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土建工程职称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在当前建筑领域中,土建工程的质量一直学者研究的热点,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迅速发展,土建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已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施工质量的好坏,既对结构物的安全,也对结构物的造价有很大影响,因此控制施工质量,刻不容缓。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建设。文中针对土建工程施工项目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这不仅有利于对常见的质量问题事先加以预防;而且有利于对出现的质量事故应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 1.影响建筑土建工程施工质量因素分析土建工程施工项目质量问题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诸如建构筑物的错位、变形、倾斜、倒塌、破坏、开裂、渗水、漏水、刚度差、强度不足、断面尺寸不准等等,但究其原因,可归纳如下: (1)违背建设程序; (2)未加固处理好地基; (3)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 (4)自然条件影响。土建工程施工项目周期长、露天作业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5)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提供地质资料、数据有误。如当基岩地面起伏变化较大时,软土层厚薄相差亦甚大;地质勘察钻孔深度不够,没有查清地下软土层、滑坡、溶洞等地层构造;地质勘察报告不详细、不准确等,均会导致采用错误的基础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失稳; (6)设计考虑不周,结构构造不合理,计算简图不正确,计算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有误,沉降缝及伸缩缝设臵不当,悬挑结构未进行抗倾覆验算等,都是诱发质量问题的隐患;
(7)施工和管理问题,不熟悉图纸,不按图施工。把铰接作成刚接,把简支梁作成连续梁,抗裂结构用光圆钢筋代替变形钢筋等,致使结构裂缝破坏;挡土墙不按图设滤水层,留排水孔,致使土压力增大,造成挡土墙倾覆。不按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施工。不按有关操作规程施工。缺乏基本结构知识。施工管理紊乱,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施工顺序错误。技术组织措施不当,技术交底不清,违章作业。不重视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等等,都是导致质量问题的祸根。 2.加强土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几点措施 2.1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首先要建立各级质量责任制,明确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为质量技术责任人,施工队各级也同时建立质量责任制,真正做到了层层把关,各负其责。其次要实施质量否决权,其次是要对有关设计、勘察文件审查的监督管理。对设计、勘察单位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的监督,重点是放在对设计、勘察文件的审查监督把关上。一旦发现其违犯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设计和勘察文件,可以通过直接的经济处罚和法律制裁,使直接责任主体承担由其失误疏忽或有意所造成的质量责任。通过对设计、勘察单位的监督管理和依法处罚,并将其不良行为记录在案,纳入责任主体和责任人的信用档案,形成信用约束力,促使建设主体改进质量管理保证体系,有效促进质量体系良性运作,规范所有主体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质量行为,严格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检查控制,实现设计和勘察文件的质量满足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2.2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2.2.1隐蔽工程的质量控制 (1)地基隐蔽验收。地槽清好后,组织地质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参加,重点检查地基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存在软弱下卧层、实际地质情况是否与勘测报告相符合。确认地基土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并及时办好隐蔽验收签证手续。 (2)钢筋分项工程隐蔽验收。钢筋分项工程的隐蔽验收,主要是合理设臵质量控制点,提前给施工单位负责人交底,不经验收合格,不准隐蔽比如柱子质量控制点的设臵,应设在每层柱(或基础顶面)支模之前,控制的重点内容是:柱子纵筋接头(焊接接头或绑扎接头)质量及其位臵是否正确、箍筋加密区绑扎是否到位、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基础结构验收、主体结构验收。基础、主体结构工程隐蔽之前,应组织设计、监理、质监等有关单位技术负责人进行验收,重点检查:砖砌体的组砌方法,柱梁板砼是否有缺陷用HT-225型砼回弹仪对柱粱、板砼进行抽点回弹,并结合施工留臵的砼试块试压强度进行对比。待确认砖砌体组砌方法正确、灰梁饱满度>80%,结构砖砌砂浆试块试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砼无缺陷而且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才能进行隐蔽。 2.2.2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结构工程所用的钢筋、砖、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见证取样后, 送至国家认可资质的实验室做复验试验,合格才能使用。不合格的材料严禁用于工程上,一旦发现未经检验或试验不合格的材料使用到工程上,监理人员应立即制止,强行纠正,对不听劝告的,报上级主管部门并责令其停止施工。 2.3施工后的质量控制施工后的质量监督管理是建设工程投入使用的把关监督管理。首先要保证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工程不能投入使用,避免低劣土建工程对国家和公共使用者造成直接的危害和影响。其次是把装修、维修和维护的质量监督纳入建设工程全寿命质量监督管理的范畴。在这一阶段的监督应着重把好两关; ①严格对其竣工验收备案的审查、监督,确保备案登记的可靠性、权威性和有效性。 ②加强对土上建筑过程中的质量监督管理,使建设工程全寿命期内的质量目标得到有效实现,为用户创造安全、舒适、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使建设工程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3.综上所述,对建筑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的控制,需要从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充分了解其影响因素,方可对症下药,针对具体问题采取具体的技术措施加以解决。
篇2
1.2动态控制原则
土木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也遵循PDCA原则(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即要求在根据计划执行的基础上,还要根据每一个细节来进行反复的检查各项的消费额和开支标准,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开支要能够及时的修改和处理。土木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虽然由设计图纸和合同规定的成本计划来实施,但是由于施工过程本来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成本控制也随之处于动态的过程。因此,成本控制的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就不断的修改、反馈、纠偏,才能够保证完工时的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实现成本控制的最优化。
1.3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
收支平衡是一个企业稳定发展的根本性条件,在进行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时,不能仅仅着眼于企业利润的提升。对于成本控制,有“进”就必有“出”,一个项目在施工之前,计划里就应该要使得每一笔费用的支出都要有相应的预算收入,达到收支平衡,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一个企业的资金得到良性的循环利用,企业才能够长久的发展下去。
2土木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措施
2.1增收途径的分析
从增收途径进行土木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控制是一个最根本的措施。所谓从增收途径的分析来进行成本控制,就是仔细分析建筑施工之前的资金计划、消费预算等,准确完善每一项资金预算,通过这个环节的控制来实现成本控制。比如说,在进行施工项目的设计时,就将成本控制的意识加入到其中,对图纸的审核时,提出有科学根据的合理化建议以及积极的修改意见;再比如说,在进行材料选择之前,就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对所选材料做相关的测试,以保证材料能够符合设计以及合同的要求。这样就避免了再施工过程中出现材料不合适而进行重新购置,造成施工过程财力、人力等资源的多重浪费。
2.2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体系
此外,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主要体现在建立一个健全的成本核算体系。这个核算体系不仅仅只是针对“物”,还要针对“人”,换言之,即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不断的施工细节进行成本核算,保证其是符合成本预算的,对超支以及减支等情况要及时进行汇报与核算,并分析其原因。针对“人”即是说在成本核算体系的要求之下,所有参与成本控制的工作与管理人员都要定期召开经济分析会,对近一段时间以来的成本进行一个全面的考核,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的纠正,并对每一位工作人员进行监督。
2.3信息化成本管理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技术主导的时代,信息技术为人们的生活、教育以及科技等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随时代的发展,信息化管理成本成为了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不仅仅是由于信息化管理的便捷以及精确性,信息化管理还保证了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建筑施工的成本控制过程中,引入信息化管理是目前必须要做到的重要环节。
篇3
1.2混凝土施工钢筋暴露问题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中钢筋暴露问题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带动建筑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所以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利用建筑钢筋与混凝土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建筑物强度以及承载能力共同提高,当前在许多的建筑物中都采用混凝土与钢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利用混凝土自身的粘合性以及钢筋结构的稳定性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避免出现钢筋暴露的问题。
1.3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因为质量控制等原因,会导致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中出现严重的裂缝现象。而建筑物的裂缝会导致建筑结构出现强度以及硬度的下降,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不达标,同时使得建筑物的整体效果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因为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主要是取决于混凝土的质量,因此要准确的的了解混凝土的质量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管理。因为混凝土工程在施工中会因为天气、水文、地质以及人的主观原因影响使得混凝土的质量不达标,质量因素的波动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出现裂缝现象,因此有必要针对这种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将混凝土施工中隐藏的潜在问题进行控制管理。
2控制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具体措施
2.1混凝土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在施工之前有必要对以下两种情形,第一是对水泥的选择,首先,在大型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于水泥的要求都是通过采购商品性混凝土的方式进行的,然而一些小型对的建筑工程中零星混凝土如果使用的是商品性的混凝土,就会加重企业的负担,增加企业的成本。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水泥的选择就应该慎重,水泥的选择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部分,所以施工企业选择水泥的时候首先应该对选购水泥厂家的资质进行多方认定,选择一些大品牌且信誉好的厂家,以保证水泥的质量。随后选购好水泥进入现场之后,还要对水泥进行抽样检查,同时送至具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复试,保证水泥的质量符合国家的标准。其次,对方水泥的库房应该设置在防潮、防雨的地方,避免水泥与潮湿的地面直接接触,因为一旦水泥受潮就容易结块。最后,因为施工中某些特殊环节对水泥的要求不同,例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应该使用具有低水热化功能的水泥,再加上使用低温水以及粉煤尘等,提升混凝土的防御能力。第二是对混凝土的配合比的试验,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单位,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抗渗程度的不同,充分考虑水泥砂石中的含水量以及外加剂的性能,再进行合理的配比,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混凝土的配合比也受到交通运输以及施工环境的影响。
2.2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选择原材料的是在混凝土配合比完成之后,按照配合比准确的进行材料的计量,随后进行搅拌,并将搅拌好的混凝土送往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在浇筑之前,检查施工现场的条件以及模板的质量,保证混凝土的浇筑工作能够与施工现场的条件进行无缝连接,并准确的对混凝土的下略高度进行准确的控制,一般而言,按照施工规范的要求,从吊斗下落的高度不得超过两米,一旦超过就必须采用导管、溜槽、串筒以及在模版侧面打开门子洞等措施。另外,为了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在插入式振捣器的施工上不应该在同一地方长时间的停留,避免造成商品混凝土出现离析的情况。另外,混凝土浇筑要分段进行,在施工现场采用振动器施工就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分层厚度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在一般情况下,其厚度应在300毫米左右,振动点的选择规则是按照先远后进、先竖向构件,再水平构件的顺序进行,这样进行的分层浇筑能够保证振动过程中的质量。在振动过程中切记马虎,对于已经浇筑的商品性混凝土,在终凝之前要进行二次浇筑,以提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以及粘合力度。
2.3混凝土施工后的养护工作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养护是保证施工质量的最后关键一步,其目的就是在适当温度以及湿度条件下,减少混凝土表面热量的散发以及降低表面温差,避免出现裂缝。另外,为了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可以适当的利用湿润的麻袋或草帘覆盖,因为其湿度不够势必会引起混凝土表面失水现象,使得商品性混凝土的结构输送,出现严重的干缩裂缝现象,而具有一定时间、一定强度的洒水养护能够保证混凝土表面冷却速度变得缓慢,防止水分蒸发,尤其是在高温季节,一般适宜用湿润的草袋子覆盖,避免中午强烈阳光的照射,当平均温度在5度以下时,就不需要进行浇水养护,冬季施工时应该对混凝土增加热源,设置草帘覆盖以保证温度。
篇4
为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采用过程考核为主,对学生的必修实践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每个项目都有5个考核指标:工作态度、软件操作的熟练程度或尺规绘图的熟练程度、出图的规范性、团队协作能力和勇于创新能力。5个必修项目加权平均值作为考核成绩。课外自选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参与分和获奖分,根据总得分给予物质奖励和证书。这样的考核标准更有利于全面、客观地放映学生的工程素质、技术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来很好的效果。
三、多层次实践教学效果验证
篇5
1.2要树立“识图以施工图为重点”的思想观念
毫无疑问,对于工程监理专业而言,建筑识图课程的教学应以识读施工图纸为重点。教学内容里包含了画法几何及专业识图两方面,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讲授点线、面投影的基本理论,组合体三视图的投影教学,重点在于施工图识读。因为一方面点、线、面、体的投影教学都是为施工图的识读作准备的。一个新建项目的成败、一个已建项目使用的好坏,从技术层面来讲,都取决于施工图。因此,要树立“识图以施工图为重点”的思想观念。
2引入模型,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在学习建筑识图课程中,空问想象能力的强弱是影响工程监理专业的学生学习兴趣与效果最关键的因素。因为高职院校学生三维的空间想象能力较为薄弱,在脑海中形成立体图形的能力不强。因此,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他们的学习难度明显增加。所以,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各种模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2.1观看模型,掌握投影原理
工程监理专业专业学生都是在大一时开始学习建筑识图课程,对于一如三棱柱、圆锥等一些基本形体的概念并不是十分清楚。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观看棱柱、圆柱、棱锥、圆锥、等基本形体的模型,以及楼梯踏步、独立柱杯形基础等组合体的模型。以增加学生们对平面、三面投影关系的感性认识,以及组合体之间是否共面、平齐等相互关系。同时,在课后布置绘制三面投影图、画轴测草图等作业,以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达到真正掌握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
2.2制作模型,提升空间感和立体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课件的形式也日益增多。不仅限于PPT,还有许多逼真的动画如FLASH课件,它可以帮助学生来理解正投影原理,但这只是在视觉上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缺乏接触感。所以,让学生用橡皮泥亲手捏制模型,再将所捏的模型画在图纸上,如此反复地进行这种捏泥训练,无疑是既强化了空间意识又奠定了投影基础。如果不理解空间问题,就不会有解决空间问题的能力。意识到此问题后,笔者在课程教学过程将起点放在“体的认识”上,把重点放在“构形训练”上。通过让学生捏制橡皮泥,来真实地感受不同方位的客观现实,还可以强化三维意识,提升了学生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而有了构形的经历也就有了识图的基本能力。
3工学结合,通过实践提高识图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教师地指导下,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养成的思维方法、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能否适用工程监理的要求,最终必须通过下工地实习进行检验。
3.1参观实际工程,增强感性认识
前面提到的观看模型是较为传统的提升识图能力的方法,可帮助学生构建空间模型。到实际工程项目中参观认识,为学生增强对建筑实物感性的认识。参观的实际工程可以是在建的工程,也可以是已投入使用的工程。由于在建工程的施工现场,考虑安全、时间等因素,参观的对象主要以已投入使用的工程为主。如学校的教学楼、学生的宿舍楼、教师的办公楼等。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应重点做好四方面的工作。(1)作计划,教师事先选定参观的实际工程,并清楚该工程所具有的构造特点,以便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设定对应的教学目标;(2)有组织,即做好组织准备的工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成员5~6人,组长负责管理小组成员,保证参观有序地开展;(3)下任务,即根据预定的教学目标,布置合理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现场对实际工程构配件等进行测量、记录及绘制;(4)作评价,对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检查绘制的图形是否符合工程制图规范的要求,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提出指导修改意见。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对建筑工程构造有了直观形象的认识,加深了理解,而且可以将工程制图方面的知识加以运用,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学生的识图能力。
3.2模拟建造过程中,提高提高识图能力
前而谈及的参观实际工程,虽然比较直观形象,但是由于主要对象是已投入使用中的工程,对于监理过程中的隐蔽工程部分,如基础工程、钢筋工程等,就显得无能为力了。为解决这一难题,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工程的建造过程。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将实际的工程施工图在REVIT软件平台上绘制,建立起工程的三维模型,模拟工程的建造过程。在工程三维模型建成后,根据实际需要,可任意角度、全方位地进行观察,还可根据需要局部放大,仔细地观察某个构件的细部构造,包括梁、板等构件内的钢筋配置情况。对于基础工程等隐蔽工程部分,都能一目了然地显示出来。
篇6
2.1对原材料的质量监督检查
检查水泥的标号和品种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水泥是否有出厂合格证.经验报告.水泥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是否满足规定要求;检查细骨料(砂)的质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砂的细度模数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对于使用粗砂或特细砂的,是否经过试验论证,细骨料(砂)的质量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表1的要求。检查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和超、粒径含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检查用于拌制和养护混凝土的水质情况;e.检查用于改善混凝土性能和减少水泥用量的掺合料用量试验报告,检查混合料的品质指标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检查用来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温凝土质量或减少水泥用量的外加剂掺量试验报告,检查外加剂的品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2.2混凝土配合比的质量监督捡查
检查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能否指导工程施工。检查混凝土水灰比和坍落度检验记录,水灰比是否满足表2的要求。
2.3基础面或混凝土施工缝
检查基础面的处理情况,有无积水、杂物等。检查施工缝处理情况,表面乳皮凿除是否彻底,冲洗是否干净,有无积渣杂物等。
2.4模板
检查模扳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检查模板表面平整度、光洁程度和有无杂物等;检查模板接缝严密程度,防止稠浆。
2.5钢筋
检查钢筋的品种、型号、数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检查钢筋的加工、安装质量,抽查钢筋的搭接长度和保护等尺寸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检查钢筋绑扎或焊接接头质量,抽查钢筋焊接试验报告。
2.6埋件安装
检查止水、伸缩缝排水系统等埋件的形式、结构尺寸及材料品种、规格等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检查止水、伸缩缝和排水系统等埋件安装的位置偏差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牢固程度如何。
2.7混凝土拌和的质量监督检查
检查混凝土配料单和现场计量器具及其使用情况,是否根据砂子含水率的变化调整用水量。检查拌和物的均匀性、拌和时间记录以及拌和机的完好程度等。
篇7
桥梁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篇8
1掌握监理工作中材料质量控制的依据及要求
在工程施工监理工作中材料质量控制的依据主要有合同条款、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监理工作中材料的质量控制必须符合其相应的要求。
1.1合同条款各项工程材料质量的保证责任、处理程序和费用支付等均应符合合同的规定。1.2设计文件全部工程材料应与设计图纸符合,并符合项目业主批准的变更与修改的要求。
1.3技术规范所有用于工程的材料、设施、设备及施工工艺,应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
1.4质量标准所有用于工程的材料的质量均应符合合同文件中列明的质量标准。除以上4个方面外,材料还要符合有关产品的试验方法标准和质量证明书的规定。对新型建筑材料,还要求有技术检验部门关于其技术性能的鉴定书。
2熟悉监理工作中材料质量控制的内容及方法
施工中监理工作的材料质量控制主要是通过检查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落实监理部的质量保证体系的方式来实现的。具体的材料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方法如下。
2.1检查施工单位对原材料订货、采购、包装、运输、堆放、储存、保管及加工、使用各个环节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每个环节的产品质量。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不落实,总监理工程师不能签发开工令。
2.2落实监理部的质量保证体系,明确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在原材料质量控制方面各自承担的职责。
2.3注重每个分部工程及主要分项工程,制定《原材料质量控制一览表》,表中列出工程名称,原材料名称、规格、数量,每批生产厂家、出厂日期、进场日期、数量、使用部位,合格证,检验报告及认证证书资料、验收人员等。在每批材料验收后,及时输入计算机材料报验台帐,每月输出一次。通过这一方法,可以清楚地知道某一分部或分项工程原材料质量控制在规格、数量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以避免实际使用和已核验的原材料在规格、数量上不相适应的问题,从而避免部分原材料质量失控的情况。
2.4坚持原材料复试见证制度,取样、送样过程中监理人员一定要在现场监督,杜绝马虎、懒惰、图省事等渎职行为,彻底避免施工现场弄虚作假的不良现象,把住原材料见证关。
2.5主要装饰材料订货前,施工单位应提供样品和有关订货厂家情况以及单价等资料,向监理部申报,经监理人员会同设计、业主方研究同意后方可订货。
2.6工程所用原材料,必须经监理人员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监理人员在进行原材料质量认证时,重点检查以下内容:a.检查材料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是否符合原材料质量控制依据的要求,并与现场实物相对照比较。b.对于实施使用认证管理的建材产品:水泥、混凝土外加剂、建筑钢材、建筑玻璃、建筑卫生陶瓷、塑料管材管件、铝型材、建筑涂料、新型墙体材料等,检查有效的建材产品使用认证证书,证书上必须有发证机关、生产企业、经销企业盖章。c.对于进口材料、设备和重要工程或关键施工部位所用的材料,应全部检验。进口材料、设备,另应检查商检证明书。d.对质量不合格、资料不全、技术指标不明确、未达到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或标准要求、实物与资料不符、包装标志不清而不能确认的材料,不予认证,并指令施工单位或材料供应单位限期将其运出现场。e.施工单位擅自使用未经监理人员认证的工程材料,或者擅自替换、变更工程材料,总监理工程师应下达停工令,责令整改。
2.7检查材料的数量,包括到货量检查和每日一次的库存量检查,有利于对施工单位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有效的管理。当监理人员通过检查发现,进料量和库存量与进度计划不相适应时,就可及时提醒施工单位,以保证进度计划的实现。
3重视监理试验室在材料质量控制的作用
检测与试验是监理进行材料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在以上材料质量控制中要充分发挥监理试验室的作用。
3.1监理试验室的工作
监理试验室在材料质量控制过程中应完成以下工作:①统一规定各种试验表格(包括承包人的工地试验室用试验表格),妥善管理各种试验报表及试验资料。②按规定频率进行现场试验抽查,检查承包人工地试验室及其试验仪器设备。③按合同、技术规范规定完成验证试验、标准试验、抽样试验及验收试验。④参加工程项目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重大分项工程的试验工作。
3.2原材料试验程序
监理试验室原材料试验程序如下。承包商提出开工报告后,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出厂证明及试验报告,并由驻地试验室抽样检查或取样送检。若发现原材料不合格,驻地试验室要及时向监理工程师反映并通知承包商,由监理工程师提出处理意见。
3.3原材料试验注意问题
试样要有代表性,取样采取随机抽取的方法进行。一般是以一批材料(不同材料每批数量不同)不同部位随机抽取规定数量的样品(如钢材是从规定部位截取),即不仅取样数量要正确,取样部位及方法也要按规定进行。试样的数量关系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数量过少,取样部位及方法、试件的尺寸的偏差等,都会使试验误差增大,甚至会得出相反的结果;但是,在实际检测中常常出现取样不具有代表性、取样数量不够,取样方法不正确等,这就要求监理人员在取样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方法进行取样。
3.3.1钢筋:由于钢筋不可能大批量一次进货,而且货源不可能单一,品种、规格又有所不同,因此要求施工单位对进场的钢筋必须分批、分品种和分规格堆放,并加以标识。同时,应将提供进场钢筋的出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存档。在此基础上,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和监理工程师应根据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要求对每批钢筋取样检验。
3.3.2水泥:对进场的水泥,要求施工单位按分批、分品种、分标号进行贮存,不允许混仓或混放,且需防潮,同时将进场水泥的出厂合格证保存并提供给监理工程师归档。在此基础上,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应会同监理工程师,按同一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 200t 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 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做强度、安定性及凝结时间等试验。
3.3.3砂、碎石或卵石的检测,使用单位应以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采用大型工具运输的应以 400m3或600t 为一验收批;采用小型工具运输的应以200m3或 300t 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量者,应按一验收批进行验收。
4建立监理工作中材料质量控制程序
4.1材料质量重在事前控制。
原材料、设备进场时必须依照相应的程序进行质量的事前控制。先由施工单位进行自检,检查材料的规格、数量和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自检合格后,由施工单位填报《原材料、设备报验单》,并附下列资料:①材料、设备清单(材料名称、产地、生产厂家、规格、数量、用途等);②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实行认证管理的建材产品须有产品使用认证证书,进口材料须有商检证明书);③材料的物理、化学及机械性能等检验报告。在材料进场后24 h内向监理部提出报验申请,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质量保证资料齐全有效,现场实物标志和资料相符,才予以同意使用;否则,限期退场。
4.2 见证取样
送检每项工程的取样送检见证人,由该工程的建设单位书面授权委派本工程现场监理人员1-2名担任。建设单位应向工程受监的质量监督站和工程检测单位递交“见证单位和见证人员授权书”授权书应写明本工程现场委托的见证单位和见证人姓名及资质等简况,以便检查核对。施工企业取样人员在现场取样和制作试件时,见证人必须在旁见证。见证人应对试样进行监护,并和施工企业取样人员一起将试样送至检测单位或采取有效的封样措施送检。检测单位在接受委托检验时,须由送检单位填写委托单,见证人应检验委托单上签名。检测单位应在检验报告单备注栏中注明见证单位和见证人姓名。出现不合格项目,要及时通知工程受监质量监督站和见证单位。影响结构安全的项目,应在24 小时内报告。见证人对所见证取样检测的项目,应建立档案,并分类建立台帐,统一编号。台帐内容应有:项目名称、进场日期、进场数量、取样时间、代表批量,会同取样人员,使用部位,不合格材料处理情况等。
监理人员在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方法进行取样的前提下,保证所取送检材料的代表性,检测人员应对其送检材料进行仔细核对,确定其抽检数量、长度等是否满足相关标准方法要求,并对其进行登记造册,再对其进行相关试验。
5结语
虽然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很艰难,但通过监理合理的质量监控手段,原材料质量是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的。
篇9
在现代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是非常常见并且重要的,几乎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却在混凝土的施工中,经常发生质量的问题,这在桥梁和地基等工程中更是常见,虽然对它已经十分的重视并且也采取了许多相关的防治措施,但依然不能避免它的产生,尤其是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不同地质结构不同气候环境引起的裂缝问题也不一样,而它的表现方式也是复杂多变,花样应接不暇。因为混凝土的裂缝问题会带来很多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它进行深入研究,对它进行防治。
1、混凝土施工中常出现问题的介绍
以混凝土为主体是现代建筑普遍采取的框架结构,因为混凝土强度高,具有很强的耐腐蚀性,可造性和耐火耐水性都比较的突出,从而得到了建筑工程师及施工单位的青睐。但是,工民建施工中有几个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分别是露筋、麻面和裂缝。露筋就是指因为混凝土粘合性不够或者因为施工不当而使钢筋露在外面的现象。麻面就是指混凝土的表面凹凸不平,出现缺浆及小坑等现象,它主要影响因素就是模板表面的光滑和湿润程度以及混凝土的调配。而裂缝是指混凝土施工时大面积或者局部出现裂缝的现象,这是混凝土施工中最关键的质量问题,也是困扰性最强的问题,我们接下来将对它进行详细的探讨。
2、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将它进行概括为水泥本身的特性、配筋不足、调配不合理、养护条件及施工质量这五个方面。
首先水泥本身的特性是指它的收缩力以及和水的化学反应,因为水泥自身的收缩而可能产生微小裂缝,这些微小的裂缝在特定条件下将会引起建筑结构物的开裂及变形,进而产生破坏。还有水泥与水反应时会散发打量的热量,从而使水泥的温度高于外界的温度,由于这个温度差而产生了一个温度应力,温差越大,应力也就越大,可能产生的裂缝也就越大。
第二个方面是关于混凝土的配筋,配筋不足,导致钢筋间距过大,承受强度达不到要求,从而引起了开裂。
第三个方面是水泥的调配不合理,因为调配不合理从而使抗拉强度降低,力学性能达不到指标,进而使混凝土产生了裂缝。调配不合理主要是指水泥用量过大,水灰的比率大,含沙量不巧当。
第四个方面是指对水泥的养护,养护得好,水泥的硬化合理,性能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完全满足使用要求。但是在施工现场中,有的条件不允许,在加上突然的气候变化等因素,极有可能导致水泥的变质,从而引起开裂,所以必须尽可能的保养好水泥。
第五个方面是施工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因为不均匀的振捣或者是过振漏振,从而使水泥出现离析的现象,降低了整体的结构强度。还有因为施工不当,混凝土内部就产生气泡,降低了和钢筋的粘结力,进而产生开裂的现象。
3、防治混凝土施工中产生质量问题
(1)对混凝土施工中质量问题的防治,最主要的还是对混凝土裂缝的防治。因为混凝土裂缝形式多样,成因也比较的复杂,所以要做好防治工作首先就得从施工设计方面出发。在设计的时候,注意易开裂部位,考虑到地基的沉降差异,并且因为这些差异导致结构破坏的部位,也就是薄弱环节。总之,在设计的时候加强对薄弱环节的防治,最大程度避免可能引起的混凝土裂缝。
(2)加强建筑材料的管理,也是防治混凝土裂缝的一个重要举措。因为混凝土的具有收缩的特性,这特性可能会使混凝土产生微小的裂缝。而使混凝土的收缩量增大的因素有下列几点:一是粗细集料含泥量太多;二是骨料粒径过细,针片含量过多,单方灰量和水量太多;三是外加剂掺杂物过多,并且有些外加成分选用不正确。所以选用材料时,就需要对这三个方面加以注意,尽量选用收缩性较小的混凝土。另外,水泥的品种很多,等级也分好几级,而水泥的等级不一样,强度也不一样,产生的影响也自然不一样,这些在选材时都是需要注意的。
(3)施工技术也对施工质量也产生影响,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顺序是需要密切关注的,按正确浇筑顺序进行浇筑,可以让混凝土浇筑后更好的散热,避免产生裂缝等质量问题。施工时,混凝土的温度也对施工完成后的建筑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混凝土内表面温度应该控制在25摄氏度以下,并且还要对使用过程中的混凝土的内部温度的分布情况进行掌控,以便更好的指导施工,从而避免了裂缝的产生。还有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也要做好,因为养护工作关系到混凝土的质量好坏,如果做不好,可能会使混凝土强度减弱,力学性能不达要求,进而产生裂缝问题。养护工作的关键就是温湿度的控制,为了使温湿度在合理的范围内,需要用到塑料薄膜和保护地板,这得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4)防治措施还包括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而管理者主要就是指监理单位。在施工时,监理单位必须依据有关的文件规定对工程进行综合的全方位的质量控制,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不过单单只是靠监理单位,那还是不行的,施工单位也必须配合好监理单位开展工作,当监理单位对混凝土的质量提出疑问的时候,施工单位必须组织人员对相关疑问进行解决,并且调查出前因后果,用最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在施工质量控制方面,科学合理的混凝土实施方案是必要的,所以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要合作并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出最合理的控制方案。还有在工程结束后,还要进行验收,验收就是在整理好相关的资料,并且依照设计文件和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对工程进行核查、评估,这也是防治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的最后一道工序。
4、结束语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的得相当的迅速,混凝土作为工民建最主要的结构材料,它的施工质量对工程的好坏起着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抓好工民建的质量控制工作,关键之一就是要抓好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又因为混凝土的质量防治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问题,这就需要加强设计、施工以及监察等方面的合作和配合,切实的依据科学的指导思想,用有效的方式来防治混凝土常见的质量问题,特别是混凝土裂缝问题,消除其对个人对社会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篇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以及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已具有一整套土建工程造价管理控制体系,而且在以往的土建工程造价控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土建工程建设项目承揽数量的急速增加,土建工程投资中普遍存在着资源浪费严重以及超支的现象。因此,着力研究加强土建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土建工程造价控制概述
(一)土建工程造价控制的内涵
土建工程造价就是土建工程项目进行固定资产再生产以及相应的无形资产、铺底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费用总和。而所谓土建工程造价控制,则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全方位、多层次地运用技术、经济及法律等管理手段,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造价预测、控制、监督、分析等实际问题。
(二)加强土建工程造价控制的必要性
加强土建工程造价的控制,一方面能够促进设计更为合理,使之能对投资估算进行精确的编制,以保证估算在造价方面起到控制作用,将造价控制在建设单位同意的额度之内。
另外,加强土建工程造价控制能使项目的各分部分项工程、各单位与部门之间合理分配建设项目的投资费用,从而使建设单位的投资能尽可能的获得最高效益。
三、我国当前土建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竞争机制不规范,缺乏完善的控制制度
首先,由于建筑市场竞争激烈,施工企业出于能够承揽到工程的目的,在工程投标阶段人为的控制工程报价。例如目前建筑市场上的无标底招标,人为的降级压价,造成工程报价与实际造价不符,导致工程招投标管理部门对此很难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这也给工程造价的控制增加了难度。
其次,我国的经济体制致使现在的工程造价控制体制是多级别、多单位、多部门的管理体制,工程造价的相关制度和措施难以取得有效联系与协调机制,因而土建工程造价控制水平低下,整体效率不高。
(二)土建工程中的设计变更频繁
对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最为突出的是土建工程设计阶段。据调查显示,初步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比例约为25%,技术设计阶段的影响程度约为50%,施工图设计准备阶段则为25%。很显然,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是在设计阶段。然而在项目的实际进程中,施工单位往往忽视了设计阶段的重要性,将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放在施工阶段或者说工程决算阶段,因此,因设计变更而导致投资超限的现象屡屡发生。
(三)工程预决算工作有缺陷,影响工程造价控制
目前,土建工程建设投资规模与工程造价不同程度地存在失控现象。某些承包商为了争取项目的顺利通过,尽管压低概算造价,而在建过程中通过追加投资,提高建设标准,导致工程预决算与估算不到位,往往发生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又超估算的三超现象。
上述问题一方面是人为因素造成概算降低,达不到国家在初步设计阶段规定的要求,在设计上存在较多的问题与漏洞,相关基础设施和材料价格的不能根据市场行情来制定。另一方面,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提出了超过设计标准的要求。
四、加强土建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
(一)积极做好土建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工作
土建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成本控制。一方面,各个职能部门,包括预估算、计划、财务会计等部门应严格按项目成本控制的要求认真执行自己的职责,根据工程项目的投资目标来确定严密的成本计划和目标。另一方面,要健全相关的项目成本管理的各项责任制度,包括计量制度、考核制度、成本核算分析制度。
其次,要考虑制约项目目标的影响因素,如工程合同条件、施工条件等,以便更有效的利用有限的资金。同时在执行过程中要及时对项目目标与实际状况进行对比衡量,保证对工程成本的进行有效的控制。
(二)重视土建工程全过程的造价控制
首先,应对拟建项目有关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并以设计阶段为重点进行造价控制,做到主动控制,完善设计,避免不必要的设计变更。
其次,积极推行以工程量清单报价为主要模式的无标底合理低价中标方式,在工程招投标阶段,严格按《招投标法》操作,规范招投标行为,尽可能堵住一切漏洞,减少费用变更。并加强工程预算阶段的造价控制,严格控制来自施工方的工程子目内容的变更及各种预算以外的费用,没有特殊情况坚决不作设计变更。如果确实要变更,则应该在充分分析并确认工程量及材料、设备造价的基础上进行
最后,要重视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审核。对施工单位所完成且合格的工程造价的进行质与量的计算、复核,做到严格公平,从而保证工程结算的真实可靠。
(三)建立有效的招标管理及合同管理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有效的招标管理与合同管理机制,一是要加强对投标的监督,确定一套有效的工程造价和材料价格信息机制,对合理确定标底价及成本价等相关造价指标加强监控;二是要建立严格的合同管理体系,把握合同中涉及价格和结算方法的条款是否合理,保证合同的合法性与公平性。
(四)部门间要做好协作管理与控制
土建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涉及到财务、统计等很多部门,因此加强其协作管理很有必要。各部门要密切配合造价管理部门,严格审查,从源头上就对投资进行控制,确保工程进度。同时,工程施工单位应认真执行造价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造价部门也应对执行单位进行定期的抽查与监督,形成相互制约机制。
五、结语
总之,土建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内容覆盖面大,而且较为繁琐的系统工程。只有在有关部门的极力支持配合与监督下,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与管理。坚信,只要逐步建立工程造价的监督制度,完善相关制度与法规,规范定价行为,解决当前工程中随意压价及投资失控等问题,定能建立一个拥有良好秩序的工程造价市场,从而切实保证土建工程的质量,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六、参考文献
[1]周敏.浅谈园林施工管理与技术难点的几个问题[J].四川建材,2006,(3)
[2]王佩哲.城市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J].内蒙古林业,2008,(03)
篇11
在园林工程施工期间,灰尘、噪音和光污染是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譬如灰尘悬浮颗粒,是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和诱发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同时严重伤害人的身体健康。再如园林施工机械作业时的噪音,将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针对这些环境污染因素,园林施工时,需要采取有效的环保技术措施。例如,开挖后土方洒水和掩埋处理,将灰尘扩散高度控制在1.5m以内,同时采取隔音措施和围闭技术等,缩小机械运作时的噪音扩散面[1]。
1.2 土壤保护技术的应用 [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教学论文和职称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点击进入DyLw.NeT 第一 论 文网]
园林工程的施工,土壤是主要的施工资源之一,其中土建工程施工,需要挖补填埋土壤,在整个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的土壤保护措施,减少对土壤的破坏和污染。例如,利用地表环境保护措施,控制土壤的侵蚀破坏,减少水土的流失,以及采用砂石覆盖技术和植被移植技术,降低土壤的侵蚀程度。另外,还需要分类处理园林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建筑垃圾,将其运到指定的堆放场所,切忌随意填埋和丢弃。
1.3 可回收资源的利用
在园林施工的过程中,将消耗掉大量的资源,其中包括现场生态资源和工程材料,其耗费成本,大约在整个园林工程成本的三分之二以上,因此对节能材料的合理应用,是园林绿色施工的重要手段之一[2]。例如,园林工程施工的边角料,应该在施工之前拟定好具体的裁切和利用计划,合理控制好这些材料的使用量。园林工程施工可回收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园林环保施工的重要手段之一。相关技术的内容,可概括为两点:一是直接使用废弃的材料,或者通过处理加工,剥离这些废弃材料中的有用成分,譬如掉落的泥土、缺角的砖块、金属边角料、木材等;另一方面是将废弃材料统一回收后,将其出售给废品回收站,以控制材料的损耗成本。
1.4 水资源节约技术的利用
水资源属于园林工程的主要生态资源之一,对水资源的保持,可以为园林工程养护管理工作,提供资源节约的有利条件。在园林施工的同时,利用园林道路的绿化带作用,设置雨水收集过滤池,将雨水汇集到收集池当中,让雨水更为充分地下渗到土壤当中。关于雨水收集过滤池的设置,需要在其周边种植水生植物和铺设砾石,其池内的设计,雨水口需要比土壤标高高出5cm[3]。另外在给水管铺设时,需要在准备测量的基础上,在明确给水管道和其他给水设施位置、标高之后,将无存在任何锈蚀、裂纹、重皮、压迫等问题的管道,埋设于指定的位置。其中在给水管道埋设之前,必须检查埋设位置的土质和地下水情况,以便选择合适的垫层厚度。例如,某园林工程在开挖管槽过程中,发现局部沟槽被地下水浸泡,因此通过清除被扰动土,并回填砂夹石和中粗砂后,再进行铺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管道铺设的效果并保证施工质量。至于管道的安装,工程根据管线施工图,因地制宜地调整交叉管道,再以电熔连接方式,将三通、弯头、异径接头等,连接于管道上。管道施工后,进行管道的压力试验和渗水施工,最后再进行管道的回填。
1.5 运用绿色节能工艺来节约建材
在园林施工建设中,运用绿色节能工艺达到节约建筑材料的效果,是降低能源损耗的有效手段。提高建材利用率、有效节约建材,首先就要改进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在钢筋焊接术上,传统的方法搭接技术浪费了钢筋材料,现在利用螺丝连接的新工艺代替传统方法进行钢筋连接,节省一定的钢筋建材;在排水管道建筑上,利用循环用水、先进排水技术减少对水资源的损耗,减少管道材料的运用;在植物灌溉术上,运用滴灌技术代替传统的漫灌技术,可以提升绿化灌溉水平,节约水资源;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还要重视工程的各个细节,提高建材使用效率。
2 新时期园林施工中的绿色施工技术的推广
2.1 优化园林工程施工方案
对于园林工程的施工建设,要制定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将园林建筑过程中所需的各项资源与施工组织设计有效结合。在选择施工设施时,要尽量采用绿色节能环保的施工设施,如选用节能水龙头和节能灯等节能产品,合理运用施工工艺,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施工设施的损耗。在建设过程中,要积极推广节能型技术与节能型产品的运用。在建设园林路径和回廊过程中,要考虑基础工程的稳定性;在进行植被移植时,要结合园林建设进度,确定植被移植的最佳时间;在进行路面浇筑工作时,要合理安排浇筑时间,避免人员浪费,合理利用人力物力。施工队伍还要不断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能源损耗,防止不必要的浪费损失。
2.2 加强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节能技术的应用
加强施工过程中节能技术的应用,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加强施工单位对园林施工的重视以及了解。增加施工单位对园林施工的重视和了解程度,有助于具体的施工单位在园林施工过程中积极采用各种节能技术。在施工之前要结合施工的图纸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一方面在施工之前,应该要对施工现场的土质、环境条件等进行相应的勘察,对土壤的具体理化特性、植物适应性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了解,才能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引进合适的树种,提高植物成活率,以免出现植物浪费情况。另一方面由于施工材料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施工之前要对施工材料进行相应的规划,合理进行材料选择,确保工程质量,同时促进施工过程中的能耗节约。比如,在选择树木时,应该要尽量选择树木形态比较优美、适应能力强的树种作为园林工程材料,防止外来引进树种对现有生态平衡造成破坏,造成生态环境的平衡受损。
2.3 加强节能工艺的运用
在园林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加强节能工艺以及建材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对能源进行节约。对于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的提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园林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螺丝连接工艺对于传统工艺是一种很好的替代,安全性较高,修复比较方便,而且还可以对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以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再如,还可以不断引入各种先进的环保技术,如太阳能技术。园林施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其耗电量比较大,对于园林建筑,由于它的占地面积比较广、露天面积比较大,因此,可以加强对太阳能技术的引进以及应用,以提高施工过程中的能源使用效率。同时还能对园林建筑的采光进行控制,有利于园林植物的生长,与此同时,太阳能是一种十分清洁的能源,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对环境进行保护。 [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教学论文和职称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点击进入DyLw.NeT 第一 论 文网]
3 结语
文章对园林景观绿色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对出现的问题能够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预防,对以后的施工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相关参与者一定要加强施工管理,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创造出既符合生态,又注重景观,同时体现人文关怀的高质量、高品位的园林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