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自我感悟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自我感悟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自我感悟总结

篇1

人生在世,要安身立命,惟有学习最重要。我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也时刻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政治业务素质的头等大事来抓。在学习过程中,我努力做到"三学"即学政治、学科技古学业务。在政治学习方面,我重点抓好"三个代表"的学习,从精神的领会,到思想的剖析,到问题的整改,一环扣一环,一丝不苟。在学习期间,我记下了2万余字的读书笔记,撰写了1万余字的心得体会,使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得到有益的改造。在学科技方面,挤出点滴时间忙操练,已基本掌握了办公自动化、浏览网页等操作,熟悉了"金税工程",基本适应了当前国税系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在业务学习方面,我确定了新征管法实施细则和世界贸易组织有关知识两大重点,积极参加培训,加紧自学,做到学习有笔记,认识有体会,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三、以勤奋为本,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我经常深入纳税户调查研究,宣传政策,特别是宣传新征管法,义务辅导纳税人进行账务处理,努力融洽征纳关系。在我负责黄砂税收管理期间,我因病住院,但我念念不忘工作,每天上午住院治疗下午上班。根据黄砂管理混乱、价格变化大的特点,我多次深入挖砂船进行调查摸底,宣传政策,在此基础上对挖砂船进行清理结算,共查补税收××万余元,特别是在12月份,在分局领导的支持和其他同志的配合下,经过艰苦的努力,一举查获某单位少缴代扣税款近×××万元,全额入库。

篇2

英语课堂上学生的发言是“犹抱琵琶半遮面”,遮遮掩掩和拖拖吐吐是常态。打破这种哑巴英语教学尴尬境地,需要教师认真思考和反思,多给学生搭建平台,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尽情表演,对丰富教学内容和过程起到推动意义。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在主动表达中自由展示自己的才智,为打造生动活泼的课堂奠定坚实基础。

一、指导预学慢半步,让学生多思索

运用导学单引导学生在丰富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中查找问题,能使得学生形成更为敏锐的语感,让他们有更多自我质疑思考的时间。多注重指导学生预学策略方法运用,让他们能够带着问题多进行深思,带着质疑探究问题。

在指导预学中,将学生推向前台,使得学生在自我尝试与自主感知中发现问题,利于培养他们主观质疑学习精神。如,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Unit 1 School life的“Reading B School life in the UK”教学中,为帮助学生感受“The colorful school life in the UK”,我通过设计一定的导学助读方案,让学生能够有针对性感受其中的问题。给学生设计了当前英国中学生活的作息时间、授课特点、课余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素材,让他们就“The different information about school life in China and the UK”等查找相关的语言信息,让学生能够有更多认知感悟的内容。同时,可建议学生就“What is your dream school life?”主动搜集相应的素材和表达自己的理解感知,让他们能够带着问题自觉查阅相关的背景内容,增强认知感悟。

引导学生预学,鼓励他们在先学中摸清学习重点和了解自身学习难点,让他们在思考中丰富认知思维情感。给学生腾出自我思考的时间,让他们能够在主动感知的过程中不断深化整体理解,查找问题。多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感悟,提出相应的学习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就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探究。

二、引发协作退半步,请学生多直言

给学生自由互动的机会,多驻足他们身后主动观察和引导,让他们在直言不讳中相互讨论,在争辩交流中强化理解感悟。驻足学生身后指导他们畅所欲言,能使得他们将认知感悟主动转变为自我沉思积累,增强理解感知。

退后半步,让学生有针对性协作,让他们在破解疑难问题的过程中自觉查漏补缺,更能够使得课堂充满活力。如,模块三Unit 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的“Reading B Fog”阅读指导中,我要求学生结合“Reading A”中的思考题目,按照故事情节安排和任务性格特征的分析指导他们活读文章。同时,建议学生围绕“From the fog , what did you read?”和“What are you going to say with Polly and the old blind man?”进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能够抓住文章表达核心要点进行阐述,强化语篇理解感知。通过协作来让学生有更多建言机会,利于他们在表达体验中加深理解感知。

走出教师“一言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主动思考和积极交流中发现疑点和难点,更利于增强他们学习的注意力与集中力。运用群体协作的方式指导学生主动互动,让他们在积极交流中产生灵感火花,更能够拓宽他们认知思维。支持学生在互动交流中相互学习和借鉴,让他们在积极表达中积淀知识,利于为他们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情境。

三、观察反思停半步,给学生多建议

篇3

注重学生自主理解感悟能力的培养,尤其要在深入阅读理解的前提下,发挥好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文本阅读理解。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阅读学习方法差异性,允许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喜好确定合适的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感悟找出阅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独立思考,形成一定的综合表达认知思维。学生在自主阅读理解的质疑过程中,不仅能够深化对文本的认知体验,还能够培养善思的良好学习习惯,促进知识技能内化生成。

以这样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自主理解感悟,让学生的独立学习时间更为充分,更能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Fun with English)9A Unit 3 Teenage problems的“Reading What should I do?”教学中,建议学生在自学了解生词的基础上画出自己的疑难之处,并要求学生能够围绕“What does the author want to tell us?”和“What do you find from the reading?”来自主阅读思考,并建议学生能够对自己的疑难问题适当归类,带着疑问进入课程学习过程,有效捕捉解疑的思维方法。

二、倡导自我主动表达,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质疑思考是学生的语言学习的内在需求,更需要其通过一定的表达形式予以呈现,以此来深化思维过程。学生通过自我表达,一方面,能够形成一定的理解感悟运用方法;另一方面,以自主表达交流的形式来呈现自主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帮助其增强自主探究综合运用能力。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思维,为他们提供自我表达探究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和谐自由的语言学习环境中积极表达交流。教师应多创设富有情境和趣味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更好地体现其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同时,建议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探究能力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呈现思考内容,以便有效深化认知过程。运用这样的模式,能够让学生在表达探究过程中发现自身的学习问题,探寻更为科学合理的解决策略,以此提升语言的综合实践运用能力。

学生在这样的自主表达探究过程中,更能够开阔视野,形成丰富的语言感知和实践运用技能。像在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9A Unit 4 TV programmes的“Reading The TV programmes on Saturday”教学中,可建议学生能够针对自身的学习疑难问题,就“Which TV program do you like best?”和“Why do we need TV programmes in our life?”来表达。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阅读的提示来探寻解题的思路。教师可在学生语言表达过程中进行适当指导点拨,让学生能够真正融入课程学习的互动过程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能够为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三、引导自我反思总结,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篇4

一、任务阅读表达的意义

(一)任务阅读表达延伸阅读过程

表达能使得学生走出被动理解的学习局面,能帮助学生在明确一定学习任务和目标的基础上获得更为全面、深刻的印象,让他们有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间。

(二)任务阅读表达能聚焦问题

给学生更多自由表达和相互争辩的机会,使得他们在有针对性探究中深化理解,形成有效的破解对策。

(三)任务阅读表达能集思广益

通过表达使得学生在主动带着问题深入探知的过程中发现更多有意义的思维方法,更好活跃课堂教学环境氛围。

二、任务阅读表达运用的策略

(一)聚点导说:明确表达方向

创设丰富话题,引导学生有针对性思考,让他们在带着问题和疑问深入思考的过程中发现阅读精华,更利于他们识记运用。聚焦表达的目标方向,使得学生在主动跟进话题任务中,明确表达目标方向。找出任务话题中核心点,诸如时间、地点、人物等,让学生从相关的内容中不断修正理解感知思维方向。

聚焦要点表达,帮助学生知晓认知难点。如,在九年英语上册Unit 4 Growing up的“Reading Never give up”阅读作业设计中,针对“Never give up”的主题,可就Spud Webb is the shortest player in the NBA从文本素材中找出相关的素材。结合上述内容,可建议学生就“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Spud Webb ?”“What did you get from Spud Webb ?”“If you were reporter,what would you like to interview Spud Webb ?”中主要人物、做什么等内容中筛选相应信息,帮助他们深化语篇整体理解感知。在学生说出了自己的不同理解感知后,可建议他们围绕青少年在成长道路上如何做到不放弃和不言失败多提出自己的意见。有的同学结合Spud Webb的经历,就怎样锻炼自我、发展自我和提高自我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建议,让他们有更多深刻的认知。有的同学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和遇到的困难,围绕“How to settle our problems?”主动表达相应观点,使得自己的阅读感知更加丰富。

突出问题导向,结合表达的内容,应该紧扣5“W”的原则,即关注Who、Where、When、What、Why等要素,让学生在明确相应的表达要点中主动摘录信息进行表达。围绕问题设计的导向性,可建议学生从中摘录出相关的词汇短语、语句等,帮助他们在深入总结交流的过程中归纳要点,形成深刻感知印象。问题设计在体现趣味性、多样化和差异性的前提下,能紧扣中心要点,让学生能够自由选择,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更加主动思考,增强学习的激情和潜能。

(二)协作交流:讨论不同理解

发挥学生群体力量与智慧,多给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机会,能使得他们集思广益的过程中获得更多不一样的认知。关注学生的不同意见和建议,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寻破解难点的策略,更能使得学生在明确讨论重点和相关要求的过程中给学生更多的提示。

根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讨论,利于深化记忆。如,在九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Know yourself的“Reading People who are happy with their jobs”的教学引导中,可围绕“What did the author want to tell us?”可建议学生就“Which information did you read in the article?”从教材文本中找出相关的词汇、短语,帮助学生整体理解感知。同时,围绕“The happiness and the job”关系,组织学生就从语篇中提及的医生、教师等职业中挖掘更多有意义的话题。在此基础上,可建议学生依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多深入归纳总结,让他们在反思的过程中找到更多全面、正确的理解感知。教师在学生表达思维出现“短路”的时候,可给他们相关的提示,鼓励他们从相关的词汇短语中深入思考;在学生语言表达出现偏差时,不妨建议他们结合前后语境进行深入揣摩,帮助他们找出相关的内容;在学生争论不可开交时,可聚焦他们争论要点,给他们重新设置相应的思考题目,以此来帮助他们有针对性进行思考,给他们更多的尝试和探索。

教师结合学生讨论交流的核心要点,可设置具有一定共性的话题,引导他们就相关的信息要点进行归纳。多了解学生争辩重点,鼓励他们围绕相关的内容多给他们设计相应的问题,引导他们从相关的语句和语段中找出内容。关注学生的不同,多给他们激励肯定,帮助他们在主动说出自己认知感悟的基础上形成敏锐感知和深刻印象。

(三)摘录补充达:提升表达效果

建议学生根据问题要点,在结合自己理解感悟基础上主动摘录补充,帮助他们在不断总结反思的过程中深化感悟。摘录补充形式运用,使得学生有了更多自我修补完善的机会,让学生能够针对问题找出应该规则,帮助他们在举一反三的实践运用中产生丰富的语感和表达思维。

摘录补充,让学生有了更多拓展延伸的机会。如,在八年级下册Unit 6 International charities的“Reading A An interview with an ORBIS doctor”教学中,结合“The value of ORBIS doctor’s work”和“Why do the people need such as ORBIS doctors more and more?”等重点问题中摘录补充相关内容。有的同学从ORBIS International中,找出了“How do you think of ORBIS doctors’ work?”的答案;有的同学从组织的发展历程中感受到“There are some best volunteers in the world in ORBIS international”,等等。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让问题在不断被拓展延伸的过程中得到深化。

多注重总结归纳,指导学生重新梳理阅读素材中信息要点,帮助他们积淀丰富语言文化知识,给他们更多的明确指导。关注学生在问题交流的短板,多给他们相应的提示和引导,鼓励他们在认真总结反思的过程中强化理解,深化感悟。围绕学生的认知感悟,多提出相应的问题,鼓励他们在深入表达交流中强化理解,更能使得摘录补充富有意义,便于学生在统筹协调中完善理解感悟过程。

三、任务阅读表达运用的几点反思

任务阅读运用,让学生有了更多实践运用和丰富认知思维的机会,也使得阅读教学更有生机活力。任务阅读表达运用中,应该关注如下几方面:(1)关注要点,围绕重点和难点,多给学生创设相关话题,便于他们能有的放矢主动表达。(2)深入学生互动交流过程,引导他们讨论争辩,帮助他们在合作互动中掌握阅读理解方法和规则。(3)多归纳总结。归纳学习探知中存在问题和发现闪光点,给学生更多的总结归纳运用的方法。

总而言之,任务视野下的阅读,给了学生更对自主尝试和合作运用机会,能使得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找到更多丰富思维方法,便于他们在主动灵活运用的过程中增强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突出任务话题表达的多样性、问题表达的多元化、合作探究的全面化,定能使得学生在把握语篇整体教学要义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深度感知和真切体验,让他们的理解感悟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篇5

教育信念,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教育工作者的行动方向。有理想,才会有行动,当今社会多元价值并存,容易让人迷茫,失去方向。在这次远程培训学习中我对自我的职业有了正确的认知,不管教师的社会地位、降级地位如何,就应以教师这一职业为荣,我自身也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职业幸福感。“追求自我的教育之梦,是每一位优秀教师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

注重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和培养,教师的人格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好教师是引领学生进行用心选取的向导,好老师能飞无助的心灵带来期望。优秀教师应加强个人品味的修炼,用热情去点燃学生,用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用生命去关照学生。我从课程中、从教师们的教学魅力中感悟到了:教师的品味在于内外兼修、在于人格与专业的共同提升,修炼、激-情与创新是成为优秀教师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教育是终生事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一名优秀的教师要有丰厚的学识。优秀教师应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挤时光去学习充电,“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深深感悟到:读书学习,永无止境,方能使自我知识渊博、观察敏锐、充满自信,永葆教育智慧之活水永不干涸。

教育是终生事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一名优秀的教师要有丰厚的学识。优秀教师应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挤时光去学习充电,“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深深感悟到:读书学习,永无止境,方能使自我知识渊博、观察敏锐、充满自信,永葆教育智慧之活水永不干涸。

篇6

中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中,有很多作品都再现了“人”生命的积淀。古今中外人类知识体系、理念体系、行为体系是生命教育的资源库,是生命价值的丰富素材。人类的生命随处可见,但是人类生命又是自然界独一无二的存在。因此,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要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命价值教育文本,凸显生命价值教育,汲取教材文本中生命价值教育的“营养”,正确认识生命价值,增强中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引导他们珍惜生命,树立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观以及正确的生命观,以自己有限的生命,为社会做出最大贡献。如,王家新《在山的那边》、曹文轩《孤独之旅》、黄蓓佳《心声》、鲁迅《故乡》、勃兰兑斯《人生》等,给予了人生深刻的启示;鲁迅《风筝》、莫怀戚《散步》、泰戈尔《金色花》、张之路《羚羊木雕》、朱自清《背影》、冰心《荷叶母亲》等,表现出亲情、友情;冰心《谈生命》直接阐述生命的价值;席慕容《贝壳》、小思《蝉》等,引人思考生命价值;何其芳《秋天》、宗璞《紫藤萝瀑布》、王鼎钧《那树》、朱自清《春》、梁衡《夏感》、老舍《济南的冬天》、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展示多彩生命,呼吁热爱自然,热爱生命;杨降《老王》、鲁迅《阿长与<山海经>》、余秋雨《信客》、李森祥《台阶》等,以普通的人和事,呼唤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和关怀。

二、感悟生命:情感迁移

中学语文教材中,涵括很多生命意象,引领学生感受生命,欣赏生命形态,认识生命旺盛顽强的活力和价值,让学生通过欣赏生命,实现情感迁移,达成对生命的感悟,最终热爱生命。一个人只有学会热爱生命,从自我欣赏出发,在面对人生挫折时,保持自信,不失热情,才能在跌倒后,再次爬起。当然,生命欣赏还在于发现他人的美,学会欣赏他人。中学生通过感悟生命,实现情感迁移,继而丰富自我生命的内涵、真谛。如,在《第一次真好》一课教学中,作者写到“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这样的三句话,让学生细细品味人生诸多第一次的体会,感受“我”的第一次体验和经历。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说一说自己第一次的感觉,和课文的第一次进行对比,并总结和升华自己对第一次的感悟。通过课堂教学感悟生命,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认识自我,认识生命,实现情感转移,全新感悟生命。

三、体验生命:实践活动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通过文本解读和情感迁移,让中学生认知生命,感悟生命,学习文本作品中蕴含的人性,认识真情的可贵和生命的重要性,继而关注生命,重视生命。然而,中学语文的生命价值教育,不仅仅是认知生命、感悟生命,更在于体验生命、提升生命,从而帮助中学生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生命价值的教育是对语文实践活动的体验。中学生要将挫折、困难看作是生命价值提升的“人生老师”,当作是自我锻炼成长的机会,积极面对,勇敢克服,不断战胜自我,提升自我。如,在《散步》一文中,写了一家四口散步在春天的田野里,沉浸在“和美”的亲情世界里,感悟作者及家人美丽的心灵。笔者创设生命教育情境,让中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经历,和大家一起分享,引导学生关爱亲人,理解生活,体会责任与爱的关系。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和分享活动,让学生在分享、感受、传递爱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爱,使学生的精神世界获得发展。

四、结语

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中学语文生命价值教育中的生命认知、感悟、体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生命认知是基础,生命感悟是延伸,生命体验是完善。教师要将生命教育作为语文教育最高的价值追求,贯穿于素质教育之中。笔者在中学语文教育中,以生命认知为出发点,指导学生感悟和体验生命,绽放中学语文课堂生命之花。

作者:崔旭春 单位:沂水第二实验中学

篇7

一、构建情景,体验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有着特殊性,它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多种基础性的技能,诸如:听、说、读、写、欣赏等等,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其中的内涵,潜移默化的受到一定的审美教育、思品教育等等,拓宽学生的思维。然而,初中生本身的能力有限,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力来引其入胜。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初中生需要教师引导其进入到一定的学习情境,进而有助于促使学生产生一定的主动学习欲望。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构建一定的情景,从情感上给予学生渲染,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实践体验等等,实施自我情感的转移,深入的感悟阅读文本,进而潜移默化的形成自我素养以及技能的提升。

如:在学习《云南的歌会》教学内容时,笔者运用现代化的设备构建一个“民族歌曲大集合”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感受民族音乐之间的不同,感受民族音乐与通俗音乐的不同等等,产生想要探究的欲望。这样,以情景引导学生去体验、感知阅读文本的,进而带着体验感悟再去学习阅读文本,能够从思维和认知的角度产生一定的冲突和矛盾,便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了解。

二、彰显个性,特色教学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早就明确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无功利地接近文本,自由地接近作者心灵,触摸作者的思想感情世界。”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学习是学生个体与阅读文本中之间进行的交流和对话。应该是个性的体验。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手段是固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统一式的感悟、体验和总结,诸如:以《孔乙己》教学为例,其体验感悟都统一的规划为: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所戕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对封建社会的一种批判等等。促使学生的阅读体验定位在阅读文本写作的社会意义,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性思维的启发和发展。对此,笔者在教学中以学生个体为主,开展特色教学,借以来彰显学生的个性。

如:还以《孔乙己》教学为例,笔者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学生主动体验、感悟式的教学策略,即:让学生就孔乙己这篇阅读文本进行改编,将其改编成为剧本,进而表演出来,以生为主释放其思维活力,刺激学生产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感悟,让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去分析、总结孔乙己这篇阅读文本传递的信息,表现出来的信息等等,站在现代社会的眼光去分析问题和看待问题。诸如:学生更多的从孔乙己本人的形象做分析,以现代社会的竞争力、现代社会的读书人形象来与其对比,进而更客观的分析阅读文本体验等,彰显了自我的个性,有助于自我综合技能和素养的提升。

三、注重参与,互动教学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的自主参与性。初中语文学科本身决定了其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全面参与性以及互动性等等。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单一的教师问、学生回答这样的互动形式,很大程度上不能够真正的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生为主,结合教学内容,实施互动教学,借以来促使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得到感悟,深化自我对阅读文本的了解,促使自我全面的提升和发展。

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教学内容时,笔者首先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来让学生演绎整个阅读文本,刺激学生的阅读感知情感。其次,让学生就自我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与学生互动,诸如:骗子之所以敢行骗的原因、大臣们的种种虚伪、大臣们的忐忑、百姓的地位、百姓的附和、小孩子对谎言的揭示等等。以新的互动形式来强化学生的主动参与。

总之,新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我们作为教师应结合新课改的变化,调整自我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的探究教学策略,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等等,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的凸显自我主体性作用,进而不断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8

借助任务预学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利于他们在增强认知感悟的基础上获得更为丰富的感思,能使得阅读教学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前置性。任务引导预学,使得学生在整体语篇感知中明确阅读理解学习的方向。借助任务预学,让学生在查找阅读学习问题中积累深厚感知。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下同)模块三Unit 3 Back to the past的“Reading Lost civilizations”阅读教学中,不妨要求学生就“The character about lost civilizations”和“What do we should do for lost civilizations”等从文本中筛选画出相应的词汇短语,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感知印象。基于学生在预学探知中的收获,鼓励他们就“What did the author want to tell us ”摘录筛选出相应的词汇短语,帮助他们在明确相应的语句中找到足够的证据支撑。任务预学引导,让学生在带着问题主动思考的过程中形成更为明确的学习认知感悟印象,引导他们获得丰富的感悟体验。预学的任务应该在体现文本素材背景知识、文化氛围、语篇主旨中,为学生设计相应的前置性思考话题,让他们有更多的理解感悟。

二、合作探疑深化,增强“感思”

借助合作探究的模式活化理解感知,让学生在不断交流过程中形成富有深度的感思,能够使得课堂教学在合作中获得相应的语言文化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合作,让他们在找出相应的探究要点中形成敏锐感知,将实践体验主动转变为知识积累及运用。通过合作探究任务引导学生自觉探知,更能够使得阅读教学富有趣味性和多样化。例如,在模块三Unit 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的“Reading B Fog”教学中,建议学生在思考“What did happen in the fog”问题基础上,引导他们运用同伴交流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就“If you were Polly,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和“What did we learn from Polly’s action”等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让学生在主动强化感思的过程中增强理解。合作探究任务,让英语阅读在明确具体要求和方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激情。合作探究的形式应不拘一格,可以是同伴交流,互通有无,可以是小组讨论,学习借鉴,可以是组间辩论,活跃氛围,等等。多帮助学生归纳合作探究的规律方法,让学生在主动积极运用中深化感思,强化理解运用。

三、反思任务探知,升华“运用”

篇9

通过自由情境来设计竞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相互竞赛中形成争先恐后的学习精神,促进语言表达技能不断内化生成。这些竞争活动设计,应该在体现趣味化和互动的前提下,更应该发挥好学生的学习主体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互动交流形式来展示学习内化,能提高语言运用技能。可设计词汇短语听写背诵竞赛活动,针对课堂学习种出现的词汇短语运用听写、背诵等形式引导小组之间竞赛,男女之间竞赛,让学生有更为激情参与;课文背诵记忆竞赛,以语篇素材为单位,引导学生尝试理解背诵,深化认知感悟;模拟写作比赛,根据学习内容,布置一定的写作话题,让学生有感而发,更好增强学习使用转化运用能力,提高表达技能水平。

这样的相互竞争活动,能培养学生奋进的学习品质。例如,在七年级上册Unit 5 Let’s celebrate!的技能学习中,针对课程学习的“正确使用特殊疑问句”重点,围绕“怎样使用‘wh-问句’?”和“怎么回答”来列出常见的特殊疑问词以及具体例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运用归纳方法来总结使用规律,通过竞赛形式来引导学生掌握“wh-+一般疑问句”的使用方法。同时,教师可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差异,运用一定的测试题目,来引导学生相互竞争发现各自存在的问题。教师可建议学生针对特殊疑问句的构成,引导学生对What、Where、When、Why等特殊疑问词正确使用归纳总结,形成一定的认知感受。 学生掌握了使用规则后,定能够自觉主动地予以表达运用。

2.借助表达展示活动,增强主动性

竞赛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意志和品质,利于展示他们的学习才华和技能。通过自我表达展示秀的活动来帮助学生深化认知感悟,让学生能够带着激情和创造力主动参与课程表达交流,活化认知感悟。

学生再者自由的空间崭露头角,定会使他们释放无穷的学习能量。这样的表达展示活动,对活化课程学习内容具有推动引导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多让学生唱主角,能更好活化认知感悟思维。可运用自我讲故事形式,向全体同学展示自己的口语表达运用技能;运用手抄画报来展示自己的英语书写和资源运用技能,活化学习内容;运用课文剧、游戏、诗歌朗读等形式来活化学习内容,让学生能将语言学习感知转化为表达运用。这样的表达展示活动运用,能使得学生将自我认知感悟转化为主动实践运用,让学生在暴露思维感知过程中不断深化对课程文本学习内容的理解感悟。

学生通过这样的互动展示,能在活化和丰富课程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交流,最大限度激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的Unit 5 Wild animals的“Reading Giant pandas”教学中,可通过自我秀展示的形式来活化学习内容。建议学生运用画笔画出大熊猫的憨厚可爱的形象,或者运用互联网搜集以“The cute and fat panda”为主题的图片,并形成一定的画报形式;建议学生围绕“What do we should do for giant pandas?来主题演讲,深化他们的认知感悟过程;运用讲故事形式围绕“The interesting story about giant pandas”来鼓励学生主动表达,拓宽认知。

3.运用欣赏影视活动,深化感悟力

关注学生的生活习惯方式,从鲜活的语言学习资源中挖掘有价值的学习内容,不仅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认同情感,更能让学生在形成一定的思维感知共鸣。欣赏影视,能让学生在感受原汁原味的语言表达过程中增强学习注意力,更能够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积累语言文化知识。

篇10

引言

近年来,学习科学与认知科学领域的一系列研究表明适应性学习是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研究的必然趋势,学习者模型(Leamer Model)是构建网络环境下适应性学习系统的核心要素。与传统学习相比,尽管网络学习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然而差异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适应性学习是难以实现的。鉴于此,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以学习风格为突破口,对完善学习者模型,实现网络环境下适应性学习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对已有研究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发现有关网络学习风格与学习者策略性特征之间关系的研究较为罕见。策略性特征是学习者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获取信息、将其内化为知识、进而在实践中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关键作用,且具有可教性。这就意味着构建网络环境下动态的策略性特征数据库,对完善学习者模型、实现网络环境下适应性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研究以学习风格为基础,从群体差异分析的视角对学习风格与策略性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以期为学习者模型的完善及基于学习风格的适应性教与学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一 研究参数界定

1 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完成学习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是学习者感知、理解、加工信息的个体技巧与特殊偏好的集合。通过对已有学习风格模型及其应用的比较分析,本研究认为Felder-Silverman学习风格模型(FSLM)对学习风格的描述最为详细,且内部结构设计的独特性与完整性有利于对学习群体进行聚类,进而实现群体意义上适应性学习系统的构建。此外,该模型在适应性网络学习的研究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也就是说开展基于FSLM的研究能够增强研究结论的应用与参考价值。鉴于此,本研究选取FSLSM作为学习群体划分的依据。

2 策略性特征

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结合梅耶的学习过程模型,对网络学习策略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网络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实现网络学习系统的平衡,依据相关学习环境,结合自身特征,在对网络学习系统进行不断调节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一切可行的程序、规则、方法和技巧。其中,网络学习系统的平衡包括主客体间平衡和主体内部平衡一一主客体间平衡是指学习者与学习环境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内部平衡是指学习者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所谓策略性特征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而使用各种学习策略的意识水平,是衡量学习者网络学习能力、影响网络学习效果的重要特征之一。目前,有关学习策略类型的划分存在诸多不同的见解。本研究以王迎等对远程学习者学习策略的研究和温斯坦对网络学习策略的研究为理论基础,结合网络学习的新特点,将策略性特征划分为信息素养策略、反思总结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合作交流策略与自我调节策略。

二 研究方法

l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为依托,选取2013年上学期参与该课程学习的2936学习者为研究对象,涵盖16个学院、19个专业,涉及文科、理工科以及艺术类三大学科类别,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采取电子问卷的形式通过网络课程对所有学习者予以发放,最终回收问卷2762份,回收率94.05%;经筛选,共保留有效问卷2639份,有效率95.55%。其中,从学历层面来看,该研究对象以在校本科生为主(93.5%),在职硕士和4+2+1硕士所占比例分别为5.6%、0.9%;从性别层面来看,该研究对象以女生为主(71%);从学科类别来看,该研究对象以理工类学习群体为主(52.4%),文科类与艺术类学习群体所占比例分别为34.5%、13.1%。

2 研究工具

本研究以网络学习风格量表、网络学习策略性特征量表为获取研究数据的主要工具。网络学习风格量表是在FSLM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实际进行改编,包括信息感知风格、信息输入风格、信息理解风格与信息加工风格四个维度;网络学习策略量表主要以王迎等构建的远程学习者特征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大学生网络学习的新特征,对温斯坦网络学习策略量表和王迎等编写的远程学习者学习策略量表进行改编和自编,最终该量表整体及各维度其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46、0775、0.814、0.828、0.787、0.791,且内部一致性能够满足研究要求。

网络学习策略量表结构效度的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吴明隆的研究结果:当样本观察数足够大时,整体模型适配度的判断不应仅以卡方值或卡方与自由度的比值作为判断准则,其他适配度指标的作用将愈显重要。因此,网络学习策略量表的结构效度亦能满足研究要求。

三 群体差异分析

网络学习风格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信息感知维度,直觉型、均衡型、感悟型学习群体所占比例分别为27.4%、57. 1%、l5.5%;信息输入维度,言语型、均衡型、视觉型学习群体所占比例分别是12.7%、19.2%、68.1%;信息理解维度,综合型、均衡型、序列型学习群体所占比例分别是36.4%、47.g%、15.7%;信息加工维度,沉思型、均衡型、活跃型学习群体所占比例分别是3l.9%、38.6%、29.5%。各维度中的“均衡型”为计算值处于其他两种学习风格之间灰色过渡区域的学习群体,在一定程度上未形成明确的学习风格或兼具另外两种学习风格的特点。

1 信息感知维度

方差齐性检验的结果显示该部分研究数据方差齐性检验假设不成立,单因素方差分析之后宜采用Dunnett's T3(3)法进行事后多重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信息感知维度,资源管理策略、反思总结策略、信息素养策略以及自我调节策略在直觉型、均衡型、感悟型学习群体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合作交流策略在直觉型、均衡型、感悟型学习群体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事后多重比较分析的结果显示:感悟型学习群体合作交流策略水平均显著高于直觉型与均衡型学习群体。

2 信息输入维度

方差齐性检验的结果显示该部分研究数据资源管理策略、反思总结策略、信息素养策略单因素方差分析之后宜采用Scheffe(C)方法进行事后多重比较分析;合作交流策略、自我调节策略的方差齐性假设不成立,单因素方差分析后宜采用Dunnett's T3(3)方法进行事后多重比较。在此基础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知:各项策略性特征在言语型、均衡型、视觉型学习群体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事后多重比较分析的结果显示:均衡型、视觉型学习群体的资源管理策略、反思总结策略、信息素养策略、自我调节策略水平均显著高于言语型学习群体;均衡型学习群体合作交流策略的水平显著高于言语型学习群体。

3 信息理解维度

方差齐性检验的结果显示资源管理策略、反思总结策略、信息素养策略、合作交流策略、自我调节策略的方差齐性假设不成立,单因素方差分析之后宜采用Dunnett's T3(3)法进行事后多重比较。在此基础上,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知:信息理解维度,除信息素养策略以外,其他策略性特征在综合型、均衡型、序列型学习群体间存在显著的群体差异。事后多重比较分析的结果显示:序列型学习群体在资源管理策略、反思总结策略、合作交流策略、自我调节策略显著强于均衡型学习群体,序列型学习群体在合作交流策略、自我调节策略方面均显著高于综合型学习群体。

4 信息加工维度

方差齐性检验的结果显示所有策略性特征方差齐性的假设成立,单因素方差分析之后宜采用Scheffe(C)进行事后多重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可知:所有策略性特征在活跃型、均衡型、沉思型学习群体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事后多重比较分析的结果显示:活跃型学习群体的所有策略性特征均值均显著高于沉思型、均衡型学习群体,均衡型学习群体均值显著高于沉思型学习群体。

四 研究结论

在对各部分研究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的基础上,结合上述数据分析的结果,本研究从群体差异性特征与群体相似性特征两方面着手对上述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归纳结果分别如表6和图1所示。注:n.s表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从表6可知:信息感知维度,感悟型学习群体合作交流策略水平显著高于直觉型与均衡型学习群体,其他各项策略性特征间未发现显著性差异,均值近似相等;信息输入维度,言语型学习群体策略性特征的各方面均值普遍较低,其资源管理策略、反思总结策略、信息素养策略以及自我调节策略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均衡型与视觉型学习群体,而该学习群体合作交流策略的水平也显著低于均衡型学习群体;信息理解维度,序列型学习群各项策略性特征均值普遍较高,其资源管理策略、反思总结策略、合作交流策略、自我调节策略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均衡型学习群体,而合作交流策略、自我调节策略的水平也显著高于综合型学习群体;信息加工维度,各项策略性特征水平由高到低依序为活跃型学习群体、均衡型学习群体、沉思型学习群体,且彼此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篇11

二、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建构获得的,因此,情境是学习环境中重要的要素。听障学生听力损失后,视觉成为他们感受世界、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创设直观形象的心理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听障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和兴趣。心理情境的创设,一般可分为四种形式:围绕着问题展开的“问题式心理情境”,促进学生之间互动与交流的“合作式心理情境”,注重强化体验和感悟的“体验式情境”,以培养探求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探究式心理情境”。探究过程往往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紧紧围绕辅导目标创设的“问题式心理情境”,是探究活动展开的原动力。例如,在“认识情绪”心理辅导课中,理解情绪ABC理论是辅导的难点。教师根据一些心理故事,创设问题式心理情境,设疑激趣。在观看形象生动的视频后,请听障学生思考,面对同样的一件事情,为何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呢?然后围绕这一富有情趣的、蕴涵哲理的心理问题展开探究,抽象概括出埃利斯著名的情绪ABC理论。这样就使原本晦涩难懂的心理问题简单化、生活化,激发听障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进行自主学习,最终将难点化解。此外“合作式心理情境”在聋校心理辅导中应用非常广泛,如深受听障学生喜欢的“无敌风火轮”,要求各小组先利用报纸和胶带制作一个可以容纳全部小组成员的封闭式大圆环,然后各小组成员站在大圆环内,边走边滚动大圆环向终点冲刺,这就需要团队成员相互信任、密切合作、齐心协力才能顺利完成任务。因此说,“合作式心理情境”给听障学生自主探究搭建了有效的平台。

三、自主探究,切身体验感悟

心理辅导课不是以传授系统的心理知识为目的,也不是要解决知识与技能的问题,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切身感悟而不是认知。因此,聋校自主探究式心理辅导课应立足于听障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发挥听障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听障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自主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组织,要求教师以听障学生个体经验为载体,精心设计热身游戏、校园心理剧、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角色模拟、心理行为训练等一系列活动,为听障学生自主探究提供蓝本和平台,让听障学生在参与中获得心理体验,在参与中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目的。例如,在初步体验了“风雨同行”心理辅导活动后,教师及时引导听障学生思考:“你在当‘盲人’的‘导行人’时,‘盲人’信任地将自己的安危交付给你,你有什么感想?回想现实生活中,还有谁如此信赖你,经常和你分享人生的酸甜苦辣,你又是如何对待这份信任的呢?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值得别人信赖的人吗?值得信任的人身上有哪些特点?”教师在听障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画龙点睛,适时引导听障学生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感悟体验,反思自省。再如,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听障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迅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外表、性格、兴趣爱好,部分听障学生对自己身体的残疾问题出现自暴自弃的情绪和行为。针对这一问题,如果创设体验式心理情境,让听障学生亲身体验无肢人士的学习生活,将令他们受益匪浅。如听障学生绑住手脚,模仿身残志坚的四肢缺失人士去完成洗脸刷牙、吃水果、画画等任务后,他们的感触都很深。

四、合作交流,互助辨析求通

如果没有探究成员之间的合作交流、辨析求通,那么仅靠听障学生个人自主探究的力量是难以全面地建构起多样化、个性化的心理感悟的。聋校心理辅导课的合作交流是指听障学生在自主探究环节中发现和形成问题后,通过各成员之间的讨论、研究、交流、辩论,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等一系列活动,共同建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这也是听障学生对心理辅导知识的深化理解、整合内化促成自身发展的过程。一般来说,根据合作的对象不同,聋校心理辅导课可分为听障个体之间的合作探究、小组之间的合作探究、听障学生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合作探究、听障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探究。但是不管采用何种合作探究形式,都是要经历探讨交流,互助析疑,最终形成新的认识。例如,在增强耐力的心理辅导中,掌握承受挫折、战胜困难的方法和技巧是辅导难点。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直接指导听障学生学习贝多芬、张海迪等名人,学生会感觉挫折离自己很远,感悟和体验不深。如果修改为合作交流方式,教师提出问题:“生活中你遇到最大的挫折是什么?请你说说遇到挫折时,是怎样成功地调整自己的心态的。”小组交流会后集体讨论交流,辩论探析,共同形成承受困难、战胜挫折的具体办法,顺利突破了辅导难点。但要注意的是,合作探究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听障学生形成共同的观点,有时观点鲜明、见解不一的辩论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总结评价,拓展延伸升华

篇12

一是创设情境。《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更多地表现在策略的指导,为学生创设可激发探索欲望和创造欲的问题情境。”因此,一个善问的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学习中易于混淆的问题和含糊不清的认识误区,使之产生非知不可的探究心理。教师要对学生的好奇心高度敏感,善于营造情境,抓住学生产生问题的可贵瞬间,继而努力助推他们进行锲而不舍的探索,这是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前提。

教师在教学中决不能替代学生的思考,释疑、解惑并非是将疑惑全部“冰释”,而要引导学生在明了旧疑的基础上思考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不能让学生的问题止于自己。培养“探究”的“问题情境”,首先问题要典型、要有思想,其次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由问题引起认知冲突、思维碰撞,并由此广泛展开师生交流,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问题为诱因,紧紧抓住问题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中展开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称为问题教学法。这种依托问题训练思维,问题激励创新的方法始终贯穿整个数学教学过程。

二是强调体验。体验性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它强调教学过程是一个亲历体验、感受的过程,强调教学过程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学生联系自己的已有知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凭借自己的猜想、直觉、想象等去直接感受、领悟、再认识、再反思、再创造数学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性教学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悟与反思。反思是师生自觉地以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作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认识、分析、总结。感悟对学生来说也是个创新的过程,感悟是对自己的挑战,要生成一些对自己来说具有超越性的认识和思想。感悟能激发生命成长的潜能,使生命调动自身的一切,不断创造自我,改善自我和发展自我。

三是生命在场。生命化的数学教学过程正是通过师生双方智慧的碰撞,人格魅力的影响不断地升华着情感,促进双方的人格得以提升。数学教学与其说是传授,不如说是唤醒。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激荡,就不能称为教育。生命化数学教学过程要“尊重意愿、满足需要、培养兴趣”,凸显“自主、自信”的主体精神,唤醒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把个体内在的天赋本性引发出来。生命化数学教学的教学目标不再是单单指向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的获得,解题的训练,不再是对概念的理解与分析,而更强调的是通过数学教学为学生展现一种新的生存方式。(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二中学)

篇13

英语语感(ThesenseofEnglishlanguage)又称英语思维,是人脑不经过逻辑翻译策略,直接把语言和语义进行非意识转换的思维过程。英语语感是学生基于一定阅读学习素材基础上而长期积累运用过程,是语言信息的输入和转化的重要解码过程。教学实践证明,以阅读为载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不仅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学习感知思维,还能够让他们在语感指导下,尝试运用多样化的方法进行学习和使用英语,提高运用的准确性和地道性。

一、抓住文章题目,猜想作者写作意图

语言感知的核心是能够利用有效信息进行猜想,根据一定的提示来猜想其中表达深层内涵意义,对更好理解运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在阅读教学中,围绕文章的题目进行猜想,不仅能使得学生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更能够使得学生在体味作者写作意图的基础上,培养认知逻辑性和条理性,促进知识技能内化生成。

抓住文章题目引导学生在前思后想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信息,能使得学生将猜想转化为一种内在需要。在运用过程中,紧扣文章表达主题大意,建议学生运用记笔记的形式圈出文章题目的重要信息,帮助他们从相关的词汇中找出有可能隐藏的信息,帮助他们扩散认知思维;多引导学生根据文章题目来筛选有效信息,鼓励他们在自我主动猜想过程中不断发现更多新的认知点,帮助他们调整思维感知;鼓励学生按照文章题目来梳理认知思维,反思总结自己的思考过程,丰富语言感知。以文章的题目为核心,鼓励学生去大胆猜想,更利于丰富他们的认知思维。

利用文章题目来引导深入思考,更利于学生在猜想中深化理解感知。例如,在译林版七年级下册Unit 4 Finding your way的“Reading A trip to the zoo”阅读教学中,可根据文章题目表达的“The route of Sunshine Zoo”主题,建议学生猜想:“What does the author want to tell us?”和“What do you find in Sunshine Zoo?”让他们在主动猜想过程中激活思维灵感。学生猜想作者写作意图,能在激活他们丰富语言感知和想象思维基础上,帮助他们调整认知感知方法策略,提高英语表达综合运用能力水平。

二、借助任务合作,培养多元感知悟性

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加深理解,更利于学生在多样化的感知领悟中提高综合运用能力。通过任务合作能使得学生在自我感性阅读过程中,主动质疑思考,积累感知悟性。学生在任务合作过程中的理解感知更具有深刻性和全面性,便于他们深化理解感知。

按照任务合作探究教学要求,结合阅读素材内容要求设计具有多样化和层次性的探究思考题目,让他们在彼此合作交流中加深理解感知。为学生设计具有任务型的思考探究题目,帮助他们在自我主动思考过程中不断发现更多问题,便于他们调整认知感悟;引导学生运用多样化的语言进行表达,帮助他们主动呈现理解感知思维;多鼓励学生归纳感知悟性特征,让他们在尝试相互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认知思维,丰富他们的思维情感。

通过任务合作来深化理解感知,更利于学生愉快接受。例如,在八年级上册Unit 5 Wildanimals的“Reading AGiant panda”的阅读教学中,可根据学生对“The cute giant panda”感兴趣的特点,鼓励学生就“Do you like giant panda?”进行同桌交流,帮助他们深化理解。在此基础上,可引导学生对“How do we protect wildgiant panda?”进行小组讨论,帮助他们增强认知感悟。

三、拓展阅读过程,提高技能运用灵性

延伸阅读过程,通过听、说、写等方式等活化理解感知,更容易使得学生对阅读产生一定的兴趣。将语感融入到英语表达综合运用过程中,能指导学生更为准确学习和使用英语。拓展延伸阅读能使得学生在多样化的表达运用过程中提高语感运用的敏锐性和准确率,帮助他们提高综合运用能力水平。

在延伸阅读过程中,可按照学生的学习认知需要特点来设计相应的导入话题,让他们在尝试运用讲故事、作演讲、扩写、改写等表达过程中不断改变思考思维方式,帮助他们深化感知;多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根据自己的理解感知撰写阅读学习心得,帮助他们在相互交流过程中增强理解识记运用能力;鼓励学生针对阅读感知主动深化理解感知,多总结交流各自的理解思维,帮助他们在尝试多样化表达中体味认知感悟思维,激活他们内生动力。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可建议学生尝试运用故事演讲、改写扩写、情景剧表演等方式来主动表达和积极展现,充分激活他们的语言感知思维,帮助他们丰富认知思维情感,促进知识技能生成发展。

由此可见,从学生英语阅读中探寻语言感知能力培养,能在丰富他们认知感悟思维基础上,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敏锐性。在培养语感过程中,多引导学生主动阅读,鼓励他们在自我归纳和总结反思的基础上调整思维,形成多样化和正确性的感知,提高英语表达综合运用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