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心理护理干预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心理护理干预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心理护理干预

篇1

1.1 一般资料

选取的对象为2009年1月—2010年6月初产妇,无严重的内科及产科并发症,孕周为37~41周,单胎、头位。年龄22~31岁,平均26.4岁,随机分为干预组(58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无陪护分娩,一个或多个产妇有规律宫缩后,由值班护士负责观察和接生。干预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采取干预。观察两组分娩方式,产程及产时、产后2h出血量。

1.3 结果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对照组的剖宫产率比干预组大很多;两组产程及产时、产后2h出血量比较,两组产程比较,干预组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比较,干预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2 待产妇临产后的心理特征

孕妇入院待产,心理状态是复杂的。由于环境的改变,有陌生感,既有将做母亲的喜悦,又害怕分娩,怕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希望被重视,渴望陪伴。诸多因素使产妇常常处于焦虑、不安和恐惧的心理状态。

2.1 恐惧、焦虑心理

首次经历分娩,害怕疼痛又缺乏相关知识,对分娩存在恐惧心理,担心难产,害怕畸形,怕胎儿会发生危险,都会使其精神过度紧张、恐惧和焦虑。

2.2 依赖心理

许多待产妇因阵痛煎熬往往对其家属产生依赖心理,尤其是母亲和丈夫,特别是进入分娩室后仍希望家属陪在身边。如果对陪伴的助产士产生信任感,就会要求这名助产士陪伴其左右。

2.3 择优心理

待产妇入院后,希望医护人员对她认真负责,盼望有高超助产技术及助产士为其接生,对她不满意或不了解的医护人员持怀疑态度,甚至拒绝合作,不予配合。

2.4 自尊心理

待产妇往往希望医护人员和家人时刻关注自己,对医护人员的各项检查和治疗都非常敏感,稍不如意就表现为情绪激动或沉默不语。

3 待产妇心理干预措施

心理护理是护士在医疗过程中通过对孕妇进行心理安慰、知识、劝解、疏导以及调节方法,保持孕产妇良好的身心环境,积极指导孕产妇配合助娩,增强孕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更好地帮助产妇顺利地完成分娩过程。妇女在妊娠和分娩期间,身体各系统发生生理变化同时,心理方面也会发生微妙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关系到孕产妇顺利分娩。因此,促进孕产妇心理健康,加强心理护理,鼓励孕产妇建立自然分娩的信心,使孕产妇在这一特殊时期保持最佳心理状态是助产人员的主要职责,也是提高产时护理质量的主要环节。

3.1 改善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

助产士微笑着使用尊重孕产妇人格的礼貌用语,可以消除产妇的陌生感和恐惧感,调节孕产妇的紧张情绪。要认真倾听,适时给予反馈,表示理解和肯定对方的意思。因此,医护人员在与产妇接触中应该用善意、亲切的语言,表现出更多的关心,使其心情放松,消除对分娩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3.2 营造温馨的分娩环境

一个温馨而有利于产妇的环境非常重要,保持病室清洁整齐,使孕产妇感到舒适,处于最佳心理状态。设置家庭式的待产室和产房,适时的放些令人心悦的轻音乐使孕产妇心情舒畅,从而减轻产妇的心理负荷,消除紧张、焦虑的心理。

3.3 疏导产妇的焦虑心理

助产人员更多地接触和了解产妇,了解他们的心理要求,针对性向孕产妇讲解分娩知识及过程,减轻宫缩疼痛的方法,如何使用腹压配合助产人员顺利分娩,以消除孕产妇的恐惧、忧虑心理,以最佳心理状态愉快地度过分娩期。

3.4 提高助产人员素质,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助产人员熟练正确的掌握助产技术,仔细观察产程,良好的工作技能给孕产妇带来安全感和责任感。

3.5 良好的社会和家庭支持系统

产前要对其家庭成员进行分娩有关的心理卫生宣传,树立正确的生育观,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鼓励家庭人员的配合,允许丈夫和家人在分娩过程中陪伴产妇,使产妇心理上有所依靠。在分娩过程中,家庭的支持尤其是丈夫提供的支持可唤起产妇积极的反应,缓解紧张、焦虑感。

3.6 开展导乐陪伴分娩

实行导乐分娩,对每位入院的孕产妇进行一对一的陪护,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减轻其心理压力,缓解其紧张、焦虑心理。

篇2

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和心理干预的8例地震伤患者,年龄16~87岁,2例干部,大专文化,经济条件好,2例学生,4例老年患者均伴有各种老年病,其中1例患者无陪护。8例地震伤患者来时均有不同程度抑郁、烦躁、情绪波动等心理问题。

2 心理护理的原则[1]

2.1 控制刺激的原则 把各种刺激控制在患者当时能承受的范围内,是对患者不稳定情绪和不佳心态的一种保护,因此给患者创造一个相对安静和适宜的休养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2.2 坚持疏导的原则 所谓疏导,就是疏通和引导,让患者实事求是的认识和分析当前面临的困难,帮助患者选择理性的态度和方式面对目前发生的问题,因人施教,以理服人,以诚待人,以情动人。

2.3 允许患者宣泄的原则 我们要患者说,有多少说多少,说错了也不要紧,就是说过火的话,也要让他们说完心里话,发完怨言,减轻心理负担,获得心理平衡。

2.4 解决问题的原则 是根据病人因时、因事、因地制宜,帮助他们利用自己及其可利用的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来改善他们的应对水平。

3 心理干预和心理护理

3.1 入院介绍 病人入院时护士应主动热情接待,详细介绍住院环境和制度,态度要真切,语言要温柔,以取得病人信任,从而消除其陌生感、不安全感。

3.2 护患沟通 利用治疗和非治疗期间与病人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向病人解释各项检查治疗目的、意义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向病人反馈检查结果,配合治疗。

3.3 紧急救护时的心理护理

3.3.1 进行评估 对所有病人进行评估,内容包括恐惧、悲伤度、自我护理的理解内容,采用问答观察病人行为与情感,收集第一手资料。

3.3.2 进行干预 指导病人如何宣泄情绪,如何静心休息,如何面对困难,并通知家人、亲友、有关部门领导,给予精神物质支持,传媒的关心和采访也会带给他们很好的宣泄。

3.4 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护理

3.4.1 采取自我暗示放松法 例如:让患者感到舒适就怎样的卧位。

3.4.2 支持与安慰 护士是患者的贴心人,也是最信任的人,我们要态度诚恳地帮助患者,交谈中要着重如何对待突发事件的经历和目前要帮他们解决的问题。

3.4.3 集体讨论 让症状、年龄和性质相同的伤病员集中在同一病室,让他们随意交流、进行沟通,互相安慰,互相帮助,互相鼓励。

3.5 恢复期的护理 恢复期病人情绪逐渐稳定,应适时进行疾病的康复指导。对康复者出院的状况随访,并告诉随访中的患者,责任护士的联系方式及在岗时间,这样让患者对你和自己都有一种信心和满意,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4 体会

篇3

1.1一般资料

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随机抽样法选取2018年6月~10月本院48例急诊小儿静脉滴注患儿。患儿、家属知情同意。摸球法分组:研究组(24例)男1例,女11例;年龄3~9(5.28±1.41)岁。对照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3~8(5.22±1.54)岁。两组资料保持同质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口头介绍配合要点、注意事项等,进行随机情绪疏导。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去除随机情绪疏导,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内容包括:①营造良好形象:营造良好第一形象,提升家属信任感,拉近与患儿距离;②环境:输液室墙壁上张贴生动形象图片、卡通壁纸等,配备电视机,播放患儿喜爱节目,消除患儿陌生感、不安感;③趣味化诱导:主动与患儿沟通,向小儿、家属介绍静脉穿刺、静滴期间配合事宜。给予正性暗示语言。针对表现良好者给予情感、物质鼓励;④腹式呼吸训练:以游戏方式引导患儿进行腹式呼吸训练,保持半坐卧位,用力吸气,屏气2s,再缓慢呼气,屏气2s,以此反复,持续10min左右,以帮助其放松身心,减轻躯体痛感;⑤家属护理:经由面对面指导、思维导图等方式对家属进行宣教,提升其对小儿静脉滴注护理的正确认识,改善配合度;诱导式发问方式引导家属倾诉心理问题,并耐心安抚,告知家属心理状态对患儿依从性的影响,使其积极调节心理,协助护理人员改善患儿依从性;⑥强化基础干预:熟练掌握穿刺技巧,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加强静脉滴注期间巡视,观察患儿穿刺点皮肤状况,询问是否出现不适,了解并满足患儿需求,提升患儿舒适度。

1.3观察指标

①以自制问卷调查两组患儿依从性,由护理人员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填写,以0~10分表示,得分越高则依从性越好;②以自制问卷调查两组患儿输液舒适度,由护理人员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填写,除人为原因外,包括穿刺点是否红肿、疼痛,是否影响患儿活动等,最高100分,得分越高舒适度越佳;③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对比。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以t检验对比。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患儿依从性、输液舒适度比较研究

组依从性、输液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2.2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

篇4

ICU(Intensive Care Unit的缩写)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主要收治的是重症患者,在现代化先进医疗设备、技术以及管理不断进步的形势下,极大地提高了重症患者救治水平。但由于疾病的侵扰、治疗的痛苦、ICU内部环境等给ICU病人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如恐惧、疑心、焦虑、害怕、孤独等,直接影响到治疗过程和康复质量,因此及时了解和掌握ICU病人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1]。本文就此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50例ICU病人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报告内容具体如下。

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ICU病人共150例,男性86例,年龄在17至74岁之间,平均年龄32.3±9.6岁;女性64例,年龄在19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33.2±9.7岁。其中,急性中毒病人47例,肺部感染病人58例,脑出血病人10例,心脏功能衰竭病人19例,其他10例。

2 ICU病人常见心理问题

ICU病人经常要接受呼吸机等设备治疗,不仅给病人带来身体上的折磨,而且长期的安静环境和治疗会让病人产生焦虑、孤独等心理状态,影响治疗过程。

通过对150例ICU病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到其常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点。

2.1 恐惧和焦虑心理

ICU收治的都是重症病人,病情的严重性本身就会使人恐惧和猜疑,担心会不会恶化或者影响日后正常生活等,加上亲眼目睹医护人员对其他ICU病人的急救,甚至死亡,会使病人产生恐慌心理,从而害怕治疗,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同时由于ICU特有的安静、各种仪器设备的工作声音、报警声等环境因素,或多或少对对ICU病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如惶恐不安、烦躁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头晕、恶心、血压升高等症状,加重病情[2]。

2.2 孤独和寂寞心理

ICU一般是不允许家属陪伴的,病人处于陌生而又严肃、安静的环境中,加上各种仪器设备的运转声音、其他ICU病人和医护人员面无表情,给人一种死气沉沉的感觉,很容易让病人产生孤独、寂寞的心理,情绪波动大,不想跟人交流,长此下去会造成病人孤僻、自卑、偏激的性格,不利于治疗。

2.3 自卑心理

ICU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大多时候需要全身,这会让病人觉得自己的隐私被偷窥,从而出现自卑心理,加上治疗可能会留下一些疤痕或遗留症状,影响日后正常生活,病人可能就会出现情绪低落、抑郁、自卑等心理,从而不配合治疗,影响治疗进程。

2.4 猜疑心理

由于长期治疗和环境的压抑性,可能会使病人出现烦躁、幻听、猜疑等心理,担心自身病情能否治愈,什么时候能转入普通病房等。

3 加强ICU病人心理护理的干预措施

针对ICU病人心理问题,我院主要采取了以下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3.1 加强相关疾病、医疗知识宣传教育

ICU病人出现心理问题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对能否治愈抱有疑虑。因此医院要根据不同ICU病人不同特点进行相应的疾病及医疗知识宣传,如疾病的性质、危害、治疗方法等,让病人对自身疾病状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帮助病人进行相关资料查询和树立积极乐观的态度,更好的配合治疗。同时在第一时间内要向ICU病人介绍ICU内的环境、基本医疗设备等,让病人了解到ICU是为了帮助病人更好的治疗,减轻病人对ICU的恐惧和害怕心理[3]。

3.2 做好日常护理工作

日常护理作为ICU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做好日常护理工作,主要表现有三点:一是对病人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管,以便及时治疗。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对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全面的监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沉着冷静、果断采取急救措施,同时主动与病人沟通,告诉病人减轻疼痛的方法,赢取病人的信任。二是主动了解病人情况,并积极帮助病人。医护人员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主动了解病人的心理、性格和病情等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同时要注意自身的目光、言语以及动作行为等,用恰当的行为举止,如和善的微笑、对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等去感染病人,消除病人孤独、焦虑等心理。三是保护病人的隐私。尽量地减少病人全身的次数和时间,且在帮助病人处理导尿、大便等问题时要进行遮挡,同时对病人的病情保密,帮助病人消除自卑等心理,赢取病人信任[4]。

3.3 实行人性管理,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交流

沟通是桥梁,交流是剂,医院要实行人性管理,树立“为病人服务”宗旨,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交流,了解病人所思所想,并采取有效办法帮助病人。一方面,医护人员要加强与ICU病人的沟通交流。医护人员要饱含激情,积极询问病人生活状况,多安慰、关心病人,并根据病人特点寻找共同话题,转移病人注意力,同时多举办一些小活动,如讲笑话、唱歌等,营造良好的氛围,让病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快乐,觉得有依赖,不再孤独。另一方面,加强与病人家属的沟通交流。医护人员要主动的向病人家属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性和性格,同时向家人及时的反映病人的情况,争取家人的合作,共同努力做好护理工作。此外,尽可能的延长家属探病时间和次数,让病人感受到家人的温暖和关怀,消除孤独、沮丧心理,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以便早日康复。

3.4 改善ICU环境

ICU内有各种各样的仪器设备,给人一种肃静的感觉,影响病人的心理和情绪,因此要改善ICU环境,营造一种具有生活气息的环境。如保证ICU内干净整洁、光线柔和、播放抒情音乐等,同时尽量把治疗护理时间和内容安排在白天,不影响病人的休息等。此外,可适当布置ICU,利用气球、娃娃等让病房内呈现一种温暖、温馨的特点。总之,通过营造一个轻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环境,缓解病人不良心理反应。

4 结语

随着先进医疗设备及技术、现代管理的快速发展,ICU治疗水平日益提高,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ICU环境问题、医护人员态度等因素,易使ICU病人产生恐惧、害怕、焦虑、孤独、自卑、猜疑等心理,不仅影响治疗过程和延长康复时间,而且给医护人员增加工作难度。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加强相关疾病及医疗知识宣传教育、认真做好日常护理工作、实行人性管理、加强沟通交流、改善ICU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心理护理干预,有效地缓解了ICU病人心理压力,提高ICU病人护理质量。此外,要不断提高ICU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一手抓身体治疗,一手抓心理护理管理,双管齐下,尽快帮助ICU病人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巩月英.ICU病人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J].中国保健营养,2013(1):252-252

篇5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间到我院癫痫患儿护理24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试验组124例患儿中,男74例,女50例,年龄为1个月-17岁,平均8.19±2.48岁;住院时为癫痫持续状态23例,大发作35例,失神小发作15例,婴儿痉挛14例,简单部分性发作21例,复杂部分性发作16例;常规组124例患儿中,男77例,女47例,年龄为1个月-15岁,平均7.55±3.11岁;住院时为癫痫持续状态26例,大发作33例,失神小发作22例,婴儿痉挛12例,简单部分性发作14例,复杂部分性发作17例。所有患儿入院后均经各项常规检查确诊为癫痫症状,可自行表达患儿主诉症状为眩晕、心悸、幻觉、肢体麻木、幻听、幻视等;婴幼儿则表现出伸臂、点头、屈腿、面部抽动等动作。所有患者每次发病均持续30min以上。两组患儿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根据病症相关规程完成操作,平时进行饮食、环境、日常生活等一般护理,抽搐时进行及时必要的治疗护理和用药护理[2]。试验组患儿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优质的心理护理:①指导患儿及家人正确的认识病情,注意患儿情绪变化,安慰鼓励家长,并详细解释病情和预后情况,调节他们的心理状态。②平时休息与活动时应保证患儿心情愉快,并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患儿情绪的大起伏、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通过适宜的活动和娱乐,提高患儿抵抗力,保持心情愉悦[3]。③为本院患儿建立档案,定期组织由神经内科的医生与护士组成的癫痫宣传教育活动,消除社会的歧视心理,为家属创造一个互相传递信息、互相交流护理经验的场所,让患儿在团体中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健康成长[4]。

1.2.2 评价标准 根据患儿治疗后情况及治疗后6个月的随访所获数据评分患儿情况,评定指标包括患儿的独立功能、认知功能、社会、自制、适应能力等指标[5],各项指标合计最高得分100分(评分表以及具体评分情况),得分越高,治疗越成功。根据得分将护理效果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等四级,优良率为优、良之和。

1.2.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使用SPSS18.0统计学专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2 结 果

2.1 疗效 研究表明,常规组对癫痫患儿进行常规护理,护理效果评定优22例;良33例,合格37例,不合格32例,护理合格率为87.1%;试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优质的心理护理,护理效果评定优31例,良43例,合格34例,不合格16例,护理合格率高达74.2%;两组合格率比较差异显著,P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n(%)

组别n=124 优 良 合格 不合格 合格率

试验组 31(25.0) 43(34.7) 34(27.4) 16(12.9) 108(87.1)

常规组 22(17.7) 33(26.7) 37(29.8) 32(25.8) 92(74.2)

X2〖6〗X2=6.61

P〖6〗P

3 讨 论

癫痫俗称为羊角风,因为大众对病情的误解,该病备受歧视,患儿与家长普遍存在明显的焦虑、自卑、抑郁等负面情绪,我们在对癫痫患儿进行有效的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同时,还应给予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促进患儿的全面康复[5]。癫痫患儿人性化护理和心理支持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加强与患儿和家属的沟通,让他们正确认识病情与预后;平时帮助患儿保持愉悦情绪,避免较大的起伏,并参加一定的活动,提高患儿的抵抗力;多组织患儿的集体活动和该病的宣传活动,让社会对该病有正确的认识,也让患儿能互相鼓励、交流和支持[6]。

本次研究中,常规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护理效果评定优22例;良33例,合格37例,不合格32例,护理合格率为87.1%;试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优质的心理护理,护理效果评定优31例;良43例,合格34例,不合格16例,护理合格率高达74.2%,两组差异显著,P

参考文献

[1] 李硕,黄加云.癫痫对儿童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4(16):1838-1840.

[2] 舒芬华,夏元喜,旷小君.癫痫患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当代护士,2009,11(3):42-43.

[3] 陈明远,高申菊,杨红秀.护理干预对癫痫患儿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山西临床医药,2010,19(29):37-40.

篇6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740-02临床上各种原因所导致的人体心脏负荷加重和心肌病损以及收缩力的减弱,都会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1]。而当患者出现心理衰竭就会出现呼吸困难,呼吸困难的发生会使患者的身心遭受极大的痛苦,所以在临床护理心力衰竭患者时,不但要根据其病情进行对症治疗,同时护理人员也要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针对其不同的职业经历和文化水平及心理需求等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护理。本文选取2010年11月到2011年11月本院收治的68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重点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1月到2011年11月本院收治的68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所有患者均被本院确诊为心力衰竭,并在本院进行有针对性治疗。其中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50岁,平均年龄(56.9±2.1)岁;病程最长的21岁,最短的1年,平均病程为(6.8±1.6)年。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2例;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49岁,平均年龄(55.7±2.3)岁;病程最长的20岁,最短的1年,平均病程为(6.4±1.2)年。两组患者在数量、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重点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1.2.1进行心理干预护理,护理人员要使用真诚的语言和用心的交流[2],疏导患者不良的心理,以正确的心态来对待心力衰竭,对一些固执的患者,在护理中要事事关心、照顾他们,并经常和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顾虑并及时帮助解决,通过沟通让患者以一个良好的心态来面对疾病。

1.2.2在进行日常护理时一定要热情、周到、热情、体贴,通过行动使患者感觉如家中温暖,这样可以有效解除患者身体上病痛。因为心力衰竭患者因为病情的折磨,会出现自怜、消沉、自卑等不良心理[3],会出现不配合治疗的情况,这时护理人员要更加的耐心、热情。例如:患者一旦发脾气,首先要设法使用各种方法将患者的情绪先稳定下来,并保持一个冷静的态度,使用和蔼的语言疏导患者,分散其对疾病痛苦的注意力,要通过心理暗示使患者心理放松,要让患者明白心理烦躁对病情没有好处,只要积极的配合治疗就会恢复健康。

1.2.3对于一些情绪比较紧张,缺乏信心,容易出现抑郁心理的患者,要耐心的讲解病情的相关知识,并进行心理安慰,通过为患者讲解心力衰竭相关的医学知识,使患者更好的了解其病情,并通过一个成功治疗案例的讲解,增强其治疗的信心。

1.2.4对有一些存在心理依赖的患者,要通过沟通使患者明白增加活动量的重要性,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来增强患者在治疗中的主动性。

1.3效果评价标准[4]:①显效: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主要症状全部效果,患者的心功能达到Ⅰ级,或者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②有效: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主要症状有明显好转,患者的心功能改善Ⅰ级以上;③无效:患者心力衰竭的临床主要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或者加重,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没有达到Ⅰ级或者加重。有效率:(显效病例数+有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所得计数资料用(%)表示,两组间比较用X2检验,如果P

观察组显效16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有效率91.18%;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有效率76.47%。两组在有效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X2=7.58,P

表1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 观察组34例 16例(47.06%)15例(44.12%)3例(8.82%)91.18% 对照组34例 8例(23.53%)18例(52.94%)8例(23.53%)76.47% X2〖6〗7.58 P〖6〗

通过本院的研究,我们发现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变化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心力衰竭患者受到疾病及社会环境各方面因素等影响,其心理变化会比较大,所以就要求在对心理衰竭患者常规护理的同时,要充分的运用心理干预护理的方法来辅助护理治疗,所以在护理时一定要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才能更好的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稳定心力衰竭的病情,提高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综上所述,给予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度,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参考文献

[1]蒋丽雅.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干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11):829-831.

篇7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38-02

1 急性心梗患者的心理特征

1.1 恐惧。由于心肌梗死常伴有心前区剧痛、窒息感,加上死亡率高对患者造成了一些恐惧、紧张不安的心理。急性心梗患者入院时病情危重,医护人员争分夺秒的抢救速度,患者会暗自产生心理压力,进而产生恐惧感。入院后由于病情需要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多路静脉输液等,全身布满各种线路,加上仪器报警的声音,会加重患者恐惧感。

1.2 焦虑。大量研究证实,心肌梗死后焦虑情绪可使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还可使心率增快和血压升高,这些表现都可使梗死面积扩大,并发症增多,造成预后差。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初期,患者因为经历压榨样的心前区疼痛、气促、出汗乃至强烈的濒死感,产生生死未卜的紧张和恐惧;紧急住院后又因为环境的改变、监护与治疗以及对经济问题、自我概念改变而焦虑不安,这一切可成为患者产生焦虑情绪的诱因;而对疾病知识的缺乏、疾病愈后的不确定感,更加重了焦虑的程度[1]。

1.3 忧郁。病人往往曾经有过多年的心脏病史,在经济上、生活上给家庭已带来了一定负担,对治疗不抱希望,从而信心不足出现消极、忧郁。随着卧床时间的延长,病人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忧郁心理反应[2]。

2 急性心梗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在与患者相互交往中进行的。通过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知识与技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行为,使之有利于康复。

2.1 稳定患者的情绪。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情绪不稳定可能导致病情急剧恶化,甚至死亡,因此稳定患者的情绪是不可忽视的工作。对于生命危在旦夕的患者,只能单独向家属交待病情,并提醒不要在患者面前流露,做好保护性医疗工作。在抢救过程中应有条不紊,沉着冷静、稳重,使患者产生对治疗的信心,以稳定患者的情绪。

2.2 心理支持。护士通过积极的语言表达、动作表达、情绪感染直接影响患者的内心世界,使患者内心产生一种积极获取健康的内在驱动力。如:患者在胸痛时,护士以热情关怀的态度、真诚关注的表情、亲切和蔼的言语、主动体贴的护理措施去为患者解除痛苦,使患者能感受到来自护士方面的心理援助,就增加了安全感和归属感,这在一定意义上起到了心理支持的作用。

2.3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有些患者由于过分自信,对危害性认识不足,急于想活动,容易导致不良后果。此时应帮助患者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病情,以较为客观合理的认知信念来取代不合理的信念和态度。只有建立较为健康的看法与态度,才能产生健康的心理。

2.4 消除依赖心理。对于要离开监护室的患者,护士要一方面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使患者明白自己的疾病已经缓解,要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另一方面,原护理方案不能突然中断,要制定强化护理和预防复发的护理措施,以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消除患者依赖心理。

3 讨论

3.1 稳定患者的情绪越早越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在人院48h内焦虑水平较高,这种不稳定情绪可能导致病情急剧恶化、甚至死亡,因此稳定患者的情绪是不可忽视的工作。

3.2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治疗性人际关系。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积极的语言表达、动作表达、情绪感染,直接影响患者的内心世界,使患者内心产生一种积极获取健康的内在驱动力,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积极因素。

3.3 重视患者的主观心理因素。患者的主观心理因素对并发症发生有重要影响,主观的安静状态可以使患者产生安详和幸福的感觉,这样的状态可抗衡焦虑心理,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篇8

关键词 心理干预;妇科;术前;心理护理;效果研究

心理因素是直接影响着人们身心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也是许多病人术前以及术后康复的重要决定性的因素。进行手术时手术室中的护士可以通过对病人进行术前的心理干预,从而解除病人的心理因素和压力,并且减轻并的疼痛程度,使病人的情绪得以稳定,以平静而愉快的心情接受并完成手术治疗。现选取2010 年2 月-8月100 例择期手术的病人,对50 例病人术前进行心理干预,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 年2 月-8 月的100 例择期手术良性盆腔包块的病人,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50 例,均为女性,年龄为25-60 岁,平均年龄为(285.6)岁,子宫全切术43 例,卵巢囊肿39例。术前所有病人均要根据美国麻醉学会(ASA)分为I 级和II 级,两组病人在年龄、人数、性别和手术种类、术前体征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该组50 例妇科病人术前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手术准备。

1.2.2 观察组

对该组50 例病人术前采取心理干预的心理护理:

(1)护理护士在手术前一天需要对病人的心率和血压进行记录,需要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采取我院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其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的饮食习惯、月经是否正常、是否有小孩、对什么药物过敏、喜欢什么样的睡觉方位等16 项问题,由病人单独填写,以获得病人的基本心理需求。

(2)心理干预的方法:调查得知,98% 的病人在术前都要提前知道主治操刀医生和麻醉医师的技术水平。对于此类人群,我们可以采取信息疗法进行心理干预,在术前1 天巡回护士对病人进行探视时,可以先对病人介绍明天要进行手术的医师、麻醉医师以及相关护士的技术水平和资历,并描述手术室的设备和基本环境,让病人能对此有信心,感受到院方对病人的尊重和重视。对于担心疼痛的桓则,采取认知疗法,提供优美的背景音乐,让病人得到放松和调整,术后疼痛可以使用自控镇痛泵来进行止痛,使用方法十分简单容易操作,护士和家属都会帮忙处理。对于严重焦虑的病人,巡回护士在术前1 天可以指导病人一些放松的训练如深呼吸等,在术后也要给予病人安慰和体贴,消除病人的焦虑,并减轻病人的疼痛和孤独寂寞,使病人的心情得以平静。

1.3 护理观察指标

分别是术前和术后记录病人的心率和血压,随时观察病人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 进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前

术前两组的病人心率和血压并无差异,而对照组病人在术前和切口时心率血压急速上升,而观察组的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后心率和血压没有多大变化,对比术前与术后较稳定,对比数据间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术后恢复情况

观察组排气时间为(43.5±6.6)h,对照组为(32.2±4.8)h,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为(38.7±6.1)h,对照组为(31.2±4.7)h,两组并无恶心和呕吐病例,对照组有23 例腹胀,观察组有16 例腹胀,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对比数据间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术前心理的应激反应对妇科以及其他手术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手术的临近病人的心理情绪有很大的变化,往往表现为紧张、恐惧、心率加快以及血压升高等,因此术前我们需要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为病人提供完整的手术信息,并配合相应的心理干预治疗方法,从而调节术前焦虑症状,增强病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信心,减轻术后的疼痛感,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等。本研究中的结果也表明,心理干预能降低妇科术前病人的心理应激程度,维持病人生理指标的稳定,进行心理干预的50 例病人中术前心率和血压并无太大变化,而且在术后也没有强烈的疼痛感,恢复情况也较对照组的病人要好,对比数据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心理干预在妇科术前病人心理护理中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妙霞. 术前病人心理应激干预[J].护理研究,2003,17(3A):261-263.

[2] 魏安宁, 吴国诊. 手术病人焦虑情绪的调查分析[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9(3):219.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2月到2011年4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80例,心功能Ⅲ-Ⅳ级,合并高血压40例,高血脂52例,糖尿病32例。排除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合并未控制的感染,合并严重的肺、肝、肾功能障碍,内分泌系统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50~78岁,平均(62.5±7.3)岁,病程(5.4±1.8)年,受教育年限2~8年,平均(4.5±1.2)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年限以及疾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心力衰竭的常规护理措施。心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心理干预由我科经过心理护理培训的护师完成,3次/W,每次1 h,持续3周。心理干预内容:心理支持:热诚、耐心听取患者诉说,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为其提供个体化的适应方法。认知干预:进行心力衰竭相关知识的教育,增强治疗信心,改善预后。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教会患者自我情绪调节的方法,宣泄法及自我放松法。

1.3 观察指标 护理干预前后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观察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服药依从性,统计住院时间,随访1年,观察复发率情况。服药依从性依据4个问题进行衡量:①每天服药次数遵医嘱。②每天服药量遵医嘱。③每次服药时间遵医嘱。④坚持服药不间断。完全拒绝者0分,偶尔做到者得1分,基本做到者得3分,完全做到者4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一般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sup>检验,P

2 结果

2.1 HAMD和HAMA评分2组护理前的HAMD[对照组:(24.7±4.2);干预组:(24.9±4.5)]和HAMA[对照组:(24.5±4.3);干预组:(24.6±4.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的HAMD(15.8±1.6)和HAMA(15.2±1.3)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1.7±3.1;21.0±3.2)(P

2.2 服药依从性两组护理前的服药依从性[干预组:(1.75±0.25);对照组:(1.72±0.23)]比较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的服药依从性(3.52±0.47)明显优于对照组(1.98±0.34)。

2.3 住院时间和复发率干预组的住院时间(28.5±3.8)以及复发率5.0%(2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5.6±4.2;15.0%(6例)],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其发生发展和转归不仅与各种生物因素有关,而且与社会因素有关。最近的研究指出,长期不良的心理会影响患者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影响体内有益的激素分泌,使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易患感染,从而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1]。心理干预能够通过改变患者错误的疾病认知,并给予其积极的心理支持,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伴发的抑郁焦虑情绪,抑制病理生理过程,恢复内环境的稳态,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心力衰竭复发率[2]。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住院时间和复发率。心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身心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篇10

[Key word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难度较高的治疗血液疾病的方法,并且对治疗实体瘤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效果也在加强,很多患者都在术后得到了良好的恢复。从主观的角度来说,很多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不好,无论是在术前还是术后,都表现出了突出的压抑情绪,不仅影响到了自身疾病的康复,同时还容易造成病情反复,给自己和家人带来较大的痛苦。严格来讲,积极的心态能够促进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且对患者的生理也具有积极意义,可减轻病痛。为此,应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在此,该研究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主要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的心理护理干预展开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为16例,女性患者为24例;患者年龄在18~4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5±2.6)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1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6例,慢性髓性细胞白血病患者8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为17例,女性患者为23例;患者年龄在19~4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6±2.7)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1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3例,慢性髓性细胞白血病患者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情况。

1.2.1 观察组 第一,移植前的护理干预。向病人及其家属详细讲解移植的主要过程,但应注意合并症的讲解应适当[1]。还可请移植后一般状况良好的病人与等待移植的病人沟通,交流移植过程中的感受及预后[2]。带领病人和家属参观病房及层流室,以减轻病人的焦虑和压抑感[3]。同时对层流室内部及病人的可视范围区进行美化、装饰。第二,移植中的护理[4]。强化社会支持,尽可能地保持病人与原生活环境的联系,如请亲朋好友、领导、亲属等经常与层流室内病人通话,予以鼓励,也可与家属商量饮食安排,鼓励病人看电视、听音乐、读书、看报,以分散注意力,减轻孤独感[5]。第三,移植后的护理。教会病人自我医疗保护,认识潜在危险的症状和排异反应的监测方法[6]。定期组织联谊会,让移植后的病人相互交流体会,从中吸取各自所需的应对措施,对战胜面临的和未来的症状有很大帮助[7]。

1.2.2 对照组 第一,给予患者相应的关怀,增加家属的探视时间。第二,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第三,观察患者的行为反应,给予必要性的心理干预[8]。

1.3 观察指标

在该研究中,主要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心理健康程度、心理状况的发展。心理护理效果包括SAS评分、SDS评分两项标准;心理健康程度包括疲劳感、习惯、不适应、抑郁等指标;心理状况包括躯体化、强迫、敌对、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压抑等指标。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得到的数据展开分析;计量资料通过(x±s)表示;相关数据应用t进行检验;以P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

经过临床心理护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存在差异。经过相应的统计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为(32.7±4.7)分,SDS评分为(34.9±6.3)分;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为(56.8±7.8)分,SDS评分为(57.9±6.7)分,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心理健康

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两组患者心理护理的情况,该研究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评分。经过大量的指标比较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高于对照组,证明优质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积极意义较大,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心理状况

相对而言,要想更好的了解心理护理是否有效,还应该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为此,该研究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的心理护理分析

相对而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技术非常高的一种手术类型,不仅对患者造成的身体创伤较为严重,同时对患者的心理影响也很大,很多患者在术前或术后,都表现出了严重的负面情绪,即便得到开导,但如果患者自己无法从阴影当中走出来,同样会影响最终的手术效果和康复效果。为此,应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展开优质心理护理干预。从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术后恢复良好,证明优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值得肯定。

经过临床心理护理,观察组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为(32.7±4.7)分,SDS评分为(34.9±6.3)分;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为(56.8±7.8)分,SDS评分为(57.9±6.7)分,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篇11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肝功能受损,其发病率高、病情易反复发作,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极大,目前常规治疗方案已能取得不错的效果[1],然而要更进一步提升其预后,我们必须格外关注护理环节。笔者所在医院深入研究了心理干预应用于肝硬化护理的效果,取得了一定成就,现总结86例患者的护理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搜集86例肝硬化患者的治疗资料,患者临床症状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规定标准,入院时间均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纳入研究前均要求患者签署知情协议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3例患者,其中观察组中,男性患者例数为25例,女性患者例数为18例,年龄在27岁到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8±3.3)岁,病程在3个月到12年之间,平均病程为(4.2±1.3)年,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有27例,病毒性肝硬化患者为16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例数为27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24岁到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1±4.8)岁,病程在3个月到11年之间,平均病程为(5.1±0.8)年,酒精性肝硬化与病毒性肝硬化患者的例数分别为24例和19例。两组患者上述基本信息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主要行常规护理,具体包括饮食指导、密切关注病情、康复性指导、基础护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 强化沟通 从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开始,与患者进行深入的沟通,保证患者对医院环境及医护人员有一个基础的了解,从患者的兴趣入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消除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

1.2.2 制定心理护理计划 彻底调查患者的病史、病历,兼顾其认知能力、经济基础、身心条件等具体情况,制定心理护理计划,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具体措施可包括提供肝硬化相关医疗读物、积极表扬鼓励等。

1.2.3 心理评估干预 全面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各种措施,分析清楚患者的负面心理情况。当患者面对某项护理操作情绪不稳定时,首先需简明扼要地讲解该操作的流程和目的,只有当其情绪难以稳定时,才可施行其他干预措施;当患者出现疑虑,提出问题后,需要耐性地向其讲解;当患者出现其他不安心理后,需要给予恰当的关怀,消除其负面心理。

1.2.4 松弛疗法 主要包括鼓励患者适量活动、在病房中播放轻音乐、提供书籍报纸等,以此来调节患者注意力。

1.2.5 家庭干预 家庭成员对患者的心理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我们还应保障患者家属能够对疾病产生一个基础的认识,不会在患者面前表现出恐慌、厌恶等情绪,还应做适当的宣传教育,保证家属能够具备一定的基本护理能力,如能够通过简单的迹象监测病情等。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主要通过评定患者的抑郁及焦虑情况来评价护理的效果。其中抑郁情况采用SDS表格评定,焦虑情况采用SAS表格评定,两表结果均是数据越低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患者的SDS和SAS评分进行处理,均以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结果,如若需要对比,行t检验,以P

2结果

两组患者SDS和SAS统计结果见表一所示。分析可知,在患者入院开始护理前,其SDS评分和SAS评分间差异均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个月的护理之后,两组患者SDS和SAS评分均明显降低,对比护理前,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患者对医院的要求已从以往的仅期望治好病,提升到目前的希望更快更好地治好病,这就要求医疗中心点从疾病转移到患者上[2],在提升治疗技术的同时,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各种护理干预模式应运而生。针对于肝硬化护理,由于疾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病程极长、反复性极高,患者饱受折磨,往往伴随有各种负面情绪,可能最终影响治疗效果[3],因此,需要通过一定的措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本文的研究显示,心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况,这可能是因为本院所采用的强化沟通、制定心理护理计划、心理评估干预、松弛疗法、家庭干预等措施,使患者对疾病以及自身情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升了其治疗信心。在多项措施齐下的前提下,观察组的SDS评分下降至39.9±7.4,SAS评分下降至40.5±4.7,结果与黄美燕等人的研究相似[4],充分证明了心理干预的有效性。

总之,对肝硬化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进行心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怡素,赵丽军,李娜等.延伸护理对改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性探讨[J].医学临床研究,2012(8):1542-1544.

篇12

众所周知,肝癌属于消化系统肿瘤,病情比较严重,死亡率相当高。经研究表明,肝癌是一种身心疾病,病情的发生、发展都与患者的性格、心理因素等密切相关。罹患肝癌的病人,处于对病痛、死亡的恐惧,往往会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阴影,通常会表现出焦虑、恐惧、厌世等情绪,这就可能导致不配合治疗等后果。所以,在对肝癌患者进行治疗、护理的时候,应该对心理干预足够重视,以便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院方进行治疗,这对有效延长患者生命有着重大意义。本研究组分别对两组肝癌患者进行了普通的支持性心理疗法和认知疗法的心理干预,下面是具体情况。

1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小组选取了2009年1月到2011年12月期间,入住我院的100名肝癌病人为研究对象。其年龄为30-70不等。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采取认知疗法,对照组采取一般支持性的心理疗法。两组的具体人员情况如下:研究组共有男40位,女10位,文化程度:大学12例,中学30例,小学8例;职业配比:工人18例,农民12例,干部10例,其他10例。对照组文化程度:大学16例,中学26例,小学8例,职业配比:工人16例,农民14例,干部12例,其他8例。

1.2 研究方法

(1)治疗方面,研究组和对照组都采用癌症不同阶段相应的综合治疗和护理措施,只是在心理护理方面有所区别,研究组采用认知性的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一般的支持性心理护理。其中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措施有:对患者要耐心,多进行交流,普及肝癌治疗方面的知识,以提高其信心,这有助于减缓其紧张和焦虑的情绪,改变病人消极治疗的态度;做好对家属的安慰工作,缓解病人家属的紧张情绪,这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一定交流的技巧;要针对癌症病人病情的不同阶段,尽量合理的安排其探视时间,要避免过多的人员探视影响患者的正常休息。认知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包括:首先要针对病人对肝癌的认识程度,纠正其主观上的一些不合理不现实的错误观点;能够注意到患者在年龄、性别、职业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宣传,让患者了解到癌症的相关注意事项,并要告知患者心理和情绪对于疾病的治疗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此外,还要多对病人讲解该疾病的国内外治疗新技术的发展情况,详细解答患者的各种提问;需要注意到患者思维和情绪的波动,当发现患者出现心理异常时,要及时的用积极乐观的话对患者进行鼓励,尽量引导其配合治疗,提高生存质量,从主观上面对现实,对自己和家属负责,缓解家属、朋友们的压力。

(2)效果评定方面,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要分别针对其病情、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等建立档案,周期性的记录相关数据,在治疗实验结束后,通过对两组进行数据上的对比,评定治疗效果。

2 实验结果

在实验结束之后,通过期间记录的各个档案的相关数据表明,经过治疗,研究组和对比组的状况有显著设置及其显著的不同,其中研究组的病情较对比组有较大改善,而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叫对比组也有明显好转,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院方进行相关治疗,达到了实验的预期目的。

3 针对本实验的相关讨论

曾经有研究表明,人类个体在高度专注于某个事件的时候,属于高应激状态,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正确的应对方法,对其心理损害的危险系数较普通人群高出两倍之多。本实验进行的认知性的心理干预,主要是指对罹患癌症的病人进行相关的心理疏导,帮助其走出心理阴影。认知性的心理干预首先要学会倾听,让患者能够及时的发泄其各种不良情绪,而不是一味的压抑和逃避,这将是成功的关键。心理干预的主要途径是心理方面的疏导,尽量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焦虑等感觉,纠正其心理上的偏激观点。支持性的心理治疗,主要是通过在精神上安慰和疏导患者,以达到增强其精神防御能力的效果,以避免或者尽量减少患者出现思维和情绪的混乱,保持心理平衡,正确面对疾病,并与之顽强斗争。认知性的心理干预,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基于患者的认知过程能够影响其情绪和活动的理论假设,有预防性、针对性的采取一定措施,来改变患者的错误观念,以此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的效果。通过积极主动的了解患者情况,对其认知过程进行干预,改变病人的思想状态,间接的或者直接的控制其情绪和行为。通过相关方面的医学、治疗知识的教育,让病人摒弃原先主观上的不合理认知,对肝癌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这样就能够接触心理障碍,进而增强能够成功治疗的信心。

经过本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对肝癌患者进行认知性心理干预之后,各项指标较对比组都有较大幅度的改善,这充分说明认知疗法对于肝癌病人的心理能起到正面的影响,有助于其树立治疗信心。心理上的慰藉可以让患者在整个治疗期间,心情比较放松,降低发生焦虑的可能性,与护理人员保持一致,积极配合院方治疗,这是顺利治疗的关键。所以,在对肝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认知疗法是非常重要的。反之,如果不能及时排解患者的各种不良情绪,可能导致其厌世等情绪的发生,这样只能加重病情,加速死亡过程。 综上所述,治疗肝癌病人的时候,配合认知疗法的使用,可以激发患者求生欲望,能够战胜放化疗带来的疼痛,提高治疗积极性,从而提高病人的生存治疗。此外,还能一定程度上促进护理学科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艳丽,杨长虹.心理干预在肝癌护理中的作用[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6).

篇13

心血管系统疾病临床护理工作被视为综合性护理的具体体现,由于患者病程长、症状复杂、病情易反复,如何更好地完善日常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的核心。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是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我院采取心理疏导干预[1],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12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120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根据入院门诊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患者,男37例,女23例;年龄34岁~72岁(52.1岁±14.8岁);其中冠心病21例,高血压19例,风湿性心脏病11例,脑出血6例,其他疾病3例;对照组60例患者,男34例,女26例;年龄31岁~71岁(54.3岁±16.2岁);其中冠心病19例,高血压17例,风湿性心脏病13例,脑出血7例,其他疾病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疾病种类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路径

两组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常规检查,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干预[2]。护理人员严格要求患者杜绝吸烟、酗酒、乱用药物等不良生活方式。根据患者病情特点,结合其近日症状主诉,每日交班查房时仔细询问,并做好解释工作,对于情况改变明显或出现典型临床症状时,及时向主管医师报告,帮助做好家属交代工作。同时对于改善好转的患者,给予积极充分的肯定,坚定继续治疗康复的信心。对于治疗效果不理想,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的患者,不仅需要耐心向患者说明病情特点和治疗存在的困难性,还应做好家属工作,通过家属积极配合,确保良好治疗依从性。除此以外,可鼓励患者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通过投入注意力和适当的活动,分散患者对焦虑问题的关注程度。在家属的配合下,尽量满足患者日常喜好,护士主动积极和患者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使得患者能自发向医护人员诉说焦虑问题,达到自我内心调节、宣泄焦虑不满情绪的目的。在住院条件方面,保持病房环境安静整洁,适当播放轻松音乐,营造舒适惬意的氛围。在日常活动方面,结合患者病情特点以及自身耐受性,积极鼓励进行户外活动。

1.3评价指标

抑郁自评量表(SDS)总20题,由顺向、反向评分题组成,均采用四等计分制,即可评1分~4分。初始累计得分×1.25,即可得标准评分。标准评分>50分表明有抑郁情绪倾向,提示抑郁情绪阳性,>53表明有抑郁症状,需要接受心理干预。焦虑自评量表(SAS)总20题,由顺向、反向评分题组成,采用与抑郁自评量表(SDS)相同计分方法。标准评分>50分表明有焦虑情绪倾向,提示焦虑情绪阳性,>53分表明有焦虑症状,需要接受心理干预。

1.4统计学方法

临床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观察指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平设为0.05,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采取心理疏导后平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t=12.00、9.21,χ2=59.54、49.73),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焦虑、抑郁作为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虽具体发病机制并不明确,但临床大量病例资料表明,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均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其中以焦虑和抑郁为主。同时在随机对照组临床观察中,病程中早期给予全程有效的心理干预,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均较常规护理患者理想,其中针对心血管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效果更为显著。

因此,我们结合原有护理经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采取心理疏导,通过消除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以护理人员帮助心理疏导为开端,最终达到患者能完成自我调节、自我宣泄的目的。心理疏导过程中与患者进行积极主动沟通,建立信任感,是护理工作的关键点,如何能让患者真实表达自身感情,这些需要护理工作者在日常护理中循序渐进,掌握技巧。除此以外,家属的配合是提高心理疏导效果、营造和谐氛围的重点。

本临床护理观察中,观察组患者在日常护理中更重视患者内心情绪变化,通过心理干预手段,纠正不良情绪。综上所述,有效的心理疏导干预在临床护理中能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对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