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作汇报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园林绿化工作汇报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园林绿化工作汇报

篇1

20__年至20__年新建闫河公园、普新游园和丰收游园等公园游园,完成城市新建道路绿化任务,同时升级改造一批城市游园。

(一)精心组织,扎实安排,高标准完成城市新建道路绿化任务。

近年我市新增新园西路、林荫路、古城路、站南路、山阳北路等城市道路十一条,为完成这些道路绿化任务,不等不靠,提前安排,及早筹划,道路绿化比往年提前一个生长季完成绿化任务,有效改善了城市环境。同时对龙源湖公园、人民广场绿化进行升级改造。

“一园一场十一路”绿化建设共栽植各类乔木26000株、灌木1000株、绿篱模纹29000平方米、时令草花2500平方米,增加绿地面积13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340万元。

(二)精细筹划,全力做好人民广场大树栽植工作。

为提升广场绿化档次,营造城市景观亮点,20__年春季在人民广场栽植了银杏、木瓜、紫薇、皂荚等规格大、品位高、景观效果好的高档次苗木,完成投资278万元。

(三)保护现有绿化成果,建设示范公园。

闫河公园是20__年通过全民义务植树方式绿化起来的公共绿地,树木经过近10年的生长,已形成郁闭的景观林,具有一定的景观效果。为了保护绿化成果,20__年市政府将缝山公园南侧绿地改建公园列入城建项目。项目规划面积133000平方米,项目总概算5100万,其中土地征用和地面附着物补偿款2800万元,公园建设费2300万元。公园建设内容包括绿化完善,修建园路、广场,设置园林小品,安装景观灯、护栏等设施。目前公园已建成开放,有效地保护了绿化成果。

(四)精心打造龙源湖公园,建设新的生态景观亮点。龙源湖公园做为城区大型公共绿地,为加快对龙源湖公园的生态改造,对公园进行了系列升级改造。一是在湖绿地播种草花,栽植刺槐、樱花等乔灌木,在湖心岛栽植海棠、紫荆、木槿、夹竹桃、石榴等花木22个品种4400株;二是在湖内栽植荷花、蒲棒、宽叶蒲草、芒草、芦苇等水生植物,营建湿地景观。并在湖心岛引进禽鸟,安装鸟巢200个,购进广场鸽、鸭子、鹅等354只,建设生态岛;三是积极进行探索,改进园路广场铺装方式,采取石粉垫层上面直接铺设吸水砖、硬质地面钻孔灌沙等办法,增加园林绿地的透水率,提高大气降水的利用率。通过改造,达到了完善基础设施,规范游园秩序,丰富动、植物品类,突显自然生态,提升景观效果的目的,成为我市新的生态景观亮点。

(五)建设盆景基地,增加盆景仓储2万平方米。

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居民对花卉、盆景的观赏需求越来越大。为加快我市盆景、花卉生产,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市政府投资50万元建设了盆景基地,共引进盆景树桩330棵,栽植美人蕉1600m2,建设育苗区550m2,为今后盆景事业的发展储备了资源。

(六)加大游园建设力度,打造城市景观节点。

为提升绿地档次,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一是投资65万元建设丰收游园。该游园位于塔南路与丰收路东北角,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二是投资75万元,对普济河(人民路至丰收路)进行滨河带状绿地建设,游园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

(七)缝山公园通道桥建设。

为确保市民出行安全,20__年于缝山公园大门东侧穿林邓线修建通道桥,该通道高3.5米,宽10米,长39.5米。通道桥的建设,解决了闫河公园与缝山公园游客穿行马路问题,使游客可以安全往返于两个公园之间。

二、全力开展精品创建,加大改造力度,绿地旧貌换新颜。

(一)完成中心城区公园游园上档升级。

针对基础设施老化、苗木老化,斑秃等景观效果差的公园绿地,根据具体景观需求进行合理化调整,对人民公园、月季公园、龙源湖公园和人民广场以及松鹤园、得胜楼游园、新园路游园等街头游园等公园游园苗木进行补植、打并等工作,完善了公园绿地景观。共计栽植乔灌木29220株,改造草坪地被4万余平方米。

(二)完成市区主干道路精品创建工作。

按照全市创建精品道路工作总体部署,制定了人民路、解放路和塔南路等道路精品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累计投入人力15000人次,投入资金150万元,完成了人民路、塔南路、解放路道路绿化精品创建工作。共计栽植乔灌木2250棵,草花18.7万棵,满栽绿篱15700平方米,草坪3961平方米;清运垃圾300余车;回填土方1520方;施肥1200公斤。同时,还以此为契机,对全市公园、游园和其它道路进行全面整治,绿地景观效果大为改观。

(三)完成单位门前五包绿化整治及管理。

按照市领导指示精神,为了提升全市绿地景观效果,对主要道路的单位、小区门前自建、自管绿地进行改造并接管。组织系统各单位对塔南路、普济路、北环路和解放路等路段门前五包绿化进行全面排查统计,对具备改造条件的各门前五包绿地进行升级改造和管理,共计完成约10万平方米绿地的改造工作。

(四)秋冬季苗木补植、调栽。

根据各路段的具体情况制定了秋冬季苗木补植调栽方案,统一对缺株断带和具备间移条件的园林绿地进行补植和调栽。通过开展秋冬苗木补植,消除了因植株自然原因、人为破坏等原因造成的缺株断带现象,大大提高了绿地的完整性。完成了建设路(民主路至塔南路)、塔南路(新安路至丰收路)、人民路(普济路至山阳路)、太行路、古城路、新园西路、南通路和丰收路等十五条道路苗木新植和补植工作。共计栽植法桐、杨树等乔木19893株,绿篱地被85470株。

三、坚持建管并重,贯彻精细化管理,效果显著。

(一)改进管理措施,狠抓效果落实,促进管理水平提升。

改进园林绿地考核办法,加大考核检查力度。以往局月度检查考核一般在月末进行,运行几年来,存在两个弊端,一是绿地管理单位普遍重视月末检查,轻视月初、月中管理,存在突击迎检现象,二是本月检查发现的问题没有复查,管理单位存在侥幸心理,认为问题整改不整改一个样,导致整改落实不到位。今年改进园林绿地考核办法,将每月单纯的月末一次检查,改 进为月末检查和月中复查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各管理单位明确问题整改时间、责任人及整改标准,及时整改,短时间不能整改地拿出整改办法,列入整改计划,以备检查复核,确保检查一次,绿地完善提高一块。

(二)细化量化各项管理措施,从源头抓好精细化管理。

篇2

今年以来,我县以农村杨树栽植、城市园林绿化为重点,以城乡道路景观绿化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城乡建绿、增绿工程,目前,我县城区绿地总面积达50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3.1%,人均公共绿地8.6平方米;小城镇绿化面积达到,覆盖率达,人均绿地为平方米。

2006年春季绿化共栽植各类苗木62万余株,其中乔木约1.5万棵,新增绿地23万平方米,投入资金约1220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大力实施重点绿化工程建设

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县先后规划并启动了人民公园改造(占地亩)、生态公园建设(占地亩)、市民广场建设工程,其中,生态公园、人民公园绿化工程将在今年上半年全面建设完成,市民广场等重点绿化工程有望于年内基本建成。重点绿化工程的实施,保证了城市绿化面积的逐年大幅度增长。

二、突出增绿美化,加快道路景观绿化步伐

对西康路、繁荣路、北京路连接等道路进行重点绿化。城区道路春季绿化新植绿化总面积6.28万平方米,栽植各类苗木55万株(其中乔木1.1万株),总长公里,总投资万元。对众兴路、华夏中学路、北京路等城区8条道路进行了绿化补植,补植总长公里,补植各类苗木7.23万株(其中乔木0.4万株)。

县乡交通道路方面,对徐准一级公路绕城段、高速公路二号桥连接线等道路进行了大面积绿化。全县城乡道路春季新增绿化里程公里,共投入资金万元。

在道路绿化建设中,充分考虑了行道树品种的选择、植物造景的应用和综合生态功能的体现,尤其是注重了绿化品位的提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目前,我县城区道路常用的行道树品种有10多种,主要为女贞、银杏、楝树。注重合理配置常绿树与落叶树、速生树与慢长树、乔木与灌木、地被的比例,特别是今年还引进了杜英、红花木在道路绿化中进行应用,实现了较好的生态和景观效益。

三、深入开展单位和居住区绿化达标活动

积极开展单位庭院绿化工作,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强化广大群众对绿化工作的认识,营造强有力的舆论环境,使“爱绿、护绿、种绿”深入人心。严格执行“绿色图章”制度,在审批新用地规划的同时,坚持以单位庭院绿化标准为依据,严格控制绿地率,确保绿化配套用地。坚持对单位庭院绿化实行有效监控,开展绿化达标单位评比。致远中学、育才双语学校、供电局、泗阳中学等单位庭院绿化工程扎实推进,注重品位,形成动静结合,高低、色彩配置合理的优美景色。居住区绿化从“见缝插绿,还债补缺”发展到目前的规划先行、求新求美,在优化布局形式、提高园林艺术档次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城市绿地面积同步增长的情况下,居住区绿地占城市绿地面积的比例已达%。

四、结合景观创建,大力增绿添绿

结合城市景观创建工程,对23家单位实施围墙内外绿化的补种,在进一步改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同时,也使绿地面积得到了有效增加。特别是一部分内部绿化条件较好的单位实施了围墙退后建设,原沿街的单位内部绿地转化为城市公共绿地,绿地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分发挥。

篇3

引言

养护工作在园林绿化中非常重要,是一种一年四季不间断、长期性的重复工作。只有对园林进行高水平的养护,园林景观才能逐渐形成,并发挥其应有的生态功能,体现其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园林绿化养护工作量大,投资额度大,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加之没有形成绿化养护管理的监督体系,因此绿化养护工作的效果十分不理想。

一、园林绿化养护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较大程度提高,使得人们对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进而使城市化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城市里,园林景观是当地的特色,不仅给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也为城市增添靓丽风景。目前,绿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被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市绿化的重要性为政府和市民所共识。在众多园林工程中,后期绿化养护管理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绿化养护贯穿于园林绿化工作的全过程,是巩固和提高园林绿化建设成果的关键环节,对确保绿化质量、发挥绿化景观效果有非常重要意义。

二、园林绿化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1、重建设、轻养护的现象普遍存在

近年来,在创建园林城市过程中,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及居住区都十分重视绿化工程建设,建设了大批绿地。但已竣工的绿地中,普遍存在养护不到位的情况,造成新建工程养护期内达不到设计效果或已建成的绿地植物长势不良。事实上,一个绿化工程美不美,方案设计和施工管理固然重要,但绿化养护更为关键。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如果不进行绿化养护或养护不到位,园林规划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就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园林绿化建设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就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园林建设必将失去其本来意义。

2、管理方面没有科学性

很多城市将重点放在了园林的建设上,只注重了形势,看重的是园林绿化工程的实施,而忽略了园林建设后的管理工作,经常导致园林绿化无人看管,环境受到破坏或是因无人管理而造成植物的枯黄、死亡。对新品种养护不科学。经常导致部分园林绿化不能充分地发挥出己身特色,达不到应有的绿化效果,使得园林绿化未能取得良好的成果。

3、绿化养护经费不足

绿化养护经费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绿化养护工作的关键因素。园林植物养护的长期性和持续性特点,决定其必然周期长、见效慢。而在当今以速度和质量求胜的社会,见效慢成了园林植物养护的“软肋”,在见不到显著成效的情况下,必然无法引起决策者的重视。另外,园林绿化建设验收相对灵活,验收标准跨度大,导致许多决策者认为即使养护上差一些也不会影响最后交工,所以在养护资金投入上得过且过。绿化养护经费长期得不到较好解决,导致绿化养护技术装备相对落后,绿化养护措施不能落到实处,绿地景观效果较差。

4、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

绿化养护管理人员直接对绿化成果负责,他们要分辨植物、了解植物习性,修剪程度、修剪时间、病虫害防治等都是其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然而,园林绿化队伍中很少有这样的专业人员,在他们的意识中,剪整齐就可以了。在这种情况下,养护人员经常会对一些本该轻剪的植物进行重剪,轻者导致绿化效果延迟,重者造成植物死亡。对本该重剪的植物轻剪,有可能因忽略病虫枝而留下后患。现有的养护人员普遍技术水平低,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

5、公民爱护环境意识不强

目前,许多住宅小区都张贴了呼吁居民保护环境、爱护绿色植物的标语。但有些居民仍然随意踩踏草坪,攀折花木甚至故意破坏,不但损害花木,而且影响绿化区形象。

三、园林绿化养护工作改进建议

1、大力宣传,全民参与

加大领导和宣传力度,开展有关绿化法规、政策、方针的宣传教育。主管领导、绿化人员和居民都应高度重视园林绿化工作,认识到园林绿化在发展国民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对青少年普及热爱自然、保护园林绿化成果教育,使全体人员形成人人懂绿、人人爱绿、人人护绿的意识。不仅要让市民懂得绿化的重要性,还要让市民知道城市绿化管理的法规要求,从而自觉保护绿化,依法处理绿化事务,有效监督破坏绿化的行为。

2、强化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企业内部管理 一是要树立牢固的服务宗旨,防止工程不合格质量现象的发生,以不断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不断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外部形象;二是健全完善管理机制,稳定项目管理制度,实行项目经理竞争上岗、项目负责制,统一思想认识,科学制定施工组织计划,约束随意行为,加强监督企业内部管理成效;三是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在管理人员中开展相互的交流管理实践经验活动,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四是大力培训绿化养护技工,以提高园林植物的成活率、利用率和观赏价值,保证园林景观、园林植物色彩艺术效果能长期存在。

3、科学规划设计,精心组织施工 园林绿化要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和性质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以乡土树种为主,切实做到适地适树,乔灌木和地被植物相结合,按照生态学和美学的原理进行配置,尽量满足各种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还要根据不同季节和植物季相的变化,制定相应的养护技术措施和养护劳动力的投入量。只有严格按照规范科学合理栽植,成活率才比较高,为后期的养护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在施工时,必须对园林植物的选苗、起苗、包装、运输、栽植等做到精心挑选和安排。

4、多渠道筹措,解决资金难题

随着绿地的增加和绿化养护要求的提高,政府财政经费远远无法满足养护需要,制约了养护工作质量的提高。相关管理部门应利用多种渠道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明确绿化养护责任主体应承担的养护资金定额, 利用绿化养护和管理中的各项政策合理收费,积极开展认建认养活动,利用植物自然增值合理变现。

5、把握规律,按季节养护

我国属于明显的季风气候类型,兼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特征,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一般来说,植物养护在四季有明显区别。冬季(12—2 月):大部分植物停止生长,进入休眠;在发芽前进行一次修剪,清除落叶,防御病虫害,为耐寒能力差的树种设防风障。春季(3—5 月):植物萌发,开始生长;土壤解冻后浇一遍返青水,剥芽、除孽,拆除防寒设施,并补植缺株。夏季(6—8 月):植物生长旺季;病虫害防治,适当疏枝和修剪,防涝。秋季(9—11 月):植物逐步停止生长;灌防冻水,树木防寒,涂白、培土、包草,病虫害防治。养护人员要掌控养护的关键环节,如灌溉、施肥、中耕除草、自然灾害防御、病虫害防治、防止人为损伤等。只有这些环节的工作做好了,才能提高养护工作效率,并取得良好的绿化效果。

6、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养护人员业务水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设备逐渐投入到养护工作中,这就要求养护工作者具备更高素质,因此加强养护人员培训刻不容缓。第一,有技术有经验的前辈对新员工言传身教,使其在实践过程中快速掌握技术、积累经验。第二,组织参观学习,交流经验,开阔视野。第三,确保养护人员填写养护日志,定期做工作汇报。

结语

绿化养护是一项长期的、技术性的工作。只有科学管理养护,才能达到理想的绿化效果。只能将绿化工作做好, 才能赋予人们愉悦的心情和美的享受,才能使植物的生态、减灾、教育等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才能激发大家参与、支持园林绿化事业的热情,从而巩固现有的绿化成果,进而促进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曲哲. 园林绿化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4:223.

篇4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城市园林绿化,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各项绿化指标和基础设施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园林县城指标要求。

(一)园林绿化。公共绿地布局合理,服务半径达到500米的要求;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2%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8平方米以上。

1、公园建设符合《公园设计规范》要求,植物配置合理,富有特色,绿地率达到70%以上;广场建设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率达到60%以上,建筑小品、雕塑特色突出,与周围环境协调美观。

2、城区道路绿化符合《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普及率、达标率分别达到100%和85%以上,干道绿化带面积不低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6%。

3、县城各单位重视庭院绿化美化,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小区分别达到总量的65%以上;主干道沿街单位95%以上实施拆墙透绿。

4、认真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和绿地认建、认养、认管等群众性绿化活动,义务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不低于90%,尽责率在85%以上。

5、强化园林绿化管理,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行绿线管制和绿色图章制度,建立完善《县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制度,执法严格有效,无非法侵占绿地、破坏绿化成果的严重事件。

(二)生态环境。搞好城市大环境绿化,形成城乡一体的优良环境。

1、山体、水系及周边自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按照城市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建设防护绿地。

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大气污染指数小于100的天数达到260天以上,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三类以上标准。

(三)景观保护。注重县城风貌的保护,突出文化特色,文物古迹及所处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法规制度健全,档卡齐整,责任到位,措施有力。

(四)环境综合整治。加大主次干道、重点公共场所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小街小巷的卫生保洁和垃圾清运力度,消除各类垃圾死角,提高保洁质量,使城市卫生环境得到根本改善。进一步规范户外广告、招牌、橱窗文字,各种摊点进店、进场经营,清除有碍观瞻的建筑物,使城市容貌秩序大为改观。

(五)市政设施。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0平方米以上,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98%以上,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100%;县城照明科学合理,道路亮灯率达到98%以上,每万人拥有公厕4座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园林绿化建设工程。通过扩规植绿、见缝插绿、硬面换绿、更新补绿等途径,千方百计增加城市绿量。

1、加强公园、广场的建设和管护。加快人民公园、白佛山景区、东山公园、稻屯洼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步伐,完善基础设施,打造绿色生态型景点。严格按照一级养护标准,搞好佛山公园、清河公园、光大公园、市民广场、平湖广场等公园、广场以及城区街头绿地的管护,提升整体景观效果。

2、全面抓好道路绿化。搞好贯中大道、平湖路和东原路南延、滨河大道、安路、安山西路的配套建设,对道路两侧实施高标准绿化,安装路灯,提高道路景观质量。对平湖路、东原路、宿昌路、佛山街(白佛山前段)、园区中心路等城区主干道两侧行道树、绿化带缺苗断株部位进行补植,完善空闲地带绿化,确保道路绿化率达标。

3、集中实施居住小区、单位庭院绿化和立体绿化。大力开展居住小区、单位庭院绿化,临街单位一律拆墙透绿,临街居住小区实施阳台绿化、垂直绿化;加大新建居住区和旧城改造区、城中村的绿化力度,对已拆迁完毕的城中村,进行先期绿化,对居住小区中心绿地被占用或面积不足的,加强执法检查,尽快恢复原貌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确保绿化总量。深入开展“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小区”创建活动,推动社会绿化的全面进行。

4、建设一批独具特色的生态林、景观带。切实抓好周边山体绿化、大清河景观林带、高速公路防护绿化带和工业园区绿化景观带的建设与保护;加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与县城连接带绿化美化建设;拆除高压走廊下的违章建筑物,按规划开辟建设新的绿化带。在县城周边乡镇搞好苗木生产基地建设,全县园林生产绿地总面积达到城市建成区的2%以上,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苗木自给率达到80%以上。

5、大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利用春季有利时机,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对白佛山、东山、平顶山的山体和城区内的空闲地进行绿化,拓展城市绿色空间。实施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确保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

(二)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行严管重罚,深入开展以“绿化、亮化、净化、美化”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按规定要求配齐配全城区公厕、垃圾中转站、垃圾箱等环卫设施,确保设施完好、清洁便利,做到垃圾日产日清、车走地清。加强对背街小巷的综合整治,清除卫生死角,配套完善公用设施,严格禁止“五乱”行为。所有建筑工地实行封闭式施工,设置围挡墙,建筑物料不得占压道路,不得遗洒污染路面。刷新和增设交通指示牌、标志线等交通设施,全面整治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形成文明有序、便捷畅通的城市交通秩序。坚持疏堵并举,采取定人、定路段、定奖惩的办法,坚决取缔店外经营、占道经营、马路市场,引导经营业户进入市场或按规定的区域设点经营。加大临街建筑的亮化改造力度,增强城市夜间景观效果。加强城区户外广告、店面招牌的改造和管理,为美化城市景观增色添彩。

(三)实施城市水系景观完善工程。继续抓好北、中、南三条水系线路各节点基础设施建设和两岸绿化亮化,加强运行管理,进一步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对清月湖、龙王湾、龙泉湖、荷花洲、金泉水街等各重要节点,搞好水体沿岸绿化美化。加强大清河、白吉河、龙王沟等河道的综合整治,使河水变清、河岸变绿、环境变美。加大对稻屯洼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保护、建设和管理力度,净化水质,维护生态,让稻屯洼湿地成为县城的一道亮丽景观。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加大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治理力度,确保城市大气污染指数和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四)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工程。加大城市供水、排水管网建设,加快建设3万吨新水厂,积极改造老城区供排水系统。加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污水处理能力,实现中水回用。进一步完善城市垃圾处理厂配套设施,加快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城市燃气发展。积极推进城市公厕布点建设,确保满足公众需求。抓好城市公共交通道路及停车场建设,逐步形成设施配套、功能完善、服务到位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五)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广大市民的支持配合,全面提高市民素质,营造人人争做文明市民的浓厚氛围,对做好创建工作至为关键。扎实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广大市民培树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道德观念;加大教育投入,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培养明礼、诚信、文明新市民;加强法制教育,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增强市民的法律意识、城市意识,让爱护城市、遵纪守法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

四、方法步骤

我县年度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工作,分四个阶段实施:

(一)宣传发动阶段。制定总体实施方案,搞好宣传发动,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各责任单位根据职责和任务分工,拿出具体的工作方案,对承担的任务进一步细化量化,将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

(二)组织实施阶段。各责任单位按照总体方案确定的任务目标和各自工作方案的责任分工,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创新工作措施,强力推进落实,保证按计划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同时,邀请国家、省、市园林绿化专家前来现场指导,并安排做好初验各项工作。

(三)自查自检阶段。各责任单位分头对照指标开展自检,写出自查报告,县创建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发现问题督促有关责任单位限期整改。

(四)考核迎检阶段。在完成各项硬件指标的同时,继续完善各项管理机制,狠抓长效管理,并做好各类资料的整理汇编,统筹安排好各项迎检活动,迎接专家组验收。

五、工作措施和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从提升对外形象、建设生态宜居园林城市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整个创建工作在县“双创”工作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牵头做好各项创建工作的督促、指导和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单位都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明确责任,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对照任务目标,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具体措施,保证按要求完成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

篇5

1、项目申报成绩显著。在去年申报省级水利风景区的基础上,申报并通过了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创建工作;获得省级湿地公园的批复试点及申报财政项目中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资金50万元。

2、园林景观扎实推进。完成牧之楼及十里桥两侧的景观提升工作,十里桥周边绿化景观工程被列为市精品示范工程;完成西厢桥桃树、樱花种植工作;做好灾后重建工作;东溪路沿线树木按照园林绿化要求做好防护性工作,保证苗木的品质和健康;在园林养护方面,我局室根据不同的时节积极提出方案和要求,对工人进行现场讲解,让他们了解和认识到我们的养护标准和要求,保证养护质量;完成民俗体验区及乡村运动公园区域内的苗木认定工作;完成制作国家水利风景区、省级湿地公园及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防火工作标牌近200块;此外,协同公司做好苗圃的移交及养护管理工作。

3、农业生产稳步向前。园区耕地789.9亩,其中民俗体验区内的349.2亩,目前园区外租承包大户视图面积为440.7亩,实际可种植面积约260亩。xxxx年度种植玉米、高粱约30亩,水稻230亩;下半年种植油菜约150亩,红花草30亩,80亩小麦;北村口乐耕园区域整治扩建后总体面积23.5亩,其中:外租科技馆2.8亩,菜地地块66块约3亩,自主种植蔬菜4.5亩,黄豆1.5亩,油菜11.7亩。其次,原药材地块常规管养工作持续进行,并在乐耕园新整治药材展示地块面积约1亩,准备增加2到3个新品种。

4、水产养殖渐有起色。完成景区水面700余亩鱼种投放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26万余元的鱼苗投放工作,其中包含规格150克至1300克不等的6种鱼类,共计总数约23万尾;协同配合公司对景区所有水面开展水质监测及蓝藻预防工作。

5、水利兴修初见成效。完成制定农田水利冬修计划和前期测绘工作,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望获得中央和省级财政补贴437万元,争取xxxx年前启动山塘清淤扩容、水毁堤防修复、水毁闸站提升和水土保持等项目的建设工作;同时抓好7处山塘、2处养殖水面塘,以及防洪渠道、排洪渠道和灌溉渠道的贯通修整,做好山塘塘埂的加固和护坡修葺,部分放水涵和截止涵的修整重建;完成杏花联圩钵盂山段前期勘测设计工作,完成谷潭圩排涝站改造、钵盂山段堤防加固工作。

6、其他工作有序进行。xxxx年完成旅游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防台风专项应急预案、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的编制。

7、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由于知识缺乏,不能更好的服务园区景观绿化工作,因此要加强学习和交流;景区水面之大,跟踪人数单一,工作难以相互对接交办,关键时段力不从心(如雨汛期:防逃应急,防偷,水质管控,鱼类喂养,同时涉及水面安全作业、加至防汛抗洪工作交织一起);景区水面水质污染:景区水源来至周边山田水,今年影响我景区水质为西区农田上游城市垃圾堆弃场,雨汛期因雨势过强过长,堆弃场部分垃圾水有上而下涌入我景区,过程中水速较快得不到净化沉淀,造成景区水体污染,一时间无法控制,致使今年部分鱼类死亡,建议上游垃圾水完全隔开不再流入我景区,否则次年再有强降雨病毒性洪灾流入景区后果难以想象;景区有几处死角夜晚安保难以管控,尤其鱼笼和渔网偷捕,建议夜晚安保区域定点设置管理哨岗或架设电子监控;今年特大雨汛期因考虑不周,薄弱防逃屏障,导致园区水面鱼类窜逃,因此需加固重修防逃屏障。

篇6

*年9月,上一届绿委成立以来,按照“林带+林区+园林”模式,构建*特色城市绿化体系的发展思路,各成员单位齐心协力,不断加大绿化建设力度,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绿化美化水平显著提高。

各级绿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导作用,全面统筹全市绿化工作。与重点建设项目和市政建设相结合,持续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拓宽了全民义务植树的内涵,增强了市民“共建绿色家园”的绿化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林业部门树立“人本林业”理念,在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基础上,以“项目林业”推动城市林业的发展,创造了“林带+林区+园林”的城市林业实现模式,摸索出了“植物生态群落”的造林绿化形式,因地制宜把绿化与引导农民发展花卉苗木产业有机结合,拓宽了国土绿化美化的空间,开拓了林业发展的新领域。

园林部门按照“生态、自然、立体、群落化”绿化理念,以“适地适树”、“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大力开展城市道路绿化;把绿化与景观、休闲、文化等功能相结合,建设综合性开放式公共绿地;积极推进天桥、河涌绿化,增加了城市空间绿量,城市绿地规模显著增加,城市景观与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美化和改善。

驻穗部队以创建“绿色营区”、“生态营区”为载体,大力开展营区绿化美化活动,并积极支援地方绿化建设,充分发挥了绿化建设“排头兵”的作用。

公路、铁路部门积极参与绿色通道和青山绿地工程林带建设,为“森林进城、森林围城”作出了贡献。

市水利部门结合水系建设,市农业部门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积极支持参与绿化建设。

国土房管部门按照“因地制宜、综合利用”的整治方针,按期完成全市采石场、采泥场的整治复绿工作,恢复了自然生态,改善了城市景观。

市计划、财政部门从重点项目立项、财政资金调配等方面给以重点保障,确保了各项绿化工程的顺利推进。

规划部门配合青山绿地工程建设,组织编制各层次规划,对城市绿地予以规划控制;同时,在规划审批中对绿地指标和布局严格把关,确保了各项绿化建设按规划实施。

广大机关、企业、住宅小区通过参与“花园式单位”、“花园式居住小区”创建活动,加强单位附属绿地的绿化美化建设,促进了部门绿化、社会绿化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通过各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我市绿化工作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绩,无论是全市绿化面积、绿地率、自然保护区覆盖率等绿化指标的提高,还是绿化建设产生的巨大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都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以及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广泛认可。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市绿化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劳动,特别是地区绿委各成员单位的紧密配合和通力协作,使我市的生态环境、城乡面貌明显改善,为我市最近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检查考评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下一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积极开展绿化工作

市政府已请省政府向国家林业局了承办*年第五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和申报*年国家森林城市。这对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态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创建“两个适宜”人居环境,服务“绿色亚运”和新农村建设,提升城市生态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紧紧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青山、绿地、蓝天、碧水、花城”理念,以青山绿地二期工程建设为突破口,重点加强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加快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

(一)加快青山绿地二期林带林区建设。

各地各单位要按照与市委、市政府签订的二期工程建设目标任务书的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科学安排,周密部署实施。在工程建设中,各区、县级市行政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每一项工程要实行目标责任制,自上而下逐级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确保工程建设各项措施、任务的落实。要认真总结一期工程建设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工程招投标和竣工验收规范,确保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公开、公平、公正,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建设成本。要制定完善相关标准及工程建设、管理和保护规范,重点是制定工程设计与种植模式等技术标准,推广群落式种植理念,提高工程景观和生态效果。要尽快制定一期工程已建绿地的保护规定,探索有效的管护机制,建立生态、资源、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巩固和扩大青山绿地工程林带林区建设成果。

(二)进一步加强城区绿化美化工作。

城区绿化美化工作重点抓好城市公园和城市绿化广场建设,搞好亚运场馆等重点工程和标志性建筑周围绿化,完善城市中轴线、道路、铁路沿线的绿化带建设,以及住宅区绿化、水系景观带绿化和采石采泥场整治复绿等。争取到2010年,使我市的绿地率达到35%,绿化覆盖率达到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为此,各级建设和园林部门要尽快制定完善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各年度建设目标、任务,落实建设资金,保证建设计划得到全面落实。要建立健全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协调督促,充分发挥建委、市政园林局、国土房管局、城管办和各区相关单位、道路建设业主、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形成整体工作合力。同时,要注意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争取各行各业、社会各界对绿化建设的支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全面实施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

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要求,将新农村绿化纳入林业建设内容,力争到2010年,使农村居民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以上。要以16个中心镇为重点,选择中心村、市级文明示范村和城市出入口沿途村为试点,实施“一园、一带、一林网”绿化建设,提高村庄居民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以点带面,逐步完成主要行政村镇的绿化。要加强对我市农村风水林的修复、改造,套种和间种乡土阔叶树种,优化森林结构,提升林分质量和物种多样性;并结合科普、观光需要修建步行小道和防火通道,设置科普、休闲设施,发挥风水林的休闲旅游功能。要充分利用农村种植风水林的习俗,因势利导,在规划、技术、苗木和资金等方面制定鼓励措施,充分调动村民建设风水林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制定完善乡规民约,实施植被恢复与保护措施,保护好村镇已有的绿地、树木,实现村镇绿化与其他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协调发展。

(四)扎实做好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达标工作。

根据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申办办法和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标准,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组织领导、管理制度、森林建设三个层次,共36个评价指标,其中定性指标22个,定量指标14个。从总体情况看,我市在组织领导、管理制度、森林建设三个层次的22个定性指标已基本达标,有的还是国内先进或领先水平;在14个定量指标中,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林木覆盖率等11个主要指标已达标或超过,平原绿化率未达标,乡镇所在地绿地率、小集镇和村屯绿地率等2个指标有待核实。因此,林业和园林部门要尽快开展一次摸查工作,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青山绿地二期工程明年实施项目要重点解决绿化指标的达标,集中资金、集中力量,大力加强沿海防护林、工业防护林、农田林网和城镇园林绿化建设,使南部平原绿化率提高到15%,确保在*年前各项绿化指标全面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标准。

(五)进一步抓好全民义务植树工作。

全民义务植树不仅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且被国家林业局纳入国家森林城市评价考核指标。我们要在近年来义务植树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和发挥全民义务植树的作用和优势,广泛深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一方面,加强法规和制度建设。要尽快出台《*地区全民义务植树实施办法》,对义务植树实行属地管理,建立健全义务植树登记和奖惩考核制度,把义务植树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各级绿委办要根据乡镇和街道义务植树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不断促进义务植树活动的深入、持续、有效开展。另一方面,不断总结经验,丰富和完善义务植树实现形式。要从实际出发,规划建立不同层次、数量和规模的义务植树基地,方便和服务群众开展植树活动。要积极鼓励和倡导以认建认养绿地、保护古树名木、植纪念树、造纪念林等多种形式履行植树义务,既提高适龄公民履行义务植树的覆盖面,又增强人们的绿化意识。

三、加强绿委对绿化工作的组织协调作用

近年来,各级绿委及其办公室的工作职能都得到了显著加强,在组织、协调、指导各地各单位开展绿化建设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乡绿化一体化发展,迫切要求各级绿委进一步强化宣传发动、组织协调、检查监督、评比表彰的职能作用。

(一)切实加强绿化宣传工作。

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新闻媒体对绿化宣传的重大作用,坚持不懈地利用传媒为绿化宣传服务,达到全面提升公众生态意识的目的。一是坚持突出重点。在加强面上宣传的同时,组织策划好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植树月”系列宣传活动,大力宣传绿化建设和全民义务植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营造全民爱绿、护绿、植绿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选好宣传载体。不但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开展绿化宣传,更要利用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作为宣传阵地,让广大群众通过游览参观、植树护林等活动亲身体验森林、绿化带来的好处,认识森林的各种生态功能和作用。三是创新宣传形式。要继续通过建设义务植树公园、植树基地和对义务植树代劳费投建工程进行挂牌树碑的方式,展示义务植树的成果,向群众宣示义务植树代劳费“取之于民、用之于绿”的政策,争取全社会对绿化建设的关心和支持。

(二)加大对各成员单位的组织协调力度。

加强绿委的组织协调作用,关键要加强各项制度建设。一方面,要健全工作汇报制度。绿委“四大组”各成员单位在年中和年末书面报告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由地区绿委办综合后,送地区绿委全体委员审阅,使地区绿委能够更加全面、及时、准确了解和掌握全市绿化工作情况。另一方面,要建立规划统筹、协调制度。各成员单位及其他相关单位的部门绿化规划和专项规划,要报地区绿委办备案,以利于地区绿委及时掌握情况,并进行必要的协调、指导,加强对全市绿化工作的统筹,促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

(三)加强对全市绿化工作的督促检查。

第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地区绿委要加大对青山绿地二期工程的协调督促力度,根据建设目标任务要求,检查工程施工进度,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加强目标管理和考核,确保按期完成青山绿地二期工程建设任务。第二,各级绿委办要加强对乡镇和街道义务植树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督促检查,不断促进义务植树的有序开展,提高植树成效和尽责率。第三,每年年底召开*地区绿化工作会议,组织地区绿委全体委员对“四大组”和全市的绿化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推动绿化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四)充分发挥地区绿委的评比表彰作用。

一方面,要继续坚持2年一次的总结表彰,对在国土绿化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扬奖励,以更好地激励、带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投身国土绿化事业。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健全“花园式单位”、“花园式居住小区”的年度评比表彰制度,发挥其促进部门绿化和社会绿化的重要作用。要切实维护“花园式单位”、“花园式居住小区”这一荣誉称号的先进性和严肃性,对年度检查不合格的“花园式单位”、“花园式居住小区”,要督促其限期整改,对整改仍不合格的单位发出黄牌警告,甚至取消先进称号。要加大“花园式单位”、“花园式居住小区”创建工作的政策鼓励、技术指导和资金扶持力度,提高创建工作水平,增强创建工作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篇7

1、制定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实现城市绿化管理制度化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广大市民对城市环境和园林绿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改变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方面的行政法规、规章严重缺乏、城市绿化保护的监督、执法和绿化成果巩固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的问题,我局结合我市实际,代市政府草拟了《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市城市绿线管理暂行办法》和《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办法,市政府已分别于今年9月、12月实施。随着这些园林绿化管理办法的出台,将实现我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制度化。

2、全面开展拆墙透绿工作,实现城市绿化资源共享

通过拉网式的调查摸底,我市城区具备实施“拆墙透绿”条件的单位(小区)实体围墙15处,共约5000米。为顺利推进全市“拆墙透绿”工作,我局对照《城市园林绿化专项整治考核标准》,结合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拆墙透绿”工作方案,明确了责任单位、督办单位、工作目标、完成时限等,召集相关部门和单位召开动员大会,市城管局领导、市园林处专业技术人员对拆墙单位上门逐一进行政策宣传和技术指导,全力推进“拆墙透绿”工作。目前,南车机车有限公司、市公安局等10个单位已完成了长3500米实体围墙的拆除,新建了视线通透的穿透式围墙,其余单位正在制定“拆墙透绿”方案和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3、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力度,实现古树名木“无证”零的突破

今年7月,我局对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古树名木进行了全面普查,对古树名木生存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处理措施和解决办法,市城区共有古树名木52株(古树名木23株,名木群2处共29株),按照《四川省城市园林绿化条例》、《古树名木管理办法》的规定,市园林处于9月上旬完成了市城区古树名木挂牌保护工作,首次为古树名木“挂牌正身”;按属地管理原则,明确管护单位,并与管护单位签订管护责任书,明确管护责任。对长势不好、存在病虫害的古树各木,市园林处及时派专业技术人员及时进行了现场处理和技术指导。

4、开展园林式单位、居住小区创建,实现创建“细胞工程”经常化

按照市政府办《关于开展市级园林式单位和居住小区创建活动的通知》(资府办函〔200〕35号)、“四城同创”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市城区市级园林式单位和居住小区创建工作的通知》(资创建办〔200〕6号)等文件精神,积极筹备开展市级园林式单位、小区的创建评选工作。前期,全市共有60余个单位、居住小区提出了创建申请。我局组织园林绿化专业人员按照相关标准和办法,对申报单位、居住小区进行了检查验收。通过查阅创建资料、听取工作汇报、实地察看等方式,对市电力公司、市交通局、市财政局、蜀亨大酒店、博雅酒店、芭蕉园、广场小区、天景花园、九曲花园等一批创建单位的市级园林式单位和园林式居住小区进行了评比打分,市政府已发文命名表彰市级园林式单位和居住小区45个。通过创建,增强了广大单位和市民爱绿、建绿、护绿的自觉意识,为实现省级园林城市创建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开展城区公共绿地补植工作,实现绿化档次全面提升

按照城市绿地“黄土不露天”的原则,做好对街道、小区、单位的绿化摸底和增植补绿工作,市城区一、二、三类街道存在树木、草坪死缺株现象,需补植。从8月起 ,市园林处即着手准备城区园林绿地苗木补植、更换工作。目前,已完成娇子大道、南骏大道、大千大道的草坪、绿篱补植工作,完成了上西街、建设北路、建设西路、滨江大道等路段的行道树补植工作,共补植乔木173株、灌木769平方米、草坪7688平方米。同时积极鼓励单位、小区、居民开展“见缝插绿”、“屋顶增绿”,实施屋顶绿化、阳台绿化,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6、加强城区绿地和公园、广场管理维护,实现公共场所服务优质化

实施城区绿化带白色垃圾、杂草、石块、动物粪便等杂物的彻底清理,及时冲洗园林植物枝叶上的残留尘垢,定期清洗广场地砖、水池等公共场所。加大了公共绿带的保洁力度,每天保洁时间在14小时以上;完成了全市城区公共绿地14万平方米草坪的修剪,15万平方米绿篱、0.2万株行道树的修枝整形工作。清除园林垃圾25车,约50吨,维修花台沿石27处,开展公共绿地病虫害防治5次,施肥1次。

加强了城区三贤文化公园、世纪广场、体育广场、苌弘广场、凤岭公园管理和维护、为市民休闲营造良好城市环境。目前已完成了公园广场灯具、座椅、垃圾桶、花台等园林设施的维修工作,建立了城市园林设施“随坏随修”的工作制度,确保各类设施功能的正常发挥。共检修安装灯具135盏,维修电线路长达2380m,绿地供水管网260余米,维修花台126处长108米,维修座椅62座次,清理凤岭公园上山道路排水沟余米,集中清洗广场水池3次。、春节、国庆期间,在城区主要节点摆放鲜花40万余盆,开启公园、广场的夜景亮化设施和喷泉,营造出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7、开展春节、国庆鲜花摆放工作,打造城市绿化景观节点

为迎接200年春节和国庆60周年等重大节日,营造喜庆、祥和、热烈的城市环境,9月下旬,在娇子大道收费站广场、二环路和马鞍路节点、市政府大门外绿地、世纪广场等城市重要公共区域共摆放鲜花30万余盆,摆放鲜花面积约3000平方米共投资40余万元。市民反响较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通过城市园林绿化专项整治行动,我市城市园林绿化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善,成功打造了娇子大道、市政府转盘、三贤文化公园、南骏大道、滨江大道等重要景观节点。

(二)城市管理工作上台阶,城区环境进一步优化

1、市政、环卫管理加强,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进一步加强,城市环境进一步优化。重点加强城区环境卫生的整治和管理,对乱丢乱倒、建筑工地、清扫保洁、卫生死角、洗车场点、垃圾清运与处理进行了规范和整治。一是认真抓好城区主次干道及小街小巷清扫保洁工作,承担近280万平方米的清扫保洁任务,分成15个承包片区,划分成若干清扫保洁责任地段,逐段落实专人负责,分段包干,坚持每天两次大清扫,全天候保洁。对和平路、政府路、娇子大道、广场路、雁城路等商业繁华及人流量大的主要街道180万平方米实行特级路面16小时清扫保洁,坚持机扫面积达110万平方米。二是认真抓好垃圾的日产日清工作,承担城区552个垃圾清运点、46座垃圾库、1座中转站的清运任务,稳步推进垃圾袋装化工作,日清运生活垃圾达224吨,全年共清运城市生活垃圾6.75万吨;三是认真抓好街道冲(洒)水工作,对城区140余万平方米的城市主街道进行冲(洒)水作业,冲(洒)水量达8.4万吨。四是规范生活垃圾处理,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以上。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运行正常,对城区收集运输到垃圾处理厂的城市生活垃圾均按要求进行了卫生填埋,确保垃圾处理厂产生的渗滤液得到有效处理,全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数量达7.54万吨,坚持开展垃圾处理厂内的灭鼠灭蝇工作,运行状况良好;与城区240个单位签订了《生活垃圾处理服务合同》,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提供保障。其间,位于八楞村南骏工业园主干道侧的垃圾渗滤液管道于2月、8月两次被土石方压破,随时存在污染周边环境的危险,经采取安装临时性排污管道的抢险措施,有效防止了事件扩大,确保了稳定。五是认真抓好环卫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安排专人对城区30座直管公厕、37座直管垃圾库、1座垃圾中转站、1000个果皮箱、1座垃圾场、23辆机动作业车、55辆人力清运三轮车进行了有效地维护管理,全年共维修公厕120余座次,垃圾库60余座次,安装果皮箱610个,维修果皮箱660个,维护维修环卫作业车辆1000余辆次,确保了环卫设施的正常使用。办理《建筑垃圾运输许可证》182个,着力编制环卫设施建设规划。城区一、二、三类街道路面清扫保洁率达100%,垃圾清运率达100%,垃圾袋装化率达80%以上,市区环卫设备完好率达90%以上。在日常管理的基础上,继续开展环卫作业市场化试点工作,探索环卫市场化作业新路子。

城市市政设施管理进一步加强,逐步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全面加强城市市政设施管理,重点整治维修城区车行道、人行道、排水系统、桥涵等,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共办理占用市政设施许可证712件,开挖市政设施许可证102件。维修城区人行道1米2,路沿石350米,非机动车栏杆195 米;填补车行道坑槽395 米2;改造九曲花园河堤栏杆343.6 米;为健康快车活动安装排水管506.2 米;清掏排水系统6219米,检查井317座,更换和疏通水沟盖板118块、水篦子78套,新建排水沟150米、排水管50米,增设雨水篦21套,主排水沟清淤2400米,并对设施的安全性进行了全面检查和及时维护。排除孙家坝羽绒厂积水23万米3。新安装路灯370柱,维修城区路灯2162 盏,更换各类灯泡1822只、镇流器247只、触发器430只。更换路灯故障电缆300余米,恢复被盗路灯电缆126米,对28台变压器和1台配电柜进行了经常性养护,并按季节变化适时调整了全市区路灯的亮熄时间,确保了道路亮灯率达98%以上。新增加城区路灯灯杆广告位438个,广告灯箱26个,均实行了对外招租。对城区15座桥梁进行了安全检测,确保市民出行安全。

2、加大执法管理力度,规范城区卫生和秩序管理

按照年初制定的执法管理重点工作任务,集中力量组织实施城区建筑垃圾、户外广告及店招、占道经营、车辆停放、夜市及校园周边秩序等专项整治50余次。对重点区域、重要路段坚持重点管理、实施错时巡查管理,集中清(文秘站:)理整治了皇龙路夜市、苌弘广场乱搭建棚屋及城北商业街、仁德中路、马家巷等马路市场及城区市场周边市容秩序,对西门桥街等乱倒垃圾严重的街道开展专项整治,规范了市民行为。200年共教育纠正各类违规违章人员7000余人次、依法办理城管 行政处罚案件2990余件,其中:查处违规处置建筑垃圾33件;查处入城脏车31件;新批设置户外广告17处,送发书面整改通知540余份,动员业主自行拆除和依法组织拆除破旧污损广告、牌匾330余处,依法查处擅自设置户外广告店招、横幅标语390余起;清除城区“牛皮癣”76000余处(张),查处20件;清理整治各类占道经营摊点16200余处,依法查处各类违规占道行为1350余件;规范夜市摊点770余个,查处67件;查处擅自开挖城市道路违规行为25起,查处毁损市政、环卫、园林、燃气等设施案件16件;拆除各类乱搭建230余处(个),查处40件;规范乱停放机动车、非机动车6700余辆,查处乱停放820余起。

3、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创建热情

市城管局以“爱我城市爱我家,共建美好新”为主题,扎实开展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的各项主题实践活动,取得了突出成效。城管系统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义务植树”、“千人大扫除”、“街面油污清除”、“城区卫生大调查、大清洁”、“人行道杂草清除”、“城管执法大劝导”等主题实践活动,在“五一”、“十一”等重要节日,组织城管干部职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提升了干部职工积极创建园林城市、爱护城市环境的工作热情。200年,城管系统共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10余次,参加人员上万人次,排查、处理各类环境治理的问题近1000个,清理卫生死角1000余处,解决重大民生稳定问题2个,清运死角垃圾余吨,清淤3000余立方米,治理“牛皮癣”1800余处,拆除违规设置的布幅广告及标语横幅210余处,疏导规范流动摊点1100余个,取缔违规夜市摊点120余处,城区环境卫生及秩序明显改善。

4、公用事业稳步发展

港华燃气公司全年共销售天然气1893万方,新安装天然气3200户,户内维修整改9366户,铺设天然气管道26千米。做好“侯十工业带”燃气管网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快“北内环”建设的协调进度,为公益事业稳步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全面推进创建工作

雁江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及市、区相关部门按照《市创建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提出的创建目标和任务分解,全面推进省级园林城市创建的各项工作。

1、雁江区政府组织城区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加强居民院落绿化宣传,组织城区居民和区级机关干部职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在侯家坪、沱东新区开发建设时加强了配套绿化设施建设,积极动员单位、居民参与园林式单位、小区的创建,提升了市民爱绿、护绿的意识。

2、开发区管委会在园区新建项目绿化严格执行“四同时”制度,确保绿化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200年共投入60万元完善园区绿化,实施了外环路南段口子的山体绿化和外环路北段临高速路约3万平方米的绿化。园区工业企业建设涉及保留山体的,要求业主做好保留山体植被保护和山体的绿化工作,督促园区企业实施“拆墙透绿”。

篇8

二、总体目标

到2012年,使全市宜林荒山、荒地、荒滩全部绿化,路沟、河渠、通道绿化生态效益初见成效,农田林网高标准完善提高,城区绿化实现达标,在全市形成城区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通道(水系)林荫化、农田林网化、乡村林果化的城乡绿化一体化格局,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1%以上,达到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

(一)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7.98%提高到31%以上(其中,山区达到60%以上,丘陵达到40%以上,平原达到20%以上),成片造林面积达到40万亩。

(二)道路、农田、水系实现高标准林网化,林网控制面积达到450万亩,控制率达到95%以上。

(三)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绿地率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以上。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所在地、小城镇及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

(四)通过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全市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各县(市、区)林木凭证采伐率达到100%,无重大毁林案件发生,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森林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森林公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进一步实现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林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

(五)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取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三、建设任务

根据总体目标,重点抓好十大林业体系建设:

(一)中心城市森林体系建设

包括城区公园建设、绿地养护、主干道绿化带、园林式单位和园林式小区创建等工程。一是城区森林建设。在旧城改造中留足一定比例的土地用于绿化,对新区建设按照国家森林城市的标准规划实施。加大城市公共绿地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扩大城区森林覆盖率。二是城区绿地养护管理。配齐专业管护人员,落实管护责任制。推行绿地广场管理养护招标制度。三是城区主干道路绿化。对城区主要干道两侧统一进行绿化景观设计,形成园林绿化景观大道。四是广泛开展创建园林式单位和园林式小区活动。五是充分利用建筑墙体、坡面、立交桥、屋顶、阳台等发展立体绿化。有20%以上的单位和小区达到省级园林式单位和园林式小区标准,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绿地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以上。以上工程由市园林部门按照《市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并组织实施,2012年4月底全部完成任务。

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二)环城防护林及城郊森林体系建设

按照“适地适树、宜林则林、宜灌则灌”的绿化思路,以乔木为主,灌木点缀,条块结合,林城相依,林水相依,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形成绿树绕城的绿化格局。环城防护林体系包括北部香山公路林带(含辅道两侧林带)、马棚山、焦赞山、香山等山区生态防护林建设工程,总面积1.16万亩。其中,新华区完成5200亩,卫东区完成4300亩,湛河区完成300亩,鲁山县、宝丰县、叶县近郊乡镇共完成1800亩。2011年4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

责任单位:鲁山县、宝丰县、叶县、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政府

(三)山区生态体系建设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和生态能源林。计划在河流、水库周边建设水源涵养林,在沙河、汝河上游建设水土保持林,在浅山丘陵区建设以黄连木、油桐为主的生态能源林。总规划面积14.17万亩,涉及汝州市、舞钢市、鲁山县、宝丰县、叶县、郏县等县(市),2012年4月底全部完成任务。

责任单位:汝州市、舞钢市、鲁山县、宝丰县、叶县、郏县政府

(四)村镇绿化体系建设

继续实施新农村建设新村绿化工程,加快生态文明村建设。按照“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突出经济效益”的要求,充分利用进村道路、房前屋后、空闲宅基地、水边、河边等地广植林木;因村制宜,建设一批经济型、景观型、园林型的特色绿化村。到2012年,全市60%以上的村庄绿化达到市级绿化示范村标准。新农村绿化工程规划总面积1.49万亩,涉及10个县(市、区)的大部分乡镇。

责任单位:汝州市、舞钢市、鲁山县、宝丰县、叶县、郏县、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石龙区政府

(五)平原农田林网体系建设

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乡、村两级行政区域为单元,大力建设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总规划面积3.52万亩。以路、河、渠两侧绿化为骨架,以农田林网为基本单位,充分利用四旁、荒地进行片林建设。到2012年,平原地区林木覆盖率达到22%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上,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5%以上。2012年4月底完成建设任务。

责任单位:汝州市、舞钢市、鲁山县、宝丰县、叶县、郏县政府

(六)生态廊道体系建设

以贯穿我市的高速公路及引线、铁路、国道、省道、县道、乡村道路两侧绿化为重点,以南水北调中线、沙河、汝河、澧河等河流两侧绿化为重点布局,建设与周边自然、人文景观相协调的绿色林带。重点建设漯平洛、平临、郑尧高速两侧精品绿色林带,沙河两侧规模建设特色林果采摘基地及花卉苗木基地;做好高速公路护栏内及互通立交桥墩垂直绿化,对现有的绿色通道提档升级。要加强养护,保护绿化成果。总规划面积6.36万亩,2012年4月底全部完成任务,廊道绿化率达到90%以上。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汝州市、舞钢市、鲁山县、宝丰县、叶县、郏县、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石龙区政府

(七)林业支撑体系、森林公园及湿地生态体系建设

严格森林资源管理,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实现林木凭证采伐率达到100%,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森林病虫害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的目标。按照“严格保护、科学管理、统筹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基本要求,在充分保护和利用好现有森林、湿地资源的基础上,实施重点生态区的景观改造工程。3年内申报并建设鲁山城望顶、森林公园2个国家森林公园和白龟湖、燕山水库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使我市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分布和类型更加合理丰富,使森林生态旅游更具活力和产业拉动力。

责任单位:汝州市、舞钢市、鲁山县、宝丰县、叶县、郏县、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石龙区政府

(八)用材林及经济林、花卉苗木产业体系建设

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德元赠款、日元贷款、欧元贷款等国家、省重点项目。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发展特色林果产业和花卉苗木产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浅山区重点建设经济型生态防护林和名优果品林带;丘陵区重点发展名优新特果品基地,增加群众收入,壮大县域经济;平原农区发展林木种苗及花卉产业,培育有地方特色的花卉苗木,建立一批有特色、区域化的花卉公司,逐渐形成区域花卉市场。总规划面积11万亩。2012年4月底完成建设任务。

责任单位:汝州市、舞钢市、鲁山县、宝丰县、叶县、郏县、卫东区、新华区、湛河区政府

(九)中幼林抚育及低质低效林改造工程建设

重点对综合效益低、林分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的低质低效林分进行改造,以及对近3年新栽幼树加强抚育和管理,提高造林保存率。总规划抚育改造面积26.67万亩。2012年4月底完成建设任务。

责任单位:汝州市、舞钢市、鲁山县、宝丰县、叶县、郏县、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石龙区政府

(十)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积极建立森林或湿地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完善相关设施,强化生态科技普及。进一步健全义务植树活动组织机制,鼓励全民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尽责率达到90%以上。广泛开展城市绿地或树木认建、认养、认管等多种形式参与绿化活动,扩大“青年林”、“三八林”、“婚姻纪念林”、“革命烈士纪念林”等10个纪念林基地建设。健全全市800株古树名木登记建档制度,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加强以生态文明为主导的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和各类林业法律、法规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市民植绿、兴绿、爱绿、护绿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市民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知晓率、参与率、支持率。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林业局、市绿化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日报社、市广播电视总台

四、2011年工作重点

今冬明春我市森林城市建设总规模为35.51万亩,其中,造林规模为24.92万亩,森林抚育及低产林改造面积为10.59万亩,新华区达到省级林业生态区的标准。重点完成以下10项工程:

(一)山区生态体系建设工程。总规划造林面积7.7万亩。重点安排在汝州市、舞钢市、鲁山县、宝丰县、叶县、郏县等县(市)境内。

(二)农田防护林改扩建工程。总规划造林面积0.81万亩。重点安排在叶县、鲁山县、宝丰县等平原农区,以提高林业对平原农业的防灾减灾能力。

(三)生态廊道绿化工程。总规划面积3.29万亩。主要是对漯平洛高速、郑尧高速、平桐路、叶鲁路、北环路等公路沿线及城市主要道路出入口进行绿化提档升级,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城市环线为重点的城市生态廊道。按照《市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要求,高速公路两侧建成内侧花灌木、中间小乔木、外侧高大乔木的高标准绿色通道。其中,新华区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漯平洛高速公路两侧绿化1560亩、郑尧高速公路两侧绿化1500亩、长安大道绿化1650亩、大香山路绿化600亩,湛河区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漯平洛高速公路两侧绿化4396亩、平桐路两侧绿化1000亩、新南环两侧绿化200亩、平舞铁路两侧绿化1500亩、漯平洛高速南站引线两侧绿化500亩,卫东区政府负责孟宝铁路两侧绿化500亩、许平南高速引线两侧绿化1000亩、北环路两侧绿化400亩,宝丰县政府负责漯平洛高速两侧绿化1000亩,叶县政府负责漯平洛高速两侧绿化3748亩、许平南高速引线两侧绿化1829亩,鲁山县政府负责郑尧高速两侧绿化2500亩,汝州市政府负责漯平洛高速两侧绿化2000亩,舞钢市政府负责平舞高速两侧绿化2000亩,石龙区政府负责207国道两侧绿化1000亩。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周边及护栏内的绿化按照《市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由市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四)环城防护林及城郊森林建设工程。总规划面积1.16万亩。主要对市区北部香山、马棚山、焦赞山等绿化空档地段以及北环路以北坡耕地逐步实施退耕,建设以刺槐、五角枫、栾树、合欢等高大乔木为主的生态防护林。其中,新华区政府负责组织实施绿化5242亩,从香山至落凫山,对现有绿化空档部位及山顶部分实施防护林建设。卫东区政府负责组织实施造林绿化4305亩,重点对马棚山、焦赞山、黄瓜山进行高标准绿化,发展经济林。湛河区政府负责组织实施造林绿化255亩,重点对凤凰山、河山等进行绿化,建设高标准的生态防护林。叶县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河山南坡防护林建设,面积345亩。鲁山县、宝丰县靠近市区周边建设防护林,其中鲁山县建设500亩、宝丰县建设1000亩。

(五)新农村绿化工程。总规划造林面积1.36万亩。结合新农村中心村建设,搞好村镇绿化、林业生态乡(村)创建,重点在乡村道路、村镇周围、村内道路两侧及农村居民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全市完成300个新农村的绿化任务。

(六)用材林及经济林建设工程。总规划面积3.3万亩。其中在立地条件较好的沙地、滩地、低洼地营造以杨树、楸树为主的用材林1.5万亩;在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城郊周边地区营造以名优特新小杂果为主的经济林1.8万亩,发展以薄壳核桃、晚秋黄梨、板栗、柿子、大枣、石榴、杏等为主的优质果品。在漯平洛、平临、郑尧、许平南等高速公路、平桐路沿线周边及沙河沿岸建设以桃树、杏树、石榴树、樱桃树、梨树为主的名优经济林采摘园区,发展旅游观光农业。

(七)苗木花卉产业建设工程。总规划面积5万亩。利用城市郊区区位优势,发展林木种苗及花卉产业,培育有地方特色的花卉苗木。建设一批有特色、区域化的花卉基地,逐渐形成区域花卉市场。其中新华区建设0.35万亩、卫东区建设0.35万亩、湛河区建设0.3万亩、汝州市建设1.4万亩、舞钢市建设0.5万亩、宝丰县建设0.4万亩、郏县建设0.4万亩、鲁山县建设1万亩、叶县建设0.3万亩。

(八)建成区城市森林建设工程。城市道路建设园林景观路和花园路两种模式。园林景观路包括龙翔大道、长安大道、冬勤路、平宝大道、平安大道、建设路、姚电大道、新南环、光明路、开源路、新华路、东环路等12条道路。花园路包括复兴路、梅园路、湖滨路、吉祥路、矿工路、湛南路、神马大道、南一环、南二环、凌云路、开发路、科技路等12条道路,栽植以辛夷、银杏、楸树、椿树、楝树、合欢、法桐、五角枫、火炬树等为主的高大乔木,增加城市绿量。该工程由市园林部门按照《市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做出具体规划并组织实施。

(九)城市园林小区建设工程。包括城市社区、单位庭院、企业厂区、院校校区等园林小区建设及屋顶、墙体垂直绿化等建设工程。该工程由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政府按照《市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组织辖区有关单位实施。

(十)中幼林抚育及低质低效林改造工程。总规划抚育改造面积10.59万亩。重点对综合效益低、林分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的低质低效林分进行改造以及对近3年新栽幼树加强管理和抚育,提高造林保存率。

五、进度安排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分3个阶段:(一)创建准备阶段(2010年5月-2010年11月)1.提出申请。市政府向国家林业局申请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申请材料包括社会、经济、林业建设现状,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组织领导、工作目标和计划。2.制定规划。根据国家林业局制定的《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试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编制《市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经评审通过后,报市政府批准实施。3.工作任务分解。按照《市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和《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分解任务。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指挥部办公室向各创建单位下达工作任务,制定目标考核办法,加强督促检查。各创建单位按照各自的目标任务,制定规划及实施方案,狠抓落实,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二)创建阶段(2010年12月-2012年4月)

各创建单位按照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指挥部办公室下达的目标任务,结合本部门制定的工作方案,全面推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指挥部办公室全面协调全市的创建工作,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汇报,及时掌握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对各创建单位工作进度、质量和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并及时通报完成情况。邀请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领导及专家指导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到2012年底,全面完成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任务,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

(三)申报验收阶段(2011年-2012年)

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指挥部按照制定的创建目标和标准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撰写《市人民政府关于申报国家森林城市的函》和《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工作汇报》等材料,制作音像资料。由市政府向国家林业局申请验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是涉及全市方方面面的庞大系统工程。为加强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和对创建工作的指导、综合协调,研究解决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向各创建单位分解下达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任务,并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任务的完成情况和质量进行督促、检查、验收。各县(市、区)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工作队伍,确保创建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要加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宣传工作。制定《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宣传方案》,大力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宣传活动,组织召开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动员大会及新闻会,全市动员,全民参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利用公益广告、新闻媒体、信息平台、新闻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重要途径;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具体表现;是弘扬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经济竞争力,协调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真正在全市形成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浓厚氛围。

(三)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为确保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各项工作的全面推进,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指挥部要与各创建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严格的目标考核管理。对完成好的单位,以以奖代补的形式进行奖励,对完不成任务和达不到质量标准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四)科学规划,严格管理

科学规划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基础。要组织林业、城乡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公路、铁路、交通运输、环保、水利等部门对森林城市建设工作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对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结合全市实际,提出创建工作思路,编制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规划和实施方案。要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深化、细化,认真安排各个阶段的具体创建工作。市级重点林业工程要严格按照规划设计,严把建设标准,采取招投标办法,高标准、高质量进行建设,确保2012年实现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

(五)加大投入,多元融资

各级财政部门要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供经费保障,对农村林业建设,尤其是城郊结合部绿化工程在资金上给予补助。市级重点工程5.05万亩,市财政投资50%;其他工程总面积59.32万亩。其中造林32.65万亩、森林抚育及低产林改造26.67万亩,市财政列出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代补。市政府各有关部门、驻平各单位和全市人民要树立大局意识,整合力量,自觉投入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中。要按照“政府规划、市场运作、业主经营、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造林机制,加大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力度,广泛吸收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加快创建步伐。

(六)加强督查,搞好评比

篇9

(二)为实现年初的规划,我局作了大量工作,到八月底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3亿,比去年同期增长12.4%。

(三)全面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村商品配送中心建设工作。

(1)我县自2006年被列为全国第二批“万村千乡市场建设”试点县以来,认真组织,精心实施,全力投入,成效显著,六年来全县已建成650个“农家店”,三个配送中心,其中日常生活用品“农家店”382个,农业生产资料“农家店”260个,乡镇商贸中心1个,这些农家店遍布23个乡镇,410个行政村。根据省政府和省商务厅的安排和要求,今年“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重心放在建设乡镇商贸中心。我们还着重做好已建成“农家店”的规范和后续工作,特别是在食品安全上加大监管力度,确保老百姓买到更安全、更实惠的商品,切实服务人民群众。今年以来,省政府出台政策,把城市和乡镇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纳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并且分配任务,分配指标,严格标准验收,今年分配我县改造完成4个农贸市场,目前我县对申报的的4个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情况如下:一是归阳镇农贸市场投资842万元,现已到位70%,完成进度的56%;二是粮市镇农贸市场投资371万元,现已到位70%,完成进度100%。并且把该市场建设报为全省示范性标准化改造项目;三是白地市镇农贸市场投资419万元,现已到位70%,完成进度的65%;四是黄土铺镇农贸市场投资410万元,现已到位70%,完成进度的65%。

(四)支持专业市场建设,今年将金利建材市场推荐为省级市场体系建设重点项目,已经通过省里专家评审,项目补助资金即将到位。

(五)生猪定点屠宰工作。商务局屠宰办制定了2013年生猪定点屠宰工作方案。广泛宣传定点屠宰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构筑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法制教育,加大对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继续推进乡镇定点屠宰,确保让全县人民真正吃上“放心肉”。

(六)酒类、成品油管理工作。

1、为了更好地加大对酒类管理的力度,确保群众放心消费,喝上“放心酒”,今年来共出动执法人次150余次,查处未开具酒类随附单情况有60多次,收缴假冒伪劣酒类产品12件,督促零售备案30余家,这有力地维护了酒类市场秩序,促进了我县酒类流通业的发展。

2、为了加强对成品油的管理,我局组织安监、公安、工商、建设、环保、技监、消防、电力、石油等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加大打击力度,特别是今年8月15日的专项联合行动,出动执法人员120人(次),车辆22台(次),密切配合,加强协作执法,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取缔非法加油站点。先后查封取缔无证经营加油站(点)9个,拆除加油机18台,拆除地埋油罐1家,明罐1家,远距离断电9家,扣押成品油750公斤。其中官家嘴镇张祥元非法加油站已切断供电线路、拆除加油机、抽干贮油罐,打击取缔到位;张安平加油点已切断供电线路、拆除加油机(含柴油机),并限期整改到位(安全、消防设施验收合格),否则吊销其成品油零售批准证书(柴油)。目前9家非法加油站(点)已全部依法取缔,消除了安全隐患。通过本次打击非法加油站(点)的专项整治行动,彻底取缔了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无证无照经营的非法加油站(点),从根本上规范了成品油市场秩序,消除了成品油市场经营的安全隐患问题,创造了公平竞争和安全有序的成品油经营秩序,使我县成品油市场朝着健康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

(七)其他服务业发展迅速。

1、我县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迅速,今年来累计放贷款1184万元,培训就业人员200多人。

2、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为适应时代潮流,重点发展以特色农产品网上交易为主的电子商务业,实行政策倾斜,鼓励支持开办各类网店,同步推进快递业配套发展,把网上交易培育成新兴的服务业,争取今年发展电子商务用户数1000户;

3、还有加快金融保险、家政服务,信息咨询、担保,中介等服务业的兴起和发展,将对我县我县第三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我局高度重视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局长亲自抓,集中精力、集中人员,稳步推进,成效明显。

(一)衡缘物流中心项目建设。

1、衡缘物流中心项目是省衡缘物流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该项目座落在洪桥镇、双桥镇和风石堰镇部分村组,规划占地面积1900亩,总投资15亿元。是以铁路物流为主,兼营公路物流的第三方现代物流中心。

2、衡缘物流中心共分为十大功能板块,分别是:信息中心、综合物流区、农产品物流区、矿产品物流区、铁路专用线、钢材物流区、建材物流区、从业人员生活区、商业服务区、配套服务区。

3、资金投入和融资情况。

到目前为止,衡缘物流中心项目已投入资金2.5亿元以上,自有资金已到位2.5亿元以上,最近建行对衡缘物流中心项目批准第一期建设贷款2.5亿元。

4、衡缘物流中心项目第一期工程建设情况。

整个项目分二期建设,一期是铁路专用钱、矿产物流区、钢材物流区、建材物流区、商贸物流区、信息物流区、仓储、农产品物流区,总投资6亿元,预计三年完成,目前完成情况如下:

(1)已完成了120万方土石方建设。

(2)已完成了10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建设。

(3)衡缘物流公司办公楼已开工建设。

(4)园区主干道完成了设计,道路硬化0.3公里,一公里路基基本形成,并且完成了部分绿化。

(5)已完成一期的绿化设计,预计投资3000万元。

(6)正在准备兴建20000平方米仓储和20000平方米建材物流展示厅建设。

(7)七月份第1个入园企业艾佳门窗正式投产,到十月份有五家企业入驻园区经营。

5、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征用土地合同因长时间得不到完善;二是果园、青苗及其他赔损和部分迁坟没有落实到位;三是部分地段的权属纠纷尚未解决。

(二)2012年市被确定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试点市

县确定成立一个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分拣中心,该项目由省宝利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承担,目前该项目已投资2800万元,在衡缘物流园区建成两栋共4800平方米的钢架厂房,道路及地面硬化防渗漏、园林绿化等硬件设施也全部完工,目前已购置废铁压包机、剪切机及50型号铲车、大型货车各二台,后期还需要增加4-6栋厂房,添置购买压块打包机、半自动废纸打包机、叉车、金属削皮机、粉碎机等预计设备需要3000万元,该项目建成后年均销售收入38998.8万元,年交易量预计超30万多吨,实现税收1378万元。该项目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没有自己的地,为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暂时借建在物流园区,项目负责人强烈要求重新征地,尽快搬迁。

三、下阶段的工作打算

1、加强领导,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把第三产业的发展及重点项目建设下阶段的工作按照县里的要求抓好抓实,采取措施,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对正在落实的重点项目建设加大监管力度,确保进度、质量到位;对正在规划中的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引进。

2、做好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并将商业网点建设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与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3、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在省政府的”百城千镇“再造工程上下功夫。

4、健全城市体系建设,规划建设现代化流通综合体,一站式购物中心,准备在文化路原教育局地段建设一个用地面积为6568平方米的大型超级购物中心,并已引进了好又多超市。

5、畅通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准备打造一个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目前已安排专人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调研:

(1)各地种植(养殖)特色农产品的情况;

(2)现有市场情况;

(3)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情况;

(4)农产品批发零售商情况。

篇10

2、理顺体制,积极构造“和谐城管”新格局。在区领导的协调下,逐步理顺城市管理机制。针对我区污水处置管理相对混乱的局面,经区政府研究决定,将宁波开发区岩东污水处理厂建设有限公司与宁波开发区岩东污水处理厂合并,更名为宁波*岩东排水有限公司。同时,将开发区污水管理处更名为*区(开发区)排水管理处,划归*城管局管理,彻底解决了原来多部门重复管理的局面,使我区污水处置工作的管理体制真正得到理顺;结合全国卫生城市复查的有利契机,在区创卫办的支持下,与华山小学、东海实验学校等五所学校组建了“少年城管学校”,与杜鹃社区、牡丹社区等多家社区签署了“共建公约”,与*最大的企业—申洲公司开展了多次联合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学校、社区、企业三位一体的齐抓共管,一种全方位、立体式城市管理模式已具雏型,“文明家园手牵手,和谐城市心连心”的全社会共建*美好新家园的和谐氛围正在形成。

3、转变理念,努力构建“服务型”城管。今年全国“两会”以来,关注民生、共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各地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为紧跟时代节拍,根据*区委、区府相关精神要求,结合我区城乡结合部及工业区周边的流动设摊现象难以根治问题,局党委在区领导的支持下,经细致调研多方论证,在大力推行路段分类管理的基础上,从人性化管理、服务广大群众的角度出发,投资100万元,在位于*城乡结合部的*村建立两个临时市场,把*区域周边的流动摊贩和大排档纳入市场进行有序管理,从而满足低收入人群的购买需求,实现城市管理从“硬堵”向“巧疏”转变,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和城市管理与特困人群流动设摊之间的矛盾。目前,该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与此同时,*城管局面向市民推出了5张极富特色的“城管名片”。五张名片由“市政联系卡、停车导向图、燃气安全卡、社区联络卡、城管服务卡”组成,在管理和执法过程中向市民发放。目前已累计向沿街经营户、企业、学校、社区、城中村发放各类“城管名片”共2万余张,极大方便了市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畅通了市民与城管部门之间的联系,在城管与市民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4、加大城市维护经费投入,切实提高维护管理力度。为确保城市维护经费落实,基本满足正常的设施维护、综合执法需求,根据区财政部门的要求,年初编制并上报城管系统年度部门预算,制定全年城市维护费的分配方案,确保管理资金到位。20*年我区下达城市维护费项目经费预算指标4450万元;区预算追加369.6万元;长江路与明州路等路口改造工程860万元,骆霞线改造一期(长江路—珠江路)改造工程784万元,骆霞线辅道644万元,黄山路拓宽工程393万元,骆霞线(珠江路—海河路)拓宽工程349万元,太平洋工业区道路改造工程782.5万元。全年用于道路、绿化改造资金共计8632.1万元,比去年(7130.6万元)增长21%。

二、加强管理与养护,城市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1、市政设施畅通化。以实施市政道路专项改造为重点,不断加强市政设施管养工作。根据区财政1000万市政设施专项维修资金的安排,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启动了20*年市政配套设施改造项目,分三期进行改造,主要改造项目为人行道改造、路面改造、停车场改造、背街小巷改造等市政工程共17个工程,涉及30多条道路。目前,第一、第二期项目已基本完成,第三期项目已正式启动。20*年市政处以方便群众出行为出发点,重点解决了群众行路难问题。投入专项资金共311.7万元完成了对镇小路、农技弄、公安路、幼苗路、爱国路等小街小弄的专项改造,解决了城区小街小弄路难行、深积水问题,方便了广大群众日常通行。继续对桥梁实行“一桥一卡”电脑化管理工作,并对新增桥梁进行添加。全年共完成通途路太河桥接坡、明州路规划河桥接坡等桥梁接坡改造9座。完成了大路村、凤洋村等6个村的撤村改居道路照明工程。至11月底,市政设施专项改造共完成砼路面11840平方米、沥青路面3283平方米,新铺人行道17575平方米,安装路灯400杆,改造下水道683米。相比20*年底,*城区新增道路4条,增加道路长度4.4KM,增加道路养护面积15万M2,其中增加人行道面积2.2万M2。各项主要设施拥有指标仍列市区前茅,经综合评定市政设施完好率达90.4%。全年市政设施人行道改造共获得单项奖3项并获得宁波市市政工程协会城区组市政设施管理优良奖和市政设施资料管理规范奖。20*年城管局市政处被评为省市政行业协会先进单位。

2、绿化景观精品化。实施“增色添香”工程,全年共投入资金963万元,对恒山路(钱塘江路—富春江路)机非隔离带、黄山路(新大路—凤洋一路)中间绿化带、龙角山路等道路共25个绿化工程进行了绿化升级改造,完成总改造面积14.1万平方米。积极做好裸地排查和补种复绿,今年1—11月份累计补种乔木29421株、灌木152274株,补种草坪17357平方米,绿地恢复6400平方米,新种绿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加强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区公园绿地的改造与升级,投资250万元建设太河沿河公园绿地2.3万平方米;投资20万元,完成小山公园的园灯改造,统一配备了节能灯具;投资15万元,新增中河路小游园1530平方米,有效地提高了城区公园景观效果,为市民提供如诗如画的休闲养身环境。继续抓好园林式居住小区、园林式单位的复查工作,由区绿化办牵头对7个园林式居住小区、14家园林式单位进行了复查,指导新建设小区开展园林式居住小区创建工作。今年共投入500万元,完成了对金港花园、华恒公寓、桃源里小区、景第公寓等四个小区绿化、自来水、管线综合升级改造。20*年3月,*区城管局下属园林处被(市)评为园林绿化管理先进单位。

3、市容环境优美化。根据市城管局提出的大城管、全覆盖的目标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我局通过二年的探索和实践,先后制定并出台了《*区全面推进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实施方案》、《*区建筑垃圾处置管理实施细则》、《*区建筑垃圾处置管理实施意见》、《*区餐厨垃圾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逐步完成了对全区街道、乡镇市容环境卫生目标考核工作,形成了全区市容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管理机制,使全区街道、乡镇市容环境卫生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首先,加大了投入。今年投入460万元在新矸和亚浦街道新建了2座垃圾中转站,全区共投入384.3万元在各街道乡镇新增各类环卫车辆共16辆,其中8吨以上5辆,使保洁面积进一步扩大至城乡结合部和背街小巷。截止11月份,我区城区保洁面积达290万平方米,18小时保洁面积250万平方米,18小时保洁率达到76%,比去年同期上升16个百分点,机扫面积为201万平方米,机扫率达到65%,比去年同期上升5个百分点;其次,规范了各类垃圾处置。1—11月份*城区98家主要餐饮单位中已有80家餐饮单位实施了餐厨垃圾集中清运处置,处置率达到81.6%;全区共规范化处置生活垃圾13.8万吨,处置粪便2.5万吨,查处各类渣土案件65起,处置装潢垃圾18594吨,调剂回填装潢垃圾约6000吨。所有垃圾都在垃圾中转站实行处理分类,妥善处置。全区8座垃圾中转站均设置有有效除臭系统,基本实现了垃圾清洁化处理。再次,完善公厕管理。进一步将社会公厕纳入区环境卫生管理处考核范围规范管理,全年共完成简易公厕改造8座,城区有4座公厕实行24小时免费开放,达22%。其中*城区海韵园、海晨园、星中路公厕率先在全市公厕范围内提供免费手纸,这一方便往来群众的细节创新,成为我区今年公厕管理过程中的亮点,将进一步在城区范围内推广。

三、文明管理,严格执法,城管执法水平不断提高

1、创新执法机制,落实执法责任。一是执法机制不断完善。落实执法管理责任制,实行定时、定员、定岗、定职责、定奖惩的五定考核制度,使工作职责落到实处。推行路段分类管理、明确标准,建立健全巡查机制,加强重要路段的执法力度。实行定点管理与徒步巡查相结合、路段管理与机动巡查相结合的管理形式,初步实现了工作范围的全覆盖。二是抓好队伍培训。为转变城管执法理念和工作方法,强化执法能力,提高执法水平,利用每月一次的中层例会,经常性地开展执法工作研讨;建立以大队案审科为主的执法培训工作小组,定期对各中队进行执法培训,参训率达100%,不断提高基层执法队员执法水平。三是不断创新执法方式。针对城区新疆羊肉摊贩属于少数民族、言语不通、难管理的状况,执法大队率先在全市范围引入“城管课堂”的做法,请精通维语的老师有针对性地给执法队员授课,让每一位执法队员都能掌握简单实用的对话语句,有效解决了这一困扰城区环境的老大难问题;结合*城区小山公园地处城中村,人员相对复杂、夏天夜间流动摊贩人满为患的局面,采取灵活机动的“提前介入、教育为先”的做法。在通过发放告知书、宣传册教育的同时,让执法队员在晚间还末形成市场之前介入蹲点,发现一起,劝告一起,既避免了夜间强行整治可能引发的肢体冲突又收到了极好的效果,为小山公园附近城乡居民营造了一个温馨的休闲娱乐环境。

2、重视队伍建设,加强督察力度。一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为切实加强队伍管理,大队完善了督察工作方案,建立了一套保障廉洁的监督机制,维护形象的督察机制,奖勤罚懒的奖惩机制及过错追究责任机制。对队员行为规范、到岗到位责任落实、执法效果和形象、依法办理案件情况进行每月一次的督察,每季度一次综合考核,每半年一次全面考核,并及时将每一次的考核结果反馈给队员,保障和监督各中队执法队员依法履行职责、遵守纪律,防止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出现。为完善中队内部管理,在对4名中层进行轮岗的同时,在大队内部新选拔任用了6名中层干部,使一批德才兼备、富有一线工作经验的队员脱颖而出,充分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20*年9月,*城管局又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15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员,并在12月初完成了培训上路执勤,不仅为行政执法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更如初升的旭日,赋予年轻的城管以朝气与活力。二是以人为本开展工作,在服务中管理,在管理中执法。从人性化管理的角度出发,以服务市民为中心,在服务中坚持原则,严格管理;在管理中,讲究方法,严格执法;在执法过程中,坚持注重日常的宣传教育、服务先行,实行文明管理;对屡管屡犯,视城管法规于不顾的人员,坚决依法处理。相继开展了违章建筑、流动摊贩、夜间施工、渣土乱倾倒等专项行动,使执法队伍进一步得到锤炼,城管形象进一步得以提升。三是健全投诉处理督办机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使群众投诉办理情况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着落”,执法大队始终坚持接到举报30分钟内赶到现场,并及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举报人,指挥中心做到24小时专人值班,通过建立礼貌接听、准确记录、每日汇总、领导批办、全程督办、征求举报人意见等工作程序,快速、高效地办理了各类投诉,全年共受理各类投诉2737起,无一起重复投诉案件,多次受到区领导、区效能办的通报表扬,多次收到群众表扬信件。20*年*执法大队城区中队先后获得了*区青年志愿服务先进单位、市装备管理先进单位和绿地认养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新矸中队被评为省级保护母亲河先进集体。

3、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办案质量。以市城管系统优秀案卷评比和星级办案能手评选为契机,健全案件审核制度,对中队承办个案进行打分,提高队员对案件质量的重视。强化法制指导和服务,案审科定期对疑难复杂案件和难点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向各中队提供法律帮助,提出指导性意见。注重执法公开透明,案件审理工作坚持公开、公正和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原则,使办案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受到社会监督。重大、重要行政处罚案件的审理实行例会制度,由大队领导召集各中层干部集体讨论决定。同时,还建立了行政执法错案追究制、行政处罚备案制,进一步完善了处罚程序,要求各中队的执法案件定时上报。从而,既提高了办案效率,又使执法情况得到有效的监督,避免关系案、人情案的发生。大队案审处全年没有发生一起错案,也没有发生一起行政、行政复议案件,保证了办案质量。截止11月底,执法大队共查处各类案件1868起,罚款164.845万元,其中一般程序477起,罚款158.957万元。简易程序1391起,罚款5.888万元,机动车违停抄告1105起,录入交警联网949起,接受处理680起。执法文书制作、案卷装订整洁规范,在区行政执法案卷评比中被区政府法制办通报表扬。

4、加强装备管理,充实装备力量。为了进一步规范装备管理,我局制定了装备使用登记制度、装备操作规程、装备出行申请制度,大队装备实行分级管理,装备管理责任落实到各中队,建立健全装备管理台帐,中队装备管理实行装备日清点制,大队综合科按月对各中队所使用的执法装备进行核查,将装备使用、管理情况纳入考核范围,使各项装备管理工作责任明确、条理分明。为改善执法环境,在区政府的重视下,不断加强执法队伍装备力量,新购置了执法指挥车1辆,皮卡车4辆,手提式无线调频对讲机12部,数码相机4台,摄相机4台,大大提高了执法通讯的便捷和高效。全年累计投入装备经费100.45万元,比去年同期(68.28万元)增长了47.1%。

四、服务于民,公用行业管理不断规范。

1、节水型城市创建有序推进。在“中国水日”、“中国水周”、第十六个“城市节水宣传周”中,通过在行政大楼、海韵公园、城区各主要路段设立节水广告宣传图片、发放节水手册、展示节水器具,开展节水知识有奖问答等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节水宣传,大力推进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通过一年的努力,继玉兰社区里仁花园、芝兰社区明州花园之后我区海棠社区新艳公寓创建节水型小区顺利通过了宁波市供节水办考核验收。

篇11

(三)主要目标。按照“一年新变化、三年见成效、五年水更清”的总体目标,争取经过3-5年的努力,城市规划区内河流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基本建立河道长效保洁机制,形成河网“水清、流畅、岸绿、安全”的生态新格局。

力争在3年内,基本完成城市规划区内河流综合治理任务。现状水质较差的河流消除黑臭现象,城市规划区内河流达到一般景观用水标准,城市规划区过境河流达到国家和省政府规定的达标要求;现状较好的河流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Ⅳ类水标准,满足娱乐性景观用水标准。

——____4年,全面消除垃圾河,启动以“截污、护岸、疏浚、引水、绿化”为主要内容的重点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完成河道治理6公里左右。启动中心市区城市水系环通工程。

——____5年,基本消除建成区污水直排现象,加快过城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完成河道治理68.8公里左右。中心市区城市水系环通主体工程竣工。

——____6年,全面消除黑臭河,完成城市规划区内河道治理任务,消除劣V类水质,重点河道河段形成水质清澈、环境优美、风景宜人的绿色生态景观带,把清潩河、清泥河、饮马河打造建设成为中心城区河流生态景观廊道。

再经过2年左右的努力,到____8年,生态河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市河流干流及主要支流生态基本恢复,城市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河畅水清、岸洁景美、人水和谐的城市河网水系基本形成。

(一)垃圾河清理整治工程。清理河道水面漂浮物和沿岸垃圾,清除河道内排污口、水闸等附属设施周边区域的废弃物、堆积物,彻底消除影响水质环境的各种污染物,实现河面无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沿岸垃圾收运设施基本到位。

——河道清理。对市区护城河及许扶运河西段(清潩河以西到运河码头)进行打捞清理,清理河道6公里。加强对河道日常巡视和管理,保持河面无垃圾漂浮物,沿岸垃圾及时收运。(市住建局、市城管局负责,____4年年底前完成。排名第一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河道两侧垃圾清运。结合城市河道整治总体安排、城市片区开发和相关项目建设,开展市区河道两侧垃圾清运、设施建设和垃圾死角清理等工作。认真履行河道整治执法职责,依法依规拆除影响城市行洪、截污治污、河道景观改造的违法违章建设,完善河道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水利局负责,____4年年底前完成)

(二)河流截污整治工程。以整治污水直排为重点,分年度、有重点开展污水直排口整治、雨污分流管网改造、污水管网建设完善专项行动,逐步实现城市建成区内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处理。

1、污水直排口整治。全面开展污水源普查工作,尽快完成污染源和河道直排口调查,区分雨污混流排放口、工业企业废水排放口、市政污水排放口等不同类型,制定污水接入城市污水管网实施方案。两年内基本完成建成区直排污染源截污纳管工作,消除污水直排现象。

——严格入河排污口审批。加强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每月上旬对市区清潩河景观水区等全市9个重要水功能区进行水质监测,对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的地方,停止或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新建、扩建入河湖排污口。(市水利局、市环保局负责,____5年年底前完成)

——加强入河排污口巡查。做好日常入河排污口的巡查工作,对未经审批新建、改建或扩建的入河排污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有关规定,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情况严重者处相应罚款。(市水利局负责,____5年年底前完成)

——做好入河排污口核查监测。对宏腾纸业公司工业入河排污口、市工业园区污

水处理厂混合入河排污口、____市污水处理厂混合入河排污口、____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污水处理厂混合入河排污口等15处重点入河排污口进行核查监测,重点监测PH值、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挥发酚、总磷等9项指标,对于特殊行业可增加特征污染物监测项目。(市环保局负责,____5年年底前完成3次核查监测)2、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在查清雨污混流排水口污水来源的基础上,对因排污管网不完善造成雨污混流的,加快完善管网建设,实施雨污分流改造。

——加快八一路截污工程建设。对安装公司至文化路之间的八一路段的污水进行截流,对既有雨污合流的管网进行改造,新建污水管网2200米。(市住建局负责,____5年年底前完成)

——加快劳动路截污工程建设。对建安大道至八一路之间的劳动路东侧的污水进行截流,并入劳动路污水主干网。(市住建局负责,____5年年底前完成)

3、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对分区开发不衔接、排污设施不配套形成的市政污水排放口,通过加快完善区域污水管网建设,实现污水管网有效衔接和覆盖。加大点源排污整治力度,对进入市政污水管道的污水必须达标排放、统一处理。以产业集聚区为重点,加快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到____6年,建成区污水管网覆盖率达到90%以上,产业集聚区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市住建局负责,____5年年底前完成)

(三)城区工业污染源整治工程。

1、严格环境准入。严格执行《____市建设项目准入禁止、限制区域和项目名录(____4年版)》,全面推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总量预算制度,形成建设项目环境准控合力,禁止新上造纸、纺织品印染、制革等项目;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市环保局负责,____5年年底前完成)

2、推动工业企业入园进区。结合化解过剩产能、节能减排和企业兼并重组,有序推进城区内重污染企业环保搬迁,逐步将建成区内排放水污染物的工业企业搬迁至产业集聚区或工业园区。对已列入搬迁计划的工业企业,加快搬迁进度,确保按时实现停产搬迁。(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环保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负责,____5年年底前完成)

3、推进清洁生产。深入推进重点行业清洁生产,鼓励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或者地方排放标准的企业自愿组织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对超标和超总量排放的企业、排放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直接排入城市河道的企业,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市环保局、市工信局负责,____5年年底前完成)

(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以产业集聚区为重点,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3年内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3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8万吨/日,产业集聚区全部建成污水处理设施。推进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到____6年,全部完成现有低于一级B排放标准的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任务,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加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建设,处置率达到100%。加快建设屯南污水处理厂、邓庄污水处理厂,____4年底前竣工投用;强力推进____县三达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加快市区污泥处置扩建工程前期工作进度,积极实施瑞贝卡污水处理厂水环境承载力提升工程和中水利用工程,确保____5年建成投用。(市住建局,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____区管委会负责,____5年年底前完成)

(五)河道生态修复建设工程。不断强化河道综合整治及生态修复工作,开展河道清淤疏浚、河水净化、河流补源专项行动,建设完善河道拦蓄水设施、中水回用设施,强化河流水环境及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促进河道水质不断改善。

1、市区护城河清淤疏浚。以城区黑臭河段为重点,开展河道清淤疏浚,清除河床污染底泥,减轻河道内源污染。

——市区护城河河道清淤疏浚净化。对河底淤积严重的北城河、____河和西城河进行清淤,对许扶运河进行清淤和疏浚,清除河底污染源,提高河水自净能力。(市住建局负责,____6年年底前完成)

——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护城河进行莲藕补种,增加莲藕覆盖面积;许扶运河种植莲藕、蒲草等其他水生植物,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恢复和增殖多种生物种群,形成河道水生态系统。(市住建局负责,____6年年底前完成)

2、开展市区河道清淤。

——清泥河清淤工程。清泥河流域河道疏挖38公里。(市水利局负责,____县、____区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按照分工抓好落实,____5年年底前完成)

——清潩河清淤工程。清潩河综合治理工程11.7公里。(市水利局、____县、____区政府,____区管委会,市住建局负责,____5年年底前完成)

——学院河饮马河连通工程。饮马河河道开挖8.6公里,学院河饮马河连通段河道开挖3.2公里,学院河开挖7.3公里。(市水利局、长葛市、____县、____区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____区管委会负责,____5年年底前完成)

3、水环境和重点污染源监控。将日废水排放量100吨以上或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5公斤以上的企业、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企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的企业和环评审批有明确要求的企业,作为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实施自动监控的重点企业,分阶段在重点河流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列入年度国家和省重点监控企业名单以及新、改、扩建项目需建设自动监控基站的,必须按期完成并稳定运行。(市环保局负责,____6年年底前实施完成)

(六)河流沿岸景观建设工程。以提升景观品质、改善生态、改善环境为目标,实施河流沿岸景观化改造,形成亲水型、具有现代人文气息的滨水生态景观。到____6年年底,中心城区建成3条河流生态景观廊道。

1、护城河水系环通工程。____4年年底前完成一期工程项目可研、环评及审批,____5年2月底前完成施工设计、施工招标,小西湖至西护城河、西护城河至南护城河连通工程开工建设,同步进行清虚街桥、南关大街桥、北城墙街桥、文惠街桥、公园卧虎桥建设。(市住建局负责,____5年9月底前完工)

2、护城河沿岸的景观项目。修葺河道两侧河堤护坡,更新改造____河、北城河、西城河护栏4960米。垃圾房升级重建工程8处。(市住建局负责,____6年年底前完成)

3、河岸绿化美化。加快生态护岸和自然岸线建设,按水系、分片区实施植树绿化改造,重点提升主要河道沿岸的生态景观效果。

——清潩河上游生态林地建设工程,绿化面积2300亩。(市林业局,长葛

市、____县政府负责,____4年年底前完成)——石梁河与清潩河汇合区生态林地建设工程,绿化面积7700亩。(市林业局,____县政府负责,____5年年底前实施完成)

——颍汝干渠与长店沟汇合区生态林地建设工程,绿化面积12000亩。(市林业局,____县、____区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负责,____5年3月底前完成)

——清潩河下游生态林地建设工程,绿化面积8900亩。(市林业局,____县政府、____区管委会负责,____5年年底前完成)

4、建设河流生态景观廊道。推进重点河流两岸的生态景观保护和建设,建成一批城中湖、滨河公园、慢行带游步道、亲水设施、文化景观,合理布局沿岸开放空间公共艺术,绿化、美化、彩化、亮化沿河景观带,提升滨水生态景观品质,带动城市品质提升。

——清潩河生态景观廊道工程,____4年年底前完成拆迁清表,加快河道清淤、护砌等土建工程、绿化工程施工进度。(市住建局,____县、____区政府,____区管委会负责,____5年年底前完成)

——清泥河生态景观廊道工程。____5年年底前完成清淤疏浚、桥桩、河岸护砌,绿化工程建设。(市水利局,____县、____区政府,____区管委会负责,____5年年底前完成)

——饮马河生态景观廊道工程。____5年年底前完成桥梁、道路、河道生态工程,全线进行绿化工程建设。(市水利局,____县、____区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____区管委会负责,____5年年底前完成)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建立城市河流清洁行动计划协调机制,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协调本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重大事项。禹州市、长葛市、鄢陵县、襄城县要依据本实施意见精神,在____4年11月上旬前编制完成本地实施方案,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明确落实责任分工,认真组织实施当地城市河流清洁行动。

(二)明确部门分工。市发改委统筹协调开展河流清洁行动,要将河流清洁行动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河流清洁行动重点项目。市环保局负责垃圾河清理整治、河流截污整治、工业污染源整治三大治理工程推进督导工作,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督检查,对影响城区河流水质的污染企业进行逐一排查,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其限期整改到位。市住建局负责污水处理设施、河道生态修复、河流沿岸景观三大建设工程推进督导工作,检查督促城镇排水、生活污水处理、城市节水、生活垃圾处理、城区河道清淤及园林绿化等工作。市水利局负责指导督促城市入河排污口排查与管理、河道上下游及过境河道清淤工作,减少污染物入河量,提高城市河道下游排涝能力,保障城市排涝泄洪,合理配置水资源,指导督促市区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市财政局要统筹整合省、市有关专项资金,加大对河流清洁行动的支持力度。宣传部门要积极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及时组织报道各地工作动态和成效。其他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协同做好河流清洁工作。

篇12

今年上半年,省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我市在创建"双百社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本市实际,制定完善了《石家庄市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实施方案》,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工作目标更加具体,活动内容更加充实,措施更加得力。在创建活动中,着重抓了三个关键环节工作:一是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合理地"充分就业社区"的标准。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社区内解决困难群体就业,如有就业愿望及就业能力的零就业、双失业、单亲等就业困难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90%以上有就业愿望及就业能力的"4050"人员实现就业;90%以上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95%以上有就业愿望及就业能力的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等。二是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是搞好创建活动的重要保证。为推动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我市各级政府把创建活动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市、区(县)两级政府都成立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领导小组,明确了市及各县(市)、区街道平台机构职责,实行分级管理,市级部门主要负责方案制定、出台标准及评估验收;区(县)级主要细化工作内容,制订工作计划和业务指导;街道平台负责具体组织实施。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为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三是典型引路推动创建。在创建活动中,我市以先进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面开花。这项工作我们从桥东区抓试点开始,桥东区在创建活动中一直走在全市前列,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被列入区委区政府2006年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区委区政府定期听取关于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工作汇报。区人大、区政协领导列席参加,以引起社会各界对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的重视。元村社区强化"三个意识",以"六个一"活动为载体,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充分就业社区台帐,坚持"三个到位",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在社区内实现了充分就业,为全市做出了榜样。今年8月25号我市在该社区召开了"石家庄市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现场经验交流会",省厅、市劳动保障部门及部分县(市)劳动保障部门的有关领导同志参加了会议,桥东区政府、桥东区就业局、元村社区分别做了经验介绍。现场会通过经验交流、现场观摩,小额贷款诚信创业网点和社区经济实体参观,使与会人员受到了很大启发和鼓舞,明确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概念和工作思路,增强了信心,激发了干劲儿,为全市全面推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为抓手,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开展多项活动,大力推进社区就业工作。

(一)开展"千名下岗失业人员进社区"活动。我们将100个以服务业为主的私营民营企业作为再就业安置基地进入社区,享受再就业优惠的扶持政策,鼓励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大龄的、无技术专长的下岗失业人员进入社区就业。例如,具有一定经济实力且经济效益好、在石家庄具有一定知名度且就业潜力大的长安社区老年公寓、青园爱心月嫂服务中心、桥东区东方亦英美容美发学校、转岗嫂子饺子店、新华区幼儿园、三木净菜服务社、裕华区玉洁家政等私营民营企业进入社区后,实行统一挂牌管理,由于这些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技术含量低,使1000名下岗失业人员在这些基地里找到了相对稳定的工作岗位。

(二)整合社区资源,发展社区经济。依照"服务化、社会化、市场化、实体化"的原则,全市所有街道办事处均成立了社区服务总公司,作为街道经济与社区就业的重要结合点,已经成为石家庄社区经济发展和社区就业的重要拉动力量。例如青园街办事处在社区成立的服务总公司,包括幼儿园、家政服务部、安居装饰部、利远网络部、月嫂服务部、新星物业部、保洁部、中介部、医疗部等,刚成立时拥有员工115人,其中80%以上为下岗职工,截止目前,总公司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310名,其中公司直接安置890人,介绍安置620人。被社区居民称之为"群众生活的110"。

(三)与私营民营企业结盟。市政府与座落在社区或社区周边的经济效益相对较好、安置潜力相对较大,且愿意接受政府就业指导的私营民营企业缔结再就业联盟,从"放开、鼓励、引导、规范、服务、保障"六个方面制定政策,减少了在市场准入、办证年检、税费减免等诸多繁杂环节,提供政策、法律、技术、信息援助等方面的服务,要求他们建立空岗报告制度,实施再就业。如长安区就业服务局以区政府名义发出了"致辖区企业的一封公开信",与近200家规模较大的私营民营企业签订《再就业合作协议》,积极开展对再就业困难群体"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的活动,2005年度,这个区的私营民营企业共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890名。

(四)开发公益性岗位。以帮助困难群体就业为重点,政府投资相继开发了治安巡防、交通协管、劳动保障协管、社区消防、园林绿化、卫生保洁、环境绿化、初级保健、管道维修、家政服务等公益岗位5500个,安置了大批就业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使大龄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状况明显改善。如我市桥东区根据社区居民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形成了开发"三保"(保安、保洁、保绿),发展"三托"(托老、托幼、托病),推行"三大服务"(家政服务、配送服务、公共管理)的社区就业模式。今年以来,仅桥东各社区实现就业的人员达到826人。

(五)开展"零就业家庭"援助活动。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市制定了《石家庄市关于开展城镇"零就业家庭"援助活动方案》,按照"真情、高效"的服务标准,广泛开展以"零距离、面对面"为主要服务形式的再就业援助活动。以区、街道为单位组织开展"再就业服务社区行",带着岗位,带着政策,带着党和政府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关爱走进社区。我们提出的口号是:就业服务与社区居民实现"零距离"对接,职业介绍与求职人员"零距离"接触,公益性岗位为"4050"人员"零距离"提供。市就业服务局局长张增根同志率先垂范,他在新华区入户走访时发现了田同和这家特困零就业家庭,便设法将其安排在和美物业管理公司就业。6月29日桥东区通过开展"迎七一送岗位"就业洽谈会暨特困党员就业援助活动,为"零就业家庭"及特困群体提供岗位2178个,达成就业意向1650人。

(六)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构建诚信还贷体系,确保社区就业工作步入良性循环。

近三年来,在我们大力宣传和帮扶下,很多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小额担保贷款走上自主创业之路。但有些人由于诚信意识淡薄,不能及时归还贷款,严重影响了信贷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此,我市出台了石家庄市劳动保障局、财政局、人行石家庄中心支行《关于进一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实施意见》,从建立信用社区入手,解决这一难题。我们采取了三种方法:一是加强城信教育活动,从道理上促动。我们利用社区板报、橱窗、再就业回音壁、再就业联系卡、就业服务网站,以及全市开展诚信教育宣传活动,发放诚信教育宣传单1万多张,加强对申领小额贷款人员的诚信教育,让其明白国家的贷款政策,富了自己不能忘了更多需要帮扶的人。二是建立定期回访制度,从工作上推动。建立再就业跟踪服务机制,实行"回访本人、回访单位、回访家庭"三回访制度,及时了解贷款人经营状况,对有还款能力的,督促其按时还贷,对诚信度高的网点我们授予"小额贷款诚信创业网点"铜牌,鼓励他们诚信经营,督促他们及时还贷,为贷款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是帮助贷款人解决经营难题,从感情上打动。在工作中我们提出了"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付出100%努力"的服务理念,对经营确实有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不横加指责,而是主动帮助他们查找症结所在,转变经营思路,改善经营环境,尽快走出困境,以便及时还贷。如桥东区实行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以来,共有113名下岗失业人员拿到了小额担保贷款,截止目前,到期还款率达到87%,这与构建诚信体系是密不可分的。

(七)启动"小老板培育工程"。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在全市启动了"小老板培育工程",以实现"以培训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通过向学员系统地传授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创业方法,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使他们掌握创办企业的运作程序。为了帮助学员解决"选择创业项目"和"规避投资风险"两大难题,通过市专利局、发明协会等不同渠道征集、筛选了可供向学员推荐的创业项目,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指导组,负责对学员选定的创业项目进行具体的市场论证和企业策划指导,帮助有创业意识的下岗失业人员当上小老板,实现"一人创业带动群体就业"的倍增效应。截止今年6月份,全市共举办创业培训班211期,培训学员7500多名,成功创业的学员达6000余人,约占参加创业培训人员总数的80%。石家庄胜利服装厂失业女工阎潇,失业后曾摆过地摊、打过零工,但屡闯屡败,参加创业培训后,再次创业,成立了一家月嫂服务中心,自己当上了小老板,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吃饭"问题,她的企业还使180余名大龄下岗女工实现再就业,其业务范围辐射京、津、冀、晋等地。

(八)多渠道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引店进社区。今年7月13日召开了河北邱氏科贸有限公司废水利用、灭害系列产品连锁经营店进社区新闻会,预计开发社区岗位500个。同时,与大松电动车有限公司进社区开办"夫妻店"工作已经启动。

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全市通过政策支持社区服务型企业吸纳就业3351人,通过非公有制企业吸纳就业和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18295人,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安置困难人员就业5500人,还涌现出一批创业明星。目前,全市共创建社区经济实体19891个,安置就业人数79564人。社区就业已成为我市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重要渠道,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必将获得丰硕成果。

篇13

位于中国大陆腹地关中平原的西安市,白进入新世纪以来,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2009国家《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颁布实施和2010国务院正式将西安纳入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之列,都为西安的未来发展赢得了宝贵机遇。作为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千年古都,在创建和塑造城市品牌的过程中需以城市综合环境的整治为出发点,优化生态环境,结合自身实际提升城市功能,实现西安二、城市生态环境对西安城市品牌建设的意义城市品牌的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r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它涉及经济、环境、社会等诸多因素。城市环境与城市品牌好比绿叶红花,没有前者的装饰和衬托,就难有后者的美丽鲜艳。

城市生态环境作为地域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如阳光、空气、温度、土地、植物等)和城市人t生态环境(如建筑物、道路、水、电、园林绿化、交通等)。l4它提供了城市活动的卒间,决定了城市发展的规模、速度、类型和特点,是能量转换、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条件。优美的城市环境有利于吸引投资、扩大国际交往和发展国际旅游业,是现代文明城市的标志之一一。建成圈际化人都市,是西安的未来发展方向,国际化人都市所应具有的高度现代化的特点,决定了其必定是·个具自‘良好生态环境的现代化城市。_6纽约、东京、巴黎、香港无一一不是如此。

扩建t程)。

同时,实施西安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着重在马腾空附近建设一座生活垃圾焚烧厂,接纳城内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东部、雁塔区东部、曲江新区及远郊灞桥区南部、航天基地、长安区东部(含农村)符合焚烧条件的生活垃圾,实现2000吨/日的处理能力;在蓝田县、高陵县、户县、周至县及临潼区、阎良区分别选址建设各区县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改造江村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沥液处理厂,提高处理水平,使渗沥液处理后达标排放;促使中建公司岳旗寨垃圾综合处理场尽快改进处理工艺,实现1000吨/日的处理能力,接纳高新区北部、雁塔区西部、沣渭新区东南部的生活垃圾;并在城内莲湖区三民村垃圾中转站建设一条生活垃圾分拣线,以利于生活垃圾焚烧。

2.加强城市环境品牌建设的宣传力度。如果说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是西安建设生态城市品牌的第一步,那么营造与城市生态有关的文化氛围,则是西安环境品牌塑造更为重要的方面。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机关及围绕其形成的政治社会软环境,是城市发展和城市品牌建设的主导力量,被视为西安生态城市系统建设的中枢神经。l22010年度,西安市环境保护部门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环境宣传实践活动,如“地球一小时”、“六·五”世界环境日、绿色低碳风尚系列宣传活动,与市教育局联合在雁塔区明德小学开展“呵护古城蓝天,防治尾气污染,红领巾在行动”宣传实践活动,积极主动与《经济日报》《陕西日报》等媒体联系,及时公布西安环境质量状况和环保丁作进展,继续深入推进绿色文明示范工程等,l2为西安市环境的改善和生态城市建设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然而,城市环境的改善与环境品牌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问题。西安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内陆城市,悠久的历史与曾经的繁华,造就了西安人小富即安、易于满足的生活态度。观念的陈旧以及相对保守的思想使西安人对于新事物、新问题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大为降低,在解决和处理诸如城市发展理念、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城市更新、品牌建设等新的城市发展问题时过于被动。因此,推动市民观念的更新,倡导个人素质、行为举止、环保态度的转变,树立良好的市民形象则显得任重而道远[参考文献]2007.[2]钱明辉.城市品牌化影响因素研究述评lj_.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4][5][6][7][8][1]张锐,张皴.城市品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4]·24·李朝明.城市品牌建设思路探讨[j].商业时代,2006(9).于阿金,王科.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发展(j,城乡建设,2oo4(2).杨文举,孙海宁.浅析城市化进程中的牛态环境问题[j].生态经济,2002(3).朱林兴.国际化都市与生态环境建设一一建设l海,1态型城市的新思路[j].亚太经济,2003(3).谢洪禄,袁卫东.加强环卫质量管理,塑造城市环境牌[eb/oi].(2008—07)[2011—02—28].http://222.66.64.131:8080/zx/tck.isp?main—colid=70&topjd=70&main_artid=1714.师谦友,范化冬,张敏娜等.西安城市化进程人居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欧什.西安人居环境渐人佳境[n].华商报,2004—08~l3—05.尹怀庭,刘科伟.西安城市问题及其新世纪城巾发展构想[j].人文地理,2002(4).卞显红,王苏洁.城市旅游空间规划布局及其态耶境的优化与调控研究[j].人文地理,2003(5),张德丽.西安文化论稿[m].西安:西安版社,2009.朱团钦.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发展lj】.商业经济j管理,2003(11).范少肓.论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叮持续性保护ljj.人文地理,2003(5).薛东前.西安城市化与环境互动作用机理研究f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0.陕西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西安环境质量评价报告研究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叶【j版社,1987.庄宇,昌琳.西安地区水环境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11).张蓉珍.西安市t业环境污染问题及凋控对策ljl_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4).鞠美庭,王勇,盂伟庆等.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张锐,张皴.城市品牌塑造的影响凶素及互动关系研究[jj.经济问题探索,2007(3).唐亦功,王彬.浅析西安市环境与城市布局ljj.陕曲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西安市环境保护局.西安市环境保护局2010}1标责任综合考评工作汇报[r].西安市环境保护局,2010.杨林,舒麒麟,罗礼秦等.西安曲江新区可持续发腥的战略环境评价及环境规划[j].陕两环境,2003(5).西安市环境保护局,西安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j]1j1jm¨bm\"懈rjr}r}r;例行监测结果显示,工业集中区的夜间噪声超标3.6分贝;居民文教区和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的昼间、夜间噪声均超标,超标幅度在0.4分贝~l2.2分贝之间。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的昼问噪声成为5个功能区中噪声最高的。

四.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西安城市品牌的建议(一)将创建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品牌塑造的重要内容如果说“历史文化名城,十三朝古都”是西安一直以来老的城市品牌的话,那么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我国城市更新理念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要求,西安的城市品牌也应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感和创新性,展现出西安除历史文化资源以外的环境优势。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产物,是当今世界所公认的城市发展的最优模式与最新趋势,其基本目标在于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d9](vs-)o)2005年西安市委市政府在《西安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发展报告》(白皮书)及《西安“十一五”生态城市专项规划》中就提出了建设生态西安的具体要求和重点任务。西安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说明中,也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绿地系统作为一个独立部分给予了高度重视。

与努力把西安建设成为自然生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社会发展进步、人民生活富裕,又兼备自然山水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等地域特色的生态化城市这一规划目标相一致,西安城市品牌塑造的内涵之一,就是以优化环境因素为契机,为城市贴上生态文明的标签,成为具有显示度的名片,进一步丰富和提升西安的城市品牌形象。_20这既是作为西部内陆省会城市未来发展的宏观战略,又是解决西安所面临的严峻生态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

(二)规划引导城市各功能区环境品牌建设西安市是以明旧城为基础,向东、西、南三面逐渐扩展而成的,城市轮廓大致呈一“t”型,城东的机械和纺织工业区南北延伸以i产河为轴对称之势;城西的电工城以大庆路和丰镐路为轴大致呈东西向分布;城南为高等院校集中的文教区;城西南为电子城,[21主要的工业区大体分布在城东、城西、东北、西南郊及?产河以东的塬下。工业区的不合理布局成为西安河流水质和大气环境的直接污染源。今西安的城市布局,在延续历史空间布局的基础上,被确定为“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的总体结构形态。东、西、南、北各功能分区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定位,在保留各区产业特色的同时,对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西安东部的泸灞生态区为例,2004年的该区还是一片污水横流、垃圾成山的荒滩,区内曾经丰富的水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并没有成为这里发展的有利因素。2005年,在泸灞生态区被列为西安市重点发展的“四区两基地”之一,西安重要的城市生态环境补偿区之际,以2产灞河环境整治为起点的生态建设工程逐步展开。f1水上摩托艇赛事在沪灞广运潭的举行,欧亚经济论坛永久会址落成于此,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等一系列标志性事件的出现,使原先的河流污染状况大为改观。截至2010年11月底,i产河、灞河等4条人渭河流的化学需氧量较2006年平均降幅达到59.5%;城东部纺织城综合区自2008年投资1180亿元实施的旧城改造以来,城市道路建设、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和现代纺织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也取得长足进步。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规划及有效的落实,将泸灞生态区变成了西安集居住、旅游、会展为一体的城市生态品牌区。

位于西安市城东南,与2产灞生态区同属中西部地区首批国家级生态区的曲江新区,作为西安市城市中心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其所处特殊地理位置、环境特征、功能定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中加强了交通绿色廊道、曲江南北湖湖面水系绿色廊道、度假区园林绿地系统和区内生态文化体系的建设,_22也已树立起自身独特的新区品牌。

(三)从操作层面上集中治理城市环境污染源1.实施污染防治的重点工程。根据西安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的重点工程,在大气环境保护方面,西安市欲延续“十一五”期间实施的集中供热和天然气配套工程。扩大供热面积至250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大唐渭河热电厂发电余热工程、西安东方集中供热工程、3538集中供热工程等。在城市供热能力得到极大提高的有利条件下,鼓励处于敷设供热管网范围内的企业及住宅使用集中供热;在划定的禁煤区,拆除小型燃煤供热锅炉,以西郊热电厂、灞桥热力厂、户县第二电厂大型燃煤电厂脱销作为试点,积极开展燃煤锅炉脱销工程。

在水环境防治上,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治污水平。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改扩建污水处理厂4座(第一污水处理厂(邓家村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第二污水处理厂(北石桥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第三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第四污水处理厂二期·23.响,是复杂的大系统。因此必须本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来保持和发扬历史文化内涵,既要注重现代城市所必须的经济建设,又要从生态的角度建设城市河湖水系,营造城市的生态环境背景和绿色空间,恢复八水绕长安的历史美景。

三、西安市现存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仅仅明确了城市生态环境对于城市品牌建设的重要性,还不足以完成西安城市品牌塑造的全过程。

环境建设只有根据城市品牌内涵的要求,自觉地服务于品牌建设、突出品牌形象、强化品牌精神,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收到理想效果。西安城市生态环境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集中体现在近代工业文明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上。根据西安市环境保护局自2007年起对全市行政区域内21648个污染源普查对象的统计数据可知:丁业源5385个,农业源5064个,生活源11191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8个。

(一)西安市大气环境污染

西安市的大气污染主要来自t业、交通、生活等以煤为主的燃料燃烧过程,化工、冶金、建材等_t业的生产过程和以油为燃料的机动车辆行驶过程。j(p’据西安市环境监测部门历年的监测数据显示,西安市空气环境的污染物主要是tsp、so2和no~。火力发电业(60766.54吨)、造纸及纸制品业(10725.98吨)、水泥制造业(6125.55吨)3个行业so2排放量合计占西安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t业源so2排放量的85.7%;火力发电业(21764.75吨)、水泥制造业(2834.60吨)、造纸及纸制品业(2325.74吨)、粘土砖瓦及建筑砌块制造业(1754.17吨)、飞机制造及修理业(1519.62吨)5个行业排出的nox合计占工业源氮氧化物排放量的85.1%。就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来看,莲湖区_r业比较集中,污染指数分担率最高(27.34%),是潜在影响能力最大的区域;碑林区基本属于文教区,指数分担率最小(6.78%);其余各区彼此相差甚小(如:雁塔区指数分担率17.85%,灞桥区17.12%,未央区15.11%)【]((二)西安市水环境污染现代化所要求的用水需求,令水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ll西安水环境的污染,在空间结构上表现为人t河湖及水库的水质污染、地下水污染两大类。污染源来自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能源面源污染,其中_丁业废水影响最大,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及重金属。以2007.22·年全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结果中河流污染情况为例,西安市废水排放与流域分布情况如表l所乐:表1西安市废水排放与流域分布情况表单位:吨湟河收纳废水量最大,占到废水排放量的53.7%,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更是占到61.4%。

(三)西安市固体废物污染

广义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t业废渣、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和粪便四部分。_1副随着西安城市市政建设和各开发项目的推进,建筑垃圾和1一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长加快。2009年度西安市建筑垃圾产量约3500万吨,主要采取填埋方式处理;进入环境统计的重点企业376家,丁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46.33万吨,比2008年增加了47.76万吨,增加率为24.o5%;综合利用量为240.96万吨,全年t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97.83%,尚未实现完全处理;生活垃圾目前仍是重要的固体废物污染源。

2009年市区生活垃圾产生总量为178.85万吨,无害化处理总量为161.50万吨,本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0.30%。虽比2008年增加约4个百分点,但是城郊3区(临潼区、阎良区、长安区)和4县(周至、户县、高陵、蓝田)尚没有完全独立运行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的处理主要还是依靠原有的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垃圾处理丁作仍存在较大压力。

(四)西安市噪声污染

根据薛东前、张蓉珍等学者的研究,西安市噪声主要来源于t业生产、交通车辆和建筑施t三方面。

2010年全市道路施工挖占79处,均成为主要的环境噪声源。西安市市区环境噪声等效声级为56.2db(a),白天暴露在55db(a)等效声级以上的域面积占市区监测面积的54%,即占全市54%区域工作和生活的人们在遭受着不同程度的噪声影响,这种受害程度和区域还有增加的趋势。据环境监测部门2010年上半年对西安市5个功能区噪声进干亍(一)城市生态环境将影响西安人居生活质量城市是人类重要的居住环境,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地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生产活动的发展,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物质、能量交换日益加大,当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所具有的自净能力时,就会造成环境污染,形成环境问题。城市规模的扩张,愈多的污染源,让城市自净能力相对更差。因此,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使子孙后代能够有一个永续利用和安居乐业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时代的紧迫要求。l7j人居环境作为与人类生活质量关系最密切的生态环境,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按照学者们(张锐,张皴2007)所提出的城市品牌理论的受众观,城市品牌的塑造离不开城市管理者、建设者们对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对城市的认同和满意度,从而进一步提升西安城市知名度及美誉度。

西安市自2004年起就开始了全面的市容市貌整治工作,从开工建设西郊公园、实施动物园改造项目,到环城西苑竣工和大雁塔北广场的亮相,充分显示了政府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决心。西安市的环保部门以空气、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减排,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环境整治以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为突破口,狠抓落实,使西安的人居环境渐入佳境。荣膺2009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在本地房地产开发商紫薇、高新、龙安、豪盛以环境为特色打造西安强势人居品牌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地资本中海、珠江、绿地等也纷纷在古城安家落户。

(二)城市生态环境将影响西安旅游品牌形象伴随着快速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安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的指导下,明确将旅游产业定位为城市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2009年,在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甲流等多重困难的情况下,西安市共接待海外旅游者672909人次,同比增长6.47%(全国接待海外旅游者增长为负数),创汇3.9亿美元,同比增长8.6%;接待国内游客3862万人次,同比增长22%(全国接待国内游客增长为11%,超过全国平均数一倍),国内旅游收人266.35亿元,同比增长24%;旅游业总收入297.4亿元,同比增长22.12%,彰显出了旅游大市的产业规模和实力。

2002年7月,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李胜利等人对来西安旅游的400位国内游客进行了有关西安形象感知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兵马俑、明城墙、钟楼、大雁塔几大代表性文化遗产,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古都印象,构成了80%国内游客对于西安形象的感知。从某种意义上讲,以古建筑历史遗存为特色的旅游品牌形象,也正是西安的城市品牌。旅游业的兴衰,关系到西安城市品牌的定位与城市核心价值的体现。

然而,在西安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与之相伴的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西安加速的城市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