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经典演讲稿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奥巴马经典演讲稿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奥巴马经典演讲稿

篇1

是不是一定要用西方的东西来教导我们的孩子呢?其实中国文化里也有很多这样的经典,难道我们没有信心用自己的东西教育孩子?非要从西方文化中寻找文化基因来塑造我们的孩子。

网友小溪向西流:

虽然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但民族的文化也要传承。如果让中学生们接触的都是外国的东西,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会不会越来越低?这所学校的做法简直是在拿中华文化做赌注嘛。

网友环大西洋:

学校领导是在哗众取宠嘛,奥巴马的这个演讲稿内容其实和我们中国传统教育的内容是一脉相承的,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只不过是加了个黑色的皮肤和总统的外衣而已。现在的人啊,为什么一见到美国、总统之类的字眼,就趋之若鹜呢?

网友茶叶与咖啡的纠结:

我们为什么要上学?中华文化早就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就是“为振兴中华而读书”,那就是“为中华复兴而上学”……奥巴马的演讲稿内容,还能比这些内容更有内涵吗?但我就想不通了,为什么那么多的中华文化,我们的学校视而不见,却一味地去学习人家的东东。

网友我爱传统:

文化是有特定社会环境的,我不否认奥巴马的演讲内容有积极作用,但他的演讲内容与我们的国情相符吗?请记住,美国建国还不到300年,而中国是有着5000年文化传统的国家,美国人的思维和我们的思维并不相同,对美国学生有益的文化取向,对中国学生未必适用。

网友圣人门徒:

敬爱的教育工作者,别闹眼子了,好不好?请你先把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学习、修身的内容教给我们的中学生后,再放眼世界,好不好?自己的东西还没有学会,就把人家的拿来琢磨,除了让自己引起关注外,我不知道你们的初衷还有啥。

网友玻璃夕阳:

想让学生开阔视野,你学校也没有必要让所有的学生都来学习奥巴马的演讲稿啊,你可以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选择,为什么要越俎代庖?不就是因为这样做容易引发社会关注,学校和领导容易出名吗?

网友天天向上:

中学生的可塑性很强,文化取向也很单纯,作为中国学生,自家的文化取向还没有定型,就去搞一些西方的,岂不是本末倒置?所以,我建议,让我们的中学生先把祖国的价值取向搞掂,再涉猎一些西方价值观。

网友I LOVE ME:

篇2

麦克拉姆表示,19世纪“英式英语”为国际主流,到了20世纪“美式英语”跃升为通用语。而在21世纪的今天,“全球英语”的时代来临了。欲在中国与印度寻觅机会的商务人士,更应好好学习“全球英语”。因为,甚至英文为母语的人士若不会“全球英语”,将处于不利地位。

他认为,若想真正了解“全球英语”,应好好研究美国总统奥巴马,尤其是他的崛起过程与超越国界的语言艺术。“奥巴马的确是个经典例子。他由来自美国堪萨斯州的母亲带大,住过夏威夷与印度尼西亚,也有肯尼亚血统。不过当他开口时,几乎不用任何调整就能够普遍让人理解。”他说,像是“Yes We Can”便成功席卷全世界。另外,日语学校以奥巴马的演讲稿作为英语教材也是一例。在中国,学习英语有一种相当特殊的方式,被人称作“克立兹学习法”的“疯狂英语”(Crazy English),透过大声朗诵英文建立学生自信心,潜移默化后成绩确实大幅提升。此方法迅速传播开来,目前中国有成千上万人用此方法学英语。

篇3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314-02

一、引言

政治演讲是演讲者表明自己的政治倾向,宣传自己的政见的演讲。这类演讲涉及的往往是为一定的政治目的服务的,因而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说服性和政治倾向性。

语言学家研究发现演讲者为了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该党的良好形象,对其今后在政界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会巧妙地运用一定的语言技巧与策略。在演讲中大量使用人称代词,演讲者不仅表明自己意识到听者以及他们的存在,还能表明自己对听者的态度和她们之间的关系,拉近与听众之间的距离,并取得共鸣。本文以希拉里·克林顿的退选演说为例,分别对演讲中使用的第一、二、三人称代词进行人际功能分析,予以揭示希拉里·克林顿是如何运用人称代词来增加演讲的说服力,从而出色的完成此次演讲的。

二、理论框架

(一)人称代词

英语人称代词是用来表示行为动作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英语共有三种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代词,指说话者或写作者,单数l,复数we;第二人称代词,指说话的对象或写作的对象,单复数都是you;第三人称代词,指说话者和说话的对象以外的人或物,单数有三个:阳性he,阴性she,中性it,复数都是they。但是,语用学把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语言交际视为受各种社会规约制导的社会行为,言语行为的意义即话语的意义要通过语境才能解释和确定。因此,人称代词的语用意义也是可以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二)人际功能

根据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元功能思想,语言是一个意义系统,主要用来表达三种意义: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及语篇意义,称为三大纯理功能。

人际功能主要由语气和情态来实现。韩礼德认为,人们在日常交往中,最基本的角色只有两个:“给予”和“需求。交往中所交换的可以是货物和劳务,也可以是消息。把两个交际角色和两种交换物组合起来,便构成了通过“语气”系统来区别的四个言语功能:提供、声明、命令和问题。主语是语气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称代词充当主语是最常见的语法手段。人称代词在演讲中不仅用于指代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而且还反映了他们之间一种特定的关系。因此,人称代词的指代极少是“中立的”,在政治演讲语篇中,更是如此。笔者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分析希拉里退选演说中人称代词承载的人际意义,旨在提高英语学习者对政治语篇的理解力和欣赏力。

三、演说背景简述

演说是从省略取得。希拉里·克林顿的退选演说发表于2008年6月7日,以此宣布总统竞选失败。她的演讲足足讲了30分钟,期间有几十次的掌声和欢呼,演讲中,希拉里对奥巴马赞美之词,简直无以复加。这不能不让人感叹政治家的灵活。希拉里·克林顿的这段退选演讲堪称经典。

四、人称代词的人际功能分析

希拉里的退选演说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感谢选民、重申政见、支持奥巴马和对于女性的意义、鼓励号召。本文节选了鼓励号召选民的部分,共有33个句子,分析了人称代词在演讲中的使用情况。在这一部分,希拉里共使用人称代词90个,其中第一人称60个,占66.7%;第二人称23个,占25.6%;第三人称7个,占7.7%。

(一)第一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包括第一人称单数I和第一人称复数we。

1、第一人称单数I

第一人称单数I突出了演讲者个人,揭示演讲者强烈的主观态度。I(包括宾格和所有格)在希拉里的退选演说中出现了27次,占该演说中所有人称代词的30%。在退选演说中希拉里使用I作为句子的主语,目的是想强调自己的一些个人的政见,还有对支持的她的民众做出的鼓励和承诺,展示了希拉里的力量和决心。

例1:So today I'm going to count my blessings and keep on going.

例2: And that is why I will work my heart out to make sure that Senator Obama is our next president.

例1、例2中I的都指的是希拉里本人。希拉里在此处选用I作为陈述的主语,目的在于向广大民众展现自己的个人意志,虽然退选,仍然在号召民众为自己的国家尽力,体现了她的谦逊大度,这正起到了她这篇演讲的作用。

2、第一人称代词复数we

在语用学中,we的指示用法分为两种:“包括性的we”,即包括听众,和“排除性的we”,即排除听众。在希拉里的退选演说中we出现的次数最多,占该演说中所有人称代词的36.7%。希拉里娴熟地运用了各种we这一人称代词,从而取得各种互动效果。

例4: We will make history together, as we write the next chapter in America's story.

例5: We will stand united for the values we hold dear, for the vision of progress we share, and for the country we love.

例句中,通过使用包括性的we,希拉里强调要让我们紧密团结,当听众意识到句子的主语是we,也会产生同感,感到自己和希拉里之间的距离被缩短了,因而产生共鸣。另外,几乎这部分语篇中使用的所有的we都是包括性的拉近了希拉里与她的支持者的距离,表明了希拉里想增进与民众的亲密感。

(二)第二人称代词

希拉里在其退选演说中贴切地使用第二人称代词you,占该演说中所有人称代词的25.6%,尽管出现的频率比第一人称少,但也广泛分布在希拉里的退选演说中。you的传统用法是直接指称听众,它能明确地承认读者的存在,提醒听众演讲的话是和自己息息相关的,有利于听众最有效的获取演讲的直接信息。

例8:And all of you will know that, because of your passion and hard work, you helped pave the way for that day.

例9:Thank you for dropping everything, leaving work or school, traveling to places that you've never been, sometimes for months on end.

首先,you的使用体现了演讲者意识到听众的存在,如例8中希拉里表示:你们每个人都知道,因着你们的热情和辛勤工作,你们已经帮助铺设了通往那一天的道路。通过使用三次第二人称you,表明希拉里展现出了自己对听众及支持者的重视。其次,使用you能让每个听众感觉到这个演讲是为自己而设的,因而能产生一种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共鸣,如例9。对于支持者来说,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希拉里对自己的真诚谢意,从而更加支持她。

(三)第三人称代词

希拉里退选演说中使用第三人称代词的频率较低,仅占全语篇人称代词的7.7%,在演说中,演讲者使用they来称呼除了观众的其他不在场的人。在希拉里的这段演讲中,第三人称代词复数they只出现了一次。由此可见,希拉里·克林顿的这篇演讲稿对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较少。

五、结语

本文从人称代词的人际功能角度分析了希拉里·克林顿的退选演说。通过分析发现,希拉里在其退选演说中使用最多的是第一人称代词,其次是第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最少。希拉里在其退选演说中非常娴熟地利用恰当的人称代词,使得她的演说引人入胜,拉近了与民众的距离,也展示了希拉里的风度和勇气。总之,解析人称代词在演讲语篇中所承载的人际意义,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政治演讲语篇的特点,同时也为我们解读政治语篇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篇4

2. 翻译能力培养举措

2.1剖析翻译特点,将翻译练习渗透入课堂教学中

翻译能力的教学无法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教师应当灵活地将翻译技巧或是翻译能力穿插在对课文的讲解课上。除此之外,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课下的自主学习,通过多样化的方式丰富自身在翻译方面的知识,通过适量的课后习题等形式帮助学生进行相应的翻译练习与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例如要求学生阅读奥巴马大选演讲稿,并尝试进行翻译,最后再结合中文对照进行阅读。

2.2做好准备工作,在翻译之初让学生理解英汉语言文化差异

汉语是我们的国语,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也相对比较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但是,英语和汉语在语句结构、用词、说话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仅是文化上的习惯差异,还有着硬性的用法差异,所以,笔者认为,在教学之初,教师一定要帮学生区分清楚,要让学生习惯用英语的思维方式学习英语,杜绝汉化式的英语,特别要注意,避免出现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这种汉语式英语。在用词上,英语中一个句子只有一个谓语动词,但是汉语却能有很多动词、动宾结构、连动词等,并且名词运用的比较多。所以,当学生在做一些英语翻译汉语的题目的时候,一定要对词类进行转换,例如,要将英语中的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等翻译为汉语的动词。在句子结构和语序上的差异,在英语当中词序倒装现象较多。汉语的定语位置相对固定,而英语中的定语位置则较为灵活。

2.3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加上课堂翻译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多做翻译题目来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但是这样的题海战术只会让学生觉得太枯燥,从而丧失对英语翻译的兴趣。翻译是一项具有很强实践性和创造性的语言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讲究科学性和趣味性。例如,教师可以找一些经典的英语电影片段,给学生在课堂上放映,然后挑一些简单的对话让学生试着去翻译。例如“family” such as:father mother I love you这句话每个字母开头就合成了family。当然翻译题目还是要做的,教师要多传授一些翻译技巧,当然还是要通过做题目来把技巧转化为实践。

2.4设置情景课堂,让翻译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提升

教师可以把课堂设置成同声翻译的场景,在一堂翻译课理论都讲解完之后,让学生进行操练和巩固。教师可以把这堂课中的重点语句用用汉语说出,让学生进行同声翻译;或者教师讲英语学生用汉语进行翻译,也可以把全班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教师说出汉语,让每个小组抢答,把汉语翻译成英语并在黑板上把句子写出来。通过这样的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锻炼了学生的写作、翻译的能力。英语课时安排是有限的,教师很难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足的训练,所以课后的训练很重要,教师可以让每个学习小组在课后把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笔记进行整理,然后在下次英语课的时候抽出5分钟,让每一个小组上讲台把整理的内容和大家分享。

3.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