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

篇1

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

篇2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省委关于支持百万大县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

三、时间安排

2013年11月14日——2013年12月30日。

四、实施步骤

此次学习宣传贯彻活动为阶段性任务,共分为二个阶段。

(一)学习宣传阶段(2013年11月14日—2013年11月20日)

1、组织机关全体人员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省委关于支持百万大县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

2、组织党员、村社干部集中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省委关于支持百万大县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

3、利用标语、横幅、板报、多媒体、网络等多种形式宣传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省委关于支持百万大县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的文件精神;

(二)贯彻落实阶段(2013年11月21—2013年12月30)

要把学习贯彻省委两个文件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精心部署,狠抓落实。让学习、贯彻的过程成为拓展思路、创新举措、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过程,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发扬胸怀大局、创新争优、勇于担当、协作奉献的精神,开创工作新局面,推动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1.突出重点,在跨越发展上抓落实。以省委两个文件精神为指导,围绕我乡实际,抓住机遇,自我加压、奋力开拓,着力在项目上求突破,着力在产业上求发展,着力在社会上求和谐,尽快实现全乡小康的奋斗目标。

2.攻坚克难,在完成目标上抓落实。认真梳理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遵循规律抓工作,围绕中心求发展,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结合工作实际,抓点带面,不断增强主动性和系统性,全力促进全乡年度工作目标任务顺利圆满完成。在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的同时,攻坚克难,重点在民生工程和社会稳定等工作上抓落实。

3.奋发有为,在转变作风上抓落实。认真查找在思想认识、服务态度、遵守纪律方面存在的不足,进一步转变作风、整改提高。引导广大干部强化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始终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做好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努力在狠抓落实、深入实践上下功夫见成效。

五、学习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省委两个文件对于县加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学习过程中,要坚持领导带头、以身作则,全体党员干部广泛参与,注重实效。

篇3

二、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往若干次中央全会多侧重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次则提出治国理政的方略,强调解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特别是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一个重大的创新和突破。

三、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都提出发挥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则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提高到“决定性”的高度,充分显示出今后主要由市场或市场主体充当“运动员”,政府则主要充当“裁判员”的角色,厘清了政府与市场的行为边界。

四、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并对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了部署。

主要有六个方面: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中还提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五、进一步重申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性,特别是强调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

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强调二者“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比以往历次三中全会对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的重要地位提得都高。

六、充分阐释了“现代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

十四大以后的提法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现代市场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则全面阐释了现代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一是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二是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三是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竞争。

七、对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

过去主要强调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并将其明确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十的提法更加宽泛,提出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八、首次提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主要强调国企改革、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为国家提供更多的财源。鉴于我国财政正处于“政府过紧日子”以保证“人民过好日子”的过渡阶段,此时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恰逢其时。为此,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以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九、提出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在具体路径方面,“加快构筑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基本条件;“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保障。

篇4

“希望能吃得更放心、住得更安心。”

“希望实现教育公平、医疗公平、就业公平……”

大家脸上盈满憧憬,说着心中的期盼。

正是这样的一个个期盼,促成这样一次会议的召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为老百姓绘制了“过上更美好生活”的蓝图。

有了蓝图,不等于就有了“馅饼”。

说:“如果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针、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再伟大的目标任务也实现不了。”

重庆深处内陆,又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要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富民兴渝,更要竭尽全力,奏响改革最强音。

奏响改革最强音,既要“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更要“敢于担当、积极作为”。

现在,一些党员干部患上了两种病。一是“改革懈怠症”——因为改革伴有风险,所以一些人存有等一等、歇一歇、看一看的想法;二是“权力自缚症”——改革进入深水区,需削手中权、去手中利,但“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于是,一些人尽管时常将改革挂在嘴边,但就是不踩“油门”。我们一定要有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既要“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更要“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在全市上下形成思改革、谋改革、抓改革的浓厚氛围,切实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奏响改革最强音。

奏响改革最强音,要围绕问题抓改革。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没有问题意识,就个人而言,做不好本职工作;就地区和单位而言,科学发展就会成为空谈。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改革“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

如何围绕问题抓改革?

一是调查研究,在发现问题上下功夫。任何领域都存在问题,有的是显性的,一眼就能看到,有的是隐性的,经过分析才能认识。但不管显性,都必须通过调研才能发现。我们只有转变作风,眼睛朝下,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调研,才能发现问题。

二是科学思维,在研究问题上下功夫。发现问题后,要善用辩证思维和逆向思维,进行分析、归纳、提炼,辨别哪些是真问题,哪些是假问题,哪些是现象问题,哪些是本质问题,哪些是全局问题,哪些是末节问题。只有下足功夫,才能找准要害问题。

三是求真务实,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发现问题是前提,研究问题是关键,解决问题是目标。后者是前两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找准要害问题后,就要紧紧扭住不放,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而不能坐而论道、避实就虚。

奏响改革最强音,要掌握统筹兼顾之法。

篇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发表后,图们市农业发展银行党支部及时组织全行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三中全会公报精神。行党支部要求全行干部职工要通过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并要以此为动力,全面做好年终各项工作。

靖宇县农发行把“真”字贯穿于

“爱岗敬业、履职尽责”活动中

金素芬

靖宇县农发行在开展“爱岗敬业、履职尽责”活动中,召开座谈会,领导带头以身作则、敞开心扉,把自己平常工作中、生活中的好的习惯和作法摆在桌面上,让大家评判。广大员工受到激发,纷纷说出心里话。通过真诚的相互交流,让老同志感到要向年轻同志学习真、活、动;年轻人向老同志学习稳重、责任和关爱。

“真”代表勇气,“真”是种责任,“真”使人进步,“真”体现关爱,让我们把“真”字贯穿整个“爱岗敬业、履职尽责”教育活动中,真正做到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农发行珲春市支行

四举措筑牢廉政风险“防火墙”

张世军

年初以来,农发行珲春市支行加大廉政风险防范工作力度,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筑牢廉政风险“防火墙”。

一是构建风险防控长效机制。整合部门人员和修改完善制度规定,每年至少两次自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严格问责、一票否决。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把反腐倡廉工作纳入经营管理目标和员工教育长期规划。三是抓好重点人员责任落实工作。向媒体对外公开政行风和软环境建设承诺,与企业签订“银企廉政共建协议”;对内,层层签订“四无”创建和综合治理责任书,全员提交“员工廉洁从业保证书”。四是对新员工上好廉政安全教育第一课。

蛟河市农发行认真做好风险防控工作

李伟

蛟河市农发行为认真做好全行风险防控工作,从源头上抓起,采取有力措施,有效预防各类案件和责任事故的发生。

篇6

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关于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如何“进场”并达到合理组合的历史。近年来,在解释包括中国在内新兴经济体的高增长率时,不少经济学家总是将其归因于高储蓄率和人口红利。

这种说法有很强的解释力,但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同样有着较高的储蓄率(相较于收入)和适龄劳动人口,但经济发展水平却长期低下。一方面适龄劳动人口与资本从来不会自动叠加,高储蓄率转化为高投资率,更需要跨过一系列金融和产业政策的安排。

除了历史的纵向比较外,横向比较也很能说明问题。以印度为例,虽然拥有大规模的适龄劳动人口,但其劳动力要么受阻于种姓制度和依附型地主-佃农生产关系,要么受限于大规模制造业就业岗位的匮乏,迟迟难以大规模“进场”,导致一些部门的领先技术难以充分发挥外溢效应。

从“进场”的角度理解改革之初小岗村和回城知青的“自谋生路”突破,可以发现其贡献更多体现在开创了“劳动”和“知识”自由流动进入市场的可能。此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说是从改革历程中总结出的真知灼见。

同时推进的开放大业,则为国际资本及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进场”提供了可能。国企“抓大放小”的改革,或一些行业国企垄断被打破,则更盘活了一大批存量资产,使之得以“进场”。此一轮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所引发的社会财富源泉的充分涌流,叠加此后的入世红利,为中国经济的高歌猛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各种要素能够进场并有机组合,构成了“中国奇迹”故事的上半场,赶超型经济的后发优势,则遮蔽了组合效率的“不彰”。随着“中国奇迹”进入下半场,如何让更多的“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进场,如何提升各种要素的配置效率,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必须克服的挑战。也基于此,全会公报提出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从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在此过程中,首先应进一步提升各种要素进场权的均等化,也即公报中所说的“必须加快形成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长期以来,由于资本的相对稀缺和劳动力的相对过剩,在资本劳动的组合中,劳动力一直居于相对劣势地位。由此导致的资本回报率偏高、劳动回报率偏低是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内需乏力等一系列中国经济痼疾的根源。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此偏差有望得到部分扭转。

而根本解决之道在于,中国农村劳动力如何获得融资权的均等化,从而拥有更自主公平的资本劳动组合形式,进而拥有更强的创富能力,而非仅仅靠“出卖”劳动力来谋求发展。

篇7

说房地产业伪市场化不是信口开河,而是不争的事实。

首先,市场化产业的最基本标志就是市场供需决定价格走势,但中国房地产业价格走势多年来一直深受政府调控影响;其次,市场化行业的最一般的基础是生产要素自由流通,但中国房地产业最主要的资源土地却是由政府垄断,无法自由买卖;再次,从市场流通来看,自由买卖是市场常识,但国内买房却有种种人为的身份限制。

由此可见,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深化改革过程中,伪市场化的房地产业遭遇的挑战,将比一般性垄断行业更复杂,风险也将更大。这从政府近期一系列最新动作中就可以看出来。

一是安徽省推出的新试点。

一直在探索的安徽省,日前已经宣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正式开闸,共有20个县区参与试点。今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通过转让、出租等方式流转,用于工业、商业、旅游和农民住宅小区建设,未来还将建设统一的城乡土地交易市场。

房地产业一直遭人诟病的奇怪现象就是面粉贵过面包,如果安徽土地流转的试点经验获得推广,可以想象,那对整个房地产业将会有多么大的冲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表示,全国农村有两亿亩的建设用地,这些土地是片沉睡的资产,农村建设用地全面流转后,将极大地释放土地市场,并打破房价居高不下的局面。

二是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正式出台。

11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推动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依法公开查询系统。这是推动房地产业市场化的具有决定性的一步。

过去这些年,房价飙升,地产商与政府之间一直在扯皮。政府说,开发商囤积居奇,投机性投资性资金哄抬房价;地产商不服,说是供需严重不足,市场需求推高房价。由于缺乏最基础的统一的全国性房地产登记信息,人们始终搞不清目前市场购房者中,到底有多少是刚需,多少是改善一族,多少是纯粹的投资者与投机者。正因为这是一笔糊涂账,导致上一届政府屡次调控时都似乎缺乏足够市场说服力。而一旦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与不动产登记信息依法公开查询系统正式建立,那么,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家底才能真正澄清。到时候,扩大房产税也好,打击投机也好,政府相关调控才能真正达到七寸上,市场所有参与者心中也才能真正有底,便于正确认识房价走势,规避市场风险。

三是放开单独生二胎。

篇8

一、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内涵

理想的市场经济是指所有物品和劳务都按照市场价格自愿地以货币形式进行交换。这种制度无需政府的干预,就能够从社会上可供利用的资源中获取最大的利益。但是,严格意义上说,亚当-斯密应该是微观经济学的鼻祖,也就是说他发明的“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主要在微观经济领域,即:厂商、企业和个人个体的经济行为之中。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体现的就是上述经济学的精髓。其基础必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市场经济是一种主要由个人和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过去要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主要是指“看不见的手”在供给充分、完全竞争等领域发挥作用,前提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看得见的手”伸向了微观经济活动领域。这也是市场基础性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好的因素之一。市场由“基础性作用”升华为“决定性作用”后,要求市场在所有微观经济领域全面发挥作用,所有要素市场流动、交换、交易都由“看不见的手”完全决定,“看得见的手”完全从微观经济领域退出。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决定作用,主要是指决定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流动、交易、组合和配置,这种配置是最具效率,追求效益的。在市场中,是价格在协调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较高的价格趋于抑制消费者购买,同时会刺激生产;而较低的价格则鼓励消费,同时抑制生产。价格在市场机制中起着平衡的作用。

二、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实践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经济实践中我国绝大多数经济领域的资源配置已基本上通过市场进行。但是,在各个经济领域,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个环节,资源配置违背价值规律要求导致资源低效配置乃至严重浪费的现象还十分普遍。其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经济体制仍然存在不少束缚市场主体活力,以及干扰、阻碍市场和价值规律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决定》明确指出,要“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这对于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第一,有利于最大限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平等的市场竞争条件和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焕发生机活力的根本保证。现在束缚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的体制障碍,主要是对民营企业的不公平待遇;竞争性经济领域的投资审批,既不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优胜劣汰的功能,也造成对民营资本的“挤出”效应;一些领域存在明显或变相的行政性垄断,妨碍公平竞争,公用事业和社会事业领域存在准入壁垒,导致大量民间资本不得不拥挤在竞争性经济领域,加剧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科技体制中政府与市场定位不清,妨碍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政府一方面对企业技术创新过度干预;另一方面在为创新营造良好环境方面作为不够。解决体制机制中这些妨碍各类市场主体发挥创业、创新积极性问题,关键是要在经济领域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进行资源配置。

第二,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迟缓,当前不少行业产能过剩、效益下降,究其原因,同政府对经济干预过多和干预不当、妨碍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有很大关系。例如,电力、成品油、天然气等重要商品价格形成的行政性管制特征明显,利率尚未实现市场化,资本市场体系不完善,等等,这些问题导致多种要素价格不能真实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变化。根据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深化相关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第三,有利于建设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现在政府治理与市场功能的边界不够清晰,政府越位与缺位并存。政府仍然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一方面将过多时间和精力用在审批项目、招商引资等直接干预微观经济事务上,导致政府在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缺位;另一方面政府对社会事务包揽过多,没有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作用,导致政府成为这些方面矛盾的焦点。因此,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凡是市场和企业能解决的,放给市场和企业;凡是社会中介组织能承担的职能,交给社会中介组织。这不仅有利于政府真正转变职能,把重点转到加强市场监管、增强公共服务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而且有利于铲除腐败现象的土壤。

总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基础性”升华为“决定性”,是向完善高效的市场经济发起的又一次冲锋号角!

篇9

《关于规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2008年)以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案例较少,如2013年,A股共有153家上市公司公布股权激励方案,其中国有控股上市公司14家,占比仅为9%。――整体来看,国企推行股权激励不容易,宝钢股份2006年的股权激励计划就“无疾而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混合所有制企业实行员工持股,成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重大利好。宝钢股份抓住了这个新机遇。朱可炳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后,我们看到里面有与员工持股相关的精神。当时公司股价很低,我们也愁市值管理怎么弄。公司董事会通过了一个市值管理的方案,其中包括结合三中全会的精神,对高管做股权激励。那时候只有精神,细则尚未出台。我们就按照有关精神,结合原有的国资委、证监会的规则,设计方案,快速去做。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时机。跟我们判断的一样,国资委、证监会对我们的方案比较支持。”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仅四个月后的2014年3月,宝钢股份董事会审议通过了限制性股票计划和首期授予方案,5月获股东大会通过,6月完成股票授予:快速推出方案并成功落地。这种积极主动抓住改革机遇、快速推进股权激励的做法,在国企中并不多见。目前,推出了股权激励的大型央企上市公司屈指可数,另外如中国建筑。

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同月即2014年3月,宝钢股份本着“自愿平等,约束与激励并重;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原则,实施关键岗位员工资产管理计划。参与对象为公司认定的关键岗位员工,包括:管理岗位人员,首席师、技能专家和公司认可的核心技术骨干,经公司认定的其他做出卓越贡献、获得省部级及以上表彰奖励的相关人员,涉及员工约1100人。公司根据关键岗位员工的岗位重要性和个人贡献度,确定个人自筹资金标准,公司按1∶1比例配套共同组成资产管理专项资金,由员工认购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委托管理产品。产品本金中约70%部分将用于购买宝钢股份股票,其余30%投资于其他流动性资产。该产品锁定三年,约定期满,关键岗位员工满足领取条件的,可一次性领取。

实践中,一直以来股权激励特别是国企股权激励人数的覆盖面(激励对象总数、占员工人数的比例)、激励力度较小,关键岗位员工资产管理计划的推出,扩大了参与员工的覆盖面,在更大程度、力度上形成员工和企业的利益共同体。目前,宝钢股份股权高度集中,宝钢集团持股达79%,员工持股较少,远不足1%。宝钢股份董事长陈德荣表示,未来几年将关注“加快推进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推进公司治理体制的健全完善,强化公司内部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建设,严格管理,提升公司的绩效”。这可能意味着,宝钢股份在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等方面会发力,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

创新业绩考核指标

抓住机遇快速推出是此次宝钢股份股权激励的一大特点,创新则是一大亮点,突出体现在业绩考核方面采用相对的指标。

“我们的方案,突破了证监会原来的规定。业绩考核指标方面,原来是要求用绝对的业绩指标,后来同意我们用相对的指标。”朱可炳说,“我去了证监会沟通了一次,讲了我们的想法。现在钢铁行业是在下降,但我们可以保证,大势往下走,跟行业比,宝钢的优势和领先地位不被弱化,这就体现在一些相对指标。后来,我们就此给证监会正式去文,证监会专门发了问题回复的公告,就变成规则,我们的方案就没有了障碍。”

宝钢股份股权激励的授予条件中设置了很多相对的指标,如:国内对标钢铁企业平均利润总额的2.2倍及以上,且吨钢经营利润位列境外同行对标钢铁企业前三名,并完成国资委下达的宝钢集团分解至宝钢股份的EVA考核目标;营业总收入较2012年实绩值定比增长1.1%,达到1812亿元,且不低于同期国内同行业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增长率的平均值。2014年,宝钢股份营收1874亿元,同比下降1.2%;净利润57.9亿元,下降0.4%。2014年,宝钢股份用全行业3%左右的钢产量贡献了全行业27%左右的利润。

“钢铁企业利润本身受制于原材料成本的波动甚巨,而中国钢铁企业整体的产能过剩严重,这样的产业如果以市值管理为考核目标是不符合实际的,单单以企业获利能力为考核指标,实质上意义也不大。”宝钢股份独立董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黄钰昌表示。因此,宝钢股份选择的股权激励计划是相对指标,和世界最顶级的钢铁企业获利能力对标。

显然,宝钢股份的股权激励中采用相对的指标,符合中国经济新常态、公司所处行业、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是一种实事求是基础上的创新,对于广大国企很有启发意义,特别是:在行业、公司发展并非中高速增长、相对平稳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推行股权激励等激励机制,并做出创新。当然,这种创新需合规,包括主动争取政策的支持。

形成一种绩效文化

本次宝钢股份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对象共136人,授予股票数量合计474461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88%,授予价格人民币1.91元/股。其中,总经理戴志浩获543000股,董秘朱可炳获444400股。戴志浩2014年年薪为189万元。

篇10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房地产业内人士一直认为,如果这一设计能够有力实施,土地供应能够有效增加,那么,“地价推高房价”的魔咒就有望得到破解。

目前看来,从李嘉诚撤资开始,到随后的王石、潘石屹出售旗下股份和项目,再到各地楼市投资客传出的集中抛售,以及10月份各种房地产相关数据的反转,直至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释放的增加土地供应、加快房源供给等方面的政策信号,这些政策可能会影响到2014年乃至2015年市场的发展方向,并引向一个判断:改革将加快房地产泡沫破裂。

在此背景下,未来楼市的供应结构是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的三元供应体系,所以未来房地产将更加多元化。目前已经有一部分开发商有意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中高端市场。而这也意味着,未来满足普通购房者自住需求的住宅价格将有望被拉低。

那么,对于普通置业者、投资者来说,房地产将来的保值增值功能如何、是否值得投资、何时何地以及如何投资,就成为很迫切的问题了。

首先看商业地产。

“双11”当晚9时,当淘宝天猫“双十一”交易额突破300亿元后,阿里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马云在阿里巴巴总部的新闻直播间骄傲地表示,300亿元不是问题,自己不关心数字,而是希望借助市场力量将房价、物价打下去。

马云的话遭到诸多调侃。任志强称“300亿元也就是几块地钱”。保利地产余英则不屑地表示:“马云知道全国一年房地产的总销售额吗?”有网友表示:“恒大若是联合万科等千家房地产搞个中国购房节,一天搞五千亿元也是可能的。”

虽然这些调侃道出了当下房价高企的现实,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的是,电商冲击、成本高企和消费走低已经成为零售类上市公司的三大“业绩杀手”。这也正是马云与王健林一个亿赌局的可赌性所在。上海商情-快速消费品研究中心指出,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政府限制公款消费的要求及电子商务冲击下,零售业态进入微利时代。商务部今年上半年重点监测的百货企业中,销售平均增长10.6%,净利润平均跌幅为16%。除宏观经济作用外,电商的强势、租金与人力成本的施压、新店费用攀升以及自身发展限制,导致多数百货店正在经历阵痛。

支撑未来商业地产的产业可能只有“现场消费”的如餐饮、美容美发等产业。商业地产布局,需要瞄准产业趋势。

海外地产:

投资、移民等多重利好引投资热潮

由房地产引发的资产意识已经深入人心,随着民间资本进一步累积,人们在刚需完成后,将资产增值作为进一步的需求,不动产自然成为不二选择。然而面对国内投资渠道有限、人民币升值及金融危机后海外资产估值处于相对低谷等因素的影响,国人遂将目光逐步投向海外。世邦魏理仕的《中国资本进军海外房地产投资》报告就指出,以中国当前可投资资产超过一千万元人民币的高净值人群的资产规模估算,未来或有1.1万亿元人民币投向海外房地产市场,约占个人投资者人群可投资资产的5%。

2013年11月15日中国海外房地产投资继续大幅增长。据仲量联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昨日,2013年中国海外房地产交易额已突破50亿美元,刷新了2012年全年40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

在投资目的地方面,根据目前市场经验,表现最为活跃的市场为欧洲、美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

中国房地产机构投资者对购买美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资产的兴趣也有所增加。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境外投资者在澳大利亚商业房地产市场的交易额接近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上涨近一倍;在新加坡市场,今年年初,Bright Ruby出资10亿美元购买了新加坡的一个酒店和零售综合体,成为新加坡历史上最大的一宗商业房地产交易;在经历了几年的观望之后,中国房地产机构投资者今年开始以大手笔进军美国房地产市场,2013年在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总投资额突破20亿美元,预计今年最后一个季度还将达成更多交易。

过去三年间,欧洲地区一直是中国投资者最先关注的地区,其中大部分的房地产交易是在英国达成的。2013年,这种趋势得以持续,但交易地范围有所扩大,已遍及整个欧洲大陆,同时投资者对南欧和中欧地区的投资兴趣也有所增加。但是,英国仍是整个欧洲地区最受投资者青睐的市场,那些寻求高收益率的投资者仍重点关注伦敦中心地区的办公楼和住宅资产。中国学生在英国人数之多,超过在欧洲其它国家的中国学生人数总合的两倍还多,而这些学生中还不包括超过一万名香港学生。

英国伦敦作为中国买家投资海外住宅的首选城市,一直维持着强劲的增长态势。海外尤其是中国买家在伦敦市场可享有一些有利条件,使其成为规避风险和获取利益的最佳选择。这些有利条件包括:海外买家持有及转手房产均不设限制;人民币兑英镑的汇率优势可使得中国买家节省近三成的购房成本;海外买家无需支付房产税、资本利得税,使投资收益最大化;海外买家可申请购房贷款,利率低至3%,贷款比例高达75%;租赁市场表现强劲,租金收益率高;大部分房屋可拥有永久产权或长期租赁产权;完善的法律、税务及简单便捷的购房体系,使海外投资者在国内即可轻松购买伦敦物业。

篇11

经济新闻报道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经济新闻报道形式老旧、报道不专业、不规范等却严重影响了经济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和客观性。主要问题如下:

(一)经济新闻的采写有误区

经济事件是涉及到生活中每个层面的事件,上至国家经济政策,下至公民百姓的菜篮子。本来,可报道和采编的范围丰富多彩,但在现实中的新闻报道却话题稀少,不能客观真实反映日益丰富多元的经济生活。

第一,在报道宏观经济现象时,焦点集中在城市经济却忽略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上,明确提出了要大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但事实是目前经济报道的重心仍然集中在地区或城市,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缺少较多地关注。

第二,在报道微观经济现象时,焦点主要集中在大企业上,对创业型小微企业缺少关注。需要明确的是,一些创业型的小微企业作为创新模式、优化治理模式的典范,往往亦对行业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关注他们即是关注行业未来。

(二)专业化不足

经济新闻的报道亟需一支具有较高经济素养、较好经济学专业基础的记者编辑团队。目前,在新闻队伍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员还存在着经济文化素质不高,只为完成报道而报道,在经济新闻的采编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经济思维和经济眼光,对一些经济事件和新闻缺乏专业、理性地判断和思考。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对经济新闻背后经济规律的探究,从而导致了相关新闻报道的肤浅。

二、 针对问题的对策

在当前经济发展作为时代主旋律的背景下,经济新闻的报道日益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色彩。如何及时把握时代的脉搏,及时跟进经济新闻报道,让经济新闻愈来愈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让经济新闻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成为当前新闻报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加强自身素质修养,不断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的经济修养和素质

要进一步加强对新闻采编人员的培训力度,深入学习经济学的各项重要原理,学会用现代经济学的视角和方向来解读和分析经济新闻,避免经济新闻报道中的就事论事的倾向,要着重挖掘经济新闻背后的要点和规律。当前读者对经济新闻的希冀已不仅是相关信息的占有,更多的是对背后所体现的经济规律的关注。因此,不断加强经济新闻报道的专业性,是推动新闻报道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加强对市场的调研力度,要贴近市场,跟进市场

市场是经济新闻产生的母体,市场是所有经济活动的载体,报道经济新闻的采编人员要充分地扎进市场中去,全面地了解市场中发生着的、鼓励着的和发对着的。只有充分了解市场的需求,了解政策在市场中的运行和效果,才能真正报道出有价值的、民众喜闻乐见的经济新闻报道。

(三)拓宽经济新闻采写的范围

篇12

……

过去的2015年,养老并轨、降低社保费率、延迟退休……社保大事不断,备受各界关注。2016年,一系列新规推出,又将中国社保制度建设推至新阶段。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体系

2014年2月,《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出台,新农保、城居保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15年4月,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相继出台制度整合的政策文件。各地基本实现制度名称、政策标准、经办服务、信息系统“四统一”,这标志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

2014年颁布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进一步打通职工和居民两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通道。此举最大受益者是农民工群体和城镇非从业居民。

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才能享受待遇。没有制度衔接政策的时候,没缴满15年很可能钱就白缴了,所以很多农民工和城镇非从业居民不愿意参加,而选择参加待遇水平较低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简言之,《暂行办法》的出台,使农民工和城镇非从业居民进可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并享受相应的待遇,退可由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兜底”。

在扩大覆盖面方面,2015年1月,国务院决定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改革实现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缓解了两大群体的“待遇差”,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这项改革有利于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全民参保的发展目标。”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指出。

“同舟计划”,是人社部力推的以建筑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为重点的行动计划。人社部要求,2015年,工伤保险以建筑业为重点展开扩面,各地新开工建设项目要实现100%参保,在建项目要实现80%参保。目前,全国31个省份已出台实施办法。

此外,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2015年2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将失业保险费率由现行条例规定的3%统一降至2%;6月,国务院又决定降低工伤和生育保险费率,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走向全民社会保障的新时代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正式对外公布后,其中提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成为亮点之一。

何为全民参保计划?

全民参保计划起始于2014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宣布启动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该计划旨在摸清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所有用人单位及个人的参保状况。我国力求建立全民都参与的社会保险制度,引导将自愿参保调整为参保登记制度。

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五个部分。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全员;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覆盖部分人群。

2014年年底,国务院副总理马凯表示,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开始实施的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将养老、医疗保险作为重点。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总体覆盖率超过80%。目前,尚有1亿多符合条件但未参保的人群,主要包括部分非公经济组织员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以及部分农村居民等。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在2012年年底实现全覆盖,目前95%以上的城乡人口都有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按照人社部规划的时间表,全民参保登记计划2014年在全国部分地区启动试点,2015年扩大到50%左右的地区,2016年和2017年在全国全面实施。

站在世界看中国

国际劳工组织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采取了不同类型的社会保障措施,但国与国之间的保障水平悬殊,只有少数国家(59个)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社会保障,占全球人口的27%,其余73%的人口只享有部分保障或者没有任何保障。享有养老保障的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52%、享有医疗保障的占61%,享有失业保障的占全球劳动者的28%,108个国家实行专项的儿童和家庭政策。全球社会保障从覆盖面、保障水平到财政投入等都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取得诸多进展,与整个国家发展一样,用短暂的时间走完西方国家漫长的路。

至2013年,我国就已基本实现全民医保,各项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人数超过13亿人,参保率达到95%。

在养老保险方面,截至2014年年末,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合计达到8.4亿人,养老保险的总体覆盖率达到80%以上。

此外,国家提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救助人数达到8千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篇13

1.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2014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显示,201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6013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9.4%;2013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6557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6.1%;房屋新开工面积201208万平方米,增长13.5%;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突破13亿平方米,达到13055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了17.3%;商品房销售额81428亿元,比上年增长26.3%。2013年全国房地产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2.土地市场回暖

2014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显示,2013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3881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8%;土地成交价款9918亿元,增长33.9%,增速提高2.4个百分点。据易居中国CRIS研究中心统计,2013年1-11月全国土地成交建筑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米的城市从上年同期的9个增加至12个,成交建筑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的城市从上年同期的20个增加至26个。2013年土地流标情况大幅减少,整体流标率从上年同期的17%下降至3%,并且自3月以来一直维持低位。显然,伴随房地产市场规模的扩大,土地市场回暖很明显。

3.一线城市土地出让金暴涨

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土地出让金均创历史新高,累计超过5000亿元,相比2012年的2000亿元左右上涨幅度超过150%。上海成为全国第一个土地出让收入超过2000亿元的城市,与2012年相比,涨幅高达128.28%。北京全年累计土地出让金超过1800亿元,居全国第二,同比上涨181.18%。深圳在土地出让金规模方面,与北京、上海和广州有很大差距,居全国第15位,但是其涨幅达到330.88%。

4. “国五条”没有产生负面影响

“国五条”公布之后,地方政府不管是积极还是消极出台地方性细则予以配合,“国五条”仍然掀起了多数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抢购热潮,大量城市的二手房交易在2013年3月份创下长期单月成交量最高值,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这也在相当程度上拉动了房地产投资增速,提升了土地市场活跃度,部分缓解了地方财政吃紧的状况。总体而言,“国五条”对房地产市场几乎没有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二、房地产市场分化特点

我国房地产市场在普遍跨越式发展的同时逐步显露出市场分化的特点。从历年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看,2013年成为城市房价变动的分水岭。

2013年以前,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每月变动幅度时有起伏,但少有持续性的领涨城市。2013年的市场则是冰火两重天,有的城市涨势凶猛,有的城市交易平淡,还有的城市市场价格下跌趋势已经形成。作为一线城市的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均超过20%,将其他二三线城市远远抛在身后,成为当之无愧的房价上涨领头羊;而温州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则持续稳步下跌,鄂尔多斯更是毫无争议的成为三四线房价崩溃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