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智能化监控技术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目前,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建筑行业也开始崛起,对于智能化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由此引发楼宇智能化监控系统技术与综合安防监控系统的融合,在良好的融合体系中,可为人们营造安全的生活环境,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智能化楼宇监控系统技术概述
智能化楼宇监控系统技术就是在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情况下,能够对建筑楼中的防盗、门禁等进行全面的监控,保证能够完善各类建筑功能。在楼宇建筑中,只有全面应用防盗、监控与门禁系统,才能保证楼宇的安全性,使其保护优势得以发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楼宇建筑内部安全运行,使各个系统之间都能有效合作,进而形成智能化楼宇监控系统[1]。安防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就是能够利用各类传感器,对楼宇内部进行监控,保证能够提高楼宇安防效率。门禁管理就是对楼宇内出入的人员进行管理,保证能够根据工作人员的真实身份录入技术,排除不安全人员,提高楼宇内工作人员的监管效率。同时,要对楼宇的外来人员进行记录,保证能够利用先进技术检测其随带的物品,避免危险物品流入楼宇内部[2]。
2智能化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
在设计智能化楼宇安防监控系统之前,设计人员必须全面了解设计原则,保证能够实现智能化、网络化的安防监控系统,进而优化楼宇安防监控模式。
2.1智能化设计原则
智能化设计原则就是设计人员根据楼宇设计需求,集中掌握智能化设计编程技术。利用自行储存的方式,对信息与资料进行储存,保证能够营造出较为可靠的通信设备,使其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楼宇中存在的故障问题,在自我检测的情况下,自动维修一些小型故障[3]。
2.2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就是设计人员在对安防监控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保证系统的可操作性能,主要因为每个楼宇的管理工作都有不同的管理体系,并且管理人员的管理技术水平不同,并非所有的管理人员都是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因此,在安防系统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其操作形式加以重视,保证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能对其进行操作。
2.3网络化原则
网络化原则就是设计人员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提高安防监控系统的先进性。在网络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在生活中将网络信息技术作为主要工作工具,因此,在智能化楼宇安防监控系统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必须要全面考虑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安防监控系统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2.4可升级性原则
可升级性原则就是设计人员对安防监控系统进行优化,使其可以根据科技发展情况不断更新升级。如果不能对智能化安防监控系统进行可升级性设计,工作人员就会对其进行重新设计与组装,不仅浪费人力,还会提高企业成本的支出,对其发展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遵循可升级性原则,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优化楼宇安防监控系统。
3监控系统设计方式在设计
智能化楼宇安防监控系统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安防监控、防盗报警、巡逻更新等系统加以重视,还要将智能化监控控制系统技术融合在设计方案中,引进先进的设备,遵循相关设计原则,保证能够提高智能化楼宇安防监控系统的可靠性,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具体设计方式包括以下几点:
3.1安防电视监控系统的设计
在智能化楼宇安防电视监控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必须要对楼宇内各个楼层、人员出入场所、停车场、机械设备间等加以重视,在此类区域安装图像监控器,并且要对监控图像进行记录,以便于日后查阅。同时,设计人员要在每个大厅中设计监控器,进而提高大厅安防监控效率。在每部电梯之间都要设置监控器,以便于对电梯内外进行全面的监控,保证不会出现监控露点。设计人员在楼宇每个楼层的通道中都要设置监控点,以便于对楼宇中的房间通道进行监控,为了不出现监控死角,还要在楼道与楼道之间的连接点设计监控器,确保智能化楼宇安防监控效率。另外,为了提高智能化楼宇安全性,在电气配置设备间、空调房间内也要设置监控点,保证楼宇能够正常运行。在设计完成之后,安防管理人员就可以根据监控计算机或是监控电视上的图像信息,判断楼宇内是否处于安全状态。
3.2智能化楼宇报警系统的设计
智能化楼宇安防监控系统设计人员在设计报警系统的过程中,可以将区域报警信号与安防电视监控系统结合在一起,一旦楼宇中出现报警现象,就可以根据计算机编程找到报警点,并且形成电子地图,这样,就可以使安防监控管理人员及时找到报警位置,根据安全情况执行解除警报工作,避免出现影响楼宇安全性的问题。同时,在处理安全事故之后,安防管理人员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报警时间进行记录,进而提高楼宇安防监控系统应用效率。
3.3智能化楼宇门禁系统的设计
对于智能化楼宇而言,门禁系统是较为重要的,关乎着整个楼宇的安全性。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在对门禁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利用网络系统记录楼宇中工作人员信息,保证每位进入大厦的工作人员都能得到信息的核实,防止外来不安全人员的进入。如果外来人员必须要进入楼宇中,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不可以携带危险、违法的物品,避免出现影响楼宇安全性的问题。
4结束语
智能化楼宇安防监控系统设计人员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影响楼宇安全性的因素加以分析,保证能够总结出影响楼宇安全性的因素,并且不断完善楼宇安防监控系统,引进先进的监控设备,提高安防监控系统的先进性。同时,要对设计人员与安防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加以重视,保证其可以为楼宇的安全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钟晓锋.智能楼宇安防集成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2.
篇2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在现代化建筑的设计建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而推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随着各种智能系统的广泛应用,使居民的居住环境向着信息化、自动化、安全化乃至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国内,随着人们对智能化楼宇系统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生产商开发了不同种类和功能的自动化设备和网络通信设备、智能监控系统等,然而在智能楼宇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时,根据不同功能划分的系统被分别安装,一方面造成不同生产商的设备之间互不兼容,在系统信息交互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功能的子系统间彼此独立,导致系统资源共享实现困难。这种异构的系统方案造成了智能楼宇设备使用的诸多不便,为了解决子系统之间以及硬件设备之间的互连和互操作性问题,就要求构成智能楼宇的电气设备的各个异构子系统具有开放式结构,所采用的协议和接口都要标准化和规范化,使资源达到充分的共享,高效率的完成规定的任务。
1智能楼宇监控系统的结构分析
智能监控系统技术运用楼宇智能化电气设备监控系统,为业主和用户提供良好的工作和居家环境,并使楼宇内的供配电、给排水、空调通风、电梯、照明等系统设备始终处在最佳运行状态,确保楼宇内各个子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稳定性和智能性。以达到舒适、安全、健康、经济和节能的目的,因此电气化智能化的楼宇系统广泛受到建筑设计、施工方的重视。
智能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各监控与管理可提供设备运行管理和楼宇经营管理,同时对楼宇进行节能控制。智能监控系统主要包括电气设备监控系统、供配电控制系统、空调系统、给排水监控系统、电梯系统等多个子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
楼宇智能化电气设备监控系统主要是对楼宇内的电力、照明、空调、给排水等机电设备或系统进行集中监视、控制与管理、以保证这些设备安全可靠地工作。
保证楼宇智能化系统顺畅、稳定运行的基本条件是安全可靠的软硬件系统。例如,供配电子系统在要确保楼宇基本供电的同时,还保证楼宇内电路的稳定性和电流的安全性。因此,必须在系统中同时嵌入各种监控设施,主要对楼宇内各个开关的闭合状态,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以及升降压设备的温度等进行实时和全面的监控,从而保证楼宇内供配电的稳定安全,真正到达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现代楼宇的节能是智能化楼宇面临的新课题。大型建筑的能耗主要包括照明、空调、供热、通风以及其他电器设备的使用等,为了使智能化楼宇的能耗明显降低,有必要通过使用各种节能设备和绿色能源,对楼宇的能耗进行智能化控制。实践证明,对各种设备的进行节能控制能够取得明显的节能效果。例如,在小区内应该对走廊,停车场等人员流动较小的区域设计回路分组控制电路,并使用声控和其他感应式传感器等;在楼宇的空调系统中,设计空调设备的最佳启动、停止控制电驴,对空调实施有效的节能控制,在减小系统能耗的同时还能降低楼宇电路系统的负荷,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寿命;对于智能楼宇的给排水系统,可以设计出不同水箱、容器等的水位和水压的监测电路,并设计相应的水泵启动、停止控制系统,对楼宇的给排水进行节能控制。
图1智能楼宇系统示意图
CBD等综合性大楼是智能楼宇系统应用最多的方向。在综合性楼宇建筑中,一般都设包括办公室、写字间、会议室、饭店、公寓等,造成楼宇系统管理和监控的困难,特别是火灾等的监控更方面,如果人们的防火意识淡薄或者放松警惕,就会增加火灾的发生。
2智能化楼宇电气设备监控系统的综合设计
2.1基于CORBA的系统方案的总体设计
智能化楼宇电气设备监控系统,是指通过包含电气监控系统和智能化控制系统,对楼宇建筑内的主要电气设备,供配电线路的等实施自动化的检测、控制和保护,并通过通信系统等,发展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提供系统全局信息资源平台;基于互联网技术实施内外网络多种信息的融合应用,实现楼宇内相关业务操作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实现全面的更高层次的企业信息集成方案;在此基础上,对楼宇的电气设备等进行综合管理,进而实现管理的智能化、节能化等。
基于上述目的和原则,系统设计规划将充分利用CORBA技术的优点,并以现代系统设计的面向对象原理和模块化设计的思想,在ORB软总线的基础上,利用CORBA提供的不同的系统服务,并针对电气监控与电能量管理的公共服务,构建出一个符合业务逻辑和要求的工程对象。基于CORBA的系统设计方案如图2所示.
图2楼宇智能化监控系统组成示意图
2.2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的设计
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的功能主要是监督控制,对楼宇的电气设备运行进行实施和全方位的监视。考虑到数据采集及其监控系统的数据传输多采用远程通信方式,具备有远程通信和大范围分布的基本特点。由于远程通信方式的数据处理量很大,因此需要安设通信信号前处理设备,从而能够尽量减轻系统中心服务器的载荷。另外,数据采集与监控控制系统的监控范围庞大,数据系统繁杂,因此不能追求系统的快速响应能力,更多情况下应该同时考虑系统软件和硬件的多点监控能力和系统的全局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SCADA子系统会根据现场设备的需要,对不同的通信线路、通信协议等的访问进行控制和数据采集,同时,SCADA子系统还会向上级的CORBA总线提供多种接口,通过使其他的协议和服务器,对上级系统进行访问。因此,SCADA子系统相对与下级子系统来说是禁闭的,但对其上级系统会提供统一的服务。因此,SCADA子系统可以被上级的服务器,通过不同的接口进行访问、控制和数据交换。
3总结
智能建筑的特征是将各种与信息相关的楼宇设备通过建筑内的综合布线系统连接起来,并保持这些设备与建筑的协调,从而舒适的信息化空间得以构成,人们在信启、社会中的快节奏和开放性需要得以满足。本文主要研究了此类楼宇智能化监控系统在设计、与施工应用中的若干问题,首先总结了楼宇智能化监控系统基本结构和功能,随后基于CORBA的系统方案对智能化楼宇电气设备监控系统进行了整体设计,最后指出了楼宇智能化监控系统在施工应用过程中的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对智能化楼宇监控系统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馨蓉.智能楼宇监控系统整体方案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5).
篇3
如今,经济社会发展和变化的十分迅速,而农村的配网并不能与之适应,较低的设计与建设标准,薄弱的安全运行环节以及供电时较差的可靠性导致电网的建设并不令人满意,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农村经济的发展他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制约。为了使配网更加智能化,就需要将一些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合理的引进其中。
1 农村配网智能化监控技术介绍
农网体系的核心环节之一就是农村配网,它联系着用电网和输电网,在电力系统的全部环节中它具有最多的线路、最复杂的网络拓扑和最脆弱的网架。所以智能配电网在农网智能化的工作中是极其重要的。在农村配网建设中应用越来越先进和可靠的控制终端、通信与传感技术,以便详细、全面与实时的监视配电网是否能够可靠供电、自产设备状态与运行状态,在观测电网时能更加全面。为使自愈控制在电网中实现,要对智能控制配电网的方法与理论进行研究。
农村配网智能化监控技术的内容与研究方向为:对配电网中如何应用自愈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分析配网分析软件在自愈控制下的数据交换模型与架构,对快速定位配网故障、智能化调控自动恢复与隔离的技术进行研究,探讨全景信息采集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实施,以及快速交换智能配电终端信息的方式与方法,对周边节点的运行状态进行获取,对局部出现配电故障的区域快速判断,对线路故障进行分布化、智能化的处理,对如何实现配网广域测控以及同步测量关键节点进行研究,分析如何无功优化控制配电网的电压等。
2 在农村配网中如何应用智能化监控技术
2.1 在线监测配电线路故障的技术
如今,在配网线路中的关键监测位置上挂装在线监测故障的系统作为检测故障的终端,对线路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当有送点停止、过流、接地故障和短路故障等情况出现在电力线路中时,要去监控中心传送采集到的特征数据。分析信息的工作被线路拓扑结构以及监控中心的系统软件完成时,就能对故障的精确位置加以确定。
低负荷率、大的电网运行方式变化、较多分支和较长的线路等是农村配网的特点,在判断线路故障的主要电流时要以突变的延时电流量为依据,将判断故障时检测电流所要求的精度降低,根据电容电流来判断接地故障,以线路的总长度为依据判断其准确性,并且对负荷的大小与变化不产生依赖,因此在农村配网的线路中比较适用。
2.2 自动化馈线技术
就地智能+集中控制的自动化馈线系统、以通信网络和馈线FTU为基础的自动化馈线系统、以就地控制功能为基础的线路自动分段器或重合器的自动化馈线系统,这是目前三个主要的自动化馈线系统。分析农网自动化馈线系统的特点,以网络实际的情况为依据来选择方案,并且要明白。供电可靠性是对配电网、架空网供电的自动化方案进行评价的依据,供电恢复时间、停电时间、停电次数和故障停电范围等都包括在内。而重合器方案在架空线网中的优点为80%的架空线故障是瞬间发生的,对其进行隔离时可以选用重合器,可以使供电可靠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因为强电十分危险,当有故障发生在线路中时,需要就地解决现场问题,为避免其过于复杂,不应当扩大其影响范围;重合器有很高的智能化程度,可以独立运行供电网络,对主站系统与通信系统没有依赖,在统一规划的同时还有将实施分步进行。配电网中分支线路的比重很大,而且有很多事故发生,所以自动化馈线中检测、隔离与判别分支线路的故障十分重要。
2.3 无功优化与补偿技术
随着日益复杂和增大的电网规模,也就渐渐显示出了无功优化传统方法的缺点,例如即使是局部最优的无功补偿,但是电压的无功质量在很多地方仍然得不到提高,其降损效果在全网的角度出发并不明显。所以必须提出一种无功优化方法使网损得到有效降低,并以运行参数、负荷性质和电网结构等为依据,配置合理而科学的无功补偿,以就地平衡为基础,分层、分区的配置农村配网的无功补偿,使其指标在全网内都能领先,而农村配网能够更加可靠、经济和安全的运行。全网的无功优化由于迅速发展的自动化农村配网而有了实现的可能。以自动化的农村配网系统为通道进行各补偿点信息的交流,并在控制中心处汇总,为了使全网的优化补偿与无功优化计算得以实现,可以采用无功优化系统:以全网内计算的无功优化结果为依据,对分接头(有载调压变压器上)进行调节,对并联电容器与静止补偿器进行投切,使调节电压的无功动态与负荷变化的跟踪得以实现,而全网运行的更加经济、安全的要求得到满足。
2.4 农网SCADA可视化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在最近几年发展的十分迅速,如今终端监测配电设备与线路的装置应用的十分广泛,可以使配电网中采集实时全景信息的目的得以实现。然而众多的设备与线路、复杂的结构是农村配网的特点,要想快速而准确地提取并分析海量数据中有用信息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在分析与处理各类数据时可以采用计算机图形化技术与SCADA数据平台,而展示的方式为动态图形,使可视化的网络运行状况可以实现。而管理员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运行中的农村配网时,查看肌肤图片即可,使工作强度大大的减轻,使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提高。比如结合数字与图形这二者将剩余可用容量与配电变压器的功率,显示图形使选择等高线的方式,使电压在区域内的大小反应出来等。
3 结语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渐推动了农村配网的智能化建设,如今,通信技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电子技术都十分先进,而且我国也在不断的研究智能化监控技术,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突破,包括控制预警的全景化、多维监视的可视化、处理故障的智能化以及运维的一体化,这些优势和特点保证了在未来的农村配网的组成部分中,智能化监控系统将是必不可少的,能将先进的技术与良好的服务提供给建设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篇4
1.1 高压开关柜基本类型及结构
在目前的市场中,高压开关柜主要分成固定式和手车式。采用了防止电气误操作的闭锁装置(防止误分、误合断路器;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防止带电挂接地线;防止带接地线合隔离开关;防止人员误入带电间隔)的高压开关柜基本上都是固定式的。其构造主要有母线、母线隔离开关、少油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线路隔离开关、电缆及操动机构等组成。
手车式高压开关柜主要特点是在拉出和推入开关柜的手车上装有高压断路器,且可以随时对其进行维修,如果有同类用手车推入,就可以进行供电。
1.2 智能化高压开关柜的思路
随着配电网系统的迅速发展和供电稳定性日益提高,人们对开关柜的要求提高的很快,特别是当其自动化系统变成无人值班时,就需要对开关及开关柜运行监测必须到位,为了使监测更有效率,就需要采用一种传统的开关柜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智能化开关柜。这种智能化开关柜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1)满足传统开关柜的基本功能要求;(2)要有自检、自控和自我诊断的新功能,以满足配电网综合自化的需要。
2 高压开关柜监控设计方案
2.1 高压开关柜功能
通过对其相应项目的需要和工作环境的分析,高压开关柜功能主要有以下的功能。
(1)对母线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网频率、功率因数、电能等进行在线测量;对断路器、隔离开关也同时进行在线检测;对高压开关柜进行控制,促使真空断路器既可以有合闸也可以有分闸的功能。(2)具有进行语音报警和故障诊断的功能。(3)具有母线温度、湿度、真空度测量的功能。(4)具有记忆故障的功能。(5)具有数据通信的功能。(6)具有微机“五防”闭锁控制的功能。
2.2 变电所监控系统
变电所监控系统主要有两方面组成,具体如下。
(1)现场总线控制技术:从工艺层发展到工艺设备现场的技术就是现场总线技术〔3C技术(Computer, Control, Communication)〕,把其和传统的集散控制系统DCS技术进行比较,可以得出其主要优点有:①通信全数字化;②互操作性和互用性功能强;③分散比较全面;④开放性很好;⑤具有一对N结构。(2)变电所监控系统组成:此系统主要由以下3部分组成:①对现场设备进行间隔层测控、对智能装置进行“一体化”保护;②对智能通讯接口进行监控;③对主机等设备进行监控。
3 数据融和技术在智能化高压开关柜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由于数据融和技术具有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鲁棒性、扩展时间和空间上的观测范围、增强数据的可信度及增强系统的分辨能力等优点,故其在智能化开关故障诊断后运用非常广泛。
3.1 数据融合技术
(1)数据融合定义:一方面其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多传感器信息进行分析观测研究,进一步对需要测量的对象进行一致性方面的描述,从而确定其所需要的决策和估计任务,进而使系统具有更加优越的性能。(2)数据融合原理:基本原理就是对多传感器资源进行完全充分的利用,在通过对合理支配和使用传感器用来观测信息,按照一定准则对多传感器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冗余或互补信息进行不同的组合,从而获得需要测量的对象进行一致性方面的描述。(3)多传感器融合的层次:其主要有数据层、特征层、决策层。(4)数据融合过程:过程主要包括多传感器(信号获取)、数据预处理、数据融合中心(特征提取、数据融合计算)和结果输出等环节。(5)数据融合系统的结构:主要有串行、并行、串并行混合和网络型4种形式。
3.2 基于数据融和技术的故障诊断的实现
3.2.1 层次诊断原理
由于被诊断对象具有层次方面的特性,故可以对被诊断对象的结构、功能及故障进行分解。高压开关柜的故障诊断主要在机械和电气方面表现的较多。因此,该论文采用的主要方法为故障分解方法。
3.2.2 诊断过程
在该论文中,选用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母线温度传感器、断路器位置传感器、漏电传感器、介质损耗传感器监测高压开关柜状态。
4 抗干扰技术
4.1 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术语
电磁干扰由于受外部干扰源的影响,其可以产生干扰源,并进一步对有用信号进行大面积的损坏。
通过电磁干扰所发出的电磁能,其在传输至敏感设备的过程中受到经某种传播途径的影响,而敏感设备又进一步做出一定形式的“响应”,并达到干扰的“效果”,产生这个作用及其结果,就被称为电磁干扰效应。如果结果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就会导致设备或系统失灵,从而致使严重故障或事故的发生,这种现象就被称为电磁兼容性故障。
4.2 电磁干扰概述
4.2.1 电磁干扰的分类
通过对电磁干扰进行分析,发现其分类的形式很多,但其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按照传播途径可分为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等两种形式。(2)按照干扰源的性质可分为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等两种形式。(3)按照频带可分为窄带干扰和宽带干扰等两种形式。 4.2.2 电磁干扰的三要素
通过分析研究,基本上所有的电磁干扰都是由三个要素结合而成。其三个基本要素主要是:(1)电磁干扰源;(2)对该干扰能量敏感的接收器;(3)将电磁干扰源传输到接收器的媒介(传输通道)。
4.3 抑制电磁干扰的措施
通过对抗干扰措施什么分析研究,为了有效提高抗电磁干扰的能力,需要针对不同问题采取各种不同的措施来处理,具体如下。
(1)滤波技术:采用滤波器等介质,这样就可以过滤掉高频信号,从而保证低频信号可以通过。(2)屏蔽技术:采用抑制电磁噪声传播的空间(即通过采用切断辐射电磁噪声的传播途径的方式)。(3)系统的电源:采用提高电源系统的供电质量的方法,来最大可能地保证单片机可以安全可靠的运行。(4)印刷电路板抗干扰:通过对电源线和地线阻抗噪声、电源的布置方式进行控制来加以处理。(5)其它抗干扰措施:主要可以有光电隔离、继电器隔离和信号线间窜扰等其他措施加以控制处理。(6)软件抗干扰措施:这种方法主要是在系统受到干扰的情况下,使系统恢复正常运行,或者通过去伪求真的方法来防止信号受干扰。
5 结语
通过对智能化高压开关柜监控系统和故障诊断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得出来的结论很多,主要有以下结论。
(1)通过采用微机“五防”闭锁控制等装置来替代原先的机械“五防”、电气“五防”,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保证了用电操作和供电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控制人身触电身亡和设备损害等事故的发生。
(2)通过采用数据融和技术来处理高压开关柜的电气故障,可以使保证故障处理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篇5
1.智能化材料的主要功能及基本构成
1.1智能化材料的主要功能
智能化材料的主要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感知功能。该功能可以对外界或内部环境的刺激强度,如电、光、热、化学、核辐射等的强度及变化进行检测和识别,并将识别到信息积累起来。
(2)自反馈功能。通过传感网络,对系统输入与输出信息进行对比,再将其对比结果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再适时地做出相应的反应,并采取必要的行动。
(3)自诊断功能。通过对系统目前的状况与过去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自行判断出系统存在的故障,并采取必须要措施予以校正。
(4)自调节功能。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调整自身的结构和功能,并适时改变自身的状态和行为,确保材料系统始终以一种优化方式对外界变化做出正确的响应。
(5)自修复功能。通过自繁殖、自生长、原位复合等再生机制,对材料系统的某些局部损伤和破坏进行修补,使之可以迅速恢复到原始状态。
1.2智能材料的基本构成
智能材料主要有以下部分组成:
(1)基体材料。基体材料担负着承载的任务,通常以轻质材料为主。由于高分子材料具有粘弹性的非线性特征,而且耐腐蚀性强,重量轻,成为基体材料的首选材料,其次可选用轻质有色合金的金属材料。
(2)敏感材料。敏感材料主要用来感知识外界或内部环境的变化,因而担负着传感的作用。常用的敏感材料主要有光纤材料、压电材料、液晶材料、磁致伸缩材料、磁流变体以及电流变体材料等。
(3)驱动材料。驱动材料担负着响应和控制的任务,一定条件下可以产生较大的应变和应力。普遍使用的驱动材料主要有压电材料、电流变体、形状记忆材料以及磁致伸缩材料。
(4)信息处理器。信息处理器是智能化材料中的核心部分,主要对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判断和处理。
2.智能化建筑材料应用实例
2.1“智能皮”建筑材料
“智能皮”建筑材料由美国建筑大师师斯蒂芬?基兰和詹姆斯?廷博莱克开发而成。是一种可以在铝制框架上进行拉伸平铺的外包装材料,主要由两层聚脂膜(PET)构成,以柔性膜材料为基板材料,并在基板上喷涂一些带有能量储存、信息显示、照明、加热功能的微小粒子,开发出来的电子墙壁不仅价格低,还能任意改变功能,如投影、照明。聚脂膜表面是一层高纯度的树脂,内部含有一种相变材料颗粒,可以将白天在外界吸收的热量在晚上释放出来。两层聚脂膜材料之间存有5cm的空隙,空隙间用块状气凝胶填充,绝热系数不亚于填充了聚苯乙烯的43cm厚的水泥墙。由于智能皮表面有微型有机光电太阳能电池存在,因而可以直接通过吸收阳光为有机发光二极管和内部照明系统提供电能。
2.2智能涂料
随着材料科学及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涂料材料的功能性日益增强,智能涂料也被广泛应用到生态住宅中。在冬季温度下降时,轻质热敏型涂料可适当地将起居室颜色从夏季的浅色调调至为冬季的深色调。智能涂料也具有健康卫生功能,将抗菌聚合体植入涂料中可杀死细菌。同时带有吸收性能的涂料不仅可以将厨房中的油烟味除掉,而且对灰尘有排斥作用,可改善住宅卫生。近年来,智能涂料在室内装饰的应用已有长足发展之势,也是智能建筑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2.3智能玻璃幕墙
智能玻璃幕墙由一个单层玻璃幕槽和双层玻璃幕墙组成。与传统玻璃幕墙相比,智能玻璃幕墙是一个各专业协调合作的多功能系统,既包括了玻璃支撑结构,又包括建筑服务系统以及建筑内部环境控制系统,采用热通道幕墙技术,不仅可以很好地控制室外光线,而且通风性能好。加之智能玻璃幕墙外侧是全封闭式的,因而可有效降低外界噪声对建筑内部的干扰。
2.4智能板材
模克隆多层紫外线防护IQ-Relex板材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由德国拜耳材料科技集团研制而成,在酷暑的夏季,可反射太阳光的紫外线,降低室内热量。在严寒的冬季,能吸收阳光为其提供热量和温暖。这种以聚碳酸酯为基体材料的智能化板材,不仅质轻坚固,耐腐蚀性强,而且易加工,可有效地降低辐射,是建筑墙面和顶棚的首选材料。
3.楼宇自动化控制的领先技术( BAS) 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系统集成成为判断建筑智能化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现代物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弱电系统作为智能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步向系统集成方向迈进。作为建筑的核心系统集成,智能化建筑通过整合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通讯自动化系统来实现信息、资源和管理服务的共享。所以,只有信息集成得以实现,现代物流管理和信息服务系统才能得以建立,智能建筑才能真正达到智能化。
弱电系统的信息集成在智能化建筑的信息化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弱电系统监管着智能建筑中的所有机电设备,向物业管理和信息服务系统提供着各种关于设备方面的数据。这些重要的历史数据或实时数据,是智能建筑设备维护、管理决策、自动计费至关重要的依据,因此,建筑的智能化是以弱点系统信息集成为基础的,弱电系统集成必须以信息集成为目标,实现自能建筑弱点系统集成向弱电系统信息集成的转变。
弱电系统信息集成的特点是:以网络基础,建立一个统一完整的监控管理平台,通过系统软件采集和取用弱电各分系统全部的实时数据,并将其在各大集成网络系统中,以达到实现信息、资源和管理服务共享,满足众多用户需求的目的。
近年来,众多高档建筑的业主加大了对具有智能特征的各分系统的投入,如5A甲级写字楼、商务大楼,这些建筑大数投入资金高,系统硬件先进,但建成的弱电系统但仍无法达到信息集成化的要求,其内在的潜力和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现代建筑物的弱电系统众多,常以弱电系统集成来解决这一问题。传统的弱电集成方式常=以楼宇自控系统(BAS)为中心,通过串行通讯的方式将BAS专门的通讯控制器和它生产的产品连接起来,促使系统之间的数据得以传递,这无疑是将它方产品纳入楼宇自控系统的一种集成方式。
第一,楼宇自控系统( BAS)的系统软件都为自成系统,尽管自身由通讯网络构成,但系统体系较为封闭,向外开放能力较弱。有的楼宇自控系统( BAS)虽有数据交换接口,但这些数据接口去缺少支持网络系统的功能,加之使用这些数据接口需要专业的软件编程,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极为不便。
第二,普通的楼宇自控系统(BAS)的中央监控系统缺少网络环境下的信息集成管理集成功能,缺乏开放的数据库接口,楼宇自控系统和其他应用程序进行数据交换的能力非常有限,当弱电系统通过楼宇自控系统中心和上级集成系统交换数据时,容易产生瓶颈效应,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科]
篇6
一、建筑设备系统优化集成的具体实现
建筑设备系统优化集成的基础是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各种智能化的技术,这样才能够为建筑设备的高效化运行提供便利的基础。
建筑设备系统智能化是时代和技术的产物,是人类活动的领域逐渐扩大、生活和生产要求逐渐上升的结果,建筑设备系统的优化集成可以说是一种智能建筑,综合了很多高科技技术的建筑,这些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信息通讯技术等,现金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建筑物的设计更加合理化与科学化,尤其是使内部的建筑的电气系统、防火防盗功能实现自动化和综合管理的目的,特别是可以让建筑物具有远程监控的作用和功能,只有这样的建筑才可以称得上是智能化建筑。它的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管理的自动化、信息的全面化、和办公的自动化。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上来看,建筑设备系统优化集成的主要优势包括使用效率高,节能特点突出,居住环境舒适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虽然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但是发展的速度却是非常地快,近些年来国内的很多省份市区的建筑设备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特别是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大都市,对建筑智能化的研究和应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很多智能化的建筑也向着大型的公共建筑的方向迈进,例如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建筑设计的交流与学习活动越来越密切,建筑设备系统的优化集成也能够得到越来越好的发展。
二、建筑设备系统节能控制的技术基础
建筑设备系统要想达到节能的目的,就要以现代技术为依托,尤其是对电气系统的设计方面,要综合考虑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以便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设备的能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具体的技术支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通信技术在智能建筑中主要的使用功能包括为互联网络的接入提供端口、在使用过程中逐渐与移动通信系统实现交互式结合、可以同时进行远程的多方电视会议、并可以实现远程的医疗与教学等。在智能建筑中,信息通信技术的出现,实现了将通信的终端直接连接到办公室和家庭中来的目的,并且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并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对系统实行远程的监控和操作,还可以对数据库的信息进行适时监控,查看相关的访问记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逐渐提高建筑中人们合理利用资源与能源的意识。互联网技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如果使用的是开放式的网络传输协议,就可以极大地提高控制系统的各项功能,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现阶段,智能建筑的电气系统中一般都实现了三网合一的网络化建设,这“三网”通常指的是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融合,其中的核心部分还是互联网。基于互联网技术,就可以将这三者逐步整合成一个互相渗透的有机整体,彻底打破了三者各自独立运营的传统模式,充分实现了资源的共享。
办公自动化技术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化。在智能建筑中,一般通过通信网络系统为建筑的各项活动提供理论的支持。办公自动化的技术应用主要包括多媒体电子邮件、远程会议电视、无线遥控等,办公自动化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为建筑的各项电气设备提供信息和网络化的服务,促使其可以保障整个建筑的高效快捷的商业活动,现阶段,通过E-mail智能传真等方式可以发送多种形式的信息,包括声音信息、图像信息、音视频信息、格式化文本等,同时还可以利用B-ISDN实现对互联网的远程控制。
智能信息化技术是在半导体芯片的不断发展背景下得到进一步拓展的,具体的表现包括智能卡的广泛应用以及家庭智能化技术的实现。这种半导体芯片的主要特点包括空间的占有量非常小,方便携带,具有非常大的内存空间,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能,同时还可以脱机使用,并具有一卡多用的性质,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用户。尤其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智能卡可以帮助人们节省很多时间,在保安门禁系统、停车场付费系统、商业收银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家庭智能化技术的主要特点就是通过一个家庭用的智能控制器将家庭中的各种家用电器和通讯设备全部链接起来,可以在异地对家庭中的电气系统进行远程的监控,保障家庭设施的安全度与协调度。这种家庭处理的方式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和接受,不仅为家庭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还有效保障了人们的生活的安全性。
无线局域网络技术的使用给智能建筑的网络化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并打破了传统的有线局域网的布线限制,降低了工程的消耗程度。传统的网络使用需要在建筑中预留一定的线路,在布线的过程中还容易造成线路的损坏等,无形中增加了网络使用的成本。近些年,移动通信技术和卫星通讯技术不断发展,这给无线局域网的产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项技术的主要应用特点是将微波、激光、红外线作为网络传输的媒介,提高了线缆端接的可靠程度。一台计算机可以在特定的网络使用范围之内任意更换地理位置,为用户的使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智能建筑中,很多领域都实现了无线局域网的连接,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号的传输、接入服务等功能,为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提供便捷化和高效化的服务,满足了人们的各种需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设备系统的优化集成和节能控制技术对建筑的使用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一点上,要着重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建筑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在优化集成的设计模式上实现节能的效果,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建筑使用便利条件,同时还可以为经济的建设节省更多的资源。
参考文献:
[1]吴勇.智能建筑设备系统有效运行的方法与措施浅谈[J].中国住宅设施,2011(4)
[2]徐湘湘.智能建筑设备系统集成控制关键技术分析[J].管理观察,2009(34)
篇7
引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作为新兴的一门科学技术,智能化技术阐释了智能的本质,并且以此为依据创造出有智能反应的智能机器。智能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而且电气工程的自动化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国家工业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并且会向着其他行业发展。
1、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设计理念
1. 1 利用集中监控式的设计理念
集中监控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占据着很大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这种途径运行和对这种途径进行维护时比较方便。②集中式监控受到的限制相对较少。③相对于其他系统来说,在对该系统进行设计时会较简单,不繁琐。这种系统在运行时,集中化理念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得以体现,可以将系统中的改革部分的功能用同一个处理器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处理器的负担,处理器的运行速度会由此减缓。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途径监控系统时,当监控对象增加以后,主机的冗余就会随之下降,此类情况下电缆的数量也就增加了,投资成本自然而然地就增加了。在这个运行过程中,系统的可靠性会受到长距离电缆的影响。隔离闸刀上面的闭锁和断路器的联锁用的都是硬接线,而且在一些情况下隔离闸刀上的接点会出现错位,这些情况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电
气工程中的电气设备没有办法运行。相比较来说,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过程中使用集中式监控的现象尤为普遍。
1. 2 利用远程监控式的设计理念
远程式监控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有着显著优势: 其一,这种远程监控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电缆的增加数量;其二,远程监控式安装方便,可以节省安装材料,在很大程度上节省安装费用; 其三,远程式监控的可靠性相对较高,并且组装完成后使用方便,因而远程式监控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应用广泛。但是远程式监控在具有优势的同时也具有诸多缺点,如远程式监控的通讯速度缓慢,通讯量大,所以远程监控式应用于小型监控系统,较大的监控系统往往会选用其他系统。
1. 3 利用现场总线监控式的设计理念
现场总线监控相对于其他的设计理念来说具有比较强的针对性,可以根据不同的间隔、不同的功能来进行设计。这种现场总线监控除了自身所具备的优势之外还具备远程监控式的优点,利用现场总线监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模拟量、隔离设备、端子柜等方面的数量,并且这种情况下所安装的监控系统是和通讯设备互相连接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运输电缆所需要的费用,从而减少了安装的工作量和投资成本。
2、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优势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采用集成智能化技术的智能化控制器替代传统的控制器,实践证明其在以下几个方面具备传统技术无可比拟的应用优势。
1.1 精度更高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对象动态方程较为复杂,因此控制的精度较难掌控,传统的自动化控制器需要进行对象模型的设计,在此过程中会遇到多种不确定的、不可预知的因素,要想使对象模型设计的精准,就必须准确掌握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实际工作中由于客观原因使之不可能真正实现,因此就导致自动化控制的工作精度不高,实际效率有待提高;而智能化控制器则不需要进行对象模型技术,因此不受以上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其工作效率更高,控制的精度也更高。
1.2 参数调节更方便
传统的自动化控制器在实际工作中其控制性能是设定好的,因此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简单的调节,如果工作条件所限需要调节,则在现场需要配备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而智能化控制器本身具备自调节的能力,可根据响应时间、鲁棒性等参数的变化进行调节,以使自身的工作性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而在这一过程中并不需要有任何的技术人员在现场提供技术支持,即便需要人工干预也可通过远程控制来实现,真正实现现场的无人化操作,因此更符合电气工程行业发展的未来方向。
1.3 控制一致性更强
智能化控制器在对不同数据的处理以及对不同控制对象的控制上具有很强的一致性。首先,在对不同数据的处理上,即便是陌生的数据输入到系统中也可被控制器充分估计,从而使自动化控制工作尽量达到控制的要求;其次,在更换控制对象时也可达到传统控制器无法达到的一致性,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在控制对象更换时却经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其原因并不在于智能控制器自身控制理论的缺陷,而是由于设计人员并没有认真分析具体的工作对象和工作环节,这些人为因素的存在使自动化控制误差增大,在除去人为设计因素的前提下,智能化控制器的控制一致性是可以保证的。
2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实践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化技术可应用的环节非常多,然而大多数目前还只停留在理论研究的阶段,并没有得到实际应用,需要研究人员不懈努力,目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领域有电器工程系统故障诊断、智能控制以及电气设备优化设计等。
2.1 故障诊断
在电气工程中,各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是系统正常运转的保证,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是很常见的,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故障进行及时而有效的诊断,及时排查,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损失降低为最小就显得格外重要。以常见的变压器为例,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以达到对变压器的防护,实现长使用寿命、高效工作并安全运行的目的,使用智能化技术对变压器的渗出油分解过程产生的气体成分进行检验,可快速有效地判断出故障发生的大概情况,缩小故障诊断范围,在小范围内的检修工作会提升故障排查速度,避免带故障运行以及由于故障排查造成的长时间停机现象。除了变压器之外,智能故障诊断技术在其他电气设备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2.2 智能控制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引入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电气设备的智能控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替代在工作中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使之实现设备运行的无人化,减少人为操作误差,提高工作效率,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电气工程实现远程化控制,工作人员可通过一个控制中心完成对不同地点的电气设备实时监控和参数调整等,智能控制的实现提高了电气工程的自动化程度,使自动化控制效果得到质的提升。
2.3 辅助电气设备设计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中,电气设备的设计是十分重要且复杂的工作,涉及的学科甚广,要求专业性极强,智能化技术引入到电气工程电气设备设计工作中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可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结合设计人员的思想,将原本手工的设计过程转变为计算机设计,软件本身内置具备方案可行性判断功能,可为设计人员提供辅帮助,即便出现设计问题,修改也非常方便。
3、结束语: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与智能化技术结合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智能化技术将推进电气工程行业的发展进程,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科研人员的努力,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方向将会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王亮.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 无线互联科技,2014,01.
[2]魏亚东.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 电子制作,2014,09.
篇8
1、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Intellingent Building)起源于1984年的美国,它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应运而生的现代高科技的结晶。近十余年来智能建筑在我国得到了蓬勃发展。在我国颁布的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中对智能建筑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义: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智能建筑属于新型建筑形式,它是在建筑技术的基础上,融合信息化技术而产生。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办公自动化,同时保障建筑内拥有智能化建筑设备以及系统化通信网络。智能建筑优势集中体现在系统、管理以及服务等多个环节,通过对以上环节的优化,营造安全、便捷、舒适而且高效的生活环境。智能建筑的基础是科学布线,计算机技术只是其实现科学布线的手段。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下,完成多个系统的综合性配置,继而对建筑内各个设备形成全方位管理。按照《2013-2017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我国智能建筑行业市场经济收益以形成逐年增长的趋势,照此情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指日可待。
2、自动化控制技术
自动化控制技术是能够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附加装置(自动控制装置)使生产过程或生产机械(被控对象)自动地按照某种规律(控制目标)运行,使被控对象的一个或几个物理量(如温度、压力、流量、位移和转速等)或加工工艺按照预定要求变化的技术。其包含了自动控制系统中所有元器件的构造原理和性能,以及控制对象或被控过程的特性等方面的知识;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综合;控制用计算机(能作数字运算和逻辑运算的控制机)的构造原理和实现方法。目前,自动化技术正在向集成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而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是推动自动化技术从局部自动化过渡到计算机集成综合自动化的重要因素。因此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是自动控制技术的两大推动力。
二、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自动化控制是当前建筑行业追求的主要目标所在,是在无人直接参与之下通过使用控制装置操纵受控制对象或者过程自动的预定程序运行,确保应用中能够合理有效的进行。它是以数学的系统理论为基础,利用物理反馈原理的影响来促使系统自动化进行更正模式,使得系统在运行中各种数值能够达到预计效果和预定值。自动控制技术将人类从事的各种危险、繁琐的活动趋于安全和简单,大大提高人们工作效率,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控制技术正逐步应用到现代智能建筑中。早期智能建筑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一般包括:办公自动化(OA)、通信自动化(CA)和楼字自动化(BA)三个部分。
1、办公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便是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设备,以计算机为中心,采用传真机、复印机、E―mail、国际互联网局域网等一系列现代化办公及通讯设施,最大限度的提高办公效率、改进办公质量、改善办公环境和条件、缩短办公周期、减轻劳动强度、同时防止减少人为的失误和差错。办公自动化技术将使办公活动向着数字化方向发展,最终实现无纸化办公。通过采用办公自动化系统,能够使内部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丁作,这种以E―mail、文档数据库管理、复制、目录服务、群组协间工作等技术作支撑,让群体协同工作成为町能,彻底打破了早期办公自动化的“信息孤岛”,变成厂“信息大陆”,实现了对人事、文档、会议等的自动化管理。从而改变了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实现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具体来说.OA主要实现下面七个方面的功能:内部通信平台;信息平台;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化;实现文档管理的自动化;辅助办公;信息集成;实现分布式办公。目前国内多数上规模公司都已经使用OA系统进行办公自动化操作,但在新开发和设计楼盘时就充分考虑办公自动化需要,有效实现信息共享、软件对接的智能建筑暂时并不多。因此国内企业需在这方面不断加强。
2、通信自动化
智能建筑的信息通信系统通过与外部如电话公网、数据网、机网、卫星以及广电网相连,保证建筑物内与外部实现语音、数据、图像的传输。通信自动化能为使用者提供快捷、有效、安全及可靠的信息通信服务,包括语言文本,图形、图象及计算机数据等多种媒体的通信服务。通信网络系统一般包括:固定电话通信系统、声讯服务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多媒体通信系统、视讯服务系统、电视通讯系统,客户可自行定义服务通信方式.调整通信服务功能。
3、楼宇自动化
楼宇自动化是智能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智能建筑通过楼宇自动化系统实现建筑物内设备与建筑环境的全面监控与管理,为使用者营造一个安全、舒适、高效、经济、便捷的生活工作环境。楼字自动化系统对整个建筑的所有公用机电设备,包括建筑的中央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进行集中监测和遥控来提高建筑的管理水平,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维护及营运成本。
楼宇自动化系统涉及建筑的空调、通风、电力、照明、防灾、安全,给排水、车库管理等设备与系统,是智能建筑中涉及面最广、设计任务和工程施下量最大的子系统,它的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对智能建筑功能的实现有直接的影响。设计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目的在于将建筑内各种机电设备的信息进行归类、分析、采用最优化的控制手段,对各机电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使设备始终高效、有序的状态下运行,创造安全、舒适、高效的工作环境,尽量节省能耗和日常管理费用,从而提高了智能建筑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智能建筑在我国的应用中属于起步阶段,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相比较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大多数建筑单位并不了解何为智能建筑,在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中缺乏严格的控制项目技术措施和编辑方式,但是在利用的时候却又不能够及时的对其中故障进行清除。大多数建筑楼字、消防、保安等系统相互独立.分散布线,互联性差.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使资源、设备重复设置,造成极大浪费。另一方面,由于建筑智能丁.程涉及系统集成,对总体统筹规划的人才要求也较高,但我国目前这种综合型人才还存在很大缺口,由此我国建筑智能化还需要不断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来满足建筑智能行业需要。因此我国建筑单位应该认识到智能建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设计和施工技术水平,促使我国智能建筑市场走向良性循环和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越来越高,以自动化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组成的智能建筑应运而生。而自动化控制技术是智能建筑中的主要应用技术,通过分析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才能为智能建筑的发展提供帮助。
篇9
Key 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 Building automation; fieldbus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我国建筑业大力兴建的环境下,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的市场需求随之越来越大,而且吸引国内外楼宇自动化系统厂商不断的提升计算机控制管理的软件,强调人性化使用接口,有条不紊使建筑物机电与消防,安防,停车管理,门禁等各种系统结合,达到更舒适的工作环境,不但能节省能源,也节省了维护管理的工作量和运行费用。
1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是通过对建筑物的四个基本要素: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最优化设计,从而提供一个投资合理的,具有高效、舒适、便利环境的建筑空间。其中结构指的是建筑环境结构,它涵盖了建筑物的结构、装饰、建材、空间划分等;系统指的是实现建筑物功能所安装运行的光机电设备系统,如空调、电梯、照明、通信、综合布线、一卡通、业务办公等智能化系统;服务是指为建筑物的使用者和管理者提供高效、优质的全方位服务,提供安全、舒适、高效、便利的生活、学习与工作环境,并降低建筑设备系统的运行维护费用;管理指的是对人、财、物、信息及智能化系统的全面管理。
2智能建筑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运用
早期智能建筑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一般包括:办公自动化(OA)、通信自动化(CA)和楼宇自动化(BA)三个部分。 现在的智能建筑已经发展到 5A 系统,包括办公自动化(OA)、通信自动化(CA)、楼宇自动化(BA)、消防自动化(FA)和保安自动化(SA)五个部分。
2.1 通信自动化
智能建筑的信息通信系统能够和外部相关结构连接,包括:电话公网、数据网、计算机网、卫星、广电网相连等,这样能够确保建筑内外部之间的有序结合,让智能建筑的性能得到最大发挥。 通信自动化可以为用户创造快捷、有效、安全及可靠的信息通信服务,在语言、图形、文字等方面的通信水平都是比较先进的。 通信网络系统有:固定电话通信系统、声讯服务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等,各种通信功能都具备。
2.2 楼宇自动化
楼宇自动化在智能建筑中是不可缺少的构成,对于智能建筑自身价值的体现有着较大的意义。智能建筑利用楼宇自动化系统完成建筑物内设备与建筑环境的有效控制, 能够给用户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安全、舒适、高效、经济、便捷等方面的优势十分显著。楼宇自动化系统能根据建筑内部所有的公用机电设备,如:建筑的中央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等开展全面管理,实现了整体设备的有序运行,减小了建筑施工消耗能的成本投入。楼宇自动化系统涉及建筑的空调、通风、电力、照明、防灾、安全、给排水、车库管理等设备与系统,是智能建筑中涉及面最广、设计任务和工程施工量最大的子系统,它的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对智能建筑功能的实现有直接的影响。设计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目的在于将建筑内各种机电设备的信息进行归类、分析、采用最优化的控制手段,对各机电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使设备始终高效、有序的状态下运行,创造安全、舒适、高效的工作环境,尽量节省能耗和日常管理费用,从而提高了智能建筑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2.3 办公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便是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设备, 以计算机为中心,采用传真机、复印机、E-mail、国际互联网局域网等一系列现代化办公及通讯设施,最大限度的提高办公效率、改进办公质量、改善办公环境和条件、缩短办公周期、减轻劳动强度、同时防止减少人为的失误和差错。 办公自动化技术将使办公活动向着数字化方向发展,最终实现无纸化办公。通过采用办公自动化系统, 能够使内部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这种以 E-mail、文档数据库管理、复制、目录服务、群组协同工作等技术作支撑,让群体协同工作成为可能,彻底打破了早期办公自动化的“信息孤岛”,变成了“信息大陆”,实现了对人事、文档、会议等的自动化管理。从而改变了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实现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具体来说,OA 主要实现下面七个方面的功能:内部通信平台;信息平台;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化;实现文档管理的自动化;辅助办公;信息集成;实现分布式办公。目前国内多数上规模公司都已经使用 OA 系统进行办公自动化操作,但在新开发和设计楼盘时就充分考虑办公自动化需要,有效实现信息共享、软件对接的智能建筑暂时并不多。 因此国内企业需在这方面不断加强。
2.4 保安自动化
智能建筑安全防范工作很重要,过去依靠人工的方式存在很多隐患及弊端,而智能化小区的最重要目的之一,就是用电子装置来保障小区的安全防范工作,为住户提供舒适安全居住环境。 现代建筑的安全防范系统可以实时监控着非法闯入的发生,一旦出现警情,系统会自动向中心发出报警信息, 同时启动相关电器进入应急联动状态,从而实现主动防范,主要包括安装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门禁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出入口管理与周界防范系统;对讲与防盗门控等等,它们都是以自动化控制技术作为设计基础,使人们的公共安全得到保证。
2.5 消防自动化
智能建筑许多都是高层建筑,其内部设施功能复杂,形成火灾的因素也比普通建筑更多。 一旦出现火情,如何尽快有效地开展补救工作,就为智能建筑的防火带来了特殊的要求,因此消防自动化在智能建筑系统中就变得极其重要。消防自动化系统通过建筑物内不同位置的烟火控制装置提供的信息进行确认后报警,同时启动火灾联动系统,包括关闭空调、开启排烟装置、启动消防专用梯并且启动消防系统运作、紧急广播疏散人群,从而使得尽可能的减少生命、财产损失。目前智能建筑经常采用的消防自动化系统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气体灭火系统;火灾事故广播系统;安全疏散系统;消防电梯管理系统。
3结束语
面对新时期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更新。 智能建筑作为新时期的建筑代表,对建筑行业的创新施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作为建筑单位,必须要积极引进智能建筑新技术,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篇10
0.引言
楼宇自动化系统也叫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简称BAS),是智能建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任务是对建筑物内的能源使用、环境、交通及安全设施进行监测、控制等,以提供一个既安全可靠,又节约能源,而且舒适宜人的工作或居住环境。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通常包括冷热水系统、暖通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照明、电梯等子系统。
其发展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
1、CCMS中央监控系统
2、DCS集散控制系统
3、开放式集散系统
4、网络集成系统
其中,网络集成系统是现今世界上智能建筑领域变革与发展的主流方向,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1.系统构架
大型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通常由管理网络层、控制网络层,现场设备网络层组成。但是控制网络层在楼控系统中并非必要的存在,目前在国内已经出现许多楼控产品,只包括管理网络层和现场设备层,这种结构可以减少网络结构层次,并节省造价简化设计。[2]
图1智能化楼宇控制系统构架
2.技术实现
目前,控制网络层、现场网络层的通讯总线协议通常采用TCP/IP、BACnet、Lonwork、Meter Bus和ModBus等国际标准。[2]
楼宇智能化系统包含多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有不同厂家的产品。根据实际现场情况以及业主需求,系统往往由多家产品组成。因而带来了多系统融合的问题。
作为一种开放性协议,BACnet被广泛应用于楼宇智能化控制的通信领域,它可以为来自不同厂商的不同产品提供通用的数据通信接口,是目前最理想的楼宇自控系统[3]。BACnet作为一种通用规范和标准,实现了智能化楼宇设备通信功能和智能化设备功能互连互操作的目的。
Web Services被广泛应用于楼宇智能化系统的搭建[1],以此实现与Internet相连,实现楼控数据的交换与共享以及系统运行策略的确立,形成整体的智能化控制网络。
3.系统搭建
图2基于web service与BACnet的楼宇智
能化控制系统[3]
如图2所示,系统通过BACnet技术形成空调制冷、供暖通风、给水排水等各个子系统的底层控制网络。然后采用Web技术使智能化系统与Internet有机结合,通过Internet达到了楼宇自动化系统和智能建筑数据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的目的。从而使管理系统和控制系统一体化。
4.小结
BACnet不关注实现手段,更偏向于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监控与管理[3],允许不同厂商在产品功能要求相同的情况下,开发生产拥有自己风格和特色的产品。有巨大的发展潜力[1]。
Web Services 是常用的集中控制系统的集中方式,在BACnet 技术中是可行的实现方式[3],它主要提供了整个系统的数据交换方式,实现了系统的远程联网控制。
各种楼宇智能化技术的集成与融合也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与Internet 的通信和信息共享正成为各种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同时也期待着更为成熟的技术标准出现[2]。
参考文献
[1] 张彬,陈丹. 基于Web+Services技术的楼宇控制网络BACnet及Internet互连[J]. 低压电器,2009增刊,现代建筑电气篇:22-24.
[2] JGJ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S].
篇11
电力自动化系统涵盖范围广,专业系统众多,是由多种硬件、软件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的运行系统,监管这样的系统,需时刻关注大量繁杂数据: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数据采集负载等。这些数据数量巨大,分布分散,且格式不一,可理解性差。对运维人员来说,用各系统自带平台查看运行信息费时费力,往往容易因湮没在大量的运行数据中而遗漏重要信息,导致对系统中出现的异常故障无法准确识别、及时响应,延迟了故障相应时间,并可能导致故障扩大,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 日常运维主要问题
(1)运维人员需定时进机房对分布在不同机柜内的设备逐一、逐项巡视,加重了运维人员的工作量和压力。
(2)由于运维人员巡视周期性不连续,设备出现故障时往往需要等到下个巡视周期才能发现。
(3)运维人员在处理故障时,由于没有整体动态的系统运行信息,很大程度上依赖值班运维人员的经验水平,且对异常故障的处理,缺乏有效的手段。另一方面由于对已发生的异常故障缺少分析总结,没有将一些典型故障处理整理形成大数据,在系统运行分析、处理缺陷等工作时缺少决策依据,延长了故障处理时间,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隐患。
3 集中智能监控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集中智能监控主要是采集与自动化业务系统相关的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包括机房服务器、小型机、UPS、系统主机、网络设备等。系统结构设计符合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体系要求,在II区、III区设置采集服务器,通过合理的通讯方式,以串口通讯、网络通讯或其他通讯方式采集各系统设备的相关信息,数据采集、分析服务器通过SNMP等方式对被管理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采集、分析处理。将分析结果在II区内以C/S方式展示,并将III区用户关心的结果数据穿过正反向隔离等装置,在III区以B/S方式呈现,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数据采集、分析服务器:数据采集子系统通过各种不同接口适配器,从各种被管理对象处采集信息,进行相应处理、报警,并存储在数据库中。信息采集包括交换机、路由器、小型机、服务器、UPS等。
服务器、小型机:系统为UNIX、LINUX、WINDOWS等平台,信息采集为主机运行状态相关的所有信息,采集信息包括电源、风扇、网卡、内存、CPU、磁盘空间、日志文件、重要进程、服务、端口等。接口可以是网络、RS485/232等,信息采集方式可以采用Agent、SNMP协议。
路由器、交换机:网络设备监视包括路径发现、网络流量、设备性能。接口可以是网络、RS485/232等,信息采集方式可以采用Agent、SNMP协议等,采集信息包括:累计运行时间、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端口状态、链路状态、日志文件、网络流量、丢包率等。
UPS电源:UPS设备采用Modbus等协议,接口可以是网络、RS485/232等,采集信息包括:市电中断、转旁路、模块故障等。
安全设备:包括防火墙、专用隔离装置等。
4 集中智能监控技术应用的意义
通过调度机房设备智能监控技术的应用:(1)改变了以往运维人员挨个机柜逐一、逐项巡视设备运行参数的传统方式,提升了日常巡视的高效性。(2)由于智能监控系统的实时性,使得运维人员无需进入机房巡视便能第一时间发现设备出现的异常、故障告警,提升了故障响应的及时性。(3)借助智能监控系统平台自身强大的数据库存储、分析功能,将一些典型故障处理整理形成大数据,给运维人员提供参考决策依据。使得运维人员在处理典型故障时,更容易对故障的进行分析、定位处理,缩短了故障处理时间,提升了处理缺陷的准确性。同时后续可根据需要进行功能扩展,接入机房相关设备,如:精密空调、视频探头、温度感应器、火灾报警器等。
5 结语
随着调度机房设备集中智能监控技术的应用,维护人员不仅能够以更加安全、可靠、高效的新模式管理机房运行设备,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颖.机房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科技信息,2010(13).
篇12
一、智能化技术的概述
智能化技术在我国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针对医学中的控制系统,还是电力工程中的各项工程研究,智能化技术都凭借自身所具有的各种优势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智能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不仅能够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其系统的安全性能,有效促进该工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从而针对有限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因此,可以这样对智能化技术进行总结:智能化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果不断对其进行技术上的相关研究,将会更加进步。
二.智能化技术在运用过程中的优势
1、便于对电气系统进行调整控制。智能化控制器的另外一个优势就是,它可以通过鲁棒性变化、响应时间以及下降时间来对系统的控制程度进行随时调节,从而使自身的工作性能得到有效地提高,使自动化控制的工作得到最基本的保障。由此可见,在任何情况下,智能化控制器都要比传统的自动化控制器的调解控制功能更具有优势,也更加适合用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实际工作中。
2、智能化控制器具有很强的一致性。智能化控制器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处理不同数据的问题上,即使输入的数据十分陌生同样也可以获得较高的估计,实现自动化控制的有关要求。如果智能化控制器在使用过程中效果欠佳,不能对智能化控制技术进行盲目的否定,必须要对工程的每个环节进行仔细地排查分析。
3、不再需要建立控制模型。过去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需要建立控制模型来实现控制系统,由于被控制的对象的动态方程相对较为复杂,在实际操作证往往达不到精确的效果,因此,对象模型在设计过程中就会出现无法估量、无法预测等相关问题。而智能化系统的使用更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不仅使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提高,也避免了在源头上出现一些不可控制的因素,从而加强了自动化控制器的精密系数。
三、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1、智能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在电力系统的工作过程中,智能化技术可以说是渗透到该系统的方方面面,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专家系统。所谓的专家系统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系统,不仅对相关知识进行收集,还有着绝对的工作经验和系统工作过程中的一系列规定,从而在遇到问题时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解决等,因此,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专家系统中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不仅可以确保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智能化技术在智能控制中的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会存在一些高难度、高危险的工作,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工作中,让人工智能操作代替人为操作,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无人操作、远程操作,达到智能操作的高效化和自主化的目的,智能化技术为智能化控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3、智能化技术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电气设备的设计,而设计的过程又相当的繁琐,它不仅要求设计人员对磁力、电气、电路等学科的知识要有足够的认识并能恰当的运用到设计工作中,而且它对设计人员的工作经验也有比较高的要求。传统的设计方式是利用实验与经验相结合的手工设计来完成的,因此方案的达标率低,修改的难度较大;而现在的方案设计是利用CAD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软件来完成的,不仅减少了设计所需的时间,而且设计出来的方案无论是质量还是使用性能都相对较好。遗传算法是优化设计的过程中智能化技术应用的具体形式之一,它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它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对设计进行了优化。
4、智能化技术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电气工程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电气设备发生故障的情况不可避免,而在故障发生前必定会有一系列与故障本身存在一定联系的征兆出现,利用智能化技术,就可以对其进行全面、准确的诊断。比如,变压器在电气设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电气设备监测人员对它的运行状况格外的重视,经常对其进行不定时的检测、维修,不过这样做也不能完全避免电气故障的出现,为了及时地将故障诊断出来,把电气故障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引入智能化技术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四.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应用的发展趋势
1、功能方向的发展。增强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功能作用,要充分利用用户界面图形化、科学计算可视化、内装高性能PLC、多媒体技术等要素。智能化的图形用户界面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窗口和菜单进行简单的操作,极大地方便了非专业用户的使用。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领域,利用可视化技术,如CAD设计技术,极大地缩短了产品设计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同时降低了成本。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内装高性能PLC,可以方便用户进行编辑修改,从而建立自己的应用程序。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领域中,可以对信息进行智能化、综合化的处理。
2、体系结构的发展。智能化技术可以使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体系结合向集成化、模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LED显示技术,科技含量高、体积小、质量轻,可以以超大尺寸的形式显示信息,很大程度地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相关显示器的性能,提高了集成电路的密度。应用智能化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模块化,这利于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标准化和集成化。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将电力机床联网以达到远程控制和无人操作的目的,在任何一台机床上对其它机床进行控制,使得不同机床的画面同时显示在每一台机床屏幕上。
3、性能方向的发展。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使其朝向高速度、高精度、高效化的方向发展。速度、精度、效率是衡量电气工程自动化水平的关键性指标,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结合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高速度、高精度、高效化。
五、结束语
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电力系统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同时这也是电气工程发展的一个新机遇,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控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提升电气工程质量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李庆娘.基于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应用分析[J].信息与电脑. 2013(02)
篇13
存储即服务的概念不断深入人心,云存储作为云计算概念的发展和延伸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云存储是一种全新的存储服务模式,有效地整合了大规模的存储资源并把存储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云存储实现了合理的数据存储和高效的数据管理,有效地减轻了用户对数据存储和管理的负担,同时也降低了用户的开销。随着云存储服务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政府部门和企业数据外包服务等应用成为云存储应用的重要部分。
随着云存储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安全问题得到了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绝大部分用户希望在不损害数据原有安全性的前提下使用云存储服务。针对云存储中数据保护需求,研究者开始采用密文访问控制机制来保护数据在存储和共享过程中的安全。然而,在云存储中采用密文访问控制机制会较为明显地增加用户使用开销,降低用户访问云存储的效率。特别是当数据共享规模大、用户属性较少、访问权限变更频繁、数据访问集中时,采用密文访问控制机制会明显增加用户访问云存储的延时。如何有效应对密钥分发复杂、权限撤销开销大、用户资源受限等挑战,降低采用密文访问控制机制的额外开销,是云存储数据安全保护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密文访问控制的基本应用场景
数据所有者主要负责数据加密和密文分发操作,数据一般采用对称算法加密后托管到云端,然后通过安全信道或其他可靠手段将密钥分发给授权的数据使用者。数据使用者从云存储中取回数据后解密使用,采用不同密文访问控制技术时的解密密钥获取过程不尽相同。云存储服务提供商只需要提供相应的数据存储能力,响应数据读写请求即可。系统管理员负责配置云存储服务,完成密文访问控制机制初始化,管理维护系统用户的身份证书。
二、简单个人用户密文访问控制实现方案
用户将数据加密后存放到云存储中,使用时取回数据并解密。简单个人用户很少需要共享数据,因此可以简化密文访问控制过程,降低用户开销,简单个人用户密文访问控制实现方案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三、总结
本文在深入分析云存储中数据安全防护需求的基础上,综合现有密文访问控制技术和新型密码技术,提出了云存储中密文访问控制模型的数学描述,并分析了影响模型性能的主要因素。然后分别针对简单个人用户、社区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给出了模型的多种不同实现方案。其中,基本密文访问控制方案能够为简单个人用户的数据云端存储和共享过程提供简洁、有效的保护。基于本地的云存储访问效率优化技术。企业用户使用云存储时具有数据量大、共享频繁、访问相对集中等特征,如果简单地采用密文访问控制机制来保护数据存储和共享安全,则会降低云存储的访问效率。基于本地的云存储访问效率优化技术,能够在企业已有计算、存储资源上部署本地,然后通过本地来代替员工完成密文访问控制相关操作、并缓存频繁访问的数据,最终有效地降低采用密文访问控制机制对企业用户的影响。以上研究成果针对云存储数据安全需求,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提升了密文访问控制机制的效率,促进了密文访问控制技术在云存储数据安全保护中的进一步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家治.云存储中基于属性的密文检索与访问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