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市政公用工程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与其他的建筑工程相比,市政公用工程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它的建设资金主要是由国家拨款。并且是由有关部门策划和实施,并代表国家对投资进行管理。市政公用工程的投资较大,工期十分紧张。因此正确认识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的特殊性,认真研究市政公用工程监理工作的方法与措施,对全面深入地推进市政建设工程的监理工作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市政公用工程监理概述
工程监理,指的是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监控和督查等手段,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质量、造价、进度和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保证其各项运行标准都在我国的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之内。而对于市政公用工程的监理工作来说,指的是对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的质量、造价、进度和安全等进行监控的工作,总体来说我国的工程监理有了固定的框架和优良的管理体制,对于提高市政公用工程的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市政公用工程监理意义
1、促进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市政公用工程建设虽然是国家的基础工程建设,但也和其他工程项目建设一样,需要对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与控制,以有效促进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对市政公用工程建设进行监督和管理,可以促进工程施工的有序进行,从而实现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同时还可以为工程建设节约成本,减少浪费,实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市政公用工程项目建设是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需要,与市民的生活、工作、出行及企业生产经营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难以满足市民及企业生产经营等的需要,对于促进城市化发展、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也起不到任何的作用。所以,加强市政公用工程监理,对于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满足市民的各种需求,促进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市政公用工程监理要点分析
1、进度控制
在具体的监理工作中,要求施工单位按照合同规定的期限,做好整个市政工程施工的计划。而作为监理单位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认真审查施工计划的合理性。在监理过程中,要核实工程的实际进度。一旦发现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存在偏差,监理单位要协助施工单位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及时调整工程进度,以保证施工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
2、质量控制
在进行市政监理工作时,加强质量控制是十分有必要的。首先,总监理工程师可以组织项目监理部监理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一个全面的理解,使其对工程有一个具体的认识。对于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要特别强调。要仔细观察各专业图纸是否存在问题;对工程中使用的材料、构配件等进行监理,观察其是否满足施工需要;施工工艺是否按照施工规范进行等。对施工图纸中进行检查后,将所有的问题汇总,最后提交给设计单位。如遇到工程变化较大的情况,不能及时变更图纸,或者仅仅依靠设计人员简单画个草图,则需要建设单位签字确认;监理部人员在施工单位施工前,必须分清变更以及未变更的图纸。对施工的依据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防止出现随意施工的状况。其次,对于每道关键工序,总监必须要对现场监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让每个监理人员都能了解具体工作,这样现场监理巡视施工现场时就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造价控制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图纸和合同要求控制造价,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并且就工程变更控制原则及审批流程在开工时向建设单位提出合理化建议。严格把好月工程进度款计量关,要求各专业监理工程师与造价监理工程师相互沟通配合,每月的工程量先由各专业监理工程师现场确认后,再由造价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对于工程变更,要求各专业工程师严格控制现场计量签证,杜绝虚报现象。
4、施工安全控制
在日常的监理工作中,专职安全监理员必须加强安全检查。不仅仅要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脚手架、起重吊装等等,还需要检查冬雨季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相关的施工标准。检查完之后,必须书面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施工方案中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安全技术标准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一旦发现问题必须采取一定的方法解决,如在自己职责范围内不能解决要及时汇报给总监代表或总监理工程师,由他们采取进一步监理措施。具体的监理措施可包括:监理工作联系单、监理通知、专题报告和召开专题会等形式,督促施工单位改进市政工程施工。
四、加强市政公用工程监理措施
1、完善市政公用工程监理相关制度
科学合理的相关制度的制定,不但能够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还可以促进市政公用工程的建设。所以有关单位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完善的工程建设监理制度,为各项工作打好扎实的基础。
2、加强施工监理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复杂且周期长,监理公司要特别注重精细化管理,一是监理人员须深入施工现场,审核研究施工图纸,现场采集检测数据与技术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二是可在施工各阶段推行样板工程,也可通过开展“创优”“评杯”活动和专项治理检查,重点强化细节监督,提高整体施工质量。三是根据施工要求,建立实验室及项目部。规范施工工序,严格坚持“四不准”原则。四是针对监理到施工不合格工程环节,果断向责任主体单位发出整改通知、停工、约谈整改等处罚,加大执行力度,并建立严格的考核扣分制。
3、提高市政工程监理人员的专业能力
监理行业需要既有专业知识,又擅长管理,懂经济合同,又有法律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监理单位应加强专业培训和行业知识、行业法规的普及,使监理工程师一方面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工程管理水平的同时,学会处理协调各种关系,与参建单位建立融洽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能在监理工作过程中应采用事前控制监理,并秉公办事、公平合理,既满足业主的委托要求,也要对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予以维护。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业主的信赖以及施工单位的尊重,树立起监理的威信。
4、加强安全、环保监理
篇2
收录日期:2015年6月24日
一、市政公用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一)施工队伍安全管理水平低、人员综合素质差。有些施工人员对安全标准存在不熟悉、不了解的现象;不少企业没有设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或是没有为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工作提供必需的资金保证和人力物力支持,使得安全管理部门形同摆设。
(二)安全管理意识匮乏
1、安全管理人员无证上岗。仅凭现场施工管理经验,无法做到及时发现、汇报和排除安全隐患。
2、机械设备、车辆管理不善,违规使用,很多情况下不符合管理规定即进行操作。
3、材料管理紊乱。没有建立有效的材料进场验收制度以及安全材料台账是不少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上的薄弱环节。
4、不按规定实施程序。施工单位不履行法定建设程序,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坚持原则,硬着头皮施工给现场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5、随着文明施工和绿色工地创建工作的开展,施工企业对此给予了较高重视,但 “人、机、料、法、环、测”综合安全管理意识构成了安全管理的基础,任何环节的疏漏都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人身伤害。
(三)安全教育的形式单一,走过场,缺乏针对性。企业三级安全教育、台账,包括现行法律法规,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操作规程,现场安全防护知识培训,班前安全技术交底等,这些方面的落实还远远不够。
(四)安全生产责任制及考核落实不到位。一些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到位,对责任制签订不重视,存在漏签、代签现象,未真正体现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根本目的。
二、市政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影响因素
(一)建设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如何正确理解并予以贯彻落实,是安全监督管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二)市场不规范,分包现象普遍,工期盲目压缩。招投标市场不规范,招标机制不够健全,造成施工企业为中标,不惜压低标价恶意竞争,中标后为盈利违反约标时承诺,安全管理上不肯投入、少投入,有的分包给资质不符合要求、管理差、流动性大的施工队伍,施工总包单位对分包队伍在安全管理上不肯管、不想管、管不了是普遍现象。
(三)安全监督管理执法队伍建设急需完善。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现有人员从数量、质量上讲,已无法承担日益繁重的监督任务。
(四)信息化的联动机制有待加强。对工程现场安全信息的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监管要求的落实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需要予以改善。
(五)行政处罚机制有待研究。目前,邹平县实施项目经理管理制度,对项目经理进行扣分考核。从实施情况看,该方法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弊端。
三、当前市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对策
(一)强化政府职能,加大奖惩力度。监管部门在强化激励机制,运用市场规律对施工企业安全监督管理上进行安全生产与市场挂钩、不良行为上网公示并计入企业和个人诚信档案以对安全生产结果进行监管。行政处罚的力度必须加强,在现有项目经理、项目总监扣分的基础上必须对工程的经济收益人进行直接的处罚。
(二)从对项目部的管理转变到建立施工企业安全诚信机制。对施工企业的内部安全管理行为予以诚信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市场和企业资质挂钩,将有效地促进企业自发、主动地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内部安全保证体系。
(三)规范建设各方主体的安全行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对建设各方主体的安全责任予以了明确,作为政府管理部门来说,监管机构必须认清建设各方对工程安全生产的影响,避免安全管理过程的失控。
(四)抓好安全专业队伍的培养。要健全培训教育体系,培养各级安全管理人才,建立常设的民工学校和设置师资队伍是必须考虑的一项工作。
(五)规范现场各施工队伍安全生产行为。对市政施工的安全管理需要根据有关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完善安全生产要求,必须确保施工区域内所有作业队伍的安全行为受控。
(六)完善文明施工管理体系。对文明施工的好坏 “一视同仁”,不利于管理也会造成文明施工企业的逆反心态,因此要完善文明施工管理体系的详细内容。
(七)建立PDCAP系统。在计划、实施、检查、整改的同时,必须增加考核和处罚,也就是PDCAP系统,以此实施对施工企业的纵深管理,确保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篇3
经济的发展带动着城市的发展,大批人口涌入城市使得城市公用工程的扩容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市政公用工程为人民生活的便利以及城市的发展都有着非常大的贡献,所以建设城市公用工程就是城市发展的必要前提。市政公用工程的建设中必须要考虑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施工成本的控制。而市政公用工程又具有阶段性、多边性以及流动性的特点,施工难度比较大,成本控制比较难。在本文中提出几点关于市政公用工程的管理方法和施工方法,来降低市政公用工程的成本。
一、市政公用工程成本控制意义
施工成本控制对于任何一项工程都非常重要,虽然说市政公用工程是惠民利
民的国家工程,但是也是和市政公司利益相关的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一方面可以降低市政公用工程的成本,减小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市政公司带来盈利,提高经济效益,可以保证企业完成目标的同时控制成本,是一举双得的事。除此之外,施工成本控制还可以防止贪污、盗窃等现象发生,可以保证市政公用工程物资的安全和完整。所以说市政工程的成本控制不仅仅是一方面,而是对整个市政公司以及整个市政公用工程的综合控制。
二、建立市政公用工程成本控制组织
市政公用工程的成本控制必须依赖于一个高效的成本控制组织机构,这个组织机构应该根据施工工程的实际需要配备人员,协调组织内部关系。保证组织能够积极有效的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灵活应对,从而可以控制成本。
首先,必须高效精干。这一条要求也就是说要因事设岗,严格控制组织内总人数。根据不同的施工目标和总工作任务为原则来安排岗位,不需设,不浪费。
其次,业务要系统。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和项目成本控制统一起来,尽量避免因为责权划分等问题出现的矛盾或是重复。每个部门之间应该互相配合、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样才能发挥整体控制的优势。
再次,市政公用工程的成本控制组织必须要适应变化,市政工程有阶段性、流动性以及多边性的特点,所以市政公用工程的成本控制组织也应该根据这个特点来制定,也就是说必须能够随时变化,灵活应对市政公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也有助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三、市政公用工程成本控制的方法
1、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流程
在市政施工的过程中要达到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又控制成本的目的,就必须从工艺流程和工艺技术方面入手。先进的技术工艺和流程一般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施工安全,节省材料消耗等有点,所以在进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施工方案以及工艺流程,并且合理的布置现场作业环境,可以方便施工现场运输,提高工作效率等,这些方法都可以降低成本。
2、施工现场管理要严密合理
市政施工现场的管理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计划管理、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只有这三方面的管理都达到要求,并且互相配合,就可以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首先,计划管理要坚强。计划管理就是在开工前根据实际现场情况以及工期安排来编制一个合理可行的总体施工计划。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不发生意外情况,要严格的按照这个计划进行,因为这样就可以按照计划一步一步进行,而不至于出现员工降低功效或是因为赶工而增加投入的现象出现,这样就可以从工效和质量上控制成本。
其次,是质量管理要严格。市政公用工程对于人们生活和城市发展来说都非常重要,所以质量必须保证,严格质量管理的目的也就是保证施工质量,避免因为质量达不到标准而出现返工,增加二次投入,增大成本。所以说在市政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对质量严格管理,出现问题及时整改和修复,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来保证施工质量的达标。
最后,是加强技术管理。每一个市政施工工程由于工程不同,所要注意的技术要点也会有所不同。在施工前必须对这个工程的技术要点进行测算和说明,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技术要点进行施工,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不按技术施工而出现的错误施工,不仅投入大量成本还需要利用更多成本进行修复。所以,在施工中,必须严格的控制。
3、材料计划、采购、消耗过程成本控制
材料是市政公用工程中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为了达到成本控制的目标,就必须从这一方面下功夫。首先是材料的采购,材料在采购之前,必须做出材料采购计划,并且这个计划必须明确有效,包括使用目的、数量、时间等等,并且由项目负责人对这个材料计划进行审批,最后研究通过以后才可以购买。其次,是材料采购,在采购的过程中尽可能的采用集中招标的方式来选择厂家,这样可以保证尽可能的控制采购价格,降低成本的目的。另一方面就是采购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避免出现因为质量不合格影响工程质量或是数量不够,造成损失的情况出现。最后,是材料消耗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材料使用的过程中必遵守严格的领料程序,并且在现场管理中严格管理材料的使用,避免浪费现象的发生,这样就可以节省材料,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4、劳动力控制
劳动力消耗的控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工程量以及工期要求合理安排工作岗位以及人数,尽量避免闲岗空岗的现象。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现有人员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加强劳动纪律管理,加强人员培训,使所分配的人员能够按时按量完满完成工作任务,必须过多闲置人员的出现,从而就可以通过劳动力控制来控制施工成本。
5、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的投入,从而可以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所以为了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可以鼓励员工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出效益是有一定的依据的,管理包括各个方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多个方面入手得出最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果。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来增长经济效益,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四、结语
做好市政公用过程施工建设中的成本控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是成本控制又跟市政公司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市政公用工程的成本控制对于市政公司来说是势在必行的大事。本文中就市政公用公司施工建设中的成本控制提出几条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成本控制。市政公用工程未来的建设依据就是不仅要有质量保证,也要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我们可以从技术上和管理上两方面入手创新来节省成本,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参考文献:
篇4
一、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养护的重要性
为了给居民的生活和娱乐提供足够的方便,市政部门投资兴建一些利民的公用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居民良好生活体验的基础保障。市政公用工程的正常使用和维护保养工作直接与居民的私人利益以及公共利益相关。因此必须通过技术质量监控和工程造价监控等方法进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养护工作。
城市化进程脚步的加快,流动人口的增多以及居民对市政公用工程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养护成为公众评价城市发展水平和人性化程度的标准之一。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养护是保证公共设施正常运行并能给居民带来良好使用体验的重要手段之一。市政公用工程前期施工质量的控制不能完全保证合格的前提下,后期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就会显得格外重要。
二、加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养护的技术手段
1. 预防性处理
以道路养护为例,在施工养护中,需要定期做预防性的养护维修处理,主要就是为了防止地面水的下渗而导致路基出现湿软的现象。同时也为了防止地面水下渗从而出现板底冲刷而脱空。对于接缝和填缝料的损坏进行维修处理时,如果在接缝中存有陈旧的杂物和填缝料,需要进行及时的清除处理,并且要把缝内的灰尘清扫干净。
2. 路面病害的技术处理
在随着城市道路路面通行以后,受到交通量的大幅增长、受到自然因素的水分和温度影响以及行车因素等多种影响后,路基路面就会不断的出现病害。在进行施工养护前的准备阶段,就必须要做好施工养护的组织设计工作,仔细选择施工养护的实际方案,准确细致的全面做好研究调查工作,认真编制质量计划。另外,对于施工材料的准备工作也要严把质量关,按照合同要求规定对材料质量的标准严格进行采购和运输,坚决杜绝在施工现场出现不合格的材料,并且按照要求进行存储和堆放,按照制定计划组织进行配套供应。
3. 增强与其它城市的技术交流
要经常进行交流与学习经验,进行分级处理,分级管理,提高施工进度,以及提高施工质量,从而确保文明生产与安全生产的目标。技术革新,一般主要就是对陈旧的操作方法与施工工艺加以创新改革,优化生产,把施工的工具和设备加强改进并提高效率,对原材料方面进行改进降低消耗或者综合利用、完善施工、应用先进管理方法以及实用技术等,通过技术组织实施和施工技术革新,不断提高施工养护工作。
三、施工养护的造价控制
在保证道路施工养护的质量的同时,还要对施工养护的造价进行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经济适用的施工方案
在综合考虑施工规模、施工方案的经济型以及方案实施的可能性等因素后,选择技术相对先进并且造价合理的方案。在编制各阶段工程造价的过程总,确保造价的可控性和经济型。确保所投资金能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2. 采用合适的方法, 降低养护造价
一般情况下,在养护工程中采用新的技术和新的工艺,有助于降低工程造价。先进的机械化施工技术既可以提高养护效率又可以加快施工进度,同样也可以降低工程成本。在进行施工养护管理时,要根据需要养护的路段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其他相关因素选择相应的养护手段。
3. 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养护
一个完善良好的施工设计图以及施工养护计划,对材料、施工人员的安排、设备设施的使用、施工的养护程序、施工养护的工艺等方方面面都有详细的规定,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和养护过程中,施工工作人员都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这样既可以保证工程质量,也便于日后的养护维修。
四、加强对市政工程施工养护的监督和管理
对施工企业的养护工作要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保证养护工作能够做到实处,对养护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材料的选购上要进行全程的监督和考核。同时,让市民参与到养护的监督和管理中来,这样既可以及时的发现市政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养护,减少和防止因为养护不当照成的不必要的人员和财产的损失,保证市民的生命安全,从而提高市政工程在地方的代表性形,完善市政工程施工养护的工作顺利有效率的进行。
另外,加强市政工程施工养护的安全问题,全面落实检查安全的技术措施工作。①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要进行督促,切实做好安全管理职责工作,并且对施工养护的管理单位进行抽查。②作为监理人员在进行现场巡查时必须要检查实际上岗人员是否具有上岗资格。③对于经过审查批准的实施方案,应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对养护现场的施工机械以及模板、整体提升脚手架等和安全设施设置进行检查,并且加强核查验收的手续。④定期进行检查和巡视在施工养护当中危险性较大工程的施工情况,并且对关键的工序和重要部位需要进行旁站监理,做好记录。⑤落实做好安全生产的基本措施处理工作,以及规范管理机械设备和施工养护现场的文明施工养护。
五、结束语
随着居民生活体验要求的不断增高,必须时时加强对市政公用工程的养护工作才能保证城市基础设施的正常使用,为居民的生活和出行提供便利。在养护的过程中要设计具有可行性计划的策划方案,结合先进的技术,并采用具有质量保证的材料来进行施工养护。在工程养护中要不断的完善工程的安全、技术、质量、造价等各个方面的管理和监督中,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市政工程施工养护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丁磊.浅谈市政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问题[J].中国科技博览,2009(28).
篇5
1前言
众所周知,市政工程的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在于施工是否得到了妥善的养护管理。随着城市发展的逐步加快,市政公用工程的建设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力。市政公用工程的养护技术需要得到进一步提高。
2控制道路施工养护的技术质量
城市混凝土路面的面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逐渐加大,然而,由于道路路基路面受到自然因素(大自然温度、水分等)和车辆因素(交通量、车辆载重)等因素的影响,水泥混凝土的路面产生了许多路基路面危害。只有对各种病害进行了合理科学的分析研究,制定出可行的养护维修技术方案,才能使路面经济耐用。在准备进行施工养护工作时,首先要进行全面细致的实际情况调查,对进场的机具进行进场实验,然后要认真负责地设计施工养护组织、选择合适的施工养护方案。另外,要严把材料质量关,杜绝使用不合格的材料,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采购质量合格的使用材料,并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存储和使用。几种常用的市政道路的养护如下:
2.1 对裂缝的养护维修
(1)对于路面的轻微裂缝(宽度小于3mm),可以对灰尘吹净后,直接采用乳化沥青或者环氧树脂乳液进行灌入。
(2)对于路面的中等裂缝(宽度大于3mm小于6mm),可以使用聚氨酯或者硅酮胶对裂缝进行灌注。
(3)对于路面 较大的中等裂缝(宽度大于6mm小于15mm),可以采用条带进行罩面补缝。
(4)对于宽度大于15mm的严重裂缝可采用全深度补块,补块养护需要采用养护剂,裂缝要求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较高,在混凝土到达通车强度后,就可以开放交通。
2.2 灌浆处理
(1)钻孔灌浆,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指定位置钻孔做记号。
(2)灌注机械可使用压力灌浆机和压力泵,从沉降量大的地方从小到大灌浆孔进行,灌浆完毕后,应使用木楔堵孔。
(3)由于水泥混凝土的路面板和基层出现空隙而导致路面沉降的,需要使用水泥浆、水泥粉煤灰浆和水泥砂浆灌浆等方法进行板下封堵。
(4)钻孔机在水泥路面钻的孔大小应与注嘴大小一致,一定要保持灌浆孔干净干燥。
2.3 错台处理
(1)普通问题的处理。一般来说,错台的处理方法有磨平法和填补法,可以根据轻重程度选定处理方法。可以利用磨平机或者人工凿平错台,并将接缝处的杂物清理干净,及时填入嵌缝料。
(2)突出问题的处理。对于高差大于10mm的严重错台,可以使用沥青砂或者水泥混凝土进行处理。
(3)沥青砂填补处理。在进行沥青砂填补处理前,首先要清除路面的杂物以及灰尘。在进行沥青砂填补结束之后,要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在填补结束初期,要对车辆进行速度控制。
2.4 定期养护维修
一定要对接缝修补处进行定期的养护维修,防止地面水下渗透使路基变得湿软,降低稳定程度,防止地面水下渗透造成的板低脱空。要及时清理接缝处的杂物及垃圾,并吹净缝内灰尘。在涨缝进行修理时,首先要使用沥青涂刷缝壁,然后,在缝内压入接缝板。
3控制施工养护的造价
在保证道路施工养护的质量的同时,还要对施工养护的造价进行控制。对施工养护造价进行控制有以下几个方法。
3.1 经济适用的施工方案
影响施工造价的重要方面之一就是施工方案的选择,在对个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编制时,所使用的指标、定额、费用标准等都要与所选择的施工方案相一致,相适合。所以,在施工方案选择前,我们需要着重考虑下面几个方面:
(1)选择与工程规模相适应的施工施工方案。
(2)选择的施工方案要具有经济合理性。
(3)选择的施工方案要有实现的可能性与技术的先进性。
3.2 采用合适的方法,降低养护造价
一般情况下,在养护工程中采用新的技术和新的工艺,有助于降低工程造价。先进的机械化施工技术既可以提高养护效率又可以加快施工进度,同样也可以降低工程成本。在进行施工养护管理时,要根据需要养护的路段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其他相关因素选择相应的养护手段。
3.3 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养护
一个完善良好的施工设计图以及施工养护计划,对材料、施工人员的安排、设备设施的使用、施工的养护程序、施工养护的工艺等方方面面都有详细的规定,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和养护过程中,施工工作人员都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这样既可以保证工程质量,也便于日后的养护维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常有养护方案得不到贯彻的现象,给施工养护管理带来巨大的麻烦。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养护。
4施工养护管理需要注意的安全措施
在施工管理养护工作中,安全永远处于第一位,要切实落实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首先,要监督各个安全管理部门履行好自身的安全职责,抽查施工单位的养护安全情况;第二,要时常对施工养护现场的各种机械进行检查,杜绝安全隐患;第三,检查在施工过程中参与人员的工作资格;第四,落实安全生产基本措施。
5结语
总而言之,施工养护工作要切实落实于整个施工养护过程中,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养护技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要注意造价控制和安全措施的使用。
参考文献:
[1]苏志泉.论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养护几点思考.《科技致富向导》,2011,13.
[2]吴士忠.如何做好市区道路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10.
篇6
1 开展品质管控的意义
因为城市建设的具体特征,许多此类的项目在建设的时候无法实行全面的封闭处理,进而不能够合理的管理进到现场的人员和车辆等,导致其活动规模非常的窄小,除此之外,建设区域下的有许多的管线等,比如热力和气体等等,它们互相的影响,而且对彼此也有非常大的制约,不管是道路建设亦或是管线建设,建设区域非常的有限。因为建设区域太小,导致品质管理活动无法集中进行。非常的分散,而且不持续,导致建设品质受到影响。除此之外,因为这些项目的综合建设区域被分割成许多小的部分,而且同时进行,通常是各个区域被划分为相对应的建设方,此时必然就会出现衔接不当的现象,导致品质受到影响。
由于这些项目的行业竞争不断的加剧,使得很多建设方为了得到这些项目,常常使用一些不正当的方法来获取项目,比如过分的打压价格。而当它们获取项目之后,为了获取利润,通常通过不合理的方法,比如用劣质产品,或者是简化步骤等等的方式来开展工作,此时必然会对项目的品质埋下较大的隐患问题。项目品质的优劣和群众的生活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它的使用性的好坏对群众的实际利益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在建设的时候,要切实的开展好品质控制工作。
2 建设品质管控的概念以及信息和理念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就是为了达到市政公用工程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一系列施工管理和施工技术的各项措施和活动,把市政公用工程的质量要求需要转化成为可以用定性或定量的规范所表示的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特性,并便于进行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控制的执行和检查。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贯穿于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各环节,要排除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过程每个环节中所有技术、活动可能偏离有关市政公用工程质量规范的现象,使其恢复正常,从而达到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目的。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依据主要包括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规范、设计部门的设计文件和设计图纸、市政部门和施工单位签订的合同文件、市政工程的工程技术标准、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这些都属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范围。因此,施工单位内部制定的施工技术规范、实施细则、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的质量控制、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必须在遵从上述的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依据的基础上才能作为具体实施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依据。
市政公用工程旋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2.1 坚持质量标准的原则。市政公用工程的产品是面向城市所有市民的,它属于一项功效非常独特的物质,它和城镇全部群众的生活以及工作等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它的品质的优劣会关乎到群众的且是安全问题,所以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必须做到“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坚持质量标准。我们知道,任何行业,质量标准都是评价其产品质量的尺度,因此在进行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必须随时严格检查在建市政公用工程的质量,一切以质量检测的数据作为质量评价的标准,把握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的原则,控制好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中的规定值和允许偏差,把握好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杳的检验方法和频率,保证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
2.2 坚持以人为控制核心的原则。虽然说现在的设备性能非常的优越,不过不论是何种项目其主要的成分还是人,尤其是对品质的控制工作更是少不了人的参与,它的具体的建设过程也离不开人,其品质的管理也是通过该群体来实现的,所以,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应该做到“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晕摔制的动力,充分发挥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中建设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建设者的培训和教育,增强他们的责仟感,并树奇他们脑海中“质量第一”的思想,避免建设者的人为失误,从而做到以市政公用工程建设者的工作质量保证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中的工序质量和工程质量。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中要做到“预防为主”,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好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严格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中的工作质量、工序质量、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质量的预防检查,这是确保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的有力措施。
3 常用的控制品质的方法
3.1 认真开展前期逐步活动,对此阶段做好品质管理工作。在这类项目的准备时期,要综合详细的开展调研活动,而且要开展细致的组织活动,除此之外要做好建设品质规划制定工作,对于建设时期的建设目标的分析要确保和具体情况相符合,而且要获取相关机构的默许。要结合相关组织开展设计交底工作,合理的选取建设方案,而且要进入到建设场地知州,分析具体的步骤内容,对建设工作用到的物料和设备等开展详细的分析。建设之前的时候要对建设区域的地形和方位以及通行条件等开展详细的探索,对于其中潜在的不利现象爱要开展详细的记载工作,进而协同有关机构综合分析。
3.2 认真的把控好物料的品质。项目建设用到的所有的的物料和设备等都应该有来自厂家的品质许可次啊聊和出厂信息等内容,在具体抵用过程中,要对他的尺寸大小和总数以及时间等等的信息分析研究。要开展建设技术管理工作。比如在挖沟的时候,要关注对建设区域周围的设施等的维护,要切实的按照相关的要求开展必要的处理工作,进而避免因为建设而导致出现塌陷等情况,在挖设的时候假如发现旗下有电缆等,要积极的和相关机构开展沟通,进而获取有效地应对措施。在搅拌缓凝土之前的时候,要认真的按照比例开展分析,而且和结合物料的实际尺寸等开展称量工作,同时还要对物料等的品质进行分析,针对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位置要开展详细的检查工作,而且要进行适当的抽查活动。
3.3 认真的处理建设中遇到的外在干扰现象。这些项目的具体建设费用通常说来是由国家相关单位负担的,由于分析到经济性特征和其具体的功效特点,通常是建设非常紧密,而且时间十分紧迫,这样就必然会使得建设组织过分的看中项目的建设速度,希望尽快的完成项目,但是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其品质问题。
所以要高度的关注其和有关住址的沟通交流活动,认真的处理上述的不利现象,除此之外,这些项目咋建设的时候常常会给其周围的群众的生活以及工作等带来许多的不利影响,例如出现施工地段附近居民区出现断电断气断通讯的情况,所以和有关机构的配合是非常关键的,这样可以降低外在不利现象对其带来的干扰。
由于最近几年的经济态势非常好,这类工程的面积不断的扩展。通过上面的内容,我们明确,这类项目的建设活动开展的好坏对于单位的发展来讲意义非常关键,同时还关乎到行业的发展。只有满足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施工质量要求的市政公用工程,才具有供城市市民们安心使用的价值,并取得市政投资的效果。
4 结束语
现代我国在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的投入越来越大,然而市政公用工程建设项目投资的成功与否是有工程建设质量的优劣决定的。结合市政公用工程的特点,开展对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管理的研究,提出可实施的具体措施,不但可以使市政公用工程建设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对指导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进行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7
我国经济的发展,促使全国不断增加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由于市政公用工程企业注重自身利益,导致了施工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如何提高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成为了关注的角点,本文主要对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展开论述。
1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安全管理意识
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作为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重要方面,必须得到管理层的高度重视,施工单位在人身、设备等多个方面都需要进行管理,但是目前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并不完善,其问题的根本是安全意识薄弱,主要表现在很多安全人员都是临时上岗,专业技能上有所欠缺,当出现问题时,也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导致出现了安全隐患。
1.2设备违规使用
市政公用工程中常出现违规使用设备(如推土机、挖掘机等)的情况,一些操作人员无证上岗,在操作上有很多问题,这不仅对施工损害大,对交通安全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1.3使用材料管理混乱
市政公用工程在材料管理制度上不完善,常存在材料质量不达标、施工单位不按照规范使用建材、钢管扣件等现象。然而,如果不能保证材料安全,会导致施工发生坍塌等情况,造成人身和财产的损失。
1.4施工程序不规范
很多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并没有达到安全监督规定的标准,相关建设单位没有按规定进行安全核验,导致事后追补的现象。另外,在工程专项方案的审批上也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导致施工单位未按照方案进行施工。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一些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单位采用未审批的"方案",为工程的安全埋下了隐患。
1.5安全管理方面法律、法规不健全
为了保证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国家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条文。法律具有监督和规范作用,可以保障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生产。但是目前各个监管部门并没有严格的进行相关法律的学习和执行。由于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过程较复杂,包含的生产环节多,导致事故处理方面的法律条文并不健全,当事故发生时如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没有恰当的标准。不仅如此,如何奖励优秀的工作人员方面也没有相关的参照标准。公司的考核制度在项目经理处也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而恰当的奖惩规定可以保障施工单位的利益,增加优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对其他工作人员有警示和鼓励双重作用,有利于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进行。
1.6缺乏安全教育和安全生产责任管理制度
安全教育一直是市政公用工程强调的重点,但是,在实际中安全教育往往只是流于形式,无论是在教育形式还是在内容上都缺乏针对性。由于政府的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安全教育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培训。另外,对企业的操作规程、安全防护知识等的培训力度也远远不够,不能真正使工作人员认识到如何进行安全防护。此外,在责任制度上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在进行责任制签订时常常出现漏签或代签的现象,安全责任管理制度也没有真正落实。
1.7现场与监管联动力度和文明施工管理有待加强
随着信息化管理的实施,需要加强现场和监管的联动。监管力度不足会导致现场施工滞后,进而导致对现场施工信息传递出现滞后的现象。此外脏、乱、差是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时的一大特征,施工过程会增加空气中的灰尘、道路不平、产生污水等,为市民的生活带来不便。施工人员居住环境多事简陋的工棚,条件也十分恶劣,不利于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施工材料乱堆乱放也是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然而施工单位往往忽略施工中产生的这些问题,推卸应当承担的责任,导致人们对企业产生较差的印象,不利于企业品牌的发展。因此,如果企业不加强文明施工的管理力度,不仅会对他人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还会影响企业自身的利益。
2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2.1完善奖惩机制
国务院新颁布的条例对责任制度进行了明确,当某一方违法规定时必须接受处罚,并且处罚直接与刑法相关。因此,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管理各方进行安全生产,同时必须依法进行监督管理。在监督过程中可以将个人信息进行公示的方式,将出现的不良行为进行公示,并将其记录到个人信息中,形成诚信档案机制。此外在处罚方面也应加强力度,特别是针对项目经理、总监等高层管理人员,可以采用经济处罚方式对其进行直接处罚。监管人员可以采用开具罚单的方式进行现场处罚,对他人起到警示作用。这样可以规范管理制度,避免出现违法现象。
2.2建立安全管理部门
企业施工的质量对社会和企业自身有重要影响,因此,建立安全管理部门对施工质量进行管理、监督和检查是十分必要的。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技术知识,这样才能保证各个方面的安全生产,当出现问题时及时解决,尽力消除安全隐患。此外还应对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出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规律,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故障处理效率和故障发生概率。
2.3建立施工企业安全诚信机制。
由于监管部门直接进行项目部安全监管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项目部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可以将监管转移到对企业安全管理、企业与项目部安全管理接口以及施工安全上,通过建立诚信机制考核企业的安全管理行为,将考核结果与市场和企业信用、资质直接相关,促进企业有效的实行安全生产责任,进而建立完善的管理手段,促进企业发展。
2.4加强安全监管力度
为加强安全生产,有关部门颁布了相关的法规,包括当违反安全条例时的处罚措施(按照严重程度进行),该法律条例可以对安全生产起到了规范作用,减少出现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管理者必须依据法律规定,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制定可行的管理方案。如果企业不按照规定进行安全监管工作,应当给予相应的处罚,并作出公示,警示其他企业的同时提醒违反规定的企业要加强安全监管力度,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5规范安全行为
有关规定明确了建设施工中的各方主体的责任,管理部门进行监管时首先要清楚自身承担的责任和对工程安全生产的影响。在细节上,有关部门还应当进一步细化,规范其行为。可采用一票否决制的方式,加强安全管理力度,保证工程的安全生产。
2.6加强对人员的安全管理
一个工程的质量能否达标,安全管理能否顺利进行,都与工程的施工人员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在施工前,相关企业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综合培训与考核,确保其具有参与相关施工的资质,尤其是针对文化水平较低的人员、危险性较高的操作人员等,更应该加强安全知识、技能的教育。除此之外,企业要定期的给施工人员提供提升自我专业技能的机会,让施工人员在专业性上有所提高。
2.7文明施工
市政公用工程一般会涉及道路、排水、桥梁等,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给他人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围墙式的管理方式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施工带来的影响,但是并不适用于市政公用工程。能否很好的进行文明施工直接反映了企业管理水平。企业可以完善文明施工管理体系,进行文明施工。
3总结
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然而目前的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中仍存在管理不规范、管理人员素质低等问题,通过加强法制和管理制度、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培训等方法可以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挺剑.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2,(10):219-221.
篇8
1 市政公用工程影响安全生产主体因素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建设进程中由于相关配套法规法律的不健全、不完善间接令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失规范性,呈现出许多有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例如普遍存在分包现象,令工期随意压缩。当前相关招投标管理市场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性,机制欠缺良好的完善性令较多建设单位存在捏造工程项目造价、不履行合法化程序,一些施工方为获取中标采用非法手段恶意压低标价参与竞争,并在中标后为快速回笼资金、收回成本而违反相关的约标承诺。其在安全管理方面甚至较少投入,或将工程继续转包给资格未达标、管理不规范的小型施工单位,进一步影响了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效果。目前市政公用工程承担建设量已今非昔比,各项施工管理技术实现了日新月异的转变,在较多层面现有安全管理监督机构人员已无法承担日益繁重的监督工程任务,较多地区监管部门还存在短缺经费等不良问题,令单位内部队伍整体素质有限、良莠不齐。伴随相关政府部门逐步推行现场联动与市场管理机制,在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如何强化监督部门与现场施工的联动尤为重要。然而由于监督管理力度有限,对现场工程安全信息的掌握了解包含滞后性,且相关法规法律与监督部门在落实要求层面包含脱节现象,因此仍需实施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主体采用工程项目经理的综合管理制度,并对其履行考核手段。由实施结果层面来看,虽然该类做法在较多层面发挥了积极效果,然而却包含两类弊端。首先由于较多市政公用工程的项目经理属于虚设头衔,因此对真正负责人无法产生应有作用,同时管理实效性及实际处罚力度较难体现。
2 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建设科学策略
伴随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日益加快,目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建设与管理已逐步走向了规范化发展行列,并引入了一些先进有效的安全管理控制模式,如何全面做好实效性管理与依法监督对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建设尤为重要,只有做到全面更新、与时俱进、完善优化、结合市政公用工程自身特征才能有效解决安全管理、监督控制中包含的各类现实问题。
2.1 发挥政府机构管理权威性,有效提升奖惩力度
国家颁布的建设工程相关安全生产条例对建设中各方应承担的安全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并对违反安全管理的行为采取了严格的刑法处罚,由该层面来讲,将会令工程建设各方在施工生产建设进程中更加注重依法、安全的监督管理。由另一方面来讲也为安全管理监督相应创设了法律依据,在完善制度、规范建设市政公用工程发展市场层面发挥了优质激励作用。因此监督管理部门应科学发挥政府机构的权威性管理优势,有效提升奖惩管理力度,规范行业秩序,运用市场发展规律促进施工方安全监督、管理生产有效同市场挂钩,对于不良违背安全建设的相关行为应借助网络系统公告并记录于企业诚信管理档案之中,进而全面发挥警示监督作用,令各施工方企业全面注重对自身安全建设的管理监督,提升安全生产建设水平。同时,还可创建市政公用工程的动态施工信息网,发挥安全超前警示作用,利于实施各类安全管理检查的长效性与针对性。行政管理处罚力度应全面强化,对市政公用工程现有项目总监、经理进行扣分惩罚的基础上应履行有效的经济性处罚管理手段,对工程项目相关经济受益人实施直接处罚。在该层面还可借鉴交警处罚管理方式,监督管理人员应依据相关条例在现场直接开具罚单,施工单位则应依据主管机构统一要求履行相关办理,该类处罚程序不仅可有效监督实际项目负责人,令施工方管理建设更加规范,同时还可良好避免由于违规执法导致的管理混乱现象。
2.2 创建施工方安全诚信管理机制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建设进程中由监督管理部门直接对项目部各项安全体系展开监督的模式令项目部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受到了不良约束。为此应科学将单纯对项目部门实施的管理合理转移至对企业施工建设的安全管理、项目部与企业间的安全管理监督接口以及施工方实施安全管理程序科学性、规范性的考核层面。也就是说施工建设企业应创建诚信管理机制。近期颁布的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评价标准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企业管理诚信机制建设创设了良好基础,对施工单位内部安全监督管理行为实施诚信考评,令考评结果同企业资质与市场全面挂钩可科学促进企业主动、积极的落实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并令内部安全保证实践体系更加完善。因此企业内部监督及安全管理部门应科学促进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与优质培训教育的全面接轨,令法规、法律、规范、标准相关要求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充分体现,进而真正实现现场与管理的有效联动。
2.3 合理规范各方建设主体安全生产行为,做好专业队伍的安全管理培养
工程领域安全生产实践管理条例对各方建设主体应享有的安全责任予以明确,因此相关政府管理单位与监督管理机构应全面认清各方建设主体行为对市政公用工程开展安全生产实践的综合影响,应进一步对管理条例中的内容作出细化分解,推行安全生产管理的一票否决制,进而全面规范各方建设主体的安全生产行为,有效避免安全管理实践中的失控现象。同时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建设各方应健全建立教育培训体系,全面培养安全管理各级人才,将安全技能、安全知识教育同安全交底有机结合,创建施工建设现场人员的资格准入机制,进而由源头上进行把关,全面消除施工方对毫无资质民工随意使用的不良现象,有效提升市政公用工程从业人员的综合安全素质。同时相关政府单位应建立专业性民工学校,配备师资队伍致力于做好市政公用工程专业安全队伍的培养建设工作。
2.4 引入PDCA循环系统、规范安全生产实践行为
市政公用工程涵盖桥梁、道路、隧道、排水等多重施工建设类型,其经常会受到客观条件影响与地理环境限制,同时由经济性角度进行统筹考量对市政公用工程实施安全管理倘若完全应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模式势必无法全面适应其本质需求。因此,应科学结合市政公用工程实际状况,现实特征,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综合管理要求。同时,应合理将电力、通讯、绿化等配套施工建设队伍纳入实践管理范畴中,清楚明晰各项实施细则,确保施工建设的文明开展,且所有区域中的作业队伍实施的安全行为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现实要求的持续提升其实质反应了PDCA循环系统的科学应用,在工程制定安全管理计划、履行方案计划、开展检查管理与督促整改的同时应强化行之有效的考核与处罚管理,科学创建PDCA循环系统,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树立更高层次的安全管理目标实施进行细致的管理,动态掌握阶段实施成果,并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与整改措施,进而借助PDCA管理的稳定、良性循环推进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生产、优质建设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3 结语
总之,基于市政公用工程生产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充,其安全生产管理策略的科学实施增加了显著难度,影响其安全建设发展的因素日益增多,为提升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只有做到各方统筹配合、相关利益者严于律己,施工方制定切实有效的内控管理策略,有效发挥政府机构权威性管理职能,才能为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健康、持续发展创设良好环境,并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
篇9
1 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的现状
1.1 建设安管等机构没有有效地落实
建设单位没有合理的布置安全机构。在进行这些机构的设置的时候,很多时候因为费用不足,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原因并未认真地落实,而一些单位虽然设置了但是并没有配置充足的人员以及费用等来维持其活动,有的为应对检查工作。单位的职工并没有非常高的安全思想,相关的制度和规定等也不能有效地散发到相关的建设方,单位职工并没有形成安防思想,建设场地面对非常多的不利现象,这些问题不能积极的传递到有关机构。同时监督机构也如上述一样没有有效的形成,许多安管制度等存在问题,项目不多,通常是道路,和别的项目比对来看,其问题不是很多,因此项目负责人通常对其没有过多的关注,关键是重视其品质和工期等。经过无数的分析得出,这些项目的负责人以及具体建设者对于相关的各项安全内容等都没有非常深入的分析,这体现了监督机构的活动无效,无法合理的传递安全相关的内容,使得安全问题经常地出现。
1.2 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低,管理意识不强
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对于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监督,否则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造成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管理人员的管理多是根据安全管理经验,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对施工过程中的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无法及时的发现并消除,很多施工操作人员如挖掘,运送材料的司机缺乏上岗证便进行上岗作业,甚至进行超载装运,极易造成交通事故,还有施工企业,为了节省开支.对购买的机械不经过安全检验,甚至直接购买一些报废的机械装置,稍作修理继续使用.对一些材料的验收同样如此,由于材料种类繁多,安垒管理部门没有设置相关的管理系统,不遵循国家规定,购置材料的相关程序和标准,造成各种安全隐患,管理人员安全管理知识丰富与否,安全管理意识的强弱,关乎一个公用工程的安全施工的程度。
1.3 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不缝全
安全工作的实施到位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国家必须及时出台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出台了《安全生产法》,如何对此很好的执行,需要备类监管部门正确的学习法律,严格的执行法律。该法律的颁布和执行对公用工程的安全生产起到了很好的监督和规范,有了法律的支持,市政公用工程的管理人员要依法进行安全生产的管理,但对于施工的众多复杂的生产环节。
对于一项安全事故的发生,如何对柏美邬门的管理人员进行处罚,由于管理人员没有适当的衡量标准。就不能进行有效的处理。另外对于工程的安全实施表现优秀的人员如何奖励,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没有相关参照条例,因为对一个模范员工的奖励,会督促和激励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安全施工的热情,更加积极的学习安垒操作知识和规范。
2 加强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2.1 形成安管机构
单位要想确保运作合理,就要有规划的开展建设工作。重视成就而忽略安全的现象一定要积极地整改,单位要成立安管机构,工作者应该有必要的安管理论,要有充足的知识体系,要有高超的管理水平。安管机构的关键工作是要保证工作运作安全,保证相关的安全制度等认真地贯彻,在项目的综合过程里对其进行监管,以此来保证所有的步骤能够顺利的落实,尽量的将其中的不安全因素除去,切实体现出安管机构的功效,对相关的安全现象,开展分析活动,寻找其原本的规律内容,然后分析处理方法,进而保证项目安全运作。
2.2 认真贯彻安全运作许可标准
对于申请公用工程的建造企业,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许可制度进行严格的审查,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不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对不合乎规定的单位没有获取许可就开展建设,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的,要切实的按照法规对其处置。针对资格达标的单位也应该开展全面的调查工作,对建设活动中的隐患问题开展综合的分析,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施工单位要认真调查,根据严重后果依照安全条例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对发生严重安全事故的企业依法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要有效的整顿各项设施。
2.3 对员工开展全面的培训工作
要想本单位的安全活动达标,其高层领导应该充分的发挥出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要确保所有的职员都有足够的安全理论内容,要确保他们切实的结合安全相关的制度开展建设工作,确保所有的建设活动都可以有效地开展。因此单位高层领导应该认真地组织培训活动,尤其是对那些理论不是很充足的员工更要开展细致的培训活动。对于十分危险点项目的基础建设工人,应该使用大量的物资等开展深入的培训活动,确保他们能够真正的将安全活动要素牢记于心,对于那些培训不达标的要进行处罚。
2.4 切实开展安全运作监管
针对安全运行内容,目前相关部门已经颁布了一系列的法规制度,比如安全活动规章体系,对于违反安全生产条例的处罚措施依照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该法律的颁布一方面对公用工程的安全生产进行了法律的规范,其很好的减少了不利现象的出现几率,而且,相关的管理工作者的工作就有了必要的法律依据,方便进行管理工作,针对管理制度的形成等也有着十分显著地功效。管理机构应该形成切实可行的措施。比如对不按照规定开展工作的单位,不仅要结合相关的法规内容处置,同时还应该对其公示,这样就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确保这些单位能够从中得到教训,进而努力的开展工作,而且还能够对于别的单位起到非常好的警戒的功效,确保它们能够更加的关注安全活动。
2.5 不断的完善建设组织的工作
因为市政项目的要素非常多,比如道桥,水利等等,所有的项目都不是由统一的队伍来建设的,为了确保全面的效益良好,就要不断的规范所有组织的活动。管理工作者要切实的结合安全内容来开展工作。不仅要对活动步骤进行管控,还要结合建设场地的具体要素,合理的规范建设者的运作活动,以此来保证所有的建设者都可以有效地开展工作,降低不良现象的发生几率。
3 结束语
由于经济高速发展,许多公用项目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以及工作中。不过对于这些项目的管控活动来讲,形式不容乐观。常会出现许多安全问题,管理无序,工作者的能力有限,要形成综合的安管组织,切实提升从业者的综合素养,认真地开展管控活动,进而确保安管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经由上述,我们获知要想确保安全活动顺利进行,就要保证所有的管理者都能够切实履行自身的权责,将单位的利益看做最高,将员工的安全看做最高,要合理的应对工作和安全等的内在关联,按照法律开展安全工作。安管活动的意义十分的艰巨,因此管理人员要通过认真地分析相关的活动,确保安全思想能够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篇1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进程的加快,市政建设工程项目不断开展。市政公用工程师城市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发展,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引进了市场竞争机制,施工企业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趋势,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工程施工的成本控制,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有利于建设工程的经济利益。
1、市政工程的特点
市政工程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特征、以服务为本质的、面向社会的公益事业工程,城市绿地、园林、路灯、道路等都属于市政工程的项目,但是要想建设好这些项目,前提是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过去,市政工程项目建设都是由国家有关部门或地方政府提供资金,而现在市政工程建设的资金来源更加广泛,投资方式也呈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从单一靠政府投资转变为企业、私人等多种群体投资,从单一的靠政府拨款转变为引进外资、银行贷款、投资单位自筹等多种渠道。但是市政工程造价的科学控制和管理一直是市政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很难解决的问题,市政工程项目有特殊的公益性,建设标准非常高,投资额度也比较大,但是施工过程有非常繁琐,再加上施工作业多且散、建设工序复杂、路下或路上障碍物的影响等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市政工程的工期。
2、我国市政公用工程成本存在的问题
2.1施工单位的成本控制意识薄弱
对市政公用工程实施成本控制,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施工效率,有利于工程的经济效益,增强市政工程施工企业的竞争力。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传统管理制度的影响,施工企业缺乏明确的成本控制意识,施工过程中出现材料浪费现象;部分管理人员认为成本控制仅仅是管理财务工作;一些施工单位没有制定成本管理计划,在施工完成后计算工程结算,影响了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
2.2成本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项目经理在成本管理体系中具有一定的控制权,作为项目经理需要在成本管理、项目效益两方面对施工企业总经理直接负责,需要与责任、权利等相配套的管理体制上对各业务部门主管及管理人员进行约束和激励。施工企业当前使用的成本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将责、权、利进行结合,主要表现为:简单地将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划归为成本管理,并且其成本管理体系缺乏完善性,进一步打击了工作人员进行成本控制的积极性,进而对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3市政公用工程成本控制难度较大
市政公用工程与其他建筑工程项目相比,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给排水工程、交通道路、供电通信、防灾工程等,覆盖的施工地域宽广,容易受到气候、地理等各项环境因素影响,对工程投资较多,导致工程成本增加;而且市政相关部门会对工程施工加以干预,要求改变工程投入,重新制定施工方案,导致成本变化;施工队伍在进行交叉施工时可能会相互干扰,出现重复施工和返工情况,增加了成本控制的难度。
2.4成本管理及控制方式靠后
目前,大多数项目工程在成本管理时,还是采用陈旧的管理方式,导致成本管理过于简单化及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不能给予解决等。另外,有些管理人员仅仅依靠以往的管理经验,而对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并没有重视,使得具有动态特性的成本分析及成本核算并不能给予较好的解决。
3、成本控制在市政公用工程中的实践
3.1完善成本管理体制
首先,完善成本责任制,它是实现成本管理的保证,也是成本管理在落实中关键环节。要完善成本责任制,使之在成本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应建立考勤制度、财务使用情况、成本核算分析及成本目标分解的责任制度。其次,针对项目工程中成本使用情况,建立成本控制制度,并划分责任范围、技术人员责任、行政管理人员管理责任及财务管理人员责任等。再次,应积极推行项目工程设计招标,使建设单位有更多的选择目标,从而达到实现投资成本的目的。在项目招标时,应设置监督管理,使招标工作更加公平。最后,建立激励机制。有了激励机制,能够提高成本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当确定了市政工程目标之后,根据各部门工作完成情况,给予一定奖励,不仅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优秀方案制作。
3.2分层管理和统一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工作是企业施工成本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在这个角度来看,要想控制整个施工项目的建设成本,就需要从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做起。所以笔者认为,管制小组可以将整个管理工作分成若干部分,比如:控制混凝土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地基灌注工程施工成本。小组内的成员分别对不同项目进行管制,各司其职,这就是分层管理。虽然进行了分层管理,但是市政公用工程毕竟是一个整体,所以在分层管理的基础上还要实行统一管理,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调,促使市政公用工程又快又好的建设起来。
3.3对市政公用工程实施全过程成本控制
在对该工程进行成本控制时,需要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在施工不同阶段充分发挥财务部门和管理部门的核算、审计、监督管理工作职能。首先,要加强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在实际施工前,要明确成本控制目标和计划并加以分解细化,在目标成本的基础上,编制成本控制责任书,由管理人员签字确认,作为评价成本控制工作效果的依据;其次,对施工过程进行成本控制。在工程开工后,根据工程进度和环节,将成本控制目标分解到各个工程部位和相关部门,将成本计划分解到不同施工阶段,在施工过程中对成本进行完整记录,并及时传递相关信息,对施工资源的使用进行严格监督,根据具体的施工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及时解决资源浪费问题;再次,对工程竣工加以成本控制。对工程竣工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及时办理竣工结算,保证工程顺利交付,提前准备各项书面材料,验收时根据合同内容进行检查确认,避免结算资料遗漏,仔细核对工程造价,提高工程竣工的工作效率。
3.4控制好工程造价和合同实施间的关系
合同在工程结算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应给予重视。在施工之前,管理人员应对合同内容认真研究,对于不合理的地方应及时提出,以避免工期延迟或索赔现象的发生。在合同方面,管理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1)对于违约现象应重视。如款项、工程施工图纸、场地使用权、材料供应等都必须严格按照合同规定执行。(2)合同是否有缺陷。缺陷不仅包括商务条例中的错误,还应包含技术及图纸中的错误,如果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应及时指出,以免影响正常施工。(3)施工变动。在施工中,难免会发生和施工目标不相符的地方,也就是出现了施工变动,这时会牵连到资金使用发生变动,所以应在合同中给予重视。
3.5建立信息化的成本控制系统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市政公用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有利于对工程建设实施高效、快捷管理。该工程在施工准备时期,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构建了内部管理网络,建立了智能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了成本控制信息的及时反馈和共享。成本管理人员利用互联网掌握施工材料和设备的市场价格,保证采购价格合理;及时传递费用支出情况,更好地把握成本控制工作开展,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使用计算机存储资料更加完整,并能进行准确数据处理和计算,有利于预算编制,明确成本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公用工程中实施成本控制,将其贯穿于工程管理工作的各个层面,有助于提高市政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优势地位,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市政工程是城市建设中的各种公共交通设施、给水、排水、燃气、城市防洪、环境卫生及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市政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企业的信誉、切身利益和国家的投资效益,而且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产、生活,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大局。参建单位必须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抓好质量形成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同时强化企业外部的质量检查监督工作,严把工程(产品) 质量关。
2 市政工程的特点
市政工程与一般工业产品不同,它具有许多自身的特点
2.1 建设任务紧迫、工期短
市政道路工程往往位于市区,施工对车辆通行,居民出行有较大影响,工期长了,社会反响大,甚至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因此,各级政府对于该类项目的工期十分重视,作为建设单位,也必然力求缩短工期,监理、施工单位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2.2施工场地狭窄、干扰大
由于城市用地紧张,部分工程项目位于发展成熟的市区,因此,市政道路工程普遍具有施工场地狭窄的特点。施工场地狭窄,临近街道、通行道路、办公楼、居民楼及厂房等进行施工,会给相关单位、人员造成影响,同时,相临道路过往车辆、行人以及周边单位、居民也反过来会影响施工,这就使得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较其它项目具有更多的干扰。
2.3政府、社会各界关注程度高
大型市政道路工程由于投资规模大,位于或临近发展成熟的市区,往往被各级政府视为面子工程、城市建设的窗口等。另外,因其与城市居民的生活休切相关,所以社会各界普遍关注。这些都给项目建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在质量、投资、进度上,还是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方面都不容有半点闪失。
3 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阶段
3.1 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其控制重点是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并把该项工作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事前控制也是正好体现了“预防为主”的质量控制宗旨,使得工程的质量问题控制的萌芽状态,将施工质量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降到最少。
3.2 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主要是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要做到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施工质量,事中控制最有效果,其很多问题在事前是无法预测和纠正的,事中控制恰好弥补了事前控制这一缺点,所有事中控制也尤为重要。
3.3 施工后的质量控制
在完成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过程形成产品后的质量控制,特别是市政工程的外观质量和成型后的相关试验检测,检测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安全功能是否满足要求;具体工作内容包括:通电、试水、荷载试验、试运行等试验;准备竣工验收资料,组织自检和初步验收;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方法,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组织竣工验收等。
4 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从人、机、料、环、法等着手阐述)
4.1 施工人员的质量意思
施工人员是工程质量好坏的参与者,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以人为控制核心做好质量交底工作,是搞好质量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既不能把质量控制看成简单的事情,也不能把它想象得十分深奥。要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就要把交底工作循环、循环、再循环,具体、具体、再具体。天下没有木头脑袋和石头脑袋,只要我们有信心、有耐心、有诚心,相信质量意识这根弦会绷紧在每个人的脑海中。人是直接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所以人应作为控制的核心。避免人的失误,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人的责任感和质量观,达到以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保工程质量的目的。
4.2 施工机械设备选用的质量控制
施工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机械化、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是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设施,对工程项目进度和质量均有直接影响。为此,在项目施工阶段,必须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机械设备性能、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建设技术经济等各种因素,因地制宜,项目机械化施工方案的制定和评审要科学合理,使之合理选择、装备、配套、有机的联系,以充分发挥建筑机械的效能,力求获得最好综合经济效益。
4.3 材料的质量控制
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金额占工程造价的40%~60%,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就无法施工;材料质量是工程施工的基础,材料质量不合格,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如果把一个工程比作一台机械,那么材料和构配件就是这台机械的零件。材料的质量标准、规范是用来衡量材料质量的尺度,也是作为验收、检验材料质量的依据。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量标准,如水泥的标准有细度、标准稠度、用水度、凝结时间、强度、体积安定性等,掌握材料的质量标准,就便于可靠地控制材料和工程的质量如水泥的颗粒越细,水化作用就越充分,强度就越高;初凝时间过短,不能满足施工有足够的操作时间,初凝时间过长,又影响施工进度;安定性不良,会引起水泥石开裂,造成质量事故;强度达不到标号要求,直接危害结构的安全。因此,对材料的质量控制,就是熟练材料质量标准和材料对于一个工程质量的重要性。
4.4 环境因素的控制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本身具有的自然、地质环境也较为复杂,而工程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除工程本身环境外,市政公用工程还具有较一般工程以外的特点;还具有施工场地狭窄、干扰大、地下管线复杂、拆迁工作量大等特点。由于城市用地紧张,部分工程项目位于发展成熟的市区,因此,有施工场地狭窄的特点;施工场地狭窄,临近街道、通行道路、办公楼、居民楼及厂房等进行施工,会给相关单位、人员造成影响,同时,相临道路过往车辆、行人以及周边单位、居民也反过来会影响施工,这就使得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较其它项目具有更多的干扰;市政道路工程除具交通功能外,往往还兼具有作为给水、排水、燃气、电力、电信等市政公用事业的通道的功能,所有地下管线复杂;部分建筑、管线还行拆迁,拆迁量大。对环境因素的控制,又与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紧密相关,所以就要求在市政工程对周边的环境在拟定控制方案、措施时,必须全面考虑、综合分析,才能达到有效控制,工程才能有效的进行下去。
5 结束
市政工程质量的好坏对城市的交通、经济、形象以及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是民生工程,尽管市政工程建设的项目随处可见,可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使建成的市政工程项目严重影响其功能正常有效的发挥。市政公用工程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课题,需要参建各方包括建设、设计、勘察、监理、施工单位及广大的技术和建设管理人员共同努力, 方能总结出一条成功的质量管理之路。因此必须提高参建单位尤其是施工单位的质量意识,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为我国市政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黄知元.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现代商贸工业.2010.
篇12
Keywords: municipal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Quality inspection work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市政公用工程不同于一般的工、农业产品,它是一种投资巨大、生产过程复杂、涉及面广的特殊产品。其工程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危,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市政公用工程属于政府投资的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与广大城市人民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直接为城市生产、生活服务,为城市进行物质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的城市共用设施,因此,市政公用工程的质量的好坏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是衡量一个政府公信度的重要指标。
1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概述
1.1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所谓质量,ISO90002000标准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也就是满足顾客明示的、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的程序。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控制是指致力于满足建筑工程质量要求,也即为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满足建筑工程合同、规范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手段。
1.2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阶段
(1)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前的质量控制。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其控制重点是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并把该项工作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2)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要做到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
(3)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后的质量控制。在完成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过程形成产品后的质量控制。具体工作内容包括:通电、试水、准备竣工验收资料,组织自检和初步验收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方法。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组织竣工验收等。
2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现状
政府投资工程在投资主体、工程性质等方面与非政府投资工程存在明显差异,在质量监督管理上有其自身的特点。概括地说,就是政治性强、独立性差、工作深度不够、行政处罚难、现行政府投资工程管理模式及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政府投资工程的监督力度与效果。面对当前量大面广的市政公用工程,个别市政公用工程, 质量监督机构管不了,一部分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管不住,一部分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管不好。
现有的建设市场局面复杂,在建设行业内,施工单位低价投标、个别项目非科学压缩合理工期监理费率低于正常监理成本,设计、勘查、监理、施工等企业、人员的挂靠现象比比皆是,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投诉率居高不下,建设市场的秩序和建设市场的诚信机制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究其原因在于:
(1) 2000 年 1 月 30 日施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明确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 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建设工程使用安全和环境质量,但是部分建设业主不了解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机制和内容, 仍有部分建设业主主观上把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当成了工程质量等级的核定方,客观上干扰了工程质量监督的正常工程。
(2) 当前部分设计、勘察、监理、施工、检测企业。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企业的所有制多元化、流动性和变动性增强, 质量责任主体的易变性与工程质量责任的长期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个别企业和个人为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缺乏诚信经营机制,工程质量监督单位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3) 当前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现有的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检测设备配备不足、工程技术经验不够丰富,无法实现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质量行为和实体质量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全面监控。
(4) 部分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执法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执法能力参差不齐,执法不严、违法不纠,政府监督的公正性和有效性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5) 工程质量监督人员除了完日常的质量监督工作外还需完成各级上级单位布置的工作任务,时间、精力和工作效率上无法得到保证。
3 市政公用工程监督工作
随着政府投资工程管理改革工作的推进与发展,工程质量监督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应如何更好地为之提供优质服务,确保政府投资工程质量,自然成为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思考和应对的一个重要议题。如何从根本上寻找对策,实施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改革, 使之更好的为工程项目建设服务,真正做到“公正执法、科学执法、严格执法”已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了解我国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沿革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制约当前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主要矛盾。
(2) 提出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在当前市政公用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3) 熟悉政府投资的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启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将如何应对。
(4) 探讨当前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体制缺失,提出完善和改革工作方式的思路。
(5) 分析当前建设市场参建各方的质量行为主要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何通过日常的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来提高参建企业的诚信经营理念。
(6) 对比中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的差异,比照学习和吸收先进国家的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7) 推进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监督体制的改革和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催进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水平的提高。
(8) 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督告知制度,提高监督执法的透明度,使工程质量监督真正成为“阳光监督”;建立集体监督机制,保证执法监督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建立预先性、服务性的质量监督模式,做到服务与执法有机结合;建立行为监督与实物监督并重的监督动态管理机制,实现从实物监督和工程建设各方质量行为监督向规范企业诚信经营方向延伸。
(9) 如何改变以日常监督为主的监督模式,将随机检查作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
(10) 如何保证政府监督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如何提高监督队伍的素质和监督工作水平。
结语:我国的建设市场要成熟规范,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质检工作在相当长的一个时间还仍将存在,在这段时间里,质检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关注建设工程质量,必须关注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必须解决当前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面临的困境,必须循序渐进地实施质量监督体制改革。如何改革和创新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制,使之符合新的政府投资工程管理模式,更好地为体现政府监督、服务的职能,为建设工程质量保驾护航, 这是质检工作管理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雄.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现状和改革探索.[N].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0
[2]黄知元. 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 现代商贸工业.2010
篇13
在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时有质量问题的暴露,以最常见的排水管道工程为例,在排水管道施工结束并投入使用后,常有排水管道断裂泄露、排水不畅、水倒流和排水管道上覆路面发生沉陷或变形的后遗症,这是由于在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中没有充分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结果,之所以市政公用工程时常出现质量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总结原因如下:
1、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最普遍的是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中的作业面狭窄问题。由于市区施工的特点,大多数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场地很难做到封闭条件实施施工,进入施工场地的人流和车流也难以做到控制,使得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中的作业面比较狭窄,再加上施工路面下的电力管道、电信管道、热力管道、有线电视管道、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和排污管道等各种管线相互交织并彼此干扰,造成无论是市政公用工程中的道路施工还是管道施工,施工作业面显得更加局促。由于施工作业面的狭窄,造成了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比较零散,连续性差,使得施工质量工作难度增大。此外,由于市政公用工程的整个施工路段往往被划分成许多工段,分别进行同时施工,往往不同的工段属于不同的施工建设主体,这样就容易出现施工工段衔接处就容易出现质量问题,造成工程衔接处质量控制难度大。
2、施工过程中的偷工减料
由于在市政公用过程招投标过程中市场竞争很激烈,造成额许多些施工单位为了取得市政公用工程,不得不压低竞标价格以期能中标。当施工单位获得市政公用工程项目进入施工阶段时,为了提高实际工程利润,常常出现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的情况,例如以次充好、以小代大、以粗代细等,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直接导致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结束后质量问题的存在。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的好坏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市政公用工程使用功能的是否完善直接涉及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含义、依据和原则
1、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含义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就是为了达到市政公用工程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一系列施工管理和施工技术的各项措施和活动,把市政公用工程的质量要求需要转化成为为可以用定性或定量的规范所表示的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特性,并便于进行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控制的执行和检查。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贯穿于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各环节,要排除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过程每个环节中所有技术、活动可能偏离有关市政公用工程质量规范的现象,使其恢复正常,从而达到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目的。
2、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依据主要包括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规范、设计部门的设计文件和设计图纸、市政部门和施工单位签订的合同文件、市政工程的工程技术标准、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这些都属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范围。因此,施工单位内部制定的施工技术规范、实施细则、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的质量控制、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必须在遵从上述的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依据的基础上才能作为具体实施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依据。
3、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原则
根据市政公用工程的特点,结合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笔者认为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质量标准的原则。市政公用工程的产品是面向城市所有市民的,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与城市所有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必须做到"" 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坚持质量标准。我们知道,任何行业,质量标准都是评价其产品质量的尺度,因此在进行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必须随时严格检查在建市政公用工程的质量,一切以质量检测的数据作为质量评价的标准,把握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的原则,控制好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中的规定值和允许偏差,把握好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查的检验方法和频率,保证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
(2)坚持以人为控制核心的原则。任何工程项目的质量,其建设者都是人,质量控制的实现都是由人来掌握的,因此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应该做到"" 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动力,充分发挥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中建设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建设者的培训和教育,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并树立他们脑海中"" 质量第一"" 的思想,避免建设者的人为失误,从而做到以市政公用工程建设者的工作质量保证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中的工序质量和工程质量。
(3)坚持"" 以预防为主"" 的原则。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中要做到"" 预防为主"",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好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严格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中的工作质量、工序质量、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质量的预防检查,这是确保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的有力措施。
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具体措施
1、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应符合的规定
(1)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开工前,工程施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应对承担施工的负责人或分包方全体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资料应办理签字手续并归档。
(2)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发包方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设计变更要求,应在执行前向执行人员进行书面交底。
2、工程测量应符合的规定
(1)在项目开工前应编制测量控制方案,经工程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测量记录应归档保存。
(2)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测量控制点线应妥善保护,严禁擅自移动。
(3)做好材料控制。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所需要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必须要有出厂合格证书、检验报告及复试报告,在进行使用时,严格检查其规格、数量、进场日期、经办签名及原件存放点并按国家标准交材料。
5、规范建设各方主体的安群全行为
(1)监管机构必须认清建设各方对工程安全生产的影响。在这方面,需要进一步对条例中有关内容进行深化分解,实行安全生产一片否决制,规范各方主体的安全行为,避免安全管理过程的失控。
(2)健全培训教育体系,培养各级安全管理人才,同时,将安全知识教育、技能教育以及安全交底合理结合,建立施工现场人员准入制度,从源头把关,把施工企业随意施工民工的不良现象彻底消除,提高市政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建立常识的民工学校和设置师资队伍是要考虑的一项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