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就业工作汇报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造成我区就业压力巨大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驻区国有大中型企业比较密集,下岗失业职工队伍庞大;二是大连市老城区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市内三区部分低收入人群陆续迁入我区,造成下岗失业人员机械增长较快;三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失地、失业农民转为城市居民,也使就业资源紧张程度进一步加剧。
二、岗位开发与就业情况
我区始终坚持把发展经济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大力发展吸纳劳动力能力强、容量大的相关产业,并积极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和发展新的就业增长点,增加就业岗位。今年,我们确定了76个重点项目,将创造一大批就业岗位。区政府在安排财力投资项目时,也把促进就业作为一项基本指标,与吸纳地区下岗失业人员挂钩。
截止目前,本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净增岗位6200多个,从行业构成来看:商贸业占46%,服务业占34%,制造业占10%,其它行业占10%;从经济类型来看:国有企业占3%,集体企业占15%,外资企业占30%,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52%。
截止7月底,我区就业总人数13373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就业7542人,领取失业保险待遇人员就业2515人,大龄人员就业1320人。
三、各项再就业政策落实情况
区政府责成区劳动部门,对相关政策文件进行了汇编,下发全区,将再就业政策落实情况作为精神文明考核和机关开门评议的重要内容,要求各有关单位每月向区再就业工程领导小组汇报落实情况,在区报设专栏进行通报,并实行专项督查,确保再就业政策落实到位。
截止目前,为500户企业、8462人减免税费金额达149.6万元,为吸纳28名下岗失业人员的5户服务性企业减免税金6.1万元。30余名失业人员已申报小额贷款或有贷款意向,其中8人正在担保公司和银行评估过程中。
四、社区平台建设情况
根据市政府有关工作要求,我区13个城区街道和79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所(站),社区平台硬件建设全部达标,办公场所面积均在100平方米左右,并配备了电脑、电话等办公设备。每个街道4万元的配比资金已全部到位,配备4名以上工作人员,机构设置、编制、经费等均以区编办和区政府文件予以确定。
五、再就业资金筹集情况
目前,我区已筹集再就业资金630.8万元,并进入专户。此外,本级财政预算列支150万元(不含小额贷款担保机构注册资本700万元)。1-7月,再就业资金使用277万元,其中215万元用于公益性岗位的开发,20万元用于再就业培训,42万元用于社区平台建设配比资金。
六、帮助大龄人员就业情况
为帮助大龄人员就业,我区建立了大龄下岗失业人员基本情况档案和数据库,全面掌握大龄人员下岗失业原因、家庭状况、就业意愿和安置去向等情况,增强就业帮助的针对性。同时,通过开展创建无待业社区活动,在全区实行分片包干,实行就业双向承诺,辖区内有就业愿望的“4050”人员只要不挑不拣,可全部推荐上岗。区政府已采取清理机关事业单位工勤岗位和加强城建综合执法巡防力量等措施,共开发公益性岗位529个,用于安置大龄人员。1-7月,区财政安排大龄人员就业财政补贴215万元,其中205万元用于支付工资、5万元用于岗前培训、5万元用于支付服装费等其它费用。
七、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为增强就业服务功能,2000年,区财政投资1400万元新建了5100平方米的劳动力市场,并与市劳动力市场和辖区内的街道实现联网,形成市、区、街三级就业信息网络。劳动力市场实行“一站式”办公,并为大龄特困人员设立了专门服务窗口。每年举办就业洽谈活动10次左右,介绍就业岗位近8000个,成交量达到4000多人。
在再就业培训方面,我区以区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社区教育学院为核心,下设13个社区就业培训分校、6个农村技术培训学校,教学、实习场地面积近1万平方米。先后开设培训专业近30个,年培训8000多人,培训鉴定合格率达90%,就业率达75%以上。为培训高素质的技术工人,我区近期又整合社会资源,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职业技术学校和两个面积3000平方米的实习基地,年培训人员可达到5000人以上。
八、贯彻中央再就业工作会议的有关措施
为贯彻中央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我区重点打造六个平台,全方位促进再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一是打造岗位平台,突出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二是打造资金平台,发挥政府财政对就业的扶持作用。三是打造培训平台,增强职业技能对就业的推动作用。四是打造援助平台,发挥社会各界对就业的帮扶作用。五是打造创业平台,提高失业人员对就业的能动作用。六是打造服务平台,完善市场机制对就业的配置作用。
今后,我区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深入研究就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矛盾,不断探索就业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坚决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就业工作任务,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推进“大大连”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劳动部门的帮助指导下,我区始终坚持把提高就业率作为检验地区发展的第一指标和区政府的首要职能,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以落实就业政策为主线,以强化就业服务为手段,以加大资金投入为保障,以帮助困难人员就业为重点,千方百计落实就业工作任务,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保持地区稳定。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区的就业形势
截止2002年底,全区本地登记失业人员17446人,其中新增失业人员5422人,下岗失业人员12024人。领取失业保险待遇人员9964人,大龄人员6942人。就业压力非常大。
造成我区就业压力巨大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驻区国有大中型企业比较密集,下岗失业职工队伍庞大;二是大连市老城区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市内三区部分低收入人群陆续迁入我区,造成下岗失业人员机械增长较快;三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失地、失业农民转为城市居民,也使就业资源紧张程度进一步加剧。
二、岗位开发与就业情况
我区始终坚持把发展经济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大力发展吸纳劳动力能力强、容量大的相关产业,并积极发展民营经济,培育和发展新的就业增长点,增加就业岗位。今年,我们确定了76个重点项目,将创造一大批就业岗位。区政府在安排财力投资项目时,也把促进就业作为一项基本指标,与吸纳地区下岗失业人员挂钩。
截止目前,本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净增岗位6200多个,从行业构成来看:商贸业占46%,服务业占34%,制造业占10%,其它行业占10%;从经济类型来看:国有企业占3%,集体企业占15%,外资企业占30%,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52%。
截止7月底,我区就业总人数13373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就业7542人,领取失业保险待遇人员就业2515人,大龄人员就业1320人。
三、各项再就业政策落实情况
区政府责成区劳动部门,对相关政策文件进行了汇编,下发全区,将再就业政策落实情况作为精神文明考核和机关开门评议的重要内容,要求各有关单位每月向区再就业工程领导小组汇报落实情况,在区报设专栏进行通报,并实行专项督查,确保再就业政策落实到位。
截止目前,为500户企业、8462人减免税费金额达149.6万元,为吸纳28名下岗失业人员的5户服务性企业减免税金6.1万元。30余名失业人员已申报小额贷款或有贷款意向,其中8人正在担保公司和银行评估过程中。
四、社区平台建设情况
根据市政府有关工作要求,我区13个城区街道和79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所(站),社区平台硬件建设全部达标,办公场所面积均在100平方米左右,并配备了电脑、电话等办公设备。每个街道4万元的配比资金已全部到位,配备4名以上工作人员,机构设置、编制、经费等均以区编办和区政府文件予以确定。
五、再就业资金筹集情况
目前,我区已筹集再就业资金630.8万元,并进入专户。此外,本级财政预算列支150万元(不含小额贷款担保机构注册资本700万元)。1-7月,再就业资金使用277万元,其中215万元用于公益性岗位的开发,20万元用于再就业培训,42万元用于社区平台建设配比资金。
六、帮助大龄人员就业情况
为帮助大龄人员就业,我区建立了大龄下岗失业人员基本情况档案和数据库,全面掌握大龄人员下岗失业原因、家庭状况、就业意愿和安置去向等情况,增强就业帮助的针对性。同时,通过开展创建无待业社区活动,在全区实行分片包干,实行就业双向承诺,辖区内有就业愿望的“4050”人员只要不挑不拣,可全部推荐上岗。区政府已采取清理机关事业单位工勤岗位和加强城建综合执法巡防力量等措施,共开发公益性岗位529个,用于安置大龄人员。1-7月,区财政安排大龄人员就业财政补贴215万元,其中205万元用于支付工资、5万元用于岗前培训、5万元用于支付服装费等其它费用。
七、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为增强就业服务功能,2000年,区财政投资1400万元新建了5100平方米的劳动力市场,并与市劳动力市场和辖区内的街道实现联网,形成市、区、街三级就业信息网络。劳动力市场实行“一站式”办公,并为大龄特困人员设立了专门服务窗口。每年举办就业洽谈活动10次左右,介绍就业岗位近8000个,成交量达到4000多人。
在再就业培训方面,我区以区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社区教育学院为核心,下设13个社区就业培训分校、6个农村技术培训学校,教学、实习场地面积近1万平方米。先后开设培训专业近30个,年培训8000多人,培训鉴定合格率达90%,就业率达75%以上。为培训高素质的技术工人,我区近期又整合社会资源,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职业技术学校和两个面积3000平方米的实习基地,年培训人员可达到5000人以上。
篇2
二、广开门路,扩大就业。
一是社区和物业管理提供岗位。充分利用城市扩张加快和社区管理服务加强的机会,实行社区和物业管理人员从下岗职工中优先招聘。近年来,我们先后从下岗职工中招聘居委会工作人员和物业公司卫生清扫员、治安巡逻员等300多名。二是社区单位发掘岗位。我们与驻社区单位主动联系、跟踪服务、发掘空岗信息,及时提供给社区下岗失业人员,中艺服饰和美琪浴城等单位先后招聘下岗失业人员100多名。三是成立社区服务实体发展岗位。20****年元月,我们在翠岗小区成立了开妍家政服务中心,先后提供了500多人次就业机会,安置了2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
三、开展培训,帮助就业。
一是贴近实际开展培训。根据下岗职工文化素质偏低、工作技能单一的特点,社区紧贴市场需求状况,讲求培训实用性和有效性,重点在一些用工需求大、培训见效快、适合下岗职工求职和自谋职业项目上开展培训,如计算机维护、美容美发、家政服务等。二是搞活方式开展培训。社区以金海职业培训中心为基地,组织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培训,采取集中授课、集中辅导、单独授课、分散学习等不同方式开展培训,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000多人次。三是提高层次开展培训。由培训简单劳动者向培训创业者的转变,增强培训效果,提高培训后就业率。失地农民赵长明参加美容美发培训后,创办了贵夫人美容美发中心,下岗职工李金桃参加了计算机应用培训后,开起了复印打字社,下岗职工毛坚囡参加插花培训后,开起了鲜花店。
四、优化服务,引导就业。
社区一方面通过宣传栏、橱窗、横幅等载体加强对就业政策的宣传,采取创业人员现身说法的形式,加强下岗失业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树立生活信心,转变择业观念,走自立自强之路。另一方面认真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就业优惠政策,为下岗失业人员及时提供政策咨询和就业信息服务,为他们办理再就业优惠证和小额贷款出具相关证明,组织他们参加各种劳务洽谈会和现场招聘会,鼓励和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
过去几年,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到位,我们****社区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仍将认真落实街道下达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积极创造各种条件,探索新办法,寻找新出路,努力解决居民就业,争取让有就业意愿的居民全部实现就业。具体思路有:
篇3
二、政策扶持,为就业援助工作顺利开展营造环境
一是抓好参与政策制订工作。按照上级专项会议精神,与县就业局联合转发了《关于发展家庭劳务经济的指导意见》,并根据省市有关文件,与相关单位联合制订出台了《全民创业促就业的实施意见》,通过制订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找准上级政策与我县县情实际的结合点,不断推动我县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抓好政策宣传工作。通过开辟电视专栏、印发宣传材料、举办培训班、开展宣传日活动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活动,使广大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及时了解就业再就业相关政策。在此基础上,在职工服务大厅设立就业服务及政策咨询服务窗口、设置政策宣传栏,长期宣传就业再就业政策,使下岗失业等人员能够随时了解政策。三是抓好政策落实工作。认真做好困难职工《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发放工作,下岗失业人员在创业就业时,凭困难职工《就业失业登记证》享受相应的政策优惠。
三、多措并举,为就业援助工作顺利开展拓宽渠道
一是组织召开专场用工招聘会。不定期的为落户我县的企业组织专场招聘会,为城乡劳动力和大中专毕业生在就业服务大厅将举办企业和务工人员供需见面招聘会。2013年,我会与相关单位联合举办2次大中专毕业生招聘会和三次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劳动力就业用工招聘会。
二是通过实行校企联合实现异地就业。我县高度重视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将城乡劳动力内转外输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来实施,使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和高校毕业生实现了异地就业。我会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与县就业局联合行动,积极为学校“做媒”,达成与“三一电气、北京博雅远景公司、天津斯坦德服务外运公司等公司的合作为高校毕业生开辟了绿色通道。截至目前,已转移劳动力4972人,其中,高校毕业生400余名。
三是认真开展再就业援助。积极发展环卫保洁、治安、乡镇、社区服务业,切实做好对“4050和双下岗、双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再就业援助工作。截至目前,我会与县就业局联会开展专项工作,为市容市貌管理局、一中、三中、检察院、政府后勤、工商局和各乡镇、社区等20多个团体、单位安置公益性岗位人员474名,安置47名就业困难人员。既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困难,又使县城市容市貌大大改观,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四、开展活动,为就业援助工作顺利开展助力增效
一是扎实开展“春风行动”专项活动。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市妇联《春风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我会与宣传、农牧、卫生、人劳、广电、就业、团委、妇联、农广校、职专等部门和各乡镇共同参与,全面开展宣传服务、劳动就业咨询、政策解答、求职登记、岗位推介,劳务对接、人员招聘,有组织输出、社会保障、权益维护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今年以来参加现场招聘的用人单位和企业先后共有18家,其中当地5家、外地11家,共提供了加工制造、缝纫、保安、建筑、餐饮服务、汽车驾驶、电工电焊等岗位20类5000多个,有效地保证了群众外出务工需求。
二是切实抓好就业培训。我会按照“实际、实用、失效”的原则,积极开展多种心事的职业技能培训。针对津京市场冬季缺少燃油燃气司炉工的情况,主动与津京两市热力公司联系争取用工指标,去年以来协同县就业局与北京西城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培训司炉工152名,实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的目标。
篇4
篇5
2、关注市场需求。我注重利用多方资源,多方联系用人单位,注重交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库,对符合我校专业要求的用人单位,实地考察,了解企业规模、效益、工作、生活环境、工资福利待遇等,为开辟新的实习基地提供资料。同时本着立足本地,服务地方的就业方针,加强与我市企业的联系和合作。
3、加强学生就业实习的指导工作。由于目前绝大部分学生为独生子女,即使是农村的学生也很少做事,因而这些学生在看待事情时往往带有不切实际的空想、幻想,在处理问题时简单粗暴、怕苦畏难、怕脏怕累、遇到困难就逃避,针对这一现象,我加强了学生实习、就业前的培训工作。
4、切实了解学生工作情况。今年,我安排实习老师跟踪管理学生,积极和用人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协助用人单位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同时对学生在实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沟通、交流,协商解决问题,急家长所急,为学生所想,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在实习、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学校树立了良好的外部形象。目前我校在外实习、就业的学生工作、生活稳定。
今年,我在完成就业办日常事务处理的同时,着重加强了农民工双转移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仍有一段距离。我应该戒骄戒躁,继续努力。
二、2015年的工作计划
(一)强化就业指导和服务,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首先,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学生就业创业知道。其次,加强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的知道。最后,加强职业指导队伍的选拔、培养。
(二)完善就业工作机制,加强就业工作研究
篇6
*镇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直接关系到新县城的建设进度,关系到*整个社会政治稳定大局,关系到*的公共社会形象,随着新县城征地拆迁安置工作的开展,团县委在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下,对青年农民的就业培训和创业支持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的*镇失地青年农民就业培训领导小组,制定了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为青年农民送知识、送温暖、送工作、送岗位,关心失地农民、服务失地农民,抓住灾后重建的有利时机,就近就地大力开展失地农民就业、再就业与创业培训活动,开阔他们的视野,启发他们的思路,提高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本领。
二、加大调查了解力度,切实掌握就业技能情况
为了将此项工作做深、做细,团县委组织志愿者在*镇、*镇开展了就业创业情况大调查,共计发送就业创业情况调查表3000余份,针对青年农民的基本情况、目前状态、就业、创业意向、求职渠道、希掌握的就业技能等方面,走村窜户,深入调查,了解和掌握青年农民的实际情况和困难,立足将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推广下去,切实让老百姓享受到实惠的政策扶持。
三、认清形势,开拓创新,开展市场大调查
由于受到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各沿海城市的进出口加工企业受到重创,通过国家各项拉动内需政策,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是仍然造成大量的农民工返乡,就业压力增大。为了适应形势,团县委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灾后重建各项方针政策,充分发挥群团整合资源的优势,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为县委、政府分忧解难。一是网络调查和宣传。认真学习了解国家各部委对市场刺激政策,市场未来发展前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大力推进的各项目和产业。建立*青年就业创业工作qq群,调动各大中企业的积极性,培养其为灾区做实事,帮助灾区群众重拾信心、重建美好家园的思想。二是市场调查,组织发动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在各自所处的城市做好市场调查,针对市场上最需要的技能进行调查,并由团县委进行汇总分析,寻找适合*灾区群众能力和素质的岗位。
四、全面落实政策,开展专业技能培训
通过前期的市场调查,针对金融危机下,市场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并且结合*灾后重建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青年农民技能培训,主要开设了羌绣工艺刺绣班,园林园艺裁培,电焊工,建筑施工人员,市场营销人员、保安等工种,并介绍到省内、山东各大企业,签定用工合同就业上岗。经过开班培训,三月份,使200名失地农民工拥有一种或多种技能,大大增加了社会竞争能力,同时缓解了社会稳定压力,推进了加快建设新县城的步伐。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做好*镇失地青年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工作
篇7
***从完善岗前培训流程的角度出发,对见习人员安排5-7天的培训课程,培训课程从行业发展前景与趋势、企业文化介绍、公司介绍、职业发音技巧、心理辅导、业务学习等方面对参加见习的员工进行培训,其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弟子规》导入对员工思想教育,用《弟子规》的要求,规范员工的言与行,使到公司见习的员工在业务技能上得到提升的同时,对见习人员人生观、价值观起到再一次正确引导的作用。
公司每年支出大批费用专用于员工培训,所有员工不论职位高低,均参加过公司组织的不间断主题培训。公司还不定期地聘请专家对员工进行授课。使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技能得以提高。公司对人才的培养可谓不惜重金,经常有计划地选送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到外地参加高级培训班,甚至到国外学习、深造、考察。
二、见习人员规范管理方面
***集团一直本着减少外聘人才,自主培养的方式。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公司的劳动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绩效考核等各项管理制度,使企业管理制度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并认真抓好落实;进行专业化扁平化管理,使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运作轨道;领导和员工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人力资源部定期对各岗位人员进行评估,每半年从副总到部门经理进行述职,述职评审小组进行评议,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给员工最大的发展空间,良好的企业环境和氛围造就了良好的员工工作精神状态。
***致力于强化对习见人员的职业化训练,使其文明程度普遍提高;建立并完善公司员工行为规范,并抓好推进落实;宣传优秀的集体和个人典型,树立公司和个人的良好形象;深入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各分公司每月上报公司的好人好事,对表现突出的员工,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还会给予奖金奖励,并树立榜样,全网学习。
三、见习人员生活保障方面
公司为见习人员设立了阅读区、休闲区、茶歇区、墙报专栏等;设置了“***员工之家”,里面包含空调、冰箱、微波炉、电风扇、休息室、减压室、报刊室等,可供员工休息和吃饭时使用。每日上午提供冷热饮品,下午提供点心。
公司本着健康第一的原则,每天中午班前会组织见习人员跳集体操(健康拍打操),而且还纳入了行政考核制度内。
每月组织见习人员文体娱乐活动,如演讲、唱歌、打球、展示个人才艺,让员工有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环境,多途径、全方位为员工个性展示提供了舞台。
公司在见习人员过生日时,当日休假一天,公司会为其送去贺卡和祝福,给家人寄送祝福。
每逢节假日,公司不会忘记组织烧烤、旅游、爬山等活动,并送去对大家及家人温馨的祝福和感谢。每年2次通过劳动竞赛的方式组织安排优秀员工到各分公司进行旅游交流活动。丰富的业余生活陶冶了见习人员的情操,开阔了眼界。“我爱公司,爱我公司”成了每位员工的心声。
对一年以上见习人员,公司统一安排体检,关心见习人员的身体健康。公司准备应急医药箱,为见习人员提供及时的医疗服务。定期还会安排合作医院的专业医师,对见习人员进行健康常识和保健的知识讲解。
公司成立“***集团爱心基金”。从***集团全年净利润中拿出15%,作为爱心基金的主要资金来源。***集团董事长梅雪从每月工资收入中拿出20%;行政副总张秀华、运营总监邓涛从每月工资收入中拿出5%,作为爱心基金的资金来源;其他的资金来源还包括了各分公司办公产生的废品变卖费用和在岗员工自愿捐款。爱心基金用于援助集团内部见习人员及其家庭成员、社会弱势群体,让大家共同分享仁爱的光辉。
见习人员转正后享受100%福利保障、社会医疗保障以及养老保障。享受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年假、婚假、产假等带薪休假假期。
公司为见习人员统一定制工服、工鞋。规范机房的着装要求。针对公司对在岗员工的要求,按职工手册进行讲解。如,请假流程、离职手续办理流程等相关内容。
***集团公司对各分公司的机房布置也作出要求。各分公司机房每一立方米之间摆放一种绿色植物;机房内保证恒温26°。
四、见习人员技能提升方面
通过见习人员轮岗交换,使全国各地分公司的见习人员流动,互相学习借鉴。也是***集团公司管理的一大特色。让见习人员通过出差学习的方式,了解各分公司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气息,增进优秀员工之间的交流。
***管理人员除在现场通过分时段进行辅导(具体操作参考运营流程),对辅导效果不明显的落后见习人员,管理人员还到该见习人员身边,亲自为其外呼三通左右的电话,这样通过亲力亲为的方式,现场为见习人员作演练后,再结合录音分析,提升辅导质量。
选择思想态度积极端正、业绩优秀的见习人员,作为不达标见习人员的师傅,为师傅设立奖励。
每年开展员工技能大赛。比赛设置高额奖金和奖励。见习人员通过大赛互相学习,比拼工作技能、技巧。如,2011年技能大赛每个分公司各评选了营销之星、服务之星、微笑天使、语音天使等奖项。像营销之星一等奖的奖金高达1200元,二三等奖也相应会获得800元、500元不等的奖金奖励。
公司经常组织公益活动,培育见习人员高尚的道德情操。***已长达12年为社会做出光彩事业:
建立12年的老生活保障基金。
建立12年的老区失学儿童助学基金。
连续8年捐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
连续8年捐助西藏贫困儿童助学。
连续12年慰问和捐助孤寡老人院、残疾儿童院及贫困山区儿童。
公司出资设立了***老基金,在***龙江镇设立了失学儿童基金、赞助贫困大学生等行为。2004年,十三位老员工拿出部分公司给予十年老员工奖金同公司一起为革命老区***江源村打了三口中北井,解决了五佰多人吃水问题。
篇8
积极组织实施农民工技能培训民生工程。2011完成农民工技能培训1674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2%,完成技能鉴定1256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7%,举办SYB创业培训班13期,完成培训39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0%,60%以上实现了成功创业。
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进一步加强。深入宣传、贯彻执行《劳动法》、《省劳动合同条例》,制发了《关于开展2010年度劳动保障年审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全面开展劳动保障各项执法检查,及时解决处理农民工工资兑付问题,春节及中秋节前后全面开展劳动保障各项执法检查,及时解决处理农民工工资兑付案件大小20余起,兑付农民工工资达200多万元。公正严肃地做好劳动争议处理仲裁工作,维护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有力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存在问题
篇9
今年暑假,我对再就业问题进行了调查。由于这几年的经济不是很好,导致了一部分企业职工的下岗,然而如何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就成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很大的障碍。
近年来,面对日趋严重的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现象,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但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仍然困难重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近日的统计数据就显示,全国一季度下岗职工再就业率下降,下岗职工再就业遭遇“淡季”。在传统体制条件下,国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目标就是完成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在此情况下,受利润最大化法则与严格成本约束机制的双重驱动,消除内部隐性失业、裁减冗员就成为国有企业走向市场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与知识经济的迅速兴起,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数量与态势,作为传统就业主导的国有企业,不仅不能吸纳社会剩余劳动力,反而向社会释放大量的闲置劳动力。更为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入,数以万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离开土地,加入城镇劳动就业队伍,成为国有企业职工就业强有力的竞争者。因此,近年来尽管非国有经济发展较快,拓宽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渠道与空间,但在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竞争过程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在年龄、心理承受力、未来期望值等方面均存在诸多不适应之处,从而不可避免地限制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空间。
而且在传统体制条件下,劳动用工的终身制、所有制的差异性等体制缺陷赋予了国有企业职工特有的“身份特权”,由此形成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择业过程中的“体制心理偏好”,总是期望把自己的择业活动与国有企业永远联系在一起。这一制度惯性及其由此引发的心理素质缺陷,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步伐。伴随着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与合同制度的日趋完善,传统体制条件下国有企业职工的思维方式与行为受到了全方位的冲击;但由于缺乏社会制度体系与外部环境的有力支持,大多数国有企业职工的就业心理素质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对劳动用工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有较强的排斥心理,对日趋严重的失业现象缺少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未能及时转换就业观念,增强对失业的危机感与适应性,缺少割断与国有企业联系的心理准备,从而阻碍了国有企业职工正常的角色转换过程。在广大国有企业职工中存在着明显的职业评价偏见与不合理的就业倾向。
要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就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领导要重视,开展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完成再就业服务中心建设的可靠食品保证;2.促进再就业政策进一步落实;3.再就业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为加大再就业培训力度,引进市场机制,调动县全社会教育、培训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积极性。4.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难点有所突破。在扩大社会保险参统面方面,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政策调整到位,宣传到位;二是通过区县把目标分解到各基层单位;三是抓住配套环节,加大执法力度;四是抓住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突破。在工作中,劳动部门一方面注意加快社会保险的社会化进程,解脱企业的负担;另一方面结合当前多元化就业的新情况,研究制定个体经济组织、非正规就业和存档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暂行办法,解决了这一群体参加社会保险的问题。然而也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外部经济环境的不容乐观,部分企业领导对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后重新就业信心不足,在这方面的开拓意识不够,存在“等靠要”思想;部分下岗职工择业、就业观念和用人观念仍存在误区,一些下岗职工怕与企业断绝关系,不愿离开处于困境的国有企业;一些用人单位歧视下岗职工,不愿招用下岗职工或故意提高招聘条件,压低下岗职工报酬;用人单位用工不规范,下岗职工与新的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关系理不顺,市场就业机制不好建立,但由于缺少处罚措施,解决的难度很大;社会保险体系还不健全,一方面,目前只在企业建立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制度和实行了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尚未实行;另一方面,社会保险尚未覆盖所有城镇劳动者。总之,再就业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我们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让自己被激烈的社会竞争所淘汰。而在这过程中就要靠我们自己去学习书本外的东西来增强我们的能力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篇10
二、全面实施政策帮扶,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向纵深开展。
工商分局积极落实国家、省、市局出台的各项促进就业再就业的要求,结合区的实际情况,自2010年起,相继制定了《关于开展“小老板创业工程”、促进市场主体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落实“千名工商干部帮扶万家企业”促进市场主体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努力保增长扩内需促发展的意见》等多项意见、方案,努力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
2012年,为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鼓励高校毕业生以创业促进就业,分局创造性的推出了“一元出资”、“零成本创业”和“试营业”制度。高校毕业生申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不受注册资(本)金限制,出资1元即可申报。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等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自首次工商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收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免费注册”。2010年底前,高校毕业生申请个体工商户登记的,除从事需前置审批的经营项目外,可申请试营业,核发有效期为6个月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试营业期满,要求继续试营业的,经申请可再续延1次,有效期6个月。试营业登记不收取任何费用,不纳入验照管理,轻微违规不予罚款。鼓励高校毕业生以著作权、专利权等作为出资申办企业。非货币财产出资比例最高可达公司注册资本的70%。
三、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一是在分局驻区审批中心窗口设立了“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绿色通道”,在工商所开设专门的服务窗口,限时办理营业执照,在手续齐备的情况下,一天内办结登记手续,大大提高了登记注册效率。二是在区行政审批中心工商窗口及各工商所的综合服务厅,都摆放了明白纸、办事指南,制作了办照流程图,要求工作人员对咨询事项一次说清,办事程序一次讲清,登记表格一次给清,并按照登记规范要求,积极搞好代办服务,避免高校毕业生在登记注册过程中多跑腿、走弯路。三是实行预约登记服务,对有特殊情况不能亲自到工商机关办理营业执照的大中专毕业生,可电话预约,由工作人员上门服务。2012年3月23日,家住区寨子村的大学生孙国栋持大学毕业证书到工商分局辛店工商所办理营业执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小孙想办一家机电维修店,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主动帮助他填写设立登记申请表格,并严格按照大学生“零成本”创业的有关规定,免收登记费和证照费,并建议他可以先进行“试营业”。30分钟后,小孙一分钱未花就领到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创业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自2010年以来,仅注册局大厅就接受高校毕业生咨询1500余人次,分局先后为267名高校毕业生办理了营业执照,减免登记费、管理费等各项费用共计50余万元。
篇11
篇12
二、促进充分就业的主要措施
在温江就业局正确的领导下,——劳动保障所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以“安置一人,稳定一家;安置一户,稳定一方”的指导思想和“急民所急,想民所想”的工作思路,以社区“三项措施”为保障,积极主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目前取得明显效果,已基本实现充分就业。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规范化管理。
由于——社区属——街道办事处中心社区,靠近科技园,单位众多,用工资源丰富,——社区劳动保障站把劳动保障平台设在——劳动保障所,设置了明显的劳动保障站标志和窗口,各种规章制度和服务流程已上墙,政策宣传资料摆放在明显位置。统一了规范台账(失业人员登记台帐、新增就业人员台帐、就业困难人员台账等),统一了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服装。
2.认真落实“三项措施”
一是积极主动寻找工作岗位,尤其是公司企业内的清洁工、搬运工、普通员工等要求较低的岗位,同时全方位服务企业;在20__年3月7日组织了社区劳动力和一百多名登记失业人员参加了由——社区组织的——春交会大型招聘会,招聘会现场企业提供了1500多个就业岗位,75家企业参加招聘,协议用工126人,现场录用40人;另外在20__年4-7月组织了川妹子、蚂蚁企业、奇格食品、科奥建材、白家粉丝、金桥包装等企业的专场招聘会,招聘会现场企业提供了800多个就业岗位,协议用工85人,现场录用23人。二是做好就业工作思想,转变求职观念;多培训多学习,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素质。我社区配合用人单位开展了食品加工、家政服务、计算机培训三期,培训人数达670人。同时大力宣传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政策,散发宣传资料500份,组织失业人员集中学习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政策8次,参加人数200多人。根据我社区实际情况大力引导居民尤其是4050就业困难人员从事灵活就业(学生小饭桌、杂货店、卖菜等社区服务),目前从事灵活就业人员200多人,享受灵活就业社保补贴198人。三是做好求职登记和回访工作,将寻找到的工作岗位及时准确通知到登记求职人员,随时实现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用工信息通过手机短信方式与各居民小组长、求职人员互动,让求职人员及时到用工单位面试应聘。
3.把就业工作与其他工作结合起来
把就业工作与社区其他工作密切联系,如计划生育、社保、用工纠纷等工作。解决好就业人员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工作。重点放在就业困难人员和新成长劳动力就业上,特别是转变就业观念,家庭和睦;做到边工作边学习边提高。
三、今后主要打算
1.全方位收集岗位。为了我社区居民的生活更加稳定富裕,我站将继续为社区居民寻找更多更好的工作岗位,加强与区就业局、周边区就业局、市区就业局联系,同时尽量寻找沿海、海外就业岗位,提供更多、层次更高的岗位供社区居民选择。
2、提高培训档次。继续抓好培训工作,依托大学城,联系学院教师对社区居民进行长期培训尤其是计算机、营销、管理等,让社区居民向高级人才转变。
篇13
截至目前,我县已完成新增就业岗位7650个,占全年任务的153%;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300人,占全年任务的121%;“4050”人员再就业840人,占全年任务的233%;免费再就业培训946人,占全年任务的556%,免费提供职业介绍920人,占全年任务的108%;全县小额贷款发放75.5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07%;《优惠证》发放2230人,占全年任务的123%;新增劳务输出43000人,占全年任务的430%;培养创业小老板为52名,占全年任务的236%;原创:安置公益性岗位120人,占全年任务的120%,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为了更好地服务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县劳动保障局在就业局一楼筹建了劳动力市场,已于11月18日正式投入使用。
二、措施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劳动保障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为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分析部署劳动保障工作,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县长解杰昂为组长,分管副书记、副县长为副组长,有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组织,同时各乡镇、各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组织,并制订出台了《今年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有力促进了劳动保障工作的开展。
(二)抓舆论宣传,促就业。
为认真做好我县就业再就业工作,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让群众及时了解劳动就业政策,传递就业信息,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县劳动就业管理局内部发行《××劳动就业》简报,让各乡镇各社区及时了解我县就业再就业工作,截止目前已发行六期,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为了更好地保护外出民工合法权益,让下岗职工及时了解国家的扶持政策,我们编写了《务工指南》和《再就业优惠政策汇编》等宣传材料。为了更好宣传国家就业政策,3月8日我们举行为期一周“再就业政策宣传”活动,出动车辆50余次,发放传单2000余份,4月25日举办“安徽省劳动合同宣传日”,受教育群众达3000余人。
(三)抓劳务输出工作,促就业。
为了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切实维护民工合法权益。春节前夕,我们组织有关人员赴山东江浙一带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先后与浙江上虞卧龙集团、山东淄博、江苏海宁等地知名企业签订长期劳务合同。为了保障春节期间劳务输出工作有序进行,我们抓住春节后外出民工高峰期,精心谋划,认真组织,谨慎操作,积极疏导,已将5000多名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往沿海城市及全国各地,使我县劳务输出工作又上新台阶。目前已建立了浙江、江苏、广东劳务基地,切实缓解我县当前日益紧张就业压力,获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提高劳务输出工作的组织化程度,近期我们积极协调筹备资金开设了劳动力市场。为净化劳动力市场环境,9月15日,我们举办了为期三天的职业介绍所暨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负责人培训班,带领他们认真学习《劳动法》和《安徽省劳动力市场条例》,并进行了考核,提高了业务素质,增强了业务能力。
(四)抓好社区平台建设,促就业。
年初,为了做好社区就业工作,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我们围绕“如何做,怎样做”召开专门会议,理清思路,统筹全局,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年初,统一为12个社区统一配置了微机、办公桌椅和档案柜等办公设施,夯实了硬件设施。为了提高社区专管员的业务素质,更好的为下岗职工服务,8月初,我们在就业局会议室,对城关各社区专管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业务培训,城关镇与各社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会上我们要求各社区结合本社区实际拿出一套安置方案,服务于下岗职工。截止目前,已开发就业岗位6000多个,安置下岗职工2600人,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今年10月22日,市委书记邵国荷来××检查时,对我县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五)抓技能培训,促就业。
年初按照市局要求,我们精心组织全市职业技能培训会会议,并取得了圆满成功。为了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能力,我们认定了陈侠电脑、银燕缝纫学校为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基地,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免费培训。同时加大了农民工培训力度,不断投入资金,积极扶持乡镇职业技能培训班,要求各乡镇至少要建立一个技能培训班,以提高外出民工就业能力,就业局扶持标里镇裁剪培训班已经向江浙地区成功输送缝纫人才600余人。为了提高培训质量,八月份我们对县内所有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进行清理整顿,坚决取缔非法办学。
(六)抓再就业优惠政策落实,促就业。
1、切实做好小额贷款发放工作。为了更好地扶持下岗职工创岗再就业,我们积极协调县农行发放小额贷款,帮助58名下岗职工创岗就业,实际办理58户,贷款额75.5万元,超额完成了市下达70万元的任务。
2、切实做好优惠证发放工作。为切实把再就业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保障再就业优惠证发放有序进行,我们首先按照上级要求,严格把关,做好优惠证的发放工作。为此,县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再就业优惠证发放办法的通知》,并成立再就业优惠证发放小组,协调工商、地税部门,制定了发放办法和实施意见。严格把关做到应发尽发,确保把国家优惠政策落实到每个下岗职工身上。
3、切实做好税费减免工作。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县政府又召开了工商、地税、国税、劳动部门负责人会议,要求工商、地税部门要不折不扣执行国家税费减免政策。截止目前为止,享受优惠税收减免170户计183人,每月减免税款3.5万元,计22.5万元;丰盛饮食服务公司和兴农饲料公司每月分别减免税款8500元和129万元;工商局费减免87户,共320人,免收登记费2871元,免收工商管理费7.6万元,免收农贸市场管理费1.2万元,享受优惠税30万元。同时根据上级有关继续办好劳服企业文件精神,我县新认定了精工机械厂、双庆酒业有限公司、丰盛饮食服务公司、泰丰塑料有限责任公司、祥伟鞋料厂五家劳服企业,原创:安置从业人员26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78人。新办服务型企业2家,安置人员52人(下岗失业人员23人),同时进行岗位补贴78000元,免费职介补贴6060元;社保补贴5722.6元,为我县的下岗失业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就业环境。
(七)抓再就业资金使用,促就业。
为完善社区平台建设,我们为27个乡镇和12个社区劳动就业保障所统一采购微机设备用品,价值32.01万元,办公桌椅22.93万元;建设劳动力市场14.11万元;职业培训521人,10.42万元;27个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及12个社区开展再就业工作办公经费39.55万元,合计119.35万元。用于小额贷款担保资金100万元,已划拨到农行。
(八)抓失业金征收,保发放。
去年我县事业单位失业金由财政代扣代缴,取得显著成效。今年以来,我们组织人员有目的、有针对性向大型国有企业征收失业金,反复宣传,反复动员,使企业认识到交纳失业金必要性和重要性,三星化工集团、康达集团两个单位已经同意补交失业金。截止目前,我县失业保险扩面任务以按市局要求完成,中央及省属企业参保率为达100%,地方国有企业参保率达100%,集体企业参保率达85%,事业单位达100%。台帐建立达100%,对应参保企业实地稽核达到85%。按市局下达任务,我县今年1-11月份以完成基金征收的万元,占全年任务的。按照《安徽省失业保险规定》规定,我们对未登记的失业人员认真进行审核,对已交纳失业金的人员逐月进行审核,按月发放,没有拖欠现象,已纳入财政管理。
下步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