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女装调查报告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年轻已婚妇女占多数。被调查的外来妇女中,25岁以下的占22.3%,26-35岁的占50.7%,36-45岁的占21.6%;已婚的占74.7%,她们大部分文化程度偏低,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87%。
2、主要来自省内各地农村。被调查的外来妇女中,75%来源于本省,主要来自阜阳、无为、含山等省内欠发达地区农村。她们大部分是经亲戚朋友介绍来的,在马鞍山工作的时间普遍较短,大部分是在5年以下。
3、家庭生活相对稳定。被调查的外来妇女中,单独租房居住的占71.5%,与他人合租房屋居住的占17.1%;能按时领到工资的占74.1%。已婚妇女基本都是随丈夫一道来马鞍山的,她们与丈夫一起做生意、打零工,也有的在家烧饭带孩子,几乎都在一心一意谋生计。在调查走访中,没有发现有违反规定生育孩子的,有的只有一个女孩的也表示不想再要二孩了。她们家庭相对和睦,99.8%没有遭受过家庭暴力,
4、生活态度积极乐观。被调查的外来妇女中,对目前生活非常满意的占45.2%,比较满意的占36.5%;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的占69.3%。她们大多肯定自我,追求向上,感到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必须有技能,学有专长,且有68%的人希望自己创业发展。
二、外来妇女生存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收入水平偏低,居住条件艰苦。被调查的外来妇女中,个人月收入200-600元的占43.7%,601-800元的占36.2%,801-1000元的占11.8%,1000元以上的仅此占8.7%。她们以居住“城中村”的农民出租房为主,也有在社区车库苟且栖身的。人均居住面积约5平方米,且条件非常简陋,卫生状况恶劣,受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影响,有83.4%的人感到生活有压力。
2、劳动技能不强,就业层次不高。被调查的外来妇女中,只有18%的人参加过岗前培训。由于缺少劳动技能,有62.1%的人员是以打工为生,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性行业。少数创业者也主要集中在饮食、娱乐、商贸流通等服务性行业,随着竞争的加剧,生意越来越难做,只能勉强维持生计。还有的只能靠卖菜、卖水果、摆地摊、擦皮鞋、收废品等为生。
3、社会保障问题突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调查显示,有70.2%的外来务工妇女没有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有75.7%的外来务工妇女没有办理各类社会保险。具体地说,她们一是休息权得不到保障。她们一周工作6天的占18.6%,工作7天的占70.9%;一天工作9小时的占17.5%,工作10小时的占42.5%,工作12小时及以上的占5.6%。且许多企业采用计件工资制,一些外来务工妇女为了多赚点钱,通常自愿加班加点。二是特殊利益得不到维护。她们在孕期、哺乳期,不降工资的只占15.8%,享受应有假期的占31.7%,不上夜班的占8.3%。44.1%的外来务工妇女孕期或哺乳期没有得到应有的照顾,有的甚至被辞退。
4、子女受教育难,难以享受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她们对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视,普遍认为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培养成才,想给孩子寻求与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在调查走访中,大家认为日常生活中最大的不平等待遇就是子女教育问题。据了解,我市招收外来人口子女入学的只有5所指定小学,没有中学。这5所小学远远满足不了外来人口子女就近入学的愿望。因此,收入尚可的只得用辛苦积攒的钱为孩子交纳数额不菲的借读费;收入差些的只得将孩子放在户籍地上学或送到附近的民办学校,但普遍认为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担心孩子被耽误。
三、改善外来妇女现有状况的几点建议
1、充分认识做好外来妇女工作的重要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外来妇女还将继续涌进城市,外来妇女已经成为城市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关系到城市的繁荣和和谐,与社会稳定密切相关。因此,做好外来妇女工作十分重要。各有关部门应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营造重视、尊重外来妇女,关心支持流动儿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氛围。
篇2
记者从市妇联获悉,根据近日的《津城女性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津城女性体检情况并不理想,仅有四成女性每年定期体检,这一比例比去年有所下降,超一成女性甚至从不体检。
市妇联权益部部长刘海燕介绍,参加单位体检是女性定期参与体检的主要渠道,而单位体检并不具有强制性,企业、单位会根据自身经济效益等情况调整员工免费的体检计划,从而使女性定期体检存在较多变数;还有,由于体检行业水平参差不齐、检查项目较为简单、检查结果准确性难辨等问题,影响了女性对体检的信任度。
调查显示,近八成女性会主动了解 健康保健 知识,但收入成为影响 健康意识 的重要因素,高收入女性选择及时就医的比例较高,大部分低收入女性选择病情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才会去就医。刘海燕表示,当今部分女性因为承担更多的事业及家庭压力而无暇顾及自身身体,由于不良生活习惯、营养不均衡、运动不得当等原因使身心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而女性在家庭中有多重角色定位,不仅是妻子,还是母亲。她们所掌握的 健康知识 不仅关系到自身健康,对家人,尤其是对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女性一定要提升 健康意识 ,好好爱护自己,爱护自己就是爱护家人,有条件的要定期体检,并多了解健康方面的知识,为自己把好健康首道关。
篇3
从受教育程度看: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居多,占62;小学占31%;高中及以上占7%。
从精神生活看:留守妇女忙于农活和家务活没有时间参加娱乐活动,加上生活范围较小等因素,造成了农村留守妇女精神压力大。
从婚姻状况看:由于夫妻长期分居,相当一部分留守妇女家庭出现婚外情,婚姻呈现不稳定状态。
二、主要问题
1、劳动强度大。由于丈夫外出务工,留守妇女成为家庭生产生活的绝对主力,家中所有粗活、重活几乎都压在了留守妇女肩上。既要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又要料理家庭事务,赡养年迈的老人,教育未成年的孩子,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身体状况下降,体力大幅度透支。
2、发展能力弱。绝大多数的留守妇女受教育程度较低,其文化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平时极少读书看报或参加培训,大多从事传统的体力型农业生产,缺乏现代生产发展技能。
3、精神负担重。由于丈夫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妇女独自承担生产生活重担,自身安全感缺乏、心理压力大,忍受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煎熬。夫妻双方聚少离多,缺少情感交流,造成双方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差距越来越大,夫妻感情容易出现裂痕,导致第三者插足造成留守家庭离婚率上升,直接影响着农村留守妇女的婚姻质量和家庭稳定。
4、子女亲情缺位。多数留守妇女文化程度偏低,加之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辅导子女功课,对子女教育力不从心,对孩子的关注和教育仅仅停留在吃饭穿衣上,缺乏与子女的有效沟通,难以进行正确的心理关怀和家教指导。父亲的亲情缺位,也影响了孩子健全性格的形成。
三、对策建议
1、强化政策倾斜。充分认识到农村留守妇女在农业生产、管理家庭、教育子女中发挥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调查研究,掌握农村留守妇女的现状,制定关爱留守妇女的政策和措施。充分考虑农村留守妇女的利益需求,制定出台有利于留守妇女创业就业的扶持政策和。从政策机制和导向方面减少农村留守妇女数量的扩大,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就业。
篇4
全县有农业人口30.4万人,建档立卡人口1.88万人,其中女性9034人,建档立卡户中,有留守妇女1659人,单亲母亲847人,残疾妇女484人,患重大疾病妇女146人。
二、造成妇女贫困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我县农村四类困难妇女的深入调查分析,造成困境的主要原因包括无致富项目、因患重大疾病失去劳动能力、因丧偶或离异、贫困妇女地位低等。
1、因病残等生理原因。因患病、残疾等导致贫困的妇女人数达到贫困妇女的6.98%,这些家庭,一方面病人治病需要大量的花销,另一方面又失去劳动能力,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负担十分沉重,生活条件相当艰苦。
2、因丧偶或离异成为单亲妇女。丧偶、离异使家庭结构残缺,收入锐减。在丧偶家庭中,90%以上是因丈夫生前患重大疾病或不治之症,治病期间用光了家里的储蓄,甚至债台高筑,使得家庭经济陷于困境。而因夫妻离异造成家庭困难的妇女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因家庭经济困难产生夫妻矛盾而分道扬镳,离异后对方缺乏责任心,借口没有钱养孩子,将抚养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母亲,致使老年妇女越来越贫困;二是夫妻积怨深厚,离异后一般双方很难见面,或者对方无正当职业,应给孩子的抚养费很难到位。因丈夫死亡或离异,家中没有劳动力,没有固定经济来源,单亲妇女大都靠耕种几亩田地或打零工维持生计,致使单亲母亲生活越来越贫困。
3、因文化程度低。在农村,绝大多数贫困妇女因安于现状,不善于学习,致使文化程度低、观念保守、思想落后,对自己、对生活没有信心和勇气,存在得过且过的消极思想和“懒、靠、要”的思想。
4、因缺少致富项目。农村妇女从事养殖、种植的逐渐增多,部分妇女担当了家庭生活的主要角色,从单纯的农业劳动向生产经营方面转变,生活也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但贫困妇女由于缺乏项目资金的支持,无法改变贫困的生活现状。
5、因受家庭角色限制。大部分贫困妇女不仅要承担社会责任和繁重的家务,还要赡养老人,抚育子女,在经济上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困境。
篇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年轻女性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性观念和的变化,婚前发生的比例逐渐增加。女大学生作为年轻女性的代表,其生殖健康是我国生殖健康领域中的一个重点。由于大学校园生活的拘禁,女大学生的性和生殖健康知识相对贫乏,对婚前、人工流产术、性传播性疾病的后果及危害认识认识不够,必然产生高于男性的生殖健康服务要求[1]。我们通过匿名问卷形式,了解女大学生对性、避孕、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以及对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以便更好地保护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1 资料与方法
(1)我们通过匿名方式,对某高校在校女大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表,共收回调查问卷2872份,有效问卷2741份,有效率为95.47%。
(2)研究方法告知调查对象此次调查的目的及意义,本着自愿方式,填写问卷内容,填写完毕放到指定地点收回,主要内容包括:女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对性、避孕、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以及对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平均年龄为(21±2.07)岁,19~22岁占17.06%,23岁以上的占82.94%。有者2109例,占76.94%。月经初潮年龄为(13±1.22)岁。月经规律占63.10%,不规律占39.54%。有痛经者占37.15%,其中71.23%不需服用止痛药,23.66%需服用止痛药。
2.2 对性、避孕、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
(1)对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女生对生殖器官的构成、子宫、卵巢、怀孕快速检测、月经周期、安全期认知较高,对偶尔性生活能否怀孕、防止性病措施知晓率低。
(2)对认知恋爱期间可以发生的占28.40%,双方相爱的占46.18%,彼此有需要的占21.35%。首次年龄为(19±1.23)岁,最早14岁。首次由自己决定者占18.78%,对方决定者占48.29%,共同决定者占34.63%。
(3)避孕措施首次时不采用避孕措施的占65.88%,主要的避孕方法依次是安全套、避孕药物、安全期避孕等,占68.36%。
(4)流产史2741例中有流产经历1658例,占60.48%,流产次数在3次及以上者达327例,占19.72%,两次者368例,占达22.20%,一次者963例,为58.08%。1658例有流产经历者中,采用药物流产的有642例,37.64%,采用人工流产的561例,占有33.84%,采用其他方法的(含两种方法均使用或引产)27.44%。
(5)就诊意愿1658有流产史女生中,近六个月来有外阴痒,白带多,痛经等妇科方面不适的1037例,占有62.54%,愿意进行检查治疗的只占31.52%。选择医院进行正规检查治疗的占25.63%,选择去私人诊所的占38.55%,还有44.83%是自己到药店买药。不检查治疗的原因,害羞不好启齿的占18.30%,觉得无所谓的占48.02%,30.68%选择没时间。
(6)对婚外恋的看法82.37%赞同,12.63%不赞同。
2.3 对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
主要通过电脑、看书、电视等获取各种性知识及生殖健康保健服务知识,更多的女生希望从专业人员那里得到相关的知识。
3 讨论
3.1 对性、避孕、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
婚前在青少年中已不少见,由于男女双方缺乏性生活的卫生知识与心理准备,常常容易引发生殖道炎症。研究显示,青春期接受人工流产术时发生宫颈裂伤的机会比成年女性要高2倍[2]。由于学习时间的限制,未婚先孕者进行人工流产或引产术后常得不到休息,造成出血时间长,导致盆腔炎、输卵管阻塞甚至继发不孕,输卵管妊娠率高于已婚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3.2 对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着重于已婚育龄妇女,对青少年的避孕咨询和技术服务未给予足够重视,从而使青少年的咨询和技术服务不到位,使越来越多的未婚女性面临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的危险。
3.3 加强生理知识普及和教育
教育引导她们顺利地渡过青春期,健康地走进成年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性生理的教育。性生理的教育就是进行生殖器官的生理构造与生理卫生的教育。当前,青春期女孩在初潮时期日益增多的事实提醒人们,这方面的教育迫在眉睫。性知识的贫乏,导致她们盲目地受性驱力驱使,过早发生。及时进行性生理的教育,有助于她们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对待身体的发育变化。(2)性心理的教育。青春期是性意识萌发和发展的时期,心理发展和生理发育往往不同步,因此在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容易产生心理失误,应该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视。(3)性伦理的教育。性伦理是社会道德中最敏感的一个领域,也是性道德的升华。(4)避孕知识的教育。由于对避孕措施不了解,过早往往造成青春期女孩子怀孕,其结果就是要做人工流产。(5)性病知识的教育。性传播疾病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性健康知识的缺乏,导致了婚前怀孕、流产和性病、艾滋病病毒感染率的上升。
总之,性健康教育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是一个社会课题。社会、学校、家庭都要对性健康教育予以重视,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形成有效的生殖健康教育与服务的工作机制。
篇6
我市共有354个行政村,在今年的换届选举中,女性进村支委班子的为60人,占村级党支部总数的17.7,其中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有5人,支委女干部比例比上届降低2.6个百分点,在宁波9个县市区中排列最末位(宁波平均数为35.4)。女性进村委班子数为83人,占行政村总数的24.5,其中担任村委会主任有4人,村委女干部比例比上届降低了10个百分点,在宁波9个县市区中排列第7位(宁波平均数为42.9)。
二、引起村级换届中女性比例偏低的原因
在村级组织换届工作中,各级党委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妇联也花了很大的精力、做了大量的工作,可是选举的结果却不尽人意,没有达到《宁波市妇女发展规划(20__年—20__)》、《___市妇女发展规划(20__年—20__年)》和上级党委、妇联提出的100行政村有女性进“两委”的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是:
1、传统的思想观念制约着女性进村两委会的比例。
一是性别偏见根深蒂固。在农村,男主外、女主内是大多数家庭的生活模式,妇女在家中处于从属地位,出嫁从夫、男人说了算的思想依然存在。有些妇女自认为女人的天职是呆在家中做好家务,参与村务管理是不守本分、爱出风头的表现;周围的群众绝大部分也认为女性较适合妇女工作、计生工作,要当村长、支书,则眼光、见解、见识以及威望都不如男人;个别村干部甚至不同程度表露出:“选村干部妇女们来争个啥”。二是思想认识偏差,参政意识不强。由于农村妇女长时期在社会层次中处于低弱的位置,一些妇女存在着自卑、依附、服从等心理弱势,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高,参政意识不够强,对成功的期望值较低,不敢也不愿担当重任。
2、农村女性的自身素质决定着女性进村两委会的比例。
在农村,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妇女受教育的机会较少,文化程度整体不高。据调查,在女代表中,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占绝大部分,文化程度的低下导致她们参与村务管理的能力有限。部分村级组织中虽已配备1至2名女干部,然而在实际开展组织工作中,妇女干部往往就只负责办理伙食、上传下达等一些琐碎事务,切实亲身参与管理活动的机会极少。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大量女劳动力不断涌现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有一定素质的女青年纷纷走出去,致使农村留下的大多是一些年龄较大、文化素质偏低的中老年女性,她们长年留在家中成为主要劳力,整天围着锅台转,很少与外界交流沟通,消息闭塞,不愿参与社会活动。三是女性参选竞争意识不强,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在村级换届中,大多数女性参政较强,但也有部分人畏难自卑,认为职数少,竞争不过男性,不敢大胆竞争,有的甚至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落选是在所难免的。
3、政策和体制的不完善影响着女代表的比例。
一是选民的民主法制意识与新的选举办法不相适应。农村中由于受封建宗族势力影响,加上村民的民主法制意识跟不上,在“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中,角落、帮派、宗亲等势力较量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出现。在公开推选中有些为人正直、敢抓敢管、上级交给任务完成较好的,但却因角落小宗亲少而处于不利的地位。特别是妇女干部,在公开的竞争中,不敢大胆亮相,缺乏依法竞争优势,结果落选了。帮派势力预选拉选票这种现象在村委换届选举中尤为突出,对女性竞选村委更加不利。二是受职数限制,女干部进“两委”阻力大。据镇街道反映,由于部份村撤拼,村区域范围扩大,而村“两委”职数明显减少,由过去的5—7职改3职。由于职数少,竞争十分激烈,影响女干部进两委。三是工作开展不平衡。在换届选举中,市委陈少春书记在全市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动员大会上把妇女当选问题作为重点问题之一作出强调和具体部署。《___市委、市政府关于认真做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中都明确提出:“要优化村两委会班子结构,每个村两委会班子应有一名妇女干部”;在《___市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中也是明确提出:“在推荐候选人提名时,原则上要有一名妇女候选人”、“村民代表中女性代表应占20左右。”但实际上,各镇街道的工作开展不平衡,有的镇街道委没有充分认识到女性参选的重要意义,存在思想麻痹大意,作风不够深入,具体措施不得力,对维护妇女的政治权利,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导致了女代表比例偏低。还有一些镇街道党委在
宣传指导过程中有所顾虑,正面向农村妇女宣传有关政策、动员妇女踊跃参选的力度不够,也影响了女代表的比例。四是女党员在总体上比例过低,后备力量不足。据统计,目前农村共有党员15939名,其中女党员1941名,占农村党员的12.2,而50岁以上女党员935名,占女党员总数的48.2。20__年,村级妇代会换届,新当选的村妇代会年纪轻、文化程度高,但是党员比例低,只占31.2。这些都是造成女性进村支委比例低的原因。
三、建议
我们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女性进村“两委”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基层妇女参政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要在各级党政领导中宣传基层妇女参政的重要性,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占人口半数的妇女是支持村级事务管理、发展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推进村民自治的重要力量。同时,要广泛宣传女干部的工作业绩,宣传她们严谨、自律意识强、办事认真、善于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等优势,宣传她们在基层妇女工作、计生工作、卫生保健、家庭婚姻矛盾纠纷调解等方面的工作政绩和组织发动妇女开展劳动竞赛,学习推广和普及农业科技方面的示范带头作用,为基层妇女参政创造环境,提供舆论支持。
2、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辅以政策倾斜,确保基层女性参政水平的提高。
篇7
(一)调查采取以问卷调查为主的方式进行,问卷分个人问卷和企业问卷两种。在全市各种经济类型单位中以1%的比例抽取1100家和5000名职工。另外还选取了100家个体工商户和200名女雇工。调查共发放企业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73份,有效率为89.4%;发放职工问卷5200份,回收有效问卷为4977份,有效率为95.7%。
(二)本次调查内容分为六个方面:女职工就业保障(包括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工会组织的建立)、一般女职工劳动保护(包括经期保护、避免从事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劳动、避免从事有毒有害劳动、健康检查)、孕期劳动保护产期劳动保护、哺乳期劳动保护和女职工卫生设施。这次调查的内容是1988年以来最全面的一次。
(三)经济类型构成
此次调查范围涉及女职工人数较为集中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公司制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及机关团体单位等。调查的1073家企业中,扣除没有法人代码的非个体经营户后,为895家单位。
被调查的1073家单位共有职工223991人,其中有女职1115245人,占51.5%。
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执行的基本情况
(一)76%以上的女职工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并受到法律保护的制度,也是女职工劳动保护的基本保证。
从调查的企业卷来看,职工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人数为180177人,占全部职工的80.4%,其中女职工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人数为94902人,占全部女职工的82.4%,略高于全部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从个人问卷来看,4977名女工,已签劳动合同的占76.7%。
(二)企业建立工会组织的情况
在被调查的单位中,822家单位已经建立了工会组织,占全部单位的76.6%,其中692家单位还在工会组织中建立了女工组织,占64.5%;在建立工会组织的822家单位中,有468家单位的工会组织代表女职工与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占56.9%;而且有449家单位还在集体合同中写进了女职工劳动保护的内容,占签订集体合同单位的95.9%。从本次调查的个人卷来看,女职工所在单位一般均有工会组织和女职工组织。
(三)对《女职工禁忌劳动规定》的执行情况
从调查的个人问卷的总体情况来看,各单位对《女职工禁忌劳动规定》的执行情况很好,90%以上的单位均遵守不安排女职工从事四级劳动、井下作业、有毒有害工作,以及一切不适合妇女经期承担的高空、低温、冷水和三级强劳工作。未安排不适合的劳动和四级体力劳动,占被调查人数的99.0%;未安排有毒有害工作的禁忌岗位工作的女职工占被调查人数的97.0%。
(四)对女职工的孕、产期保护情况
孕期保护是女职工特殊保护最重要的环节。为了母婴健康,大部分单位对怀孕7个月以上女职工及时调整适宜的工作,不安排其加班或从事夜班劳动。从总体上看,约有94.8%的怀孕女职工能够定期进行产前检查。被调查女职工产前检查计人劳动时间者占73.4%,在集体企业、机关事业工作的被调查女职工有80%的人产前检查列入劳动时间。
从对企业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单位能执行90天产假的规定。从不同的经济类型来看,在被调查的8种不同经济类型单位中,集体经济企业、公司制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机关事业单位享受90天产假的产后女职工比例均在95%以上。
(五)女职工健康检查和妇科检查的情况
在被调查单位中,68.4%的企业能够定期对女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其中77.4%的单位能在1—2年检查一次,17.4%的单位能在2-3年检查一次,其余单位则要在3年以上才能检查一次。另外,能对女职工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的单位有711家,占66.3%,其中1-2年能检查一次的占72.0%,2-3年能检查一次的占17.9%,其余单位则只能在3年以上的时间检查一次。
三、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建立和未建立工会组织的单位女职工劳动权益的保护存在明显差异
调查显示,建立和未建立工会组织的单位, 在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工会的80.2%,未建立的74.0%)、是否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建立工会的74.32%,未建立的56.7%)、定期妇科检查(建立工会的73.7%,未建立的46.1%)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前者明显高于后者。说明建立工会组织,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必要条件。
而是否建立工会组织又与单位的经济类型密切相关。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建立工会组织的比例是最低的,不足10%和20%,其次是私营企业。而职工特别是女职工的合法劳动权益受到伤害的也主要发生在这些单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讲,外商投资企业如果是跨国公司,在一些问题上还是尊重所在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懂得合法经营。但是,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中的一些中小企业,尤其是一些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缺乏遵纪守法的意识,这是
造成工会组织不健全的主要原因。另外,这些单位的人员流动比较频繁,不易管理,又缺乏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意识和观念,也是原因之一。再有就是一些单位规模较小,变化较大,经常处于频繁的转产、重组或关闭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原因。
(二)不同经济类型企业中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存在较大差异
调查显示,不同经济类型的单位在维护女职工劳动保护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
在将女职工劳动权益写进集体合同方面,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1.9%)、外商投资企业(4.8%)比重极低,私营企业也不高,最高的是国有经济单位;在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妇科检查方面,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执行得最差,特别是定期妇科检查,这些单位的比重只有国有经济单位和机关事业单位的一半以下。个体工商户对女职工的妇科检查和两年以内妇科常见病检查率不到50%;在妇科检查费用的报销方面,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报销比例最低,只有20%左右,外商投资企业不予报销。
(三)女职工劳动保护设施缺乏
调查显示,在女职工卫生设施的保障上,各经济类型单位均不高。这主要与单位人员的规模有关。在被调查的全部单位中,有345家单位有女职工卫生设施,占32.2%,而在221家女职工大于100人的单位中,有72个单位有女职工卫生设施,占32.6%,在852家女职工小于100人的单位中,有273个单位有女职工卫生设施,占32.0%。虽然比重很接近,但是应该说,大于100人单位的问题更严重。因为根据1993年《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第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女职工在100人以上的单位,应逐步建立女职工卫生室……”,法规已经公布8年多了,被调查的女职工在100人以上的这些单位,仍然有三分之二没有执行相关法律的规定。
(四)在一些企业女职工“四期”保护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1、在经期保护上,本次调查只设立了“经期是否从事高空、低温、冷水及三级以上体力劳动强度劳动的人数”,就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来看,总体上存在的问题并不严重,但差别最为明显的是在不同经济类型单位之间,在国有经济、公司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其比例分别是0.05%、0.04%、0.05%,而在外商投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这一比例高达6.9%和0.66%,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2、在孕期保护上,总体上约有94.8%的怀孕女职工能够定期进行产期检查,但在孕期检查费用的报销上问题比较突出。不同经济类型的单位,差别很大。国有经济单位孕期检查费100%报销,比重最高,私营企业的比重最低,而外商投资企业中是根本不存在全部报销的。在不予报销的单位中,以外商投资企业的比重最高,达到82.4%;从被调查女职工产前检查计人劳动时间的情况来看,尚有26.6%未计人劳动时间。公司制企业,港澳台商企业以及个体商业户工作的被调查女职工,产前检查计入劳动时间的比例更低,未算作劳动时间者占50%以上。
3、在产期保护上,突出问题是不同经济类型单位怀孕女职工在产假期间享受工资标准的情况上差别比较明显。主要在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只有24.2%的怀孕女职工能享受100%的原工资,而在外商投资企业,根本无此待遇;在这两类单位中,还有15—17%的怀孕女职工只能享受最低工资以下的待遇。
4、在哺乳期保护上,在全部调查单位中,三年内怀孕的女职工只有58.2%的人哺乳时间有保证,比例是相当低的。
(五)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要求和运用范围已落后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
主要表现在:经期、产期、哺乳期的工资标准及相关报销标准和当前工资制度不相适应,各单位难以准确执行。例如,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第四条“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解除劳动合同”,这里的基本工资伸缩性很大,在企业自主确定工资的情况下,要给予新的、具体的说明。
(六)国有企业在女职工劳动保护的一些项目上不如其它类型的企业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国有企业在女职工劳动保护的各方面一定比其他经济类型的企业做得好,但本次调查显示,国有企业在一些项目上不如其他类型的企业。国有企业在避免女职工接触有毒有害工作岗位方面、在女职工卫生设施的建设和卫生用品发放方面、在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方面、以及在产假工资100%发放方面等都出现一些问题。由此说明,有关部门也应当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和监督。
四、建议
针对上述调查发现的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对现有法律法规的监督和执行
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中,涉及女职工劳动保护的条款较多,主要集中在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和犯京市实施(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若干规定》中。从这次调查情况看,违反女职工劳动保护法规的情况比较普遍。
在《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直接涉及女职工劳动保护的条款主要集中在第3—11条中,而调查显示,其中违反第4—10条的情况都存在,有的还比较严重。这说明我们的检查、监督力度不够。为此,建议各相关部门应建立一项定期联合检查、监督的制度。定期检查贯彻女职工劳动保护法规的落实情况,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使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同时,要采取措施,让广大女职工参与到法律的监督执行中去,充分利用现有法律维护职工个人的合法权益。
(二)尽快出台职工生育保险制度
目前,我市五大社会保险体系中的四项保险制度相继出台。为保障女职工的特殊权益不受侵犯,解决女职工孕、产、哺乳期内遇到的种种不公正待遇,建议北京市尽快出台生育保险制度。对女职工的生育价值实行社会补偿,将原来的生育“企业保险”变为“社会保险”。这样既体现新形势下政府对女职工合法权益的保障,又有利于女职工生育价值得到社会的承认,同时对促进和保护企业参与市场公平竞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完善立法,修改和补充女职。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
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已经颁布实施14年了,“北京市的实施办法”也已经颁布实施了13年。在此期间,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有许多是原有的法律、法规中没有涉及的。原有的女职工保护条款局限于对女职工的生理保护,而对社会保护未涉及到,这就要求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改产充和完善。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北京市实施〈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若干规定》有待从以下方面加以修改和补充:一是某些内容有待补充和细化;二是检查、监督要具有可操作性;三是对于违反者如何进行处理或处罚,及其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缺乏罚则,难以有效地制止违法行为,应补充具体的条款;四是对于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执行女职工劳动保护法卓有成效的单位和主要领导者给予奖励。建议组织专门的人员进行研究、讨论,拿出补充、修改的详细方案,供有关部门参考。
(四)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加强工会组织建设
如前所述,在被调查的1073家单位中,有180家(16.8%)没有建立工会组织,它们主要集中在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工会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言人,没有建立工会组织将很难保证职工的合法权益。调查数据显示,建立和未建立工会组织的单位,在女职工劳动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对于建立工会组织的问题,一些经验可以借鉴。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针对高新技术企业人员流动率较高的特点,组织跨行业、单位的工会,由管委会直接管理。这个办法可以在工会组织比较薄弱的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中加以推广。有了跨行业、单位的工会组织,就可以在保护职工利益、特别是女职工合法劳动权益等方面发挥监督、检查、督促的作用。
(五)加强有关女职工劳动保护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
本次调查显示,职工对有关女职工劳动保护法规的了解程度不高,在女职工中知道《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占46.8%,知道《劳动法》的占20.7%,知道《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占14.6%,知道《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占14.4%,知道《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的仅占8%。从中可以看出,即使对最为普及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了解也不到被调查者的半数。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北京市实施〈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若干规定》、《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北京市劳动保护监察条例》、《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等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对企业法人和经营者的教育,不断提高其法律意识,增强保护女职工合法权益的自觉性、主动性,使企业的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更加规范化。同时,加强对女职工的宣传教育,使其学法、懂法,增强依法自我保护的能力。建议采取举办讲座、咨询服务、知识竞赛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谱及法律知识。
参考文献:
1、《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88年7月21日[82]国务院今第9号);
2、《北京市实施〈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若干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40号令);
3《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1993年11月26日)(卫妇发[1993]第11号);
4、《北京市劳动保护监察条例》(1987年9月25日);
5、《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劳动部劳安字(1990)2号文件);
篇8
近几年来,××市总工会在外来女性务工人员权益维护上,积极探索,务求实效,做了大量工作,树立了工会女职工组织依法维权的良好形象。
一、源头维护,奠定保护外来女性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基础
1、把组织进城务工人员加入工会作为全会一项重点工作。近年来,××市总工会认真落实全总、省总要求,对外积极争取上级领导和党政部门的支持配合,对内成立进城务工人员入会工作小组,并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形成全方位、大力度的工作态势,推动这项工作顺利进行。并在华建公司等中介组织,采取签名入会的方法,组织了3000多名进城务工人员加入了工会。在××装饰城工会联合会采取张榜公布的形式,吸收1400多名进城务工人员入会。还组建首家劳务公司工会,80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加入工会组织。目前我市已有12万多名进城务工人员加入了工会组织,其中女性进城务工人员约3万人,占我市进城务工人员的25%,较好地实现了源头维护的组织保证。
2、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扩大保障外来女性务工人员权益的覆盖面。××市总工会按照全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要求,成立了“进城务工人员入会工作领导小组”,把企业是否吸收进城务工人员入会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针对实际,探索在劳动力市场、劳务公司等中介组织中和乡镇(街道)、村(社区)中建立工会组织的途径和方法,吸纳进城务工人员。原创:与此同时,还积极参与劳动保障、建设部门开展的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成立职工法律援助律师团,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援助。
3、积极探索在小企业中开展签订区域性行业性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协议工作。如我市江鲜一条街有许多特色餐饮企业,外来女服务员是员工主体,润州区总工会组织一条街联合工会与餐饮行业协会进行平等协商签订女职工特殊权益专项协议,为保护外来女性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上下协同,形成保护外来女性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环境
1、增强女职工自身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在参加今年市政府召开的相关会议上,市总工会特别提出,将女性进城务工人员权益维护问题建议纳入到修改后的《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和《××市妇女发展“十一五”规划》中予以明确。并能使这项工作法制化、制度化,真正关心、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探索建立女职工有效维权形式,推动女职工权益突出问题的解决,使女职工维权工作进一步走上规范化、法治化道路。形成保护外来女性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良好环境。
2、建立外来务工女职工流动学校。我市所辖的丹阳市现有外来务工女职工达2.314万人。为了切实维护好外来务工女职工的特殊利益,丹阳市总认真办好四件实事:一是办好外来务工女职工健康教育流动学校。聘请市妇幼保健院三名医师,开设女职工保健知识和妇女病防治讲座。二是将外来务工女职工的妇女病普查列入全市妇女病普查范围。要求各企事业单位工会在组织妇女病普查时不可忽略外来务工女职工,尤其是非公企业女职工工作示范单位要带头做好这项工作。三是在签订企业女职工权益保护集体协议时,对外来务工女职工要一视同仁,特别是外来务工女职工较多的企业要有相当比例的外来务工女职工参加职代会,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切实维护自身的特殊利益。四是把特困外来务工女职工纳入市总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和镇困难职工援助站帮扶对象,给予法律援助和经济资助。
3、为外来务工人员办实事。××市总充分发挥工会的组织优势和阵地优势,为外来务工人员办实事、解难事。一是将外来务工人员列入送温暖工作范畴,在全市各级工会组织中叫响“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对生活困难的农民工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和帮助。二是五一期间,××市总工会职工艺术团赴外来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重点工程建设工地,为进城务工人员慰问演出,专门举办进城务工人员电影专场,受到广大进城务工人员的热烈欢迎。外来务工人员凭会员证,在各类工会活动阵地文娱活动,均可享受到一定比例的优惠服务。丹阳市飞达集团公司,拥有员工3000人,95%为本地或外地农民工。该公司管理上是“外地本地一家人”的理念,外地农民工与本地职工同等待遇,夫妻分居的,只要到公司来工作,该公司提供条件,享受分房;公司内专门建了小学,解决农民工子女的读书入学问题;外地农民工只要有能力和技术水平,同样可以与本地职工一样担任领导职务。三是开设女职工维权热线,热心接听电话,接待来信来访,为外来女性务工人员提供及时的法律咨询和服务,在更多的进城务工人员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许多进城务工人员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都知道到工会寻求援助。
4、推动享受同城待遇。江苏天工集团每年评选一次××市以外的“百佳外来员工”,先进员工每月增加50元工资,去年当选的员工每人还获得了一台21寸彩电。在提干、发展党员等问题上,当地人与外地人也一视同仁,目前40%的党员和50%的企业管理人员是外地人。公司规定,凡是外地的车间主任以上干部的父母,分别达到60岁和55岁的,公司每月寄60?80元的补贴给他们,以感谢他们的子女为企业发展做出的贡献。
三、宣传教育,提高外来女性务工人员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1、加强普法宣传。一是在开展女职工权益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中。我们边检查,边将女职工法律知识普及活动与女职工劳动保护的检查活动相结合,发放了1500本《女职工权益法律知识读本》,将维权知识送到广大外来女性务工人员手中,帮助她们学法、用法,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二是开展面向用人单位和广大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保障法制宣传教育。通过举办培训班、法律知识讲座、现场咨询服务、发放宣传资料和与新闻媒体互动等多种形式,向各用人单位广泛宣传江苏省“一办法五条例”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不断增强各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自觉性。张贴《农民工维权知识宣传提纲》,发放维权手册、政策指南、求职须知等多种有效方式,帮助农民工明确自己的劳动保障权利和义务,以及维权的途径和方式。
2、送法到工地。我们与司法局联合编印了1万多册《外来务工人员维权手册》,并通过街头咨询、送法到工地等形式广为散发。先后两次联合职工法律援助律师团和劳动部门的同志,组织大规模的街头宣传咨询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多份,接受500多名职工的法律咨询。有效地维护和增强了外来女性务工人员自我维权的意识和能力。为了使外来务工人员对自身合法权益有个清楚的了解,市建设局建立职工权益告知制度,把“一办法五条例”中与职工权益密切相关的条款分解为“12个是否”,即是否签定了劳动合同,是否按时发放工资等,并公布了投诉渠道和投诉电话。目前,在全市300多个建筑工地,到处都可以看到这种职工权益告知牌,有效地维护和增强了外来务工人员包括外来女性务工人员自我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3、为提高进城务工人员职业素质,作为我市今年职工素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总工会职工学校为进城务工人员免费举办了计算机应用、电工基础等培训班。以利于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素质和择业能力。
问题与成因
一、临时工普遍存在,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较低。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对于外来女性进城务工人员来说,能够为其提供劳动权利保障的就是劳动用工合同,但一些企业认为务工人员来去自由,没必要签订合同,企业也少一些责任和束缚,当用工单位与外来女性务工人员之间发生劳动纠纷时,外来女性务工人员的权益常常因没有签订用工合同而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在被调查者中,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273人、签订企业内部协议的162人、没有与雇主签订劳动用工合同132人,其中,签订劳动合同的国有企业占56.8%,非公企业仅有11.4%。招用“临时工”并规定试用期满后看表现再决定是否签订劳动合同,是多数非公企业的普遍做法。试用期过长并借试用期频繁更换员工的现象在一些中小餐饮企业非常普遍。致使外来女性进城务工人员在打工过程中的一些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二、加班加点严重,休息休假权得不到保障。《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作制度”,“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然而调查显示,567位女职工中,每天工作时间在9小时以上的达211人,占37.21%,有的每月只有1-2个休息日,餐饮、服装、美容等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加班加点现象严重,少数外来女性进城务工人员甚至长期无休息日。与此同时,部分企业并没有依法支付加班工资。一些企业采取计件工资制,节假日、休息日和加班工资被无形剥夺,这类情况在调查中占54%。工作时间超长、休息休假权难保障侵害了外来女性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
三、工资待遇低,基本社会保障问题普遍缺失。外来女性进城务工人员劳动时间超长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劳动报酬。从调查情况看,外来女性进城务工人员月收入690元以下的298人,占52.56%;690?1500元213人,占37.57%;1500元以上的58人,仅占10.23%。如果扣除收入中加班加点的部分,那么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比例将会大幅度上升。另外,与劳动合同签订率较低紧密相连,外来女性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参保率也很低。在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住房这六项社会保障中,调查中发现,只有少部分企业为外来女性进城务工人员办理其中的一两项保险。外来女性进城务工人员渴望能够与城里人一样享有社会保障。在企业与外来女性进城务工人员的雇佣过程中,双方在很大程度上都存在着短期行为,只有少数企业能按照人性化的管理来考虑她们的社会保障问题,大部分企业受利益的驱动,在对劳动数量及质量做出明确规定的同时,简单的确定了所应给付报酬的数额,社会保障问题根本不予考虑。还有一些企业规定,服务满三年或更长时间才给予办理养老保险。外来女性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存在明显的隐患。
四、“特殊保护”落实难。落后的传统观念和薄弱的卫生保健意识,特别是外来女性进城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条件,严重影响制约着外来女性进城务工人员的健康。她们大部分人不注意“四期保护”(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也没有条件做妇科病检查,平时生病也很少去医院就医。在调查中了解到,外来女性进城务工人员怀孕后经企业说服或要求务工者打申请报告“主动”回家休息的60人,占被调查者的35.93%;留在单位的61人,占被调查者的36.53%。从城市生育保险上看,外来女性进城务工人员是边缘群体,缺乏社会医疗保险和救济。相当一部分企业在合同快到期时发现怀孕的,往往不再与其续约。外来女性进城务工人员在孕期、产期、哺乳期“三期”被辞退或解除劳动合同的现象依然存在,占被调查人数30%。女职工“四期保护”普遍难以落实,致使女工一旦生育便遭辞退或无奈地主动离开企业,且没有任何经济补偿。调查还发现,大部分用人单位不发放劳保用品,40%以上的外来女性进城务工人员没有享受过劳保用品。在个别私营企业里,粉尘污染严重,劳动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女工们甚至连个口罩都没有,她们的劳动保护状况令人担忧,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常常严重受损。
五、就业竞争能力差。外来女性进城务工人员多数文化程度不高,被调查的567人中,初中以下329人,占58.02%;高中148人,占26.1%;大专以上90人,占15.87%。且技能单一,加之农村长期以来以农为本的保守就业观念以及农村女性在长期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中所形成的思维惯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能成为打工族中的体力劳动者,从事技术层次较低、劳动强度较大的工种,收获的也是微薄的工资,由于外来女性进城务工人员大多存在文化较低、年龄偏大、技能不高、竞争能力不强等特点,致使一些外来女性进城务工人员以牺牲个人的合法权益为代价来保住工作,即使较低的工资、较高的劳动强度,还愿意承担。
建议与对策
应该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会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将日趋复杂,维护包括劳动权益在内的外来女性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在女性进城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一些单位,她们的生活、学习和生产条件相对比较差,虽给予了密切关注,但工会女职工工作还存在盲点,我们在努力维护其各项权益的同时,需把工作重点放到维护她们在劳动报酬和特殊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权益上。为更好地维护外来女性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注重源头参与维护。各级工会、妇联组织要积极努力,通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人大、政协两会提交维护外来女性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提案和议案,参与法律法规修改,并就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开展调研,推动地方出台新的女职工劳动保护法规,定期监督劳动合同的签订覆行情况,使维护外来女性进城务工人员权益工作有进一步的法律保障。
二、注重特殊群体权益维护。针对外来女性进城务工人员权益维护问题相对突出的实际,各级工会、妇联组织要给予密切关注,努力把维权工作重点放到维护她们在劳动报酬和特殊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权益上。根据调查,在工会、妇联组织健全的企业,外来女性进城务工人员状况普遍较好,反之,就不容乐观。因此,要加强外来女性进城务工人员的规范化管理,畅通维权渠道。建议劳动仲裁部门对女性进城务工人员的劳动争议案件开辟绿色通道,作为特殊问题特殊解决;妇联组织采取送法上门、公布投诉热线、在社区建立维权服务中心或咨询服务站等形式,畅通维权渠道;工会组织建立健全农民工工会女职工委员会或女工委员,以利于代表和维护女工权益。
篇9
二、外来妇女生存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是维权能力不强。在调查中我们感到,部分外来妇女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对签定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等模糊而冷淡。据统计,分别有17-30%的人不知道《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母婴保健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有49%的人没有与单位签定劳动合同,35%左右的人表示不清楚单位是否与正处生育期的女工签定劳动合同、不清楚单位是否按照规定为女职工办理了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当问及“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怎么办”时,有10%的人表示“能忍则忍”,10%表示“不知道找谁”,个别人竟选择了“找朋友报复”。调查同时显示,一些大型正规企业中外来人员的劳动保障各方面指标都相对乐观,而一些非公企业则凭借灵活的用工制度来逃避对职工应负的责任,劳动保护差强人意。
二是卫生保障较差。被调查外来妇女中,健康知识包括未婚青年人的性知识都很贫乏,有近20%的妇女完全凭自己的经验获取妇幼卫生保健知识,有30%的妇女近两年来没有做过妇女病普查,27%认为围产期保健服务没有必要,28%生病不上医院。上述数据的取得基本来自有固定工作的人群,事实上,还有相当一部分闲散外来妇女,她们丈夫外出打工,自己则带着三五个小孩,条件好一点的租住在农村角落、务工的小作坊里,差的住在猪棚里、桥洞下,随地大小便、随地扔垃圾,小病扛一扛,大病没法防,卫生保健成为有待探索的空白。再如招商城地区,一些外来人员白天干活,晚上睡在市场旁的马路上,3元钱一晚上租条被子盖,那些被子睡到穿洞也不洗,卫生状况可见一斑。另外屡有发生的非法接生、传染病、性病等,都严重影响了外来妇女的健康。
三是学习意识淡薄。外来妇女在不断寻求谋生方式的过程中,城市先进的思想、文化观念对她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努力争取、追求更大发展的意识初现。在调查的对象中,有一部分妇女希望通过通过培训、辅导提高自己,但绝大多数妇女对学习并不热心,在被调查者中,有将近60%的人选择了由于时间或经济条件等原因没有兴趣参加继续教育自我增值。
三、优化外来妇女发展环境的对策建议
一是管理与疏导结合,建立长效机制。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跨地区的人员流动将进一步加速。目前我市已基本建立了自上而下较为健全的外来人员管理网络,并根据需要与可能的原则配备了协管员与信息员。为争取管理的最大实效,建议政府一方面在制定政策措施的同时要充分考虑流动妇女儿童这一日益庞大的社会群体,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原创:另一方面,要强化管理机制,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变单项管理为双向管理。建立入出两地管理机构,公安、计生方面均实行“持证、验证”制度,必要时可实行准入制度,真正实现有序管理。二是变单一管理为综合管理。形成以政府牵头,公安、劳动、计生等职能部门为中坚,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为配合,单位和业主为基础和依托的齐抓共管格局,“谁主管、谁用工、谁负责”,使外来妇女管理工作达到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的效果。三是变突击管理为长效管理。要加快外来人员集宿化进程,建立遍布镇、村、街道、社区的外来妇女服务网络,外来人口协会、外来妇女联谊会等组织,并可推广大义月龙服饰有限公司在企业外来女工中建立月龙女子俱乐部等有效做法,积极探索一条外来妇女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新路子。
篇10
二、流动人口的经济及文化状况
我们所调查的流动人口主要从事服务业和打临工业,服务业居多。服务业主要是经营早点、水果、服装生意。他们的收入以服装业最高,其次是做早点、水果生意的人,年收入(毛收入)一般在8000~1.5万元,而打临工业人年收入(毛收入)一般只有五六千元,这样的收入应该说还是比较低的。在小煤窑打工的相对收入要好一些,可以达到两三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他们普遍非常重视子女教育。但是,这种重视更多地源于一种改变贫困、奔波生活的愿望,并不看重子女文化素质的提高。“我们苦就苦在没有文化,小孩再也不能这样了,(小孩)一定要好好读书”,这是我们在调查中经常听到的一句话。
在子女教育花费上,中学一般一年要花1200~1500元。小学在1000左右。有不少家长还会给子女买辅导书和工具书。学生在学校就餐,所以多数家长还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生活费。不论家庭经济状况怎样,一般都表示能担负起这些费用。
很多人反映,他们缺少时间管理教育子女,尤其是子女的学习。一位来自河南的妇女跟我们讲,她和丈夫每天凌晨3点不到就起来推豆腐,做完豆腐基本就天亮了,然后赶着卖豆腐,如果好卖一般到上午10点左右回去,如果不太好卖要到下午4点左右回去,回去后还得洗衣服、做饭。晚上休息一下,到了凌晨又开始做豆腐。小孩有时间时,他们要睡觉,下午稍微有点时间,小孩又在上课,确实没有时间管小孩的学习。
还有不少人反映自己文化水平低,不能辅导小孩的学习。应该说,文化水平低在流动人口中还是很普遍的现象,肯定不利于子女学习和教育。
三、流动人口子女的学习及成长现状
我们调查的外来人口有不少人子女比较小,应该说这个年龄段的小孩正是非常需要父母的,从情感来看,大人应该希望小孩待在身边。可我们发现,不少流动人口的子女并不在王家山镇读书,而将子女留在家里。他们不将子女带在身边主要有以下几类原因:1.自己流动性太强,不好把孩子带在身边。2.自己做生意太忙,没有时间关心小孩,让小孩在家乡读书,有爷爷奶奶管,会好一些。由此可见,流动人口这样一种生存状态对子女择校是有一定影响的。3.城市消费水平太高,难以负担小孩。这种情况比较少,但是连同上述原因可以说明流动人口的低收入影响了子女就学。4.在家上学熟人多,比较亲切。
我们直接访谈的流动人口子女并不多,因此没有得出大致结论。但是,我们在王家山中学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应该说问卷的结果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流动人口子女的学习及成长现状的。
我们从初中3个年级5个班中随机抽取了5个学生。每个班都有备份的问卷,由于偶然原因,有两个班多填了一份。因此实际上共有27个学生填写了问卷。
应该说他们都是喜欢读书或者说不厌烦读书的。因为,共有26个学生表明他们喜欢读书,只有1个表明不喜欢。
所有学生都表明自己有理想。其中有6个表示想当老师,6个想当医生,6个想考上大学,而2个想当警察,还有其他学生有诸如上太空、心理医生等理想。应该说这些理想还是比较广泛的,但集中在前面3种理想,尤其是前2种,还是出乎我们意外的。分析一下,这应该与他们的经验有关。平常接触的人里主要就是老师、医生,所以自然会有这种想法。而他们的家长、老师平常经常向他们灌输考大学的观念,于是考大学成为理想也就理所当然了。从原因上看,想当老师的原因是传播知识(3人),无私奉献(1人),喜欢读书(1人),还有一种原因比较现实,“可以当(老师)很多年,又不辛苦”。想当医生的原因是能治病人(5人),还有一人不知道。这些原因比较书面化,应该说受教育和书本的影响比较大。由此,我们认为这些学生的心态都是正常的,没有特别怪癖,主要是他们接触社会太少,平常就在家和学校之间来往。联系前面绝大多数学生都喜欢读书的回答,更能说明这些学生还很健康。另外,还有一道有关同情心的问题(如果在街上看到有人,如残疾人、老婆婆讨钱会有什么感想?A.很可怜,有时候还会给他(她)一点钱。B.可怜,但我没有钱,不能帮助人。C.他(她)是骗人的。)学生的答案能说明他们心理健康。该题共有16个人选A,11人选B,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认为他们是可怜的。
学生的流动性强,每个学生都表示自己转过学。其中,10个转过1次,11个转过2次,4个转过3次,2个转过4次。经常流动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老师教学过程中非常大的困难就是学生经常流动,老师难以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然后因材施教。
对你是否喜欢王家山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16个表示喜欢,仅有3个表示不喜欢,还有8个表示不清楚。从原因上看,表示喜欢的原因中,有5个认为王家山方便,有5个人认为王家山的学校、老师更好,还有3个认为可以认识很多朋友,还有可以学到知识,楼多,也有的认为就是喜欢,没什么原因等。而不喜欢王家山的原因是王家山的环境没有家乡好,人生地不熟。从原因上分析,不论是否喜欢,原因都挺表面化,与经验密切相关,几乎没有涉及人际关系、社会,正说明他们接触社会较少。但是,我们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反映他们已经融入王家山。
篇11
一、外来妇女的基本情况
ゾ萃臣疲马渚镇截止至2010年7月登记外来人员23959人,其中外来妇女11183人,未婚女性2147人,已婚育龄妇女9036人。
1.年轻已婚妇女占多数
ケ坏鞑榈耐饫锤九中,20岁以下的占13.7%,20―30岁占40.3%,30―40岁28.9%,已婚占80.8%,外来妇女过来普遍比较年轻,但受当地生育观念的影响,结婚生育年龄也较我们本地女性早,来到马渚已婚妇女占绝大多数。
2.主要来自省外各地农村
ケ坏鞑榈耐饫锤九中,来自省外的有10558人,省内的312人,97.1%来源于外省,主要来自安徽、贵州、四川、江西等欠发达地区农村,她们大部分经亲戚朋友介绍过来的,来马渚工作的时间普遍较短,大部分都在3年以下,外来妇女流动的意向较为自主,往往心存一份希望和热情就出来了。
3.家庭状况较稳定,生育观念进步
サ鞑橹蟹⑾郑有517位已婚外来妇女与丈夫一同来马渚,当问及与丈夫的感情时,好的占58.9%,一般的占33.4%,仅有7.7%选择差,100位接受调查的对象中,40人只生育一个子女,表示不愿再生第二胎,特别是一些有一定知识、经济收入较好,来镇时间较长的年轻妇女,在生育观念上更趋向“少生优生”。
4.受教育程度偏低,就业层次不高
ピ谕饫锤九中,尽管中青年占大多数但除少量知识型人才外,绝大多数都是初中以下文化:其中大多数来自安徽和西部地区偏僻贫困的农村,基本从事劳动密集型和服务行业,有的只能靠苦力和做点小生意、建筑工地小工、卖蔬菜水果、收废旧等,呈现出新就业率掩盖下的低职业结构。
5.生活态度积极乐观
ケ坏鞑榈耐饫锤九中,她们对马渚这个乡镇有较强的认同感,对目前生活非常满意的占47%,比较满意占41%,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有91%的认为“比我家乡好”,有一种长期定居的愿望和归属感。
二、外来妇女生存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活质量较低
ブ饕是居住条件差,21%的外来妇女对住房条件不满意,她们大多数在城郊结合部租借农民房屋,居住条件大多非常简陋,部分已婚特别是年龄较大、来镇时间较长的妇女反映,租房负担重,房价太高根本没法考虑改善居住条件,有的一家六口都拥在一间房内,吃喝拉撒都在一间屋内,生活质量不尽如人意。
2.卫生健康状况堪优
ゾ大多数被调查者身体健康,受经济和文化的局限,她们对待疾病的态度是小病扛一扛,大病拖一拖,有病选择到卫生院就诊的占57%(以小孩生病为主),选择自行吃药坚持上班的占35%,也有5%的人忍着,不去治疗,卫生健康意识淡薄。
3.维权能力不强
ビ捎谒们出生在欠发达地区,在家乡很难找到就业渠道,养儿育女做家务是她们天经地义的选择,男人是她们唯一的依靠,家庭中的地位可想而知。在外打工后有了少量的固定收入,腰杆日益挺直,但在社会上、在工作中她们依然是弱势中的弱势。由于缺乏法律意识,对种种侵权行为只能忍受,不敢也不想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劳动保障缺乏,工作环境不佳,部分外来务工妇女对切身利益受到侵害不很重视,或因害怕失去工作而不敢维权,劳动保障意识较为淡漠。
4.学习意识淡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
ビ捎诠ぷ适杖肫低,职业的发展空间小,也制约了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提高,生存压力大,外来务工妇女较少参加社会活动,精神生活相对贫乏。据调查,外来妇女的业余生活主要是集中在一起聊天、打牌、逛街等,基本上不太能够参与本地人的业余文娱活动。同时,她们很少想到通过岗位培训获得相关技能改变工作性质,改善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有点安于现状认命的感觉。
5.有强烈的期盼和心里话
ネ饫锤九有强烈的期盼,最好能够长期生活在城市,能挣到钱,不被城里人瞧不起,自己的孩子也能像城里的孩子那样上得起学,接受良好的教育,可事实总是有很大的距离,特别是子女的教育问题,子女的命运随父母的流动而动荡不安。
三、优化外来妇女发展环境的对策和措施
ゴ罅客饫锤九来镇务工,获得了改变自我和发展自我的良机,成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力量,她们在不断寻求谋生方式的过程中,城市先进的思想、文化观念对她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超越自我,追求更大发展的意识初现。有25%的外来妇女认为自己已经是真正的城市人或至少是半个城里人,感觉自己正逐步融入城市文明中,如愿意接受文化、就业技能、卫生保健等知识在内的各类培训,初步确立了男女平等和现代生育的观念,认识到生男生女都一样,逐步建立了保健意识。希望得到相宜的指导和定期体检,懂得了维权的常识,遭遇到侵权知道据理力争,并要求有关部门帮助解决。闲暇时娱乐方式日趋高雅,开始关注社会建设,渴望参与社会事务管理,逐步产生归属感等。因此,外来妇女这支庞大的队伍,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ィㄒ唬┦敌星浊榛管理,增强外来妇女管理工作的凝聚力。在加强对外来妇女管理的基础上,实行亲情化管理,使外来妇女能在马渚安心工作、舒心生活。一是帮困解难,嘘寒问暖。在外来人员中,有的是带小孩来的,孩子需要上学,我镇同教辅室协商,各中心幼儿园及马渚镇校、镇中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允许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小孩,并免除一定的借读费,光马渚镇中一年就招收了50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小孩,帮助解决小孩入园、入学问题;二是开展活动,丰富生活。从精神上关怀外来妇女,让她们像大多数居民一样“生活着、享受者”,村、企业组建乒乓球队、合唱团,开展文体活动,丰富了外来妇女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新余姚人的感情;三是开辟阵地,提高素质。为了改变外来妇女低层次文化素养的现状,免费为外来妇女开放文化宫、阅览室,为她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今年,镇政府共为流动育龄妇女提供免费检查1234人(包括二癌筛查),报销医药费5364元,提供避孕药具和相关计划生育常识读本,使她们感到温暖和爱心。
篇12
他们搜集了超过2000名中国人的头形和脸形三维数据,结果发现,中国男人的头并不大,其平均头围约为570毫米,比西方人小10~20毫米。同时,中国人的头又比西方人圆,从头顶往下看,西方人的头颅是椭圆形的,中国人则更圆。这就造成了一个“悲剧”,中国人头围更小,但正面宽度――也就是脸,比例却偏大。
更悲剧的是,中国男性面部的长宽比约为1∶0.86,比西方人的1∶0.74明显更宽――因此才会给人脸又大又圆的印象。
除了脸的轮廓,最能体现“立体感”的器官无疑是鼻子。2009年,华中科技大学和四川大学共同完成了一次汉族人面部特征调查,他们测量了3000名汉族人的身体数据,然后与美国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与美国男性相比,中国男性的脸更宽、更短,嘴更大,鼻子更塌。
中国男人的身材――富态
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2000年的调查报告显示,韩国男性平均身高1.74米,排全球第18位;日本男性平均身高1.707米,排名第29位;而中国男性平均身高只有1.697米,排名第32位。
虽然在过去的14年中,中国男性,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平均身高已有明显增加,2013年的调查数据已变为1.716米,但身高绝不能和身材画等号。
据《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报告,中国25~35岁男性的平均肩宽是37.5厘米,刨除身高因素,比日本男性窄2厘米,比美国男性窄3厘米。
一组来自于服装行业的数据显示,1985年中国城市男性平均腰围只有63.5厘米,而最近国家体育总局通过对全国近46万人的体质监测得到的数据表明,25~29岁青年平均腰围接近82厘米,40岁以上男性的平均腰围超过85厘米。
至2012年,中青年男性超重肥胖率达48.8%,而且中国男人最容易胖起来的部位就是腰部和肚子。有了这么一个粗腰和大肚子,恐怕腿的长短就不再重要了。
而且中国男性根本没有健身的习惯。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商业健身俱乐部只有约5000家,根本不能和有着健身传统的欧美国家相比。
对龋齿、近视和脱发无动于衷
外貌方面,中国男性似乎习惯破罐子破摔。
中国男性中有2/3吸烟,烟草不但会损害健康,还会让牙齿失色。中国中年男性平均每人有1.14颗龋齿,但他们只会修补治疗其中的0.79颗。
中国男性近视率高于40%,但他们不喜欢隐形眼镜,宁愿常年戴着一副可能既不那么美观也不那么舒适的眼镜。世界视力学会统计发现,美国佩戴隐形眼镜的近视患者中有近40%是男性;香港的比例是26%;台湾是17%;而中国大陆地区男性佩戴隐形眼镜的比例实在太低,根本没有上榜。
中国医师协会2010年在5座城市展开的一次调查发现,男性脱发发病率达到25%。但中国的男士们往往在发病之初投入很少的金钱和精力,摆出一副不愿意治疗的样子,短期没看到效果后就会停止治疗。
穿衣打扮一点儿也不上心
2011年,一份针对北京17家大商场中服装销售情况的报告显示,女装品牌共有481个,男装品牌共有236个,女装占用楼层是男装的3~6倍。2012年,男装行业的上市公司总结是“不乐观”;2013年,总结是“业绩恶化”;2014年上半年,继续恶化……
篇13
“现在我想做个(品牌)整个省的。”她淡淡的声音中透出一股巾帼豪气。
事实上,当天渠道商有近百家到来。像郑女士这样的优秀经销商也不乏其人。
那么,世贸商城的这个配对会为何会吸引如此多的业内精英呢?
今年三月,IFEX就在亚洲最大的服装展会CHIC上亮相,推出这一针对品牌与渠道商之间的服务平台。
最注重服务价值的上海世贸商城推出的这一新战略,无疑是2008年中国专业市场最大的新闻。世贸商城副总经理陈超说,IFEX理念在于通过品牌常年展示、每季参与时装秀、主流媒体新闻发表、中国市场趋势与市场调查报告、品牌注册协助等精细化价值服务,帮助品牌在中国找到合适的销售推广渠道,也为中国渠道商找到国外优秀的合作品牌。
本次配对会,可谓是继北京CHIC上向业界推出这一概念的后续战略执行。
首次聚集的是9个品牌。包括有西班牙、香港、韩国、台湾、法国等地的女装、内衣、家居服、牛仔、男装等品牌。
其实,有些品牌已经在一些展会上有过亮相。比如韩国的KAIZHAI。那么,为何这些品牌还会接受世贸商城的服务呢?道理很简单,关键在于服务商提供的服务价值。
当天,世贸商城在其雅致的服务式办公室里为每个品牌各提供了一间展示间。品牌负责人在展示间里按照世贸商城的安排,分别与各个前来配对的来自各省市的品牌渠道商进行深度洽谈。
就在展示间门外,世贸商城还安排了坐椅、糖果、茶水饮料等,让尚未轮到的商们稍加等待。而服务台的专业服务代表按预先根据双方情况与意愿配对好的商目录表格,在前一轮谈判刚结束时,立即安排等待着的下一位商进入该品牌洽谈室。而项目经理May则随时在各个洽谈室跟踪服务,以应对双方洽谈的随时所需。
这些细致到一根大头针的服务让这些海外来的品牌宾至如归、倍感温暖。
就IFEX所面对的市场而言,大量海外品牌欲进入中国市场,而他们的中国之旅往往并不顺利,所以其市场空间可谓广阔。而那些对中国市场极度陌生、实力又并不强大的海外品牌也急需要这种贴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