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科学管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科学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科学管理

篇1

1、科学管理的特点

1.1 实践性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首先就是从劳动实践中得来的,故该理论从本质上就带有一种“实事求是”,或者说欧洲启蒙运动所提倡“理性至上”的色彩,该理论是是在理性的、客观的、准确的观察之后得出的带有实践性的理论。

1.2 规范性

泰勒认为:“最佳的管理是一门实在的科学,建立在明确规定的纪律、条例和原则上。”在这方面做的最成功的组织无疑是军队,比如在古代,古罗马军队有令人发指的“十一律”,即从出现逃兵的部队中每十人中抽出一人乱棍打死。在现代,人民有着铁一样的纪律约束。正是这些纪律条例的约束才使得军队有了战斗力。而同样,明确规定的纪律、条例和原则也能使得组织拥有很强的执行力和效率。而规范对于组织管理,一言以蔽之:规范才能使得组织的管理更加科学,更易实现效率最大化的目标。

1.3 科学性

该理论基本原理是科学的,他将工人的经验和技术理论化再反过来指导生产,科学的选择培训工人并将科学与之相结合,使工人与管理层的关系更加密切。同时在具体的管理方法上又采取具体的科学措施,例如制定工作定额,采用计件工资制,挑选头等工人,建立专门计划层和劳资合作等。

1.4 协调性

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常规特征是协调而不是不和。”他强调劳资双方密切的合作,强调企业内部和谐的人际关系。他试图尽一切可能缓和劳资双方阶级的矛盾,已达到追求效率最大化的目标。

1.5 效率性

科学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培训和发掘企业中每个工人的才干,使每个工人尽他天赋之所能,干出最高档的工作

以最快的速度达到最高的效率”科学管理的管理思想的实践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协调性,都是为效率的。

2、科学管理之作用

(1)在自然科学的方法协助下优化劳动执行。

(2)完全彻底的劳动分工。

(3)严格区分领导和执行职能活动。

(4)通过古典组织理论进行补充,首先是强调给与任务的一致性原则。

(5)发展和升级员工的特别的、特定职能活动的才能资格。

(6)引入业绩相关的薪酬。

(7)业绩来自才能资格和劳动条件。

3、科学管理如今之弊端

(1)泰勒假设工人是百分百理性的、经济的。他认为工人的主要动机是经济的,工人最关心的是提高自己的金钱收入,即坚持“经济人”的假设。但如果放弃这个假设,工人都是以“社会人”的角色而存在的,仅仅是部分地利己或者说经济的。那么他的科学管理理论不能提供准确的答案。那么就不能强硬的将工人与社会割裂开来。工人并不是机器,需要鼓励,需要合作。

(2)泰勒还认为工人只有单独劳动才能好好干,集体的鼓励通常是无效的。而实际的劳动生产却证明了合理化的分工形成的团队中的个人劳动效率高于个人单独劳动时的劳动效率。

(3)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仅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而没有解决企业

篇2

公司在人才问题上,强调一个“选”字,坚持做到既敞开大门,又确保质量,首先看重的是人的品质,尤其是诚实和信用。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做事的重要前提。**年,公司不惜重金,从日本聘请了世界格子布大王藤原英利,后又陆续引进了日本衬衣专家石谷雅夫,后整理技术专家远藤彰一,国际贸易专家藤原大辅。这些专家在国际上都有很高的知名度,不仅为公司带来了先进的专业技术、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而且带来了客户资源,将**带进了一个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更高层次。

公司不仅选好人,更选能人。在工作上看重的是人的能力,如沟通、合作、韧性等。在严峻的竞争形势下,缺乏这些基本的能力,就会不战而败。毕业于山东纺织工业学校的王方水,虽然只有国家承认的助理工程师职称,但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纺纱、染整、成衣、空调、除尘、污水处理等样样精通,其技术水平在纺织领域已达到了最前沿,公司果断提拔他为总工程师。公司内部这样评价他:像王方水这样的人才,用多少个高级工程师也不换,因为他在公司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用发展的眼光,广辟渠道育人才

教育培养是加快人才成长的有效手段。公司牢固树立“大教育,大培养”观念,坚持发展与培养并举,建立健全了以培养、发展各个层面的优秀人才为导向的育人机制。

一是着眼长远,开拓国外培训新领域。针对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新形势,有计划、超前性地选派部分管理人员到国外培训和考察学习。**年—**年先后18次组织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到日本、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的企业培训考察,学习他们先进的企业运行模式和管理经验,适应国际化战略的要求。

二是借水行舟,利用高等院校培养人才。充分利用国内高等院校资源优势,通过考试考核选拔优秀员工到高等院校进修深造,培养各层次复合型人才。**年—**年,公司选拔了28名优秀年轻员工到中国纺织大学和青岛大学带工资进修学习。在此基础上,公司正确引导各级人才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实现了自我锻炼,自我提高。

三是立足实际,发挥本地资源培养人才。为了培养高水平的员工,**与淄川二职专达成联合办学协议,从联办纺织、服装专业扩展到企业管理、国际贸易等专业,**年又挂靠青岛大学成立大专班,还在二职专设立了“**纺织奖学基金”。同时,公司在内部采取“传、帮、带”等方式,给员工提供台阶式发展的舞台,使企业奋斗目标与员工个人追求相结合,不仅员工素质水平、业务能力在企业中得到不断提高,企业也由此获得支撑,从而稳步、加速发展。据统计,经过二职专培训进入公司的员工已超过**人,100余人担任了班组长以上职务或在车间重要岗位工作。

三、用竞争的理念,注重实际用人才

加快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关键在使用。用好一个人才,可以使事业取得成功,并激发和吸引更多的贤才;压抑一个人才或错用一个庸才,会导致事业失败,使人才心理失调,积极性下降。公司在用人上,坚持以竞争激励方式,发挥人才的最大潜能。

一是发挥专长,激励创新。为发挥优秀科技人才的专业技术特长,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公司专门设立了科技科研创新奖、成果奖。几年来,公司已评选科技创新奖、成果奖60多项,对有关人员进行了重奖,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重奖人员的项目涉及技术革新、节能降耗等多个方面,通过实施这些项目,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是尊重人才,参与决策。公司成立了科学技术委员会,由公司具有相应学历和技术业务水平比较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参与企业科技攻关和决策咨询,任期两年。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享受高层管理人员行政待遇和与其任务相应的报酬,优先参加相关的科技活动,公司另外每月给予1000元补助。任期结束后,组织业绩考评,称职者可继续连任,不称职者取消任职资格。

三是唯才是举,人尽其才。不同的人在能力、性格、行为上各有差异,用人的关键在于各得其所。公司各部门管理及技术人员施行内部招聘制度,企业给相应的人才提供充分的机会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对于新进大中专毕业生,公司要求首先到基层锻炼,待融入企业文化后,再参与公司经营、管理、技术层的聘任。公司规定,所有经营、管理、技术干部,根据用人条件,面向公司招聘,职务空缺、招聘过程、录用结果都非常公开、透明,完全凭个人努力竞争上岗,上岗后还要按规定组织严格的业绩考核。

四、用优越的环境,以诚相待留人才

环境是决定人才去留的主要因素。好的人才,对内产生凝聚力、鼓舞力和驱动力,对外产生影响力、竞争力和吸引力。因此,我们把优化成长成才的环境作为激励创业的关键之举,努力让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篇3

一、科学管理产生的背景

在诸多工业工厂里,普通计件工资制严重挫败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不仅造成很多诸如“磨洋工”之类的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后果,而且还使得雇主和工人之间形成了一种长久的敌对情绪,这使得工人无法通过劳动获得更多的报酬,也使得雇主无法获得更高的产量。

二、科学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及应对的方法

1.消除“磨洋工”的现象

造成工人“磨洋工”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三个:第一,对于在工人间普遍流传的关于增加机器就会导致大量工人失业的谬论,泰勒通过详细的阐述,说明了这样的一个道理:全力以赴地工作所带来的结果不但会促进工人工资待遇的提高,而且还会促使商品价格下降,而这两个方面都会造成人们的购买力的增加,促进商品需求增长,带来更多工作机会。第二,当时的管理制度都存在着一些缺陷,这导致每个工人基于对自己利益的保护而“磨洋工”。针对这样的情况,泰勒提出了差别计件工资制度来替代普通的计件工资制,进而激发工人努力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第三,各行各业几乎都凭经验行事,这样的低效率的办法导致工人大部分的劳动都趋于浪费。泰勒觉得经过科学的动作研究之后产生科学而标准的劳动规范,按照科学的方法挑选工人并且培训好工人之后,将会使工人在完成工作定额的同时仍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悦的心情。

2.把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关系由敌对转化成为友好一致的协作关系,从而使得雇主和工人两者的收益都能尽可能地达到最大

现代科学管理的精髓便是资方和工人之间的关系紧密以及个人之间的相互协作。

在科学管理里,资方和工人们之间在工资和职责上几乎是均分的,通过双方友谊的协作即平均分担每天的负担,那么就可以使企业中每个人和每部机器获得最高产量的一切巨大障碍得到排除,工人们可以拿到比他们在旧的管理体制下所能获得的高出30%-100%的工资,加上能和资方每天肩并肩地亲密接触,不仅有利于转化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关系,而且可以完全消除“磨洋工”的一切原因。

三、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

1.以一种科学的方法和标准去代替工人的个人判断

2.操作方法不是由工人任意选择,而是要研究、培训和教育,换句话说,操作方法应该是经过严格的试验之后,科学地进行选择并加以培养产生的

篇4

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应贯彻科学发展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理念,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学生,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积极引导,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健康、全面、自主的发展。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因此,班主任应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进步和发展。班主任要主动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积极学习,深化认识,创新管理思路,努力营建班风纯正,学风积极,遵守纪律,团结进取的班集体,全面提高班级管理科学化水平。

(二)决策科学是关键

西方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管理的核心。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科学决策是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标,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做出正确决策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证明,确定目标是引发每一个人行为的最直接动机。班主任可以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对班级的调查情况,提出班级管理目标的总设想,积极引导全体学生参与班级决策,群策群力,发挥班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学生自己认可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他们才能够积极地去遵守。当在开展一些活动或落实一些措施前,班主任都应充分征求学生意见,采纳合理化建议,让学生带着兴趣积极参与。班主任要避免单纯按个人意志和经验管理,应该把经验与科学决策结合起来,健全监督机制,确保决策的顺利实施,实现决策的科学化。

(三)制度科学是保证

科学的制度是保证个体发展,使学生能够成为超越和创造现实社会的人的积极因素。班级制度要具有人文气息,突出精神风貌、价值观念、作风态度,必须考虑学生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和生活,主动地获得发展。制定的制度如班级公约、一日常规、值日分工、职责划分等要切合实际,全面周密,简单明确,运行合理。虽然各项制度将学生的行为进行了约束和规范,但在不影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前提下,能让班级每一位成员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能有效地增强班级的活力。科学的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能使学生受到教育,确保班级得以正常、高效和有序运转,达到制度育人的目的。科学的制度要利于班级管理向人文管理、学生自我管理迈进。

(四)方法科学是依托

班级管理的方法要以科学的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根本,保障班级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一切外界的教育影响都必须通过主体的内化才能转变为自身素质。班主任应该在班级建立一个层次分明、责任明确的管理系统,明确每个学生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建设好班集体,切实促进学生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在学生参与班级问题的处理中,班主任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体系,使学生不断地认识、教育和提高自己,营造融洽和谐的班级氛围。

二、精细管理铸品质

魏书生说:“班级管理的重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品质。”班级文化建设是以良好行为习惯和品质的养成教育为核心的,精细管理是实现班级文化建设层次提升的必经之路,是构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使教育充满智慧的必然要求,是铸就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崇高品质的保障。

(一)精细管理的方式

班级精细管理是在充分吸收科学管理理论和当代西方先进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以班级面临的突出管理问题为导向,致力于为提高班级的管理水平提供系统的指导。它是在规范化管理基础上形成的“班主任—班委会—班长—小组长—每个同学”的管理网络方式,要求“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二)精细管理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此管理方式中,班主任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教育的内在规律,依托《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结合本班具体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精心引导每个学生自主参与制定、完善并执行班级公约、文化建设目标、学期工作要点、激励机制等,使班级工作有章可循,确保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实施。这样,在持之以恒地落实过程中,就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上进心,增强学生的自控力。采取干部竞选轮换制,在班主任的指导和监督下,学生民主选举,培养一支富有活力的班干部队伍,并对新当选的班干部进行细心帮助,增强他们解决班级问题的能力,使班级工作正常开展。同时设立值日班长,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管理,将学生日常行为、卫生等纳入值日班长职责范围。采取班干部竞选轮换和值日班长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可让学生感到自己就是班集体的主人,扩大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凝聚集体意识和班级荣誉感,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公平、和谐的氛围中实现奋斗目标。

篇5

新课程关注学生个体间的发展的差异和个体内发展的不均衡性,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分层,重视对评价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这就要求新课程下的班主任,必须转变观念,重新核对学生评价标准,笔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这项工作的。

1.1 转变教学观念。过去,我们班主任在谈到班级学生,总有这样一些说法:某某学生聪明好学,是优等生;某某学生反应迟钝,是差等生。而随着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评价标准改变,我们这种观念也必须转变。

1983年,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一种“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由语言智力、数理智力、空间关系智力、节奏智力、节奏智力、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等九种智力构成。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这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而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色。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聪明与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在哪一方面聪明及怎样聪明的问题,也就是说学校里没有“差生”,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出色的。作为新课程下的班主任,我们必须改变传统观念,充分认识每个学生独立的优秀之处,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回顾过去几年所教的学生,也确实发现成才的学生各种各样,有成绩好考入大学的,有体育好升入体校的,有人际交往好做生意一帆风顺的,这些学生各具特色,因而他们凭自己的优点获成功。因此,新课程下我们的教育观念必须更新,这也是今后教育的大势所趋。

1.2 转变评价观念。过去我们评价学生,经常唯成绩论,成绩好,则全都好,成绩差,则样样差。新课程评价则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获得的情况,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笔者认为,要真正转变教学观念,必须先转变自己的评价观念。笔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学生的,供同行们参考。

1.2.1 道德品质。能否做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自信、自尊、自强,能否对个人行为负责,表现出应有的社会责任观念。

1.2.2 学习能力。是否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否承担起学习的责任,能否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水平,能否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否具有探究与创新精神。

1.2.3 交流与合作。能否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和理解他人;能否与他人进行有效融洽的沟通与合作。

1.2.4 个性与情感。对生活和学习有着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是否拥有自尊和自信,是否具有勤奋独立、自律宽容和自强不息的优秀个人品质。

通过以上的四个方面对学生量化积分的同时培养其个人特长。如我们能这样转变教学观念,那么我们的评价体系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我们也将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2.科学管理

“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各具特色,都有自己的特长与独特之处,这正好为我们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结合新课程标准与实际情况,笔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科学管理。

2.1 班级管理系统化。班级管理工作中,头绪多而繁杂,这就要求我们因事而异,因人而定,使班级管理系统化。

首先,班主任管理要做到“事事有人做”。班主任应根据班级工作的具体分工及学生的特长,合理安排。爱好体育的做体育班长,爱好音乐的做音乐班长,认真心细的做卫生班长,等等,争取做到“事事有人做”。接班之初,笔者曾为班内课前唱不好歌而深深苦恼过,后来,经过观察,发现班内有一女生特爱唱歌,但经常迟到违纪,便与她进行了几次谈话后,将她放心地安排为音乐班长。结果,不但班里的歌唱起来了,文娱活动也得以顺利开展,这个学生也几乎不再迟到了,因为她热爱这项工作。这正好发挥学生特长你,又做好了班级工作。其次:班级管理还要做到“人人有事做”。根据学生特长,让其负责班级管理的某项具体工作做。笔者所教班级,各项负责人总数几乎占到班内人数的70%以上。这样,人人几乎可管人,人人又被管,系统而科学,使班级管理日趋成熟。

篇6

林木;生长抚育;科学管理

1引言

目前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也越来越高。林业资源是重要的生态资源,对净化环境具有不可替代性,同时还可以提供大量的木材资源,所以,做好林木生长抚育工作,不仅可以发挥森林对生态平衡起到的维护作用,而且还能够优化环境资源。但是,目前植树造林的过程中,往往对林木的种植规模予以关注,没有重视林木生长抚育,使得树木的成活率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同时林业种植成本也相对提高。在林业种植中,做好林木生长对于科学的管理工作是极为重要的,直接关乎到林木的质量以及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采用林木生长抚育的科学管理技术促使林木生

长成活率提高从造林活动开始到郁闭之前时间内所采用的各种林木管理技术,都属于是林木生长抚育技术。林木要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采用生长抚育技术可以为林木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促使林木在生长的过程中能够接受充足的阳光、空气、水分、热量,肥料的需求能够充分满足,使得林木不仅可以快速成长,而且成活率也会明显提高[1]。采用林木生长抚育技术,不仅可以促进林木的快速生长,而且还提高林木的品质。

3林木生长抚育科学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林木生长抚育技术主要是用于造林开始到郁闭之前,主要的目的是促进树木成活率,提高林木的质量,还可以提高树木的成活率,确保区域林业资源的稳定。林木生长抚育的科学管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的内容。

3.1除草和松土

要促进林木更好地生长,采用科学的抚育技术是非常必要的。林木抚育工作中,除草和松土是基础性工作,两者同时展开,可以提高抚育效率。在除草工作中,是处于林木的生长旺盛期,为了避免杂草与林木争夺营养,就要将杂草及时清除,以提高林木的成活率[2]。对林木的松土是让表层的土疏松,让土壤表层的毛细管和底层的毛细管不再有联系,可以避免土壤中的水分因蒸发而过早干燥,土壤的通气性也有所提高。另外,土壤中还会有微生物生存,土壤疏松,透水性良好,有机物的分解速度就会加快,有机物也会快速转化,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提升。对林木生长抚育的科学管理,可以将除草和松土工作合理调配,做到因地制宜,以提高工作效率,获得良好的林木管理效果。对于水分充足的区域,不需要松土,仅仅做好除草就可以了,以避免杂草生长过于茂盛而影响林木的生长。杂草清除完毕后,就可以将草埋在土壤里,草在土壤中腐烂,有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在松土的过程中,还可以将草根以及灌木的根部和木桩清除掉。

3.2施肥

对林木的施肥,可以将灌溉和施肥同时进行。将肥水浇入已经开好的沟内,然后对林木进行灌溉即可,在林木吸收养分的过程中,还可以起到防止被阳光灼伤的作用。如果当地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可以选择在雨后施肥,之后用土盖好肥料。对林木的施肥所用的肥料以磷肥、钾肥和氮肥为主要成分,根据林木生长状况对肥料的比例进行配合。要根据环境气候的特点对林木进行灌溉,还要考虑到树种习性、生长情况以及土壤状况,保持土壤湿润,使林木的根系能够更好地吸收养分。如果在土壤中水分过多,就会使土壤缺氧,微生物无法得到及时分解,过多的有毒物质存在,就会引起林木根部腐烂,而成活率必然会降低。

3.3间苗

林木生长期间,实施幼树管理的过程中,间苗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可以有效地改善林木的生长环境。如果在造林的过程中采用播种造林的方法,对于丛状的植苗就要进行间苗。随着幼树的长大,几乎所有的种植点都会有丛生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树苗吸收营养的效率,树苗的生长空间也会显得局促,不利于树苗的良性生长[3]。采用间苗的方法,可以让树苗有更好的生长空间,但是间苗工作还要根据树苗的生长情况而定。对于并不影响林木正常生长的环境,可以将间苗推迟4年至5年,通常需要间苗两次。如果林木生长的环境非常好,一次间苗就可以了。

3.4修枝

在对林木进行修枝的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树种需要采用相应的修枝方式。林木的修枝可以在早春和晚秋进行,将不健康的树枝清除掉,以改善树林的生长环境。对林木进行修枝还可以起到降低病虫害发生率的作用,可以确保林木生长的过程中营养均衡。对于修枝要掌握好强度,根据林木树冠的生长情况确定,保证林木的生长质量。

3.5补植

当造林一年之后,还要对林木生长的情况做好补植工作。林木生长的成活率如果低于80%,就需要采取补植措施。林木成活率还没有达到40%,就需要重新种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业资源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森林资源日趋减少,且质量逐渐下降的现象,黑龙江省作为林业大省,就需要采取林业种植措施,以提高森林覆盖面积。面对目前林业种植规模化发展的现象,就要对林木生长抚育工作予以关注,对林木实施科学化管理,以提高林木生长的成活率。

【参考文献】

[1]王立福.林木抚育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4(09):223—223.

篇7

1912年,泰勒在美国国会众议院的一个特别委员会上陈述说:“在伯利恒钢铁公司,我发现每个工人都带自己的铲子去铲原料。头等的铲料工一下可铲起3.5镑煤屑,也可以一下子铲起38磅的矿石,那么,究竟以哪个为标准来衡量工人的工作效率呢?恐怕只有用科学管理的办法来确定了!为了有一个明确的计算工作效率的标准,我将设计一种标准铲。”

反对他的人说:“要是铲子的使用方法也成为科学,世上恐怕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使用科学的名义了!”泰勒反驳道:“使用铲子确实有学问,而且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能成为科学!”

泰勒真的设计了一种“标准铲”。

第一次,他截短了铲柄后,虽然工人每次铲起矿石的重量比原来那个最好的铲料工少了4磅,但是每天总量却可以提高10吨;最好的那个工人原来每天铲起矿石的总量为25吨,现在达到了30吨。泰勒继续一点点地试,一点点地简化,直到每铲铲21.5磅时,工作效率最高。

泰勒继续研究,设计了专门工作铲达15种之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嘲笑他的人心服口服,泰勒亲自给他们演示了最正确也是最简捷使用铲子的办法:“铲子铲进这种原料的正确方法,只有这一种,但错误的方法有许多种。请注意:铲那些不够顺手的原料的方法是这样的―――把前臂紧紧压在右腿上部,右手握住铲柄头;当你把铲子铲进材料堆时手臂不要用力气,因为那样容易疲劳;把体重压到铲子上,几乎不用力气,铲头就进去了,手臂也不累。”

篇8

文件中心是国外许多国家处置半现行文件管理的一种组织形式,它的设置并不隶属于哪一个文件形成单位,而是按地区建立的介于若干文件形成单位和地方综合性档案馆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社会化文件管理机构,并拥有人、财、物和管理自,其人员编制属单独列编的档案管理事业编制。经费靠行政拨款。文件中心完全代替各机关管理半现行文件,中心内的半现行文件只为形成单位服务,不向社会开放,文件在中心内只作过渡性保存,一部分期满后销毁,另一部分需永保存的中心负责向相关档案馆移交。显然文件中心充分体现了半现行文件管理的特色,既不同于现行文件的处置,也不同于非现行文件的处置,过渡性地处置只为形成单位服务的半现行文件,完全按照文件运动规律办事。

由于文件中心突出了对半现行文件实行社会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管理的特点,因此它往往具备良好的文件管理硬件设施,稳定而又业务素质较好的文件管理者队伍,这些软硬件条件确保了文件中心的半现行文件能得到科学管理,另外它合理高效地解决了文悠扬管理所需的人、财、物,从整体上能够省人、省库房、省装具、省钱,降低了文件管理费用。总之,文件中心的建立既可以减轻各文件形成单位的负担,又可以减轻档案主管部门的工作量,既能够承担起半现行文件的科学管理,方便形成单位的查找利用,又符合高效精简节约的原则,成效显著。也正因如此,文件中心能在国外许多国家得到普及和推广。

但是,文件中心并非万能,这种由政府拨款建立的文件中心并没有也不可能针对一个地区的所有单位,它主要吸收一个地区内的各机关,那么对于这种文件中心吸收之外的单位,我们又该如何科学地处置它们的半现行文件呢?

二、商业性文件中心

受文件中心的鼓舞和启发,欧美许多国家在建立文件中心后不久又建立了商业性文件中心。商业性文件中心也是处置半现行文件管理的一种组织形式,它同文件中心一样,其设置也并不隶属于哪一个文件形成单位,而是按地区建立的社会化文件管理机构,并拥有人、财、物和管理自,同样完全代替各有关单位管理半现行文件,中心内的文件只有形成单位服务,不向社会开放,形成单位需要利用自己的文件时,它们应及时、迅速、准确地提供,且允许带回本单位使用,形成单位不会因文件脱离自身进入中心而感到利用不便。所不同的是,商业性文件中心代替各有关单位管理其半现行文件时并非无偿,而是实行有偿形式,要求各有关单位按规定付给商业性文件中心一定的管理费用。商业性文件中心的管理费用和保同薪水并不靠政府拨款解决,而且以此来筹集,甚至还要盈余,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商业性文件中心是一个经济实体。不管如何,商业性文件中心显然也充分体现了半现行文件管理的特色,完全按照文件运动规律办事。

由于商业性文件中心同样突出了对半现行文件实行社会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管理的特点,因此它同文件中心一样,具备了能科学管理半现行文件所需的一切软硬件条件,经济合理地配置了文件管理所需的人、财、物,从而能整体上省人、省库房、省装具、省钱,降低了文件管理费用。总之,商业性文件中心具有同文件中心一样显著的成效。当然文件是否移交给商业性文件中心管理完全出于形成单位的自愿,同时商业性文件中心也应增强自身的信誉。商业性文件中心同样没有也不可能针对一个地区的所有单位,它主要吸收那些不同进入文件中心,而自身管理既不具备条件又不经济的单位,商业化地承担起这些单位半现行文件的管理。

三、基层档案管理部门

文件中心和商业化文件中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在文件中心和商业性文件中心诞生之前,半现行文件管理首先是由本单位自身承担的,而在我国至今几乎仍实行这种单一的基层档案管理部门模式,由这种在单位内部建立起来的基层档案管理部门来承担本单位增现行文件的管理,且明确规定文件在基层档案管理部门只作过渡性保存,基层档案管理部门不是文件的最终归宿地,这些文件通常只为本单位服务,显然这种半现行文件的处置模式同样完全符合文件运动规律。

把半现行文件存放于形成单位内部建立起的基层档案管理部门内,这使半现行文件与其用户间的距离“最近”,从而使半现行文件的方便利用达到了最优化,因为半现行文件存放于形成者个人身边通常是不允许的,因此这种由基层档案管理部门来处置半现行文件管理的模式并非无优势可言,笔者认为这正是半现行文件首先由基层档案管理部门来处置的最根本原因。但这只是满足了科学处置半现行文件的一个方面,至于基层档案管理部门是否具备科学管理半现行文件的软硬件条件,半现行文件由基层档案管理部门处置是否经济合理,这些问题仍值得探讨。

当一个单位规模较在,半现行文件数量较多时,建立自己的基层档案管理部门,配备几名稳定而又业务素质较好的文件管理者,购买必需的档案装具,提供必要的用房,再辅以健全的制度等,显然这就具备了科学管理半现行文件的软硬件条件,虽然这种模式并非社会化,但此时同样可做到文件管理所需人、财、物资源的合理配置,尽量降低文件管理费用。而当一个单位规模不大、甚至较小,半现行文件数量不多时,如仍采用这种模式来处置本单位的半现行文件,则问题显而易见:文件管理者往往采用兼职保同,变动频繁,队伍不够稳定,业务素质差,忙于其它工作,甚至基层档案管理部门索性不设或长期虚设,文件管理硬件设施较差,库房简陋等,这就根本不具备科学管理半现行文件的软硬件条件,如果硬是执行,再去满足要求,那么这种模式必然极大地浪费人、财、物资源,大大提高了文件管理代价,这正是我国传统档案管理体制在实践中所暴露出的弊端。

四、企事业档案馆和联合档案室

随着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外都形成有许多企事业档案馆,这种档案馆

篇9

安全是学校的重要工作,它是一个学校关键的关键环节,关系学生平安学习、生活的首要问题,它是顺利开展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有力保障,只有学校科学管理,措施得当且落到实处,才能打造一个平安校园,才能全面有力有序地推动学校工作的开展,才能促进学校和谐文化的建设,才能为学生展示特长和个性提供一个安全的平台。我从事学校安全工作多年,通过长期的摸索,只有科学管理才能打造学校平安校园,本文谈谈具体管理措施,供大家参考和逐步完善。

一、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小学生缺乏安全意识,自控能力差,对自己行为后果和性质不能理性判断,对安全隐患缺乏认识同时也不能排除,意识支配行动,要想打造平安校园,首先要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如何树立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呢?

1、通过多媒体教学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小学生缺乏抽象推理能力,难以接受空洞说教,要直观地树立学生安全意识,通过多媒体教学效果显著,我在安全教育课上,播放火灾引起,火灾扩散,火灾的毁灭性威慑,消防的演练,由于教学直观,全面调动了学生视觉、听觉,兴趣高,深刻地认识到火灾危害,使学生树立起了“消除火患,平安校园”的意识。学生到了夏天经常下河洗澡,多次教育始终杜绝不了学生的不安全行为,针对学生这种行为,我组织学生观看《98年水灾》,学生看到洪水一泻千里,如狮虎咆哮,泥浪滔天,房倾屋摧,学生认识到洪水的威力,自觉地认识到以前行为的危险,同时为没遭到水灾感到庆幸。

2、在活动中树立安全意识。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经常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篮球比赛活动、参看文物古迹活动、秋游、春游等各种欢动。在活动之前教师就要讲清活动各种安全因素,如何排除隐患,面对不安全因素又如何克服和避免,教师在组织活动时,随时监督学生活动的全过程,发现活动有不安全因素,立即指出,并提出相应的方案,如在尽各种体育比赛活动室,有的学生受伤了,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在送往附近的医院治疗,交给学生急救的常用知识,比如掐人中穴,做简单的人工呼吸,在野外活动时,注意野外急救训练。学校要开展应急演练活动,主要应对地震、水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懂得相关的知识,在活动中采取相应应急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人群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3、举行安全知识竞赛,强化、固化安全知识。为了强化学生的安全知识,定期不定期举行安全知识竞赛,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对人身安全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无小事,处处系安全,将安全教育贯穿学校工作的全过程。

4、学校定期办好安全知识专栏。在学校专栏中安排安全知识栏目,做好安全知识宣传,形成一个良好安全知识学习氛围,知识面广泛,不仅是校内安全,而且要宣传交通安全,用电安全,外出旅行安全,上学放学途中的安全,同时宣传相关的法律知识,如何自力救济和公力救济,特别强调上学放学途中不要搭乘“三无”车辆。

二、建立相应安全保卫机构

学生树立了安全意识后,为了有序、有效落实安全保卫措施,必须建立相应安全保卫机构,除了学校建立分管安全的领导和保卫机构外,在学生中也要建立安全纠察对,对学生中存在安全隐患进行及时上报和排查,我再抓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时,在全校成立学生安全纠察大队,在年级中成立学生安全纠察中队,各班成立安全纠察小队,让学生自主管理自己,形成一个较强的自控力,约束好自己行为,学生纠察大队由学校保卫科归口管理,实行日报制度,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

有了机构,还要相应的制度,学校遇到不安全的事情,任何师生都有及时上报的义务和责任,能够及时处理及时处理,学生不能及时处理的,采取紧急措施后及时上报学校保卫科,学校保卫科工作人员随时在校内巡查,把歪风邪气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合作,和谐有序,共事一体,堵塞管理上的空白,有效地确保了学校的平安。

三、聘请法制副校长上好法制课,树立法制意识

小学生不懂法律,对自己的行为不知道后果和性质,把学生教育成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一代学生,我校聘请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定期到我校进行法律知识讲座,通过司法人员用生动的案例讲解,用形象的事实剖析,学生能够初步辨别是非善恶,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的性质和后果,能够自我约束自己的行为,通过播放视频,认识到车祸猛于虎,认识到对对整个人类的危害,知晓什么叫正当防卫,什么叫紧急避险,学生能够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能够正确评判以前的同学之间摩擦和殴斗行为,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为了升华学生的法制意识,我们开展法律知识竞赛,通过竞赛活动选出校内“小法官”“小律师”,评选出法制“天平”班,学生兴趣盎然,争先创优,效果十分显著。

篇10

下文笔者将根据在校教学的实践经历,对如何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做简单的总结,以期与广大的初中班主任共同探讨和分享。

一、言传身教

作为班主任的个人行为方面,可归纳为八个字――“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要做好学生的榜样。

几年来,无论风吹雨打,我都坚持出操,没有缺过一个早上,就连下雨不用做操,我还是照常到学校,有时比学生还要早到教室,给学生立以“风雨无阻,持之以恒”的做事榜样。

要融人班级,把自己当作班级的一员。我的做法是:

(1)班级需要筹款买东西,诸如买扫把等,我也像每个学生一样交上自己的一份,包括班级搞文娱晚会、烧烤晚会、毕业晚会等,学生交多少,我就交多少。

(2)学生做劳动,我也跟着做,特别是搞清洁卫生等脏活,如厕所堵塞、清理垃圾池等,我首先带头去于。“老班”都亲自动手了,还有谁好意思袖手旁观呢?所以每一次的劳动任务都完成得很好。

(3)学校的公益事业,像挖井、支援汶川地震灾区等募捐活动,我在班上第一个捐款,所以在每一次学校团委发动的募捐活动中,我班的捐款几乎都是最多的。

(4)充分利用放晚学时间陪学生一起运动,打打球,“与民同乐”,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5)外出学习,也念念不忘学生。每次我外出参加学习培训,回来的时候都会给学生带一些小礼物。当他们拿到礼物的时候,高兴得都跳起来。

每天要带着激情、信心和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会直接感染你的学生,让他们激发青春的活力,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与生活,奋发向上。

二、科学管理

1.对学生抱以期待。

初中生能否身心健康地成长,班主任对他们的态度起着重要的作用。班主任的鼓励、期待和肯定能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的优点、长处,并积极发挥正面作用。面对全体学生,班主任要肯定他们,要坚信他们都能成为栋梁之才。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要欣赏、尊重、关心、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每一位学生制定合理的、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赞扬,这样学生就会在班主任的期待下更加努力,朝着班主任所期待的目标前进。当学生实现当前的目标后,班主任要及时制定新的目标,通过新目标的激励来激发学生进步的积极性。总之,班主任要提高管理效率,就要对学生合理要求、真诚期待,这也是学生不断进步的动力之源。

2.以学生为本,管理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客观的差异,这也就决定了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能整齐划一地对待学生,而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体差异来实施管理。在这一点上,选择“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的方式较好,即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充当不同的“管理者”角色。如有的学生在体育方面具有特长,就可通过班级公选的形式让其担任相应的班委;在学校的一些活动中,让具有特长的学生来组织活动等。这样,学生有事可做,自己的价值得到体现,也就更易融入整个班级,为学生的发展和班级和谐氛围的创设提供动力。

3.管理要松中有严。

初中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爱玩爱闹的年龄,因此,班主任要多组织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像诗歌朗诵比赛、接力比赛等。以人为本并不是放任学生不管,对于学生存在的错误不能迁就,依然要严格对待。可制定成绩奖励制度,对于成绩优秀者,给予物质、精神奖励;对于成绩差的学生,要耐心引导、教育;对于不遵守班级纪律的学生要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并跟踪督促。

4.方法综合,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效率。

第一,利用学校大型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效率。例如,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和大值周、一年一度的主题教育、课外小组活动等,可通过学校的这些大型主题教育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促进班主任与学生的共同成长,让学生在体验中真正实现自我管理与自我成长。第二,利用家长的支持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效率。例如,定期召开家长会,采用书面方式与电子信息的技术手段与家长沟通,建立家长委员会。第三,利用社区作用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效率。

5.关注学生心理变化。

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令人堪忧。班主任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沟通,用爱心感染学生。采用生活中的例子教育学生,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让学生感同身受,这对于纠正学生的心理偏差具有重要的意义。

班级管理需要班主任结合自身的教学目标,采取有效手段实现。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组织,班主任管理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由此可见,班级管理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密切的关联。尤其初中学生叛逆心理较强,自控能力也很差,因此,初中阶段的班主任管理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篇11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承担者,管理着班级学生的思想、行为、学习和生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进行探索实践,不断创新班级管理的理念、形式、方法和手段,才能切实提高班级管理的成效。那么当好新时代的班主任,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做智慧型老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尤其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热爱学生,贴近学生心灵,引导学生自我教育,重视学生人格培养,科学管理,全面育人。

1.热爱学生,贴近学生心灵,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有一个丰富的世界。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班级里最不起眼的学生,也有爱的需求,被他人尊重的需要,被他人认可的渴盼!然而,我们惯性的思维总是特别关注成绩突出的学习尖子,眼睛盯紧学习困难而有些捣蛋的活跃分子,很多时候对那种从不惹事,能按时完成作业而学习成绩平平的中间分子则漠视了。我们平时与学生的交流还存在着太多的盲点,交流的内容大都与学习、作业、纪律、卫生相关,而孩子的心理的需要、情感的需求却往往被我们忽视,尤其是那些不善于表现自己情感、内向的孩子,我们视线更难触及他们的需求。在我带的班级中,曾有位学生英语成绩特差,她在作文中倾诉了苦恼,于是我任她当英语科代表,平时更多的是给予她生活和精神上的关心和帮助,并安排英语好的女生与她同桌,课余时间给她补课。去年教师节,她寄来的贺卡"老师,谢谢您当年的不放弃"顿时让我暖意融融。还有名学生在QQ里与我倾诉了对异性的朦胧情感,我没有嘲笑,而是以朋友身份和他真诚聊天,进行开导。聊天之后这名学生对我说:"老师,和你沟通之后,心里感觉舒坦了很多,以后我有什么事还要向你倾诉。"……一次次贴近心灵的倾听,让学生获得了健康的精神和情感滋养,获得了最强的学习内驱力,笑容回到了学生的脸上,他们轻装上阵,愉快学习了!确实我们的教育行为不仅是教育工作的需要,更是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同学们常用真诚的目光告诉我们要关注他们的需求,关注他们的情感需要,让他们的身体、精神、情感都健康。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俯下身子,贴近心灵,倾听孩子的需求呢?也许一个眼神,一句问候,一次不经意的拍拍肩膀,一次郑重的谈话都会给他们一次加油的机会,一次激动的可能。

2.重视人格教育,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当前,也一直在说素质教育。其实,素质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而人格教育正符合素质教育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提高人的独立性、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让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积极主动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特征。人格在这里是指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客体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如对自己的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对自己和客观世界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对自身机体状态的意识等等。自我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意识强的人,情绪稳定,自信度高,能悦纳自己,并且有良好的意志品质;而自我意识弱的人,则情绪不稳,自卑感强,不能悦纳自己,且意志脆弱,自控力差。高中阶段更是自我意识的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个人的伦理道德观念,对待现实的态度、兴趣、理想、信念等都得到发展,并日趋定型。所以该时期对学生的教育,直接影响到学生人格的形成。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识,首先当然是要进行正面引导,再则是要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民主氛围。班主任的职责是罚是压制还是提醒?我们的处罚措施的落脚点是"罚"还是"戒"?环顾四周,蹲马步、面壁反省、站黑板这些忽视人格的现象绝非少有,而我们总能找到太多的理由为自己开脱:因为对于学生的评价,只有考卷上的分数最有说服力;对教师的考评变的依据--学生的分数;对学校的评价依然是升学率的高低;班级的量化考核已让我们焦头烂额、考试的不达标更让我们坐卧不安……所有的一切迫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长期教育行为,变得急功近利。但是当我们直面致力于生命化教育观时,当我们认真领悟以关注人格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内涵时,我们才发现自己的理由是何等的苍白!每个学生都拥有他独立的生命,我们作为他们的引路人、领航者,应从生命发展的角度提醒他们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应用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们的失误,让自己的提醒成为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成长的催化剂,岂能把清除几个违纪学生、赶走一个差生求得教室的安静、平均成绩的提升作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成绩?那么请把站在走廊上的学生、撵回去的差生请回教室吧,因为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在一个友好、尊重、可信赖的环境下,利用团体的相互影响、相互启发和相互帮助,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对自己的问题有所领悟,进而改进自己的行为,从而有意识地促进自己的人格(如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等)得到健康发展。

班主任工作方法是多样的,是因人而异的,同时也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班主任工作的过程就是与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不停地学习新的知识,更新观念,和时代同步,与学生共同成长。在教育过程中能贴近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的朋友,得到每一位学生的信任,就一定能拉近师生距离,达到教育的目的,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

篇12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手术和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场所,保证手术患者的护理安全,是手术室护士的重要职责。但是,近年来由于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导致人员流动性增加。如:聘用护士比例日益增加,护士年轻化、流动性大,造成手术室经验不足或技能不高;制度建立后不严格执行或以经验代替制度,导致制度形同虚设;培训制度落实不力,导致护理质量提不高;物品和设备管理、使用不当严重影响手术质量。

我中心2008年全年完成手术7 048例,日平均手术约19台次。手术台10张,配备护理人员22人,因护理人员年资结构较低,管理又以以前的经验管理,怕得罪人,制度执行不力、奖金分配实行“吃大锅饭”,手术室工作陷入散、乱、无次序状态,全年切口感染74例,感染率为1.05%。给中心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为力改这一现状,2009年我中心经过精心谋划,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和设备的管理;感染质量控制管理。

1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体系的重点,做好手术室人员的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随着新的医疗设备和器械的不断涌现,手术室护理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对护士的专业素质及术中配合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新的管理模式需从人员的录用、培训、排班、激励、考核等各方面严格要求,力求用有限的人力资源,保质、保量完成手术任务。护士长根据实习生,新分护士、中青年护士制定专科培训方案,采取集中培训与个别训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专科培训,使其各自能在工作中熟练运用专科技术密切配合手术。平时鼓励护士在职教育,以自学为主,在自学过程中提倡自学与目标相结合,实践技能与岗位要求相集合,个人习惯与规范制度相集合。工作中尽量采取高低年资、能力强弱搭配,这样可使低年资、能力弱的护理人员在短时间内使自己的业务赶超上来。另外,因手术室工作承担着抢救任务,而人力又相对不足,护士们觉得工作压力重,针对这一问题,护士长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手术室工作的随机性、可变性进行合理的弹性排班,这样既避免了急诊手术较多时护士人员不足问题,又使工作人员得到充分休息[2]。生活上做到关心体贴护士,她们有特殊事情时应尽力给予安排和支持,减轻其压力和情绪压抑,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另外,手术室还实施了激励方案,激励方案的应用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3]。即:在手术室试行岗位责任制,将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优秀的骨干选成组长,参与科室管理,同时实行岗位奖金制,根据岗位职责,拉开奖金档次,充分体现不同水平的劳动价值,这样大大激发了护士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

2 环境和设备的管理

环境和设备的管理是保障手术安全的前提。手术室要求宽敞、整洁、安静,光线均匀、柔和,温度保持在22~26℃,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有冷暧调节设备,发电设备。布局合理,墙壁和天花板采用隔音,坚实、光滑、无孔隙、防火、防湿、易清洗的材料,便于清洁消毒。颜色以淡蓝、淡绿为宜。地板应采用坚硬、光滑易刷洗的材料建成。室内物品设置简洁,固定放置地点,固定数目,用毕及时补充,用后物归原处,专人负责管理。室内家具坚固耐湿,便于清洁、消毒。各种精密仪器专人保管、维护,并有相关登记。还应建立完善通风过滤除菌装置,便于空气净化。规范的布局和物品的有序放置为手术患者和医生缩短了手术等待时间。为我中心同时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手术室感染质量控制管理

手术室感染质量控制管理是手术室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这项工作不仅关系到整个医院的声誉,更直接关系患者的健康利益,经济利益。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做好这一工作,首先,严格把好门关、衣关、鞋帽、口罩关;严格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感染手术间;有菌包和无菌包严格分开放置,无菌物品放在无菌间,有菌物品放在有菌区内,手术器械尽量用高压蒸汽灭菌,无菌消毒包要符合要求,最大不超过25 cm×25 cm×30 cm,每包内外放置化学指示剂以检测灭菌效果,并分类放在无菌柜内,整齐、定位、标志明显,消毒灭菌有效期不超过1周,过期、污染、受潮应重新灭菌。其次,科学制定自测标准,成立质控小组,该小组由3名中级职称以上敢管、勤学人员组成,设组长1名、组员2名。在工作中运用“零度宽容”[4]理念,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纠正。实施过程中实行组长组织管理,组员一人负责消毒效果监测和消毒隔离制度检查,另一人负责按自测标准逐项检查打分。在消毒效果监测中,空气监测,物体表面监测,工作人员手的监测,紫外线强度监测1次/月,紫外线灯管擦拭登记,消毒液浓度测试1~2次/周。在消毒隔离检查中,每日不定时对参加手术人员和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纠正,并在自测表中登记,在相应项下扣分;对手术室感染检查,不定时查,尤其是对着装、刷手方法、观摩人员参观手术管理、无菌要求等内容重点检查,查出问题,通知本人,并由当事人签字确认。按月向感染质控科上报检查情况,并对责任人给予相应处罚。这样,全体护理人员在工作的各方面认真按照检查标准执行,体现出规范、有序、安全的工作程序[5]。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真正体现了护理工作的科学性、严谨性。

4 小结

通过科学的管理,2009年我中心手术室在人员、手术床位未变动的情况下,全年完成手术8 120例,切口感染53例,感染率为0.65%。感染率同比上年下降0.4%。保质、保量超额完成了手术任务,受到全中心工作人员及广大受术人员的好评。由此可见,科学的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护士长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有利于护士长在日常管理中针对问题指导工作,减少了感染隐患,降低了感染率;动态的人员调节,为手术患者和手术医生提供优质服务。最终,我中心手术室工作进入了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

随着广大患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对医务人员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发挥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的作用,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医疗技术和患者的服务需求,是护理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中心通过系统的培训、科学的排班,激励机制等方法,有效地激发了护理人员潜能,提高了工作效率;感染质控自测标准的实施,使手术室质控工作更加规范;质控的及时反馈,使护士长能全面、及时、客观地掌握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监督和解决,确保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使每一位手术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

[参考文献]

[1]何咏群,邱叔丽.护理管理理论在ICU的应用[J]. 当代护士,2004,6(3):25-26.

[2]李芳美,李热元.手术室工作安全管理和差错事故防范[J]. 当代护士,2005,7(9):60.

[3]黄晓华.手术室人力资源管理探析[J]. 护理杂志,2007,24(7B):55-56.

篇13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2-0088-02

藏品是文博单位陈列研究的物质基础。因此,对文物藏品进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和深入研究。是历史赋予文博工作者的神圣职责。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文博信息化已成为文博系统重点工作。文物藏品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也是文博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对藏品档案进行科学管理,才能使传统的纪念馆功能充分、高效发挥。

一、传统的藏品档案管理方法与存在的问题

博物馆、纪念馆藏品档案管理是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的。首先是藏品登记。对每一件藏品都必须严肃认真地进行总登记,总登记簿必须专人负责管理。永久保存。登记时严格按照规定格式、逐条逐项用不退色墨水笔填写。二是藏品分类。把具有相同特征的藏品聚集起来,其他的区别出来,另行分类。严格地把全部藏品按类分开,博物馆类下再分纲分目,便于查找。三是入库排架。藏品分类后。同类的藏品分在一起,按登记号顺序排架,分类排架后,每件藏品在库房中都有固定位置,应按此制定库内藏品方位卡,标明藏品在库房的具置。藏品方位卡和排架目录由藏品保管员编制、使用和在库内保管。四是藏品编目。要按照一定顺序排号。再说明其特点,鉴别其内涵价值,并考证其源流,使人们可以按类目查找所需的文物,以便进行文物本身和有关学问的研究。藏品编目工作大体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填写编目卡片;第二步,将编目卡片按一定次序组成一个逻辑体系,编成目录。

综上所述,按照传统方法建立藏品档案由于工作量大、程序多,因此存在一些问题。

(一)经手人员多,藏品档案建立很难达到规范和统一

在建立藏品总登记簿时。要求经手人员字迹工整、清晰,如有订正,用红墨水笔划双线,由经办人员在订正处盖章。在藏品档案建立过程中,类似这样强的规范性操作随时都有,但由于经手人员多,每一个人面对成千上百件藏品,在档案建立中难免有所疏忽。这样会对原始藏品档案的建立带来很大影响。再者,由于经手人员多,藏品档案经多人填写。不同的字迹、书写习惯和填写详略不一,会对藏品的研究带来很多不便,甚至会因书写不清晰而造成研究问题中的重大失误。

(二)藏品数量和种类庞杂,极易造成藏品档案管理疏漏

当藏品提取出库时。空出的位置不应以其他藏品填补,而应保留其空位,待藏品回库时归回原位;否则,就难以保证藏品秩序,造成排架错乱,以至藏品错位,丢失时也不易及时发现。随着对藏品研究的不断深入,藏品档案内的资料会越来越丰富,卷宗也越来越厚,若不及时整理就会混淆,关键时刻找不到需要的东西。

(三)不利于藏品档案的保管

维护藏品档案的质量,既取决于其材料质地,取决于它所处的环境。环境因素直接影响到藏品档案的保存年限和提供利用。不同质地的藏品对保管环境有不同的要求。光线、温度、湿度等这类自然破坏力虽然进行缓慢,破坏轻微。但日积月累会使壁画褪色起甲、织物粘连腐烂、书卷虫蛀霉变、皮革脆裂脱毛、文献字迹模糊等,不注重对藏品档案的保护环境,就会对档案造成严重的威胁。有些重要的藏品是文博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该藏品档案难免被多人、多次借阅,会给藏品档案造成一定的磨损、损坏或者遗失,影响藏品档案的管理。

二、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藏品档案进行管理的必然趋势

对一件藏品的管理和收藏,从接收、鉴选、登记到编目、制档要经过多个程序,仅藏品记录就有入库文物凭证,藏品总登记账、分类账,藏品卡片和藏品档案,从入库到提用,中间经历多道手续,存在着大量重复性工作,这就要求藏品档案管理工作一定要科学化和系统化。1941年,美国国会图书馆为了预防战争破坏,将藏书卡片目录复制成微缩胶卷,开启了微缩型目录。到了20世纪60年代,图书馆工作引进了电脑,开始出现机读目录,一次输入,多次利用,近年来又实现了联索图书目录,即通过计算机终端,可直接检索文献中的图书目录信息。博物馆和纪念馆的藏品目录管理也正朝着机读目录和联机目录检索发展。用计算机管理藏品目录,使人们意识到藏品档案管理也可以采用信息化技术管理。随着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出现,使计算机从辅的工具很快发展成一种主要工具,并伴随着应用的普及而演变成一种工作方式。伴随工作方式的变化而产生的大量机读文件。各文博档案室管理部门出于自身管理需要使用计算机,形成了大量的数字化档案信息。鉴于这些情况,新的藏品档案管理办法应运而生,计算机信息技术进入了藏品档案的管理之中。

档案信息数字化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档案信息形态,它把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贮,以网络化的方式链接,从而及时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它的出现为藏品档案工作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国家文物局已经了《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规范(试行)》,要求藏品档案管理人员在具备专业文博知识的同时,还要熟悉电脑操作和藏品信息采集、编目的规范化、标准化知识,不断提高驾驭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能力,把它运用到藏品保护和库房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逐步建立起文物藏品信息数据和文物藏品信息管理系统,以实现文物资源存储数字化、传递网络化、管理电脑化,最终达到博物馆资源的社会共享。

三、对藏品档案进行管理的重大意义

(一)建档方式快捷

对藏品档案进行建档,主要运用计算机技术,通过专业藏品管理软件,输入藏品相关资料,对藏品档案要求设置统一标准,保证档案卷宗的整洁、美观、清晰,避免了多人多次对同一份藏品档案填写而带来的相关问题。

(二)收集方式方便

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藏品档案进行管理,不同于以往的藏品档案收集,对藏品总登记簿、藏品方位卡、排架目录、藏品编目等纸质文件生成阶段管理档案工作者很少直接参与,一般只要把好归档接收环节就可以,而其他的一些环节主要通过专业藏品管理软件来完成。

(三)保管方式安全

由于数字化档案载体的特殊性,不同于传统纸质载体档案的保管条件,档案存放方式由档案柜架变为用数字存储器以及光盘、磁盘存储,极小空间可存放大量的数字文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