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狗咬吕洞宾的典故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吕洞宾,原名吕喦(喦或作岩、岩),字洞宾,以字行,道号纯阳子,绰号回道人,于唐德宗贞元十二载丙子年(796年)农历四月十四生于蒲州河中府永乐县招贤里(今山西省芮城县永乐县招贤村),着名道教仙人,八仙之一,五恩主之一,五文昌之一,全真派五阳祖师之一、钟吕内丹派和三教合流思想代表人物,狗咬吕洞宾歇后语是什么。同时也是托梦之神、科考之神、文具之神、淘金之神、理发之神,亦有医神、武神与财神的性质。
典故一:
传说在蓬莱八仙里有个吕洞宾,他原是读书人,但两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中举,从此以后,他就不再读书,而依靠祖辈留下的家产,会客访友,游山玩水,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
吕洞宾在成仙之前,有个同乡好友叫苟杳,他父母双亡,家境十分贫寒。吕洞宾很是同情他,和他结拜为金兰兄弟。并请他到自己家中居住,希望他能刻苦读书,以后好有个出头之日。
一天,吕洞宾家里来了一位姓林的客人,见苟杳一表人才,读书用功,便对吕洞宾说:"吕先生,我想把愚妹许配给苟杳,你看如何?"吕洞宾怕耽误了苟杳的前程,连忙推托,但苟杳得知后便动心了,就对吕洞宾表示同意这门亲事。
吕洞宾说:"林家小姐貌美贤惠,贤弟既然主意已定,我也不拦阻了,不过成亲之后,我要先陪新娘子睡三宿。"苟杳一听不禁一楞,但思前想后,还是咬牙答应了。苟杳成亲这天,吕洞宾喜气洋洋,而苟杳却无脸面见人,干脆躲到一边不见面。晚上,洞房里新娘子头盖红纱,倚床而坐。这时,吕洞宾闯进屋来,也不说话,只管坐到桌前灯下,埋头读书,林小姐等到半夜,丈夫还是不上床,只好自己和衣睡下,天明醒来,丈夫早已不见,一连三夜都是这样,可苦坏了林小姐。
苟杳好不容易熬过了三天,刚进洞房,见娘子正伤心落泪,连忙上前赔礼,林小姐只管低头哭着说:"郎君,为何三夜竟不上床同眠,只对灯读书,天黑而来,天明而去?"这一问,问的苟杳目瞪口呆,半天,他才醒悟过来,双脚一跺,仰天大笑,原来是哥哥怕我贪欢,忘了读书,用此法来激励我。哥哥用心,可谓太狠心啊!林小姐被苟杳说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待苟杳说明经过,夫妻两个才双双欢喜起来,齐声说道:"吕兄此恩,我们将来一定报答他!"
几年后,苟杳果然金榜题名做了大官,夫妻俩与吕洞宾一家洒泪而别,赴任去了。
一晃八年过去了,这年夏天,吕家不慎失了大火,偌大一份家产,化成一堆灰烬。吕洞宾只好用残留的破瓦烂砖搭了一间茅草屋,和妻小在里面躲风避雨,日子十分艰难。夫妻俩商量,决定去找苟杳帮忙。吕洞宾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苟杳府上,苟杳对吕洞宾家遭大火的事非常同情,并热情招待他,可就是不提帮忙的事情,一连住了一个多月,一分钱也没有给吕洞宾,吕洞宾以为他忘恩负义,一气回了家。
吕洞宾回家一看,原来家里盖了新房,很是奇怪。他刚要迈进家门,却见大门两旁贴着白纸,知道家中死了人,他大吃一惊,慌忙走进屋内,见屋内挺着一口棺材,妻子批麻戴孝,正在嚎啕大哭,吕洞宾楞了半天,才轻轻叫了一声娘子。娘子回头一看,惊恐万状,颤颤抖抖地叫道:"你,你是人还是鬼?"吕洞宾更觉诧异,问:"娘子,何出此言,我好好地回来了,如何是鬼呢?"娘子端详了好久,才认出真是吕洞宾说:"吓死我了!"原来,吕洞宾走后不久,就有一帮人来帮他盖房子,盖完房子就走了。前天中午,又有一大帮人抬着一口棺材进来了,他们说吕洞宾在苟杳家病死了。
吕洞宾一听,知道是苟杳玩的把戏。他走近棺材,气得操起一把大斧把棺材劈开两半,只见里面全是金银珠宝,上面还有一封信,写道:"苟杳不是负心郎,路送金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吕洞宾看完信后如梦初醒,他苦笑了一声:"贤弟,你这一帮,可帮得我好苦啊!"()
从此,吕苟两家倍加亲热,这就是俗话常说的"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因为 "苟杳" 和 "狗咬" 同音,传来传去便成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了。
篇2
1. 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 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及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 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 往往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例如“三个臭皮匠, 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着名人物, 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 他在中国读者的心目中当然是智慧的象征。但英美读者未必知道他是何许人也,与“臭皮匠”又有什么关系, 若采用直译的方法, 很难传递它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还有大量的习语如: “东施效颦”、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狗咬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等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 也有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典故。如Achilles’heel (唯一致命弱点) , a 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 paint the lily (画蛇添足) , 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 , cut the Gordian’s knot (快刀斩乱麻) 等等。
2. 方面
与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出现在英汉语言中。我国的信仰宗教有佛教和道教等。与此相关的习语有很多, 如“借花献佛”、“缘木求鱼”、“闲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等。在道教中,有“玉帝”、“龙王”、“开天辟地”的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而这些概念在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欧美人信奉基督教, 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办的。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 God be with you (上帝与你同在) , 也有Go to hell (下地狱去) 这样的诅咒语。
3. 风俗习惯差异
在风俗习惯差异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与“dog”在中西方文化中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狗在汉语文化中是一种低微的动物。对中国人来说, 大多数情况下, 狗是令人讨厌的东西, 其形象是肮脏、龌龊的。汉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 如“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胆包天”、“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中, 狗被认为是心爱的东西或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欧美人爱狗如爱子,经常让它与人平起平坐, 把它看作家庭的一员。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大都没有贬义, 如topdog (最重要的人物) ,lucky dog (幸运儿) 。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Every dog has his day (人皆有得意之时) ,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 ,“累及了”是dog tired。与此相反, 中国人喜欢猫, 猫在中国的文化内涵中一般指其可爱精灵的特性。人们常用“谗猫”比喻人贪嘴, 常有亲昵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 “cat”是魔鬼的化身, 是中世纪巫婆的守护精灵, 人们厌恶它, 所以She is a cat, 是指“她是一个包藏祸心的女人”。
4. 地理环境的差别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 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 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 而汉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而在形容某人花钱大手大脚时, 英语是spend moneylike water , 而汉语是“挥金如土”。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东风”即是“春天的风”, 它象征着“春天”、“温暖”, 它吹绿了中华大地, 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 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吹来的, 象征“寒冷”、“令人不愉快”, 因此英国人讨厌“东风”。英谚中有When the wind isin the east , it’s good for neither man nor beast. (东风到, 寒风吹, 对人对畜都不好) 。不过英国人喜欢“西风”, 在英国, 报告春天的消息是“西风”, 它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言。
二、英汉习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篇3
世界上的语言千差万别,各有千秋――语音上,有的呆板,有的悦耳;语义上,有的含蓄,有的直白;语法上,有的零散,有的紧凑。不管是选择哪个角度进行语言之间的对比,都会发现那必定是异同共存下的平分秋色。而正是每一种语言自身的独特之处,让各自的意义在互通时才产生了融合与碰撞。那么在进行英汉互译的时候,为避免在译作中出现让人哭笑不得,甚至会贻笑大方的失误,就需要注意方方面面的异同,民族特性就是其中之一。
何谓民族特性?
民族特性是识别民族的科学依据,是人们长期生活在特定环境下,为了适应外界而形成的特有的、固定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它是文化认同的一种表现。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有一句经典的名言: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这就说明民族特性助推了语言的形成,又约束着语言的发展。而语言的出现既是民族特性塑造的载体,又是民族特性完善的向导。
任何一个人类共同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自身的特点。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该民族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凝聚着人们长期实践所获得的知识,随着民族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对于同一事物的理解与借用,同一想法或观点的描写和表述,都会有各自民族鲜明的特色,展现各自民族另类的存在。
现就以汉语里的“狗”与英语里的“dog”为例,进行比较,以探讨民族特性在不同语言互译时的显性影响。催生或是左右民族特性形成的因素很多,总体上来说,会有以下几点比较重要。
首先,就地理位置而言,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自古以农耕为主,劳动人民在耕作时,服务的对象是耕种作物,交流的内容自然而然地就集中在了田地作业上,就地取材就决定了但凡与农业、天气有关的事物都会被借用,融入到语言里。所以对于农耕民族,农忙之时,看家护院就落在了狗的身上,农闲之时,狗又可以参与到田间狩猎。对于早期的游牧民族来讲,狗又是放牧和狩猎的好帮手,因此汉语里就出现了很多有关狗的用语:落水狗(drowning dog),看门狗(watch dog),丧家之犬(stray dog)等。而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四面环海的地理特点让它拥有着悠久的航海历史,所以它的语言材料的选择也会与此息息相关,所以就会出现比如a seadog(海盗,老水手), a water dog(水性好的人)等的表达。
其次,就文化背景而言,两个国家有着不同的典故,传说,神话,这样就会出现描述某个事件时会受到世代相传的表达的限制。 汉语里有成语故事“挂羊头,卖狗肉”,神话传说《八仙过海》里有“狗咬吕洞宾”(bite a feeding hand),英语里也有在朱纳森・斯威夫特所著的《礼貌会话》里出现的“rain cats and dogs”(瓢泼大雨),Every dog has his day (风水轮流转)等。
再者,就思想观念而言,虽然两国人民都存在养狗的现象,但对狗的传统看法却有所区别。在中
国,狗被誉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被当成是安全的守护者,有“狗不嫌家贫”( Dogs show no aversion to poor families )的说法。但更多时候狗却没有赢得人们对它的正面认可,经常被比喻成坏人坏事。或许是因为过去只有地主家才里闲置的财力养得起狗,而且地主家里养的狗都很凶神恶煞,助主人为虐,欺压穷苦百姓,所以就形成了“狗仗人势”(A cock is bold on his own dunghill),“狗眼看人低”(act like a snob),“狗腿子”(a henchman) ,“狼心狗肺”(Be as cruel as a wolf),“狗嘴里吐不出象牙”(A filthy mouth cannot utter decent language)这样的习惯表达。而西方人语言寓意中虽然狗的寓意有时也具有明显的贬义,如“live a dogs life”(过着悲惨的生活),“treat someone like a dog”(虐待某人),但大多数语言环境里,狗的寓意都是中性的。由于西方人的家庭观念相对淡薄些,自强独立的意识又比较强,人与人的相互依存意识被弱化,那么自然而然地就将忠实的“狗”视为朋友兼家人,所以有时有关狗的表达甚至充盈着满满的正面人情关怀,例如“lucky dog”(幸运儿),“dog and pony show”(盛大表演),“love my dog”(爱屋及乌)。
那么基于不同的民族特性,在进行翻译时就应该考虑到特定的文化背景,遵循一定的翻译方法。
第一,工具翻译。
德国翻译理论家诺德提出了翻译中的“工具翻译”,指“以源语文化交际互动为模型,做目的语文化交际互动的工具”(Nord,2001:47-52),旨在尽可能地替代原文的功能,取代源语言及其文化所包含的变化。 如“Love me, love my dog”这句话,根据上面提的英汉语言表达对“狗”的阐释上的差异,要翻译这句话,就需要照顾目的语的民族特性。在英语文化中,人们的钟爱对象就是狗,所以想证明爱我吗?那就爱我的狗吧!但中文的表达则背道而驰。爱我,就爱我的全部,缺点也应该包括在内,所以,即使是在中国民族文化中不被看好的乌鸦(象征着厄运),却也被用在了意义相同的译文里,因此与源语几乎吻合的中文相应表达就非“爱屋及乌”莫属了。再比如,汉语中有“猪狗不如”的说法,如果将其直译为“be worse than a cur or a swine”,由于西方文化中狗并没有浓厚的贬义色彩,很多西方读者可能就不会理解,需将其翻译为“a worthless fellow”才便于理解。具有不同民族特性的语言,在进行互译的时候需要担当起彼此交流的“工具”。
第二,纪实翻译。
与“工具翻译”相对应的就是“纪实翻译”,就是为目的语文化的读者提供
如实的记录,重现与源语接受者之间交际时的情景。在我看来,这种翻译方法与直译法类似,原文与译文不管是在选词上,还是在表达方式上基本一致。举个例子,“In the dog-eat-dog circle of his government, he has been publicly accused of corruption.”这句话的译文是“他们内部狗咬狗,揭发他贪污”。 “dog eats dog”鲜活地描绘出同类的相残,而中文里也有个非常贴切且吻合的短语“狗咬狗”,既纪实地译出了源语的意义,又形象地体现了中国人对待狗的态度,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特性。
可见,纪实翻译既能忠实于英文原意,很好地照顾译文的表现形式,而且还能符合译语读者的文化语境,这样就能够在不违背译文语气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前提下,很好地保留原文的语言风格和民族文化。类似的例子还有“Barking dogs seldom bite”(吠犬不咬人),“An old dog will learn no new tricks”(老狗学不会新把戏)等等。
第三,交替翻译。
对民族特性鲜明的语言进行翻译时,一定要全面地考虑个体语言特有的文化信息。如果目的语自身存在一定的文化空缺,那就需要在目的语里寻找符合自己民族特性的表述,这样才能既照顾了源语的本意,又能保持译文在目的语里的原汁原味。例如 “a cat-and-dog life”,这种“猫狗大战”般的生活就是汉语里“鸡犬不宁”的日子,可依据不同的民族特性,英汉词汇的选择必须符合各自能够接受的表达。这时的翻译就需要将源语里的某些表达替换成目的语里为人所熟知并惯用的对象。
由于中英两种语言在表达习惯、思维方式以及文字结构上存在很多差异,面对翻译中可能出现的语义空缺,需要我们从原文内容和语境出发,根据修辞、逻辑和句法需要,在译文中增加必要的词语来衔接语义,以使译文的修辞风格和原文更接近,语义表达更准确。需要注意的是,增加或者替换词语决不能简单类比、随意而为,增加的词语必须是原文中虽无其形、却有其意的语言,而替换也需保证替换用语符合原文语义、语境和双方的文化规范。比如“狗咬吕洞宾”可以翻译为“wrong a kind-heard person”。
总之,语言作为异国人民进行思想交流,文化互换的媒介,必须保证理解的畅通。要想使沟通无障碍,准确无误的文字转换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尽可能地保证信息互通时的准确性。所以在进行语言间的翻译时要充分了解不同的民族特性,遵循各民族语言的要求,保证交流的畅通,理解的契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世界的就是民族的”。当民族特性通过语言完整地呈现在世界面前,世界对这个语言的包容与欢迎会让此语言熠熠生辉!所以,翻译之窍――有,就拿来主义;无,就想方设翻!
参考文献:
[1]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
[2]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左飚.冲突・互补・共存:中西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4]陈安定.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5]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6]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中国翻译,1999,03.
篇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年龄小,进入小学,学习成了主要任务。对于他们来说,变枯燥无趣的学习内容为有趣的内容,培养其学习兴趣,使之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是极其重要的。据调查发现,小学生一般对古诗不太感兴趣,因为面对过于精简的诗句,孩子理解起来较困难。
例如,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这首诗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理解较为困难,孩子们很难想到那种辽阔的意境与诗人所追求的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情趣,对诗人吕岩的诗作也是陌生的。孩子们对于古诗的关注度往往没有关注古诗背后或是作者的生平兴趣来得高。吕岩,字洞宾,神话传说里的“八仙过海”的神仙之一。笔者从“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一俗语入手,让孩子们课前搜集关于典故及作者背后的故事,课上让孩子们参与到该诗是在怎样的情景下被创作的讨论中,孩子们兴致很高,搜集整理资料到课堂交流和学习古诗兴趣盎然,提高了课堂实效。
二、巧妙安排程序,促使目标推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涵,而语言的内涵便是作者所表之情,所达之意。因此,要保证语言训练的优化,须将语言训练、思维发展、情感陶冶交织在一起,通过思维训练加大语言训练的力度,以情感熏陶保证语言训练的趣度。
《跳水》一文中,在孩子遇险千钧一发之际,船长要孩子跳水,使其得救,这是重要的语言训练点。笔者是这样引导的:一是了解行动,寻找应对之策。小孩遇险时船长、水手们表现如何?让学生画出有关的句子。思维训练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圈画,找出重点,进行比较分析,从同一场景人物的不同表现中,认识船长的沉着冷静,情感目标就是让学生了解在紧急情况下要镇定,不能慌乱。二是引导判断,陈述原因。你认为船长救小孩的方法好吗?为什么?如果你在场怎样救小孩?为什么?语言训练是引导学生由人物的言行理解人物的内心来理解船长的机智;思维训练的目的在于通过发散思维和比较思维以深刻理解船长的做法;情感目标在于让学生懂得在关键时刻要沉着,才能化险为夷。三是深入探究,升华拓展。这一步的语言训练是引导学生抓住“本来”“立刻”“同时”三个词语体会人物特点,以便让学生明白写文章不是以优美华丽为标准,而是以“准确”“真实”为要素;思维训练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行联系思维,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深刻性;情感目标就是让学生懂得机智果断来自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对紧急情况的深入分析和现场条件的妥善运用。
三、利用补白续写“点”,训练学生表达能力
续写也叫补写、补白,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学习创造性表达的一种有效的途径。教师要有敏锐洞察力,善于挖掘文本读写结合的“点”,有效地利用这些“点”激发起学生表达的兴趣。
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我让学生抓住课文片段,父亲经历38小时的挖掘后欣喜若狂: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我让学生思考,这是从父亲的角度,用地震发生后地面上的人们的表现和父亲不顾一切挖掘废墟寻找儿子下落的情景展现了这对父子的了不起,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从儿子的角度,用地下儿子和13个小伙伴被压在废墟下的情景来展现这对父子的了不起呢?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可行,并模仿借鉴课文的描述方法进行写作训练。孩子们想象合理,行文表达流畅,情节设置巧妙,还进行了细节描写,达到了读写训练的目的,孩子们也获得了一些有关地震救援和自救的常识。
篇5
(一)地理环境文化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中国属于典型的大陆环境,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耕气氛比较浓厚的国家,土地在人们的生活中显得至关重要,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和土地和农业生产相关的成语。如“挥金如土”“面如土色”“瓜田李下”等等。西方受海岛狭小范围的限制,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为了生存发展,航海业和渔业十分发达,英语中有很多关于船和水的成语,如plainsailing(一帆风顺)togowiththestream(随波逐流)、tokeepone’sheadabovewater(奋力图存)等等。
(二)风俗习惯文化
风俗习惯的差异是文化差异的一个主要方面,在成语当中有较多的反映,特别是在动物形象上。龙在中西文化中代表了两种完全相反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着吉利,汉语中与龙有关的成语一般都含褒义。如“望子成龙”“龙凤呈祥”等。但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是一种长着翅膀,能够从口中喷火的怪物,令人感到恐怖。因此,在西方文化中,dragon通常是邪恶的代表,adragon就常被用来形容飞扬跋扈、令人讨厌的人。
(三)文化
与有关的成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成语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有佛教关的成语有很多,如“借花献佛”“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影响最大的宗教是基督教。在人们心中,God具有无上的法力。英语成语中有许多与God相关的成语。如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Manproposes,Goddisposes。人们诅咒一个人常说Goddamnyou,危险过后常说Godblessyou。
(四)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指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汉语的典故成语多出自《四书》、《五经》或神话传说,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等。英语的典故成语多来自《圣经》,希腊罗马神话或《伊索寓言》等,如:Achilles’hell,aPandora’sbox等。
2、英汉成语的翻译策略
一些翻译理论家,如兰博(LamBert)和雷恩(Robins)认为:与其把翻译视为一种双语之间的转换活动,不如把翻译看成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活动。由此可见文化必须纳入到英汉成语翻译的研究范围,王佐良说:“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人们全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确实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
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成语翻译更应遵循这个原则。奈达说:“Thebesttranslationdoesnotsoundlikeatranslation”,鲁迅先生讲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为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就成语翻译而言,就是能直译的就直译,不能直译的就意译,尽可能在译文可读性和保留原语文化间寻求最佳平衡点,确保在最大程度上将原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呈现给译文读者,达到“文化传真”的目标。实践当中,英汉成语翻译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一)直译法
直译法,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如:Agentleman’sagreement(君子协定);Wallhaveears(隔墙有耳);竭泽而渔(todrainapondtocatchallthefish);前人栽树,后人乘凉(Onegenerationplantsthetreesunderwhosetradeanothergenerationrests)。直译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民族色彩,可以丰富译语的词汇,使读者体验到一种新鲜感。
(二)直译加注法
有些成语,其历史典故文化比较浓厚,直译之外,还需加必要的注释。如aDonJuan唐磺。意为风流浪子。DonJuan是英国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人物,他是一个勇敢、风流的骑士。现在,他经常被用来指代具有这些品质的年轻人。这类成语如果不加解释地直译出来,译文读者一般很难理解其寓意。再如,汉语成语“班门弄斧”:showoffone’sproficiencywiththeaxebeforeLuBan,themastercarpenter。如在译文中不加后半部分解释语,只译LuBan,恐怕大部分英国读者不知道LuBan为何许人,自然对这一成语的理解会产生疑惑。
(三)意译法
意译法指翻译时仅保留原文的意思而不保留原文表达形式的方法。当由于文化差异而无法直译,直译加注释过长,会破坏成语的简洁性和可读性时,就用意译法,灵活传达原意。如英语成语Twofriendsarehandinglovewitheachother(亲同手足),tosnapandsnarlatakind-heartedman(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汉语成语具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很多情况下在英语中难以用直译法体现,也常采用意译法,虽难以保全成语的文化特色和形象,却能简洁地反映出成语的喻意。如事实胜于雄辩Factsspeaklouderthanwords。背黑锅holdthebag,汉语口语中“背黑锅”的说法意指某人干了坏事而责任却落在未干坏事的人身上。英语中把这种情况说成“捧着布袋子”(holdthebag),值得注意的是:英美人讲holdthebag既可能是同犯错误的人,也可能是没有牵连的人。
(四)直译加意译法
应注意到,直译和意译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在很多情况下,为保留原文形象,并使译文畅达,英汉成语可部分直译,部分意译。如成语“东施效颦”,如意译成Dongshi,anuglywoman,knittinghereyebrowsinimitationofthefamousbeautyXishionlytomakeherselfuglier,英文读者会由于不知道西施是何许人而无法理解其含义。若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在上文之后加上意译“blindimitationwithludicrouseffect”,其意便一目了然了。在英语中有这样一句成语“EvenHomersometimesnods”,在这句成语后面,译者会加上一句“Eventhewisearenotalwaysfreefromerror”,正好对应了汉语成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五)回译法
有一小部分成语,本来自于源语,翻译时可采用源语的成语,如以眼还眼aneyeforeye,鳄鱼的眼泪crocodile’stears,武装到牙齿armedtotheteeth等。
3、结束语
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文化现象,成语具有较大的文化信息负载量,是英汉民族语言中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部分。正如Lotman所说:“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中心的。”在翻译成语时,关键是把握好汉语和英语各自的文化,运用文化差异的视角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恰当的译法,尽可能了解民族语言与文化,深刻理解成语本身的意义,才能使成语的翻译达到最高的境界。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A.TowardaScienceofTranslating[M].Leiden;1964
[2]PeterNewmark.翻译问题探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包慧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5]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6]鲁迅,“题未定”草[A],鲁迅杂文全集[C],洛阳,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7]孙会军、郑庆珠,译论研究中的文化转向[J],中国翻译,2000,(5):11-14
[8]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翻译通讯,1984(1)
篇6
汉语中的“谚语”一词与英语中的“proverb”大体一致,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将“谚语”定义为: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词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proverb”在《朗文当代英语词典》(英语版)中的定义为:a short well-known statement that contains advice about life in general。学习作为人类语言和思想浓缩的结晶的谚语,有助于深刻理解西方文化,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2.英汉谚语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
谚语,作为人类文化生活的文明成果,反映着各自民族的文化、生活习俗和道德取舍。由于不同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自然气候、宗教习俗等诸多方面的不同,所创造的谚语在某些方面所体现的文化色彩有着很大的地方差异。
2.1与历史典故有关的谚语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谚语。在中国的典籍中,谚语多出自诗书、诸子论著,如:“千丈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这些谚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很有教育和警示作用。
而英语中的典故多来自《圣经》、古希腊罗马神话等西方经典著作,根据《圣经》记载,Adam是人类的始祖,即最古老的人,所以as old as Adam就是“非常古老,非常陈旧”的意思。再比如:A great ox stands on my tongue.(一头壮牛站在我的舌头上。)“壮牛”代表不可挪动的重物。全句的意思是:说话极其谨慎。与汉语“三缄其口”相近。
2.2与地理有关的谚语
每个民族都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繁衍,因而不同民族的一些谚语的产生和该民族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山川物产密切相关。我国是农业大国,因此有关农业的谚语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如:“人哄地皮,地哄肚皮”;“田要深耕,土要细碎”;“春天起的早,秋后吃得饱”。而英国是一个岛国,因此,英语中有很多与水和船有关的谚语。如:A smooth sea never made a skillful mariner.(平静的海水很难造就优秀的航海家。);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生活没有目的就好像航海没有罗盘。);Still waters run deep.(静水流深/沉默者深谋。)。
各国的地理特点,作为素材反映在谚语里也会给谚语增加民族的色彩。如英谚中有一句“Northampton stands on other men’s legs.(北安普敦靠别人的腿站住脚。)”。由于这个地方从古以来皮革及制鞋业就很发达,所以在17世纪就有了这句风趣生动的谚语。Lemster’s bread and Weabley’s ale,Dunmow’s bacon and Doncaster’s daggers.这句谚语说的是Lemster,Weabley,Dunmow and Domcaster are known for the products:bread,ale,bacon and daggers.这句谚语就和中国的那句俗语很像: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车的姑娘美如花。汉谚中也有反映我国地理特点的谚语,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等。
2.3与宗教文化有关的谚语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许多民族的生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人大多信奉佛教,因此有许多谚语与佛有关,如:“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不看僧面看佛面”等。而西方人信奉基督教,他们认为上帝是至高无上的神,有许多谚语借助宗教来宣扬为人处事之道。如: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The mills of God grind slowly.(天网恢恢,疏而不漏。);Whom God would ruin,he first deprives of reason.(上帝要毁灭谁,必先夺其理性。)。
2.4与民族心理有关的谚语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性,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人文价值取向,形成了他们独有的心理特点。从对某些动物的不同态度即可看出不同的民族心理。在汉语里,“龙”是吉祥之物,“正月十五把龙蒸,保得一年好收成”;“二月二,龙抬头,妖魔鬼怪犯了愁”是我国民间流传甚广的两句谚语,它们都体现了人们相信龙有保佑人和庄稼的威力。而在西方,人们却把dragon看成是邪恶的象征,认为龙是凶残的怪物,应予消灭。比如the old dragon用来指魔鬼,dragon’s teeth用来指争斗的根源。
即使对于同一种动物,两个民族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以狗为例,狗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谚语大多含有贬义。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狗仗人势,雪仗风势”;“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好狗不挡道”等。在西方人的眼中,狗是人们所钟爱的动物,英语中与狗有关的谚语,大多含有褒义。如:Dog does not eat dog.(同类不相残,同室不操戈。);Every dog has his day.(人皆有出头之日。);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助人度难关。)。
3.结语
语言是传播文化的载体,作为语言精华的谚语,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智慧,展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社会风貌和风土人情。从不同文化角度对中西方谚语进行比较,找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和特性,这对于增加知识、开阔视野、搞好对外交往很有益处。
参考文献:
[1]李庆军,丁华.轻松学谚语.新世界出版社,1998.
篇7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Animal Idioms
MIAO Keliang
(PLA Foreign Language Institute, Luoyang, He'nan 471003)
Abstract Animal idioms is widespread present in English and and Chinese, for English and and Chinese values, customs beliefs and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differences, two languages give the animal idioms specific cultural connotations. Animal idioms translation translator in 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se differences, and different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literal translation, paraphrase, the substitution method and the interpretation act for flexibility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English-Chinese cultural exchanges barriers, promote cultural integration and prosperity.
Key words animal idioms; culture difference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成语是人类语言的精华,是前人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简单明了,寓意深刻并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在人类历史文明的长河中,动物一直与人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对人类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无论是汉语或是英语中,含有动物词汇的成语(以下简称动物成语)都异常丰富。由于受历史地理、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或等因素的影响,两种语言赋予动物成语各自特定的文化内涵,且两种文化的异同也反映在所使用的动物成语中。这些动物成语除了具有字面意义指称动物本身外,还隐含着丰富的“联想义、比喻义、象征义以及带有感彩的褒义或贬义等”。(郑亚敏,2008)因此,准确理解动物成语的内涵,深入了解英汉文化之间的差异,采取适合于各自文化的语言表达方式,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来进行英汉互译活动,才能够有效地实现中英文化间的交流和沟通。
1 英汉动物成语的文化差异
1.1 价值观念的差异
成语的内涵存在分歧反映了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价值观念的差异,特别是在对动物的价值判断上。比如,英语中与“dog”有关的成语大都含有褒义,而在汉语中带“狗”字的成语几乎都是贬义词。这是因为在英语文化中,狗是人类生活中最为忠实的伙伴和朋友,不但可以打猎,看家,而且是人类孤独时的伙伴,无助时的帮手。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big dog(重要人物),lucky dog(幸运儿)等。而在汉语文化中,狗忠诚的一面却远不及其阿谀奉承,依仗权势,肮脏龌龊的一面。如,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眼看人低等。
1.2 习俗信仰的差异
由于英汉民族不同的习俗和信仰,在面对同一动物时,所联想到的内容也大相径庭,甚至截然相反。最突出的例子莫过于汉语里的“龙”和英语里的“dragon”。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占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它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因此中国人常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它也是富贵、吉祥、健硕、成功的代名词。比如,“龙凤呈祥”“龙腾虎跃”“龙马精神”“望子成龙”等。而在英语文化中,“dragon”则是一只长着翅膀、满身鳞甲、拖着蛇尾、口中喷火的怪兽。尤其在西方文学中,它常是与正义力量水火不容的邪恶与凶残的代表。
1.3 生活环境的差异
由于英汉文化赖以存在的自然环境的不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反映在动物成语方面,不同的文化、生活方式和习惯赋予成语以不同的喻体。英国是海岛之国,渔业发达,海滨文化繁荣。比如,“fish”在英语成语中象征意义丰富,neither the fish nor fowl。在汉语中则对应着“非驴非马”之意,带有明显的农耕文明的特色。中国世代的农民靠牛耕地,对牛则怀着极为深厚的感情,虽然关于“牛”的负面成语也不少(如“牛鬼蛇神”,“对牛弹琴”等),但在中华文明的早期,牛是任劳任怨、忍辱负重、乐于奉献的象征。如“孺子牛”、气壮如牛”、“如牛负重”、“初生牛犊不怕虎”等。而英语文化中,牛则满身缺点,如a bull in a china shop(鲁莽之人),like a bull at a gate(狂怒凶悍)等。相应的,英语文化中,马的用途则相对更广,人们对horse喜爱有加,例如:eat like a horse (食大如牛),work like a horse (勤勤恳恳)等。
因此,针对中英文化中具有各自文化特色的动物成语,在进行互译时为了准确理解其文化内涵,应该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以期避免误解,顺利达成文化交流的良好效果。
2 英汉动物成语的翻译策略
著名学者王佐良先生曾指出:“翻译里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里头有一些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里头却要花费很大力气加以解释。”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动物成语的翻译也应循此原则。因此我们在翻译动物成语的时候要根据两种语言各自的文化习惯,采取直译法、意译法、释义法等不同的翻译策略。
2.1 直译法
在不引起错误的联想或误解的前提下,直译并保留成语中的比喻、形象以及风格特征。直译法不仅能够准确地转达原义,而且可以使目标语读者更好地了解源语言的比喻方式和文化内涵,为丰富和传播异域文化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下面的例子中,英语和汉语无论在用词习惯、词组结构或词序上都大致相等,翻译时用直译法即可。
走马观花:to ride out on horse back to look at flowers
井底之蛙:to be like a frog at the bottom of a well
卧虎藏龙: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狗尾续貂:patch up a sable coat with a dog’s coat
a lion at home, a mouse abroad:在家如狮,在外如鼠
as proud as a peacock:如孔雀般骄傲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
crocodile tears:鳄鱼的眼泪
2.2 意译法
指在翻译时仅保留原文的意思而不保留原文表达形式的方法。由于文化的差异,有时在翻译中无法保留源语言的字面意义,这时有必要采用意译法将原文的主旨转换成目标语读者所能接受和理解的意义和形象,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例如: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Nothing venture, nothing have.
单枪匹马:do something alone
望子成龙:to expect one’s son to be an outstanding figure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to snap and snarl at a kind-hearted man
rain cats and dogs:瓢泼大雨
be the cat’s pajamas:了不起的东西、人或主意等
a fly on the wheel:妄自尊大之人
have a bee in one’s bonnet:胡思乱想
2.3 代换法
指在翻译过程中,用目标语中喻意近似,喻体不同的表达来替代源语言中的形象的方法。虽然操两种语言的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地域和文化中,但由于对某些事物或现象的感受类似,而表达不同。在翻译时,可以采取代换喻体的策略,而使得目标语读者能更好地理解源语言使用者的真实意图。例如:
健壮如牛:as strong as a horse
一箭双雕: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对牛弹琴:cast pearls before a swine
一丘之貉:birds of a feather
打草惊蛇:wake a sleeping dog
to bleed like a pig:血流如注
like a rat in the hole:瓮中捉鳖
as timid as a rabbit:胆小如鼠
2.4 直译释义法
翻译中,很多典故、地名、人名及习俗等,意译法往往不奏效,而采用单纯的直译法又表达不清,或意犹未尽,这时便需要借助注释来说明了。这种翻译策略常常应用于一些出自典故的成语。例如:叶公好龙:Lord Sheh’s love of dragons (Note: Lord Sheh was so fond of dragons that he adorned his palace with drawings and carvings of dragons. But when a real dragon heard of his infatuation and paid him a visit he was frightened out of his wits.)
3 结语
动物成语是语言及民族特色和各种修辞手段的综合体现,它不仅文化内涵丰富、形象生动,也是语言使用者思想和智慧的结晶。由于持不同语言的人们的价值观念、习俗信仰和生活环境的差异,即使是同一种动物,人们根据各自不同的认识和偏好,赋予它的文化内涵也各有差异。因此,在翻译这些动物成语的时候,需要译者深入了解这种文化差异,采用直译、意译、代换或释义等不同的策略加以灵活处理,才能更好地克服文化交流中的障碍,促进不同文化的大融合。
参考文献
[1] 李文伯.英汉成语对比与翻译[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2] 顾鹏.浅析英汉文化动物词及其翻译策略[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4):12.
篇8
二、 文化对英语的影响
篇9
二、 文化对英语的影响
1. 文化的定义关于文化的定义 ,迄今为止各国学者对它的解释都不尽相同。但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认为 ,文化 “实指一个社会所就有的独特的信仰 ,习惯 ,制度 ,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 。其 4 个主要特点是:完整性、 保守性、 可变性和主次之分性。英语是通过语言机制的转换连接或沟通自身文化和异国文化的桥梁;英语是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际、 交流思想、 达到相互了解的媒介。3. 文化影响的表现方面(1) 因受不同文化习俗的影响 ,各民族表达相同概念的说法是不相同的。例如: Keep dry !请勿潮湿 ! Wet paint !油漆未干 !在此两例中 ,英语是从正面表达 ,而汉语则从反面表达 ,这是由于东西方逻辑思维的差异导致英汉表达习惯不同的结果。再如 ,汉语说 “一箭双雕” 或 “一举两得” ,而英语却说 “一石打死二鸟” ( 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stone) 。因此在英汉互译时 ,要注意转换表达方法以符合译文习惯。(2) 在各种语言里 ,文化个性反映在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上。同一客观事物 ,在不同的文化里可以包含不同的价值 ,引起不同的联想 ,具有不同的内涵。例如 ,east wind 和 west wind ,英汉两种文化里都有对应的词语 ,所指词语意义相同 ,但内涵却完全不同。在中国人心中 ,东风指春风 ,象征春天和温暖 ,它吹绿了中华大地 ,使万物复苏。东风也比喻革命的力量或气势 ,汉语有 “东风压倒西风” 一说 ,因而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则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去的 ,象征寒冷 ,令人不愉快 ,所以英国人讨厌东风。英国谚语里就有这样的内容: “When the wind is in the east , it’ s good for neither man nor beast .” (东风吹寒风到 ,对人对畜都不好)不过英国人喜欢西风 ,温暖的西风相当于我国从太平洋吹来的东风。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曾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 “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 ,英国谚语中也有这方面的反映: “When the wind is in the west , the weather is at thebest .” (风从西边来 ,气候最宜人。 )(3) 不同文化的人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都有很多不同 ,英语时必须作等值意义转换 ,如英语民族的人不论在乡村还是在城市 ,见面时喜欢谈天气 ,说: “Lovely weather , isn’ t it ?” 之类的话。汉语译成 “你好哇 !” 也未尝不可。同样 ,在我国早有 “民以食为天” 这一吃饭问题最大的思想 ,因而吃饭问题也就成了人们经常挂在口头的话题。人们见面时爱说 “吃了吗 ?” 之类的话 ,在多数情况下只是一种招呼罢了 ,译成英文只说 “How are you ?” 或“Hi !” 就行了。(4) 由于英汉两种文化传统和逻辑思维上的差异 ,英汉语用不同的顺序来表达内容重点 ,英美人习惯于开门见山 ,先说明重点 ,表明态度和观点 ,然后再叙述事物的原因;而中国人总喜欢先摆明事情的来龙去脉 ,然后再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例如 , “Many thanks for the dinner yesterday , which my wife and I enjoyed verymuch.” ( 我和妻子对昨天的晚宴感到及其愉快 ,深表谢意。 )
篇10
一、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信息传递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行为,也是一种文化交际行为。郭建中指出:“翻译是两种语言的沟通的桥梁。主要的任务是在目的文(targettext)中再现源文(sourcelanguage)的思想内容。译者翻译源语(sourcelanguage)时必然在介绍和传播源语所体现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语际翻译必然是文化翻译。”在翻译和介绍《红楼梦》这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时,既要使译文文本的读者正确理解文章内容,又要保持并传达原文文本的文化特点,是极其困难的。从传递中国文化的角度来讲,杨译本较出色地做到了这一点。正如杨宪益所说:“要以忠实的翻译‘信’于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国文明的精神。这不仅仅是一个翻译中国文化遗产的问题.还涉及到重视传达中国文化的价值、灵魂,传达中国人的人生,他们的乐与悲,爱与恨,怜与怨,喜与怒。”E2]由于译者对原文作者的语言文化背景和译文读者的语言文化背景有深刻的了解.杨译本基本上把原文本中出现的语言现象、文化观念、价值信仰等文化信息对应地传递给译文读者。
歇后语是汉语语言殊的语言现象或者语言结构。一般来说.歇后语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或两个语言片段.前一部分是描述或者陈述。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说明或者解答。由于歇后语具有幽默、含蓄的特点,在文学作品中被大量使用,以刻画人物的性格,突出故事情节。《红楼梦》中也有很多地方使用了这一修辞手法,用来烘托人物,使这些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同时,还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在翻译中,杨译本注意到了这一独特的修辞手法,并采取了相应的手段进行翻译。
例1:那个宝玉是个‘丈二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己’的,只知嫌人家脏。这是他的房子,由着你们糟蹋。
译文:AsforBaoyu.he’Slikeaten—footlampstandthatshedshghton ohtersbutnoneon itself.Hecomplainshtatothersaredirty,yetleavesyoutoturn hisown loomstopsy-turvy.
此处是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为题材来做歇后语(丈二的灯台——照得见人家,照不见自己)。宝玉的性格里具有反封建的战斗性。这在他对待丫鬟的态度上表现得尤其明显。但他的这种行为受到来自封建大家庭的家长的斥责。该歇后语的使用。表现出宝玉随和的性格。在译文中,译者采取了直译,用明喻生动形象地把取材的事物展现在译文读者的面前,既说明了宝玉的随和个性,又暗示了他地位“高”的背景,表现了封建制度里森严的等级。这与原文的思想内容相符。
例2:我看到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来赔不是。
译文:“Onewasthatpiece.”sheanswered.“inwhichLiKuiabusesSungChiangandhtenapologizes.”(Footnote:From thenovelShuiHu,LiKuiwasa peasantrebel,SungChiang,the leaderoftheoutlaws,wasacapitulationist.)
这里是用通俗故事的比方来做歇后语(李逵负荆——赔不是)。宝钗知道宝黛二人口角,宝玉赔不是;又是黛玉问她听了什么戏,所以才答出这句话来讽刺他们。宝钗含蓄而嫉妒的心理表现得一览无遗。同时宝玉和黛玉两小无猜的形象也跃然纸上。李逵最敬爱宋江,宝玉最爱黛玉,得罪了自然会赔不是。译文在翻译中采用了直译加注的方法,把其中的文化因素传达了出来,点明了宋江和李逵之间的关系,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既忠于原文,又说明了李逵和宋江的身份和关系。
例3:姨奶奶犯不着来骂我,我又不是姨奶奶家买的。‘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罢咧!这又是何苦来呢?
译文:You’venocalltosweartome,madam.You didn’tbuyme.We’reallbirdsofafeather_一aUslaveshere.Whygoforme?
这里是用日常生活中的人物来做歇后语(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梅香原是旧时奴婢女子常用的名字,在这里代指婢女。芳官虽然身为优伶,但不亢不卑;赵姨娘变为等级高的奴才后,拿着鸡毛当令箭,仗势欺人。从芳官的回答中,我们可体会到封建等级制度下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在翻译中,译者采取了套译的方法.把歇后语的下半部分进行直译,同时采用了歇后语的结构形式。达到了较好的语言文化传递的目的。由于在英语表达中没有对应的“梅香”,所以译者采用了具有译文文化色彩的一个俗语“allbirdsofafeather”。同时,英语中,“bird”也有“姑娘”的含意。
从上述几例可看出,杨译本在翻译中尽可能地展现了原作中的文化环境,包括历史典故、社会制度、人际关系等,并力求在不损害原文风貌的基础上尽量多地把文化信息向译文读者传递。这种努力,说到底,也是把中国文化里的独特语言现象介绍给译文读者的一种文化信息传递的工作。
二、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信息缺损
顾嘉祖指出“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又是文化的镜象折射,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层面,窥见的乃是这个民族多姿的文化形态。”歇后语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中国民族文化在语言上的反映。由于中西文化在传统观念、历史背景、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同时,由于汉语语言的特殊性,一个字或者一个词往往包含着其他的文化因子;这样,在把一种言语文本转化为另外一种言语文本时,文化信息的传递也必然会有一定的缺损。下面,再以杨译本中的歇后语翻译为例,来看看文化在翻译中的缺损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语言特色信息的缺损,历史文化信息的缺损,社会习俗文化信息的缺损,宗教文化信息的缺损。
例1:我哪里管的上这些事来!见识又浅,嘴又笨,心又直。‘人家给个棒槌,我就拿着认真(针)’了。
译文:“I’m incapable ofrunning things.I’m too ignorant,blunt and tactless,always getitng hold of the wrong end of thesitck.”
此处的歇后语用了“真”和“针”的谐音,把动宾结构词组“认针”转换成偏正结构形容词,只有在汉语语言里才有这种转换,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性。同时,“把棒槌当作针”本身就是一种很笨的行为,在此照应前面提到的“见识又浅,嘴又笨,心又直”。王熙凤用这样的话来贬低自己,充分地表现了她伶牙利齿,反映机敏。在翻译中,作者采取了意译,避开了原文所具有的语言上的特点,只把歇后语的意思表达了出来,虽能让译文读者理解人物的谈话内容,但语言特色信息在传递中却缺损了。
例2:好啊!这会子都还不起来,安心打擂台打撒手儿!
译文:“Fine!”heswore,“Notupatthishour,iustmakethingsmored瓶cultforme!”
“打擂台打撒手儿——当看客”。原文中贾琏管理荣国府好比打擂台,要应付各个方面。打擂台是一种中国民俗文化活动。在西方有拳击运动与此相似,但文化内容不同。杨译本在处理这个歇后语时,采取了意译,但没有把封建社会这个大“擂台”中独特的中国文化行为传递出来,这样文化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大打折扣。
例3:“没有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
译文:“You ungratefulthing!LikethedogthatbitLuTung—pin——youbitethehand htatfeedsyou.”
篇11
成语(set phrases)是习语(the idiomatic phrases)的一种,是人们在长期实践和使用过程中提炼出的语言结晶。成语一般来自于古代经典、著名著作、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进行英汉成语互译,要处理语言和文化的矛盾,不仅要译出原语成语的形象、喻义、修辞,也要译出其文化含义。如成语“守株待兔”,是中国的一个古代故事,若译为stand by a stump waiting for the appearance of a hare,会令人大惑不解。若译为stick to old practice and refuse to have a change 或是trust to chance and windfall,虽然其意表达出来了,但成语的文化特征已是荡然无存,因而也不可取。可见, 处理英汉成语互译的关键是运用文化差异的视角。
二、英汉成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如果说语言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那么作为语言的核心和精华的成语更是文化的结晶,集中的体现了各自文化的差异。英语和汉语作为两门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现的是两种完全迥异的文化。
文化的最早定义是来自英国人类文化学家泰勒,他下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可见,文化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通过比较,英汉成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四方面。
(一)地理环境文化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中国属于典型的大陆环境,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耕气氛比较浓厚的国家,土地在人们的生活中显得至关重要,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和土地和农业生产相关的成语。如“挥金如土” “面如土色”“瓜田李下”等等。西方受海岛狭小范围的限制,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为了生存发展,航海业和渔业十分发达,英语中有很多关于船和水的成语,如plains ailing(一帆风顺)to go with the stream(随波逐流)、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等等。
(二)风俗习惯文化
风俗习惯的差异是文化差异的一个主要方面,在成语当中有较多的反映,特别是在动物形象上。龙在中西文化中代表了两种完全相反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着吉利,汉语中与龙有关的成语一般都含褒义。如“望子成龙”“龙凤呈祥”等。但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是一种长着翅膀,能够从口中喷火的怪物,令人感到恐怖。因此,在西方文化中,dragon通常是邪恶的代表,a dragon就常被用来形容飞扬跋扈、令人讨厌的人。
(三)宗教信仰文化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成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成语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有佛教关的成语有很多,如“借花献佛”“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影响最大的宗教是基督教。在人们心中,God具有无上的法力。英语成语中有许多与God相关的成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人们诅咒一个人常说God damn you ,危险过后常说God bless you。
(四)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指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汉语的典故成语多出自《四书》、《五经》或神话传说,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等。英语的典故成语多来自《圣经》,希腊罗马神话或《伊索寓言》等,如:Achilles’ hell,a Pandora’s box等。
三、英汉成语的翻译策略
一些翻译理论家,如兰博(Lam Bert)和雷恩(Robins)认为:与其把翻译视为一种双语之间的转换活动,不如把翻译看成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活动。由此可见文化必须纳入到英汉成语翻译的研究范围,王佐良说:“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人们全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确实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
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成语翻译更应遵循这个原则。奈达说:“The best translation does not sound like a translation”,鲁迅先生讲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为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就成语翻译而言,就是能直译的就直译,不能直译的就意译,尽可能在译文可读性和保留原语文化间寻求最佳平衡点,确保在最大程度上将原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呈现给译文读者,达到“文化传真”的目标。实践当中,英汉成语翻译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一)直译法
直译法,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如:A gentleman’s agreement(君子协定);Wall have ears(隔墙有耳);竭泽而渔(to drain a pond to catch all the fish);前人栽树,后人乘凉(One generation plants the trees under whose trade another generation rests)。直译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民族色彩,可以丰富译语的词汇,使读者体验到一种新鲜感。
(二)直译加注法
有些成语,其历史典故文化比较浓厚,直译之外,还需加必要的注释。如a Don Juan 唐磺。 意为风流浪子。Don Juan是英国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人物,他是一个勇敢、风流的骑士。现在,他经常被用来指代具有这些品质的年轻人。这类成语如果不加解释地直译出来,译文读者一般很难理解其寓意。再如,汉语成语“班门弄斧”: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如在译文中不加后半部分解释语,只译Lu Ban,恐怕大部分英国读者不知道Lu Ban 为何许人,自然对这一成语的理解会产生疑惑。 转贴于
(三)意译法
意译法指翻译时仅保留原文的意思而不保留原文表达形式的方法。当由于文化差异而无法直译,直译加注释过长,会破坏成语的简洁性和可读性时,就用意译法,灵活传达原意。如英语成语Two friends are hand in glove with each other(亲同手足), to snap and snarl at a kind-hearted man(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汉语成语具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很多情况下在英语中难以用直译法体现,也常采用意译法,虽难以保全成语的文化特色和形象,却能简洁地反映出成语的喻意。如事实胜于雄辩Fact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背黑锅hold the bag,汉语口语中“背黑锅”的说法意指某人干了坏事而责任却落在未干坏事的人身上。英语中把这种情况说成“捧着布袋子”(hold the bag),值得注意的是:英美人讲hold the bag既可能是同犯错误的人,也可能是没有牵连的人。
(四)直译加意译法
应注意到,直译和意译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在很多情况下,为保留原文形象,并使译文畅达,英汉成语可部分直译,部分意译。如成语“东施效颦”,如意译成Dong shi, an ugly woman, knitting her eyebrows in imitation of the famous beauty Xishi only to make herself uglier,英文读者会由于不知道西施是何许人而无法理解其含义。若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在上文之后加上意译“blind imitation with ludicrous effect”,其意便一目了然了。在英语中有这样一句成语“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在这句成语后面,译者会加上一句“Even the wise are not always free from error”,正好对应了汉语成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五)回译法
有一小部分成语,本来自于源语,翻译时可采用源语的成语,如以眼还眼an eye for eye,鳄鱼的眼泪 crocodile’stears,武装到牙齿 armed to the teeth等。
四、结束语
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文化现象,成语具有较大的文化信息负载量,是英汉民族语言中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部分。正如Lotman所说:“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中心的。”在翻译成语时,关键是把握好汉语和英语各自的文化,运用文化差异的视角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恰当的译法,尽可能了解民族语言与文化,深刻理解成语本身的意义,才能使成语的翻译达到最高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Nida Eugene 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M].Leiden; 1964
[2] Peter Newmark.翻译问题探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包慧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5]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6]鲁迅,“题未定”草[A],鲁迅杂文全集[C],洛阳,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篇12
1 对比语言学与翻译的有效性
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 既研究不同语言之间语音、词汇、语法、逻辑、修辞的异同,也研究对不同语言进行比较的理论与方法。它特别注意研究有关语言的当代形式,寻求语言间的转换关系、对等关系,能发现并解决翻译过程中的某些干扰现象。
吕叔湘认为“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各种语文表现法的共同之点和特之点”(《中国文法要略》)。实际上,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活动。为了求得原语与译入语的最大限度的等值,就要进行对比与分析,从对比中找到两种语言的等值语义或等值结构。故而,对比语言学对于翻译的有效性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语言结构对比与翻译的有效性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语言系统,在语言的使用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故而在翻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申丹曾有精辟论述,“倘若在翻译中,不顾目的语中对应结构的存在,不用目的语中的语法结构来替代原语中的语法结构,这样译文中的语法结构实际上是(未经翻译的)的语中的形式结构,而不是目的语中的对等或对应形式,则意思难免会在不同程度上丧失或被扭曲。”因而,要提高译文的有效度,实现译文的文本功能,就必须在两种语言结构转换上做文章,否则将会导致译语对原语在意义表达上的功能缺失。囿于篇幅,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说明语言结构差异与翻译之间的关系:
2.1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因此翻译时必须重视转换二者的句子结构形式
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就是主谓宾,三者基本缺一不可。英语比较注重句子结构新式的完整性和逻辑的合理性,必须使用各类关联词把句子的各个成分串联起来。而汉语句子基本不用或很少用连接词,因此从形式上看汉语句子没有英文句子那么完整,但意思已是暗含其中了。例如: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
译文: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 How hard is it to keep me fit. In this lingering cold! (许渊冲译)
李清照的原词中基本没有一个主语,没有一个动词,仅仅罗列了几个简单的形容词就表达出了一种悲凉伤感的氛围。而译文中主语“我”和一系列的动词都出来了,否则译文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也不易被外国人理解。
2.2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故而在翻译中应注重二者语言的形式转换
英语被动含义的表达通常是显性被动结构,即借助动词的形态变化而来。隐形被动结构在英文中相对较少。由于汉语是表意文字,其动词不像英语那样有形态变化,因此其被动意义是由语者凭语感,根据深层逻辑语义关系确定。因此,在翻译时,要注意到这种差异,并根据源语的表达习惯,不拘泥于原文结构形式。例如:
Copper articles have been used for several thousand years.
译文:人们使用铜器已数千年。
2.3英语“物称”与汉语“人称”
英语通常不用主动发出动作或无生命的事物作主语,以便呈现客观公正、严谨委婉。因此,公文、新闻、科技论著、学术文献等正式作品中多使用“物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汉语通常使用人称化的说法,汉语的句子主语大多都是发出动作或有生命的物体。例如:
Excitement deprived me of all the power of crying.
译文:我兴奋的哭不出来了。
因而,翻译时我们要注意转换原文的句子结构,否则译文就不能合乎原文的表达习惯。译文的准确性、通顺易懂性都会大打折扣。由此可见,句子结构的对比研究在翻译中至关重要。我们在翻译时可能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原文的意思已经理解了,但却不知道该如何用译语流畅的翻译出来,导致翻译的生硬、冗长并晦涩难懂。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我们要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结构异同点,翻译时把原文的结构变为合乎汉语表达方式的结构,以便实现译语和源语的对等功能。
3 民族文化对比与翻译的有效性
翻译作为以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当然不可能是单纯的语言所能解决的。文化对语言有很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表面看起来的同一个词语可有不同的含义,原本不相干的两个词也可能有相同的含义。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有关文化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对某段文字理解的正确与否。如果没有两种文化的对比知识,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就无从谈起,更别说准确翻译了。准确阐释原文本、语篇中“符码”所蕴涵的文化信息,对确定翻译标准的适度性、翻译作品的优质性、翻译过程的有效性都有重大的意义。因此,要进行有效的翻译,必须注意以下因素:
3.1民族文化中的象征因素对比
各种不同的民族文化在不断的繁衍中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象征。这些蕴含深层文化意义象征就成了这个民族的标签,文化内涵独一无二。就以“龙”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民族文化象征图腾为例。在诸如中国这样的东方国家,龙自古至今就是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象征。它象征着辉煌宏大、福星高照。龙同时也象征着帝王将相和国家的繁荣昌盛。例如:“龙飞凤翔”、“凤舞龙飞”、“飞龙在天”、“风虎云龙”,“龙”也是中国的象征,中国人常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中国人也被西方人公认为“龙的国度”。然而,在西方文化中,“龙”是凶残的古怪野兽,是恐怖和邪恶的象征,如果说一个人是dragon,就表明这个人非常凶狠。西方文学中也有很多作品描述英雄与龙作斗争,并最终战胜龙的故事。
3.2民族文化中的宗教因素对比
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宗教对一个民族人们的心理意识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宗教中的某些教义和观念早已渗透到人心,形成了该民族独特的迷信、崇拜及其他忌讳心态。在西方民族心理意识中,基督教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对西方民族文化的影响也非常明显。而在中国,三大宗教(佛教、道教和儒教)对汉民族文化的影响也十分深远。这三大宗教衍生出的某些观念,如生死有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上刀山下火海等,早已渗透到中华民族文化心理意识中。我们会说“菩萨保佑”或“上天保佑”,当我们希望获得成功或者事情进展顺利时候。逢年过节我们还会烧香拜佛,祈求好运的降临。鸿门宴、三顾茅庐、孔融让梨等都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典故,但在西方国家,西方人对这些典故的背景一无所知,更别说典故里的人了。因此如何有效的翻译出这些民族文化典故,如果做到形意兼顾是译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对待这类问题,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加以变通,可以直译加注释或加释义,也可以直接替代或者意译。
3.3民族文化中的习俗因素对比
习俗文化也是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名族给同一图象赋予不同的联想。借助对具体事物的相关经验,他们形成独特的认知和风格迥异的审美情趣。就以狗(Dog)一词为例,中西方文化赐予它不同的民族文化色彩。
从古至今,人类都有养狗的习俗,但中西方文化对狗的认识却几乎背道而驰。狗在中西方文化中的文化内涵是相冲突的。在英国,狗不但用来看门或打猎,也被人当做伴侣和爱物,英国人对狗有爱怜的感情,英国人对狗的赞誉和善待是中国乃至整个东方人无法理解的。狗在文学作品和谚语中往往被赋予了人的涵义,如:Lucky dog (幸运儿),Don't give up and try your best I believe every dog has its day.(不要放弃,继续努力,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成功的时候)。莎士比亚《裘力斯·凯撒》第四幕第三场中:"I had rather be a dog and bay the moon than such a Roman."(我宁愿做一头向月亮狂吠的狗,也不愿做这样一个罗马人。—朱生豪译)。法国革命时期的著名人物罗兰夫人曾说过: Plus je vois less homes,plus j' admire les chiens(我愈观察人,我愈爱慕狗)。
在中国人眼里,狗相比就要是卑贱的多。中文常用狗骂人,如“走狗”。名词前加“狗”表达一种鄙视和敌意,如“狗皇帝”、“狗土匪”。汉语中“狗”字成语大多都是具有贬义色彩,如“狗仗人势”、“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狐朋狗友”、“偷鸡摸狗”。狗的身体部位也被用在了贬义词中,如“狗头军师”、“狗血淋头”、“狗腿子”、“狗尾续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因此,“狗”常给人一种不好的意向。
鉴于“狗”在中英语言中不同的文化阐释,翻译时必须将这一差异考虑在内。
翻译中,译语文本和源语文本必须是等值的,否则无法实现跨语言和文化交流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民族文化问题的研究是十分值得译者关注的。否则翻译出来的东西就不能表达出源语的文化内涵。
4 结语
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是一门科学,而有效的翻译无论在理论假设上或实践上都离不开对比语言学这个参照系统。翻译的过程就是通过对比来,在此基础上,以同释异,或者先摆出差异后再去理解,同中求规律,异中找差距,然后在实践中融合。英汉语言与文化之对比就是要求我们在英汉翻译的实际语境中比较分析英汉语言、文化,以探求英汉民族文化差异对英汉语言翻译的影响。通过对英汉语言、文化的异同分析,阐明语言、文化特征,依此作为参照体系,提高翻译的有效度和优质度。只有语言对比才能解决翻译中的文化问题。所以语言对比研究是基点,文化对比研究必须建立在语言对比研究这一基点之上。故而,在对比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的有效性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
参考文献:
[1]柯平.文化差异和语义的非对应[J].中国翻译,1988,(1).
[2]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3]潘文国.翻译与对比语言学[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4]邵志洪.汉英对比翻译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6]司显柱,曾剑平.英译汉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杨自俭.再议英汉对比研究的几个问题[J].福建外语,2000,(4).
篇13
早在1921年,美国语言学家Sapir就在他的《语言论》(1anguage)-书中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他认为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表达方式”。概括地讲,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则是语言的底座或环境。
在现实外语教学中,我们在要求学生掌握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也包括要求其掌握语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因为掌握语言技能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而应用语言技能需具备一定的文化氛围。为此,在利用外语教材传授语言技能的同时,要对语言材料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予以重视。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了解掌握一定量的国外社会文化知识对其外语学习及应用十分必要。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试着把文化导入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在《大学英语·精读》第3册第4单元“LadyHermitsWhoAreDownButNotOut”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Ifshechoosesyourdoorwayasherplacetosleep in thenight,itisasmorallyhardto turn herawayasitisalostdog.在讲解这句话时,我先问了学生们对于狗的看法。多数同学都说狗让人联想到令人厌恶的东西,如“狗腿子”、“狗仗人势”、“猪狗不如”等。于是我进一步解释说,“狗”在英美人眼中是美好的字眼。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所以英语中有这样的谚语:“Everydoghashisday.”(人人皆有得意时),还有:“Youare,indeed,aluckydog."(你真是个幸运儿)。因此,就本句来讲,赶走一条迷失的狗在西方就被认为是很残忍的。所以,简单地把文中的“lostdog”翻译成“丧家之犬”,在字面上是可以的,但我们应引导学生在文化背景方面,真正理解某些词语的文化内涵。
所谓的文化盲点,指的是在外语学习中,由于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缺乏了解和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从而产生理解上的偏误,甚至导致交际的失败。词汇中的文化盲点也同样,它主要由不同文化背景下母语和目的语词汇文化内涵上的差异而引起。学习者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知识,缺乏对所学词汇的文化意义的足够认识,加上受母语文化负迁移影响,学习者常借助于母语的一些规则作为拐棍,容易形成词汇习得中的文化障碍。
二、英语词汇习得中文化盲点存在的层面
(一)文化蕴涵的不等值性
不同文化背景下词汇的蕴涵在涵盖面上可呈现不等值性。这种不等值以英汉语言来分析,可表现为词汇信息上的增值或减损,即在一种语言中词汇所含有的意项要小于或大于另一种语言中的对应词。以《大学英语·精读》第3册第3单元“WhyITeach”一文中的“clay”一词为例,汉语中,其概念意义上的对应词“黏土”在文化蕴涵上缺乏相关的联想意义。而在英语中,“clay”却有汉语所不具备的文化蕴涵:“肉体、人体”。这一蕴涵源于与西方文化有关的《圣经》。根据《圣经》记载,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并将生命之气吹在他的鼻孑L里,使之成了有灵气的人,这样上帝“造人”的工作就完成了。本文作者借用这一典故,把教师的工作比作上帝造物之工,同时隐含教师工作比上帝造人更伟大、神圣。有意思的是,汉文化中却常把教师的工作同“蜡烛”连在一起,因为在汉文化中,“蜡烛”有“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蕴涵,这在西方人看来同样不可理解。因此,不同的文化背景会把各自语言所包含的文化涵义加以充分联想、扩展,造成母语与目的语之间词汇涵义涵盖面上的不等值。所以.如果外语学习者缺乏对目的语文化知识的了解,也就难以体会和把握目的语词汇所衍生的文化涵义。
(二)文化蕴涵的非对应性
在不同背景下,词汇的文化涵义还更多地表现为相互之间的差别。因为这种现象有时表现为不同语言间的词汇概念意义的貌似对应而实质涵义的大相径庭,由此造成的障碍问题更为严重。例如,英语中有着大量的习语,包括谚语、成语或寓言,它们都含有丰富的英美文化知识。但是如果缺乏这方面的文化知识,就会影响对所学内容的准确理解,甚至还有可能引起误解。例如《大学英语·精读》第3册第4单元中有这样的一个句子:Thiswasthelaststraw。它源于谚语ItisthatlaststrawthatbreaksthecamelSback谚语的原意是指骆驼无法承受最后往它身上加的稻草而倒了下去,它往往意指在某个工作、任务、环境等变得无法忍受的最后再增加负荷。课文中指当作者了解到自己将要干的苦差事之后,又得知还要在一个女人手底下工作时.再也无法忍受的心情。如果不了解这一文化背景知识,而是从汉语民族的文化角度进行思维的话,就有可能将该句理解为“这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这样就完全背离了该句的原意。
(三)文化蕴涵的零对应性
这一特性表现为不同文化背景下词汇涵义上的空缺。每一种文化都有一些特定的词汇,在原语词汇中一定存在某种为异族文化接受者所不明白的、莫名其妙的、易于误解的东西,造成民族文化空缺,成为盲点问题。像在英汉语中都存在着不少和宗教、神话及特定历史事件有关的词汇,带有各自民族文化的烙印。对于学习者来说,很难在母语中找到与目的语对应的说法。同样,母语中的一些习语性词汇要用对应的目的语来表达也很不容易,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相互找不到位置,这就是词汇文化蕴涵的零对应性。比如:不了解有关中国的历史文化,就难以理解汉俗语“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说曹操,曹操到”等习语。不对英语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人名或地名及典故有所研究,也就无法揭示Shylock、melodrama、epic、Waterloo等词的深层涵义。
三、消除外语词汇习得中文化盲点的措施
词汇文化蕴涵上的盲点问题常使外语学习者在词汇习得中获得不确切的甚至是错误的信息,影响对目的语的理解尤其是深层理解,而学习者在词汇习得时一般满足于对词汇概念意义的理解,忽略或缺乏了解与之紧密相关的文化蕴涵。一旦学习材料或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涉及词的文化涵义时就不知所措或理解错位。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外语词汇习得中的文化盲点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词汇文化蕴涵的主题性教学
《大学英语》教材中有不少单元涉及目的语文化的主题,像老人问题、社会现状、西方节日等,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就不同的主题和内容分单元进行文化导入。围绕某单元的文化主题,让学生课后收集有关材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或简略介绍相关词汇的文化蕴涵,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词汇表达上的差异来内化课文中所提供的一些代表性词汇、短语,加深理解和记忆,为实际运用打下基础。例如:在《大学英语·精读》第1册第5单元,“AMiserable,MerryChrist.mas”一文中,“Christmas,ChristmasEve,Christmastree.SantaClaus,Chimney,Stocking”等均是些蕴藏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词汇,值得我们去挖掘和了解。掌握这些涉及圣诞节习俗的语义词,对正确深入地理解课文将起到很有效的作用。
(二)树立语言学习即文化学习的理念,在词汇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
语言反映着文化,文化又渗透于语言之中,语言和文化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我们在进行词汇和语篇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将文化因素渗透到语言教学的过程中,以文化讲解保证语言教学的顺利进行。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不应为教词汇而教词汇,把词汇与具体的语言材料相脱离,而应充分利用教材这一词汇所依存的最好的文化语境,把词汇及与其相对应的课文紧密地结合起来。例如:在教“ABrushwiththeLaw”(《大学英语》第3册第1单元)一文中的法语词组“aufait”时,如能联系本文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学生会更好地理解文中运用此词的双重意义:代替词组“befamiliarwith”避免重复;通过借用被视为“科学”、“高雅”的法语来显示叙事者良好的教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