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手绘实训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手绘实训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手绘实训总结

篇1

“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

回首来时路,这几段话可以说是我们中学部全体同志思想和行动的真实写照,也揭示出我们能克服困难,较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根本原因。

本学期我们中学部在学校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各部室的配合下,在中学研训部全体研训教师的通力合作下,我们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继续深化全县素质教育工作进程,同时在强化研训教师个人素质、争做学者型教师等方面做了积极的努力。具体内容如下:

一、学期初教学工作检查

3月1日2日两天,中学部按照县教育局的要求对全县初中进行了期初工作督导检查,通过听汇报、看学校计划、听课、查教案、调查校本培训等形式,了解各校教学工作开展的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根据以往的经验,每位研训教师深入到乡下学校的时候,都要带着相应的表格,逐项进行详细的检查,然后认真填写检查表格,汇总检查意见而后以调研报告的形式将检查情况报告给县教育局,反馈给基层校,促进了各学校教学及管理尽快步入正常的轨道。

二、以课改推进为重点,扎扎实实开展研训工作。

1、出色地完成学期初新教材集中性培训工作。

    本学期是我县初一年级实施新课程的第二个学期,总结第一学期课改经验,搞好七年级下学期的教材培训,是新课程顺利推进的有效保障。为此各科教研员利用寒假的休息时间为此次培训做了充分的准备,于开学初学生开学前的这段时间对基层教师进行了不同内容的相关培训。

     开学初,从2月26日至29,语文数学英语物理政治地理生物美术音乐等学科共有400多名教师受训。培训采用讲座、看录象光盘、研讨,答疑、互动交流等形式,会后广大教师反映这次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都很强。

在集中培训中,除了我们亲自开展的培训活动,还配合着市教师进修学院安排的全市性的北师大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几个出版社的教材培训工作。我县的相关教师也参加了上述的培训活动。

2、召开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会

3月 10 日,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会在首山镇二中召开。有300左右教师参加。县教育局韩局长、教师学校李校长参加了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然后会议分学科进行,由学科教研员主持。教研员通过对上学期期末成绩的研究,分析了取得的成绩和从教学成绩折射出的问题,并根据平时下乡调研了解到的新课程实施的情况,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会既是对前段时期成绩的肯定,又及时地对存在的问题和疑惑进行了矫正和解答,开得很及时。

3、组织市、县两级送教下乡活动

(1)    迎接辽阳市新课程送教下乡工作

3月27  日,在首山二中五楼电教室,语文、英语两科观摩课依次进行。从会议议程的设定、课程的调动、到听课人员的组织等方面都安排得很有条理。会后市教育学院刘文起院长、中学部的刘云英主任都对我们的组织工作很满意。

(2)    新课程理论巡回讲演。从开学初开始,应基层学校的邀请,以栗主任为主讲的巡回讲演先后到了首山镇一中、二中、乡中、三新学校、甜水中学等  所学校,听课教师有500多人次。讲演内容中既有新课程的理论阐述,又有生动的教学案例,深入浅出,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每次2、3个小时的报告,秩序井然,只有教师手中的笔在疾驰……

          由于时间关系,很多学校的邀请,这学期没能成行。

(3)    语文学科的中考前辅导

  语文学科的中考前辅导应该说是含金量很高的一项工作。教研员到乡下学校现场做课,教高的个人素质博得了基层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赞誉。在唐马中学,我亲耳听到了王自强和刘红明讲的内容,很精彩。

(4)    语文学科在河栏中学召开教研会

河栏片五所学校的20多名语文教师到会,内容有两项:

首先,由张小霞、韩纪永两位老师做了两节七年级语文课,大家课后做了研讨、交流。

其次,由教研员对今年的中考进行考前预测。

4、优秀课评选工作

    此次优秀课评选也即是市级优秀课的预选。全县教师积极参加此次活动,共有76名教师申报。此项工作由高冲和孟令娟两名同志负责。两同志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工作中,为了加强这项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我们采取了以下程序和措施:

(1)    认真制定《优秀课评选细则》和《优秀课说课标准》 。

(2)    严格优秀课评审程序。根据今年的实际情况和以往的工作经验,我们采取了基层推荐——报名审核——现场抽课的程序。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以评促训,通过这样至下而上的评选活动加强了岗位练兵,真正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3)    学科教研员分成文理两个小组为教师的上课评分,避免了不公正的现象。

(4)    加试新课程理论。这是我们把继承传统与积极创新相结合的一个亮点。这一举措反响很大,进一步加深了基层教师对学习新课程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的认识。

此次活动共评选出优质课35节,报送辽阳市参加下学期市级优秀课的评选。

5、骨干教师培训

(1)    我们在7月17日在首山镇二中召开了县级骨干教师培训会。会议的内容有两项:一是集中听栗主任的报告,二是分学科安排的培训内容。这次培训进一步明确了对骨干教师的要求,规范了骨干教师的管理,提升了骨干教师的理论水平。

(2)    语文学科组织部分骨干教师赴丹东考察学习。

时    间:4月22至25日

参加人员:部分学校校长、教务主任、骨干教师

主要内容:到省农村实验中学听语文科,听校长冯振飞的经验介绍;到凤成市东方红小学听作文课

效   果:冰心说过,墙角的花,孤芳自赏时,天地就显得小了。所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只有走出去,才知道天地有多大。

6、教学质量跟踪监控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工作永恒的主题。本学期我们搞了5次质量跟踪测试,其中初三是3次模拟,初一初二是期中期末测试各1次。这牵扯了我们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但应该说我们的收获也是很大的。我们通过对调卷成绩的分析,进一步了解基层学校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质量的新动态,以便能随时调整我们的研训策略。同时,我们教研员的威信也在这些工作中树立起来了。每次出题都是教研员花费心血最多的时候,大家平时广泛收集材料和信息,很多同志自费买了很多资料,以充实自己。可喜的是大家的付出换来了回报:基层学校对我们的试题非常满意,河栏中学、唐马中学、甜水中学等中学的语文老师曾主动向我们表示了这一态度。中考结束后,我们欣喜的看到我们的模拟试题中的很多题型和问法也与中考试题一致。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果,用一句古语来表达就是:“功夫在诗外”。

7、学科特色教研活动

(1)    语文学科举行了辽阳县第二届“叶圣陶”杯师生作文比赛

(2)    数学、物理、化学学科组织参加全国竞赛————取得佳绩

物理:国家一等奖1人,国二等2人,国三等4人。

化学:国家级2人,省级一等9人,省二等4人。

(3)    英语学科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大赛

国一等7个,国二等22个,国三等25人。

(4)    英语学科召开初三复习策略研讨会

初三复习是本学期的重点工作。为搞好复习,英语学科在首山一中开会,针对初三英语复习的内容 重点设计了四节课,听课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内容来听,并写下了自己的听课反思。这个会议对初三英语的复习起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对与会教师的启发相当大。

8、计算机培训

两年来此工作一直由路旭同志分管。所有关于计算机培训的动员、通知、沟通、编班、管理、准考证合格证的发放等都由他负责。为此耽误了个人的休息时间,花费了很多电话费而毫无怨言,其精神可见一斑。

三、继续教育工作

  迎接省市继续教育检查是我们这学期的一项重点工作。此工作由刘红明和王力学两同志负责。“十五”以来,我们做了大量的研训工作,使我县教师整体素质较“九五”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我们认为“十五”末期继续教育验收是展示我们工作成果的机会,同时也能进一步规范继续教育管理,为“十一”五继续教育打好基础,所以我们把它当成重中之重。

首先,我们召开部内会议,认真学习省市检查的有关文件,讨论并制订迎检方案,确定自检自查细则,明确责任分工。

其次,专门召集教务主任开会,布置迎检工作,教育局王股长,教师学校李校长也到会强调其重要性。要求各学校自检自查。

第三,中学部同志到基层学校初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四,栗主任、王力学、刘红明对重点单位复检。

通过我们的努力,接受市检查的首山二中和隆昌中学顺利过关。

四、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努力做研究型、学者型教师。

篇2

首先,高职院校的装饰专业所招收的学生大部分是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并没有美术基础。以我们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我们建筑装饰专业一个班大概在35人左右,但是作为艺术特长生招收进来的不超过5个人,只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十五左右。在他们写生实训之前,一般是上一个学期的手绘基础课程,每周8节,一般是128个课时,这里面包含了结构素描的64课时,手绘的64课时。我们的艺术生在高考之前,最少是经过了一年的专业训练,很多是更长时间的训练。而这仅仅128个课时,很难达到能够进行风景写生的教学目的,所以常常在我们带学生出去景点时,学生看到建筑物不知从何下手。

其次,我们的老师在外出的时候更多的是要求学生的作业量达到规定的数目,或者是沿用一些美术院校传统的纯艺术类风景写生的教学模式,没有针对本专业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自身条件进行精心设置准备,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在写生景点的选择上,很多院校在出去之前没有经过慎重考虑和精心踩点,盲目扎堆一些绘画类的写生场所,缺乏构建固定的写生实训基地。

通过近些年的带写生实习的工作经验,我觉得在整个的写生实训过程当中,主要是把握好“三步走”的原则,在各个源头控制好,每一步都精密部署,才能让写生实训达到真正的训练目的,而不让写生变成走马观花甚至于纯粹的游乐。

1 前期准备:周密部署、明确任务

在我们高职装饰类的学生,大部分是没有美术基础的,即使是通过艺术特长招收进来的,在高中时期也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并没有画过风景的钢笔速写,尤其是写生。那么在出去之前,我们的教师应该有一到两周的时间带领学生在校内进行建筑物的速写,每天布置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作业练习,并领导学生作适当的建筑速写作品赏读和临摹,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学生在出去之后面对风景时的茫然和仓促。我们的写生实训带队老师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在写生实训的上一学期末依据教学大纲和课程开设方案,制定详细的风景写生实践教学计划,选定写生教学基地,明确写生实践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只有带队老师的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计划具体才能够起到好的教学效果。在出发之前,带队老师应该以动员会的形式,对学生做一个写生安排的具体介绍。这里面包括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安全防范意识、写生实训教学计划安排、训练方法要求,让学生明白自己此次出行的目的,切保外出写生的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外出写生不比在校内教学,所涉及的因素比较多而且很复杂,还要面对很多的突发状况,所以带队老师在出发前一定要做最为全面的考虑,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措施。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

2 过程管理:严格管理、加强训练

在外出的过程当中,我们最为关心的往往是安全问题,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任何的学习都是空谈。因此,与在校期间的学习不同,安全是放在首位的问题。为了保证整个写生实训期间的人身安全,对于我们的教师来说,要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各项法规和制度,尊重当地的民族习惯和风俗。遵守景区内的管理制度,爱护环境,保护人文景观。在整个外出过程中,时刻向学生灌输这些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写生实训氛围。对于在外期间不遵守规定的同学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并且在归校之后要做出严肃处理。在写生临近结束的时候,可以组织一些娱乐性的活动,对此次写生做一个总结。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示范是最为直观的教学方法,在写生开始之初,大多数的学生并不知道如何将建筑物描绘到纸上,这时,我们的教师应该动手为学生做上几张示范画稿,学生通过观察教师演示的技法而受到启发和强化,是提升学生写生技能最有效果的方法之一。每天应该给学生布置定量的作业和作业要求。每天晚上根据每个学生上交的作业对其提出意见,进行辅导。

另外,我们也应该改变过去的单一的手绘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通过摄影、收集民俗素材等方式对当地的民俗、建筑背景、人文底蕴有所了解,通过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关注,建立起人与环境相和谐的理念,对于今后设计思维的养成有很大的帮助。

3 成果展示:完善成果、组织展览

写生实训结束返校之后,首先应该组织学生对写生作品和素材进行分类整理和消化,接着根据学生所交的作品等进行集体的评阅,达到交流和评价的作用,最后选出优秀的作品,举办学生优秀作品展览。通过这种形式,既可以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风景绘画的思考和认识,巩固和发展实践教学成果,强化学生美学素养,实现教学目标,也可以达到与在校学生的交流展示。总之,写生实训结束后举办师生的作品展,是对教学效果的一个检验,是师生对一个阶段教与学的总结,为写生实践教学积累宝贵的经验。

展览的内容一般都是教师和学生的写生作业,但是实际上我们在外面收集的很多素材都是值得展出的,既起到了展现写生基地名俗风情的作业,也可以丰富我们展览的形式和内容。比如说,建筑局部的速写、建筑物某部位结构、摄影图片、写生地的宣传画册和明信片、师生收集的工艺品、名族服饰、古董、书画等等。通过这些素材的结合展出,使得我们的展览从二维跨越到了三维立体的展览,使得视觉效果和冲击力有了大大的增强。

而且,回来之后应该组织学生通过座谈会的形式来分享自己的心得和进步。我们的学生在座谈会中可以互相学习,谈谈写生过程中的一些感想和体会。老师也可以从座谈会中了解学生的感受,增进师生感情交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在下一次的写生实训中总结经验,更好的开展活动。在活动当中,除了座谈会的形式之后,我们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互动,比如说:当地的民俗服饰秀、民间故事演绎、民族工艺演示等等,既能丰富会谈会的形式,也能锻炼和展示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总之,写生实训是高职建筑装饰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脱离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校内教学的模式,走到自然当中,使得我们的学生从大自然中陶冶情操,加强艺术修养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提高手绘表现能力,强化观察力。但是在整个的教学组织中学校和教师绝不可大意,必须走好每一步,精心策划,妥善安排,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3

混合式教学是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教学的相互结合,基于Web教学技术,依靠视频、音频、文本、图形、动画等多媒体信息技术,充分结合课堂教学中师生面对面交互和基于多媒体网络下的教学模式两者优势并实现互补,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达到学生认知最佳效果。笔者基于网络资源和学习环境支持两方面,结合混合式学习特点,以高职手绘辅助设计类课程为案例出发,提出混合式教学构建模式。

一、高职手绘辅助设计类课程运用混合式教学可行性

传统类课程停留在教师讲授为主,课程实践活动在课外缺乏有效组织管理平台,学习效率较低。基于如此,高职手绘课程只有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将传统的物化学习环境和网络虚拟环境相结合,才能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结构。建立混合式学习模式,依靠合适的网络连接平台共享机制,在教学实践中考量混合学习的学习效果,让两者相辅相成。

二、基于网络资源和环境支持的手绘辅助设计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构建模式

1.网络资源和环境支持的构成内容.

网络资源支持主要包括课程电子教材(PPT)和媒体信息网络资源等,它是教学成功实施与否的关键,通过学习的不同阶段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网络资源大致可分为信息资源和学习资源,信息资源即网络技术支持信息,例如课程网站、网络通信等媒体信息资源;学习资源例如单元视频影音资料、PPT课件、多媒体材料学习档案电子包等电子学习资源。

环境支持包括课堂教学环境、课后通信环境和课程虚拟网络环境,通信设施环境即教师与学生间的双向线上交流;课程网络环境即课程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和网络媒体教育环境等。它不光指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环境,而是延伸到依靠网络实现的各种学习环境中,例如共享课程教学资源、讨论区、手绘作业交流展示平台、师生课后教学反馈区,以及通过微信等网络通信形式建立师生互动交流。

2.混合式教学构建模式.

在网络资源和环境支持满足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基于网络信息的课程教学,学生在课堂和课后、线上和线下,综合自主学习。

(1)教师课堂模块

混合式教学中,教师课堂上摒弃传统的讲解,通过听取学生前期网络学习设计方案汇报、实践指导手绘图纸等,激发维持学习动机,强化知识点,深化重难点,进行测评和总结。

(2)教师在线模块

包括教师多媒体在线教学、在线答疑、在线讨论互动、在线教学评价、网络协作学习和在线个别指导等方式,建立“一站式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设计教学活动,例如布置单元项目任务、组织网络协作学习小组等,教学资源,例如电子课件、微课、手绘教学视频等。在课堂和课后不同教学阶段,利用微信等网络媒体通信环境进行学生答疑和针对指导。

(3)学生课堂模块

学生根据课前“一站式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在线预习了解单元知识点和能力目标,课堂环节提出问题,展示手绘图纸设计方案汇报,参与问题讨论,动手实践,根据课堂教师有针对讲解进一步深化知识点,进行学结。

(4)学生在线模块

学生在线接受教学任务,通过课程网站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利用微信、QQ等网络通信方式进行师生互动交流,并进一步提出问题,达到对知识点的深入掌握,完成图纸或设计方案的在线练习。建立电子学习档案袋,更好地巩固知识。

根据以上四个模块,在混合式教学中,课堂教学主要包括任务导入,即导入学习情境任务;分析总结,即根据学生网络信息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在课堂分析讨论,总结解决办法;案例实训,即教师深入示范讲解,帮助学生独立完成图纸绘制和设计的最终方案;讲评总结,即教师根据学生网络在线和课堂学习过程,给予汇总评价;能力扩展,即课后基于网络资源环境提供给学生实践性较强的和本课程相关的案例,结合课堂知识完成扩展。

网络平台主要包括课程综合信息认知,项目训练,即在课堂实践训练的基础上,学生课后进行深入自我训练;网络答疑,即师生课后网络交流平台;网络资源,即基于网络的相关网站、视频、课件、行业信息等补充资源。

三、手绘辅助设计类课程《家具与陈设》某单元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以手绘辅助设计类课程《家具与陈设》某单元为例,分别从横向和竖向层面进行设计,横向层面包括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信息媒体使用等方面,竖向层面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设计安排如下:

1.课前。

A教师活动

(1)视频录制:在线录制视频,内容对应课程教学标准要求,分别为:马克笔绘制家具、彩铅绘制家具、综合材料混合使用绘制家具;(2)上传资源:将制作好的3段视频上传至课程网站,并上传该单元的上课课件、手绘素材临摹资源、拓展设计训练等,建立“一站式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B学生活动

(1)自主观看视频:在课前自主完成视频预习,针对视频中各个手绘材料的特点进行归纳并提出疑点难点;(2)根据视频要求完成课前手绘实践单元练习,为课堂中实训练习做铺垫。

信息媒体包括:屏幕录像件(Screen Flow)、学习平台(课程网站和公众微信号)。

2.课中。

A教师活动

(1)抛出问题:根据课程网站课前预习,提供探讨问题:手绘材料分类、单体家具绘制步骤、家具材质表现和色彩层次感体现;(2)解决问题:根据学生课前视频预习共性问题解答,并一对一进行实践指导;(3)布置任务:布置该单元任务“手绘某套家具”,教师进行一对一实践指导,实时点评学生作品;(4)展示交流:组织展示汇报,在整个课堂中给予学生实时反馈。

B学生活动

(1)探讨问题:根据课前预习集中的问题和课中教师抛出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根据教师讲解解决问题;(2)分组手绘:根据选取的手绘材料分组完成家具手绘作业,实践过程中寻求教师一对一实践指导;(3)汇报作品:实践手绘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品展示,相互交流提高。

信息媒体包括课堂教学内容展示工具PPT、多媒体高清图片、电子视频等。

3.课后。

A教师活动

(1)作品评价:学生课后完善作品上传网络,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自评和互评,结合最后作品进行综合点评打分;(2)反馈总结:结合总体作品情况给予总体评价,将优秀作品进行整理并在网站展示,建立课程资源共享目录供学生查询赏析。

B学生活动

反馈教学:课后根据教师点评网络建立该单元讨论群,有效进行互动交流,及时反馈单元实践信息,录制课后反馈视频。

信息媒体包括屏幕录像软件、一站式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课程公共微信号。

参考文献:

[1] 刘明样.网络教育中虚拟学习空间和真是学习空间的有机结合[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5(4)

[2]卢强.课程学习活动设计重审:活动理论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12

[3]孙德玉.我国高师现行教学模式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7(5).

篇4

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而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目前我院建筑装饰专业正在积极探索中。实践教学是培养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也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必须高度重视教学实践,加大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尤其是建筑装饰专业的实践教学是本专业教学改革的新课题,它需要把传统的基于理论认识教学模式转变为基于职业技能培养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筑工程系建筑装饰专业更加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以实践教学为主导,以理论教学为辅,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全面展开。建筑装饰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综合训练课程完成。通过对一个实际工程的综合设计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自主性内容,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目前,建筑装饰教研室商议,由专业资深教师牵头进行课程整合,将《装饰施工技术》课程与《装饰监理》、《室内设计》、《装饰表现技法》等课程融合,以实践教学的方式,在建筑装饰二年级试点实施。首先是《室内设计》、《装饰表现技法》、《装饰监理》、《装饰施工技术》四门课程分别进行了11周基本理论知识的单元教学,然后是利用3周或72课时(亦可利用课外时间)来完成装饰施工技术实训综合项目环节。项目组的老师进行了详细的策划和细致的实训安排,把实训项目细化到每一天的工作内容。此实训项目以“我的空间秀”为主题,意为我做主、我设计、我制作,秀出属于我自己的空间。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逐步掌握从思维构想到市场调研、再到最终成型的一系列学习过程,充分地体现出“学中做、做中学”的实践教学理念;另一方面也使教师对真实的教学情景有较全面的认识,为今后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做出正确的引导。

“我的空间秀”实训项目以班级为单位(现为建装07301班48人),分为4个小组,从本学期第11周开始至14周结束,实训场地为建筑工程系二楼教室和三楼装饰实训室,每组的空间范围控制在4000mm×4000mm×2800mm(长×宽×高)。要求学生在此空间内运用所学的室内设计、装饰表现技法、装饰监理、装饰施工技术等知识完成墙面、顶面、地面、水电工程和软装饰五大块的装饰制作。

四个实训小组分别以客厅、厨房、儿童房、小酒吧为题目作为实训内容,每个小组大约10人,由组长安排方案设计,前期资料收集,市场调查、购买装修材料,在专业指导老师的现场演示下,每组同学自己动手制作家具,隔墙、吊顶。在设计过程中,带领学生到实际的咖啡厅、小酒吧去现场体验,了解所设计环境的设计元素、空间特点。到家具城去参观儿童房家具、客厅家具的样式风格,然后根据每个小组设计风格来进行家具设计,到装饰材料市场采购材料,由于预算非常有限,每个空间的经费只有1500元,比CCTV-2里交换空间的8000元预算少很多,同学们只能用最少的钱,买有限的材料,把一个连隔墙都没有的空间做成一个家具配备齐全的完美空间,同学们可谓是费尽心血,最终完满完成了实训任务。

在整个实训环节中,指导教师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积极采用启发式、探索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把课程讲授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同时融入了装饰行业新材料、新技术、新成果,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实现了“手、脑、口”并用,“教、学、做”合一。在学法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

学生在实训前有计划,对本组任务提出明确要求,明确每一步的任务和要求。在实训过程中做到认真观摩老师的演示,认真分析勤于动手操作,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同学们完成了前期基础工程:开线槽、走水电、砌筑隔断、粘贴瓷砖、制作吊顶、隔墙、制作家具,以及后期绘制背景墙中的彩绘等装饰美工等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实践后及时写出实践心得和各自的独到见解,分析在实训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方法。

实训开展过程中,同学们的工作积极性很高,每个小组都制定了自己的工作目标和详细的工作方案,同学们从设计、购买材料,到自己动手制造吊顶、隔墙、橱柜等等,装修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亲自动手做了一遍,亲身体会到工作的关键环节,不懂的地方可以马上问在场的指导老师,迅速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每一天的工作,同学们看到一个空间从毛坯房到精装修的过程,体验了从设计、施工到监理的各环节,对专业更加热爱和感兴趣。

在三周的实训过程中,同学们感受到三周时间要完成实训任务,时间是非常紧迫的。开始实训之初,由于材料没有到位,设计没有到位等因素浪费了一些时间,到了后期,油漆干燥就来不及了,于是很多同学都有了为赶工期而熬夜赶工的经历,同时最后赶工的效果不甚满意,也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做好时间控制。我们在实训过程中还发现,个别学生平时上课不认真,还有旷课、缺考的现象,而在三周的实训过程中表现相当出色,从不缺席,认真动手做,不怕苦不怕累,对动手操作非常感兴趣,而且也展示了他优秀的学习能力和操作能力。可以说,实训教学极大的调动了部分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也为今后专业教学如何因材施教,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同时在实训工程中同学们找到了做设计的基本方法,对于从来没有涉足过的环境,要自己去设计时,老师带领他们到实地去参观去体验,到生活中去感受,去找灵感,比在图书馆里找参考资料,闭门造车,这种亲临其境的学习方法为他们适应今后的工作提供了途径。在制作背景墙时,指导老师演示用丙烯颜料手绘的过程,同学们自行设计和制作了小酒吧背景墙、儿童房背景墙的手绘墙画,比起市场上专业绘墙画的效果毫不逊色,而市场绘墙画每平米均价100元起,而同学们自行绘制只花了颜料的钱,大大节约了成本,这样一来,大大鼓舞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给同学们上了一堂控制装修造价的实践课。

同学们在进行装饰材料市场调查的过程中,对各种装修材料的价格有了更深的了解。因为学校下拨实训经费有限,所以只能买价格低廉的材料,为了买到便宜的材料,必须要和建材店的老板反复砍价。在这个过程中,也加强了同学们的社交沟通能力。同学们在买乳胶漆时,和老板成了朋友,老板还送了一小桶蓝色手刷漆给他们,解决了儿童房的背景墙的蓝色漆问题。当然价格低廉的材料多是店里所剩不多的产品,同时规格也不是很均匀。他们所购买客厅的复合地板是店里最便宜的产品,只剩有限的30平方米,同学们全部买来还不够,板材的大小也是参差不齐,在铺设时对缝就遇到了困难,后来地板不够了,想再去补,店里就没有了,给他们的施工进度造成很大的影响。在最后同学们总结教训时也说到,要控制好装饰材料的质量,不能只控制价格,质量更重要,规格不好的材料对装修质量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在上装饰材料理论课时,老师曾告诉同学们很多质量差的建材产品含有挥发性有害气体,同学们没有体会。在实践操作中,同学们自己切割人造板、刷油漆,现场的难闻气体很多,装修粉尘很多,同学们时刻感受到装修中有害物质的存在,实在很难闻,很多同学在实训过程中都戴上了口罩,戴上了帽子,做足了防备,更加深刻体会到要创造一个健康环保的环境的重要性,装修材料的健康环保是关键。通过为期三周的实训过程,为今后社会上多一个有环保意识,有良心的装修设计师打下基础。

同学们在实训过程中分工合作、群策群力,完成了从前期收集资料、市场调查,方案设计,材料采购、制作隔墙、吊顶、衣柜,到后期装饰美工、手绘背景墙、布艺软装饰等等,每一个环节都包含着同学们的通力合作。通过3周的实训工作,同学们更加深刻体会到互相协作,取长补短,也体会到装修工程是需要团体才可以完成的。

三周实训环节结束后,同学们在工作汇报会上对本组工作进行了总结,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展示了整个实训的过程,在展示中插入了设计文本、效果图、市场分析报告、同学们的施工操作照片以及装修完成后的实景照片。同时也总结了每个组同学们在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和教训,对在场每个同学和指导教师都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参照,为同学们今后在设计中遇到同样的问题提供了解决的途径,为教师的下一步教学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这种实训过程的展示训练也为今后同学们在实际工程中向业主展示方案提前演习了一遍。

通过为期三周的实训环节,有力地推动实践教学改革,进一步明确高职建筑装饰专业培养在生产一线从事高技能管理提供创造的技能型“灰领”人才的定位,明确以经济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需求为基本根据,以装饰行业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加强实践教学,努力造就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专业。在实训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自主创新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全真或仿真的教学方法”,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变了过去在“黑板上耕田”的单一教学方式。技能训练全真化(仿真):可以完全按照专业的工作流程和模式进行建设和管理,使得学生在校内就在一种真实的环境中按照现代实际标准进行培养,“零距离”的培养“零适应”人才,切实落实了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款式图;教改;生产化

Doi:10.3969/j.issn.2095-0101.2015.03.028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101(2015)03-0074-02

收稿日期:2015-03-09

作者简介:汪洪(1980- ),女,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教师,主要从事服装款式结构设计与应用教学工作。

《服装款式设计》教材定位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主,以企业一线的服装款式为载体,这就要求在开设专门的服装款式设计课程中,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以表现比较直观的款式图为主体。而款式设计技能知识的显著特征是与服装生产活动紧密联系的,是生产性的,离开了企业生产活动和实训项目,大部分款式设计便失去了意义[1]。如下通过企业调研、教材编写情况改革、《服装款式设计》教材实施和成果评价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以连衣裙款式图的表达为例,探讨实施生产型教学模式的市场需求,为《服装款式设计》教材在中职服装专业课程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企业调研和企业对款式设计图的要求

为了解现今企业所需求的设计人才情况,我校对服装企业进行深入的调研,得出如下几方面的共识:

提升产品品牌需要有商业价值的设计人才;

服装企业需要正确认识设计人才;

有敬业精神的设计人才是品牌的宝贵财富;

服装教育贴近市场需求刻不容缓。

对于服装企业来说,重中之重的款式设计图,他们有哪些要求呢?答案并不复杂,结构线画清晰就可以,不必太艺术化,工厂要的是实在的东西,工整的结构线就是缝合线;尺寸标注,特别是口袋之类的细节要画在旁边,以方便版师打板;要把你的设计交代清楚,一根线从哪里开始到哪里截止,不要拖泥带水;画款式要画正背面,画平面,不要画立体。如果可以,你也可以画一个效果图,旁边再画款式图。对于企业而言,款式图重要一些,效果图只是能让你的款式图更出彩;款式图要画正反面,可以的话要标明具体工艺,这就是完整的设计啦。

以上的具体细节要求,都是通过企业调研所得。贴近市场需求的教学刻不容缓,应把教材改革放在第一位。教师和教学团队根据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编排出相应的课程教材,引导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

2 《服装款式设计》教材改革实施条件

《服装款式设计》是一门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核心课程,它是随着服装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在服装设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以服装款式项目为依据,重点掌握服装款式图变化设计、色彩配色、图案运用、面料表现和民族风格等,提高学生知识技能的速度和质量。它非常适合于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设计到能够完成整件作品的表达。《服装款式设计》课程在专业教学上,起着奠定基础的作用。教师和教学团队根据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能对任务举一反三,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教材实施需要具备中职适用的人才培养方案、合理的课程性质、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以及完善的师资队伍建设[3]。

2.1 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我国各中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学生的摇篮。它涉及面非常广,从招生对象到就业分配贯穿始终,是各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例如广西纺织工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服务本地特色产业、珠三角、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并与企业开展合作式办学、订单式办学,培养高技能人才。其办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定位适用,课程性质合理、实习实训基地充足、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以及所有特色专业等都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展开。

2.2 课程性质

《服装款式设计》是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是从事服装设计师助理、服装搭配师助理等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掌握服装设计师助理、服装搭配师助理工作中常用的手绘款式图、色彩图案配色等知识,具备手绘,设计,配色能力,使毕业生能胜任服装设计师助理、服装搭配师助理等岗位。为学习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设计方向专业课程及电脑设计类课程作好准备。

本课程为服装设计教学奠定了基础,也为后续课程《电脑款式设计》、《成衣设计》、《服装品牌赏析》和《毕业设计》提供了学习上升空间。

2.3 课程标准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国家服装设计与定制工职业资格证书(四级)的具体要求”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服装设计类岗位工作群任务为主线,构建服装款式设计项目教学课程,按项目教学来设计学习过程,以项目化知识为主线构建款式设计课程,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学习过程。通过款式、色彩、图案不断的变化,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将该课程设计成项目引领型课程,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手绘、设计和配色等技能,逐步形成相关职业能力。

本课程的目标是依据国家服装设计与定制工职业资格证书(四级)的具体要求鉴定理念,让学生掌握手绘、设计和配色能力。立足这一目的,课程结合中职学生的能力水平,依据中职职业技能要求制定课程12目标,这个目标分别涉及的是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等内容。教材编写、教师授课和教学评价等都应依据这一目标定位进行。

依据上述课程目标定位,本课程从零部件款式图绘制、下装款式图绘制、上装款式图绘制、服装图案与色彩运用、服装面料表现到民族风格服装六个大项目对课程内容进行规划与设计,以常见款式划分为主线构建项目化课程,根据任务安排和知识技能顺序来设计学习过程流程,使课程内容能够更好地与实践工作岗位相结合。并尽量把设计、原理和技巧等知识融入到实践操作中,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教学可在真实的实训场景中进行,也可在学校多媒体实训中心通过PPT的方式进行。通过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多媒体、视频和示范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习能力创作能力和绘制能力,使学生在看中学,学中绘,从而增强教育教学的目的性。

本课程是一门以实践手绘为主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际动手技能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设计不同的知识技能,以项目划分和任务分解的结构来展示教学内容。通过任务引领、案例分析等活动组织教学。在学习情境中,以学生为主体,实施项目任务教学。设计的活动中包括学习目标、任务要求、知识贯穿、实际动手和结果检查等内容。

每一个项目的学习都以知识技能为载体,以任务为中心整合所需相关知识,实现“看中学,学中绘”的理实一体的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提高款式手绘实践动手技能。本课程总课时为110课时。

3 教材改革实施

本教材以中职学生为对象,内容简单易懂、逐级递增、由简到难。每件款式都配以详细的步骤分解以及图片注释,让中职学生比较直观地去掌握款式图的表达方法。以企业一线的服装款式作为载体,根据教、学、做合一教学的项目化设计和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设计了从根据人体比例绘制服装局部设计的表达到男女上装款式图的表达、从图案色彩的认识到民族服装认识等技能实训项目,在编写的每个项目开头都设有“学习目标”以及项目描述,以明确“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内容,做到重点突出,便于自学[4]。

3.1 教材课程目标

3.1.1 知识目标

能描述不同类型服装的款式特点,判断不同图案和色彩运用效果,鉴别各类面辅料风格特征,并能描述民族风格服装特征。

3.1.2 技能目标

能绘制不同类型服装款式图,对服装进行合理配色与图案运用;能运用绘画工具绘制不同风格的面料,绘制设计具有民族风格服装款式。

3.1.3 情感态度目标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养成细致严谨的工作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责任心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3.2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设置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与学习重难点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准备到针对企业的岗位需要,以培养专而精的职业技术人才为宗旨。如连衣裙绘制内容中,该任务主要是掌握连衣裙款式图绘画比例,对连衣裙款式特点及分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掌握并能绘制出完整的连衣裙款式图,并认识连衣裙外型特征及设计要点。让学生了解连衣裙流行款式的设计图表现,培养学生具备连衣裙款式的资料收集、款式分析等能力。

3.3 典型工作任务

典型工作任务设置从任务描述、任务目标、任务准备、任务步骤、任务作品展示、任务评价、任务总结到针对企业的岗位需要,以培养专而精的职业技术人才为宗旨。如连衣裙绘制内容中,以任务目标为例:能描述连衣裙款式特点及分类;能识记连衣裙款式廓形;能绘制低腰、中腰、高腰连衣裙比例关系及分割线设计;能绘制A型、S型、H型、T型不同服装廓形。

4 结 语

《服装款式设计》教材在编排之前要对企业进行调研,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讨论,对课程性质进行探讨,对课程标准进行设计,对实训场所和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安排。以连衣裙绘制课题为例探讨教学设计、典型工作任务实施以及具体方法的布置的尝试,有利于学生能对任务举一反三,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避免了传统课堂教学对学生思维的局限,更有利于学生自学。服装企业为本教材供了设计作品及企业一线款式图资料等,使学校培养的学生更贴近市场需求,提高了职业教育生产化,增强了人才储备、就业、岗位需求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涵.论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J].职业技术教育,2007,(1):12-15.

篇6

    速写作为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基础,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位置是不言而喻的。速写课程教学的任务有四个:一是观察方法与造型能力的培养;二是空间结构理解,三是画面黑白处理,四是技法表现。即通过对速写基本规律的掌握,举一反三地应用于专业设计。一般来说速写的入门是从学习写生开始,写生画这种传递方式不是用语言来传递的,它是一种形象构成,传递一种情感和认识。学习速写的初级阶段可分为临摹与写生。写生是自文艺复兴以来美术教学经典的学习方法。各个时期的绘画作品大多都会涉及到造型、黑白等问题。研究造型与色彩是一切绘画与艺术设计都面临的两大课题。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速写课的老师逐渐认识到:继续沿用传统绘画艺术的套路教学,必然与现代设计的要求产生较大脱节,尽管按照设计院校系科的教学模式进行速写教学,同样存在欠缺,不是很适合高职教育方向。课程组各位教师出于一种改革的自觉性,从速写训练的工具和材料上,已开始从教学示范中做出探索和尝试:比如高丽纸、牛皮纸、色卡纸、马克笔等。同时,已开始与专业课发生联系,逐步走向速写课程改革的轨道。

    加大了基础课程的改革力度,特别是速写的教学改革,要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方面的改革大刀阔斧地展开。要在创新上做文章、要在特色上想办法,做到和突出“两个创新”、“两个特点”,并处理好“三种关系”,才能促进高职教育“课程改革”顺利推行。

一、《速写》课程的全程教学,做到和突出“两个创新”:

1.做到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艺术设计专业安排。

    在所开设的艺术设计专业当中,无论是平面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动画艺术设计专业还是动漫设计专业,毕业后的岗位方向绝大部分在中小型设计企业和相应的岗位上,相当普遍地被安排在基层的技能操作岗位。因此设计艺术高职培养的主要目标应定向在这一目标上,学习阶段主要解决表现技能,即手绘表现能力和电脑操作能力以及设计创意能力。而速写教学在解决这些方面起到关键的作用,尤其是手绘能力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我们设置时,将速写贯穿于整个动手能力的培养过程中

2.突出了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培养。

    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多样化的交叉学科,手绘表现与纯艺术的绘画无论从形式或思维方法都大不相同。所以按照高职设计类专业实际出发,没必要过分追求绘画性质的质感、量感、空间感。因此,我们是从写生训练中引导学生掌握快速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从应用的实际出发,融入设计创意主观形态、混合材质与多种工具表现方法,这样就大大地释放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设计表现性能力,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强调和突出“两个特点”:

1.强调设计意识,突出 “应用性”。

    在改革中纠正了两个偏向:一是绘画性较强的速写与设计衔接不密切;二是为改革而改革,摒弃写生方式,不注重基础,以电脑代替实际动手能力。从速写教学内容的改革实施中,坚持了一定量的训练原则(比如在学生学习的每次课后的作业中要反映到这一点,每次作业形式要新颖,不仅要有独创性,且数量多达20张速写),着重面向设计表现本质层面教学研究。给同学们留下相应的设计理论余地。同时重视写生训练,尽管写生的目标在这阶段仍然以写实为基础,同时也强调了设计的思维训练。

我国的设计教育在课程体系方面有相当大的差异和任意性,无论是对技术层面的片面强调,还是认为画好画就能搞好设计这都是片面的。如今,正如滕守尧先生所说“设计成为了结合艺术是结合技术世界的边缘领域”,那么我们对艺术审美观念的培养和设计意识的强化并举就是切实可行的。学生的基础教育才不至与专业教育脱节。

2. 突出三段教学法,训练学生手绘能力。

    通过理论知识及临摹训练,写生训练,技法表现训练等三个阶段基础性、综合性、表现性速写训练,突出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和针对性训练,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快速表现能力、综合性应用设计能力,使之成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三、推进速写课程改革的实践要处理好“三种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观念更新和制度保障的关系,其次是处理好学生的专业基础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教育的关系,还要处理好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的关系等等。

1.观念更新和制度保障。要推进速写课程改革的实践,思想必须先行,学校的教职工尤其是院校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的思想认识必须到位。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教育层次性和职业教育类别性,应该注重从职业性上体现其特色,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推行教改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一次根本性变革。要树立高等职业教育的新理念,转变教学思想、课程改革和教改机制。同时,要把新的理念落实到行动上,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保障。没有制度保障,光有理念,“课程改革”就会只是停留在口号上。

篇7

1设计手绘理论探讨

Geol将设计手绘称为“人类的一种外在符号系统”,这种符号系统的功能既可表达比较真实的对象,也可根据它做推理工作。他深入考察产品设计手绘的构思阶段后,将其分为两类。一类称为水平转换思维过程(Lateral transformation),设计师于设计图中展现出完全不同的方案,重视创意构想的不同形式,以突破设计问题的暧昧不明状态。另一类是垂直转换思维过程(Vertical transformation),设计师针对某一方案进行视觉推理,重视细节处理和造型美化,尽量改善设计图面的视觉缺陷以提升审美品质。这种区分极具方法论上的引导作用。水平转换思维过程中,设计师多做简略的侧视速写(Side view sketches),以展示完全不同风格特征或时尚样式;而垂直转换思维阶段时,则根据前者中选定款型做深入的透视(Perspective view)推理和细节描绘。

Koos Eissen等在《Sketching―drawing techniques for product designers》一书中就十分关注上述程式。书籍开篇便系统的论述了侧视及透视手绘的功用、价值及推演方式。在描述前者时,他们指出侧视图或截面图是许多产品视角的理想表达方式,它是我们所说的美式平行投影视图的一种,能包含较多的物体信息及情报,外观专利申请也常用它来进行表达。另外侧视绘制比透视绘制容易很多,因而能加快手绘进程,尤其在设计的初期阶段,如果在透视技巧和细节描绘上耗费精力往往容易阻碍或打断动态的、感性的、无意识的创造性的思维状态;而侧视则不然,以轮廓和概貌为主的行线随意洒脱,不太受理性节制和干扰。同时相同侧视轮廓的形式具有多元化意义,存在各种可能的体积关系,因此值得据此做出进一步推敲。

Tovey对这一阶段做过精彩的描述,他认为运用手绘之初,只是尝试着对外形做描述,不在意尺寸精确度。人们需要根据先前的经验来创造出目前认为正确的构想感受。当前的绘制目标仅在于检测美学上的观点及思索其可行性,因而要遵循一种不严谨的放松模式,并尽量采用夸张的手法。Mckim也认为设计之初要有好的构思,必须排除阻碍速写进行的不利因素。初期手绘必须让过程流畅来保持思维的高度弹性,以毫不犹豫的笔触对构想做立即判断,以免阻碍概念推演。

篇8

项目来源: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5J40:园林专业“一体两翼三结合”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前言

园林专业是生态、植物、建筑、艺术设计等多学科相互交叉结合发展起来的复合性学科,高职园林专业培养服务园林工程建设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专业被列为高职示范性院校国家级建设专业、陕西省重点专业、国家林业局重点专业,为陕西乃至西北园林事业输出了大量专业人才。

经过多年的实践,专业已经走出规模发展的阶段,逐步进入内涵式发展,即通过改革创新提升专业的内涵与质量,形成品牌与特色,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专业将“一体两翼三结合”的实践教学建设作为改革的突破口,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打破理论知识的系统性,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不断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水平。

围绕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践教学模块体系为主体开展技能培养

1.科学制定实践教学模块,进行实践教学课程开发

根据“突出实用、服务当地、满足需求”的指导思想,以培养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为目标,以夯实基础、拓宽就业口径为导向,探索形成 “学校、企业、学生”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依托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把教育教学、企业经营和学生培养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实现三方合作共赢。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深入行业一线进行调研,组织行业专家、企业管理者与学科专家进行园林生产建设过程分析,提出行业就业岗位,列出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所需技能,进行课程开发。通过研究确定了高职园林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四大职业岗位:园林工程施工岗位、园林规划设计岗位、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岗位、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岗位。参照国家执业资格和行业工种设置,确立了与之相对应的四项核心岗位技能。培养的毕业生要求适应职业岗位群,具有较强的转岗能力。将四项岗位技能作为实践教学一级模块,细化出实践教学二级模块,再分解二级模块列出单项技能训练,制定体系化的实践教学,使得教学有递进性,整体有系统性。以目标倒推法进行课程开发,整合项目课程,形成知识、技能和素质课程体系,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2.开展三段式实践教学

初期学生通过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掌握了园林植物识别、园林制图、材料识别等单项技能。在此基础上开展专业认识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一年级第二学期,结合园林艺术课程开展专业认识实习,使学生对园林有深切全面的认识。近些年专业开发了昆明园林线、江南私家园林线、北京皇家园林线、岭南园林线四条线路,让学生以艺术欣赏的眼光认识园林专业的建设成果和涉及范围,明确专业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激发学习欲望和热情。教师从专业分析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讲解,增强专业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中期开展课程模块综合训练,培养专业核心技能。园林专业的课程综合训练为: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综合实训、园林工程管理综合实训、园林规划设计综合实训、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管理综合实训模块。通过设置与企业实际项目相结合的生产任务,开创工学一体的生产性实践教学。以任务驱动、小模块向大模块推进、项目轮训为模式的实战训练,使学生体验了与实际工作相一致的整体连贯的工作过程。

毕业前通过顶岗实习,培养职业综合能力。顶岗实习是在三年级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为主的实践教学形式。是对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全面有效的检验方式,也是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形成职业综合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学生以“员工”的身份进入到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落实具体岗位,参与实际生产,学习企业运作、技术实施、设备运行,领悟企业文化,培养职业素养,形成全面的职业综合能力,从而在就业时达到技能强、上岗快、留得住、受欢迎。

以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教材建设为两翼,为实践教学开展提供基础保障和助推力

依托国家级、省部级、院级项目支持,从师资、教材、教学设备、教学场地等多方面加强建设,为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基础保障。

1.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实验实训室建设

实验室是开展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场所,主要满足单门课程实验实训需要,培养学生单项实践技能。经过近些年的建设,已经建成的有园林绘图室、园林手绘室、园林测量仪器室、园林植物标本室、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房、园林设计工作室、园林工程造价实训室及录播教室,并制定了配套的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

(2)园林工程综合大厅

园林工程综合大厅是使用率较高的园林专业综合实训大厅,其面积大、功能全、设备先进。大厅长30米,宽16米,对外进行专业教学成果展示,接待上级视察指导及兄弟院校交流学习,对内主要满足专业多门课程实践教学及部分课程实训。内设假山模型、园路结构模型、地形地貌模型、著名微缩园林建筑结构模型、颐和园沙盘、现代园林景观沙盘、园林喷灌模型等,有立体构成、园林插花实训区,还有园林手绘、园林制图 、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工程设计等优秀作品展示区。

(3)农林综合实训基地

农林综合实训基地是2005年由中央财政资助建设的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面积最大的农林类综合实训基地,占地4万平方米,集生产、实训、培训功能为一体,是陕西省重点实训基地。基地建有全智能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和露地苗圃,开展园林花卉、苗木的栽植繁育并对外销售、租赁,将生产与教学有效结合。室外建造了自然式小游园,划分有园林工程材料及施工场地,开展施工放线、微景观施工等。东北角建有一座五开间梁架式二层大厅,底层分为现场教学区、操作实训区、学生作品展示区、园林机械区四个功能区。二层钢制观展台为廊道式,挂有历届学生综合实习及毕业设计展板。基地主要满足园林植物、园林工程、园林测量、园林艺术、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沙盘制作、园林建筑设计、园林机械等课程现场教学及实训操作。

(4)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与园林企业联合建立的教学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企业先进成熟的工艺流程、技术手段和管理方式,是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联合办学的重要举措。[1]结合学院“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园林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在原有园林规划和施工公司的基础上,新增园林绿化苗木生产销售公司、室内花卉租赁养护公司、园林养护管理公司、生态旅游开发公司等。并进一步拓展地域范围,由陕西扩大至北京、浙江、青岛等地,结合工程项目提供教学参观、暑期学生实践锻炼、毕业生顶岗实习等。

2.实践教学师资及教材建设

通过实施“锻炼、进修、培训、引进”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青年教师暑期深入合作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掌握行业发展动态,积累实践教学案例;专职教师通过申请可到相关大学、企业进行1―2年的脱岗进修,或暑期到德国、香港等国外合作学校和企业进修;引进专业导师到校进行教学手段及方法、心理学等供需课程培训,举办德国、澳大利亚教育教学技术培训。聘请有工作经历的兼职教师和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加盟教学队伍,建立“兼职教师库”。组织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和院校同行合作成立教材开发项目小组,紧密结合专业生产实际,完成了国内首套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训指导教材,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在实施过程中与企业发展、技能证书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相结合,使实践教学成果更丰硕

1.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实现共赢

以学院“百县千企”工程为平台,选择大型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按照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企业与学校双方共同参与园林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组织与管理等。团队教师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技术支持,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为企业实行“订单式培养”,根据企业的需求开展在职员工的职业培训,提供人才支持。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充分享受到学校人才和技术资源的优势,为实现真正的人才共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与技能证书相结合,提升双证率

依托学院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将各项技能训练与园林行业特有工种训练相结合,技能考核与岗位工种测试相结合。开展高、中级风景园林施工员、风景园林设计员、花卉园艺师、绿化工等5个工种的校内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工作,毕业生的双证书率达96%以上。校内开展花卉艺术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微景园施工、手绘表现技法等技能大赛,积极参加全国农业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及地区举办的园林景观小品设计大赛。通过这些活动,既促进了学生专业学习热情,也是对学生实践技能的检验和肯定。

3.与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相结合,提升就业竞争力

园林企业关于毕业生情况的调查问卷显示,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要求排在第五位,而更看重毕业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根据专业特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团队、比武、竞标等形式和手段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团结协作、实践创新等社会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善于钻研、分析解决等方法能力,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职业修养与扎实的专业技能相结合才能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应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探索实践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师资队伍及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优化办学条件,形成专业优势和特色,培养更多优秀的园林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群:《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讨》,《安徽农学通报》2012年第18期,第174-175页。

篇9

改革传统的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实训方法、考核方式,是体现高职院校教学特点和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环节。针对高职院校《建筑装饰陈设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笔者谈几点看法。

1《建筑装饰陈设设计》课程培养目标的构建

1.1《建筑装饰陈设设计》课程培养目标设定的原则

在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内容,使课程教学切实起到能力培养的支撑作用,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能够满足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课程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应当紧密结合;课程培养目标的确定应根据学生特点和接受程度,做到因材施教;课程培养目标的确定不仅要强调针对性,而且要有一定的适应性。

1.2《建筑装饰陈设设计》课程培养目标的设定

室内设计专业《建筑装饰陈设设计》课程为80学时。按照理论与实践1∶1的原则,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为:在较好掌握《建筑装饰陈设设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针对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教学的要求,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从事小型建筑空间陈设设计、单位办公空间陈设设计和家庭居住空间陈设设计等的方案陈述、设计图绘制,并能将设计思路图纸化,制作出图文并茂、切合实际的电子图纸。

1.3《建筑装饰陈设设计》课程培养目标的分解

根据室内设计专业及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在上述原则确定的前提下,学生通过学习应当具有以下方面的能力:较全面地掌握《建筑装饰陈设设计》课程的理论框架和基础知识;在掌握《建筑装饰陈设设计》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具有室内陈设艺术理论学习的能力;具有建筑装饰陈设设计,尤其是利用陈设装饰品本身特性进行设计的能力;具有单一陈设品创新设计,尤其是对软装陈设品和艺术陈设品设计的能力;具有台面陈设、悬挂陈设、壁面陈设设计的能力;具有组合设计的能力;具有营造环境,尤其是私密空间陈设和开放空间陈设设计的能力。

2《建筑装饰陈设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2.1进行设计史、室内设计艺术和该领域新成就的教育,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上绪论课时要巧妙地设计教案,把设计史、室内陈设设计艺术和新成就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室内陈设设计由陌生到熟悉进而产生兴趣。如流水别墅、范斯沃斯住宅、萨伏依别墅等住宅陈设设计,1999年裕达国贸国际酒店陈设设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场馆――鸟巢、游泳馆――水立方等公共场馆陈设设计,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馆陈设设计,这样可缩短学生与陈设设计的距离,激发他们学习建筑装饰陈设设计的兴趣。

2.2对陈设艺术设计基本原理加以生活实例为解释,使理论学习深入浅出

在《建筑装饰陈设设计》课程教学中,可结合实际,把一些枯燥的规律用形象生动的生活实例来阐明,如讲到借用自然美时,用蓬莱阁的海市蜃楼、泰山日出等自然景象来说明。太阳和海市蜃楼并不是泰山和蓬莱阁的,但却能在泰山和蓬莱阁看到,并成为著名的景观,就是借用了自然界的景象。当讲到比例与尺度的关系时,用成年人和儿童在游乐时所需的游乐设施的尺寸来说明。通过举例,使学生觉得陈设艺术基本原理并不深奥,而是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并化为一种学习动力。

2.3改革课程授课方式,运用多种授课方式教学

由于本课程内容多、知识面广,我们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和图纸讲评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其综合能力。运用案例式教学法进行教学要求通过典型案例及设计实例边讲边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其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会学并节省学时。案例式教学能促进学生思考,形成师生间的互动关系,有利于学生理解、深化、拓宽所学内容。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在公开场合的应对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组织“讲稿”的能力,并使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变为学习的研究者。

运用图纸讲评法进行教学要求讲评学生的设计作业,分为教师讲评和学生讲评两种方式。教师事先将学生作业拍照或扫描成电子文档,用多媒体讲解学生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找出不足,表扬优点。学生讲评就是模拟建筑陈设设计招标现场,要求学生当着全班同学讲出自己的设计思路、设计理念和具体的设计手法,分析各个陈设设计的功能性,回答同学和老师提出的问题,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2.4分层次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其创新、竞争意识,教师应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并因材施教。为此,可将建筑装饰陈设设计课程划分为三个模块组成,即基础型模块、应用型模块和扩展型模块。基础型课程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为必修课;应用型课程内容为室内陈设设计的有关理论和小型场景陈设设计,面向70%学生,注重培养其动手能力;扩展型课程内容面向20%学生,分析研究建筑装饰陈设设计理论及应用,注重小型场景陈设布置设计和效果图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5精心制作精品课程网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上教师讲解的内容和书本上的知识,难以满足学生对陈设设计知识的需求,另外,学生能借到或买到的参考书较少,制约了学生的学习。通过建设《建筑装饰陈设设计》精品课程网站,可以解决教学参考资料少的问题,开拓学生的视野,并尽最大可能地向学生提供设计素材和学习材料。就目前来看,有关《建筑装饰陈设设计》精品课程的网站非常少,设置包括精品图库、设计素材、教学课件等在内的精品课程网站就势在必行,要让学生不出校门便可游览很多陈设设计精品和陈设艺术品展览。此外,《建筑装饰陈设设计》精品课程网站还可以随时配合课堂教学来安排相关内容,配合学生的陈设设计方案和效果图设计,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设计图纸,及时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3《建筑装饰陈设设计》课程实验实训方法改革

实验实训的目的,除配合理论教学外,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改变传统实训在课堂上完成小幅设计作品的办法,实行课堂讲解图纸、巡回指导学生设计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实训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学生设计、制图主要在课外时间完成。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理论授课与实验实训相结合的授课方法,即40课时用多媒体授课,40课时进行课堂实训,学生设计图基本上在课后完成。上课时和学生面对面地进行案例讲解,找出不足之处,总结好的设计手法。我们采用“四步教学法”:(1)手绘现状设计图。利用10课时左右的时间将学校教学楼装饰陈设和附近空间陈设状态绘制成现状图,学习陈设设计手法,学生通过教师讲解和自己绘图了解各种设计要素的搭配,增强直观印象;(2)手绘现状改造图。利用10课时左右的时间将绘制好的现状图进行修改,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通过教师讲解,学生知道哪些方法可行,哪些方法不行,学会初步的设计方法;(3)手绘局部场景陈设设计图。利用30课时左右的时间进行陈设品布局设计、色彩搭配设计、植物造景设计、单个/单套陈设品设计、室内环境与陈设品组合设计等,要求完成彩色手绘效果图和局部场景效果图;(4)绘制电脑设计图。利用30课时的时间强化电脑设计图的制作教学,完成各种小型场景设计图的制作,要求作出CAD三视图、CAD平面布置图、3DMAX效果图和PHOTOSHOP排版展示图。

4完善《建筑装饰陈设设计》课程考核方法

《建筑装饰陈设设计》课程考核应遵循以下原则:全过程考核的原则,即从开始到结束,从课内到课外均考核;公开考核的原则,让学生正确对待本课程考试;重能力、重素质的原则,即将学生能力表现和素质体现作为较大的权重系数在考核时加以考虑。

4.1实训成绩占50%

具体分配是:将每一次的实训设计进行量化评分,按实训次数分别赋分,总分为50分。出勤率占10%,只扣分不加分,迟到或早退一次减0.5个百分点,无故旷课一次减2个百分点,并不得评定优秀成绩,旷课次数累计达学校规定而不能参加考试的,按学校规定执行。履行了请假手续的病事假不减分,但累计达3次以上的不得评定优秀成绩。

4.2技能考核占20%

每学期进行两次技能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的阶段设计能力。由教师根据授课情况和教学进度,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设计考核,要求学生做出完整的设计图纸。教师根据学生图纸完成情况给出成绩,每次满分为10分,共有两次。

4.3期末闭卷考试占30%

期末笔试不及格者准予补考。考试内容应包括概念、原理、思考题、局部场景配置陈设设计题。题量要大,集中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设计的敏感程度。■

篇10

实验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综合职业能力,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设计类职业教育已成为种类繁多的文化产业教育,与图书报刊、网络文化、平面广告和装潢设计等行业门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这种背景下,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围绕装潢艺术设计和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来进行高素质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那么,工艺实训室和电脑设计实训室是州城市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基本建设条件,主要供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进行实操、实训、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以实现设计产品构思和表达为宗旨,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平台。因此,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提高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为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一体的应用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提供强大的后盾。

从目前国内经济形势来看是不太乐观的,大学生就业率也不高,“就业难”并不能完全归咎于金融危机,但金融危机却着实提了个“醒”――高等职业教育应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竞争力。“作为高等职业学校,紧跟市场、保证就业是必须。”李训贵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如此表示。考虑到这样一个形势,良好的实验室环境是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就业率的关键因素。本文针对目前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情况,提出艺术设计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一些见解。

2.艺术设计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计算机实验室任务偏繁重,承担实操、实练、实训等较多课程门数的实验。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艺术设计技术人才的需求,艺术设计专业招生人数遽增。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自2005年合并以来,到目前艺术设计专业在校学生人数已达560余人,往届毕业生已在社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实验室承担的任务越来越繁重。而且由于科技的发展,计算机设计等艺术类专业课程的广泛开设,应用软件的种类越来越多,计算机设计实验室承担了多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需要安装的软件数量越来越庞大,且软件更新升级越来越频繁。艺术类专业计算机实验机房承担的实验教学任务繁重,导致计算机运行时间长,软件不兼容,携带病毒,出现故障的现象较多,给计算机实验室的维护工作带来严重的压力和困难。

2.2工艺设计实验室开放率低,传统手绘功底受到影响。

一方面艺术类专业计算机实验室承担的任务繁重,另一方面传统技术的艺术设计专业实操、实训等实验室开放的程度不足,降低了实验室使用的效率,如工艺设计实训室等。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不仅仅要掌握一些计算机设计软件和运用现代计算机设计的技术,如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CorelDRAW、IIIustator、Freehand、PageMaker、Photolmpact AutoCAD,立体设计软件3dmax,渲染设计软件Lightscape、VRay等,培养学生今后向高端应用领域发展的潜力――传统的艺术设计方法手绘功底、实际动手制作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所谓熟能生巧,正是这样。

2.3艺术类计算机设计实验室的学生管理缺位。

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课程设计作业往往是难于在课堂内完成,教师主要是在设计理念、设计思想、方法等方面进行引导,由学生自己花费几天或几周的时间设计完成作品。因此,学生要在计算机房课外开放的时间进入计算机房完成设计作业。这就给对计算机设计实验室的管理带来了困难。学生是在完成设计作业,还是在计算机房上网做设计作业以外的事就难于监控。

3.艺术设计类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对策

3.1实行实验室建设的项目化管理。

高职院校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和造就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艺术设计类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理应与课程相结合、与学生实习相结合和与行业实践相结合,成为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平台,成为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实操实练的主阵地和与学生就业前得到训练的纽带。因此,实验室的建设应与结合理论教学开展,达到实训教学和理论教学的融合;不仅应针对学生实操实训的特点,适合学生个性发挥,增强实操实训的效果,而且应关注行业的发展趋势。项目化管理是实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要举措,是保证实验室建设的科学性和提高实验室效益的有效手段,要在立项、审批、实施和验收等阶段严格把关,促进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更好地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服务。就艺术设计专业实验室而言,当实验室达到一定的规模,硬件建设达到一定的高度时,就应该结合本专业的发展需要,开展专业性的创作项目,使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实践与创作的过程中综合能力得到发展与提高,实现实验资源的最大化效益。

3.2加强考核,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对工艺设计实验室的开放。

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加强传统工艺实操实训方面的要求和标准,规定学生在传统工艺实操实训要达到的目标,加强考核,教师应更加重视艺术类专业学生传统手绘的实操实训。如可以考虑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传统工艺的实操实训目标指标,规定所有学生经过实操实训达到这一目标。在业余开放上,实行班长负责制,大一、大二学生每个班都保证有一间工艺设计实验室课余固定使用,同时也制定了完善的卫生安全制度。这样既可以提高承担传统工艺实操实训的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又可以提高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工艺应用能力,实现双赢的结果。工艺设计实训室则是培养艺术设计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操练的场所,是给学生提供一个个性化的发展空间。艺术设计类不同工科类实验室,艺术设计类实验室也要管理,但不能死管,加强开放工艺设计实验室,让学生参加实训制作的时间更加灵活,使用各种设备更加方便,更有利于培养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挖掘学生今后向高端应用领域发展的潜力。

3.3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加强计算机设计实验室的管理。

病毒的入侵给艺术设计专业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严重影响了实操实训教学工作。在学院领导的重视下,通过配备远志多媒体教学软件和网络还原精灵等,可以使计算机感染病毒后能够自动还原,减少计算机重新装机的工作量,提高计算机维护的效率;通过制定验室管理规定,教师上课采用多媒体视频监视学生机加强电脑设计实验室的管理,避免学生在上机时自行上网、玩游戏等。另外,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加强学生在上机时完成一定实训目标或设计作业,而不是在上机时进行上网玩游戏等与课堂无关的活动,充分发挥计算机设计实验室的效用,提高计算机房的使用效率。

艺术设计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不应单个实验室孤立地建设,也不应所有的实验室统一规范性管理,应以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为核心,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重视实验基础能力的培养,又要加强学生对现代造型设计手段的学习,使实验室成为校内承接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实践平台。我们将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探索,认真总结经验,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做好本学院实验室的开放工作,充分发挥艺术设计类实验室的作用,促进我校艺术设计类各专业的发展,为广州图书报刊、网络文化、平面广告及装潢设计等文化行业的快速发展作出贡献。

篇11

一、从实际课堂教学效果视角来看,现在主要存在两大问题

1.“形态与色彩”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缺少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因大量的技巧训练直接阻碍了学生的设计思维和个人潜能的挖掘,取而代之的是动手能力凌驾于动脑能力的重复技法表现之上。在传统的构成教学中,我们过于偏重对构成理论的经验认知,多采用模式化教学与训练,如传输给学生的仅仅是教材中已有的构成组合方式,和定格的构成作品范例和构成图形信息,忽视了学生训练中的创造过程、状态,以及个性化表现语言的挖掘,其结果是学生的大胆想象空间受到扼制,独具个性的潜能发掘受到束缚。因此,把过程看得比结果更重要则是形态色彩构成教学的重要特点。基于以上诸多原则,需要在教学组织环节中,让学生真正理解形态构成的基本构成原理,围绕不同的构成课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自由探索的品质和勇于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学生模仿抄袭的不良习惯及缺乏创造能力的平平之作产生,制止敷衍了事之风蔓延。

2.教学模式有待更新。如今,多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电脑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而传统的三大构成课堂教学仍以手绘的方式完成作业。手绘能力固然非常重要,它是一个设计师的基本技能,然而在并不充足的课时条件下,手绘作业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使得学生无法有更多的创造力。同时,一些优秀的学生想要表现得更多,却无法在手绘的基础上实现,错失了一些富有灵感的好的作品。电脑可以让学生的想法思路得到更全面的展现,也能为后续的衔接课程打好软件应用的基础。多媒体教学可以极大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能够促使学生的创造思维更广阔,更紧跟时代的潮流。

二、面对课程中的这些问题,作了如下的思考建议

1.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入命题性创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将构成创意应用到设计中去。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学习的点、线、面知识设计名片、手提袋、一次性纸杯上面的图形等,从而使构成与应用设计紧密相连。这样的教学手段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点线面、色彩、材质的认识和运用,另一方面与应用设计又取得一定联系,加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可以拓宽设计思维,还能增强基础设计水平。在教学中,引入实践性课题辅助构成课程的学习,是对传统模式教学最有利的补充。

2.在教学过程中,互动化的教学模式更灵活,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普遍熟于灌输而非引导,习惯“教”的状态,严于“管”,疏于“放”,使学生被动接受,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课堂气氛枯燥,乏味。这样的教学现状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构成的积极性,并束缚了学生自由发挥创意的创造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互动化的教学模式就凸显了优势。具体如下:第一,案例分析。在课堂中,教师出示大量的实例图片,采用教师与学生交替分析图片构成组织的方式,使教与学有了较好的结合,这样既增强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教师布置学生课下搜集相关图片资料的作业,在下节课时,让学生结合上节课所讲的内容上台分析讲解图片,学生与老师共听、共补充分析,学生讲解不到之处,教师或者其它学生可以继续补充。这样不但可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对老师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巩固和消化,从而知识理解的更透彻,掌握的更牢固。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不但轻松愉快地学到了构成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第二,举办作品展览。每次作业都在教室中展出,让学生互相观摩作业。在观摩的过程中,重要的是,教师要对观摩展进行总结,对优秀作品进行表扬点评,分析作品好在什么地方,缺点又是什么,怎么改善等问题。学生通过比较,可以明确地找到自己的定位,并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在作业观摩的过程中,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设计思路,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教师也能较清晰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有的放矢的把授业、解惑落到了实处。

篇12

室内设计效果图是设计师进行室内设计方案和构思表达的重要工具,是设计师向委托方、施工人员说明创作意图的生动、直观的表达方式。它使人们通过画面可以看到未来室内的真实而形象的造型、色彩、质感以及空间环境等最终效果,是目前行业间参加装饰、装修工程投标竞争赢得工程项目的必备手段和形象依据。同时设计效果图对装修施工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针对高职高专为行业企业培养一线应用型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专业特点和行业需求,加强对《室内电脑效果图》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教学中常见问题

第一,教师缺乏对学习者能力的分析,对初学者提出创意设计的要求,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出现设计与技术的双重问题,在既定课时内难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学生在学习中,一味重视软件工具命令的操作,忽视软件技术在项目设计中的应用。

第三,目前市场上的教材,往往只是单一的介绍软件技术和操作过程,而忽略了设计知识在技术表现中的重要作用。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

第一,对于《室内效果图》课程初学阶段的学生,应以案例教学为主,学生通过临摹掌握熟练的技法,给后续专业课程的设计表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室内电脑效果图》课程一般设置在第3个学期,这个阶段的学生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特别是通过《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课程的训练,对室内三维空间效果图的作用、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但由于《 3DS Max室内电脑效果图》是用计算机软件来表现的,是完全不同于手绘技法的一个新的工具,而且这个阶段的学生还未学习任何专题空间设计的课程,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设计与技术的双重问题。

3DS Max结构庞大复杂,它是适用于工业设计、动画设计、环境设计等多个专业的一门综合应用软件,软件命令很多,功能参数十分复杂,内容也十分广泛。想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讲授全部命令是不可能的。学生第一次接触这门软件时,往往会觉得非常难,所以,在《3DS Max室内电脑效果图》教学中,综合主要知识点和技能点,遴选出典型的教学案例让学生进行临摹练习,教学内容上以实际绘图中经常使用的命令为主。

根据作图步骤,把这个阶段的课程内容分为:室内空间建模、室内材质表现、VR灯光渲染、PS后期制作四个模块,结合典型案例,通过反复的临摹和练习,使学生了解室内效果图制作的基本流程;掌握3DS Max在室内设计建模过程中常用的工具命令和方法;掌握材质与贴图、灯光、摄像机的设置和调节技巧;掌握VR渲染的参数设置和渲染;掌握效果图后期处理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各个环节的反复训练,从而达到熟练掌握软件技术的教学目的。为后面在项目设计课程中的实践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在《室内效果图》教学的第二个阶段,以项目教学为主,结合室内空间项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使学生通过学习项目实训能够熟练运用技术手段表达设计效果。

为了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应结合设计师实际岗位的工作需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结合职业性、技术性、岗位性的需求,开展项目化教学。

通过第一个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3DS Max软件的基本操作,所以在这个阶段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学生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学生唱“主角”,而教师转为“配角”,教师主要负责分配任务,讲解项目的要求和特点,并按照室内项目设计的工作流程提供项目的设计要求、平面布置图和手绘效果图。要求学生根据提供内容进行室内效果图制作,也进行效果图制图员的职业岗位角色体验。

在这个阶段,主要把课程分为“家装设计”和“公共空间设计”两大部分。“家装设计”模块下面又细分为客厅、卧室、书房、卫生间等项目,“公共空间设计”细分为会议室、包厢、大堂等项目。教师在学生制作过程中进行指导,并针对突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以点带面”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通过项目实训能够掌握专业所需的核心技能,能够熟练运用软件技术,为专业设计服务。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调设计艺术在电脑技术表现中的重要作用,并加强对口化教材的建设。

《室内电脑效果图》不是一门纯粹的软件技术课,它是凭借3DS Max强大的功能,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素描、色彩、形态构成等基础课为室内电脑效果图课程打下美术设计基础;室内透视图画法、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为室内电脑效果图做了良好的铺垫;各专业的专业课需要电脑效果图的熟练技能和表现技法来表达设计理想,同时这些专业课又为电脑效果图课程提供现代艺术设计的思想和理念。现在市场上的专业教材,也基本上都忽视了这个问题。

在室内电脑效果图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重点: 1.如何选择正确的建模方法,保证对象简单,比例尺度合理;2.如何真实地表达空间的质感,灵活运用材质和贴图;3.如何正确选择和应用各类灯光,真实地体现室内空间效果图的设计效果。

在这三个教学重点中,空间的比例与尺度、装饰材料应用、照明设计等专业知识无不贯穿始终。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加强引导,强调优秀的技术表现离不开扎实的专业基础。所以说,《室内电脑效果图》是一门重要的承上启下的课程。想要很好地掌握这门软件技能,需要艺术原则、美学的指导。

现在市场上的专业教材,都是比较注重软件命令的介绍和操作技巧的应用,鲜有对项目设计上的分析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室内电脑效果图》课程内容改革,结合专业特点和工作实际,开发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对口教材,在教材里进行拓展知识的链接,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加强课程资源库建设,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室内电脑效果图》课程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方法,加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在资源库建设上加强服务学生的建设目标和思路。在建设过程中,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建设课程基本资源供学生学习和复习,主要内容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演示文稿、课程全程教学录像、课程教材、实训指导书、参考资料等。

通过课程基本资源建设,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和交流平台,通过教学案例和教学视频,师生可在网上交流,可以利用交流平台提问和答疑,实现资源共享;通过专业技术软件将课堂教学实际操作视频同步录制,将课程的资源放到网上,供学生反复观看,进行课后复习和练习,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为“理论—实训—创作一体化”教学提供重要的保障。

2.进行拓展资源建设,如网络课程、优秀设计作品、设计论坛、行业动态、电子杂志等。

通过增加和完善拓展资源信息,通过技术手段设计交互、体验平台,教师在教学中列出课程相关网站、网址,供学生点击阅览下载相关资料;学生通过网络下载相关的设计素材,并通过 “行业企业平台”、“优秀设计作品欣赏”、 “设计大师”等栏目,增加了学习的信息量,使学科前沿信息、行业最新科技成果及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能及时纳入学生学习内容,拓展学生的学习知识面,用专业知识指导设计技术,进一步提升设计效果。

综上所述, 《室内电脑效果图》是形成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的主干课程,室内电脑效果图制作能力直接影响了学生在“效果图绘图员”这个岗位上的适应能力。所以,加强《室内电脑效果图》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是室内设计课程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 参 考 文 献 ]

篇13

二、重构教学内容体系

根据企业及毕业生广泛调研的结果,对识图投影部分内容的学习是枯燥但十分重要的,因此借助CAD制图软件中的空间模型,辅助教学提升识图能力,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将识图与CAD绘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应用CAD辅助绘图的优势帮助学生快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和方位感,从而帮助提升识图能力。

三、重建教学模式

根据教学内容,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场所(综合实训教室),以真实项目教学为主线进行教学,使识图理论基础知识、手工绘图技巧与CAD计算机辅助绘图相辅相成。

四、改革教学手段方法

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动画、仿真识图软件、建筑知识问答库、自测自评自学系统),综合运用讲授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三维模拟动画、仿真识图软件、建筑知识问答库、自测自评自学系统等教学辅助资源,帮助解决学生理论知识的薄弱环节。

通过科学的分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具备团队合作的精神、养成互相交流的习惯、把握自评互评的分寸以及培养学生具有善于分析总结的综合能力,分组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照顾到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

通过文字、图片、动画、视频、互动等多渠道的信息化技术辅助教程,实现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的实训教学理念。

通过穿插游戏课堂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维系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项目练习,将建筑制图规范深入实训实操教学,按照识图、绘图、审图、改图和出图的步骤进行规范地操作训练。

五、建立综合性考核评价体系

本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知识、技能与职业态度的培养主要靠平时积累和训练,因此,课程考核主要采用过程化考核为主、理实一体化的综合性评价。考核内容可包括学习内容、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团队合作、成果评价等要素。

自评互评总表

姓名: 班级:

评价项目 内容及要素 学生自评 教师评价 企业专家评价

分值 20% 40% 40%

过程性评价

65% 学习能力 识图知识

(20%) 识图理论知识

平面图识读

立面图识读

剖面图识读

建筑详图识读

构造知识

(10%) 基础

柱或墙

楼地板

屋顶

楼梯

门窗

手绘图实训能力

(10%) 绘制基本线型、图例

绘制平面图

绘制立面图

绘制剖面图

绘制建筑详图

CAD实训能力

(10%) CAD基本操作

CAD绘制平面图

CAD绘制立面图

CAD绘制剖面图

CAD绘制建筑详图

综合能力(15%) 识图、审图、改图、出图

学习态度 积极、有上进心、创造力

有耐心、努力刻苦不放弃

学习习惯 不迟到、早退、旷课、纪律好

有礼貌、卫生习惯好

团队合作 乐于助人

重视团队力量

成果评价(35%) 任务完成度、不作弊

六、一体化综合实训室建设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对建筑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岗位要求,对建筑识图与CAD制图实训室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现有实训室出发,建设"教、学、做、评、展"一体化多媒体综合实训室。

七、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