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实训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超市实训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超市实训总结

篇1

对于这里的实训,我的工作相对而言比较轻松,所以我就有空余的时间,者同时让我发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我们真心的感谢学校给我们这个实训的机会,我们也很珍惜这个机会,对我们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来说,能够在真正出去实习之前先有个小小的实训是很幸运的,这样可以让我们提前适应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通过实训能够让我更多的学习,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好的运用所学过的东西,能够直到我们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的,有利于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的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

每一个企业都有他的规章和制度,同样的这个超市也制定的严格的规章制度,这让我们可以更好的实训。不过我个人认为有些地方不是很妥当,本来上班的时间就比较紧密。虽然是休息一天上一天班,但是上班时间毕竟很累啊,第一天下午从2点开始到晚上10点是八个小时,第二天又直接早上6点半到下午2点的八小时,这样一直进行下去,休息时间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这样是很累的。可是上班期间还要为一些琐事而烦恼,怎么能够保证我们更好的达到实训的目的?例如那天去商业街给话费机充话费的问题,公事出去报销路费很正常吧,只是两块钱而已,由于拿着钱,一个人不安全,所以应该两个人去,来回路费一共4块钱,本来大家都以为会报销的,虽然只是4块钱,一顿饭就搞定的事而已,可是偏偏连这个都不报销,我们是来实训,这不同于实习,我们应该感谢学校给我们提高这个好的一个实训的机会,我们是免费的实训,没有工资的,这也就罢了,可是我们是来实训的不是来向超市交钱的啊,去商业街的路那么远,为什么就不能体谅一下我们学生呢??这样的做法是在是难以服众啊,好在这只是关系到一两个同学而已,如果关系到每个同学呢?如果大家集体罢工呢??那我们的超市该如何运行下去??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关于营业区的收银,本来我是行政区的助理,我的工作就是那些,做完我分内的事,其他的事与我无关,但是空闲的时间,我会下去转转,看看他们的营业情况。营业区的收银机是不是该考虑换代了呢?收银处如果短款了那么就得是收银员赔,是的,如果这是收银的问题,是他们的失误导致短款,他们该为他们的错误付出代价,这是理所应当的;可是如果不是他们的失误呢??希望不要凡事都以毕业证说话,不是别人的责任也不要推到别人身上去,没有人愿意忍受那么大的委屈。当我们的自尊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时这是毕业证论文或者其他什么就可以解决的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人的忍耐也是有一定限度的!收银员整天为钱的事提心吊胆的,谁看了舒服??学院里的超市想要运营下去,归根结底还得靠广大师生的支持,所以我希望关于这样的问题能够不再成为实训过程中同学们纠结的问题。

篇2

高职院校营销专业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各高职院校纷纷在校内、校外大力开拓和建设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基地,并形成一定的规模,从而完成实践教学。本文以我院市场营销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载体,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进行初步

探索。

一、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发展高职教育的需要

本校高职经管类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具备经济管理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面向生产、经营、服务类行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通过实践教学,让他们在具体的技能训练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职教育是一种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既具有职业技术的属性,又具有高等教育的属性。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实行双证书制度,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技术等级证书或岗位资格证书。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高达1∶1。校外的一些实习基地虽然能弥补校内室对学生训练的不足,但其一是难于接纳批量的学生实习并给以辅导;二是以生产任务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生产企业,难以做到以学生为主的能力训练;三是技术含量密集程度不高。由此我们看到,仅依靠企业的实践条件和形式无法满足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急需一种设在校内以学生训练为主,又紧跟现代社会科技、生产、服务、管理发展前沿的实验室,它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

二、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分析

从人才素质模型中可以分析得出,企业对人才的关注,不仅在其知识、技能、行为,而且还包括员工的潜在能力。潜在能力是取得绩效的关键,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还要更加关注学生潜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职业教育要侧重学生素质培养一般来说,职业院校的学生素质可划分为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基本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基本技能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如基本的沟通能力、法律知识、社会知识、计算机使用能力,日常英语交流能力等,它是职业素质的基础;职业素质应是某一职业所具有的,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素质,比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要具备相当高的经营管理能力及良好的商业素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要具备基层的综合管理能力等。职业教育作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准备阶段,除了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培养一定的职业技能外,还应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校内实训基地——大学生超市对人才的培养

(一)大学生超市的实训体系架构

本校大学生超市是一个完全由学生自主经营、自主管理,并按照中小型超市实际经营的校内实训场所,提供完全真实的岗位——理货员、收银员、防损员、出纳、会计、采购、区域组长、主管、店长。但由于职业院校的办学规模较小,超市受场地的限制只能接收较少的学生全程参与超市的经营管理。为了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本校采取了两种形式来展开校内

实训。

1.阶梯式实训体系:即大学生超市在实训人员的管理上实行“三阶员工制”。即员工分三类:一是实训学员,以大一新生为主,在课堂学习之余完成超市相关经营活动的认知;二是兼职员工,大二学生在学习的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之后,根据课程要求在超市完成相关专题实训项目,即在超市完成专业实践环节的学习;三是正式员工,实行8小时工作制,主要来自毕业班,相当于毕业前的“专职实习”。通过这种方式使超市在正常经营状况下,学生能够有目的,有阶段性的锻炼和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且兼顾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此外超市还长期聘请专业教师和业内人士对学员展开培训,使学生能在校内实训基地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通过种种措施,保证了超市内人员的连贯性,也保证了超市的正常运行。老员工带新员工,使每个实训学生都纳入到超市的经营体系中去,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了学生提早进行角色转化。

2.项目式实训体系:超市根据本校经管院设置的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会计、物流管理五个专业,有针对性地设计了相关的专题实训项目。例如市场营销专业,我们就设计了市场营销调研、企业战略环境分析、目标市场策略(市场定位)、企业产品策略确定、企业产品价格策略制定、企业分销策略分析、企业促销组合策略制定、营销管理、营销策划等多项实训项目。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我们则给在超市实习的学生布置了以下任务:一是了解超市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二是设计和绘制超市的组织结构;三是制定(修订)超市的岗位职责(工作分析方案的制定、调查收集岗位资料、岗位说明书的编制);四是开展超市人员的需求预测和供给预测;五是制订超市人员的招聘计划(招聘计划的实施、总结);六是制订超市人员的培训方案(培训方案的实施、评估总结);七是做好超市人员的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方案的制定、实施、总结);八是做好超市的薪酬管理(薪酬方案的制定、实施)。

(二)大学生超市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我们分析了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大学生超市,打破超市经营管理与学生实习实训的坚冰,构建了运行有效的实训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1.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职业意识是作为职业人所具有的意识,也叫做主人翁精神,具体表现为责任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团队合作意识、诚信意识、职业道德意识、竞争意识、自律意识、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大学生超市这个“学生为主体”的校内经营型实训基地,具有真实的企业经营管理氛围,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引领、校验发挥了课堂不可替代的作用。

超市建立以来,每个学生在上岗前都必须接受岗前培训,了解超市的筹建历史、经营理念,了解作为超市员工的职业精神和纪律要求,了解各岗位的职责,接受特定岗位的操作培训。在实习期间其身份不再是“学生”,而是超市的“员工”,轮流充当不同的角色,如区域主管、采购、理货员、防损员、收银员等。他们履行特定的岗位职责,服务对象是到超市购物的广大师生员工。他们在真实的经营环境中亲身体验自身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给服务对象带来的不同满意度反映,不同的工作态度、责任心对工作造成的直接影响,遵守工作纪律和工作规程、各部门之间人员的协作对工作效果的意义,个人工作能力对企业经营效果的影响等。经过“实习+实训”,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理解了什么是责任、纪律、服务、诚信、团结协作、职业道德,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受到职业精神的熏陶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增强了责任感、敬业精神等职业意识。

2.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专业能力是在特定方法引导下有目的地、合理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独立解决问题并评价成果的能力。例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该专业相关岗位往往涉及企业的机密,不少企业一般不愿意接收学生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实习,即使接收了学生实习,也只能让学生做一些杂活,达不到实习的真正目的。而超市这个“学生为主体”的校内经营型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具有真实企业经营管理氛围的专业实习实训场所,学生在超市可以开展经管类如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会计、物流管理等各项专题实训+实习。学生通过实习并参与超市的管理工作,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他们把专业知识运用于超市的经营管理中,从而真正提高实践技能。

3.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由于高职教育及学生的特点,决定高职的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有着与一般高校不同的地方。我们将校内实训基地——大学生超市的经营管理与学生的学习联系在一起,利用阶段式和项目式培训,引导经管类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工作学习之余,自主学习、自主管理,根据不同的专题实训+实习,不断调整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提升职业技能,逐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领悟学习真谛,达到学习迁移的

目的。

4.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融入社会所需的综合能力大致包括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例如工作中的人际交流,公共关系、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学生在超市实习,其交往能力、协调能力将会有较大

提高。

(1)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在超市实习过程中,学生为了较好履行岗位职责,提高工作效率,不仅需要与超市其他员工保持良好的沟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还必须与消费者有效沟通,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解答消费者的疑问,有的岗位还要经常与学院相关部门、校外供货商加强联系,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在“干”中得到训练和提高。

(2)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讲协作能力,就是要有共赢意识、沟通意识,要有团队意识、全局意识。一个企业正常运作,需要各部门通力协作,大学生超市具有真实的企业经营环境,它的正常运作同样需要各部门的协作。学生在这里实习,充当其中的一个角色,履行特定的岗位职责,只有每个角色团结协作,才能使大学生超市正常运作,否则就会给超市经营带来不利影响。学生在真真切切的事实面前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体会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杜绝个人英雄主义,增加协作意识,提高协作能力。

(3)培养和提高组织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目标,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把各种力量合理地组织和有效地协调起来的能力。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管理者为了实现企事业单位目标,提高效率,要想尽一切办法让人才都在合适他们的位置上人尽其才。学生在超市中,无论其角色是总经理,还是部门经理,或是一般员工,他们都必须独立完成岗位职责规定的工作任务,都涉及到如何利用或组织现有条件来完成工作任务的问题,他们通过工作实习和不断总结,组织、管理能力都得到极大的增强。可以说,在大学期间,他们在超市的每个实习实训经历,都会为他们的求职简历重重地

加分。

(4)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超市正式“员工”实习和专题实训一般安排都在课余时间,他们完全跟其他同学一样要按时上课,课余时间到超市轮班,辛苦程度有所增加。另外,在超市实习直接面向消费者,工作出差错还会受到消费者的抱怨,工作协作不好,影响整体工作的开展,(转66页)(接68页)也会受到上司或同事的批评。能否经受得起实习的辛苦和受挫,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在这一考验面前,大部分同学表现出了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强的毅力。在超市的实习,学生经受住了一次心理的洗礼,他们在工作中学会承受辛苦,学会面对批评,学会正确对待批评,学会承认错误,学会改正错误,从而增强抗挫折能力。

综上所述,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市场是检验人才培养的指针。校内实训基地——大学生超市的建设,对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起着支撑作用。通过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训的有效实施,引导学生的专业认知和职业认识,践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让高职学生在身体力行的工作岗位中明了自身的职业方向和职业发展要求,积极主动积累和拓展职业知识与技能,完善自身职业素质,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李延辉,张传军.建立企业化校内实训基地,校企联合,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J].吉利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1).

篇3

商品学实训是商品学理论课程的重要补充,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实践环节。在历年的教学中,商品学实训教学对理论课的教学影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和重要。

1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历的阶段

1.1 初次尝试商品学实训教学模式2006年,学院面临省级示范院校验收,实训室和实训开展情况是一个重要指标,而商务管理专业又是新专业,面临教改和专业建设,大胆提出了商品学实训方案,根据当时的教学条件设计了;饮料识别、酒类识别、乳制品识别、茶叶识别、纺织品识别和POS机操作演练。在短短两天,教研室的4位老师不辞辛苦,采购了近万元的各类商品,力求商品判别准确,正规采购,商品齐全,总类尽可能涵盖比较全面,满足实训要求。我把学生分成8各小组,利用一周时间由学生小组长带领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圆满完成实训任务,交出了出色的实训作品,学生自我总结中用的做多的词汇,希望老师多多安排此类的教学活动,教学效果非常突出,学生满意度达到满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1.2 启动校外实训基地在上一阶段实训教学的基础上又增设了毛皮识别项目。鉴于当时教师对此类商品也难于识别,教研室大胆与红云皮革接触成为商务管理专业首个校外实训基地并签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淡季学生亲自去车间,有周总亲自为大家讲授毛皮识别,旺季企业代表亲自到学校利用一天时间传授技艺,经过几轮实践教学,毛皮识别大大提高,同时周总以切身经历教育学生要自强自立自尊自爱,只有具备了真才实学,才能实现理想和抱负,光有文凭是没有用的。学生深受教育,激励了学生脚踏实地。

1.3 实训教改进一步深化在原有实训项目的基础上,各种样本制备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在教学理念上,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不断地开展和深入,德育教学与实训教学如何紧密结合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从茶叶识别大家找到了突破口,通过讲座的方式,请资深茶艺方面的专家为我们的学生作报告,从品茶、识别、做人角度为学生讲述了饮茶与做人微妙的关系,让学生初步领略茶文化的魅力与渊博。

2困惑

在几年的商品实训的教学中,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学生反应非常好,希望有更多的的机会与实践零接触。但是也感到了一定的困惑,能否有更好的模式,达到同样的效果呢?每学期初步实训费用每个班级5000到7000元左右,每个学期我系至少有两个专业四个班级有实训任务,我专业的其他课程的实训每学期都在几万元,费用相当可观,有的商品时间一长还过期了,浪费较大,能否找到一条更好的教学模式呢?

3设想

目前我专业设有实训超市,陈列基本完备。设施也基本齐全。每个学期都会购进部分商品陈列在超市,问题是商品是有保质期的,我们现有的机制不允许售卖,那么许多商品保质期一过变成了废品,只能成为伪劣商品识别的样本。今年在北京的营销教改研讨会上,看到了许多学校已经走出去,小的校内超市完全由学生经营,从选址、店面设计、商品采购、陈列、促销、售卖,在经营活动中,学生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做的更好的商业学校已经由商场养学校,完全开放的一条龙的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锻炼了学生的观察社会,面对大量的信息也能善于识别与合理采纳,这些能力远远超出实训室静止地运作。

所以,我想能否让我们的实训超市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开创出一条一超市杨实训的教学模式?进而带动整个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改的进行。

商品学的基本任务包括指导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评价商品使用价值的高低;防止商品使用价值的降低;促进商品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再生。而我们的实训仅仅完成了评价商品使用价值的高低的任务,也仅限于识别大类常见商品,如果学生能够完全参与整个经营活动,在部分消费者范围内(主要以学生为主)从普及商品的相关法规政策、商品的适宜包装、运输、保管的条件和方法的亲自实践,进而防止商品质量的不良变化而造成的损失。通过大力普及商品知识和消费知识,是消费者认识和了解商品,学会选购和使用商品,掌握正确的消费方式和方法,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那么,实训的社会效果将会非常突出。

所以,如果能够让超市对外经营,学生从超市内壁陈列、商品类别的选择真正自己以主人翁的身份去做,做好分工,亲自采购,了解商品的信息和各种知识,把握好进货关,初步识别任务已经完成了一大半,采取经济核算的方法,就会促进学生正正思考我的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商品,如何卖出去,如何降低成本,在储存保养方面就会动脑筋想办法使商品的价值达到最大,指导消费者正确消费,减少消费者在商品知识方面的匮乏和误区,让学生在经营中自然培养合理的正确的消费,并能够知道周围的消费着,起到一个以点带面的作用。

措施一:校外实训基地从员级到经理层面让学生亲自实践,学经验,学方法,长见识。

篇4

一、专业描述

本文所指的市场营销专业特指中等职业技术类学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所面对的教学对象主要为16至18岁年龄段的学生。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为超市、连锁店、各类专卖店、便利店等商贸零售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专业素质的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型人才。

专业能力:1.商品推销能力;2.顾客沟通能力;3.客户管理能力;4.卖场布置与商品陈列能力;5.手绘POP能力;6.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7.商务文案写作能力;8.商品采购与商贸谈判能力;9.营销策划能力;10.销售管理能力;11.销售团队建设能力;12.企业内部组织协调与企业管理能力;13.营销案例分析能力与营销手段组合应用能力。

就业方向:1超市、连锁专卖店店员;2超市、连锁店管理人员、店长等;3商贸企业业务员、业务经理;4市场调查公司业务员、业务经理;5销售公司业务员、业务经理。

二、专业核心课程设置

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应该围绕专业培养能力来进行,根据如前所述的十二项营销专业能力相对应设置的专业课程包括以下十门等:

店铺业务、营销基础、营销实训室实训、销售实务、客户管理、商务文案写作、企业管理、营销策划、市场调查、商务谈判合同实操等。

各专业课程对应教学主要内容及能力培养目标如表1:

(一)各专业能力之间的关系

首先可以把这些专业能力分为为直观动手能力类别和系统思考类别。前者包括:1.商品推销能力;2.顾客沟通能力;3.客户管理能力;4.卖场布置与商品陈列能力;5.手绘POP能力;6.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7.商务文案写作能力;8.商品采购与商贸谈判能力。后者包括9.营销策划能力;10.销售管理能力;11.销售团队建设能力;12.企业内部组织协调与企业管理能力;13.营销案例分析能力与营销手段组合应用能力。

也可以根据能力培养的难易程度分为容易、较难、很难三个层次。

容易的有:1.商品推销能力;2.顾客沟通能力;3.客户管理能力;4.卖场布置与商品陈列能力;5.手绘POP能力。较难的有:6.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7.商务文案写作能力;8.商品采购与商贸谈判能力;9.营销策划能力。很难的有;10.销售管理能力;11.销售团队建设能力;12.企业内部组织协调与企业管理能力;13.营销案例分析能力与营销手段组合应用能力。

(二)各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

各专业课程分别有侧重的专业能力培养目标,见表1;课程学习先后的安排就根据能力培养的难易程度来安排,安排顺序可见表1。在第一学期学习《店铺业务》和《营销基础》,第二学期学习《销售实务》《客户管理》《商务文案写作》, 第三学期学习《企业管理》《营销策划》《市场调查》《商务谈判合同实操》,第四学期学习《营销战略》《员工管理》《网店创业》《沟通与团队管理》。

科任老师在课程教学中可能会遇到讲授知识点的重复,这时候老师应该注意能力培养的侧重点。如《销售实务》和《客户管理》这两门课,讲授的时候都必然会触及到顾客沟通,讲授《销售实务》 时应侧重培训学生顾客异议的处理技巧,而讲授《客户管理》时应主要培训学生对于顾客需求的了解、顾客心理活动变化的把握等。

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每门课程都有自己专业能力培养目标的侧重,但是我们又不能完全把课程之间分裂开来,要把营销能力的培养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尤其是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主张运用任务引领式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应用到好几个能力和好多方面的知识。比如在《营销策划》的课程教学中,给学生布置某超市举办6周年店庆促销活动的任务后。学生要完成此任务,首先要进行市场调研、然后拟出促销方案、进行促销活动预算、最后总结促销效果。这一过程中学生必然运用到营销手段的组合、市场调查的能力、团队的分工协作、促销文案的撰写等等。科任老师应能先预见到这些问题,提醒学生并预备好相应的营销案例或者材料,帮助学生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对学生在这一学习活动中所掌握的知识和表现出的技能进行及时的评价和成绩的认定。

三、专业课程教学如何实现相应专业能力培养目标

根据表1我们可清晰看到各专业课程与专业能力培养目标之间相对应的关系,但是困难之处在于科任老师如何才能在课程教学中实现相应的专业能力培养目标。经过我校多年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摸索,我们总结出以下经验:

第一,学校要运用专项实训建设经费为学生建立一个专业的营销实训平台,形式可以是实训超市、实训专卖店、实训便利店等,也可以是校企合作的形式。如我校建立的营销实训室,它是在营销专业老师指导安排下,营销专业学生具体实操进行运营的实体超市。既要实现营销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的展开,同时也要求实现整体的经济效益。在为学校师生提供日常商品销售服务的同时,学生也通过系列营销工作和营销活动培养出相关的营销专业能力。营销实训室下设销售部、采购部、仓管部、策划部、市场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网络部等八个营销职能部门,每个部门设置相应的工作岗位,每个工作岗位制定出相关的工作职责和技能标准,进入营销实训室的学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进行流水作业,在每个工作岗位的学习工作考核合格后再轮换其它岗位,专业老师对学生在各个岗位的工作学习结合相关的专业课程给出成绩的评定和学分的换算。最后汇总成学生的专业学习成绩。这个环节的关键点在于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然后对接营销实训室各工作岗位的实习工作经历。比如《店铺业务》课程中的商品陈列内容,科任老师在讲授完商品陈列的专业知识后,布置学生到营销超市的理货工作岗位上做2天的商品陈列工作,学生在实习工作中来完成老师布置学习任务,老师再根据他的工作成绩和表现进行成绩评价和学分认定。这样就实现了专业教学内容和实习工作的结合。我们要求各科任老师都要把自己专业课程的教学与营销实训工作实现有效的结合。

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块与营销实训超市对应的工作岗位和职能见表2:

第二,要十分重视教材的选用与教学材料库的准备。学校组织营销专业老师针对每一门专业课程都要精选教材,最好是组织老师联系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制教材。我校在2007-2009年组织编写了市场营销系列教材,并已经交付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今后将进一步完善营销专业教材体系。

除了精选教材外,整个营销团队的老师还要负责搜集整理营销专业学习的材料(如案例、学生课业、各种表格、策划书、总结等等)。材料的来源主要有3个方面。首先主要是来源于社会上商贸企业实际上应用的营销资料,这方面资料的搜集存在一定的困难。但通过校企合作和企业公开的资料可搜集到一大部分。其次是历年学生所做的课业,科任老师选出其中的优秀作品和典型案例充实到教学材料库中。

第三,要做好营销各项专业能力标准的制定与学分的考核工作。学校在制定营销各项专业能力的标准时,先要深入到商贸企业尤其是超市连锁专卖企业进行调研,充分了解到企业实际运作过程中各个具体的营销岗位对工作能力的要求。根据这些了解到的信息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制定出适合学生的能力标准。我校先后深入到东莞大新商贸公司、东莞嘉荣百货公司、沃尔玛好又多连锁超市等企业进行考察。

现试行的能力标准见表3:

四、结语

市场营销专业是讲求应用性与实战性的专业,但目前在国内多数院校开办的市场营销专业都偏重于理论教学,这与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不符,更与市场营销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不符,造成营销专业毕业的学生实际工作能力跟社会上的商贸企业的需求严重脱节。中等职业教育出来的营销专业学生实操技能较差,应用能力不强,直接导致就业的严峻形势,市场营销专业日渐萎缩。然而,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却日益扩大。巨大的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方式不适应之间的矛盾显现出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朝着体现职业岗位性与实践应用能力相融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剑锋.团队与个人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10.

[2]樊福生.店铺经营实务[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10.

[3]钟淑云.销售业务[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

[4]邬金涛.客户关系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篇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中等职业院校不应闭门造车,而应根据社会和企业的要求,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某中职学校以现代商贸、财经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同时重视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发展格局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必须依靠校企合作来实现。

一、某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现状

某中职学校历来十分重视与企业的合作。学校先后与广州天河城百货、广东金信联行置业有限公司、东莞聚大电子商务产业园、东莞市上菱电梯有限公司、东莞蓝信动漫科技有限公司等优秀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定期组织师生与企业进行一定的交流。企业和学校主要就学生的学习发展成果、工作情况等进行一定的总结,并对业绩优秀的学生团队进行表彰。这些优秀企业一方面会为学生的生产实践提供最便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也会对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一定的意见建议。学校在听取企业专业人员的意见建议后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与此同时,学校还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合作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中,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合作企业的文化,使学生产生归属感,认同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实习满意度。例如我校实习生刘同学在金信联行房产中介公司实习期间业绩优秀、表现突出。2016年3月,作为金信联行房产中介公司宣传片的主角,在宣传片中积极、阳光、自信的表现,充分展现了金信联行坚持不懈、勇于开拓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宣传片播出以后,在我校师生中反响强烈。这是一次很好的就业教育,同时,也体现了我校与金信联行合作的成功,目前我校正积极开展与优秀企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双方合作共赢。

二、中职院校加强校企合作的路径探究

校企深度融合是中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保障,走校企合作办学之路是中等职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是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可以通过提升校企合作力度、重视课程设置多元化、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四个路径得以实现。

1.提升校企合作力度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密切参与。校企双方在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时应更加注重提升校企合作的力度。一方面,学校要自觉遵守合作协议为企业培养最符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学校应秉持对合作企业负责的态度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完善教学内容的改革,共同商定学生生产实践及理论知识学习的时间年限。与此同时学校层面还要积极配合合作企业对在校学生进行一定的宣传推广,推广合作企业的生产技术、产品研发、经营理念等。

另一方面,合作企业要配合学校教学需要,定期派企业的能手为学生上课、开展相关讲座,并提供实习的岗位和机会,尽最大可能满足学生生产实践需求。合作企业更应该参与到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估中,通过对实习学生学习成果,实习情况的真实验收提供公正的学生评价结果。某中职学校将合作企业对学生的评价计入到当年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以及学分管理中。学生成绩的评比中实习成绩比重为70%,学生考试成绩比重为30%。实习企业的评价结果直接与学生在校的评优评先挂钩。

2.重视课程设置多元化

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制定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能力核心课程、突出课程技能层次,充分征求企业人员的建议,设置与企业需要并重视的能力及技能相关的课程,变“按教师能力结构设置课程”为“按岗位能力需求设置课程” 。强调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内容的改革,突出学生实操能力和创新及创业能力培养、课程标准完善、配套教材齐全的专业课

程体系。学校和企业共同编订校本教材,将企业运作中的实例编入教学内容更能增加教学现实意义。与此同时,在教学中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促进理论知识习得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实现教学方法多元化。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等教学方法,通过多元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其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实训基地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支撑对于中等职业院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学校要和企业共同建设学生实训基地,比如共同制定实训基地实验设备的采购方案,共同加强实训基地的日常管理等。某中职学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新方案,通过众筹的方式筹集资金来构建学校实训超市。实训超市由于是通过众筹的方式建立起来,因此企业,学校师生都可以成为实训超市的股东,共同参与到实训超市的经营管理之中。在这种模式下学校老师通过搜集资料、实地考察寻找信誉良好的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学生主要充当实训超市经营管理者的角色。企业可以将其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提供给实训超市的经营管理人员。例如学校与美宜佳便利店有限公司合作,由美宜佳公司为实训超市提供货源,并定期指导超市的管理和运作。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经营管理水平,还能够激活学校的实践教学活力,使学校的实践教学更具特色。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中等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教师群体。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还要具备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因此中等职业院校不仅要实现教师队伍结构科学化还要注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一方面,扩大“双师型”教师比例。应根据各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需要,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业务骨干、管理行家、能工巧匠为学校兼职教师,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既懂学科理论又懂专业操作、实践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中等职业院校应积极鼓励专业教师通过深入先进企业实习、挂职锻炼等途径,了解行业最新业务、主流技术动态,大力提高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努力实现教学与实践的零距离 。通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学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6

1.本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分析

本校专科营销专业前身是城乡经济专业,设立于1999年,停招两年后,由于营销专业人才需求旺盛,自2006年又开始招生并更名为市场营销专业。 在课程体系上采用“平台+模块”形式设置,共设置两个平台,四大模块。两个平台为理论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四大模块为通识教育模块、专识教育模块、课内实践模块、集中实践教学模块。目前,校内实训尚无专业的实训室,市场营销专业实训软件正在申请中,校外有几个实训基地也没有起到很好的训练效果。因此,建设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基地,把实训基地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阵地,给学生创造一个实践平台,使他们在实践中锻炼专业能力成为本专业迫在眉睫的事情。

2.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

2.1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基地的主要类型

相比较传统的案例教学而言,利用实训基地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成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目前,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训基地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是依托学校现有的资源,充分利用各类设备和实训软件,以及在校内开设超市,以超市作为课堂教学基地,进行现场教学;二是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和企业签约,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场环境,使学生能够利用业余时间参与企业实际营销工作。

2.2建立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基地的必备条件

2.2.1学校领导和系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本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理论课时偏多,实践课时偏少,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存在着脱节,学校的教学培养对于社会的发展存在滞后性,如果不引起重视,加快营销实训基地建设,势必会影响市场营销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造成就业困难。因此,学校领导和系领导应高度重视,给予大力的支持,包括提供实训室场所,引进实训软件,配备专业人员,提供资金支持等。

2.2.2教学体系和教学过程的改革

在教学体系的设置上既要保证课程体系的整体性、连贯性,又要突出重点、强调核心,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建立以职业综合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使学生获得应有知识结构的同时,获得继续学习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学过程也要学会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增强互动性,让学生多多参与,亲自动手,亲自操作。

2.2.3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

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基地需要配备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专业教师队伍,师资队伍的多元化是确保实训效果的可靠保障。学校要注重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专业实验实习教师;聘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企业人员做兼职教师到校指导实训,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形成专兼结合实力雄厚的专业教师队伍。

3.本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几点建议

3.1学校出面和学校目前现有的超市合作

基于本校市场营销专业目前的状况,每届只有一个班级,班级人数也只有30人左右,建立校内实训基地还需要一个过程,并且也没有相应的经验。因此,利用现有资源,和学校超市合作,让学生了解更多和市场相关的知识,同时又为将来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打下基础。

3.2建立以职业技能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原则,依据课程特点,缩短理论教学的课时,讲清概念,做到够用。在课程安排上,要提高实践教学所占的比例,课堂上要安排技能训练的环节,大力推行案例教学,建立案例库,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意识。

3.3加强与校外企业的联系,创建校外实训基地

创建校外实训基地要主动联系企业,探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双赢”机制。娃哈哈集团举办的“娃哈哈教育实践基地――公益大行动”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2013年1月至今,我校与娃哈哈阳泉销售公司合作,组织学生建立销售小分队,参与娃哈哈组织的各种销售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即锻炼了能力,也提高了自信。通过此次合作,要及时总结经验,组织教师建立实训模块,从认识市场、市场调查到分析市场机会、制定营销策划等,结合学生在企业的实训情况,有针对性的建立实训方案,以此为契机,实现和更多企业的合作,建立全方位的校外实训基地,使学校的专业建设和企业密切结合。

参考文献:

[1]陈曦,张亚玲.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基于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案探讨――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广西轻工业,2009(4)

[2]朱春兰.对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式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0(26)

篇7

高职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较高等特点。因此,突出能力培养是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与关键,本文就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探讨其专业能力的培养。

一、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专业能力

依据连锁企业人才需求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征,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各类现代连锁经营企业的一线服务岗位及基层管理岗位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其岗位(群)为:大型商场的中高级营业员;商业连锁企业门店店长;商场商品部业务主管及柜组长;连锁企业仓储配送中心的一线操作人员及基层管理人员;连锁企业总部管理人员、业务员及分店信息管理员。

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未来职业发展需要,合格的高职连锁经营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包括两个方面,即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可以理解为社会性能力,即常说的关键能力或通用技能。这部分能力要求对所有不同专业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来说都是应该具备的,具体有三个方面:一是方法能力,包括(1)注意力;(2)分析能力;(3)解决问题能力;(4)判断能力;(5)抽象能力;(6)准确性。二是社会能力,包括(1)责任心;(2)独立能力;(3)执行能力;(4)团体能力;(5)交流能力;(6)合作能力。三是学习能力,包括(1)求知欲望;(2)自学能力;(3)收集信息能力;(4)系统思考能力;(5)创新能力。基本技能就是专业能力,所谓专业能力是指运用专业技术完成某种特定职业岗位。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三大核心技术是商品采购技术、物流配送技术和信息技术。其中商品采购技术包括交易制度、业务流程、商品策略、定价方法、促销手段的制定等在内;物流配送技术包括总部配送、社会配送、配送中心配送等不同配送模式条件下的配送方案制定和执行;信息技术包括POS技术、数据分析技术、连锁经营技术等等,这些都是专业特色极为浓厚的经营管理技能。可见,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上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比传统流通业更高、更专的要求。

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专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所具有的起点高,科技含量大及实践性强的特征给连锁专业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目前在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专业能力培养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课程设置体系中没有突出实践性教学的地位。

我国高职现行的课程体系设置和传统本科很相近,课程设置结构也是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三段组成。从课程名称来看,也强调专业的宽口径和通用性;从实践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来看,基本占到30%左右,这与高职所应具有的培养模式显然有较大的出入。

(二)教学环节中没有突出对学生实践性能力的培养。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或学院培养条件的影响,教师在教学环节上往往喜欢多讲理论,在教学方式上多数也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上,结果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更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动手操作。

(三)考核方式过于单一,不能突出高职实践性技能的考核要求。

现阶段存在的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对学生的考核主要还是停留在一张试卷就终结的考核方式。一张试卷的考核方式已经落后于现今电子商务时代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技能操作要求。

三、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专业能力培养途径

根据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特点和笔者的实践经验,职业技术院校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专业能力培养应努力尝试以下方法:

(一)建立模拟实训室。

模拟实训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训可使学生熟悉连锁企业管理众多岗位使用的信息技术,从而增强感性认识并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和深化已学过的理论、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校内模拟实训室除包括实验台和传真机,还包括软件设施,例如购买连锁企业进销存管理软件让学生扮演进货、存货、销售、配送方案及销售分析等各种技巧,体会连锁经营管理中不同当事人的不同地位、面临的具体工作和互动关系,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二)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目前,很多公司出于竞争的考虑,对关系商业秘密或经营核心部分的岗位不愿意外人参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连锁经营管理应用性人才能力的培养。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学生超市的建设对专业能力的培养显得必不可少。学生超市实践教学的特色在于是真正的实践,而非实验室,为保证能力培养质量,应完全按照正常公司的运作来要求学生。超市的正常经营与管理工作全部由学生来做,教师只负责监督管理,遇到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根据学生超市的部门设置相应的实训项目,主要有:新商品市场调查、商品采购、促销策划、仓储管理、财务管理、新生培训及人员管理、收银、理货、经营分析等项目。

(三)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学生在毕业实习环节主要赴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校外实训基地除了无偿提供实训场所外,还提供富有实践经验的零售连锁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共同参与或指导学生实习,使经过实训的学生,其工作能力能适应企业用人要求。

(四)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

传统的一张试卷的考法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专业能力考查有极大的局限性,事实上,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来说,卷面分数高的学生并不意味着专业能力强。既然抱残守缺,不如选择能反映实际能力的考核方式,结合校内外实训基地,将课程考核放在岗位中进行。如采用岗前考核、岗中总结和岗后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考核:通过学生超市和校外企业,在学生正式上岗、实行顶岗作业前,以学为主,在现场各岗位上跟班学习,从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方面定期考核,以确定能否上岗;每周要求学生进行工作总结,作为学生岗中实训及学习过程的考核。每一组别的同学根据各部门学习情况,选择一个课题,在部门学习结束后共同完成该课题,由实训指导教师和企业工作人员对课题进行评审,作为考核成绩的一部分。

(五)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模式

积极与当地连锁企业合作,创建工学结合模式,即半工半读的形式,即上午学生进行顶岗,企业支付学生劳动报酬,下午由连锁企业总部在每星期组织一至两次理论课程的学习。同时每个门店也将在下午组织一至两次理论学习和案例学习,并对本周工作进行讲评,增强学生对实践工作的理解,以更好地服务于实践。通过这种做、学统一的方式,把课堂办到企业经营服务第一线,把实践当做最好的教育,最大限度地实现在实践中发展专业能力。

四、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专业能力培养保障

(一)教师较强的职业教育理念及较高的职业理论水平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能力培养的首要条件。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核心,教师的高职教育理念和教育水平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只有真正懂得高职理论的教师,才能围绕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形成进行教学设计,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就业。加强教师的高职教育理念与高职理论的学习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保证。

(二)“双师型”队伍的建设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能力培养的必备条件。

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从事连锁企业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其教学内容应突出基础理论,同时又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这就要求高职营销专业的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要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立是高职教育成败的关键。

(三)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保证。

高职院校对连锁经营管理学生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为了能够达到这样的要求,必须有保证实现这个目标的平台,即必须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近年来,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内建立了商务仿真实训室、会计实训室,在校外与雅家乐集团、时代超市、盐阜人民商场的合作,为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二)实验方法1.实验对象。我们从笔者所执教的学校2012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40名同学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参照组进行对比。2.实验材料。(1)教材选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商品学》(第2版)和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推销学》(第2版)。(2)学生考试时使用我校营销实训超市中的商品,实验组和参照组各配有20种商品,各组中每位同学须按照我们事先指定的一种商品进行现场推销。3.实验过程。本研究把40名被试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采用所设计的实践教学模式,而参照组继续沿用传统实践教学模式。考虑到教师的教学风格差异会影响到教学效果,笔者承担了实验组和参照组的教学,以期把实验误差降到最低。实验组的同学先到我校营销实训超市体验推销各自被指定的商品一周,然后同参照组同学一起在课堂上学习笔者所授课程的知识点,接着两组同学被委派到营销实训超市对指定的商品现场实践一个月,在这期间由本课题组教师进行学习指导。两组同学两门课程的笔试成绩由笔者进行评定;实践考试在营销实训超市进行,成绩由3名外聘专家进行综合评定。4.实验结果的评价。根据实践教学的目的和内容,笔者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外聘专家主要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各组学生的笔试成绩和外聘专家评价成绩分别设置为总成绩的50%。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SPSS17.0.软件对两门课两组样本数据进行t测验(显著水平α=0.05),40名同学《商品学》、《推销学》的总成绩分析结果如表1、表2所示。如表所示,在两门课的人均成绩中,实验组均比参照组要高,说明学习水平有所提高。从t检验人均成绩差值的结果可知,两门课相应的P分别为0.048和0.032,低于0.05,故可以认为两门课中的参照组和实验组平均成绩具有显著差异,实验组成绩提高显著。因此,可以认为采用新设计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二、实施校内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的策略

教学模式改革是保证和强化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环节,本文将“实践———教学———实践”营销教学模式作为研究重点,通过比较、分析和总结,提出以下实践策略。

(一)建立稳定的“全真”校内实训基地目前大多数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采用两种实践教学模式:一是案例讨论、专题讨论的课堂教学模式,在选择案例和专题时大多数以国内外著名企业为分析对象,而学生因为没有企业实践经验以及认识的局限性,导致大企业的营销理念很难得到灌输;二是顶岗操作、毕业实习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部分学校采用“放羊”式的管理,由学生自己选择单位,实习完后交一份实习报告就可以了事,因此,实践教学的目的很难达到。基于此,在校内建立“全真”的校内实训基地尤为必要。[4]以我校建立学生营销超市为例,学校为超市配置一些硬件设施,如固定场所、货架、空调、冰柜等,学生自筹资金并作为教学超市日常管理的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按照实际的公司进行运营管理,同时,专业老师及学校外聘企业界精英不时地进行现场指导。通过实践,参与的学生普遍对市场营销相关原理理解更透彻,更贴近企业实际,促进了理论知识的升华,同时学生加强了对企业运作的感性认识,意识到将来工作的不易,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职业素质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二)制定适宜的实训课程教学计划本课题研究的教学模式适用于应用性、操作性强的课程,如《市场调研与预测》、《推销学》、《营销策划》、《商品学》、《广告学》、《电子商务》等。在教学计划安排中将理论学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突出学生理论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授课之前,可利用1-3周时间让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体验,增强感性认识;接着,由专业老师进行课堂教学;之后,到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教学一个月左右,再进行成绩评定。同时,编写实践指导书,作为实践教学的依据,使学生明确实践教学的目的、内容、过程及考核办法,结合“全真”实训基地的运营管理模式,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三)改进教学手段和学生成绩考核方法实践教学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素质能力为目标。因此,实践教学在对学生成绩评定中要以职业能力考核为重点。在参照学者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职业能力可分成以下四部分:一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例如推销学中迪伯达(DIPA-DA)模式;二是一般能力,例如计算机应用能力;三是岗位能力,例如实训超市中的采购能力、商品陈列管理能力等;四是职业素质能力,例如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等。[5-8]针对四种类型的能力,可按照层次分析法,分别设置不同的权重进行实践教学成绩的考核。随着网络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建立网络论坛,让学生交流探讨实践教学的心得体会,教师进行点评,学生相互借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9

2.1组建模拟公关小组

长期教学实践证明,如果按照学生自愿的方式自由组建模拟公关小组,学生往往只愿意与自己同寝室或交往紧密的同学组成,容易造成组内成员性别单一,以及成员分工和小组长评价有失公平的情况。为了增强学生沟通协调能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教师可以采用学号随机组合,以5人为单位组建小组。公关小组成立后,由小组成员推荐小组长,负责日后小组完成情境任务的组织、协调、反馈、评价等管理工作。

2.2完成情境任务

根据本课程情境体系,每个公关小组都要完成4个学习情境,按照要求提交一份报告,并用pPt展示每个情境任务完成成果。

篇10

(3)实践教学环节中,缺乏双师型教师队伍。由于市场营销实践性教学的目标是将理论基础知识通过实践的形式得到运用,这必然要求教师既熟知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还要熟悉实践操作过程,并能指导学生参与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但是从目前来看,高校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师基本很难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兼备的要求。

(4)缺乏科学的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由于实践教学模式传统,考核体系缺乏一个明确的标准,基本是形式化的考核。

二、校园商业活动的形式

校园商业性活动,是指与校园内学生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有学生参与的商业性活动,其一般以盈利为直接目的。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展示型的商业展销:主要针对的是以产品销售为目的的商家。

(2)学校活动赞助商:为学校的体育、晚会等类似的活动达成赞助协议提供赞助的费用。

(3)培训讲座:主要针对各类英语、计算机等方面培训的商家,在学校进行培训讲座,为招生做宣传。

(4)校园海报、DM广告杂志、宣传单页发放为促销活动做宣传。

(5)巡回式校园宣讲会,这种对于影响力知名度较大的商家适合,在不同的学校进行巡回式校园宣讲会。

(6)企业形象和文化宣传:在学校举办一些校内的赞助或者招聘活动,实习模式往往能够让企业在学生的心中有一定的定位。

(7)兼职活动(包括创业、家教、送餐、做服务员等)。对于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说,校园的商业活动是他们一次很好的实践机会,是一次接触企业的好机会,是一次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营销实战结合的好机会。问题在于如何利用这些校园商业活动为营销的学生设置实训,发扬校园商业活动有利方面,避免不利的方面。

三、校园商业活动中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模式及考核体系构建

1.校园商业活动中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模式

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市场竞争的激烈性、工作压力与挑战是软件情景模拟难以做到的,所以市场营销课程实践环节需要的是在真实环境下的亲身经历。校园商业活动为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了真实环境。校园商业活动中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实施:

(1)选择好能够进行市场营销实训的校园商业活动资源。从市场营销课程实践目标分析,学生在参与商业活动过程中,营销环境分析能力、市场调查分析能力、客户需求分析能力、活动方案策划能力、商务活动谈判能力、财务管理预算能力、快速应变能力要得到锻炼、积累和提升。那么就选择可以锻炼学生上述能力的商业活动资源。例如,校园超市要引进鲜花这个商品,那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市场调查,通过市场调查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市场调查分析能力,并将结果运用于校园超市,真正做到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2)建立市场营销实践工作小组,组织实训项目,成立由专业带头人、教师(包括企业兼职教师)的实训小组,每年能选择一项固定的具体的销售任务,具体的实训主要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篇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7-0217-01

市场营销专业的高职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出既具有较全面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性人才,要求学生在对市场营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能够熟练分析市场信息、运用市场营销策略,具备为企业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但是,现阶段我国的高职教育中还是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技能相分离的情况。一方面这是因为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不明确,在现行教育计划中缺乏明确、规范的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和要求;另一方面是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缺乏有效的途径。因此,高职教育营销专业的实践实验教学应该从明确教学培养目标、建立有效的实践培养途径入手。

近几年来,我院在高职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探索过程中,对学生采用了“校内、校外相结合”、“单项、综合相结合”、“模拟、实战相结合”、“个体、团队相结合”的“四结合”模式,贯穿了整个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为了更好地培养和指导学生,学院也打造了培养和提升任课教师实践能力的平台,制定了“访问工程师”制度,提供资助和便利,鼓励教师去企业实践和锻炼,加强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建设。

下面我将举例谈一谈我院营销专业实践实验教学“四结合”模式的具体应用。

1 校内、校外相结合

在校学生是即将走向社会而尚未走向社会的群体,对于企业和企业的营销工作,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只是粗浅的感觉,甚至有些感觉是不正确的,因此建立学校和企业合作的平台至关重要,这也是解决和消除学生认识误区的重要手段。

为了使营销专业的学生能够认识和体验企业及其营销工作,我系和省内大型的连锁企业,如“苏果超市”、“苏宁电器”、“五星电器”等;汽车销售专营企业如“奥迪专卖店”、“本田专卖店”等;商业流通企业,如“中央商场”、“金盛百货”等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教学课程的设计中,安排学生去这些企业进行体验,同时邀请企业的营销副总及其他营销精英为学生剖析企业自身的营销实战案例,让学生有更直观、更形象的认识和体验。实训依据去企业实践和体验的不同任务,可以规定不同的任务和目标。

2 单项、综合相结合

单项实训是针对营销专业学生的某项技能的专门实训,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营销实际问题,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设置调研、策划、渠道设计等不同的模块来进行。如:

项目1:连锁企业营销环境分析

(1)情景设置。选择连锁企业典型案例作为分析对象,了解该企业的营销环境,找出宏观环境因素、微观环境因素。

(2)技能训练目标。通过企业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调研,了解企业的营销环境和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掌握SWOT工具的运用。

(3)技能训练准备。①选择连锁企业中的典型案例作为企业营销环境分析的对象;②安排学生预先复习所学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的内容,了解和掌握影响营销环境的因素等知识点;③组织学生在实训室进行实训。

(4)训练时间安排,2课时。

(5)相关理论知识。①市场营销环境的概念;②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的方法;③市场营销微观环境;④市场营销宏观环境。

(6)技能训练步骤。①教师安排学生对连锁企业典型案例背景进行了解;②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并记录案例要点和问题;③利用实训室互联网和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④运用SWOT分析工具对所调研的企业进行营销环境分析;⑤每个学生提交一份分析报告。

(7)技能训练注意事项。①指导学生学会分析案例的要点,找出关键点;②学会运用SWOT工具分析问题。

(8)技能训练评价。

表1 连锁企业营销环境分析评分表

考评人被考评人

考评地点

考评内容了解典型案例的企业营销环境和相关的影响因素,并运用SWOT工具进行分析,提交分析报告

考评标准

具体内容分值/分实际得分

案例分析的要点和记录20

资料收集和查询情况20

SWOT工具的应用20

分析报告的观点正确性30

分析报告的全面性10

合计100

注:考评满分为100分,60-74分为及格;75-84分为良好;85分以上为优秀。

作者简介:

项松林(1978-)男,安徽安庆人,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法政系讲师,政治学博士。

(9)技能训练活动建议。引导学生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和图书馆查阅资料,扩大信息面,逐渐养成学生的资料查阅的习惯。

综合实训是对营销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综合素养、操作技能的整体训练,一般以在企业具体岗位的实习来进行。例如,我系安排学生去“苏果超市”门店实习,在理货、收银、促销、分装等不同岗位上轮训,提高学生的营销实践应用能力。完成实训后填写实训报告,总结自己的优点、不足、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期望的帮助等。

3 模拟、实战相结合

模拟训练可以是情境模拟、角色模拟,也可以是案例分析、小组辩论等形式。采用模拟的方式一方面使学生有亲身参与的感觉,让学生在“做中学”;另一方面又可以让教师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更好地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指导更精准。实战训练是对学生知识能力、技能水平的实际演练,其演练结果对学生的触动更大,使学生在实战过程中感悟到不足,提高其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

项目2:果汁饮料门店促销方案设计

(1)项目目的:掌握促销策略和方法,培养分析能力和促销方案设计能力。

(2)项目方式:促销策划

(3)项目要点:①现场考察促销门店;②了解果汁饮料在门店的销售状况和面临的销售问题;③为该门店设计一份促销方案并执行。

(4)项目过程:联系合作的零售连锁企业,组织学生到门店参观,了解门店的销售状况及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提升销量的促销方案,在企业的配合下以小组为单位实施。

(5)项目作业:①依据促销策略和方案设计的原则,结合实地考察的情况,设计一份促销方案;②促销活动结束后从企业获取活动相关销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③提交总结报告。

(6)教师总结:①按照促销的效果,公布小组成绩和排名;②进行促销活动点评

篇12

Marketing Professional Courses System Reconstruction Study Based on Systematic Work Process

Zhou Cuijian

(Guangdong Huizhou Commercial School,Huizhou516003,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by systematic work process model,the marketing staff in the analysis based on the status of th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to break the disciplinary system,knowledge systems framework,making disruptive reform,the formation of different fields of study,to supermarkets and other nine products or marketing services marketing as a carrier for the courses,each course in the four categories of training are repeated in 8-10 items 15 typical tasks.Fiction text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new marketing professional curriculum,and teaching methods,learning methods,support systems,teaching tools for the design.

Keywords:Systematic work process;Marketing;Curriculum

所谓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1]。有效的教学离不开有效的课程设计,有效的课程设计离不开有效的课程体系设计,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附焉”,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大前提,是我们教学的重要依据。设计课程体系目前较为前沿的是我国姜大源教授提出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姜教授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基础上,加以吸收和创新。2011年6月11日至6月12日上午,高等院校工作过程系统化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研讨会暨全国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东校区隆重召开。意味着职业教育领域包括中高职在营销专业课程改革尚处于探索阶段。

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重构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思路

(一)体系的选择

打破学科体系、知识体系的框架,做颠覆性改革。根据前期与企业的共同调研,分析相关岗位职业群,归纳典型工作任务,形成不同的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相当于课程,每个学习领域里设计若干个典型的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相当于一个学习单元。

(二)要素的选择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到底须具备哪些要素?笔者认为课程体系包含这几个方面的要素:课程名称、课程时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学做”一体化环境。具体的表现形式有:《专业建设方案》(包括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建设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专业建设保障措施、效果评价等),《学习领域设置一览表》、《实施性教学计划》、《课程描述》、《课程单元设置汇总表》、《课程考核方案》等。

(三)结构的选择

过去在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为主导的课程体系里,常用的结构可以归结为混沌结构化。混沌结构化也称为任意结构化或随机结构化。这是一种开放式的、根据知识需要随机组合的一种结构[2]。

重构后的课程体系其实施性教学计划按工作过程系统化思路,一方面要考虑以工作过程进向序列原则,另一方面要考虑重构后的学习领域之间、学习情境之间有系统化逻辑关系原则。重构后的课程体系可参照姜大源教授总结出课程体系的结构:第一大类课程结构连续一线性结构化形式,包括阶梯式课程、螺旋式课程。第二大类课程结构非连续一同心圆结构化形式。这种结构化课程也称为主题一同心圆结构化或项目或过程型结构化课程,包括非连续性和主题化这二大维度[3]。

重构后的课程体系是以某些主题或某些项目为载体,分层由里及外一圈圈往外扩散基本、中级、高级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知识、技能、方法、素养,这种结构更多的是体现主题一同心圆结构化或项目或过程型结构化。混沌结构化为一堆零散的知识,而主题一同心圆结构化或项目或过程型结构化则真正构建“系统观”和“整体感”。

二、职业教育领域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下面我们比较两张表。表一节选自广东惠州商业学校营销专业中专生三年学制实施性教学计划。表二节选自岳阳市湘北女子职业学校营销专业中专生三年制实施性教学计划。

表一

第二平台课程 专业基础模块

10 市场营销

11 市场调查与预测

12 经济法

13 基础会计

14 管理学基础

第三平台课程 专业模块

15 推销实训

16 采购管理

17 物流配送

18 商品学

19 超市营销实务

20 网络营销

21 商务谈判

22 连锁店长实务

23 汽车营销

24 房地产营销

25 广告实务

26 店长综合实务(营销策划模块、公共关系模块)

27 创业教育

表二

必修专业课 市场营销学

商品学

财经应用文

消费心理学

营销基础

营销师考证

推销与谈判

营销策划

市场分析

物流基础

物流员考证

电子商务

基础会计

广告学

网络营销

公共关系学

通过分析广东省惠州商业学校营销专业和岳阳市湘北女子职业学校营销专业这两份实施性教学计划,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共性,一定程度反映我国目前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些现状和弊端。

现状一:课程体系仍然是学科体系、知识体系为主线,课程设置仍未能突破学科框架。

在这两所不同的学校的营销专业教学,均按三个平台开展教学。在第一平台的课程里,设置了德育、语、数、英、计算机、礼仪、体育、音乐等通识性课程,在第二平台里,主要是专业课程,也根据专业和社会需求,开设了专业基础模块包括《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经济法》、《基础会计》、《管理学基础》,专业模块课包括《商品学》、《推销实训》、《采购管理》、《物流配送》、《超市营销实务》、《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商务谈判》、《连锁店长实务》、《汽车营销》、《房地产营销》、《广告实务》、《营销策划》、《公共关系》等。为了拓展学生的其他能力,在第二学年一年可选修第三平台的其中一个模块课程。这种课程体系正是所谓的“大而全”,貌似涉猎广泛,给出的一大堆知识,但学生无法建立起一个整体的概念、融合的概念,也就无法运用一大堆支离破碎的知识来解决工作当中面临的一个又一个综合、复杂的问题,也无法实现岗位迁移能力。

现状二:课程目标定位重知识和技能目标,轻方法和素养目标。

原学科体系、知识体系课程传授的是陈述性知识,目标定位可能更多关注的是知识和技能的本身,而忽略如何立足于行动体系,应用知识,利用所掌握的陈述性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重构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传授的是过程性知识,重经验、策略,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设置,明确列示德育目标或素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职业素养。

三、惠州商业学校营销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设计

(一)课程体系重构思路

专业教师与校企业合作企业、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等组成课程重构团队,在前期充满调研的基础上,分析营销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将原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模块18门课程整合成10个学习领域。

1.岗位及岗位群分析

做市场营销有几大对应岗位群:市场研究、市场策划分析、市场调查、市场营销全过程操作(售前、售中、售后)、销售。

岗位从低到高,分基层、中层、高层依次为普通营销岗位或客服岗位、营销主管(店长)岗位、营销经理或区域经理岗位、营销总监岗位。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工作任务由简入深,可以实现分层教学。

2.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营销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按营销4P’S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思路可以归纳为4类15项:销售产品(分为产品介绍、产品包装与陈列、礼仪与沟通);设计价格(分为定价、计费);寻找渠道(分为市场调查、商务谈判、合同签订、物流与配送、进出库管理);策划促销(分为广告设计、营销策划、推销实训、售后服务、危机处理)。

整合思路以不同产品或服务的营销为载体、为课程,每门课程里均反复训练4类15项中8-10项典型工作任务,每项作任务至少被重复3次以上。

(二)课程体系框架设计

第一:基础支持领域。支持工作过程系统化其他专业课程,为顺畅开展工作过程系统化,需要学生具备一些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支撑,因此开设《营销学》、《管理学基础》、《会计学基础》作基础支持。

第二:专业学习领域。以不同产品或服务的营销为载体设置如下学习领域:超市营销、汽车营销、鲜花礼仪营销、电信产品营销、电器营销、房地产营销、建材营销、网络营销、酒店旅游营销。

第三:综合学习领域。第三学年第五学期开设经理实务或店长实务专业实训课,创设综合实训场景和情境8个,综合4类14项工作任务强化训练。

课程体系设计以图表示:

序号 学习领域 学习情境(包含原课程内容)

1 基础知识领域 《营销学》、《管理学基础》、《会计学基础》

2 专

域 超市营销 产品介绍、产品包装与陈列、定价与计费、点钞与收银、市场调查、商务谈判、合同签订、物流与配送、进出库管理、POP广告设计、营销策划、沙盘模拟、危机处理

3 汽车营销 产品介绍、礼仪与沟通、计费、市场调查、商务谈判、合同签订、进出库管理、营销策划、推销实训、售后服务、危机处理

4 鲜花礼仪营销 产品介绍、产品包装与陈列、礼仪与沟通、计费、市场调查、物流与配送、广告设计、营销策划、推销实训、售后服务

5 电信产品营销 产品介绍、产品包装与陈列、礼仪与沟通、定价、计费、市场调查、进出库管理、广告设计、营销策划、推销实训、危机处理

6 电器营销 产品介绍、产品包装与陈列、礼仪与沟通、定价、计费、市场调查、商务谈判、合同签订、物流与配送、进出库管理、广告设计、营销策划、推销实训、危机处理

7 房地产营销 产品介绍、产品包装与陈列、礼仪与沟通、定价、计费、市场调查、商务谈判、合同签订、广告设计、营销策划、推销实训、危机处理

8 建材营销 产品介绍、产品包装与陈列、礼仪与沟通、定价、计费、市场调查、商务谈判、合同签订、物流与配送、进出库管理、广告设计、营销策划、推销实训、危机处理

9 网络营销 在线产品介绍、在线产品包装与展示、定价、计费、市场调查、商务谈判、合同签订、物流与配送、进出库管理、广告设计、营销策划

10 酒店旅游营销 产品介绍、产品包装与展示、礼仪与沟通、定价、计费、市场调查、商务谈判、合同签订、广告设计、营销策划、推销实训、危机处理

11 综合学习领域 经理实务或店长实务专业实训,综合实训场景和情境8个

(三)课程体系教法与学法设计

1.教法

主要是在工作过程系统化思路下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案例解析教学法、计算讲练强化训练法、纠错法等。

2.学法

行动学习法、团队合作法、项目作业法、团队作业法、模拟表演法、分组竞争法等。

(四)课程体系支持系统设计

1.班级组织模式

班级实行模拟公司运营模式,班长为总经理,分组为公司内设不同的部门或分组为不同的公司,班级文化按企业文化建设。班级创设公司场景和情境。

2.教室环境设计

设计一体系课室,无线网络进班级,教室营造公司文化。

3.教学工具

教材内容打破学科体系,重新整合,根据具体的学习情境,整合教材内容,教学工具有《实施性教学计划》、《课程描述》、校本化教材、实训设施设备。

4.考证

除了考原有的高级营销员资格证之外,还可以推荐考电子产品装配工、助理房地产经纪师、驾驶证、美容师、营养师等技能证书。

参考文献:

篇13

根据实训基地的建设主体不同,高职院校的实习实训基地可以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两大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共同促进学生素质和实践技能的提升。校内实训基地有市场营销模拟软件、模拟实训室、校内实训超市等形式,对市场营销的理论和操作方法展开实训,让学生熟悉营销的基本方法和流程;而校外实习基地主要是让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真正的参与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以企业员工的标准来要求和考核实习学生。让学生完全地面向市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营销技能。

当前,高职学校关于市场营销专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1)认知层面的实训。高职学校会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介绍企业的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在了解企业的背景的基础上参与企业的项目策划。在某个产品营销中,企业让学生参与到营销方案的策划环节中去,最后根据学生的方案选择是否采用。这种做法给了学生接触企业的机会和某些程度的训练,但策划项目需要企业的大力支持,不然学生很难从中得到实质提升。而且,每次实训都要学校联系企业,成本也是很大的。目前,大部分高职学校的实习实训都停留在这一层面;(2)由学生分散实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校外的企业实习。但很多企业不太相信学生的能力,往往不给他们深入工作的机会,实习过程仅仅是简单的重复,使教学中的实习实训课程效果大打折扣;(3)高职学校在不断地建设自己的实训基地,有专门的场地和人员管理,或者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创办实训基地,实训期间学生在企业实践学习。

高职学校不仅探索校外的实习基地建设,同时,也在完善校内的实训基地,包括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训练,营销沙盘模拟训练,建立校内实训室等。例如,建立营销技能实训室,实训效果可以通过量化的销售额、利润等指标反映出来。作为教学环节的一部分,校内实训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建立实习就业基地,现已与中国企业500强的浙江省兴合集团等250余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合作关系,开展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学院现有校外实训基地数204个,校内实训基地11家;企业冠名订单班3个。市场营销专业是该校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现在已经是省级示范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市场调查分析、营销策划、推销与谈判、渠道开发与管理、门店销售与管理、客户服务能力的生产加工企业、商贸流通和服务企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仅给学生开设市场营销学推销实务商务谈判等课程实训,还有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室包括会计电子化实训室、税收电子化实训室、会计与税收手工模拟实训室、投资理财实训室、模拟证券交易大厅、模拟纳税大厅、模拟金融超市等在内的7个实训室。其实训设备先进,处于省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完全能满足专业学生校内实训需求。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本着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就业能力,走工学结合的道路培养学生技能的宗旨,与兴合企业行业集团、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单位等10家单位形成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为学生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实习环节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共识,国家每年也会有数亿元专项资金的支持以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但对于企业界参与到教育的实践中国家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少了企业的积极参与,很多问题就会逐渐凸显出来。所以,高职院校在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时就遇到了许多问题。

(一)高职院校很难与特定的优质企业建立自己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

当前与高职院校有工学结合合作关系的企业整体的质量偏低,大部分都是一些小型的民营企业,而且企业在建设实训基地方面缺乏热情,他们对于高职学校学生的能力没有足够的信任,实习期间学生很难有深入参与企业业务的机会,因此实践能力的提升是有限的。而且,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合作企业大多是依靠校长、教师和校友的个人关系建立起来的,双方的责、权、利界定并不明确,缺少真正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为目的的责任意识。

(二)学校与企业之间很难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沉没成本高

尤其是校外实训基地,往往在开始的时候轰轰烈烈,而且投入了很大的成本,但之后会逐渐降温。一方面,合作的企业生产经营不佳、人动,导致实训基地作用越来越小,逐渐处于休眠状态。而且,大多数企业缺乏合作教育的理念,他们与学校的工学结合办学也仅仅是为了短路径、低成本选择毕业生,降低他们选择员工的成本;另一方面,合作企业处于自己的保密性和安全性等因素,不愿让高职学生过多的参与,高校会逐渐撤离与该企业的合作;第三是高职学校的管理问题,有些学校只是为了完成学生实践的课程要求,人才培养没能真正与企业所需对接,没有为企业的利益着想,企业慢慢地淡化了与学校的合作。

(三)实习实训缺少反馈机制

现在每个高职学校都会有一段时间的实习时间,但对学生实习的效果却关心不足,企业对于学生的实习实训的安排也都是具有短期性和临时性的特点,没有纳入到企业的经营考核范圍之内。由此造成对实习实训期间学生监督考核制度的缺位和激励机制的缺乏,导致校企实训基地建设很难维持。

(四)校内实习实训机构运行不佳

在校内实习实训中,有些学校虽然建立了校内实训店,如实体超市等,但这些机构学校没有纳入正常的管理,没有专业的老师指导,效果也大打折扣。

三、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构想与实践

高职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建立经历着一个由尝试到不断改进的探索过程,还处在不断完善的进程中,可尝试在以下四个方面逐步完善。

(一)在实习实训的时间安排上,前置实习查漏补缺

目前,高校关于实习的时间大都安排在所有课程结束即毕业前的一年到半年,但也有一个缺陷,即当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知识的欠缺想要在学习中弥补时,他们不得不离开学校,没有在校学习的机会了。所以,通过前置实习,也就是把实习实训安排在课程的中间,在学习了一段时间的理论知识之后,到实训基地实习,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现理论的缺陷。例如,市场营销专业在学习了一个学期的理论知识后,可以安排实习实训的实践,他们会在实训中遇到很多营销事实,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在实践中察觉到自己理论欠缺后,有意识地在学习中弥补,形成个理论实践一再理论一再实践的良性循环。

(二)对学生的实习状况建立一个评价反馈机制

实习过程是一个发现自己适合或不适合某个岗位的过程,它是在实际参与工作之前的一个探索、适应和改进的过程,因此,对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对自己的实习状况有一个合理的评价,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应该建立一套学校企业相联动的量化评价体系,把考核的结果作为改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改善实训基地教学的依据。

(三)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