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大学生计算机教育的第一层次,是高职人才培养中各专业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支撑基础。高职高专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任务是:让学生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去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和日常事务问题,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大屏幕投影教室和多媒体操作演示的普遍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学中强调“精讲多练”,授课信息量大,效率高在教学改革中,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增长,计算机基础教学应着力强化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社会迫切需要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计算机人才,这对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对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大屏幕投影教室和多媒体操作演示的普遍应用,教室制作幻灯片,学生通过屏幕听教师讲解理论知识、观看教师操作演示,加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多媒体教学中,使用了视、听效果,能明显地提高学习效率。但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授课中,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多媒体变成了简单的电子教案,教师的活动局限在电脑前,授课成了电子教案的演示――“照片宣科”,授课时间一长,学生思想不集中,听完课之后,学生对所讲内容只有一个粗浅印象,回到机房完成上机练习,还得花大量的时间。这主要是先进的教学手段没有得到有效、合理的应用;在教学理念上没有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上理论性太强,或操作太简单。
2 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定义及优点
2.1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构建主义教学理论上的教学方法,是基于探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一种模式。它最大的优点是把学习设置到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学习目标十分明确,学生在学习内容之前就能明白这次课所学的知识能解决什么问题,从而以问题的探索来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2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真实的生活情境或事件为题材供学生互相讨论之用,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最大的优点是能使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得到发挥,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2.3 基于任务驱动的案例教学法
基于任务驱动的案例教学法是结合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两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上采用任务(问题)驱动方式,设计典型的具体案例。它最大的优点是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基于任务驱动的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基于任务驱动的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一般有6个步骤:设计任务;设计案例;分析案例;改造拓宽案例;案例的制作与实现;教学分析。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任务驱动的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3.1 设计任务
案例教学中任务设计的优劣对整个教学过程至关重要。因为要根据教学目标将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的任务,再根据任务来组织教学。因此设计任务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任务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
(2)任务的设计要考虑其可操作性。
(3)任务的大小和难度要适当。在设计任务时,要考虑教学的重难点和知识点的联系性。
(4)任务的设计要有层次。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3.2 设计案例
教学案例的设计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案例的设计应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理解应用知识、提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根本出发点。设计案例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3.2.1 案例要有针对性
这里要从三个方面考虑,首先案例要针对教材,要紧扣教材的难点、重点和基本理论,而且案例还应有一定的系统性,前后连贯,由简到难的编排。其次案例要针对学生,避免“万能”案例的使用,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专业和学生的特点选择与之适合的教学案例,即使是再经典的教学案例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最后案例还要针对教师,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对案例的使用应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更新性,避免案例的“永恒”性。
3.2.2 案例必须典型
对于同一教学内容必定有许多案例可用,应选用有代表性、全局性、能体现同类事物共同特性的案例,这种案例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客观事物规律的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示范作用。
3.2.3 案例要具有扩展性
案例编排时留有问题,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分析和创新,以真正实现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一个好的案例要能给予学生真正的实践指导,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把握所授知识。
3.2.4 案例要有合理性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案例的设计要从实际生活出发,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教材的具体内容看,案例不仅能体现教学目的和要求,也要反映实际生活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和所学知识的实用性。
4 基于任务驱动的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设计举例
以下是针对英缅专业的学生,以《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一书中“WORD字处理的邮件合并”这一节进行的教学设计。
4.1 教学设计准备
4.1.1 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五年制英缅专业某班的学生,共有23人,据统计,本班有80%以上的学生来自临沧各个县市的农村,在本课程学习前,学过、用过WORD字处理的只有2人。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学过WORD的输入与编辑、字符的设置、段落的设置、页面的设置、各种对象的插入,很多学生认为WORD主要功能是输入一些文字并设置相应的格式,象广告、报纸的排版等方面他们觉得可以用WORD来实现,但却不知道怎样制作信封、标签、请柬等,本节课的学习就是解决这一类问题。
4.1.2 教学内容和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是为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与基本概念、原理、方法或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都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和目标展开,所以明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将为基于案例教学法中的选取依据指明方向。本节内容是WORD字处理的邮件合并,包括文本框的插入、剪贴画的插入、艺术字的插入、自绘图形的插入、数据源的创建等等,难点是邮件合并。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信封、标签、请柬等的制作。
4.1.3 案例的选取和设计
本案例选择的是“茶博会邀请函的制作”,选择这个案例,主要有几下原因:首先,这些学生都来自临沧各个县市,茶叶是临沧的主要特产之一,学生对案例素材比较熟悉,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其次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之情,他们都想制作一份新颖美观的邀请函;最后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2 教学实施过程
4.2.1 新课引入
让学生观看一些茶叶的视频和图片,学生看到一棵棵茶树、一片片茶叶、一个个茶饼,好象自家的茶树和茶饼,心情无比激动,激情一下被调动起来,使新知识的学习成了学生内心的需要,从而使这节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也降低了学习难度。
4.2.2 案例呈现
给学生呈现我制作的“茶博会邀请函”后,学生的激情被调动起来,个个跃跃欲试,紧接着有一些同学会由喜悦转为疑惑:“怎样制作茶博会邀请函”?这样就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4.3 案例分析
将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点、难点及重点融合在案例的任务里,为了更好的解决重点、突破难点,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来讲解案例,因此把本案例设计成三个任务。
任务一:制作茶博会邀请函模板。这部分的内容学生已经掌握。
任务二:数据源的创建。这部分属于新知识,用Excel来创建数据源。
任务三:数据源的插入。启动邮件合并向导来操作。
4.4 总结评述
对案例进行分析,把案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难点和重点进行讲解和归纳,并提出一些新的任务让学生在上机课时自己完成。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展开基于任务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研究过程。
5 结束语
通过教学实践表明,基于任务驱动的案例教学法的教学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实施,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探索、合作、创新能力,所以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合理、有效地使用案例教学将会很好地解决传统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构建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5).
[2] 陈娟,李志平.基于任务驱动的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科学,2009(1).
[3] 郭外萍.“案例+任务驱动”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06(32).
[4] 邱富杭.“案例+任务驱动”模式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特色与应用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3).
[5] 崔玉波.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示例教学之我见[J].计算机教育,2005(95).
篇2
1案例教学法基本定义
案例教学法是在理论基础上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启发性的教学来获得学生知识的吸收。该教学一般以教学大纲要求为基准,通过知识案例做教材,教师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来达到学生思维与理解能力上的启发,让学生发挥自身独立思考能力,针对案例具体背景条件做理解与问题分析,从而提出对应的理解与判断,有效的提升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分析与解决能力。例如通过Word文档制作图表内容,可以通过列表全班某一个学科内容成绩为案例说明。教师可以先运用已经制成的模板做案例,说明制作的基本步骤,同时在其中可以提出操作多样性的问题,让学生发挥自主思考能力,甚至由此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与知识运用能力。通过案例做展示,可以有效的将理论内容通过实践操作来表现,让知识的运用变成有形化的展示过程,同时通过一定案例可以有效的明确操作的目标性,提升学生学习的指向性,目标的明确性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专注度。
2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方法
2.1案例的合宜筛选
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是案例的选择,要充分与所需要教学的知识点相契合与相匹配,这样才能发挥案例引导知识吸收的最终作用。要明确的了解教学所培养的方向与目的,而后再进行案例的科学适宜选择,进而达到案例教学引发学生关注,提升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教学效果的作用。要在课前提前的做好案例设计,甚至需要对学科内容做对应的案例系统,但是具体案例的使用还需要在课堂上灵活性发挥,这样才能有助于案例匹配学生当时的学习状态,达到学习兴趣的激发。但是对于案例的基本框架走向,在课前仍旧可以做好对应的想象与设计,在课堂上可以依据学生的关注度将案例中的部分元素做替换,但是案例的主干与核心结构并不产生较大的变化。因此案例的框架需要有一定的典型性与高匹配度,抓住知识运用展示的核心要素,其他辅元素则可以通过选择学生兴趣点元素做填充。在案例筛选中需要充分的关注学生具体基础条件、喜好情况,能够有效的让案例贴近学生生活与理解能力,最好能与学生兴趣爱好相符,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参与和理解。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营造应有的教学氛围,可以通过趣味性的内容来构筑轻松的学习氛围,进而发挥教学效果。
2.2选择合宜的案例展示方法
在案例教学法的展示过程中,可以运用口头描述、图表展示、书面材料、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展现,每一种方式都有对应的运用特点。口头描述一般适用于相对简单与容易理解的案例内容,可以通过简洁的语言来有效阐述。图表展示方式主要是案例中会涉及到相关表格与数据,由此可以通过图表来有效的展示。书面材料主要是通过大量文字叙述的案例做有效的表现,可以展现较为复杂的案例内容。多媒体展示方式主要是通过视频、音频、图像、文字等多种内容展示元素结合来展现生动的教学案例内容,尤其是对于计算机操作过程的演练,可以通过视频教学素材展示,一方面节约教师精力,另一方面可以更为清晰准确的展现计算机操作技巧。该方式在现代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运用越来越广泛。在案例教学法的表现展示中,需要依据实际情况与案例状况做针对性的内容展示,因此需要把控案例教学的时机,控制课程进程节奏,充分吸引学生参与积极性。
2.3创造案例教学情境
在案例教学法的展示运用中,需要通过创造问题情境,营造出整个目标知识的氛围,让学生能够沉浸在其中发挥自身的想象与理解能力。甚至部分案例的展现会激发学生对自身生活与兴趣的联想,从而达到计算机技术运用的多样化与创新性。要想让学生进入到教学情境中,需要设计好对应的问题,围绕教学问题做案例的逐层分析理解。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可以让学生有效的进入到该知识点与教学的氛围环境中,围绕相关问题展开高频率的思考活动。例如在EXCEl表的使用中,该表格软件有多种便捷性的操作,因此可以有效的通过快捷操作方式来提升表格设计与填充的效率。因此,可以通过问题来拟定分析理解目标,通过案例来展示操作过程与技巧,而后让学生围绕其中进行讨论作出更为便捷优质的操作技巧,让学生对相关操作有更为纯熟的掌握。这个过程就是充分的运用案例,将案例教学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化,由案例做引导牵引出一系列有关该知识点的计算机操作内容。
2.4客观全面的总结评价
对于案例教学法需要做对应总结评价,该评价总结一方面是针对学生在案例教学法中的收获成果做评价总结,另一方面是对教学法本身做评价总结,从而有助于后续教学合理性开展的基础参考条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做一定整理归纳,通过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之间做对应问题的讨论分析,同时对于案例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法联合下的实践操作情况做有效分析,或者对案例做分析后可以指导后续的实际操作演练。将学生较为分散的理解与思考做汇总分享,教师对学生的想法可以做出一定评判与指导,让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逐步形成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与体系。甚至可以针对学生的认知情况做一定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对于教学法的评价总结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作品完成情况来观察,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感受反馈信息来观察,有助于学生对教学方法做一定改进。日常的课堂学生反映也是观察教学法的有效途径,只是多途径的了解可更广范围的开拓评价的视野,提供更公正客观的评判。
3结语
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广泛运用,但是实际的效果仍旧有待提升。教师虽然运用了案例教学法,但实际的运用效果还需要依照规范标准与实际情况做灵活应对,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最终发挥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黄良鶵.案例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5(7):46.
篇3
其次,我们在筛选案例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案例的修改,去掉无用的东西,保留有用的东西,并要注意通过编辑把有用的素材串联起来,达到一定的层次性,系统性,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一定的梯度。
比如有一个“日常费用”工作簿,底下有“企业日常费用记录单”、“所属部门――时间数据透视表”、“所属部门――费用类别数据透视表”、“所属部门――开支数据透视图”四个工作表。
为了把这个工作簿改造成一个教学案例,我们可以根据教学要求把“企业日常费用记录单”工作表由数据清单改回一般工作表,删掉一些冗余的字段,删掉书本上并没有要求的数据透视表、数据透视图等工作表,以此作为学生练习输入数据的素材。改造后的工作簿如下:
接下来,我们可以用输入完的工作表练习数据管理,如自动筛选、高级筛选、分类汇总,并对此工作表制作图表分析等等。至此,一个演练从输入到分析的Excel教学案例制作完成。
篇4
1对于案例教学的具体定义
这种教学方法最早起源于美国的哈佛大学,并且被应用到法学教育方面,目前也因为案例教学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特性,被欧美一些院校所广泛使用,同时也逐渐将这种教学方法引入到别的学科当中。案例教学法具体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教学目的要求,促进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思考、调查、探讨沟通的一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对一些重要概念以及基本原理的理解,这是一种带有实践性的教学方法。
2案例教学具有的理论性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本质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并且能够将其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解决生活或者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让学生获得计算机基础应用的能力,给以后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案例教学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把理论知识给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去,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讨,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新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此,我们不难看出建构主义就是计算机基础教学案例教学应用的理论基础。
二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应用要注意的事项
由于案例教学法通常都由感性慢慢转变为理性,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时候也是将实际例子作为切入点,然后再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对此,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应用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选择好的案例
第一,在进行教学案例选择的时候,首先要明确教学的主题,保证案例和教学主题相符合,并且能够充分的将学习章节的所有知识点都融入其中,提高学生对于案例的兴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案例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第二,因为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每个学生的基础都有所不同,所以在进行案例设计的时候,将其分层次设计,将分为基础任务以及提高任务,在基本任务中需要所有知识点,而提高任务则给一些基础相对较好的同学做适当的课外延伸,这样让学生学习到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够让一部分同学有所提升。
2注意案例的时效性
在21世纪,我们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目前信息大量的被消费,并且计算机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的迅速,对此,教师要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案例,就必须时刻关注信息的变化,并且从中发现有用的信息,进行案例设计,要保证案例必须和时展的步伐相符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3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案例教学法其本质是围绕着“学”服务的,较为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体现,强调让学生自己感受知识认知的过程,从而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让其对问题自行进行积极的探索。另一方面还能够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在落实案例教学法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的激发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探索与分析,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4给予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
在进行案列教学时候,给予学生一定心理准备、情感准备以及知识准备的时间,在实际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当中,要让学生充分的了解阅读案例,并且给予其一定时间思考案例阅读提示的问题,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时候,应该给予其一定的鼓励,让其克服自卑、积极的对问题进行探索,勇于发言,培养其批判精神。
三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中的设计
电子表格、文字处理以及演示文稿制作等等软件,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都是属于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教学章节,把案例教学法运用在以上章节当中,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案例教学法独有的优势以及特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下面我们就将Excel、Word以及PowerPoint当做例子,进行实际的案例设计。
1Microsoft Word―――毕业论文
Microsoft Word是一款由微软公司研发的文字处理软件,能够适用于各个文档的制作,比如:信件、报刊、论文等等方面制作,能够让用户流程的处理文字信息以及数据,并且能够创建出各种各样的图文。目前就我国高校的情况而言,每个学生必须要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所以掌握Microsoft Word这款软件对于大学生来说非常有必要。将毕业论文当成案例来进行设计,因为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所以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不仅仅对于对于学生自身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并且对于学校毕业论文管理也有着一定影响。不同的学校对于学生毕业论文的规定也有所不一样。在落实案例教学的时候,教师就能够拿出已经完成的纸质版毕业论文,交给学生,让其进行传阅,这样能够让学生对于毕业论文有一个更加直观认识,然后结合学生传阅的论文,提出学校对于论文的相应规定,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满足规定要求、怎样达到理想效果、具体的操作步骤、完成操作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并且在课堂上作出较为规范的演示,然后指导学生上机操作,因为课时的关系,需要明确操作任务,给学生规划出必须做的部分,然后让学生对于各自的作品进行点评以及交流,然后将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经由这样案例教学让学生融入教学情景当中,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其积极主动性。
2Microsoft Excel―――学生成绩统计
Microsoft Excel是基于Microsoft Office的一款组件,由微软公司研发,能够进行数据处理、辅助决策操作以及统计分析,适于用金融、行政以及财税等各个方面,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在高校当中,学生较为关注考试成绩,并且也和考试成绩有较多的接触,教师一般也是使用Microsoft Excel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以及录入,成绩的排名以及分数也常常以Mi- crosoft Excel电子版的形式出来。所以教师能够将学生成绩统计当做基础进行案例设计,把原始的成绩与做出来的成绩同时提供给学生作为参考,让学生明确的知道需要完成的任务以及要达到的效果,然后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去思考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操作步骤,在对Microsoft Word学习的前提下,把学生经由查阅教材完成的操作留给学生,在进行计算机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较为难的操作步骤,最后学生进行上机实践操作,对其进行评价,进行交流和讨论。
3PowerPoint―――毕业答辩
PowerPoint是由微软公司研发的文稿演示软件,是一款演示成果以及传输文件信息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使用PowerPoint可以制作出表格、图片、组织结构图以及音频为一体的文稿。因为演示文稿和大学生毕业答辩是密切相关的。就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说来,学生毕业都会要求其做一个大约十分钟左右的PPT,将毕业答辩作为案例教学,教师可以拿出以前学生制作的优秀PPT,对学生讲解模板的选择、幻灯片包含对象的设置以及设置配色方案等等,借此让学生对于PPT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当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作为教学方法的补充,能够在教学中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相集合的教学方法,在对大学生进行计算机教学的时候,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对于基础知识以及操作技能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还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
参考文献
[1]宋春丽.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大学计算机基础”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8):1963-1964.
[2]向波.基于“案例教学法”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7):194,197.
[3]秦建,邹显春.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6): 224-226.
[4]张丽.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5):295.
[5]陶颖.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的应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8):11-12.
篇5
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案例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一、案例教学的特点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传统的教学只告诉学生怎么去做,而且其内容在实践中可能不实用,且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员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但案例教学没人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办,而是要自己去思考、去创造,使得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
2.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
现在的人都知道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应该转化为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听没听、听懂多少,要到最后的测试时才知道,而且学到的都是死知识,在实际工作中不能灵活运用。计算机的本身是重实践重效益的,学生一味的通过学习书本的死知识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对自身的发展有着巨大的障碍。案例教学正是为此而生,为此而发展的。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1.案例教学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是先学习具体的知识点,最后才进行综合应用,而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的特点,可以先展示综合应用效果,让学生真实形象的看到并应用学习成果,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图文混排讲授过程中,先把提前做好的并且涵盖本节课的知识点的图文混排案例展示给学生,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以及注意力,通过对展示案例的分析、引导、讲解帮助学生对图文混排的基本知识的学习、理解及应用。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真正掌握只是的目的。例如教师通过教学案例的演示,让学生看到所学习的知识的具体应用,明确“做什么”,以激发学生产生“怎么做”的学习欲望。
2.根据高职学生的需求,计算机基础课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通对案例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总结能够进一步的加深对计算机基本操作的理解,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三、案例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课前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
案例是案例教学实施的基础,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寻找合适的案例是比较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在选择案例时教师首先要关注、了解教学的对象,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与要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有多少人掌握、掌握的程度怎样。只有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辅导,哪些知识可以略讲或不讲,从而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
例如表格制作教学中可以选择的案例很多,但是选取个人简历为教学案例更加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2.课堂上案例展示,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展示案例作为案例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案例课堂教学的开始,选择合理的展示方式既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又可以在上课伊始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教学中留意学生身边发生的事,通过恰当的提问,引出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然后对案例开展讨论实践工作。例如在讲表格制作时,了解到学生准备参加寻找兼职工作,我就向学生提问:“寻找兼职工作,你们需要做什么样的准备工作”。学生告诉我:“需要准备个人简历”。这时将事先准备好的一个个人简历,展示给学生。
在提出案例后,教师先让学生自由思考,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同一个案例,不同的学生允许提出不同的分析结果和实现方法。有的学生找到的方法比较繁杂但容易理解,有的学生则能发现较为简易的实现途径但难以理解等。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滤除掉案例中次要的细节,发现案例中主要的结构和案例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在学生遇到问题是进行点拨并引导学生继续进行思考。例如展示了个人简历的案例后,必定会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积极地独立思考,大胆地交流研究。对学生的大胆回答及时加以鼓励,即使学生的回答有点偏离正确答案,也不急于评判,让他们自己反省,自我更正,使学生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得到新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训练了实际应用能力。在实例中掌握表格的一些知识点,学生以后也能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3.课后讨论总结存在的问题
课后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总结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选一个案例操作完成得较好的来展示,总结案例作品的操作技巧,可以对其他同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教师的总结,使学生对案例问题的论在原有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有所升华。教师不只是指出哪些方案是可行的,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其依据是什么,从而使学生在案例教学中所获得的知识更具有条理性、系统性,即便是没有定论也应提出值得大家应该思考的问题,做到每学习一个案例都有收获。
四、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1.国内案例教学资源匮乏
目前我国的案例教学正处于起步阶段,计算机基础的案例还比较的少,虽然现在有些教师已经开始设计和制作计算机基础案例,但是由于缺少专家的指导,案例水平都偏低。
篇6
The Application of Case Methods of Teaching in Teaching "Computer Foundation"
YIN Shu-ling
(Yuncheng University Public Computer Teaching Department, Yuncheng 044000, China)
Abstract:In view of the question in teaching "ComputerFoundation", discussed how to implement Case Methods of Teaching in the curriculum of "Computer Foundation", to explore the more feasible teaching method.
Key words:Computer foundation; Case Methods of Teaching; case selection; case discussion; case summary
1 引言
《计算机基础》是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也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系统知识的入门课程。该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初级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
由于教育和地域性差异,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出现了学生不好教、学不好的情况。
其次各高校该课程设置现状是课时少,而该课程的内容又多而散、逻辑联系不强,且理论少,实践多。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即便是在现代课堂中运用了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也只是把利用黑板进行的讲解改为利用多媒体进行灌输,实质上并没有改变教学的效果,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无法实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标。
针对该课程的现状特点,笔者经过多轮次的教学尝试,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将讨论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运用,使得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老师的引导,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望,从而改善教学效果。
2 案例教学法
2.1 理论依据
它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其原型是抛锚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建立在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也就被确定了。建构主义认为,学生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
2.2 意义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s of Teaching),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案例引起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研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启发性、研究性和时效性的教学方法,能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案例教学法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HBS,始建于1921年),最先在其MBA教学中采用。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随着20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它已被应用到很多经济管理类学科的教学当中。
3 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在课堂学习中要从实际出发,而不仅仅是从理论灌输入手,课程教学理论体系需要以丰富、而又真实的案例作基础,改变传统的、理论讲述先行的教学模式,教学中以生活中的教学案例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兴趣,同时讲解案例,总结出要掌握的计算机技能。
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策略基本框架可以表述为:(1)案例选取;(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3)案例讨论;(4)案例总结。
这样的教学策略可以使学生能够比较直接的、在短时间内获得教学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为老师提供了重新挖掘知识和组织教学的机会。
3.1 案例选取
实施案例教学,需要选用大量的教学案例,案例的选取,它是案例教学的首要条件,决定了一堂课的成败。案例是教学的主线,也是学生获得认知的载体。因此,选取案例非常重要。那么如何选择一个好的案例呢?
3.1.1 案例要具有目的性
教学案例的选取要适应教学目标的要求,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合于学生学习要求。《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有关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了解计算机基本组成、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多媒体技术及数据安全常识;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工程的基本操作和Word、Excel、PowerPoint的基本用法;掌握有关计算机网络的简单操作,如浏览器软件的使用,文件的上传下载、邮件的收发等。案例的选取一定要符合当堂课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选取案例。
3.1.2 案例必须从实际中来,真实、生动、有趣
案例必须来源于实际生活,在生活中要用电脑解决学生们遇到的实际问题,学生们才会对此感兴趣。学生的学习是靠兴趣激发的。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选取的案例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么就达不到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的学习效果,也就无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比如:在讲授PowerPoint时,先准备一个某课程课件(面向的学生主要是师范类的),其中包括一些动画和声音,学生们就会很惊奇“这是怎么做的呢?”,学生们就会产生兴趣,并且带着这个问题进入学习,由此驱动学生们学习后面的内容。
3.1.3 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性
教学案例要能反映同类事物的一般特性,对学生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比如,在讲解Excel时,选用案例“学生成绩测评表”的设计与制作,通过讲解该案例,同学们就会设计“职工的工资表”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而不是生搬硬套。
3.1.4 案例必须具有针对性
教学案例应该针对所讲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接受能力来选择和编排。案例首先要含盖一节课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并且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来选取。比如,在讲解Word的图文混排时,对物理系学生可采用绘制“电路图”的案例;对于其他系的学生可采用绘制“身份证”的案例。
3.1.5 案例必须具有系统性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运用的所有案例应该都相互联系,由简单到复杂,分层次地有序地编排。而不是每节课都采用一个独立的案例,笔者认为,案例不在多,而在精。
比如,在讲解Word时,可采用案例“毕业论文的综合排版”,就可将Word中从文件的新建、文本的编辑、格式设置、图文混排、表格制作及目录生成等所有的内容均涉及到,最先给学生展示出这个大的案例,使学生从整体上对Word这部分内容有所了解;然后每节课从中选择一个子案例,依次讲解各知识点;最终完成整个案例的讲解,即整个Word这部分内容的讲解。
3.1.6 案例要具有启发性及延展性
教学案例必须包括一定的思考问题。这些问题并无准确无误的答案,而是需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通过学生查阅资料、启发得到。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更多的是实践操作,操作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问题答案的多样性,所以更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的答案。
3.2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案例展示之后,教师要根据授课进度,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收集各种与案例分析有关的背景资料及实际的原型,向学生展示、演示出来,以此设计学习情境,使学生明白所学内容的实际作用。
教师首先讲解案例,并讲解该案例所涉及到的本节课的知识,使各知识点串成一条线,供学生清晰、条理的掌握内容;接着学生再在教师的提问及指导下,通过查阅一些必要的参考资料对相应的思考题进行分析;并把自己放到案例的真实情景中去,并根据情景提出相关问题。
比如,Word中对文本进行格式化时,采用了大案例“毕业论文的排版”,首先讲述了毕业论文中的字体设置、段落设置、页面设置等,其中讲解并演示了页码的操作,并故意设置一些错误,使页码添加错误码,而后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事先布置过预习内容)指出在分栏时要注意的问题。然后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发现一旦分栏之后,再添加页码,有时会出现页码不正确的情况,于是又向同学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使得文章在分栏之后,页码添加正确?”,让学生思考。
3.3 案例讨论
学生通过阅读、研究、分析并获得对教师提出问题的见解后,进入讨论阶段。但由于时间和大班上课的限制,所以在这一阶段中采用小组学习策略。小组成员不宜过多,一般以6人为宜。这一阶段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发表自己对案例的看法、认识及对问题的见解的机会,检查了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小组成员在组内讨论时,会出现很多疑问,教师可及时向学生作出解答。最后小组内需要记录下本次小组讨论的结果和意见,并进行下一阶段讨论的准备。
小组讨论结束之后,在教师的组织下,由各小组成员的代表在课堂中表达各小组的结果和意见,上台演示,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这样一方面讨论可解决小组讨论阶段中各小组遗留的问题,另一方面讨论为达到教学目标而有意引导的讨论问题。为了使全班讨论有效地开展,教师要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要充分了解该案例所反映的知识点,以便指导学生操作,并引导学生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
如上面问题的继续,“文章如何操作可以使页码添加正确,特别是文章有分栏操作时?”,每一组都有各自的观点,有的认为可先添加页码再分栏,这样就不会出现页码不正确的结果,也有的认为可为每一次不正确的页码重新设置等等。这个问题本身由于操作的多样性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重要的是在这一个阶段同学们都能进行自主的学习,参与到讨论中。最后教师总结出“分栏,会使文章出现分节符,在每一节中,可分别设置页码。”这一理论知识,使得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从而使得学生更有动力学习后面的知识。
3.4 案例总结
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是总结,教师可要求每个小组写一个学结,对自己在案例阅读、分析、讨论中取得了哪些收获、解决了哪些问题,特别是还遗留下哪些问题等作一总结。教师最后要作全面总结和评定。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还可以理顺学生掌握知识的思路,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存在的问题
4.1 要建立案例库
。案例教学关键是案例的选取,但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尚未建立案例库,没有一套与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相适宜教学案例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线的《计算机基础》教师搜集和编写出符合大纲的、具有学生专业特色的案例,但这个过程既费时又费力。因此,从长远考虑,可建立各高校内教师可共享的《计算机基础》案例资源库。
4.2 小组讨论时,要注意调动学生
小组讨论阶段,通常是性格外向的学生更为主动一些,而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同学在被动地听。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都能主动参与讨论、获得知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尽量使每位同学都有表达自己的机会。
4.3 案例总结时,要注意总结不宜过细
在案例总结阶段,往往要总结及揭示出案例中所包含的理论,帮助学生对案例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所以,在总结时,可适当概括出案例所包含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把当堂课的知识点串在一起,形成自己的知识建构。
4.4 案例教学法要与其它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案例教学法固然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但由于学生的多样性、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等因素,一门课程从开始到结束不可能只使用一种教学方法,《计算机基础》课程也如此。为了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可适当与其它教学方法相配合,如负反馈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
5 结束语
案例教学通过对案例的学习来拓宽知识面,从而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是一种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有效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带着感兴趣的问题进入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让学生与教师互动,改善师生关系,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了教学效果。所以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案例教学”将会是一种高效、可行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威,等. 信息技术教学导论[M].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3.
篇7
Analysis on Computer Application Based Course Teaching Design
CHANG Juan
(Linfen College of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Linfen 041000,China)
Abstract: Based oncomputer application basepublic basic course analysis, it expounded the course teaching design ideas in five aspects: the nature and tasks of the curriculum,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arrangement, the design of course objectives, teaching media settings, teaching process and learning suggestions.
Key words: computer application base; course teaching design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全国各个大、中专院校都开设的一课计算机基础课程。根据课程大纲要求,教学过程是要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教师的辅导为辅两者相结合的原则,实现由封闭教学向开放教育过渡的转变,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突出开放教育的特点,利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计算机应用教学计划规定的培养目标,利用学校提供的课本教材、机房设备等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通过面授辅导、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为学生学习提供服务。
1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大、中院校学生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它是为培养四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能够适应未来计算机使用要求的大专层次应用型人才服务的。
本课程是讲授计算机文化知识和计算机基本使用方法的入门课程,内容侧重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求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学会至少一种输入法,学会操作电脑及简单的维护;熟练掌握Office套装软件中的Word2003、Excel2003、PowerPoint2003的使用及上网冲浪知识。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力求以就业为导向,项目任务为驱动,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将知识传授、素质培养、能力提高、课程实训,即教、学、练、训融为一体化进行教学,以“必需”“够用”“会用”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舍去复杂、非实用的理论分析,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基础。
本课程是专科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分两学期开设,课内78学时。其中:课堂讲解18学时,上机实习48学时,定期辅导12学时。
2教学内容
紧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以传统教学内容为基础,重点介绍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础操作、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Word2003、Excel2003、PowerPoint2003办公软件的操作、国际互联网应用能力的培养等。目的是培养学生规范、高效率、高质量地综合应用办公软件能力,将“能力培养”作为课程的最终目标。
3课程目标设计
3.1能力目标
1)具有计算机系统基本知识及使用微型计算机的初步能力;
2)具有运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能力,学会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3)具有利用Word进行文字处理能力;
4)具有利用Excel进行电子表格及数据处理能力;
5)具有利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及其处理能力;
6)具有上网操作能力;
7)具有使用部分常用工具软件的能力。
3.2知识目标
1)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及一种汉字输入法;
2)掌握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界面操作及文件和文件夹的各种管理操作;3)掌握Word文档的文字的输入和基本的编辑与排版、表格的建立及编辑;
4)掌握Excel工作簿的建立及编辑、公式及常用函数的使用、数据查找、排序、筛选和数据的分类汇总;5)掌握新建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及动画设置;
6)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因特网的简单使用;7)掌握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
4课程教学媒体设置及内容具体的安排
本课程内容及教学课时安排如下:
本课程教学媒体包括文字教材、多媒体课件和模拟考试环境软件等。
1)文字教材包括教科书《计算机应用基础》。
2)多媒体课件由代课教师自己制作。
3)模拟考试环境软件与文字教材相配套,向学生提供,其作用一是为了便于学生随时检验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增强其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二是模拟考试的题目形式与无纸化考试的题目形式相近,为学生适应无纸化考试打基础。
5教学过程及学习建议
本课程的教学主要依靠已有的教学媒体进行,知识性的内容主要通过自学完成;操作技能必须通过上机实习完成;多媒体教学及模拟考试环境软件的使用应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课堂上课将讲解章节的重点、难点、要点;定期辅导讲解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集中答疑。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应首先了解教学大纲内容,其次了解教学媒体的功能,再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应根据文字教材中提供的内容,再配合要使用方法和学习建议,采取下列步骤循序渐进地学习:
1)阅读和预习学习内容;
2)观看多媒体教学课件;
3)完成思考题和作业题;
4)上机实验;
5)集中辅导和答疑;
6)使用模拟考试环境软件自测学习效果;
7)通过自测结果发现问题,返回上述相关的步骤解决问题。
由于本课程特别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因此,上机实验在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中起决定性作用,否则将可能无法通过考试。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的入门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着:内容多、比较杂、更新快、学时紧;学生程度不一,教与学的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必须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学有所为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李伟艺,王惠兰.开放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设计[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2009(4):17-18.
[2]柳青.计算机应用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8
一、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必要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1.从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方面来看
课程教育改革对于课程教学质量的要求步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然而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不管是从教学质量还是从教学效率方面来讲,都无法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
2.从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来看
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它是基于教材内容之上,通过实例对课程原理进行体现,最终促使学生将课堂思维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很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实训课中的具体应用
从上文的阐述中我们已经了解到案例教学在现阶段应用的必要性,那么针对计算机基础实训这一课程,在具体的案例教学中应从哪些方面入手?下文将进行具体的论述。
案例教学法有效实施的前提条件是案例的恰当选择。在具体的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尤为重要,它是案例教学开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如果选择的案例针对性不强或者内容过于宽泛,极易造成教学主题不明确,教学过程涣散的情况。因此在案例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应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案例,比如Excel的功能以及使用这一章节中,会涉及工作簿以及工作表格的创建与制作等,在表格的学习和制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规范的操作,案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操作不规范的典型案例,将具体的操作步骤罗列出来,让学生去发现过程中的问题并且给出具体的改进措施,综合学生的观点,教师再对这些案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的讲解。通过有针对性的案例精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教学的应用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教学的完全否定,加之此门课程又是基于理论基础上的操作课程,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应处理好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二者之间的关系。比如对计算机的存储单位“位、字节、字”此类概念的理解以及其他概念综述性的知识点,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可能更优于案例教学。可是如果是一些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如利用Word进行文字处理这一部分以及编辑器的使用等内容的学习,可以利用简历作为教学活动开展模板,从文字的录入到对文本进行加工,或者是对字体的处理以及段落的调试等,在插入表格、目录、页眉等效果的过程中应该一边演示一边进行讲解,最后将简历做成图文并茂、便于阅读的文本。通过以简历为教学基础,对传统教学方式和案例教学进行综合,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到Word有哪些功能,并且可以让学生清楚地掌握这些功能。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对于优化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对案例教学法进行合理的利用,不能因其优势,产生过多地依赖,防止出现对教学质量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在不断的教学摸索中,教师还应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为将学生培养成为新一代的综合型人才做出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篇9
1 当前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分析
1.1 计算机病毒
在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对计算机运行造成干扰的程序,这些程序就是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的正常使用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计算机病毒具有较大的破坏性以及传染性,会使得计算机中的其他程序也受到影响,从而使其在原本的破坏程度上持续增大,计算机病毒还具有一定的潜伏性,它的潜伏时间一般比较长,在计算机中的程序出现一定的故障之后,病毒就会爆发出来。当前,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存在的病毒主要有木马病毒、脚本病毒、蠕虫病毒以及间谍病毒。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木马病毒具有诱骗性,它能够在用户疏于防范的情况下,通过用户自身的操作窃取相关的私人信息。脚本病毒是通过网页脚本对计算机进行攻击的一种病毒,它主要是利用用户打开的网页进行漏洞攻击,从而对计算机的程序进行控制,达到攻击计算机网络终端的目的。间谍病毒顾名思义存在一定程度的间谍的性质,它能够对用户点开的链接和网页进行挟持,使得用户在自行操作的时候不能控制整个系统,从而使得病毒进行扩散,增加网页链接的点击量。计算机病毒的扩散范围越来越广,对网络用户的计算机体验和网络安全都存在较大的威胁。
1.2 操作系统的问题
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保证操作系统的稳定性才能使得计算机能够正常运行。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需要更新的项目,而这些项目的扩展性比较强,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对计算机的功能进行改进,但是经过长时间的计算机使用之后,就会给操作系统带来比较大的安全隐患,从而使得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
1.3 黑客攻击
目前,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增强虽然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但同时黑客又能利用高技术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破坏。一般来说,黑客攻击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一下几种:第一是利用性攻击,黑客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中的病毒控制网络系统,然后对用户的电脑终端进行攻击,使其不能够自主运作。第二,是利用虚假信息对计算机进行攻击,黑客可以侵入计算机系统,给用户发送代用病毒等虚假信息,待用户将信息点开,病毒就会暴露出来并且会大规模地扩散。第三是拒绝服务式攻击,黑客能够在用户进行计算机操作的过程中,利用大数据流量使得计算机系统不受控制地点开一些无用并且会耗费大量网络流量的网址和链接,从而使得计算机在承受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产生网络系统瘫患。
2 我国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科技发展现状
2.1 信息安全形势比较严峻
虽然我国建立了相关的网络信息安全部门,并且部门中的管理人员比较多,但是这并不能从实质上解决当前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在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过程中,对技术的的需求是比较迫切的,但是当前我国的信息安全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在这种形势下,国家网络信息安全领导小组要率领相关部门发挥一定的作用,加强对网络系统的监督管理力度,从而加强网络安全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信息网络技术如此严峻的情形下,技术的创新对信息安全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但是同时随着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其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也是会对计算机产生影响的。
2.2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和创新取得重要突破
近年来,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我国信息安全技术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同时信息技术的创新也在不断的进行,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在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系统进行监督管理的过程中践行了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纲要,并且对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实施。在进行计算机网络技g的应用过程中,也遵循了相关的信息安全产业规划和措施,使得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3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创新保障
3.1 网络建设基础建设促进经营管理信息化
在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办公的过程中,需要保障单位全员个人信息的安全,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内部发展的可靠性。因此,就需要建设网络建设基础,使得信息和数据的安全性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另外,体育人才资源数据以及赛事数据都是可以通过网络建设基础建设进行实时传递的。在之前的事业单位中,经常会有员工在不经意间浏览一些不安全的网页,导致员工的个人信息甚至单位和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数据等信息遭到泄露,给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损失。
3.2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能力
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说,要保障其技术的创新,就需要保证最基础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能力。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能力对国家信息安全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形势下,要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安全就需要建立针对性较强的网络信息安全筹划系统,加强国家相关部门的投入,从而使得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性能得到保障。在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首先要对网络信息安全防御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建立相关的网络信息安全平台,并且针对国家的相关要求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在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要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能力记性检测,并且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安全提升。
3.3 加强信息保障保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能是保证信息的保密性的有效保障,也是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创新的基础。当前,我国在信息管控以及信息交换的管理过程中都有相应的技术作为基础的保障,但是就目前的技术来说,还是不能提供有效的保障的。相关的管理部门在进行技术的创新时,首先要加强对信息保障保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国家要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信息安全产业,并且对基础软件产品提供信息技术保障,从而加快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创新步伐。
4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创新与应用
4.1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
在应用视角下,要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就需要从根本出发,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网络管理平台。相关的网络管理部门要派专业地管理人员对网络系统进行严格的管理,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有效应用。在对计算机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要采用安全级别较高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这样能够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在应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从而增强计算机网络的保密性能。为了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应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过多的漏洞,就需要对系统的部分功能进行限制,使得病毒和黑客不会利用系统漏洞侵入计算机内部,从而加强其应用性能。
4.2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创新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创新是持续不断的,人们在应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就会经常性的对系统进行修缮,这种行为算得上是技术创新的一种,但是相对来说属于比较基础的类型。总的来说,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创新要建立在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结构上,然后才能够利用新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从而达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创新。
5 结语
篇10
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具有现实意义。
首先,传统教学法需要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下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个条件就是学生不知道而教师知道,或者学生知道的少而教师知道的多。现在这种知识上的差距正随着电脑在家庭中的普及逐渐缩小;中小学也开展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可以说很多学生就读中职学校之前就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的普及加快了知识普及速度,对一些不甚了解的知识可以通过网络查找到相关资料进行学习。
其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职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课程,其重要性远远比不上专业课,学生对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相对而言是不够的,教师一味地讲授会使学生感觉到缺乏新鲜感,甚至产生厌烦情绪,这个时候选择一些既能够用到所学知识,又能够结合生活实际的案例,情况就会大为改观,甚至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再次,案例教学法具有独特的适合本门课程的特点。(1)明确的目的性。通过一个或几个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素质。(2)客观的真实性。案例所描述的事件基本上都是真实的,不加入编写者的评论和分析,案例的真实性决定了案例教学的真实性,学生可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得出自己的结论。(3)较强的综合性。一是案例较之一般的举例内涵丰富,二是案例的分析、解决过程较为复杂。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审时度势、权衡应变、果断决策的能力,案例教学的实施,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灵活的技巧。(4)深刻的启发性。案例教学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启发学生建立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5)突出实践性。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接触并学习到大量的社会实际问题,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6)学生主体性。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教学,深入案例、体验案例角色。(7)过程动态性。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的交流,也就是师生互动、学生互动。(8)结果多元化。
复次,案例教学法能够使通用学科与专业学科建立有机联系。《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所学的软件在各行各业许多领域都有应用,与各专业课的联系不言而喻。比如,Windows操作系统在几乎所有的个人电脑上都有安装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好并利用这部分知识管理个人电脑几乎是每个学生必需的。再如,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排版功能也是很强大的,写文章、打印各种用途的表格、强大的公式编辑功能与各个工种都有密切的联系。由于这些软件应用的广泛性,找到与各个专业课结合的案例也就十分方便,这样就为通用学科与主要专业课相结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最后,电脑上的操作通常都是比较快捷的,所以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这一点正是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条件。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是非常适合的。
案例的选择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
案例教学法并不是万能的,不是每一节课都能够使用,如果不加选择和思索地套用,必然会适得其反,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案例的选择在案例教学法中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笔者选择的案例一般是在长期工作中积累得来的,教学效果比较好。这些案例当中学生容易接受的和能够积极完成的大多数都是与他们所学专业相关的,还有一些与实事相关的案例教学效果也是比较好的。
比如,对所有科目都比较适用的“请假条”案例,该案例是一个与Word相关的操作案例,我采取了“请假条”这个几乎每一位学生都熟知的内容作为案例素材,让学生自由发挥,在设置标题的格式方面就用到了字体、字号、对齐方式等常用的排版知识。正文也应用到了特殊格式中的首行缩进、字体、字号、换行等非常实用的技巧。这个案例可让学生懂得如何在Word软件里输入文字,使学生掌握了排版的技巧,更与应用文写作这门非常实用的科目进行了结合,可以说是一举三得。本案例操作非常简单,又给了学生以自由发挥的空间,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就可以转播任何一位学生完成的作品,教师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点评和指导。
再如,几乎所有学生都关心的“选购电脑”案例,该案例是与第一单元计算机基础知识相结合的理论案例,这个单元的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讲下去,收效甚微,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选择“选购电脑”这个案例迎合了学生刚开始学习这门课时的兴趣,可有效地解决学生畏难的问题。首先,部分学生有购买电脑的需要,但选购方面的知识又比较欠缺,学习愿望还是比较强烈的。还有一些学生虽然没有买电脑的需求,但想到自己将来也可能需要用到这方面的知识,所以也会留心关注教师所讲的知识。其次,这个案例结合了第一单元所有章节的知识,涵盖的知识面是广泛的,在讲到计算机选购时,可以顺带提及计算机分为几代,我们现在用的是第几代计算机;计算机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及图片;各个重要部件的名称、作用、价格、品牌;什么价位的计算机用在什么领域等等。再次,也可以结合学校内的一些废旧电脑部件进行讲解,这样也能变废为宝,更可以使课堂教学达到图形、文字、实物相结合,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记忆深刻,事半功倍。
其他的案例,比如旅游专业的“黄山风景区宣传海报”案例、烹饪专业的“图文食谱”案例、“奥运火炬手征集宣传”案例等等各具特色,与各专业课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的热情。
案例使用的三个步骤:
情境创设、教学过程控制、课后总结归纳
案例情境的创设 笔者在“选购电脑”的案例教学中,先从情境创设开始。这个案例分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的内容为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认识计算机硬件等,第二课时的内容为计算机硬件的选购和注意事项。为此,我进行了一些案例的前期准备,将班级学生进行了分组,为每一组学生安排了小组长,准备了电脑硬件报价单、关键硬件包装及实物、关键硬件介绍材料等各一份。接着进行角色安排,我扮演一个很难缠的电脑选购者,学生则扮演电脑店的销售员,向我兜售各自的组装机方案和相关硬件。
授课过程的控制 在第一课时,我分配好物品资料,安排好角色以后,学生就开始查阅资料,进行组内讨论,我安排的讨论时间为10分钟,学生在这10分钟内将划出书中的一些重点内容,还要找一些资料对付我这个难缠的电脑选购者,小组长给每一位组员分配了任务,学生就开始忙了起来。10分钟过后我叫停,开始了我的“台词”:今天可是你们6家电脑店竞标的日子,我可是一个大客户,我手底下的网吧有5家,需要电脑300台。在购买之前,我得先看看你们几家公司的实力,我就出一些问题来测试一下几位,答题形式为抢答,每个店派出一位抢答员举手抢答。我提出问题后,得到答题权的小组就派代表回答问题,但是答题过程有时候不太顺利,小组内其他学生就会帮他翻书找答案,有时候几个学生一起找,忙得不亦乐乎。有些学生理解错了题意或者没有听清楚题目,回答问题时笑料百出,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按每个小组回答问题的多少和回答的质量,我组织了几家店铺的排名民意测评,测评的结果决定了下节课销售的发言顺序。这节课结束时,我给每个小组布置了查阅硬件资料和填写报价单等预习任务,还有书面作业。过了一天,第二课时的授课开始了,我检查了每一个小组的报价单,惊奇地发现学生填写的内容非常专业,这说明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远远超过我的想象。有的是去网上查到的标准电脑配置,有的甚至可能去电脑公司特地咨询过相关信息,看来对我这个大客户还真的重视起来了。按照上一节民意测评的排名顺序,每个小组轮流向我推销他们的报价单,有些小组甚至把这款机器配置的优点和可以讲价的范围都说得一清二楚,还准备了手写的资料,有的小组出现了一些小的失误,比如,硬件名称是英文的就读不清楚或者干脆略过,还有的学生在读的时候带有一些小动作,看到这种情景,学生们忍不住大笑起来。这节课学生的反映很热烈,气氛很活跃,远远超出了我的预计,销售过后,我让各个小组进行最后陈述,同时让学生选出最优化的机器配置方案。这节课的最后,我给学生留下了一个书面作业:写出你所想要的电脑配置单。
案例的总结和改进 本案例的立足点在于学生在此之前对电脑知识有一定的基础,我特意安排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的精心安排和阅读教科书等等知识的系统强化措施为第二课时做了铺垫,课后又给学生布置了查阅资料和填写报价单的任务,让他们在第二课时前有充分的准备。这样,两节课的知识有机有序地结合起来,前后呼应,最终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每一节课都有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应用案例教学法也是我的一个新尝试,有些问题在所难免。比如说设备问题、资料问题、学生方面的问题等,这些都是很宝贵的实践经验。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班级与班级的活跃程度也不一样,也给我使用案例教学法带来了一些问题,学生有时候不配合,也有的班级太过活跃而使教学过程难以控制等等,这些突发性事件和处理的方式方法都是我接下来选择和使用案例时所要着重考虑的,也是对案例教学的一个扩展和补充。
使用案例教学法的建议
第一,案例教学法不是一种教学的必然选择,而是一种出现情况,根据对情况的分析,提出解决方案,讨论解决方案的一种非常客观的教学法,所以案例讨论应尽量摒弃主观臆想的成分,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讨论方向,培养学生的能力,不要生搬硬套、走过场、摆花架子。
第二,案例教学耗时较多,因而案例选择要精当,开始时组织案例教学要适度,主要抓效率和质量,要在学生的新鲜感还未受到影响之前树立起教师的教学风格。
第三,实施案例教学一般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否则很难形成讨论的氛围,也很难进行相关知识的交流,甚至可能会造成冷场。
一个好的教学方法需要经过不断摸索才能成功应用于教学实践,案例教学法的构思、准备、角色设定、授课过程、课后总结提高等几个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循环提高的体系,使用得当便可以在实践中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升华,同时也会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但是,教师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什么情况下才适合运用案例教学法,这些情况通常是在讲解一些理论性较强的、难于理解的、难于记忆的或者运用常规教学方法无法收到良好效果的知识时,这些情况多是无例可循的,必须依靠教师的主观判断加以确定,因此,使用案例教学法的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教学经验。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
[2]徐建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运用“案例”教学法初探[J].正德学院学报,2005,(2).
[3]夏正江.从“案例教学”到“案例研究”:转换机制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5,(2).
篇11
一、什么是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学生在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巧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者集体合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观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启发性的先进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建立在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者,即学生的知识主要不是靠教师传授,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起来的。教师是一个帮助者、引导者与促进者,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帮助和推动学生去建构自己的知识。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研究实际问题,注重学生智力开发及能力培养的现代教学方法。
二、 案例教学法的优越性
传统教学方法一般按照以教材内容为线索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有着相对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然而计算机行业随着社会科技发展,内容更新速度快,生活中会不断涌新的有着重要社会意义的案例。关注社会现实,选取选合适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典型案例依据课堂内容进行案例教学,非常切合现代教育的精神。案例教学法改革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呆板和枯燥,切实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老师对核心知识进行点拨和传授,从中进行辅助和指导。案例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作为教师,可以通过多样案例教学来创造教学氛围,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顺着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让学生在选择中学习,在学习中选择,在选择中发展,为学生构建知识的桥梁。
三、 案例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案例教学法基本环节及操作步骤大致包括案例选取与设计、案例分析与探讨、案例讲解和总结。 案例教学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但要保证课堂效果,必须紧紧抓住每一个环节。上述步骤和方法是案例教学比较典型的一种,它的优势在于可以促使学生比较直接的、高效率地获得知识技能,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又为老师提供了重新挖掘知识和组织教学的机会。
1. 案例选取与设计
案例的选用和设计是案例教学方法中的首要关键步骤,是组织好一堂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进行案例选取和设计。在选取和设计案例时,要注重以下几点:
1.1 选取案例要明确的目的性
案例的选择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这是案例选取的最基本的原则。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根本在于提高学生关的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和专业素养,所选择的例务必要适合当堂课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
1.2 选取案例要具有典型代表性
因为学生要通过分析案例来完成教学目标,所以案例的选择要具有典型代表性。事件要发生在我们平常生活之中并且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让学生可以体会到真实案例来源于现实的生活,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课程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3 选取案例难易程度要符合学生实际状况
案例教学的直接目的在于通过借助分析案例来完成教学任务,所以针对选取的案例一定要把握好难易程度。如果选用案例过于困难,则会在分析过程中带来诸多阻碍,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选取案例过于简单,则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同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选取案例时,要符合接受案例教学的学生的知识以及阅历水平,选择难度适中的案例。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身的能力来分析、解决问题,以达到案例分析教学方法的目的。当前的教育已经逐步转变为素质教育和启发式教育,案例教学也应当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得到一些特殊的启发与启示,通过案例对授课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提高学生的见识和认识水平,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1.4、案例设计要注重彼此间的关联性
在整个教学体系的教学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教学案例,最好建立起这些案例之间的关联性。不同的案例会涉及到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而案例之间的相互关联就代表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融合与关联。学生在学习不同的案例时,会不禁想起或用到之前分析案例的方法和技巧,这无形当中就是一个复习、加深和巩固的过程,对于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意义。另外,在进行案例设计时,加强各事例之间的联系,同样对于教师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2.案例分析与讨论
案例分析与讨论是进行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根据授课进度引导学生对展示案例进行分析与讨论。教师首先要解读本次所分析的案例所涉及到有关本节课堂知识的全部知识点,并将其串连成一条清晰、明确的线路,供学生有调理的学习和掌握。随后,学生在教师的提问及指导下通过查阅一些必要的参考资料对相应的思考题进行分析,并把自己放到案例的真实情景中去并根据情景提出相关问题。之后,学生可以按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相互探讨和交流分析案例、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此环节每个学生都可以提出自己对案例的看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大家在得到交流的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小组讨论结束之后,各小组成员的代表在课堂中表达各小组的讨论结果并上台进行演示。本环节的核心在于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发地分析和讨论,教师发挥辅助和指导的作用。这一环节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活跃课堂氛围也有重要的意义。
3.案例讲解和总结
案例讲解和总结,是教师依据案例研究分析的重点内容和同学们讨论过程中出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点拨,是对课堂重点知识的加强和深化,是一个总结、巩固和再提高的过程。这一环节,也是教师思想和学生思想交流和碰撞的过程。由于之前的分析讨论,学生们已经对案例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也得到了一定的结论,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限制,对于新知识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的,因此,教师对案例重点知识的讲解及解决学生讨论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在这一环节便显得尤为重要。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案例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合作与创新能力,是一种高效、可行的教学方法,值得广大计算机教师不断改进和推广。
参考文献
篇12
一、引言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之一,有着广泛的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并掌握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基本概念、思想、原理和方法,并且具有一定的软件系统设计能力,更好地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和日常事务性问题[1-2]。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该课程的综合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针对目前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出发,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二、课堂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目前面临的共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目的不明确,认识不到课程内容的重要性;缺乏学习动力、主动性和自觉性;(2)学生的程序设计、调试能力薄弱,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对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体会不深;(3)教学学时较少,一般为32或者48学时。课堂教学大部分时间集中在基本概念、原理的讲授上,而程序设计、调试等实践性较强部分通常只能点到为止,无法进行深入讲解和布置练习。
对于第一个问题,普遍采用的对策是引导学生重视课程;后面的两个问题,目前的解决方式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上,不同的授课者在具体实施的时候,会因情况而各异。本文作者承担着内蒙古大学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授课任务,面对目前该课程教学中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分析和研究,除了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层面的适当引导外,尝试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工作。
目前,一门课程大多采用一种教学方法,主要有任务驱动教学[4]、案例教学[5]、问题教学[6]、引导教学[7]、认知教学[8]等。前四种方法侧重于教学形式与手段的变新与改革,认知教学从讲授内容的本质出发,研究教学内容的认知过程。“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以高级程序设计(C或C++)为基础,内容涵盖“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软件工程”等,各内容之间既互相联系又比较独立,每一部分内容都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对于这样具有繁杂的内容并且注重理论联系实践的课程,仅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肯定满足不了授课的要求,同时学生也不容易掌握其内容。基于Zadeh认知原理的认知教学能够从牢牢抓住教学本质出发,深化知识的组织、粒化与因果关系,将所有知识融为一体。案例教学能够使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本文将基于Zadeh认知原理的认知教学与案例教学两种教学方法紧密地结合起来(以下称认知案例教学法)并应用到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借此加强学生的程序设计、调试能力,缓解因教学学时较少与加强实践能力间的矛盾。
三、认知案例教学法及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中的应用
基于Zadeh认知原理的认知教学是按照人类认知事物的规律进行教授知识,将教学知识组织、粒化、因果化,使学生抓住知识的本质,全面地掌握知识。其中,组织是对知识宏观的掌控,粒化是对知识微观的演化,因果则是知识之间的关联。因此,认知教学能够条理地、逻辑地、系统地组织教学内容,是一种符合学生学习逻辑认知过程的科学方法[8]。案例教学是一种以教学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在课堂内外对案例的分析、思辨为重点,目的是提升学生应用理论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形式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5,9,10]。对于认知案例教学法,首先综合考虑认知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的内涵,认真分析课程的特点和内容,提取宏观知识点(教学内容)并把它们合理地组织在一起;然后对每个宏观知识点进行细化,得到微观知识点;接下来搭建宏观知识点之间、微观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联,从而得到一个课程的认知系统;最后在这个认知系统的基础上,对微观知识点或宏观知识点选择合适的案例开展课程教学。
根据“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内容,把“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软件工程”四部分作为宏观知识点,并用系统工程作为基点把它们关联起来;依靠采用的教材和使用的参考资料对这四个宏观知识点进行细化,并建立微观知识点的彼此关联,这样就得到了“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认知系统,如图1所示。图1中的宏观知识点和微观知识点形成了一个多层次、逐层深入的组织结构。每一层是其上层的粒化,每层的微观知识点之间、上层和下层之间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依据图1所示的认知系统,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了对底层一个或多个关联紧密的微观知识点精选有真实场景的应用案例展开课堂授课。为了能够成功地进行认知案例教学,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层面的引导,较好地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强烈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使其在课堂之外能够主动地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认真完成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同时自主地学习和发现问题。对于教师,需要在图1的认知系统框架下,根据微观知识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仔细研究案例的内容,做好案例分析。明确给出本次案例教学重点讨论的问题、有关的背景知识、参考资料和预习要求,把这些内容文档化提供给学生,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找出具体问题,同时准备分组讨论提纲。注重程序设计和调试,布置相应的练习,要求学生提前熟悉程序,并准备调试结果。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就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相应的点评和讲解;并引导学生从一个问题的讨论过渡到另一个问题的讨论;最后进行小结和归纳。
认知案例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和调试能力,教学中布置的练习都有相应的应用背景,学生通过调试和设计程序对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有了进一步的体会。一般一个案例包含多个知识点,学生的预习和准备工作缩短了授课教师讲授基本概念、原理所需的时间,这让授课教师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集中更多的精力去讲解实践性较强部分。经过三年的认知案例教学实践,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学习效果良好。
四、结束语
本文把认知案例教学法应用到“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有一定的独到性之处。较好地处理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系,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加牢固地掌握课程的知识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士良,葛兵.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M].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陈帝伊,马孝义,辛全才.“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计算机教育,2009,(22):11,68-69.
[3]王海燕.“计算机软件技术”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26):86-87.
[4]臧建莲.任务驱动法在大学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10:13-14.
[5]朱涛,马恒,刘强.专业技术课程案例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1):91-93.
[6]罗祖兵.教育学问题教学:涵义、价值与操作[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3):71-75.
[7]陈晶,刘益新.引导教学法的应用研究――以《计算机组成原理》为例[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5):130-131.
篇13
1 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模式
相对其重要性而言,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总体人才培养计划中所占的学时量不多,但教学内容丰富,任课教员不仅需要讲授大量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还要完成计算机的具体应用及实际操作等实践教学环节。在学时量相对较少而教学任务繁重的矛盾下,如果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举例说明—归纳总结”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难以出彩。
士官学员学历层次普遍不高,加上他们入伍几年后才入学,初高中知识遗忘较多,文化基础薄弱。对于计算机,多数学员入学前或多或少接触过,但他们的计算机基础因家庭经济条件、城乡差异、个人爱好和原部队单位信息化建设程度而存在着明显差异。有基础的学员听课时会觉得课程内容过于简单而提不起兴趣,而基础差的学员因为平时很少甚至没有接触过电脑,往往跟不上进度。想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员在讲授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时候通常都是以教材为蓝本,逐项进行讲解和演示,然后学员上机遵循教员的操作步骤练习,这种教学方法导致学员对操作的结果没有一个整体的印象,操作过程变成一个十分机械的过程。当真正让学员独立作出一项完整的任务时他们却又无从下手,缺乏用计算机解决生活中实际办公事务的能力。
2 “案例教学法”在士官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依据士官学员计算机基础类各课程具体《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相关知识点构成知识模块,以易于理解的实际学习生活和部队工作的实例为原型,精心设计教学案例并加以实施。案例既是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也是计算机操作技能培养的延伸及拓展。
2.1 案例的选择与设计
在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全过程中,案例的选择与设计是最重要的环节,案例的选择要适应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学案例的类型很多,体现内容也很复杂,选取或设计什么样的案例应根据教学目的,有针对性。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相对而言最容易做到的。
同时,案例的选择要贴近学员现实工作与生活。首先要了解学员目前的生活状态。他们是一名普通的保密档案专业在校学员,要服从队干部的统一管理,要完成队里的各项公差勤务。我在教授Word中实用文体模板时,先以学院门诊部的名义给该队生病学员开具了去上级部队医院就诊的转诊介绍信,然后引导学员触类旁通,独立完成一份请柬,内容设定为开学初邀请队里各任课教员参加本队的教学联系会,要求在传达准确意思的基础上对请柬进行美化设计。这样的案例激发了学员的兴趣,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比直接一个一个按部就班地介绍协议书、介绍信、申请书、聘书的效果要好得多。再次要把握学员毕业回到部队后绝大多数是从事保密员或者机关工勤人员工作的情况,案例的设计就要以他们工作岗位为中心,从任职的需要出发。考虑到将领导写的稿子按军队公文格式编辑并打印下发是他们今后最常见的一项工作,学习Word文字编辑时,就按照这项实际工作设置一个案例,这样学员学习时更有针对性、目的性,学后也具备了一项实际工作的能力,这也更符合任职教育的要求。
此外,在案例规模方面,根据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案例的设计要跟课程的进度相一致,大小要适中。刚进入某一专题时,适宜选取知识点比较少的案例,有利于学员理解和接受,否则容易引发畏难情绪,丧失学习兴趣;当课程进入到一定深度后,适宜采用综合性较高,赋有启发性的案例,将新知识点的学习与旧知识点的复习结合起来,温故知新,培养学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案例无论规模大小,都不是简单的操作习题,都必须包括一定需要思考的内容和问题。
2.2 “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在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对教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员在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情况,灵活有效的使用案例教学。教学中既注重理论性教学环节,又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案例教学与其他传统教学方法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员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灵活采用不同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其次,应从注重教学方面向注重引导方面转化。这样教员备课的压力更大了,尤其是案例的选择与设计环节上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课堂上,教员要更好地发挥引导启发的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员发表不同的意见,形成学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型学习和发现性学习的学习氛围,有效提高课堂效果。
3 结语
目前,案例教学已经在我院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中普遍使用,在我们教员集思广益共同努力下,紧密贴近学员实际的案例也越来越丰富。随着对经典案例的积累总结,案例教学一定会更加成熟完善。
参考文献
[1] 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