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学生个人顶岗实习计划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学生个人顶岗实习计划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学生个人顶岗实习计划

篇1

第七条顶岗实习必须保证实习质量,保证实习时间和效果,保证师生实习安全.实习前学生必须签订统一制定的实习协议书(一式三份),实习单位,学生各执一份,一份交系部统一保存,同时应统一办理师生人身意外保险.

第八条同一实习单位,有三人及以上实习学生的应成立实习小组,设实习小组长,由热心社会工作,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表现优秀的学生担任,对实习学生进行严格考勤.学生请假首先须经实习指导老师同意,实习单位批准.

第九条学生实习期间遇到问题或发生重大事件,由实习小组长(或本人)及时向实习指导老师报告,由系与实习单位协商解决.实习学生不得直接与实习单位发生冲突,若无理取闹,给学校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学校将按《学生管理方法》和《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给予纪律处分.

第十七条学生代表主要职责

1,学生代表主要由班委和实习小组长组成.

2,负责实习期间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工作.

3,组织和督促学生自我完成各项实习任务,及时跟踪本小组实习学生的实习情况.

4,发扬团队精神,关心爱护学生,及时向实习班辅导员,指导老师或企业指导老师汇报学生思想和实习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5,处理好实习单位人与事的关系,维护学院声誉和企业形象.

第十八条顶岗实习学生的职责

1,顶岗实习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一名学生,又是企业顶岗的一名员工,要服从企业和学校对顶岗实习的安排和管理,尊重企业的各级领导,实习指导教师和其他员工.要有高度的安全防范意识,切实做好安全工作.自觉遵守企业和学院的规章制度,做到按时作息,不迟到,不早退,不误工,不做损人利己,有损企业形象和学院声誉的事情.

2,按照顶岗实习计划,工作任务和岗位特点,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发扬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谦虚好学的精神,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刻苦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按时按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按照学校方法认真写好顶岗实习报告和跟踪调查表,《顶岗实习鉴定表》由实习单位填写并加盖公章.

4,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必须按学院要求办理顶岗实习离校手续,签订《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协议书》.凡未按学院要求办理顶岗实习离校手续和未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书而擅自离校的,在外发生的一切责任事故由学生本人承担.未办理任何手续擅自离校的,按学院《学生管理方法》作旷课论处,并给予相应的学籍处理和纪律处分.

5,在外顶岗实习学生应主动与系部,实习指导老师和班级辅导员保持联系.若因学生个人原因联系不上而造成的不良后果和学生个人方面的损失由学生本人承担.

第十九条顶岗实习组织工作基本程序

1,由招生就业处和系部落实实习单位,明确顶岗实习的岗位,目的,现场指导教师人选,系部必须安排专业教师或聘请企业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担任现场指导.

2,指导教师填写《顶岗实习任务书》,对顶岗实习的时间,任务,提交成果要求等做出明确的方法;《顶岗实习任务书》一式三份,学生,现场指导教师,系部各一份.

3,学生按学保处有关方法办完离校手续后,携带《顶岗实习任务书》,《顶岗实习报告本》,《顶岗实习鉴定表》到岗实习.实习期间系部指派专业教师不定期进行巡查,巡查记录作为实习学生平时成绩考核依据之一.

4,顶岗实习结束后,由现场指导教师填写《顶岗实习鉴定表》,客观评价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工作态度,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对其能力水平,顶岗实习成果给出评价意见,并交实习单位签署意见后由毕业生本人或学院指导教师带回.

5,未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或毕业综合训练的实习生须在顶岗实习期间完成指导老师下达的与实习岗位紧密结合的毕业实践课题,顶岗实习结束返校后进行答辩.

第二十条顶岗实习主要工作内容

学生到生产单位顶岗工作,在工程技术人员和实践教师指导下,熟悉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熟悉设备性能和操作维护办法,熟悉生产工艺,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培养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学生择业能力和综合工作能力.

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应收集生产单位有关管理,生产,经营方面的规章制度,收集实习岗位的职责,操作规程,工艺流程,技术工艺参数,设备性能参数,事故报告等资料;要及时记录实习内容和收获;有毕业设计(论文)任务的同学要按指导教师方法的进程要求完成设计(论文)工作;最后提交完整的实习报告和毕业设计(论文).

第二十一条顶岗实习成绩评定

顶岗实习成绩由平时成绩,实习报告成绩组成:

1,平时成绩占60%,由现场指导教师在《顶岗实习鉴定表》上按考核内容打分.

2,实习报告成绩占40%,由校内指导教师评阅学生实习报告后打分.

3,校内指导教师汇总两部分成绩,并按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级给出总成绩.学生顶岗实习成绩不及格者,不能取得方法学分,将延期毕业.

4,顶岗实成绩由系部汇总,签署意见并盖章认可后交教务处审核.

第二十二条顶岗实习报告的主要内容

1,实习单位基本情况(名称,性质,规模,产品服务门类,生产经营管理特点等);

2,实习岗位基本情况(职责,操作规程,设备情况,技术工艺情况,班组车间情况等);

3,现场指导教师基本情况(职称职务,技术专长,成果等);

篇2

顶岗实习采用的方式主要是在最后一个学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找单位分散进行实习,实习过程中完成顶岗实习材料的上交,根据顶岗实习材料评定成绩。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如顶岗实习管理滞后,缺乏有效的实习指导。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监控停留在最后考核、评价阶段,而且由于学生分散,实习指导教师力量不够,无疑给顶岗实习的质量和实效打了折扣。

一、顶岗实习主要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一,职业院校实施难度很大。校企合作,学校始终是积极主动,即所谓的一头热现象。学校多是靠某些关系在维持实习,企业也只是被动地接收,但对学生的限制性太多,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摸,这里不能去、那里不能看,学校无法对企业提出配合教学目标的要求。

第二,多数企业的实习费用太高,学校难以接受。

第三,个别院校落实校外实习的主动性比较差,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一切只是理想化的设想。

第四,个别学校管理不力,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学校很少管理和过问,产生的一切问题,没有及时与企业、学生沟通,久而久之,出现了较多的矛盾。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校外实习正常开展及质量的保障,很难达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

二、顶岗实习教学管理的准备与实施

第一,顶岗实习前的准备工作顶岗实习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其主要内容有:

(1)知识理论学习。根据高职学制要求,一般顶岗实习的时间应为6~12个月为宜,在实习前专业理论知识要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要熟练,工程的生产工艺要了解,在校期间应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和学习。要教育学生明确实习的目的和任务,转变实习观念,端正实习态度,培养“生存危机”意识,调整实习心态。

(2)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顶岗实习是比较复杂的,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包括建立完善、多样、稳固的实习基地,签订合理的实习协议(单位、个人),形成系统的指导文件,进行岗前培训、安全培训、工作态度培训、基本技能培训等。

(3)学生要转变观念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思想上要引起重视,自一年级开始就要培养自我“生存危机”意识,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自觉地将实习作为一次难得的学习、检验和强化技能的机会,为将来参加工作积累经验和基本技能。

(4)要建立稳固、多样的实习基地高职院校应利用校友和学生资源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签订更多的实习协议,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时的各种实习,同时也为毕业生就业开拓市场。

第二,顶岗实习教学管理的实施:

(1)个人登记、信息的建立。在顶岗实习实施过程中要建立实习学生、实习兼职和实习专职指导教师的个人登记表和个人信息表,以便师生之间随时进行联系和沟通,解决实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2)实习检查。在实习过程中,实习兼职和实习专职指导教师应随时进行检查,监督、指导实习的进程,纠正实习中的问题,保证实习效果。

(3)实习记录。要填写实习日志,记录实习进程,随时了解情况,为以后实习积累经验。

第三,实习成果:

(1)个人报告、总结。实习结束后学生要写出实习的个人总结报告(相当于技术总结报告),总结经验教训,如实习中出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进行解决的,对实习有哪些建议等等。

(2)实习成果。对实习的产品进行综合评价,考查其是否合格,应用于社会效果如何。

(3)实习成绩。实习结束后根据现场单位的鉴定、实习指导教师的考察、实习记录、实习成果、实结报告综合分析和评定,最后确定学生的实成绩,并进入学生档案,使之成为学生个人简历的一个组成部分。

总之,管理是核心,制度是保障,顶岗实习最终要实现学校、学生、企业、社会的多赢,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为学生就业的双向选择奠定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①刘学文.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篇3

一、组织高职学生参加顶岗实习中心训练活动的意义

组织高职学生接受顶岗实习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课程教育设计活动中,教师既应该重视对于学生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工作,还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顶岗实习方面的能力拓展工作。

鼓励学生努力创造,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符合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在学生顶岗实习训练心理危机早期干预活动中,高职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个人适应环境相关心理知识教学工作,从而端正学生的训练态度。教师应该从顶岗实习的具体意义出发,鼓励学生通过认真勤奋的顶岗实习,实现自我人身价值。增强学生积极参与工作的正向动机,现在的顶岗实训虽然报酬比较低,却是为将来的能力发展和再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心理干预活动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心态,增强职业适应内容的课程设置科学化建设,从而显著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水平。

二、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中心理危机早期干预的实践研究

(一)从学生自身和环境因素进行心理干预

在高职学生心理干预活动中,教师应该从影响学生职业适应的具体因素展开分析,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在沟通中了解学生的困惑,从而帮助学生量身定做克服工作困难的方案,排除不利于职业适应性建设的因素。

早期的顶岗实习心理干预应该从学生的自身因素分析入手,逐渐过渡到对于环境因素的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从而对症下药,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以最为积极和饱满的态度投入到顶岗实训活动中去。从环境因素分析开展心理干预工作,教师应该分析学生心理波动中家庭因素的影响,分析学生自身的压力,通过谈话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压力因素。在心理压力排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做游戏和唱歌的方式,缓解心中的郁闷情绪。向学生介绍社会对于高职学生技能训练的支持政策,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高职就业岗位对于社会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与责任感,才能够及时地帮助学生消解心理干预中的不利因素。

(二)应用更加积极的情感策略消除不适应感

顶岗实习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开展职业适应性内容教学工作时,应该对学生外在环境适应的正向因素进行培养。

应该注重介绍本单位的文化,从而增强工作环境的人文氛围,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防止学生对自己的顶岗实操活动存在不理解的地方。在调控策略建设方面,教师应该应用更加积极的情感策略,强化对于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B。对学生阶段性的顶岗实习活动进行评估,从职业适应结果的积极适应因素应该给予肯定,但是,对于不利于职业能力养成的消极因素,应该给予坚决否定。在心理干预活动中,辅导人员应该强化对于学生个人适应心理的深入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三)引导学生发现优势开发积极动机

鼓励学生在顶岗实习活动中发现自己的优势,正确看待自己的学历,并且要理解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价值。在职业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其目标是通过专项能力训练,将高职学生培养成为具备复合型就业能力的人才。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心态,重点是要提高学生对于职业个体适应的心理。在心理干预活动中,鼓励学生在顶岗实习活动中积极努力学习,并且要有耐心,能够做琐碎重复的工作,并且由不断学习的心理准备。学生要正确对待在高职院校期间所取得的各项荣誉,在新的就业实训职业环境中,应该放低自己的心态并且谦虚学习,并且做好准备承受心理挫折与打击的准备。教师应该重视对于学生工作动机的开发,良好的实习表现关乎个人形象及学校的声誉。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应该对顶岗实习机会对于学生能力成长的重要性进行深度分析,从而鼓励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实现在行业内顺利立足的奋斗目标。

学校在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牢牢把握住就业市场的脉搏,在专业课设置重点选取、课程进度安排方面以企业的需求为最终导向,帮助学生明确普通高职顶岗实习课程教育的本质,提升学生的就业水平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满足市场竞争和企业岗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志刚,易今科,杨娟.校企合作构建顶岗实习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4(05):183-184.

[2]李秀婷,彭丹,刘新宇.回顾与反思:浅析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权益问题――以长江职业学院为例[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06):59-61.

篇4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本次调查对象为唐山市高等职业院校在校大学生,共选择四所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毕业生和10所顶岗实习企业相关人员单位,高职院校中,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1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1所,非示范性高职院校2所。

(二)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之以访谈。问卷分为学生版和企业版两种。采用非随机任意抽样法发放问卷660份,学生版640份,企业版20份,收回问卷635份,其中有效问卷612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6.37%。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顶岗实习对职业能力的培养作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权益保障、顶岗实习单位是否愿意接收实习学生进入企业直接就业、学生对学院顶岗实习工作的建议与意见等,使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分析和处理。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顶岗实习毕业生积极性不高

调查发现,毕业生在进行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顶岗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够,环境适应能力较差,缺乏职业素养等。

在参加顶岗实习过程中,很多毕业生没有进行角色身份的相应转换,还是以一名在校学生的角色意识参加顶岗实习,而实习单位却已经把学生按照准员工进行要求,这样便导致了学生角色混乱。有一部分学生认为顶岗实习就是应付差事,没有从思想上提起足够的重视,还有一部分学生误认为顶岗实习就是就业,对企业的工作环境、待遇要求过多,频繁跳槽,而忽略了顶岗实习的实质意义。

(二)高职院校指导教师能力水平有待于提高

通过调查学生对指导教师的满意程度发现,学生对指导教师评价较高,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反映教师在指导实习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在“教师经常与企业沟通制定学习计划”一题中,有21.6%的学生选择同意,15.9%的学生选择不确定,62.5%的学生选择不同意。M均值为2.42,处于确定与不确定之间,更趋向于不同意。在“教师有效管理,使学生工作能力提高”一题中,有37.3%选择同意,有33%的人选择不确定,有28.5%的人选择不同意,M均值为1.85,介于不确定与不同意之间,趋向于不确定。在“教师法律意识和综合能力强”这一题中,有31.5%的学生选择同意,有25.5%的学生选择不确定,有41.6%的学生选择不同意,M均值为2.11,介于不确定与不同意之间,趋向于不确定。这些数据分析结果说明了指导教师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以确保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指导教师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以确保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

(三)顶岗实习企业缺乏合作的利益驱动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只是把与高职院校的合作看作是解决他们用工难的一个手段,缺少长期合作下去的利益驱动。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校企双方没有制定一个有效的机制,使得学生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在调查影响企业参与合作的主要因素中发现,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企业、学校、学生三者的权利和义务没有明确规定,没有给予参与合作的企业利益补偿,造成了顶岗实习效果不理想,顶岗实习的质量更是难以得到保证。

三、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转化就业的建议

(一)做好顶岗实习准备工作

制定顶岗实习相关计划、制度。学校、企业要共同协商制定实习要求和培训计划。学校要派出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辅导员进行全程监督指导,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掌握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学习和工作情况,转变原来的放羊式的管理模式,精细过程管理,提高学生、用人单位、家长三方满意度。制定的文件应包括《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办法》《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办法》《顶岗实习教学计划》《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办法》等。制定实习记录文件,对顶岗实习就业工作进行全程记录。记录文件制定的目的是为了科学对顶岗实习的过程和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和总结,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有利于工作经验的积累,工作决策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科学细化顶岗实习过程,保证实习质量

对顶岗实习的时间安排、实习企业的选择、实习内容的选择、跟踪管理、考核评价的每个环节都要科学细化,做到每个步骤安排周到。遵循以下基本原则进行就业与顶岗实习推荐工作:以学校专业推荐为主,以学生个人联系为辅,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就业实习岗位应遵循自愿的原则。实习内容的选择要紧扣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群对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对20名以上学生的实习企业学校要派教师驻企业指导,2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可以采取网络、电话、巡查等方式。对学生的考核要以企业考核为主,实行过程评价的多元考核评价方式。

(三)积极建设顶岗实习与就业一体化的校外教学基地

实习与就业一体化的实习基地具体指的是有一定规模,能够提供学生参加实习和社会实践,能够服务于企业选拔人才的学校以外的教学基地。高职院校要找准学校与企业利益的结合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通过利益机制,提高实习企业对实习生就业主动性,通过顶岗实习充分展示自己,争取得到用人单位留用的机会。进一步将实习基地向就业基地转化,实现顶岗实习有效转化成就业。

参考文献:

[1]谭辉平,李芹,廖俊杰,张玉成.做实高职顶岗实习有效推进工学结合[J].中国高等教育,2012(1).

[2]何辉,吴瑛.高职顶岗实习过程的质量控制[J].职业技术教育,2010(14).

篇5

2.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成为饭店行业职业经理人,一直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梦想,而实现这一梦想的关键途径是能够在实习就业的过程中进行能力的培养,确立职业方向。一方面,学生就业时需要一定的职业适应能力,而这种职业适应能力,需要学生具有内在驱动力,通过校外实习去实践、熏陶、感悟、培养来提升自身的实力。另一方面,学生又通过实习逐渐接触企业、接触社会、适应社会,从学生到社会人角色的转变,完成其职业转化的第一步[1]。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思想历程,不断提供相应帮助,才能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3.是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需要

在全国的各类层次院校中,开办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的院校占95%。截至2010年12月,我国已有1733所旅游院校开设了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但是,在全国的旅游行业中,饭店服务人才缺口巨大。2011年7月24日《华西都市报》报道,四川省人才交流中心在第二季度全省人才市场供求信息统计分析显示,全省共有16675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了320154个职位,求职人数共计455487名,平均10个求职者竞争7个岗位。后勤服务类、通信类、餐饮酒店和市场营销等“晋级”最难招人岗位,平均5个岗位只有2个求职者应聘。其中主要的原因是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对口率只有20%,其余学生选择改变就业方向。虽然其中有一定的社会原因和学生自身原因,但是主要原因是学校在教学管理、实习管理上没有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真正为学生着想,帮助学生实现职业理想。而转换思考角度真正从学生个人发展、职业发展角度考虑问题,将能够进一步促进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

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实习企业良莠不齐,无法保障学生利益

饭店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大批的人才,所以全国所有的酒店管理专业都能拥有丰富的实习就业基地。但是在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不同档次、不同管理模式的饭店良莠不齐,有些合作企业无法保障学生利益。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所以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关注的是企业的利益。现在“2+1”的专业学制中,学生最后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所承担的工作量与其他员工完全相同,所接受的考核、检查也一模一样。但是,因为实习生的身份,却是同工不同酬。某些企业甚至把实习学生看作是廉价劳动力,在学生的实习工资、工作时间、学生生活和安全责任等方面缺乏足够关注和保障条件[2]。

2.实习岗位单一,难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因为现在旅游酒店行业人力资源严重短缺,所以顶岗实习就是在短则3天、长则1个月的培训之后,学生作为正式员工进行工作。学生实习岗位基本是一线服务人员,在实习的半年或者一年的时间里都一直在某个基层岗位工作,岗位技能含金量低,所学知识应用性差,严重挫伤学生的实习积极性,也会对于自己专业的选择产生怀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虽然学生对管理类的岗位比较感兴趣,实习期间能够学到大量知识,但是酒店却因为行业机密、培养成本高等原因不愿意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平台,导致学生在企业无法学到酒店管理等有一定深度的知识,最后对于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失去信心。

3.实习管理制度不完善,难以满足学生继续学习的需要

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需要用协议、合同来明确校企双方的责权利关系。但是,纵观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协议条款,在关于学生的实习安全、劳动保障、定期培训、全面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规范和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3]。对学生实习初期引导、中途检查、结束验收、实习鉴定等关系到实习质量方面问题没有明确的规范要求。尤其是实习中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为学生提供继续学习的条件和轮岗实习等方面普遍缺乏硬性规定,难以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4.学生管理缺乏针对性,学生离职率高

实习期是学生走入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其未来职业生涯的关键时刻。这种情况下,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的带领、指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实习离职的主要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旅游酒店工作内容的艰辛,更多的是源于酒店人际关系的纷杂与矛盾。但是,企业导师因为本身工作忙、思想保守等原因未能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指导教师因为学生众多缺乏对个别学生足够的关注。当学生面对压力而矛盾又无从化解的时候,经常以选择离职作为突破,甚至会出现心理抑郁、爆发、自杀等严重情况,其职业生涯也宣告结束。

三、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基地管理建议

1.选择优秀企业,有助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选择合作企业,首先应根据行业的发展趋势,从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角度,挑选信誉度高、管理规范、成长空间大的企业进行实习就业合作。具体可以挑选国内和国际知名饭店连锁集团,借助其业务范围广泛、接待规格高等优势,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经验,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4]。其次,为了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自我,提升自身竞争实力,酒店管理专业应该在国外建立实习就业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舞台。实习生在国外独立顶岗工作,适应国外竞争环境,既能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管理方式,又能够掌握流畅的外语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丰富自身实践经验,实现职业梦想。再次,根据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反馈信息,不断调整实习基地,重新整合资源。

2.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制度管理

首先,从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角度出发,酒店管理专业应该成立实习实训指导委员会,对现有的实习基地进行分析,分类管理。其次,实习指导委员会要制定规范的实习规章制度,对于学生在企业的相关权益、安全事项、学习成长空间进行明确说明[5]。改革实习计划,明确提出实习的目标和相关保障措施。再次,由专业课教师共同编写专业实习教学计划、实纲、实习指导书和任务书,并在时间和内容上给予相应的保证。计划中不仅关注学生专业素养,还要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3.选派专职教师,加强实习实训管理

不同类型的校外实训基地各有优缺点,这就需要针对不同企业配备不同类型的老师。学校要配备了解行业、具备从业经验、熟悉操作规程的教师从事此项工作,针对不同时期的状态,对学生进行相应管理。在实习初期,指导学生理解实习计划和实习细则,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做好从学生到酒店员工角色的转变,对实习的困难有足够的认识;在实习中期,通过网络沟通、现场探望等方式,时刻关注他们的工作生活进展情况,带领学生阅读《酒店管理》等专业刊物,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与行业导师紧密沟通,共同协调、实施对于学生的管理计划,督促企业对学生进行专业培训,为学生继续学习创造良好条件。实习后期,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将实习经验上升到理论化的层面,同时确定职业发展内容。

篇6

3.企业导师个人水平参差不齐,制约学生迅速成长。学生依靠自己的渠道找到的顶岗实习单位,因为没有经过学校审查筛选,所以无论从企业资质,还是导师水平上来讲都是良莠不齐的。近年来,室内装饰市场呈现一片繁荣,各式各样的装饰公司、设计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由于我们室内行业目前仍处于发展中期,还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行业标准,所以鱼龙混杂的情况比较严重。一些现任的室内设计师实际上是从平面等周边专业半路出家而来,有的设计师甚至都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大学教育,文化程度有限,且入行时间短,对室内设计的理解尚停留在装潢装修、谈单签单阶段。这类设计师由于自身能力的局限,很难担当起企业导师的重任,还可能还会影响到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规划。

4.企业导师缺乏专业的教育培训,指导顶岗缺乏相应规范。由于学校管理和政府法令的缺位,毕业生顶岗实习并没有得到法律法规的保障,学生在企业导师那里所接受的教育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在这种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中,企业导师往往都是根据个人的主观理解来指导学生,这就不可必免地出现一系列问题:①导师自身缺乏沟通艺术,无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②学生在面对工作的困难和压力时,导师不懂如何疏导。③导师戒备未来可能会出现的竞争,无法对学生倾囊相授。④指导内容和教育方式没有依据规范,缺乏相应的行业标准。以上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学生的顶岗实习质量得不到保证。

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下学生顶岗实习的特点

与我国的国情不同,德国的法律和企业自身的需要都要求企业在人才培养上有所付出。在德国的“双元制”教学中,学校课程和顶岗实习是在同一时期开展的。学生能够同时在企业和学校接受教育,其中大约只有30%~40%的课程是在职业学校内进行;而60%~70%的课程则是在企业中进行,如生产岗位、培训中心、跨企业培训中心。在不同的教学地点,教学形式与内容也有所不同。比如职业学校的教学文件是各州制订的教学计划框架,企业所执行的教学文件就是职业培训条例;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以职业理论课与普通文化课为主,企业则是以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两者分工明确,教学相长。另外,企业的实训导师也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他们必须是通过职业培训,有2到5年的教学经验,学过教育学、心理学,没有犯罪前科的专职人员。也就是说,他们大部分的工作任务并非从事生产,而是指导学生。在企业,学生的身份是学徒,并与企业签订合同,合同由行会管理。一些无法承担培训责任的企业则是通过向行会交纳一定的费用的方式,委托行会在跨企业培训中心代为培养,而这一切都是在法律的保护和支持下进行的。

三、探索室内设计专业顶岗实习“双轨制”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大环境下,要完全模仿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几乎是不可能的。作为职业院校,我们仍将肩负理论实践两头扛的重任。但我们仍能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受到一些启发,比如:对接受实习生企业的甄选;对企业导师进行教育学培训;在校内建立跨企业培训中心(创业工作室基地)等。结合室内设计专业的“业务总量大,创业门槛低”等特点,经过一系列的调研和论证,我们试对学生顶岗模式单一化进行改革,提出室内设计专业顶岗实习“双轨制”模式———即“企业顶岗”与“自创工作室”二选一模式。两种顶岗方式由学生自愿选择,确认后向系上提交顶岗审请,经系(部)批准后方可生效,实习期间不得擅自变更。“企业顶岗制”实习单位应以本专业实习基地为主,由系里统一审核,推荐。其中选择“自创工作室制”的学生可以免除毕业设计的环节,直接在校内实训基地组建工作室,并在校内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外开展室内设计业务。顶岗实习完成后选择“企业顶岗”学生应根据毕业设计内容进行毕业答辩,选择“自创工作室制”学生则应根据实习期间所承接的工程项目内容进行毕业答辩。

四、对于“企业顶岗”模式下实习单位的甄选和管理

1.承担校外实训基地接收实习生顶岗实习的企业必须具备二级以上资质,并对行业的发展有引领作用。

2.企业应同学校、学生签订三方实习协议,能对学生的顶岗实习给予一定的交通食宿补贴,并对学生在岗期间的人身安全承担必要责任。

3.企业导师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协商认定,企业导师应按要求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指导,并定期向学校交流实习情况。

4.学校应无偿地对企业导师提供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培训,以帮助企业导师顺利完成实践指导工作。

五、对于“自创工作室”模式下学生的组织和管理

1.工作室由学生自由组合而成,并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人特长进行合理分工,每个工作室推选一名负责人。在校内工作室创业实训基地进行日常办公作业。办公经费暂由学校借出,交由学生有计划地去分配使用,并记录台帐。

2.工作室的指导教师,应当是本校任聘的双师型教师或双师素质教师。工作室顶岗实习开展期间,指导教师应负责监督并指导学生开展业务。并同时通过微信、QQ、视频电话、不定期巡查等多元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工作考核。

3.顶岗实习期开始初,由学校出面,聘请校外有资质的行业专家来和校内相关专业的双师,为学生开展1~2周的创业培训课程,该课程内容主要包括:①设计工作室运营实务;②营销与策划;③会计基础;④团队协作拓展训练。

4.实习期间,工作室负责人应按时向所属的指导教师汇报工作室承接业务情况,并将工作室发展计划书提交给指导教师,同时提交工作室名片、工作室广告宣传单、台帐等佐证材料。

5.顶岗实习的成绩与工作室营行期间所承接的业务量挂钩,另外,工作期间的出勤记录也是学生个人成绩的考评依据。顶岗实习的评价标准和评价规则由学校专业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

六、顶岗实习“制”的优势

1.缓解了校外实习基地有限、实习岗位不足的问题。在传统校外顶岗实习的基础上,同时开展“自创工作室”顶岗模式,能有效缓解目前校外实习基地有限、实习岗位不足的问题。那些暂时无法找到合适岗位的学生可以在校内双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创业的模式来完成顶岗实习。

2.解决了企业导师个人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好的师傅不一定是好的老师。在技术能力上企业导师无疑有很强的优势,但对于怎样带徒弟,多数企业导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学校的参与聘任能让企业导师的综合实力更有保障,另外,学校组织的教育学、心理学培训也能让企业导师更快地进入教育者的角色,并根据协议约定更加规范化地完成指导实践教学。

3.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自创工作室”模式的引入不仅能让顶岗实习有了更多的选择性和可能性,而且学生还可以通过自我创业来更加深入地了解建筑装饰市场,更加全面地分析思考问题。同时由于工作室的性质是团体合作,自负盈亏,这也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作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篇7

2005年,我国为推动职业教育扩大规模发展、加强校企合作,在中等职业教育推行了“2+1”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中职学生在校3年的学习时间,2年在学校,1年顶岗实习,实施以来,取得成效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这突出表现在:学生顶岗实习的优质岗位落实比较困难、学生实习时间过长如同放羊、内在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教育跟不上、多种因素导致学生的专业实习质量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效益偏低等,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社会信誉。

2012年11月29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对职业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全面部署。中等职业教育实行“2.5+0.5”人才培养模式,中等职业教育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调整为半年,在校学习时间则延长至2.5年,具有开创性的重大意义。

目前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实行“2.5+0.5”的学制分段改革,明确提出中职校学生校内学习5个学期,校外顶岗实习不超过1个学期。顶岗实习是职业院校按照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安排,组织与安排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从事与企业员工一样的生产实践活动。学生从单一的学校课堂走向实际的职业岗位,从理论学习为主转向实践过程为主,逐步形成较强的动手能力。这个过程是学生工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特殊学习过程,能促进中职毕业生顺利进入劳动力市场,实现“毕业与就业零距离”。

二、“2.5+0.5”学制下顶岗实习中的问题

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对中职学生只能到企业顶岗实习半年有想法。

对于长期合作的职校实习企业而言,原本的一年实习期,方便企业对顶岗实习生的岗位安排,甚至有些企业可以将某些岗位专门留给职业学校的顶岗实习生,现在只有半年,使得企业有半年陷入无人可用或者半年人员富余的状况。这就无形中给企业添了麻烦,不少企业出现了不愿意接受顶岗实习学生的现象。

2.近两年内增加了学校实习管理的工作压力。

原本只要在每年的4-6月进行学校顶岗实习工作安排,现在由于“2.5+0.5”的出现,很多学校在2015-2016学年、2016-2017学年的11-1月也要安排中职学生顶岗实习,全年必然会出现两次顶岗实习工作安排,不少学校的2011级和2012级高职学生还是一年的实习期。

3.“2.5+0.5”下顶岗实习学生的离职率高。

由于最后一个学期在寒假后开始,很多学生不愿意在过年前就走上顶岗实习岗位,或者是顶岗实习单位为了在年底前的福利分配上方便一些,也会要求学生在春节假期后再到企业上班,就使得很多学生因为不能很快从过年的轻松气氛中走出来投入紧张的工作而选择离职,使得需要二次分配实习单位的学生人数大大增加。

4.部分顶岗实习学生的住宿问题。

目前,职校学生走向社会参加顶岗实习后,原本的住校生将不能在学校住宿,需要用人单位或者学生个人解决住宿问题,目前能主动解决员工住宿问题的企业数量还是占少数,主要还是靠学生自己解决。学生们多数采取合伙租房的方式,由于房屋出租合同一般订立时长为一年,当学生毕业后,多数学生会选择离开顶岗实习企业,重新获得就业岗位,原来租住的房屋还没有到期,又要再去寻找出租屋,牵涉到毁约和再次寻找出租屋等一系列问题。

三、新学制下顶岗实习中有关问题的对策

1.开展高职学生的见习工作,满足一学期中企业的用人需求。

企业不愿意接受“2.5+0.5”下的顶岗实习学生,主要是因为9月到来年的2月这段时间不能出现岗位空缺,如果学校能帮助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就可以配合学校开展“2.5+0.5”下的顶岗实习工作。例如我校的做法是:在与苏宁物流基地的合作过程中,我校在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安排了2012级三个高职班级分批到企业开展为期8周左右的见习,帮助企业解决了用人的困难,之后2013级中职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就顺利开展了。

2.适当增加学校实习管理部门的人员。

由于一年中要开展两次实习管理工作,学校实习管理部门的人员工作量增加,顺应需求,我校增配了一名部门干事。

3.提前做好预案,开展二次招聘推荐工作。

针对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参照历年中职学生初次上岗的离职率,我校实习管理与就业指导处提前联系好用人单位,在开学的第二周召开了一次企业招聘会,将离职后的学生又全部重新安排了实习单位。

4.由学校提供宿舍解决顶岗实习学生半年的住宿问题。

“2.5+0.5”学制下,顶岗实习的学生按照通常规定离开了学校,新生尚未到来,学校的宿舍有空缺,我校考虑到部分顶岗实习学生的困难,仍然提供半年住宿,并通知宿舍管理部门参照顶岗实习学生的工作时间合理安排,提供最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篇8

毕业实习是高等学校本科各专业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为使我系20xx届会计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卓有成效地进行,特制定本实习计划,供指导老师和学生参照执行。

一、实习目的

通过亲身实践参加具体会计和财务管理业务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同时,通过这次实习,进一步验证、充实、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认真收集整理资料,为撰写毕业论准备,同时可以检查教学质量和效果,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二、实习地点和时间安排

地点:学生自己联系适合本专业的实习单位

时间:从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开始,5月4日返交报到,5月5日进行实习交流,并开始着手论文写作。

三、实习内容

1、业务实习

主要是实习会计核算程序和具体方法,财务管理业务程序和方法

2、调查研究

(1)会计工作环境(包括法律环境、管理体制和单位内部财会工作组织建设等)及现状;

(2)财务管理工作环境(包括法律环境、管理体制和单位内部财会工作组织建设等)及其现状;

(3)近几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的实施情况(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4)搜集和掌握有关实际资料,为撰写毕业论文积累素材。

四、实习要求与考核办法

各位学生的论文导师即为该生的实习指导老师,学生离校前应与指导老师取得联系,实习过程中接受指导老师的业务指导,指导老师在学生实习期间将酌情去实习点检查和指导。实习学生应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作息制度和各项规章制度,谦虚谨慎,礼貌待人,自觉接受实习单位负责人及指导人员和实习指导老师的领导,认真做好实习周记,并定期为指导老师汇报实习情况。

实习学生的考核以实习周记,实习报告和实习鉴定表为依据,按5:3:2的比例计算实习成绩。实习周记和实习鉴定表经实习单位指导老师、论文指导老师签章后,各班学习委员在5月20日前将本班全部同学的实习鉴定表装订成册报学院办公室,实习成绩不合格者不予毕业。

毕业生企业实习计划报告二

一、毕业实习工作组织领导

1.系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xxxx

2.指导老师

计算机系专任教师及兼职(实习)教师

二、毕业实习的目的意义

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平面设计方向)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信管方向、信监方向)专业,毕业前顶岗实习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接触工作岗位,了解职业需求,尝试相关工作过程的重要活动。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将所学知识、技能运用于实际工作,又从社会实际工作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和本领,为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三、毕业实习安排

1.实习时间:20XX年1月11日至20XX年5月30日

2.实习地点:珠三角地区(东莞为主)校外实习基地

3.实习形式:“顶岗实习”

4.组织形式:集体与个别相结合(单独提前实习者须经严格审查批准)。原则上实行实习指导老师包干制与实习领导小组、辅导员/班主任巡回检查相结合。

四、办理校外实习手续

无论是集体实习还是个别实习均应办理实习手续,否则实习不予认可。

具体讲,即:

①签订并报批《三方实习协议书》;

②填写并报批《实习登记表》。

如果在第五学期下半学期要求提前实习的,须填写《单独提前实习审批表》,经批准方能外出。

五、毕业实习方式

毕业实习的组织安排形式:根据学院落实与学生自找相结合的原则,灵活采用多种方法,选择多条途径落实。具体方法和途径如下:

1、通过学生个人或家长联系,落实实习单位部门。

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在同一个企业单位实习的,组成一个实习小组,由指导老师指定组长。定期和不定期在一起交流实习经验体会,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努力把实习工作搞好。

3、通过学院联系安排、落实实习单位部门。未联系到合适实习单位的学生,应服从系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到指定的实习基地顶岗实习,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安排,否则,不予正常毕业。

毕业实习单位(基地)一般的要求是:能满足专业实习基本要求的校外企事业单位或校内外挂牌的实习基地。

六、毕业实习安全纪律

1、毕业实习人员必须遵守毕业实习单位的一切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尊敬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或师傅;

2、实习学生应培养组织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

3、实习学生应树立团队协作精神,合理处理实习单位、部门的各种人事关系;

4、实习学生应认真做好保密工作,不泄露实习单位的各类经济、商业、文档信息;

5、毕业实习人员必须跟班实习,上班时间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6、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人身伤害和设备事故发生,爱护操作设备等公共设施。

7、毕业实习中不得迟到早退和缺席,离开必须经指导教师批准后方可离队。对未请假不参加毕业实习者,毕业实习按不及格处理。

8、毕业实习指导教师对违纪学生有权终止毕业实习或提出处分意见。

9、毕业实习前必须购买个人意外保险。

七、实习内容

各专业具体内容见毕业实习内容。

八、毕业实习成绩评定

实习期间须按规定保质保量完成毕业实习报告,另外,实习学生中必须至少有30%学生需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实习成绩采用百分制。实习单位给出的成绩和指导老师给出的实习报告成绩分别占60%和40%。成绩在60分以上者,可获得8个学分,未获得实习学分者不能正常毕业。

毕业生企业实习计划报告三

今年xx月底,20xx届毕业生将开始为期一个多学期的顶岗实习,为组织做好本届毕业顶岗实习工作,根据学院关于顶岗实习的管理规定,特制定我系本届毕业生顶岗实习计划与安排如下。

一、顶岗实习的目的

通过顶岗实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品质和正确的处事原则,进一步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并取得用人单位正式聘用。

二、顶岗实习的形式与指导教师安排

1、采取学校安排与学生自主联系相结合的办法确定实习单位。学校安排主要以供需见面招聘的方式进行,自主联系则由学生本人申请,系部批准后办理相关手续。

2、由我系和实习单位分别指派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实习过程及撰写实习业务报告的指导、审阅及成绩评定等工作。我系指导教师须于顶岗实习开始前与所分配指导的学生集中见面,布置任务及要求,明确上交资料时间和双方联系方式,实习期间,指导教师要做好顶岗实习指导记录。

三、学生顶岗实习的任务与要求

1、遵纪守法,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文明生产。服从安排,认真完成实习岗位工作任务。

2、尊敬师长、团结友爱,正确处理上、下级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

3、实习中期向指导教师提交《顶岗实习报告》初稿;实习结束前邮寄或面呈提交《顶岗业务报告》终稿(打印纸质)、实习鉴定表(须实习单位盖章)。

4、实习结束时按规定上交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书》、《毕业生跟踪调查表》。

四、成绩考核

学生实习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习表现、实习单位评价与实习报告评定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完成顶岗实习鉴定表。未能按实习计划完成实习、未交实习报告者,不认定实习工作,不进行毕业综合评价和考核,实习成绩合格方可按规定毕业。

五、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

xx月20日~xx月31日

学校安排和自主联系确定实习单位(办理审批手续);系部确定指导教师,各指导教师安排与学生集中见面。

xx月1日~xx年6月

顶岗实习阶段

xx年3月20日前,提交《顶岗实习业务报告》初稿,指导教师提出修改意见。

xx年6月20日前,提交《顶岗实习业务报告》终稿和实习鉴定表,同时上交“就业协议书和调查表”。

xx年7月1日前,指导教师完成学生实习业务报告等资料审阅,提交评定成绩。

xx年7月,毕业生返校清考,毕业典礼、领取毕业证书。

六、其他事项

1、学校安排或自主联系确定实习单位后,要在系学生科办理详细的信息登记。

篇9

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关系到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传统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存在两大误区:一是理论教学比较重视因材施教,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实行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发展;二是重视技能培养,但实践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脱节,技能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够突出。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十分必要。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是在原有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使具有各种个性差异的学生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产学合作关系,缩小或避免学校教学与工作实际的距离。实现这一目标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是:按照学生能力培养层次,将技能划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个体差异性技能三个部分。其中基本技能培养体现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通识教育类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专业技能培养体现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专业课和实践课教学中;个体差异性技能培养则体现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选修课程、第二课堂教育上,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基本技能依照各专业对学生所应具备的通用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要求,重点加强两课、数学、大学信息技术、应用文写作、英语、专业基础课教学,主要通过课内实训组织实施,为学生构建起扎实的知识能力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能力平台,培养各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和通用能力。

专业技能依照各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结构要求,规划设置实践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训练平台,主要通过课内实训、专项实训、课程设计、专(毕)业实习、综合实训、毕业设计(论文)、顶岗实习等环节组织实施,让学生系统认识专业综合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个体差异性技能通过积极开展社会实践、科技竞赛、必读书、创业创新教育、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课程选修、第二课堂等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为学生开辟广阔的自主选择空间,充分满足学生的个人爱好和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个人才华禀赋得到充分发挥。

强化技能训练,有效运行创新型

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措施

将实践教学环节融入专业教学的所有环节根据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确定应开设的课程和课时分配。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课程设置,除纯实践课外,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部分通识教育类课程,都应该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要求安排相应的实训课时,实训课时既要训练基本技能,又要训练专业技能和综合性技能,将实践教学环节直接融入专业教学的所有环节。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师资学历进修和企业挂职锻炼制度,鼓励教师深入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在校企之间有序流动,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另一方面,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不断更新和完善实践教学内容,积极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方法在专(毕)业实习、专项实训、综合性实训等传统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一系列具有专业特色、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教学内容,如知识模块实训、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生涯设计、心理素质训练、社会实践、公益劳动等;同时,选择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如顶岗实习、现场参观、学习考察、案例研究、实物演示、模拟实训等,确保实践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重视实训教材建设贯穿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这一主线,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的优势,产学双方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训教材,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工作实际,使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一方面,高起点地建设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匹配的校内实训基地,校企联姻,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具有真实职业氛围、设备先进、软硬件配套、利用率高、辐射力强的一流实训基地;另一方面,进一步拓展紧密型的校外实训基地,加强校企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行业企业资源改善实习、实训条件,让学生深入企业一线,开展“顶岗”实训,实现与实际工作的“零距离”对接。

组织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培养学生的技能意识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各项技能竞赛,展示自我水平,了解同行状况,知己知彼,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凸显个人技能特长;组织各种形式的校内技能竞赛活动,根据专业特色和区域经济的要求,设置多种形式的技能比赛项目,举办全员参与、大规模的技能节,促进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的提高。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把个性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融入到人才培养模式中,体现在专业教学计划中一方面,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方式,扩大实践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范围,因材施教,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成立“学生创业园”,让学生边学边用,以用促学,学以致用,与市场进行“零距离”接触,在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同时,有效激发其创新、创业意识,进一步提高创新和创业能力。

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突出人才培养特色

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是反映实践教学质量、检验实践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评价指标的设计不仅要公平、公正,突出可操作性和可评定性,更要激发学生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使学生学有动力,做有目标,促使学生发挥个性,突出人才培养的特色。为此,在设计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时,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强调能力本位评价,尽可能在模拟、仿真和全真的工作情境中进行评价,力求使能力评价方式接近实际工作情境,尽可能反映现代企业的先进技术与管理水平,突出考核评价体系的与时俱进性。

第二,突出学生个体差异性技能的评价。考核评价体系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创业实践、阅读课外书目以及个人技能特长等作为评价内容,对获得高级专业技能证书、在市厅级以上科技比赛中获奖、参与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等方面比较突出的学生,通过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鼓励和支持其发展个性和特长。

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围绕课内实训、专项实训、综合性实训、专(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顶岗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出台相关管理制度,明确各环节的质量要求。

建立实践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构建由教学督导人员、院系(部)教学管理人员、教师代表和学生信息员组成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和监控组织系统,为实践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发挥提供监督和保障作用。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督导信息反馈系统。由教学督导专家定期对各系(部)的实践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及时反馈实践教学信息,提出改进意见。

2.建立教学管理人员信息反馈系统。通过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例会和教学秘书会议,了解实践教学质量标准的执行情况,收集进一步完善质量标准的意见,鼓励各级教学管理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反映实践教学信息,提出实践教学工作建议和意见。

3.建立教师信息反馈系统。鼓励教职员工随时以各种方式反映实践教学质量状况的评价信息,围绕实践教学工作提出各种建议、意见;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了解实践教学现状,收集实践教学信息,共同探讨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措施;组织任课教师定期对所教班级学生技能水平进行测评,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4.建立学生信息反馈系统。首先,各班选派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一般为班级学习委员)担任信息员,学生信息员在各系(部)教学秘书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参与实践教学评议,定期反馈意见;其次,教务处、各系(部)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实训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收集学生对实践教学质量状况的评价信息和对教师实践教学工作的建议、意见。

5.定期开展实践教学专项工作检查。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毕业设计(论文)、毕(专)业实习、专项实训、综合性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6.科学设计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测评指标,建立相对完善的学生评教制度。设置科学合理、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类课程质量测评指标,组织学生对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师进行教学质量评价,评价实训准备情况、指导教师的工作情况及实训效果。在此基础上,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积极寻找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7.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的考核评比。实践教学工作考核是系(部)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师个人教学工作考核的内容之一。通过定期与不定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学部门和教师的实践教学工作进行周期性考评,奖优罚劣,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10

1 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对象是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全程参加顶岗实习的毕业生。

2 调研方式和内容

本次调研方式采用网上填写问卷,调查内容分为三大部分,主要包括:顶岗实习档案基本情况、顶岗实习档案建档与管理、顶岗实习档案与求职就业等三个模块,共12个问题。

3 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调研调查时间为5月5日至6月5日,在此期间,全校有920名学生通过网上填写问卷参与调查,对填写问卷的个人基本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男生314人,占比34.13%,就读文科管理类人数431人,占比46.85%,填写问卷100%有效。

3.1 顶岗实习档案基本情况

这部分调查,主要从是否了解学校建立了实习档案、实习档案本质属性、了解几个与自己有关的重要档案、学校是否有档案管理办法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实习档案意识(见表1)。69.35%学生知道学校建立了实习档案,90.32%学生知道至少一个与自己有关的重要档案,除了这两个选项回答较为理想外,其他均不够理想,尤其是以你知道学校是否有档案管理办法为例,只有5.43%的学生知道并阅读过。

3.2 顶岗实习档案归档与管理

关于高职学生对顶岗实习档案建档与管理的基本情况(见表2)也不乐观。只有6.09%学生了解学校实习档案归档工作并能积极参与配合,有56.96%学生了解该项工作,但表示不愿意配合;51.20%学生对实习归档没有提合理化建议和想法;从没有去过学校档案馆的学生也高达80%,仅有6.74%学生查阅过相关档案。

3.3 顶岗实习档案与求职就业

顶岗实习档案与求职就业部分(见表3),理应是高职学生们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电话访问,87.5%企业希望看到能真实反应学生顶岗实习的原始材料。然而,大部分学生都不清楚顶岗实习档案对就业的作用,62.5%学生想不起来或不知如何利用顶岗实习档案帮助自己求职就业。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学生还是希望在校期间能有机会了解顶岗实习档案,并愿意参加有关档案知识的培训,这充分说明有做好顶岗实习档案归档的基础,关键在于学校如何开展这项工作。

4 现状形成的原因分析

从上述调查结果分析,形成这种不良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因素,同时还存在主观因素。

4.1 客观因素

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外出进行顶岗实习,其学习空间发生变化、认识观念发生变化、学习方式发生变化,导致学生的日常关注从校内学习完全转移到校外工作。在实习期间,学生们没有体会到工作、学习过程中伴随而生的某些资料会具有很高的保存和利用价值,不了解实习档案的本质属性。受传统档案管理的影响,顶岗实习档案作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活动的原始记录,没有被学生们普遍认识和接受,大部分学生认为顶岗实习档案是学校的工作,实习材料归档也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加上顶岗实习档案作用的发挥不是自发的和及时的,往往带有滞后性和局限性。另一方面,学生档案属于传统人事档案管理范畴,受其管理与利用体制的影响,人事档案的部分功能趋于弱化,社会“弃档”现象日益严重,与之对应的“重新建档”之风却日渐盛行。因此,降低了学生对档案价值的直接感受程度,阻碍了学生对档案的认识和利用,也直接影响到学校顶岗实习档案归档。

4.2 主观因素

从主观上看,学生对事关自己未来发展的档案认识尚且模糊,对顶岗实习档案内容更加不可能有理性的认识。一方面,受思维定式的直接影响,学生习惯于去图书馆检索信息,却丝毫没有去档案管理机构利用第一手原始资料的意识;另一方面,学校档案管理机构的传统角色偏重档案基础业务,档案管理人员重收藏轻利用也是不争事实,加上受资金、技术等条件的制约,学校未能充分发挥档案教育功能,缺少对档案知识的普及和广泛宣传。学校对于即将外出进行顶岗实习学生,重点关注实习教学计划的落实,强调实习纪律和安全意识,而学校对于实习档案的基本内容和归档要求不够具体和明确,导致大部分学生没能重视实习档案资料的收集,甚至认为实习档案资料收集与己无关,只要涉及档案都神秘,是自己难以接触的领域。

5 改变不良现状的对策

综上所述,消除社会“弃档”现象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需要面临多项人事档案管理社会化和开发利用体制改革,这不仅需要政府权利部门的干预,还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不是学校单方面可能做到,因此,本文对此暂不研究。尽管如此,学校还是可以从自身角度出发,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实习档案建设之中,提升学生档案意识,改变当前实习档案的现状。

5.1 增强档案教育功能

高职学生的档案教育可以由以下三个阶段构成,即:新生进校的入学教育、在校期间的常规教育、顶岗实习前夕的强化教育。针对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特点不同,档案教育的形式、内容和着力点都应有所不同。

入学教育。高职学生入学之初,是立刻帮助学生树立档案意识的最佳时期。对外广泛开展馆校合作,尽可能地将当地档案馆列为学生校外实践活动基地,参观档案馆是学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内将档案信息检索流程写入学生手册,明确档案检索纳入新生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计划,将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档案全宗指南、档案收集利用流程等作为新生档案信息检索培训的重点内容。在新生入学之际向他们灌输档案基本知识,不仅是为其树立档案意识,而且还是为今后档案教育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常规教育。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是强化档案意识和积累档案知识的关键时期。学校档案部门和其他职能部分应该利用好这个时期,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档案常规教育。一是以针对半数以上的学生会选修档案相关课程,可在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开设普及档案知识的文化素质选修课;二是充分利用好校史馆平台,积极开办与校史、优秀校友、重大历史事件等相关的讲座,以典型事例介绍和具体实物展出说明档案与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关联性,强化档案的传承和历史见证作用,强调个人应具有的档案责任与义务。

强化教育。高职学生即将外出参加毕业顶岗实习前夕,是强化档案知识的重要时期。针对准毕业生进行相关档案知识培训,强化培训实习档案、学籍档案的归档和利用、以及毕业后个人档案转递,学生离校档案托管的基本常识,告知学生在这个时期档案重要性和实际用处,强调实习档案建设离不开学生个人的积极参与。

5.2 加大档案宣传

加大档案宣传,关键在于理清宣传思路。学校档案机构首先应明确宣传的对象、宣传的内容和宣传的途径,然后研究本校教学和管理的特点,再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宣传措施。

宣传对象。实习档案宣传面向的对象有三个群体,分别为学校的领导群体、与该档案有关联的教职工群体和学生群体。学校的领导群体是实习档案工作发展的有力推动者,也是宣传中应该积极争取的最为强势的群体,学校领导可以通过出台政策,在人、才、物方面给予实习档案工作的大力支持,完全有能力推动实习档案工作健康发展。与实习档案有关的教职工群体是该档案建设的中坚力量,教职工群体参与与支持对实习档案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基于实习档案的特性,学生是最为特殊的群体,人数众多,活动面广,他们既是实习档案的建设主体,又是实习档案的利用主体。因此,实习档案宣传单纯依靠学校档案机构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得到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以及学生所在系部的支持。

宣传内容。实习档案的宣传不仅包括收集内容、归档目录宣传,还应包括管理、利用和服务宣传。同时,需要强调各主体在实习档案建设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多形式的实习成果、多方面的特色资料、多介质的档案实体为媒介宣传实习档案收集内容;以良好的信息化基础、悉心的指导、耐心的服务为依托进行实习档案收集和利用宣传。

宣传方式。利用不同层面的宣传媒介和不同的宣传方式进行实习档案的宣传:一是通过社会媒体进行宣传。将学校学生在企业的顶岗实习典型案例和工作业绩形成实习成果汇编,或撰写简报向上级通报,通过学校门户网站,广泛进行社会宣传。二是通过校内资源进行宣传。一方面可以开设校内普及档案知识的文化素质选修课和实习档案专题讲座,另一方面依托校内媒体,利用学校新闻网、校报和宣传栏特殊宣传效果,面向学生积极宣传。三是利用创新性宣传方式。利用学生处、校团委和学生社团开展实习档案知识普及有奖竞答活动。此外,学校还要重视档案网站建设和信息化工作,实现学生档案信息的一站式检索,并在学生访问量大的学生处、团委和系(院)网页上建立档案网站链接。学校采用多种方式交叉进行宣传,提升了学生整体档案意识,较好地解决顶岗实习档案建设过程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EB/

OL].http://221.12.38.131/web/articleview.aspx?id=201201040907

38584&cata_id=N182.

[2]陈海静.当代我国大学生档案意识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档案学通讯,2012.1.

[3]揭平英.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档案管理体系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

篇11

HUANG Chunmei, WU Youqing

(Wu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65)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 and higher educ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skilled personnel shortage of talent to become one of the social and business needs, and school-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culture is the only way to use skilled personnel training. In this paper, the establishment of school-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application skills-based training curriculum system of accounting professionals to analyze the necessity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skilled accounting personnel training curriculum, analysis of the "5 + 3" application skilled accounting personnel curriculum system with supporting measures.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pplied skilled; curriculum

1 建立校企协同培养应用技能型会计人才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打破传统的“7+1”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协同培养应用技能型会计人才课程体系,必须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教学、强化技能应用,加强双师型教师建设。近年来武昌工学院在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制定之前走访大量的企业,包括上市公司、中小企业和兄弟院校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探讨,企业在肯定应届毕业生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指出其适应能力、知识的运用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技能等方面不足。因此构建应用技能型人才课程体系,明确应用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特色是十分必要的。

2 “5+3”应用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校企协同培养应用技能型会计人才是指校企双方要在人才的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选择、实训基地的建设、组织教学、师资培养等进行全方位深度的合作。“5+3”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应用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优化教学内容、突出实践、加强校企合作来强化技能应用。注重自主学习、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5+3”的模式,即大学四年共八个学期,其中五个学期的时间以学校理论学习为主,三个学期的时间以学校实训加上协同企业实践实验学习为主,来完成教学计划和目标。

3 “5+3”应用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3.1 “5+3”应用技能型会计人才课程体系的框架

5+3”应用技能型会计人才课程体系在设置上分为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素质教育、实践教学等五部分,其中通识课都为必修课,学科基础科和专业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实践教学分校内实践和校外实习(即校企协同培养)两部分。其课程体系表见表1,实践课程体系表见表2。

实践课程体系是整个实践教学的核心,建立完善实践课程体系尤为重要。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从实践课程体系表中可以看出,在四年设计总课时2500课时左右的情况下,实践课时为在实训中心的课时加上2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的比例达到3:5。因此构建实验、实训、顶岗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分阶段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的训练。

3.2 校企协同完成专业课相关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

按照“5+3”课程体系”在第五学期安排必修课成本会计、财务管理、报表分析、税务会计;选修课施工企业会计、法务会计、文秘会计应用文写作、生产运作管理等课程在企业完成。具体实施办法如下:(1)学生分组。以一个自然班30个人为单位,将30个同学分为三个小组,分别命名为A、B、C三组,每组10人。(2)对企业的岗位进行整合分组。为了便于管理,将企业的会计岗位分为三个组,第一组为出纳、费用总账组,第二组为采购会计、成本会计组,第三组为销售会计、报表分析、总账会计组。(3)理论课程教学的解决方案。在三个组中每组聘任一名企业的会计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完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各组教学内容的分配如下:第一组出纳、费用总账组。会计老师负责理论课程:税务会计、法务会计、应用文写作、文秘会计等的教学和实践;第二组采购会计、成本会计组。会计老师负责理论课程:成本会计、生产运作管理、施工企业会计的教学和实践;第三组销售、报表分析、总账会计组。会计老师负责理论课程: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和实践。理论课分小组在各组中进行,教学内容由企业的会计老师整合选择,每个组每周上2个半天的理论课,其它的时间为顶岗实习。在此过程中会计老师还应注重让学生个人自学,消化和吸收知识。

(4)顶岗实习的方案。A、B、C、三个小组的学生分别进入三个小组,进行顶岗实习,为期6个月(一个学期,包括寒暑假)

①各组岗位分工及人数如下:第一组为出纳、费用总账组(10人)岗位分工如下:出纳4人,收、支分开,收款2人,付款2人,费用4人,税务会计2人。第二组为采购、成本会计组岗位分工如下:采购会计4人,成本核算6人。第三组为销售、报表分析、总账会计组,销售会计3人、总账4人、报表分析3人。②实习的程序。A、B、C、三个学生小组分别进入三个会计组,在进入的会计组中顶岗一个月,一个月后再轮流更换,三个月完成一个顶岗实习周期,六个月完成2个顶岗实习周期。在实习的过程中,由企业老师手把手的教学生,遇到问题由企业老师集中解决,在每个会计组中学生可以进行轮岗,比如:在第一组中出纳岗位一般在15天左右就能熟悉业务,费用会计在15天左右也可以熟悉业务,所以在这一个月中可以轮岗;第二组采购会计在20天左右就能熟悉业务,而成本会计在25~30天才能熟悉业务,那么在这个月中,不能轮岗只能在下一周期中轮岗。学生在第八学期的时候再回到企业继续顶岗实习,让他们在这个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技能。

3.3 确保学生在企业进行实际顶岗操作的连续性与责任性

3.3.1 确保实际顶岗操作的连续性

学生完成第五学期顶岗实习以后,回学校上课。由于在企业是顶岗实习,那么这个岗位就空出来了(第六学期,岗位空缺)必然影响企业正常秩序,而上一级的学生现在刚好是顶岗实习的时间(第八学期),让上一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未来的就业方向,在这三个小组中选择适用自己的岗位来完成顶岗实习,相邻的两届学生进行有效的对接,岗位空缺问题就迎刃而解,实际顶岗操作的连续性的问题就解决了。并且校企合作让学生进行全方位创新实践,扩充学生知识面,分岗位分方向实习、轮岗,可以解决会计专业一个单位只能容纳二个人的困境,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技能。

3.3.2 确保实际顶岗操作的责任性

①对学生进行企业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的培训。让学生知道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重要性以及安全性。②签订培养协议。企业与学校、学校与学生签订培养协议,确保顶岗实习的内容落实,达到应用能力的提高。

篇12

“国培计划”中的大学师范生顶岗实习是教育实习在寻求实习之路上的新生事物,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师范教育的师范性与实践性。[1]本研究中的顶岗实习,是针对“国培计划”中的一个子项目――“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来研究的,其核心内容是组织高年级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城镇幼儿园教师到农村幼儿园顶岗实习支教,置换出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到高水平院校、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和城市优质幼儿园进行为期两个月甚至一学年的脱产研修,全面提高骨干教师教育水平、专业能力和培训能力。[2]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立足于学前教育专业的顶岗实习研究甚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是面向幼儿园工作,而学前教育是我们基础教育的基础奠基阶段,因此,了解与分析学前教育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专业技能发展的状况,探索和发现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实习有效性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3]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思考顶岗实习中影响对学前教育学生专业发展的相关因素,参考相关调查问卷再加上个案吕梁学院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了一份学生的基本情况;实习基本情况;实习效果,该部分从专业情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三个方面编制问卷。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参与顶岗实习中学前教育学生所获得的专业技能发展。

本问卷采取无记名的方式进行施测,要求被试按指导语的要求完成整个问卷。共发放问卷284份,回收259份,回收率91.2%,经过进一步的筛选,其中有效问卷257份,有效率为99.2%。调查完毕,对回收的问卷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目前,学术界还未对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做一清晰明确的划分。针对此问卷中的设定问题,可将学前教育学生专业技能划分为教学技能、教学反思能力和教师多重角色扮演能力。通过对以上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1、教学技能有所提高

为了了解学前教育学生教学技能的提高程度,我们对普通话,语言表达能力,教态,活动目标把握,教案写作,多媒体运用,舞蹈、唱歌、绘画、弹琴和手工制作等技能,以及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能力进行了调查,见表1。从这个表格中我们看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对活动目标的把握以及教案写作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提高。但是舞蹈、唱歌、绘画、弹琴、手工制作等技能提高的不是很大,仅有28%左右的同学认为有所提高。

表1 学前教育学生教学技能统计表

教学

技能 提高极大 有所提高 一般 没什么提高 没有区别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普通话 14 5.4 63 24.5 81 31.5 44 17.1 55 21.4

语言表达能力 10 3.9 148 57.6 68 26.5 27 10.5 4 1.6

课堂教学能力 25 9.7 160 62.3 55 21.4 15 5.8 2 8.0

对活动目标的把握 23 8.9 133 51.8 81 31.5 16 6.2 4 1.6

教学

技能 提高极大 有所提高 一般 没什么提高 没有区别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教案写作 35 13.6 134 52.1 65 25.3 18 7.0 5 1.9

多媒体运用 22 8.6 64 25.1 96 37.6 41 16.1 32 12.5

舞蹈、唱歌、绘画、弹琴、手工制作等技能 7 2.7 72 28.0 105 40.9 50 19.5 23 8.9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 31 12.1 123 48.0 61 23.8 23 9.0 18 7.0

2、教学反思能力仍需加强

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幼儿教育更是如此,这是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作为一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学前教育学生,更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和教育教学行为不断地进行反思,在反思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而不断地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在对学前教育学生“实习过程中你对自己教育行为进行反思的频率”进行调查的时候,有50.2%的学生会经常进行教学反思,但仍需继续提高自身的教学反思能力。

3、教师多重角色扮演有所提高

在前面的内容中可以看到,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大部分同学通过课堂教学这一环节,在课堂教学技能方面可以说是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我们知道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教师角色的多样化。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者,也是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和研究者。在对学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与幼儿、幼儿家长和幼儿教师的沟通能力都有所提高。(见表2)。但是教育科研能力,仅有29.6%的学生认为提高,可见,在实习过程中对学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不是很重视,甚至可以说是忽视。

表2 学前教育学生与幼儿、幼儿家长和幼儿教师的沟通能力及教育科研能力

极大提高 有所提高 一般 没什么提高 没有区别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与幼儿沟通能力 51 19.8 164 63.8 40 15.6 1 4.0 1 4.0

与幼儿家长沟通能力 36 13.8 126 49.0 79 30.4 41 5.1 5 1.6

与幼儿教师沟通能力 39 15.2 155 60.3 50 19.5 10 3.9 3 1.2

教育科研能力 5 2.0 76 29.4 104 40.4 50 19.6 22 8.6

4、影响学生专业技能发展的原因分析

(1)学校方面的因素。一是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尽管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适应现代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具有扎实的学前教育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4]但是由于所开设的理论课程科目较多,导致对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有所忽视。因此,要在比例上,对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有所侧重。二是实践途径单一。学前教育专业本身是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专业,专业理论学习离不开专业实践。而目前,学生主要是依靠课堂教学中有限的教学时间和短暂的实习环节来完成实践任务,而只有能够多途径地开展专业实践活动,才能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2)学生个人方面的因素。一是专业技能训练不到位。专业技能的提高并不是光有教师的传授和指导即可见效的,重要的是有赖于学生长期的实践练习。而学生的主动性并不强,对课余时间利用不充分,对自己的要求仅满足于考试及格而已,缺乏自觉规划自己学习计划的能力。二是科研意识淡薄,科研素养缺乏。

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内在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而学生们普遍缺乏问题意识和科研欲望,并缺乏实证调查与实践经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前教育学生科研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四、思考与建议

为了更好地促进“国培计划”项目的顺利开展,让顶岗学生真正能顶好岗,促进其专业成长,结合本次调查发现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1、完善岗前工作

(1)加大顶岗实习宣传力度。与一般的教育实习不同,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由于需要在两个月内顶替参加培训幼儿园教师的全部工作,具有实习周期长、顶岗任务重和工作压力大的特点。这对顶岗实习学生而言,无论是在专业能力、身体素质,还是心理素质上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同时,顶岗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态度也关系到顶岗置换培训项目能否顺利、高质量地实施。因此,要做好顶岗实习的宣传工作,让顶岗学生认识到顶岗的重要性,真正地接受顶岗、乐于顶岗[5]。

(2)加强顶岗实习基地建设。“建立相对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已成为各国教师教育实习中理论与实践联系的必由之路[6]。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离不开幼儿园的支持,幼儿园是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实践的主阵地。所以建立足够数量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基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顶岗实习机会,这是学前教育专业办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只有在优秀的幼儿园进行顶岗实习锻炼,才能领略到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实现专业知识向专业技能的有效转化。

2、健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1)优化课程设置,丰富实践形式。幼儿教师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而且要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所以,适当调整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技能课程的比例、建立专业技能考核机制以及开展各种实践形式,是健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

(2)创设科研环境,培养科研能力。在了解和掌握基本科研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要注意在实践中创设科研环境,增强科研意识。通过日常教学、见习、实习和科研实践活动等途径对学生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刁晓伟.“国培计划”师范生顶岗实习实效性研究―以河南省师范生顶岗实习为例[D].河南大学,2012.

[2] 唐海波,何奎莲.“国培计划”幼教顶岗学生的顶岗准备度研究―以宜宾学院为例[J].宜宾学院学报,2012(10).

[3] 高月春,刘茗,李春晖.高师教育实习改革实践探索―以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6)93-98.

[4] 左雪.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实训体系构建及其实施[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2).

[5] 江家发.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2005(5)32-33.

[6] 许兴建,罗巧英.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

篇13

一、目标管理概述

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最先提出来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方法,是以目标为导向,按照制定目标、实现目标和成果考评三个基本阶段来实施,先将组织的整体目标逐级分解为各部门及个人的分目标,实施过程中强调以人为中心,依靠自主管理,最后根据目标的实现程度来对每个成员进行考核。这种管理方式目前在多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若在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中加以应用,也将有助于更好地实现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时间长,学生在校外,管理易“放羊”。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安排,学生完成校内学习之后在毕业前半年多时间里,要到企业或单位进行顶岗实习,这是每位学生都必须参与并完成的教学环节。科学安排,认真组织顶岗实习能够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实现紧密结合,能够真正地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实践技能。但往往这一时期非常特殊,学生还要考虑后续找工作就业或者进一步提升学历等问题,非常容易造成学校和学生对顶岗实习放松了要求,比如一些学生思想上没有认识到顶岗实习属于一个教学环节,将顶岗实习视同就业前的试用期,直接影响了顶岗实习质量。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中有一个最大的难点就是学生的跟踪教育与管理,对于实习企业来说,有的企业提出很多实习学生没办法很快地适应工作状态,但是考虑到他们的学生身份,企业不便过多过严地进行管理,试图通过联系学校反映学生的实习情况,希望得到校方的帮助,但是很多学校认为将学生送到实习单位之后,管理的责任应由企业这方主要承担,这让很多企业感觉非常被动。有些学校思想上认为需要配合参与管理,但由于学生实习单位分散在外,鞭长莫及,还是无法实现有效管理。其实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会有安排指导教师,一个是学校的专任教师,一个是企业的技术能手,只不过是很多高职院校校内指导教师有等于无,虽有少量的学生反映有指导老师到实习点巡视,但也只是一种查岗式的走过场,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至于企业的技术能手,因为工作太忙,有工作任务,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时间跟实习学生沟通交流。整体上而言,实习过程中的指导形同虚设,几乎为零。

2.顶岗实习教学目标不明确,质量难以保证。目标是一项任务在某段时间内完成结果的预期,它是活动效果的评价依据,是行动的方向。顶岗实习是高职教学的组成部分,因此其目的是培养人才,调查显示,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组织学生顶岗实习活动时,制定的顶岗实习计划里都有实习目标一项的阐述,只不过都是些大而空的、难以测量的表述,比如“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训练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岗位相关专业技术知识,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实现零距离上岗”等等,学生对于顶岗实习目标的认识也不清晰。

3.实习内容专业对口性及稳定性较差。通过顶岗实了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外,还能够激发学生对行业的兴趣以及提高专业学习能力,实习中的工作内容与所学的专业吻合度越高,对高职学生专业学习的促进作用也就越明显,但是有一些企业虽然接收了顶岗实习学生,却担心实习生做不好工作,只为学生安排一些最基础的或者属于打杂性质的岗位甚至是和专业无关的岗位,比如说:助理、接待等,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顶岗实习的育人目标。

顶岗实习作为一个教育教学环节,应该持续稳定地开展教育和学习工作,才能确保完成并达到目的。现在,顶岗实习的持续性由于政策明确规定至少要有半年时间得以落实,但是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稳定性不够,实习企业频繁更换,绝大多数专业的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了中途离岗或中途换岗的现象。

4.考核评价不具体,教学难以监控。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活动进行科学的评价,这是关系到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影响实习效果的重要因素,顶岗实习作为一项必须的教学活动,和课程一样,应该有适合的考核评价方式对实习结果进行评判,给予学生相应的成绩。现在各高职院校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最终评价,是由指导教师直接根据学生实习单位评语、顶岗实习报告给分或等级,在指导老师本身没有很好地履行指导职责的情况下,主观因素占主导,评价缺乏客观性和实效性。

三、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优化对策――目标管理视角

1.制定完善的顶岗实习管理目标体系。目标是一切行动的导向,德兽克认为一个组织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要转化为目标,制定目标是目标管理的初始阶段,是组织根据使命和某时期的任务制定总目标,然后逐层分解分别制定各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从而形成一个纵横联结的完整目标体系。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目标体系可分为以下五个层次:第一,顶岗实习管理总目标,即“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及岗位适应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第二,按照顶岗实习的各个管理主体进行总目标的分解,顶岗实习中学校的管理目标大致分为专业培养目标、组织机构设置目标、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管理目标、实习基地建设目标、对口实习率目标、实习安全目标几项。第三,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目标,包括为学生提供实习信息目标、对学生实习指导的目标、对学生日常管理的目标、与企业及家长联系与沟通的目标和实习过程及结果评估的目标等;第四,实习企业管理目标,包括实习生培养目标、安全教育目标、实习考核的目标等;第五,学生自我管理目标,学生个人也是顶岗实习管理的一个重要实施主体,他们在实习中也必须建立自我管理目标,包括培养目标、安全目标和纪律目标等。上述五个方面目标中每一项又可以分解为具体的目标任务。

2.强化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顶岗实习管理总目标分解后,参与顶岗实习的各主体都要围绕目标尽职、尽责,努力实现各自目标。(1)政府层面。政府要加强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政府部门通过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强制性督促政府部门、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到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中,形成社会合力,政府部门还可制定相关的保障政策,对积极参与的实习单位进行鼓励和扶持,从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发挥社会舆论作用,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2)高职院校层面。高职院校是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最重要的主体,责无旁贷地需要承担主要的管理职能,不能将管理和指导学生的责任完全丢给实习企业。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工作采取分级管理模式,各级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顶岗实习工作的管理、指导。学院成立顶岗实习领导小组,统一管理和协调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对顶岗实习进行有效的监控,定期检查各院系的顶岗实习开展情况,对各系部顶岗实习工作进行评估,与实习单位进行沟通、协调,促使顶岗实习顺畅实施。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与实习单位共同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活动。(3)企业层面。接收学生顶岗实习企业需要转变观点,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育人对企业行业长远发展的重大意义。要尽量做到安排的实习岗位与高职学生所学专业内容相同或相近,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够将所学专业内容与实习岗位紧密联系起来,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再次,实习内容应当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使得学生已经获得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应用,促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成长。若有条件合理地安排轮岗实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要落实顶岗实习企业指导教师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并严格实施日常管理。(4)学生层面。自我管理是目标管理中倡导的主要管理方法,高职的学生都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并且也希望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顶岗实习与校内学习完全不同,需要面对非常具体的工作任务和十分复杂的工作环境,对参与实习的学生来说,通过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情和信仰,加强学生对顶岗实习的了解,能够端正学生对专业、对行业、对企业、对岗位的认识,便能更主动自觉地投入实习、融入社会。

3.建立科学的顶岗实习管理考评体系。在顶岗实习管理考核体系中,多方参与评价是保证考核合理的重要方式,校、企、学生三方合作形成多元化考核与评价主体,校企双方要密切配合,共同参与评价,才能保证实习考核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可组建由辅导员、校内实习指导老师、企业专家组成的考核小组,共同对实习学生进行考核。此外,学生进行自评,通过实习日志、工作记录等方式来进行自我的反思,对实习目标的达成自我评价。评价内容上要注意以实习前设定的目标为判断依据从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创业精神、创业意识以及科学的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在评价方法上也要注意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结合,力求考评的准确和客观。在考核实施过程中要严格要求,避免形式化考核,可以通过答辩式考核或成果展示等方式来进行,从而使实习考核动态化,最后考核结果要体现差异性,并把这种差异和奖惩挂钩,从而避免考核的模糊性而降低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职业道德修养、职业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是学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标管理视角出发,通过建立完善的顶岗实习管理目标体系、强化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顶岗实习考评体系,可以有效解决当前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