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进修培训工作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教师进修培训工作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教师进修培训工作总结

篇1

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的最主要目的是给老师们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从本次活动的情况看,已实现了初衷。可以从这样两个方面来说明:一方面,参赛选手备课具有研究性。参赛教师充分认识到要上好课,备好课是关键。在备课方面选手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有的教师边学新课改理论、边备课;有的教师花了2~3天时间,反复修改教案,使教案更加完善;有的教师备课后还在家中面壁试讲。上完课以后都能认真地对自己所教的课进行反思、总结,并积极地请评委及其他老师对自己的课进行评议,虚心地听取同行的意见。有的教研组加强了教师的集体备课,他们不把评比名次放在首位而是把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放在首位。例如,政治教研组在参赛教师精心备课的基础上,组织他们背对背地向全组其他成员说课,全组成员本着帮助教师提高业务能力的目的,献计献策,提出改进意见,这样选手们的教学思路拓宽了,教案更加充实、完善了。而政治组的其他老师在教学业务上也得到了相应的借鉴和提高,得到了双赢的目的。另一方面,当有老师上课的时候,其他老师都能踊跃地去听课,力争多听课,多吸收别人的长处,不断完善自己,同时又能真诚向上课的老师提出改进的意见。总之,在这次活动中,全体教师听课和研究之风甚浓。

2、新课改理念增强、教学水平得以提高

本次课堂教学能手评比活动是在实施新课改的背景下进行的,参赛选手认真学习新课程的内容,努力把新课改的精神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带着课题去研究去实践。加上老师们对本次活动十分重视,准备比较充分。因此,在活动中,许多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在不同程度上均有所提高,课堂教学面貌有了较大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教学目标向多维转变。过去的教学老师们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和做人的教育。在本次课堂教学的评比中,在这一方面有所突破:参赛选手能把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的统一起来。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第二,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较大的转变。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能以学生为主体,教与学的关系掌握的较好,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和兴趣的激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呈现出较大的变化。参赛选手在教学中克服了简单的问答式,积极的探索运用观察、讨论、实验、感悟、表演等多种方法的运用,增强了教学的效果。

3、队伍得到锻炼、新秀脱颖而出

在这次评比活动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一些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他们组织的课堂比较活,与“新标准”的要求比较近。一方面说明这些新老师的思想上没有陈旧教法的烙印,另一方面说明青年教师肯学习,进步快。因此,我们从中看到了希望,同时也看到了“老教师”面临着新理念的挑战。

4、组织严密、活动规范

参加这次青年教师教学评比的共有10位教师,其中新教师居多。老师们在做好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既要上评比课,又要尽可能地听课,其中部分老师还要当评委。这给活动组织带来一定难度。但是我们克服了困难,特别是在教研组长的精心安排下,整个评比活动秩序井然,没有出现混乱现象。校长至始至终都在课堂教学评比的第一线。在评比的第一阶段侧重于教研、交流;在活动的第二阶段,侧重于反思和总结。各位评委能本着对事负责的态度,不怕辛苦,公正评判,也保证了这次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二、主要问题及努力方向

篇2

认真完善招聘流程,一是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简历,及时审阅、筛选简历,对符合要求的简历尽快送用人部门再审核;二是及时组织试讲,尽量减少因时间过长导致的人才流失;三是建立较为完善的招聘工作记录,如各部门收取简历总数、同意试讲/面试人数、合格人员名单等信息均建立了较为详细的档案,以便查询和分析。

截止xx-3-4,我院共收到简历5386份,同意并通知试讲727人,到校试讲276人,同意录用79人,已签协议51人(附表)。招聘任务完成过半。

(二)新进人员接收工作:

为完成学院本年度人才引进计划,做好新进人员接收工作,本学期主要完成了学院引进人才信息上报;大中专毕业生接收、改派、二次派遣、落户及外地在职人员的引进;全院劳工合同的新签、续订、招工表劳工合同的整理归档四个方面的工作。截止xx-12-29,已办理完毕32位省内外各高校应届毕业生协议书。

(三)档案管理工作:

为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人事科在完善纸质档案的同时,进一步建立了教职工个人电子档案。同时,通过多次与学院网络中心沟通交流,人事管理软件开发工作基本结束,基本信息登陆完毕即可使用。

(四)其他日常工作:

坚持周一工作例会及每周工作总结、汇报制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及理论、政策水平,明确了工作分工,增强了工作配合,提高了工作效率,收到很好的效果。组织了暑假管理干部培训班,收到较好效果。完成了行政部门科室设置及科长考察、任命工作。对个别违纪人员分别作出批评教育、通报批评及解除合同等处理工作。此外,在新进教职工接收、调动、请销假与离职管理、科室间协调等方面,人事科各位老师也做了大量工作,基本按要求完成了工作。

(五)认真完成了院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师资科

(一) 教师培训工作:

本学期师资科工作以教师培训工作为重点,逐渐探索符合学院实际的教师培训工作。

1、进行骨干教师精品课程培训

在骨干教师培训上,探索尝试,组织参加了骨干教师精品课程培训。共有16名教师参加,教师反馈效果极好,相关总结已交学院。

2、组织新教师参加省岗前培训

本学期省岗前培训工作于8月22日-8月 27 日进行,我院共参加教师100人,89人取得合格证书。

(二) 教师考核工作、辅导员考核工作

为做好教师考核工作,本学期对现实行的教师考核办法执行情况进行了多方面征求意见建议,了解了教师的考核办法执行现状,教师考核办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和修改,收到较好效果。

同时对重新修订的辅导员考核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总结。

对外聘教师和校内兼课教师亦进行了综合评议。最新高校人事工作总结范文

(三)教师资格认定等工作。本年度经过审查,共有82名教师获得高校教师资格。顺利完成其他职业资格的审核报名工作。

(四)教师进修。完成了教师在职进修的审核和管理工作,xx年共组织23名教职工进行了在职进修,收到较好效果。

(五)教师的转正定级工作和教育人才考核工作。

本学期进行专业技术职务初级确认24人。包括教师、实验、图书资料、工程四个系列。其中助教16人、助师4人、助工5人和助管1人

本学期按规定适时进行专业技术职务中级职称确认工作,共确认26人,均为讲师。

本学期完成上级年度考核334人

篇3

截止xx-3-4,我院共收到简历5386份,同意并通知试讲727人,到校试讲276人,同意录用79人,已签协议51人(附表)。招聘任务完成过半。

(二)新进人员接收工作:

为完成学院本年度人才引进计划,做好新进人员接收工作,本学期主要完成了学院引进人才信息上报;大中专毕业生接收、改派、二次派遣、落户及外地在职人员的引进;全院劳工合同的新签、续订、招工表劳工合同的整理归档四个方面的工作。截止xx-12-29,已办理完毕32位省内外各高校应届毕业生协议书。

(三)档案管理工作:

为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人事科在完善纸质档案的同时,进一步建立了教职工个人电子档案。同时,通过多次与学院网络中心沟通交流,人事管理软件开发工作基本结束,基本信息登陆完毕即可使用。

(四)其他日常工作:

坚持周一工作例会及每周工作总结、汇报制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及理论、政策水平,明确了工作分工,增强了工作配合,提高了工作效率,收到很好的效果。组织了暑假管理干部培训班,收到较好效果。完成了行政部门科室设置及科长考察、任命工作。对个别违纪人员分别作出批评教育、通报批评及解除合同等处理工作。此外,在新进教职工接收、调动、请销假与离职管理、科室间协调等方面,人事科各位老师也做了大量工作,基本按要求完成了工作。

(五)认真完成了院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师资科

(一) 教师培训工作:

本学期师资科工作以教师培训工作为重点,逐渐探索符合学院实际的教师培训工作。

1、进行骨干教师精品课程培训

在骨干教师培训上,探索尝试,组织参加了骨干教师精品课程培训。共有16名教师参加,教师反馈效果极好,相关总结已交学院。

2、组织新教师参加省岗前培训

本学期省岗前培训工作于8月22日-8月 27 日进行,我院共参加教师100人,89人取得合格证书。

(二) 教师考核工作、辅导员考核工作

为做好教师考核工作,本学期对现实行的教师考核办法执行情况进行了多方面征求意见建议,了解了教师的考核办法执行现状,教师考核办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和修改,收到较好效果。

同时对重新修订的辅导员考核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总结。

对外聘教师和校内兼课教师亦进行了综合评议。

(三)教师资格认定等工作。本年度经过审查,共有82名教师获得高校教师资格。顺利完成其他职业资格的审核报名工作。

(四)教师进修。完成了教师在职进修的审核和管理工作,xx年共组织23名教职工进行了在职进修,收到较好效果。

(五)教师的转正定级工作和教育人才考核工作。

本学期进行专业技术职务初级确认24人。包括教师、实验、图书资料、工程四个系列。其中助教16人、助师4人、助工5人和助管1人

本学期按规定适时进行专业技术职务中级职称确认工作,共确认26人,均为讲师。

本学期完成上级年度考核334人

(六)职称评审工作。xx年1月4日我院召开xx年度职称评审工作会议。共46人参加职称评审,通过37人。此项工作正在备案整理中。

(七)外联工作。完成3位台籍教师及6位外籍教师的出入境管理、专家证办理等外事工作。

(八)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工资科

(一)完成了收集、核实各部门考勤及相关资料(假条、新进及离职员工信息表、后勤各种情况报表)核发全院教职工工资的工作;

(二)完成了专兼职教师的课时费发放工作(包括上课课时费、公选课时费、重修课时费、实验课时费等)。

(三)完成了全院教职工个人所得税从网上申报工作;

篇4

(一)招聘工作:

结合我院教改及师资队伍现状,制订了《制定20XX—20XX学年度人才引进方案》,通过前程无忧、中国研究生人才网、各高校就业网等渠道招聘信息;选择东北五校、山大、山师、山建筑、海大等部分重点高校参加其校园招聘会或举办专场招聘会;有选择的参加了济南、青岛人才市场招聘会。

认真完善招聘流程,一是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简历,及时审阅、筛选简历,对符合要求的简历尽快送用人部门再审核;二是及时组织试讲,尽量减少因时间过长导致的人才流失;三是建立较为完善的招聘工作记录,如各部门收取简历总数、同意试讲/面试人数、合格人员名单等信息均建立了较为详细的档案,以便查询和分析。

截止20XX-3-4,我院共收到简历5386份,同意并通知试讲727人,到校试讲276人,同意录用79人,已签协议51人(附表)。招聘任务完成过半。

(二)新进人员接收工作:

为完成学院本年度人才引进计划,做好新进人员接收工作,本学期主要完成了学院引进人才信息上报;大中专毕业生接收、改派、二次派遣、落户及外地在职人员的引进;全院劳工合同的新签、续订、招工表劳工合同的整理归档四个方面的工作。截止20XX-12-29,已办理完毕32位省内外各高校应届毕业生协议书。

(三)档案管理工作:

为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人事科在完善纸质档案的同时,进一步建立了教职工个人电子档案。同时,通过多次与学院网络中心沟通交流,人事管理软件开发工作基本结束,基本信息登陆完毕即可使用。

(四)其他日常工作:

坚持周一工作例会及每周工作总结、汇报制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及理论、政策水平,明确了工作分工,增强了工作配合,提高了工作效率,收到很好的效果。组织了暑假管理干部培训班,收到较好效果。完成了行政部门科室设置及科长考察、任命工作。对个别违纪人员分别作出批评教育、通报批评及解除合同等处理工作。此外,在新进教职工接收、调动、请销假与离职管理、科室间协调等方面,人事科各位老师也做了大量工作,基本按要求完成了工作。

(五)认真完成了院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师资科

(一) 教师培训工作:

本学期师资科工作以教师培训工作为重点,逐渐探索符合学院实际的教师培训工作。

1、进行骨干教师精品课程培训

在骨干教师培训上,探索尝试,组织参加了骨干教师精品课程培训。共有16名教师参加,教师反馈效果极好,相关总结已交学院。

2、组织新教师参加省岗前培训

本学期省岗前培训工作于8月22日-8月 27 日进行,我院共参加教师100人,89人取得合格证书。

(二) 教师考核工作、辅导员考核工作

为做好教师考核工作,本学期对现实行的教师考核办法执行情况进行了多方面征求意见建议,了解了教师的考核办法执行现状,教师考核办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和修改,收到较好效果。

同时对重新修订的辅导员考核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总结。

对外聘教师和校内兼课教师亦进行了综合评议。

(三)教师资格认定等工作。

本年度经过审查,共有82名教师获得高校教师资格。顺利完成其他职业资格的审核报名工作。

(四)教师进修。

完成了教师在职进修的审核和管理工作,11年共组织23名教职工进行了在职进修,收到较好效果。

(五)教师的转正定级工作和教育人才考核工作。

本学期进行专业技术职务初级确认24人。包括教师、实验、图书资料、工程四个系列。其中助教16人、助师4人、助工5人和助管1人

本学期按规定适时进行专业技术职务中级职称确认工作,共确认26人,均为讲师。

本学期完成上级年度考核334人

(六)职称评审工作。

10年1月4日我院召开11年度职称评审工作会议。共46人参加职称评审,通过37人。此项工作正在备案整理中。

(七)外联工作。

完成3位台籍教师及6位外籍教师的出入境管理、专家证办理等外事工作。

(八)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工资科

(一)完成了收集、核实各部门考勤及相关资料(假条、新进及离职员工信息表、后勤各种情况报表)核发全院教职工工资的工作;

(二)完成了专兼职教师的课时费发放工作(包括上课课时费、公选课时费、重修课时费、实验课时费等)。

(三)完成了全院教职工个人所得税从网上申报工作;

(四)完成了全院教职工的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的缴纳及相关工作;

(五)发放工资条,回答教职工提出的关于工资的各种问题。

二、下学期工作计划

经过人事、师资、工资三部门讨论研究,初步提出以下工作计划人事科

(一)招聘工作:

结合上学期招聘情况,认真总结,查找不足,完成本学期招聘工作。初步计划如下:以建筑系、土木系、机电系、外语教改中心及辅导员为本学期招聘工作重点,一是继续通过多种渠道招聘信息,二是有针对性的参加部分院校校园招聘会,三是完善招聘流程,减少优秀人才流失的可能性。力争在六月中旬之前全面地、保质保量地完成招聘任务。

人事处工作总结及新学期工作计划,

(二)人事管理制度建设:

在前期工作中,虽然在人事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一是制度仍需健全,我们将根据学院发展管理工作的需要适时地制定新的规章制度,在最大程度上规范教职工行为,使广大教职工“有规可依”。二是确保制度的全面性、科学性、可行性。每项新制度出台前,要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

(三)档案管理工作:

按照学院档案管理要求,配合学院搞好档案管理工作。本学期“人事管理软件”投入使用后,要开发利用好软件,做到信息准确、全面。

(四)人事科其他工作

一是继续坚持实施周工作总结、汇报的做法,统筹全科工作;二是继续做好人事科日常工作,如新进教职工接收、调动工作,教职工请销假与入离职管理工作等。

(五)认真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师资科

(一)相关师资制度的建立

拟制定师资发展近期规划,根据学院发展需要确立师资培训重点。逐渐探索师资培训的有效方式,将师资的培训培养提高制度化,挖掘积累培训师资源,建立培训师队伍。

09-10年度第二学期培训师资重点,拟加强对各系部教研室主任的培训。通过对教研室主任的培训,提高教研室主任的政治理论水平、业务水平、管理水平,发挥教研室主任更大的作用。制定培训方案,明确培训目标、培训方式方法。此项工作拟会同教务处共同进行。

(二)教师考核工作。

继续对现行的考核办法进行调研,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对教师考核办法进行修改。

(三)职称管理。

制定相关的职称管理制度,做好教师的职称聘任与续聘工作,充分发挥位职称管理的激励作用。

(四)通过听课、座谈等方式熟悉了解教师的工作状态,加强师资业务学习,加强工作配合。

(五)做好师资档案,每个工作人员熟悉教师队伍基本状况。

(六)关注教学改革师资情况。

工资科

工资科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人事科、师资科、教务处的配合和支持,以便能够清楚的理出一套与之配套的工作流程,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失误,具体的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加强与本处人事科、师资科的联系,建立相互配合的工作程序

1、及时准确的提供教师所获的各项职称,奖励情况;

2、及时准确的提供教师的进出时间、请销假情况;

3、及时提供新进教职工的身份证及相关证件;

(二)加强与教务处的工作联系

1、了解本学期所开设的课程,掌握每门课程的教学计划,如理论课时数、上机课时数、实验课时数等。只有清楚掌握学时数,才能更好的核查并计算出教师的工作量

篇5

我在教师进修学校工作至今已二十一个年头,从事教师培训的管理工作也已十二年,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感到教师培训工作有他的特殊性,每年的培训任务中除完成一些常规的工作外,还要面临着许多新的培训任务和新的培训课题,如何保质保量地完成这些培训任务,是我每年都必须面对的课题,为此我切实把好“三关”:即调研计划关、过程管理关、总结反思关。

一、调研计划关。

著名的国学应用大师翟鸿燊曾经说过:一个没有准备的人,必定是一个要失败的人,我深知此理。为此我认真做好两个环节的工作,一是立足需求,加强调研。通过问卷、座谈等多种形式深入学校,深入到教师中间进行调研,听取基层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意见,力求使培训的内容更加贴近教师的需求,为进一步优化培训方式,创新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能做好先期准备。

2005年10月,我和学校的有关领导及同事深入到我区部分学校,对新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之后,我写出了《我区中小学部分学科教育教学调研报告》呈报区教体局,教体局领导认为:“这是一个有事实、有分析、有建议的调研报告,并将这篇文章在教体局主办的《教育信息》上专刊发出,以期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分析、讨论、交流。

二是精心构思,优化方案。根据调查问卷的分析报告,我们邀请专家和一线干部教师共同参与方案的制定,如近几年来制定

的全区年度教师教育培训计划和暑期教育培训方案皆是如此。这些方案都要经过几轮的精心策划和反复斟酌,力求将从上而下的要求和从下而上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目标明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方案。最后由区教体局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学校,各学校又根据这些培训方案和学校的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计划,切实地保证了培训的有效实施。

二、过程管理关

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好的培训必须要有好的管理做保证。为此我在工作中做到“一个沟通”、“三个管理”。

“一个沟通”,即加强班主任、学校有关领导及学员所在学校的联系与沟通,一个计划考虑得再周到,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于是我在工作中,做到随时发现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快速想对策,然后尽快解决问题,把问题消除在萌芽之中;同时也采用“民意调查表”的形式,从课程设置、培训管理、培训效果、后勤服务等多方面收集意见,完善培训计划,提高培训效率,改进培训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篇6

(一)招聘工作:

结合我院教改及师资队伍现状,制订了《制定20XX—20XX学年度人才引进方案》,通过前程无忧、中国研究生人才网、各高校就业网等渠道招聘信息;选择东北五校、山大、山师、山建筑、海大等部分重点高校参加其校园招聘会或举办专场招聘会;有选择的参加了济南、青岛人才市场招聘会。

认真完善招聘流程,一是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简历,及时审阅、筛选简历,对符合要求的简历尽快送用人部门再审核;二是及时组织试讲,尽量减少因时间过长导致的人才流失;三是建立较为完善的招聘工作记录,如各部门收取简历总数、同意试讲/面试人数、合格人员名单等信息均建立了较为详细的档案,以便查询和分析。

截止20XX-3-4,我院共收到简历5386份,同意并通知试讲727人,到校试讲276人,同意录用79人,已签协议51人(附表)。招聘任务完成过半。

(二)新进人员接收工作:

为完成学院本年度人才引进计划,做好新进人员接收工作,本学期主要完成了学院引进人才信息上报;大中专毕业生接收、改派、二次派遣、落户及外地在职人员的引进;全院劳工合同的新签、续订、招工表劳工合同的整理归档四个方面的工作。截止20XX-12-29,已办理完毕32位省内外各高校应届毕业生协议书。

(三)档案管理工作:

为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人事科在完善纸质档案的同时,进一步建立了教职工个人电子档案。同时,通过多次与学院网络中心沟通交流,人事管理软件开发工作基本结束,基本信息登陆完毕即可使用。

(四)其他日常工作:

坚持周一工作例会及每周工作总结、汇报制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及理论、政策水平,明确了工作分工,增强了工作配合,提高了工作效率,收到很好的效果。组织了暑假管理干部培训班,收到较好效果。完成了行政部门科室设置及科长考察、任命工作。对个别违纪人员分别作出批评教育、通报批评及解除合同等处理工作。此外,在新进教职工接收、调动、请销假与离职管理、科室间协调等方面,人事科各位老师也做了大量工作,基本按要求完成了工作。

(五)认真完成了院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师资科

(一) 教师培训工作:

本学期师资科工作以教师培训工作为重点,逐渐探索符合学院实际的教师培训工作。

1、进行骨干教师精品课程培训

在骨干教师培训上,探索尝试,组织参加了骨干教师精品课程培训。共有16名教师参加,教师反馈效果极好,相关总结已交学院。

2、组织新教师参加省岗前培训

本学期省岗前培训工作于8月22日-8月 27 日进行,我院共参加教师100人,89人取得合格证书。

(二) 教师考核工作、辅导员考核工作

为做好教师考核工作,本学期对现实行的教师考核办法执行情况进行了多方面征求意见建议,了解了教师的考核办法执行现状,教师考核办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和修改,收到较好效果。

同时对重新修订的辅导员考核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总结。

对外聘教师和校内兼课教师亦进行了综合评议。

(三)教师资格认定等工作。

本年度经过审查,共有82名教师获得高校教师资格。顺利完成其他职业资格的审核报名工作。

(四)教师进修。

完成了教师在职进修的审核和管理工作,11年共组织23名教职工进行了在职进修,收到较好效果。

(五)教师的转正定级工作和教育人才考核工作。

本学期进行专业技术职务初级确认24人。包括教师、实验、图书资料、工程四个系列。其中助教16人、助师4人、助工5人和助管1人

本学期按规定适时进行专业技术职务中级职称确认工作,共确认26人,均为讲师。

本学期完成上级年度考核334人

(六)职称评审工作。

10年1月4日我院召开11年度职称评审工作会议。共46人参加职称评审,通过37人。此项工作正在备案整理中。

(七)外联工作。

完成3位台籍教师及6位外籍教师的出入境管理、专家证办理等外事工作。

(八)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工资科

(一)完成了收集、核实各部门考勤及相关资料(假条、新进及离职员工信息表、后勤各种情况报表)核发全院教职工工资的工作;

(二)完成了专兼职教师的课时费发放工作(包括上课课时费、公选课时费、重修课时费、实验课时费等)。

(三)完成了全院教职工个人所得税从网上申报工作;

(四)完成了全院教职工的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的缴纳及相关工作;

(五)发放工资条,回答教职工提出的关于工资的各种问题。

二、下学期工作计划

经过人事、师资、工资三部门讨论研究,初步提出以下工作计划人事科

(一)招聘工作:

结合上学期招聘情况,认真总结,查找不足,完成本学期招聘工作。初步计划如下:以建筑系、土木系、机电系、外语教改中心及辅导员为本学期招聘工作重点,一是继续通过多种渠道招聘信息,二是有针对性的参加部分院校校园招聘会,三是完善招聘流程,减少优秀人才流失的可能性。力争在六月中旬之前全面地、保质保量地完成招聘任务。

(二)人事管理制度建设:

在前期工作中,虽然在人事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一是制度仍需健全,我们将根据学院发展管理工作的需要适时地制定新的规章制度,在最大程度上规范教职工行为,使广大教职工“有规可依”。二是确保制度的全面性、科学性、可行性。每项新制度出台前,要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

(三)档案管理工作:

按照学院档案管理要求,配合学院搞好档案管理工作。本学期“人事管理软件”投入使用后,要开发利用好软件,做到信息准确、全面。

(四)人事科其他工作

一是继续坚持实施周工作总结、汇报的做法,统筹全科工作;二是继续做好人事科日常工作,如新进教职工接收、调动工作,教职工请销假与入离职管理工作等。

(五)认真完成院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师资科

(一)相关师资制度的建立

拟制定师资发展近期规划,根据学院发展需要确立师资培训重点。逐渐探索师资培训的有效方式,将师资的培训培养提高制度化,挖掘积累培训师资源,建立培训师队伍。

09-10年度第二学期培训师资重点,拟加强对各系部教研室主任的培训。通过对教研室主任的培训,提高教研室主任的政治理论水平、业务水平、管理水平,发挥教研室主任更大的作用。制定培训方案,明确培训目标、培训方式方法。此项工作拟会同教务处共同进行。

(二)教师考核工作。

继续对现行的考核办法进行调研,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对教师考核办法进行修改。

(三)职称管理。

制定相关的职称管理制度,做好教师的职称聘任与续聘工作,充分发挥位职称管理的激励作用。

(四)通过听课、座谈等方式熟悉了解教师的工作状态,加强师资业务学习,加强工作配合。

(五)做好师资档案,每个工作人员熟悉教师队伍基本状况。

(六)关注教学改革师资情况。

工资科

工资科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人事科、师资科、教务处的配合和支持,以便能够清楚的理出一套与之配套的工作流程,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失误,具体的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加强与本处人事科、师资科的联系,建立相互配合的工作程序

1、及时准确的提供教师所获的各项职称,奖励情况;

2、及时准确的提供教师的进出时间、请销假情况;

3、及时提供新进教职工的身份证及相关证件;

(二)加强与教务处的工作联系

1、了解本学期所开设的课程,掌握每门课程的教学计划,如理论课时数、上机课时数、实验课时数等。只有清楚掌握学时数,才能更好的核查并计算出教师的工作量

篇7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将这项工作放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推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学校语言文字培训计划,全面部署学校的“推普”工作。投入专项经费,明确推普制度,确保此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1.每学期不定期召开校级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语言文字工作,将语言文字规范化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2.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小组定时或不定时对使用规范进行

审核和把关,并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教职工考核、教学管理及评优等工作,尤其把用普通话教学作为评课和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准之一,纳入学校优质课评比的首要条件。

3.实施两个一:每年一个推普月(每年九月),每年举行一次全校性的推普活动(演讲、诗歌朗诵等),逐步完善形成制度,使之有效的推动了教职员工说普通话的水平。  

二、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推普”的学习培训活动

学校“推普”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全校教职员动员大会。在会上校长进行动员、部署具体工作,在全校进行广泛宣传,学校各个地方都挂上了宣传牌和宣传标语,及各种“推普”标志,营造良好氛围,动员了所有适龄教职员工参加普通话培训。

连续三年 举办“电大杯”广宗县中小学教师基本功大赛,从基层教师中评选,每次参赛教师100余名,辐射初赛教师1000余名。选手们通过说课、课件演示、三笔字书写等环节的角逐,最终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比赛活动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这种新的培训模式,把教师培训全面提高与重点突出有机结合起来。全员参与,提高了教师整体素质;突出重点,创造了优秀教师展示自己才艺的舞台;

专家引领,表彰先进,使广大教师交流有内容,工作有榜样,学习有动力。

三、切实抓好语言文字的培训及考评考核工作

篇8

2009-2010学年,我校需参加继续教育的在岗教师73人。其中专任专任教师65人,到09年底取得本科学历23人,大专学历40人,大专以上学历占教师总数的88.17%;有20人正在参加学历提高学习。全校教师继续教育学时均达到示范校要求72学时;其中一、二类学时达48学时以上的有50人;2009年,学校教师参加全员培训73人,专项培训中:教育技术培训58人,班主任培训3人,师德教育培训73人;暑期参加教师职务培训66人;普法教育培训70人。学校内的校本培训落脚点在师德教育、新的教学理念、信息技术上,做到有定时、定人,保证质量。教师一人一档,资料齐全。继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得益于下列工作:

二、思想重视,组织与管理落实。

学校提出“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努力把学校办成“管理规范、设施先进,质量一流”的省示范小学的奋斗目标。学校工作就是在这一总体要求下运转的,一流的学校,必须有一流的教师,要培养造就一大批一流的教师就必须狠抓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为此,我校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成立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为使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得以贯彻、落实,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主要培训工作由办公室组织进行,负责具体制定方案、组织实施和建档工作。二是学年初,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文件,统一思想认识。严格执行《梅列区中小学教师继续工程实施意见》的要求,中级职称每学年接受继续教育不少于72学时,初级职称每学年不少于42学时。学校根据上级要求再结合我校实际制定较为详实的继续教育计划、校本培训计划。学校把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列入学校规划之中,在时间、人员、经费上给予必要的保障。制定了《新华路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新华路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勤制度》,把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学校还把它与教师评优、评先,职务晋升挂起勾起来。形成宏观管理和有效的微观运行机制。保证了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培训内容

1.认真参加市、区两级培训及校长提高班培训。

学校领导小组做到精心组织,严格管理,保证参加市、区培训及校长提高班培训的必修课按时完成,成绩达到规定要求。

2.扎实开展好校本培训。

学校成立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利用每周一下午例会时间组织教师参加校本培训。学校做到认真研究,精心计划,确定符合本校实际需要的培训内容,以有利于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有利于深化素质教育的改革为宗旨,扎实开展好培训活动。主要内容有:对全体教师进行师德教育、普法教育;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对全体教师进行以课程标准为核心的现代教育理论培训;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加强教师基本功培训。

四、主要措施

1.领导小组充分发挥领导、管理、监督、评价职能

2.保证培训时间、场地、经费等到位。

3.制定严格的考勤制度,杜绝旷课、迟到、早退等违规现象。

4.加强培训笔记、作业管理,严肃考试纪律,保证培训质量。

5.做好培训资料管理,及时进行总结。

6.严格考核:根据教育局的工作布署,严格进行继续教育成绩的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到对教师的工作考核之中,与评职、评先、聘任相挂钩。

五、继续教育开展成效。

1.根据继续教育的要求和本校实际,通过培训,使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有较大提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使教师的专业结构能够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提升教师学历层次。到2010年6月,大专学历教师达到54.8%,本科学历达到31.5%。加强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落实骨干教师发展规划,培养出省、市、区各级骨干教师34人,学科带头人4人;提高新任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使他们尽早达到岗位要求,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2.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区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的教材培训,公开课教学观摩等活动。一年来组织28位教师参加小学初级教师岗位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市、区教师进修学校(院)主办的新课程培训,派出近23人次到南京、福州、泉州等地学习,请进3位专家作教育教学的讲座。组织全校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心理健康、信息技术等培训。加强了与区属各校的联系,主动争取进修学校的支持,教师们的业务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3.对培训者要加大学习、培训、考核评估力度,扩大兼职教师队伍。初步形成一支能适应教师继续教育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学校要求每位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校后都要在教研组活动时进行汇报,开展以指导教学为主的示范课、研究课、讲座等活动。使所有教师都能分享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学校要求区级骨干教师汇报课,区级学科带头人示范课,青年骨干教师上研讨课,以此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开展以沟通信息互相激励为主的教师间的互相听课,同年段教师开展“一主题,二课时,三研讨”的教学观摩研讨等活动。学校上半年组织中级教师教学比武课,要求教师互听课每学年不少于35节。

六、存在的问题 。

1 .继续教育工作是提高教师素质有效途径,每学年学校都制定出继续教育工作计划和方案,并且严格按计划实施。今后,加强继续教育工作,尤其是校本培训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及时根据教师的需要调整活动安排,真正解决教师们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2 .继续加大继续教育工作的资金投入,及时更新及维修教学设备,给更多的教师创造外出学习的机会。

3 .继续加强对新课程实验教师的管理和培训,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用实验教师带动其他教师,共同转变观念。

篇9

围绕市教师教育“十二五”计划,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更新教师的教育思想,以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素养成为向。通过此次教师执政能力培训掌握本学科教书育人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知识,切实提高我市中小学教师执教能力水平,培养有新的思路,有新的突破,打造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二、取得成果

通过此次教师执教能力专题培训,使市广大中小学教师进一步巩固“素质提升”培训的成果,自觉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使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自觉行为。首先通过执教能力专题培训,使教师了解、掌握教师执教能力建构的一般过程、方法和策略,逐步提升自己在新课程教育理念指导下,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开发课程资源、整合重组教学内容、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能力和素养。其次通过执教能力专题培训,使教师逐步形成大胆构想、敢于创新、注重实际、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乐于合作交流的教育品质,逐步提升为人师表能力、组织教学能力、知识更新能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总结反思能力等,形成适应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崭新的教学风格。

1.县打造教研训一体化特色,不断提升教师执教能力

县教育局领导高瞻远瞩,于2008年度将教师进修学校与教研室合并,在县级层面搭建了教研训一体化的基本框架;并提出了“实施有效教育”的基本理念。在这一过程中,县师训部门与全县中小学一道,不断探索、不断实践,逐步形成以团体课题为引领,校本研训为载体,深化课堂教学常规为抓手;努力探索教研训一体化路子,倾力打造教研训一体的特色品牌。经过三年时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效果。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教师执政能力。

1.加强校本研训——夯实“教师执教能力提升”的基石提升教师执教能力,关键在教师,三年来他们把研训工作的“立足点”放在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上,放在解决基层教师实际需求上;把研训工作的“切入点”放在不断改进研训模式、研训方法、研训手段上;

2.深化教学常规——抓住“教师执教能力提升”的关键。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提高教学质量是“提升教师执教能力”的最终落脚点。县广大教研员带领学科教师,以课堂教学中所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立足常规教学,深化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3.团体课题引领——努力创建“教研训一体”的特色品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是广大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在团体课题引领下,各校教研训一体化模式初步形成,课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三、区以教师执教能力为重点,扎实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区教师进修学校在区教育局及上级相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重视下,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通过座谈、会议等形式进行学习,细化任务,合理分工,落实责任。稳步推进并全面实施了中小学教师以执教能力为重点的三年教师培训工作。构建了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教学研究制度,大力推进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活动和教师自主研训,促进了全区中小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了使校本培训工作扎实、有序、有效地开展,努力做好管理与服务工作,教师进修学校在健全培训网络、搭建培训平台上做了一定的尝试与努力,并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一、制订规划,加强领导,保证实施实效。

二、强化服务,加强宣传,保证人人参与。

三、构建“四模块”的校本培训管理体系。

四、搭建校本培训平台。五、根据实际,放眼全区,避免培训差异。

六、依托载体,创新方法,落实培训对象。

七、关注质量,服务课堂,提升教师执教能力。

八、完善制度,科学考核,激励教师主动参与。通过努力,全区中小学教师的校本培训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

四、县狠抓落实,全力推进教师执教能力培训工作

为使县中小学教师执教能力培训顺利实施,按照市教育局具体要求,县根据实际情况,依托市培训中心建立了市、县、校三级培训体系,落实培训任务。积极准备,周密部署,扎实做好培训基础性工作,狠抓组织机构、培训方案、工作职责“三个落实”,确保宣传发动、师资培训“两个到位”,从而为圆满完成培训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积极准备,周密部署;

二、是抓县级培训的全程管理——协作体(共同体)教研组长培训;

三是抓校本培训的指导和管理;

四是抓培训的考核评价工作;五是抓档案管理。教研组做到12个字方针:“搭建平台、专业引领、强化管理”。三年来,在县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县教师进修学校主动发挥培训机构的职能作用,认真做好专题研修、培训引领工作。参加培训学习的中小学教师放弃休息,认真听课,积极参与。各校也精心组织校本培训,形式多样,灵活开放。到2011年3月,通过考核,全县近千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培训,人均培训120学时,达到了培训计划中提出的要求。通过这轮培训,全县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进一步改善,教学理念进一步更新,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能力进一步提升。省、市、县优质课获奖,国家级、省、市、县级论文及课题获奖等年年递增。

五、区建立培训“六项”制度,确保执教能力培训有效实施

区学校领导把如何通过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这一工作列入每学期的学校工作计划中,学校行政在校务会议上专题讨论相关培训工作,校长多次在教师会议上提出要求,召开了全体教师参加的培训工作会议,落实培训事宜。全区小学、初中都成立了执教能力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为学校校本培训第一责任人,各处室分工负责具体工作,层层落实,分工明晰,职责到位。

一、强化组织管理,组建“四层”管理网络,强势推进执教能力研训。

二、强化激励机制,建立培训“六项”制度,确保执教能力研训有效实施。

三、创新培训模式,搭建“双网”(网格与网络)研训新平台,增强执教能力研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四、成立专家团队,送教服务校本研训,剖解学校缺乏名师示范引领难题。

篇10

以区进修学校本学期工作计划为指导,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先导作用,以“十一五”课题研究实施管理为重点,加强科研室规范化建设,以校本培训为结合点,提高我校教师的科研水平,创新我校教育科研工作。 

二、工作重点 

1、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加强我校科研课题的管理工作,做好 “十一五”课题的研究实施工作,不断提升我校科研课题的研究质量。 

2、发挥校本培训的功能,.加强科研培训工作,以点带面、创设科研气氛,以“十一五”课题研究为契机,继续系统的进行科研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师科研能力。造就一支品德高尚,观念新颖,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 

3、狠抓科研制度的落实,规范科研管理工作。 

5、围绕课题研究,加强我校科研课题管理工作,注重过程材料的积累,健全科研管理档案。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科研培训,促进专业发展。 

(1)教师自学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同时学校定期向教师推荐有关教育科研方面的文章,促进教师自我提高。

(2)组织教师进行科研培训、科研讲座,同时组织教师针对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3)鼓励教师课前、课中、课后进行反思,提高教师反思质量,促进教师深层次思考。 

(4)充分利用教育科研信息网,组织教师学习。 

2、积极开展课题课教研活动,围绕课题开展“研升杯”骨干教师风采展示活动,研究行为化,促进教师教研水平、科研水平的提高。 

3加强课题研究,抓好课题管理。 

(1)实行学年组课题式集体备课。引导教师在问题中开展研究,在研究中解决问题。 

(2)及时组织和整理课题研究过程材料,组织教师对现有课题进行整理,对部分课题做好结题工作。 

(3).开通教师科研论坛,结合我校十一五研究课题进行研究交流,促进课题的顺利实施 

4建立科研骨干培养机制,继续培养校级骨干教师,以点带面,带动全校教师树立科研意识,提高科研水平。 

工作日程安排 

三月份: 

1、制定本学期科研工作计划。 

2、课题小组制定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 

3、科研课题组例会。 

四月份: 

1、学校开展第三届 “研升杯”骨干教师风采展示活动。 

2、科研培训 

3、以学年为单位进行小课题研究活动。 

4、课题小组召开课题研究会。 

五月份: 

1、第三届“研升杯”骨干教师风采展示活动表彰大会 

2、科研小组例会。 

4、调整课题研究的方案。 

六月份: 

1、科研培训。 

2、科研材料整理。 

3、科研小组例会 

4、课题研究交流会 

篇11

   过去的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学校教育科研实现新跨越的一年,是一个“规范与深化”的一年。我校教科室在市教科所、石门镇学校的关心支持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围绕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办学思路,确立教育科研新理念,把课题研究与新课程建设有机融合起来,充分调动全镇小学教师教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教科研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教科室常规工作,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抓培训学习,抓课题研究,抓课堂教学实践,抓科研成果总结,使得学校教育科研有了新的进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加强理论培训,强化科研意识

     1、圆满完成培训工作。今年上半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给学校工作带来极其的不便,但我们依然按照2002年制订的《教科研培训计划》,一手防非典,一手抓培训。针对不宜大面积集中的实际,我们积极挖掘各校的内部潜力,以教师自学、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提倡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全镇所有在职小学教师参加了培训,参加培训率达到100%,其中71位教师撰写了课题实施方案,交案率达到100%,71位教师参加了市进修学校的教科研专题测试,通过率达到100%。圆满完成了培训工作,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意识,提升了教师的科研水平,为深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拓展教师学习空间。2003年,是我校教育科研学术氛围较浓的一年。一是“请进来”。6月,邀请市教科所副所长徐炳炎到校作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科研工作》的专题讲座;8月,邀请市教师进修学校书记徐金珠到校作了《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的主题报告;同月,邀请衢州市教育局基教处杨治平老师到校作了《新课程标准的思考》的学术讲座。与名家、名师面对面的交流,近距离的接触,使广大教师受益非浅。二是“走出去”。上半年,教科室主任参加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教科室主任培训,并赴台州进行考察学习;暑期,选派优秀教师参加了新课程通识培训;下半年,组织教研组长参加教研组组长培训。各类培训结束后,由培训教师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二级培训,从而达到全体提高,全面优化的目的。 

     二、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科研工作

      1、健全管理机构。2003年,我校申报的课题达到了5项,为了进一步加强科研管理的实效性,校教科室开始推行课题组长负责制,由课题组组长主持本课题的研究,教科室给予协调指导和帮助,形成了教科室——课题组长——课题组成员三级科研管理网络。

     2、制定科研规划。根据市教育科研规划办公室编制的《“十五”后三年教育科研课题指南》,结合本校的实际,教科室组织力量制订了《石门镇小学2003——2005年教育科研规划》。根据这个规划,教科室制订了2003年的教科研工作计划,给全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3、完善规章制度。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实效性,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可推广性。我校依据衢州市、江山市两级教科所的有关课题管理规定,制订了《石门镇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实施细则》、《石门镇小学教育科研学习制度》、《石门镇小学教育科研研究制度》、《石门镇小学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三、开展科研活动,提升科研成果

      1、开展课题研究。1月,衢州市和江山市2002年度的课题研究成果评比结果揭晓,镇中心小学的衢州市一般规划课题《小学生发展性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获三等奖,江山市一般规划课题《轻松愉快,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获二等奖。2月,教科室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对2003年度衢州市一般规划课题《农村小学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策略研究》进行了阶段总结,并形成了阶段成果报告,印发给每位教师。10月,教科室又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全面总结,理清了一年来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研究报告。11月,将该课题的研究成果报告上交衢州市教科所鉴定。

      2、积极申报课题。由于上半年经过了教育科研的全员培训,教师们的科研意识普遍增强,2004年的课题申报工作也异常火热。教科室共收到课题研究方案6份,经筛选后,选择其中了5份上送市教育科研规划办公室申报立项。5项课题全部通过审定并立项,其中由教科室申报的课题《农村小学开放性作业的设计和评价策略的研究》被列为衢州市2004年度重点规划课题。立项课题数量之多,级别之高,创下了我校历史之最。

       3、组织论文评选。5月,教科室组织教师参加了市学科论文评比活动,共收到论文36篇,经过评选,选出了其中的22篇上送到市教科所评选。6月,评选结果揭晓,我校共有17篇论文获奖,其中徐强老师的论文《对中小学生性教育的几点思考》获一等奖,叶立忠和姜利红老师合写的《以开放的少先队活动为载体 , 引导学生德育自化》获二等奖,获奖数量和获奖等次在农村小学中名列前茅。

      4、深化科研内涵。科研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科研的着眼点应该在课堂。要走教育科研的内涵发展之路,就要把课题研究真正落实到课堂中去。为此,教科室和教导处紧密合作,通过开展听课、评课,着力在课堂中发现问题,形成研究课题;着力在课堂教学落实研究成果,检测研究成果,为深化学校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优质的服务。

       教育科研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2003年,教科室虽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尚有不足;群体科研的氛围尚未形成;村级小学的科研工作尚未启动。

      教育科研是学校进步的不竭动力,教师又是教育科研的主体。2004年,我市将全面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全体教师而言,既是一次挑战,又是一个机遇。在新的一年,我校教科室力求以课改指导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大力倡导教师在课题研究中领会课改精神,把握课改方向,适应课改要求,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水平,从而更好地推进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

篇12

二、培训范围和内容

(一)培训范围

全市9个县(区)、1833所村卫生室各培训1名卫生人员,共1833人。未列入行政区划的开发区(新区)的乡村医生到当地接受培训。

(二)培训内容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有关内容,主要学习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和高血压、Ⅱ型糖尿病、重症精神病管理等,并包括2学时疫情上报程序及传染病防治技能等应急知识培训。培训对象为获得国家规定执业资格的乡村医生或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由县(区)卫生局、开发区(新区)社发局负责组织村卫生室人员集中接受培训,为期5天。有条件的县区可以采取视频教学等培训模式组织村卫生室人员在乡镇卫生院进行集中培训。

三、培训形式与资金安排

(一)培训形式

各县(区)卫生局、开发区(新区)社发局要按照《关于转发卫生部办公厅<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赣卫办农卫字[2009]20号)的要求组织实施本项目,各县(区)卫生局、开发区(新区)社发局主管科技教育的科室负责做好协调和配合工作,并确定培训机构及师资。同时,指定专人负责,将工作落到实处。

(二)资金安排

按平均每人每天4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人均补助200元。2011年市村卫生室人员培训人数及资金安排表(见附表1)。

四、培训时间:

各县(区)卫生局、开发区(新区)社发局按照本培训计划的要求,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填写《2012年市村卫生室人员培训计划安排表》(见附表2),于2012年2月30日前报市卫生局科教处,全部培训工作于2012年9月底以前完成。

五、培训监督与评估

(一)经费管理

各县(区)卫生局、开发区(新区)社发局要严格按照省财政厅、省卫生厅下发的《省卫生事业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赣财社[2004]60号)的规定,加强项目经费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切实发挥培训资金使用效益。严禁将财政补助直接发给受训村卫生室人员,也不得另行向受训人员收取培训费用。各县(区)卫生局、开发区(新区)社发局所需管理、督导和评估等方面的工作经费由同级财政统筹安排,不得挤占中央财政补助资金。

(二)注重考核

篇13

二、目标与任务

(一)目标

1、在*至*年间,组织全市中小学教师完成不少于50学时的教育技术培训,使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显著提高。

2、建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和考试认证制度,形成统一规范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考试认证体系,组织参加培训的教师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将中小学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水平与教师资格认证、职务晋升等相挂钩,形成鼓励广大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的动力机制。

(二)任务

1、加强基地建设,明确培训职责

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基地评估标准》,*市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组织人员对各培训基地进行评估认定。各培训基地的职责如下:*市教师进修学校为本项目的执行机构,负责全市教育技术主讲教师培训、*区、*区和*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各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负责本县(市、区)小学教师、初中教师培训;*市电教中心负责*区初中教师培训。高中教师的培训由*市教育局统筹安排。

2、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项目培训

在对培训基地认定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项目培训,各地培训任务是:

*年培训指标:高中教师40%、初中教师30%、小学教师30%。

*年培训指标:高中教师40%、初中教师50%、小学教师50%。

3、组织统一考试

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大纲》为依据,分期分批组织参加项目培训的教师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成绩合格者获得教育部监制、教育部考试中心印制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等级证书。

4、建立认证制度,促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不断提高。

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证书与教师资格认定、教师职称(职务)评聘挂钩,形成促进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教育技术培训和考试,不断提高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的有效机制。

三、组织管理

为了加强我市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管理工作,*市教育局成立*市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担任组长,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考试中心、*市教师进修学校负责人组成(名单见附表一),主要负责项目实施工作的宏观指导,研究协调解决实施过程的问题。

项目办公室设在*市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主要职责:负责全市项目的组织、协调、沟通工作;负责组织对培训基地的评估认定;组织对各地培训、考试和认证工作的评估与监控。

考试中心负责审批、设置考点并组织全市的考试工作,颁发教师教育技术考试证书。

*市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全市项目管理日常工作(与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工作组合并),为全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提供业务指导;负责全市培训基地培训者培训。

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组织管理体系,确保实施工作顺利进行。

四、项目培训的原则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以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为目的,项目培训要坚持以下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促进教师运用和*课件的能力。

2、方便教师,服务学校的原则。在符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设施和资源要求的学校设点办班,坚持就近设点办班,方便教师参加培训。

3、严格管理,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主讲教师资格制度,参加广东省组织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主讲教师省级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者才能获得主讲教师资格。培训前要组织主讲教师上研究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讨等集体备课活动,并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大纲》为依据进行培训,注重培训实效,严禁单纯以做考试题为主的应试培训。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工作

1、*年3月下旬,召开县(市、区)教育局人事股长及各培训机构会议,部署项目培训工作。

2、*年4月中旬,各县(市、区)制定项目培训计划,并于*年4月20日前送项目办公室备案。

3、*年4月中下旬,开展培训者培训。

(二)开展培训基地评估认定工作

*年4月下旬,*市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组织专家对培训基地进行评估认定。经认定符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基地评估标准》的培训基地才有资格进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

(三)开展项目培训

*年5月开始,取得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资格的培训基地按其制定的培训方案进行培训。

(四)培训过程的监控

项目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定期、不定期地对项目培训进行评估:

*年、*年7月至8月对培训基地进行评估,定期评估的主要内容有(1)培训计划的制定情况;(2)培训点的设置情况;(3)项目培训管理情况;(4)培训的数量和质量。

不定期检查的主要内容有(1)项目培训的管理情况;(2)培训的教与学情况。

对未能坚持项目培训原则的培训基地,提出整改意见,责成其整改,整改后仍未达到要求的取消其培训资格。

(五)组织统一考试

从*年起,组织参加项目培训的教师参加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的每年2次的全国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考试在我市的国家教育统一考试的定点考场进行,经审查合格的教师培训基地也可以设置考场。考试合格者获得由教育部监制、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印制的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证书。

(六)总结表彰

1、年度总结。

培训基地要及时总结项目培训经验,发现和解决问题,逐步完成项目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培训基地要在*年12月中旬、*年12月中旬向项目办公室提交当年培训总结。

2、评估验收和总结表彰。

*年12月下旬,项目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对各地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年12月下旬,召开项目培训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经费投入,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各地要切实加大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力度,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以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师培训经费,争取各级财政设立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专项经费。

要严格按照培训收费标准进行收费,防止乱收费现象发生。

(二)加强培训管理,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

各地要进一步理顺教师培训管理体制,明确教师培训主管部门的职责,对教师培训进行规范管理,坚决制止多头管理,重复培训和乱办班现象。要以教育技术标准为依据,严把质量关。要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与我市实施的“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衔接起来。