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教案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论语教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论语教案

篇1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

课前准备

①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能表现松柏品性的诗句。

②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介绍孔子和《论语》,研读有关学习的内容。

教学设计

导入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

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①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②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③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和个人修养两方面的内容,前五则着重谈学习,后五则着重谈修养做人。(有的地方内容上有交叉,教师应该在分析中给学生讲明。)

探究学习课文前五则

①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

a.展示下列词句,先让同学读,其他同学评价,最后教师再打出正确读音。

人不知而不愠(yùn)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不亦说(yuè邑)乎

三省(xǐng)吾身传(chuán)不习乎

诲女(rǔ)知之乎不知为(wéi)不知是知(zhì)也

让学生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说出加点的词这样读的理由。

b.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小结朗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并用多媒体展示: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c.质疑交流:就课文字词句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提问组有权指定某组或某同学回答。

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探究的词句摘要:

朋三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精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

a.学生自主阅读。

教师要求学生思考: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

教师再要求学生思考:哪些语句强调谦虚,哪些语句是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并分别说明理由。

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独立思考、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

b.班上讨论、交流以下两个问题:

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作业

①必作:“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②选作:课外阅读《论语》,了解孔子的其他教育思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研读有关修身做人的内容,小结全文,背诵课文。

教学设计

导入

儒家学说是为己之学,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下面我们来研读文中修身做人的内容。

探究学习后五则

①全班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②自主研读,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

③班上交流,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a.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b.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c.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探究第一句]

请同学们讲这句话的字面意思。理解探究深层含义。交流写松柏的诗句,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诗句。

教师要求学生回答:松柏有什么样的品性?要求学生讨论交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学生观点摘要:学习松柏高洁傲岸的品性,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要求学生找一个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成语、俗语。

[探究第二、三句]

请同学翻译这两句话,其他同学评价、修正、补充。对重点词句教师要讲解。

请同学介绍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及其代表人物;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要求点到为止。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由学习小组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观点摘要:

a.这样的处世之道可取,因为人本来就不应该把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人;

b.这样的处世之道不可取,社会这个大家庭是由若干成员组成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东西也许我们都不喜欢,但又不得不要,比如监狱、死刑等。如果什么东西都要去考虑个人的喜好,这个社会的秩序就没法维持。

c.这样的处世之道既有可取之处,又有不可取之处,看你用这种处世态度来对待什么人、什么事。

[教师小结]

现代社会一方面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美德亟待发扬。现代著名新儒学大师、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在岳麓书院演讲时曾预言,公元2050年左右,中华文化将全面复兴,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传统美德的蔚然成风吧!

朗读全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积累、拓展

学生自由朗读,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教师在学生交流后对本文出现的常用成语作归结并板书:死而后已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

篇2

2)2009年起,农业部等六部委将农机教育培训纳入阳光工程,主要培训农机使用和维修人员。农机部门抓住机会,利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投入,在实施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的拉动下,切实开展有效的农业机械安全使用技能培训,提高购机农民整体技术素质;积极协调农业、科教等有关部门,形成全社会重视农业机械化工作的环境氛围,精心设计与实施购机农民农机安全使用的技术与安全技能培训,切实解决购机农民购买农机具的后顾之忧。在全国范围内大幅度提升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与素质,提高农机安全使用效能。同时,农业部在全国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农业机械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需求。培训大行动以农业机械化管理技术员、维修服务员、驾驶操作员、经营销售员和农业设施操作员为重点培训对象,开展农业机械化实用技能、安全教育培训,着力提升农业劳动者技术素质,完善我国农业机械化人才结构,促进农业安全、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建设现代农业和促进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3)“十一五”期间,各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总体要求,认真实施“科教兴机”战略,坚持育人为本,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培训体系,创新培训形式,积极争取扶持政策,改善基础条件,农业机械化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保障农业机械化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全国涌现出一大批懂技术、会操作、善经营的农机作业能手、维修能手、经营能手,培养了更多的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和农机大户,造就了更多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活跃在农村的4000多万农机手,成为保障农机安全生产、建设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安全教育与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集中体现在:

1)农机安全教育有发展基础与条件。各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加强与有关部门配合,整合利用各类农机安全教育培训资源,不断创新安全培训形式,认真组织开展农机安全教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农机安全教育规模与范围不断扩大。基本形成了农机培训学校,拖拉机驾驶培训、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农机安全监理、农业机械化科研机构,农机生产销售企业,农机服务组织等广泛参与的农机安全教育新格局。

3)农机安全教育内容丰富实用。各地紧紧围绕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技术、重点机具开展丰富实用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

4)农机安全教育培训能力明显增强。各地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师资队伍、教学器具和教材建设等基础性工作,探索并不断创新培训方式,逐步提高培训质量。

5)农机安全教育行为逐步制度化。各地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确立农机安全教育方式方法,明确农机人才培养与农机安全教育的工作职责,制订符合地方实际和特点的农机安全教育培训规划、工作方案或实施步骤,建立并不断完善考核管理办法,形成上下齐抓共管、良性互动、常抓不懈的新局面。

当前,农机安全教育的概念正逐步被各级农机部门与广大农机工作者认同,各地重点实施、以点带面,提高了全农机行业的安全文化素质,保障和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努力促进农业机械化安全、科学、高效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技术与操作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克服。

1)农机安全教育还缺乏系统性与系统完善的社会支持模式。随着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和程度大幅度提高,农村农业机械保有量和种类逐年增加,农业机械使用范围和频率逐步提升,因而农机安全生产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农机行业是国家安全生产13个重点行业和领域之一,虽然“十一五”期间全国农机安全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呈现逐年递减趋势,但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仍比较多,平均每年死亡437人,受伤1164人,直接经济损失1067万元以上。2012年,死亡达到692人,受伤943人,直接经济损失更达到2240.64万元,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紧迫。我国农机部门一直结合农机培训开展农机安全教育,但仍缺乏系统性,重视程度不够,在课程设计、组织实施、师资教材、培训模式等方面缺乏深入研究,没有形成较好的农机安全教育效果与影响力,与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业机械化安全科学发展等要求不完全适应。农业是弱势(质)产业,农机行业在体制、运行、监管、抵抗风险、行业发展等诸多方面都需要国家、社会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的广泛参与,在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重视农机安全文化建设的背景下,各地应建立完善的农机安全教育机制,争取社会支持,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农机安全教育,形成行业共识,促进农业机械化安全发展。

2)基层农机使用操作人员劳动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安全生产意识淡薄,成为影响农机安全生产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之一。大的层次,农民是我国最大的人口群体,有8亿多农民,其中劳动力达4.8亿,但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数量已达到2.5亿,而且还在以每年900万~1000万的速度递增,并且都是青壮年,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导致现实农村劳动力中高素质的青壮年农民急剧减少,结构失衡;留守农村的农民大都以老年、妇女居多,文化水平较低。据全国有关数据显示,在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占50.2%,高中占9.7%,中专占2.1%,大专及以上占0.6%,受教育程度较低。加上培训设计针对性不强、实施不到位,造成部分农机使用与服务人员安全生产技能不高。据历年农机事故成因统计数据,操作失误、无证驾驶和无牌行驶始终是前3位的重要因素,这些问题突出反映农机手缺乏必要的农机安全理论、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安全操作技能欠缺,要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站在保障农业机械化安全科学发展的高度,针对农机人员的具体情况,设计完善的农机安全与教育系统,支撑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农机实用人才的需求。

3)缺乏农机安全教育保障措施。近年来,国家不断增加对农机购置补贴的资金投入,农村新型农业机械数量大幅增加,但对农机安全教育的专向投入较少,农机安全教育在方针确立、体系构建、组织实施、经费落实等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与此相应,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在政府资金引导下,农民对购买经济效益高的农业机械热情空前,但愿意对农机安全教育投入的意识不强。需要政策引导,重视农机安全教育,为农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保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机安全生产的文化氛围。

二、农机安全教育应贯串农机安全生产

农机安全教育贯穿并体现在农机安全生产全过程,是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性强、涉及面广,是搞好农机安全生产的基础,是提高农机驾驶操作人员遵纪守法意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1)农机安全生产过程由人、机具、环境三大要素构成,其中人是农机安全生产中的关键因素。机具可以通过改造,以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特点;环境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易改变;环境和机具是无意识的,而人是有意识的、主动的。机具由人来驾驶操作,因此,农机安全生产的关键在于“人”,人是农机安全生产的核心。农机安全文化建设需要通过灵活有效的载体来承载,其中重要的载体就是教育。要开展持久的农机安全教育活动,对所有农机从业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其安全生产的操作技能,使广大农机安全生产参与者自觉地遵守农机法律法规,增强安全意识,保证农机具作业秩序井然,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

2)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突显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家对农民购置更新农业机械补贴政策的出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推动农机进一步发展,农机新一轮的大发展和高科技农机技术与装备的应用推广,必然要求农机安全教育更要适应农业机械化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3)农机安全文化产生的安全氛围和安全监管是农机安全文化的具体反映,建立和谐的农机安全氛围依赖于农机安全文化的传播与运用,依赖于开展切实有效的农机安全教育。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跨越,但基层农民机手安全素质不高、安全意识不强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农机安全事故处于多发、易发、高发时期。必须通过对农机安全文化的研究、建设与发展,加强农机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农民机手的专业技能、安全素质,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被动地服从农机安全监管转变成自觉主动地按农机安全生产的要求进行作业,进而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促进农机安全生产。

三、强化农机安全教育与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对策

农机安全教育是搞好农机安全生产的基础,是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作用地位持续增强,农机安全生产的各项目标要求更高,农机安全教育工作的任务也更加繁重。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改进和加强农机安全教育工作,采取更加有效、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手段和措施,推动农机安全教育工作扎实、深入、持久地开展。

3.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农机安全教育对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推动和保障作用,结合实际制定农机安全教育的规划或实施方案,抓好评估检查,确保实效。

3.2培训农机安全使用人员

以提高专业与安全技能为目的,培训农民机手掌握农机具结构原理与安全生产知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安全使用农业机械,在作业过程中创造安全舒适的农机作业环境。

3.3规范农机安全行为

在农机安全生产过程宣教农业机械化政策法规、农机安全生产人员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义务。结合开展的农机技术培训、农机安全教育、农机警示教育与道德教育,规范农机人员职业道德,提高农机人员农机技能水平与安全生产意识。

3.4创新农机安全监管方式

创新农机安全公共服务与监管平台,建立农机安全政策支持体系,设计实用有效的农机安全评估系统,为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提供基础支撑和良好的发展环境,稳步推进农机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农机安全生产。

3.5营造农机安全生产氛围

制定并不断完善农机安全生产与监管的法规、规章制度,建立高效运作的农机安全监管网络与农机安全宣传、监管体系,形成高效的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动员社会力量,调动社会资源,加大农机安全教育力度,增大农机安全教育覆盖面,有效地推动农机安全教育开展。创新农机安全教育理念,针对新形势下农机安全管理的新特点、新问题、新动向,探索适应当前形势,满足时代要求,群众喜闻乐见的安全教育途径。

3.6培育农机安全教育阵地,壮大农机安全教育队伍

开展行之有效的农机安全教育,丰富农机安全教育形式,完善农机安全教育措施,提升农机安全教育科学化水平,落实农机安全教育工作实效。在完善农机安全教育形式的同时,建立一支与当前农机监管和农机安全教育工作相适应的农机安全教育队伍。整合优化农机安全教育资源,形成系统、全覆盖的农机安全教育网络。

篇3

具体表现在缺乏大量实际案例素材,现有很多案例注重与教材基础理论的联系,缺乏代表性、典型性、吸引力,降低学生对学习的投入程度,影响案例教学效果。

(二)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案例教学对教师的水平要求较高,近年来,虽然案例教学被广大高职院校教师普遍采用,但是不少教师缺乏对新的教学方式的运用和驾驭能力,运用起来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在这种情形下,实施“案例教学”是对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一种考验。

(三)缺乏有效激励措施和配套机制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的准备、组织,再到实施,工作量较大,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精力。因为没有足够的相应措施激励教师通过教学方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甚至教师运用案例教学工作量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教师运用案例教学的积极性会受到影响。

(四)组织讨论形式单一,缺乏有效性

在上课过程中,由于一些学生性格内向,在分组讨论中不配合,参与度不高,不愿意表达见解。另外,由于学生人数多、组数多,大大降低了部分学生的参与度,削弱了案例教学效果。

二、改进高职教育案例教学的对策

在高职教育教学中进行案例教学,必须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操作。针对当前案例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应用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整合运用资源

建立一个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可供教师选择的案例库,更好地增强教学环境和过程的实操性。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案例教学中涉及的问题都是现实中真实的问题,在案例库建设时必须考虑到案例的真实性、典型性、针对性和问题性。学校可以为教师创设平台,到企业挂职锻炼,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在企业或他人在具体实践工作中的经历撰写案例。

(二)实现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融合

理论教学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案例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完善,两者互不可分。根据高职院校教学特点和“校中厂”、“厂中校”的优势,依托教学工厂中实际企业环境,面对全真的生产任务,一方面,教师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将教学与生产实际融为一体,在实践中把生产任务转换为教学任务,把生产工艺流程转换为教学过程,把生产管理转换为教学场景管理,把生产产品的考核转换为学生成绩的考核,通过实施全真实训环境下的教学工作,提升教师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教师一体化教学能力和生产经营素质。另一方面,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实战训练,能切身体验企业的生产过程和接受企业管理文化的熏陶,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能强化职业素养教育,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满足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需求。

(三)建立案例教学的有效激励机制

案例教学要求教师付出更多时间与精力,如果没有健全的激励机制,愿意采用案例教学的教师就可能缺乏积极性。因此,有必要通过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鼓励教师加强与企业实践的联系,主动学习和运用新型的案例教学方式,提高教师案例教学的积极性。

篇4

2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实例实践教学作为信息安全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对帮助学生理解信息安全专业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机制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关键环节。该文提出把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作为重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网络防护技术是安全防护技术之一,加固防火墙是实现网络防护的基本手段。该文以两人实验小组为依托,组织对抗性攻防实验,通过学生具体参与操作,增强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竞争意识,实行组内加分,组间互助的考核策略,最终达到能够合作设计完成综合实验的教学目的。该文以配置SMART-V防火墙实验为例,通过课堂实例来具体阐述本文的教学模式与理念。

篇5

作者简介:牛震乾(1980―),男,甘肃省会宁人,甘肃天水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的研究。

教案是指教师以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经验、教学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的实施方案。它既可以是教师的一种授课方案,也应是教师成长的“档案袋”,通过教案教师可以积累教学案例,反思教学中的困惑和不足,综合分析解决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其专业发展。

教案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最为广大教师熟悉,但由于传统的教学过程过于机械化、模式化,加之教案逐渐成为常规管理的手段和评价教师日常工作的一种参照,教案与教师的教学生活正逐渐脱离,许多教师一提起教案便有很多意见和抱怨。面对此种状况,重新审视教案与教师的关系,理解教案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案:伴教师步入教学之路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经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这一问题进行过研究,并提出各自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其中福勒和布朗(Fuller&Brown)关于教师关注阶段的研究颇具代表性。他们根据教师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关注生存阶段。处于这个阶段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他们时刻关心着这样的问题: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怎样看我?领导是否觉得得不错,等等。一般来说,师范生和新教师比老教师更关心这类问题。第二个阶段是关注情境阶段。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生存时,他们将越来越关注学生的成绩。在这一阶段,教师所关注的内容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他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一般来说,在职教师比师范生更关心这一类问题。第三个阶段是关注学生阶段。当教师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将进入第三阶段――关注学生的阶段,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有着不同的社会和情感需求,教学材料可能适合学生学习,也可能不适合学生学习。由此可见,教师在成长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需要,这些需要将会影响他们的课堂行为和教学行为。

从以上福勒和布朗关于教师关注阶段的研究可以看出,教师职前教育只是为其以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了一个专业知识以及教育理论知识的基础,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具备了“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而在教学实践中首先学会“教”――这一教师必需的能力之一,则是在学校的实践教学中通过就业经验逐步获得的。国内外学者关于专家型与新手教师的研究发现:①新手教师在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和管理中常常是盲目而不科学的。主要表现在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分不清主次,抓不住重点、难点和关键;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他们不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认知活动,不重视向学生传授策略性知识,只注重向学生传授描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而专家型教师则能依据自己丰富而高度组织化了的实践知识来设计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能巧妙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有效地组织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认知活动过程之中,同时能利用与自己所教学科有关的教学法知识,向学生阐明概念并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

可以看到,刚入职的教师在教学初期并不能将自己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具体的教学情景结合起来,很少能灵活地运用教学策略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行为进行调整,他们更注重自己的某个具体教学行为是否成功,却忽视了对学生反应的思考。一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这样说道:“现在的教学中较高一点的要求就是为了把知识向学生交代清楚,其他东西很少去体会。”在这种情况下,教案能帮助新手教师把自己的教学蓝图用“文本”形式表现出来,对新手教师而言写出较为详细的教案有利于理清思路、沉着应对,减少教学时的不确定感,找到一种方向感、自信心和安全感。这样做符合他们在教学初期的实际需要,教案能帮助新教师在工作初期克服因适应工作环境而带来的盲目和慌乱,给他们以胜任教学工作的自信,从而能顺利地步入自己的教学之路。

二、教案:教师专业成长的“档案袋”

教师工作是一种专业工作,所谓专业工作即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条件,教师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和专业自。那么,教案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首先,教师研制教案时对课堂教学进行预先设计促进了教学工作的科学性。教学活动是一种科学的活动过程,课堂教学总是要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展开。在上课之前,教师必须要对具体的教学目标、学生知识能力的初始状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作一全面的考察。这种全面的考察必将反映在教师设计教案的过程中。因此,教案的研制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对自己组织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结构的规范和优化过程,从对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到对实施过程的检验再到最后对教案的评价修改,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科学化过程。应当指出的是,这一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循环往复、逐步发展提高的过程,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教案,要把教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自己体会到的一些新的想法充实到教案中来,修正不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逐步使自己的教学成为一个较科学的活动过程。这样,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工作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教案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学。“教师不仅是别人研究成果的消费者,教师更应该成为研究者”是伴随着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入的最响亮的口号之一。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背景下,作为教学工作主体的教师只有不断研究自己的教学工作,才有可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促进自身的发展。教案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设,是课堂教学进行的一种理想化的设计文本。但是,实际的教学情景中存在着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这些不可预知的因素有时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解决的,有时在课堂上解决不了,需要在课后进行研究、分析、总结。教案能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自己的教案为“载体”,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最后在课堂上对行动结果进行反馈和评价。通过教案研究自己的日常教学,不仅有利于单个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更适合同一类问题的系统分析和解决。

第三,教案还可以促进教师形成自觉的反思意识和良好的反思能力。教师的反思能力是其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也是现代教师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G..J.Posner)曾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教师善于从经验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那些心照不宣和不言而喻的个人信念、预先设定,往往潜藏在历史深处,日常教学中处处依托之,往往习以为常,不再追问,成为思维的盲点”。②教师对反思自己教学的一个重要层面是反思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探索新的突破口。“反思不是一种没有着落的口号”,而需要依托一定的反思材料,反思的结果也需要凝成一定的“物化形式”。写教学后记是教师的一种课后反思活动,把教案作为一种反思文本符合教学后记及时性、验证性的特点要求。因此,大多数教案都在后面附有“教后感”或“教后反思”部分。而这一栏该写什么、怎样写,又有什么作用?笔者曾对101名甘肃省省级骨干教师进行了关于教案问题的问卷调查,在接受调查的101名老师中,有42位老师觉得写“教学后记”只是“应付一下检查而已,没什么可写的”,占到接受调查教师总数的将近41%。其实,“教后记”是教师积累、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的凭据,对于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就认为:“我们的教学工作,犹如永不休止地登陟高山群峰,写'教后'则好似一位古代诗人描写其登山感受所言:一登一陟一回顾。一登一陟,站得高,眼前境界就开阔起来:一回顾,看到自己艰辛走过来的路就分外亲切,信心倍增,抖擞精神攀登更高的山峰”。③“教后记”的写法不拘一格,通过广大教师的总结和作者自己的体悟,下面具体介绍几种写“教后记”的内容和方法:

1.记载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包括实际教学效果与备课设想的差距,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对原有计划的变更情况、知识传授的效果如何等内容。

2.记载教法情况。记录这堂课中教法的成功之处与存在的问题,教学步骤所作调整的原因,以便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以后的教学。

3.记载学法指导情况。教师着重对学生预习、自学、阅读、总结、思维训练的指导方法进行记载,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记载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及处理情况。

5.记载自己通过施教所获的体悟。记录自己在教学中最满意的地方在何处,还有什么不足,从实践中悟出了什么道理,课堂管理(课堂秩序的制定与执行、问题行为管理等)与辅助教学行为(动机的激发、师生交流、强化、教师期望的表达等)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在教学中对某个问题又有什么新的体会,这些切身体验能不能与更广泛的教学理论联系起来等。

总之,写“教后记”的方法多种多样,各不相同。可以是某一方面的,也可以是其他几方面的。但在记载上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要重视教学的成功之处,又要找到教学中的失误,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和业务素质,优化课堂教学,并能给教案一个精彩的结尾。

最后,教案是教师教学风格的文字载体。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艺术总是带有鲜明的个性。教师的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④现代教学要求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

一般而言,具有个性的教学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教师对教材的深层次的领悟。对教材的理解,一般有四个阶段,即“懂、通、透、化”。教师只有对教材的理解达到“化”境,才会对教学内容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把握,做到教师就是教材,教师就是学生认识的对象。其次是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的个性化,必将落实在富有个性化的课堂教学设计上,而这种个性化的课堂教学设计势必体现在教师的教案之中。教案是“教师综合考虑、备课备人结果的文字概括,集中地体现了教师教学的设计思路、方法技巧和艺术风格”。⑤教案要形成并体现出教师的教学个性,要求教师从个人对教学内容独特的理解出发,根据教学的科学原理,推断出学生学习教学内容最佳的学习方式,并以此为基点,设计出相应的教学过程。如有的教学内容适合于学生自主式学习,教师就应该设计出“自主式”教学过程;有的教学内容适合于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就应该设计出“合作式”教学过程。

所以,教师研制教案一方面是为了加强课堂教学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另一方面也应该是积累资料,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的过程。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教案并不单纯是教师写在教案本上的那个书面计划,教案的研制是教师根据自身的价值取向、知识水平、个性差异来重组和改造、增减课程内容,“活化”教材的过程。这其中包含了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对学生特点的把握,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探索,辛勤劳作的过程。

对教师尤其对骨干教师而言,教案对其专业成长起一种助推的作用。有了教案,教师可以较为自信地走进课堂,同时设计教案也可使他们了解、熟悉教学活动的过程和基本要素,直至最后能依据自己丰富而高度组织化了的实践知识来设计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

注释:

①肖川.论中小学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与培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55~58.

篇6

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体育教师,要把安全意识渗透到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要带领学生做好准备活动,除了一些一般性的准备活动,还要做一些专项的准备活动,适当地加大上肢、肩部、腰部等大关节部位活动。在安排教学步骤时,教师要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动作知识、技能、技巧,采用科学的教法,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动作要领,明确动作规范。另外,体育课中学生身体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但是,运动负荷的安排是否合理,将对体育课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负荷过小学生得不到锻炼,而负荷过大会给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应能及时观察课上学生的状况,做到张驰有度,既让学生得到锻炼又不能伤害学生身体,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切不可随意地安排学生的运动负荷。

三、注意场地、器材安全使用及布置

(一)场地的设置,加强安全预防场地是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安全事故最主要的外部环境。在上课前,体育教师要仔细认真地做好运动场地的安全检查,如果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排除,待排除后再组织教学。比如,在进行篮球、足球、排球训练时要保证场地的平整,及时清除小石块,防止学生踩到后扭伤脚踝,或者摔倒后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再如,在跳远训练之前,教师要先翻松沙土,拣出沙坑中的石块、砖头等。

(二)对体育器材的检查与管理器材是体育教学的基本设施,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若不注意,体育器材也会危及学生的安全。比如,学校的单杠、双杠、篮球架等常年在室外放置,受雨淋日晒,时间长了就会生锈、腐烂,如果学校平时不注意保养和维护,体育器材很有可能在学生进行体育训练时发生断裂,进而导致学生受伤。因此,我们体育教师一定要在上课前对体育器材进行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再如,有些体育器材是需要搬运的,如标枪、铅球、铁饼、跳高杆等,若学生在搬运中不注意,导致器材不慎跌落,很有可能砸到他们。另外,如果这些器材随便摆放在操场上,且无人看管,学生可能会随意玩耍,很容易引起一些安全事故。所以,体育教师要教导学生,在搬运器材的过程中不能打闹嬉戏,而且一些具有危险性的器材也不能随意摆放在操场上,更不能随意玩耍,使用完毕后要及时送还保管室。

四、教师要掌握常用的急救方法,正确对待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

虽然防患于未然是体育安全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但是我们教师不应该只把精力放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上,因为在实际的体育课堂中,或大或小的安全事故难免会出现,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掌握常用的急救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学生的伤病进行救治,防止伤情的进一步恶化,给学生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应当掌握学生出现扭伤、脱臼、抽筋、骨折等状况的一些急救方法。倘若学生发生的安全事故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施救能力范围,教师应当沉稳冷静,尽快通知学校,联系医院,采取有效合理的处理措施,切忌手忙脚乱。另外,教师还要积极与家长联系、沟通,以正确的态度来参与事故的善后处理,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

篇7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了解所选取的体育器材的危险性。如接力棒是一种简单、易操作的体育器材,在体育课的接力跑中经常使用,学生在加速跑过程中如果摔倒,接力棒可能使其遭受挫伤或其他伤害。再如跨栏架是一种复杂的大型器材,跨栏架的高度如果调节不好或跨栏架缺乏稳定性,将会威胁学生的运动安全。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对体育器材在操作过程中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类,并结合教学内容选取适合学生的器材,在使用之前还要检查器材是否有损坏,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以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

2.器材的正确使用

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器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如学生操作不当,使用器材时未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或者教师讲解不规范,动作指导不到位,都会导致学生在模仿和练习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例如,学生都很喜欢打布子儿,如果拿着布子随意乱投,将其直接打到其他人的身上,尤其是头部,很有可能造成伤害。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如何讲解体育器材的使用规则,引导学生正确规范地使用器材。要想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兴趣,就要不断变换锻炼的方式,配合使用不同的活动器材,在这一过程中也要注意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如学生分组练习时,教师由于注意力分散,不易观察到每个学生是否都按照要求正确使用器材。所以在确定使用器材后教师要考虑安排一些监督人员,通过引导增强他们的组织能力和责任感,使他们起到教师的助手的作用。合作学习时学生可能产生一些新奇的想法并想尝试一番,因此教师备课时要针对学生的特点确定课堂讲授的一些要点内容,如告知学生使用器材时有哪些危险性,如何避免各种危险动作,以便扫除学生练习时的安全隐患。简言之,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认真周密,提高预见能力,预想到课堂上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事件,明确处理方法,而不要等到出现问题时才想办法处理。

二、做好课前准备活动,因材施教

小学体育课前的准备活动非常重要,它是教师顺利完成一节课的保障,既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身体,又能使学生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各项运动当中。准备活动中要有效避免一般性的伤害事故发生,如扭伤、拉伤等,还要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重点加强某些部位的活动,如立定跳远,就必须特别加强下肢关节膝、髋、踝等部位的活动,在强化练习的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学生受伤。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性活泼好动,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在体育活动中容易出现一些安全问题。如一、二年级的学生,在上体育课时简单地跑都有可能摔跤,因此教师要谨慎选择活动项目,安排适合的教学内容;三、四年级的学生对新事物好奇心强,使用任何器材都想尝试奇特的玩法,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必要时给予安全提示;五、六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掌握一些较难的动作和利用复杂的器材,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好事,但也增加了教师工作的难度,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正确地使用器材,并有效地利用好器材,以免出现安全事故。

篇8

2.1教学目标。高校中安全科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介绍正确的安全思想,并使大学生能够牢牢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用系统的安全科学理论知识武装大学生头脑;让他们在现实生活、工作中能够识别、解决安全问题。安全科学课程首先要培养大学生形成安全意识和观念,根除他们错误的安全观念和没有安全的安全思想;将“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是投资而不是消耗”和“生产与安全双赢”的正确观念植入他们的心里。其次应引入国外先进的安全理念,介绍国外完备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使大学生在以后不同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具有特定的安全观念,产生不同的安全认知和态度,进而做好对安全的规划、决策、管理和指挥。在具备了安全意识之后,学习一定的安全理论知识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理论上,要学习安全法律、法规,懂得事故为什么会发生,事故有哪些类型,针对不同的事故类型采取哪些预防措施,事故发生后应该做何处理,日常工作中如何识别危险源,等等。

2.2教学原则。安全科学理应看做是一门像法律基础课一样的基础课或工具课,文理科专业都应开设,让学生学会拿起这把工具在工作中保护自己、他人和国家的财产安全。安全科学作为大学教育中的一门工具课程,课时不宜太多,教学时间一般为一个学期。旨在让学生形成安全概念、树立安全意识,了解安全法律法规。具体的安全技术与管理还是由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完成。大学教育中,如一些矿业、化工、建筑、石油、交通和冶金等子学科的专业,在讲课过程中应该结合专业课的相关内容进行授课,课时可以适当多一些。安全科学课程的讲授任务应该由高校专门配备安全专业毕业的专职老师进行,有些课程最好能够和相关专业课老师一起讲授。

3.高校中安全科学的教学内容

3.1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目前对安全科学的研究是运用系统工程原理进行的,即对生产中的安全问题进行系统预测、系统分析及系统评价,并采取系统控制,所以应向学生介绍系统和系统工程的概念。其次必须让学生掌握事故理论,了解生产中的危险性是怎样变成事故的,要讲授事故的涵义、分类及构成要素;事故的影响因素和原因;事故模式理论;事故的发展阶段、特性、法则和预防原则。再次,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对系统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了解、查明系统存在的危险性,估计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可能产生的伤害及损失的严重程度,确定哪种危险能够通过修改设计或改变控制系统运行程序加以预防,应向学生介绍常用的安全检查表、事故树、事件数、故障类型影响分析和因果分析图法等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最后,要特别强调系统安全预测方法,这样才可以在工作中有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科学手段,分析研究历史资料,对安全生产发展的趋势或可能发生的结果进行事先分析。

3.2介绍安全经济和安全投入的辩证关系,明白现代社会对安全科学技术提出的要求,即用社会有限的投入实现人类尽可能高的安全水准,在人类可接受的安全水平上尽量节约社会的安全投入。

3.3介绍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清楚我国安全工作的指导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了解我国从中央至地方各省、市,已基本制定了对各种行业及特殊性质工作的安全法规、规定、条例和办法等;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到具体的《安全帽GB2811-2007》等法律法规,基本做到职工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有法可依。了解我国各方面的安全监察执法机构,并学会利用它,为自身的案例提供保障。了解我国企业安全目标管理的意义和内容,以及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与认证等。

3.4介绍安全生产危险性评价和重大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监控和安全管理制度,针对导致安全事故危险因素的系统管理。

3.5介绍应急救援预案的制订与实施等内容,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遇到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不延误救援工作,在第一时间内作出应该做的正确决重。同时,掌握必备的卫生急救技术。介绍安全文化的培养,让学生知道安全文化建设,是通过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的理念、意识、态度和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目的。

4.高校中安全科学教育的辅助途径

高校中除进行课程教学外,高等院校应结合全国的“安全月”、“消防日”等活动在校内开设一些诸如安全法律、法规、案例分析、职业病防治类的讲座、报告和学习班等。大学校园中的学生会,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成立大学生安全社团或协会;在校园生活中,应各个季节时期和学习生活各个环节进行相应安全的宣传。另外,对于交通、建筑、冶金等特殊行业,学校的专业教研室应根据情况在学生毕业期间进行一次专业安全培训;在毕业论文答辩时,可以根据各个学生的论文提问一两个有关安全的问题。

篇9

通过直观的视频画面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如在“交通安全在我心中”主题班队会上,我选择了几个典型的行人闯红灯、翻越隔离栏所造成的交通事故,直观的视频画面虽然让人有些惊悚,但是这种警醒的教育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2、自办安全教育手抄报

每学期我都会发动学生自办两期安全教育手抄报,报刊名称自拟,可以是一名同学自己创作,也可以是几个同学合作完成,然后组织评选优秀手抄报,并在《学生作品专栏》上张贴。学生自办手抄报的积极性很高,从选材、配图、版面设计,可以说群策群力很是用心。孩子们自办手抄报在达到自我安全教育的同时,同学之间也达到了互相教育的目的。

3、以“中小学安全教育日”

“防灾减灾日”“119消防宣传日”为契机,开展专题安全教育。每到这些日子,我就会组织学生在后黑板开辟安全教育版块,宣传这些日子的由来,活动主题是什么,并配合学校开展系列安全教育活动,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4、开展“小手拉大手,家校隐患我排查”实践活动

每学期初或学期中我所在的班级都会开展“小手拉大手,家校隐患我排查”活动。我特地印制了“家庭隐患排查卡”和“学校隐患排查卡”,要求学生利用一周的时间结合自己学习到的安全知识,查找家庭、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家庭排查内容包括:用电、用气、食品卫生、日常用具安全等;学校排查内容包括门窗桌椅、警示标志、楼梯栏杆等。对于发现的家庭安全隐患,我让学生向家长提出整改建议;对于发现的学校安全隐患,我让班级安全委员进行汇总报告学校及时整改。学生们亲自参加安全隐患排查,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大大增强。

篇10

有些人虽然是自己带孩子,但他们大部分也不知如何教授孩子安全教育知识,很少和孩子交流有关安全方面的问题,以防患于未然。近年来幼儿校车接送蔚然成风,但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与机制。令人担心的是幼儿园在幼儿安全教育方面是否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是否教了幼儿什么样的事物是危险的,是否教了幼儿在面对危险时如何寻求帮助。而最不可思议的是教师在清点孩子的时候有孩子会被“遗忘”,而且可以遗忘了孩子六个小时,九个小时!这段时间老师呢?怎么会让短短的几个小时就把幼小的生命吞噬了?!试问一下这种人怎么能够有资格去做我们的幼师!怎么有能力保护祖国的花朵!他们缺乏作为老师的基本的责任心,责任感!孩子找不到可以安心的离开,不去理会,任由一个生命消失!悲剧的发生,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应当引起重视。

面对多起幼儿伤亡事故的发生,家长总认为是幼儿园的责任,是幼儿园对幼儿安全教育的缺失。这一观点是比较偏颇的。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达到充分的功效。”当幼儿发生不安全的隐患时,家长埋怨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缺失,其实幼儿不安全事故同样也会发生在家庭。幼儿安全教育需要家长和幼儿园的合作,同样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社会的关注。因此,导致幼儿不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有二:其一是家长不够重视幼儿自护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只知道爱,不知道护;其二是家长缺少对幼儿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引导。

多方位、多措施提高幼儿安全教育的水平

篇11

On the Rail Safety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Stage

ZHANG Zhe

(Wuhan Railway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205)

Abstract After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ailway safety professional vocational colleges of education, it is part of the center stag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vocational colleges specializing in China's railway in railway safety education carried out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Which focus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stage suitable for rail safety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odel and its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work of personnel conducted a presentation. Finally, this paper expounds significance of the effective convergence between vocational college safety culture and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railway safety rail railway industries and enterprises of China.

Key words railway professional; vocational college; railway safety education; construction

0 引言

在铁路运输系统中安全性是衡量铁路系统安全程度的客观量,而与铁路系统安全性相对立的概念是风险性(危险性)。如何降低铁路运输系统风险性,如何降低铁路运输系统事故的发生率,一直是我国铁路部门高度重视的工作。

但在铁路运输生产活动过程中,由于受到科学知识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或是因为工作人员的失误等主客观因素的存在,时常会直接或间接造成铁路运输系统暂时或较长时间的中断运行,发生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严重事故。

铁路(含指地铁,下文同)运输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由于其线状的生产场地较长,且其生产配合过程较为复杂,这就要求铁路运输系统各部门共同参、紧密配合,才能使其正常、安全地运行。但在铁路运输生产过程中,任意一名相关工作人员在安全工作方面上出现了疏漏,诸如责任心欠缺、检查不到位或处理失误等情况,均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甚至造成车毁人亡的重大事故。

目前,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是为我国铁路行业大量地培养一线员工的重要单位,相关院校开展的铁路安全教育和教学的效果性和效率性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当前或未来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生产。所以,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非常有必要对当前我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与教学的现状和相关工作进行分析与研究。

1 我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安全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把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及其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的人身安全教育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例如,新生一进校就会安排安全教育讲座等活动,专业课教师时常会在其课程的教学中融入安全教育或强调遵章守纪和安全作业的重要性,学校在学生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初期,都会开展安全教育等等。

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对学生教育的重点,通常放在如何培养技术技能良好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上,通常系统、完整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因此,在对铁路运输安全生产方面教育上的精力投入相对薄弱,在其教育体系化的建设上还不够全面和完善,未能给予深入的研究。显然,如何做好我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的行业性方面的安全教育工作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重要问题。

由于我国铁路专业类的高职院校所开展的铁路安全教育与工作的重点主要是放在学生的入学教育、职业教育和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或实习(含顶岗实习)的过程中进行的,尤其是放在讲授具体设备装置的操作与维护以及具体的规章办法的实施过程中进行的。不可否认,这种教育过程作为我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进行铁路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式,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目前的这种教育方式在主体上呈现各自为政,且更为严重的是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铁路专业类的高职院校在其铁路安全教育方面上缺失恒常性和体系性。因此,在我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的铁路安全教育工作中,无论其形式还是内容,均有待于改善和丰富。

在铁路安全教育工作中,把受教育者的安全意识、安全观念的深入性与牢固性称为恒常性。目前,由于我国绝大多数铁路专业类的高职院校在铁路安全教育工作的恒常性上,还显不够,因此其安全教育方面的工作未能达到理想状态。这种现状的出现,导致大批学生在其上岗后,需要企业进行时间较长的基于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方面的强化教育与培养,随后才开始接触铁路方面的实际工作。而且在通常情况下对于那些安全工作态度或安全工作意识未能牢固树立的学生来讲,企业方面突击性的集中安全教育的做法只能起到短时性的补救或促进作用,很难达到“入骨入髓”的效果。尤其是对那些在校期间未能养成较好的安全习性,在安全习性上出现了严重缺失的学生来讲,企业所做的那种突击性的集中安全教育对他们拥有或建立起恒常性的安全意识起不了太大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总有少数顶岗实习学生或刚上岗的学生会发生安全事故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方面。

以上论述表明:为了使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能顺利地、较快地成为一名安全生产的合格者,我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十分有必要开展铁路安全教育规范化、体系化的建设,并且通过建设的校园铁路安全教育机制,对铁路专业类学生持续而系统地开展职业教育阶段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的建立与培养,达到铁路安全教育恒常性的目的。

2 改进高等职业教育阶段铁路安全教育的相关工作

上述研究表明,目前在我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中如何改进和完善铁路安全方面的教育工作,是摆在相关院校面前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通过分析铁路企业的安全相关工作,发现在我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中,积极开展以学校铁路安全文化建设为平台的铁路安全教育活动是解决这一问题有效可行的途径。

要对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铁路专业的学生进行学生职业教育阶段的铁路安全教育,首先遇到的一个最为基本的问题就是,院校如何建设铁路安全文化的教育平台。铁路安全文化的建设形式可以参照铁路行业关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一般可以从铁路安全理念文化、铁路安全制度文化、铁路安全行为文化和铁路安全环境文化四个方面开展针对性的建设,整合院校已有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对照建设需要,进行添置和完善。更为重要的是要结合铁路类各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以及铁路相关专业各自特点,通过教学过程设置和相关活动的安排,构建一种通用性较强的、针对我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的、适于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的铁路安全文化教育的模式和机制,促使学生的铁路安全教育系统化、效果恒常化。

建立效果良好且可行的铁路安全文化教育模式和机制,并在这一模式和机制下建立起其执行组织,是我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进行高等职业教育阶段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最为基本的中心工作。图1便是本文所构建的一种通用性较强的、针对我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的、适于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组织模式。从图1中不难看出,该铁路安全建设组织模式从上至下呈三级管理机制。第一级为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委员会,第二级为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学生分会、铁路安全文化建设教师分会,第三级为铁路专业学生。

图1 一般型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组织模式

通常情况下,图1所示的一般型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组织模式中的各级执行组织可按如下办法组成或建成:第一级的高职院校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委员会,由来自各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部门、招生就业部门、团委等部门的人员组成或建成;第二级中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教师分会由来自铁路企业的安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或教育人员,以及来自高职院校教学部门的涉及铁路安全方面或铁路课程教学方面教师或人员组成,第二级中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学生分会由来自院校学生会、分团委人员组成;第三级的铁路专业学生由来自铁路专业的学生、就业于铁路行业的学生组成。各铁路类高职院校在应用图1的一般型铁路安全文化教育教学模式时,其执行组织的构建工作和实际的人员来源可结合院校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

3 校企衔接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在参照铁路企业(或铁路行业)关于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进行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非常有必要将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与铁路企业(或铁路行业)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进行有效衔接。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并搞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与铁路企业(或铁路行业)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化的有效衔接工作,能显著地提高或巩固铁路专业毕业生对安全生产技术和安全生产意识的重视性及其恒常性。

第二,如能实现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与铁路企业(或铁路行业)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较好地进行衔接,无疑将有利于显著提高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和铁路企业各自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效果性和效能性。

第三,如能实现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与铁路企业(或铁路行业)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化的很好衔接,将有利于促成校企一条龙式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机制的形成,而这样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机制的形成将直接从整体上提升我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效果性和效能性。

所以,在开展我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职业教育阶段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上,必须要充分考虑与我国铁路企业(或铁路行业)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现一体化衔接。

4 结束语

铁路安全文化是指铁路运输企业职工所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循的安全理念和安全行为方式的总和。铁路安全事故大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而良好的铁路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广大铁路干部职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我国铁路专业类高职院校中进行铁路安全教育的研究,并开展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 胡纪清.论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铁道货运,2006(9).

[2] 杨国胜.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河南科技月刊,2010(2).

[3] 长沙铁道学院赵吉山等主编.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4] 中华人们共和国铁道部.铁路技术管理规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5] 《技规》条文说明编写组.《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条文说明(上、中、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篇12

(二)音乐可以引导人们感悟生命,珍惜生命

古往今来,在音乐领域做出重大成就的人不乏少数,有一些伟大的音乐人,他们在创作著名音乐作品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困难,而在面对生活的重重阻碍之时,他们仍能用积极的心态很顽强的精神与命运做斗争,最终创造出伟大的音乐作品。正如贝多芬、莫扎特这些伟大的音乐家,他们虽然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但他们的精神长存于人世,永远激励着人们。他们的音乐作品传达出了对挫折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些都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力量,鼓舞着人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精神,使人们从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从而能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三)音乐能给人以自信,使其乐观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都热衷于音乐,并把它当做娱乐,调剂生活的一种方式。有些人则把音乐当做自己毕生追求的梦想,对于这些热爱音乐的人来说,音乐是他们的希望,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精彩和光明。在人们情绪到了低谷时期,励志欢快的音乐可以改善人们的情绪,调动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性,从而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不管在工作还是生活中,美好的音乐都可以调动人们的情绪,提高人们对生活的热情,使工作效率可以大大提高,使生活也变得更加有意义。而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音乐教育工作者也应尽到自己的职责,给予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多一些鼓励和包容,让他们坚定自己的目标,乐观的生活。

二、有效的把音乐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一)创造安全的音乐教育环境

加强对女大学生生命安全问题的重视,创造一个安全的音乐教育环境。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高校和各大教育部门应从安全问题着手,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音乐教育的基础上加大生命安全教育的宣传,让学生自身也提高安全意识,时刻培养自己的自我防范意识,在一个稳定健康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知识,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美好。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使在校的大学生自杀、失踪等悲剧的现象尽量减少发生,为了这个目的,要做出很多举措和努力,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要做出一些创新和改革,使音乐教育辅助生命安全教育的宣传和发展,使生命安全教育融入音乐教育中,努力创造一个安全的音乐教育环境。

(二)注重音乐教育的内容

在音乐教育中注重教育内容,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生命。音乐教育的内容多种多样,由于音乐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痛苦挣扎、抑郁低沉、也有热情激昂、欢快轻松,所以不同音乐作品传达的精神和故事有所不同。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应该以正确的心态对待这些音乐作品,选择性的把正面积极的内容传达给学生,每个课程都要用心挑选出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作品,让学生在名作中得到启发,用一些鼓舞人心,对生活态度乐观积极的作品,带动学生的情绪,使他们透过作品看到生命的本质和真谛,从而理解到生命的伟大和面对挫折时应有的不屈不挠的态度。因此,在音乐教育中,教育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三)扩展音乐教育的层次

扩宽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和丰富性,以提高学生对待生活的积极性。在现在社会,音乐已经渗透到很多行业领域,在医学、心理学以及教育、社会工作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人们抓住音乐能对人们情绪和心理产生影响这一事实,辅助一些病痛的治疗和一些心理疾病的治疗。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者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用积极健康的音乐来辅助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开展不同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与人交流,探讨彼此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命的真谛,让其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和对自身有一个清晰全面的了解和定位。

(四)培养优秀的音乐教育者

培养一批优秀的、具有正能量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学生教育问题上,教师承担着重大的责任,教师在课堂上的态度、情绪以及一系列的行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和积极性,他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去正确的培养学生对待人生的态度。因此,高校应培养一批优秀的高素质的音乐教师人才,在音乐教学和生活中都要有自己正确的方式方法,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把自己积极乐观的正能量通过课堂扩散给每一位学生。用优美动听的音乐来感染学生,引导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课堂上,教师应注重生命个体的存在,对待每一个学生公平公正,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教导学生积极面对生活,正确对待生命,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使他们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篇13

学生的安全不只是体育课上的安全,而是各方面的安全。因此,体育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学生在课堂以及课堂以外的地方不受到伤害。教师应加强“安全第一”的思想教育,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经过调查发现,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的学生都很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有些学生甚至在高考或中考前几天因为打篮球致使脚踝骨折而影响考试,这都是因为自我防范意识不强造成的。因此,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体育安全教育,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教育,并且教一些急救的方法,保证学生们在体育课堂以外不受到伤害。如在体育课中设置几节室内课程,利用多媒体放映一些安全教育知识、安全动画,使学生对自我保护有一个了解。还可以讲一些其他学校安全事故的例子,提高学生们的安全意识。有一些学校刚开学都会设置一两节室内体育课,但很多情况下这些体育课都会被主科老师占用,或者体育教师不重视室内课,不给学生讲授安全知识,这就导致很多室内课成了摆设,学生的安全意识无法得到提高。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不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增强责任心,使学生在热爱体育的同时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