里散步,看有流星的井。不穿泳衣也可以游泳,大家全都像刚生下来那样光着身子,笑着闹着,吵着叫着,尽情嬉戏,所有这些在其他学校是绝对不允许的。

对本能的尊重。“过于依赖文字和语言的现代教育,恐怕会使孩子们用心去感受自然、倾听神灵之声、触摸灵感的能力渐渐衰退吧?”――小林宗作。光着身体游泳,富有韵律感的性格,合着节奏自由舞动的身体,孩子们穿着“弄脏了也没关系的衣服”,拿着白色的粉笔在光滑的茶色地板上尽情的涂画,这些画面,一幅幅都是如此的令人诧异,诧异之余带给我们的则是深深的思索。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从早上一进学校,在教室里呆上一天,到晚上放学才走出紧闭的大门。“静听的课堂将学生束缚于座椅间,如同困在襁褓中不能动弹的婴儿。”在巴学园里,孩子的本能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巴学园的学生一天中有许多活动的机会,不仅仅是散步活动,即使在上课时,学生也不是被强按在自己的座位上的,他们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地走动。巴学园的每个学生都在校园里有一棵属于自己的树,可以爬到上面玩耍,还可以互相邀请上彼此的树。是的,“巴”字深藏着小林宗作先生对身体美和心灵美的追求。孩子们在“本能”的“渲泄”之中,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身体和心灵。

对自卑的消弭。成绩单上的甲和乙,让孩子在别人面前,清楚、自由、毫不羞涩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个子矮小,永远也不会长高的,但是“巴学园的运动会”上一直是第一名的高桥君,为了消除身体上有障碍的孩子的自卑心理,让大家都不穿泳衣游泳,不停地对小豆豆说:“小豆豆,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你们大家都是一样的,无论做什么事情,大家都是一样的。”校长对孩子的任何举动都没有过不满或惊诧。豆豆的钱包掉进便池后,她为了拣钱包,用工具把粪便全部挑出来堆在一边。校长看见了,问了问原因,点了点头说:“记得要还原哦。”就转身离开了。在校长心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格外闪光之处,它们可以掩盖缺点,它们可以经过努力转变为个人成就。这样的自信和坚定,渐渐地从校长心里蔓延到巴学园中每个孩子的心里,并且不断生根、发芽、开花。

深深懂得孩子心理想要的是什么的小林校长,又留给了孩子们一份一生之中最最弥足珍贵的礼物DD自信。这份礼物之中不仅仅藏着先生对孩子深深的爱,也让孩子懂得了对自己的珍惜和热爱。是的,一个自信、热爱自己的孩子,又怎能不会热爱周边的人和一个更加宽广的世界呢?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而超越》中,阐述了这样一种思想,极端自卑的人为了弥补自己的缺陷会通过更加的努力达到其他方面的卓越。《窗边的小豆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因为生活在巴学园的孩子们是幸福的,在他们生命的端点,被细微的爱,基于人性的爱包围着,从一开始,这些孩子就早早的远离了一种事物――自卑。

这让我们不禁想到了今天的孩子,中国的孩子。从一开始,自卑的种子通过周边无形的种种环境已经开始在孩子的心里催生了。是的,在一个无时无刻不在分层分流的社会里,在一个处处拿着孩子的知识、成绩比较评价的教育环境里,我们怎能给孩子一个没有自卑的环境,又怎能看到孩子内心真正的伤痛呢?

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我们可以用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概括书中的主题思想:小林校长,为小豆豆和巴学园的孩子保存了一个纯净的、快乐的、神秘的、单纯的童年世界。因为一个善意的保护,俗世中的尘埃与阴影被远远地挡在两棵树组成的校门之外;因为永怀赤子之心,小林校长将内心最明丽、最敞亮的气息散发而出,所有的孩子便是在这样的气氛中健康无邪自由地生活。我们不需要用多么深遂的教育理论去解释这本书,也不需要去强加很多外在的光环照耀,因为其中所蕴含的是一个真正教育家的“润物细无声”的爱,是一个在爱中成长的女孩儿的美好的童年回忆。只需要细细的品读,就能让人深深地感到一种如沐春风的温暖,和“秋水无痕爱有痕”的情怀。这或许就是作者真正的初衷!

回归自然的教育。让孩子们接受自然教育,回归大自然。孩子们的成长都是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形成和发展的。如果断绝了孩子与外界的联系,那么孩子就缺少了健康成长的外在条件。让我们关注生活中的每个细小的环节,其实自然就在我们身边,不需要多少的花费,不需要多少的尽力,我们就可以全身心的拥入大自然的怀抱,比如每天散散步、旅游、露营、吃野味等,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但是对于孩子教育和思想上的熏陶,却是有着重大的意义。一所学校,一位教育者,一种教育模式,会对一个人产生多大的影响?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造就人,也可以扼杀人。长大的小豆豆觉得心有余悸:“如果我没有进入巴学园,如果我没有遇见小林先生,恐怕无论我做什么,都会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被自卑的心理所包围,不知道改怎么样才好,就怀着这种无所适从的心理,直到长大吧?”

三、美好之中淡淡的哀伤、怀念和留恋

《窗边的小豆豆》带给了我们很多的欢乐,更带给了我们很多的感动,然而作者在很多文字的背后也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一种无言的哀伤、怀念和留恋。

巴学园作为一所完整的学校,创立于1937年,在1945年的东京大空袭中被烧毁。随着故事的展开,我们隐隐之中似乎已经感觉到了一种不幸的征兆,战阵对巴学园的摧毁。对《窗边的小豆豆》完整的解读,需要我们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透过文字的表面,看清楚作者内心深处更深的情感。这种淡淡的哀伤,不仅仅反衬着当初那段小学生活的美好,而且带给我们的是一幅完美的童年画面。童年是美好的,生活在巴学园的孩子的童年甚或可以说是阳光灿烂的,是令人眩晕的。然而,美好之中的忧伤,让人从心底里更加珍惜曾经的美好。《窗边的小豆豆》让我们深深感动的是曾经的一段校园生活的美好回忆,是在一个与众不同的学校,让我们看到的是一种不同的“爱”。这就是作品带给我们最深的感动。

总之,巴学园作为一个理想中的乐园,一个遥远的梦想,只能被写进书册,供人们回忆与回味。也许正是因为它的不可实现,人们才如此喜欢和向往。真有一点可悲,也有一点无奈。战争的最终到来摧毁了小豆豆心中无比热爱的巴学园。或许在战争这样一种背景下,巴学园的存在留给了我们更多的惊叹。在一个童话般的学校里,在一个充满着“爱”和“笑声”的乐园里,战争的来临带给作者和读者的是更大的悲伤和叹息。一个只有五十多个孩子的巴学园,充满着欢乐和温馨,一场残酷的战争,充满着死亡和别离,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作品的主题思想有了更深的意蕴。

当读完整本书的时候,看着粉色的封面,我想说,书中所折射出的不仅仅是粉色的温馨,更有绿色的生动和蓝色的忧伤。

参考文献:

[1][日]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M].赵玉皎,译.北京:南海出版公司,2003.

[2]汪琼.《窗边的小豆豆》在滚动[J].教书育人,2006,(1):62-63.

[3]慧敏.巴学园,魅力之园――读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J].山东教育,2005,(9):12-13.

[4]仰蓝.从一对母女到“窗边的小豆豆”[J].大视野,2007,(10):18-19.

[5]张慧连.奠定一生基础的――《窗边的小豆豆》[J].学生之友(小学版),2007,(4):16.

[6]张莉.关于巴学园的期待――由《窗边的小豆豆》漫谈教育与个性[J].中国教师,2004,(4):59-60.

[7]三栖书评.怀念那蓝天碧水的日子――评小说《窗边的小豆豆》[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3,(15):95.

[8]李妮娜.教育的秘笈――读《窗边的小豆豆》札记[J].山东教育,2006,(10):59.

[9]郭秀晶.教育应当顺应儿童的天性――《窗边的小豆豆》评介[J].中小学管理,2004,(11):57-58.

[10]巴学园:一所真正热爱、信赖孩子的好学校――《窗边的小豆豆》[J].阅读,2005,(2):6-8.

[11]刘涛.拿什么打动你,我的朋友――《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有感[J].少年读者,2004,(3):20.

[12]张泽.为孩子的生命奠基――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5):66.

[13]盖艳.像小豆豆一样长大――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J].家长,2006,(8-9):54-55.

[14]儿语.唤醒慵懒的童年阳光――读《窗边的小豆豆》[J].课外阅读,2003,(8):32-34.

[15]刘徽.徘徊于“窗”边的孩子――读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J].现代教学,2006,(6):58-60.

[16]孙宝华.倾听是最美丽的教育――读《窗边的小豆豆》[J].上海教育,2007,(5):61.

[17]陈薇.水晶球中的童年――读《窗边的小豆豆》[J].作文世界(小学),2007,(2):54-58.

篇13

1 生活的概念界定

生活在英文中用life表示,“含义为:①生活、性命;②寿命、一生;③[总称]生物;④生存、生计;⑤人生、世事、处世;⑥精神、生气、活力[喻]支柱、灵魂。”①中文释义中,生活指“①生存;②生计,尤指情况、状态;③泛指一切饮食起居动作、活动;④工作、手艺。”②

从中、英两种语言对生活的不同解释,我们可以提炼出生活的某些特性,即:①人是生活的主体。生活是和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②生活的核心是创造,而不仅仅是享受和消耗。人的劳作本身就是在理性支配下的有创造性的活动。③生活是人的生命全过程完整贯穿的过程,与人的生存发展具有同一性。④人的生活实质上是与环境互动的过程,环境作为人生活的起点支撑人的发展。

2 儿童生活应该具有的特性

2.1 儿童是儿童生活的主体

“生活的独立性要求人自身对生活态度、生活规则和制度的批判,对生活方式的自我建构,对生存状态的自我反思、自我调节,以及对生活质量的自我评价,从而使人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体。”③由于儿童是稚嫩的人,儿童必须要与成人生活在一起,儿童生活具有对成人的依赖性,儿童的生活需要成人的养料和指导。但儿童生活属于儿童,伴随着儿童的生长自然展开。儿童生活只能由儿童自己去发现、去创造、去感受,不可能由成人代替儿童生活。

2.2 儿童生活的核心是创造人本身

生活虽然以生物性的生命存在为前提,但若仅把生活看做人生物性上的发展,则人与其他动物无异。生活更指生命或精神有目的的创造,人生过程既是享受、占有和内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过程,又是生产创造新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过程。“所有儿童天生具有一种‘吸收’文化的能力。如果文化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我们就给儿童提供一些其他的文化要素。”④儿童不是事事依赖成人的呆滞生命,不是任成人填充的容器,儿童生活在充满文化刺激的环境下,吸收了周围世界的材料并将其塑造成未来的人。人的生命价值在于创造,那么儿童生活的创造是在塑造人类本身。不经历童年,不经过儿童的创造,就不存在成人。

2.3 儿童生活是一个动态过程

生活本身就和生命历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必须把人置于动态的过程之中,置于过去生活、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的联系之中。人不可能割裂过去生活和现实生活直接走向未来,也不能混沌于过去和当下的生活,不去放眼未来。儿童首先是生活在当下的生命体,在其内部引导下才逐渐走向成人生活。斯宾塞提出“为我们的完满生活作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责。”杜威说“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若当下儿童生活的价值被忽视,那么成人生活会日渐染指于儿童生活,儿童期重要而独立的价值也会被遗忘。儿童教育从本质上说就具有关照儿童未来生活的特征,关键在于儿童教育究竟以何种方式为未来生活作准备。

2.4 儿童生活是儿童与环境互动的过程

自然和社会为人的生活提供了物质材料和现实条件,它们影响着人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生活作为主体的人生存与发展的过程,在人不断处理与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关系中展开。杜威对生活这样解释:“生活就是通过对环境的行为的自我更新过程。”⑤儿童完整的生活世界应该包括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客观世界与社会世界则包含在儿童日常生活环境中,对于儿童主观世界的发展来说,客观世界与社会世界应该是相互连续、相互延续、相互渗透的一个整体。儿童既然具有“有吸收力的心理”,那么所吸收的材料则源于以上二者。它们如何构成具有教育合力的整体则是儿童教育应思考的问题。

3 从儿童生活的特性看儿童教育

3.1 儿童教育应把儿童生活还给儿童

柏拉图指出教育只是“一种使灵魂尽可能容易尽可能有效地转向的技巧。”蒙台梭利表示“一个婴儿有一种创造本能,一种积极的潜力,能依靠他的环境,构筑其一个精神世界。”这都包含了前提假设:儿童本身具有最丰富的潜力使其适应外部世界,但是他不一定能把握正确的方向,教育应运而生。教育不是填补空白,而是启发诱导。这就要求教育者首先承认儿童在儿童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儿童生活的自然本性。承认儿童是由自己完成对自己的塑造并不意味着成人权威地位的削弱,儿童的从生活中获得的体验需要教育的引导整合而内化为儿童自己的文化,成人是这一过程的合作者。儿童教育应从儿童世界现有内涵出发,引导儿童逐渐认识、体验、发现外在的成人世界,重构自己的儿童生活。

3.2 儿童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人的创造

个体的发育是对类的进化历史的简单而迅速的复演,这是生物进化论的基本观念。就儿童的精神生命而言,也在进行着人类文明的复演,儿童继承的是整个生命进化过程经过进化选择后而保留下来的宝贵资源。儿童在生活中也在创造,即造就成人。“儿童是成人之父”,使成人首先体悟到生命历程的绵长,更使成人对儿童生命和精神世界产生敬畏和赞美。在这种认识下,儿童教育首先要意识到儿童教育并不等同于教师教的过程,而是儿童的本能发展的一种自然过程。儿童教育应强调成人为儿童提供生活和创造活动所必需的条件,而不仅仅是维持生活必需的物质条件。

3.3 儿童教育应关注儿童当下的现实生活,放眼未来生活

蒙台梭利认为“治疗任何疾病,不管是身体的还是心理的,都应该考虑一个人童年时所发生的事情。”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人不可能跨越儿童期直接进入成人期,教育者不必作揠苗助长的农夫。儿童生活为成人生活奠定基础,成人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必然走向。儿童生活与成人生活的地位同样重要,当下生活与未来生活同样重要。儿童教育应该关照儿童当下的生活,以儿童世界为中心,使儿童生活本身的价值得以体现,而不仅仅是对尚未可知的未来成人生活的准备。

3.4 儿童教育应为儿童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正在实体化的儿童是一个精神的胚胎,他需要自己特殊的环境。正如一个肉体胚胎需要母亲的子宫并在那里得以发育一样,儿童的精神胚胎也需要外界环境的保护。”儿童生活是一种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作为一种具有自在特征的生活,比制度化的生活更具自生性、习惯性和情感性。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与环境产生交互,跟他所处环境达成某种妥协,导致儿童个性的整合发展。儿童生活世界本身就具有原生的整体性,如果教育者把儿童生活世界按照空间分解成一个个独立领域,则必然导致教育方法、教育目的等方面的冲突。所以儿童教育应该把儿童生活的日常生活要素看做一个整体,儿童只有在自由、有序、价值取向统一和充满爱的环境下才能健康发展。

注释

① 吴光华.现代英汉综合大辞典[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3:1346.

② 辞源(第三册)[M].商务印书馆,1982.5:2096.

③ 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79.

④ 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任代文,主译校.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339.

⑤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