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战略管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科技发展战略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科技发展战略管理

篇1

民族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既决定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也受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与制约。20世纪末以来,现代高科技广泛运用于战争使得技术优势成为各种威慑力量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国际关系的强权背后是技术强势的支撑,科学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的体现。今天的高科技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政治军事格局的主要因素,技术上的领先是国家参与国际政治较量、扩大国际影响力的物质基础之一,技术威慑是比直接使用武力更为有效的威慑手段。一个国家只有拥有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的现代科技工业体系,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追求实力和影响,获得国际政治中的战略主动权。在当代世界上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对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竞争力问题的那些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央政府必须从整个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通过科技发展战略的制订来引导其发展。

从科技发展史来看,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与国家技术进步的两种主要途径。后,由于外部环境的制约,自主创新和“科技追赶”成为我们政策设计的基本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世界安全观念的变化,各国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政治和军事因素不再是国家间关系的唯一主导者,、发达国家将制造业向国外转移导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发生了某些变化。“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实施,使得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忽视了自身的科技积累和自主创新,将外资导向型经济发展带来的技术引进作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途径。应该说,这种战略部署是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相一致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们必须看到,高新技术和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其发展已经不单纯是一项经济范畴的活动。作为国家政治战略意图的一种表现形式,西方发达国家不可能把真正的高新技术转让给中国。由于一些国家将中国崛起视为是对既定国际格局的挑战,正在试图对中国的发展进行压制,因此经常把技术特别是高端技术问题政治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把技术合作和引进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我们必须分清科技发展的国家目标和企业目标。在企业运行的微观层次,可以继续坚持比较优势的技术引进,但是在国家战略层面,必须坚持把技术的赶超和跨越作为重点,大力发展战略产业。

在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世界,维护生存权和发展权不受侵害是一国政府的两项基本职能,也是民族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目前我国的科技能力尚不足以承担起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历史重任,“技术瓶颈”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角度来看,在科技发展上摆脱过去的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是我们必须确立的战略思维,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的统一应该成为技术选择的出发点。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外部环境不可能有过去20多年那样好,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安全上的高风险期。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综合安全利益出发,主动进行科技发展战略的调整,提高国家战略能力,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冲突或者战争。21世纪是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竞争的世纪,自主创新是维护国家和安全的最佳选择。没有自己的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中国要在世界竞争格局中获得相对优势地位是不可能的。我们逐渐成型的新科技发展战略之所以强调要着重研究解决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性和前沿性高技术问题,在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高技术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在若干重要领域和关键产业实现技术发展阶段的跨越,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二、国内经济动因: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过去20多年中国的发展是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数量型增长”,经济增长明显超前于科技进步。在比较优势战略指导下,虽然技术引进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中国自主科技进步进程缓慢,统计意义上的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知高并不等同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同步提升。新世纪开始后,由于科技和信恩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就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时期。在全球化所导致的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在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单纯依靠消耗自然资源和发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积累资本、换取技术、发展经济的做法已经落后于时代。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增强中国自主产业的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换,我们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21世纪前1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阶段。这一时期自主科技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决定了中国能否在21世纪中期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这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主要原因。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个目标不仅是经济数量增长的概念,更是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高的综合体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质的提升。作为从属于国家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科技发展战略必须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服务。现在,我国科技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了实现科技发展“三步走”战略设想,争取到2020年前后科学技术整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中等水平的中期目标,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支撑我国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础,必须完成科技发展由跟踪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转变。正因为如此,我们根据适度超前的原则,从2003年开始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使我们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科技人才和科技市场,但是“全面开放、跨越发展”应该是我们在确定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时必须坚持始终的基本思路。

中国全方位地参与国际分工体系这一历史变化加快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一种“外来型工业化”。一方面工业化所需关键技术大多来自国外,另一方面东部和中西部经济联系不紧密,沿海地区的技术引进没有起到拉动内地经济增长的作用。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从世界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出发,结合中国的实际,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是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高科技含量的经济,强调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的科技发展必须考虑可持续性,努力改变中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外资和国外技术的局面。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国内技术发展。新型工业化成效如何,主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否提高。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普适性”:“科技是牵头的方面”应该落实到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正因为如此,科技部在2003年工作要点中强调,“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是实现科技发展战略向自主创新转变,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的重大措施,必须以原始创新为主,引进和创新相结合,实现我国技术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努力使中国成为技术创新型国家。

三、世界经济动因:贸易保护主义和知识产权争端加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已经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同时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由过去单纯的纵向流动转向同时共存。这一变化意味着作为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没有必要严格遵照梯度转移的渐进式模式,而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步提供的有利条件实现本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在今天的国际经济格局中,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或者产品工序所处地位及增殖能力的提升上,发达国家更为注重科技研发,依靠知识产权来增加物质财富总量而把制造业等转向发展中国家,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依附关系:技术上的依附。这使得落后国家的财富总量尽管与过去相比有所增加,但是却无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整体差距。尽管我们不能因为加工制造环节的附加值低而否认参与新型国际分工的、承接发达国家加工制造环节转移的经济合理性,但却不能放弃对技术先进性的更高追求。跨国公司把制造部门转入发展中国家,其出发点是对利润获取的考虑。在这种格局中,东道国的产业发展由跨国公司而不是由本国决定,发展中国家除了提供廉价劳动力,很难涉足核心技术,生产规模的扩张并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同步升级和优化,很难谈得上真正的发展。我们提出全面落实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切实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工作,就是从这种认识出发的。

现在,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已经提出了2020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力争达到4500亿美元的目标。但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一种现实,那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首先,入世后中外知识产权纠纷不断。自2002年6C联盟向中国DVD生产企业征收专利费以来,类似事件不断增多,从而增加了中国企业的成本压力。这一现象要求国家应该从战略高度考虑制定相关的宏观指导政策,引导企业从追求短期效益转向通过增加创新能力谋求长期效益的轨道上来。其次,国外针对中国的技术壁垒和反倾销问题更为严重。

1996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2003年前三季度国外对我国反倾销保障措施立案共计42起,涉及金额10.7亿美元;调查表明,2002年我国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损失达到170亿美元,均高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不掌握专利和技术标准的危害性可见一斑。强势增长与弱势竞争力并存这一过程持续的时间越长,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就越弱,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动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影响就越大,中国自主选择的空间就越小。另外,外资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外国资本在中国获得巨大利益的同时挤压了中国企业发展的空间,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如果国家不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就是一句空话。

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合作加强的同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事实说明,当今的世界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的世界市场,政府依然在各国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技术壁垒和反倾销的运用都是借助政府力量,其应对显然不能仅仅在企业的层面上进行,同样必须动用国家资源。我们不能以自由贸易和静态比较利益来指导中国产业的发展,应该通过高新技术的发展创造动态的比较利益。中国的科技发展必须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组织协调相结合的原则,国家要掌握关键部门关键技术和行业技术标准。事实上,尽管20多年来我国一直坚持的是市场导向的发展战略,但是政府作用始终是我国经济增长内在决定性因素。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在中国加入WTO一年后对国内24个中央和地方权威经济研究单位的经济学家进行的问卷调查,近七成的专家认为政府行为是经济增长的主因。强化政府在科技进步中的战略决策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发挥政府作用,保持战略技术及产业领域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同样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利用WTO规则中的“国家安全”例外原则,在公开、透明的原则下合理合法地保护国内产业。不然,依靠企业自身与在技术和资本上都十分强大的跨国公司竞争,中国科技进步的前景不容乐观。

四、科技动因:科技短缺与科技起飞问题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一种“短缺效应”,即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是由最短缺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科技短缺是种普遍的现象,是制约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高新技术研发基础仍然较为薄弱。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科技短缺主要表现在缺乏原始性创新能力上,即自主知识产权少,由此导致中国在一些关键领域内形成强烈的对外技术依赖。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02年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意见》,指出原始性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源泉,是科技与经济获得重大发展和超越的前提,已成为决定国家间科技乃至经济竞争成败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必须利用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入WTO的机遇,把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作为我国新时期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加快实施专利战略,切实提高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总量,科技部又于2003年2月出台了《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以促进国家科技计划在高起点上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篇2

一、当前驾培市场的现状及其主要特点

驾培行业的发展从私家车数量的剧增可见一斑,在驾培市场中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由卖方市场一跃转变成为买方市场。对此,针对当前驾培市场的现状,其特点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有所体现。

1.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驾培市场中,大型驾校比较正规,但小型驾校相较于大型驾校在成本控制上有着非常大的优势,究其原因主要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首先,交通部对于驾培市场的管理比较宽松,促使驾培市场出现“三级比重过大,一级比重过小”的局面;其次,驾培作为特殊的产业并不受教育产业中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只要按照服务行业的要求申请土地即可,不过在“寸土寸金”的时代,土地租赁的费用高昂,这严重制约了驾培市场的发展,使驾校的规模很难扩大;再则,部分学员学习态度不端正,很多人深谙车辆驾驶,但苦于没有驾照而无法上路,也有人想要“剑走偏锋”的尽快获得驾照,这催生了小驾校市场的形成;最后,是驾培与考试分离的审批模式,学员多是为了考试而考试,促使驾校也以这种心态来面对学员的驾驶培训,教学内容只挑重点,教学时间被大幅压缩,这已经成为中小驾校的通病。如果驾校推行高质量全方位的教学,会拉升驾培成本,因而市场中“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比较普遍。

2.进入完全竞争的微利时代

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子啊不断加深,任何一个行业,如果存在利润空间,那么就会吸引大批资本注入,使利润空间迅速被压榨,进而步入“微利时代”。在驾培产业中,由于燃油成本、广告成本、人力成本以及其他成本都在不断增加,但驾校为了吸引学员,在学费方面让利很大,导致价格逆势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驾校为了保证能够获取利润,对燃油用量、培训时间等精打细算,形成“精细化”管理。驾培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不仅包含软硬件设施,同时在服务质量上的竞争也非常残酷,这种市场竞争环境使很多驾校培训机构被淘汰,而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则艰难的存活下来。

二、当前驾培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员对驾培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驾驶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道路交通的安全与否,大部分交通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驾驶员的安全意识不高和重视度不够,所以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解决驾驶员素质过低的问题。高素质的驾驶员是道路交通安全的根基。当前,很多驾校一味的追求高通过率而忽视了对学员安全意识、行车安全与文明理念、操作规范等知识的教育,将平日教学管理的重点放在了考试,而非培训,很多学员只以拿到驾驶证为目的,不重视安全知识的学习,在选择驾校上以低费用为标准。

2.驾校教学不规范,教学大纲落实不到位

许多驾校在建设制度、划分岗位职责、管理档案、学习法规等方面达不到规定的要求,管理人员配置不齐,上报的资料、表格等失真严重;教练员不按规定和要求填写教学日志和记录,驾驶员领取结业证书时的登记不规范,多存在补填、代签、假签等情况;驾校不按规定对学员的学籍建档,许多学员存档在驾校的学籍都有填写不完整和不规范的现象;驾校缺乏规范化的管理,为抢生源而恶性竞争,互相压价,各驾校收费标准不一,混乱不堪;有的驾校更是在学时和培训内容上完全忽视《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的要求而私自缩减。

3.部分驾校设施不足和人员素质不高

部分驾校不更新教学车辆,有的教学车没有经过技术等级评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有的驾校不适用教学车辆教学,教练车不备案,使用普通车辆作为教练车培训等,这都给监管驾校培训的部门带来了极大的工作难度。除此之外,有的驾校的教练员没有教练员证,而驾校又疏于对他们的培训和管理,教练员频繁更换,教练员文化素质低,授课能力差,不能深刻理解驾培管理的政策法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驾培的教学质量。

4.主管部门在监管上依然缺乏“有效手段”

监督管理驾培市场的交运管理机构没有有效的手段来管理监督各个驾校。例如对学时的监督管理,交运管理部门只负责审核检查,对符合条件、完整合格的培训记录加盖公章后,学员方可获取驾驶证。但是很多驾校与学员联合起来应对监管部门的管理,单纯从培训记录等表面来看,交通运管部门看不出任何破绽,即使想查出驾校的压缩教学时间和内容等问题,也很难取到有力证据。这就使得交管部门监管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电子科技运用于驾培市场管理的主要措施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同时为了更加有力的监管驾培的整个过程,使驾培经营市场更加规范化、秩序化,全面维护学员与驾校双方当事人的权益。全面建立了多级分布式的管理框架,并引进了信息化、智能化的分析研究方法。

篇3

一、战略与战略管理

“战略”一词的希腊语是strategos,意思是“将军指挥军队的艺术”,原是一个军事术语。20世纪 60年代,战略思想开始运用于商业领域,并与达尔文“物竞天择”的生物进化思想共同成为战略管理学科的两大思想源流。

什么是企业战略?有关说法纷繁芜杂,形成了所谓的理论“丛林”。如果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计划(Plan),而从企业过去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战略则表现为一种模式 (Pattern)。如果从产业层次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定位(Position),而从企业层次来看。战略则表现为一种观念(Perspective)。此外,战略也表现为企业在竞争中采用的一种计谋(Ploy)。这是关于企业战略比较全面的看法,即著名的5P模型(Mintzberg,et 1998)。需要说明的是,教科书通常倾向于把战略定义为一种计划或者谋划。

什么是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指对企业战略的管理,包括战略制定/形成(Strategy Formulation/formation)与战略实施(Strategy Implementation)两个部分。按照Ansoff的说法,它是企业的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活动。

二、战略管理学科

(一)战略管理学科的内涵

美国战略管理协会(Strategic Management Society-SMS)于1994年召开会议,研讨战略管理的发展前景。受到斯密和科斯的启发,与会学者提出了战略管理学科面临的四个基本问题(Rumelt, et 1994):第一,企业如何行为?第二,企业为什么会不相同?第三,公司总部的作用是什么?第四,什么决定了企业跨国竞争的成败?

如果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根据美国管理科学院工商政策与战略分部(Business Policy and Strategy Division of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的说法,战略管理学科主要关心的是总经理的角色及其遇到的管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战略制定与实施;战略汁划与决策过程;战略控制与激励;资源分配;多角化与业务组合战略;竞争战略;总经理的遴选及其行为;高级管理层的组成过程及状况。

(二)战略管理学科的边界

战略管理的研究对象是企业,它研究企业成功 (或失败)的原因和过程。与其它工商管理学科不同,战略管理着重从总经理的角度,把企业视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而其他工商管理学科仅就企业管理的某一职能管理方面进行研究,它们是战略 (Strategy)与策略(Tactic)的关系。战略是长远的、全局的,而策略是短期的、局部的。战略与策略相比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先有战略后有策略,策略必须服从并服务于战略。战略管理学科与基础学科、其他工商管理学科、咨询机构和企业的关系,可以描述为图1。

如果把战略管理领域的知识创造与开发的过程看作一个学科研究的链条,那么基础学科大致相当于基础研究,战略管理相当于应用研究,战略咨询相当于开发研究,最终是要满足企业战略管理实践的需求。

三、国外战略管理学科的研究现状

战略管理是一门不成熟的学科,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提出了一个战略管理学科的研究框架:业绩—内容—过程模型(Performance-Content-Process Model,简称 P-C-P模型),如图2所示。

在P-C-P模型中,业绩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按照战略管理研究的不同着眼点,企业战略可以分为公司战略(Corporate Strategy)和业务战略(Competitive Strategy)两个层次(Porter,1987)、,前者旨在获取并保持公司优势 (Corporate Advantage),后者旨在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也就是狭义上的竞争战略。

战略管理领域的研究分为两个领域:战略内容 (Strategy Content)和战略过程(Strategy Process)。前者旨在揭示什么因素构成或支撑了企业的战略优势,有结构学派和资源学派之分;后者旨在描述企业战略如何形成、如何实施的过程,形成了十大学派。需要说明的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良好的战略管理过程也会形成一定的战略优势。

(一)战略层次

从研究的角度来看,企业战略通常分为两个层次:公司战略和业务战略。公司战略的概念首先由安索夫提出,它主要关注两个问题:第一,公司经营什么业务;第二,公司总部(Headquarter-HQ)应如何管理多个业务单位(SBU)来创造企业价值 (Porter,1987)。业务战略(Business Strategy),起源于Andrews的论述,主要关注企业经营的各个业务如何获取竞争优势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教科书中通常把企业战略分为三个层次: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 (Functional Strategy)。职能战略是公司战略与竞争战略在企业各职能领域的体现,是连接战略与企业职能活动的桥梁。由于职能战略通常是短期的、局部的,因而称为策略更加准确。职能策略主要包括市场营销策略、财务管理策略、人力资源策略、企业文化策略、生产制造策略等。因此,职能策略是企业战略不可分割的一个层次,但不应该属于战略管理学科的范畴。在学术界,职能策略的内容通常由工商管理的职能学科研究;在企业界,职能策略通常由企业的职能部门参与制定并负责实施。这其实也反映了战略管理综合集成的学科特点。

(二)战略内容

战略内容研究的是企业的战略选择及其业绩之间的关系,是解释性的。战略内容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产业组织经济学(Industrial Organization economics,简称IO经济学)。

在竞争战略方面,1980年前后,波特把IO经济学结构学派的结构一行为一绩效模型 (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 Model,简称SCP模型)引入战略管理,提出了竞争战略理论,认为产业的经济特征决定了SBU的业绩。具体来讲,SBU所在的产业及其在产业中的竞争地位决定了它的竞争优势,进而决定了它的业绩。遵循S-C-P模型,波特提出了产业分析的竞争力量模型 (Competitive Forces Model):供应商、竞争者、购买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般竞争战略(Generic Strategies),即成本领先战略、别具一格战略和集中战略(Porter,1980)。

在公司战略方面,对于公司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业务,波特提出了三条测试的标准,即吸引力测试 (Attractiveness Test)、进入成本测试(Cost-of-en try test)、相得益彰测试(Better-off Test)。对于如何管理公司的多个业务,波特也提出了四个重要方面,即组合管理(Portfolio Management)、重组 (Restructuring)、转移技能(Transferring Skills)、活动分享(Sharing Activities)(Porter,1987)。

受到波特成功的启发,芝加哥学派的IO经济学家们也很快在战略管理领域找到用武之地,并形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影响巨大的资源学派 (Resource-Based View,简称RBV)。

1984年,Wernerfelf在《战略管理杂志》发表“基于资源的企业观”一文,这是资源学派的奠基之作。但是直到1990年,Hamel和Prahalad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RBV才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

资源学派的核心论点是:企业以及企业的战略优势都建立在、而且应该建立在它所拥有的一系列特殊资源以及资源的使用方式之上。

转贴于

从竞争战略的角度来看,只有那些战略资源才能产生竞争优势。战略资源需要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价值性:战略资源必须指向业务的关键成功要素(Key Success Factors-KSF),保证为最终顾客创造价值,并且这种价值还要耐久;

优越性:战略资源必须比竞争对手更好、更强;

独特性:战略资源必须是独特的,难以转移,难以复制;

占有性:战略资源必须为企业占有,保证企业能获得相应的租金。

从公司战略的角度来看,RBV认为企业选择经营什么业务应该建立在企业战略资源的基础之上。科林斯和蒙哥马利指出了企业在这一过程中经常犯的两种错误:第一,高估了企业战略资源的转移能力;第二,高估了企业一般资源对于创造竞争优势的能力(Collis,Montgomery,1998)。

(三)战略过程

战略内容试图揭示造成公司和SBU业绩差异的原因,关注“是什么(What)”的问题。战略过程则关注“怎么做(How)”的问题。战略过程研究的是战略如何形成并得以实施的问题,是描述性的。明兹博格把战略过程研究的有关研究归纳整理为十大学派。

设计学派(the Design Sch001)认为战略是一个主观的概念化过程。设计学派把战略管理分为战略制定和实施两大部分。战略制定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比较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劣势的过程中,按照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的原则进行组合而形成的,也就是著名的SWOT方法。

计划学派(the Planning School)继承了设计学派SWOT的思想,但认为设计学派的分析方法过于主观,因而引入厂以决策科学为代表的理性的数量分析方法,强调战略是一个正式的计划过程。

定位学派(the Positioning School)的代表人物是波特,认为战略制定就是一个企业在产业中进行定位分析的过程,即首先选择产业,然后在产业中谋求有利的竞争地位。后来,定位学派的思想有两个重要发展。其一,夏皮洛等人认为SBU在产业中的地位难以持久,因而定位很难实现,战略实际上是一场不断定位、不断争夺的游戏。其二,波特在 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拓展了定位的概念,认为定位不仅要考虑产业的经济特征,还要考虑环境的文化、制度、外协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企业家学派(the Entrepreneurial School)发现许多企业没有系统的书面战略,而是靠企业家的个人素质来预见企业未来的发展,并通过他的价值观、权力和意志来约束企业的发展。因而,战略是一个企业家对企业未来图景的洞察过程。

认知学派(the Cognitive School)从认知心理的角度出发,认为战略制定不仅是一个理性思维的过程,而且也包括一定的非理性思维,并且后者常常更为重要。因而,战略的形成是一个精神活动过程。

学习学派(the Learning School)认为环境是复杂并不可预测的,通过学习,尤其是组织学习 (Organizational Learning),企业才能应对不确定性。高层管理者的职责不是制定战略,而是管理组织学习的过程。因而,战略是一个学习及自然形成的过程。

权力学派(the Power School)认为企业内外存在着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利益团体,他们会用各自的权力对企业战略施加影响。因而,战略的形成是一个权力谈判及平衡的过程。

文化学派(the Culture School)认为企业文化及其背后的价值观念对于战略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因而,战略的形成是一个基于企业成员共同的信念和理解的社会交往过程。

环境学派(the Environmental School)认为环境对于企业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领导就是企业积极地理解并适应环境,结果使企业形成了某种群落。因而,战略的形成是一个反应过程。

整合学派(the Configuration School)认为企业战略应从两个角度来认识战略,一方面战略在一定时期内需要相对稳定,形成某种需要从多个角度认识的架构(Configuration);另一方面战略变革穿插于一系列相对稳定的战略状态之间。因而,战略是架构也是变革。

四、国外战略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战略环境的发展

信息技术和日益增强的市场力量正在重塑全球经济,把人类社会推向后工业社会。SMS识别了十种对于企业战略管理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包括全球竞争、技术突变、管制解除、保护降低、收购兼并、顾客期望的变化、环境保护的压力、贸易板块的形成、能力过剩以及结构变化(Prahalad,Hamel,1994)。

企业在这种战略环境中经营,其面对的复杂性与日俱增,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企业战略决策需要考虑越来越多的因素;其二,这些因素的变化越来越快。战略管理作为应对环境不确定性、动态性、复杂性的学问变得愈加重要。

(二)研究对象的发展

首先,竞争的概念得以扩展。过去的一般认识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发生在业务层面,公司之间不直接竞争(Porter,1987)。最近,有的学者认为公司之间同样存在竞争,表现为能力之争和标准之争等 (Prahalad,Hamel,1994)。其次,信息化促使了“3C”的变化,即企业的顾客(Customer)发生了变化,竞争(Competition)成了动态竞争,变化 (Change)本身也在变化。因而,战略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研究问题,比如,网站和电子商务企业的战略管理等。再次,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巨大,并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比如超大型的跨国公司和小型跨国公司,战略管理与国际管理(International Management)的联系日益紧密。最后,企业群落正在进入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围,比如虚拟企业、企业集团、战略联盟、企业集聚等。

(三)战略内容的发展

基于资源的观点从企业内部寻找竞争优势的来源,这是战略管理领域当前最引人入胜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概念和研究领域,比如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s)与动态能力(Dynamic Capability),动态竞争(Dynamic Competition),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管理(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等。

(四)战略过程的发展

篇4

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作为教育部试办专业从2007年开始招生,截至2011年10月,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开出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普通本科院校约28所,其中2011年新增酒店管理本科专业院校11所;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有12个省、4个直辖市、1个自治区开出了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其他1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领域空白。特别是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如浙江和江苏,及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如云南、河南和陕西等,目前没有普通本科高校开出酒店管理本科专业。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发展如此缓慢的原因在哪里?我们认为除了受社会上的择业理念、用人理念的影响外,该专业从2007年开始试招到2011年止,在专业特色、人才定位、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学管理、学生职业思想教育等方面也是存在一定问题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有针对性地实施国际化发展策略。

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要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首先要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要做好革新的准备;其次要与本校的办学特色和资源能力结合,紧紧围绕市场需要确定本专业的发展定位,走一条国际化、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再次要加强终身就业观教育。

一、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定位

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以国内外酒店业市场为导向,以专业为支撑,以英语为基础,以小语种为特色,通过“实践—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模式反复学习与实践,实现应用型、国际化、高品质的酒店职业经理人的培养目标。坚持德智并重、产学研一体、重基础、重素质、重实践的原则,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两条教学线平行展开,相辅相成。层进式地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掌握酒店管理的国际标准、流程和规范,注重学生实务操作、人际沟通、团队协作、领导力的培养,让学生走进行业,走向社会,走向世界,使培养的人才真正符合国际酒店产业发展的需求。

二、国际化的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设置

1.国际化的多语言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高端酒店的客人往往来自不同的国家,对工作人员的多语言能力有要求,所以,如果毕业生在酒店里工作能用几种语言对客交流,将非常有竞争力,多语言能力可以成为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培养学生的多语言能力,应注意以下几点:(1)语言学习目标:听说领先。要强化学生酒店管理职场外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引入国际上广泛认可的口语类证书。(2)语言学习方式:实训模式。语言实训学习方式基于能力本位,以酒店专业知识为背景,在模拟或真实的酒店工作环境中,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基于一定的工作过程的实践,语言学习的效果明显提高,学生学以致用。(3)语言学习过程:不能断线。语言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使用的过程,因此语言学习应该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逐步推进,不能断线。

2.国际化的多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兼顾专才和通才的培养,在规范的基础上更强调特色,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结果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职业能力的养成充分以市场为先导,各课程之间内在关联紧密,形成一个逐步递进、不断上升的课程系统。强调饭店硬件课程的同时,注重软件课程与之匹配,适当横向增加在酒店服务和管理工作中所需要的技术知识课程和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使学生获得专业之外的其他相关能力,确保实现国际化、应用型、高品质的酒店职业经理人的培养目标。为实现课程设置的国际化和高起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嵌入美国饭店协会(AHLA)的12门“饭店运营管理文凭课程”,该12门核心课程被全世界多所高校认可,学分互认。由12门核心课程组成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课程模块,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最优专业课程群。12门专业课程全部采用双语教学,使用国外原版全英教材。

三、国际化的实践教学管理

篇5

社会的进步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对于科技的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近年来,进行科技管理的各级行政单位都进行了信息化的建设工作。不同的科技管理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投入成本与取得的效益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也就是说信息化建设的效益率不尽相同。怎样才能有效的提高科技管理信息化的回报率,是科技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现实的问题,需要我们认清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改善。

1 科技管理信息化的基本问题

所谓的科技管理信息化,其重点就是对科技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投入以及发展速度进行全面的调控,通过管理信息化能够得到很多方面的产出,其中能够起到直接作用的成果是:提高生产效率、加强监管的力度、提升管理水平、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优化管理模式、增强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领导决策的数字化发展等;科技管理信息化还能够间接的影响到创新能力的发展进程、科技成果的不断进步以及向实际产品的转化,进而使社会经济的进展情况得到促进和保障,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要进行科技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需要进行时间和金钱的投入,还要对相关的工作进行支持,而且一些重复性的投入也经常发生。首先,科技管理信息化离不开资金的大量投入,不管是把它看成一项研究项目还是部门建设,相关部门都必须为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不同的地区和职能部门在资金的投入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具体的信息化规模决定,资金的投入范围也是相当宽泛的。其次,我们要明确资金的投入是必须的,但是并不是最大的投入,工作中投入的时间才是最大的投入部分。时间是一种重要的成本,因为信息化工程占用的多是专家和领导的时间,所以时间的成本也变得尤其昂贵。一旦出现信息化建设规划不当的情况,容易导致重复性投入的出现,例如,在一个科技厅同时安装着好几个种类的业务系统,又或者是信息化建设一次未成功需要进行二次建设的时候。随着信息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时间作为新计划过程中的重要成本,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作为一个常常被忽略的因素,时间是信息化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投入。所以,要降低科技管理信息化工作中的成本,就是要加强对时间成本的管理,有效的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投入。在保证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成果的前提下,对建设的速度进行优化,尽可能的减少建设时间,试想一下,如果信息化建设的时间节省下来几个月的话,核算为成本我们省下来多少投资,最近几年,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成熟,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又快又好已经逐渐变成了现实。

2 科技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策略

针对大部分信息化建设中时间成本投入过大的问题,需要设定合理的建设计划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投入,改革新业务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采取的手段,完善信息化系统维护的方式。要想在减少信息化成本的方面得到显著的提高,就要把项目建设开始到系统信息化完成的时间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传统的建设模式中,不管是进行方案的准备还是调研工作,不管是分析需求程度还是进行新的开发,不管是完善系统还是试应用,都要相关的部门投入大量的时间来完成。目前,我国已经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系统来进行科技的管理工作,就是柔性科技管理体系,他的应用极大的降低了时间成本的投入。所谓的柔性的科技管理系统,能够依据各个科技管理部门的具体需要,完成特定模式的配置工作,一般来说,应用它来进行科技信息化,使用的时间可以控制在三个月以内。这种模式之所以能够进行信息化时间的管理,原因是它的信息化工作不是进行一项新的程序建设,而是在某些成熟、稳定的科技管理体系基础上,通过柔性配置来实现的。在一定的信息平台基础上,对需要的信息化系统进行配置,这样做不仅操作简单而且便于应用,具有高效性的特点。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进步,科技管理工作的范围和程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在进行新业务信息化建设的时候,也要进行时间的管理。例如随着社会对于技术资本的认可,要对专利的申请加大扶持,有些地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则是要对科技产业和循环经济进行支持,落后的管理模式在新项目出现的时候,会采用开发新的科技管理系统的方式,这样不仅会造成信息的孤立,影响信息化的综合的实现,还可能会影响到科技管理的效率和发展。面对新项目的出现,我们不应该进行盲目的新项目建设,而是应该在原有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现有资源的合理利用,使信息化的优势得到最大的发挥,不仅有利于综合性的管理,还能极大的减少新业务信息化的时间。

任何系统都不可能一直适应发展的需求,科技管理系统也是,需要定期进行升级和维护的工作。由于科技的发展非常的迅速,管理系统很可能会出现不适用的情况,老式的处理办法,就是进行大规模的升级开发,一旦软件开发不能满足需求就开发新软件来进行应对,由科技发展的特性决定,这样做的话,每隔几年就要进行新系统的开发。现在,我们已经研究出了通过系统升级来进行应对的办法,一些专业的科技管理平台商会对管理系统进行及时的升级更新,既能满足科技发展的需求,又能做到降低维护的时间。以上三种办法,能够实现科技管理信息化工作中的时间投入的降低,实现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同时,这些手段也避免了在信息化建设中投入大量时间而给其它工作带来危害的情况。

3结论

综上所述,科技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影响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良好的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保证。实现科技管理信息化既要注重其功能也要注重回报率,通过科学的手段对投入进行调控,不仅能够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现,还能使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

篇6

一、独立学院科研发展的现状

(一)缺少制度保障

目前,很多独立学院把主要的财力、物力和人力都投入到教学基础建设方面,注重围绕教学工作制定和完善各方面的制度保障,缺少科研制度保障。许多独立学院没有专门的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管理人员,没有制定完善的科研政策;很少组织教师申报国家和省市级各类科研项目;虽然偶尔组织教师申报院级教改项目,但其申报过程也是由教学质量中心或其他部门临时负责,整个申报过程流于形式;很多独立学院没有购买中国期刊网等论文数据库,教师很难随时查阅和下载所需要的论文资料。

(二)注重教学,轻视科研

为了学院今后的招生和就业等工作的有序展开,很多独立学院非常需要得到学生和家长对其教学质量的认可度,认为抓好教学是独立学院的第一要务,强调教学质量是独立学院今后发展的生命线。独立学院专职教师中绝大多数是年轻教师,教学任务重。教师忙于教学压力,很少有时间进行科研。学校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关注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三)综合科研能力和水平偏低

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独立学院年平均很低,多数论文所发表的期刊档次相对较低,被引证频次也很低。独立学院承担的省市级科研项目很少,其科研项目主要以学院教改项目为主。缺少科研业绩的有力支撑,有些教师在评副高级职称时已经受到明显的影响。在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对高校教学质量进行考核和评估时,独立学院综合科研能力和水平偏低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独立学院科研发展的解决策略

独立学院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其民办性已经限制科研发展不能完成照搬公立高校的发展模型,应该建立适合自身办学层次和发展需要的科研发展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

独立学院应当设置专门的科研管理部门,配备专业的科研管理人员。加强日常科研管理,例如科研档案建设,科研项目的申报、检查和评价等组织工作。制定科研政策,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国家和省市各类科研项目。筹措科研经费,支持教师的科研活动。建立科研考评体系,督促教师完成一定量的科研任务,并对教师科研完成情况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

(二)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组织教师开展教改项目

独立学院教学活动中往往存在这样一个误区:科研对教学没有促进作用,相反还有阻碍作用。在独立学院,教学的科研能否对教学产生促进作用,关键要看教师的科研方向能否与教学产生必要的联系。教师的科研创新意识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将会辐射其教学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如果教师的科研方向紧紧围绕其教学内容,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的科研将会明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促进提高年轻教师科研能力

近些年来,独立学院积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加国家级和省级“挑战杯”大赛、数学建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等科技创新活动,甚至参加国际数学建模竞赛,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科技创新活动是大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帮助他们找到学业目标,拓宽了专业视野,培养了社会责任感。 转贴于

(四)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深入开展教师科研交流

基于各方面的考量,独立学院聘请了一些退休的骨干教师承担负责学科带头作用。但在实际中,独立学院往往侧重于他们对年轻教师的教学指导,忽视了他们对年轻教师的科研指导。而年轻教师急需要在这两方面都得到经验丰富教师的详细指导。凭借教学经验的积累和老教师的指导,年轻教师很容易在教学方面成熟起来,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有效地提高。可是,独立学院年轻教师由于忙于繁重的教学,往往脱离了原有的学术圈。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高需要经过长久的锻炼,尤其是要经过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指点才能得到有效地提升。无论是以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的教改项目,还是以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年轻教师在开展科研活动时常常会力不从心,不知从何入手,他们急需要老教师经验的传授。因此独立学院有必要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开展经常性的科研交流,带动教师的教风和校风建设,进一步带动学生的学风和校风建设。

参考文献

篇7

一、创新管理模式

在企业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管理模式中,逐渐产生了“三条底线”管理模式。不同于传统管理模式,“三条底线”强调在进行战略决策制定时要综合考虑其绩效,即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兼顾环境和社会效益。其实施有利于企业治理能力价值和治理效率价值的提高,有利于企业声誉价值的提高,对于企业顾客忠诚价值的培养,对于其业务伙伴价值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三条底线”创新管理模式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有效实施:

(一)明确战略定位

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中,要对自身的社会责任进行整体上的把握,通过在社会、生态和利润这“三条底线”中寻求最佳的平衡,结合一根“底线”的规范伦理准则对另一“底线”进行衡量和对照,使企业明确自身应该重视的方面及当前暂无计划实施或暂不能实现的方面。一些企业将更高的经济责任最为其追求的目标,对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的履行满足于超越最低水平;一些企业重视自身的环境责任水平,对经济责任的追求则致力于向社会进行适度利润空间的提供,对社会责任的追求则满足于对员工参与社区活动的支持。因此,企业要正确有效实施“三条底线”创新管理模式,就要善于平衡“三条底线”关系,通过对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经营和发展环境进行分析,结合自身使命,确定正确的战略定位,实现“三条底线”间的科学有效平衡。

(二)设置职能机构

近年来,企业责任逐渐被视为其核心战略和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其组织内部对负面新闻应对的临时功能。长期以来,尽管我国“三条底线”的创新管理意识逐渐形成,但是在实际实施中,这一管理模式仍然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一些企业在工作中采取相关事务由不同部门进行分散负责和处理的方法,比如:营销部门负责受理客户投诉事务,人事部门负责协调劳资关系事务,公关部门负责处理危机事件或环保问题。新的经济环境下,为保证“三条底线”创新管理模式的科学有效实施,企业应该独立设置相关部门负责处理相关事务,同时还要对该部门的专业人员进行选拔和录用,通过高层人员继续努力相应的管理体系指标,在定期考核和评估内部管理绩效并对其考核结果进行报告的撰写和,促进相关事务的高效快速处理。

(三)建立报告制度

在企业建立起独立管理和处理“三条底线”的部门后,还要积极推进其管理报告制度的尽快建立,通过内部评估和考核其管理绩效,并将其结果以报告的形式定期向社会进行公布,在便于社会各界对其监督的同时,有利于企业良好形象的塑造,在使企业品牌价值提升的同时,有利于其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增强。近年来,国际上主要形成了两种对企业“三条底线”创新管理模式信息进行披露的方法:一种是将企业的业绩和社会责任在其年报中进行载明;另一种为将企业业绩和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定期的独立。通过分析发现,定期独立的披露方法日益成为企业实施“三条底线”报告制度的主流趋势。

(四)纳入文化体系

“三条底线”创新管理模式关系着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管理者在制定经营和发展决策时应将狠抓落实“三条底线”模式的建立,将其指标体系的形成、内部绩效的评估、撰写、等环节。通过自上而下对员工进行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的培训与教育,使全体员工能够行动一致、认识统一,使企业“三条底线”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得以形成,并逐渐同企业文化相融合。

二、创新经济战略

为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还要对其经济战略进行创新和改进,近年来,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经济战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弥补战略

弥补战略是指企业在集中现有各种资源的基础上对现有供应商忽视的潜在需求或利基市场进行满足的战略,其在考虑自身资源有限性的基础上,重视对利基市场而非全部市场的瞄准和集中,运用这一战略能够有效降低开发市场的资源要求,同时在努力瞄准利基市场中尚未满足潜在需求的同时,有利于企业占据先入优势从而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在选择现有供应商没有重视的市场缝隙的同时,通过差异性产品的提供,有利于其竞争失败风险的有效降低。弥补战略的运用,企业在避免与实力强劲竞争对手进行高成本直接竞争并充分理解消费群体潜在需求的基础上,有利于其边际利润的顺利实现。此外,该策略的运用存在着强劲对手进入的潜在风险,在企业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均不占优势的条件下,很容易失败。因此,企业在运用这一策略时还要重视无形资产的开发和积累,比如:客户关系、消费者信誉、品牌效益、分销系统等,在创造和积累无形竞争产品和服务时,对其因自身资源和实力限制造成的劣势进行弥补,从而使自己在竞争中取胜。

(二)差异替代战略

差异替代战略通常是指将企业现存的共同供应市场作为其目标市场,通过可替代现有服务和产品的差异服务于产品的提供,增进企业的竞争力。弥补战略的采取是寻求适合的战略避免与强劲对手的直接竞争而占据竞争优势,差异替代战略的采取将目标市场上现有对手的容忍进入作为其进入市场的关键。因此,在实施差异替代战略时,企业要对竞争对手建立和全面开发的市场进行有意瞄准,通过向该市场提供非全然不同但是可以替代的服务或产品,即作为已建市场的后入者而非利基市场的开发者进入目标市场。运用这一战略的优势为:在明确市场需求时能够有效节省开发产品和市场的费用,能够对竞争对手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充分的借鉴,在规避较大风险的同时,有利于错误代价的弥补。

(三)“搭便车”战略

在经济学中,这一理论的设计内容为:能够将未付费而从供应的公共服务或产品中受益时面临的困难和耗费的成本最大限度降低。在实际运用中,这一战略有以下特征:现存市场先入者已经为产品和市场的开发与建立付出了较大成本;另一方后入者已经开始模仿先入者,他们已经获得了坐享其成的机会或付出较少费用就可获利的机会;在对抗“搭便车”者或抢占市场的过程中,先入者面临着较大的成本和困难。由此可以看出,“搭便车”战略的运用从本质上来看是模仿市场先入者进入市场战略,从其创造的机会或开发的市场中获取利润,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自身产品开发成本和费用,这一战略较适应于大多数中小企业。一方面,中小企业再将先入者已经开发和建立的市场作为自身的目标市场,能够有效降低其不确定需求造成的风险,促使其市场开发成本和费用的降低。另一方面,这一战略的运用能够使中小企业享受后发优势的利益。中小企业作为后入市场者,在学习吸取先入教训借鉴先入经验的过程中,能够对其研究和开发产品的成本与费用进行节省,有利于其市场进入成本的有效降低。同时,利用这一战略,企业还能对市场先入者现有的市场份额进行强度和蚕食,一些市场先入者,在对抗市场后入者时,从事面临着较多的成本费用和较大的困难,因此当对抗收益小于成本时,先入者只能容忍后入者的进入和模仿。

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的长足发展中,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在这一形势下,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和经济战略势在必行。因此,企业要在充分考虑自身特点和实际的基础上,通过对经济原则的遵循,利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对自身的管理模式和经济战略进行创新和改革,促进其竞争力的提高和经济社会效益的获得。同时,作为动态发展的过程,企业管理模式和经济战略的选取和制定要以企业发展和环境变化为基准,在全面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及时实施战略转换,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胡雅娜,贠明猛.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创新探究[J].青春岁月,2012,(16).

[2]王少双.企业管理结构模式及体系制定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12).

[3]毛运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J].石油和化工节能,2008,(05).

篇8

1学分制学籍管理给高等教育管理带来的转变

与传统意义上的学年制相比,学分制学籍实行的是导师指导下的选课制、弹性学制、免修和重修制、学分值制。它以学分代替学年、以指导性代替指令性、以选课制代替排课制,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解决学生的工作和学习矛盾,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符合大众化教育阶段个性化的教育要求。学分制学籍给高等教育管理带来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1更为自由的选课制。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广义地说,学生自主选课包括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根据教学计划,学生所学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必修课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及实践性环节;选修课一般为扩大知识面的课程,学生可以跨年级选读。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专业和本人条件选择学习课程和上课时间,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和进程。[2]

1.2实行学分值与平均学分值制。学生的学习成绩采用学分值来表示,每门课程的学分值为该门课程的考核成绩乘以该门课程的学分,如张三《高等数学》 的考核成绩为85分,学分为3,则张三《高等数学》的学分值为255分;平均学分值则是指学生所学课程的学分值之和除以这些课程的学分之和。学分值是学生学习一门课程的量和质的综合量化指标,平均学分值则是学生一个学期或某个学习阶段或整个学习期间学习量和质的综合量化指标。

1.3实行弹性学制。原来的学年制是3年,实行弹性学制后,标准学制是2.5年,弹性学制是2-6年。允许优秀学生在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及实践环节后,提前申请进行毕业设计,在取得规定的学分后提 前毕业。毕业不再是同年级齐步走,而是有早有迟。

1.4实行重修制实行学分制后,对于培养计划内规定的课程,考核不及格者可以补考一次,一次补考后仍不及格的课程必须重修;学生对已取得的考核合格成绩不满意时,可以重修;凡擅自缺考或考试作弊者,该课程成绩以零分计,不准补考,只能重修。

2学分制学籍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2.1教学计划弹性不够,选课制度不够完善。教学计划弹性不够主要表现在选修课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如果没有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选修课,学分制学籍将失去赖以存在的基础。因此,要多开设选修课,增加 课程门类,充分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满足社会对各种规格人才的需求。在增加选修课数量的同时,一方面要考虑选修课的门类,另一方面要求选修课的内容不断更新,能够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

2.2管理过程仍保留着学年制学籍的做法。由于专业教师、学生及选修课数量不足, 完全自由的选课制在实施中也会产生很多弊病,由有指导、有条件的选课制取而代之,未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选课制,教学管理过程仍保留着学年制学籍的做法。如何加快选修课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加强选修课管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课程实行重修在目前还无法完全做到,申请重修课程的学生,只能等到下一年级开课时再去旁听(到时同样可能因上课时间冲突而无法旁听),无法真正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的激励与制约机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这样就会导致提前修满学分的学生无法做到“提前毕业”。

2.3学籍档案及教学管理工作的转变。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包括学生的入学注册、录取审批、成绩考核、学籍异动、奖励处分、毕业结业等原始记录。学年制时的高等教育学籍档案及教学管理模式是学院统一管理,实行学分制后,学籍档案及教学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学生及学生的注册、选课、教学、成绩、学籍表等管理由学院的集中管理过渡到各系部的分散管理,3年的学年制也变为2-6年的弹性学制,成绩也由原来的以班为单位登记变为跨班跨年度的登记。学籍档案及教学管理工作需要建立新的管理体制,以形成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

2.4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虽然大学生整体素质在提高,但不能否认其中也存在着一些素质相对较低的学生,他们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学习钻研精神匮乏;重视个人成功,但漠视社会需要,急功近利,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承受挫折的能力,道德水平下降等。这些往往使正常情况下的教育管理在他们身上失去作用,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也就没有了学习动力。 3完善教学制度管理与学籍档案管理的几点对策

学分制学籍管理针对学生特点制订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但要真正发挥这些办法的作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促使学生成才,还必须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制定相应制度,建立顺畅的院系二级学籍档案管理的运行机制。在深入研究学分制学籍本质和特征的基础上,完善与之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充分体现学分制学籍管理的特点,改善运行机制,这是学分制学籍能够顺利实行的保证。学校必须 坚持宏观调控、微观放权、规范管理、畅通高效的原则,使学分制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中心下移,强化各系职能,使各系按照其自身的学科特点,逐步建立起适合自身管理和发展并直接服务师生的管理方式。学校制定二级学籍档案管理实施细则,制定学分制学籍档案管理及各项工作流程,加强宏观监控,注重目标管理。各系按照学院的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应注重过程管理,加强微观管理。院系职责明确,从制度上进行改革,建立起顺畅的院系二级学籍档案管理体制。

3.2加强教学与学籍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教师及学籍档案管理人员是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生力军,没有一支业务熟练、坚持原则、积极肯干的教师及管理队伍,是很难做好教学及学籍管理工作的。特别在实施学分制管理过程中,要求高校教师及学籍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够使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更要了解学分制教学和管理工作规律,因此,加强教师及学籍管理队伍的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学校应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方式对教师和学籍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教师及管理人员学习新的教育政策法规和文件,研究学分制学籍管理特点,提高教师及学籍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水平。[5]

3.3创设学分制学籍档案网络管理系统。学分制学籍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其顺利实施迫切需要配套的现代化管理设施。在学分制学籍档案管理中,单选课一项就十分繁杂,不但有大量的选课表要处理,而且要接受学生的改选、退选等工作,以往陈旧的手工操作而已 难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管理工作。所以,要全面放开选修限制,便于学生、教师、教学、学籍档案管理人员间的互动和交流,就必须进一步优化程序功能,建立学分制学籍档案网络管理系统,借助校园互联网来实现全校的教学、学籍档案管理信息化。

根据教学管理的内容,学分制学籍档案网络管理系统可设计成三个模块和一个信息交流服务平台:学生管理模块、成绩管理模块、毕业生管理模块、WEB网页服务平台。学生管理模块要按照大众化教育、素质教育和学分制学籍管理的要求,高效而快捷地进行按大类招生、学分收费注册管理,在校生基本信息的管理,如各种学籍异动、转专业和基本信息查询、统计工作。成绩管理模块要充分适应学分制学籍改革的要求,以学生所在系管理为主,减少成绩管理中间环节。毕业生管理模块要能准确而快捷地进行学生毕业、学位资格审查工作以及毕业生报表的统计、打印,并能将毕业生信息转入历史库,以便长期保存。WEB网页服务平台作为一个教师、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人员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应为教师网上录入成绩、学生网上查成绩以及学生个人信息的核查、选课、各种报名工作提供便捷。[6]

综上所述,学分制学籍作为一种灵活、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较之学年制学籍,学生有了更多、更大的自主权,在学习年限、课程设置及对课程、对老师的选择等方面有了更大的弹性,这些都会给原来的学年制教学管理带来冲击。实行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学籍,是一场教育教学管理领域的革命,在新的形势下,需要极大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入发展,以开创高等教育新的局面,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参考文献

[1]刘军红,赵香棉.在学分制学籍管理中充分发挥过程管理的作用.《中国电力教育》,2007,(3)

[2]李丽,颜萍.推动和完善我校学分制改革下学籍管理的思考.《高等理科教育》,2007,(2)

[3]梁红玉.提高高校学籍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6)

篇9

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起来,现代物流产业开始在我国起步并取得了长足发展,随着科学发展观念不断深入人心,我国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困惑,例如我国缺少有利于绿色物流发展的专业人才,学术界也没有针对绿色物流有较为重大的研究成果,对于物流企业来说,管理层也不愿投入足够的资金和人力开展与绿色物流有关的研究,物流的清洁化水平和自动化水平都较低,缺少规范化的物流信息平台,对于物流信息的管理、物流追踪和库存管理等都不够完善,物流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都难以提高,企业绿色化物流管理很难顺利推进。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尚未针对绿色物流管理出台方针政策,缺少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完善的管理制度,绿色物流并未落实,只是在喊口号,再加上物流企业大多比较看重经济利益,缺少发展绿色物流的内在动力。

在商场经济环境下,物流企业也是一种市场经济主体,具有封闭的产权,企业的经营成本和获得的经济效益,应该满足边际私人成本几等于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社会利益等于边际私人利益的条件,如果不考虑外界因素的影响,企业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并且社会公众分担了物流企业的外部负效应;如果考虑外界因素的影响,那么绿色物流的边际社会成本就是边际外部成本和边际私人成本的总和,而边际社会利益则是边际外部利益和边际私人利益的总和,在这个条件下,物流企业的利润会社会化,而国家并没有针对绿色物流进行利益补偿或者政策支撑,物流企业为了保证经济效益,就会选择性规避,这也是企业不愿发展绿色物流的主要原因。

对于物流企业缺乏发展绿色物流的问题,国家和政府部门应该通过制度安排,通过恰当的激励机制来引导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绿色物流,制约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面的外部影响因素,引导正面的外部因素,例如根据征税理论增加外部成本也就是社会的外部性,尽量减少污染产品的数量,让外部的负效应变得内部化,让物流企业能够承担社会成本损失,对于企业的具有正面效应的外部因素,政府可以进行恰当的补贴,对物流企业损失的利润进行补偿,国家和企业都应该为物流企业发展绿色物流创建良好的政策环境。对于我国的绿色物流发展来说,如果仅有理论引导,但是缺少创新的机制和完善的规范制度,那么很难保证物流企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相关策略

1.政府绿色物流管理措施

绿色物流管理不光是企业需要面对的,还要从政府的角度对现代绿色物流进行管理。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政府部门要正确树立现代绿色物流的观念,若政府部门并不了解这种观念,就很难制定出相关的整体发展策略。第二,政府要制定相关法规来制约并规范现代物流领域。虽然我国目前有关环境污染的法律法规有许多,但针对物流领域的却少之又少。所以,只有建立与绿色物流有关的保障体系,才能让绿色物流的发展有法可依。另外政府还要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目前,我国的仓库储存大部分都是在平房,同时铁路和公路的负载特别重。所以加大这方面的建设力度可以避免出现交通拥堵现象,提高物流送货的整体效率。第三,政府要培养现代绿色物流人才。绿色物流作为一种新的事物,对管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只有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绿色物流人才,才能够进一步促进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绿色物流管理措施

企业是进行绿色物流管理工作的主体,它管理的关键主要在于对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度。企业对绿色物流进行管理的主要措施有:第一,掌握物流配送的所有信息,合理规划相应的配送方案,避免出现配送路线重复的现象。第二,提高主要干线的运输效率,在有效利用运输车辆的基础上,减少主要干线的车辆运行,从而提高配送效率和积载率。第三,尽量使用火车运输和货轮运输。第四,加强外包装的管理环节,避免浪费资源,在装卸期间要轻拿轻放,防止物品出现损坏。

3.消费者绿色物流管理措施

要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方式,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到绿色管理模式中。绿色不仅仅是一种消费方式,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过程中,不仅人的心情会更加愉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融洽,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

4.培养绿色物流管理人才

篇10

2000年以后,企业的发展面临全新的竞争压力,各种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为了在这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占据市场份额,获取企业利益,顺应时展的潮流,企业必须在优化企业内部管理的同时,注重市场和客户的需要和要求,调整生产部署,优化产业结构,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这是当代企业努力的方向。企业要将发展目标,管理和生产相结合,加强各个部门的合作能力,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一、企业管理中的战略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企业都具有独立的生产能力。一个企业通常由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和生产等众多部门共同组成,正是这些机构的存在和相互协调合作,使得企业的运转走向正轨,常规化。其实,协调各个部门最为主要的手段就是公司的发展目标。一个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一个企业前进的动力。从某一角度说,战略是一个综合的发展目标,在其下面可以分为众多的子战略。具体分析,海尔公司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战略目标就是拓展海外市场,但是,为了实现这一整体目标,海尔还制定了服务战略等具体的战略目标。一个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制定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子战略的制定也是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的必经途径。战略目标需要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全体员工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完成。战略目标的制定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要想发展,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目标。通过分析大型企业的成长历程可知,它们都是从小做起,一个一个阶段的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在实现战略目标的同时本身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经过层层的蜕变,最终成功的实现了质的飞跃,这就是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的价值和意义。

通常情况下,一个企业的战略是综合的,涉及到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比如公司的定位,公司的发展目标等,应当注意的是,要坚持战略的与时俱进,应当根据企业的发展不断的及时的调整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企业的发展扫清障碍。例如,西南航空公司为自己的定位是低价航空公司,并按照这一定位开展服务,公司在短期内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收获了显著的成效。在公司的发展战略制定上,不仅仅需要坚持发展战略的与时俱进,还要注重战略的制定应当从实际出发,符合公司的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正确的公司定位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根据上文的叙述可知,公司的发展战略是一项综合的发展目标,公司的定位仅仅是其中一项具体的子战略,也只有做好企业发展的子战略目标才能实现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目标。当然,企业的战略管理理论也依赖于众多理论的支持,例如波特五力模型分析等。一个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对参与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能够审时度势,具有较好的商业头脑,只有这样,制定出的战略才具有实际的价值。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影响企业战略目标制定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管理者的商业智慧。因此,企业的管理者要加强对商业的洞察,确保制定出企业战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现代企业总体战略管理对策

(一)加强现代企业的资源战略管理。

资源战略顾名思义,以企业发展的总目标为指导,对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部署,分配的战略。在通常的情况下,企业的资源可以分为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等。要做好企业的资源战略管理就必须合理的分配这三种资源。在资源战略管理中,根据管理对象的差异性分为资源采购管理战略和资源库存战略。进行资源管理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最大程度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妥善的解决原料供应与生产的矛盾,原料存储与仓库的矛盾等。

(二)完善企业投资战略管理。

所谓投资战略就是对企业的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分配。具体来说,以企业的最高级别发展战略为中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对各种子战略进行部署,对资金的流向进行控制,管理的,优化资源配置的战略。第一,要拓展企业的市场。要想获得投资的利润,要求投资管理人员对市场有深入的研究,能够预知和把握市场的运行方向,可以抓住机遇,获得市场投资回报。所以,企业应当注重对市场产品使用时间的研究,了解市场和客户的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生产模式和生产结构,合理的投资。第二,注重投资方法的选择,现阶段,企业常用的投资方法有两种:产品分类法和投资分类管理法。

(三)加强企业科技发展战略管理。

科技发展战略隶属于企业的总体战略,是在深入的了解企业的总体战略和市场的前提下,充分的认识企业所处环境的和生产能力的基础之上,对企业的科技发展做出科学合理的部署。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之间的竞争主要变现为综合实力的竞争,其中综合实力主要表现为产品的创新上。创新是企业得以发展的基础。企业的科技发展战略主要通过率先创新战略、追踪创新战略和技术渗透战略来实现。率先创新战略可以说是一种先发制人的发展战略,它能够确保企业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跟踪创新战略属于被动型战略,立足于市场,紧跟时展的潮流,对已经流行的产品技术进行模仿,复制,用于自己的产品生产之中。这种创新对企业的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应当具有独立的研究团队。技术渗透战略实质上是一种变废为宝的过程,将最新的技术运用到以前的产品之中,提升产品的性能,期待再次获得市场占有率。

三、结论

战略管理可以说是企业管理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企业负责人做好企业管理工作必须掌握的技能,这种管理模式将直接左右企业的发展,壮大。在制定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时,应当以企业的最高发展目标为指导,基于企业的发展实际出发,为企业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1秋2班)

篇11

所谓企业科技进步创新,就是以企业科技进步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企业的存在方式、经营观念、制度制定、经济行为及生产要素进行新的调整和新的组合的过程或行为。这是一种系统协调的创新行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家是创新的组织者,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科技进步是参考的标准,也是检验科技进步创新是否实现,以及实现程度的基本准则。

二、供电企业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的动因

1.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内驱力

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内驱力,主要表现在:

(1)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的目标是提高企业有限资源的配置效率。既要提高目前的效率,又要提高未来的效益。这些效率的提高都必经在企业的科技进步管理创新中体现与实现,从而有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降低交易成本:管理层机制的创新使得现代企业可以将原本企业之外的一些营业单位活动内部化,从而节约企业的交易费用。此外,管理上的协调与创新,可以使现金的流动更加可靠、稳定,付款更为迅速。

(3)稳定企业、推动企业发展:企业管理的有序化、高度化是企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的结果是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管理方式、方法和手段,从而提供企业的竞争力。

(4)拓展市场、帮助竞争:科技进步管理创新若在市场营销方面进行,则将帮助企业有力地拓展市场,展开竞争。一个企业若能在竞争中最先进行科技进步管理创新,获得最佳博弈能力,则能取得优势,稳定自己的市场,并开拓出新的市场。

(5)有助于企业家形成:现代企业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的直接成果之一就是形成企业家阶层。这一阶层的产生使企业的管理处于专家手中,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并且促使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推动了企业的更健康发展。

2.企业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的外部压力

(1)消费需求的提高要求企业进行科技进步管理创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电力产品从过去的卖方市场逐步向买方市场转移,特别是正在进行的“厂网分家”,消费者可直接与供应商的协作,使电力市场的开放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广大消费者在电力的消费上,不但要求供应商提供优质价廉的电能,而且要求保证优质的服务,提高优质服务已经成为供电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而好的服务首先要求好的产品。因此,电力企业必须从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销售服务等各方面上满足用户的要求,从供电的技术手段、营销管理上进行创新,在企业的文化上进行创新。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使自己的产品和劳务跟顾客消费需求动态对应,只有主动加大创新力度,企业才能让自己的产品和劳务起到引导顾客消费,创造顾客需求的作用。

(2)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企业的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创造了条件。科技进步管理创新为科学技术在实际中充分发展作用以增强企业的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是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既有理论上的突破,也有实际科技产品的诞生,如何将科学技术理论和高科技技术或产品应用到企业的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关键在于企业在科技管理的创新。

三、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对供电企业的指导意义

中国国企业在初步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和基本建立起现代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以后,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企业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和管理科学的性质决定了国有企业必须通过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和行为方式的根本转变,才能真正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必须在更高层次上进行。表现在:

1.实行战略科技进步管理创新

作为管理形态的一种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有关企业发展方向的管理,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管理,其目标是创造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的根本问题就在于缺乏竞争力而战略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是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必须实行战略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稳步发展。

2.实行知识科技进步管理创新

作为一种创新的管理思想:知识管理继承了人本管理思想精髓,又结合知识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形态的特点,予以创新。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总是以思想进步和观念为先导,企业也是如此,谁先转变观念,运用新的经营理念驾御企业行为,谁就能在竞争中领先。

3.实行基础科技进步管理创新

作为一种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的基础:基础管理为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工作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数据和信息,是培育和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工作。它的先进性与科学性是决定企业效率的关键,通过基础管理中的成本科技进步管理创新、质量科技进步管理创新与营销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将更好地推动企业竞争力的发展与提高。

四、供电企业科技进步创新管理的实施内容

1.企业管理观念的创新――树立知识型的管理思想

人的创新行为是受其思想观念支配的,一切的创新源于观念的创新。管理思想观念的创新在整个创新体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伴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当今最重要的资源,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管理就是既要掌握显性知识,更要促使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实现知识共享,把新知识、新概念、新经验加以培育,使其转化为新的生产力的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者,应当转变管理理念,树立起知识管理观念。因此,供电企业管理者应转变观念,倡导以知识管理为主、以人的管理为本的管理模式。知识型经济要求供电企业更加重视知识的积累和更新。通过知识型的管理,构建“学习是工作、工作是学习”的新型教育模式,为员工的终身教育、不断获取新知识营造环境支持,并逐步将供电企业培育成学习型组织。因此,知识经济的到来,要求供电企业的管理者应树立知识管理的思想和观念。

2.建立科技发展的管理制度

按照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的原则,科技创新坚持以人为本,为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完整的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政策、办法、制度形成强有力的激励机制。这些政策、制度和办法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政策、技术人股政策、技术民主制度以及促进企业领导依靠技术进步提高效益、改善科技人员技术创新环境、创新效益与个人收人挂钩等办法。建立和健全技术创新的竞争机制:在科研用人的问题上可采用学术带头人的办法,坚持优胜劣汰。对于重大科研项目,实行招投标制。鼓励有实力的科研团体参与竞争,打破设备少、资金界限和条块分割的壁垒,加强开放性和横向联合,充分利用技术和人才资源。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生产企业重在科技出成果,科技出效益,关键在于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工作的力度。为保证科技发展管理制度落实在实处,供电企业应通过某些企业制度以确保在每年的科技费中应当有不低于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科技成果的转化,以提高科技生产力。

3.实施战略管理的创新

企业的战略管理就是运用企业战略方法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总结性管理,是让企业领导者站在全面高度上,对企业内外部环境作SWOT战略分析,从而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战略方案,并将选择的战略方案加以实施和进行控制,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战略决策是企业的行动指南,是各项资源得以合理调配和充分发挥作用的基本保证,它的成败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方向、走势和前进道路。供电企业应通过对目前的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及战略目标体系。企业有了自己的发展战略,企业的发展就有了行动指南,但更重要的是企业战略管理的实施和企业战略的动态管理,要按照企业战略布置,在企业的管理决策实施过程中,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战略决策的动态调整,使企业照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实施战略管理的创新要考虑科技的进步对战略管理的影响管理。例如,在生产技术管理的创新上,应以技术创新改造传统技术管理,大力引进和消化输变电先进技术和设备,重点突出,发展体现当今国内水平的500KV输变电技术,逐步实现运行经济指标的在线分析与控制,为减人增效、提高供电企业可靠性、生产管理上台阶创造条件。状态检修是生产管理方法上的创新,积极推行状态检修,坚持“应修必修,修必修好”专业管理思想。状态检修它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检修,它包括加强设备的运行维护、在线监测、带电检测、预防性试验、故障记录、信息采集处理、故障严重性分析、设备检修和设备检修后的验收等在内的一项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李自如谭震:浅谈供电企业的管理创新[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

篇12

低碳经济是现阶段各国都在进行关注的内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然需要面对世界普遍开始重视自然环境保护的阶段性内容,不断优化自身的管理方式,从而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状况,提高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针对社会范围内的低碳经济要求,低碳经济的社会背景,企业在进行生产和管理时,及时调整管理方式,使得企业的发展状况能够更加适应低碳经济社会的要求,一方面能够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保障社会效益,对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国家整体的环境保护,都具有积极意义。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理论,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要求之一,它需要在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方式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体可以利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或其他的手段,尽可能地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能够双赢[1]。低碳经济的要求更近似于一种理想状态下的经济发展形态,它是一种经济发展的要求,并且以我国的科技发展方向和进度而言,具体的实现方面,尚存有一定难度。

二、低碳经济下企业管理的变革的方向性

(一)企业文化变革

一个企业的文化发展方向,也就意味着企业本身以及其员工的价值观取向。因此,企业管理需要变革时,首先需要对企业的文化进行变革。首先是物质文化层面,需要企业在建筑、广告、产品的外包装以及设计等环节中体现出低碳经济的理念,其次是企业的行为文化层面,需要企业员工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体现出低碳经济的理念,以此来促使企业发展体现出低碳经济的理念。另外也需要在制度文化中强调低碳经济的理念,企业领导和管理层在进行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等活动中,就能够体现出低碳经济的意识。最后则需要在精神文化方面进行加强,使低碳经济的意识贯穿企业整体文化中。

(二)战略管理变革

另外,也需要在战略管理方面进行变革。企业的发展战略本身,需要体现出企业的低碳经济意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引导消费者的需求向低碳化转变,企业的战略理念从利用资源来获取竞争优势,向环境友好方向发展,企业的使命也同样需要向低碳社会发展[2]。企业不再单纯的关注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而是关注低碳生活,不断推动企业的传统战略管理方式向低碳经济的战略管理方式变化。

(三)职能管理变革

最后,企业为迎合低碳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也需要推动企业职能的变革。企业职能大致包括对人力资源、财务和营销模式的变革,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建立完善的管理流程、权责制度和考核机制;财务管理的会计、审计和投资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更加关注社会和环境的整理利益;在营销模式方面企业的关注点增加自然环境,营销模式的核心向人类社会全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转变。

三、低碳经济下企业管理变革的措施

(一)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在面对低碳经济的要求,进行企业管理变革的具体措施方面,首先需要企业树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与消费者交流的主要部分,企业形象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对某一个企业的印象。而企业的形象,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企业文化所影响的,树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不仅能够令消费者提高对企业的信任感,同时也能够提高企业中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令企业的工作人员认识到企业在低碳经济环境下改变管理方式的重要性,进而能够更加轻松地推动管理变革在企业中的贯彻实行。

(二)树立绿色生产理念

其次,需要树立起绿色生产的理念,并将绿色生产的理念贯穿到生产过程的整体环节中。企业的传统生产方式中,往往会出现许多污染环境的产物,而受限于我国的科技发展状况,对生产过程中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净化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为达成低碳经济的要求,需要企业树立起绿色生产的理念,增加能够保证绿色生产的技术方面的投入。尤其是某些会造成大面积的环境污染问题的企业,更需要提高对能源资源的高效率利用,不断降低废气废水的排放,保证企业管理能够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3]。

(三)建立新的管理体制

最后,为迎合低碳经济的要求,同时也应该不断加强对管理体制的变革。根据企业自身的状况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情况,对企业管理的体制进行全面的变更和优化。这种管理体制总体来说包括多个方面,不仅需要对财务管理模式和企业发展方向进行调整,不断修正企业的营销模式和发展方向,最重要的在于对企业的人事管理问题进行调整。低碳经济也同样意味着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不会出现人力资源浪费的情况,同时激发出工作人员全方面的能力。通过工作人员共同的努力,推动企业管理向低碳经济方面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在寻求发展的过程中,自然会受到社会的整体发展情况所影响。现阶段我国对环境保护的力度比较大,因此,在低碳经济的要求和影响下,企业的发展方式和管理模式,自然也需要围绕低碳经济的要求而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和变革。本次研究指出为与低碳经济的要求相适应,企业在进行管理模式变革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企业文化、企业的战略管理以及企业的职能管理进行深入的变革。而企业进行管理变革的措施方面,则需要企业根据低碳经济的要求,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树立绿色生产理念,建立新的管理体制以此来不断推动企业自身的发展和管理方式,能够更加适应低碳经济的要求,同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蓉.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管理变革探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4(08):32.

篇13

高校在发展历程上的两次重要变革使得高校在教育功能之上依次引入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也称为高校的三项使命。高校功能的扩展使得高校经营管理的概念普遍被人们所接受,而战略管理作为组织管理中的重点内容,正成为高校管理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中的热点问题。高校战略管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高校环境的不确定性。高校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变得更加动荡和不确定,因此必须建立一个更有适应性的反应系统,以应对激烈的竞争.战略管理能够保证高校与其环境之间有一个良好的战略配合,及时调整组织内部的结构和程序,形成新的符合未来挑战的能力。第二,高校角色的变化。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形成了高校自主办学、市场竞争和政府规划三位一体的局面,高校自治已成为必然趋势,高校必须考虑到周围的外部因素以及自己的长期规划,这些都须借助战略管理。第三,公共利益的挑战。高校是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奠定了其作为公共利益代表者的地位,这就要求高校管理者要有系统观、整体观、长期观。高校管理必须构建长期发展战略,以维持可持续的发展与繁荣。

2 高效战略管理的特征

高校战略管理过程包括战略计划、实施和评估,具体共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确定高校的使命。即确定高校当前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具体的目的,如选择在何种学科领域培养何种层次的专业人员或者进行全面的通才教育.在这一阶段,高校要明确办学理念,进行水平定位和特色定位[3],即一方面需要考虑办成何种层次的大学,如世界一流还是世界知名,国内一流还是国内知名;另一方面考虑自身与其他学校相比所表现出的办学内涵,也就是综合考虑师资、学科、历史传统等因素以确定高校的办学特色.

第二阶段,内外部环境分析。高校的外部环境包括宏观和产业,宏观环境考虑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及地理环境对高校发展即将产生的影响;产业环境考虑教育产业的结构特征和竞争状况,以及竞争对手分析.外部环境分析用以确定高校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内部环境分析主要是核查高校的资源和能力,通过对高校的人力、财务和信息等资源及内部管理制度、市场、品牌等方面的评价识别出高校的优势和劣势.最后,综合内外部环境分析,确定高校的核心能力.

第三阶段,建立高校发展战略。在高校的整体层面、事业层面、职能层面上建立起高校发展战略,即首先确定高校发展的方向和总目标;然后确定高校的各个学科群战略,即工、理、管、经、文、法各学科群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具体的竞争战略;最后,确定高校在人力资源、财务、信息、后勤等职能部门的支持性战略.

第四阶段,高校战略实施.通过组织设计、资源落实、人员的分工协调和激励等具体行动来实现战略的目标.

第五阶段,高校战略评价.对战略的实施结果进行衡量,评价各个学科群的业绩,并且对偏差进行调整.

高校战略管理与企业战略管理在许多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利益群体、产品和服务的模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高校战略管理主要体现出如下特征:公共性,高校承担着国家教育和科技发展的重要职责,具有公共性,需要接受公众的监督,而且接受公众监督的程度与其公共性成正比;更多的环境制约,影响高校的环境因素包括市场制约和政治影响.企业主要依靠市场获取所需资源,因此企业要针对市场的反应来调节自身的策略.高校主要依靠上层监督机构,或依靠自己所提供服务的补偿,如学费,提供各种资源.高校所获得的资源与市场机制是分离的,因此,虽然高校管理要关注效率和效果,但经营的压力要小于企业.高校管理时面对的制约更多,各种法令、章程规定的义务与责任使高校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减少,从而导致它们增加和减少服务的自由度较小,如专业设置、招生规模等不仅受到市场的制约,也要受到政府的制约;内部运作方式不同.高校在业绩标准的制定、业绩的考核和人员激励机制等方面与企业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高校的组织目标较笼统,甚至模糊不清,如“国际知名,国内一流”,而且高校是多目标战略,包括教育、科技和服务等,这些内容具有动态性、相对性和不可量化性.其次高校的绩效期望也不如企业那样明确,高校对组织绩效的界定很困难,难以说明它对绩效的具体期望,高校怎样才是成功的很难判断,失败也同样难以界定,这使得高校战略管理中可用的管理手段也和企业有很大的不同.最后,由于以上两点原因,即绩效目标的不明确和个人贡献衡量的困难,高校对激励手段的使用十分有限,所以并不能取得企业那样的效果.

3 高效战略管理的具体实施

(一)组建学校战略发展研究机构

领导的能力直接制约着学校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因此,学校领导应对战略管理和日常管理明确职责与分工。为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目的,主要领导应负责战略管理。为广开民意,高校应该组建决策咨询研究机构,也可由原有的学校教育研究所充实形成。研究机构的工作人员平时不仅要深入基层进行研究,还要通过召开座谈会、专家咨询等方式,发挥教职工的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这就对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研究人员要有较高的科研能力,研究学校战略规划的制定,同时还要有高尚的品德,为学校发展做到大公无私,不带有私利的意见才有利于学校的发展&研究人员在谏言过程中既不能代替领导参与决策,更不能左右领导为某个小的利益集团谋私利。

(二)建立高校情报系统

竞争情报就是针对竞争对手、竞争环境和竞争策略等有关信息进行研究的产物。如果说组建学校战略发展研究机构是练好内功的话,掌握和研究国内外赶超对象和竞争对手的信息则是练好外功的必备条件。只有掌握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才能制定出有效的、合理的、科学的战略发展规划。因此,高校应建立高等教育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既要掌握、研究政府的方针政策,更要研究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市场需求趋势与变化。

(三)通过资源整合形成社会专家咨询群体

社会需求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基本动力,高校自主办学的前提是面向社会,因此,高校的发展一定要以社会需求作为基本导向。社会专家才是真正了解社会发展的群体,闭门造车,凭臆想作出判断难免限于主观,因此制定战略发展的小组应依靠社会,通过各种渠道与政府工作人员、企业家等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员广泛交流与沟通,听取他们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形成社会专家咨询群体。既听取具有高屋建瓴的政府工作人员的建议,同时也要接纳有着丰富经历甚至失败者的意见,综合各种意见以帮助高校制定合适的战略规划。

4 结束语

高校属于典型的第三部门,它有着有政府和企业不同的制度特点和管理模式。因此,高效的战略管理也不同与企业或者政府的战略管理,高效的战略管理并不是一个纯理性的分析过程,在分析的同时,更多考虑进高校内部文化的影响因素,强调组织成员的协调。

参考文献

[1]徐从巍,冯厚植.高等学校发展规划的模式与选择[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教育),19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